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论文(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08:53:11
大学的论文(实用20篇)
时间:2023-12-13 08:53:11     小编:翰墨

总结是我们成长的见证,记录了我们经历过的各种挑战和成就。写总结时要注意审查和修改,确保语言和内容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了提高效率,以下是一些高效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大学的论文篇一

摘要: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教学灵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只要教师对专业执着追求,热爱学生、关心和了解学生,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有一个良好的心绪,善于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能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就能激发出教学灵感。

关键词:教学灵感;灵感激发。

abstract:teachingisnotonlysciencebutalsoart.teachinginspirationplaysacrucialroleincreativeteaching.teachinginspirationisamentalactivitywhichinvolvesteachers#39;andstudents#39;high瞫piritedandactivethinkingthatcanimmediatelysolvetheproblems,whichshouldbesolvedorhavenotbeensolvedforalongtime.teachinginspirationwillbearousedifteachersfirmlypursueintheirspecialties,loveandunderstandtheirstudents,andiftheyhaveafinemoodandareabletodothelong瞭imearduouscreativework.

灵感(inspiration),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

在深奥的科学创造活动中,离不开科学灵感。科学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达到高潮时出现的一种最具创造力的心理状态,此时此刻科学家会突然做出重大发现,科学史上这种事例说不尽、道不完。如凯库勒乘马车时猜出碳链结合的秘密,阿基米德洗澡时悟出浮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梦中完成元素周期表等等,无一不得益于科学灵感。

在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离不开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是艺术家创新的动力。艺术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艺术家都非常珍视,及时把握这突然而来的兴会,或瞬间闪现的构想,往往急不可待,以致停著推杯、披衣伏枕,去记下那不期而至的文辞、诗句、图形、舞姿或旋律。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那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更是离不开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具创造力的动态展示,是师生尤其是教师用整个生命与教学活动相撞击而产生的创新火花。具体地说,教学灵感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事物或诱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论语》里就有“教学灵感”的描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究竟是什么,至今学界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灵感”。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孔子的教例,曾参在孔子多年悉心教育下,对孔子学说已经融会贯通,与孔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孔子只要稍加点拨,灵感便不期而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灵感也只赐予像曾参这样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当然,孔子也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能在曾参长期进德修业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曾参的灵感。孔子之后的我国另外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孟子主张的“自求自得”、激发学生的“良知”“良能”等,实际上也是指教学中的灵感。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更是对教学灵感有独特的见解,钱老师认为:“教育艺术则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具体展示,而‘创造性思维’这东西,多少带点‘空灵’,靠点‘悟性’。”[2](43)众所周知,钱老师这里所说的“空灵”“悟性”以及人们常说的“应感”“兴会”等词汇都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灵感”的文艺心理学术语,与“灵感”具有相同的涵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研究和探讨教学灵感呢?

第一,教学灵感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教学灵感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教学心理现象,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教学灵感是师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高涨、最富有创造性时的高峰体验。教学灵感可以使师生思路通畅、想象活跃、反应灵敏、精神饱满、注意专注,使师生能排除其他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摒弃习惯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酣畅顺适、得心应手之感,这就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第二,教学灵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

第三,教学灵感能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能和高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教学灵感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教学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效能和高速度。例如,在教学灵感状态下,有的教师常常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真乃“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听课者无不惊叹教师的学识渊博,神采飘逸;有的教师频频提示、导引,师生竞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在师生思想碰撞中,时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成果,使教学达到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最佳境界;有的教师往往提要钩玄,启发点拨,打开学生的心扉,话虽不多,却是画龙点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国心理学家对灵感产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说明灵感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一般教师或者学生经过努力,同样可以激发教学灵感。下面,主要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激发教学灵感。

第一,教师要对专业执着追求。

我们在对灵感的研讨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少数兴趣广泛的多才多艺者外,绝大多数专业创造者只会出现与其专业有关的灵感,如科学家只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不会出现创作的灵感;反之,作家只会出现创作的灵感,而不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而且,这种专业灵感与其对专业执着追求正相关。一个人愈是热爱其专业,愈是执着追求,其专业灵感出现的频率便愈高,这是因为专业性做功语言的积存是与灵感的产生、发展、加工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

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了解学生。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从此意义上说,教学灵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育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成长’的.关心,是一切教育艺术的‘灵感之源’”。[2](41)教师唯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自觉地刻意地去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灵感必须与学生学的灵感产生和谐共振,激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共鸣,才具有教学艺术魅力。教学灵感的诱发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自如地出神入化地用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陶冶学生的个性,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进入那微妙的心理相容的教学意境,这个教学意境就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灵感之域。

第三,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时,教师就会在教学创新动机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激发出教学灵感。

人们在探讨激发灵感时有的强调执着,有的强调放松,看似矛盾,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诚如《礼记》中所言:“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唯有教学灵感来临,教师才会出现紧张,唯有紧张,才有动力。这种紧张,既不是教师受到外部威胁而产生的肌体反映性防卫性紧张,也不是教师依靠外部条件逼使自己心理处于某种激活的状况,教学灵感的动力源自教师心理深处的那种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教师产生教学灵感时的心理紧张,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动机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就从事某一活动来说,具有适当动机的人同不具备适当动机的人相比,前者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后者唤醒水平低,注意力分散。二是指向功能。每当动机推动人活动时,这种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促使人的行为指向某一客体而相应地忽视其他客体。”[7]可见,动机的两种功能都是催发教学灵感的动力源。因此,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是能激发教学灵感的。

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张力的保持,需要与各种生命活动协调,一旦失调,教学灵感马上就会消失,“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种张力的保持就靠教师在紧张执着的状态下的放松,如同我国道家所强调的“任其自然”,佛家所主张的“不执着”精神,如果教学灵感袭来时,教师不束缚于传统的教学理论的条条框框,不迷信于某些公认的正确的教学模式,不禁锢于自己已有的教学理念和预定的教学构想,这样便有利于教学灵感的激发。许多教师的经验也表明,教学灵感往往产生于长期紧张的思维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如一夜苦思,早晨醒来后却有灵感;整天闭门思索,傍晚散步时突发灵感。总而言之,教师唯有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动机,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学灵感。当然,教师也不宜急于求成,教学动机太强烈,心理过于紧张,甚至害怕失败而心烦意乱,只张不弛,这样是不利于激发教学灵感的。

第四,教师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尽管教学灵感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教师若守株待兔,不想通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而期望教学灵感的到来,那么,就会像黑格尔所嘲讽的“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芳草地上,眼望天空,身拂微风,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诚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毫无疑问,甚至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被缺乏灵感所苦的。它是一个客人,不是一请就到的。在这当中就必须工作,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说他还没有兴致。如果等待你兴致到来,而不是跑上去迎接它,那就很容易流于懒惰和无所用心。必须抓得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的。”[9]可见,教学灵感只能在教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中产生,只能靠教师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具有教师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的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的大脑信息网络系统去捕捉。简言之,教学灵感只青睐于教师有准备的头脑,这种有准备的头脑又来之于教师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第五,教师要善于抓住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

每位教师都有此体会,即在一天的某一特定时刻,如在备课时,或与学生质疑问难时,或在课间休息时,或在教研室讨论时……突然灵感特别活跃,其他时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特定时刻,往往会迎刃而解或豁然化释,并且思路流畅、简洁。有时,甚至还会触发连锁反应,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颖课题和思维角度。此时此刻,激发出来的教学灵感使教师本人左右逢源,其文思之汹涌,意念之奔流,大有来不及笔录之势。有时,还会使教师宛如通体潜能一时达到了融会贯通、任性聚发的境界,这时是教师教学效益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是教育价值最具本质内涵的时刻。

为此,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好教学灵感的到来。我们建议,对于教学灵感,教师不妨随身携带纸笔,及时记下来。

第六,教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绪。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节奏、特殊的生理需求、不同的体力调节和情绪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绪,此时,教师情绪高昂,精神愉悦,一旦遇到新的刺激,大脑反应灵敏,就很容易获得教学灵感。如果教师心绪不好,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者松懈懒惰、自满自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么,教学灵感是不会拜访他的。

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心绪呢?我国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虚静”“养气”说可供教师借鉴,刘勰认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养心,就能“清和其心,调畅其气”。使心情舒畅,思路清晰。凭着这种“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的良好心绪,就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10]易言之,即能诱发出使教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教学灵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的论文篇二

本文在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设的现状、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施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健美操课程发展的因素,以高校体育教育的新理念为主旨,提出有利于健美操课程发展的建议,主要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作者:陈元香谭月华作者单位:陈元香(西安培华学院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65)。

谭月华(四川大学体育部,四川成都,610065)。

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83关键词:健美操高校体育现状对策

大学的论文篇三

张力。

内容摘要:

和谐教学法是一种愉快而高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具有自己的教学原理和原则、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流程,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们重要启示。

关键词:和谐、愉快、高效。

和谐教学法的原理:身心和谐的原理,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原理,教与学配合和谐的原理,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原理。

和谐教学原则:愉快教学的原则,讨论探究的原则,精讲活练的原则,当堂达标的原则。

一、.教为学服务的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应以学为依据,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使学生自主、自动地学习,形成学习的主体意识。这样做,教师起了导的作用,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激活了课堂。

二、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环境的和谐、氛围的和谐,也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和谐,还要注意教学结果的和谐。促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和谐发展,文化水平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这样做,和谐不是浅表状态而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动态平衡思想。要认识到和谐不是一种静止的理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总是暂时的、相对的。教师要善于设疑,导思导练,使教学状态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产生新的不和谐,从而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一、“和谐教学导学式模式”。这个模式是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以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保证,以师生间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和谐关系为前提,在师生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适时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依靠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主体学习意识与自我学习能力去探究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身心协调发展。

二、“兴趣促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构成是:揭题引趣----比较司趣----绘图激趣----演示增趣。这个变式是站在非智力因素的角度上去谋划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保持大脑的兴奋状态,维持着兴趣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和快乐的心境中进行学习,在兴奋的激情中融化吸收新知识,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在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下得到发展,从而改变了生硬、呆板地强制学习的教学方式,使教与学在“兴趣促学”中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三、“探究研讨式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构成是:问题情境----引导发现----探究研讨----总结归纳。其特点重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创设一个背景,突出四个要素,达到两个效果。一个背景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四个要素:一是为学生提供有足够信息能说明事物原理与规律的有结构材料(包括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技术教育媒体和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时使用的各种学具材料)。学生只有手中有了材料,才能主动地去参与活动。二是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条件,通过活动这个中介,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求意义的实践经历中进行学习。四是让学生在探索求知中,通过思维的操作加工,主动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形成结论,并在自调节中完成理解。两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价值,使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方面得到了发展。

四、“情感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构成是:接纳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带入学习境界)----磨合期(以情动情,通过情感交流和碰撞,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谐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师生思想情感沟通协调)----巩固期(巩固学生良好的心境,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明显的持久学习行为)。

五、“五导五学教学模式”,在“导”的方面,以导为先,导是关键,导是帮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五导是:导向,导情,导法,导思,导序。在学的方面,以读为主,读学同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学是:自学、疑学、议学、辅学、验学。

一、课前设趣。

预备铃响后,老师学生要准备上课。这时,教师可灵活运用课前几分钟,比如讲故事、猜谜语、播放新闻、背诵古诗词、听轻音乐、欣赏画面等等,变换各种样式,避免程式化、形式化、庸俗化,增加学习情趣,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进入积极的、兴奋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上课状态,而且还能交流一定量的信息,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可能学不到的知识。

二、导入激趣。

在导入新课时,实施和谐教学,可采用“借助音像手段导入新课”,“用故事、谜语导入新课”,“从前后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渲染课堂气氛导入新课”,“使用道具或插图导入新课”等方法,抓住教材本身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求学、乐学”的氛围,使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骤然提高,教学效果也自然明显提高。

例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可先讲一个李白进京入仕的故事:当唐玄宗召李白进京时,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从此他就可以大济苍生,一展宏图了。不料到了长安,却只做了个有职无权的“文学侍臣”,于是诗人忘情诗洒,常常喝得烂醉。就连皇帝召见他,他还在长吟“我醉欲眠君且去”。后来,唐玄宗要他草拟答蛮书,他却执意要太尉高力士脱靴,国舅杨国忠磨墨,贵妃杨玉环拂纸,痛痛快快地把一朝权贵戏弄了一番。不久唐玄宗只好让他离京四处漫游……后来,就写了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自然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又如在讲《海滨仲夏夜》一文时,可先放《海之梦》乐曲,以沉思、诉说的音调倾诉海的神秘,再用多媒体配以大海的图片展示海的辽阔,使学生产生无限的向往。教师适时引导:“无边的大海魅力无穷,而傍晚的大海更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求学、乐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自然明显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课中提趣。

一般地说,新课导入后就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训练巩固、总结提高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运用和谐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自已读书”,让学生尝到“会学”的甜头,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经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学生思路阻滞时给予疏导;认识不清时加以点拨;方法不当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予以帮助;学有成效时备加鼓励;让学生自主求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民主和谐,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下课余趣。

运用和谐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有归纳总结式结尾、反馈回应式结尾、设置悬念式结尾、迁移发散式结尾、激励抒情式结尾等等,让语文课堂余味无穷。

一、用和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和谐教学法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精神,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开发每位学生的智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真正做到全面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谐教学法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主体。和谐教学法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师生愉快的合作,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力求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发展基本能力。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但很多学生学习多半是凭意志学习,缺乏直接学习兴趣,特别是遇到困难,更感到学习单调枯燥,所以有许多人半途而废,或学无所成。因此教师教学要注意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不再认为上课是一种负担,而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上了这堂就想下堂课。这种兴趣的产生,有助于学生发问、讨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真正自己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学习成绩自然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从而形成一种学习上的良性循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关键。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和张扬自己的个性的机会,学生们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在此平等参与,这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和力,而且对学习重点能有效地进行点拨和指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三、要注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参加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要注重在大胆设想中培养个性。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我们的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进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勇于创新,寻求和谐、愉快、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4697字)。

参考资料: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王晓,张国梅,高扬,赵鸣明;。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5.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大学的论文篇四

[摘要]和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谐教学有整体的、动态的、协调的基本特征,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及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和谐教学是一种和谐文化,教师是和谐教学的构建者,也是和谐教学的实践者,课堂是和谐教学的活动场所,注重师生参与和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关键词]和谐教学;和谐文化;和谐课堂;生命价值。

大学和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和谐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协调性的特征,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整体性是和谐教学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样,和谐教学也要尽可能地将教学过程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要素,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调动和协调起来,将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整合为整体功能,从而发挥和谐教学的整体性作用。

动态性是和谐教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和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止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准确把握各种教学要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即教学任务与学生原有认识水平的矛盾,促使这一矛盾的转化与解决。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由教师向学生转化,教师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主导者变为辅导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参与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和谐状态。

协调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应该相互协调。和谐教学不仅有序、互动,而且各个要素要协调好,这是和谐教学的必要条件。如果相互不协调,就会产生冲突,只有在协调基础上发挥作用才会产生和谐。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协调,没有协调,就不会有和谐。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从静态角度分析,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又必须是协同互动,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教学的功能是通过动态的和谐来实现,它的关键在于协调。没有协调,就没有和谐教学。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谐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多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大学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系统,而且应该把握好几个基本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不是主宰地位,也不是中心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任何人不能代替他。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最后形成素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也是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讲授、引导、辅导与指导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学生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这就构成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搞“满堂灌”、“一言堂”,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给学生一片爱心,从而使学生尊敬老师,积极学习,刻苦钻研,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师生之间由此达到和谐境界。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就无能,但知识不是能力,却可以促使能力的发展。获得知识,还不等于具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

3.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把科研引进教学过程,这是大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注重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内容方面一定要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来增加课程教学的活力。教学方式方面要强调师生的互动,突出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不仅是提供学生基本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学习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过程。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要授人以“渔”。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可使学生既学到新的知识,又学到科学方法。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4.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学效果是第一位的。教学艺术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效果,但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水平,但能够反映教学水平,教学是一门艺术,但不能为艺术而忽视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艺术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艺术运用恰当,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不能耍花架子,只徒表面好看是不行的,提高教学效果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课外更是学生获取实践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内与课外是互补关系,忽视哪一个都是与和谐教学理论相悖的。和谐教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统一协调。如果说课内教学主要讲理论,那么课外主要是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和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在构建和谐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六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实验实训为手段,贯穿实践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从哲学观点看,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存在,和谐教学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它最终以文化的形式影响学生,它对学生的影响可有两个层次和形式。一是以文化的外显知识形态(即物质形态)影响学生;二是以知识的精神意义以及教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潜在的精神意识和品质影响学生。前者可谓文化知识。后者可谓文化精神。这是“教育之根”、“文化之根”,可谓内在于生命本质的精神文化。事实上,这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蕴含在教学中。只不过它们在不同教师的教学中彰显的比重有所不同。好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文化知识,更得到了精神文化的养育,体现出“教学是师生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本质内涵。同时,从素质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来看,和谐是教学应有意蕴,“和谐文化是素质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可以更好地发挥它对社会文化的幅射和引领功能”[1]。

将教学作为大学和谐文化构建的`基本形式,还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在学校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最多。同时,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教学以课堂和课时为时空单位,计划性强,目标明确,组织程度高;第二,师生在学校生活中有近80%的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度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第三,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和谐文化的资源宝库。这些都是开展和谐教学的深厚基础。

同时,从辩证法的观点看,和谐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多样性的协调统一。和谐教学主要体现在对师生不同文化价值观多样性的尊重、包容和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生成自觉的和谐教学主流文化。

不同课程和学科以及不同师生、不同教育理念、不同资源和时空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丰富的、多样的、绚烂多彩的,这正彰显出和谐教学深刻的内涵和广袤的前景。在教学中构建和谐教学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是当前推进和谐教学文化建设的新的生长点。虽然不同学校所坚持的和谐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校的教学及其存在的背景不同,便会有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和谐教学文化,显示着不同教学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不表现美的系统不是和谐系统,不表现美的教学也肯定不是和谐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真、善、美,达到最高境界。一般来说,教学中有两种美:一是感性美;一是理性美。感性美是指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感觉美,包括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理性美是学生理解知识后的意境美和哲理美。这种美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从感性美到理性美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一种思想的飞跃。因此,使学生从感性美提升到理性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和谐发展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诲下,学会研究事物的态度和掌握研究事物的方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教学的构建源于教学本身。这就需要教师成为自觉的和谐教学的构建者和追求者。

首先,和谐教学构建需要师生赋予教学生活以和谐的价值。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作者和学习者。这是构建和谐教学对师生最合理的定位。其次,教师不仅要从理论认识上自觉提升对和谐教学的理性认识,还要从批判反思的视角时刻对教学进行和谐文化的价值思考,从教学伦理上重新认识教学,并激励学生,陶治学生,催发学生。

教师成为自觉的和谐教学的构建者、追求者,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和教学专业素质。其中,在课程(教材)转化为蕴含文化因素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对和谐文化内涵的解读和重新赋予的活力,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课程(教材)知识不同于教学知识,课程(教材)是知识经过教育处理而转化的,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哲学思想、伦理和审美情趣等文化信息,但这些文化信息是编者赋予的,具有统一性品质。教学知识是教师对课程(教材)知识内化后的个体化实践,具有远远大于课程(教材)知识的文化含量。其一,教师在解读和传授课程(教材)知识时,根据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等个体化倾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资源条件等,重新赋予课程(教材)知识新的文化内涵。同时,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知识已不仅是课程(教材)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方法等个体化心理矛盾运动加工后而重新赋予意义的新知识,具有新的文化内涵。其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氛围、教学仪器设备等所有因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学知识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师生自主创新的、个体化的。因而,它最易为学生接受,影响学生的力度和深度都很大。可见,教师应重视以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解读课程(教材)知识并赋予它和谐的文化内涵,以激发和张扬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和谐文化精神;同时,应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在教学领域构建和谐教学的根本,也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审视。

首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只有在真正有效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才得以“内化”,增长的能力才是“真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切”的。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其次,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的。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活动直观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德育之所以没有实效,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相割裂颇有关联。

我们要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们常说要“以人为本”,但是究竟以谁为本?在教育这个专门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活动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具有喜欢形象、情感敏感、崇尚个性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发言机会,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因为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听和记,他们是在研究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对课堂的理解是没有止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审视课堂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和谐教学背景之下诞生的生机勃勃的课堂类型无疑为我们对课堂本质的理解打开新的视野”[2]。

[参考文献]。

大学的论文篇五

体育引导课一般是指每学期开始的第一节室内讲授课。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有关情况介绍和说理,去动员与组织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教学实践证明,认真上好每学期的引导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两点好处: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假期休息后,思想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下子未能转移到学习上来。如果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引导课,就象部队做好一次战前动员那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认识,调动他们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迅速进入正常化。

二、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学期开始安排体育引导课,向学生讲明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学习任务,根据新学期体育课考核的项目、标准、时间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和措施,按教师的要求抓紧时间训练,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的论文篇六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基本含义。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2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3]。

三、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如表1所示):

表1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分类依据常用教。

学方法微课。

类型适用范围。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谈话法。

(问答法)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启发法启发类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讨论法讨论类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演示类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练习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尤其适合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实验法实验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表演法表演类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类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类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类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四、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五、教育部关于申报微课与翻转课堂课题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9月1日至8月31日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具体研究组织工作。

课题研究将秉承共建共享、引领示范的原则,通过专家指导、专题研讨、观摩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请各单位认真组织,积极申报。

课题材料详见附件或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六、教育部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

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总结上届活动取得的优异成果的基础上,再次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于2011月20日至12月31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

本活动将邀请国内权威教育信息技术和微课专家,在各地组织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同时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办单位对征集的微课进行评审和展示,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请有关单位积极组织,认真准备。

材料详见附件或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七、微课的区域实践效应及应用前景展望。

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全市微课平台(图4)展播不到二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成为了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和转摘。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3口号。

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

4理念。

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

5宗旨。

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6课程设置。

1、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点击率破5万。

记者昨日从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获悉,该局推出“微课”模式,原本45分钟一节的网上公开课,被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短短1个月时间内,就有老师上传“微课”作品1621份,点击率就已突破5万人次。据悉,佛山“微课”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系首创。

该局信息网络中心胡老师介绍说,开通微课,主要是考虑到满足学生和老师自主学习的兴趣。据调查发现,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10分钟内。因此,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佛山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了“微课”模式,老师上传的“公开课”再不是长达40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5至8分钟的精华内容,且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据悉,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伴随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习者加固知识点。

据统计,自4月15日开始向全市教师收集“微课”作品以来,到5月19日短短1个月内,市教育局共收集符合条件的作品1621份,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

(南方日报,205月19日)。

2、名师“微课”学得好,不觉烦。

点击“数码学习港”的智能学习图标,便可选择进入“微课”系统。在这里收集了全市教师提供的1651节“微课”作品。

据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介绍,智能教育系统中的名师远程辅导项目所收集的全是佛山市高级、特级教师课程,这些课程资源可供全市学生、老师免费共享。与一节课40分钟左右相比,名师“微课”是浓缩的精华,一般只有5~8分钟,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而在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习者加固知识点。“非常适合网上学习。”胡铁生说。

“这个真的非常好!”带着女儿安静地看完演示后,来自湖南的外来务工者刘运娣掩不住心中的激动。她说,女儿上的是外来工子弟学校,相对公办学校师资差了点,但自己又碍于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女儿指导,有了名师远程教育就相当于免费把一个个好老师请了回家。

(佛山日报,2011年5月18日)。

7外界评价。

张一春教授总结的微课四微特点:

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大学的论文篇七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时代呼唤着一股新生的力量来挽此狂澜。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言变法,谋求富强,给奄无生气的中国注人了生机。为完成变法大业,维渐派深深感到对人才的需要,这些人才就是不同于旧式封建文人的新式知识分子。培养和造救人才就成为维新派进行变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

首先。维新派把培养和造救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维新派清楚地知道,要实现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那些“摇头顿足,高吟低咏,惟腐烂文数篇”的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培养和选择一批新的人才。维新派认为,不论是政治的革新还是经济的建设与改造,都急需大量具有新思想、新才干的新人才。然而,中国几百年来传统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扼杀、摧残人才,通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救新式人就成为变法运动中一项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工作,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为了给变法维新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康有为于1890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各省学子,千里负岌,闻风相从。前后达三千人”习。这些人有许多后来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万木草堂实际上成了康有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基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关键问题。为使大量新式人才为国家所用,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要大力搜求天下才俊。议筹变法之方。他还建议设立制度局于内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午门设立“上书所”,允许天下士民自由上书,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人才‘维新派虽有通过皇帝摧用维新分子之意,但也向皇帝提出了人才与变法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诸如练兵、开矿、通商等事务,必有人才为之操作。方可成就,所以人才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前提。谭嗣同说:“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习“变科举而后可造救人才,而后可变一切之法。他把变科举、兴学堂、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的当务之急。

其次。维新派非常注意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低层到高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主要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往往重于实用技能。而在维新运动中,变法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所以维新派对“通才”,尤其是对善于“言政”的人才更加注重。康有为在广东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注意对“言政”人才的培养。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巫于教育。他把培养人才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在讲学中,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改革。在开设课程上。他专门把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列为一种课程—经世之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足见他用心良苦。在讲课方法上,他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和学生们共同研究。如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他们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历史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协助自己著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言政”的能力。学生们在康有为的教导下。“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康有为对政治人才的重视正如有人所说:“先生之诲人也。期在造就有用之人,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为了政治改革.康有为曾建议光绪帝: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庭,选天下通才人院办事,皇上每日亲临。王大臣派为参议相与商榷。一意维新。立法院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机关,其办事人员不是仅仅拥有实用技能的人就能够胜任的。而必须是既有实技。又能言政议政的“.通才”才能担当此任。

维新派认为,要完成变法大业,不是几个人所能办到的事情,它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仅有人才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却遭到列强的多次侵略,甚至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所战败.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散而不群,愚而不学之故也”。康有为举例说:“象马牛驼不能群,故人得制焉。如使能群,则至微之蝗,群飞蔽天,天下畏焉。况莫大之象马而能群乎?”他进一步指出:“故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中国欲自强.“惟有合群以救之”只有“合众人之才力”,“合众人之心思”才能挽救危亡。因而康有为指出:“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维新派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而且也付诸于实际行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义愤填膺,他们以省籍为单位到都察院上书请愿。康有为认为“士气可用”,抓住时机,联合18省130。余举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摘庵集会,联名向皇帝上书。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开士人群体干政的风气,维新派从中也更加认识到人才“合群”的重要性。梁启超对人才“合群”的作用是这样认识的:“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虎豹狮子。象驼牛马,庞大傀硕,人监之驾之。惟不能群也。非洲之黑人。印度之棕色人。美洲南洋澳岛之红人,所占之地。居地球十六七。欧人剖之铃之,若槛狮象而驾驼马。亦日惟不能群之故。“能否建立起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为了集聚人才,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群体。维新派通过建立学会来拢络人才。康有为认为:“中国风气,向来散漫。士夫戒于明世社会之禁,不敢相聚讲求。故转移极难。思开风气。开智识,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说:“先生(康有为)又以为凡讲学莫要于合群,盖以得知识交换之功,而养国体亲爱之习。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屏,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可知维新派是为了易合群”以开风气而挽世变,从而组织学会的。他们利用学会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扩大维新宣传的影响,争取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人才网。为了加强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他们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的成立,使当时“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各地学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第四,维新派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是维新派人才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为此也做了大量实践活动。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他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厉代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很深的学生协助自己著书,以教学促进研究.研究推动教学。另外。还要求学生练习演说、作体操和假期游历,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增长各种知识。康有为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一方面,他极其重视道德思想教育。主张把“育德为先”的教育贯穿到人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从育婴院、小学到中学、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在重视德教的同时,还要兼施智教、体教、实业教育和美德教育。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对于智教.康有为认为,其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备之所致也。”因此,他重智教、开人智。通过智教来培养有用之才。对于体教.他认为“学贵以养身健乐为主”。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要加强体育锻炼。另外,康有为对实业教育、美感教育也大力提倡。他重视德教,并且兼施智教、体教、实业教育和美感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严复认为。只有提高全民族的自由意识和自治能力,才能促进国家政治的发展,国家才能走向富强。因而,他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他说:“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日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增强人民体质。开民智就是全面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新民德就是通过思想文化教育.更新国民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摆脱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们的束缚。增强人们的爱国心。对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者的关系,他明确地将国民素质教育概括为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在三者当中,智育重于体育.而德育又重于智育。为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严复一方面亲身实践,直接从事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致力于对西学的介绍和传播。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教育的普及,并规划出普及初级教育的具体方案。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严复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也极力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认为“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殆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有丝毫不容假借。欧美所以强盛,是由于其国民德、智、体三者皆优。人民具有较高的自治能力。中国所以贫弱不振,是由于“其民愚随、怯弱、涣散、混蚀”,素质太差。一旦中国人民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所谓的“新民”,中国的强盛就指日可达。梁启超所说“新民”,包括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中心则是新民德。民德的高下优劣.“乃国之存亡所由系也”。可见,梁启超不仅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同康有为、严复一样。将德育摆在第一位。

维新派的人才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虽然深深打上了阶级和时代的烙印。也没有能够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对其进行和研究,对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借鉴作用。

大学的论文篇八

会计,农业经济学,农业,动物生理学,动物科学,人类学,纺织服装营销管理,大气科学和气象,生物化学,工商管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工,化学,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创作,生态学,经济学,教育管理和监督,电子、电器、通讯,工程,英语语言文学,昆虫学,环境卫生,美术,渔业及渔业管理科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外文文献,林业科学,地质学/地球科学,高等教育管理,历史,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动物科学,数学,机械工程,微生物学,音乐,职业治疗,组织沟通,公园设施管理,哲学,物理学,植物病理学,政治学及政府,心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影像科学,分类科学管理,社会工作,农业科学和土壤学,修辞学和演说学,统计学,兽医科学/兽医临床科学,水、湿地、海洋资源管理,自然生物科学及管理。

大学的论文篇九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算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水利,机械等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低。在很多偏远的山区,都是靠人力经营土地,收成的好坏也是靠天说了算,防灾抗灾能力差。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收入渠道窄,收入少,城乡居民收入仍持续扩大;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在如今的社会常年守着土地的农民很少了,大多在农闲的时候都去外面打工。所以有人说减少农民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相反,有可能引导农业走向误区。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问题,根本是农业问题,农民是这一古老产业中的从事者,从农业产业这个角度讲,有些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们不承认农业发展的比较劣势,试图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的福利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农业缺乏根本的竞争优势。在外国农产品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农产品只会收缩不会扩大。这是因为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好,组织机构不合理,后期积累的技术也不够,与国外规模化的农业结构相比不占优势。当前农民大多数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业商品化还很低,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把粮食卖了来换取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村人口减少了,也不能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放弃农业也是不行的,从古至今农业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发达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目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粮食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要保证农业的发展空间。只有给农业定好位,制定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制度才会合理,利于农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进程化很快,并且是没有止境的,这就使农村在不断的缩小,这种城乡的此消彼长使农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农业很重要,但是古老的农耕方式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各国通过不断的改进,逐步实行农业的现代化,用机器代替人的操作。无论城市化的进程多么的迅速,但是农业始终不能被代替,要不断的解决农业目前处于的尴尬地位。

二、发展农业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城镇化一方面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它既为农业发展创造需求,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提供资金积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二)农业现代化。

现代的物质条件把农业装备起来,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自主创新,壮大农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农村普及农业技术知识,逐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用科学技术种田。面对一些偏远的山区,环境地貌无法改变,但是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专业知识来和土地要收成,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农业在社会化生产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无论是农业的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服务,都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实施的很多惠农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虽然惠农的政策不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但是这个措施从一方面调动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的积极性。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宏观帮助,在农产品价格和相关的惠民政策上给农民实在的好处,提起农民的积极性。

(四)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世界各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实行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如美国,尽管它的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接近或超出其国内实际需求的一倍,但是,它为了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便能在特殊的情况下应付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仍然在国内生产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对农业和农产品进行极其严格的保护。我们应借鉴其做法,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首先,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手段是农业保护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确保农业保护连续、稳定的实施。其次,政府可以建立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健全市场规划,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市场信息传播网、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相应的价格保护体系;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价格,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国际上有关专家分析,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的这30年中科技对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贡献为80%,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73%。今后全世界农产品增加量的83%将靠科技来实现。这主要依靠: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发展的后劲。据研究,世界平均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为1%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为0.5%左右,而我国仅仅是0.117%~0.27%,是世界上农业科技投资最低的国家之一。为此我国已经制定农业投资的具体计划,到20xx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总产值的0.7%~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2、加快农村教育步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达到8507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下降了9.16个百分点。虽然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绝大多数文盲人口仍然集中在农村。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握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3、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成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据统计,1998年到20xx年,国家投入14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增农业就业人口1051万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新增人均纯收入约300元。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还安排财政资金972亿元,建设59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22个农业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它能够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产、供、销于一体,把农业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采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和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它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规模优势,借助群体力量,拓展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目前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我国农业经济的前景。

近年来,中央支农、惠农,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欣欣向荣、农民喜气洋洋。20xx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也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十一五”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领域及技术政策进行战略调整: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技术支撑;为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大幅度地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技术支撑;为推进农业集约经营的增长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我国的农业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对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让农业现代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让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让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大学的论文篇十

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1引言。

科学研究范式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是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它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研究范式就是科学群体在开展特定的领域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

学科是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应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地理研究范式则是地理学科与不同哲学思维所结合的产物。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主要关注陆地表层环境要素多时空尺度分异规律;既关注自然要素也关注人文要素;既关注空间过程也关注时间过程;既关注局地尺度也关注全球尺度;既关注格局也关注过程和机制。由此不难看出,地理学是一门内容涉猎广泛、问题类型多样的学科。当今地理学处于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状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地理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假设和方法论特点,可将地理学研究范式划为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和大数据研究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各自的数据需求、分析原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可综合归纳出如下主要特点。

2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

“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开端。因此,基于经验的认识是由表观而直接的大量事实的积累而产生。因此,基于经验认识总结的规律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解释。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追溯到郦道元《水经注》出品的年代。当时的地理学还不具备自然科学的实验特征,以自然和人文现象记述、地方志等特有的文学、历史形态而存在。作为对自然事物、人文现象的描述,通过大量事实的直观感受、累积,总结形成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古往今来,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任务之一是刻画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因此,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研究范式具备独特的研究特点。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假设是地理空间绝对的差异性,这是地理分异的基础,也是地理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地理空间存在相对的近似性,这是地理分区的基础,也为地理学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多年来,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以刻画区域要素和区域差异为目标,根据大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义了地理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采用野外调查、实地测量、多比例尺制图等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种类相对简单,数量相对稀少。从中、宏观尺度上分析了地理区域的时空差异,建立了地理地带性规律和地理区划的规则。考虑到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需求,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在针对小尺度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方面存在相对的局限性。

3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

“实证”是指通过实际亲历的证明,证据确凿的验证。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测的数据和实际研究的手段来总结一般性结论,并要求这种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地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地理区域存在着绝对差异。一个区域的特征、状态、过程和形成机制无法在另外一个区域得到完全的重复验证,这给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证明其存在,同时证明其存在的本质,实证科学的地理学目的是力求科学准确刻画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求其动力学解释。但由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多种多样,其格局、过程及变化机制的解释具有多解性,因此实现其目的的难度非常之大,一般采用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基于实证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理论假设为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基本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典物理学的方法刻画地理要素的演变。在刻画人文要素时,其假设人文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存在固有的本质联系,并选择恰当的统计学方法加以解决。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特征为:通过实验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利用其刻画地理事实过程从而减少偏差;通过动力学、统计学的方法,构建逻辑科学、参数适合的模型,实现模拟结果的真实逼近;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观、宏观尺度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本质解释,进而理解地理要素时空演化的动力学驱动过程。

4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仅是具有层次的有机整体,还是从属于更大系统的组分。地理学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研究,这些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可视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它们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属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理尺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陆地表层系统的层次结构。从系统的理念出发,研究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演化规律、功能结构是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李双成,)。

从这个意义出发,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假设为:共存于同一系统中的地理要素具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特征。宏观地理区域时空行为演化特征影响微观区域变化进程;微观区域的特征改变也会传递到宏观区域。当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改变陆地表层系统的整体行为,并导致其原有功能退化。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认识自然和社会地理现象的路径,应用的实验数据种类丰富,采用统计分析、动力分析、模型模拟、要素集成、层次集成等方法才能实现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着重分析多尺度地理类型和地域综合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整体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理解系统多重临界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陆地表层的组成、层次相互反馈的过程。只有对上述事实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对陆地表层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真正有效的调控措施。如今,中国在不同区域面临各种环境问题,要想真正、有效地加以治理,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认识地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诚然,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很重要,但是方法、技术、理论尚不成熟,需要进行长期探索。

5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

“大数据”源于信息科学提出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从信息领域、商业领域和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此介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捷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等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大数据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则是一个全新问题。简单利用“小数据”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大数据研究中是对利用大数据的一种误读。从地理学的研究出发,传统“小数据”的获取是针对不同的地理事实设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对地理事实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从数据本身的变化可以直接地理解地理事实的变化特征。大数据则不然,数据产生带有“自发性”,并非针对理解地理事实而设计,数据本身与地理事实相去甚远。大数据是公共财富,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谬以千里。

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和从地理学的视角解决社会需求问题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在应用大数据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知识,这与大数据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从大数据中挖掘知识的难度更大,需要创建新方法、新技术以期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多有益的地理知识(杨振山等,);其次是加强多尺度聚类分析。传统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的亲疏关系聚类,以期获取同一地理现象的空间认识。由于大数据与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较“疏”,因此,在寻求地理相似性的同时,更应强调多源数据、空间关系的特征,力求分析结果更加贴近事实。

从以上论述可知,大数据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的是刻画地理事件与地理要素的时空联系,进而揭示其发生的本质。其理论假设是地理事件与其相关的地理要素是有内在联系的。在研究中应注意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地理科学方法的结合。对地理大数据科学范式的研究有望为短时间尺度地理事件发生的监测和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诚然,尽管大数据在地理学界“炒”的如火如荼,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其本体特征尚未达成广泛共识。

从地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奠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地理学的本源特征。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是当今地理学研究的潮流,使地理格局、过程研究不断深化,是地理学成就的标志。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是前沿,是全面认识陆地表层系统行为,促使地理学从“好看”到“好用”的关键环节。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则是探索,有可能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提供全新的路径。

由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未能触及,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加以解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共存并用的。由于地球科学的复杂性,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双成.2013.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m].科学出版社.

信息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第1期,第1-3页。

大学的论文篇十一

摘要:目前中职生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很大,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要转化数学学业不良现象必须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学困生;改革模式;辩证施教;学法指导。

初中后期被遗忘的一群孩子基本上都进入了中职学习,他们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基础更差。

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这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请教,怕被人认为“笨”。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

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依据。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发展。

(一)耐心疏导增强主动性: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中职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受到鼓励的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二)成功教育树立自信心:

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

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学业不良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每个学业不良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三)情感唤起学习热情: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个方面。

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

学业不良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实施“低、多、勤、快”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了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不够的。

因此在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学好了数学。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低起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

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低起点”引入法:

1、直接使用教材中易于接轨的知识作为起点。

如“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三角函数”等内容,按教材中引入法为起点。

2、以所授内容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在“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将“区间分析法”作为掌握的重点,并以“区间分析法”为主线进行教学。

首先从验证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进而到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这就是抓住本质降低起点。

3、以已学内容的运算法则,基本方法为教学起点。

由于数学知识的逐步复杂及深化,原先的数学概念其含意会变化发展,但运算法则不变。

例如因式分解的概念随着数域的变化而变化;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随着数的概念的扩充而发生变化;幂的运算法则,其定义开始在正整数范围内,随着负整数、分数指数和根式的引入,幂指数便扩大到任意实数,其运算法则照常适用。

4、以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

数学概念一般不同于其他概念,对于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总结出来的概念,应尽可能通过直观教学。

例如棱柱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深刻,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5、以已学过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雷同点进行类比教学。

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

(二)多归纳——总结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多归纳、多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易记好用。

如求斜率的四种方法:

(1)已知两点求斜率;

(2)已知方向向量求斜率;

(3)已知倾斜角求斜率;

(4)已知直线的一般式求斜率。

又如直线的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有一个共同特点,方程中都含有。

再通过练习:已知直线经过点a(—3,1),b(1,4),分别用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求直线方程。

(三)勤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四)快反馈——及早纠错: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

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

教师对于练习、作业、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面批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由于及时反馈,避免了课后大面积补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三、辩证施教,掌握学习方法:

不是努力就能学好数学,但不努力肯定学不好数学。

因此如何教以及如何学都得讲究方法。

(一)弃重就轻、引发兴趣: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曾经的挫折为他们的数学学习留下了恐惧的阴影,很多同学有畏惧心理,提到数学就害怕,见到数学就头痛,甚至厌学数学。

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取得他们的信任。

而后了解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

最后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还可以结合历届学生成功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门造车、暴露思维:中职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作业问题很多,书写格式五花八门、条理混乱、交作业拖拖拖拉拉、有难题不合作、否则就是抄作业。

他们互不交流、互不讨论、互不合作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开门造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与作业,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题要将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基础问题,先做若干个基础题,然后做综合题。

课堂练习经常开展说题活动,以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

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比如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

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因此,要求学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培元、落实双基:

中职生数学知识“先天不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固本培元,优化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

因此,教师要加强总结,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树。

基本技能训练要多周期反复进行,练习题难度易中低水平,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

通过训练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改进方法、促使理解:

“上课能听懂,作业有困难”是中职学生共同的“心声”。

他们不会自主学习,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在解题方法上只停留于模仿,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在数学思考方法上,限于记忆模仿型、思维定式型。

实际上模仿例题做习题是数学学习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其致命弱点是缺乏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设计出学生预习例题的步骤:

(1)阅读例题;

(2)边看边做例题;

(3)默做例题,直至能够把例题规范做出来。

当教师讲解例题时就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

因此,教学必须使学生向探究理解型的认识水平发展,否则不利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张思明、勤学、乐学才能善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

大学的论文篇十二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说过:“对于科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此言道出了数学的精神、思想和研究方法对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性。目前,所有工科类本科专业均开设了《高等数学》(或《微积分》)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它是后继课程学习的重要支撑。这里,对于任何实际的问题,我们总希望通过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对此问题进行简明表述。因此,根据自然内在的规律或物理现象,先做适当的假设,并建立起各数学变量间的关系而得到一个数学结构,我们称它为数学模型。

21世纪是大数据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学模型方法及其应用在工程技术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数学模型方法也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着其他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金融、经济、医学、天文、地理和海洋等不断渗透。因此,应用数学技术特别是数学模型方法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应用数学模型方法去解决生产和科技的实际问题时(或与其他学科交叉结合时),首要的且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把抽象的现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表达,再进行模型求解与计算。

如何更好地培养工科类大学生数学模型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构成,对其教学研究和方法探索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一、课堂上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还是停留于说教式的教学,不论。

是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数学定理,还是方法求解,这导致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疲惫现象,学习没有兴趣,积极性低。然而,理解并掌握这些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是学习好高等数学的前提。为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它可以培养大学生:(1)独立思考的能力;(2)逻辑思维的能力;(3)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同学们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深入到数学模型方法中来。在具体做法方面,首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要因学生的水平差异而变,特别是讲稿的处理,要避免一成不变。其次,除了正常授课外,还要预留部分时间给学生回想和思考,给他们提出疑问的机会。例如,我们在介绍不定积分例题时(例1),故意引入错误,并提示学生刚学过的函数连续性,启发学生自行寻找错误,让他们真正进入课堂。

二、采用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相结合,领会数学模型意义。

教学可以说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相结合的统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常授课,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故学生的线上学习(即:教师课堂教学)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的主要渠道,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国内外的大学数学课堂均采用这一方式。对于数学模型方法的讲解,线上学习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提前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并细致钻研教材,然后选择适当的教法进行有效教学。在线学习对大学生非常重要,因为多数学生是通过授课课堂直接获得新知识,直接接受正规的教育方式,许多不明白的问题都能够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得到解决。

然而,仅仅在线学习的方式对于数学模型方法及其应用的学习是不够的,且被动性占主导地位。线下讨论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崇尚思考、注重交流、促进沟通和团队合作,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线下讨论主要通过布置与课堂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堂的反思和知识的消化。本着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团队性,不同的学生对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线下讨论刚好可以通过所设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教学要点或重点进行积极的讨论。这样,对于同一个数学模型,把各种理解融合在一起,充分讨论和分析后才能真正领会数学模型的意义。例如,我们在讲解极限的计算时,布置一题作业(例2,此题的答案是极限不存在)作为线下讨论题,它是单调递增数学模型的极限问题。此题中,不同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答案。通过线下讨论,学生可以自行领会极限计算和单调递增数学模型的意义。

例2,(单调递增数学模型的极限):假设a1=1,an+1=1+3an,n=1,2,3…,试计算。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模型方法,提高大学生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遵循概念介绍、定理证明和例题计算这一过程。工科专业的学生不是数学专业的,他们只知道要为数学的重要性而学习,要为通过课程考试而学习。但他们不知道学习完高等数学可以做什么,或者在哪些场合能用得上。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学生觉得高等数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甚至出现“数学无用论”的观点。

为激发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生兴趣和提高他们对高等数学应用性的认识,在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必须突出数学模型方法,引入相关数学模型的案例。让学生把数学模型套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性,同时提升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例如,我们在导数最值的授课过程中,插入森林救火数学模型(例3,通过在教学中突出数学模型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我们知道数学模型来源于实际,通过教学又应用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模型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数学的价值观,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3,(森林救火数学模型):某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要派出消防员前去灭火。通常情况下,派出的队员越多,灭火越快,森林损失越小,但救援的开支也将随之变大。已知森林燃烧的损失费正比于森林的烧毁面积,比例系数为b1。烧毁面积与失火和灭火的时间有关,灭火时间又取决于消防队员人数。故,救援费有两部分:(1)每个消防队员单位时间的灭火费b2;(2)每个队员的一次性支出费b3。又假定火势蔓延程度及平均每个消防队员的灭火能力与火势有关。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应该派出多少个消防队员使得总费用达到最小。

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把数学模型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马克思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整的地步。”那么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数学模型方法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要结合相关背景把数学模型应用到其中。因此,我们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特别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和亚太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数学建模竞赛不是针对数学专业的学生,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样,在针对实际问题时,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求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从历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看出,所设计的题目一般是从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经济学等领域实际问题提出来的,一般只做简化处理未有任何假设。参赛过程中要求参赛者在三天内完成材料收集、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计算机实践、结果检验以及撰写出一篇完整的竞赛论文。因此,学生要结合实际问题、分析现实背景和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再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相关知识去提炼成一个数学模型。例如,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见例4)。

例4(古塔的变形)由于长时间承受自重、气温、风力等各种作用,偶然还要受地震、飓风的影响,古塔会产生各种变形,诸如倾斜、弯曲、扭曲等。为保护古塔,文物部门需适时对古塔进行观测,了解各种变形量,以制订必要的保护措施。某古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管理部门委托测绘公司先后于1986年7月、1996年8月、2009年3月和2011年3月对该塔进行了4次观测。请根据题目附件提供的4次观测数据,讨论以下问题:(1)给出确定古塔各层中心位置的通用方法,并列表给出各次测量的古塔各层中心坐标;(2)分析该塔倾斜、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3)分析该塔的变形趋势。

五、结束语。

总之,在工科专业大学生中培养其数学模型方法能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推动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并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改革和完善。目前,我校正处于教学定位的转型期,2015年有10个专业升格为一本招生,即: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大气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中,工科专业的学科就占了50%的比重。因此,本文借助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我校的“三能”人才培养服务,不断提高工科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大学的论文篇十三

一、绪论。

题目。准确来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所在,确定了文章的题目,也就是确定了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里指议论文),那么接下来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要为题目服务的,如果中间有偏差,就会出现文不符题的情况,那么整篇论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所谓的跑题,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选题之前,一定要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确认自己的中心论点,以免事实论据不充分,导致文章没有说服力。

摘要。摘要是标题下面,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文字,文章的摘要里面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我们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概括。

二、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技巧问题。

(一)论文选题不深入。

一篇论文是否要其研究的价值,主要看论文的中心观点以及论文中用于佐证观点的材料,这就需要作者确定好自身论文研究的问题,一般论文的研究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二)文章论据不充分。

文章论据不充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很简单,有两种,一种是搜集查阅的资料相对太少,另一种就是搜集的资料不能够充分的证明文章的观点。第一种很好解决,只要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手段,例如:网络、图书馆、调查问卷等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即可。第二种相对来说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性,在我们确定了中心论点之后,那么所运用到文章当中的事实论据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查阅的资料,也都是与之相关,在筛选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中心突出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证明其中心论点。

(三)文章结构混乱。

确定题目和中心论点后,在很多资料的面前,许多作者都不清楚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安排,第一步应该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文章时列出一个文章的大框,传统定义上来说也就是文章的提纲,但是现在学校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都会在撰写文章时,要求我们先撰写一份开题报告,这里面就是需要我们理清楚文章的大致思路了。

三、针对上诉的解决办法。

(一)以小见大的选题。

论文题目的选择一般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全面到全面的一个过程,一般我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自身的兴趣去选题,这样写起来也相对会流畅一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加上自身所学的知识,大量的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这样确定起来的论文题目,就会比较好书写了。

(二)搜集、筛选资料。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出毕业论文提纲或大致思路,熟悉基本的毕业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

(三)写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有目的性。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导师能够判断出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存在学术价值,在逻辑上是否存在不完美,以便我们后续的论文,如果长篇符的直接撰写论文,其中就有可能产生许多的问题,修改的部分也相对会比开题报告麻烦,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省下导师的时间,也可以保证我们在撰写过程中不做无用功,所以撰写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现下各大高校为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都在论文撰写要求里面,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可见开题报告的重要性。

保证开题报告的结构。开题报告的结构相对来说都是固定的,首先是“选题的'意义及目的”,这样导师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的研究的价值所在已经研究后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其次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再有就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参考文献”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这些东西也是要分清主次的,不要一味的罗列观点,那样对于开题报告来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论文的基础观点和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其中我们撰写开题报告的重点。只有分清主次,这样,文章结构与层次才能够清晰。一般的开题报告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可能的创新之处;已有的研究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四、提高大学生写作技巧创新方法。

(一)运用多种修辞方式。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写出了荷叶个方面的美丽。

(二)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参考文献:

[1]戎文慧,王颖,朱蓓,李娜.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03).

[2]张静.从1984-论文统计看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02).

[3]郦金花.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11,(01).

大学的论文篇十四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进一步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首先,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经济手段者,如设立创业基金,发放创业贷款等;行政手段者,如相关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督等;法律手段方面,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对以知识成果出资的限制的修改、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有待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努力从开办创业园区、政策场地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确保落实,以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比如江西省就出台了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将享受与下岗工人自主谋业同等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并且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实践考查公司企业的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使用学习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了解创业的全过程。

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具备良好创业环境的基础上,大学生自身创业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自身具备足以创业的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必要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积极调整心态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知识准备,在自己创业前可通过模拟创业或实习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有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多方寻找风险投资与融通资金;组建具有相应能力与水平的创业团队,以有效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在创业取得一定进展后有必要把握时机做大做强,而在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时,也有必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与提升科技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结: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

大学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电磁运动是物质的又一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也是人们认识得较深入的一种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入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电力。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的方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一步。此定律用到了牛顿之力的观念。这成为了牛顿力学中一种新的力。与驽钝万有引力有相同之处。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一必须学它。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止时的状态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几乎近两百年。我们现在用的电器,绝大部份都靠电流,而没有电荷(甚至接地以免产生多余电荷)。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河中没水,不可能有水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marieampere,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五个月内,便证明了两根通电的导线之间也有吸力或斥力。这就是电磁学中第二个最重要的定理“安培定律”:

两根平行的长直导线中皆有电流,若电流方向相同,则相吸引。反之,则相斥。力之大小与两线之间距离成反比,与电流之大小成正比。

以后,安培又证实了通了电流的筒状线圈之磁性,与磁铁棒完全一样。故他提出假说:物质之磁性,皆是由物质内的电流而引起的。这使磁性成为电流的生成物——他后来被誉为“电磁学”的始祖(电与磁从此在物理中是分不开的)。他的名字,也成了电流的单位。

安培这个发现,在应用上极为重要。它提出了用电流而发出动力,使物体动起来的方法,准确而可靠。因此,它是电流计(以及各种电表)、电马达、电报,电话之原理。特别是电报,在18xx年以后就成了新兴事业,大赚其钱。

安培定律之后,电磁学理论与应用之发展可以说是风起云涌。

3、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早年是达维(18xx年发现金属钠和钾)的助手,他对电解有很周密的研究。他发现了通电量与分解量有一定的关系,并且与被分解的元素之原子量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以大致导致两个结论:

(1)每个原子中有一定的电含量。

(2)原子在化合时,这些电量起了作用,而通电可使化合物分解。因此,牛顿寻求的分子中的化合之力,必与电有关。此想法在18xx年由达维提出,法拉第进一步加以验证,至今尚是正确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之初,受到很多质疑。其中之一是:很多人认为,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无所媒介,而相互牵引,是不可置信的。但是由于万有引力之大获成功,这种超距力的概念,不久便被普遍接受了。电磁学中的库伦、安培等力之观念,起始时亦是这种超距力。

在牛顿前一百年的英国人吉伯特是伊利莎白一世的御医。他的一本”论磁”是有系统地研究电磁现象的第一本书(大部份说磁,因其在当时比较有用),其重要性是扬弃了磁性之神秘色彩,以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之。吉伯特的“论磁”中曾提出’力线’的观念。这就是说:磁性物质发出一种‘力线’,其它磁性物质遇到了这‘力线’便受到力之作用。这样就避过了‘超距力’的‘反直觉’。

(a)力线不断、不裂、不交叉打结,但可以有起头与终止。例如:电场之力线由正电荷发出,由负电荷接受。力线的数量与电荷之大小成正比。

(b)力线像有弹性的线,在空中互相排斥又尽量紧绷。其密度与施力之大小成正比。

(c)力线有方向性,电力线的方向是对正电荷的施力方向(负电受力方向相反),在磁力线是对‘磁北极’的施力方向。

法拉第则更进一步,提出了场的概念:空中任意一点,虽然空无一物,但有电场或磁场之存在,这种场可使带电或带磁之物质受力。而’力线’则是表现‘场’的一种方式。但是,法拉第的‘场’观念,当时也受到强烈的质疑与反对。最重要的理由是这观念不及‘超距力’之精确。把‘场’观念精确化,数学化的是后来的麦克斯韦。

法拉第发现,一个移动的磁铁或通了电流的筒状线圈,也可以使附近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学中第三个最重要的法拉第定律。

这个定律与库伦、安培都不同;它是动态的。第一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越快,第二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或磁铁、有电流的筒状线圈,移动得越快,第二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

4、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与法拉第之实验天才对比,麦克斯韦则是长于数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典型。他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康之家。自幼便充份显示了数学之才能。他先在阿伯丁大学任教,以后转往剑桥。在物理中,今日麦克斯威之重要性,几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量齐观。但生前,麦克斯威并不受其故乡苏格兰之欢迎。他在剑桥大学则受到重用。

他在18xx年,发表了《法拉第之力线》一文,受到将退休的法拉第的鼓励。18xx年,他由理论推导出:电场变化时,也会感应出磁场。这与法拉第的电感定律相对而相成,合称电磁交感。此后他出版了《电磁场的动态理论》,《电磁论》,其重要性可以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提并论。

通过了数学中的向量分析,麦克斯韦写下了著名的麦克斯威方程式,不但完整而精确地描述了所有的已知电磁场之现象,而且有新的预言。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磁波:

(1)由于电磁交感,故电磁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递。

(2)计算之结果,这波之速度与光速一致,故光是一种可见的电磁波。

(3)这种波亦携带能量、动量等,并且遵从守恒律。

“光是一种电磁波!”这句话现在是常识,在当年则骇人听闻。麦克斯韦只靠纸上谈兵,就做大胆宣言,也难怪当年根本不信有电磁波的人居多。但他自己却信心满满。有人告诉他有关的实验结果,不完全成功,他毫不在意。他有信心他的理论一定是对的。——以后的理论物理学家很多人就学了他这种态度。

德国人赫兹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证明电磁波存在的人。他先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改写成今天常见的形式。然后在1886—18xx年,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不但证明电磁波存在,而且与光有相同波速,并有反射、折射等现象,也对电磁波性质(波长、频率)定量测定。当然,也同时发展出发射、接收电磁波的方法——这是所有无线通讯的始祖。

5、总结。

麦克斯威的电磁理论,成为现在理工科的学生都要修的电磁学。简单的说来,电磁学核心只有四个部分:库伦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与麦克斯威方程式。并且顺序也一定如此。这可以说与电磁学的历史发展平行。其原因也不难想见;没有库伦定律对电荷的观念,安培定律中的电流就不容易说清楚。不理解法拉第的磁感生电,也很难了解麦克斯威的电磁交感。

这套电磁理论,在物理学中,是与牛顿力学分庭抗礼的古典理论之一。如果以应用之广,经济价值之大而言,犹在牛顿力学之上。但也不能忘记,如果没有牛顿力学中力之概念,电磁学也发生不了。电磁学中的各定律,也无法理解。因此,普通物理中,也必然先教力学再教电磁。

力学与电磁学被称为古典理论有两层意思:(1)它可以自圆其说,没有内在的矛盾。(2)但是到了廿世纪量子理论确立后,它们被修改了。力学后来被修改为量子力学,电磁学被修改为量子电动力学。然而,在原子之外,这两个古典理论仍是非常精确,故理工学生仍然不得不学它们。

回顾电磁学的历史,是很有趣的。一直到十八世纪中,电磁似乎只是一种新奇的玩具——科学与艺术一样,起步时都有游戏性质——但到了后来,其产生的结果,竟然改造了世界。当然,并不是所有科学工作都有这样大的威力。也有些科学的成果令人不敢恭维。然而,科学有这样的可能,却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科学研究的终极原因。

参考文献。

1、倪光炯,李洪芳,近代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93。

2、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二版),266。

大学的论文篇十六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化、直观性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以ppt展示等形式,可以插入动态图片、立体图形旋转展示等,可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微积分》中的抽象概念。例如:极限概念,“无穷”和“无限接近”的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多媒体的图形变化展示,可以把这一难点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2.多媒体教学具有涵盖性强,内容量大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都是以现场板书的形式呈现,往往会出现在知识点讲完之后,学生等待老师板书,一节课所讲授的内容量就大大减少。与之相比,首先,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提前准备课件,对于一些较长、文字过多的例题,直接展示,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对例题的分析讲解中,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提前对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整理,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进而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最后,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知识背景等,扩大课堂的涵盖性。例如,在讲解第一章集合和函数之前,可以介绍一下微积分的发展史,增加对牛顿、莱布尼茨等对微积分贡献相关知识,同时把刘徽等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微积分发展史的贡献加以说明,在增加学生对微积分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多媒体教学具有反复使用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板书的形式来讲解,在讲解下一个知识点需要用到上一个知识点时,可能已经被擦掉。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可以随时进行查看。例如:在讲解利用极限的定义证明时,可以直接把极限定义的课件重新播放出来,达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因为数学符号都是直接输入的,都是书面体,造成学生不知道数学符号怎么书写。多媒体的教学中涵盖量大的优势,也是它的一个弱点。因为内容过多,学习时缺乏重点。多媒体的教学进程快,很多时候学生来不及做笔记,造成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有部分学生反映:上课例题都能听懂,下课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做题,怎么去复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挫,可能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极限的概念在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极限是微分、积分的基础。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极限、无限接近的概念,有利于微积分的进一步学习。万事开头难,如果在微积分的讲解过程中,将极限这个微积分的入门性概念讲解成功,势必使以后进一步的教学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极限概念讲解失败,部分学生可能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将会给以后的微积分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在跟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50%的学生因为极限概念不清楚对微积分产生了抵触、厌烦、枯燥的情绪,因此怎样让学生树立极限的思维是微积分教学的重要问题。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能给学生展示动态的极限逼近的过程;辅助板书极限的概念和典型例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书写更加熟悉,改变数学就是一堆看不懂的符号的印象,数学符号变成了学生经常能看到老师书写符号,潜移默化,在克服了学生恐惧心理的同时传授知识。

2.针对多媒体进程快,我院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

第一点,对教学课件进行精雕细磨,使课件既符合经济类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又避免一些复杂的推理过程,尽量使用一些简单又典型的例题对概念、定理进行说明。第二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增加互动环节。在讲课互动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表示学生对当前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学生没有跟上教学进度,适当放慢多媒体的速度,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去思考。第三点,及时总结作业情况。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及时检验,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出学生知识薄弱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指导。

3.针对我院学生对微积分不重视的问题。

经管类的学生对专业课、英语等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微积分。在学生的概念里面,微积分只是一个枯燥的公选课。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增加微积分在经济类学科的应用例题,让学生了解到,微积分是他们以后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如果能把微积分的基础打好,可以增加他们在经济类学科中的竞争力。增加教学的期中课堂测试,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程度,查漏补缺,及时复习,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学内容。

4.提高教师素质修养。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占的分量越来越大,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有相关的经济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对教材内容合理的取舍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济类的课程进行学习,多跟经济类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虚心请教,掌握微积分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比较广泛的知识面,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经济知识来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四、小结。

多媒体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教学手段,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的45分钟,在教学中应该引入;同时微积分教学不要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性,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学的特殊性,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板书教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独立学院在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类专业微积分的教学也应该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板书教学,努力使微积分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越。

大学的论文篇十七

1.1大学体育教学特点。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从教学上分析,技能与知识、理论相结合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从体育教学知识结构上来讲,它具有涉及面广泛、综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的特点。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体育教学另一个特点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促使受教育者调动、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动作,进而形成运动技能。同时,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体育教学中的思维过程。体育教学中,思维过程是外界信息在人脑中经过不断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等加工改造,并转而指导行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体育技术(战术)教学是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运动技能形成的“加速器”。在教学中,内容(技术或战术)经过思维过程的处理,使人们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之上,逐步树立正确理解,深入辨析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不断的完善,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从而把认识提升至理性层面,进而加速对事物的正确掌握。

2、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特点和教学实践的不足。

2.1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特点。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体育学习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配合为特点,在教学中它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渐进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是依靠在建立正确、规范表象的基础上,理解、领会所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处理,并结合自身实践,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事物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发现和掌握事物内在联系规律,是对教学内容掌握由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的自主思维过程。

2.2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状况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因为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人们过于强调和重视直观教学的作用,教学模式统一、方法陈旧,多采用“传习式”“灌输式”教学,缺乏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创新,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教学理念发生偏差,注重外在技术教学,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能力包括运动、学习、操作和思维能力等,它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注重体育技术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缺失正确体育思维引导,在课程中缺乏自主、有序、清晰的技术动作学习思维,对技术动作原理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效果不能够进行内在基础分析,就会在体育技术动作学习中错误百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1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正确掌握动作技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它是学习与巩固的过程,其初始关键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交织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多样的、趣味强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由于学生是在独立的智力活动中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在要求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强化教学组织、完善教学手段方法、创设积极教学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创编相关准备活动内容、创编相关体育游戏等达到学生学思结合。总之,教师应通过对教学灵活地把控,努力促进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引导学生求同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转变为学生“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

3.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技能知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和思维过程是紧密相联系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是以形象思维为开始向抽象思维深入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从一定感性基础上入手,逐步、渐进地进入抽象概括。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配合的特点,在体育技术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教师利用技术示范或借助教具向学生展示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让他们在直观上开始感知技术动作,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在他们的大脑中建立生动形象的运动视觉表象,之后再经过大脑中不断的过程重现,结合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师在直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疑问设计,诱导学生通过采取正误比较,结合正确和非正确的动作表象再现,加强学生对动作的正确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语言是人的思维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各种科学的概念要依靠语言来表述,在教学实践中语言是引导学生有意识精确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讲解,动作要领对动作表象起理解、说明和监督作用,要领可以刺激、制约和改造动作表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通过身体实践精确、简练表达出来,强化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提高动作练习质量,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3.3思维训练结合教学实践,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发展相互依存,因此体育课在训练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动技能形成和掌握具有一定遵循规律和过程,运动生理学把运动技能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阶段,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实践中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设计与运用也要符合这一依据。运动技能形成是通过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泛化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组成结构、要领,掌握练习方法和动作原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正确的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不过分强调动作的详细信息,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例如,在排球上手传球教学中,利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传球手形、双手摆放位置、动作发力、出手角度予以解释说明,有意识、有目的的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联想和思维,以促进学生对动作的正确认识形成。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基础上,把注意力指向动作技能的细节上,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本质特征,加深动作各部分内在联系,把若干个别动作结为整体,逐步完善整体动作。例如,学生在学习上手传球技术后,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问题。例如,传球时为什么要做到“一迎、二蹬、三伸送”?其动作要点是什么?这样可使学生做动作的同时自觉思考动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更深刻的理解正确动作概念,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动作越做越正确。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形成完整的巩固和定型,这一段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完善技术动作,因此,本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具体情况加强、注重启发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动作正误对比强化正确动作,协调纠正动作细节,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研究,通过对整体动作全程分析、比较、综合找出其中内在联系,加强理性认识、加大练习强度,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动作和要领。例如,在复习排球扣球时,结合教师动作全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向上起跳力量不足的问题、怎样掌握扣球助跑起跳技术、怎样纠正起跳后空中不展腹的错误,然后通过与不同学生同一动作的对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自动化阶段学生已经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该阶段具有出现动作错误自己不易察觉,错误动作多次重复会被巩固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特点,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发展已掌握的动作技能,不断改进动作细节,扩大动作技术变化范围,以便在多种情况下灵活运用。本阶段要积极启发学生抽象思维,通过讲解、示范、提示等方法,促进学生动作完成情况自我认识,引导学生对掌握动作稳定性、可变性、自动化程度和动作效能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在教学上要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与多样的练习组合,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理清多个问题的本质联系与区别(如排球跳发球与后排起跳进攻),使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系统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直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思维能力得到深刻丰富的发展。

3.4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学习能力。体育学习需要思维,如果学生思维得不到开发性的发展,在学习实践中就会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育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是一项不可忽视任务。创造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是在确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注重体育实践、想法和操做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要结合体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和创设问题情境与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刺激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教师启发教学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面对疑难明确目标指向,敏锐观察、活跃灵感、发挥想象积极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取得问题解决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和策略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积极诱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领会和掌握事物间的联系,教会学生有效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涉猎除体育外的多个领域,扩大关注范围,打破条框、捏合不相关事物的要素,将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求同、求异、求合(例如,在已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力学原理设计练习动作以获得向上起跳的速度和力量),达到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所授学生的运动技能。根据整体授课计划及每节体育课具体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创设积极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课堂需要创造性发挥是运动技能掌握与提高的前期基础。

4.2体育技能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体育课重要特点是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智力活动,善于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高效获得运动技术、知识和了解运动规律,强化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的能力。

4.3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也是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把思维能力培养融入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根据动作形成不同阶段不同要求,把动作形象思考联系到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将理性认识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理清动作内在本质关系与联系,使掌握知识技术系统化,促进体育技能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4.4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不仅表现在完整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而且还表现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体育学习思维训练以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改进体育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全方位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生成。

4.5体育教学是多学科交叉统一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教学手段,变简单直接灌输教学向多方位渐入式教学进行转变,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思维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动作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潜能,通过学生自主的思维与技术动作的完美结合,获得有效的思维和练习成果,使教学更趋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颜军.体育学习思维训练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1993(6).

[4]孙兵,刘大海.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的研究[j].运动,(4).

[5]张向荣.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大学的论文篇十八

摘要:高校学生档案是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信息,体现了学生每个阶段的能力和不同的素质。高校的不断扩招带来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学生档案工作的繁重,这使得高校中一部分辅导员就充当了兼职档案员。因此,正确分析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的利弊所在,对于改进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兼职档案员,学生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档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人生履历。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档案作为毕业生的一项重要凭证,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随着而来的学生档案工作日益繁重,这使得高校中一部分辅导员就充当了学校兼职档案员。作为辅导员来从事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可谓利弊参半。

一、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的有利之处。

1.缓解专职档案员的工作压力。当前高校档案信息量剧增,仅依靠有限编制的专职档案员已是力不从心。专职档案人员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在贯彻执行档案政策法规,规划全校档案工作、利用档案促进高校部门工作,大力收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入馆之前鉴定就要更多依靠兼职档案员的力量来完成。建立由辅导员任职的兼职档案员队伍,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专职档案员的工作压力,促进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

2.提升学生档案的质量。大学四年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最多的是辅导员,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辅导员对学生的各项资料文件的来源去处掌握的较清楚。他们最先接触第一手资料,能够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分类科学合理,能更准确判断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因此,由辅导员来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可以迅速快捷的收集各类材料,补充完善学生的各类档案资料,从而提升学生档案的质量。

3.有效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各种社会实践、家庭社会关系和经济状况。辅导员可以充分借用这些信息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例如每学年结束,辅导员可以利用学籍表上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表扬先进鼓励落后,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

二、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的不足所在。

1.学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树立和强化档案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辅导员平时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学生生活指导、就业指导等工作,平时几乎没时间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再加上辅导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作为兼职工作来进行,在提升职务和职称方面相对滞后于专业人士,使得作为兼职档案员的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重视该项工作,一般从新生入校到毕业,只有在毕业生离校时才集中整理一次[1]。学生档案长期无人查阅,很多应该及时归档的材料都没有被装入,学生档案里只是收集了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很多能反映学生个性与特长的材料都未被归档,从而使得学生档案“千篇一律”,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状态和全貌。

2.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责任不清。受传统“重教学、轻管理”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忽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作为兼职档案员的这些辅导员的管理。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监督考评上也主要是以辅导员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与档案管理牵涉不大,这就使得许多作为兼职档案员的辅导员游离于档案管理行列之外,究其原因,是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没有给这些兼职档案员一个明确的责任与分工,说明哪些事该干,哪些事不该干[2]。

3.辅导员档案管理业务技能不过硬。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但是由于辅导员最初不是作为档案员进行培训与管理的,使得他们档案管理素质在不同程上存在欠缺。再加上学校在监督与培训这些兼职档案员时力度不够,一些辅导员没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教育,连基本的档案知识都不具备就“上岗”,管理理念陈旧落后,管理方法比较传统,一切按经验办事,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上述原因直接造成了学生档案质量的下降,也间接造了成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对自己的人事档案不重视。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带来了毕业生档案的不齐全,不规范,等到用人单位审查时发现问题多多,从而耽误毕业生的一系列事情,影响毕业生就业。

三、辅导员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对策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看到,高校辅导员作为兼职档案员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可谓是各有利弊。但是,现如今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学生档案的日益重要又让我们不得不利用辅导员这一群体来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辅导员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应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1.制定详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责任不清,而责任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给兼职档案员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辅导员作为兼职档案员往往太忙,时间不够用,为了完成相应任务,找一些人帮忙,敷衍了事,造成了学生档案收集、整理的不全面、不规范。因此,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来明确辅导员作为兼职档案员的责任分工,那样辅导员就不是“身兼数职”,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从而使得归档更加快捷与通畅,也减轻了辅导员的负担。

2.增大学生档案管理监督和培训力度。

3.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说,除了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类培训学习来提升自身素质外,也需要自己主动学习和改进管理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辅导员应主动加强自身学习,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辅导员也应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更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结合本校实际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材料,增加学生心理、信用、个性、和特长等档案资料,使学生档案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现实表现,真正反映出大学四年学生的成长过程。

4.加强学生对自身档案的认识与重视。

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中,也有一些是因为毕业生自身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引起的。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档案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可以利用新生建档的时机向学生宣传相关的档案知识,让学生在一进入大学就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通过相关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对档案重视起来,并协助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到毕业时辅导员整理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学生参与相关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一方面有利于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档案材料,在毕业时得到一个真实、全面、个性的自我。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作为兼职档案员的辅导员,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与资源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并依托学生档案管理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体现自身工作能力与素养的一个重要凭借与依托。因此,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圆满完成专职工作的同时,做好兼职档案员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江歆楠.学生档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xx,(17):251.

[2]陈燕.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j].科技创新导报,20xx,(3):183.

[4]官莉萍.对辅导员做好高校兼职档案员的若干思考[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xx,(5):270.

大学的论文篇十九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操机会,进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对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期能推动中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学生;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中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特征,以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变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性,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兴趣不浓等特点,进而影响日常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excel教学中,教师将教室布置为年终总结会议现场,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并且为每个学生匹配具体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岗位教师提出表格制作要求,比如针对财务部门,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财务报表,汇总第四季度和全年公司财务收支情况,而对于销售岗位,教师则要求学生汇总销售产品信息,并对销售数量进行分析,并将销售区域绘制成饼状图等。在这样的情境下,避免了单纯传授知识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表格制作之中,并有针对性地掌握各类表格的特征,加深印象,在实操过程中增强经验的积累,最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建设校企培训基地,创造更多动手操作机会。

现阶段,相关单位在人员招聘中日渐关注应聘者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毕业生出现学校理论知识成绩较好,但是上岗工作后力不从心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中可与企业联合,搭建培训基地,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例如在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与当地广告公司合作,建立“多媒体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培训基地,并制定具体选拔方案,该培训基地主要面向大二学生,培训基地采取“笔试+面试”的考核形式,成绩合格者可被录用,进入培训基地学习。在培训基地中,企业会委派相关工作人员组建团队,并把公司的业务带到基地中,学生可真正参与到项目的洽谈、创意和制作过程中,并且领队将实习的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根据工作内容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上报相关负责人,同时每周都会召开部门会议,除总结本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外,学生可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问,以此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转换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挑战中锻炼自己。

三、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注重对系统知识的讲授,能够保证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但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有效内容,以此保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例如在《web编程与设计》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课堂内容进行模块式划分,并将每个模块的内容再具体划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讲解的部分教师录制成10min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在“servlet技术模型分析请求”部分教学中,教师可将检索请求参数、检索http请求等内容设置为微课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正式教学开始后,教师首先简要概述微课内容,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重复讲授,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配合微课视频的播放,以教学方式的转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育只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并创新教学方式,校方也要致力于实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参考文献:

大学的论文篇二十

不同的人对大学组织文化所持有的分类方式也各有差异。伯恩鲍姆(birnbaum)将大学组织文化区分为学院(colle-gial)文化、科层(bureaucratic)文化、政治(political)文化和无政府(anarchical)文化等四种[2]。斯马特(smart)和哈姆(hamm)则将之区分为学院文化、灵活组织(adhocracy)文化、等级(hi-erarchy)文化和市场(market)文化等四种[3]。威廉姆h伯格奎斯特(ist)先于1992年提出了四种大学组织文化,即学院(collegial)文化、管理(managerial)文化、发展(developmental)文化和协商(negotiating)文化[4],后又在其与帕夫拉克(pawlak)合作的著作《应对学术的六种文化》(engag-ingthesixculturesoftheacademy)中将这四种文化扩展为六种,即学院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文化、拥辩(advocacy)文化、虚拟(virtual)文化和实体(tangible)文化[5]。伯格奎斯特等人的分类反映了新时期的发展对大学组织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的虚拟文化概念。

(一)学院文化。

以学科形式存在的高深学问、围绕高深学问进行的学术研究以及作为学术研究主体的教授处于学院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教授治校、学者自治、学术自由、学术人员人格独立等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学院文化是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大学组织文化,也是大学中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的最重要文化特质,对大学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学院文化有两大历史传统,其一是强调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塑造,将大学看作是把青年男女培养为“未来社会领导人”的地方;其二是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强调对学科专业的忠诚,以及无止境地拓展知识领域[6]。概言之,它就是崇尚精英教育和追求学术上的卓越。

(二)管理文化。

面向就业准备的高深学问、对效率的追求和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在管理文化价值体系中十分重要,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和有效的监管等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随着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大学的有效运作越来越依赖于完善的行政管理系统和领导强有力的管理,由此产生的管理文化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管理文化将大学看作是培养学生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其成为成功的、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场所;更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学院文化所强调的精神和灵魂塑造;重视服务于所在区域或具体如社区等组织的发展,并且认为大学能够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目标;强调规范化的教学以及对教学的有效监管,而且重视非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的灵活配置,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7]。

(三)发展文化。

发展文化以传播高深学问、探究活动中各类角色的发展为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大学的整体发展是其重要价值取向。学院文化的“学者家长式”权威容易导致组织性和一贯性的缺失,管理文化的“职位权威”又容易走向刻板化和非人格化[8],从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缝隙”中生长起来的发展文化则是建立在“人的发展”这一理性基础之上的,其假设前提是“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实现个体成熟的渴望”[9]。发展文化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强调大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主张基于学生的发展进行课程的规划和开发。发展文化同样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为大学内所有各类教职员工提供发展和成长的机会。此外,发展文化还关注大学整体的发展和成熟,重视对大学发展的定位和整体规划的研究,主张大学整体发展与大学内个体成长的统一。

(四)拥辩文化。

拥辩文化代表着某一所或数所大学内各群体共享大学治理权力的理念,以保证高深学问传播、探究活动中各群体连续而有效地参与大学决策作为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文化一样,拥辩文化也发展于学院文化与管理文化的“缝隙”中,但更多地体现出大学以外的社会文化,包含政治上的平等、民主等理念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学院文化或管理文化主导下,大学中各群体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利益常常进行着集体性的讨价还价(collectivebargaining),拥辩文化则为不断分化的各群体达成彼此间的平衡而提供某一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以“理念、价值、观念”而非“利益”为基础的更广阔的沟通和权益分享之上的[10]。

(五)虚拟文化。

虚拟文化代表一种新的联结方式、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它以新的态度看待高深学问及其生产、传播和应用,开放、共享、灵活、协同是其核心价值理念。虚拟文化是伯格奎斯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学组织文化,并认为虚拟文化“通过回答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能力而获得意义”,将大学看作是连接在“全球络”中的一部分[11]。虚拟文化的出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网络技术促进了向“虚拟”思维的转变,即网络技术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连接起来,通过彼此的交互形成一个个关系网络。虚拟文化认为,大学在知识生产、传播过程中应重视开展合作和资源共享,主张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强调大学组织内部及大学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协同性。网络教育、虚拟科研组织、虚拟教育社区、无边界高等教育等是虚拟文化的具体体现[12]。

(六)实体文化。

实体文化十分注重探究、传播高深学问的环境和形式的可见性、实在性、确定性,以及长期而固定的联系。实体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有形文化或可见文化。伯格奎斯特等人指出,实体文化并非一种新文化,它与学院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虚拟文化突显的今天,作为虚拟文化的反文化而特别地显现出来。在实体文化中,实在的、有形的、可感知的资源和财富得到珍视,各种标识和仪式,如鲜明的旗帜和徽标、隆重的毕业典礼等对实体文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实体文化还偏好面对面的师生交互,重视教师对学生施以密切的、多方面的辅导,而且强调学生的出勤,认为学生在教室和图书馆的出现和停留都是非常重要的[13]。

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凝练、彰显和发扬开放大学内成员所共享的价值、信念、期望和基本假设等。由于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某一组织内的文化往往并不是单一的、纯粹的。文化按其价值体系可分为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对特定组织或大学而言,其组织文化也是包含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复杂体系。主文化是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主流价值观的组织文化;亚文化是由组织中特定群体所体现的、具有局部性的组织文化;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即与主文化相对立、相排斥的组织文化。马丁(martin)等人根据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关系,将亚文化分为三种:(1)增强型亚文化,即对主文化起支撑作用的亚文化;(2)对立型亚文化,即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也就是反文化;(3)独立型亚文化,即在主文化之外独立存在的亚文化[14]。总之,一个组织内的文化具有复杂性,往往包含交错繁杂的多种文化成分。具体到开放大学而言,其大学组织文化也并非只是某一种,而是多种大学组织文化特质的混合,其中,某些组织文化可能处于主导地位,某些组织文化可能处于辅助地位,某些组织文化也可能作为主流文化的反文化而存在。另外,我国开放大学是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的,其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从电大的历史传统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则要与时俱进,凝练出体现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文化建立在“人的发展”这一理性基础之上,开放大学应将发展文化作为其主导文化进行建设。第一,发展文化特别关注学习者成长和发展,这一点与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开放大学建设自始至终离不开一个人的命题,离不开以人为本”[15]。就办学使命而言,开放大学将以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为历史使命,“力求引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让学习成为个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6]。就服务对象而言,开放大学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而且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就办学类型而言,开放大学提供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闲暇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项目,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就课程而言,开放大学的课程是“关怀学习者生命成长,帮助其完成事业建构,促进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文化桥梁”[17]。就教学模式而言,开放大学的教学“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整合有益的支持条件”,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18]。总之,开放大学在办学使命、服务对象、办学类型、课程开设、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均体现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一价值取向。第二,发展文化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且将教学本身看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即教学学术,而开放大学将教学作为其“主业”,理应重视教学活动、教师发展和教学科研。开放大学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教与学研究,并将教研成果应用于课程设计和开发,这无疑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第三,开放大学是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进行发展定位和整体规划研究有助于开放大学的发展和成熟,这也是发展文化所倡导的一个方面。综上,开放大学可将发展文化作为自己的主导文化进行建设,树立服务于学生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同时注重教师发展和大学整体的发展。

在将发展文化作为主导文化建设的同时,开放大学也应将虚拟文化作为其主流文化进行建设。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促发了大学虚拟文化的产生,同时也成了大学虚拟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而开放大学的办学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放大学“只有通过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载体,建设远程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和本区域、社区和家庭的教育辐射”,才能实现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历史使命[19]。开放大学对网络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借助于网络教育的开放大学将分散各处的学习者、施教者以及教与学的资源和设备连接到一起,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开放性。开放大学的运作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开放、共享、灵活、协同等虚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首先,虚拟文化强调大学在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与大学之外的组织建立广泛联系,而开放大学也试图“依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包括构建“大学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即与普通高校、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第二,虚拟文化重视共享,而资源共享也是开放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开放大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课程和学习资源开放,让全社会共享”;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习的平台的开放”,为其他“教育机构和教育项目提供帮助和服务”,“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20]。第三,虚拟文化主张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而开放大学在学习安排的方便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创新力。为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开放大学在学习者入学资格与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期限、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有很大灵活性。在资源配置、特别是师资配置上,开放大学也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开放大学本着“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理念,广泛聘请国内外高校的专家、教授及社会上的行家里手来担任主讲教师或辅导教师[21]。这些“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广泛,选择余地大,不仅可以缓解开放大学教师数量上的不足,而且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22]”。最后,追求协同性也是虚拟文化和开放大学建设理念的一个共性。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开放大学在组建跨部门的内部网络和跨组织的外部网络方面均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即通过合作网络将各部分的核心专长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形成成员之间协同作战、互惠互利的关系。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的建设就是开放大学追求协同性的重要体现,开放大学在办学基础上,“为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第三方的”服务,搭建“立交桥”,构建“课程超市”和“学分银行”,目的就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各级各类教育间协同关系的形成,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三)把学院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

开放大学在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院文化,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学院文化是大学的传统文化特质,建设学院文化不仅会使开放大学更像一所“大学”,对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和实力也十分有益。开放大学的办学面向社会大众,面向一切有学习需求的群体,这与学院文化的精英教育理念截然不同。实际上,开放大学的出现对传统精英式教育来说是一场重大革命。但是,开放大学对学习者的“开放”并不意味着要“放开”在教育质量上的要求,“宽进严出”是开放大学应坚守的基本准则。英国开放大学在创建时确立了保持与传统大学相一致的教学质量标准这一重要办学原则,为其后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也“把质量放在首位”,将教育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正是开放大学学院文化建设的根本和主要体现。注重学术研究是学院文化的传统之一,开放大学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也应该有所建树。首先,在学科领域方面,开放大学应保持自己在教育学,特别是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特长和优势。应该说,开放大学在教育研究领域内已经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电大系统主办的多本杂志,包括《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中国远程教育》等在我国教育类杂志中占据了一定份量,电大人的科研也是硕果累累。开放大学应在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研究领域设定更高的目标,在这些领域率先走向国际。同时,开放大学还应重点发展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科和领域。国际开放大学的典范—英国开放大学除了在教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外,在空间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对英国开放大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值得我国开放大学引以为鉴。其次,在科研类型上,开放大学可保持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特色,这也与其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致性。开放大学应珍视面向实践的研究,避免理论和实践相隔离、相脱节的弊端,突出服务于社会的研究理念。此外,在科研模式上,开放大学可发挥自身开放、共享、灵活及协同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跨组织、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不可否认,学院文化建设对开放大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学院文化氛围不浓,在学术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除在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优势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声音非常弱小,缺乏属于自己的学术大师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开放大学在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到这一点,既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但也不应提出过高的要求。其二,尽管取得了“质量是开放大学的生命线”的共识,但在建立怎样的教学质量标准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或者说对“宽进严出”中“出”的标准还存在不甚明确的地方。其三,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均离不开雄厚的师资队伍,因此开放大学学院文化建设的难处仍然归结于师资建设方面。如前所述,开放大学在师资配置上比较灵活,采取“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理念与建设自身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矛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拉进来”的同时也注重“推出去”。也就是说,在充分利用外界专家、学者,即“拉进来”的同时,也要借助这些专家和学者培育自身师资,壮大自身力量,并让自己的专家、学者与外界有更广泛的合作,向外界输出自身影响力,即“推出去”。

(四)把管理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管理文化应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管理文化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服务于所在区域或社区的发展,而开放大学也以面向从业人员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强调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两者具有很好的吻合度。其次,管理文化追求效益,开放大学也非常注重教育的效益问题。开放大学的开放属性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达到一定规模情况下做到在较低成本状态下培养大量的社会所急需的各类人才”[23][24]。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在师资配置上的灵活性等都是开放大学提高办学效率的重要举措。最后,和管理文化所强调的一样,开放大学的有效运转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管理系统。开放大学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发展和成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革新,需要强大的管理领导力来推动。管理文化强调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和有效的监管,这些理念对开放大学的运作来说也尤为重要。其一,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开放大学十分注重培养目标的清晰界定,以及根据培训目标对教学结果进行清晰的评定。其二,开放大学的教学往往被拆分为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比如资源设计、资源制作、资源传递、主讲教师教学、辅导教师教学、学习支持服务、考试等,这就需要使各环节和各部门的任务清晰、职责明确,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三,开放大学的教学也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之上,包括对教师的监管和对学生的监管。对教师的监管主要在于考察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比如辅导教师的辅导规范;对学生的监管主要在于确保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和学习质量,做到“宽进严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管理难点需要化解。首先是系统办学的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采取系统办学的模式。开放大学组建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协调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层级差异、区域差异、利益差异等,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系统的结构失调、功能失调、效益失调,降低开放大学的自组织能力”[25]。其二是管理太过集中的问题,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在很多方面都高度集中、统一,“层层计划、指挥”,存在“官本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26][27]。其三是两种体制不衔接的问题,电大系统在管理上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办学、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在教学上则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级电大在教学业务上接受上级电大的指导,而“两种体制之间没有相互沟通与联系的机制”[28]。基于上述问题,我国开放大学急需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所革新和创新,且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领导权来提供保障。有学者为此提出“应当成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对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对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及困难进行统筹和协调等等”[29]。此外,开放大学在是否和如何提供社会化服务平台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学者指出,“‘立交桥’不能搭建在开放大学中”;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机构“不是建设开放大学的任务”,“开放大学是被认证者,绝不是开放大学自己认证自己”;“‘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不是开放大学一家便可包揽得了”[30]。基于此,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管理文化的建设还应注重其合作管理、跨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为开放、共享、灵活、协同式的办学提供有力支撑。

(五)将实体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必要辅助。

从文化间的关系看,实体文化是虚拟文化的反文化,作为虚拟文化的对立面而存在。开放大学应根据需要建设自己的实体文化,以此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必要辅助。实体文化看重校园环境、场地和建筑物等对大学的价值,而这显然不太适合于以网络和远程教育为重要手段的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不宜大搞土木建设,更不应该与传统大学在校园建设方面进行攀比。但开放大学也应具备必要的校园设施,且应充分体现其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宗旨,体现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的特色,体现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开放大学的校园主要用于为学习者的相聚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支持,对网络和技术带来的隔离感进行必要弥补,所以,应体现亲切感、归宿感和便捷性。开放大学校园内的实体活动主要包括“面授辅导、期末考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班级活动和校园文娱活动,这些活动是体验实体校园文化的重要机会”,应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展示校园人文环境,展示工作人员热情、主动、勤恳的工作作风”[31]。实体文化还十分注重各种标识、徽章在育人中的作用,开放大学在这一方面则是可以大力借鉴的,只不过是需要更多地通过各种技术媒介来表现和传递这些标识、徽章等。实体文化还格外看重各类仪式,开放大学也应尽力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参与的机会,增强学习者的归宿感,拉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六)将拥辩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补充。

拥辩文化主要强调相关群体对大学治理和管理的权力共享,避免因职务或学术地位膨胀所带来的弊端和不公,这对开放大学的办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开放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支持人员、资源和信息内容支持人员、学习点(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当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开放大学的治理中来,以开放大学共享的精神和理念为基础进行有效沟通和权力分享,做到充分考虑各方的主张。开放大学的教职员工还有专职和兼职之分,而积极推动兼职教师参与开放大学的治理和管理对开放大学来说尤为重要。开放大学应“征求兼职教师对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兼职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全体兼职教师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32]。

大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开放大学也不例外,开放大学的组织文化是多种文化特质的混合。综合来看,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应以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为主导和主流,以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为驱动和支撑,以实体文化和拥辩文化为辅助和补充。作为大学的一种,开放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实际上与其他大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建设和发扬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质。总体来看,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是最能体现开放大学特色的两种组织文化,是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这两种文化在开放大学的基础—广播电视大学中已经有很好的体现,开放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对这些传统理念加以继承、凝练、提升、完善、发扬及落实。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是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难点,这是因为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对一所大学来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如果没有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富有特色的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也会因为底子和基础不牢而难有长足发展。为此,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也应对如何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加以重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328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