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储备人才竞聘方案篇一
您们好!
我是来自小儿科的xx,首先感谢领导给予我参与竞选的机会。正是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有勇气站在这讲台上,这将是我跨越人生历程一个新的目标。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当上一名美丽的白衣天使该多好啊,十年前,我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带着美好的憧憬,穿上了洁白的护士服。十年来,我一直服务于临床一线,通过自考获得浙江大学高护大专学历,并与儿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xx年进入儿科工作,再从 icu回到儿科,目前协助护士长在儿科担任责任组长。
通过在儿科的工作实践,我分享几点感受:
首先,良好的护患关系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1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护士,专门上白班,负责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侯实行弹性排班,特别是我们儿科又加上输液厅的工作更加繁忙,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其次,关心和尊重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眼里的“掌上明珠”,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就否定你的一切。因此,儿科护士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长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三,人性化的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可以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等等。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以上是我对儿科工作方面的几点想法,希望能得到所有领导和各位的帮助、指导和完善。为创建二甲医院,为医院的发展,而将自己所有的精力融汇到这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大集体中,我将无怨无悔。我愿与大家共创美好的未来,迎接我们大家庭辉煌灿烂的明天。
有一句话很经典,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至于是不是千里马,就有待在座伯乐们的裁决了。
护理储备人才竞聘方案篇二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15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
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2年以上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培训。根据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二)对于新上任的、年轻的护士长,可以通过自学、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或通过参加清华班管理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在记录管理中的应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 (三)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德才兼备,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好,年龄35岁以下,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通过自愿报名与科室推荐相结合,重点选拔,选择到医院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进行定向培养。培养方式如下: 1、可在院内重点科室轮转,每个科室1—2个月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安排有经验的护士长专门带教,跟班学习; 3、安排到护理部轮转2——3个月; 4、参加院内管理知识培训; 5、通过重点选拔,定向培养,考核合格后可选送参加清华班的培训。 每个科室都必须建立起护士长、副护士长及后备人才三个层次的人才梯队。对于人才断层的科室,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每年人才招聘(大本生的补充)或通过全院调整来逐步完善。
一、学制、招生类别
护理专业学制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护理技术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护理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培养途径,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形成“专业精、技能强、人文全、素质高”的护理人才培养特色,主动适应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培养适应城乡、社区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卫生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能力结构要求
(一)知识结构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方向与动态。
(二)能力结构
2、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6、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3、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5、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精神;
6、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7、具有善于沟通与协调,与人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技能资格证书
本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取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专科a/b级)》和卫生部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四、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1、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等。
2、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实训教学项目包括:见习和校外医院实习。见习包括:医院见习、社区见习、人文见习。校外医院实习包括: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儿科病房、急诊科病房等科室病房实习。
五、课程教学要求和职业能力结构
本专业主要面向全国各省、市、县、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适应岗位群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护理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护理人才。因此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在护理教育中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能够指导自己的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通过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六、主要课程说明
(一)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3、体育(62学时)
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4、大学语文(6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5、大学英语(93学时)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力打好基础。
6、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
1、人体解剖学(92学时)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学科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2、组织胚胎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由组织学和胚胎学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组织学是用显微镜技术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它可分为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系统三部分。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分化、逐步发育成新个体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先天性畸形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3、医用化学(45学时)
本课程主要分基础化学和医学有机化学两部分。基础化学部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医用化学,医用化学要研究什么,生命化学进化及化学本质,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如何去学习和研究化学。并讲授溶液理论、结构理论、电化学、胶体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医学有机化学部分: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常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机理)及有关应用。通过医用化学的学习,为后续医学基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生理学(60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生理活动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5、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基本原则,了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初步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
6、生物化学(48学时)
本课程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物化学, 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近来年,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同样,近代医学的发展经常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许多疾病的机理也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讨。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7、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64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三部分。
8、病理学(90学时)
本课程是学习临床护理学的重要基础课程。该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各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代谢和功能的异常,阐明疾病本质。
9、药理学(90学时)
本课程是护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能运用药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护不良反应并能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
(三)专业课
1、护理行为学(含人际、礼仪)(30学时)
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较高的美学素质、优美的礼仪举止、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职业行为,培养学生学会塑造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2、护理心理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措施;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3、健康评估(96学时)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护理专业课的桥梁课程。各章内容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系统阐述了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同时对心电图、影像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格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4、基础护理学(170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护理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士素质及其行为规范、护理程序、护士与法、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病区护理管理新模式、临终护理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
5、老年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通过介绍和讨论老年护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老年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能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性化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必修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社区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制定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7、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属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本学科从护理学角度观察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探讨用护理学的技术方法,协同医生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8、内科护理学(102学时)
本课程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总论和叙述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其判断、决策、处理和评价的内科护理学各论。也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内科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本课程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总论和叙述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其判断、决策、处理和评价的内科护理学各论。
9、外科护理学(102学时)
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
10、卫生法律法规(32学时)
本课程是以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和法律问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一门实用性法律知识普及课程。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由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卫生法环境的形成,使得卫生社会关系变得复杂且具有特殊性,进而使卫生法律社会关系也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这样一个社会进程中也使卫生法自身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特殊性的部门法律体系。对卫生法律法规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形成的一门应用法律学科即卫生法学。
11、传染病护理(32学时)
本课程是内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在以往所学医学基础课程及内、外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强调以临床症候群和病原微生物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
12、妇产科护理学(80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及在非妊娠期、妊娠期、计划生育中和胎儿、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人类生理的反应、疾病预期结果、护理措施;并监测以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状态的临床专科护理之一。
13、儿科护理学(64学时)
本课程是临床护理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研究促使小儿身心健康成长及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护理专业课。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儿科基础护理与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常见病的护理等。
14、急救护理学(48学时)
本课程主要从临床和教学实际出发,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科管理、急诊分诊、心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休克、创伤、脏器功能衰竭、急性中毒、急救技术、常见急危重症救护等。
15、中医护理学(64学时)
本课程根据中医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学基本任务、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整体护理、一般护理、中药用药护理、经络腧穴、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内容。
16、精神科护理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精神障碍急性期病人的护理、慢性期或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早期干预、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其与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并列为精神领域的四大学科。
17、康复护理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由于损伤、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造成功能障碍的残疾者身体、心理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在整个护理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护理学的第四方面,与预防、保健和临床护理共同组成了全面和整体的护理。
18、护理管理学(32学时)
本课程将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护理管理实践结合并逐步发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本课程重点讲授、讨论和见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通过学习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以及在护理业务技术和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保证和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
19、预防医学(48学时)
本课程是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公共卫生、社会卫生和自我保健等措施,充分利用环境中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环境中有害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效率为目的的一门医学学科。
20、临床营养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从治疗的角度研究日常饮食和临床疾病的关系,即各种食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及各种饮食配方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教学对象了解营养治疗与临床各方面的关系,全面认识营养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自觉地落实营养治疗措施,遵守营养治疗的各项规定。
(四)其它
入学教育及军训(90学时)
为使学生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期或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和入学教育。主要学习解放军内务、条例、学校规章制度等知识。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农村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护士。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知识要求
1.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2.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4.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三)能力要求
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1
3.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基础医学 临床护理学 四、主要课程
六、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2
七、课时统计与比例
第一、二年教学总学时:1916节,公共基础课时:426节,占总课时22.2%;专业基础课时:452节,占总课时23.6%;专业课:1038节,占总课时54.2%;第三年实习实践课1280节,第一、二年实验、实践、见习714节,实践课占总课时37.3%。
八、实验实践实习
1.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教学医院资源。要求学生在假期进医院、进社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或临床观摩2周。实习前组织实验实训强化三周。
2.实习安排要求在二甲医院32周,总学时安排1280学时,内科护理8周、外科护理8周、妇产科护理4周、儿科护理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护理4周。
九、成绩考核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安排对各门课程的考核,建立健全各门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毕业实习阶段组织安排各轮转科室的出科操作技能考试,建立健全出科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毕业前组织安排毕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依据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准予毕业,授予毕业证书。
附:护理专业教学进度表
3
护理储备人才竞聘方案篇三
组 长:吴趋
副组长:张咏媚 周惠珍
公平,公正,公开,自愿原则。
1、竞聘责任组长名额:15名,分布如下:
2、报名条件:
(1)思想端正,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2)取得护士资格证,大专以上学历,且从事护理工作3年以上。
(3)专业知识扎实,基础与专科护理技术熟练,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3、报名方式:自荐、科内推荐
4、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4月20日
5、竞聘形式
(1)演 讲【占30%】:如何做好护理组长(3分钟演讲时间)
(2)民意测评【占40%】
(3)竞聘小组评议【占30%】
6、竞聘间隔期限:每1年竞聘一次
1、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组病人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护士长不在班时,由护理组长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处理、协调相关事宜。
2、根据工作需要,可承担日夜班工作任务。
3、每日根据病员病情、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本组责任护理工作,分管到床,体现能级对应、合理有效,满足病员对护理工作的需要。
4、指导并参与危重,技术难度大或护理风险高的.病人的抢救和护理工作,并负责一定数量病人。
5、组织并参加晨晚间护理、床旁交接及下午查房评估并掌握本组病人的情况,检查指导基础护理、诊疗措施、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6、参与医生查房,及时与护长、医生、病人、家属沟通,负责全面协调本组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及时、有效。
7、协助护长做好护理质量控和改进工作,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8、规范指导下级护士、认真带教实习护士。
9、组织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护理部
20xx年4月10日
1.护理组长述职报告
8.【热门】组长竞聘的演讲稿合集五篇
护理储备人才竞聘方案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位同事:大家首先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次自己、迎接挑战、实现的机会。
此刻,我怀着对财税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大家评判和组织挑选。
面对各位领导和评委审视的眼光,我有些紧张,但没有改变挑战自我的决心,因为是你们多年来的关心和鼓励,使我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第一,积累了全面扎实的业务功底。
,我分别在稽查、税政不同岗位上工作过,使我的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实践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在税务稽查时,连续几年查处了涉税大案,在案评中获得好评,入选省局稽查人才库,被授予全省“稽查能手”称号。
第二、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让纳税人满意、同事认可、领导放心是我信奉的工作标准,分局岗位让我养成了踏实敬业的工作习惯,税务稽查岗位让我学会了细致谨慎的工作作风,税政岗位让我认识了大局观的重要性。
一项工作的开展,在充分准备、理清思路基础上,集思广议、形成方案,然后是领会实质、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第三、形成了诚实守信的品性修为。
正直、真诚是我的人生信条,只有正直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只有真诚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
把责任心放在工作首位,把诚信作为交往的基础,把廉洁自律当作心头一本经,凡事不推诿扯皮,做到真心实意、有始有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查找差距,做更好的自己。
护理储备人才竞聘方案篇五
一、学制、招生类别
护理专业学制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护理技术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护理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培养途径,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形成“专业精、技能强、人文全、素质高”的护理人才培养特色,主动适应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培养适应城乡、社区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卫生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能力结构要求
(一)知识结构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方向与动态。
(二)能力结构
2、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6、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3、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5、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精神;
6、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7、具有善于沟通与协调,与人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技能资格证书
本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取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专科a/b级)》和卫生部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四、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1、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等。
2、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实训教学项目包括:见习和校外医院实习。见习包括:医院见习、社区见习、人文见习。校外医院实习包括: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儿科病房、急诊科病房等科室病房实习。
五、课程教学要求和职业能力结构
本专业主要面向全国各省、市、县、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适应岗位群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护理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护理人才。因此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在护理教育中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能够指导自己的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通过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六、主要课程说明
(一)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3、体育(62学时)
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4、大学语文(6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5、大学英语(93学时)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力打好基础。
6、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
1、人体解剖学(92学时)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学科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2、组织胚胎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由组织学和胚胎学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组织学是用显微镜技术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它可分为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系统三部分。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分化、逐步发育成新个体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先天性畸形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3、医用化学(45学时)
本课程主要分基础化学和医学有机化学两部分。基础化学部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医用化学,医用化学要研究什么,生命化学进化及化学本质,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如何去学习和研究化学。并讲授溶液理论、结构理论、电化学、胶体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医学有机化学部分: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常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机理)及有关应用。通过医用化学的学习,为后续医学基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生理学(60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生理活动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5、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基本原则,了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初步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
6、生物化学(48学时)
本课程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物化学, 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近来年,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同样,近代医学的发展经常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许多疾病的机理也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讨。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7、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64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三部分。
8、病理学(90学时)
本课程是学习临床护理学的重要基础课程。该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各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代谢和功能的异常,阐明疾病本质。
9、药理学(90学时)
本课程是护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能运用药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护不良反应并能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
(三)专业课
1、护理行为学(含人际、礼仪)(30学时)
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较高的美学素质、优美的礼仪举止、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职业行为,培养学生学会塑造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2、护理心理学(3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措施;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3、健康评估(96学时)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护理专业课的桥梁课程。各章内容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系统阐述了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同时对心电图、影像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格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4、基础护理学(170学时)
本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护理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士素质及其行为规范、护理程序、护士与法、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病区护理管理新模式、临终护理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
5、老年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通过介绍和讨论老年护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老年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能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性化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必修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社区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制定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7、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36学时)
本课程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属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本学科从护理学角度观察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探讨用护理学的技术方法,协同医生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8、内科护理学(102学时)
本课程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总论和叙述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其判断、决策、处理和评价的内科护理学各论。也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内科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本课程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总论和叙述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其判断、决策、处理和评价的内科护理学各论。
9、外科护理学(102学时)
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
10、卫生法律法规(32学时)
本课程是以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和法律问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一门实用性法律知识普及课程。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由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卫生法环境的形成,使得卫生社会关系变得复杂且具有特殊性,进而使卫生法律社会关系也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这样一个社会进程中也使卫生法自身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特殊性的部门法律体系。对卫生法律法规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形成的一门应用法律学科即卫生法学。
11、传染病护理(32学时)
本课程是内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在以往所学医学基础课程及内、外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强调以临床症候群和病原微生物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
12、妇产科护理学(80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及在非妊娠期、妊娠期、计划生育中和胎儿、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人类生理的反应、疾病预期结果、护理措施;并监测以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状态的临床专科护理之一。
13、儿科护理学(64学时)
本课程是临床护理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研究促使小儿身心健康成长及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护理专业课。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儿科基础护理与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常见病的护理等。
14、急救护理学(48学时)
本课程主要从临床和教学实际出发,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科管理、急诊分诊、心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休克、创伤、脏器功能衰竭、急性中毒、急救技术、常见急危重症救护等。
15、中医护理学(64学时)
本课程根据中医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学基本任务、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整体护理、一般护理、中药用药护理、经络腧穴、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内容。
16、精神科护理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精神障碍急性期病人的护理、慢性期或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早期干预、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其与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并列为精神领域的四大学科。
17、康复护理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由于损伤、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造成功能障碍的残疾者身体、心理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在整个护理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护理学的第四方面,与预防、保健和临床护理共同组成了全面和整体的护理。
18、护理管理学(32学时)
本课程将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护理管理实践结合并逐步发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本课程重点讲授、讨论和见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通过学习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以及在护理业务技术和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保证和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
19、预防医学(48学时)
本课程是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公共卫生、社会卫生和自我保健等措施,充分利用环境中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环境中有害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效率为目的的一门医学学科。
20、临床营养学(32学时)
本课程是从治疗的角度研究日常饮食和临床疾病的关系,即各种食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及各种饮食配方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教学对象了解营养治疗与临床各方面的关系,全面认识营养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自觉地落实营养治疗措施,遵守营养治疗的各项规定。
(四)其它
入学教育及军训(90学时)
为使学生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期或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和入学教育。主要学习解放军内务、条例、学校规章制度等知识。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其中综合竞争力体现在毕业学生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胜任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
二、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培养护理人才的中坚力量。具体为:
1.理念层面
(1)热爱祖国和人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认同感,在护理实践中体现高尚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
(2)树立依法行护、遵从医疗护理法规的观念,对于不能胜任或不能安全处理的护理问题,应寻求上级护师帮助,具有应用法律和道德准则去维护患者和自身利益的意识。
(3)珍惜关爱生命,在不同的医疗模式、医疗机构和医疗情景下,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力,具有对不同的对象(个体、家庭和群体)提供贯穿始终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保健康复措施,进行心理、生理和社会支持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满足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健康卫生服务需求,以最小成本促进护理对象向最佳的健康状态发展的理念。
(4)树立评判性思维、开拓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在护理实践中敢于修正自身或他人的错误、主动学习并发现新问题及不断自我提高的态度。
(5)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在护理实践中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
(6)积极参与社会决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使命感。
2.知识层面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预防保健、疾病康复、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临床常用药物及药物管理基本知识。
(4)掌握与护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5)熟悉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评估和干预方法;熟悉护理对象的基本心理需要、常见临床心理问题及其评估和干预方法。
(6)熟悉人群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7)了解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8)了解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规及护理学科发展趋势。
3.能力层面
(1)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组织并利用各种资源为个体、家庭、社会群体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保健康复的整体护理方案。
基本能力。
(3)具有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的基本能力,掌握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和专科护理常用技术,初步具有配合医生实施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胜任从事医院与社区护理工作。
(4)具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利指导。
(5)具有一定的护理教育能力,能提供基本的健康咨询及临床教学指导。
(6)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发展。
4.素质层面
(1)有乐于奉献的思想道德素质。
(2)有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素质。
(3)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4)有能应对内外压力、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间见习、临床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护理技能实验、专科护理技能实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和中医针灸与按摩训练等。
四、学制
一般为五年
五、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
六、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3
护理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4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农村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护士。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知识要求
1.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2.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4.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三)能力要求
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1
3.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基础医学 临床护理学 四、主要课程
六、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2
七、课时统计与比例
第一、二年教学总学时:1916节,公共基础课时:426节,占总课时22.2%;专业基础课时:452节,占总课时23.6%;专业课:1038节,占总课时54.2%;第三年实习实践课1280节,第一、二年实验、实践、见习714节,实践课占总课时37.3%。
八、实验实践实习
1.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教学医院资源。要求学生在假期进医院、进社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或临床观摩2周。实习前组织实验实训强化三周。
2.实习安排要求在二甲医院32周,总学时安排1280学时,内科护理8周、外科护理8周、妇产科护理4周、儿科护理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护理4周。
九、成绩考核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安排对各门课程的考核,建立健全各门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毕业实习阶段组织安排各轮转科室的出科操作技能考试,建立健全出科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毕业前组织安排毕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依据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准予毕业,授予毕业证书。
附:护理专业教学进度表
3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3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