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大班教案(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8:34:05
金箍棒大班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2-13 18:34:05     小编:文锋

教案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增加教学的实用性。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希望大家在教案编写和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一

1、初步学唱歌曲,学习模仿淘米洗菜的动作。

2、借助淘米,洗菜的情境创编舞蹈动作,学习歌词的顺序。

钢琴。

一、律动:《你的眼里有个我》、《摘果子》、《快乐舞》。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

三、学唱新歌《淘米洗菜》。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淘米、洗菜的动作。

3、刚才我们学习了淘米、洗菜的动作,有一首歌曲就叫淘米、洗菜,一起来听一遍。

4、幼儿跟随歌曲旋律学念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1)、跟着磁带完整学唱。

(2)、教师弹琴,幼儿跟唱歌曲。

(3)、集体练习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七彩光果娃娃》。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二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跨跳、跑等动作,每当他们看到教室里面放着中班做操用过的金箍棒器械时,都想去玩一玩、跳一跳等,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可爱样,引发我设计了"小猴玩棒"这一体育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方法,并随着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协调、灵活。

活动目标:

1、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发现并分享成功的方法。

2、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跨、跳、跑等综合能力,锻炼腿部力量,发展身体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

活动重点:能用个别、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跳跃、奔跑等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数相等的金箍棒、纸球、录音机、音乐三段。

2、空间准备: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教师:天气真好,今天我们要变成一只小猴子,带着金箍棒一起出去玩喽(音乐律动)。

2、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2)合作玩金箍棒教师:合作玩金箍棒进一步探索玩法,结伴说说合作玩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小猴练习本领"助跑跨跳"小结助跑跨跳:两手放两边,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4)小猴运果子,练习向指定方向助跑跨跳教师:小猴们真能干,都认真地练了助跑跨跳的新本领,现在要带你们去运果子,让我们一起用刚才练的本领出发吧!

(5)比赛:看谁运得快(交代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大,真为你们高兴。"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音乐)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舒缓音乐)。

4、活动延伸:

金箍棒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还可以变出很多的数字呢!我们一起和好朋友合作拼数字。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三

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金箍棒也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利用随手可得的报纸制作“金箍棒”,符合幼儿的愿望和要求。在“金箍棒”这一活动中,先让幼儿自己动手,利用报纸制作“金箍棒”,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动手能力;然后让幼儿用两根“金箍棒”学习区分长短,并在游戏中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幼儿的观察反应能力。

1、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反应能力。

3、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报纸、“金箍棒”(纸棒);孙悟空情境图;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随老师模仿小动物进教室。

2、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报纸)。

“报纸有什么用?”(可以看、可以卷、可以折、可以包书……)。

3、设疑:“今天,在这报纸的后面藏着可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制作“金箍棒”

(1)情境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孙悟空)“有几个?”(一个大孙悟空和许多小孙悟空)(幼儿点数)。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孙悟空和小孙悟空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大孙悟空有金箍棒,小孙悟空没有金箍棒)。

“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大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用什么做的?”(报纸)。

(2)幼儿制作“金箍棒”

“大孙悟空告诉老师,他的小孙悟空都没有金箍棒,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他,想个办法好吗?”

(幼儿帮助小孙悟空制作“金箍棒”)。

2、学习区分长和短。

(1)提问:

“刚才你们自己做了一根金箍棒,现在老师再发给你们一根金箍棒,数一数,你们有几根金箍棒了?”(幼儿点数,2根)。

(2)说一说:

“仔细观察这两根金箍棒,看看这两根金箍棒有什么不同?”(一根长,一根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3)比一比:

“比一比,这两根金箍棒,哪根长,哪根短?”“应该怎么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幼儿比较的方法:平着或竖着比较,一头对齐后比较,再观察其长短。)。

“老师请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用自己的金箍棒去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比一比,看看哪根长,哪根短?”

(教师注意幼儿的比较方法)。

3、游戏。

“刚才,我们给小孙悟空制作了金箍棒,还学习了比较长短,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看你们学会了没有。”

(1)根据教师指令举起长棒或短棒。

(2)幼儿闭眼,根据教师指令摸出长棒或短棒。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今天,我们用报纸卷成了金箍棒,学会了比较长和短(平着或竖着比较,一头对齐后比较,观察其长短)”

2、送金箍棒回家。

“现在我们要送金箍棒回家了——找出长棒送回纸篓;找出短棒送给小孙悟空。”

活动结束。

户外游戏〈〈蹦蹦跳〉〉。

利用纸棒做障碍,发展幼儿双脚跳跃能力。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四

1、了解森林里较为常见的动物种类,初步熟悉它们的身体结构。

2、体验指印绘画的乐趣,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3、能够沾取适量颜料,多方向使用手指(正向、横向、斜向、重叠等)轻重恰当的摁压出指印,并勾勒比较形象的动物轮廓。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水粉纸、水粉颜料、黑色水笔、画桶、毛巾。

一、开始部分。

1、引入。

提问1:春天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去森林里春游。你觉得我们可能会碰见什么动物?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画。

提问1:这些动物你认识哪些?请你来形容一下它们的样子。(颜色,形态,身体结构)。

提问2:你觉得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动态描述)。

提问2:这些动物很特别,你有没有发现哪里不一样?(手指画,有指纹)。

提问3:你觉得用手指怎样能画出这些动物?(正向、横向、斜向、重叠摁压)。

提问4:你觉得画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注意?(手指要干净,颜料不能太干或者沾的太多,摁压用力均匀适当)。

2、教师示范摁压指印,请若干幼儿一起示范。

提问1:你觉得这个手指印摁的怎么样?

3、教师示范动物的画法,配合步骤讲解。

4、教师与幼儿总结手指画步骤,请幼儿自由绘画。

三、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的作品。

1、范画中的动物形象受材料限制,颜色过浅,形状过小,不利于幼儿观察。可准备一式两份,一份在黑板上展示,一份给幼儿传看。

2、带领幼儿分析了绘画的步骤,缺少尝试。可在讲解时请幼儿伸出手指(可以试一试每一根手指),进行多方向练习摁压,寻找感觉。

3、强调了每个动物的动态与画法,忽略了整体布局的介绍。可以请幼儿自行观察范画,说一说范画表现了什么场景(教师可适当引导幼儿),并请幼儿大胆想象森林里还有什么动物,自主创作。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五

在神秘洞教学中,我偶然看见几个幼儿自发地用报纸、挂历纸卷成纸棒,当玩具做钻爬游戏。引发我生成设计体能游戏《百变金箍棒》。

1、让幼儿乐意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2、幼儿在游戏中练习钻、跑、跳等基本动作,发展其体能,增强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每人一根金箍棒(用挂历纸卷成并装饰),一个小铃铛,一根用包装带编成的“马鞭”。

2、录音机、歌曲《猴哥》。

1、导入活动,幼儿手持金箍棒,听《猴哥》音乐进入场地,走、跑、跳交替练习后,由二龙吐须变换成四路纵队,做大班棍棒操。

2、教师(唐僧)与幼儿(孙悟空)扮演《西游记》人物,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展开游戏活动。

a、游戏《白龙马嗒、嗒、嗒》。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金箍棒变成白龙马。介绍游戏玩法:把金箍棒系上小铃铛,手持“马鞭”,听音乐练习跑马步,扬鞭骑马做游戏。提醒幼儿在奔跑过程中不要挤撞。

b、游戏《巧渡通天河》。

取经路上会经过通天河,幼儿交流讨论用什么表示河水?引导幼儿用金箍棒摆成双线,练习双脚立定跳或跨跳,但是不能从“河中”走过去。

c、游戏《勇闯盘丝洞》。

引导幼儿用金箍棒搭建盘丝洞,两组幼儿对面站立,互相握住对面小朋友的.金箍棒,平放于胸前,排尾幼儿先钻,钻到派头迅速搭好,后面幼儿依次练习钻爬的动作。

教师小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并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3、摆迷宫:幼儿自由组合,讨论怎样摆迷宫,进行游戏活动。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金箍棒也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利用随手可得的报纸制作“金箍棒”,符合幼儿的愿望和要求。在“金箍棒”这一活动中,先让幼儿自己动手,利用报纸制作“金箍棒”,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动手能力;然后让幼儿用两根“金箍棒”学习区分长短,并在游戏中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幼儿的观察反应能力。

活动目的:

1、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反应能力。

3、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报纸、“金箍棒”(纸棒);孙悟空情境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随老师模仿小动物进教室。

2、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报纸)。

“报纸有什么用?”(可以看、可以卷、可以折、可以包书……)。

3、设疑:“今天,在这报纸的后面藏着可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制作“金箍棒”

(1)情境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孙悟空)“有几个?”(一个大孙悟空和许多小孙悟空)(幼儿点数)。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孙悟空和小孙悟空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大孙悟空有金箍棒,小孙悟空没有金箍棒)。

“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大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用什么做的?”(报纸)。

(2)幼儿制作“金箍棒”

“大孙悟空告诉老师,他的小孙悟空都没有金箍棒,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他,想个办法好吗?”

(幼儿帮助小孙悟空制作“金箍棒”)。

2、学习区分长和短。

(1)提问:

“刚才你们自己做了一根金箍棒,现在老师再发给你们一根金箍棒,数一数,你们有几根金箍棒了?”(幼儿点数,2根)。

(2)说一说:

“仔细观察这两根金箍棒,看看这两根金箍棒有什么不同?”(一根长,一根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3)比一比:

“比一比,这两根金箍棒,哪根长,哪根短?”“应该怎么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幼儿比较的方法:平着或竖着比较,一头对齐后比较,再观察其长短。)。

“老师请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用自己的金箍棒去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比一比,看看哪根长,哪根短?”

(教师注意幼儿的比较方法)。

3、游戏。

“刚才,我们给小孙悟空制作了金箍棒,还学习了比较长短,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看你们学会了没有。”

(1)根据教师指令举起长棒或短棒。

(2)幼儿闭眼,根据教师指令摸出长棒或短棒。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今天,我们用报纸卷成了金箍棒,学会了比较长和短(平着或竖着比较,一头对齐后比较,观察其长短)”

“现在我们要送金箍棒回家了——找出长棒送回纸篓;找出短棒送给小孙悟空。”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蹦蹦跳〉〉。

利用纸棒做障碍,发展幼儿双脚跳跃能力。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七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图片内容表述及猜测大卫在学校的的经历。

2、了解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1、前期经验(参观过小学)。

2、材料准备(课件)。

一、导入主题。

1、介绍小男孩让幼儿猜测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2、图上写了什么?猜猜是谁说的?

3、你猜图上的人有可能是谁?虽然没有画出老师的脸可你猜这时老。

师的表情会是怎样的?为什么?

二、理解故事。

1、集体阅读:ppt1-8。

——上学的第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猜他怎么会迟到?

——这时一节什么课?大卫应该坐在哪里?

——老师说了什么?小学能带零食吗?

——2个人谁做的对?

——这回大卫又在干嘛?猜猜其他的孩子在干吗?

——讨论小结:上午的课已经结束了,你们觉得老师会给大卫的表现打几分呢?

你觉得他下午的表现能得几分?

2、合作阅读。

——4副组合图同时出现,请幼儿分组看看说说。

排队干什么?小学是怎样吃饭的?(vcr对比)。

大卫怎样知道应该上课了呢?(模拟游戏)。

小朋友生气了你怎么看出来的?(丰富词语——瞪)。

这回大卫又想干什么了?(图片对比)。

3、讨论阅读。

——老师为什么请大卫留下?你猜他会怎么做?

——老师为什么又表扬大卫了呢?老师喜欢大卫吗?

三、拓展思考。

1、到底怎样的孩子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

2、做小学生要守这么多的规则,你们还想成为小学生吗?

3、那你还知道小学里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事吗?

4、还想知道小学里的哪些新奇事吗?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八

1、探索软棒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钻爬、跑跳、投掷等运动技能。

2、体验玩软棒的乐趣。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探索软棒的多种玩法。

1、场景布置:平衡桥、攀登架、跨栏、流星球、软棒、玩具蜘蛛、孙悟空胸饰、活动背景音乐。

2、置衣筐、擦汗毛巾。

1、教师带上“孙悟空”胸饰:瞧瞧,我是谁?你们愿意做我花果山上的小猴儿们吗?好,那就跟俺老孙去花果山咯,孩儿们,走!

2、热身律动。

3、到了花果山了,俺老孙有件礼物要送给你们。(出示“金箍棒”)。

1、金箍棒,俺老孙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玩法,等会请小猴子们每人拿一根“金箍棒”也来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最最多。

2、幼儿探索尝试,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一物多玩。

3、集中幼儿,进行集体交流。

(1)你刚才是怎样玩的?谁和他玩得不一样?

(2)教师小结:“金箍棒”的玩法有那么多,待会你还可以去试试其他小猴子的玩法。

(3)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更多的玩法。

(4)观察幼儿运动量,适时提醒幼儿脱衣擦汗。

1、呀,不好,盘丝洞里的蜘蛛精想出来做坏事,我们拿好金箍棒去除掉他们吧,你们看妖怪给我们设置了那么多障碍,一条是山路,要钻过山洞;中间一条怎么过去?(跳、跨);还有一条是水路,需要走独木桥。

3、妖精被我们击中了,太棒了,我们胜利了,快拿回我们的金箍棒,我们还要一起陪唐僧西天取经去呢。(音乐:白龙马)。

金箍棒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孩子们从小就对孙悟空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就喜欢玩金箍棒。到了中班,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了金箍棒的很多玩法,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我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放在花样玩金箍棒上,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更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

首先教师扮演孙悟空小朋友扮演小猴:你们看我是谁?我是美猴王,请我的小猴戴上头饰。

其次鼓励幼儿多尝试各种玩法。教师:你们能想出玩纸棒的各种方法吗?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多,本领最大?双脚立定跳过纸棒、用纸棒当马骑、用手托着纸棒走路、用纸棒“击剑”等。接着把纸棒都摆成小河,跟着猴王一起来学习跨跳过小河。通过玩游戏:过河运果子请幼儿背上小篮子,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路径运果子,分小组强调跨跳过小河的规则,同时比一比哪一组幼儿运回的果子最多。

角色道具吸引幼儿,游戏贯穿引导有趣。玩枪弄棒可以说是男孩的最爱,而本节活动教师与幼儿始终以“孙悟空和孩儿们”的角色探索,通过环环相扣的情景,使一根“金箍棒”可以变换多种玩法,可以百变,可以拼摆,幼儿在自由的玩耍中时时感受着新奇和快乐。整个活动体现了探索在前。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分层次引导幼儿探索金箍棒的各种玩法,使走、跑、跳、钻、爬、抛接、平衡等各种动作都得到锻炼,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有个人,有合作,有集体,不同的形式,由易到难的要求,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而且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九

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了认识田字格后,幼儿仍然无法真正识记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空间思维困难。

1:认识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识记四个格子的位置。

2: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谦让,体会学习的快乐。

3:会绘画田字格,会按要求在指定的格子完成学习任务。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认识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识记四个格子的位置;

难点:会绘画田字格,会按要求在指定的格子完成学习任务。

彩色粉笔。

1:教师带着幼儿,拿着彩色粉笔在操场的水泥地上画一个田字格,边画边引导幼儿复述田字格四个格子的名称。并用彩色笔区别横中线和竖中线。

2:带着幼儿有序地走田字格,边走嘴巴边念四个格子的名字。

3:按老师的口令扔皮球。

4:把幼儿带进教室,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田字格;按老师的要求在各个格子里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未充分得到发挥,因为考虑安全的因素,对幼儿的束缚太多,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未达到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目标。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

1、使用同一种材料、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2、幼儿对进行影子测量有兴趣。

3、在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学习、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操作任务。

重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

难点:首尾相接测量,比较影子的长短。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昨天,小朋友在操场上相互帮助画下了自己的影子,请小朋友根据昨天所看到的影子与物体的相对关系,来操作幼儿用书第7页《找影子》,看看太阳在哪里,找出小朋友和大树正确的影子方向,并把它们圈出来,看谁最棒,做得快又对。

2、教师:小朋友真棒,很仔细地找出小朋友和大树正确的影子。下面,我们一起到操场去学习测量影子的本领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操场尝试测量。

二、活动指导

(一)尝试测量影子。

1、选择测量工具。

2、测量影子。

教师:找到自己昨天画的影子,量一量影子多长?再和你的朋友量的结果比一比。

3、交流。

幼儿交流测量影子中的问题。如:在测量中幼儿不会首尾相接地进行测量,幼儿对不同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时产生了问题等。

(二)学习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1、教师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

2、教师:为什么他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一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量。

3、展示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1)教师用绳子进行测量。

(2)教师:我用绳子进行测量和你们用小棒量,结果一样吗?(不一样)

(三)比一比

1、教师:与使用同样测量工具的朋友比一比,看看谁的影子长,谁的影子短。

3、教师:昨天画的影子和今天画的一样吗?(不一样)因为昨天和今天的时间不同,明天同一时间再来画影子。与今天的影子比一比看看影子是不是一样。

三、活动结束

1、教师简要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了解了首尾相接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协作,做得很好,今后继续发扬。

2、结束课时,组织幼儿回教室。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一

1、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按规律排列及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合作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1、格子图棋谱若干。

2、收集黄、红两种颜色的饮料瓶盖,在瓶盖的正面分别贴上打印好的10以内数字。

3、将黄、红两种颜色的瓶盖分别放在操作盒里。

一、有规律排序。

1、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积木,谁能用一隔一间隔排列的方法给它们排排队。

小结:看看他是怎么排?对了,从左往右横着一隔一排的。

2、(出示竖纸条)看,纸条竖过来了,怎样也可以一隔一排排队呢?谁来试试?

小结:竖着的时候,从上往下一隔一排的。

3、(出示格子棋谱)看,这是什么?那我们就用刚才一隔一的方法来排一排,注意:每一行要一隔一排列,每一列也要一隔一排列,每个格子放一块积木,所有格子都放满。注意有数字的一面朝下。两个朋友合作完成。

二、游戏:翻翻乐。

1、介绍规则:刚才我们把有数字的一面藏起来了,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翻翻乐》。怎么玩呢?这个游戏需要几个人玩呢?为什么呢?那两个人先商量一下,一个选红色,一个就是?(蓝色)那谁先开始翻呢?。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赢的人先开始翻,可以翻自己的颜色,也可以翻对方的颜色,大家轮流翻。谁来跟我玩一玩?(请一名幼儿示范)靠在一起的两个数字哪个大?它是什么颜色?刚才谁选的蓝色?大的可以把小的吃掉,我就可以把红色吃掉,吃掉的积木放在自己身边。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的积木都翻过来,没有积木可以吃,游戏就结束。谁吃掉的积木越多,谁就赢了。注意了只能吃别人最靠近自己的积木。

2、游戏开始吧。

3、提出要求:谁赢了?你和谁玩的?你吃了他几个?那你吃了她几个?那谁赢了。吃掉的积木是最靠近自己的,斜着不能吃。我们再来试试。

4、好不好玩?那我们交换朋友再来玩一次。外围的孩子不动,里面的孩子起立,第一个孩子过来,其他孩子往旁边移一个椅子。开始吧。

小百科:翻翻乐,是一款记忆类型的小游戏,游戏中玩家只要找出两张相同的一样的水果就能得分,直到在限定的时间内翻出所有的水果就算过关。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二

1、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

3、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1、音乐图形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

2、音乐和录音机。

一、活动引入。

1、老师:“呜……”,听什么开来了?

“对,是火车,而且是一列奇妙的旅游列车,在旅程中,它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呐,现在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想想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完以后告诉我好吗?”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1、安静倾听乐曲,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电脑上操作图形乐谱。(欣赏后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教师在图形谱上指示音乐的进行,幼儿坐在座位上用不妨碍他人的小动作表现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景动作。

3、提问后,老师根据孩子的讲述进行整体描述(或请一个孩子进行)。

三、分段欣赏,并跟随音乐做游戏“原来我们的列车有一个这么奇妙的旅程,我们今天就来玩这个奇妙的列车旅程好吗?”

(1)引子:重点弄清什么时候收拾行装,什么时候告别,什么时候拉汽笛,什么时候派队(起踵点头)启动。

(2)ba段:重点弄清什么时候进山洞,什么时候出山洞,什么时候过长隧道。并且提示幼儿表情的投入。

(3)3段:重点指导黑子们想象奇妙的森林里有什么景物或动植物,并用身体去表现,并鼓励孩子们与别人一起合作摆造型,并提示孩子的造型要留出“铁轨”给列车通行。

(4)尾声:重点是放气和减速刹车,要求能卡准节奏做。

四、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作火车头,带领孩子完整地做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女孩子先扮演列车,男孩子先扮演奇妙的森林。

2、玩第二遍时,男女孩子交换角色。教师在玩之前提示第一次游戏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

3、让孩子自由扮演角色,并提醒幼儿听准音乐,按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4、高潮结束。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三

1、让幼儿通过合作探索、操作实验,2、初步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3、培养幼儿敢于推测、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4、体验成功的喜悦。

1、瓶子若干(瓶口要小于蛋的玻璃瓶)

2、煮熟剥壳的蛋若干

3、打火机、蜡烛若干

4、看西游记的影片

5、“吸蛋入瓶”的图片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西游记》中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玉净瓶和红葫芦吗?它们们有什么本领?

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瓶子?

二、幼儿进行实验。

1小朋友发现桌子上有什么?

2你们来玩一玩,在玩的时候想个办法把蛋完整地装入瓶子。

三、出示图片,鼓励幼儿大胆的推测。

四、鼓励幼儿根据推测方法进行第二次探索。

1、幼儿分组合作尝试

2、请成功的将蛋吸入瓶中的一组幼儿交流方法

五、幼儿第三次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幼儿初步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

小结:原来空气宝宝有一个很的本领,被火烧热后会胀出来变胖火熄灭后,瓶里的空气会慢慢地冷下来缩小。在缩小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会把蛋宝宝完整的吸入了瓶子里。这种本领就叫空气的热胀冷缩。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四

1、了解表现时间的各种不同方式。

2、感受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事先收集一些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等。

(一)买车票,了解时间德望表现形式。

1、今天我们要到祖国各地去旅游,你们想到哪里去?请每个小朋友到售票处去买一张火车票。

(幼儿购买火车票)

2、幼儿相互交流旅游地点及外出时间,从而了解表现时间的不同方式。

(二)尝试做车票,学习表达时间。

1、师生共同讨论制作车票的要求:需要在车票上表示出开车时间,从哪儿到哪儿?

2、每人制作一张车票。

3、相互交流。

金箍棒大班教案篇十五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

活动准备:ppt《影子和我》

1、 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 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6、 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 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游戏,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 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游戏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戏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向的词,并还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词语。例如:“东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对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样,总是跟着我。

这节课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右面是谁,有极个别学生说不完整。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去理解、去观察,并带领他们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504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