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10:45
最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汇总
时间:2023-06-06 15:10:45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一

摘要:农村学校是教育阵地的最前沿,但由于较差的办学条件和紧缺的师资力量,凸显出一系列管理问题,已成为遏止这类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障碍。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管理的可行之路,是解决当前学校管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误区;对策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滞后,思想观念落后,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让人深思:怎样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管理之路?方能促进教育机制的完善与创新。这里,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及形成原因

1.管理者的因素

(1)管理者办学态度消极

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是教师和学生的“领头人”,代表了整个学校的形象,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必将影响整个团队的生活面貌。领导的懒散偏安,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工作态度,揣着“天高皇帝远”的幻想混日子,必将导致学校管理的松散。很多学校教师无组织纪律,学生常有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原因也在于此,可见“态度决定一切”。

(2)学校领导高龄化

农村学校领导高龄化导致管理思想落后、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当前农村大多教师属于接受过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由于年龄的因素,导致许多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合作过程中隐藏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悖行的思想,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校管理。

(3)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不强

农村许多领导原则性不强或无原则,甚至凌驾于既定制度之上,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被抹杀,导致制度架空,团队无组织、无纪律,进而导致管理混乱。

2.办学规划因素

纵观现在的农村学校,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如同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管理水平的滞后,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3.制度因素

(1)许多学校存在执行制度一曝十寒,或有的制度不执行,就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有无制度一个样,将制度变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藐视制度,无视制度之风盛行,必将使管理混乱,最终无法管理。

(2)只强调管理制度稳定性,而不管客观适应性。在一些学校,制度一出台便长期不变,只讲制度的稳定性、强制性,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制度随客观形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的老化性、不适应性,对学校管理这一动态过程实施机械管理,使管理制度不但起不到管理作用,而且成了管理工作的绊脚石。

(3)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民主管理。其特征是:把学校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等同起来,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学校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而完整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应当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民主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对民主管理作用的忽视,不但使学校管理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受到破坏,更主要的是助长了家长制管理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蔓延,降低了学校管理与管理实施的保险系数。

4.过程管理和细节因素

过程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重视和关注。“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可以彰显事物的全貌”——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公认的名言。但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不注重细节,经常粗疏了事,使管理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

(1)管理目标的错位。天天高喊素质教育,但在管理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使学校管理偏离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果导致学校成了升学率的专营店,教师成了升学率的生产商,学生成了升学率的加工品,从而使学校管理失去其本质意义。

(2)只注重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作为管理主要对象之一的教师,不但思想成熟度高,且个性各异,因此,在对其实施群体管理的同时,如不对个体实施特殊管理,取得他们对常规管理的认可和支持,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就难以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常规管理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5.德育工作因素

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增长和多元文化并行冲击,使得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而教育则是主导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成为谁的建设者”这一方向性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校大力宣传狠抓质量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做法都体现为“德育第二位”,这种做法已偏离了教育方向。

许多学校在管理中首先怕的是“出事”,领导怕的是“责任”,殊不知在我们怕这怕那的时候,更大的教育问题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学生道德的缺失或沦丧,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保住了个别领导的地位,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于是,更多教育管理的弊端便暴露出来。

6.社会力量因素

学校管理还牵涉校园周边的状况。用好周边力量对学校管理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因受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未与家长委员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系,学校管理自行其是,久之,就会遭到一些社会力量的疏远,学校管理就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使学校管理势单力薄。

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折射出当前的教育形态,每一处管理的失误都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农村学校管理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培养精选管理者

(1)选好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精神,因而在学校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任人唯贤。既要看考察对象的业务素质管理,又要看其政治素质,切记先用人、后培养,甚至任人唯亲。

(2)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方向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学校管理中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这一关键所在,将管理过程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又红又专这一目标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必须让管理者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完善管理培训体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各级行政部门要从管理的高度认识管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制定有力措施,将管理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2.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

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学校治理工作。

3.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探究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是解决“管理者如何管理学校”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策略。学校管理虽有现成的路走,但不能不顾实情照抄照搬,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可行之法。

(1)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采用目标责任一致性管理模式,既体现“人本主义”,又体现管理者的主导性,使教职工既成为管理的智慧源、生力军,又成为管理的护航者,以弥补行政管理者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管理失误。

(2)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督导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帮助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进行管理,采用粗放与集中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

4.开辟德育优先发展的格局

将学生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当今时代“主流与非主流充斥”、“欲望与精神充斥”条件下的必然抉择。学校管理应将对学生的德育考评提到一个高度来抓,将德育再次放到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求各个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德育当重点来抓,,就是要将德育分数放在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第一位,而学科成绩和其他只是第二位,要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境与法制教育等。久之,学生的自律水平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5.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指学校的教师与教师、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手段。这对促进管理的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竞争,大家就会克制不良的行为;有竞争,教师们就会努力工作,不甘人后;因为竞争,学生就会刻苦求知、积极探究、追求真理。

学校管理者要把激励的相关办法、举措写进工作制度,要有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6.树立办学的品牌理念

21世纪。人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困惑、抉择。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地区教育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站住脚。关键在品牌学校的打造。学校管理者应有品牌意识。注重学校品位的提升并形成特色。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治理者只要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的治理形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人、影响人,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 盘活农村学校的内在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二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也在不断加快,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最终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1.1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1]。1.2农村土地流转的三个维度。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三个维度:农民权益的维度、农业发展的维度、农村稳定的维度。土地问题是农民最核心的利益问题,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2];推动农业发展是土地流转最基本的目标;而土地流转还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与社会的稳定。1.3农村土地流转的流程。农村土地流转的流程见图1,包括制定农作物种植计划,确定土地流转面积,选择土地流转区域,由乡、村政府筹集租金,村委集中租赁或者农户挂自牌出让,划分轮作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完善,种植户成立互助组,以统一价转租给种植户,扣回土地租金,统一农事操作,统一交售种植物,结算转租盈余,种植物补贴亏损及租金利息。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中土地能够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更是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由之路[3]。2.1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相比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运作,同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2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通过土地流转能够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将农业内部增收动力挖掘出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能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化经营、农产品互助组织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和流程化,并让农民分享到产后环节的利润,促进农民增收。2.3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坚持走市场主导、政府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技术创新、农产品营销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

3.1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各项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农产品企业、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与经营的集约化、组织化、精细化、专业化、流程化与社会化[4]。3.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全面做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服务工作,各地区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基层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区(县)、镇(乡)和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组织,为土地流转提供相关的法律宣传、政策咨询、流转信息、合同签订指导、矛盾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等系列服务[5]。3.3构建农村土地供需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构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地方发展情况以及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供需双方的需要,实时监测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不断健全和完善流转信息平台功能,利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信息需求[6]。3.4完善土地流转法律与监管防范风险。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以来,即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以来,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之也产生了许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纠纷。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防范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应强化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性监管,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能力,规范农村土地用途,有效地监督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发展[7]。

农村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与农村农业发展紧密相连,关系到农村自然环境变化,也关系到农民对土地的认知水平。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既要坚持政策支持和引导,同时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督,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8]。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的活力。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淳安县为例

方洪来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农业硕士

指导教师莫良玉

论文答辩日期 2020.6.9

学位授予日期2020.6.20

答辩委员会主席 黄京华

广酉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斓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住进行研究所 职橱的研究成果。除己特别加以标注神致谢的地方悴.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撞写的研咒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入 为获得广西大学或只它单位:的学位帀使闭过的材料n勺我一同工作的 同歩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所做的页献均己在抡文屮作r明确说明。

口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授权。

回不保密。

(清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y}

论文忤者签名:

指导教师盤松釘女

作者联系电话:157573 7 79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杭州市淳安县为例

摘要

在我国特殊基本国情的影响下,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向沿海地区城市流动已 成为常态,但是父母在外务工的过程中,孩子一般留在老家生活学习,这部分在 农村与父母分离的孩子群体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自从2013年开始,杭州市淳 安县就推广了农村留守儿童保障工作,并且对年纪在3-17岁的儿童与青少年作 为保障对象,推出了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从多个方面开展 了教育资源的资助活动,通过社会募捐、政策倾斜等方式初步实现了淳安县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笔者根据对杭州市淳安县的调查与走访确定当地农村 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儿童心理状态与受教育情况,了解在 缺少父母参与生活中受教育与生活的基本状态,并立足于实际,分析淳安县目前 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整体层面上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知出现偏差实际问 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优化与完善措施,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提出 了具体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县域师资流动模式、加强社区关怀、拓宽 宣传渠道等切实有效的举措,旨在为地区乃至全国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 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淳安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chun an county, hangzhou city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1

1.1.1选题背景1

1.1.1选题意义1

致谢51

参考文献52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发基本国策以后的40多年时间,沿海经济带的出现导致 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情况的加剧,外出务工与经商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改善生 活的常态卩】。我国一直以来对留守儿童问题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程度,通过各项 政策的落实,从而改善生活、改善教育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且具有现实 意义的社会保障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享受到的福利水平也逐步提升【a考虑 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自身具有的自发性特点,从物质生活角度出发,分析城乡 间人口流动在政策法规合理基础上的同等权利保障成为了当下重点研究问题。此 外,我国目前常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依然庞大,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 上升,基础教育设施的不完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缺陷都对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的产生形成了推动力。如何解决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 为了当下脱贫攻坚重要时刻下的重要社会保障措施i3】。

1.1.1选题意义

留守儿童是为社会谋发展,也是为国家谋希望i4】。截止到2019年,我国已经有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7204.71万人,农村儿童占总儿童人数的37.7%,农村如此高 额比例的留守儿童数量也成为了乡村教育的一大难题i5】。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实际的优化措施,对于全面改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具有重大且长远的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在我20世纪初期的学术界就展开了多样化的研 究,国家政策以及政府机构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都颇为关注[6】。在早期的 研究文献中,重点从相关教育机构的设立出发,以全面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 出发,并考虑不同公共管理基础问题的解决对策,并分析能农村留守儿童自身问 题具有的先天性特点,并且在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制度机制等方面都对整个家庭以 及社会角度进行了统筹规划[7】。国内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方面已经形 成了规模化的研究,对于指导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8】。

在国外虽然没有我国如此严峻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存在,但是在农村等地区 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群体的依然存在一定的教育问题,其教育问题主要出在家庭 监管以及学校监管方面[9】。印度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极为严峻,农村地区教师 储备数量不足、相关教育设施过于老旧等问题都成为了制约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的重要因素[10】。yang指出,父母在工作或者学习需要离开孩子的情况下,子女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显著高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11】°martin分析德国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程度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当地孩子的家庭监护人数量一 般在2-3个之间,并且子女一般由直系亲属进行监管,这种问题在德国的农村地 区也较为普遍,并且大部分农村儿童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学习成绩以及道德品质 相比正常孩子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12】。gflenh在研究父母对孩子 影响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地区的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其学习成绩与其 直系监护人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i。

(1)人口增长角度的相关研究

罗国芬指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可以按照其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主要 可以从缺乏父母陪伴时间、儿童年龄、家庭教育结构等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 分类,不同的儿童在教育问题方面需要解决的措施需要结合其分类下定论卩习。

吴霓(2015)提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较大,并且内地省份是留守儿童集中 的区域,我国的四川、江西、湖南等地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较多,农村留守儿童数 量与当地外出务工总数量呈正相关,国家需要对外出务工数量较多的区域针对农 村留守儿童实施高效的保障管理制度"1。

杨汇泉(2016)在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品性议题的过程中,指出了农村留 守儿童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在教育方面没有实施有效的保障,必然会导致农村 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拉低,未来对国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叫。

(2)教育方面的研究

杨青(2016)在分析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家庭教育与学 校教育两个教育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实际影响。在研究中提到,农村留守 儿童监护者多半为祖父辈,其受教育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甚至有部分直 系监护人是文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并不乐观。而在学校教育方面,无论是 交通、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要求,这也是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i8】。

张文清从教育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满足基础物质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老师 的关怀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校对孩子 的教育关怀程度,结合鼓励与督促的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i9】。

蔡重阳(2013)在分析农村地区学校

教学

质量的过程中,对锦州市农村地区 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五位一体的评估方式,确定当地教育资源的发展 水平,建立评价项目为教学条件、师资层次、课堂水平、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调查分析结果得到的锦州市农村地区学校得分为4.8分,而锦州市非农村地区学 校综合得分为7.9分,如此大的教育质量差异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 根本原因i20】。

(3)心理方面的研究

任茂贤(2015)指出,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约82.7%的儿童均存在或轻 或重的心理疾病。虽然部分儿童在生活与学习当中并不会表现出心理疾病的情 况,但是自卑与逆反心理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极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缺少父母的 关爱,并且直系监护人对其关爱与交流不足所导致的[21】。

雷盛刚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对于 父母的思念会让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内心出现孤独的情况极为常见。对于儿童 而言,与父母的相处与共同经历是维系亲情的纽带,也是在人类社会中最为有效 的心理健康教育[22】。

张荻金提出,监护人的细微感情变化均能被留守儿童察觉到,并且受到与父 母长期失去联系而导致的思念情感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父母对农 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甚至部 分儿童会形成永久性的人格障碍[23】。

yuan(2020)认为人类的心理健康与思维方式受到少年儿童期的影响最为严 重,并且监护人的感情变化以及教育方式会对其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根本 性的影响i24】。

(4)社会学角度的研究

xue(2020)对我国留守儿童的存在率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从农 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与接受教育过程中最 容易出现的就是安全问题,儿童的成长阶段也是身心养成的阶段,如果教育管理 过于松散,必然会导致孩子未来在社交方面出现自我封闭的行为i25]。

ren(2020)在研究中将农村留守儿童具体分为三个不同的基础类型:互相 帮助型、自我照顾型、自我叛逆型。三种人格特点均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单一,而 且出现自我叛逆型的人格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远远高于自我帮助型与自我照顾型 的儿童,大部分出现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儿童,82.6%均存在自我叛逆型的人格特 点i26】。

(5)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翟庆伟(201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或者直系监护 人的管教与帮助,而应该从家庭与孩子自身入手,并联合社会、政府与学校共同 构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接受教育的的环境,尤其是在政府户籍制度改革方 面,需要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实现更低要求的居住地户籍迁移,在以考虑孩子教 育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脱离留守的情况i27】。

赵来东(2014)在研究中创新化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少儿的监护体系的设 想,并且认为通过社区与学校的共同组织的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受教育权益的 保障,通过学校外的组织机构实现学习过程[28]。

雷雨(2014)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在农村极为普遍,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距离监护人较近的环境下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需要建立 城乡统一化的户籍制度,并且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29]。

梅中原(2014)提出,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必 然不断减少,并且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重心向中部地区转移,父母能够获得在当地 就业的机会,而相应的农村儿童教育问题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得到 显著改善i30】。

1.2.2文献述评

留守儿童生活不尽如人意的评价du。从各个角度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必然 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极为充分,但是局限在 公共管理、政策执行上的宏观考量与评价,鲜有深入基层,对农村留守儿童实际 教育环境进行调查与研究,没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农 村留守儿童难以解决hl。我国幅员辽阔,在基本国情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当今重 要的国家发展的关键时间点中,借助全面迈向小康的契机,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 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环境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迫在眉睫。

1.3硏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目前关键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从教育管理 作为切入点,通过相对应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问题出现的具 体原因,并从公共管理的理论角度确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策略。全文 分为五个部分,从理论阐述方面出发,重点研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水平的重要意义。笔者将杭州市淳安县作为调研对象,对当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 境、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结合公共目标的实现、公共管 理创新等实践角度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对党和国家的政策 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讨,寻求从多维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1.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1990-2019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公共管理学的相 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查找梳理,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研究经验,对相应的概念 以及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近20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发展与政 策调整情况,从多个维度确定本文的基本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手段。

(2)问卷调查法。在杭州市淳安县下辖的共计23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将 千岛湖镇、姜家镇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在全县各个村庄共计发放问卷4500份,最终回收4428份,所有回收问卷均具有参考价值,回收率为98.4%。通过对问 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确定目前杭州市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问题的现状,并 将其作为全文的分析依据。问卷内容见附录1。

(3)实地访谈法。对千岛湖乡、姜家镇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中小学教 师、县教育局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的心路历程, 通过对校长教师等教育管理人员与学生直接谈话的结果,去伪存真,选择有价值 的参考数据作为基本资料。

1.4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创新点

随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持续增长,在农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对 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在分析客观环境造成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与此同时,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 义务教育理论和特点,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淳安县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从而近一步明确农村留 守儿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了解其所需、其所思、其所想,站在农村留守 儿童的视角看待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育价值、教育意义、教育方式等 方面作为切入点,整合行政、教育机构、社会整体等方面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措 施,实际研究针对性更强,更具有实际意义。从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 析和解决入手,阐述其特殊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可借鉴意 义和价值。对推动解决多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4.2不足之处

考虑到本次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数量有限,没有实现的全面覆盖,而对于杭 州市淳安县而言,其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极为广泛,在局限性的数据统计与调查过 程中,相关资料存在的偶然性对本次研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样本的误差对于整 体分析过程会产生误导性观察视角的发生。

1.5相关理论基础

1.5.1党和国家指导下的乡村振兴理论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并将全面 改善并加强农村地区发展作为历史的基本任务。在乡村振兴目标下,不仅需要对 农村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行全面优化,相应的民族管理、文明品德等都需要进行加 强,并从根本上实现生产与发展的全面提升[33]。早在2011年3月,党和政府经 过审查确定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施行,而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当下国家 需要重点加强的内容之一,通过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城乡 发展一体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规划模式,让广大 农村人民也能够参与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i34】。

1.5.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在马斯洛的研究中进行了详细分类,按照从低到高的 层次主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该需求层次理论中本质上适用于所有人,人们只有在满足一个基础层次需求之 后,才会追逐更高的需求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包括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也就是 生存的硬性条件,在满足基础需求之后,高层需求对其产生的激励作用效果必然 会形成更加充分的动力,从而促使人向更高的阶层出发[3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提出以来,在国内外企业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且全面的应用,员工的需求层次 以及相应的激励管理内容都能够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与此同时,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在社会管理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面均有所建树,国内外在分析普 遍社会问题解决方式的情况下均采用此理论作为基础进行分析。

1.5.3义务教育理论

第二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特点、重要性及现状

2.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特点

(1)基于教育管理对象角度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 情况已成为常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率也逐渐增加,不断增加的农村留守儿童群 体也造就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38】。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浙江省农 村留守儿童数量并不多,但是杭州市淳安县是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作为广泛的的地 区之一,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并不是仅仅体现在教育单一方面,不 同的社会管理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上均有所体现,为了加强社会的公共 管理,并且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国家需要在顶层设计 中强化相应的公共政策。在教育管理对象而言,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迫在眉睫,并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未来发展的全面规划也是加强教育管理的必 需i39】。

(2)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特点

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为了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管理工作在 公共政策的角度进行解决。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存在与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关,而人口流动较大的省份也最容易出现聚 集性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然而换个角度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却也并不广。广西大学农业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以杭州市淳安县为例 泛,普遍性的存在与不够集中的分布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实际解决过 程中“布满荆棘”的症结所在[4°]。当下我国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优化方面, 监督检查力度不足也是公共政策实施效率不高的宏观体现,大部分相关工作采用 文件的形式进行通知,但是在通知之后并没有落实针对性的工作,导致专项政策 极为缺乏,实际行动力不足i4】】。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组织架构分析

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组织架构分析来说,建设方面多少存在不足。从街 道、乡镇实际工作成果情况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数量不足,农村留 守儿童基层工作成效相对偏差,农村留守儿童活动阵地不足,政府公共管理相关 部门只能提供农村留守儿童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特性,导 致农村留守儿童一来尚处于未成年人阶段,也无法具备完全维护自身利益渴求的 能力,此外监护人处于半完全的监护主体态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 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没办法完全体会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 况。基于农村留守儿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故必须从现状与发展趋势两 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公共服务项目的重点内容加以改进并修缮,力争将公共服务 现有实施方案和政策“一个不落”的抓准、抓细、抓稳、抓到位i42】。

农村留守儿童当下的基层教育团体虽然存在,但是其工作职权以及主要发展 方向依然薄弱,相关的组织机构建设严重不足,无法完成既定政策的教育需求。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站数量总投入建设18000个,但是在大部分偏 远的乡镇地区,许多村民甚至不知道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的存在,而部分地 区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设置在学校中,并没有相关的工作人员真正展开 相应的活动,其存在仅仅能够支持基本的公共服务支持,在教育需求的满足方面 与预想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在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无法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申诉,农村地区的监护人 文化水平不高,在孩子教育方面并没有主观性去投入过多的成本,上述原因的存 在也导致了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工作流于形式,实际工作内 容还存在众多缺陷与漏洞i43】。

2.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发展基本国情以及特殊 历史阶段所造成的一项社会问题,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大部分 外出务工人员需要在城市或城镇长期居住,而户籍制度带来的住房问题也必然影 响了孩子在外地接受教育与正常生活的权利,大部分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放在老 家给直系亲属抚养并接受教育,目前依然没有良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重要社会问 题。从实际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生活还是基本教育,相比父母在身边的情 况下,其在农村处于留守状态必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品行养成、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均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教育,缺少父 母对其生活与学习的正面干预,也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沟通交流障碍等 负面心理状态的根本原因i44】。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综合教育水平严重不足, 大部分与小时候在老家处于留守状态有着直接的关联,从公共管理职能方面去进 行分析,目的是多方面去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 利益,并且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寻找合理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措 施,对于改进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具有高效的解 决效率。

“三农”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基本因素,在农村过于落后以及生 产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延伸所产生的社会性问题,从本质上根治农村留守 儿童问题不仅对祖国今后的发展有利,也是祖国未来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里程 碑。

(1)是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农村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未成年等因素的 限制,在农村生活与教育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大部分孩子的身心会出现损害,而这种损害如果破坏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健康,并且孩子没有得到良好教 育的疏导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整个学校、社区甚至孩子的家庭产生严重的伤害i45】。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基数较大,而大量教育问题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 矛盾出现,为了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无论是缘于孩子本人,还是缘于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所导致的社会管理问题,提高并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 育水平和质量,对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能够发现,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 中,家庭收入情况并不可观,大部分跟随祖辈生活的孩子家庭中劳动力并不多,每年仅仅依靠孩子的父母在外工作供给基本生活,27.4%父母采用一年拿一次生 活费的方式,72.6%的家长采用月结生活费或者其他方式。调研结果表明,杭州 市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有17.4%,而家庭年收入 在5万-10万元之间的占74.5%,剩余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及以上,占8.1% 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杭州市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年收入组成情况

收入

低于5万元

5万-10万之间

10万及以上

income

less than 50,000 yuan

between

more than 100,000

yuan

人数

857

3669

399

比值(%)

17.4

74.5

8.1

但是笔者在对部分家庭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家庭的老年人大 部分还存在长期慢性病的情况,虽然家庭中的父母在外务工,基本工资高于农村 务工人员,而这种务工方式大多数都未能给予家庭过多的帮助。调查显示,调查 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亲在外务工,而母亲在家抚养孩子的占大多数,大部 分孩子每年甚至两年才能见到自己的父亲一次,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对于孩子而 言,严重缺乏父亲参与的生活经历必然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孩子教育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监护方 式: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等四种方式。单亲监护最为常见, 也是整个监护中相对而言对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影响不大的一种方式,主要指父亲 或母亲外出务工,而留下来的家长在家抚养孩子,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 类农村留守儿童其缺乏一方的父母关爱,在性格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偏激现象,但 是整体经济条件、生活状况以及受教育情况均良好;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外流现象 起始与改革开放之初,而改革开放之前以务农为生的祖辈则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直系监护人,一般农村留守儿童是爷爷奶奶共同抚养,这种监护方式对于孩子 的教育情况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但部分祖辈抚养孩子对教育问题并不重 视,即使希望孩子在学习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但是自己所提供的家庭教育环境往 往不够,而成长过程如果缺乏父母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亲戚监护与同辈监护方式较为少见,一般多出现在祖辈已经离世,并且孩子所处 的家庭条件并不乐观,将孩子放在父母亲的亲戚与朋友家庭抚养,这种抚养方式 最为极端,大部分在此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综合能力以及教育问题均存在重大隐 患,同辈与亲戚往往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责任,对于孩子人身安全的照顾以及思 想品德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2)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主要受到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不高的影响,虽 然我国目前在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村内学校的搭建与资源投入,但是大部分学校 内的管理工作者基本素养并不高,相关的教学资源与设备也不够完善[46】。为了全 面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加强公平教育是最为主要的目标,完成九 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宝行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最大限度实现基本的教育公平尤为重要。考虑到 在适龄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儿童正处于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学习与成长阶段,笔者 综合国内外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安全问 题、权益问题等方面,农村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整个县级区域内不够公平的教 育资源分配模式,也必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悲观情绪,严 重的逆反心理也会影响其对学习的兴趣,在成长期间缺少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 提供的教育水平依然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两者相结合必然对儿童的心智产生负 面的严重影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衔接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经之路"i。

因此,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需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帮助 其健康成长,并且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尤为重要。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层次如表 2-2所示。

表2-2杭州市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层次

层次

小学

初中

初中及以上

level

prim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and above

人数

4404

3137

606

比例(%)

54.1

38.5

7.4

据上述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小学、初中、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正在不断 提升,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比例为54.1%;农村留守儿童上初中比例为38.5%; 农村留守儿童上初中及以上的比例仅为7.4%。

相比城镇等地区的受教育程度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较为严峻,并 且存在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辍学,部分学生在校表现优异,但是在完 成初中学业之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并没有继续学习。而大部分农村留守儿 童的学习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固然不少,但是学习成绩差的 也占大多数,成绩差的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其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 强,受到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初中阶段会出现一定的消 极态度,而这种消极态度的产生与其处于留守状态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对孩子的学习进展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是不可 避免的,为了改进并加强儿童教育成效,改善并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农村留守儿 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其所处群体独立所产生的正常现象,而是在教 育资源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群体性教育不公等问题。

(3)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全方位实现公共目标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其教育程度以及综合能力直 接或间接影响祖国今后的发展,作为下一代的保障和支撑,如果农村留守儿童综 合受教育水平不高,那么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必然受到阻碍,在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素质水平急需廀提升,为了从根 本上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不仅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入手,严抓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也是的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i48】。此外,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 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要求下的现代化建设目标,通过提升教育的方式,实现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在劳动力稳定输出与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农村留 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存在必然会得到根治,帮助农民解决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俨然 成为了全面实现公共服务,促进政府机构实施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i49】。

除此之外,党和国家提出的社会治理创新体制也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引 导,为了帮助公共政策以及相关目标的合理实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 入手是一次高效的尝试,且能够获得实际成效的具体手段i5。】。根据相关调查研究 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并不频繁,大部分孩子与父母的长期 分离对父母的感情较为生疏,在成长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找人沟通交 流,严重缺乏的心理疏导教育往往会导致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了改 善这一现实问题,需要从教育角度出发,将公共政策落实到家庭、社会、农村留 守儿童自身等各个层面,考虑从农村务工人员角度、社会工作角度、服务角度寻 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上述角度都是在实现既定公共目标需要进行充分考虑的基本 对象,也是实现社会治理、优化公共的管理需要面向的核心群体el。

2.3淳安县儿童基本情况

杭州市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县域面积共计4417.48平方千米,并且总人 口数量共计459653人(2018年末户籍人数统计),下辖11个镇级政府、12个乡 级政府,地区2018年产值为243.19亿元。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62 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以户为单位收入为58624元。随着杭州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淳安县因为靠近杭州地区,当地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部分人员选择外出务工或 者进城务工,但是无法携带孩子外出工作,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在全面推 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伴 随着当地教育重视度不断提升,现有实际的教育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 障。2010年〜2019年这10年间,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99.5%以上都享受到了该 有的9年义务教育权利。但是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从 整体上而言,淳安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从根本 上提升现实历效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发展 状况,并努力搜集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身高和体重方面:淳安县城镇和乡村学生(一般指6~18岁)身高和体重情况 的调查和统计由于时间关系,无法统计所有学生的具体指标。以淳安县白马乡白 马小学和千岛湖镇镇三小为例,据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白马乡白马 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连最常规的体检都几乎没参加过,在学生眼里,只有吃药、打 针才会看到穿大白褂的医生们。以一年级为例:按照国家规定的这个年级段的正 常平均值,女学生身高应该是122.5厘米,体重为22千克。但是80%女学生身 高测量结果在110〜114厘米之间,相当于5周岁的平均身高,85%女学生体重测 量结果在18~20千克,也相当于5周岁的平均体重。而在千岛湖镇的镇三小同样 年级,测量值分别为:80%女学生身高测量结果在118〜122厘米之间,体重测量 结果在20〜22千克之间。从这个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白马乡白马小学一年级学生的 身高和体重都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千岛湖镇镇三小一年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淳安县城镇小学生身高普遍比同年级段的乡 村小学生高出8厘米左右,体重多出2千克左右,相当于两个年级段的身高差和 体重差,差距一目了然。在这些学生中,留守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普遍比一般儿童 低4厘米和轻2千克。

班级数、学生总人数、班级平均人数方面:同样以白马乡白马小学和千岛湖 镇镇三小进行比较,相关数据详见表2-3。

表2-3白马乡小学和千岛湖镇镇三小班级数、总人数、平均人数情况

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班级数(个)

number of classes

学生总人数(人)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班级平均人数(人)

average class size

白马乡小学

1390

镇三小

1733

据本表格相关数据表明,无论是淳安县城镇还是乡村,教室、教师资源缺口 很大。从班级数和班级平均人数来看,白马乡小学班级数比镇三小少29.4%,但 是班级平均人数却比镇三小少13.7%,这就显得白马乡小学的教室、教师资源更加吃紧。

白马乡小学和千岛湖镇镇三小教师人数及学历、教学复杂程度情况见表2-4。

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教师人数(人)

number of teachers

本科及以上(人)

bachelor degree and

above

复杂程度

complexity

白马乡小学

一般

镇三小

复杂

据上表两个学校在教师人数、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教学复杂程度对比数据 可以发现,白马乡的84名在校教职工,其中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是幼儿园的专 职教师,学历大多都是大专和中专。白马乡84名教职工均具备专科以上学历,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20人,获市县级先进教师、教坛新秀以及骨干教师共 30余人。而镇三小有91名在校教职工,学历全都是本科及以上,其中中学高级 教师12人次,小学高级教师87人次。此外,镇三小还有2栋综合实验教学楼和 一栋校内图书馆,镇三小所有学生都是走读,没有一个住校生,而白马乡小学因 为有300多人是住校生,所以学校有3栋学生宿舍。无论从教师人数、学历及教 学复杂程度,两者之间差距都非常明显,这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

此外,从2006年〜2015年开始淳安县威坪镇王阜乡、宋村乡、金峰乡等,梓桐镇里、中、外桐等所有乡村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进行了并校。所有以前 自然村里的学校都被兼并到了乡镇,甚至是县城学校去。据了解,在2010年以 前,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教学不全的情况时有发生。但随着县教育局对这方面的 重视,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这一块的资金扶持,之后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教 材能够得到保障,而且也有国家和当地政府发放的营养餐补贴,一个星期补贴 13块钱,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另外,我们从金峰乡金峰中学和王阜乡王阜小学留守儿童的口中得知,当提 及到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大多数学生说最需要的是爸爸 妈妈的陪伴,也有说想着每天能回家睡觉,也有的说每天能吃上新鲜的饭菜,而 不是星期天从家里炒的菜,然后带回学校吃一个星期。从这些孩子口中,我们不 难发现,孩子们还是很单纯的,他们所想要的,可能是家人的陪伴,也可能是每 天能睡个安稳觉,还可能是温饱能够得到保障。

2.4领导机构

杭州市淳安县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问题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2012年 正式成立,并且通过杭州市综合治理部门进行策划组织,公检法司、民政局、社 会保障、教育局均在此部门安排有定点工作人员,针对帮助淳安县解决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农村地区儿童管理问题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全面的社会 保障,并从政策优化等角度帮助淳安县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管理的全面优化。根据 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管理部门对的县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摸排与调查,通过 基层团组织的参与对相应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完善,从数量规模以及的分布特点 出发,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对全县内127余所中小学 进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从分析结果能够看出,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 数量较大,并且实际分布较为广泛,为了实现在不同的乡镇区域展开细致的调查, 领导小组还委派了地区各个小学的校长作为牵头人,去往村里典型的农村留守儿 童家庭进行详细调查。截止到2019年底,调研淳安县人口数量与农村留守儿童 具体情况如表2-5所示。

表2-5淳安县人口数量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情况(2017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results of the sixth national census in 2017)

乡镇

人口数量(人)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人)

township

population

千岛湖镇

108631

1211

文昌镇

13114

413

石林镇

4802

209

姜家镇

21359

874

汾口镇

48373

659

大墅镇

13631

187

瑶山乡

9445

367

宋村乡

5759

421

左口乡

10708

584

受到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情况与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关 系,如果区域所在的位置周边有一定的工业园区,或者有相应的务工区域,那么 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比同县其他区域人数更少。在淳安县坪山工业园的周 边区域,由于工业园内的工厂帮助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的就业问题,距离 坪山工业园区较近的乡镇内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多,大部分家长为了给予孩子更 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大墅镇工业园区中,大量制造企业每年能够为当地解决 约30.0%的剩余劳动力,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少,而在文昌工业园中,由于制造业以及相关的制造企业并不多,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当地居民选择就近就业的人数并不多,从而导致区域内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希望通过外出务工的 方式获得更大的劳动力。在市镇外的区域,也逐渐形成了不同区域内农村留守儿 童的分布广泛情况。因此,从发布条件来看,区域内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当地 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力剩余就业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区内提供的工 作岗位收入水平、经济发展以及工作岗位数量都影响着外出流动人口的趋势,对 于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杭州市淳安县留守儿童,此数量在近年来不断减少,淳安县2013年-2019 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情况如图2-1所示。杭州市淳安县从2012年至今,留守儿 童数量不断下降,虽然在2017年数量有所涨幅,从趋势线能够看出,整体处于 稳定的下降趋势,截止到2019年,杭州市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仅为3764 人。

淳安县虽然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减增加,整体上升率有所降低,主要与 淳安县目前新型工业与制造业发展有关,外出务工人员留乡村工作依然能够获得 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大部分务工人员在杭州市、温州市、嘉兴市进行务工,在 深圳、广州、江苏等地均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外流现象,而在淳安县进行务工的 人员也有部分存在,但是所占比例并不高,且回家次数较少,孩子均留在家中由 直系亲属或亲戚抚养。淳安县农村地区出去务工主要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为主,在沿海各大、中城市,经过亲朋好友等熟人介绍,事、企业单位招聘等渠道 去外地打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大量出现,外出打 工的父母每年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淳安县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没有提出良好的解决措施,相应的领导机构难以维持不 断增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基本保障,相关领导机构每年展开的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在部分村庄设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点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作 用微乎其微。

2.5权益维护

为了从根本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且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 度,从公共政策与管理方面加强职权分配以及机构设立。目前淳安县在公检法司、青少年维权岗等基本职能上,在县域广泛推出了各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手段; 通过阶段性的心理辅导、自护教育等方式,推出了 “心理健康进学校”、“教育 权益保障进小区、社区”等相关活动;从保护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基本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淳安县的相关 司法保障部门为了便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获得寻求基本保障的途径,增设了相应 的农村留守儿童法律咨询处,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在教育方面增设了“留 守儿童教育问题绿色审核通道”。淳安县目前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权益维 护推广了多项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各类法制宣讲、新书售卖会等活动在农村留守 儿童聚集地区展开了主体鲜明,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近年来淳安县为维护留守 儿童的基本权益所增设的机构与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表2-6所示。

心理健康进学校

教育权益保障进社区

增设“儿童法律咨询处

增设“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绿色

审核通道

法制宣讲

新书售卖会

2.6关爱帮扶情况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淳安县劳动保障局与教育部门联合在 各个农村的中小学举办了的思想动员大会,通过与妇联以及社会各界工作人员展 开了关爱与帮扶活动。通过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沟通,展开一对一的帮扶举措,从日常行为规范出发,延伸到学习行为方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并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四

在对不同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监控措施,并构建长效工程检测与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对不同工程总体情况以及应用情况的全面把握,更好的保证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在很多地区,农村地区的基层水利部门都没有能够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应用情况,没有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以及记录。在检测过程中,也大多较为笼统,且缺少对各种新型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对于存在问题的工程,也无法及时发现。

1.2管理相关资金投入不足

在一些农村地区,各种水利工程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之后,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便大多不再对工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存在十分突出的“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很多地区还受到自身财力水平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很多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进而影响到相应的工程管理效果。

1.3工程管理效率低下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都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较少,进而影响到实际的管理效率。很多地区都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组织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大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缺少对各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

2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实施科学管理完善工程监控与检测

水利工程监控措施与检测不到位会对各种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为此,对不同地区而言,还要注意结合当地实情,积极的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相关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其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工作,做好日常的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案。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巡视、检查的内容和频率以及方法等予以明确,确保管理的常态化。除此之外,及时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发现各种问题和病险等。

2.2加大工程管理资金投入

对不同的地区而言,在完成本地区相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后,要继续对相应的工程予以充分的重视,实现建设与管理并重。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以及财政水平,合理的进行资金投入方案设计和规划。尽可能的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更好的进行现有工程应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存在的病险和问题,予以相应的维护和改造等。另外,加大在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的进行资金发放,并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应用制度,保证各项资金应用到位。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来,造福当地农民。

2.3完善管理体系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的当前在对农村水利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有必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注意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不同的管理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责任到人,以更好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外,注意充分结合当前网络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情况,结合管理工作需求,积极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科技手段,以更好的提高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有效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促使工程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更好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

3结束语

总之,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积极的完善工作方案,强化工程管理。以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有效促进农村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好的造福广大农民。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五

《初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

学 校:六盘山镇东山坡小学

姓 名:张 红

联系电话:***

初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不少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原因、策略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不少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退跟还林政策的推广,农村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困难,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更是日益突出。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村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应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谈到农村留守儿童,我们首先来理解什么叫农村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乡我校尤为明显,经过调查,我校学生家长86%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整个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基本上是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从年龄分布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小学学龄、初中学龄、和大龄四个组在整个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一、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1、逆反心理强。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譬如,我班的李依郎同学,老师说的好话他不听,布值的作业不做,但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于,他就信以为正。一次,数学老师说:你今天作业做不成,明天就不要来了”。第二天,他还正的没有来,害的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找了整整一个早上,才找到他。

2、自卑心理障碍。学生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学习成绩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祖辈们文化程度偏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4、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

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同时随便给孩子零花钱,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我们班的李依郎和何刚就经常向他奶奶骗很多的零花钱,如果他奶奶不给他的话,他就会找几个同伴去偷。

5、思想品行新问题较多。

留守生的道德问题,美国学者埃里克森指出:“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心理发展任务,如果未完成,它会阻碍个体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可见,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异常将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俗话说:“先成人,再成才”。德育较之智育更需优先考虑。家庭教育的弱化和缺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离。

6、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心理的健康起着重要功能。父母长期在外,很少回家,与孩子的沟通联系较少,对孩子的成长缺少关注与指导,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7、安全隐患较多。

监护不力导致的安全问题。当地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或母亲在家照顾,由于“隔代亲”以及女性相对软弱的特点,他们往往对这些孩子们百般溺爱,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伤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极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各类犯罪分子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中男孩容易被人贩子拐卖,女孩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二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管理,长期和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不良恶习,久而久之,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

二、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熟悉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和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喜好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学校课程设臵和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的方法

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和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和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和孩子团聚,做到挣钱和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把家庭作为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港湾。让父母明确:家长的角色不可代替。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很多方面,他人(包括亲属)是无法取代父母的。家长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既不能溺爱无度,也不能放纵不管,更不能轻易地把职责移给他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明确指出:儿童不应当与他们的父母分开,除非得到有能力满足他们福利的政府的照顾。

3、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4、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2、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臵。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4、开展法制平安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喜好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目前状况,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臵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新问题的临时父母;抓住节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三、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

四、结语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在进行中,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一现象还将在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稳定,从长远来看,更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新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应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平教育体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篇六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从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和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章通过对吴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运行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管理;问题;对策

1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期发挥效益和良好运行,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主体,规范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均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负责对辖区各供水站的管理。集中供水工程有水务部门管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和企业化管理等多种模式,以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同心县由宁夏水投集团新海水务有限公司和水管所进行管理;盐池县、红寺堡区、青铜峡实现城乡一体化,分别由盐池县城乡供水总公司、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青铜峡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利通区成立利民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各县水费价格都由县物价部门核定,基本按运行成本收取。在水费征收上,实行按方收费。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联户水表井建设,推行按表计量收费,加强了水费的收缴管理。各人饮工程管理单位设立专项帐户,进行收支管理。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在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配合下,对规模较大的水源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划定了相应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保护标志。县级卫生防疫部门都能定期监测辖区水厂水质,掌握了解各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变化情况。

2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水源水质、水量变化及移民搬迁造成的新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人口急需解决。同时居住偏远的分散户对自来水入户需求迫切。部分县区纳入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但在移民规划实施中因多种因素影响,调整的村庄未能按原规划移民搬迁,而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时没有考虑这部分人的饮水。此外,由于受投资、设计标准等因素影响,以前建设的部分工程供水方式为集中供水点,群众希望从集中供水点或现有管网建设入村入巷入户管道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新农村和大村庄建设,需要新建管网解决饮水问题。(2)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对供水标准及供水能力要求更高。为扶持贫困人口,各地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导致部分管道供水能力和调蓄能力不足,需要对部分管道维修或增加工程调蓄能力。此外,新农村建设将分散的村、户整合,原来已经入户的就需要重新入户。原来的.供水工程水压设计都是按一层考虑,村民上楼以后,对水压的要求也提高了。(3)群众对供水水质提出更高要求。过去的供水工程主要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水质只是基本符合要求。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逐步建成,部分群众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后,群众对提高水质的要求更加强烈。(4)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县级以及规模化供水工程监管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我市部分工程运行管护体制还不完善,有的工程管护经费未落实。再加上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核定不到位,加之缺少维修养护资金,致使工程管理难度大。同时规模化工程水源保护还不完善,供水单位对水质不能及时掌握,水厂自动化监控设备几乎没有,管理手段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县级监管能力以及对规模化供水工程监管能力也要进一步提高。(5)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虽然己建立了工程管理机构、组织,并配备了管理人员,但总体上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也未达到规范化常态化,不能满足工程良性运行要求。

3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通过多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存在工程标准偏低、水质达标率不高,部分地区运行管护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完善。(1)履行职责,建立机制。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督促当地政府切实履行饮水安全责任主体职责,加强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价格及收费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脱贫攻坚、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等工作部署,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区域布局、建设任务,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和联网等措施,重点解决部分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3)依靠科技,提升水平。加大科技对农村供水发展的支撑力度,积极推广应用适宜农村供水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自动化监控系统、水质状况监测、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村供水生产运行和管理水平,提升农村供水行业现代化水平。(4)加强管理,长效运行。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建立合理水价机制,落实运行管护地方财政补贴。健全基层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创新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sl310-.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030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