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7:24:02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十篇)
时间:2023-04-01 17:24:02     小编:zx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1.在新课标培训阶段,认识到分组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就对学生分组,并培训了小组长,教学过程中证明作用非常大。没有出现“摁不下去”的情况,分组对于组织探究教学非常重要。

2.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比较好,4个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3.还存在照顾不到的学生,分组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有的组同学始终没有发言,课后还要了解情况,如果存在问题,就有重新分组的必要。

教学反思

每堂课后,我都有很多的感想。这堂课后,我又一次感觉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会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知识的方法。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观察来整理、获取信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如:学习生物的应激性特征时,学生看完教师提供的素材后,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例体会生物的应激性特征。同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新陈代谢问题时,让学生以自己为例讨论其具有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出发,会使他们讨论时产生兴趣、有的放矢。课堂中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讨论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者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增进友谊和了解,培养团结友爱、与人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以下结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社出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等知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关键。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对于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因此是较为抽象和陌生的问题。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感性认识是教学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上节所学习的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知识,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血液循环图解,思考讨论了“观察与思考”中的两个讨论题。在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表达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合作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得参与的机会。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

本节课有三个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本节课对每一个内容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一句话,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特别运用新的“学”—“探”—“导”—“练”—“清”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形象的展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当我们进行教育或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我们采取了哪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育或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不能只看是否反思了教学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否努力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为了分数?即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的反思?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与发展。

通过理念反思,让我们在每上一堂课前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非仅仅掌握知识点。我们在教学中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已具备的科学知识、相关的技能,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才更有可预见性。

怎样利用课程资源?课堂要实现目标需要哪些资源?课程目标与资源方面怎样架设桥梁才能更好地达成效果?怎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可用学校及社区图书馆等拓展学生的视野,走出课堂,走向实际生活,从而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反思课堂设计模式就成为教学行为记录反思策略的主要线索。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对象分析:学生预备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

(3)教学顺序:包括环节、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

(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5)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通过课堂反思,让我学会了教学设计时如何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核心提示:一位成功的教育者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所谓课的第一锤也就是课的导入部分。我一直很重视课的导入,希望我的每节课的导入都...

一位成功的教育者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所谓课的第一锤也就是课的导入部分。我一直很重视课的导入,希望我的每节课的导入都很精彩,都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很难做到使我的每节课的导入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刚开始讲课的时候,由于过于重视导入,结果事与愿违,我的导入语内容过长,有时说着说着就与中心内容游离了,违背了导入语的本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们没有学习的兴趣,导致接下来新课的学习也枯燥无味。

有的时候我自认为我的导入还是成功的,如在讲“练习测量”一节时,刚开始我就拿出了许多测量工具,学生们都觉得很新奇,所以兴趣很高。我还尽量地使导入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我让他们测量他们手中生物课本的长宽高,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测量,很快就测量完了。就这样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得到了很多感悟。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得老师用语言引入,当然如果老师要设计导语,那么导语一定要有启发性,吸引学生。导入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学生们对直观的事物最好奇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物品,学生们便会很专注,很捧老师的场。

还有一种导入方式就是设计一个小游戏,寓教于乐,学生们不仅愿意参与其中,而且对于老师而言还会赢得学生的欢迎喜爱。

还有就是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本末倒置,会影响整个教学设计。我觉得导入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3分钟。而且有时可以零导入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1、关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教材精炼地概括为“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致关重要的: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在教学中,除这两个特点之外,为贯穿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我通过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又拓展了鱼的体形、体色、体表、侧线等知识,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模拟探究,学生初次接触模拟探究,对其优缺点认识不够,此处我先引导学生分析,然后开始探究活动。

一是橡皮筋扎得不牢,“鱼”做得不结实,影响实验效果;

二是塑料板不够稳固,需用钉书器多钉几个钉;

三是模拟鱼游泳时用手轻轻按住“鱼”的前部,手一定不能用力,否则影响“鱼”向前游动,以上几个方面在教师演示时要强调要求,否则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3、第二课时,我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将问题分成两部分,分别讨论和展示,效果很突出,今后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对模式进行微调,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做如下反思:

1、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达到对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预先设计好问题方案做到在不同环节中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学困生的表现,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强烈的逆反表现从而使师生间出现矛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全面用不同手段来激发他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忽略了他们。

3、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从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方面转化,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要做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就必须给自己很好的定位,我们在频繁的考试中可能已经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从而把他们看作学习的机器弱化了对他们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放下“鞭子”融入他们,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聆听者、协调者、启发者,切实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等)并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信息随机生成出来。

4、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结果或者结论无须多研究。

5、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凡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又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教师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让学生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谓的学以至用。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利用生物知识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兴趣倍增。

6、利用好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要有情感的投入。

7、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在不断的积累中才会进步。

8、初中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和叛逆时期,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不要压抑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教学就无从谈起。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说到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就知识论知识,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初中生物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科理科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对理科的学习兴趣和理科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的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开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开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游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人类传染病的种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作如下归类:呼吸道传染病:拜拜飞马流星拳(百日咳、白喉、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消化道传染病:鸡伤病系二虫(脊髓灰质炎、伤寒、病毒性肝炎、蛔虫病、蛲虫病)血液传染病:疟疾流出黑丝虫(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出血热、丝虫病、)体表传染病:沙眼疥疮癣,炭(炭疽病)破(破伤风)血吸与狂犬。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了。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灰质和白质、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传染病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职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单细胞生物》一节,主要以草履虫为例讲授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将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实验设计改为探究实验,并加入了收集资料等要求,尝试着将此课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能力的一节课,充分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目的。体,通过这节课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因此,在课上学生要做的

在课前,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上网、去图书馆、上书店等),收集了大量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资料。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大大增加了他们获取知识、锻炼思维的能力和机会。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形容草履虫的外形、运动、取食、消化、呼吸等,使课堂显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感到学生尚未被束缚住的丰富想象力。在接下来的探究实验中用不同的刺激因素(糖、食盐等)刺激草履虫,观察比较草履虫的应激反应,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既能有效的完成教科书上的教学要求,又能锻炼观察和表达能力。

这样处理教材、设计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学生记忆深刻,教学效果甚佳。这种教学设计,既教授了新知识,又锻炼了各种能力,体现了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参与者。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充分享受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受实验材料的限制,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好,有些前松后紧。

2、探究实验的讨论不是很充分。

3、如果将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处设计成动态课件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九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生物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生物》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

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

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简短篇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资源愈加丰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生物学教学中,大量的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有丝分裂的过程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动态化、直观化,并受到了学生的赞扬。但是,当笔者在批改作业时,却发现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呈现的一道极其简单的题目,竟然只有几位学生做对了。惊讶之余,笔者开始反思: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多媒体课堂,为何教学效果会如此不理想?

笔者执教的是高二生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仅内容多、课堂容量大,而且课时有限。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正是教师所需要的。但是,教师不能把内容多与大容量等同起来。首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共同探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容量。如果一堂课中,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太多,每个知识点便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教学“有丝分裂”时,笔者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既讲有丝分裂的内容,又涉及一些相关知识。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内容。所以,笔者得出一点体会: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探究、总结,不断地有所收获,并不是内容多就好。教师不如选择某一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挖深、吃透,让学生充分领悟,完全掌握。

虽然教学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但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并不完全符合教师的教学思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自主开发课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细胞分裂、光合作用时,教师用动画、录像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有一个优点,就是呈现板书的速度较快,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有个缺点,因为幻灯片呈现的时间太短,学生往往来不及记笔记,这容易造成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的恶性循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放慢速度,多留给学生动脑筋、动笔头的时间,并且开展讨论式教学。笔者发现,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让板书发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充分展现学生独特的见解或者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订正,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弄懂。经过教学检验,这种教学方式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虽然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弱势。如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较差,无法记录师生互动交流建构的知识结构,而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所以,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现在新的教学工具层出不穷,但教师还是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并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其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72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