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有机提炼和整体把握,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撰写总结时,我们要做到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多的俗套词汇和空洞的陈述。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总结方法和思路。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学会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多角度地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提高美术欣赏与评述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
一、质疑导入。
1、你对抽象画有什么印象和感受?
2、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1、课件出示以秋为题的两幅作品:《秋之韵律》(抽象)和《金秋》(具象),同时播放音乐《秋意浓》。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你在两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秋之韵》在黄色的背景上有杂乱无章的黄色、白色和黑色的线条;《金秋》中有被染成金色、橙色、红色的树木等。)。
3、对比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主题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秋之韵律》画面中没有具体的景物,却有金色秋天的氛围,感觉抽象画能表达的东西更多,表现的更新颖、更耐人寻味。)。
(二)明确概念,了解背景。
1、教师运用课件介绍抽象画产生的背景。
三、感知不同风格。
1、感受冷抽象。
2、探索活动。
小结提升: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是画家经过深思熟虑、推敲演练的结果。
3、对比分析冷、热抽象风格的作品。
出示热抽象风格的作品,与蒙德里安的作品进行对比。提问:同是抽象画,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热抽象情感热烈而明显,画面自由洒脱;冷抽象理智冷静,情感不明显,追求画面的审美。)。
4、小结:冷抽象和热抽象的分类。
1、分析美术元素。
出示三幅作品:霍夫曼的《昼夜平分点》、罗德琴科的《无题》、德.库宁的《无题》。组织学生讨论:
2、分析画面组织,感受画家情感。
(1)分析画面。欣赏《沧桑之变》和《坐着的女人第一号》提问:这两幅作品在画面组织和材料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2)理解情感。
提问:你觉得画家这样组织画面表现了什么?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一、回顾与总结。
1、总结艺术特点。
(1)挑一挑,下面哪副作品是抽象画?为什么?(2)想一想,抽象画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抽象风格的物品有哪些?(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抽象风格的物品)。
二、评述活动。
1、请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抽象画的理解和感受。
2、对比思考:抽象绘画与写实绘画相比,有什么不同美感?
3、教师总结提升:写实绘画形象逼真,我们仿佛可以走进画面;抽象绘画充满创新和变化,让我们走进画家的内心。
三、艺术拓展。
展示画家进行抽象画创作的场景。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三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3、新授。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如何表现、f、绘画步骤。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6、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学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质疑师小结:
(1)谁学画?
(2)学画什么?
(3)为什么要学画?
(4)怎么画的?
(5)画得怎么样?
二、初读释疑。
1、带着以上师总结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字义。
(2)读通课文。
2、检查反馈学习情况。
(1)重点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读。
3、释疑。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图激情。
出示课件。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学生纷纷发言)。
师:请你们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师:你觉得这些荷花怎么样?生:哇,荷花好美啊!(教师课件显示美丽的荷花。)。
师:你能说说这荷花美在哪里吗?
生:多个学生说(略)。
四、指导学文。
生:第2段。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2段。边读边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师: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师:你真能干!(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写的画面。)。
什么叫“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微笑点头)你找得真准!(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画面。)。
师生:品读句子。
(1)比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叶上有水珠。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2)出示插图,边读边体会雨后湖面、荷花、荷叶的美丽。
(3)想象说话。图上的蜻蜓会对荷花姐姐说些什么?
(4)小结。是啊!这些美丽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红湖水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极为奇妙的画。
师:王冕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该怎么读好这句话?
五、小结。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五
诞生已有1xx年的抽象画,早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和传统艺术,在中国却还是一门当代艺术。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很多人对抽象画还很陌生,并存在较多误解。
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在香港苏富比本季的秋拍中,一幅赵无极的油画作品《7.4.61》(意为1961年7月4日作)以1390万元成交,这虽然与赵无极作品的拍卖纪录还有差距,但是查阅此幅作品的成交历史,可以发现这幅作品在xx年,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中的成交价格是差不多459万元,可以看出在6年的时间里,这幅作品翻了3倍。作为在世的抽象主义绘画大师,赵无极的作品能够带动这样的风潮,也证明了收藏界对于抽象主义绘画的.价值认定。
其实无论对于国内的画界还是收藏界,对抽象主义绘画一直缺乏一个全方位的认同。甚至有许多人认为画家选择抽象表达是因为这样做“比较容易”,“不需要基本功”,这当然是很偏颇的看法。但是从国内的美术发展来看,从1979年的“星星美展”,到“85新潮”,都是抽象艺术打得头阵,但是到了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最火热的部分,在国内外爆炒至天价的作品中,又很难看到抽象艺术的影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国内的抽象艺术被收藏界“滞后”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滞后”,或许会成为现在的机会。
在天津,坚持抽象绘画创作的画家属于“少数派”,现任职于天津美院的油画家王小杰,就属于这“少数派”中的中坚分子。其实王小杰早年的作品一直以写实为主,1985年,他的毕业作品《慕》就曾参加国际青年美展并发表于国内当时最权威的《美术》杂志封面。19xx年,王小杰考入了中央美院研修班,受徐冰的影响,他开始考虑绘画的形式问题与“真正的内心释放”,至90年代中期,王小杰从一块小化石中获得灵感,开始了完全的抽象主义创作。王小杰坦承,自己在绘画创作的时候没有太多关于“市场”的考虑,但是从多年的创作中,王小杰认为抽象的作品并不比写实的作品来得容易,也需要大量的修改与斟酌,因为“表达一种情绪并不比表达一种具象简单”。
1995年,王小杰旅居澳洲,新的文化氛围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他的绘画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在澳洲举办的画展中,当地的评论界对他的“东方精神”有很高的评价,而远离故乡,也使得王小杰有了对中国文化更冷静的思索。王小杰认为,相比于一些旅游图解式的“中国风情”作品,更讲究艺术语言的抽象作品对于深谙艺术价值的国外藏家来讲,显得更“真实,生动”。所以,对于抽象绘画的价值判定才是最关键的。王小杰认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价值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标准是原创性,这是最基本的。第二个标准是具备视觉张力,也就是说,抽象绘画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一定要有视觉美感,第三个标准是当代元素,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抽象艺术也要与当代生活有一个对应。第四个标准就是艺术家的资历,很好的写实功底会有助于抽象艺术语言的表达。对于收藏家来讲,这也就是判定中国抽象艺术价值的标准与尺度。
其实在海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曾以1.4亿美元创下世界单幅绘画成交价格之最的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波洛克,已经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人物。而近年来像赵无极、朱德群等这些有着“东方背景”的华裔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屡创天价。去年秋拍,赵无极的抽象画《构图第八号》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2624万元;朱德群的抽象画《红雨村,白云舍》去年春拍也拍出了2588万元。所以,许多在市场中颇有心得藏家认为,尽管国内抽象艺术的绘画价格已经开始上扬,但比起那些传统绘画,远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六
1、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三角板一幅,量角器一个。
1、什么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什么?
板书:角
2、测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谁愿意上台量一量这几个角是多少度?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4、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吗?(锐角 直角 钝角)
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这个角吗?
出示例4:画一个65°的角。
(1) 请宝贝们试着利用直尺和量角器自己画一个65°的角。
(2) 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42页例4,看完书后请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讨论:怎样画65°的角?
1、 我也想用刚才同学们的办法画一个65°的角,谁愿意教一教我?生说师画, 边画边板书:
(1)先画一条射线 板书(1画射线)
(2)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点点重合 线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刻度线并点一个点 (3找点)
(4)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4连线)
(5)标出度数(5标度数)
(6)检验(6检验) 这就是画角六步法 板书课题 画角
2、请宝贝们用这种方法再画一个开口向其它方向的65°的角。
2 教学设计
画完后用量角器帮同桌检验一下,再比一比,看谁画的角既准确又漂亮。
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1、 你们会用量角器画角了吗?好!那下面请宝贝们自己在草稿纸上画20°、140°的角,注意速度慢一点,请你把它们画得既准确又漂亮好吗?画完后,同桌交换检查。
画完了吗?同桌检验画正确的宝贝举举手,真棒!!。 再画几个角好不好? 请用量角器画出85°、165°的角。看谁画的又对又快?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1) 动手尝试
(2)集体订正
(3)合作交流
小结:单独使用一个三角板,可以画出30°、45°、60°、90°的角;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可以画出15°、75°、105°、120°、135°、150°等特殊度数的角。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说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吗?想一想都有哪几步呀?
画角
1、画射线
2、重合
3、找点演示角的画法
4、连线
5、标度数
6、检验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七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八
《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写了古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课文的第二节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一段时,我的做法如下:
1.图文结合,初步感知内容。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让学生轻读这一段,并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指名五名学生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最后重点读描写荷花的句子,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想象,激发审美情趣。我让学生再次仔细看图,并借助课文中的有关词语进行想象。先让他们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珠像什么?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还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飞来飞去?大雨后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的?这时,学生的感情激发起来了。他们一个个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打动,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3.产生共鸣,品味优美词句。我再问学生,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还想做些什么?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与王冕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内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诵读这一段,咀嚼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这些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中抒发愉悦的感情。
《王冕学画》是写元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文中的语句看似浅显,但学生的理解是朦胧的容易留于表面的。
在教学中引领孩子通过多种方法学习字词,让学生随着课文阅读活动的进程,对生字音形义的掌握逐步到位;适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补充课外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使学生走进教材。课堂上,师生间热烈地互动,有的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快乐的旅程。他们认识了新朋友——王冕,了解了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也懂得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付出努力。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意境。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声的立体画面。学生才能运用形象思维,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再现在眼前。在教学《学画》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并能。上课伊始,我就设计了“请你欣赏”这一环节,让学生欣赏经过精心挑选的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影像,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也配合图片出现一些贴切的形容词,如:亭亭玉立、竞相开放、含苞欲放”,学生自然地学会了生字“亭”、“玉”。当学生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对“亭亭玉立”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学生犹如置身在美丽的荷花池旁,对荷花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以境入情,我又插入“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的说话练习,环环相连,学生争先恐后地把预习时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句子、诗句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板书介绍一些好词语,如: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等,帮助学生积累。热烈的发言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还给予了他们运用词语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图画,图文结合。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进入作者所写的景色之中去体验,对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较强的感受。课文的第二节描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描写雨后荷花姿态的语句后,再现大雨过后,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红,美丽的云彩倒映在湖中的景象,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还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飞来飞去?大雨后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学生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打动,一个个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纷纷举手发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生得言又得意,学生增加了语言积累,能读善思会说,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展示,他们与王冕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内心活动,对于王冕看得“出神”,萌发“画下来”的想法也就感同身受。最后再让学生诵读这一段,咀嚼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这些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中抒发愉悦的感情。课堂学习的效果增强了。
二、注重朗读体验,提升能力。
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说“一阵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了,有人把它记录了下来。”然后课文第二节内容。让学生品读并找出具体写荷花的句子,说说些了荷花的那些方面。学生通过朗读不仅找到了句子,还理清了作者是通过花的数量、姿态,花苞样子以及荷叶上的水珠三方面来介绍的。“有感情朗读、比读、全班读”,看着提示“湖里有 ,花苞上 ,荷叶上 ”已能试着背诵这部分内容了。而后再读句子,说说“除了写荷花,句子中还写了些什么?”学生们在读中理清了思路,在读中开展想像。“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再如学习第一、三小节时,以“王冕是怎么学画荷花的、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王冕学画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努力练习,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终于取得成功的不平坦的过程。体会到王冕是一个刻苦、努力,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孩子。学生不仅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内心的真实情感与课文发生共鸣,真正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和谐氛围,激发活力。
一个人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个体敢想、敢问、敢说,群体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在最初“请你欣赏”环节,用色泽鲜艳的图片,满池荷花盛开的影像让学生欣赏荷花的颜色,姿态,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之后又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说一说”荷花的美丽,“想一想”荷花池的美景,在深入阅读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读读句子。看着他们的表现,我始终不忘用激励的语言去评价他,学生忘记了胆怯,有的是跃跃欲试的冲动。课堂上孩子们手舞足蹈,读得不亦乐乎。他们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汲取知识,得到发展。
对于整堂课的遗憾就是教学节奏上把握还可以再加强,尤其是引入部分,请两三名学生交流即可;本可使用的分散识字法很合理,但太求稳,有写字讲解得太细,使节奏一下松了下来。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九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可取之处。
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来说,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亦是本教案需要改进之处。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做到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重视学生积累精彩语句和段落。
4、教育学生学习王冕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段落中各句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王冕学画动画、电子小提琴。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观察明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谁能概括一下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生:王冕在湖边一边放牛,一边学画荷花。
师:那么王冕是怎样学画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王冕学画。
板书课题第四课 王冕学画。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化。
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默读课文,并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示课件片2] 第一自然段。
1、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师: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板书:家穷 一边放牛 一边读书)。
3、师:王冕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可以看出他家里生活条件怎样?(生:很穷)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虽然他不能进学校读书,但还不忘记学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生:热爱学习的孩子)。
(板书:爱学)。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句介绍王冕是个画家,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画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示课件片3] 第二自然段。
1、师生共同读课文。
2、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课文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一共有5句话。
(点击课件显示5句话)。
3、理解句意。
生:大雨过后,阳光照的满湖通红。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粉红的花瓣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这两句话主要描写了雨后什么的景象?(生:雨后的荷花。)。
(板书:雨后荷花)。
师:荷花在雨水的洗刷下更加鲜艳了。
师:同学们,你们看!
[示课件片4] 雨后荷花。
师: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你们觉得雨后的荷花怎样?(生:美丽、鲜艳)。
(板书:美丽)。
师:你们喜欢这美丽的荷花吗?
生:喜欢。
师:那么就请你们带着美好的心情,用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点击课件:出现放大语句)。
生随着音乐朗读课文第四句。
师:看到这美丽的荷花,王冕有什么反应呢?
生:王冕看得出了神。
师:王冕看什么出了神?
生:看荷花。
师:“出了神”是什么意思?谁能通过表演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词?
生演示。
师:王冕深深地被这眼前美丽的荷花吸引了,此刻他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要是能把这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啊!
(板书:想画下来)。
师: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把眼前的景象画下来。那么在读这句话时同学们一定要读出心里的这种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和老师一起朗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电子小提琴漂亮吗?你们喜欢吗?想要吗?可是老师只有你把,你们是不是心里在想,“要是老师能把它送给我,那多好啊?”
师:王冕看到湖中荷花的美丽景色,非常想把它画下来。那么在朗读这句话时,同学们一定把刚才心中的那种渴望之情表达出来。
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和老师一起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读。
师结合板书总结: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王冕看到湖中荷花的美丽景色,想把它画下来。我们可以看出王冕对待学习怎样?(生:好学)。
(板书:好学)。
学习第三自然段。
(引言)师:王冕想画出美丽的荷花,于是他开始学画,他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示课件片5] 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朗读、同桌互读)。
2、对读书结果进行检测。
师:王冕为了学画做了哪些准备?
生: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和颜料,又找来一些纸。
师:王冕为了学画,把平时的零用钱节省下来买画笔和颜料。那我们同学会不会也把零用钱节省下来买学习用具呢!老师希望你们能向王冕学习。
师:那他是怎样学画的呢?
生:照着湖里的荷花画。
师:没有老师教画画技巧,王冕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那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生:他开始画得不像,但他不灰心,天天画。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不像 不灰心 天天画)。
生:刻苦。
(板书刻苦)。
师:经过了长时间努力练习,王冕画的荷花——。
生: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王冕学画图。
师:王冕画的荷花和真荷花实在太像了,王冕学画取得了成功。
课文总结:
师:课文讲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指课题引导,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生:课文讲王冕学画荷花的故事。
师:他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
生:王冕刻苦学画荷花的故事。
师:请你把连贯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结合板书总结:这篇课文主要通过王冕学画荷花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家里很贫穷,但是通过刻苦学习,就会获得成功。
四、加强记忆,语言实践。
1、朗读课文,语言积累。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同时找一找你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生背诵喜欢的语句。
师:同学们背的可真好啊!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几名同学没有背,那么请同学们把你喜欢的语句抄写在本子上。
2、观看动画,提高记忆。
师: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记住全文,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王冕学画的动画片。
[播放动画]。
3、语言实践,促进提高。
师:同学们,动画片很好看,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动画没有声音,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给这个动画配一配音。
先请同学们准备一下,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
师:下面就请准备好的同学到前面来,一边看动画,一边配音。
五、小结。
师:王冕的故事让同学们很感动,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们说,那么就请你说一说今后的打算吧!
生:我要向王冕学习,不怕困难,努力学习。
师:老师非常高兴。
生:我要认真上课、读课文、写作业,不让老师生气。
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我今后不乱花钱,把钱节省下来买文具。
师:我想爸爸、妈妈一定很开心。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听不见声音,但我们通过努力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示课件片8] 千手观音。
师:同学们,她们和你们一样是聋哑人,但她们却跳出了最动人的舞蹈。
[示课件片9] 学生照片。
师: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不会落后。所以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
[示课件片10] 我想说:只有努力,才会成功;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一边放牛 一边读书 家穷。
荷花美丽 想画下来 好学成功。
不灰心天天画刻苦。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分析:课文描述达芬奇努力学画和画画的事,赞扬了他认真练画的精神,并高度评价了他伟大的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达芬奇对自己的绘画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认识生字。
重难点:从达芬奇的成长经历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
时间:
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二、请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画上记号,读一读。
三、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你认为他成为著名画家的最决定因素是什么?
五、请学生谈一谈从达芬奇的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六、积累内化。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记住达芬奇的名言:“好,但还要做得更好”。
七、拓展活动。
课文阅读更多有关达芬奇的故事。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中国画--山水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三
《王冕学画》是写古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课文的第二段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一段时,我的做法如下。
1.图文结合,初步感知内容。
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让学生轻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并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指名五名学生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最后重点读描写荷花的句子,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想象,激发审美情趣。
我让学生再次仔细看图,并借助课文中的有关词语进行想象。先让他们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珠像什么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还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飞来飞去大雨后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的这时,学生的感情激发起来了。他们一个个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打动,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3.产生共鸣,品味优美词句。
我再问学生,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还想做些什么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与王冕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内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诵读这一段,咀嚼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这些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中抒发愉悦的感情。
在这一段课文的教学中,通过想象,学生形象地感知了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再现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雨后荷塘图,在对大自然的美景的观赏中,在对优美词句的品味中,他们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审美的情趣得到了培养。在这段课文的教学中,通过想象,完成了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
安徽省无为县鼓楼小学曾素琴。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四
[智育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中国画绘画工具。
形式-分析绘画方法-进行绘画。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3、新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如何表现f绘画步骤。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3)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介"字、"个"字,或"梅花"、"鼠足",或"破笔"等形状的点,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疏密相宜,以表现山石、地坡、树干和树根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点法也用于线条之纠结处,借以明显界限,或墨光不显、阴凹不深处,即以点苔法补之。传统山水、花鸟画中,点苔用笔宜轻,忌杂乱板滞。
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新课改提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在中国画教学中,我有目的的进行了实验,注意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简笔水墨金鱼画法并不复杂,学生教容易掌握。但我不提倡学生都只会临摹我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画出有个性,有故事的作品。仍有少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但是也有些作品表现的很大胆。,很生动,如“水族奥运”,“鱼戏蚪”......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五
1.使学生掌握画螃蟹和金鱼的方法和步骤。
2.使学生热爱中国画,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教师一边讲螃蟹的结构,一边示范。螃蟹的头胸甲圆而带方。,前阔后窄。用笔蘸浓墨点出,由三大点组成,用笔要聚在一起,不能分散。蟹性横强,用浓墨点钳柄,八条腿须用直线来表现它的坚实,钳、爪要画的锐利,最后用浓墨点眼。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一只螃蟹。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螃蟹。
五、小结:
作业做完后,教师可以总结学生作业上的得失,并对下一节课的内容作一定的要求。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有序,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金鱼(中国画)。
1.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教师一边讲金鱼的结构,一边示范。
大红三角形画头,宽笔淡墨画鱼背。
鱼鳃鱼腹用线勾,四笔画出金鱼尾。
淡墨勾出大圆眼,重墨点睛再勾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几条金鱼。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金鱼。
三、课后小结:
作业做完后,展示好作业。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手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学准备:中国画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手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新授。
1、师: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如何表现f绘画步骤。
《游春图》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4、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6、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9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