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教学设计(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6:10:09
速度的教学设计(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0 16:10:09     小编:薇儿

情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总结应该突出主要的问题和亮点,不要涉及太多次要的细节。下面是一些总结的参考文献,请您仔细阅读。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一

课时:1。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室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先分组测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学生对5厘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113克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小数掌握得不好。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二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六课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是继《面包发霉了》之后的又一项对食物进行探究的内容。本课是在对霉菌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新鲜食物与腐败变质食物的观察、比较、研讨的过程。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学会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能够从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入手,理解储存食物的方法及科学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自己观察所得和想法。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和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并掌握食物储存的方法及科学道理。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观察用品:鲜肉、变质肉、腊肉、真空包装食品、各种新鲜。

食物和变质食物若干、食物罐头、卫生手套、广口瓶、培养皿、各种食物若干。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播放急救车的声音,讲故事《危险的食物》。

2、提问: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吃了变质的食物造成的,食物放时间长了变质了等)。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食物变质)。

1、学生思考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哪一块是新鲜的哪一块是变质了的。

学生回答可以怎样去观察: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去感受两块肉的不同。其中一块肉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的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呢?大屏幕出示观察的方法和活动纪律要求。

2、小组进行观察活动。

根据实验单说说自己都发现了哪些有关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信息?分小组回报观察的结果,没有总结到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进行总结。

3、大屏幕总结出我们观察得到的信息。

4、学生说说你知道的吃了变质食物的危害。教师总结。发霉变质的食物对人体有害,所以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二)、师生交流,探究食物变质的原因。

1、从上面的观察活动中我们可以得知,食物很容易变质。在上节课的四块面包的实验中,哪块面包上的霉长得快?(滴水的、敞开放在高温处的)。

2、你从实验中发现上的微生物在什么条件生长得快?

3、师生共同学习,阅读教材第55页中的小资料。

4、提问:食物变质是由什么引起的?微生物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微生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温度)。

三、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出示一块腊肉,师生共同说说腊肉的制作过程。提问为何能保存很长的时间?(控制了水分)如果我们控制了微生物生长的其中一个条件,我们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把标题补充完整《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3、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汇报,总结出储存食物的方法:控制水分的是晒干法、腌制法。控制空气的是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比如牛奶,香肠,罐头。(边汇报边板书)。

提问,有没有控制温度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把食物放进冰箱里面,速冻水饺速冻抄手等,得出冷冻法。

小结:只要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四、拓展,课堂小结:

1、谁来说说无论我们用哪种方法来储存食物,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除了采用控制温度、水分、空气的办法来保存食物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板书(灭菌法和使用防腐剂)并强调使用防腐剂有害健康,须谨慎使用。)。

2、现在我有一条新鲜的鱼,你给我想个办法来储存一下,让它变质的速度慢一点儿?

3、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大屏幕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几种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并思考这种包装的科学道理,采集包装上的信息。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三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教学,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准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准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还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只要能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用停表计时,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如果用钟表计时,应当将运动时间改为三个栏目“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再分别计算出运动时间.

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提供一个表格供参考。

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

s1=t11=t12=t13=v1=。

s2=t21=t22=t23=v2=。

s=t=v=。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t13=t12-t11,t23=t22-t21.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而决定不能认为,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1.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运动过程中,前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对于问题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对于问题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幻灯片演示课件。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它们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谁跑得快?(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谁跑得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1)比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谁跑得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比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五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求速度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速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没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经过学习逐渐明确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开始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在导入新课这一部分,我结合亚运会这一特殊情境,通过运动会上跑步比赛输赢的计算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比快慢的多种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时,又怎么比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自然地进入新课,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我们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那种愉快。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中,也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体现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理念,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反思本节课,觉得在很多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仔细琢磨,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于“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力度明显感觉不够。应该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感知速度的快慢。然后在引导理解求出的速度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中概括速度的概念,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强化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这节课虽然上得不怎么样,跟同行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是有很大的进步了,因此我自己也觉得挺满意的。当然,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我会加油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六

1.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b.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d.相对于太阳静止。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9:5b.3:2c.2:3d.5:9。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

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b、8.3m/s;c、7.15m/s;d、7.75m/s.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9.如图,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

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

最快需要小时.。

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

王小兵2.38.912.2。

刘磊2.48.311.8。

周伟2.58.411.4。

14.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

(5)写出实验报告.(除了对结果作出报告之外,还应总结研究方法、感受,以及此项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包括其拓展应用)。

15.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13.。

王小兵8.79.16.1。

刘磊8.310.25.7。

周伟810.26.7。

14.略。

t2t1,所以秃鹰不能追上野兔.。

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

方法三、秃鹰要追上野兔,最小的速度为:

v3=(s1+s2)/t1=(110m+50m)/2.8s=57.1m/s。

v2。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理解“例话”内容,初步认识提高阅读速度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自读例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初读例话。

请同学们轻声读例话。同桌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反复阅读,理解内容。

2.默读第二自然段,明确提高阅读速度的两点要求。

3.默读第三自然段,明白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做到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同步提高。

三、讨论:。

例话主要讲了什么?

提出了哪些要求?

四、小结。

要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的速度,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做到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同步提高。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八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二)分组实验。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6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三)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九

师:对于势能的讨论我们先告一段落,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讨论动能,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和它满足的规律。

师提问:第一节中是怎样给动能下的定义?

师:动能是与物体的运动有关的能量,而且按照我们已经使用过的研究思路,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必然也是通过探究某个力的功得出,因此本节课就通过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建立实验方案,下节课分组实验。

板书:第6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他们说出理由,并由其他同学点评,最后形成统一认识:是合力功,因为合力决定了加速度,加速度是跟速度变化有关的。

师提问:求速度变化,要先测出速度,我们最熟悉的实验室中测速度的方法是什么?

打点计时器。

师提问:那么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能够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先说需要什么器材,在说明怎样安装器材。

经过讨论、归纳、整理得出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师:下面我们分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板书:

怎样求合力功。

怎样求速度改变量。

师提问:怎样求小车受的合力?

(1)引导出要甩掉摩擦力这个麻烦,只让绳拉力为合外力,该怎么办?逐步引导出平衡摩擦力,怎样平衡,怎样判断出角度是否合适。

(2)拉力的大小怎么办?是否就等于钩码重力,经过讨论或者推导证明得出拉力小于钩码重力,虽然可以计算出拉力大小,但为了减轻实验负担,就近似认为钩码重力等于绳子拉力,条件是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师提问:怎样得出位移?

引导出在纸带上确定始、末两点,用尺子测量出位移大小。

师提问:怎样确定始、末速度?

引导得出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得出。

(1)引导出为使橡皮筋拉力成为合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与前面一样。

(2)拉力大小如何确定?有些学生指出皮筋的劲度可以测出,再由形变量得出拉力,再求合力,引导提问:目的是求拉力还是求拉力的功?发现拉力为变力,求功不好求。引导上节课弹簧弹力也是变力,但我们成功地求出了功,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能使用弹簧变力功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能用除以2求平均力或者分割、求和、逼近的微积分方法。教师引导提问:弹簧变力的功之所以能用上述方法是因为劲度k恒定,拉力f与形变量l成正比,或说拉力f随形变量l的变化均匀增大,橡皮筋有这个特点吗?即劲度k恒定不恒定?学生回答不出可引导:化学实验中的胶皮管或者医用胶皮管(静脉取血)拉长后有什么变化?学生能回答出变细了,逐步引导出劲度系数变化了。

由于教师一直在问怎样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学生的思维一定沿着要求出功的方向,因此至此陷入困境。

师:我们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用过一种方法,不需要求出加速度具体值,也不需要求出力的具体值,只要知道两次实验中力的比值和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现在我们要讨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能用类似的办法吗?若学生仍没有受到启发?接着引导:非要算出功的具体值吗?再用实物引导,展示并说明:“有许多条相同的橡皮筋”若学生还是不能提出正确方案,可以直接告知:“如果我们做两次实验,知道这两次实验中功的倍数关系,还知道两次实验中速度的倍数关系,不也可以看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吗?”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第一次用一条橡皮筋,第二次用两条橡皮筋……”

师:这种巧妙的方法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先例的……(用几句话简单介绍库仑如何解决电量大小的问题的。)。

师:功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初位置与初速度,末位置与末速度的问题呢?

师提问:还能不能从纸带上任意找两个点作为初、末位置呢?若学生做不出判断可进一步问:关键是找到的这两点的速度怎样得出,还能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得出吗?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是变加速,此法不通。再进一步问那应该怎样选始末点,学生容易确定初始点选在头一个点好,因为这样初速为零,但对终了点不能确定,教师引导提问:小车加速过程中皮筋伸长量逐渐恢复,到原长后小车如何运动?学生容易答出匀速,纸带上点间隔均匀,从而可用点间距除以时间间隔得到匀速速度,从而解决末速度问题(末位置无所谓,反正也用不上位移,关键是末速度)。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老师注意引导大家自评、互评得出大家都同意的几点,如对橡皮筋的要求:各条橡皮筋保证完全一样,且劲度系数适当,实验时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对小车每次释放的位置要一样等。

引导得出用图像法好,可进一步问画什么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w-v图,追问若是直线是什么意思?w与v成正比。曲线是什么意思?学生几乎都回答抛物线,得出w与v2正比(因为学生接触过的曲线基本上只有抛物线,所以容易以偏盖全)可直接告知曲线不一定都是抛物线,即w不一定与v2成正比,即由曲线是得不出结论的,引导出要多画出几种如w-v2关系图,w-v3关系图,w-关系图等,用尝试法寻找结论。

师:图像自己用坐标纸画吗?学生容易得出用excel软件,因为在必修1时用过,教师可用以前的数据组织学生复习用excel作图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以上实验的预习过程可以形成提纲式笔记。

板书:

1、要探究的是合力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为使橡皮筋的力成为合力,要平衡掉摩擦力,怎样平衡。

3、怎样解决橡皮筋这个变力做功问题(k也变化),实验中对橡皮筋有什么要求。

4、怎样确定初位置与初速度和末速度。

5、怎样处理数据。

师:究竟合力功与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我们做完实验后就会得出结论。

四、作业。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暂时回避几个问题:

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举些例子,会有利于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例子:一辆汽车用10s的时间从0km/h增高到108km/h(也就是平时说的30m/s)的速度,如果是匀加速,那么加速度就是3m/s2,这辆汽车遇到特殊情况时,从108km/s开始刹车,4s停下来,那么此时的加速就是7.5m/s2。

上面这辆汽车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是3m/s2,那么第一秒末是3m/s,第二秒末是6m/s,第三秒末是9m/s……第十秒末就是30m/s,就是108km/h。在刹车阶段,加速度是7.5m/s2,从30m/s开始刹车,刹车第一秒达到22.5m/s,第二秒末达到15m/s,第三秒末达到7.5m/s,第四秒末达到0,停下来。

例子要浅显易懂,然后可以多举几个,如果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举例子,效果是最好的。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会计算向心加速度,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例的讨论,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向心加速度关系式的推导,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结合数学方法推导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的学习,提升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品质和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指什么?

学生大小不变。

教师指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必然有加速度。提问加速度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又如何计算?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演示地球绕太阳的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受力;演示光滑平面,小球在细线作用下绕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受力。

教师通过例子,说明有力拉着物体做圆周运动,这个力产生了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力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故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

教师向心加速度是一个矢量,方向指向圆心,大小如何计算。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1教材处理。

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

5)栏目处理意见。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不作为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

3学习资源。

由于三角形aob与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当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w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能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对比观察,了解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不同特点。并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变质的原因及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方法。

1、能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2、知道引起事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3、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身边科学进行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2、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学重点: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寻找储存食物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储存食物的方法及依据。教学准备:

老师:一条腐烂的鲫鱼,一条鱼干,几个塑料手套,ppt课件。学生:每人一条变质的小鱼,一条鱼干,卫生手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灰太狼和喜羊羊的图片,询问学生他们喜欢吃什么?学生答吃羊和草的,老师知道大家都有喜欢的美食,老师喜欢它(出示鱼的图片)。

生:放冰箱里。师:为什么?

生:不会变臭,能延长鱼的保鲜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

生:每个人拿出自己准备的腐烂的鱼和新鲜的小鱼干。师:那么咱们来一起说一下吧科学的方法有哪些呢?生:眼睛看,鼻子闻,手摸。(一起答)。

生:看到烂鱼的鳞片掉落,变成绿色,有很难稳的臭味,摸起来很软。鱼干闻起来的味道很新鲜,摸起来很硬,(师追加为什么很硬。生答没有水分了)(这些汇报大约是十个左右的孩子回答的)。

师:ppt出师问题腐烂的小鱼和发霉的面包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在什么情况下更易发生变质)。

生:在高温,在有水,在有空气的地方更易变质。(多个学生回答)师:板书温度。

水分空气。

师:(出示55页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让学生读一遍。生:水分。

师:好了咱们学习植物的时候知道了如果把南方的银杏树挪到北方来,它能活吗?生:不能。

小结:所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控制(三个条件),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二、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应用:给你一条新鲜的小鱼,你能用几种方法储存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同学都是留心生活的小能手,咱们同学多留心以下生活,看看我们的妈妈是怎么将食物保鲜的,这是老师给你们留的家庭作业。

板书:

空气。

水分。

温度。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讨论汽车急转弯时乘客的感觉.。

(三)演示实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猜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实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一定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给出进而得在.。

(五)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二)讨论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量是否为恒量: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做圆周运动的橡皮塞甩出去,碰到人或其他物体.。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前一课时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位置变化快慢),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出速度概念的过程,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很难分清;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本课时教学的设计流程是: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2、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忠,学生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幻灯片演示课件。

创设情境,理解关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1、徒步大会。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知道吗,大连还是一座国际徒步城市呢。上个周六周日就是大连市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淘气和笑笑也参加了这次徒步大会,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

问:淘气和笑笑谁走得快些?

1)先估算一下谁走得快一些。

2)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谁走的快一些?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看谁的方法好还多。

3)教师巡视指导,估计会出现的正确情况如下。

a、看一看谁的速度快。

140÷2=70(米/分),300÷5=60(米/分),因为70>6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b、看看在同样的时间内谁走的路程长。

140÷2=70(米/分),70×5=350(米),因为350>3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300÷5=60(米/分),60×2=120(米),因为120<15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c、看看谁在同样的时间内走的路程长(都走10分)。

140×5=700(米),300×2=600(米),因为700>6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4)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要说清是通过什么来比较的,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5)大组交流汇报。弄清名称,如140米、300米叫什么?

2、5叫什么?(板书:路程时间)问:140÷2求的是什么?

[介绍速度及单位:因为路程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分,所以这个速度单位就是米/分]怎么求速度?求速度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公式)。

3、问:看看这两个数量关系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你能根据这种联系说说如何求时间吗?(板书公式)。

4、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板书课题),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关系来解决几个实际的问题。

5、练习:[学生的回答要说清楚解题的依据]。

2)谁先到达少年宫?(求时间)。

3)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练习: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得数。

50×4=20030×70=2100。

200÷4=2100÷30=。

200÷5=2100÷70=。

看到因数与积的关系,你认为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三个关系式中,其实我们只要记住哪个数量关系式就可以了?(“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一个很好的数据,那在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和速度有关的知识?(生举例)。

2、出示下面两幅图片。

然后才会听到打雷吗?

[看来数学还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呢]。

3、出示下面三幅图片。

飞机起飞的速度大约是()千米/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速度。

不可以超过()千米/时。

4、高速公路上的违章。

1)师:2007年5月25日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出示新闻报道题目]。

宝马变“疯马”速度赛飞机。

2)你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出示新闻报道]。

引导读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到时间时问:根据这两个时间纪录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速度。

交流计算过程。

同学们,你知道吗,2006年因超速引发交通事故而发生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00余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生活的更美好!不过,有个物体它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交警就管不了。神舟五号飞船的运行速度就达到了8千米/秒,也就是(28800)千米/时。

解决实际问题。

1、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车速为800米/分。

2、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大约为110千米/时。

3、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开车需要10分。

4、沈大高速公路全长大约有330千米。

5、在老虎屯收费站小敏的爸爸看到了下面的标志牌。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速度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透是不可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920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