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鸡鸣驿邮政编码篇一
《诗经・齐风》里有一篇《鸡鸣》文,“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写的是夫妻起床时的一段对话。大意为,妻曰:鸡叫了,上朝的人该满了(充满朝堂)。大臣:那不是鸡叫,是苍蝇飞的好不好?妻曰:东方天亮了,朝堂上该讨论火热了。大臣:不是东方天亮吧?那是月亮的光。大臣:虫子飞得薨薨响,我甘愿待这和你一起困觉。妻曰:上朝集会的人该回来了,希望别人不要讨厌我们两个人吧。
读罢该文,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懒人的形象、一个无可奈何的妻子的形象立即浮现在脑海中。文中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在事业(上朝参政议政)面前,不能耳朵不好(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充耳不闻),也不能眼神不好(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视而不见),而要有羞耻之心(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理应夙兴夜寐、只争朝夕、勤勉敬业,而不能视公事为儿戏,只想着自己享受(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将事业丢在脑后。
20xx年,集团公司各项奋斗目标已经确立,各项改革发展的任务已经部署,重点工作也作出了重点安排。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今的关键是各级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一种勤勉敬业的态度和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工作的实效。
勤勉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工作状态,也是一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纪律,是自古以来一直倡导的一种道德文明和职业文明。
做到勤勉敬业就要有一种职业定力。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什么样的诱惑,什么样的形象,都要有一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处在什么岗位,身处什么职业,都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险阻,跨过什么样的沟坎,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长劲。不论突出什么样的重点,攻克什么样的难关,化解什么样的疑点,都要有一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胜利”的闯劲,做一个干事创业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做到勤勉敬业就要有一种职业素养。实干、落实是一种最优秀的职业素养。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幸福成功要靠实干去支撑、去托举。在实干落实上不能懒、不能慢、不能等、不能傲、不能虚、不能浮;不能不到位,不能不落地,不能不到底,走不实“最后一公里”;也不能时紧时松、时快时慢、时热时冷;更不能只讲瞬时的精彩,失去长久的稳健,只讲雷霆万钧的声势,忽视落地的效果。而应该把实干落实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部门账、单位账、眼前账,把实干务实作为每个人的.职责、每个人的力量,各担其责、各尽其职,让千万个“小我”的梦想努力汇集成“兖矿梦”的绚丽拼图。
做到勤勉敬业还要有一种职业反思。勤勉敬业是职责所在,否则便是失职、失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就要努力找工作。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官员”都要像文中的妻子叮嘱的那样,“上朝集会的人该回来了,希望别人不要讨厌我们两个人吧。”有一种职业反思,有一种职业羞耻心,以不勤勉敬业为耻。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人面对新的目标和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局势,特别是面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存在着这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犹豫、畏难、懈怠者有之;徘徊、彷徨、不决者有之;浑浑噩噩、萎靡不振、不在状态者有之;躲避问题、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者有之;看不清形势,听不到奋进者的声音,有冷气、无热情者有之……干扰和影响了集团公司干事创业、向上向善的良好生态。对此,每个人都要以此自警、自思。
“雄鸡一唱天下白”.借着这吉(鸡)年的一唱,兖矿在20xx年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
鸡鸣驿邮政编码篇二
女说:公鸡已鸣唱。男说:天还没有亮。不信推窗看天上,启明星已在闪光。宿巢鸟雀将翱翔,射鸭射雁去芦荡。
野鸭大雁射下来,为你烹调做好菜。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
知你对我真关怀呀,送你杂佩答你爱呀。知你对我体贴细呀,送你杂佩表谢意呀。知你爱我是真情呀,送你杂佩表同心呀。
昧旦:天色将明未明之际。
兴:起。视夜:察看夜色。
明星:启明星,即金星。
将翱将翔:指已到了破晓时分,宿鸟将出巢飞翔。
弋(yi 义)射: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凫:野鸭。
言:语助词,下同。加:射中。一说“加豆”,食器。
与:犹为。宜:用适当地方法烹饪。译为烹饪
御:用,弹奏。
静好:和睦安好。
来:借为“赉”,慰劳。
杂佩:古人佩饰,上系珠、玉等,质料和形状不一,故称杂佩。
顺:柔顺。
问:慰问,问候。
好(hào耗):爱恋。
鸡鸣驿邮政编码篇三
;徐彩娥,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海湖》《唐山文学》《千高原》《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黄河口文学》等。
一
母亲拉着风箱,在灶上烧煮食物。火光明明灭灭,映红了她的脸。金黄的麦秸草散乱地堆在她的身边,“芦花”“鼓鼓头”“大花”“二翎”“黑妹”,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进来,“咕咕咕”叫着,飞脚刨草,颈子一伸一缩啄食。“食不饱的东西!”母亲笑骂,一边抄起火棍哄赶。鸡们跳脚扑翅飞过高高的门槛,“咯咯咯咕咕咕”,抱怨个没完。猪把大嘴巴子隔圈门石上,“哼哼哼”,“哼哼哼”,一副幸灾乐祸状。此时阳光净亮,毛茸茸的梧桐叶在檐顶上飒飒响。
每天,母亲都要给鸡加喂一回粮食催蛋。她端上葫蘆瓢站屋门口,“喽喽喽”一唤,鸡们就撒着欢儿飞奔过来。母亲抓些成色不济的玉米粒、麦粒,往院里扬。鸡们低首移步,飞速啄食玉米粒,咕咕咕地满足地叫着。母亲微笑地看上一会儿,像独拥天下的王。
暮春和夏天,下地间隙,母亲经常坐在老梧桐树下缝补、绣花。毛茸茸的宽大叶片翻卷着阳光,紫粉的桐花香暗暗浮动。鸡们安详地捡食草籽,啄食瓦盆里的麸皮拌菜。懒得动的根下捡一片好的阳光地儿,嘴巴倒插在翅膀里打盹。也有坐到泥土里扑棱扑棱洗澡的,完了不停地啄毛梳羽,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静坐的母亲,因主人在身边而怡然安然的鸡,是我以为的“鸡鸣喈喈”里的时光静好。
二
那时候,正经的庄户人家,都要养一群鸡。就着墙角,两层的三层的细柴棍鸡埘,是院子里与猪圈并重的构件。光景好的人家,有修得讲究的猪圈,猪棚旁侧,必留一方形的矩形的坑洞,外缘用水泥抹得平平整整,里面用一层木棍等距隔成双层,上层住鸡,下层积鸡粪。
黄昏时分的鸡埘是院中一景。太阳西沉,阳光像花瓣慢慢收拢,只有高高的老梧桐梢头,还挂着几抹散淡的阳光。鸡们“咯咯咯”,“咕咕咕”,陆陆续续走回鸡埘,我们叫做“鸡上架”。上架的鸡颇有些气度,踱步、低头、垂尾,站舍门横木上,并脚一跳,才算完成了上架仪式。也有不安分的,不甘心走进黑夜里,总要闹腾上一回,像“芦花”“鼓鼓头”,许是仗着能生连蛋吧,它们跳到鸡埘顶上,“咯咯咯咯”叫着,啄羽扑翅,鸡们跟着“咯咯咕咕”乱成一团。母亲跑出来,不由分说拎起它们的双翅,把它们塞进鸡埘,关上栅门。鸡们骚动一阵终于安静下来,暮色墨点一样散开。炊烟袅袅升起来,老屋、街巷、村树,都沉入一片安详静谧中。
记不清是哪一天,偶尔翻开《诗经》,几个闪闪发亮的句子跳入眼帘:“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蓦然看到树头的斜阳,看到蓬头捉鸡的母亲,看到烟气蒸腾的村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
一天而言,鸡是安宁的起点,也是热闹的开端。每天的忙碌纷乱都是一声鸡鸣拉开大幕的。“喔喔喔——”有一年,我家的“金子”必报早钟第一声。鸡如其名,“金子”遍身披红羽墨翎,颈羽金红蓬松,面赤如醉酒,冠红如火,金脚,加之身形高大,临风一站,锦羽飘动,凛凛八面威风,颇有王范儿。每天,天边亮起第一道曙光,它就扯开嗓门——“喔喔喔!”声音脆亮,尾音悠长,像一把软刀子,把黑夜和白天截然分开。紧接着,四邻的公鸡高声和鸣,全村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夜色褪去,太阳在东海里翻腾飞升,霞光满天,光明的一天来到人间。
母亲第一个起身,打开鸡埘门。鸡们一只接一只跳出来,猪在圈里哼哼。接着是母亲“哗啦哗啦”舀水添锅、“呼嗒呼嗒”拉风箱的声音,“嚓嚓嚓”剁野菜拌鸡食的声音。父亲从屋檐底下摘下担杖,生铁的钩索哗啦啦响,“吱呀呀”,“吱呀呀”,父亲挑起水桶大踏步走过院子,“啪嗒”一声打开大门后上方横木档上的旋转门关。大街上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吱扭吱扭”的声音响成一片,我看到清亮亮的井水从摇摇荡荡的白洋铁皮桶里泼溅出来,放亮的天光在薄薄的水皮上一闪一闪。
三
院子里的事情,都由母亲掌管,鸡们自然由母亲统领。“养猪过年,养鸡买盐”,家里的日常花销,多来自几只屁股毛蓬蓬的母鸡,所以母亲最关心鸡屁股。我要学费书本费了,家里有了急事难事了,母亲就盯紧了鸡屁股。早上,鸡们还没有出栅门,她一只只把它们抱出来,手摸进鸡屁股,试试有没有蛋,再轻轻一放手。鸡扑着翅,忿忿叫几声,觅食去了。黯淡的晨光中,母亲愁容满面。
“个个大,个个大,个个个个大!”母鸡抻颈子挺胸,满院子巡走邀功的时候,母亲最开心。她赶忙伸手往缸里抓把粮,扔给功高盖世的母鸡。母鸡倒不介意伙伴们沾光,大家一起快活地啄食。母亲捡起红脸膛的蛋,摩挲得干干净净,盛到纸坛子里。攒够一把(十个),父亲就好拿到集上卖掉了,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就有着落了。
孩子们偶尔吃上蛋,是生了病恹恹地抬不起头的时候。母亲摸过两截砖头,相对摆开,权当个野灶。点起一把干草,铁勺子伸火苗上。勺里的冒油烟了,鸡蛋磕破打进去,铁勺子吱啦吱啦响起来。母亲颠着铁勺子,香味一股一股蹿出来,钻进孩子的鼻孔。孩子就爬起来了,在母亲“不要给哥哥妹妹看到”的叮咛中,狼吞虎咽,吃下这绝世美味,烫和落到铁勺子里的草木灰,全顾不得了。
铁勺子煎鸡蛋,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因了鸡,母亲跟人结缘,也结怨。
家养的鸡,都是赊来的。一到柳树飞絮季节,街上就有了“赊小鸡唻——赊小鸡唻——”的吆喝声。娇黄的毛茸茸的小鸡,挨挨挤挤,在箩里跌着撞着,“喈喈喈喈”细声叫着。赊鸡人抓把蒸米粒扬进去,鸡们便拍着小小的翅膀,撅着屁股寻食。主妇们眼明手快,争着把最能抢食、翅膀拍得最欢、鸡冠最小的小鸡捉出来,放进笸箩里。母亲说,能抢的有活力,长了翅膀的长得快,鸡冠小是母鸡的征兆。捉回的小鸡养在鸡笼里,鸡笼放炕头上暖着,水和米不间断伺候着。东方朔《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六畜占罢,七日才占人,鸡娃娃一出生就比人大了几个级别,自然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健康的小鸡存活下来,长成了少年鸡的雏形,鸡笼里盛不下它们的身形和野心了,一揭笼盖,它们就往外跳。母亲把鸡笼抱下炕,歪倒,开盖,小鸡们迟疑片刻,试探着走进广大的世界里去,开始丈量一只鸡的艰难历程。
秋天,赊鸡人来收账了。收账只收活鸡的,公鸡母鸡价格有别,具体数量全凭主人报账。赊鸡人是个独眼的单身汉,骑辆除了铃不响浑身都响的破金鹿自行车,背个打着补丁的帆布包。赶上饭点,母亲定要留住他,手脚麻利地专给他擀一碗地瓜面面条。赊鸡人不肯上炕,嫌自己脏,就地蹲下,在他带来的鸡群得围困中,呼噜呼噜扒面条。一碗面,是他与这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苦力下蛋的鸡养不住,不是得鸡瘟死掉,就是走丢。鸡走丢是常事。“芦花”走丢的时候,母亲心疼得直冒汗,像丢了自家的命根子。她破费了半把蛋,请后街的瞎叔给掐算掐算。瞎人有通天眼,瞎叔算卦灵着呢,村里好几对夫妻,都是他提早算计出来的。四乡八疃的人都信他,他因瞎而有口安逸饭吃,这世间的事谁说得清呢。瞎叔掐指半天,说一句:东北方。又补一句:跟前人。最后叹口气,说,这鸡,找不回了。说着硬把盛蛋瓢原封不动塞回母亲手里。
母亲脸憋得通红,满肚子的气凝滞在那里。她气咻咻地往家走,一路走一路咬着牙,发着狠:“芦花”你等着,赶晌俺去抱你回来。
天晌了,母亲顾不上烧锅,笈拉着鞋,小跑着去了屋后胡同头。扒着青叔家大门,她往门缝里瞧了大半天。“‘芦花……”又半天,她沮丧地转身往回走。
四
我小的时候,就觉得有一首写鸡的诗不寻常。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那时候,我家屋侧大街的对面,新盖了三排大瓦房,大瓦房住进了一群年轻人,他们穿着跟我们不同的衣服,说着不同口音的话,却跟社员们一块下地劳作。显然他们不是种田的料,割了手的,肿了膀子的,崴了脚的。
有个年岁大的叔叔混在里面,说是队长什么的。队长体瘦,面黄,细眼,像棵经霜的草。身体不济的,队里给予特殊照顾,派他去给饲养员大叔帮工。他不嫌牲口棚脏臭,终日笑呵呵的。下工的时候,他偶尔会带回一小把喂牲口的料豆,隔墙喊我去吃。料豆很硬,咬下去咯嘣咯嘣响。队长叔叔看着我直乐。
有一天,我在课堂上看到了队长叔叔。我们老师生小孩了,队长叔叔主动补了空缺,自然是队长老师了。队长老师管我们很严,鸡叫两遍我们就得端盏煤油灯到校上早课,说是冬天天短,得把时间补起来。早课读书。书上就那么几个大字,读着读着我们就厌了。队长老师就领我们背诗,鹅鹅鹅,千山鸟飞绝,霜叶红于二月花……难的易的,都有。其中有几首拗口的,像天书上的,但“鸡鸣喈喈”我印象极深,它让我想起“金子”闪闪发光的羽毛,想起“芦花”们在静坐的母亲身边踱步觅食的情景,那么美好。
队长老师还教我们写大字。他蘸水在黑板上写,我们蘸水在石板上写。细小的毛笔,不知他从哪捣鼓来的,白送我们用。
母亲说队长老师是个大好人,见了他就喊,常来家坐呀!“金子”也怪了,见了队长老师倒不张狂了。“金子”脾气大,逢有人入门,必抖一番威风,头一低,颈一抻,尾一扬,颈毛张起,像火力十足的轰炸机,呼呼冲向敌阵——来我家串门的大妈婶子,都惧了它,干脆隔墙吆喝母亲出去议事。为此母亲没少关它“禁闭”。队长老师进门,它只虚张声势一番,草草收局。队长老师呵呵笑着坐在我家的老梧桐树下,跟母亲拉话。他几次说我是棵好苗子,叫母亲好好供我上学。他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过年的时候,母亲喊队长老师来吃饺子。队长老师带来他新写的大红对联:“衣锦千箱”“细水长流”“肥猪满圈”“鸡祥如意”。都是些小联。“不祥之人不宜写门扇联。”他说。“瞎说,写哪哪好!”他还带来了一份神秘礼物,我们闭了眼,他才肯拿出来。哈哈,是一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鸡!“这不是‘金子吗?”母亲笑着,把“金子”贴在白窗纸上。屋里红彤彤的,喜庆又神气。抽象出来的剪纸鸡,有着鸡家族所有的精神气。
后来我看到名家关于鸡的画,觉得它们跟队长老师的剪纸有相似的妙处,都能把鸡的精神气抽象出来。黄永玉的《鸡王镇宅》,笔笔是筋骨,道道筋骨都是鸡的王气;齐白石的绒绒鸡质朴谐趣,亲切烟火;张书旂的鸡浓丽秀雅,鸡的俊美华贵尽显;徐悲鸿的鸡高首长尾,更多地呈现出鸡的气节与操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是队长老师教给我们的。
肯下蛋的母鸡,能够留存得久些;只会打鸣的公鸡,早早做了刀下鬼。还没到年根,“金子”就给塞进一只草篓里带集上卖掉了。賣给谁了我不知道。英武的神一样的公鸡会给谁吃掉呢?清晨,公鸡们在黑暗中热切呼唤太阳的时候,我脑海中总是“金子”披一身金子般的阳光站在高山顶上振翅抖羽的形象,它的金毛红羽迎风飞扬。
“鸡鸣喈喈”的诗我很多年没理解透彻,许是这诗给老师队长带走了吧。不知什么时候,队长叔叔带着那群不一样的哥哥姐姐鸟儿一样飞离了村子。
每到过年,我便看到队长叔叔写的“鸡祥如意”,那“鸡”字写得像冠羽飞扬的鸡。我看到队长老师粗糙的大手握把剪刀,弯弯绕绕,大红的金鸡把屋子照得亮堂堂。
五
现在,种地的少了,粮缸里没有闲置的粮食。翻新的房子嫌脏乱,取缔了鸡埘。再说人人都忙,连孩子都撂给老人看着。村里很少有散养的鸡了,猪啊鸡的,都是大规模集中饲养。鸡鸣声也难得听到了,公鸡来不及学会打鸣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各家独门独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怎么走动了,光景好了,没有了密切联结的需要。
结了杏子柿子的时候,白发的青婶会来我家坐坐,她掇一只塑料筐,麦黄杏、红柿,冒着尖尖儿。她家的杏树柿树,年年硕果压枝。“瘸技(子)走了,两儿技(子)闯外不着家,俺起(吃)不完技(这)木(么)些果技(子)。”青婶是个半哑子,脑袋也不灵光。但她年年记得来我家送杏子,送柿子。母亲过意不去,拿些稀罕吃食给她放筐里,她临出门,却一定要全倒出来才肯走。“这个人。唉!”母亲叹气。
我想起那句又远又近的“鸡鸣喈喈”。
责任编辑 杨 枥
相关热词搜索:;鸡鸣驿邮政编码篇四
1、鸡鸣寺
霏洒谧山麓,遥眺绿扶疏。
云岚飘处,薄雾袅袅坐僧庐。
走进莲花幽坳,谒访鸡鸣梵寺,汕尾海丰途。
雨过野辽阔,极目自心舒。
惜平生,素繁碌,少暇如。
何妨学步欧翁,聊泻醉中壶。
观那红墙绿瓦,又看飞檐宝殿,赏览火香炉。
最喜佛弥勒,笑口哂俗徒。
——《水调歌头·莲花山鸡鸣寺》
由于华坤医生与鸡鸣寺长老有个诊约,我们驱车往东,来到汕尾市海丰县莲花山。
“莲花山”在国内不止一处,如广州番禺区、广西金秀县都有同样山名。名称“莲花”,不光由于山形似花、清纯如莲,还因它是佛家崇尚净土的象征吧。“鸡鸣寺”在别处也有,如江苏南京、辽宁辽阳的同名禅寺都享誉远近。所说“鸡鸣”,是《诗经·齐风》的篇名,亦即“鸡鸣戒旦”、黎明早起的含义。
海丰的莲花山、鸡鸣寺,自有特色。
清早,我们进入了距离县城14公里的莲花山森林管理区。路旁松杉交翠,绿色如染。感觉空气湿漉漉的,仿佛能扭出水来。风中带着一股淡淡的咸味,可知此山离海边不远。
向远处望去,但见群峰叠叠,翠秀连绵。在那云雾山岚飘处,绿树扶疏,烘托着那座禅寺,掩映着楼阁宫阙。天上飘起了霏霏细雨,那红墙绿瓦在空濛中显得分外清幽,令人很自然就会联想陶潜《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世外桃源的意境。
鸡鸣寺,俗称“半岭庵”,建筑在莲花与银瓶两山环抱的鸡心山上。它始建于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原址在寺对面约5里的莲花山下,当年因住持和尚常在破晓时听见鸡心山有公鸡啼鸣,认为灵瑞而迁于今址。附近有“如来盘石”、“猕猴奇石”、“犀牛望月”等自然景观,有开山祖师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弥勒佛像、东洋古银币等文物古迹,还有长叶竹柏、仙茶古树、土沉香等珍稀植物。景色清幽秀美,因而成为旅游名胜。
此时寺内大雄宝殿内,僧人正在做法事,香烟缭绕。殿前的弥勒佛像尤为有趣,他腆着大肚子,左右手臂各抱着一个幼儿,笑口大开,似乎在哂笑尘世忙碌的俗人哪!
雨过天青,空气特别清新。站在殿阶高处,极目远眺,眼前天高地阔,山色如画,令人心情酣畅,一如欧阳修之醉。
2、大佛坐像
野宽天阔,踏山腹,坛绿花鲜拥簇。
耸筑高台,莲座顶,端坐如来佛祖。
略展长眉,平舒远目,穿透尘俗雾。
慈航应引,古今香客无数。
俯瞰日暮苍山,有鸡鸣古刹,楼阁端肃。
净土清幽,苏轼入,方丈茗茶相属。
可叹苍生,多烦嚣劳碌,岂及渔父。
暂歇行旅,客船钟响一渡。
——《念奴娇·大佛坐像》
在鸡鸣寺左侧的莲花山上,耸筑着一尊露天大佛。据说这是粤东最大的佛像,通高几达10米,以青铜铸造,故名“莲花铜佛”。
佛像背倚绿林青山,前面是多层石阶,两边绿草为坛,居间鲜花点缀,衬托着高踞趺坐的佛祖塑像。坐佛妙相庄严,造型优美,显得古雅朴素;脸露安详慈爱的微笑,一双慈眼似乎在垂视众生,右手执着代表拔除痛苦的无畏印,左手拿着象征给予快乐的与愿印。
置身高台,面对着旷阔的天地,鸡鸣古刹的钟鼓之声隐约传来。此情此景,让人顿生暂歇行旅,“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感慨。
最后,长老赠送两斤莲花山茶。哈!妙茶!
算来,出门前后一个月,远足驱车上万里,今天终于要回到出发地——广州了。
同伴们在车上说说笑笑的。有人说,沿着海滨高速公路先到达珠海、深圳,张老师等4人先到家,就可为大伙准备晚餐。这个提议很诱人,大家立即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起来:“这是辞别晚餐,吃什么更好呢?”最后,大家统一意见——由张老师招待一顿“酿苦瓜”。张老师很认真地接受了大家的建议,立即打电话给家中的丈夫,让他采买材料、酿制佳肴。
说来让人难以相信——在张老师的盛情邀请下,大伙都赞成去吃那顿“辞别晚餐”!这就意味着:往珠海再返回,要多费时、多耗油、多跑300多公里哪!
驱车再跑两个钟头,到了珠海张老师家中。她的先生将做好的“酿苦瓜”端出来,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个个吃得朵颐大动,连声“好吃,好吃!”一边吃着佳肴,一边聊着这次远足的趣事。
我们组成的这个“准师团”,9个成员原都是同乡,几乎全是“发友”或故友,其中有5人互是亲戚,有6人是小学或中学的同窗,有4人曾是同一间学校的同事,又都是华坤医生的老师。这样,一次临时的“结队”中,就融合了——乡情、友情、亲情、同窗情、同事情、师生情,是那样的令人缱绻。所以,哪里仅仅是佳肴好吃,更是友情珍重啊!
“千里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终于分手了,无不依依惜别。我们5人再回到广州时,已是子夜。
回顾这次旅程,真是收获多多。为此,我写了一首《五律·远足心得》——
驴游似进学,岂怕脚磨鞋!
大地铺书本,山川展卷迭。
缫丝应困蛹,破茧可成蝶。
远路知识广,闻觉更快捷。
樟园好友赠玉:
万里驱车若驾风,千般美景收囊中。
临别笑赴苦瓜宴,绕道飞歌乐无穷。
人生自在休作茧,潇洒傲游入云空。
君言大地书一册,翻阅山川兴正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4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