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品人物海报 产品设计人物模型优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35:34
最新产品人物海报 产品设计人物模型优质(六篇)
时间:2023-06-06 15:35:34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产品人物形象篇一

“彪悍”是在网络上的一个新型而夸张的词语,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为人处事很霸气时刻保持一个女汉子的态度。

什么?你们想认识她?什么你们还想和她成为好朋友?······

别急别急。我现在就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彪悍姐”——看!她就是’彪悍姐“!她就坐在那里,喏,就是坐在那个角落里静静的看书的那个,柳条般的眉毛下面有一对黑宝石般的`眼睛,双眼皮,高鼻梁,马尾辫。她只要一笑红扑扑脸蛋上嘴角边有两个深深的小酒窝。不笑不知道,她一笑你们吓一跳,想必她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千年不变的”苦瓜脸“——只要有人一逗她就笑,一张大嘴巴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不过她一笑就捂着嘴,真可爱。

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那你走进我们班,即使我不说你们也知道她是谁。

产品人物形象篇二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的人物形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的女词人,齐州章丘明水(今山东济南)人。她长于词令且兼工诗文,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并著有词论,后人辑有《漱玉词》。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不堆砌辞藻,语言清丽,形成了自己独创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论词崇尚典雅和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她被后世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她是“伟大的词人,在中国词坛的第一流的代表作家中,她应该名列前茅”。

李清照生活的南宋时期,社会上有许多封建习俗禁锢着女性的身心。

首先,缠足在南宋已经出现。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

另外,南宋还特别重视妇女的贞洁。在“靖康之难”中,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既是南宋人难以启齿的耻辱,也是激励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动力。对于南宋道学家来讲,这场灾难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期,金军的频繁入侵随时都会使女性们遭到贞节不保的噩运。如何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保住妇女的贞节成了道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他们舍弃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经过道学家们的反复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到了明清之际,女性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而标榜她们殉节的贞节牌坊却日益增多,在生存与贞节之间,女性们除了殉节外已别无选择。

李清照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经历了生活上由富裕到衰落、爱情上由幸福到孤苦无依等多方方面的巨大打击之后,内心积聚了大量郁结难抒的情绪,全部通过她所见到的景物转化成优美的文字,托物言志,聊以抒怀。

即便当时的社会充满着压抑,李清照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也没有因为当时的社会的禁锢和束缚而消减光芒,而是越发的鲜明和突出。她在词中表现出的自我形象,通过一系列景物描写和一系列与女性有着微妙联系的意象,巧妙地向我们传递着她当时的心境与感想。

后人对这两首词的普遍评价是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李清照以天真活泼、自然明快的语言风格,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心思,像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前者以欢快的笔触记述了自己生活中一次酒醉晚归的经历;后者以巧妙的应答方式表明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这两首此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感悟,都是一名女子所特有的不同于男子的柔情,李清照在此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名热爱生活,多愁善感,关注大自然的女性形象,这也正代表了李清照前期词作中的自我形象特质。

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流离颠沛、病贫孤苦、漂泊失所,她受欺凌、遭诬陷,又痛失爱人,当这些灾难以一种无法阻挡之势一齐向她袭来,她对痛苦有着比常人更深切、更具体的感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不同于前期词中所表现出的轻倩幽淡的愁怨离愁,而是真切而浓重的发自心底的愁苦。它真实的表现了李清照内心的苦楚,将故乡沦陷,老家付之一炬,南渡后第二年丈夫赵明诚犯暑病而亡,接着金兵南下,浙中大乱,她又孤苦一人奔走逃难的女性无法承受的痛,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李清照《念奴娇》中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句,极具画面性的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饱经忧患、历尽坎坷的妇女形象。

风住尘香花已尽, 髻子伤春慵更梳, 夜来沈醉卸妆迟,日晚倦梳头。 晚风庭院落梅初, 梅萼插残枝。物是人非事事休, 淡云来往月疏疏, 酒醒熏破春睡,欲语泪先流。 玉鸭薰炉闲瑞脑, 梦断不成归。

这三首词都在开篇就描写了作者懒于梳妆的状态,继而又寄托了坐着内心的苦闷,表达了作者心中的郁结之情。她以自己妆容上衰败的样子,衬托出她内心对生命流逝、年华远去的伤感之情,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身世坎坷,内心怀有深沉感伤的妇女形象。

然而,这样一位被后世公认的南宋杰出女词人,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却只字未提。有人说是因为“按照王国维境界说的标准,李清照的词不符合”;也有观点认为“王国维并不看重以浅显直白、甚至俚俗的词语入词,因此喜用浅明语言和白描手法的李清照自然不会受重视”;也有一些人认为“《人间词话》以前的词论,对李清照的评价不多,仅认为她是女中词杰而已”。然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第四种可能:李清照通过词作所表现出的自我形象象征了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关照,而这正是为传统封建思想所不容的,王国维作为一名满清遗老,生活在封建时代,从小就受儒学思想的熏陶,因此不免会承袭许多重男轻女的思想,加之李清照的词多运用白描手法,与他在《人间词话》中谈到的境界说不符,因此未被这个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的学者所认可。

国学大师任仲敏在《词曲通义》的第八部分派别中说“李清照之为白话,间有‘触着’与‘自然’之妙,而终不免浅露之嫌”,他肯定了李清照词风质朴自然的特点,却提出了她是个语言稍显浅白的问题,这与今人人为的王国维没有将李清照辑入《人间词话》的观点相似。但瑕不掩瑜,我们今人仍然肯定李清照对于宋代词坛的贡献,并对于她在词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形象给予真切的认同和深切的同情。

家世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洛阳名园记》序) 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 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郡斋读书志》)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据此,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李清照像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青州古城是古齐国的腹心地区,是古老的文物之邦,丰碑巨碣,所在多有,三代古器,时有出土。赵明诚夫妇在当地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资料。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

政和四年 (1114年) 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易安居士画像》及赵明诚题词,近人多判其伪。但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二期吴金娣《有关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一份珍贵资料》一文介绍,上海博物馆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墨迹与《画像》题词墨迹相比较,许多字的字形结构与运笔都甚相似。以此该文认为《画像》题词确为赵明诚手迹。)

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了一篇《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宣和七年(1125年),李清照42岁。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曾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李清照43岁,仍随赵明诚居淄州。是年,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转一官。

颠离漂泊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抄中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续资治通鉴》卷一〇一),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 屡写诗讽刺,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四六谈麈》卷一)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当时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权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道之温,又之越。”九月,刘豫在金人扶持下,建伪齐政权。李清照有诗斥之曰:“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十一月,朝廷放散百官,李清照到达衢州。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2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 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产品人物形象篇三

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如: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情况,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产品人物形象篇四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创作于1601年。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与该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哈姆雷特是具有新型世界观的文武全才,如果登上王位,自然是开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统一国家的理想。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忧郁,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从他穿着丧服登场,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装疯,到戏中作戏,到后宫劝母,到海上窥奸,到墓场葬礼,到宫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后毁灭,忧郁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其次是犹豫,姆雷特中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他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然而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的行动。

当然哈姆雷特的性格又是是刚毅的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以从他为了报仇居然可以装疯而且还骗了那么多人)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同时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景遇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接下来我们对《哈姆雷特》的写作技巧作分析:

首先,塑造一个性格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形象。其次,在发展中,内外双重矛盾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演变过程,用独白和旁白表现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现思考、认识与自责、怀疑。

其次情节的生动丰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动人的”,在塑造这样一个形象的时候,莎士比亚也擅于运用各种不同场合的矛盾,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独白,以及合乎身份的指示动作来加重人物性格的分量,广阔的社会背景,多种艺术成分的融合。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且莎士比亚在人的塑造上趋于复杂和立体,其中人性的一分为二赋予了克洛狄斯在人文主义大环境下的种种矛盾之处,他崇尚非善,至少是对于依然发生的事件而言,莎士比亚竭力将一个理智的、果断的、奸诈的罪犯书写得更为人性和真实,书写得更有存在性和现实意义,能够给予角色一个客观的评价对于文学史甚至是作者所意涵在作品深处的时代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重新解构作品能够带来澄明而理智的思考,多种角度的阐述未必不可取。

以上就是个人关于《哈姆雷特》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总之《哈姆雷特》是带有强浓郁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概括了英国新旧交替时代人文主义者的遭遇,力量,思想的强点和弱点。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特征。

产品人物形象篇五

世界赋予了小说以人物,小说赋予了人物以形象。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是擅于塑造形象的。它们刻画人物,抽丝剥茧,剥离出其抽象性的那一部分,使之更具概括性和典型性。它们通过描写人物动作来丰满形象,通过营构关系来揭示因缘,从而写出命运感,使之深刻。它们塑造典型形象,并借助它们的生命隐秘地思考现世的存在,揭露社会,反映

生活

。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媒介”。

冉阿让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出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小说家维克多·

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文中以冉阿让的的传奇式命运为主线,通过纵横交错的写作手法,将整个小说放在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背景下,描绘出了当时法国人民的真实的悲惨的生活。

在海滨城市蒙特勒伊,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拥有了崭新的“第二人生”——他通过自己的善行与努力被推举为市长,又兴建工厂,使自己成为了当地首富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昔日的罪犯一去不返,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皆知的好人,他为了回报主教的恩情,广施钱财,改善医院设施、兴办学校、盖了法国第一家养老院,他甚至收容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罪犯”,为她洗脱罪名,救治伤病,

寻找

女儿,在她死后还亲自抚养起了他的女儿,将她视如己出……正当过去的阴霾消弭殆尽之际,新的阴影又又开始穷追不舍——巡查官沙威——一个资本主义法律的走狗发现了一切,决心将他送回牢笼。为了保护和他相貌相似的替罪羊,他主动自首;为了保护他的女儿,他一次次逃亡。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沙威始终如影随形,他像一个执着的幽灵,一个前世的梦魇,随时威胁着冉阿让“父女”的人生,挥之不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冉阿让也坚决地坚守着自己的良心,他似一个绵绵不绝的光源普照着周围的人世,他甚至挽救了沙威的性命,却没能拦住他的死。一场持久的追击终于结束,他将女儿托付给她心

的人,选择回归曾经的名姓,直至终老。

冉阿让这看似颠沛传奇的命运充分验证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到的可然律与必然律(可然律即可能性,指事物包含的种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下,其中的一种可能转变为事实;必然律即必然性,指客观事物不可避免的现实发展趋势)。而若要研究哪些是可然的部分,哪些又是必然的部分,则免不了要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即不断地问为

什么

?在小说的开头显示出这是主人公冉阿让弥留之际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为什么要写信呢?因为他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为什么需要证明呢?因为他曾经是一个罪犯。为什么要犯罪呢?因为家人需要食物。为什么没有食物呢?因为没有工作。为什么没有工作呢?因为很难找到。为什么……?为什么?归根结底都要归因于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之处。《悲惨世界》的序言为我们解答了这一点:“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由此看来,在看似由冉阿让自由支配的行为背后其实掩藏着一股不可逆转的操纵力,它属于冉阿让的意志,同时也属于命运的意志。雨果正是用这样的强制力来使人物形象体现出无力感,从而显示出整部作品浓郁的悲剧气氛,为我们展现出真实的悲惨世界。

毫无疑问,冉阿让是一个好人,至少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只是诺亚方舟载不动那许多的良心,因此有良心也成为了一种美德,最难能可贵的那一种。

他善良,仁慈,博爱,富于人道主义精神。他经历过短暂的迷失,最终得以被温暖感化,他用温柔地对待冰冷的世界,用仁慈宽恕自己的敌人,用博爱分享自己的财富,用关怀温暖绝望的

心灵

。他冲进熊熊烈焰挽救了两个小孩的性命,在有可能会招来嫌疑的情况下依旧踩进泥坑顶起马车救出不喜欢自己的法谢门勒,明知将重回监狱依旧出面自首解救无辜嫌犯,跳下汪洋大海救起失足落水的水手,在对沙威执行枪决时悄悄放跑了这个纠缠了自己20年的噩梦,在“抢走”自己心爱的女儿的马吕斯身受重伤时不顾一切的救治他……他的功绩足以让自己享有十几枚军功章,而他的初衷都仅仅是因为“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评价一个人依靠的是目的和冲动,是未成事实的意向。”尽管冉阿让的盗窃入狱看似自作自受,然而他的动机是“看够了姐姐的孩子们饱受饥饿之苦”,并非是贪图享乐,他“心里已经不管是不是有人已经看到我了”,“不管怎么样都要为孩子们带一些食物回去”。只有被逼到绝路的人和有坚定

信仰

的人才能完全抛却个人的安危铤而走险,冉阿让显然是前者。早在他冒着被法律制裁和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的`代价,只是奢望在这场博弈中能够侥幸获得些许的食物,“却无法把它带回家给他们”时,悲剧已经悄然开始。

他信守承诺。为了履行与方汀的承诺,让他们母女团圆,冉阿让一再给恶人汇款,以至于惹火烧身遭受绑架之灾。他一边与恶人斡旋,一边安慰方汀,支撑住她奄奄一息的生命。直至方汀死去,他依旧逃狱出来搜救她的女儿,并终其一生地呵护着她,感受奇妙的温情。他的承诺,掷地有声。

他强壮、勇敢、机智。尽管冉阿让以弱者的形象出场,然而事实证明他不仅不是弱者,更是一个有能力的强者。他比一般人都要强壮有力,身手也更为矫健,无论在商场还是战场上,他似乎永远是胜利的那一方。面对凶残的绑匪,他也能临危不乱,用智谋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换做是

其他

人,带着一个小女孩逃亡20年还能躲避各种危机,实在是难以

想象

的。

在整部作品中,冉阿让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首先是主教的感化使其在心态和灵魂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他被美好所净化,最终自己也归于美好,随着人物经历地不断丰富,他的灵魂也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他更像是一个“神”,拥有一切美好与光明的成分,由人修炼而成,又反过来庇护着人。从前那个不计代价、不顾后果的饥饿男孩渐渐被思维清晰、深谋远虑的“父亲”所取代,随着不同阶段的遭遇不同,思想和认识也随之不断完善。

此外,冉阿让的形象之所以像神而不是神,是因为他还有人类所特有的我们称之为人性的狭隘的那一部分。这也使得冉阿让的浪漫主义色彩得以恰当的削弱,使他虽抽象,却具体;虽概括,却个性,保证了其典型形象的复杂性。冉阿让爱自己的女儿胜于一切,他的信是那样慈爱,令人动容,然而当女儿的心上人出现时,冉阿让表现出了极大地抗拒性。“我的心都碎了。……我害怕因为这个年轻人而让我失去我的女儿。因为我害怕会失去我仅有的快乐。”他承认,他嫉妒,嫉妒的没有理由,嫉妒的无可救药。他利用搬家来拆散他们,甚至有一瞬间希望那个男孩能在动乱中死去。然而当他真的快要死在自己的面前,他又选择了让他活过来。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出,退出他们的家,退出这本不属于他的亲情。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血有肉,人有感情,人会受伤,会死,会孤独。人有理性,也有感性;人有良心,也有私欲,所以才会挣扎。唐僧那样的完美主义不是人性,连一只蚂蚁都不忍踩死也不是人道主义。冉阿让以其深厚宽容的爱征服了一个多世纪的读者,就在于他的真实可信。在人的维度内概括出最活生生的典型,这就是雨果通过冉阿让告诉我们的。

诚然,冉阿让是一个传奇人物。然而无论是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作者利用冉阿让和沙威的特殊身份,扭转了人们

关于

正、邪的思维定式,他将法律和良心摆在了天平的两端,再借冉阿让之口呼告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深刻的反思了当下法律与良心相悖的社会命题。冉阿让和沙威长达20年的艰难逐鹿,正象征了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定将如人所愿,因为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只是要坚守必要经过苦难的历程。冉阿让的一生正是坚守的一生,他悲壮的“胜利”既批判了那个社会“把人间变为地狱”的罪恶,又寄托了人们希望社会充满爱的美好愿望。

正如典型人物必须放置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之下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典型人物在展开行动时也能为渲染典型环境服务。小说利用冉阿让的所见所闻将法国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对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也都有所提及,比如1832年的巴黎动乱、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无不为我们展现出了真实的法国。

冉阿让,一个“悲惨世界”的呈现者。

产品人物形象篇六

《边城》这部作品是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边城》人物形象分析,希望有所帮助!

1(翠翠、爷爷)

翠翠: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

(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化身与极致。这个湘西少女,是渡船老人的外孙女,祖孙俩相依为命,长期生活在山水间、渡船上,青山绿水与古朴的环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又从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惫的旅人赠饮一杯凉茶,甚至不收过渡者的赏钱,过着勤俭、宁静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作者细腻地展示了这个少女情窦初开时充满爱的心灵,她喜欢看迎送新娘的喜轿,爱在头发上插朵野花,乐于听人唱歌,因为在一次龙舟竞渡时邂逅船总的儿子傩送,从此暗暗倾心。

至此,作者向读者展现了翠翠的青春的觉醒和萌动,朦胧的憧憬和少女羞涩的美妙心态,表现人类感情中极为美好的一面。而在傩送远走,渡船老人又溘然长逝后,翠翠怀着对老祖父的伤悼之情和对恋人的思念,守着渡口,虽有失落,但依然抱着期待,尽管傩送“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采”,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着传统的方式,平和地生活着、等待着。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特别是通过这一人物在爱情生活中的态度,描绘出人世间一种纯洁美好的感情、讴歌了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祖父: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情美。

2(天保、傩送)

大老(天保):天保个性豪爽,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在而死。

这篇小说对天保的刻画不多,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同样鲜明地突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现出浓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败的落寞。从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在这里,天保所需要的也是社交需要,对弟弟,他需要保持亲情和融洽的关系;对翠翠,他需要异性的爱。

二老(傩送):傩送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纠葛中。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傩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著地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天保、傩送兄弟的共同特点:两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哥俩忠诚的爱着翠翠,对待爱情都有谦让的美德,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的发生矛盾时,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

第一次读《边城》这本书是在高三的时候,当时对小说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了爷爷去世的悲伤,以及对翠翠和傩送相爱而不得的`惋惜上了,以及当时的自己还在坚信着傩送一定会回来娶走翠翠的,却不懂得为何在湘西这样一个淳朴又自由的世界里,两个相爱的人却无法得到美好的结局呢。

如今七年已经过去了,我一时兴起重读了《边城》,随着自己的阅历的增加,从小说里我读到了一种苍凉而浓重的悲哀。或许说我已明白爷爷的去世,傩送和翠翠的无缘都是注定的,都是被性格注定的。

先说老船夫,老船夫是一个踏实、勤奋、善良、老实的人,他身上的一切都体现着意味朴实的农民最本真的美好,但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爷爷却是整个悲剧的直接推动者,因为爷爷太过于美好,所以他不是一个硬气的人,甚至用文中的话来说,他不是一个索利的人。一开始他就知道天保喜欢翠翠,也感觉出了翠翠不是很喜欢天保,但是他却没有很明白的告诉天保,翠翠的心事。后来傩送也像老船夫表达了对翠翠的爱慕,此时老船夫已经明白天保和傩送都喜欢翠翠了,他本可以将这些都告诉翠翠,让翠翠自己来做选择,但是他却选择了向翠翠隐瞒傩送的感情,而是继续去试探翠翠的心意,虽然我知道即使他告诉了翠翠,也许依然改变不了结局。即使到了最后翠翠已经很明显的告诉了他自己已被某个人的歌声所虏获,爷爷也没有讲明那歌声就是傩送的。就是这藏着掖着的爱护,让傩送错过了明了翠翠心意的机会。

我不否认老船夫是爱着自己孙女的,但是老船夫处理孙女感情问题的手法和当年处理自己女儿的手法是一样的,因此妈妈的结局是悲惨的,这小雏儿的命运还能是好的吗?所以我认为老船夫是造成翠翠悲剧的直接原因。

第二个我要说的是翠翠,翠翠是促成自己悲剧根本原因,前面说过即使老船夫一开始就把问题明明白白的丢给翠翠,悲剧依然会发生。因为翠翠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她是清楚自己喜欢傩送的,但是在喜欢的人的面前,她却选择逃避,加之老船夫的”不清不楚“的解释,不论是傩送还是天保都不明白翠翠的心意。没有人看到过翠翠的回应,面对两个人翠翠的表现不是刻意装傻就是逃得远远地,不明翠翠心意的二老,远走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我不同意网上一些关于傩送和翠翠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的解释。有的人说是因为傩送忘不了老大的死,但实际上顺顺父子对于这件事只是在怨恨老船夫而已,后来傩送还是和顺顺摊牌说自己想要渡船,这证明傩送想要的还是翠翠。有的人说是顺顺的封建思想害了他们,我也不同意,后来老船夫去世之后,顺顺就明确表态让翠翠作为老二媳妇住到自己家里来。

所以说,真正阻碍他们在一起的不是别人,而是翠翠自己,她的内向和扭捏让她错失了自己的爱情。也许当有一天翠翠变得独立一点,泼辣一点的时候,她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爱情了吧。

至于傩送会不会回来,我想到的结局只有一个:傩送肯定会回来,因为他的家人都在这边,还是他惦记的翠翠,但是傩送会过很久才会回来,只是斯情已逝,站在渡船边相遇的两个人早已物是人非。

也许是我对这段爱情太悲观吧。

最初捧着《边城》,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早期的文章看完,因为我一向对平淡的文章不报耐心。但沈从文的文字清新,行文如流水,虽散却自然,给人一种诗意,使人不自觉地微笑。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善良的人,他们保持着曾经所有的宁静和谐与纯朴勤俭。透过他们,我看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人们率直、真挚。正如沈从文所说,这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老船夫不贪财、不嫌贫、乐于助人且生性豁达。他有重重的心事,只为翠翠的将来。他几乎是为翠翠而活,希望翠翠能快快乐乐。他和翠翠相依为命,他们之间正是人类最初干净透明的亲情。而翠翠,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这个本书的主角,为人天真活泼,她的身上散发的是天真爽朗的孩子香,简单的生活赋予了她一颗毫不世俗的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勤劳、善良、淡泊名利的中华传统美德。

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一个小乡村极其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

文中的两兄弟给我很深的印象。作者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们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都深爱翠翠,在他们心目中,爱,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哥哥天保,因为说话结巴,所以选择走马路,也就是托人提亲,而比哥哥更早爱上翠翠的傩送,选择了走车路,也就是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诉说着自己对翠翠的爱。我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纯粹的爱,等在岸上也好,等在船上也罢,“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

他们兄弟之间的坦然与诚实亦让我感动,即使互为情敌,但是他们却能坦白地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感情,以淡淡地微笑,化作浮云。我想,这笑声中不只是丝丝的无奈与烦恼,还有兄弟间的信任与温柔吧。(而后来傩送因哥哥的死而选择放弃翠翠,再次让我看到兄弟间的深厚感情。)

我曾经不止一次埋怨过翠翠,为她的单纯,为她单纯中的无情。因为她单纯,所以猜不透祖父话中的含义;因为她单纯,所以不知道天保的死和自己有关;因为她单纯,所以不知道自己让祖父受了多少气,莫名地成了“坏人”;因为她单纯,所以太晚明白两兄弟深刻的爱;因为她单纯,所以面对爱时,她选择羞涩地躲开,拆散了美好的姻缘,使三人各自神伤。但我明白,若少了她的单纯也不会有这两份深刻而又平淡的爱,而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将要孤单地守着爱,守着渡船的孩子。想到这里,不禁为她感到哀伤。

最初看到这个结局,不能接受。为什么让那么纯粹爱着的人承受这些痛楚。若那年五月翠翠没有守在那里,是不是就不会遇上傩送?没有两人的邂逅,他们也许还是陌路人吧?也许。后来,我便释然了,在这美得不实际的人性美下,翠翠无限期的等待和走马路走车路的悲哀,或许是让我们咀嚼这人生的不尽完美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8108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