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医生医德故事篇一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
2.医德名言警句
5.关于医德的名言
6.医德的名言警句
8.赞美医德的名言
古代医生医德故事篇二
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
爱情
故事。你要来看看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悲情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梁祝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故事梗概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在丫头的陪伴下,一起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
读书
。途中遇见了同样前往越州读书的书生梁山伯及其书僮。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越州。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儿身。
一次二人同游镜湖,祝英台借景抒情,向梁山伯暗暗表达自己的情谊。可梁山伯不晓其意,甚至笑祝英台以女子自比。最终祝英台和盘托出,梁山伯方恍然大悟。友人马文才也得知了此事,此人素来心术不正。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别前祝英台留信一封,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可梁山伯却以为要等三十天,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成疾。写信向祝英台寻要世上没有的药方,以示绝望之情,并期望祝英台前来探望。祝英台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但求来世。梁山伯最终病逝。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故事梗概
牛郎是牛家庄的孤儿,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后来,他被迫离开哥哥独自生活,陪伴他的只有一头年迈的耕牛。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陶醉于人间山川河流的美景,于是一众姐妹下到河中沐浴玩耍。通灵的老牛将此事告知牛郎,并献计偷走织女的衣裳以便挽留她在人间。牛郎依言行事。
后来,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两人男耕女织,育有一儿一女,生活美满幸福、甜蜜如糖。
不料,天帝查知此事,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犄角,变成一只小舟,让牛郎带着儿女乘舟追赶。
快要追上之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浩瀚无边的银河,一叶小舟是断不可通过的。牛郎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伤心欲绝。
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世间的喜鹊,无数喜鹊从四面八方飞来,用它们瘦小的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牛郎织女得以相拥于天河之上。
玉帝见此感人之景,也动了恻隐之心。奈何人神有别,自此玉帝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约会一次。而岁月流逝的大多数
时间
里,牛郎织女只能隔河脉脉相望。佳句精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白蛇传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故事梗概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同其侍女青蛇精名叫小青者,结伴来至浙杭寻找恩人。
在西湖,白素贞与许仙邂逅,同舟避雨,一见钟情,后乃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告知许仙: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法海唆使许仙在端午节将雄黄酒给白素贞喝,白素贞不幸饮下,难以自制现出原形,许仙因惊吓过度而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可法海又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义无反顾,水漫金山寺,却也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为此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该戏曲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有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
诗词
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男主角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赶考,也路过普救寺。普救寺曾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本是欣赏普救寺美景的张生,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的崔莺莺,倾心不已。
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寺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自此,两人渐生情愫,彼此爱慕。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
崔莺莺性格刚烈,宁死不从。危急之中夫人声言:“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张生飞书求援,终于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毕竟离多聚少,张生慢慢相思成疾。一日,抱病来见莺莺,莺莺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
然莺莺非铁石心肠,仍爱着张生,故又借探病为名,常到张生房中与其幽会。老夫人见莺莺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终得求证,老夫人也颇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必须考取功名。
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张生终于考取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郑恒却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莺莺听后伤心欲绝,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决定择吉日完婚。
一切机缘巧合之后,真相大白于天,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佳句精读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汉族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故事梗概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待字闺中的佳人。
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这种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卓文君不愧为一奇女子,与司马相如经历诸多感情考验之后,终于成就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
佳句精读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ěr]人遐[xiá]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xié]颃[háng]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qī],
得托孳[zī]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
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
无感我思使余悲。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至,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
篇尾虚构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佳句精读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天仙配
《天仙配》是古代汉族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解放前安徽大学中文系的班友书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编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现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
故事梗概
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爱上了朴实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从天庭下到凡尘,冲破重重阻挠与董永结为夫妻。
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绵绢十匹,夫妻双双得以把家还。
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为了不使董永受到伤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荫树下与董永泣别。留下千古憾事。
故事颂扬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们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一面,也鞭笞和抨击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丑恶与黑暗。同时,也刻画了傅员外的儿子傅官保这些卑鄙小人的丑陋,而且,傅员外的儿子还有几份喜剧色彩。
黄梅戏选段精读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嫦娥奔月
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高诱注解《淮南子》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
故事梗概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无比敬重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一日,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仙丹。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见,他无时不刻的觊觎匣中仙丹。
后羿率众徒弟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在家中。蓬蒙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仙丹。嫦娥哪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将不死仙丹一口吞下。
嫦娥吞下药,身不由己,立刻飘离地面、飞向天空。嫦娥思念丈夫后羿,却无力得见,终至月亮广寒宫内,寂寞困守。独留后羿在人间心如刀绞。
佳句精读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商隐
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梗概
杨玉环天生丽质、美艳无双,唐玄宗为之神魂颠倒,对她极尽宠爱,缠绵终日。朝政日靡,国势渐微,安禄山兵叛乱权危及都城长安。唐玄宗不得已携群臣踏上逃亡之路。迫于兵谏压力,马嵬坡上玄宗被逼赐死爱妃。玄宗悲痛欲绝,且痴心不改,日夜思念杨玉环,几近走火入魔。有感于玄宗对玉环绵绵无绝的情义,临邛(qióng)道人愿助一臂之力,上天入地遍寻玉环的芳魂。终于在海上仙山蓬莱找到转世后的杨玉环。唐玄宗和爱妃再次相见,悲喜难名,如今仙人永隔、难续此情,遥想往日长生殿下旦旦誓言,已是泣不成声。
佳句精读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故事梗概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正邪两赋,是《红楼梦》的
哲学
总纲,曹雪芹原创的哲学思想 。正邪两赋说吸收了中国哲学“气论”的精华,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正邪,则人有善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气运的变化,决定了初世、盛世、衰世、末世的更替。与传统哲学片面强调正邪善恶的矛盾对立不同,《红楼梦》发掘出第三种人性并命名为正邪两赋。佳句精读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古代医生医德故事篇三
淄川,蒲松龄的故乡,坐落在今山东省第二大高峰鲁山脚下。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很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在淄川的东南部,有一个村叫月牙村,这里山清水秀,不但村名好听,而且人长得也漂亮。
话说解放前这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主人叫李皓,三十多岁,高挑个儿,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善良人家之后,妻子张氏更是娇媚俊俏,善良能干,他们可算是郎才女貌。同乡亲们一样,他们也是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已九岁了,小女刚满两岁,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天,其子小杏林腿上起了一个狼癍疮,有点化脓了,疼得直哭。李皓就带着小杏林,到离村有十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庄去看。据说那里有一个老中医,专门看这种病。在那里,老中医抬眼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礼物,略微问了一下病情,就叫手下把浓给挤了出来,随后把药给上上了,说是过几天再来。回来后小杏林一点好转也没有,反而疼得越狠了,肿得也越厉害了。无奈,过几天带着礼物再去,老中医同样先看看礼物,再给下药,回来同样不管事。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五、六趟,直到老中医认为礼物够多了,他才真正给你下药治病呢。其实,这种病下一次药就够了,他非得让你跑上五、六趟,把钱全部花上,你说可恶不可恶。
这件事后,李皓越想越觉得老中医也太缺德了,他这是认为老百姓缺少医药知识,在有意识的糊弄老百姓,赚昧心钱。山区里一直缺医少药的,现在这十里八村的只有这么一个医生,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外出学医,将来好给乡亲们解除痛苦。妻子张氏坚决支持丈夫想学医的想法,没过几天就送丈夫远去了。
李皓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最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安顿下来了。这里有一户行医人家,一家人心地善良,李皓在那里除了帮着干些杂活以外,就是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跟着老师学习些中医知识。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他就基本上能够独立看病了。思乡心切,老先生又把家传的几个中医秘方传授给了他,把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办法一一教给了他,他就告别了老先生,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回来后他没有急着给人看病,他到山上采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按照老先生教的,进行比对、熬制,熬好的中药自己先喝,有时妻子主动替他试喝,制出来的膏药自己先贴,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帖,直到自己认为很放心了,才渐渐得给周围的乡亲们看病。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从他这里包上点药,回去熬熬喝了就好了。身上长个疖子疮啊什么的,来他这里,他把浓给挤出来,用纸把药卷好捻起来,慢慢的续到疖子里边,把早已熬制好的膏药用火烤一烤,慢慢的揭开,趁热贴到疮口上,很快疖子就会慢慢的消肿。过几天,再把膏药揭下,把纸捻子抽出来,在疮口处再敷上点药,再重新贴上一块膏药,疮口很快就会痊愈的。
这样一来,李皓的名声越来越大,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到他这里来看看。他看病从来不收钱的,药是从山上采来的,膏药是自己熬制的,就是为乡亲们图个方便。自己有地,种的粮食尽够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钱。可是这样病人来的多了,地里的活也就真有点顾不大上了,乡亲们就偷偷的帮着他干,宁愿自己的晚种晚收几天,也先给他种上,先给他收了。为此,他甚是过意不去,他就更加钻研到他的中医研究中去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报答乡亲们。
有一天,从外边来了两个年轻人,怪里怪气的,声称自己有腿伤,说是自己在上山砍柴的时候砍的,李皓打开一看,已经有点腐烂了,就赶紧把他们的烂肉清除掉,里边用上药,外边再把膏药贴上,然后给他抓了点消肿的草药,两个人千恩万谢的走了。过了几天,这两个人又一瘸一拐的来了,腿上的疮口不但没好,而且肿得越来越厉害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常的下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李皓把他老师教给他的一个秘方给用上了。没过几天,这两个人又来了,而且疼得更加厉害。就这样一次次用药,一次比一次疼得更厉害,李皓把老师教的所有秘方以及处理疑难杂症的方法都用上了,就是不管事。本来是一点小伤口,现在治成了这个样,这可怎么办?这两个人成天在这里不走,坐在院子里,妻子张氏还得好好伺候他们吃饭。一有来找李皓看病的,他俩就抹起大腿来让人家看,说是李皓是怎样把他俩的腿治成这个样子的,要是再治不好啊,就要到县里去告他什么的。
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样子,乡亲们也不太敢再找李皓来看病了。李皓自己也犯难了,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这还是头一次,做医生的,没有比治不好病人的病没有脸面的,他心想看来自己的医术还没学透。趁着这几天家里来的病人很少,他就让妻子把这两个病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心急如焚的去找他的老师去了。
听李皓这么一说,老师明白了。老师说当年他拜师学艺时,曾经有那么一位师弟,为人聪明,但心术不正,曾一时骗过了他心地善良的师父,差点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幸亏师傅发现及时,才没有酿成大错。那时候师父常常给他开小灶,讲一些药理知识,他以为在这里已没啥可学了,就在一天晚上偷拿了师父的许多秘方跑了,到处坑骗钱财。后来听说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回了他的老家,就在你们淄川县一带。没想到这小子又在你们那一带祸害开了。
原来老师的这个小师弟偷了师父的一些秘方,其中有一个秘方叫"欲擒故纵"法,就是在治好某种病之前,使上药,使其它细菌与这种病菌完全的隔绝,只让这种病菌快速的繁殖,到一定程度后,迅速用上师父研制的一种特殊的药面,这种病菌的营养源即可就会被中断,这种病菌就会迅速死去,病情马上就会得到好转。没想到这小子把这种秘方用到了歪门邪道上,这一定是他听说你抢了他的买卖,找上人用这种方法来为难你的。老师说,会这种方法的,现在世上就只有老师和他两人了,这种方法危害太大,他用上这种方法,病菌周围就像围上了铜墙铁壁一样,再好的药也渗透不进去,自然也就治不好了,看来这种方法不能再向下传了。说完,老师给了他几包药面,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李皓就迅速的带着药面回来了。
回到家,这两个病人还在,疼得呲牙咧嘴的,李皓迅速地把两人的脓水挤了出来,把这种白药面敷了上去,当天这两人的疼痛就减轻了,红肿消了一圈,第二天疼痛全无,已看不出肿大来了,李皓又给他俩敷上了些药,贴上了膏药,包上了点消肿的中药,并给了些银两,作为对他们的补偿,准备送他们上路。他告诉他们,如果感觉疼痛的话,可以随时再来找他。
这两个人不顾腿上有伤,扑通一声给他跪了下去。两个人说,这都是他们那缺德的师傅让他们来的,师傅那边这段时间病人越来越少,一打听才知道都到你这边来了,师傅才用了这个狠招,把我们俩的大腿割开,撒上药,让我们两个来让你治,师傅说我们两个这腿,只要撒上了他这药,就算封闭起来了,别的药甭想进入,只能是越治越厉害,是不会治好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他才能治好我们俩的腿。他让我们俩长期在您这里住着吃喝,再闹腾闹腾,目的就是搅你的生意。现在看来,你开药铺也不是为了挣钱,不像我们的师傅那样坑人钱财。您不但把我们俩的腿治好了,而且人品又好,师傅,您就收下我们吧,我们俩愿跟着您,给您做牛做马,好好学艺,好好学习做人的道理。说完后两个人长跪不起。李皓说,各人自走各人的路,你们的师傅做得太过分了,希望他以后还得把握好分寸,干我们这一行,治病救人才是根本。我自己还没学好,怎还敢收徒弟?还是快快请起吧,两个人只好又回到了他那个师傅那里。
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上门难为过李皓。以后他又八方求艺,遍访名医,刻苦钻研,先后研制了治疗各种疮疖,腰腿疼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疼痛的.膏药,为乡亲们解除了许多痛苦,逐渐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代名中医。
古代医生医德故事篇四
教育故事可以理解 与教育有关的故事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育故事具有完善道德人格、激发精神动力、引导人生规范行为的德育价值。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和睦九族、稳定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谈到孝,首推上古明君舜帝,他以感天动地的个人言行,诠释了孝的文化内涵,以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使“孝”这种理念深入人们头脑,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因而被推崇为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源头,尊称为“百孝之首”、“道德始祖”、“文明之元”。舜之孝道,可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人子之孝:忍害尽孝,顺侍父母,不失子道
舜生于诸冯(即今诸城市诸冯村),在被举荐于尧之前,只是一名普通百姓。舜父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很顽固的人。舜很小的时候,生母就过世了,父亲再娶。后母生了个弟弟叫“象”,“象”狂傲骄纵。舜对生父继母非常孝顺。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人却经常联合起来谋害他。舜一方面设法化解危险,一方面又忍辱负重,坚持侍奉父母,竭力使家庭和睦。
每当受到父母的责难,舜心中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让他们生气!”于是他更加细心检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刁难,他不仅能包容,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人们看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孝顺,都很感动,对舜非常敬重。
在四岳举荐下,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以观察舜的德行操守。二女明理贤慧,小心侍奉公婆,操持家务农事井然有序。即使遭遇涂廪、填井等危险之后,舜和二女仍然恭敬有加地奉侍父母,对待弟弟,好像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舜此时的身份是平民,他的这种孝,可称之为“庶人之孝”,突出特点一个字:顺。主要表现在孝行上。他的行孝之艰难,让人感叹唏嘘;他的孝心之坚贞,让人油然敬佩;他对父母的“敬”和对弟弟的“悌”让人难以企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5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