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9:43:08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时间:2023-12-14 09:43:08     小编:灵魂曲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回顾和整理。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二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三

1、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三角板一幅,量角器一个。

1、什么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什么?

板书:角

2、测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谁愿意上台量一量这几个角是多少度?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4、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吗?(锐角 直角 钝角)

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这个角吗?

出示例4:画一个65°的角。

(1) 请宝贝们试着利用直尺和量角器自己画一个65°的角。

(2) 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42页例4,看完书后请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讨论:怎样画65°的角?

1、 我也想用刚才同学们的办法画一个65°的角,谁愿意教一教我?生说师画, 边画边板书:

(1)先画一条射线 板书(1画射线)

(2)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点点重合 线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刻度线并点一个点 (3找点)

(4)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4连线)

(5)标出度数(5标度数)

(6)检验(6检验) 这就是画角六步法 板书课题 画角

2、请宝贝们用这种方法再画一个开口向其它方向的65°的角。

2 教学设计

画完后用量角器帮同桌检验一下,再比一比,看谁画的角既准确又漂亮。

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1、 你们会用量角器画角了吗?好!那下面请宝贝们自己在草稿纸上画20°、140°的角,注意速度慢一点,请你把它们画得既准确又漂亮好吗?画完后,同桌交换检查。

画完了吗?同桌检验画正确的宝贝举举手,真棒!!。 再画几个角好不好? 请用量角器画出85°、165°的角。看谁画的又对又快?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1) 动手尝试

(2)集体订正

(3)合作交流

小结:单独使用一个三角板,可以画出30°、45°、60°、90°的角;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可以画出15°、75°、105°、120°、135°、150°等特殊度数的角。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说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吗?想一想都有哪几步呀?

画角

1、画射线

2、重合

3、找点演示角的画法

4、连线

5、标度数

6、检验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流程(一)引起动机:大家来找碴(从委拉斯奎兹及毕加索的「侍女」作品中,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二)发展活动:

二、线条的表情。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线条。

2.引导学生对不同线条说出不同感受。

三、线条情绪猜一猜。

1.请孩子将八开图画纸折成四等分。

四、颜色会说话。

1.复习色相环,并说出正确的调色方式。

本堂课学习重点:

1.比较委拉斯奎兹及毕加索的「侍女」让孩子分辨具象及抽象画的分别。2.欣赏抽象派艺术家-康丁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的作品。3.引导孩子以线条及颜色表达内心的感受。

4.藉由欣赏同学作品,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及素养。评量方式1.发表2.实作。

观察工具教学观察纪录表详版(可辅以轶事记录)。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学会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多角度地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提高美术欣赏与评述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

一、质疑导入。

1、你对抽象画有什么印象和感受?

2、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1、课件出示以秋为题的两幅作品:《秋之韵律》(抽象)和《金秋》(具象),同时播放音乐《秋意浓》。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你在两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秋之韵》在黄色的背景上有杂乱无章的黄色、白色和黑色的线条;《金秋》中有被染成金色、橙色、红色的树木等。)。

3、对比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主题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秋之韵律》画面中没有具体的景物,却有金色秋天的氛围,感觉抽象画能表达的东西更多,表现的更新颖、更耐人寻味。)。

(二)明确概念,了解背景。

1、教师运用课件介绍抽象画产生的背景。

三、感知不同风格。

1、感受冷抽象。

2、探索活动。

小结提升: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是画家经过深思熟虑、推敲演练的结果。

3、对比分析冷、热抽象风格的作品。

出示热抽象风格的作品,与蒙德里安的作品进行对比。提问:同是抽象画,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热抽象情感热烈而明显,画面自由洒脱;冷抽象理智冷静,情感不明显,追求画面的审美。)。

4、小结:冷抽象和热抽象的分类。

1、分析美术元素。

出示三幅作品:霍夫曼的《昼夜平分点》、罗德琴科的《无题》、德.库宁的《无题》。组织学生讨论:

2、分析画面组织,感受画家情感。

(1)分析画面。欣赏《沧桑之变》和《坐着的女人第一号》提问:这两幅作品在画面组织和材料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2)理解情感。

提问:你觉得画家这样组织画面表现了什么?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一、回顾与总结。

1、总结艺术特点。

(1)挑一挑,下面哪副作品是抽象画?为什么?(2)想一想,抽象画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抽象风格的物品有哪些?(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抽象风格的物品)。

二、评述活动。

1、请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抽象画的理解和感受。

2、对比思考:抽象绘画与写实绘画相比,有什么不同美感?

3、教师总结提升:写实绘画形象逼真,我们仿佛可以走进画面;抽象绘画充满创新和变化,让我们走进画家的内心。

三、艺术拓展。

展示画家进行抽象画创作的场景。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六

诞生已有1xx年的抽象画,早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和传统艺术,在中国却还是一门当代艺术。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很多人对抽象画还很陌生,并存在较多误解。

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在香港苏富比本季的秋拍中,一幅赵无极的油画作品《7.4.61》(意为1961年7月4日作)以1390万元成交,这虽然与赵无极作品的拍卖纪录还有差距,但是查阅此幅作品的成交历史,可以发现这幅作品在xx年,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中的成交价格是差不多459万元,可以看出在6年的时间里,这幅作品翻了3倍。作为在世的抽象主义绘画大师,赵无极的作品能够带动这样的风潮,也证明了收藏界对于抽象主义绘画的.价值认定。

其实无论对于国内的画界还是收藏界,对抽象主义绘画一直缺乏一个全方位的认同。甚至有许多人认为画家选择抽象表达是因为这样做“比较容易”,“不需要基本功”,这当然是很偏颇的看法。但是从国内的美术发展来看,从1979年的“星星美展”,到“85新潮”,都是抽象艺术打得头阵,但是到了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最火热的部分,在国内外爆炒至天价的作品中,又很难看到抽象艺术的影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国内的抽象艺术被收藏界“滞后”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滞后”,或许会成为现在的机会。

在天津,坚持抽象绘画创作的画家属于“少数派”,现任职于天津美院的油画家王小杰,就属于这“少数派”中的中坚分子。其实王小杰早年的作品一直以写实为主,1985年,他的毕业作品《慕》就曾参加国际青年美展并发表于国内当时最权威的《美术》杂志封面。19xx年,王小杰考入了中央美院研修班,受徐冰的影响,他开始考虑绘画的形式问题与“真正的内心释放”,至90年代中期,王小杰从一块小化石中获得灵感,开始了完全的抽象主义创作。王小杰坦承,自己在绘画创作的时候没有太多关于“市场”的考虑,但是从多年的创作中,王小杰认为抽象的作品并不比写实的作品来得容易,也需要大量的修改与斟酌,因为“表达一种情绪并不比表达一种具象简单”。

1995年,王小杰旅居澳洲,新的文化氛围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他的绘画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在澳洲举办的画展中,当地的评论界对他的“东方精神”有很高的评价,而远离故乡,也使得王小杰有了对中国文化更冷静的思索。王小杰认为,相比于一些旅游图解式的“中国风情”作品,更讲究艺术语言的抽象作品对于深谙艺术价值的国外藏家来讲,显得更“真实,生动”。所以,对于抽象绘画的价值判定才是最关键的。王小杰认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价值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标准是原创性,这是最基本的。第二个标准是具备视觉张力,也就是说,抽象绘画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一定要有视觉美感,第三个标准是当代元素,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抽象艺术也要与当代生活有一个对应。第四个标准就是艺术家的资历,很好的写实功底会有助于抽象艺术语言的表达。对于收藏家来讲,这也就是判定中国抽象艺术价值的标准与尺度。

其实在海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曾以1.4亿美元创下世界单幅绘画成交价格之最的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波洛克,已经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人物。而近年来像赵无极、朱德群等这些有着“东方背景”的华裔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屡创天价。去年秋拍,赵无极的抽象画《构图第八号》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2624万元;朱德群的抽象画《红雨村,白云舍》去年春拍也拍出了2588万元。所以,许多在市场中颇有心得藏家认为,尽管国内抽象艺术的绘画价格已经开始上扬,但比起那些传统绘画,远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教学重点:

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学具准备: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一则报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看过吗?你们怎么理解呢?引入课题——抽象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

2、插入一则小笑话: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

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么?”

3、什么是抽象画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

4、大师作品欣赏,学习。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

5、学生作业欣赏(1)儿童画欣赏(2)抽象画欣赏。

三、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

四、小结。

布置下节课需带的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等。

第二课时。

一、欣赏音乐。

听动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

三、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五、课堂小结。

对同学们的课堂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快乐表现!

六、反思。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的:通过自然中抽象因素的分析、认识,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形式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艺术中的抽象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机、课件。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自然中的抽象:

2、生活中的抽象:

3、艺术中的抽象:

图片:

(1)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波洛克(1912—1956年),美国画家,行为绘画(又名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最初对雕塑感兴趣,后跟本顿等学画,1945年,开始了他的行动绘画的创作。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发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2)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1904—),荷兰画家,是与波洛克齐名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与波洛克相比,两人的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波洛克注重创作过程的精神体验,轻视创作活动的物化结果;而德库宁不仅注重行为,更不放弃结果,他追求人类表达方式的最大容量,即“行动”与“绘画”的双重效果。

(3)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1866—1944年),俄国抽象主义画家,“抽象艺术之父”,其艺术被称为“热抽象艺术”、或“抒情抽象”。康定斯基擅长油画、水彩画和版画。早期作品采取印象主义技法,1910年开始采用音乐名称,形象几乎是用色彩的块面和线条图案暗示出来,如《即兴曲》等。以后则是纯抽象的绘画,后又转向几何的抽象,其画风充满着幻想、幽默的趣味。

(4)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艺术: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其艺术被称为“冷抽象艺术”、或“几何抽象”。19后的绘画以几何性符号式的绘画为主,他在平面上把横线与竖线相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及灰色。这些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米罗的抽象超现实主义绘画:

米罗(1918—1922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其盛期的作品画人、动物、象征性的物体,都采用了单纯的线,色彩干净、明亮,他似乎用没有受到任何生活尘埃污染过的、天真无邪的眼睛看世界,但不时对这混乱的世界发出嘲讽的笑,他作画随意、自由,充满着装饰的趣味。

(6)克利的抽象艺术:

克利(1879—1940年),瑞士画家。他认为:绘画或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本质的真实。

(7)夏加尔的抽象艺术:

夏加尔(1887—1984年),犹太人,俄裔法国画家。从小受到俄国和犹太人民间、民俗艺术的熏陶,后又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他善于把立体构成的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语言中。

(8)亨利-摩尔的超现实主义雕塑:

亨利-摩尔(1898—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在他的创作中,既没有实际目标,也不具备具体内容的形象。亨利-摩尔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这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

(9)马蒂斯的艺术:

马蒂斯(1969—1954年),法国野兽派画家。他善于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透视和明暗手段全被抛弃,可是构图仍是有秩序的生活境界。同时他吸收了非洲艺术的表现风格,对于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或阿拉伯装饰图案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10)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利(1904—1989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声称艺术的源泉是幻觉,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创作时陷入疯狂的状态。他在绘画中用分解、综合、重叠、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4、艺术中的具象形式与抽象形式:

具象形式。

抽象形式。

内容具体。

内容不具体。

再现客观形象。

表现主观情感。

刻划真实美。

反映形式美(线条、形体、色彩)。

三、课堂小结:

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手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学准备:中国画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手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新授。

1、师: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如何表现f绘画步骤。

《游春图》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4、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6、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能说说“他画的荷花就像真的似的”这句话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本领要有恒心,肯下苦工夫才有可能成功。

3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粗知大意。

1、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能知道什么?指名介绍一下王冕。

2、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王冕是怎样学画的。

3、打开书第十课,自己小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通过读这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王冕的家里很穷小时候读书的条件差是古时候的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课件)。

(1)乌云密布说明什么?忽然又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这是大雨过后,整个湖面被太阳照得一片红艳艳的情景。)。

(1句写明时间地点。夏天荷花开放,夏天会有雷阵雨,“傍晚”才有夕阳西照,致使满湖通红。王冕在湖边放牛才能看到鱼后鲜艳的荷花。2、3句写明忽降大雨,雨过天晴,阳光照得满湖通红。4句生动地描写了雨后荷花、荷叶的美丽景色。)(雨后阳光照耀,使得“荷花更鲜艳了”,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这幅雨后荷花图令人陶醉。)。

(3)那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美丽?(“更鲜艳了”。“清水滴滴”,水很清,刚下过大雨,水还从花瓣上滴下来呢。“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水珠时圆的。还写出了水煮很顽皮,荷叶随着风在轻轻摇摆。)(课件雨后荷花图)。

3、通过想像,激发审美情趣。

(1).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像什么?(课件荷花荷叶图)。

(荷花像一个仙子,一个美丽的姑娘,一顶帽子,一粒珍珠…………)。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样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看到了什么在荷花行飞来飞去?

大雨后的天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

(3)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还想做些什么?

是啊,雨后的晴天,通红的湖水映衬下,那美丽的荷花和滴滴晶莹的水珠构成了一幅十分美妙的画图,让我们读出这令人陶醉的景象。齐读课文。

这么美的荷花,你们喜欢吗?那么王冕看了又怎样呢?(课件)。

你怎么理解“出神”这个词?

(两眼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周围的一切都没注意到了。)。

为什么会看得出神?(荷花确实很美,看得专注。)。

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这表达他一种怎样的心情?(急切想画荷花的念头。)。

谁能读出王冕这种急切的心情?齐读,试背。(课件)。

这么美的荷花,王冕真想把它画下来啊!那么王冕为了画画,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小组交流。(课件)第一句: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颜料,又找来了一些纸学画荷花。(在做学画画的准备工作,王冕家里很穷,但他为了学画,省吃俭用来买画笔颜料,他是多么想画画,多么有决心啊!)指读。

第二句:开始他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画画,画得越来越好。

王冕学画的过程怎么样?很顺利吗?王冕是怎么做的?什么叫灰心?

(这说明王冕开始学画也画不好,但他不怕失败,画不好继续画,刻苦努力。)谁能读出王冕刻苦学画的劲头?指名读。

后来,王冕的荷花画得怎么样呢?

说说“他画的荷花就像真得似的”这句话的意思。

(荷花画的十分好,和真的荷花没什么两样)。

谁像谁?(画在纸上的荷花真的似的,那么生动,那么鲜活)。

真是画得太好了,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再读读这句话,要把为王冕取得的成绩而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第3句,

整体阅读第三自然段,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王冕刻苦学画,不怕困难,终于画像了荷花。后来,王冕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

你从王冕身上学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课件)。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否则就学不好。不怕失败,持之以恒,顽强的意志好学的精神。)。

看墨梅图(课件)。

请你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字词句子,推荐给大家。(课件)。

第二自然段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背一背,把这美景装在心里吧!(课件)。

选做:荷花真美丽,回家拿出笔,画出七彩图,心里真欢喜!(课件)。

板书设计。

穷          放牛。

湖中荷花       想画      天天画       像真的一样。

下工夫        成功。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一

山水画从它产生开始,就和“远”有着不解之缘。庄子哲学的至高境界是“虚、无、清、淡、”,而山水画的顶级精神境界是超逸、清淡,如此,两者就自然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山水画与老庄哲学之间的联系纽带就是“远”,山水画是自然而然朝着“远”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它自身发展中的一项天然任务。“远”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意境元素,是山水画的要求和灵魂。正是由于山水画在“远”的意境层面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山水画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用“远”这一特质来表现与追求意境,以求达到忘我、忘物的山水意境和精神境界来追求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灵魂。

郭熙提出了山水画“三远”思想,阐述了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艺术意境的诞生以及对于透视和构图原理采用不同方法的视觉感受。这一思想成为了山水画的审美规则与范式。“三远”思想是山水画作家对河、山等自然景物实行远近游目的换景移步式的总体观察,整体把握了真实山水意境以后,精炼出来的图画绘制原则和经典意境范式。以对自然景物观察的层面上来看,“三远”和西方画作所看重的透视布局方式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这在我国古代山水画论述中也有提到,比如南朝宗炳就说过:“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这句话点出了山水画绘制中的视觉上远小近大的规律。“三远”是整合了“饱游饥看”后的各种现象,是对真实山水艺术意境的再整合和再创造,也总结了山水画作空间意境的处理方法。

(一)“高远”

对于山水画中的“高远”,最开始在东晋的顾恺之就在《画云台山记》一文中作过论述:“作清气带山下,三分据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宗炳在文章《画山水序》中也有过这样的论述:“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在绘制山水画的艺术意境中,“高远”能够将树木、房屋以及人物绘制得很小,以这样的方式来衬托出山的高大的形象。以郭熙的作品《早春图》为例,我们能够看出画的前部有重叠而上的岩石,笼罩在半山腰上的雾,从下向山顶上看,可以看到山势崎岖,山色呈现出一片清明,山的“高远”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比如沈周的画作《庐山高图》,山很大,人很小,让阅画者不能看出山到底多大多高,整座山的下半部分还能够虚起来,就像是只画了一座山的头部而让云朵盖住了山的脚一样。就像郭熙所说的那样:“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这些绘画手法完全是为了体现山的“高远”空间意境。能够最深刻表现山的“高远”的画作还要属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欣赏整幅画作,一座巨山立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有着逼人气势的巨人,像这样高远的山峰给人以一种极其崇高的气势感。“高远”意境的刻画手法最能将那些北方的崇山峻岭描绘得活灵活现,观画时高山仰视之情油然而生。

(二)“深远”

山水画中的“深远”也就是山水朝着纵深方向而向远处发展,陈传席先生解释为:‘深远’不可以独自成立,它或者归于‘平远’,或者归于‘高远’,但是‘平远’和‘高远’之中也肯定有着‘深远’的存在。”在创作山水画的艺术意境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强云气的刻画的方式来增添画作中的深远意境,给人一种空间深远的艺术意境。黄公望的画作《九峰雪雾图》就是采取了“深远”的刻画方法来完成的,整幅画作展现出了一个山重水复的画境,阅画者如身临其境,有“江山无尽”的感觉。再比如郭熙的画作《早春图》,在阅览画作的时候,我们看到高矮交错搭配的树木,在视线的交错、仰俯之间,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景致之中还有景致的深远意境。

(三)“平远”

山水画中的“平远”,顾名思义,是向水平方向的远的发展。“平远”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冲淡”和“冲融”的感觉,不对人造成任何精神上的压迫感,给人以自在和安详的精神体验。这是一种人的精神达到自由时的状态,也恰恰是老庄所追求之生命状态。当山水画中自然地出现“远”的意境后,就开始自觉地转向“平远”这一意境。相对于“深远”和“高远”来说,“平远”更能够体现无拘无束以及散淡任达的自由情怀。我国古往今来的山水画之所以看重“平远”艺术的境界,那是由于山水画的`“平远”空间意境更能展现山林居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宋代以后的画家所作山水画基本都是“平远”类的,连郭熙也是概莫如是。郭熙山水画“平远”的创作手法不但能够解读为精神意义上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之中,意境之美感也需要透过具体的笔墨来表达的。故此,山水画中的“平远”景象用墨通常都比较淡,在平和的状态中把阅画者的思想引向“淡”和“远”的意境。

三、“远”的文化和心灵折射。

“远”是我国历代山水画中非常重要的空间表现元素,不能说它单单表现为一个“远”字,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映射和不同画家心灵的折射。在历代山水画创造中,画家们对空间的理解和刻画都是非常独特的,对“远”这种元素的认识与诠释也是很特别的。“远”并不单单展现画家们的不同意识形态,也是画家们对现实的抗争。各个朝代都存在着这样的画家,比如黄公望、石涛、范宽和吴镇等,他们都是这种意境的亲身体验者,否则也就不会产生《搜尽奇峰打学稿》《富春山居图》《渔父图》和《雪景寒林》这些传世名作了。这些作品通通都是他们在游历的途中经过反复体会和精炼才得以绘制的。在官途中他们无法达到这种境界,那就只能通过画作来表达心志了。他们在山水画作中蕴含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寄托,将现实世界中无法达到的心境表达于笔墨纸砚下的山山水水,画中的意境更多已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不论画家们画中的景象如何,他们所刻画的“高远”“深远”和“平远”所蕴含的意境和折射的心灵之音都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对心灵自由的极度向往。山水画中的山水之美让画家流连忘返,经过心理场景的交错变换,折射出画家超脱物外的理想意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历代山水画作的灵魂和所追求之至高境界都体现在一个“远”字上面。不论是“高远”,“深远”,还是“平远”,画作中的这种“远”从笔墨处的直接目的来讲都是展现山水重复、山山水水不可穷尽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让人恨不能身临其境,乐得不知归处。而从文化彰显和心灵折射的角度来说,山水画作中的“远”往往都体现了画家对心灵自由的一种超现实的追求,这层涵义又使得“远”的意境更加深沉。我们可以预期,只要山水画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对“远”的意境的追求将是无止境的。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二

《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写了古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课文的第二节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一段时,我的做法如下:

1.图文结合,初步感知内容。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让学生轻读这一段,并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指名五名学生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最后重点读描写荷花的句子,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想象,激发审美情趣。我让学生再次仔细看图,并借助课文中的有关词语进行想象。先让他们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珠像什么?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还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飞来飞去?大雨后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的?这时,学生的感情激发起来了。他们一个个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打动,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3.产生共鸣,品味优美词句。我再问学生,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还想做些什么?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与王冕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内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诵读这一段,咀嚼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这些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中抒发愉悦的感情。

《王冕学画》是写元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文中的语句看似浅显,但学生的理解是朦胧的容易留于表面的。

在教学中引领孩子通过多种方法学习字词,让学生随着课文阅读活动的进程,对生字音形义的掌握逐步到位;适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补充课外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使学生走进教材。课堂上,师生间热烈地互动,有的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快乐的旅程。他们认识了新朋友——王冕,了解了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也懂得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付出努力。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意境。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声的立体画面。学生才能运用形象思维,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再现在眼前。在教学《学画》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并能。上课伊始,我就设计了“请你欣赏”这一环节,让学生欣赏经过精心挑选的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影像,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也配合图片出现一些贴切的形容词,如:亭亭玉立、竞相开放、含苞欲放”,学生自然地学会了生字“亭”、“玉”。当学生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对“亭亭玉立”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学生犹如置身在美丽的荷花池旁,对荷花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以境入情,我又插入“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的说话练习,环环相连,学生争先恐后地把预习时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句子、诗句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板书介绍一些好词语,如: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等,帮助学生积累。热烈的发言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还给予了他们运用词语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图画,图文结合。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进入作者所写的景色之中去体验,对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较强的感受。课文的第二节描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描写雨后荷花姿态的语句后,再现大雨过后,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红,美丽的云彩倒映在湖中的景象,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还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飞来飞去?大雨后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学生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打动,一个个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纷纷举手发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生得言又得意,学生增加了语言积累,能读善思会说,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展示,他们与王冕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内心活动,对于王冕看得“出神”,萌发“画下来”的想法也就感同身受。最后再让学生诵读这一段,咀嚼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这些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中抒发愉悦的感情。课堂学习的效果增强了。

二、注重朗读体验,提升能力。

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说“一阵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了,有人把它记录了下来。”然后课文第二节内容。让学生品读并找出具体写荷花的句子,说说些了荷花的那些方面。学生通过朗读不仅找到了句子,还理清了作者是通过花的数量、姿态,花苞样子以及荷叶上的水珠三方面来介绍的。“有感情朗读、比读、全班读”,看着提示“湖里有     ,花苞上      ,荷叶上      ”已能试着背诵这部分内容了。而后再读句子,说说“除了写荷花,句子中还写了些什么?”学生们在读中理清了思路,在读中开展想像。“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再如学习第一、三小节时,以“王冕是怎么学画荷花的、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王冕学画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努力练习,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终于取得成功的不平坦的过程。体会到王冕是一个刻苦、努力,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孩子。学生不仅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内心的真实情感与课文发生共鸣,真正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和谐氛围,激发活力。

一个人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个体敢想、敢问、敢说,群体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在最初“请你欣赏”环节,用色泽鲜艳的图片,满池荷花盛开的影像让学生欣赏荷花的颜色,姿态,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之后又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说一说”荷花的美丽,“想一想”荷花池的美景,在深入阅读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读读句子。看着他们的表现,我始终不忘用激励的语言去评价他,学生忘记了胆怯,有的是跃跃欲试的冲动。课堂上孩子们手舞足蹈,读得不亦乐乎。他们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汲取知识,得到发展。

对于整堂课的遗憾就是教学节奏上把握还可以再加强,尤其是引入部分,请两三名学生交流即可;本可使用的分散识字法很合理,但太求稳,有写字讲解得太细,使节奏一下松了下来。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三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五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可取之处。

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来说,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亦是本教案需要改进之处。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中国画--山水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八

1.使学生掌握画螃蟹和金鱼的方法和步骤。

2.使学生热爱中国画,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教师一边讲螃蟹的结构,一边示范。螃蟹的头胸甲圆而带方。,前阔后窄。用笔蘸浓墨点出,由三大点组成,用笔要聚在一起,不能分散。蟹性横强,用浓墨点钳柄,八条腿须用直线来表现它的坚实,钳、爪要画的锐利,最后用浓墨点眼。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一只螃蟹。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螃蟹。

五、小结:

作业做完后,教师可以总结学生作业上的得失,并对下一节课的内容作一定的要求。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有序,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金鱼(中国画)。

1.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教师一边讲金鱼的结构,一边示范。

大红三角形画头,宽笔淡墨画鱼背。

鱼鳃鱼腹用线勾,四笔画出金鱼尾。

淡墨勾出大圆眼,重墨点睛再勾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几条金鱼。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金鱼。

三、课后小结:

作业做完后,展示好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189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