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一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二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三
现代的文明与古老的文明不断冲击着,许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渐消失。或许他们是落后,是野蛮的,可那其中的美却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反映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生活,激荡人心。带着固有观念的我总以为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饮血的原始狩猎部落,只会打猎、喝酒、吃肉,围着篝火跳舞。没想到,他们的爱那么纯粹、那么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至极,简单地生活,安静地老去。他们的美,像清风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带有一点杂质,美得让人心动。
书中的爱情也给了我震撼与感动。书中林克与其兄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将原始爱情的纯洁表达得淋漓尽致。伊万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将对娜杰什卡的浓情蜜意无奈地化为一种大无私的爱情,还有瓦罗加为保护放映员与马粪包而遭熊击致死。这些或坚贞,或感动,或无奈,或幸福,或惊天动地,或默默无闻的爱情,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待爱情的伟大蓝本。这些无比纯粹的爱情,正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纯粹,所以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醉。
这里的人们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就连他们的死亡也变得极其富有诗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于风寒,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侄女在鲜红色百合花前闭上了双眼,侄子在榛果树上像鸟儿一样落下,外孙女伊莲娜像鱼儿一样顺着贝尔茨河漂向远方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这或许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生存状态吧。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种使命。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赋有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许诗意。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温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正是源于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在他们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这也许就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一种美好想象。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最后死于自然,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最生动的写照。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如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文明的故事,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能够真正领会到它们的美,领略来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四
终于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此书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读完之后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像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置身书中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无常命运和充满了爱恨情仇的真挚情感,不由得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历经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发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读的书,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阁,此书读完却有再翻一遍的欲望,因为只有再次翻阅才更能领会此书的意味与美妙。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颚温克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与生存信念。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严寒、猛兽、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文革”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句幽默而沉重的话语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随时可能会被饿死。
生活原本就很困难,而书中的他们无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小说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所以第一人称的语气中饱含沧桑和沉痛,因为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亲人和族人的死亡。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倘若不是有着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一个经历了如此众多人生打击和挫折的女人,怎么可能活到九十多岁?这种强烈的求生意识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工作中要坚持、坚定,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精美的文字,让我走进书中体会了一个全新的颚温克人的世界,对他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关注,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和彰扬的一些思想。同时发自内心地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授奖辞中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五
19年的7月,我跟随老师来到了额尔古纳市,那时候一路从海拉尔到额尔古纳市,又到陈巴尔虎旗。我的老师告诉我,在中国有鄂温克人的三个分支,分别是驯鹿鄂温克,索伦鄂温克和通古斯鄂温克。
我们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故事,看到了驯鹿鄂温克画家维嘉,它描绘的正是他小时候生活的风景,不过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我也在老师的口中,知道了罕达罕这个动物,又知道了一部纪录片,就叫《寻找罕达罕》。我看到了流淌着的额尔古纳河旁边就是俄罗斯,不过确是一望无迹的草原,甚至没有生命的气息。这一切都在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过体现和描写,不过当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
迟子建的书里所描绘的是驯鹿鄂温克人所生活的景象,经历了主人公90年的生活岁月,也历经了年华的变化,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不禁让我想起张爱玲那句话,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曾饶过岁月。这是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中既体现了人性,又体现出了神性。在这个辽阔的草原空灵的地方,人们繁衍生息,或许有着夹杂着自私和愚昧,可他们依旧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也许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见到了鄂温克人,读着这本书,我发现书中的一切都活过来了。穿着皮衣拿着铜鼓铜镜的萨满,坐着切肉缝纫的女人,酗酒的男人,都是我曾经亲眼看见过的。可是也有我不曾看见过的,那是书中清晨和黄昏的故事,在上缴猎枪之前,那些酗酒的人,曾经是一等一打猎的高手,他们和星星与月亮为伴,那因为酗酒而混沌的眼神,曾经一定是清澈又透明的;还有森林中中那充满灵性的驯鹿,人们居住的木刻楞。是因为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了民族的命运,使原本相安无事的人也开始分化了,有的人眷恋森林,有的人厌恶森林,井井有条的秩序也被打乱了。
无疑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个民族的故事。迟子建她是想要代替鄂温克人发出哀嚎和悲鸣,确是我们能够真真切切所感知到的。最是人间留不住,红颜辞镜花辞树。时间犹如浩浩汤汤的洪水,把一切都给打破了,也再也回不去了。驯鹿鄂温克人的生活也只有在画家的笔下才能看见了,驯鹿也不在森林了,猎人开始上交了猎枪,无所事事得酗酒了,曾经这片土地的主人也变成了这片土地的边缘人…而他们曾经的生活,却永远的被《额尔古纳河右岸》用小说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六
一段文明的真正消逝,我想,和一个人是一样的,就是不再有人记述有关它的一切,包括它的历史、语言、风俗;它的子孙后代融合进另一段文明当中,并且遗忘了它的所有。
每当我如此想时,我都会有一种深切的悲凉感,并为这段文明感到遗憾,遗憾于它的被湮没,遗憾于自己还没能有机会去领略。
因此,当我机缘巧合看到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谢作者迟子建,感谢她能将这样一部如史诗般的有关鄂温克民族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并感恩那些勇敢勤劳的鄂温克人愿意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我们这些外人来听!
事实上,整个故事中的所有爱恨情仇,诞生和逝去的本身,都并没有多么的波澜壮阔或是不可思议,那些思念、遗憾、落寞和不甘,与我们汉族别无二致,这些产生出的情绪,你就仿佛在看周边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的故事。
但也恰恰是这些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故事,因在鄂温克这样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的文明当中而自然而然的增添了几丝神秘之感。其根本,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源于他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某些解读。
在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的“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
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这种有些“一命抵一命”的看似消极的认命哲学,事实上所体现的正是鄂温克族人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即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了某种使命之后。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富有很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附有了些许诗意。
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即便那些成为了他们食物的动物,在食用之前也要进行风葬仪式,他们认为这样的肉才是洁净的。而且,你会从书中发现,鄂温克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
正是源于对自然界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我想,这也是他们可以如此长久的在山中与大自然共处的原因所在。
但是,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事实上,我觉得,是某种意义上的进步。因为,在鄂温克人看来,他们也许并不需要这种所谓的“进步。”
有种“现代文明”力量驱使他们要被迫去向另一种文明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暂时的,而是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如此。以至于逐渐的,他们的一切,最终,走向不可避免的消亡。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抗拒,书中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在以她女儿为首地相当一部分族人提出下山去定居生活时,她仍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拒绝。只是,在她望向那些美丽的驯鹿的眼眸时,有些答案,近百岁的她也无从寻找和解答。
我想,鄂温克族人是不软弱的,相反,我认为他们很彪悍。他们长期和最艰苦的自然环境抗争,百折不挠。内心有着包容的大爱,从他们明知会牺牲自我的同时亦要拯救其他生命,甚至是异族人的生命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又是事实的是,他们的人数的确是太少了。这种数量上和其他一些人数相对较多的民族来比较,其不可避免的呈现文明延续上的劣势。当一个物种在数量上开始呈现减少时,其所积累的文明和历史,也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衰落。
反观之,靠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去同化或是试图影响其他文明的过程,严格意义上是不是也算一种文明上的侵略呢?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因为,人不知来处,亦难寻归处。对文明的保护和延续的意识,其实应该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因此,我佩服那些善于记述这些的人们,正是有了这些记述者,才对这些古老的文明和智慧的保留多了一层保证。
我不知道驯鹿的鹿铃会不会有一天在东北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彻底消逝,但我希望它至少可以在一辈辈的鄂温克人口中成为歌声传唱;可以在一部部有关鄂温克族故事的书中回响!
那时,希望有关它的文明,依然可以散发着历史的古朴和悠远之光韵!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那来自于现代文明对岸的山光水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拿到的时候就非常惊讶,比想象的薄很多,一直以为这种书应该是皇皇巨著。
仔细读下来,发现写得非常耐读,文字在历史追述中不失体现出优美的片段,作者迟子建写作水平很高,当之无愧的茅盾奖作品。
有时把这本书和我在高原--家族、白鹿原对比。都是二十世纪的历史潮流中的家族会议,或多或少地反应历史事实。
普通人的生、死、爱,娓娓道来。尤其是男女情爱,描写委婉“木楞中的风声”,又大胆热烈,体现鄂温克人的敢爱敢恨。非常动人。森林中的游猎民族,活得虽然逃不脱历史潮流携裹,如日寇入侵,文革,定居,却也活得肆意汪洋。
给这本书点个赞。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八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口吻,自诉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文明的兴衰(驯鹿民族)。
文中的`“我”亲眼看到族人和民族文化慢慢消失,就像额尔古纳河的河水,流去了就再也寻不回来了。其中,现代城市的进程和汉族文化的侵蚀,也是每个少数民族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更替与变迁。
书中内容时而点到即止,时而事事巨细,使我不忍卒读。唯一觉得可惜的是,作者迟子建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我看来,这是遗憾。不知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真的热爱一件事时,愿在其中当一个傻瓜,不去冥想,而我就如此,宁愿作者给我全部“不劳而获”的思考。
鄂温克族人们生活在森林中,发生的那些或爱或恨,永远不会被大多数人知道事,似真似假,又有何妨。不禁想着,当放眼宇宙,万物微小,但愿你我都曾爱过脚下这片土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九
自然的灵性。自然的神奇。聪明的鄂温克氏族人。这是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直接的感受。我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种动物,驯鹿。他们随着它迁移。与它相依相存。他们这样评价他们的驯鹿。“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里的游鱼;冬天,他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怎么能跟他们相比呢”。
我从来只觉得,什么焚香,不过是迷信而已,何况那里的萨满,只是跳跳唱唱。可当我看到,当那虔诚的萨满,跳了整整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把重病的孩子就好,让身上的伤疤瞬间消失时,我惊叹了。同时,对萨满那种奉献,妮浩临产前,拖着重重的身子,穿着厚厚的神衣,艰难的跳着,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坚持。最终,别人的孩子得救了,自己的孩子却没了。满身的鲜血。心里隐隐作痛。由此,我对这看似迷信的'东西,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与慢待,更多的满怀深深的敬意。
他们虽打猎,但他们更懂得生态平衡,他们从不砍伐新鲜的树木,只是摘废弃的干柴。他们敬自然,爱待自然,如同自己孩子一般。他们随自然的变化,随动物的习性、习惯迁徙。驯鹿、树木、河流、清风、月亮、星星,他们与它们相依相伴。
他们不喜欢,闷闷的刷满白墙的屋子,他们喜欢晚上伴着星星、月亮入眠。他们对大自然所寄予的一切,是如此的保有虔诚,如此的珍惜。
或许,这样氏族的生活无法与我们现代生活各方面的便利、先进相比拟,但我想,当你最接近于自己心灵的那一刻,所有的便是最珍贵的。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或许是我们生活的节奏。但当你停下来,静静的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或许会有时间,感叹时间的流逝,静静的欣赏初春的美景,道路两旁的树木已渐渐发出了嫩芽;静静的看老人拉着小孩,说着笑话,开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静静的看花开花落,一切无法比拟的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xx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故事背景发生在中俄边界,那里居住着数百年前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此,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随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敬畏自然,享受自然的馈赠,也要在艰苦原始家园里生存。不仅需要抵御严寒、猛兽、瘟疫的侵袭,也要在日寇、文革、现代文明的席卷里找到生存之地。
自然,是鄂温克族人生命里非常重要的根基。与自然相互依存,也相互抵御,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而外界力量一次次的入侵,最终摧毁了这本该美好的一切。
这群民族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一代一代的时代流变,他们以弱小而顽强的生命力与民族精神与命运殊死抗争。可当所谓的“现代文明”向这个民族席卷而来之时,他们迷路了。
用迟子建的话来说,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鄂温克的年轻一代已经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或许在不远的某一天,他们的生存方式也不复存在。
全书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息,人物几乎都是悲剧,经历了一场场死亡、伤痛和离别。诗性的文字,奇异的意向。鄂温克人是一群有神性的人,与有灵性的山林里的万事万物花草树木动物相处,那些也是一团一团血肉。
看完觉得萨满的产生也好神奇,萨满的话: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你以为伸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从眼里流出的是泪,流向心底的是血,病是埋藏在胸口的秘密之花。
萨满跳舞,伴奏的木库莲曲,舞蹈能让战马死亡,音乐能让伤口结痂。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依芙琳,倔强的依靠她自己的逻辑满怀恨意的生活,折磨了坤德和儿子一辈子,也将自己困了一辈子。
还有神奇的“一命换一命”带给人的震撼。萨满妮浩救助别人一次,就会失去一次自己的孩子。看完全书之后,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去搜了鄂温克族人的相关信息,发现这个驯鹿民族正在慢慢消失。可能都终将消逝在山林中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5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