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增加阅读的时间和量,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一
(二)。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内容。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2.可能存在的困难。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点子图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队列表演。
(二)”,共同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二、尝试探究。
展示交流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1.用竖式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先算什么?(14×2)结合点子图,28在图中表示什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再算什么?(用1乘14)1表示什么呢?(1个十)在点子图上圈一圈。10个14是140,在竖式中怎么写呢?(老师引导完成竖式)。
2.介绍简便写法:将0和+圈起来,提示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这个竖式还可以这样写,(课件出示)这里的14表示什么?(140或10乘14)其实它末尾还是藏着0的影子。
3.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吗?想一想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4.交流展示:结合点子图互相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二、正确计算。
理解算法算一算:课本34页“算一算”。
1.独立尝试计算。(提醒计算完的同学用估算或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2.汇报交流。(第1道中两个。
2、第3道中3个3表示的不同意义)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1.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计算过程)。
四、小结收获。
课外延伸图片展示,了解中国台湾省、古印度曾用过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算法不同,但算理想通:都经历了先分再合的思考过程。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二
十月一日,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一场精采绝伦的杂技秀。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说实话,出发时我的兴致并不高。然而一进场那人山人海和绚烂多彩的舞台灯光,还有小丑的滑稽搞笑立马就调动起了我的兴致。
第一个节目是空中掉环。烟雾缭绕中,一名杂技演员仿如人间仙子手拉吊环缓缓而上。她身轻如燕,时而翻滚时而飞翔,时而倒挂时而起舞灵活自如。最扣人心弦的是“吊颈而舞”,当她的脖子被套上红绸吊在吊环上时,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突然间她随环而起双臂舒展双腿滑动轻盈起舞,这时震耳欲聋的掌声像山洪暴发似的响了起来,经久不息,还夹杂着声声喝彩声。大精彩啦!
接下来有爬杆、活力草帽、脚登大水缸,还有惊险刺激的“空中飞摩”。风驰电掣间,杂技演员像奔赴战场的勇士,骑着挂着彩灯的摩托飞蹿在六七米高的“桶”状铁网之内。他们沿着“桶壁”骑得一圈高过一圈,仿佛飞射的利箭“唰唰唰”的。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他们一会儿双手脱离车把摆出凯旋的英姿,一会儿又双手撑着把全身腾空而起做飞翔姿态,一会儿又手拉手并驾齐驱。我屏气凝神一颗心都提到了桑子眼上,倘若掉下去那简直不堪设想。惊险的表演赢来了人们排山倒海的掌声和“啧啧啧”的称赞声。我心中也为他们坚起了大拇指——大棒啦!
惊心动魄的飞摩表演后是秀丽的晃圈节目。表演者刚开始用手、脖、胸、腹、腰、腿、脚各个部位体态优美地晃着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到五个圈,她始终不急不徐悠然自得。最后整整一百五十根呼啦圈时而像蚕蛹,时而像旋风,“呼啦、呼啦”飞速转动着,使晃圈表演到达了顶峰。秀丽极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阿!杂技演员们的一身本领都不是与生俱有的,他们刹那间的光彩夺目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泪水和汗水。
蝴蝶的翩翩起舞建立在破茁而出的痛苦之上,演员的出神入化建立在闻鸡而起舞的苦练之上。梦想向未来,我们灿烂的梦想更离不开这种“驽马十驾,功不在舍”的精神。(作者:闫炫宇)。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剖析的是《杂技表演》一课,整个剖析分三部分来完成。
一、剖析教材。
《杂技表演》是浙教版第六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所谓造型表现领域即是让孩子们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杂技艺术的悠久历史,感受杂技特有的艺术魅力,并能用泥塑的方式去表现杂技的动作形态。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泥塑经验,鉴于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杂技艺术,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能用橡皮泥塑造一个正在表演杂技的人。
情感目标:能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杂技艺术的热爱,增强对泥塑的喜爱。
明确了教学目标,那么教学重难点也显而易见了:重点:了解杂技艺术,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态。
难点: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褚锦姿势来塑造形象。
二、剖析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上新课标新课程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游戏导入,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评价中激励学生去点评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想象。
剖析我的课堂本课的设计。
我是从学生的层面上去思考的,分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表演导入第一环节这一环节我用游戏表演导入是因为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的孩子还属于低年龄阶段,做游戏能最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表演顶碗走板凳游戏中让孩子去观察、去思考,从而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教学重点。
第二环节:花样把握重点第二环节为了让孩子们掌握重点,我设计了三种教学方式:1、说,先让孩子们欣赏杂技图片,说说各是么杂技运动,从哪些动作上发现的。
2、3、猜,请几个孩子表演一个杂技动作,让大家猜一猜。
做,把老师事先分发给他们的没有动态的泥人,动一动、改一改、变成一个在耍杂技的泥人。
这一环节学生充分占据了主体地位,学起来也非常带劲。重点接受了,接着就是突破难点了。
第三环节:突破拓展第三环节在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尝试用橡皮泥自由创作一个简单的杂技泥人,并向大家介绍。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在小试牛刀之后孩子们都变得跃跃欲试了,那么就赶快进入第四个环节,一起大胆创作吧!第四环节:激励创作,无限想象。
第四环节首先播放杂技表演的民间音乐,伴随着音乐声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一件表现杂技表演的泥塑组合作品。
让学生的想象自由滋长,很多时候,精彩的意外就是这样出现了!第五环节:展示评价第五环节评价中我主要设置这样几个问题:猜猜他们表现了什么杂技运动?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还可以更好去表现?激励孩子去点评他人的作品,目的是让孩子在点评前仔细观察他人的作品,点评时发现别人的优缺点,点评后能再一次地进行创作想象。
第六环节:课外拓展在最后,我给孩子们欣赏了杂技表演的片段,再一次增强他们对杂技艺术的热爱,告诉孩子们杂技的中心精神就是排除困难,乐观向上。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面对每件事,乐观面对每一天!我今天的剖析就到这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数学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如何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十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教材先呈现摆学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这类实际问题来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由于有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知识与技能: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道理,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以及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给情境,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3.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所提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在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趣。
5、分析、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
14、6、8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完后向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汇报。
生:求“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就是求红色降落伞比蓝色降落伞多几个,还是用减法计算。14-7=7(个)师: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呀,真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好孩子。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都是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求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
1、独立完成课本“比一比,算一算”。学生汇报。
2、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3、完成练一练的1、2题,指名回答,教师指导。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把这节课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
黄色:6个。
蓝色:7个14-6=8(个)。
14-7=7(个)。
这节课是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
7、减6等数的减法的计算。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开课时,通过观察空中跳伞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4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五
今天,校长请来了杂技团到操场上演出,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可高兴了。一节课下,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操场上,一个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演员出场。
开始了,只见一位叔叔骑着2米多高的单车到场上,还有一位叔叔在旁边站着,他的一只手拿着许多碗,另一只手扔碗给骑单车的人,骑单车的人把碗接住放到自己的脚上,接着很轻松的把放在脚上的碗扔到自己的头上,扔了大约十个,最后扔了一个汤勺到头上,还在操场上转了一圈。
接着又上来很多表演者,是表演肩上芭蕾,只见她们跳出的舞姿很美,真令人刮目相看,看得人掌声不断。重心球表演者上场了,只见一位叔叔手上拿着四个球,往地上一扔,接着一个,还有旁边的助手叔叔,给台上玩球的叔叔扔来一个球,台上的叔叔瞬间接住,接着一个扔一个接,看得人眼花缭乱,下面掌声不断。
又上来一个表演者,也是最厉害,只见他手上拿着七八个球,往天上一扔,一个又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接着还有滚灯,双人技巧等表演节目,节目演完了,我们都意犹未尽!
看完表演,我看到表演者们满头大汗,我想到那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因而我感觉到,我要好好学习,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学习表演者们的奋斗精神!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六
“咦,谁呀?”只见一个头戴安全帽,手戴皮手套的哥哥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定是修灯管的。”何阳说了句。可哥哥二话没说,径直朝我这儿走来,他踩者我的椅子,一下子站在窗台上。
“不要命了。”我低声对身边的何阳说。那个哥哥一脚伸出窗户,用手用力抓住水泥墙壁,一只脚仍踩在我椅子上。一班陈老师急匆匆跑过来:“开始了吧,注意安全。”原来一班的门被反锁了,请消防工人从外面爬进去开门,可这多危险呀。
出于好奇,我用力朝窗外看去,老师拉了拉我,生怕我掉下去。那哥哥此时双脚已踩到一班的`窗台上,正朝窗户里钻,陈威开了句玩笑,说那位叔叔是神偷,我们大家都笑起来,老师瞪了他一眼,转过身叫我们继续上课。
这时只听见欢呼一声,一班的同学鱼贯进入教室,那位哥哥也拍了拍身上的灰,转身走出了教室。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周期:第四周——第六周(1——3周为新生军训)。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
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教学进度安排: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教学周期: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当我们明确了行动之后,就知道一个演员为了完成舞台任务,必须通过许多的、不断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合情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组合成一条积极的行动线,直到舞台任务的完成,或是不能完成而改变任务在继续完成。这条行动线是根据人物的身份,规定情境和舞台任务以及演员对生活的理解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如何才能使行动过程真实有机呢?我们还是先从生活中来认识,在生活中人总是要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每分钟都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
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
授课地点:艺术楼308授课班级:11级影视表演班。
授课教师:牛红涛。
学生人数:4人。
教学周期:18周第一阶段:(基本素质训练)。
时间:第一周---------第六周教学目的: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2)五觉训练不可忽视,一个演员如果连酸、甜、苦、辣的味觉都感觉不到,连困、饿、痛、冷、热都不能唤起生理、心理、形体的自我感觉,还能谈到复杂的规定情境的感受吗?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五觉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感觉记忆的习惯,而且要把五觉训练伸延到感受力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力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而是心理、形体、生理综合整体的感觉,如对物、对人、对环境、对事件等等都应产生相应的形体心理感觉。“演员的艺术就是感受的艺术”。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教学进度安排: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第二阶段(无实物练习)。
时间: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当我们明确了行动之后,就知道一个演员为了完成舞台任务,必须通过许多的、不断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合情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组合成一条积极的行动线,直到舞台任务的完成,或是不能完成而改变任务在继续完成。这条行动线是根据人物的身份,规定情境和舞台任务以及演员对生活的理解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职业特殊性等等,甚至可以过渡到单人小品、交流小品。
(2)舞台真实是想象的真实、态度的真实,对物体、对环境、对人的态度变化、实质上是舞台行动的变化。这种练习也是舞台“假定性”最好的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未来创作不同风格的现代派戏剧并不困难。
(3)单人小品不要求太复杂的心理生活,避免学生“演情绪”,“挤感情”而是更多一些有过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的生活小片断。
(5)要抓思考判断,在帮助学生完善合理舞台行为的时候,往往会帮助学生构思出许多有趣的行为,忽视思考判断过程,其实任何一个简单的舞台行动都有思考判断的过程,“不会思考就不会演戏”。
(6)不能忽视舞台空间的处理,这既是表演教师的任务,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不合逻辑的空间里无法有机的行动”。
(7)小品的思想性应给与恰当注意,我们防止左的教条主义倾向,但不能让不健康的现象在课堂上不受批判的呈现。
(8)帮助学生合理地组织小品的过程,但决不能用“我不包办代替”来草率从事。经过修正,学生才可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学到东西,才可能有新的提高。“从一个达到完美程度的小品学到的东西,更比一个浮皮潦草的小品能学到的东西多的多”。期中考试形式:两组交流,用单人小品参加考试。第三阶段(双人小品训练)。
时间:第十二周------第十八周教学目的:
在一、二单元的学习基础上,学会相互行动。要求和同台演员,按不同的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运用动作和语言等表现手段,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产生活生生的真实有机的交流适应。
交流是一个人作用于周围的人,而他本身又感受周围人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然后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的一种碰撞。通过感受对方的行动了解到他心里到底想干什么,无论是说话或是沉默的时候,你都在不断地揣摩他人心里到底想什么。简而言之,即通过二个人之间的相互行动,将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机思想感情进行传递。学会认真感受活的对象给与自己的刺激和影响,产生新的适应。相互动作必须要有对象、,要影响对方,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影响对方,例如用语言、动作、手势、情绪、感觉等。我们通过二人以上的交流练习和小品的形式贯彻教学内容,并用大量的即兴练习,训练同学的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有机交流,互相动作。
1、有机交流游戏。
2、真听、真看、真判断练习。
3、互相适应练习。
4、即兴适应情景联系。
5、即兴有机沉默交流。
6、一句话即兴交流。
7、给任务的即兴交流。
8、特定的规定情境的即兴交流。
9、毫无提示的即兴交流。
10、命题交流小品。
11、自由构思小品。
12、集体交流小品。
教学要求:
舞台交流是有机行动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有机行动的中心环节,是表演技巧训练中最为复杂,最难掌握的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互相交流是自然而然的下意识中进行的。因为对手的话,对手的反应都是未知的,而是此时,此地发生的,所以演员必须真听、真看、真想,这是生活现象。但舞台上的一切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表演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演员在舞台上不能和对手真实的有机交流,而只是机械地背台词、走地位。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在假定的规定情境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流练习中不要预先知道对手的反应,而能抓住真听、真看、真想、真思考、真判断、真正的感受对手这些环节,能注意力集中的不间断的接受对手的信息和刺激,同时产生恰如其分的适应,让有机交流在特定的舞台上也能自然而然的出现。
即兴交流要领:
(1)真实性:真听、真看、真思考、真判断。
(2)进攻性:牢牢地抓住任务,积极进攻毫不妥协。(3)感受性:接受对手提供的信息,冷静判断对手虚实,一环扣一环地有机地向前推进。
(4)有机性:千万不可脱离自己和对手的言行逻辑,而乱扯,失去有机性。
(5)有效性:机智灵活,善于找到有效的反击手段,说服、诱导、威胁、请求等等,可软硬兼施,不单会用语言,而且要用喜怒哀乐的表情、声调、形体动作、变化节奏用多种手段来影响对手,战胜对手。
(6)复杂性:要充分发挥联想,在相互动作中能不断的充实人物关系,深化规定情境,强化矛盾,揭示出人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让学生明白舞台交流的实质是舞台斗争冲突过程中对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掌握动作和反动作。
(2)舞台有机交流的障碍是表演的重复性,不可能总是即兴创作,用大量的即兴练习进行训练,就是要养成学生具有良好的即兴适应的习惯,要让学生明白,排练好的小品,不能随意改动,也同样有即兴的可能,那就是“今天、此时、此地”,即流水不腐。
教学周期:第四周——第六周(1——3周为新生军训)。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2)五觉训练不可忽视,一个演员如果连酸、甜、苦、辣的味觉都感觉不。
到,连困、饿、痛、冷、热都不能唤起生理、心理、形体的自我感觉,还能谈到复杂的规定情境的感受吗?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五觉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感觉记忆的习惯,而且要把五觉训练伸延到感受力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力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而是心理、形体、生理综合整体的感觉,如对物、对人、对环境、对事件等等都应产生相应的形体心理感觉。“演员的艺术就是感受的艺术”。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教学周期: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如何才能使行动过程真实有机呢?我们还是先从生活中来认识,在生活中人总是要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每分钟都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
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职业特殊性等等,甚至可以过渡到单人小品、交流小品。
(2)舞台真实是想象的真实、态度的真实,对物体、对环境、对人的态度变化、实质上是舞台行动的变化。这种练习也是舞台“假定性”最好的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未来创作不同风格的现代派戏剧并不困难。
(3)单人小品不要求太复杂的心理生活,避免学生“演情绪”,“挤感情”而是更多一些有过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的生活小片断。
《表演基础训练》教案。
第一单元有机天性解析、创作天性与表演(40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机天性的释放,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作天性,使学生在舞台上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自由、松驰的生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演观。
一、理论讲述:
1、什么是天性?
“天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之初并无善恶这样的道德概念,也没有因道德、法律、约定俗成的禁忌。然而随着人逐步的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各种束缚,使人不能在他人面前真实的表露自我。演员表演是“当众孤独”的,需要能够挣脱各种束缚真实、自如的表演,对人的天性的回归就将是摆在演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2、什么是有机天性?
天性加上有机两字就使它变得不同,有机是指有意识的并赋有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因此这里的有机就带有技术技巧的色彩。有机天性就是合理的赋予逻辑的运用技术和技巧使演员的自然天性回归。
3、怎样有机的解放学生的天性?
解放学生的天性就是使学生在舞台上回归自然状态的“自我”。初上舞台的学生往往因为心有杂念而紧张,从而表现出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面红耳赤、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不正常的状态。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舞台上放松呢?上台以前必要的热身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适当的调整呼吸可以使心率趋于正常,心境趋于平静。上台以后注意力的集中可以排除心中的杂念,并使头脑清醒保障条理、逻辑的完成舞台任务。
注意力集中为什么能够排除杂念呢?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一个瞬间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人十分专注于一件事往往忽略身边发生的其他事情。因此如果把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瞬间所需的注意力清晰合理的安排好并连接成不间断的线,那么演员的杂念将无隙而入,这就保障了演员始终处在表演状态而不会跳出。
到达注意力集中,需要上台以前保持心境的平静、头脑的清醒,并反复梳理默忆需要表演的每个环节乃至细节。熟练是增强自信的好方法。上台后认真执行每个表演环节乃至细节,并梳理默忆下一表演环节和细节。可逐步达到“目中无人”的境界。
二、课堂实践:
梳理练习——通过用意念带领肢体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专注,并放松肌肉。破相练习——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将自认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由于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会展示,以集体方式打破心中禁忌。
肌肉放松练习——通过寻找多余的紧张肌肉的方式,使学生提醒自己肌肉放松,找到合理的舞台姿态。
冥想练习——通过冥想使学生进入自我想象的催眠状态,放松自我。
三、
作业及习题:
1、天性和有机天性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解放天性?
3、注意理集中有什么作用?
4、每天早晚将梳理练习、冥想练习作各作一遍。
5、随时做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单元舞台行动(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理论讲述:
1、舞台行动的概念。
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这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意志的支配,二是要有目的性,这两点很重要,这是区别于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行为。行为是人的行动的一个抽象和概括,他是对很多的行动的抽象和概括,然后。
总结。
出来的一个概括性的东西,比如说某某同学忠厚老实,怎么来说明他忠厚老实呢?因为是通过他一系列的活动,他在某个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是这样的,最后通过总结概括出来后,认为该同学在行为举止上比较忠厚老实。另一位同学比较圆滑事故,这都是经过了总结抽象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说,日常生活中人每天都离不开动作,为什么单单说戏剧是一个行动的艺术,演员是一个动作大师,在舞台上演员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在进行着活动,去行动去动起来的,这是戏剧的一个特点,我们把这个动作,分一分类,那么我们刚才说亚里士多德说的它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方式是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是行动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动作是具体完成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现在把动作进行一下分类:大的来说,动作分两类: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细分的话分为五类:一是纯粹的外部动作,就是你的肢体上的,如打个喷嚏,挠个痒痒,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二是性格化的动作,这个人物身上所独有的,如有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某些习惯,拿手绢擦汗啊等,性格化的生活习惯所带出来的;三是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比较鲜明的是西方的戏剧或是中国戏剧里出现的小丑的角色,先上来一个小丑,先对剧情的背景进行一下介绍,他的动作完全就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还有一种是帮助剧情发展的,如雷雨里,有几次的铺垫,说花园里的电线走电,说家里的老黄狗给电死了,他这些都是后来剧情的发展进行铺垫,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为了这个大悲剧的结果进行的铺垫,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没有实在的意义;四是内心动作,也就是心理活动,心理动作分两种:一是心理自我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心斗争,如我要不要去等?二是与他人的,这是一种判断的,如他这样说什么意思等?五是静止动作,静止的动作其实说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外部的静止,没有语言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应该有内心活动的,纯属静止的动作如发呆,这种可能属于完全静止的动作。动作还可以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实际来说,不管是外部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都是心理动作的一个外化。
2、舞台行动的三个特征:
一、直观性,它是活生生的展现在舞台上的,如走过去喝杯茶,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的;
三、流动性或运动性,人的动作和行动不是割裂开的,都具有连续性,这个动作接上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又连接下一个动作,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一个动作可以是孤立的,以上就是舞台行动的特征。
3、行动的三要素。
行动的三要素可以分为做什么——任务为什么做——目的怎么做——适应。
表演游戏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结合动作表情进行表演,表现游戏角色特征。
2、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收悉故事内容《小熊请客》、《狼和小羊》。
2、物质准备:
《小熊请客》小熊、小花猫、小狗、小鸡、大狐狸等头饰三份、杖偶一份。《狼和小羊》小羊、大灰狼、小花猫、小黄狗、大象、白马头饰三份、杖偶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头饰引入,引出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三)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1、你想和谁一起表演呢?
2、你想表演哪个故事呢?扮演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
(四)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如果发现同一组的小朋友不会表演,可以帮助他教他如何表演。
2、游戏玩,要把玩具收好,放回原位。
(五)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协商分组,表现出所扮演的角色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指导部分能力差的幼儿大胆进行表演。
(六)游戏结束,评价游戏情况。
请每组幼儿派个小组长评价照片游戏情况,好在哪里不好再哪里,下次应注意的问题。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八
黎明似一把利剑,劈开了沉默的夜幕,迎来了初升的太阳。东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迎着清爽的秋风。露珠沿着蒲公英和三叶草的梦境滚落,溅起一片片透明的阳光。
我最爱的便是这家乡的蓝天,鱼心在池中欢快的游着,鸟儿和溪水演绎着一首来自秋天的进行曲。今天的我开心极了,一大早便听到在邻旁的村在热闹的鼓声,好奇心仿佛会传染似的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想去看看。难题来了,母亲担心我们几个小孩子不安全,便不让去。不过当时的我,真是一个小机灵就让父亲随同我们一起去。我可是求了好久呢。不过结果总是好的。开着车,不一会就到了,处于孩童的我真的很吃惊,小小身高的我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了舞台的方向。热闹久了!只得辛苦的父亲驮着我看舞台了。
只见表演的是一个身穿粉色表演服的人。他站在凳子上,头顶放着6个大小不一样的碗,手土抖着八个盘子,看着这一幕我头兴奋极了拍手叫好。演员好似听到我的声音了一样,和我的服神碰撞个满怀。我的脸就像红苹果一样,忽然我的凳子动了一下,她手中的盘子也动了一下,腰弯了下去。台下忽然安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心仿佛停止不动了。直到她直起身,大家的才放下来,原来她只是开了个小玩笑。台下的欢呼声一次高过一次。表演结束了,我仍是在旁边被着精彩的表演所震撼到了。爸爸把我放下来时,我才从神游中醒过来。
我们要回家了,天色渐晚,夕阳向遥远的地平线坠入,芦花被西天的晚霞映红了脸庞,苇叶也带着红色的光晕塘边,片片暗影随风曳动,更足风姿绰动。长大后的我一直忘不掉这段难忘的表演,更忘不掉的儿时的欢声笑语和父亲宽大的肩膀。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九
32、33。
教材分析:
本节创设了“队列表演”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提出三个问题,借助点子图、列表等介质,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过程与方法,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掌握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铺垫,情景引入。
1、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0×30=。
30×40=。
140×20=。
150×30=。
10×30=。
50×80=。
40×120=。
50×40=。
2、导入: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如图所示)。
二、教学新课。
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展示学生的想法: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
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3、完成练一练第1、4题: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学习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对应练习。
(一)。
《队列表演(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探索学习14×12的口算乘法。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第二个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内化了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我重点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拆分点子图的方法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进行正确计算。学习重点:化难为易。
学习难点:理解算理。通过“谈话导入”、“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达标反馈”四个环节来进行。
反思今天的这节课,有一些问题呈现了出来,特此记录。
一、学生自主探究后的交流和反思时间较短。
在这节课上,我虽然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但时间有限。特别是在让学生圈点子图,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展示与交流,虽说学生能说清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倾听他人发言上做得不够,不能让多样化的算法祈祷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时刻,如果能点名安排学生说一说讲解同学的算理,吸收大家多样化的想法,提出质疑,既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为教学引导提供了锲机。而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交流和反思的时间短,也就导致了部分同学受思维局限性的限制,学的过于呆板。
二、教师的讲解没有把握好契机。
课堂看起来进行的很顺畅,自主学习,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但是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展示的时机及时地进行质疑,或者引导学生质疑,没有在关键处进行讲解。比如第三种方法,将两个两位数都转化为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表格式计算,教师光进行了结果的获得过程,没有对表中数字的来源进行质疑,学生成了接受性学习,掩盖学生真实思维的缺陷。课堂表面看来很顺畅,其实暗藏危机。
三、重视了学习方法的交流,忽略了深层次的专项练习。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并不能表示学生已经接受。因而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放手,每种方法展示之后可以出示相关题目进行练习,既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积极学习的习惯,又可以及时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与提升,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再给予学生充分反思的时间,进行自我分析并加以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不光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为每节课甚至整个数学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
元旦假期,我不仅大饱了口福,还大饱了眼福,因为我在网上看了一场十分。
第一个节目是“铁笼摩托飞车”。“嘟嘟嘟……”随着摩托车声响,车子在直径约4米的铁笼里飞快地行驶着。摩托车有时横着行驶,有时飞快地向上骑、又往下坠。我心想:这个摩托车手怎么还没转晕呢?连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许久摩托车终于停了下来。第二环节开始了,我发现笼里多了一个摩托车手。这次不一样了,他们开着摩托车一会儿相互追逐,一会儿十字交叉急驶着。我的心越来越紧张,生怕他们的摩托车撞在一起爆炸了。表演结束了,他们才安全地停了下来,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节目是“独轮车走钢丝”。只见一个杂技演员骑着独轮车拿着羽毛球拍在2米高的钢丝上方。他一边骑着独轮车,一边抛着四把羽毛球拍,那样子真像小丑。第二环节开始,他一个人站在钢丝上,手里拿着一把伞。助手扔给他四个小皮球和一个金属环,他一一接住,并把圈子套在脚上。圈子旋转起来,他又把皮球放在撑开的伞面上,转动着雨伞,他让皮球在上面滚动不会掉下来。观众爆发热烈的掌声。第三环节开始,助手在高空中准备一个鼓,他把皮球往鼓扔,皮球也弹回来了,他又反复扔回去,皮球不停击打着鼓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那样子真想鼓手在击鼓。这样的表演太厉害了!
第三个节目是“柔术----美杜莎的魔咒”。我看见表演者躺在水晶球里,她慢慢地站起来,倒立在水晶球里。然后水晶球慢慢地打开,她脚背倒挂在水晶球上,水晶球缓缓地落下,她也落在地下。她躺在地上,脚交叉仿佛成了蛇尾。然后她来了个后空翻,肚子朝上,头往撑住的双手下方穿过,又伸到右边来,整个身子拧成了面条一样。她又把胸和下巴贴地,作为圆心,脚360度转圈。观众都惊呆了,我真担心她的身体断了。她的表演太出乎人意料!太厉害了!
我看了这几场表演,都觉得演员之所以他们那么厉害,那是因为他们场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一
看杂技表演作文一: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暑假期间,我和家人去看精彩的杂技表演。我们随着音乐走进了华丽的表演大厅,我们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听着音乐静静的等待着表演的开始,“开始了!开始了!妹妹大叫到。我兴奋不已,表演开始了。
最后的压轴戏是最棒的,首先,有两个姐姐长在舞台旁边,她们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她们做出邀请的手势,出来了大哥哥,还骑着摩托车,我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演呢?怎么骑着摩托车呢……正在我想的时候,忽然,灯黑了,又亮了,不知怎么的,舞台上有个大球,空心的,还有一道门,姐姐把门打开,让哥哥进去,哦?难道他们要在球里骑摩托车?被我猜对了,他们要在球里骑。
他们进去转了一个圈,速度由慢变快,有一个大哥哥故意假装要摔下来,把我吓的.都不敢看了。后来,我才慢慢睁开眼睛,才发现什么事都发生。哎!真是虚惊一场。然后他们越转越快,还转出了花样,一会儿五角心,一会儿十字架,一会儿三角行,一会…………我的眼睛都快花了,难道他们不晕吗?精彩的表演结束了。
我不禁呐呐自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付出多少汗血,才能有这样的精彩演出。
看杂技表演作文二:
一个小姑娘出场了,大约就3到4岁的样子,不知道她要给我们带来什么精彩的杂技,只见她站在木台上,先表演了一些基本的柔术,然后她双手撑地,那富有韧性的腰逐渐弯曲,像一只拉弯的弓箭,最后,手钩着脚,成一个球体,一个奶奶走上来,提着她的腰给大家看,哇!那么小的小女孩都可以做出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想必一定吃了不少苦吧!我打心底里佩服她!
第二个节目是武术,一个彪形大汉径直从后台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5、6米长的铁丝,一个大人将那铁丝紧紧的缠绕在那大汉脖子上,大汉蹲着马步,脸上没有一丝痛苦,观众们不由得齐声叫好。
中间还表演了许多节目,比如抖轿子、球技,滚杯、飞杆、空竹、绸吊、扛蹬伞、地圈、车技、软钢丝、顶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人蟒接吻了,彪形大汉从木柜中拿出一条接近4米长的巨蟒,将它缠绕在身上,还与蟒蛇嘴对嘴,并且将蟒蛇给大家抚摸,当他走到我这时,看着那不停吐着舌头的嘴巴,我早已吓得魂不守舍,但看着很多人都已经抚摸过,应该不会咬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我壮壮胆子上前摸了已下身子,天哪,看那有规律的纹理,壮实的肌肉,真让人胆战心惊。
再一次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结束了这次杂技表演,这次让我深深感到,古人说的一句话,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这种说法。他们表演的太精彩了。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看。
看杂技表演作文三:
那是一个星期六,学校组织我们看杂技表演。第二节课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操场上,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杂技表演开始了。里面的节目五花八门,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头顶醋瓶,空中飞盘,高空顶重。
头顶醋瓶这个节目非常短小,只见一个少年他先在一旁运了运气,然后走到台中央,半蹲着,两脚成一个八字行,接着他拿起一个醋瓶向头上砸。当时,我都为那位少年担心,生怕他受伤,结果,那为少年不但用头把醋瓶弄碎了,而且他丝毫没有受伤,真是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空中飞盘是一位阿姨表演的。只见阿姨把一根细细的竹棍放在下巴上,并在竹棍顶端放了一个铁盘子,接着,那位阿姨把头仰着,让竹棍始终直立着,这时,铁盘慢慢地旋转了起来。为了增加难度,助手们又在阿姨的下巴上加了两根竹棍,只见竹棍摇摇晃晃的,似落非落。最终,这个节目成功地完成了!
高空顶重的表演者就是表演空中飞盘的那位阿姨,这次她是用牙齿顶重物。只见一位助手拿了一架楼梯,并把楼梯放在阿姨的牙齿上,没想到,那位阿姨竟用自己的牙齿把楼梯顶了起来,当时,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那次杂技表演不但让我“一饱眼福”,还让我懂得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二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体育馆里观看杂技表演。我看到票上写了13项杂技表演,有《飞行员》、《大飞行》……最惊险、刺激的是四人走钢丝。这节目是由四个人表演,二人一组,分别站在两个平台上,跟地面相距五米。先由一个人走到钢丝的中央,然后另一个人要从那个人的背上跳过去。就在起跳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而且大声地叫着:“稳住,稳住!”幸好,那个人成功地跳了过去,没有摔下去,要不然,准会粉身碎骨。
接下来,两个人走到了钢丝中间坐下,另一个人又要从那两个人的背上跳过去,我看了之后,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了呢!不过,这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不用担心,你看,那个人不也是平平稳稳地跳了过去。
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场内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场演出看得我目瞪口呆,真是精彩极了!通过这次观看杂技表演,我明白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
昨天,我和外公、弟弟、姐姐等人,兴高采烈来到文化广场看民间艺术表演。
一到广场就看见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来看表演的人,当时广场围成一个大圆圈,我们一个劲的挤了进去,终于在第一排坐了下来,通过一段美妙的歌曲以后,开始了精彩的艺术表演。首先有一名演员他一边跳舞,手里还拿着一只铁碗和一些纸条,他把纸条放进碗中加水,他说:“我能把它变成竹叶你们信不信?”我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不信。”但是我们还是半信半疑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一瞬间他真的变出了一碗竹叶,我们都目瞪口呆。顿时,掌声、笑声、呐喊声,汇成了一道交响曲响彻云霄。第二个节目又开始了,有一位演员拿着一根三米长六毫米的钢筋,说是要把钢筋圈在脖子上,他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再把钢丝紧紧地一圈一圈往脖子上绕,当时全场鸦雀无声,想看个结果,果然他不负众望成功了,而且整整过了三分钟,全场的观众都送给了那位演员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着还表演了许许多多各种花样的节目,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那里,这次节目真使人看后留连忘返。通过民间杂技表演我知道了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并且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坚持,奋发图强,尝一尝成功的喜悦和甜蜜。
(二)。
在暑假里的一天中午,那时的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我们的一群小孩,在各家大人的带领下,一起去看杂技表演。
当我们一群人来到体育馆的时候,已经被那雄伟而高大的体育馆惊呆了。现在还没有看到杂技表演,就已经让我大饱眼福了。
现在表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走钢丝,”4个少男少女在没有保护下,在离地面近来6米的钢丝上跳芭蕾。台上女演员在高空上空翻,失败了,差一点摔了下来,我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立刻稳定情绪,镇定自若地站在钢丝上,继续空翻,可是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在观众的鼓掌声中,终于把这套高难度的动作,表演得干净利落。接下来的节目叫“轮胎技巧、面包圈。”“小老鼠”与“面包师老猫”被拖下了水,“小老鼠”抱着偷来的面包圈,翻滚着,蹦跳着,诙谐、幽默、快乐、有情节、有内容。
虽然存在一些失误,但瑕不掩喻,观众早被精彩和表演所吸引,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甚至有节目结节都忘记了鼓掌。
在后面的杂技表演中。“险”情不断,一些节目现了失误。不过,失误之后,小选手们毫不气馁,很快调整了壮态,最终完成了比赛。
另外,《荷之韵》、《烛影摇红》,《绿色印象》,都从不同角度上营造了,人与自然的景观,通过一连串的技巧动作,使我深深的陶醉到了表演里,让我流连忘返。
通过这一次的看杂技表演,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节目,而且还从中得到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思,不仅如此,我们在学习上的时候也应该一样。
(三)。
我最喜欢看杂技表演,每次电视上演出杂技,我都看不够,我多么想亲眼看看杂技团叔叔阿姨们表演的杂技。今年国庆节,郑州市新建的杂技馆落成了,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爸爸妈妈带上我去杂技馆看杂技表演。
到了那里,只见一座白色的多角形顶的表演馆跃入我的视线,它就像一个展翅欲飞的天鹅坐落在人民公园的.一角。我们进去后一看,啊!里面座无虚席,大人、小孩儿都很多,有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的,也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的,还有年轻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结伴来的。(.)看来杂技是大家都喜爱的节目。我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近,重重地摔倒了垫子上。突然台下一片寂静,连掉根针都能听见,过了一会儿,那位叔叔从垫子上站了起来,朝观众鞠躬,这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拼命的鼓起了掌。
杂技表演完了,这次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四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了北京游乐园。
到了游乐园,我先玩了木马、又玩了跑跑卡丁车。卡丁车是妈妈开的,妈妈开的非常棒,我坐在妈妈的旁边。接着我和爸爸玩转杯,爸爸使劲转那个转盘,把我都转晕了,下来时我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好半天才分清。
我看到那边有一堆的人,好奇的跑过去,噢!原来是表演杂技的。台下坐满了人,没有一个空坐位。只见台上的一个大姐姐站着把一个银色的铁管坚着放在鼻梁上,拿来一块塑料板顶在铁管上面,在板的四个角上放上四个有酒的小酒杯,接着又拿来第二块板放在刚才的四个小酒杯上,又在板上放上四个小酒杯,这时台下响了热烈的掌声。只见姐姐再一次拿来第三块板,放在第二块板的四个小酒杯上,由于太高了,酒杯放不上去,只见她慢慢的跪下来,腰慢慢向后下下去,又把四个小酒杯分别放在第三块板的四个角上,这时台下再一次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我的心在跳动,“哎呀!妈呀,可别掉下来”,我想,“姐姐一定很累,一直仰着脖子,鼻梁和脖子都很疼吧?。”为了保持平衡,她的双手不停在摆动。接着她又在每层上分别又放上小酒杯,一共放了18个小酒杯。我想是不是该一一取下来呢,这节目结束了吧?结果这节目还没有结束。台下一点声音都没有。后来她慢慢站起来,腰上带上大呼啦圈,手上带上小呼啦圈,最后所有的呼啦圈全摇了起来。台下掌声不断,我也使劲……的拍着手。节目结束后,只见姐姐的鼻梁上都顶红了。我也体会到“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那名句话。
后来我又玩了小火车、看了4d电影和3d电影。
过年太好了!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五
那是一个星期六,学校组织我们。第二节课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操场上,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杂技表演开始了。里面的节目五花八门,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头顶醋瓶,空中飞盘,高空顶重。
头顶醋瓶这个节目非常短小,只见一个少年他先在一旁运了运气,然后走到台中央,半蹲着,两脚成一个八字行,接着他拿起一个醋瓶向头上砸。当时,我都为那位少年担心,生怕他受伤,结果,那为少年不但用头把醋瓶弄碎了,而且他丝毫没有受伤,真是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空中飞盘是一位阿姨表演的。只见阿姨把一根细细的竹棍放在下巴上,并在竹棍顶端放了一个铁盘子,接着,那位阿姨把头仰着,让竹棍始终直立着,这时,铁盘慢慢地旋转了起来。为了增加难度,助手们又在阿姨的下巴上加了两根竹棍,只见竹棍摇摇晃晃的,似落非落。最终,这个节目成功地完成了!
高空顶重的表演者就是表演空中飞盘的那位阿姨,这次她是用牙齿顶重物。只见一位助手拿了一架楼梯,并把楼梯放在阿姨的牙齿上,没想到,那位阿姨竟用自己的牙齿把楼梯顶了起来,当时,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那次杂技表演不但让我“一饱眼福”,还让我懂得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六
1月27日,我和同学结伴来到宁波国际会展中心观看杂技表演。走进1号馆,只见一张张桌子、一排排椅子排放得整整齐齐,众星拱月般环绕着舞台。抬头往上看,只见上面挂着一盏盏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再看看舞台上,已经摆上了几尊莲花座。那彩色的灯光把舞台点缀得分外美丽。下午1点半,杂技表演正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敦煌印象》。
这么精彩的杂技表演,我还是头一次观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精湛的技艺不知花费了他们多少心血与汗水。我要大声喝彩,为演员们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我要大声喝彩,更为他们台下坚持不懈的付出!
杂技表演教学设计篇十七
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下着倾盆大雨,我们水电设计院的一群着孩,在大人和带领下,来到遵义市的师专去。
我们来到汇川体育馆。啊!多么雄伟而高大的汇川体育馆啊!真是没有看杂技,就已经让我大饱眼福了。
表演开始了,先是“走钢丝,”4个少男少女在没有保护下,在离地面近来6米的钢丝上跳芭蕾。台上女演员在高空上空翻,失败了,她立刻稳定情绪,镇定自若地站在钢丝上,在观众的鼓掌声中,把这套高难度的动作,表演得干净利落。接下来的节目叫“轮胎技巧、面包圈。”“小老鼠”与“面包师老猫”被拖下了水,“小老鼠”抱着偷来的面包圈,翻滚着,蹦跳着,诙谐、幽默、快乐、有情节、有内容,有点百老汇风格。
虽存在失误,但瑕不掩喻,观众早被精彩和表演所吸引,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甚至有节目结节瞬间都忘记了喜掌。
在后面的表演中。“险”情不断,一些节目现了失误。不过,失误之后,小选手们毫不气馁,很快调整了壮态,最终完成了比赛。
另外,《荷之韵——单手倒立转碟》、〈烛影摇红——女子造型〉,〈绿色印象——秋千顶技〉,都从不同角度上营造了,人与自然和景观,通过一连串的技巧动作,使我深深的陶醉到了表演里,让我流连忘返。
这次,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节目。我还从中到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思,不仅如此,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一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