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回归的论文篇一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归深阅读_高中议论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阅读是时下一种时髦的说法,这种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方式与快节奏的生活相适应,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我更羡慕、更钦佩回归深阅读的人,因为他们有机会调动各种感官,体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读余秋雨的《寻觅中华》,我体会到深阅读的魅力。30年前,余秋雨潜迹半山的蒋家藏书楼中,研读古代文化典籍,他说:“我的生活立即变得纯净,我的心态变了,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坡山树山岚一齐拽着我蹬开了山下的浑浊喧嚣,使我飘然升腾。”我不敢说这次深阅读改变了余秋雨,但它促使余秋雨开始慎重地思考一个大课题:什么是华夏文明?什么是炎黄子孙?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学者,若没有任何动机,怎么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思考如此恢弘的问题?是深阅读激发了余秋雨的求知欲,又促使他将文化的魅力传播给更多愿意投身书籍的人。
其实,选择深阅读即选择了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态度。我们在浅阅读中直接获取信息,很少认真思考。我们失去思考、钻研的主动性,得到的'仅是一时的方便和快感,或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人群中炫耀的资本。而在深阅读中,我们解放想象的翅膀,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深入思考来解决问题,化被动为主动。
陈省身曾说:“读前人的书,欠前人的债。”读书为何会有负罪感?因为陈老从书中掘取的太多,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读书欠债”?回归深阅读,使我们尊重作者,反复利用书籍中的资源和智慧,每一次深阅读都帮助我们挖掘先贤们不竭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回归深阅读,为自己疲惫的心寻找一个安静的归宿,在书中觅知音、话人生。
回归的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 :当代漆画家乔十光和唐明修,虽然创作风格截然不同,却不约而同地以“漆园”来命名自己的漆画工作室。对“漆园”名称上的借用,代表着漆画家回归传统的创作观念:一方面坚持以中国漆作为漆画艺术的主导媒材;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回归传统的创作心境。
关 键 词 :漆园 漆画 漆文化
一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有一个观点,他认为画家不是“画所见”,而是“画所知”。对于画家而言,这个所知当然极大程度上指的是艺术传统。而对于中国画家而言,当他从临摹(而不是写生)开始进入艺术的传统之时,传统的影响相对就更为深入。其实,从中国画的临摹到(蒙童)文化学习的诵经,都表明中国文化对继承传统的重视。在这个意义上,面对漆画7000年悠久的历史,今天的漆画家应该因资源的丰富而备感喜悦。
当然,对传统的继承并不在于复古,即使打着“复古”旗号的运动,如孔子号召“克己复礼”,也并没有使“礼”得以恢复,事实上,历史也不可能重复。继承传统的意义在于“温故而知新”。正如设置“蒙学园”或让孩童诵读经书等继承传统的行为,在当代中国漆艺界,乔十光、唐明修这两位一北一南的著名漆画家,也在设置自己的“漆园”。乔十光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唐明修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不同的两代人,有师生之谊,由于对中国漆文化艺术的共同追求而结为忘年之交。正是感于对7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彰显自身对中国漆文化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他们先后不约而同地巧妙借用“漆园”一词命名其个人工作室。这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上的借用,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的一个复归。
乔十光的“大漆园”选址北京郊外,他不仅大量搜集漆画、漆器,还在“漆园”里种了一棵漆树,精心栽培,寄托自己对中国大漆的迷恋之情。唐明修的“漆园”同样选址于福州郊外的幽山静水之间。如乔十光一样,唐明修也大量收集和修补传统的漆器,同时,唐明修选择留在山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躲”在自己“漆园”里的乔十光和唐明修犹如庄子之“避”在漆园,战国时期的庄子在漆园里酝酿成就了影响千年的伟大思想及论著,而乔十光与唐明修则在“漆园”里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漆画作品。这个对比耐人寻味。正如庄子在漆园里将现实与梦想融为一体一样,乔、唐两位漆画家也将自己的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我们实在难以分清他们究竟是为了漆画艺术而选择“漆园”的生活方式,还是为了“漆园”的生活方式去从事漆画艺术。但有一点非常清楚:“漆园”的生活方式隔绝了外界的人事纷扰,宁静的环境能平和人的心境,让艺术家能够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和思考中。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漆艺的一片“净土”。“漆园”也因此成为现代中国漆文化世界中一道久违的文化风景。欧洲知名汉学家施舟人先生被“漆园”中的唐明修十几年如一日、从不知倦的艺术探索精神深深感动,他完全“没想到在中国竟然还有这样的艺术家,为了生活而用自己特有的艺术创作形式去工作”。在他的眼里,唐明修的作品如“《漆语》本身显示的是about living art。”①当施舟人先生选择在福州大学任教,并选择在“漆园”的附近建筑自己的房子做“漆园”的邻居之时,我们可以看到“漆园”的影响正在向外辐射。在这个意义上,“漆园”已经不仅仅是乔十光和唐明修创造的一个潜心研究、思考和创作漆画艺术的场所,这体现了他们共同坚守用中国漆作媒材主导的信念,而更多地是为漆文化精神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范例。
从乔十光与唐明修的创作经历和创作主张,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乔十光一向认为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有很多契合之处。因此,艺术家应该学习传统。当然,学习传统并不是为了“画古董”,而是要从中汲取营养。乔十光自己就非常乐意也善于向民间艺术、传统艺术学习。为了学习漆画,他曾先后八九次到福建漆乡。在福建,他得到了身怀传统髹饰绝技又具现代创新精神的著名漆艺家李芝卿的指点,同时接受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恩泽。有人说,民族、民间、现代是乔十光漆画艺术的显著特征。这正是乔十光立足传统“温故而知新”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强调向传统学习,乔十光倡导使用天然漆。诚然,他也承认天然漆价格昂贵,创作时易引起皮肤过敏,工艺程序繁杂,新的媒材合成漆大有取代天然漆之势,但是,合成漆在运用上始终与技法精细、制作严谨的天然漆存在距离,对天然漆的使用,则如戴着脚镣跳舞,像蚕一样作茧自缚,方能成丝。
唐明修授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在有“漆乡”之称的福建,唐明修受到了民间和传统漆艺的熏陶,很自然地以天然漆作为自己的主要媒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漆的颜色会逐渐深邃而透亮,这就要求漆画家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漆画甚至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最终完成。与其说他是在守候自己作品的最终完成,不如说他是在坚守一种传统,他要从古老的技艺和原料里寻找艺术灵感。这正如他在“漆园”十几年如一日的生存,是一种与漆的精神息息相关的生存方式,或者,干脆就是一种漆的生存方式。在他看来,天然漆材料的特性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秉性,日常生活既像盒子一样需要包装,也能够起到隔离作用,而漆非常适合于这两个方面的功能。即使信息发展到今天,人们仍然需要这些东西,需要7000年以前固有本性的回归。
二
乔十光与唐明修在各自的“漆园”里,以各自对传统的理解与变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从总体上来讲,乔十光的漆画作品线条感强烈,人物尤以动态刻画为主,善于省略细节,注重构图的饱满,注重整体冷暖色调的设计。如《梳妆的傣女》是竹楼中傣家少女的生动特写,其优美的侧身坐姿造型,朦朦胧胧的美丽面容,修长的脖子,一头长长的黑发,成曲线交错的手臂,白上衣、黑底暗蓝点花裙,绘就出美丽动感的形象。人物夸张的体形由直线、曲线构成和谐的对比。《爱尼姑娘捻线舞》取材于劳动生产,两位少数民族姑娘短窄的上衣和短裙,显出健美的腰身,头巾上扎着一串串红色、白色的密密珠儿,手臂高举着细长的白捻线,如舞蹈般优雅的劳作姿态正是现实劳作的律动写照。另一幅《拐线傣女》,少女的造型更为简约,蹲着拐线的身段侧面静态刻画,素白的头巾和上衣,黑裙,纯朱漆的背景衬托着人物造型和搅动的白色棒线。整幅画面稳定的造型方块感,直线设计的装饰性,吸收了埃及壁画人物造型的风格特点,有别于以曲线形态为主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我们还可以看出,乔十光的漆画作品以良好的国画修养作为底蕴,透过漆画《青兰》可知他对国画中常见的兰花题材的喜爱。兰花幽幽挺拔而水灵,富有弹性的枝叶似乎散发着芳香,黑漆底色的墨绿叶儿如在月色中,映照着花朵的冷艳。薄螺钿亮丽的质色,将兰花秀雅的纹理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借用了国画的构图和线条组织样式,结合漆艺的材质和技法等。《南海落霞》《桂林山水》《太湖梅》《红白梅》等作品主要采用国画的散点式构图,善于借用倒影、虚实和植物的线条,表现出南方的山水风情。《南海落霞》中帆影的表现手法如水墨,红色的霞光布满全画,而正形负形、黑红对比则采用装饰性色彩和对称的倒影手法。《桂林山水》青绿山水、云雾漂游,一片绿茵茵的景色。金色调的《太湖梅》,阳光下帆影点点,一派如诗如画的秀丽江南水乡景象。淡淡粉绿色调的《红白梅》,更是透着润泽的南方气息。
唐明修深知中国漆作主导媒材之不易,非常珍惜用中国漆表达其作品的精神内含,持之以恒地专心求索。他坚持思考“古老的技法和天然的原料”③,执着地潜心研究漆文化的生存环境。
作品《影子》是唐明修直面古典媒材的最好例子。原木纹理用生漆灰粘贴于画中,依照有序的纹理和木的结节,髹饰银箔,罩涂黑漆、点缀髹饰朱漆,再渐渐研磨显露出原木的纹理。他用自然纹理寄托个人的艺术生活情怀,呈现漆画艺术特有材质的表现效果。2000年,唐明修创作的100多件单条屏的《中国风系列》,就直接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基本元素。唐代的华丽服饰,清代帝王服饰,汉代青铜器纹样,文人画中的墨竹等选题就都包含其中。作品采用了传统漆艺中描绘、雕、填、撒、贴的数种技法,工艺十分精细,富于装饰风格。几十幅的《敦煌飞天系列》中,飞天的造型来源于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粗犷的画风,动感强烈,构图饱满,色彩浓烈。在向漆艺发展的同时,他对漆画《断纹系列》进行5幅不同色调的大胆设计。他先用大量不同颜色的生漆泼向固定在木框的麻布上,用漆灰堆作底,刮灰、髹涂,调整出需要的厚度、漆色度,然后拆弄出设定的裂纹,研磨推光,重新装裱上框。作品《锦衣系列》作于小块的细麻布片上,以流动的漆液形成自然纹理,以碎金、银箔表现不同的色调和抽象图形。2003年,唐明修做出更为大胆的尝试,如《陨石》《岩韵系列》用铜、铁作底板,用生漆髹涂抹表层,加高温喷火焰,强制性地将铁与生漆这两种互不相合的材质熔在一起。在坚持使用天然漆材料之外,他竭力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断纹系列》之于漆文化源流与回归,《锦衣系列》之于中国传统文化,《陨石》之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激等。在以上一系列的漆画艺术作品里,唐明修的艺术追求清晰可见。
三
福建这块漆乡沃土,孕育出了乔十光、唐明修这样出类拔萃的.漆画艺术家。他们二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艺术家的个人自立,营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艺术和创作的空间。他们不仅关注漆画艺术的前景和学科性教育的专业延续性,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主张把中国漆作为漆画的主导媒材,其意义在于为中国传统漆媒材不可取代的的特色与技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空间。正如乔十光所指出的:“保护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就好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因此,回归乡土,回归传统,主张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再开掘成为本世纪的又一种文化思潮。”④他们二人以漆画艺术家的责任感和自觉心,将保护中国漆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天职,而这种保护民族漆文化的责任很自然应该由高校研究机构承接下来。
中国的漆器品质可以从大量出土的历经数千年时光的精美漆器中得到印证。中国漆器髹涂的耐腐蚀能力、坚硬度、润泽质色和美学的价值与地位是现代涂料所无法替代的。漆画的材质美与精神美在中国漆文化史上有着辉煌篇章和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一位漆画艺术家,如果从未了解过中国漆的特性和基本的漆艺技法,严格来说他只是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艺术修养,对于传统漆画的特质将无法达到深层的理解,在定稿时也就无法进行深层的质材表现,而只能停留在较肤浅或一知半解的水平上。许多人为了尽快出成果,或害怕传统中国漆过敏的难关,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研习。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心态,导致化学漆的使用几乎充斥了一切作品,创作出的漆画艺术精品比率自然大大下降。漆艺中最为精华的传统中国漆的漆质特性踪影难觅,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难言之痛。乔十光、唐明修对中国漆媒材的坚持,也因此在现阶段显得弥足珍贵。虽然他们对于漆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各有不同,但都值得珍视和借鉴。
当然,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新的艺术现象、艺术媒材层出不穷,漆画艺术的新发展也“当随时代”。因此,我们极力强调在继承7000年漆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讲求创新,希望依托中国漆文化深厚的传统使漆画艺术更具东方文化的特质,将弘扬民族本土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但是,我们深知,继承传统并不是复归传统,乔十光与唐明修“漆园”的实践显然也在尝试新的创作方法,使用大漆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倡导使用天然漆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中国漆文化最为基本且精髓的部分,更避免使用化学漆所易引发的粗糙、取巧等问题。漆画家必须具有足够的功力,审度到漆媒材运用的恰当之道,这样才能够发挥其艺术才能,并且把中国漆文化的底蕴展现于世人。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漆文化才算是被真正激活,我们也才能开创出漆画艺术多姿多彩的未来!
注释:
①唐明修作品系列《漆语》,2004年4月.
②王世襄.髹饰录解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③唐明修作品系列《漆语》,2004年4月.
回归的论文篇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产融结合”已成为近年间我国企业发展探索的一个热点现象。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产融结合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以海尔金融、新希望集团、德隆集团为代表。但随着2004年“德隆事件”的爆发,出于金融行业系统注风险等原因考虑,我国官方在政策口径上对产融结合开始逐渐收紧,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更是明确对央企重组划定了 “三条红线”,要求央企在境内的产权收购及投资均要上报国资委,严禁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产投资金融、证券、房地产和保险等项目。产融结合在我国的发展也因此陷入沉寂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国资委在强调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始对央企开展产融结合、金融股权投资持明确鼓励态度。中国产融结合由此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在此之后,众多大型集团企业开始积极进行产融谋划,根据自身特点发展金融业务。而近一两年,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对商业的日益渗透,实体产业、金融业、互联网的多层次融合,又逐渐成为产融结合新的创新方向。中国产融结合再掀高潮。
回顾上述产融结合在我国发展的历程,从兴起,到明令禁止,再到几年前的默许,最后到现今的`明确鼓励,对产融结合政策口径的变迁,本身也反映了产融结合问题的复杂性。在企业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如何防范风险,打造科学合理的投融资生态,促使产业和金融协同发展,是当下以企业cf0为代表的管理层在进行产融布局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回归的论文篇四
传统教学中,教师局限于应试观念,重知识轻人文,重教轻学,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目标、在教学统一的基础上确定内容、在关注生成的基础上使用媒体、让语文与生活牵手同行、开展多元的评价体系等方式实现人文教育的回归。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受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注重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培养视而不见,人文性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应树立生本理念,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目标、选择内容,让学生受到思想的教育、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关怀。
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实际,从网上、教参上生搬硬套教学目标,致使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理解之间不衔接、作品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出现不平衡。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目标。以下以《荷塘月色》为例,对三维目标的设定做具体分析:《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含蓄委婉地抒写了作者面对家庭的纷扰、伦理的重负、前途的怅惘,对现实不满想逃避重获精神的`自由,荷塘月色下的片刻逍遥无法赶走一个人的孤寂。在此基础上,教者设计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理解文意,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文、活动体验、鉴赏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对自己的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作者流露出的“不平静”的心情。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将工具与人文统一起来,出现言、文彼此割裂的现象,学生僵化、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考、没有想象,以致丧失了学习兴趣,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也无异于空中楼阁。教师要发掘学力,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从学生的视角确定教学内容。(1)改教案为学案。长期以来,应试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力”逐渐消失。教师要通过设计学案,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字词,把握文言文的兴趣点、困惑点,以便教师在课堂调整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取舍。(2)感受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文言文所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学习障碍。教师要设计教学情境,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说文言文,让历史与现实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学就在身边。如在《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事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当两种思想出现碰撞时,教师引导学生取古人思想中的精华,去其糟粕。(3)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中课时压力大,许多选修课程的学习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疏通字词,解决疑难困惑,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能变枯燥为形象具体,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具有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倍受师生的青睐。但多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成效。(1)重媒体轻交流。教师困囿于课件,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课件,不敢越雷池半步,沦为课件的“操作员”,忽视了师生的对话交流、情感沟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致语文课堂人文性缺失。多媒体只明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绝非课堂的主角,教师应注重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不局限于“预设”,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促进“动态生成”。(2)注重知识的灌输。丰富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为语文课堂增色不少,也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喜欢运用大量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这无异于由“人灌”走向“机灌”。其实,无论是素材的选择、媒体的运用都要服务于教学,都要以“学”为中心,以激发学趣、激发潜能为根本目的。
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语文教学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生长得枝繁叶茂。教师要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架设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使其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品质受到陶冶。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学生无法走进盲人的世界,体验对光明的渴望,对光明的奢求,教师让学生蒙眼摸黑,或想象一下,在停电的时候感受屋子里的情况,感受到在黑暗中生活之艰难。学生通过感受、讨论、交流中感受作者与残疾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强不屈与积极乐观。
高中语文教学要摆脱评价方式单一、结论片面的弊病,要树立生本观,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发挥评价的诊断、促进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要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包括主体多元化,有师评、互评,还有自评;评价内容多元化,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体态语言,也有导向性评价,模糊评价。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改变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片面、多媒体技术滥用、人文理念缺失的现状,在目标的拟定、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应用、评价的选取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
回归的论文篇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归吧,春节_初中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比谁富,请客送礼攀门户;百感交集糊涂日,只盼新春回旧图。
——题记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活动丰富多彩,贴春联、拜年、燃放鞭炮、阖家团聚…充满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然而回首近几年,“欢欣鼓舞”的节日里,暴露了太多与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不相协调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感觉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以前,全家欢聚一堂,一大桌人围着吃着热腾腾的饭菜,饭香情更浓。现在,太多的人为了方便,选择集资在酒店吃饭,人闲情也淡。以前,大家选择看春晚等新年的第一声钟声。但是近几年能够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又有几人,地方电视台都办春晚,相似的内容和煽情方式,苦了原本想在电视陪伴下等钟声的人。春节已成为一些人的负担,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总是听到有人抱怨:唉,过年钱越花越多!送礼送得太好自己心痛,送得一般人家不稀罕,送得差又拿不出手。这送礼就送出了不和谐。
春节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个好机会。春节请客送礼,美其名曰“联络感情”,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人帮忙,哪能两手空空;给人送礼,不能堂而皇之;春节送礼,岂不“名正言顺”?于是,热闹的春节暗潮汹涌。总有那么多地方门庭若市,求情求财求官求消灾的。酒店里,生意兴旺,因为这里是求官求财者的宝地,能得高官垂青,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可叹啊,“店中自有黄金屋,店中自有颜如玉,店中自有千钟粟”。桌面上送礼还不是最好方式,于是他们另谋他法。这时我们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就被无端地卷入罪恶中了。
然而以上行为再可耻,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恨的是,春节将至,商家就会绞尽脑汁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欺骗大众。媒体上不断披露那些满就送、返的活动带给消费者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是一步步把消费者诱入价格陷阱。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为了大赚一笔,昧着良心把已经过期的库存品重新贴上标签进行售卖,为了让食物看上去新鲜又美观,有时又加入一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有些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回归的论文篇六
“山羊过独木桥”的比赛活动本来已经形成一种传统,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和新意,但却因一组貌似违反规则的比赛而赢得了众人的关注和争议。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这样的比赛是不是符合比赛规则。
我们几乎都习惯了,只要有比赛,就要有输赢。为了让自己一方赢,就必须要让另一方输。于是各种争、各种坑、各种绞尽脑汁、各种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比赛场上可以假摔、可以故意犯规、可以引诱对方犯规,体育场下,各种虚报年龄、各种兴奋剂,甚至各种潜规则都成了正常。
只是,在这样的各种明争暗斗的比赛下,我们的活动初衷还有谁记得?
体育比赛的核心和本源是体育还是竞赛?在这里应该是毫不含糊的。体育比赛的核心和本源是体育。那么体育的本源和核心又是什么呢?是为了促进人的身体更协调、更健康,是为了促进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那为什么一到了比赛场上,所有这些就都忘掉了呢?
回头看看我们多少年的体育竞技,固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满足了国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然而在这样的背后却又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痛?拿金牌成了运动员的唯一使命,运动员成了拿金牌机器,以至于多次比赛我们的运动员没有拿到金牌时都要说对不起教练,对不起祖国;而又有多少取得金牌甚至是取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退役后没有保障满身伤残而被迫街头卖艺甚至卖金牌。
当我们什么时候能把体育运动真正归于本源,回到体育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沉甸甸的的责任,什么时候我们能把社会活动都回归到本源,回到人的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所有活动目的都不是为了赢得竞赛,而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把合作互赢当作目的,就不会再为“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的山羊比赛而激烈争议。
回归的论文篇七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归“素色”-议论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文明的浪潮汹涌地席卷着大地,把人们的生活染成绚烂的彩色。夺目的大红大绿让人们沉澜而无法自拔。但在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彩色的不断追求下,空虚和失望的不断增长,终究会让我们回归最原初的、朴实无华的素色。
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绢,更一直是质朴、纯真的代表。瀑布被比作素练,传递书信是“欲寄彩笺兼尺素”,素象征着简单而动人的美好。素是朴实的,却也是最灵动的。它像自然中不沾人间烟火的清泉,不受繁华的熏陶。素也让人联想到那些最不耀眼也是最无邪的人,他们是山中荷锄吟诗的隐者,或身穿粗布麻衣的采桑的乡间女子。简单的素色,让灯红酒绿的繁华城市羡慕而不得。
而素的精神,如今何处可寻?我们在经历充满素色的贫困岁月后,对终于到来的繁华盛景欣喜若狂。我们无止境地开发着,贪婪地享受着,在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城市牢笼里,几乎忘却一切关于自然的美好,谁还会去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物质文明带来的彩色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网络上炫富比阔行为比比皆是,生活不够刺激、不够奢靡,仿佛成了一种罪过。但这样让人头脑空虚混乱的彩色,真的对人类的发展是好事吗?前人对自然的回归,对质朴生活的追求,早就警醒着我们,不要抛弃最本初的素。
素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也注定是人类的归宿。陶渊明弃官回归田园,找到了最真实的生活,在耕作中将“真意”用诗笔描绘出来;梭罗带着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畔,看似寂寞,却有了切断让人蒙昧的繁华和虚与委蛇的人际关系后的清醒和宁静。在与自然和谐共生、抹去对金钱、利益、享乐的疯狂追求的素色生活中,人的心灵才真正放松了、纯净了,社会的浮躁才能慢慢退散。而在日兴趣人诟病的风气中,被空虚与迷茫充盈的人们的心灵也终将对素产生向往。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我《美丽新世界》,就对没有自我、没有纯真的世界发出呐喊,在“人类只有生存,而没有生活”的世界里,要“有痛苦和悲伤”,要“过真正的生活”。
放下对奢侈和摹乐的追求,拿起一本书,在闳邃时抬头看看那迂阔而凿透的苍穹吧!在宁静和朴实的素色境界中,人生的真谛会自然而然跃过浮华,显现在你的心灵中。
回归的论文篇八
语文是一门魅力四射的学科,那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宽阔深远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使这门学科散发熠熠光彩。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语文教学并没有从欣赏的角度来品读优美佳作,而是单凭地注重知识的传授,上成了“语基课”。枯燥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始终是师生困惑的问题。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那就让我们抓好常规教学,让语文教学反扑归真,回归语文本色。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涵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做到熟读成诵,读到“其言若出吾口,其义若出吾心。”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体会文情,体会中心思想。
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充分重视读的作用,以读激情,以景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读出对圆明园的热爱和痛惜,读出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引导学生由读中感受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行经,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品味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描述的'是发生在“我”的母亲、父亲之间的事情,其中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教学时要重视朗读,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读出理解,读出升华。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无论是母亲的话,还是父亲的话,都要读出“爱”,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对读等多样形式交替,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注意对朗读的激励与评价。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读书、讨论中自我感悟。
《钓鱼的启示》一课,努力建够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凸显学生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结合难点启发学生,就“启示”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解决问题。可结合钓鱼的“是”与“非”,探讨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作换位思考,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最后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
再如《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应以读、想为主,可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获得相关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可见,课堂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动,才能不断地内化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活动形式的交叉使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习惯。
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听别人的朗读,听别人的感受,评价他人的观点,在情境中交流,读出文中的情,读出文中的意。在“听、说、读”的实践中,无形中学会了斟词酌局,再安排写的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桂林山水》和《富饶的西沙群岛》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写法上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布局谟篇,而每段又以“总—分”构段,学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点后,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安排小练笔,按“总—分”的结构写一处景物,进行读写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落花生》一文篇幅不长,却很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并指导学生在自己周围选择像花生一样的人和物,结合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母语学习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实践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上练笔,如仿写、扩写、改写、读写、写感受、启示、写自己想写的,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适时适度的小练笔。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生活才有语言,即“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那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作文。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体验,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一方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为写作开辟了有源之水。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到底是慈祥的爱更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这样更好地加深学生情感的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学会看病》一文,巧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的?启发学生说出真实想法,提升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自己意志的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平时能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热心参与教研,真心热爱语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精彩纷呈,成为学生快乐的语文天地。
回归的论文篇九
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应当以唤起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为前提。以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一般采用群体策略,以师范教育、课程培训、在职进修为主要途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外在专业水平的提高。这种“由上而下”的被动提升发展模式,忽视了教师主体性的存在,忽视了教师对自身的激励,忽视了教师自主性和自身发展,这种主体性的缺失最终表现为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缓慢。由此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教师发展”观,从教师的整体发展出发,克服教师发展的“技术”与“工具”倾向,站在教师作为一个生命实践主体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发展的内在意义。
在对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上,人们普遍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而对教师的主体性研究较少。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中生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种意识。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将导致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失败,更会阻止教师专业化的进程,进而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通过和作为另一主体的学生的交互作用,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师知识和实践是任何专业发展努力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成果。他们也是影响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之间关系的首要因素。我们把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教师,引导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提高,必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进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使命就在于思考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在教师完成使命的历程中,教师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经验、教学风格等,都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创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生,主要表现在他所从事的课程开发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创生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影响教师的教学目的,决定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生成。好的教师总是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估计学生学习潜力,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不仅仅根据教学任务硬性规定学生学习内容。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开放式的、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首先要成为个性鲜明的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成为创造性的教师。唯有主体性凸显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主体性凸显的学生。
教师应以积极介入的心态和改革促进者、实践者的姿态投身到变革过程中。教师能否成为个人发展意义上的利益主体,能否将变革作为一种人生挑战,一次考验自己、提升自己的难得机遇,要以教师本身对变革的.认识、态度与积极实践为条件。
在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实践情境中,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供教师因循,这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人生旅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师自我生命成长的组成部分。
很多一线的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失去了自我,沦为教育的一种“习惯化”的“工具”。只有教师主体意识觉醒,方能使教师专业发展呈现积极主动、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反之,教师对自己和工作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主动地进行专业化发展。因此,引导教师对个人价值和职业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思考,是教师主体性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学者叶澜提出了对教师职业观的新的认识,指出仅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教师的职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价值应回归到教师的职业生活,将教师的职业与教师的主体价值相连。基于新的职业观对唤起教师自我意识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讨论和引导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进一步内化为信念,变成教师发展的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融入每个教育工作者专业生活纹理当中的持续活动,它融入到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化结果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因此,实践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教师专业化必须植根于教学实践。首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要求。其次,教学实践内容和形式是教师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创新的主要方面。最后,教师专业化所带来的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成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显现。
确立教师在专业素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评价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教师在自己专业素质发展中同样需要不断鼓励和被欣赏。如果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如参加评价标准的确定、内容的选择、结果的解释等,那么,教师必定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与评价要求之间的差异,从而更自觉地去努力学习,以逐步达到评价要求。
教师发展是一种持续不断地追求进步的过程,是内含于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如尝试、反思、体悟、调适、再尝试等)之间相互啮合、滚动前行的一种不间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一般形成“五步曲”,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经验中完善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超越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这个过程需要外在力量的支撑,但其最深层的动力一定是来自教师“内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倘若教师仅仅是靠习惯力量来从事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发展需要就很难产生,因而也就很难以充分地自觉意识参与到学校转型的变革实践中。由此,教师的内在发展之路又往往需要变革理论的介入。这种变革理论既不是高高在上的指令,也不是外在于教师日常实践的操作处方,而是一种结合了教师日常实践、与日常实践相互缠结的变革理论。它在学校变革的日常实践中产生,又需要回到变革实践中检验与提升。在这里,充分体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滋养、双向建构的紧密关系。教师在感受新理论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理论的差异和冲突的情况下,“产生改变自己头脑中观念和行为的需求、愿望和行动,逐渐使自己成为自觉的、有新理念作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当学习理论和在实践中琢磨理论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并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时,教师也就几近完成了从‘操作工’向‘思考-行动者’的独立专业人员的转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