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3 19:27:02
最新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六篇)
时间:2023-04-23 19:27:02     小编:zx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一

去年,我来到了溱潼会船节的现场。只见湖面上彩旗招展,迎风飘扬。随着主持人宣布会船节开幕式的开始。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湖面上放起了彩烟,宛如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蘑菇云雾漂浮在溱湖上空。

先出场的是代表各个乡镇的大花船。花船五颜六色,张灯结彩。船上的表演者们有的在悠扬的琴声中翩翩起舞;有的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尽情地舞龙。真是好不热闹。我环顾四周,到处游人如织,座无虚席,就连公园里的小土丘上都站满了拍照观看的人。花船驶过后,数百条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小船,在铿锵有力的豪歌声中从四面八方驶来,汇集至湖面中央,等待赛船。

比赛开始了。数百条船如拉满了弦的弓箭,向终点飞去。选手们飞篙走浆,弄潮激浪。个个都涨红了脸,憋足了气,撑船动作整齐划一。湖面上霎时涌出了一簇簇雪白的浪花。只见这个赛冲天之箭,那个似出水蛟龙。选手们纷纷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大家你追我赶,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船只所超越。现场人声鼎沸,观众们不惜体力为自己支持的船队加油打气,欢声震天。这哪里是一场比赛,简直就是一场大庆典。选手们越撑越快,越撑越欢。终于,第一艘船上的选手们奋力将篙子一撑,船直抵终点。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各式各样的船只,激动人心的歌曲,飞篙走浆的选手以及如山如海的观众……真是气势冲天,热闹非凡。

杨柳依依,烟波渺渺,十里溱湖荡碧波,千舟竞发逐春潮。溱潼会船名扬天下且独具魅力,成为泰州市一张响亮的名片!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忙把新桃换旧符。”古时候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当我想起家乡的春节,心中的涟漪还在微微荡漾,仿佛还在为春节的热闹欢呼雀跃着。

在每年的小年,人们就准备春节的来临了。在这几天中,家家户户都会要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籺”。”籺”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籺分为甜与香两种味道,甜的馅料是用椰丝,芝麻与砂糖做的,而香的则是在甜的基础上加上葱白和猪油。刚出炉的籺要趁热吃,咬一口,嚼一嚼,糯米的韧绵与艾草的的清香相互交织,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味道绝对一流,使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除夕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与门神,以示来年如意吉祥。外出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品有很多,有鸡、有猪,但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全家人都要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凌晨十二点到了,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寓意辞旧迎新,一夜下来,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东方欲晓,才回复了原本的平静。小孩子们在新年是很欢喜的,因为他们会收到父母给的压岁钱。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

在过完年之后,就迎来了我们家乡最有意思的一景,那就是——“年例”,这个年例并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粤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届时以各村各街为单位,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二月底。他们会在定好的那一日举行年例盛事,包括歌舞表演,游神,大摆宴席,烟花竞放等等。到那时候,各家的亲朋好友相聚在一堂,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聊天,小孩子们则嬉戏打闹,。年例的菜品也丰富多彩,下至鸡鸭鱼猪,上至各种山珍海味;各种菜品被厨师们做得色香味俱全,令人垂延三尺。桌上,筷子频频交错,人们都为这些精美的菜品称赞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一天到了,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广场燃放烟花,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广场上升起,随着一声爆炸声,光点变成了漫天盛开的礼花,大地和天空被满天烟火照得通明。天上的美景转瞬即逝,但给了人们的惊喜还在蔓延……

虽然家乡越来越现代化了,但是这些习俗,紧紧地扣在家乡的人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三

俗话说:“十里一乡,千里一俗。”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就在上海,而上海有着与众不同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中,年夜饭是不可少的。年夜饭的菜肴都有独特的寓意,塌菜冬笋中的塌菜在上海话中与“脱苦菜”谐音;蛋饺则像金元宝,代表财源滚滚;各种鱼类主菜寓意“年年有余”。

有句谚语说:“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因此年夜饭也会吃一些芋奶,用糖蘸着芋艿吃。说起最经典的年夜饭菜肴还要数“全家福”——鸡汤,寓意“清泰平安”,在鸡汤里放几片火腿和咸肉吊鲜头,里面有蛋饺、肉圆、冬笋、咸肉、大虾、百叶包等食材,吃起来别提多鲜美了!

年夜饭吃完后,我们家的成员无论老少都不睡觉,围坐在一起看春晚,说说笑笑,吃吃干果、零食或者打打扑克牌,下下棋等。看春晚直到12点钟钟声响起,跟大人说新年好,拿好压岁钱,然后才可以睡觉,这种习俗叫“守岁”。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和亲人团聚时,就会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祝福。但我们家过春节时,还是会聚在一起过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去有传说说老天爷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日子的心理。

我的家乡最重大的习俗就是过春节,在这团圆之日,全城上下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葫芦岛也有不一样的风俗。

比方说在兴城就有正月十五摸石狮子的风俗。据说身体哪里不舒服的人只要在正月十五那天去兴城古城里摸摸狮子的相同部位,就能去除病痛。

往年的正月十五时的兴城古城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摸狮子以祈求获得一年的好运。

关于正月十五摸石狮子的这个风俗,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祖大寿石坊东面朝南的石狮子因吸收日月精华而成了精,它经常趁附近豆腐坊的主人不在时去偷吃豆腐。结果有一次被豆腐坊的主人发现,狮子挨了主人一顿暴打,嘴唇被打下一块肉来。从那以后,每当天上的星星出来时,它的伤口就会流血,痛的要命,有一天,它的呻吟声被一位老妇人听见了。老妇人动了恻隐之心,每天晚上都用盐水给狮子擦伤口。过了一段时间,狮子的伤口就能好了。

一天夜里,老妇人梦到了狮子来到了她的家。狮子对她说,它是来报恩的,如果她的身体哪里不舒服,只要正月十五的晚上摸狮子身上相同的部位,就可以治好病。

第二天,老妇人按照狮子说的话做了,她的病果真好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们。于是这件事越传越广,便形成了元宵节摸石狮子的风俗

往年的元宵节,我都会和父母一起去兴城古城摸摸狮子,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五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我老家——潮汕有很多节俗以及活动,特别有趣。

回老家虽然坐了四小时的车,晕死人了,但我一下车,就闻到一股不一般的年味儿,让我晕意全无。原来我奶奶和爷爷在烧纸,形状各式各样,金元宝、纸钱等,我听大人说这是烧给天上神仙的,真神奇。再看看屋内,桌上摆着卤鹅、猪肉、鱿鱼干来拜天上的神仙。我知道其实晚上才最好玩。

终于到了晚上了,我们开始吃年夜饭,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都上来,我愿称之为“满汉全席”。

随着十点钟声敲响,我听到锣鼓喇叭齐响,那声音如雷贯耳,原来是游行队伍来了,他们是抬老爷的,老爷就是天上的神,詹厝村的人都很迷信老爷,我们是很激动,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提着灯笼就跟着队伍走,我也是。我发现大人的灯笼都十分古典,我们小孩的灯笼就不一样,有老虎的,蝴蝶的,蜈蚣的,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看着活泼有趣。我用灯笼照着旁边的人的脸,大家的脸都洋溢着笑脸,谈着一年的收获和趣事。我们小孩互送糖果,大人还送我们红包。红红火火的游戏队伍,犹如一条火龙。我在龙头的位置,看到龙头的人都拿一面锦旗。旗子上绣着一对龙凤,代表祥瑞、吉祥。锦旗上面还绣着一些吉祥祝福的话,那是大家对新一年的祈盼和期望。突然人群中小孩们开始骚动,原来是老爷来了。这眉毛、嘴巴,真带点神仙的气。一大群人跟在后面,人山人海,鞭炮声、锣鼓声、人群的喧闹声响彻云霄,顿时整个村子灯火通明。我们沿着村子最外围的道路转了一圈回到村子的祠堂。老爷们在祠堂前刚威武坐定,大家就开始上香拜老爷了。我们都要上前,跪在地上的垫子,向老爷许愿,报平安。走之前我发现祠堂大门上倒着贴的福字和两个门神,我问大人:“这么粗心,为什么把福贴倒了呢?”大人们解释说:“其实不然,福倒了的意思是福‘到’了。”至于门神,一定是神将秦琼和尉迟恭了,他们两位可以驱走不好的事情和妖魔鬼怪。

到了深夜,邻居还在放鞭炮,整个村子都能听见。大家就开始接二连三地放鞭炮,这种盛大的场面让人常常睡不着,可能你想进入梦乡,一个鞭炮就能把你吓醒。但是如果没有鞭炮声,这年味就淡了不少,你说是吗?

这就是我老家潮汕的过年风俗,虽然有些迷信,不过非常热闹,让人开心。如果你想来潮汕,热情好客的潮汕人欢迎您的到来!

藏族家乡的风俗作文200篇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国家地大辽阔,每个地区的风俗有千千万万,但我想,有一个风俗定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更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边,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人们都叫它“年兽”。每年除夕,它都出来滥杀无辜。有一年除夕,“年兽”挣断了铁索,又窜回村中去吃人咬牲畜。村民们与它拼死搏斗,才将它赶走。第二天大家相互登门庆祝,这样就有了“拜年"的习俗。时间一长,人们逐渐找到了“年兽”的弱点:怕光、怕红色、怕响声。所以,除夕之夜每家每户贴春联、放鞭炮。这样,“年兽”就不会再害人了。这一天,人们称为“过年”,又称“春节”。

到了除夕这一天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飘荡着酒肉的香味。门前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上富有年味的“福”字。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论着趣事。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坐在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五、四、三、二、一!过年啦!”屋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表示对家人的祝福,大人们听了这些美滋滋的话,都掏出腰包,给孩子们压岁钱,顿时,孩子们心花怒放。

春节多么热闹的节日,一个家家都知晓的风俗,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944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