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李清照感想论文(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5:13:15
优质李清照感想论文(汇总15篇)
时间:2023-10-28 05:13:15     小编:MJ笔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措辞准确,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希望以下的总结文本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思路,帮助大家写出更加优秀的总结。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

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

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二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三

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年少时写的一首《如梦令》,词里描写了李清照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欢乐愉快的少女时期生活,词里描绘了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情趣。真是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轻快的节拍感,毫不掩饰地传达出作者开朗愉快的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李清照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别意,是抒写闺情的名篇。她在词里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但这种感情思想,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礼义教条,受到当时社会的责难。正因为如此,才体现了这首词的思想价值所在,反映了李清照纯真无邪的思想情感。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族戴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写这首《永遇乐》和《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时,李清照已连续遭受到靖康之难以来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长期的流亡生活,使李清照这一时期的词篇非常凄楚动人。《永遇乐》表现了作者在元宵佳节的融和天气中,她想到的却是可能到来的风雨,曾经的中州盛日,更忖托出现今的憔悴。说明她在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对现实所怀有深深的忧虑。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问天宇,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渔家傲》是李清照晚年写的词,寄托了她“梦魂归帝所”的幻想和“路长嗟日暮”的感慨,她用《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苏轼“我欲乘风归去”的语意,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达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读李清照的词,感受李清照的心路历程,觉得李清照就是我们身边可敬可亲的朋友。她处于士大夫大力倡导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但她并没有屈服。在早年她献诗夫君赵明诚的父亲,那是当朝的赵丞相,说他“炙手可热心可寒”,南渡后,她更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鞭挞南宋统治集团那些见了敌人就知道逃跑的人物。她没有半点一般封建社会妇女的自卑感。

李清照在艺术上也有很多的独创性,《武陵春》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舴艋轻舟反忖心情的沉重。《永遇乐》以别人的笑语烘托自己的抑郁寡欢,《声声慢》一开始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形容她孤寂无依的处境。她的词语言明白如话,较少粉饰,流转如珠,富有声调美。她不仅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人品纯真善良,不仅具有婉约派的词风而且兼有豪放派风格,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四

李清照,生于宋代,是一位才女词人。其词文优美动人,风格多样,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在阅读李清照的词集《易安居士文集》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词文魅力,同时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人生道理,下面就让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清新脱俗的文化氛围

李清照的词文有着清新脱俗的文化氛围,常常以自然为主题,表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悟。例如她在《如梦令》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通过对雨夜交织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对于人生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二、真挚的感情表达

李清照的词文中常常交织着她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表达,用笔墨浓缩着无尽的关怀、忧愁和思念。例如《武陵春·春晚》中写到“花太香,莺舌长。谁为断肠人,据此飞快乐前行。同去,同去。”,表达了她对失去爱情的疼痛和对幸福的伦常生活的渴望,使人读后感到丝丝温暖。

三、悲天悯人的人生疏离

李清照的词文中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悲愤情绪,深刻折射出当时深重的社会困境。例如她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但恨无人惜花寂寞,流年徒自减闲愁。人事往来如梦幻,开心笑语已成休。”,表达了她对人世凉薄和自身痛苦的思考与反思,极具借鉴意义。

四、轻松俏皮的人生态度

李清照的词文中还有一份轻松俏皮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人生的欢乐和无奈。例如她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写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寝,松柏寒。今夜郎君双鸳鸯,风华正茂,试问今夕何夕,见此良人。”,通过对悠扬的羌管和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欢乐,带给读者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

五、思想性的文学魅力

李清照的词文具有思想性的文学魅力,常以儒家思想为背景,以人文关怀为主题。例如她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中写到“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反映出她对人性的探究,深刻揭示了人性追求的空洞与矛盾。同时,她的词中也展现了对人文精神的崇尚,凝聚了一种深远的儒家文化思想。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词文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性的文学魅力。读李清照的词集,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人生启迪。她的词文让人感到生命的不易和人生的短暂,更让人深刻领悟到珍视当下,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和人文精神。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五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六

李清照,金朝末年女词人,其优美的词风和切实的艺术风格备受赞誉。其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她的情感和才华。本文将探讨李清照的诗词风格以及她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词风特点

李清照的词风清新脱俗,常运用对比手法以抒发情感,如“断肠人在天涯”、“满目山河空念远”等。她还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切实性,如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个场景只有她自己的经历才会如此真切,读者也可以通过词语中的细节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另外,她的词歌言简意赅,浅显易懂,易于传唱和理解。

第三段:心得与感悟

李清照的作品中充满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理解。如在《声声慢·丙辰中秋》中,唱出了对流离之人的牵挂和思念;在《如梦令》中,表达了对青春的怀旧与追忆。同时,她也表现出对人生的独特认知,如在《如是》中写道:“岁岁年年看花落,恨自是,能多少。”这句简短的词语深刻地反映出了她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感慨。

第四段:时代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宋朝末年,此时社会风云变幻,贞观之治日益衰落,战乱频繁,人民生活愈发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在《点绛唇》中写到“望君容易得,惜我心无他。”这句话中表现了李清照的女性特色和自立意识。

第五段:结语

李清照的作品深受百姓喜爱,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她的词歌,在表达感情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寻找到珍贵的灵感与启示,去探索生命的真谛。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句词中我最为感叹的是那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再美丽总有一天也有凋零的时候,辉煌过最后融入土地,这便是大自然的仁慈与无情。水流不停的奔流着,这是大自然的规则,无可违背。给人留下一种萧瑟的感觉。同时这句话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以她独特的艺术技巧将之呈现,并在这一瞬间凝为审美的精华,使之作品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

我喜欢诗词不只因为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每赏析一首诗它给我的独特感受,让我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每一丝情感波动,我喜欢李清照的婉约,也喜欢李煜后期的`悲意,让我感受接触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八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八课的内容,《醉花荫》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含蓄地述说了女主人公闺中寂寞哀愁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了哀婉凄清的意境,以及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词作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该词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分析鉴赏的方式,让学生从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方面入手,来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意境和感情,对于今后学习鉴赏古典诗词有较大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教育技术标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词中重要意象,来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

2、探究与活动:能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感情,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二、作者介绍

沈谦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创作了大量的诗词篇章,分别成为蜚声中华词坛的“婉约派”与“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易安体,以人名入体,词坛未有。

李清照生于济南,其父李格非熙宁九年进士及第。李清照十六岁时,随父亲李格非迁到京城汴京。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赵挺之为吏部侍郎。李清照18岁,嫁给21岁的赵明诚。当时赵明诚是太学生。赵明诚是赵挺之的第三子。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合,岂止是“郎才女貌”,而且是“夫妇擅朋友之胜”。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史书碑文。后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词作分析

(一)上片

后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一个“又”字,蕴涵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绪,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后两句补叙节序变化,令人倍感惆怅。“半夜”分明暗示了她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上片写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贯穿的则是“愁”、“凉”二字,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九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当作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来读。

莎士比亚主要以其剧作闻名于世,但他的诗-主要是十四行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是为唱歌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后被文人所掌握运用,并完善发展。十四行诗大约于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在16世纪初,英国诗人怀亚特(thomaswyatt)及其友人萨里(surrey)将这种诗体引进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得到了许多诗人的青睐,而当时最著名的莎士比亚在其创作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式十四行诗的韵律格式,写出了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154首十四行诗。

一.十四行诗的主题思想

莎士比亚写十四行诗,先是按照当时的风尚,以向自己心上人倾诉衷肠为中心内容,并效法典范的意大利写法,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前四行点题,中四行写主题的发展,后四行推向结局,末尾两行用简明的格言告终。继之他在逐步掌握这一复杂形式之下,便挥洒自如,一步步达到自由支配形式的境界,将其表现的内容日益拓宽,既能装下整个世界,又能装下巨大的戏剧性内容,还能装下无限的感受、思想、想象与激情。

莎士比亚毕生写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诗坛上绽放的一束绚丽的花朵。这些诗不仅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在这些诗里,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爱情的理想、以及他进步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诗人通过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提出了他生活的最高准则:美、善、真,以及三者的结合体。如在第一百零五首中,诗人写道:

美、善、真,就是我全部的主题,

美、善、真,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

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屠岸译)

这是诗人对他所希望的社会、人生、文学、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对人的内在美质的高度赞赏和歌颂,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生活和创作的最高标准和追求,是对这一百五十四首诗的最简洁的概括。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主题主要包括情爱观、伦理观、审美观三个方面,而它们又分别是以美、善、真为理想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以歌颂友谊、爱情为基础,通过对爱友之美、情爱之美的赞颂,传达了诗歌艺术能够战胜时间实现美的永恒的理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观是以求善为理想的,它塑造了一个弃恶从善、惩恶扬善的社会秩序,这种善事要抨击虚伪、丑恶的旧伦理体系,通过道德熏陶、理性引导和人为努力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审美观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艺术的最高理想,他强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人性的倾心描摹、真实社会的客观揭露,以及艺术上的不事雕琢、崇尚自然,这种真又是以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

二.情爱观

情感是审美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审美认识的主要驱动力。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描绘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但他着重于对美的描绘,揭示了他对美的表现、美的理想。而他的十四行诗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他的情感美,即其宣扬的情爱观中渗透的对于美的理解、欣赏和追寻。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传达美是诗歌的主要功能,美在现实生活中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走向毁灭和消失,但却能通过诗保存下来,永垂不朽。莎士比亚相信诗歌可以鼓励人们追寻美好的情感,相信永恒价值的存在,提升对现世幸福和美的品味。

正如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中的第七十六收缩宣称的一样:“我老写同样的主题/……/我的主题是你和爱,永远不变”,他的十四行诗所追求的是对爱情和友谊的歌颂,并且要不断追求与重复这一主题,从这一主题中提炼出新意。爱情和友谊就像是一座源源不断地宝库,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情、友谊内容,之所以具有“永远把旧话重提”的永恒意义,是因为其中渗透着诗人以美为品味的情爱观,使人将爱情和友谊视为美德源泉和灵感,诗人赞颂爱情和友谊,最根本地是出于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超出普通的传统爱情诗的关键意义所在。

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莎士比亚赞颂精神之美,主张精神的高度结合。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看不到肉体的放纵,只有最大限度的心灵结合。他对爱友的思念从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阻隔而中断,而是始终如一地强烈,虽然肉体还在,思想却遭就飞到爱友身边,他与爱友之间的感情也容不下半点不忠、间隙、隔膜和不和谐。

诗人是用全部生命和热情来追求爱的,他从不因对方的放弃而放弃,也不因困难和阻碍而气馁,爱对他来说就是灵感的源泉,没有了爱的诗人会衰朽。而这种爱的核心就是爱友之美,是对美的发掘和尊崇。

如第九十八首:

在春天,我一直没有跟你在一起,

但见缤纷的四月,全副武装,

在每样东西的心头点燃起春意,

教那悲哀的土星也同他跳,笑嚷。

可是,无论是鸟儿的歌谣,或是

那异彩夺目、奇香扑鼻的繁花

都不能使我讲任何夏天的故事,

或者把花丛轩昂的茎上采下:

我也不惊叹百合花晶莹洁白,

也不赞美玫瑰花深湛的红色;

它们不过是仿造你喜悦的体态

跟娇美罢了,你是一切的准则。

现在依然像是冬天,你不在旁边,

我跟它们玩,像是跟你的影子玩。(屠岸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这种情爱观之所以能够长存不朽,永恒坚贞,最根本的是这种爱是一种美的理想化身,它不仅聚集着所有亡友的爱,而且是美德集中和最高体现。这种爱又是和艺术统一在一起的,诗歌艺术记载着爱友的美,而爱友的美也会因为诗的纪录而永远流传。可以说这种爱是对人类的整体之爱,是对美的忠诚和敬奉。

从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大部分主题都是与时间有关的,诗人对爱友和情人的爱都要与时间进行抗争,以图达到不朽。在时间与美德关系中,莎士比亚得一个基本命题就是: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残酷无情的,而艺术是永恒的,美只有在诗歌中得到永恒,在生命死亡后仍然流芳百世、世代传承。事实上,在诗与美的关系上,莎士比亚也有一个思考和寻求的过程。最终诗人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通过爱友结婚生子、诗人写是这两种方式来达到对美德永恒的实现。

总之,对美的追求,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驱动力。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正式通过对美的歌颂来提升世俗的友谊和爱情,通过建立热烈忠诚、宽容美好的情爱观来追求精神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同时,莎士比亚认为美必须通过诗歌的形式才能万世长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将美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典范和准则,将诗作为记载美的手段,极力歌颂渗透着精神之美、理性之美的世俗爱情和真诚友谊,充满了肯定自有人性、褒扬热烈情感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激情。

三.人文主义风貌的体现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美、善、真的和谐统一,又统一于爱中,爱是它们集中和最高的表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善、真思想主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有关对友谊、爱情、婚姻、生命价值的称赞,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个人命运的拷问,对时间、社会、历史、艺术的思考,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人文主义的风貌,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和开放性意义。

把友谊作为人类之爱,并具体化为美、善、真的融合与协调,赋予无限的境界,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着千差万别的艺术创造。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创作的中心所在,指导思想所在,以此出发,写出了数以百计的友谊之歌,一首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篇,争放异彩。

在诗人的笔下,把友谊时而看作高于人生痛苦的精灵,“于是别的苦痛,现在显得苦痛,比起丧失你来便要无影无踪”;时而又认定“你的爱对我比门第还要豪华,比财富还要丰裕,比艳妆光彩,它的乐趣远胜过鹰犬和骏马”;时而愿为友谊而全力付出:“我为你将展尽辩才反对自己,因为你所憎恶的,我绝不爱惜”;时而又意识到“爱呵,你这美妙的题材,值得更高明的笔的精写细描;可是你的诗人不过向你还债,他把夺自你的当作他的创造。”诸如此类颂扬友谊的诗句,翻开诗卷,俯首即拾,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的友谊,对人类之爱的重视和酷爱,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色。在他的心目中,这决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而是体现在具体人的身上,相互辉映。

还有一些十四行诗是专门写爱情的,它们献给的总是称之为黝黑的太太的女人。

诗人笔下的爱情是无条件的,至高无上的:

夺掉我的爱,爱呵,请统统夺去;

看看比你已有的能多些什么?

没什么,爱呵,称得上真情实义;

我所爱早属你,纵使不添这个。

我不能对你这享受加以责备。

风流的妩媚,连你的恶也妩媚,

尽管毒害我,我们可别相仇视。

但是,猜疑是爱情的仇敌:

若没有猜疑把你的清光遮掩,

多少个心灵的王国将归你独占。

所以,检点些,谗言只能更恭维你的美德,

既然时光对你钟情;

因为恶蛆最爱那甜蜜的嫩蕊,

而你的正是纯洁无瑕的初春。(屠岸译)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无论是对友谊的褒奖还是对爱情的赞美,都贯穿着一根主线,就是对人的爱扩而言之,就是博爱。洋洋一百多首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式,悲剧式的结局,共同表达着一个爱字,人与人的爱,人类之爱。

四.结语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作,是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抒情诗的瑰宝。它们以礼赞生活的颂歌开头,以近似悲剧的心情结束,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全部精神史,也反映了时代的现实进程。十四行诗无论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中还是在他当代的诗坛上,都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虽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但更是为了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从创作的宏观上看,莎士比亚对外在于诗人的美或美善真三位一体的认识、把握和表现中也体现出它作为诗人的善和真,即敢于以诗传美的“善”和真诚审美、真实写美的“真”,三者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美学观和诗歌创作观。从而内在的美善真三位一体与诗歌创作中的美善真三位一体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展示了莎士比亚具有创新意义的诗歌成就:

美、善、真,过去是各不相关。0

现在呢,三位同座,真是空前。(屠岸译)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愁中愁”成为了李词中的主导情绪。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解析李词中寻常之愁背后的忧愁、哀愁和悲愁,以揭示李清照独特的悲情人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但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词,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超出常人之愁的“愁中愁”。

前期闺中生活的闲愁中含有无奈的忧愁,夫妻相思离愁中隐有难言的怨愁,后期国破家亡乡愁中更浸有凄苦的悲愁。

一、闺房闲愁中的忧愁

李清照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

李清照的生母为宰相王珪的长女,早逝。

吏部尚书王拱辰的孙女是李清照的继母。

李清照在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她的少女时代充满着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她的词作表现出了对生活极大的热情,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欢乐情怀。

她曾经在“沉醉不知归路”的情况下,仍然是“争渡、争渡”,结果“惊起一滩鸥鹭”。

也曾经有着“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更有着“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顽皮。

作为花季女子,李清照也抒发了青春少女常有的那种无可名状的惆怅,表现了闺房少女对时光的敏感,其中寄托着淡淡的闲愁。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采用两问两答的形式,极为鲜明地表现闺房主人在“海棠依旧”的情况下所体察出来的“应是绿肥红瘦”的愁绪,“试问卷帘人”则直接表现了女词人对海棠花的殷忧之情、惴惴之心。

词人意念之中“应是绿肥红瘦”,更鲜明地映射出词人心中对风雨无情、百花怎能永驻的伤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花易凋、青春易逝的无限凄婉。

这类作品还有《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词中借春归燕回、生命复苏,衬托了闺中少女寂寞惆怅的情怀。

这种惆怅伤春的闲愁,可以说是大多数青春少女常有的心理活动,只是常人难用传神的笔触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不仅细腻地传达了这种青春少女常有的淡淡闲愁,而且还表达出了少女闲愁背后对未来命运的隐隐担忧。

如她写的两首《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依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清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遗犀还解辟寒无。

两首词表面上和《如梦令》一样都是伤春之作,伤春不同于惜春,惜春是惋惜春天的消逝。

伤春,则是由于春天的到来而伤感,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本应该是心情舒畅,不料词人却躲在帘幕重重的深闺之中,“依楼无语理瑶琴”默默无语,落落寡欢,内心是何等的孤独和凄凉。

也往往没有亲生母亲贴心,特别是在待嫁、择婿这类涉及到少女内心秘密的问题上,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怎好轻易对父亲和继母讲呢?对于多情善感而有极具才情的李清照来说,就只好诉诸笔端了。

再者两宋时期,虽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不及以后朝代森严,但在当时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地位低下,才情不易被人重视。

女子要格守封建等级礼仪,“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禁锢着女性的一言一行。

如果天生愚笨倒也罢了,偏偏又有那么一些女子,天份极高,才情极富,如果有让她们施展才能的天地,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李清照恰恰正是这样一位女子,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王灼《碧鸡漫志》)在宋代诸媛中卓然自成一家,其姿质、才情、见识胆魄、冠绝一时,但因为性别的关系,她也只能被锁定在狭小的闺阁空间,只有在窗前帘内去遥望那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仕途空间。

这种矛盾隐隐地造成了李清照的无奈和烦恼,这也是李清照闲愁中藏有忧愁的原因所在。

二、相思离愁中的怨愁

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

婚后的李清照成了赵明诚的知音和合作者,被人誉为“神仙眷侣”。

然而也许是“天意从来高难问”,婚后一年,李清照的父亲因党争的牵连,被罢官离京,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到京城。

李清照不得不因为党争之祸而暂时离开京城,离开赵明诚。

再加上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常常需要外出寻访和考订碑刻,赵李夫妇时有分别,虽然有时只是短暂的离别,但对于李清照这样感情丰富细腻的才女来说,刻骨的相思之情实在是无法排遣。

于是,词人将这无法排遣的“离情别意”诉诸笔端,写下了表现“相思之愁”的佳作,如下面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词写于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与妹夫李擢游仰天山,留下李清照独居青州。

面对良辰佳节,无人相伴,把酒赏菊,寂寞和孤独难以排遣,随写词以抒怀。

词的上阙,主要是写作者独处的寂寞。

不过,作者没有直说自己如何孤寂、愁苦,而说:薄雾、浓云都在为时间太慢,永昼不夜而发愁;兽形的香炉也感日长难熬而点香来消磨时光。

词人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把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愁,变成一种具体可感的东西,并且使人感到,不仅人在愁,物在愁,而且天地也在愁了。

下阙主要写词人思夫的深切。

一开头就写愁绪的难于排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显然这是在借酒浇愁。

然而以酒浇愁愁更愁,一直饮到“黄昏后”,非但没把词人的愁绪排遣掉,反而又勾出了一层新的愁绪。

她想与丈夫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清香,但怎么能送得到呢?这无疑又勾起多愁善感的词人对丈夫更深切的思念。

这揪心的离愁和缠身的别绪排遣不了,挣脱不掉。

于是词人呼出感人肺腑的诗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

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离别,词人为何而“愁”呢?我以为虽然李清照在词中表达了他对丈夫的刻骨相思,这种相思是可以体味的,可以触摸到的,也是常人在相同境遇中都会产生的普遍的离愁。

最感人的,最令人扼腕的是哪些道不出的、说不明的隐藏在离愁背后的深深的忧伤和不敢轻易示人的哀怨。

接下来看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屏居乡里十年结束,赵明诚重返仕途之际。

在这首词中,词人明白地告诉我们:她新来瘦了,为什么会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在这里词人排除了她自身的原因,因为词人曾表白过“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那么究竟什么原因折磨的词人又消瘦了呢?似乎只能从“多少事、欲说还休”这里寻找答案了。

我认为“多少事”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此时作者的心情之所以愁苦,问题在于,此时不管赵明诚到哪里做官,均可以携带家眷。

在李清照看来,她和丈夫应该像传说中的弄玉萧史夫妇一样随凤飞升,但赵明诚却偏偏要她留在青州。

李清照是一位有思想并渴望得到真爱的女性,需要永恒的爱与被爱。

然而丈夫却把她独自子留在家中,这对于词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口头上说最害怕的是“离怀别苦”,实际上还有更担心的事,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也和普通人一样是有矛盾的,如《金石录后序》李清照记赵明诚临死前的情况说:“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就无意中流露了赵是蓄有姬妾的,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去证实这件事情,但以常理推之,当时赵明诚正处于长期隐居开始出仕之时,姬妾这件事是有着极大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李清照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心胸再大度,也不能不担心自己的爱情被夺移。

对爱情的追求和外部环境所形成的重压,使她有莫名的焦虑和担忧。

“多少事,欲说还休”。

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却无时不在威胁着她真爱的各种因素,都在她心中翻腾。

所以她的离愁词中蕴含着太多的伤感与无奈、哀愁与眼泪。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思念丈夫的离愁里,我们读到了弦外之音,体会到隐藏在深层那种难言的哀怨。

还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像李清照这样极具才情的女性,却只能蜷伏在狭小的空间里,命运只能随着丈夫的宦海升迁、爱情变化而浮沉。

才情被压抑的郁闷、无力把握命运的悲哀、和被动等待的焦虑、这一切,使她的内心深处比别的女性更细腻深婉、更凄恻也更诚挚。

良好的家庭教养使她才情卓绝,勤奋好强又使她欲与须眉一争高下。

但她的天地终究只能在家中。

与丈夫的离别,不仅拨动了相思的心弦,也激起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但这又注定与己无关,心中的哀怨愁绪便愈加浓重。

(三)家国乡愁背后的悲愁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当时社会矛盾、民族危机不断激化,金兵大举南下。

1127年,徽钦二帝被虏北去,北宋就此灭亡。

赵构南渡,偏安于东南半壁。

从建炎元年开始(1127年),李清照也经历了多年的辗转流亡生涯。

在李清照的情感领域中,家国乡愁是一个碰不得的、浸满了泪水的话题,一提及便“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李清照人在他乡,无时无刻不怀念着故国,“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淫,点滴霖淫,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二

摘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诗词文采上独领风骚,然而她的最大魅力却是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从李清照的人格、经历及其诗词文赋中探寻其崇尚自我、追求平等、勇敢叛逆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李清照;精神世界;崇尚自我

作者简介:朴晓琳(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文学院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廊里,女词人李清照可为卓然独立。她写诗立论,驰骋词坛,为历代文人所欣赏。同代人王灼说她:“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偌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1]4清代李调元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出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1]97王士祯则进一步从宋词的流派进行概括,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1]57这些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但都是就其文学史地位而论,且带有某种男性意识,并未充分关顾到李清照的精神世界。其实,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卓异之处就在于她有着她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女子所没有的而又迥于男子的独特的精神世界。

1趋向俗化,崇尚自我

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更替飘摇动荡之际,政治气氛阴晦非常,学术氛围中以程朱理学为最盛,重重封建礼教,宛如一道道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女性的自由,禁锢着她们的个性和创造精神。被认为宋代通俗话本小说的《碾玉观音》和《快嘴李翠莲》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有价值的信息。《碾玉观音》中的主人公是崔宁和秀秀,两人相爱,企图依仗自己的才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但终是失败。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人公秀秀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一反中国妇女在社会、家庭乃至两性关系中的顺从、依附、被动的地位,一反传统婚姻制度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规,有了粗浅的崇尚自我、崇尚个人才能、女人和男人一样有追求自身合理愿望的权利及实现社会价值的观念和要求。

《快嘴李翠莲》中的翠莲也以口齿锋利,言谈不让他人的“快嘴”优势,驳翻了孔子“木讷近仁”的千古遗训。秀秀和翠莲这种崇尚自我、不让须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新的思潮,长住开封六载的李清照接受了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并将之继承和发扬。

李清照崇尚自我、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文化观念,使她初涉文坛就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选择了词作为载体来表达自我。在当时,词较之诗而言,更能体现出言为心声,一切文学作品都体现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词也不例外。词有别于诗,在抒情方面犹有特殊能力。诗直词婉,诗尚敷畅而词尤贵蕴藉。正如王国维所说:“词之为体,要眇修宜,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2]106换而言之,词勇敢地担当了抒发诗文所不能言、不便言的某种感情任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况周颐也说:“‘真’字是词骨。”这些无疑是李清照以词为文的理性依据,目的是直抒胸臆。

使难以言传的相思之情,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如果说李词早期的“闲愁”非男性所能描摹,那么,晚年的丧夫亡国之痛更是丈夫中无人能比。如《永遇乐》此词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于今昔的反复对照中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那“人在何处”的苍凉自问、“春意知几许”的感伤叹息”、“次第岂无风雨”的无端忧虑,都反映了国破家亡所形成的特殊心境;下片追忆昔日的热闹与繁华更衬托今日的寂寥与凄黯;结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词人谢绝了酒朋诗侣的邀请,独坐帘内,孤灯伴人听帘外笑语欢声,独自咀嚼着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通篇是形象的心理描绘,宛如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李清照的作品中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文化内涵,展现给读者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极度崇尚自我的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

2追求平等,鹏举之志

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敏锐地捕捉到女性应有的正视自我、表达自我、怜爱自我的自我意识。除此以外,在其精神世界里,还有一种追求自由和男女平等的新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女人被视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男性的附庸,甚至是男性的工具。而李清照的行动和言论向封建礼教发起了挑战,与陈规旧念彻底决裂。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教,羁绊着封建女性的个性发展。女子的职事是专致于针黹女工别无他求。李清照出生在学者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为“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工词翰”。小时候的李清照就在父母二人的熏陶和影响下研读经史,得到了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力,这是她要求男女平等的第一步,也为她以后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少女时的李清照就抱有远大的政治理想,17岁时她就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态度和诗张文潜的'《读中兴颂碑》,用以警策和规劝宋王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大唐天宝之乱的覆辙,误国伤民。这时的李清照冲破了传统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关心政治,关心社稷,并有了朦胧的“言论自由”意识。

在李清照的政治理想中,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是其一生的“负累”,至死不渝。靖康之变后,金贵族扶持张邦昌、刘预先后建立了伪楚、伪齐两个傀儡政权。面对两个汉奸的狐假虎威和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李清照愤慨作诗《咏史》。

诗的首两句,通过对东汉继西汉而立的肯定和对王莽“新室”的否定,表明作者对中原傀儡政权的痛恨和鄙视,表示了对建立南宋王朝的支持。后两句热情歌颂了嵇康至死不屈地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坚贞态度,借古讽今地歌颂了当时的爱国志士,谴责和鞭挞了卖国求荣的奸臣贼子,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爱国抗金的鲜明立场。

晚年李清照也壮志不减当年。她以戏谑的笔调讽刺了新贵张九成的乖巧谄谀之词:“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即使在“家事沦替”又贫病的时候,“但神明未衰落”,适逢韩肖胄和胡松年出使金国,她仍“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3]173。李清照曾用“南来尚却吴江冷,北守应悲易水寒”的诗句,尖锐地谴责了赵构忘却父兄陷于敌手,不思北进收复国土的可耻行径,而这次又以“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何等辛辣的讽刺,入木三分!在写给胡松年的诗中,诗人抒发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的激情,这些适时之作无疑是李清照政治抱负的经典再现。

“词,别是一家”,这是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作词理论,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女文人有立论著作问世,让读者真切地感觉到李清照精神世界中男女平等的意识已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词论》中对词家前辈一一评点,褒贬虽有偏颇之处,但也不乏真知灼见,使以男性为尊的文坛泛起了涟漪。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曹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邪?”读者在这里见到一个“狂妄”、“不知深浅”的李清照,居然能褒贬词之大家柳永、欧阳修、苏轼等人。正如清人沈曾植所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的苏、辛,非秦、柳也。”李清照的丈夫气使她勇敢地点评前人,标新立异,与男子在“词论”面前一决高低。

3无视礼教,勇于叛逆

崇尚自我、追求男女平等是李清照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有叛逆的勇气。

李清照在理想中是浪漫飘逸的,在现实中也是洒脱无拘的,虽然“生不逢时”,无数礼教束缚着她,但她却有着让今天女性也为之崇敬的反抗精神———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与挑战。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就较之一般女子自由,经常出外郊游、饮酒,甚至“浓睡不消残酒”,与赵明诚结为连理后,二人琴瑟相合,踏雪寻诗,射典斗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崇宁元年李格非遭遇党祸,为救其父脱离干系,李清照上书当时气焰正盛的公爹赵挺之,但其却为求自保,而无动于衷。

崇宁四年,赵挺之荣升至丞相。李清照不以为贺,反以为惧,对公爹的舞权弄势反感至极,再次上书:“炙手可热心可寒”。

她化用杜诗,把公爹赵挺之与祸国殃民的奸相杨国忠相比,有力地表现了她的勇敢、正直、纯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憎分明的高贵品质。

李清照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还有一例可证:王灼的《碧鸡漫志》中记载:“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在宋朝那个封建社会里,刑法规定,凡是妻子告发丈夫,即使罪状属实,也要判处两年徒刑。两年的囹圄之难并没有吓倒李清照追求自由真爱的意志,她还是毅然绝然地将“某氏”送上了“法庭”。“讼而离之”虽古已有之,但对于当时已有盛誉的李清照来说,却是传统贞洁观与自由真爱意识的较量。置流言与名节不顾,何惧落得“晚节流荡无归”,这种为求“自由真爱”的选择在当时女性的眼中是多么的不可想象和难于理解,不然怎么会有人“空待乌丝变白头”。

李清照“上书公爹”、“讼而离之”的行为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犹如疾风骤雨席卷全国,影响于世,直至今天。

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社会,她那种不失自我、坚持正义之举可为当代女性的楷模。

李清照以其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烛照世人,她崇尚自我、追求平等、勇敢叛逆和爱国忧民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三

摘要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正宗,她所创作的诗词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词人自己的感情,所体现的艺术魅力至今不衰,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其代表作《一剪梅》为例,从用词、叙事、抒情、意象等方面探讨了这首词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清照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结构特色

一、前言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河中,李清照开创了婉约词之风;她以其精湛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和凄冷悲情的两面;她以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辞淡于水而味浓如醇酒”的文学造诣构成了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李清照的代表作《一剪梅》来解读其艺术特色。

二、《一剪梅》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富足。她出身在有文化教养的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的身上到处充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生活的热情,那个时候的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李清照于18岁时嫁给赵明诚,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是金石收藏和考据家。她与丈夫志同道合、感情深笃,常一起唱和诗词、鉴赏书画、校勘金石,生活美满幸福。然而,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外出游学,由于非常不愿分别,李清照就找来一方锦帕,写了此首《一剪梅》词送给丈夫赵明诚。这首词写出了他们分别的相思之情,坦率大方,不轻佻、不妖艳、不忸怩作态,具体而真实。其中,我们可见一个少妇在真挚地剖白内心的纯真而又无计排遣的爱情,方知其爱之深、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痴,真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首《一剪梅》表现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词作的语言有很多家常语,没有那么多深奥难懂的词语,词人以白描的创作手法、极富韵律美的艺术风格使这首词在当时的诗词歌赋中独具魅力。

三、《一剪梅》的艺术特色

1、感情特色

(1)清新、自然

此词首句起得自然,有如行云流水,由红荷香残、玉簟清凉,稍作铺垫,迅速呼出女主人公“独上兰舟”的行态形象,文笔轻灵、飘逸。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了不惊动别人,作者李清照采用了“轻解罗裳”的做法,而正因为是“轻解”的巧妙做法,才得以独上兰舟。词中“独”字回应着“轻”字,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思别恨中那细腻缠绵的心灵,宛似涓涓溪流,清新而又悠长,淡极却属韵味深长;平实之语却感人尤深。又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将自然之景的发展过渡得清新自然、层次井然,且字声与情感相协、声情并茂。词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抒写自己的审美理想,表达自身的情感追求,读来毫无雕琢之感,生动自然、浑然天成。

(2)含蓄、隽永

在男性文学世界里,李清照一枝独放,并且成为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她含蓄、隽永的风格让无数读者为之痴迷。在她的作品《一剪梅》中,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勾画出月下西楼凝望的动人倩影。“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见出两心相知。“才下”与“却上”、“眉头”与“心头”,勾连起伏,会心传神,表达出女词人刻骨铭心的相思和无限消除的离愁。词作以浅近之语含蓄地写出了深挚浓郁之情,发清新飘逸之思,清俊婉丽。李词正是通过这种自由素雅的文学语言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形象,使读者体会到真挚的人类情感和含蓄不尽的意境,更让人领略到其词清新含蓄的自然之美。李清照的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了眉头,同时也占了心头;李清照的相思与闲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难以排遣的、不能消除的绵绵的相思之愁;李清照的相思之愁是婉转而悠长的,她所表现的忧愁没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没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慨叹,更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望无边。她的相思之愁是因爱而生,是因爱而起,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的时候虽然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相思之苦,但正是这种愁苦才让读者从侧面感受到了她对丈夫最真挚的爱。“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将情绪物理化、空间化,充分地表现出李清照对她丈夫深切的相思之情。

(3)真挚、深情

李清照的词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真挚动人的感情,具有极为感人的艺术魅力。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个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孩子,但在《一剪梅》中她却改变了这种天真烂漫的形象,而成了终日思念丈夫、渴望与之团聚并在等待云中寄来锦书的少妇。整首词一开始便排出一系列浸润着浓郁的色彩的景物:日渐凋残的红藕,独自漂流的水面上的兰舟,写满雁字的、遍洒银色月光的西楼。词人满腔怀念之情,通过鸿雁传书的`浪漫想象,以曲笔写衷情,把相思的情景写得委婉曲折、凄楚动人,奠定了全词真实而深沉的感情基调。同时,也为表达下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闲独处、寂寞无聊的愁苦造成一种极为融洽和谐的抒情气氛,展现了他们虽然身处异地却彼此牵挂的感人画面,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的流露,也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真意切。词作的自然天成、深挚的感情跃然纸上。在李清照之前,很多婉约词人大部分是男性,他们主要是写艳情幽怀,而李清照却另辟蹊径,她从女性的视角来写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她的这种细腻而真实的表达方式和文笔不仅没有让读者感到讨厌,反而获得空前成功。我们从李清照的《一剪梅》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其词不是靠浮艳辞采来做装饰,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根据词人自己的亲身感受,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充分地流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2、叙事特色

李清照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将铺叙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如《一剪梅》中,词的上片写的东西很多:“红藕香残玉蕈秋”是写景,展示了红荷凋败、唯余残香、竹席生凉的凄凉景色,突出了“秋”的氛围,因此作为全词的抒情基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都是人的活动。“云中谁寄锦书来”乃是人的感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似写景,其实也是“独上兰舟”之所见、所感,离不开人的视觉和感受。下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是纯粹的抒情口吻了。李清照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是词紧紧抓住内在感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她巧妙地把外在的事物融入到感情发展的流程中。李清照采取的这种铺叙方式不仅丰富了诗词中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同时也把她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四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李清照感想论文篇十五

【内容提要】

唐朝是一个诗歌鼎盛时代。在诗歌在题材上,涉及到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为广泛繁杂。不少学术界的前辈们热衷于研究唐诗,并且在边塞抒怀、山水田园、咏物咏史等类的诗歌研究上成就斐然。然而,对于当时受到前朝咏侠诗和当朝社会任侠风尚的影响下异军突起的,日益发展、成熟的咏侠诗和诗中描摹的丰盈的侠客形象却几乎无人问津。为此,本人在收集和整理了有限的资料之后在这里浅谈些自己对唐人咏侠诗的看法。

提起诗歌,人们在潜意识里马上会联想到“唐诗”。是的,诗歌作为一种文体,在唐代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提起诗歌,就会让人们联想到“唐诗”的缘故罢。提起唐诗,不少学术界的前辈们津津乐道,并且在边塞抒怀、山水田园、咏物咏史等类的诗歌研究方面收获丰厚。然而,对于当时受到前朝咏侠遗风和当朝社会任侠风尚的影响下异军突起的,日益发展、成熟起来的咏侠诗及其诗中描摹的丰盈的侠客形象却几乎无人问津。

翻开《全唐诗》,我们会为那一个个鲜活的侠客而吸引,不禁让我们有一种探究的欲望涌上心头。这里所谓的侠客,指的是唐代文人诗中歌咏或塑造的以游侠少年为核心和主体的并有着丰盈的侠行、侠气、侠节、侠情等具备侠的一切特征的游侠。诗歌中游侠的形象并不是只有唐代诗歌里头才有的,早先在魏晋六朝时期的乐府诗中就已经频频出现了,只不过到了唐代,这一诗歌的传统题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拓延,使之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诗歌门类。

唐代社会承接了秦汉以来的侠文化和魏晋六朝的咏侠遗风,形成了满朝的任侠风尚。换句话说,任侠风尚已经成为当时唐王朝最时髦的风气。在唐人的意识形态里头,已经充斥着那股子侠行、侠气、侠节、侠情。因此,人们(尤其是贵族少年)纷纷效仿前朝的游侠,不管是杀人越货、斗鸡逐猎,还是打抱不平、效死边地,在他们身上始终流着滚烫而且丰盈的侠行、侠气、侠节、侠情的血液。这是唐代咏侠诗发展、成熟的必要基础。从当时这类诗歌的源起上看,可以说唐朝咏侠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秦汉以来的侠文化和魏晋六朝的咏侠遗风以及全唐任侠风尚的影响。这类诗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唐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咏侠诗在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上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在评判个人的是非得失上有着重大的突破(算作一个评判的标准)。因此,文人儒生极喜效仿游侠和创作咏侠诗篇。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诗人李白,少年李白十分尚武,这大概和他出生地有关系。据史料载,李白出生胡地。因此,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剑术,崇尚任侠风气与游侠交往频繁,胡人的豪气与尚武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形成他那奔放不羁、豁达自由的性格。任侠使气对李白一生的生活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加之他嗜酒如命,其诗作往往带有飘逸、狂放、自由的意味。李白年轻的时候仗剑游历四海,所到之处并没有少做行侠仗义之事。在他的《与韩荆州书》一诗中就提到了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虽说这是一篇自荐诗,但它却把李白自己少年时期的'作为刻在了字里行间,并且希望能够得到韩荆州的赏识。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也谈到了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的事情。李白的侠行和《侠客行》一诗一样浪漫狂放之极: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筋劝侯赢。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由首《太玄经》?

诗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并不为虚,李白的豪情并不比他在诗中描摹咏唱的朱亥和侯赢逊色。在那个时代,即便是隐逸心颇重的诗人贾岛,也会在《剑客》一诗中以侠自喻,把所咏的对象和自己的身世结合在一起:“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这种笔法在唐人咏侠诗中是比较常见的,诗人在字里行间参杂着自身的是生活现实及其个人理想。此外,“始以豪家于驰侠使气……尤重交友,意气一合,虽白刃不可夺”的陈子昂年少的时候也有一股浓重的任侠使气豪情,此壮心在文人中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还有壮年游历于南北的杜甫和揣着西汉遗风的韩愈、柳宗元也颇具侠情、侠节。由此可见,侠的形象很多都是直接来自文人儒士个人原型,当然并不是所有这类诗歌都是咏己的。按理推测,文人任侠使气,是向往侠客的自由和豪情,同时也是在为表情达志作一番言论,想从中获取出仕的“终南捷径”。当时文人多有效仿侠行、觅取封侯的愿望。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怀技也会任侠使气、杀人纵性,这是唐朝社会的风气使然。这就使得年轻诗人狂放自由的野性和个性化的追求不谋而合,投合于社会任侠的大流之中。由此可见,当时那些年轻人的行为秉性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受当朝任侠观念的影响。

在唐朝咏侠诗中体现出来的侠文化里面涵盖了儒、佛、道三教的思想精髓。也就是说,唐朝咏侠诗与儒、佛、道三教有着极深的思想渊源。前面提到的文人儒士的咏侠诗作描摹的大都是富含儒、佛、道三教味道的侠客,如李颀《缓歌行》里歌咏的一类敢于忏悔前失的侠性:“……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可以认为是佛家之顿悟之说下的敢悔前事的侠客。再如吕岩《赠道士磨剑》中描摹的一个道教剑侠形象:

欲整锋芒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

手中气岸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奸血点流随水尽,凶膏今逐泪痕销。

扫除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诗中表现了怀有铲除奸恶,敢于扫除不平事且又怀有“与尔相将上九霄”的无为的道家侠义者的形象。受这三教影响的诗人还有如慕幽、司空图、卢照邻等等。

综观唐人咏侠诗,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确切的说,这种题材的诗歌主要表现了两个区域的侠客形象。一类是游离于市井闾里的斗鸡逐猎、任气杀人、放荡嗜酒的游侠。市井游侠大多数是年轻的贵族侠客,他们轻狂放荡,游离于市井斗鸡逐猎、任气杀人、放荡嗜酒,出没在街市庙会、青楼妓院和斗鸡狩猎场所。比如李白《结客少年场》诗中描摹的贵族侠少(可以从外貌、衣着、举止上来分辨):“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鬃;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诗歌形象生动的把一个闲于逐猎、任气杀人、放荡嗜酒的贵族侠少刻画得深入表里。李益《汉宫少年行》也描摹了一类典型的贵族公子哥形象:“……才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市宿桃根。相逢酒杯一言失,回朱点白闻至尊。……”。这种市井游侠习气一直沿承到了晚唐。晚唐诗人张承吉《到广陵》:

一年江海恣狂游,夜宿倡家晓上楼。

嗜酒几曾群众小,为人多是讽诸侯。

逢人说剑三攘臂,对镜吟诗一掉头。

今日更来憔悴意,不堪风月满扬州。

诗中描摹的也是此类满怀侠义而又堕落于市井的红尘之中放荡嗜酒,出没在青楼妓院等风月场所的游侠。其诗中表现的侠客形象真有“狂来说剑,怨去吹箫”那份侠情。此外,一些富有正气感的皇城禁军守卫有时也会到市井闾里来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这类人大都是为图安乐自由而放纵自我、轻狂不羁。然而,当遇上不合世事人伦的事抑或面对有背道义的情形之时,他们敢于把一切不满与愤恨都宣泄出来,争着去伸张正义,解忧排难。因此,这类游侠的表现难免会夹杂些轻薄狂放、个性张扬的性格,但却不影响其侠行、侠气、侠节、侠情。在闾里还有充当劫富济贫的侠盗,民间还有四处闯荡的艺侠(指唐朝“瓦舍”里平时充当技艺表演富怀有侠肝义胆心肠的艺人)。艺侠到了繁华的都市,就在历史上被称作“瓦舍”的地方摆摊设点进行各类技艺表演。唐诗中所咏的这类艺侠中数量最多的是舞剑器的艺人,这大概和诗人有直接关系。在当时,剑作为一种轻兵器的同时也被文人当作装饰品挂在腰间。如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一诗中提到的艺侠公孙大娘,剑艺非凡其阴柔间又有阳刚之美。类似还有一些表演拳脚的艺人游士等,这种表演类型就像我们现在见到的露天表演场的表演。往往,这类平时靠技艺表演来营生艺人却怀着侠肝义胆。他们四处飘零,有时落难异地受人恩惠,有的被权贵富豪领回家中“豢养”,他们感于主恩而终生为主子效命。自古侠客多有“知遇”,即遇到了值得交往的人抑或“识货”的主。像李白《结袜子》里提到的“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一类成为刺客的义侠也为数不少。慕幽《剑客》也开腔咏唱:“去往知何时,空将一剑行”。这类义侠的身份隐晦,杀人见血,来无影去无踪,极富神秘色彩。

另一类是解救边难效死沙场的边陲游侠。与狂放不羁、任侠使气图个自由之身潇洒行经的市井游侠不同,边陲游侠成熟稳重,爱国为民希望建功立业封侯加禄。由于唐初,接管的是隋王朝留下的烂摊子,百废待兴,时代也要求文人侠客有自己的个性追求目标。而唐王朝在不懈的抵御外夷入侵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向外扩张领土,因此边陲时常出现危急之势。边陲游侠就是在边难中应运而生的,这与唐王朝的政治策略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违禁而被放逐或刺配的市井游侠与自愿请命的禁军中的侠士在边境危难之际能够凭借自身勇武的优势,义无返顾的去支援边境。还有文人志士及其民间的勇武少年侠客,往往也会选择到边疆去建功立业,有道是“抱剑辞高堂”、“横剑别妻去”。这类游侠在边陲驰骋恣意无稽,不太受军令的约束(只要不过分违禁),有的游侠干脆就辞去军籍抑或原本就没有军籍。即便是如此,每遇边难,他们都会义无返顾的去第一线解围,救边民守军于危难之中,深受人们的爱戴,这也是唐朝诗人乐于歌咏这类游侠的缘故。文人仗剑游历四海以及身临边地沙场,同时也在探寻封侯加禄的“终南捷径”。杨炯《紫骝马》一改前朝诗人笔下传统的游侠形象: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诗人在诗中描摹的游侠形象,不仅满怀爱国热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边陲建功立业,并热烈期盼能够得到君王封侯加禄。这里,不难看出杨炯笔下游侠的侠行、侠气、侠节、侠情,此间,还参杂着歌咏者自身的生活现实、个人理想和社会要求。又如崔颢《游侠篇》中描摹的“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若非充满了爱国热情,就不会有这无畏的胆气和效死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边陲游侠看似与凡人无异,然而到了边陲危难之际却凭借勇武之躯和一腔热血爱国热情去解决危难。可见,唐朝早期文人笔下的边陲游侠形象固然有些世俗化、理想化,然而这并没有降低侠的品位,反而更为现实地表现当时侠客的心理特征。由此可见,当时的唐人的思想境界之高,爱国热情之高涨是无以形容的。前面谈到的大都是男性侠客,然而唐朝咏侠诗中并不缺乏女性侠的人物形象。除了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还有李白《东海有勇妇》里提到的“东海勇妇”式的怀有侠行、侠气、侠节、侠情的节妇、义女。虽然诗人李白描摹的东海勇妇是古代游侠的形象,但是她却有激起妇女侠性的时代意义。

唐朝咏侠诗中的游侠很多都是世间人的形象,文人只要“抚剑独行游”,也就成了孤胆游侠;而游侠只要“慷慨赴国难”,也就成了国家的功臣。由此可见,唐诗中表现的游侠并不是终生职业的,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转换身份,情急可进,功成可退。在当时唐朝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需要非常多的忠烈侠义之士来维护公共道义,坚守底线伦理。唐朝咏侠诗作为一种诗歌的题材,它拓延了诗歌的内容;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就丰富了游侠的内涵与外延,成为一座独具风格的文学丰碑。

参考文献:

1、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发行10月第一版;

2、陈新璋编著《唐诗宋词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0月;

3、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原出自《文学遗产》期刊号:06p54—67);

4、汪正楚编著《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9月;

5、降云编辑《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月北京;

6、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张阴堂编著《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发行部发行1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517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