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一
之前说自己看过听过这本书,但只能够知道课题分离,知道分清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感觉。也没有真正的应用!
那重新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看这一本书,其实不是看书,更多的是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没法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领悟,所以选择了去看解说,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识。这就是静不下心来,太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变!!!这个很危险,因为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当你盲目假装的自信却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因为自己的闪光点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虚的,一吹就倒。所以现在装自信没有成功后反而越发挫败了!
因为你最近的情绪彻底内耗,你无法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全盘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无法自拔,觉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这一份工作,可能我辞职之后就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过度的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对自己的过去思考,!因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彻底的成长,这些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都能够找到一个现对应的点。
那首先,这本书是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学历样貌样样不出众,比较自卑,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比较消极的青年去找一个哲人寻求真理。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他问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这个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中心观点:我们要去承担责任。
问题:你觉得别人可以让自己高兴嘛?你可以让别人高兴嘛?
答:按钮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决定按不按这个按钮选择开不开心!
一:会以为自己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会去归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过去的经历:那这本书里的真人并不会去推理回去式的问题,就例如大象在小时候被拴在铁链的时候,他挣扎了三次都没有挣脱,但但他长大之后,有力量的时候他不会选择挣脱,因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挣脱不了,铁链不需要做什么就依旧能把他束缚住。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起失败,挫折归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离开家庭了,那些以前发生过得事情,已经对你没有影响了,是你自己选择,他持续有影响,就想那个细细的铁链,你有能力,你有主观话语权了,但是你选择不背责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变不了了,对自己不自信。
那这里批判了你一个点,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变,你口头想着改变,你改变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说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创伤,你的性格,你的条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习惯,我想改变但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经很焦虑了,你看我想改变已经想的这么痛苦了,这么累了,我已经真诚的为自己改变付出痛苦了。但你的目的却没有改变!你只是在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逃避,寻求安慰,想把责任怪罪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去承担责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选择你快乐和悲伤,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在于别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却好像一个局外人,没有自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自我的想法和诉求,有的都是对他人的要求。这就是对我们内心的心理边界混乱所带来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边界,可看《被暴力沟通》丢了那个我,就是丢了沟通的权利,说话的主题里没有我,是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该怎么做怎么做,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你不应该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事物的期望也低一点,不要总想着这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可以在这里获得永久的工作机会,你的未来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视的成绩。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只是来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时刻是什么样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对人生感觉到万般不幸,对万事觉得诸多无奈,非常急切想要换一个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两个人,换个活法。又一边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对改变无能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没有任何的心理资源和条件?这个画像是极其危险的,需要去调整的!!
过去:不要去过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归根到原生家庭,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护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了。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我们为经验赋予怎样的意义!
历史会存在影响我们,但他无法主导如何影响我们。就看你如何解释你所经历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让过去成为你的羁绊,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一个看法。
未来: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忧未来过得不好。未来就是一个一个当下构成的,当下即未来,未来即当下,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有意义更光明,未来也不一定是充满了令我们恐怖的不确定性。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未来即当下,未来也还未到。所以你只有对现在有掌控。记住,活在当下!
一个是空间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五:过去并不糟糕,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未来也并不可怕,不会比现在更差劲,所以不要太过于去担忧。好好珍惜现在当下的事情,当下即是未来,何为当下,今天,此时此刻,你为你现在面对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当下!
六:焦虑和抑郁的本质就是你对事物的失控感,来源于自我的价值感体系紊乱,想着操控一切,想着我必须要对其他人有用,我必须要出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病态的行为。这里例如你就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实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讨好型人格的一个人格倾向,所以你,现在还年轻,还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社会角色还不多,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纠正,调整!
你要趁着你还年轻,只是单纯的一个社会公民角色的时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变的地方,在一个倾向的状态就将其调整,通过学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去改变,去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自己的人生边界。让自己在将要承担更重的社会生活压力时,你就会有资量去应对,而不是被动拖着不太健康的心理状态模式进入到更多的社会角色里,结果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变。你所逃避的都会在未来以更重的一种方式回馈于你。你还想未来继续痛苦嘛??!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阅读哲学或传记书籍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为了学习别人对待事物和人的态度、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有迹可循,才能更加豁达从容。
大部分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伤害了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了。离开人际关系,我们无法独立生活,但只要处理得当,我们就能改变并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关心的不是如何对待别人,而是我们如何被对待,如何变得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信心,但是如果我们太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就会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就会抛弃真实的自己,活在别人的生活中。
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轻松自在。你不会在两个人的关系中看重自己的价值,被人称赞你也不会感到喜悦。如果你想获得贡献感,你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社区,在一个团队、部门或公司中看到你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个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他人的关心和鼓励是横向的关系,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称赞的`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无能的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的很不幸,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在书里也提到了类似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很讨厌自己,但是当你问他为什么不改变时,他会告诉你一堆理由,什么没时间,什么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只会看到改变之后的好处,梦想着自己活成另一个人,可是一旦到实行,他们永远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书中跟哲人辩论的青年。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古人说,知行合一,但显然,他们并不在此列,他们上一秒在说自己浑身没有一个优点,下一秒还是该游戏游戏,该玩乐玩乐,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从本质思想上想改变,至于为什么说这些话,也只是给自己一个“善”的理由,你看,我之所以这么一无是处,是因为我没时间啊,我忙啊,我还要去干嘛啊,从因果上来说,这所谓的“一无是处”倒正是他们不改变的内在理由,给自己的不努力答的梯子。
就像书中有脸红恐惧症的一个女孩子,她觉得只要治好脸红恐惧症,自己就能像心爱的男孩子告白,可事实上,她最害怕和最想逃避的事情,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拒绝,是失恋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所以,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在,就可以自我逃避,你看,是因为我有脸红恐惧症,所以我没办法向心爱的男孩子表白,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再来就比如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职员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就能一起顺利”这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人还是这个人,困难依然没有消除,只是给了自己心里安慰。
永远记住,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过去已去,未来未来,当你正视自己,从思想的本源正是自己需要改变,你的改变才能有效、真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xx,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关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荐的,最开始看到书名你会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于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购物车迟迟没有付款,后来陆续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不错,于是决定入手看看。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是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编撰的心理学书。它是通过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来逐渐解答青年对人生的种种疑惑,从中阐释阿德勒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不同,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目的论”,即人们所考虑的不应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听过,曾经跟朋友也一直探讨过这个问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不是终其一生的',前几天微博热搜也出现过类似话题“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20多万人的投票有15万人认为能决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观点,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一定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过去的经历的确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响,但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众所周知,今年赣榆有一名城头中学的高考生姜同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选择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盐城师范学院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英语专业,选择四年后回到赣榆做一名乡村教师。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新闻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后来想想,他的行为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迈,从小家境贫困,母亲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父亲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论的观点,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应该是抱怨父母,抱怨命运不公,堕落度日,觉得自己这辈子毫无出路。尤其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可是他没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里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即便在仅有的一盏不知道几十瓦暗黄的灯光下依然努力奋斗,并最终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说他喜爱英语,希望做一个乡村教师,可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说实话,我不相信他那样的家庭环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带给他什么样优质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虽满脸成熟,没有看上去像18岁的同龄少年,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我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
书中还谈到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实我觉得不太能苟同。我认可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不认可父母及老师应该将课题分离出来,放任孩子的学习。我现在任教一年级,我们班有些孩子已经展现出不爱学习,不听课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课题应该分离理论,此时的父母老师都不该干涉,任由孩子自行发展,告诉他你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会伸出援手。我不认为是这样,这个年纪的孩子说实话还没有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他们还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许多孩子尤其是农村娃还没有从幼儿园那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我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概念,没有我要“学习”的意识,如果此时老师和父母任由他发展,不进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毁掉,难道家长、老师这时候不该及时主动参与孩子的课题,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树立学习的意识吗?我所谓的干涉不是要打要骂,只是因为孩子还不懂甚至不清楚“学习“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作为成人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其了解。
书中还有许多现点让人读来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人的心理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时此刻,获得人生之自由与幸福。(朱小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之前我说过,我变成了一个油腔滑调,油嘴滑舌的人了。当时半调侃半认真的说自己只是在靠近自己的本心。但进来发现并不全然如此,可以说是在靠近本心,但是是以一种更加曲折的方式,绕了半圈。
最开始改变的尝试是想着皮一点,将一些想法半认真半虚假的说出来,比如说特意给陆哥买,留的提子。然后发现还挺好玩,开始大家好像也觉得不错,自己也挺享受其中。结果我就像小孩子拿到了喜欢的玩具,不停地如此尝试,放飞自己。中间我还产生了误解,以为这正是我所喜欢,想要这么做的(虽然那段时间确实很喜欢,也想这么做)。但现在想来,这样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加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不过与此同时在其中也参杂了玩笑,虚假的成分。其结果就是在油腔滑调,油嘴滑舌上越走越远,带着几分真心,几分玩笑,不停的口嗨。
然而这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说保持本心,仍然不过是换了一层马甲的软弱罢了,本质并没有变。在很多关键的地方,仍然十分软弱,十分被动,实际上仍然是在逃避。所以很多时候仍然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仍然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伤害他人,小心翼翼。
下一步我会尝试更多地直接表述自己的喜欢与讨厌,想与不想,更加从心。但至少现在,还是做不到课题分离就是了,或许永远也不想做到这个地步,或者不敢做到这个地步。
x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得以获知阿德勒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深以为然。
以下是我当前的理解,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阿德勒心理学。
对任何人物、事件,除因果论调之外,要以目的的'眼光加以看待。
比如你想表白某个异性但却一直没有行动。常规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害羞,所以没有勇气表白。
那么如果从目的论来看呢?
你对异性表白是想与对方在一起,成为男女关系。而你还没有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之后不能达成此目的,即被拒绝。所以为了避免被拒绝,你选择不去表白,而害羞则成为了不去表白的说辞。
当面对事件之时,要学会课题分离,关注并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进行干扰。
比如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了一段感情,既然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就要对此负责。这是你的课题。
而你的另一半是否会选择原谅你,则是对方的课题。
你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争财产抢子女,但对方是否仍会选择与你在一起,都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原谅了你,那么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并非是因为你采取了某种行动。毕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部分也正对应了目的论。
每个人都有群体需求,都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一员。行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身处的组织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期待或要求。
工作中的团队,是最恰当的例子。
共同体是一种需要慢慢体悟的感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七
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对《了凡四训》里面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一位秀才早年找算命先生算命,告诉他说他考试一定会考第二名,并且活不过五十岁”,他在十几岁参加乡试的时候的确得了第二名,后来进京赶考,在街上遇到高人聊天,提及起算命先生说过的话,高人说他此番一定能考取功名,笃定认为自己之前考第二名已经灵验了,这次必定不能拔得头筹,并且说自己脾气暴躁,和家人相处经常发脾气,不是长寿之兆,也会终将应五十之寿的推测,高人说:上天教会人类推算的目地本来是为了人们避灾避祸的,比如你明知自己脾气暴躁对身体不好,就该修身养性,避免英年早逝的命运。这位秀才听了高人的话,更加发奋图强的读书,改变自己坏脾气,最后考取功名,并且活到八十岁善终。
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的正确或是错误,人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可能知乎逛的多了,坚信阶级的存在,并且在心里夸大了这种东西的意义,又受到到蝴蝶效应的启发,觉得一切都是过去的所作所为造成的,而在过去的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未来会去向哪里,于是人生变成了一条一成不变的直线,我一直被随机性所决定,却始终得不到贡献感。
还好有这本书,我决定立足于此时此刻,那个长久的未来无法预知,我只要记得:我现在能做些什么能让我有贡献感,能对自己多一些自我肯定,能更喜欢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八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九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虽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改善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虽然采用的是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撰写的:对人生充满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超然居住在乡野的哲人之间的对话;看似有些理论的直接阐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够,其实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的。不过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观点是“焕然一新”的,甚至是颠覆和挑战你原来很多的认知的,所以读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品味,细细反刍的过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于之前听了唐捷老师的心领袖,所以有些观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据和出处的感觉。唐老师的课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深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就如这位书中的青年,当他听到一些观点的时候,不仅是怀疑,有时是愤怒,跟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常规理念以及社会主导规范都有相违背的地方;他会质疑跟哲人的观点,甚至公然挑衅哲人的说法,但是随着对话慢慢深入,开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践行。
最近我也在探询心智模式如何从2.0规范主导(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种角色里,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过渡或者说进化到3.0自主导向(依着自己的价值观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对立的立场,如何从争对错,论输赢到能够以更多元,多视角看问题,能够包容多种观点;从各种社会规范的角色里随时跳脱出来,拥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种“应该”观念的束缚,比如我应该做个他人眼里的好妈妈,好妻子,好员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种角色,同时又能自由地脱离出来。这种生活在他人眼里看来或许会有些自我,也许会遭到其他规范主导人士的质疑,甚至“被讨厌”,活成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如唐老师在心领袖的项目中所说,当你进化了的时候,可能朋友都要换一波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7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