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18:46:48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04 18:46:48     小编:琉璃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

本方案立足黑龙江省,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适应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我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方案结合我省旅游资人才需求现状,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中高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明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程设置依据“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优化,兼顾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计划制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保持中高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中职阶段注重基础性教育,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设语文、中国历史常识、音乐等公共课,以及旅游概论、管理学、服务礼仪等专业基础课,此外,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开设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有所了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

要培养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因此,只有通过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才能确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及所需要的具体能力,从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结合行业特点,形成知识、技能、应用一体的职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旅游管理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职业功能性;其次,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阶段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在高职阶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3”培养方式即前2年进行高职学习,后三年进行高职学习的培养方式。后三年的高职学习实行“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根据我省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模式。第一阶段从第一学期9月起至第六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从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任务:一是礼仪技能训练(形体训练、服务礼仪训练);二是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三是岗位的初步体验,即由旅行社和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考察酒店和各主要景区景点,打破原有的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入学就直接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环境接触。第二阶段是第六学期6月至第七学期10月,正值我省旅游旺季。由学院联系、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学生带着实践课题进入旅游企业见习,帮助学生确立为岗位服务意识和过硬职业技能意识。

第三阶段从第七学期10月至第八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职业技能证书所必备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导游证考试。在此期间,根据职业素养课程安排,学院会与合作企业联系,选派优秀工作人员或我院优秀毕业生来开展讲座或座谈,传递企业最新服务标准、服务理念,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以及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第四阶段从第八学期6月至第十学期,这段时间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全部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表现及撰写的调查报告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该思路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教学任务和开始的课程,从而制定服务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二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旅游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基本训练,熟练掌握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具备旅游管理理念和管理潜质,能够从事导游讲解、旅行社业务、旅游产品营销、旅游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现代饭店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2、专业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了解旅游业发展动态,熟悉国家及旅游-行业的旅游政策与法规。

2、掌握旅游-行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有关导游业务和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掌握礼宾礼仪知识。

(二)能力及素质要求

1、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运用听、说、读、写等能力,可以基本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资料,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要求。

2、掌握导游人员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公关及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具有适应职业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以及适应社会和再学习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符合职业要求的仪表仪态;具有健康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标准;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文艺、体育等综合素质。

3、考取导游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一系列素质证书。

二、专业主要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主要课程

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学概论、导游英语、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中国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

2、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义工实践、毕业论文、军事理论与训练等。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实训和毕业设计

为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下列实践教学。

1、导游业务实训(36学时)

2、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56学时)

3、导游英语口语实训(36学时)

4、导游礼仪实训(18学时)

5、模拟导游实训(112学时)

6、景区景点导游实训(36学时)

7、旅游电子商务实训(18学时)

8、毕业实习(392学时)

9、毕业论文(112学时)

六、毕业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1、导游员资格证书

2、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3、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4、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实训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问题,通过旺出淡归的合作方式对如何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一、人才培养模式——旺出淡归模式

1、旺出淡归的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行业特点实习时间上采用“旺出淡归、工学交替”的方式。除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外,专业还可以增加两个月的实习环节,在旅游旺季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根据我区旅游业季节性强的特点,将旅游管理专业第二学年的5月至9月作为学生综合专业实训时间,其他时间返校上课。这样形成了旺季进入旅游企业实习,淡季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模式。

2、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建设

现已多家旅游企业合作,保证学生旺出企业。

3、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的同时得到同行的指导,从而得到相应的学习和锻炼,这大大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为学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和职业素养,掌握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前厅部、客房部、餐厅部等各岗位的服务流程与服务技能,能从事生产技术操作、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2、就业岗位(群)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四、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梯式的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通过校园讲解——市内讲解——沿途讲解——景区讲解四各阶段的教学与实训,让学生具备导游讲解、景区介绍、旅游咨询的能力,适应旅游企业的用人要求。

精神,建立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建立全面的立体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计划形成1-2门精品课程。

适当缩减基础课程比例,并根据专业方面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专业主干课程比例,并将模拟系列课程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逐步推进“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型”课程改革,争取三年内在专业课程中完成课程建设,形成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全面的立体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核大纲,对于实训课程,根据实训大纲的要求编制实训指导手册。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并将教学设计方案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开辟新的实训内容,建设1-2门校企合作课程。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力争通过3年建设2门精品课程。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比较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的翻译基本功、较为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翻译批评和翻译鉴赏能力,能够基本胜任不同领域基本难度的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典籍翻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英语两方面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的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

(6)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本专业设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和典籍翻译三个方向。

1. 文学翻译方向

学生能够了解文学文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掌握文学翻译的技能与知识,能对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实践和初步的理论研究,具备对文学翻译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一般难度的文学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

2. 商务翻译方向

学生能够了解商务翻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掌握商务翻译的技能与知识,能对各种商务文本进行翻译实践和初步的理论研究,具备对商务翻译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一般难度的商务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

3. 典籍翻译方向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体裁和题材的典籍特点,具有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掌握典籍翻译的技能与知识,能对各种典籍文本进行翻译实践和初步的理论研究,具备对典籍翻译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一般难度的典籍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四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

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

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五

一、 招生对象与学制

1、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 学制:三年

二、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

三、 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旅游和酒店服务、组织、管理、营销等实务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能从事旅行社管理、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素质目标

1.政治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荣辱、树新风;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理想情操;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养成诚信品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了解关心国家大事,树立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

2.文化素质:掌握常用的文、史、哲知识,拥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人文与科学精神,养成完善的人格;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以及听、说、写的能力。

3.身心素质:拥有健康心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具有健全的体魄;提高职业实用体育素质,为更好地从事职业打下基础。

4.职业素质:了解与掌握基本的旅游管理知识,遵循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规;掌握就业创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严谨、认真、求实、勤奋的作风、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四、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

五、职业岗位相关证书要求

1.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可选考导游资格证、饭店经理人职业资格证、旅游咨询师、会展策划师、营养师资格证、客房服务员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关员等从业资格证书。

2.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的可获得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六、培养模式

一、二学期)为基础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能力;第二模块(第三至第五学期)为方向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及职业资格认证模块;第三模块(第三学年)为学生顶岗实训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每门课程都制定有规范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课程功能目标的实现。

七、毕业标准

(一)毕业合格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

(2)思想道德表现合格;

(3)取得两个以上职业技能证书 (二)优秀毕业生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单科成绩

(3)取得专业从业资格证书或三个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

八、教学计划安排表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2012年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管理系

涉外旅游专业 教学计划表

2012年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管理系

涉外旅游专业 教学计划表(续)

(二)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安排表(分学期)

九、核心课程设置

(一)专业基础课

1. 旅游学概论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4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掌握有关旅游的概念及旅游者的活动规律。

主要技能:考核学生对旅游基础理论的掌握状况,从而发现和掌握其活动规律。

2. 旅游资源学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64;实践学时 8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熟悉并掌握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

主要技能:能够对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进行详细介绍,掌握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旅游资源的分布、保护及开发规划等。

3. 旅游心理学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48;实践学时 6

教学目的:主要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知觉、学习、态度,旅游者的人格和人格特征,旅游食宿、交通、审美、购物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投诉与法律保护心理,旅游风险心理。

主要技能:能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碰到的问题难题,有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旅游营销学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4

主要技能训练学生营销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营销素质的全面进步与整体水平的提升。

5. 旅游服务礼仪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26;实践学时 6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中外礼仪知识,理解服务礼仪规范的重要性,掌握旅游服务礼仪的接待技巧。 主要技能: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社交及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客源国概况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4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掌握各客源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和风俗人情。 主要技能:熟悉各客源国的旅游资源情况和发展趋势;能够分析国内旅游市场。

(二)专业技能课

1.导游概论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60;实践学时 12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和掌握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系统掌握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主要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2.旅游政策与法规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4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相关旅游政策;完整、系统地掌握旅游市场法律法规知识。

主要技能:能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64;实践学时 8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旅游管理理念;掌握旅行社的组织建设、产品开发、促销和销售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旅行社设立与申报、组织管理、日常业务运作和业务管理等基本能力。

4.饭店管理概论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4

序与方法等。

主要技能:使学生能完整、系统地了解饭店管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掌握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运用饭店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5.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50;实践学时 4

主要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大厅服务与客人离店结帐服务等前厅对客服务技能;掌握客房接待服务、客房物品管理等技能,并使学生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资格水平。为今后在工作中进行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打下较坚实基础。

6.餐饮服务与管理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39;实践学时 15

教学目的: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餐饮部运行与管理的内容,掌握餐饮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学会处理和解决餐饮服务与管理中的一般性问题。

主要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做到动手能力强,管理意识强,具备餐饮企业主要营业点基层督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7.饭店情景英语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72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酒店内各主要部门的基本职能、人事结构、操作规程以及英语交际中的礼仪和礼节;具备在特定的酒店及餐饮服务中的'英语听说能力;熟悉常用英文表格的填写;熟练掌握酒店及餐饮业各部门实际工作中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的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

主要技能:具备从事饭店服务工作的基本英语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其熟练地运用英语与外宾交流与沟通的基本职业能力。

8.景区服务与管理

授课学时:讲授学时 48;实践学时 6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理解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及意识,认识景区经营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性;掌握景区服务的流程,具备景区服务和管理的基本技巧 主要技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个人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满足景区服务与管理的需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牢固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旅游相关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第一线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知识结构

1. 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

3. 掌握前厅、餐饮、客房的基本服务与管理知识及实践技巧。

4. 掌握旅行社业务与管理知识。

5. 掌握旅游法规和旅游接待礼仪知识

6.掌握一门外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能力结构

1.具有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有国内旅行社计调、领队和导游带团能力。

3.具有旅行社业务市场拓展能力。

4.具有饭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具体操作和服务能力。

5.具有饭店中基层部门管理能力。

6.具有旅游景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译和讲解能力及旅游业务中对外联络与交流工作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旅行社计调、业务、导游、领队及相关管理工作。

2.涉外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3.旅游景点景区相关景区服务、管理工作。

4.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接待、管理工作。

三、招生对象、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届中专、职高学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1.旅游学概论(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使学生熟悉旅游的基础知识,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概括的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旅游心理学(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从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旅游服务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旅游法规(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出入境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方针政策水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将来做好旅游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4.旅游接待礼仪(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实用的个人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商务应酬礼仪、求职面试礼仪和涉外交际礼仪的知识。

5.中国旅游地理(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中国各类主要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中国八大旅游区的环境特征。要求学生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融入旅游资源知识结构中,并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及中国旅游资源、旅游业和旅游地理区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6.客源国(2学分)

本课程包括日韩概况、西欧概况、东南亚概况、澳洲概况、北美概况等五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我取向进行选修。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了解区域内国家包括地理、旅游景观、历史文化、风俗等概况,扩大知识面增强工作技能。

7.旅游英语(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常用词汇、句型及英语会话,使学生从听、说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语言训练,能够掌握旅游景点、旅游饭店的英语常用表达,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英语交流,具备较高的会话能力。

8.全国导游基础知识(4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山西旅游文化及山西名胜诗词楹联游记等。使学生掌握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为通过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打下基础。

9.旅行社经营与管理(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行社销售、计调、接待、财务等职能部门运行的基本程序,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要求学生掌握旅行社主要业务的运行程序,能够胜任旅行社的基层工作。

10.导游实务(4学分)

本课程讲授从事涉外导游所需的各种技能、导游服务流程、团体接待、散客接待的程序方法、导游讲解的方法、导游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导游员的基本素质与技能。

11.饭店经营与管理(4学分)

本课程讲授国际饭店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流程,使学生掌握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活动,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掌握某一部门的具体管理工作及各部门的协调。

12.景区经营与管理(4学分)

本课程主要学习:旅游景区规划、开发、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景区质量管理、设施管理以及景区等级评定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从景区功能的角度出发,掌握不同类别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

13.旅游市场营销(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等因素,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14.餐饮服务与管理(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饭店餐饮部运转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熟练的中餐、西餐及酒水等服务技能,热爱并能胜任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达到餐饮服务中级工的水平。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涉外旅游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计数)

六、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

涉外旅游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一览表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八、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涉外旅游专业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安排表

九、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家旅行社,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为学生、班级开展旅游等提供组团和导游等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建设模拟导游实训室,以进行导游实务模拟训练、景区经营与管理模拟训练、旅行社经营模拟训练等课程的实训。涉外旅游专业还在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并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筹备建立综合实训室,不断提高实训质量。

建设仿真训练客房、客房操作间、餐厅,为学生的课内实训提供场所,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客房、餐厅的服务技能,从而达到校内工学结合的目的。

建设形体训练房,为满足旅游和酒店企业对学生形体礼仪的要求提供校内实训基地。

2.建立适宜专业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定期召开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洽谈会,并且邀请合作单位到校展开专业讲座,为学生了解旅游业概况、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做好铺垫。

十、涉外旅游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具有大学教师资格和旅游-行业从业经历或丰富教学实践经验。

3.广博坚实的理论素质。具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高新技术学习和跟踪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媒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并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教学之中,科学预测知识演变趋势、对知识的动态发展反应灵活。 4.扎实精深的业务素质。具备“双师型”的教学能力,具有所任教学学科知识和任教学科相关知识、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法等教育科学知识。 5.知识素质的优化能力。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宽广,应是一专多能的“通才”。 6.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按照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经常地开展研究工作,逐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增强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有创新能力。 7.教师要熟练地通过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教学技术,生动、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传递给学生,同时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利用信息,优化设计教学进程,合理选择教法,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备超前性。

十一、本专业相关法律法规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发布。该字表规定了7000个现代汉语通用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的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国家出版局1981年12月20日发布的国家专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适用于出版印刷业中文(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字)各类校样的校对工作。

细化了关于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划分条件。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小安、汪黎明、彭德成、潘肖澎、周梅。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讲座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5 年 7 月 3 日起施行。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1997年3月17日批准,国家旅游局、公安部1997年7月1日发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t 16766-1997)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已经2001年4月25日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导游服务质量》,本标准对导游服务质量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涉及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的处理原则,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提高导游服务的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借鉴了旅游-行业导游服务几十年实践工作经验、国家和部分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与导游工作规范,并参照了国外的相关资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领导,面向涉外旅行社和涉外宾馆就业为主的,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专门涉外旅游管理、导游及接待人员,培养具有职业特征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 (一)知识结构 (二)能力结构

了解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熟悉有关客源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熟悉国际导游业务,有较强的涉外英语洽谈,沟通,讲解和翻译等能力。

(三)素质结构

通过三年的培养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熟悉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拥有涉外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三、就业岗位与就业范围

四、招生对象、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及选修课程,总学分至少达到各专业方向所规定的最低学分 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 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酒店 、导游 职业岗位(或方向)

填表说明: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具体要求(1)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2)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3)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4)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六、职业能力课程设置

七、教学进程与实践环节 (一)教学进程及时间分配表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设置表

注:1.本表实践环节是指独立开设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课程设计、单项(综合)技能训练、考证实训、教学实习、顶岗(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毕业综合实践环节;2.注明周数和起止周,安排在假期进行的前面冠“+”;3.实践地点注明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

(三)校外实习安排表

八、说明

对本方案制订的必要说明。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六

招生对象:初中应届、往届毕业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办文、办会、办事的方法、技巧,能熟练操作办公设备,具有良好文化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较强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秘书岗位上,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才。

(二)就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中小企事业单位秘书岗位。

次要就业岗位:中小企事业单位礼仪人员、文员、营销人员、公关人员、会务人员岗位。

三、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见附表1)

四、专业主干课及核心课程主要内容

专业主干课程:

1.秘书实务:本课程主要讲授办公室日常工作、会议工作、接待工作、信访工作、督查工作、信息工作、沟通与协调工作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秘书工作基本技能,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有效、迅速、准确地开展工作。

2.办公自动化:本课程主要讲授电话、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打字机等办公设备基本理论、运用技巧和方法以及网络办公的基本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办公设备技能以及网络办公技能。

3.应用文写作:本课程主要讲授事务文书、公务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新闻文书、法律文书的写作原则、要求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各种文体。

4.礼仪:本课程主要讲授服饰、体态、语言、馈赠、商务、公关、社交、宴请等方面的礼仪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必要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实际工作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能合乎规范地开展各种活动。

5.口语表达:本课程主要讲授口语表达的类型、要求、方式、技巧;即兴演讲特点、技巧;如何进行求职面谈;思维模式训练等方面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在不同场合中清楚、准确、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

6.形体:本课程主要讲授形体训练基本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健美训练、舞蹈训练,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基本能力,使其具有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姿态;提高对形体美的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

7.速录:本课程主要讲授速录基础理论、技巧、方法等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速录技能,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完整地记录会议等相关内容。

8.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本课程主要讲授文书工作基本流程及档案的形式、作用、性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统计等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开展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

9.企业管理与营销:本课程主要讲授构建企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初步形成企业管理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讲授企业市场环境与现状分析,找出企业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认识,能初步制定营销战略、营销战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0.财务入门: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核算的对象、基础、依据、载体、过程;会计记帐方法;管家婆财务软件应用三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各种票据应用和管家婆财务软件应用的技能。

其中《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五、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现有专任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高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1人。

六、毕业文凭取得

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二项条件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1.各门理论课与实践课考试合格。

2.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中级速录员证、中级秘书资格等级证书中的一个。

七、说明

本专业自1994年设置以来,发展势态良好,每年人数稳定在50-100人之间,毕业生就业率为95%。本专业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的职业教育方针,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规律,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时代特点。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近几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与改革。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层次、九个训练”教学模式,即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为一条主线,构建由速录实训、硬笔书法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摄影技术、顶岗实习、秘书实务实训、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实习、计算机操作基础实训、毕业论文组成的九个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2.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并重。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重点加强学生形象与气质的塑造,为此新增《形体》和《广告实务》两门课;同时调整相关课程学时,《口语表达》课由48学时增加到88学时,《礼仪》课由24学时增加到88学时。

3.更好符合企业需求。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可概括为“面向就业,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从社会需求出发,确定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秘岗位,并对岗位技能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安排速录、硬笔书法等九项内容的实训。

4.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并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其中。如《书法》课因学生在工作岗位更需要硬笔书法而不是软笔书法,为此,将软笔书法改为硬笔书法,在《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礼仪》、《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财务入门》五门课中将秘书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附表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七

1.物流管理方向(logistics management)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掌握物流系统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基本的应用工具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能够从事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经营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purchasing and supply)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系统化掌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能够从事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国际物流方向(international logistics)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系统化掌握国际物流管理和经营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能够从事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业务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5.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基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习制为3-8年。

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学科

运筹学、物流学、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设施设备、港口物流等。

民航安检专业介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八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的、适应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焊接加工的中级技能人才。

(二)、 业务工作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行业,从事结构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简单焊接夹具的设计、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实验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焊接车间的一般生产与技术管理和焊接操作。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能够绘制一般焊接结构图纸,并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焊接结构图。

2. 掌握焊接冶金、金属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和焊接检验的基本知识。

1

3. 具有编制与实施焊接结构制造工艺、确定焊接检验部位与检验方法、分析焊接缺陷的能力。

4. 具有选用和使用常用焊接设备、实施焊接工艺的基本能力,能结合生产设计简单的焊接工装。

5. 掌握两种以上常用焊接方法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工水平。

6. 具有焊接车间生产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7. 了解焊接专业常用的规范、标准,具有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8.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初步的操作能力,达到初级水平。

9. 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技能证书要求

1.考取焊工中级证、特种行业操作许可证。

2.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所修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1)职业生涯规划(60课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职业道德与法律(20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应用文 (20课时)

2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哲学与人生(20课时)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汉语(140课时)

使民族学生在原有的汉语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汉语教学,使其能够较熟练的应用汉语。

(6)创业指导(40课时)

创业指导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是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7)计算机运用(60课时)

(8)体育与健康(60课时)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9) 语文(60课时)

通过学习语文可,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

1.金属材料焊接(40课时)

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内容是纯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合金的结构与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日 、金属热处理的原理与工艺,常用金属材料介绍,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2.焊工工艺学 (60课时)

讲授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焊接电弧的基本知识,焊接电源的原理及特点,电源的外特性、动特性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影响,焊接冶金特点,焊条焊剂介绍。

3、机械制图(40课时)

讲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线、面、体的投影,轴测图画法,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画法,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标注,标准件简要画法和实物测绘方法。

使学生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画法,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4、机械基础(60课时)

讲授常用机械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具有设计一般零件和常用机构的能力,分析机械零件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5、焊接基础知识(60课时)

讲授焊接电弧对电源要求。焊接设备弧焊变压器、直流弧焊发电机、弧焊整流器、脉冲弧焊电源等的组成、电源特性及其使用维护。

6、焊接结构生产(60课时)

讲授焊接结构件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生产工艺。熟悉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原因和常用防护措施,了解焊接生产工艺和常用工艺装备,并能够看懂焊接技术图纸中的焊接符号。

7、气焊与气切割(40课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于一体,是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采用教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种作业操作证》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的指定教材。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学制:3年 专业:焊接技术 层次:中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03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