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篇一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实施好经济跨越式发展,按照2013年工作思路,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贯彻党的精神为主旨,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坚持项目建设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力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全力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努力在全镇营造争取项目、建设项目、服务项目的浓厚氛围,通过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打造现代产业,为建设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新桐木打下坚实基础。
成立桐木镇20xx年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项目相关办公室、驻村工作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综合办,由易生根同志任主任,阳耀松同志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调度。
(一)宣传动员。3-4月份,召开全镇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增强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信心与动力,制作项目建设进展公示牌。
(二)现场督办。5月份,开展项目建设现场办公活动,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现场督办,对规模大、有影响的项目进行集中调度,加快项目推进。
(三)集中调度。6-7月份,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重点项目进行集中调度,并由镇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一次集中督导。
(四)重点调度。8-9月份,开展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调度,重点为项目建设解难题、加压力、促进度。
(五)评议视察。10月份,组织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活动,对有关项目建设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六)全面检查。11月份,进行全面调度与检查,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全面摸底和总结。
(七)总结考评。12月份,进行年底评分、考核,筹备总结表彰大会。
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氛围。各部门、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一个项目由一位镇领导牵头、一个责任单位联系、一个专门小组落实的责任制度,牵头领导负责总体协调,责任单位负责全程服务,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到位,一抓到底。责任部门和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抓、全力抓,真正做到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向项目集中、主要工作向项目倾斜。各部门、各村(社区)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切实把广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党建办要对我镇项目建设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在全镇营造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强化调度督导,确保工作力度。镇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项工作实行一周一抽查、一月一调度与通报,随时掌握动态情况,加快项目推进进度。镇党委、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督促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不定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督导,督查和通报任务落实、项目进度等情况。
3、强化考核奖惩,确保任务落实。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考核纳入部门和村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底由镇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按照客观科学、公正、分类考核的原则,组织对全镇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综合考评。严格落实工作奖励,考评结果经镇党委、政府审定后,评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给予奖励。对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和干部使用、绩效考核挂钩,作为使用和评价干部的重要参考。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篇二
1、组长:***
2、成员:***
协调各部门加强联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项目前期筹建、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节点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一)土地出让。加强与国土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一期用地中暂未落实的***亩用地批复情况,协助企业开展摘牌、签署成交确认书、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及办理国土证等相关工作。
(二)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及时掌握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土地清表、场地平整工作情况,协助企业做好地块整体利用。
(三)基础配套。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完善项目用地周边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燃气、通迅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投产提供硬件保障。
(四)规划管理。协调规划部门指导项目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验收等规划管理工作。
(五)环保审批。协调环保部门指导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环评审批、环保验收。(六)消防审批。协调消防部门对项目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消防验收。
(七)防雷审批。协调气象部门出具项目防雷审查意见、防雷设施验收。
(八)节能审批。协调开展项目节能评估
报告
审查。(九)安全评价。负责指导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三同时”和安全评价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十)建设管理。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核准,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许可审批以及工程监理、造价管理、质量安全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工作。
(十一)主体建设。督促项目方制订详细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履行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落实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确保项目于2014年12月31日前竣工投产。
(十二)永久用电。协调供电部门加快项目永久用电报装审批、供配电设施建设和验收通电。
(十三)验收投产。协调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消防、气象、市政、供电、安监等部门对项目各项验收进行辅导,完善综合验收手续。
(一)优化审批服务
开辟绿色通道,按“要件把关,容缺受理,平行推进,补齐发证,刚性审批,弹性流程,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提供审批服务。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完善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等前期审批工作,加快工程建设推进,对项目工程综合验收进行辅导,采取技术审查先行,行政审批关口后移的工作方式,促进企业早投产。
(二)加强现场服务
深入现场,掌握项目进度情况,了解企业诉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场地、水、电、路、气等基础配套问题,加强部门联动,对于关键性环节要重点攻关,专人盯住落实,具体跑、具体抓,通过“多了解、多沟通、多服务”,为项目建设和投产创造良好条件。
(三)强化建设管理
对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
1、前期阶段:引导企业详细编制项目规划和工程设计,
避免后续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规范承包合同的签定,避免发生因约定不详而造成经济纠纷。
2、实施阶段:督促企业按计划推进工程建设,加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并完善各项隐蔽工程记录和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采集。
3、验收阶段:督促企业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建设档案整理及归档等工作,协调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做好验收辅导和审批服务,采取联合验收的方式,实现项目竣工与投产无缝对接。
(四)完善信息报送
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信息,确保每周一巡查一记录,按照“每月一报”的要求定期进行督查通报。于每月25日前将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报市政府。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篇三
20xx年2月x日
1、组建复工领导小组:
组长姚永辉(项目经理)副组长韩忠(技术负责人)组员马灵强、于春炎、王家元、申乾林、刘萍、黄月。
2、复工教育:
(一)、针对本工程节后复工的特点,在复工前分别组织召开施管人员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会,民工三级教育会,使全体施工作业人员高度重视节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克服松散麻痹思想和盲目乐观情绪,进一步落实各级、各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及早规划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及有关工作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三)、节后复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当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复工检查,消除隐患。安全检查必须求真务实,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检查的重点:一是塔吊、脚手架等建筑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连接、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气线路的安全状态和运行情况;二是降排水措施,坑边土体及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三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情况;四是临时用电电线是否浸水、老化、漏电;五是脚手架、外电防护架、模板支撑系统各连接部位及稳定性情况;六是现场防火、防冻、防滑措施是否到位,职工宿舍取暖设备是否有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临舍结构是否稳固等。特别是对塔吊、脚手架专业技术性强且难以发现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或检测人员进行检查,并按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复查符合要求后,须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下发复工通知方可复工。工程未经复工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暂停施工。个别在节前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责令限期改正的工程,必须先行组织力量进行整改,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并报质量监督站核查后方可复工。
(四)、要重视和做好门卫管理工作。针对节后复工人员进出工地频繁现状,要加强工地门卫管理,建立人员进出台帐记录,严防可疑人员及可疑车辆进入工地,防范治安等案件的发生。
计划泥工10人、架子工6人、平工30人、机操工4人、安装工15人。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篇四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上半年,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开创了新局面。1-6月份,全省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948项,完成投资431亿元,占全省城镇以上投资完成额的4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6个,完成投资214亿元。新开工了长春大成集团100万吨化工醇、一汽转向机、华能九台电厂、长吉城际铁路、吉林康乃尔苯胺、长春修正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长春科技文化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得益于王珉书记和韩长赋省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初,我委提出重点推进一批新开工项目的工作建议,得到了两位主要领导充分肯定。王珉书记和韩省长在百忙中出席了22个重大项目的开工仪式。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一些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一批有影响力项目的开工典礼。这一举动,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各方面抓投资、抓项目建设工作的积极性,9个市(州)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前期重点工作的落实,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局、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克服困难,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为保证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下半年,还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前期工作,进入准备开工建设阶段,如哈大客专、白城电厂、pled显示器件、哈达山水利枢纽、74万户泥草房改造等涉及高新技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抓好新开工项目前期准备的同时,推进续建项目建设,帮助投资主体解决设备订货、材料供应、设备调试和流动资金落实等问题,保证续建项目按合理工期施工。上半年已有吉林6万辆森雅轻型车、一汽启明汽车电子、锦湖轮胎一期、10万吨纳米碳酸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把推进项目新开工、加强建设环节的协调、促进项目投产有机地衔接起来,有力地带动了投资效益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1-6月份,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8.27亿元,同比增长45.4%,居全国第2位(排安徽省之后),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8.4个百分点,分别比辽宁、黑龙江高7.7和20.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8亿元、644亿元、416亿元,增长43.3%、45.9%、43.9%。
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拉动,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了gdp、财政、工业、消费等主要指标协调较快增长,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上半年全省gdp完成1881亿元,增长17.3%,其中重点项目和投资拉动大约占12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实现增加值873.6亿元,增长24.4%,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140.3亿元,增长34.1%,同比提高21.5个百分点;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5620元和3193元,增长21.4%和33%,同比提高13.6和26.9个百分点;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9.1%;用电量增长12.6%。
通过近两年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我们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是落实投资增长目标的关键。抓住这一关键,能够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收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是落实投资目标责任的主要手段,更是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们通过抓亿元以上项目、集中推进新开工项目,重点谋划实施了一批对调整结构和强化后续发展能力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有效地扩大了投资规模,实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牢牢把握工业化、现代农业、改善民生,以及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等发展方向和重点,就能够以增量带存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省今年3000万元以上项目2581个,总投资6200亿元,其中,体现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民生5个方面的项目2180个,总投资5791亿元,项目个数及投资,分别占到全部项目和总投资的84.5%和93.4%。这对强化汽车、石化和农产品深加工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增强竞争力,加快发展冶金、医药、光电子等优势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关键环节,重点抓好项目谋划的前期工作、建设和竣工投产3个环节,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投资效益。加强项目的谋划及前期准备,是项目进入开工建设的必备阶段;项目能否按合理工期完工,是控制工期和投资成本的关键环节;竣工投产,是项目体现投资效益和成果的阶段。只有把3个阶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才能使项目尽早投产发挥效益。
这几年重点项目建设的另一个成果,就是使融资结构实现了突破,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增加,上市募集、发行债券,已经成为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投资来源,今年我们有一个突破,就是首次利用境外基金进行重大项目建设。
应该看到,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项目谋划储备不足,前期工作进展缓慢。项目谋划的思路和方法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方法手段单一落后,项目储备严重不足;重大项目特别是几十亿元项目比较少;由于行业准入、土地、环境保护等方面约束增强,项目审批速度减缓,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二是高新技术大项目少。光电子和生物两个产业基地建设还不够快;对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承接和转化能力不强;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三是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通过两年三次新开工项目清理和复查,以及今年年初的统一审核和集中审批工作,可以看出,全省新开工项目合格率明显提高,总体而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但也有少部分项目,在土地和环保手续不健全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扰乱了建设秩序。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步工作中积极加以解决。
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省政府为落实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对抓落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是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提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新思路,是今后一个时期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主要措施。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选择一批体现调整结构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列入计划,做重点推进,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现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的发展目标。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支撑和民生富民五大板块,重点推进300个重大项目建设,抓谋划,促建设,保投产。
(一)集中力量发展五大板块。五大板块是调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环节,是重大项目的支撑平台,300个重大项目则是带动板块发展的领头羊。
新型工业,要着力加强三大支柱产业的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以实现汽车年产200万辆、百万吨乙烯为代表的汽车和石化深加工,以百万吨化工醇(多元醇和丁醇)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的能力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以汽车电子、新型光电显示器件和太阳能器件为代表的产品能力建设;优势产业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千万吨钢的产能,现代医药要以建设北药基地为目标,发展中药和中西医相结合的医药拳头产品。
现代农业,要推进粮食增产、畜牧业上规模和食品加工创品牌三驾马车并进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建设新增百亿斤商品粮工程;畜牧业上规模的重点工程,是建设集中养殖小区,良品培育、推广和防疫能力建设;食品工业要创果脯糖、糊精等高档食品添加剂的品牌,创东北大米、肉类和甜玉米的品牌。建成500万吨长白山矿泉水生产能力,让全国人民喝上长白山矿泉水。
基础设施,要全面加强能源、交通和水利重点项目建设,为“十一五”末实现万亿元gdp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能源建设重点是新增千万千瓦发电能力,高速公路新增1500公里通车里程,铁路建设(改造)1000公里通车里程,机场抓好一主四辅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引嫩入白和大型灌区建设等四大水利设施建设。
现代服务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完善10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10个国家级实验室;教育要加强省属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和中专百强校建设;金融服务业,要完善地方银行体系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造条件引进和发展信托、证券和各类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民生富民,要以建设安全饮水、城市棚户区改造、泥草房改造和农村福利中心建设为重点,实施150万人安全饮水工程,1500万平米城市棚户区改造和20.5万户煤矿棚户区危房改造工程,改造74万户农村泥草房和建设668个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工程。
(二)重点推进300个重大项目。重大项目实行滚动推进,每半年做一次补充调整,以两年为周期做结构调整。这次列入的3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337亿元。
新型工业重大项目160个,投资1150亿元,分别占300个重点项目及其总投资的53.4%和26.5%。
现代农业重大项目30个,投资116亿元,分别占10%和2.7%。
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25个,投资128亿元,分别占8.3%和3%。
基础支撑重大项目60个,投资1918亿元,分别占20%和44.2%。
民生富民重大项目25个,投资1025亿元,分别占8.3%和23.6%。
(三)抓谋划,促建设,保投产。重大项目建设体现对调整结构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持续推进。重大项目要从前期谋划抓起,这次新增加了重大项目前期计划,明确了重大项目谋划方向和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加快前期工作,为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对进入续建的项目,按季度进行调度协调,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合理日期施工;为使项目顺利投产达效,这次新设了竣工投产项目计划,在续建阶段就明确投产日期,攻坚克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投资效益。
(四)省、市、县三级滚动推进。市、县也要比照省里做法,列出重点,从谋划前期抓起,明确目标,保竣工投产,落实一条龙责任。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重大项目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省政府成立了重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韩长赋省长任组长,各位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经委、国土厅、环保局、建设厅和统计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同志任成员,负责全省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项目前期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负责日常推进和协调工作。
(二)明确责任落实
省政府确定的300个重大项目,按工作阶段落实责任。
一是制定推进工作责任目标。按照2007-2008年两年时限,滚动推进,按照前期推进、新开工和续建、竣工投产等项目建设阶段,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分季度确定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和推进目标,实行责任管理。每一个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都要落实责任主体。
二是落实审批工作责任制。要把300个重大项目有关审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属于省里审批项目,省发改委、经委、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要建立畅通的审批通道,实行统一审核,集中审批;属于市(州)、县(市)审批的项目,要协调指导市(州)、县(市)加快审批。同时,严格项目规范管理,保证重大项目在依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组织协调。省发改委定期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协调会议,由责任主体汇报重大项目各阶段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发改委负责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超出职责范围或需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总上报,提出解决方案。要加强对300个重大项目的调度分析工作,每季度调度汇总一次,提出下步工作措施和建议,形成报告,年底形成年度总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三)制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对300个重大项目,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积极的支持措施。省里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一是调整汽车、水利、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投资重点,主要投向300个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二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重点支持300个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国债项目和国债资金争取,给予优先安排和上报;四是在招商引资、推荐开行政策性贷款及其它金融机构融资方面,给予优先重点推荐,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贷款。
(四)完善考评奖励制度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300个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依据推进计划明确的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每年年底连同投资完成情况,对9市(州)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等责任主体,一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实行公开通报制度,每季度在内部通报一次,推广经验,宣传典型。省政府对每年在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区、部门、单位及个人,给予重点奖励。对项目实施不力的地区、部门、单位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一)制定投资月度完成计划
下半年投资工作要细化目标任务。各地区要按月度排出投资完成工作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制,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投资增长。没有完成月度工作进度的,要认真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以后每月度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进度计划。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和改善服务,为全省投资目标任务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占全省项目资金的1/3以上,是主要资金来源。要抓好赴日、韩、香港、欧洲以及京津鲁经贸交流与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重点是已签约项目的执行和实施。充分利用第三届东北亚博览会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最大限度的吸引境外域内资金,加强和改善项目资金供给。二是进一步搞好银企对接工作。积极向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银行推荐项目,其中重点推荐300个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抓紧落实开发银行60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力争年底有一半资金落实到项目单位。三是完善金融体系和融资平台建设。加快组建地方商业银行,全面铺开村镇银行试点,做好东北区域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设立有关工作,积极引进域外银行。加快省里四大融资平台的增信建设,长春市已组建了融兴公司,其他地区也要加快融资平台建设。四是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717亿元,增长56.6%,占全省投资的66.5%,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7.3%。要进一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的实施意见》,尽快落实到位各项政策措施,发挥促进作用,推进民营项目投资和民营经济快速增长。
(三)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努力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加快吸引域外人才、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模式。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也要简化程序、简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三季度是抓投资和重点项目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按照省政府十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工作要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中心、把握大局、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以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认真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为推动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篇五
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指针,坚定不移抓深化、抓重点、抓服务、抓基础,全面提升本县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水平,落实 “找差距、补漏洞、严要求、敢负责、见成效”的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全面排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整治各类食品安全隐患,构建食品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扶持一批优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使区域性食品问题突出和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的状况明显好转,食品生产加工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有明显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律和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我局成立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小组,负责对全县肉及肉制品、米粉、桶装水、酒类、豆腐皮、酱菜、蜂蜜等相关企业及生产小作坊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负责人为xxx副局长,组成员包括xxx、xxx、xxx。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大量兴起,过去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档案已不再适宜新时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尤其在2012年11月xx省颁布《xx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后,更需完备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档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成员将深入我县各乡镇村寨,实地搜集企业、小作坊第一手信息,如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条件、人员、检验设备、质量信息等,为今后规范我县食品监督监管提供资料。
1、严把原材料质量控制关,在生产加工严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
2、规范食品标签标注。对不符合规范的,积极指导。严禁存在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短斤少两、冒用厂名厂址等情况。
3、注重环境卫生条件。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厂区、生产加工车间、原辅材料与成品库房、贮运工具的卫生条件应符合规定要求;生产车间、生产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操作人员应统一着干净卫生的工作服;还应具备有效的防蝇、防鼠、防虫和洗手、更衣等设施;生产过程不得存在交叉污染。
对上述要求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和小作坊,限期给予整改,并做好详细记录。
根据上一阶段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摸底、排查,对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按地域、企业对质量的控制能力、食品的风险程度等实行动态分类监管,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质量安全划分成不同级,利于重点监管、整治。
1、完善监管、巡查和抽检机制。对不同质量安全等级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监管方式和监管频次。通过实施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督促获证企业履行法律义务,持续保持出厂食品合格。凡是在强制检验、监督抽查、年审、换证审查检验中不合格的,严格依法实行加大抽检频次、公告、收回、跟踪抽查、责令停产整顿、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处理措施。做到“二个不放过”,即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
2、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突出监管重点,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要按照“四定”:即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三员”:即专业监督员、政府协管员、企业检验员;“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获救图的要求,明确分工和责任,层层落实,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
3、重点监管小企业和小作坊。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数量大、分布广、风险特点,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质量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小企业联合建立检验室,督促企业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对小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定期报告制度。
4、加大监督、抽查力度。要集中力量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工作,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后处理力度,严格实施公告、整改、复查、处罚和责令收回等后处理措施。
5、严格生产许可,加快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要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xx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查处无证生产、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进度,督促未申请的企业尽快申请,督促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改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许可证受理、审核、检验工作的管理,严格审查条件,规范审批程序,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
7、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一是要结合贯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xx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加大力度查处无证生产、销售食品违法行为;二是组织实施“百千万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监管薄弱地区的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严厉打击使用病死畜、禽肉等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梳理总结,提炼排查、整治经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小组要认真梳理排查专项行动的做法、过程,总结排查、整治经验,查找不足,制、修定各类执法依据,巩固工作成果。
2、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排查、整治成效。通过总结排查整治经验,食品监管部门负责研究,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和处置。
3、做好活动总结。结合排查工作按照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食品监管责任制、食品添加剂备案制、食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