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编写的一种教学设计文稿,它是教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指导教学、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重要作用。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材的有效运用和教学资料的充实与更新。教案范文中融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一
1、感受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
2、初步学会珍惜时间的方法。
本辅导活动重难点是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初步学会珍惜时间的方法。
1、跳绳、毽子、口算测练纸、彩纸、练字纸、。
2、手风琴。
3、故事“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4、“生命度量尺”。
5、“逛市场”的卡片
6、多媒体课件。
(一)热身活动
1、热身游戏
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称叫“我是闹钟人”,我们来模仿闹钟。老师说:“12点——请你举起你的手,3点——请把你的手放平,说“铃……的时候,请你全身抖动几下。”好!现在让我们试试看!12点——1点——3点——4点——6点——9点。看来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2、导入主题
对于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聊一聊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时间。
(二)争分夺秒
2、分组:
这里有毽子、跳绳,谁愿意来尝试一下这两项活动?(每项指定两名学生)每个人面前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四项活动——折纸、写字、口算。剩下的同学按1—3重复报数。数1的同学请站起来(12人),你们做口算题,数2的同学请站起来(12人),请你们站起来,你们写字,数3的同学站起来(12人),你们折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分钟的成功和快乐。计时开始!
3、学生动手操作。
4、交流:对于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一分钟过得很快(累)!(你做了多少?预想到会有这么多吗?)还有没有比他更棒!(多问几组)
通过一分钟的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价值,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珍惜时间意识的形成。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我们很棒,真的很棒,在短短的一分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彩。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冯可欣、刁美琪几名同学更棒呢!(手风琴展示)讨论:欣赏完她们的演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演奏的真棒!要是我也会就好了!)预设:有人说很辛苦时,师:你觉得很累,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好不好?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有的学生说很羡慕你们!你们刚才听到大家的掌声的时候,你心里开心吗?为什么?(平时辛苦练习没有白费……)
2、采访:看来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们!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的才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你们练习拉手风琴多长时间了?每天都是什么时间去练习?怎么样练习的?)师引导:平时,我经常看到你们做完眼操就跑着去音乐教室了?为什么?就为抓住这一分一秒的时间,刻苦练习,能够练出成绩,在众人面前有一番精彩的表演!
小结:每一份成功都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日积月累。播下时间和勤奋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和得意的果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刚才这几位同学那样,令人佩服、令人羡慕。只要你愿意和时间赛跑,只要你抓住珍贵的分分秒秒。
这是上一环节的深入,精彩可能是瞬间的,但大凡成功都来自于一分一秒的付出。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日积月累在获得成功中的价值。同时,作为正面例子,让学生感悟合理利用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四)时光隧道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奇地一问,续而又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现在他叫小明,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2、小明会怎样呢?请大家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
预设:(1)小明每天都会按时到校上课,而且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抓紧时间写作业,放学回家后抓紧时间写作业,不在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了。(2)还和原来一样。师引导:听了这个故事,你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呢?按照你希望的那样去编故事的结尾!(3)长大后做老板,做善事。师引导:你真是个有爱心的人。就像他说的,他长大后的作为,以及他有一定的实力去做好事,都源于他少年时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
如果说,“日积月累”是正面事例,那么这里就是设置反面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时间流失,浪费时间的惋惜和遗憾。闭目倾听和音乐渲染,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把珍惜时间的观念迁移到自己身上。在此,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编故事的反馈,给予简评,以便调整下面的环节。
(五)生命度量
1、过渡:通过《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假设我们的生命线如同这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100岁。我们现在几岁?(10岁左右)请你撕去10以前的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因为这是过去的日子。这段时间已经过去,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的消失了。我们预设在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也就23岁左右,那么请你将23岁后面的参加工作以后的日子撕掉,并将这长长的一段纸条放在地上。下面再看看我们手中的纸条,这就是剩下多少在校学习的时光。
2、操作体验交流: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
预设:(1)剩下的时间很短,剩下的时间和你整个人生相比是那么短暂,我们一生可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没有多长时间……(2)我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可以学习的时间。
在模拟状态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价值。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动机,同时也澄清了学习的目的。
(六)时间市场
1、过渡:同学们都发现了,(是呀!就像他说的)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与漫长的人生相比,少得可怜。这一段时间,除去吃饭、睡觉,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而用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恰恰能够换来工作以后那么长的岁月的精彩。在这短暂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愿意做点什么呢(希望做点什么?)
2、活动:下面就来制定一个小的学习计划,可以是一方面,也可以是几方面。(试着结合自己的实际,平时在利用时间方面有没有做得好的方法或者现在想要注意改进的地方都可以)
指名说。
指导:什么时间做什么?计划不一定多就好,哪怕一点只要你能够坚持下来,就很棒了。时间不一定停留在下课的时候,还可以是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是晚上睡觉前;学习不一定都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学习拉手风琴也是一种学习。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然后把它写下来。
一会儿写好了,我们拿到时间市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动手写小方法。
学生尝试管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用宝贵的时间去获取什么”价值澄清的向导之下,首先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节约时间的方法。然后,通过时间市场活动,以市场为情境依托,与同学分享、交流好的方法,体现心理活动的自助和互助。同时,引导学生自创时间格言,以格言为激励机制,来督促自己。
(七)活动总结小结:许多同学都在时间市场这个活动里找到了很多好方法,或者制定了自己的小计划。真没想到,原来有那么多节约时间的方法啊!咱们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其他同学按顺序把你的小计划或者小方法贴在时间市场里,我们课下继续交流学习,以此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创造无限的精彩。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话的含义我们都知道,但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时间真的像流水一样,只能流去不能流回!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倍感时间的珍贵,更感受到了你们愿意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因为更多的精彩与成功等着我们去创造!那还等待什么?就让我们一起与时间来个比赛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出发!
最后总结点题,并号召学生以自己创造和寻找的方法,即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节约、规划时间。同时,并提出希望节约时间需要持之以恒,自我监督。
教学目标
1.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搜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加深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1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生共同朗诵文嘉写的《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谈谈自己读了《今日歌》的感受与体会。
3.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4.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
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林清玄)
5.师简介美文大师林清玄,并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有人说,读他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今天,我们有幸品尝的这杯山泉名字叫——(生读课题《与时间赛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搜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一
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分别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检查读文:检查重点词,句,段。
2.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好课文,品味感悟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找出写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感受的段落。说说自己的理解。
1.齐读课文第9段,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2.再读课文第9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师:有人说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美的山泉,山泉可不同于可乐,酷儿等饮料,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它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甘美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山泉,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什么地方莫名其妙的,都请你用笔做好记号,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4.交流汇报,读好重点语句和段落。
五、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1.再次朗读课文第9段。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4.生交流自己父母和时间赛跑的情况,再次读第9段。
5.说说自己怎样和时间赛跑。
六、创编惜时警句,拓展延伸
1.师谈想法:老师读了这句话也很有感触,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出示:
和时间赛跑,是一种竞赛,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乐趣。
2.学生动笔创编惜时警句。学生交流评价。
3.相互交流自编的警句。
4.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这节课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二
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斗笠 感 故乡的温暖
闻 故乡的芬芳
戴 故乡的明月
1、同座的为一组 再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说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开始!
a 、读 b 、指名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2、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1、讲解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诗)(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结学第一节的方法。(出示)齐读:(1)自由读诗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运用以上方法学习以下(2——5小节)中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小组合作学习。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老师提示:伞、碗……
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4、喜欢整篇课文的同学请你们一起大声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美和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想象美。)
5、小结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来自故乡母亲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 7、评价。
提示:(假如你就是那“孩子”,会用什么样的诗歌来回答“母亲“呢?有兴趣的同学可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用文字的形式告诉老师吧!)(拓展延伸)
1、学生创作诗歌。 2、展示作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它是特殊的斗笠, 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让我们大喊一声:“妈妈,我爱您!”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
板书:
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乡情
斗笠 { 感 故乡的温暖 }
闻 故乡的芬芳 母爱
看 故乡的明月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三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按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片段。
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师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好黑色笔、红笔和原稿纸。
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温故知新,审题,自主汇报习作选材:(6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说一说,看表格中空白处该怎样填。(出示ppt)
《钓鱼的启示》——作者钓到一条大鲈鱼,还未到开放捕捞时间,父亲坚持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设法赶制毛衣实现梦想;举办别致的时装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也是这样。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获节时议论花生——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书:生思考时师板书“生活的启示”,然后生汇报,师板书。
三、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选择写作题材:(5分钟)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就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因为他善于联想,思维活跃。一时联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来帮帮你,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儿礼物(出示ppt)
你苦练书法,有一天,你的书法作品获奖了,此时,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场篮球赛,,我明白了。
妈妈让你独自去买菜,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年学骑自行车,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静下心来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要求写一个片段。
四、自主习作,写一个片段。(10分钟)
题目:一件给我启发的事。如果能自己拟一个更贴切的题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现)
生:取出原稿纸和黑色笔,写作片段。
师巡堂,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师生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12+3=15分钟)
片断练习评价表
作者习作题目年月日
评价项目
分值
(100分)
自评
组内同学评
教师评
总平均分
(100分)
1、拟题贴切,有创意
10
2、有条理地将事情写完整,能有意识地详写要点。
40
3、善于联想,并能用一两句关键词句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30
4、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10
5、书写规范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
一句话点评(作者本人、同学、老师均可在此留言)
请学生取出综合评价表,参照综合评价表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小组互评(5分钟)
2、代表上台评:(10分钟)
随机选择几个个合作小组的几篇代表作,师生合作点评。主要就表中的评价项目的第2、3两点来点评。可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评,学生评完后老师点评。
优秀的作品,将发表在下周的第一期《五三之声》班刊“经典片段”一栏中。
2、点评教师作品:(3分钟)
呈现教师的随堂作品,并按例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六、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生活往往用“启示”的方式给我们以馈赠。善于积累,善于思索,善于总结,我们也因此不断地成长。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并完成这篇习作,写出得意之作,向班报编辑部投稿。
作业:课后继续修改并完成整篇习作,明天交。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四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课件。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五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右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一课时。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课
1、出示“松”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使左右两部分的长短、宽窄、高低适当,搭配合理。
2、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七、了解书法文化常识:学会读帖。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六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1~2课时。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
(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3?读词记形:
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
(二)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七
1、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3、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搜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读书时遇到的,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师:课文中说,童年是在一串串问号中长大的,我们也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吧!
师:我们可以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提读书时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要求: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把问题说清楚,说完整,声音要洪亮。
1、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解答问题。
2、向全班学生提出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3、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即使纠正语病和错误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找资料。
2、去图书馆。
3、问老师。
4、问家长。
5、上网查找。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八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通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小故事。
1~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人,但你们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猿猴变的、是女娲造的、是上帝造的、是神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神话的回答,也有科学的解释。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人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归功于一个叫女娲的女神。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吧!出示课题《女娲创造人类》,齐读。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3、分小组读课文。
1、出示女娲挂图。这儿有一幅女娲的画像,美不美?我们也可以将她画得更美,传说中女娲是一个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让我们一起步入神话的殿堂,走进“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
2、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指名提问,有三到四个问题后,让同学们主动回答一下,再接着提问,接着讨论回答。注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进行分析解答。
3、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分几步展开叙写的呢?
分三步: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造人的方法是什么?
(3)怎样让人一直生存下去呢?
分四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出第一个人的?
(3)怎样才能造更多的人呢?
(4)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教师:我觉得两种分析都对:一是概括分,一是具体分,我们暂且按第二种分法吧。谁能回答这四个问题呢?(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喜爱的符号勾画出来,再全班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
老师也有两个问题,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可分组讨论。)
第一个问题: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作者又赋予她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她又是一位母亲的化身,女娲创造了人,使她得到了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疲倦的身影,正显露出一位的母亲勤劳、智慧、伟大。我们姑且把她视为一个“人”吧,说说看,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是一个神通广大、勤劳、大公无私、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有智慧、极其聪明、手非常巧、慈祥……)
归纳:就以《女娲创造人类》为例,它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故事的情节是虚构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象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神话之所以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强,对我们有教育意义。
1、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近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课外去找一找,读一读。教师推荐阅读《伊甸园里》,请同学们说说同样是神创造人类的神话,中西方有没有区别。
2、神话既然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对它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改造,请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或许你的想法更高明,更有吸引力。指名交流自己的想象。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九
1、懂得什么叫启事,写启事的作用。
2、会写常用的招领启事,归还启事等,懂得启事的书写格式。教学重点:学会写启事
写招领启事的注意点与书写格式
1、出示“招领启事”,说说这则启事“公开说明”了一件什么事?
2、写招领启事有哪些要求?为什么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
3、说说写招领启事的书写格式。
招领启事
我在操场上拾到十元钱,请失主到我处认领。
红星小学 王小刚
6月1日
1、根据课后题1(1)写招领启事。
2、集体评议。
3、修改誊抄。
启事的种类很多,但格式基本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写一种“寻物启事”。
1、读“寻物启事”,说说寻物启事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写“寻物启事”?
2、写“寻物启事”要写明什么内容,注意什么?
3、写“寻物启事”与“招领启事”有什么异同点?
1、根据课后题1(2)写一则“寻物启事”。
2、评议修改。
3、誊抄在作文本上。
1、请按照下面的内容写启事。
(1)四(2)班陈亮同学在学样游泳池边拾到一件衣服,希望找到失主,归还原物。
(2)学期即将结束,学校体育室在整理器具时,发现少了两只篮球,希望忘了归还这的班级速来归还。
省略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会本课7个生字,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谈话导入。
海洋里有一种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是什么动物?——对,就是鲸。(板书课题)。
二、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有关鲸的资料?(学生通过预习时查找的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检查生字的预习。
1、出示本课的生词读一读: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指名读、齐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书写错的字:滤肺(最后一笔是竖)。
3、学生互相解词:
上腭:口腔的上顶部,也称上颌。
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寿命:生存的年限。
四、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1、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从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来认识鲸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四方面:(1)大(2)不是鱼(3)种类(4—7)习性。
3、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有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地介绍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鲸
四方面:
(1)大。
(2)不是鱼。
(3)种类。
(4—7)习性。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一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习作训练。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
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三、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五、各自习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2、誊写习作。
六、习作讲评。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3、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4、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5、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6、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7、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一、写作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书面表达。
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过程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也有不少学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也有话要说,却陷入一种不知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词汇积累得太少,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加以生动化和形象化,以培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察和分析的基本素质。而要使学生通过文字,写出对人或事物神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需要执教者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本课以话说“母爱”贯彻始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本课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用歌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本课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会,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中。
三、思想情感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在作文中,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一个个聚焦点的整体联系,才构成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有机结合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文章,才使得我们面对的文中景物是那么活现,人物是那么活脱,情感是那么真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探究,促使对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领悟,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抒发情感,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又是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本课中执教者以“排比句”句式语言学习与情感实践的结合点,由句式学习延伸开去,指导写作实践,达到了语言运用与情感熏陶的较好结合。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父母之爱”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
先通过出示三则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口语交际”的另一个话题,是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这是前一个话题的拓展,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课后还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上面的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与父母交流。
教学中,结合三个故事谈看法,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同时,要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都要加以引导。
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体现对父母由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要求: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这是习作能否做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的关键。第二是沟通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让孩子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这也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的具体体现。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二
1、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要详细了解,更能体会词的内在深意,继而为体会诗人的人生志趣铺垫。
先给学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时间,然后教师补充。这样才会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长久保持下去。)。
3、请学生板书课题。
1、谁愿意把这首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边看边小声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描写的景物,为想象画面做准备。)。
(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借助这些词汇所展示的画面,边想象边组织语言,用生动的现代语言描述西塞山边的美丽,既接受古代汉语的熏陶,有发展现代语言,一举两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创作的小散文。
5、出示图象。
观看图像,结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鸣。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1、齐读《渔歌子》,说说如何理解“不须归”。
指导学生理解不归哪儿,体会作者不回家,弃官隐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导学生结合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来理解。
2、带着体会到的、作者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能背下来更好。
3、总结。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为了更好地了解张志和、白居易,请同学们查找白居易、张志和的诗词,并有感情地诵读,开一个古诗文朗读会,从朗读中赏析古诗词。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三
《我的房间》一课主要描写了“我”想象自己的房间变成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艘潜水艇、一间魔术屋和一所学校。这些想象很有趣,也很奇特,虽然不切实际,但是充满了童趣,特别能吸引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课文,展开想像”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学生的回答基本差不多,都说了几样自己房间里的物品,如床、书桌、玩具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之后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课文,了解“我”希望的房间与现在的房间的不同之处,并通过说话训练“我幻想自己的房间变成(),这样就可以()”,理解“我”希望房间变成汽车、飞机、潜水艇、魔术屋和学校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通过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奇特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宇宙飞船、水族馆、游乐场、飞碟……这与刚开始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课教学中,学生凭借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既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又能使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促进语文素质的提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创新的基础。课堂上,如果能做到让学生在感悟朗读中想象,在情境对话中想象,在写作表达中想象,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不再枯燥乏味,反而会变得新奇有趣。学生享受到了语文课的快乐,就会深深地爱上我们的母语。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四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全文。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图;。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五
1、认识本单元会写的17个字,会认的字17个。
2、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兴趣,积累识字方法。
重难点。
选择好方法,记住难记的字,理解“陡峭朦胧”等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乐学善思。
办法小组竞赛。
教学流程。
1、自由读文,把生字圈画出来,读一读。
2、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1、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交流、理解、运用词语。
3、组内有同学不会的`字词,请组内成员教会。
1、分小组,每小组出一名同学,说一个字的记住方法,再每组派出第二名同学“开火车”式接,每组100分,接不上的扣一分。
2、开火车式读字词、
3、选字组词,每错一名同学扣一分。
4、汇报多音字(加分)。
5、教师选词语,说一句话(加分)积分高的小组为胜。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六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划粥割齑。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五年级双语语文教案篇十七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1课时。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3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