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并且不断进步。写总结时,我们要避免过多赘述细节,着重归纳和总结核心要点。总结是一个有趣又有挑战的写作任务,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一
3.在今后的阅读中加强训练,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例话,了解为什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怎样才能做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
(书报杂志多,需要懂得的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多,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得到急需的知识、信息,就必须学会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阅读。
要做到阅读有一定速度且读后有新收获,一要看得快,由一字一句地读,变为一句、一行地读,一目几行地读;二要想得快,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及时归纳、概括文字说的是什么。)。
二、回忆本组课文的教学,谈自己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阅读的做法、收获和体会。
三、读自读课本中的《成岗和挺进报》,教师统计一下每个同学用了几分钟,并交流一下读后的收获。
四、谈谈今后自己怎样加强这方面的阅读训练。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二)分组实验。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6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三)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三
1.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是童话中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比赛谁跑得快。由于兔子的骄傲,在比赛进行中睡了一觉,乌龟终于抢先跑到了终点。
那么:这段路程中谁的平均速度大?为什么?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利用如图所示中的器材测量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定它的路程和时间,然后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小车的速度,这是一种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的测量方法。
2.请结合教材p23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v=st。
(2)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参考教材p23的步骤。
(5)实验注意事项: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四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求速度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速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没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经过学习逐渐明确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开始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在导入新课这一部分,我结合亚运会这一特殊情境,通过运动会上跑步比赛输赢的计算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比快慢的多种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时,又怎么比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自然地进入新课,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我们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那种愉快。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中,也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体现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理念,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反思本节课,觉得在很多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仔细琢磨,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于“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力度明显感觉不够。应该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感知速度的快慢。然后在引导理解求出的速度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中概括速度的概念,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强化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这节课虽然上得不怎么样,跟同行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是有很大的进步了,因此我自己也觉得挺满意的。当然,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我会加油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五
这是一次公开课,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的思路明确,准确的完成了知识与目标的教学任务。但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反应很一般,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少有同学能回答问题,这足以暴露我这节课设计的不足之处——缺乏实效性。课后反思中体会到有如下问题:
1.问题设计的难度。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问题太简单,导致学生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这类问题其实根本没有设计在教案里,是自己根据实况想到的,这种想到就说出来的无难度小问题,是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其二是问题设计的过难,导致学生即便经过思考,还是不能形成确切的表述。从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经验的老师都不是直接问这种关键性的问题,而是给学生搭台阶,层层递进的问问题,既有难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不失引导,使同学能迅速解决。所以在今后的备课中,要把关键性的问题“分步化”,大问题化成有层次的小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缓冲,使得问题具有“可答性”,且要精炼自己的语言,不要像在沙滩上捡贝壳一样,喜欢哪句讲哪句,想到那个例子说哪个例子,这些都会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繁杂并重复,这种未经过加工的教学片断是不成熟的,对学生来说很不利。
2.要分清谁是课堂中的主角。这节课设计的最大弊病就是没有分清教学主体,导致课堂仍然停留在“以讲代学”旧模式中。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甚至自问自答,学生成了录音机,笔记本,仅需听讲不需思考,完全是在单方面的灌输。这种课堂模式学生会听的很累很无趣,容易走神。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不仅动手,而且动脑。让传授知识与学生动手实验穿插进行,让传授知识与学生的问题思考穿插进行,慢慢的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考与训练发展。有的时候,备课中也考虑是否让学生动手,但又怕学生一动手就乱哄哄,不好维持纪律,所以就拿掉了这个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演示。现在想想,这种担心虽不是多余的,但是以拿掉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代价换取的课堂纪律,是无意义的。所以,今后要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做,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有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六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是以学生的观察比较活动为主线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以观察―比较―归纳―综合为重点。从新鲜的鱼干与腐败的小鱼之间的观察比较活动入手,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观察比较活动。并且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发现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和综合并形成科学概念。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科学的习惯。
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方法的培养。由于对腐败物品的观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的。因此,在观察腐败的小鱼的.活动前,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虽然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还不符合实际,但这都是学生在思考后所得出来的,都经历了一个想的过程,对此我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表格,这样学生就会想到综合用感官去进行观察,使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上。这样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处的。这也正是科学课所追求、所期待的。
在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推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观察、比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将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七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2、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忠,学生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幻灯片演示课件。
创设情境,理解关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1、徒步大会。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知道吗,大连还是一座国际徒步城市呢。上个周六周日就是大连市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淘气和笑笑也参加了这次徒步大会,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
问:淘气和笑笑谁走得快些?
1)先估算一下谁走得快一些。
2)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谁走的快一些?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看谁的方法好还多。
3)教师巡视指导,估计会出现的正确情况如下。
a、看一看谁的速度快。
140÷2=70(米/分),300÷5=60(米/分),因为70>6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b、看看在同样的时间内谁走的路程长。
140÷2=70(米/分),70×5=350(米),因为350>3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300÷5=60(米/分),60×2=120(米),因为120<15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c、看看谁在同样的时间内走的路程长(都走10分)。
140×5=700(米),300×2=600(米),因为700>6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4)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要说清是通过什么来比较的,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5)大组交流汇报。弄清名称,如140米、300米叫什么?
2、5叫什么?(板书:路程时间)问:140÷2求的是什么?
[介绍速度及单位:因为路程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分,所以这个速度单位就是米/分]怎么求速度?求速度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公式)。
3、问:看看这两个数量关系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你能根据这种联系说说如何求时间吗?(板书公式)。
4、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板书课题),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关系来解决几个实际的问题。
5、练习:[学生的回答要说清楚解题的依据]。
2)谁先到达少年宫?(求时间)。
3)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练习: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得数。
50×4=20030×70=2100。
200÷4=2100÷30=。
200÷5=2100÷70=。
看到因数与积的关系,你认为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三个关系式中,其实我们只要记住哪个数量关系式就可以了?(“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一个很好的数据,那在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和速度有关的知识?(生举例)。
2、出示下面两幅图片。
然后才会听到打雷吗?
[看来数学还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呢]。
3、出示下面三幅图片。
飞机起飞的速度大约是()千米/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速度。
不可以超过()千米/时。
4、高速公路上的违章。
1)师:2007年5月25日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出示新闻报道题目]。
宝马变“疯马”速度赛飞机。
2)你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出示新闻报道]。
引导读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到时间时问:根据这两个时间纪录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速度。
交流计算过程。
同学们,你知道吗,2006年因超速引发交通事故而发生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00余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生活的更美好!不过,有个物体它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交警就管不了。神舟五号飞船的运行速度就达到了8千米/秒,也就是(28800)千米/时。
解决实际问题。
1、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车速为800米/分。
2、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大约为110千米/时。
3、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开车需要10分。
4、沈大高速公路全长大约有330千米。
5、在老虎屯收费站小敏的爸爸看到了下面的标志牌。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八
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讨论汽车急转弯时乘客的感觉.。
(三)演示实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猜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实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一定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给出进而得在.。
(五)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二)讨论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量是否为恒量: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做圆周运动的橡皮塞甩出去,碰到人或其他物体.。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九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二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3、让学生充分讨论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透是不可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师:对于势能的讨论我们先告一段落,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讨论动能,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和它满足的规律。
师提问:第一节中是怎样给动能下的定义?
师:动能是与物体的运动有关的能量,而且按照我们已经使用过的研究思路,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必然也是通过探究某个力的功得出,因此本节课就通过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建立实验方案,下节课分组实验。
板书:第6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他们说出理由,并由其他同学点评,最后形成统一认识:是合力功,因为合力决定了加速度,加速度是跟速度变化有关的。
师提问:求速度变化,要先测出速度,我们最熟悉的实验室中测速度的方法是什么?
打点计时器。
师提问:那么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能够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先说需要什么器材,在说明怎样安装器材。
经过讨论、归纳、整理得出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师:下面我们分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板书:
怎样求合力功。
怎样求速度改变量。
师提问:怎样求小车受的合力?
(1)引导出要甩掉摩擦力这个麻烦,只让绳拉力为合外力,该怎么办?逐步引导出平衡摩擦力,怎样平衡,怎样判断出角度是否合适。
(2)拉力的大小怎么办?是否就等于钩码重力,经过讨论或者推导证明得出拉力小于钩码重力,虽然可以计算出拉力大小,但为了减轻实验负担,就近似认为钩码重力等于绳子拉力,条件是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师提问:怎样得出位移?
引导出在纸带上确定始、末两点,用尺子测量出位移大小。
师提问:怎样确定始、末速度?
引导得出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得出。
(1)引导出为使橡皮筋拉力成为合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与前面一样。
(2)拉力大小如何确定?有些学生指出皮筋的劲度可以测出,再由形变量得出拉力,再求合力,引导提问:目的是求拉力还是求拉力的功?发现拉力为变力,求功不好求。引导上节课弹簧弹力也是变力,但我们成功地求出了功,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能使用弹簧变力功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能用除以2求平均力或者分割、求和、逼近的微积分方法。教师引导提问:弹簧变力的功之所以能用上述方法是因为劲度k恒定,拉力f与形变量l成正比,或说拉力f随形变量l的变化均匀增大,橡皮筋有这个特点吗?即劲度k恒定不恒定?学生回答不出可引导:化学实验中的胶皮管或者医用胶皮管(静脉取血)拉长后有什么变化?学生能回答出变细了,逐步引导出劲度系数变化了。
由于教师一直在问怎样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学生的思维一定沿着要求出功的方向,因此至此陷入困境。
师:我们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用过一种方法,不需要求出加速度具体值,也不需要求出力的具体值,只要知道两次实验中力的比值和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现在我们要讨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能用类似的办法吗?若学生仍没有受到启发?接着引导:非要算出功的具体值吗?再用实物引导,展示并说明:“有许多条相同的橡皮筋”若学生还是不能提出正确方案,可以直接告知:“如果我们做两次实验,知道这两次实验中功的倍数关系,还知道两次实验中速度的倍数关系,不也可以看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吗?”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第一次用一条橡皮筋,第二次用两条橡皮筋……”
师:这种巧妙的方法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先例的……(用几句话简单介绍库仑如何解决电量大小的问题的。)。
师:功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初位置与初速度,末位置与末速度的问题呢?
师提问:还能不能从纸带上任意找两个点作为初、末位置呢?若学生做不出判断可进一步问:关键是找到的这两点的速度怎样得出,还能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得出吗?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是变加速,此法不通。再进一步问那应该怎样选始末点,学生容易确定初始点选在头一个点好,因为这样初速为零,但对终了点不能确定,教师引导提问:小车加速过程中皮筋伸长量逐渐恢复,到原长后小车如何运动?学生容易答出匀速,纸带上点间隔均匀,从而可用点间距除以时间间隔得到匀速速度,从而解决末速度问题(末位置无所谓,反正也用不上位移,关键是末速度)。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老师注意引导大家自评、互评得出大家都同意的几点,如对橡皮筋的要求:各条橡皮筋保证完全一样,且劲度系数适当,实验时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对小车每次释放的位置要一样等。
引导得出用图像法好,可进一步问画什么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w-v图,追问若是直线是什么意思?w与v成正比。曲线是什么意思?学生几乎都回答抛物线,得出w与v2正比(因为学生接触过的曲线基本上只有抛物线,所以容易以偏盖全)可直接告知曲线不一定都是抛物线,即w不一定与v2成正比,即由曲线是得不出结论的,引导出要多画出几种如w-v2关系图,w-v3关系图,w-关系图等,用尝试法寻找结论。
师:图像自己用坐标纸画吗?学生容易得出用excel软件,因为在必修1时用过,教师可用以前的数据组织学生复习用excel作图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以上实验的预习过程可以形成提纲式笔记。
板书:
1、要探究的是合力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为使橡皮筋的力成为合力,要平衡掉摩擦力,怎样平衡。
3、怎样解决橡皮筋这个变力做功问题(k也变化),实验中对橡皮筋有什么要求。
4、怎样确定初位置与初速度和末速度。
5、怎样处理数据。
师:究竟合力功与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我们做完实验后就会得出结论。
四、作业。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1教材处理。
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
5)栏目处理意见。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不作为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
3学习资源。
由于三角形aob与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当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w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前一课时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位置变化快慢),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出速度概念的过程,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很难分清;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本课时教学的设计流程是: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6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