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复杂的内容,让读者易于理解。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总结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文学小论文篇一
小苗是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她的业绩一直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她非常容易钻牛角尖,每当遇到一丁点她觉得对自己不公平的事情,就特别容易生气,并总在心里放不下。哪怕是平时排队被人插队,她都能生气好几天,而且气上心头还会整夜睡不着。
比如前天,小苗去超市买东西被人插队,她就非常生气。当时插队的是一个男人,因为他只买了几罐饮料,就插在已排了好久正要买单的小苗前面想先交费。小苗面对这个插队的.行为真是气坏了,当即把摆在收银台面前的几罐饮料挪到了一旁,对方见势不妙,赶紧表示让小苗先买单,但小苗还是不能消气,硬是跟他吵了一架。虽然当时小苗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小题大做,但就是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而且想让那个插队男人服气道歉。
可是对方不服软,说什么他让小苗先买单,已经很对得起小苗了。他的这种态度让小苗更加生气,后来吵着吵着,旁边的人都看不过去了,个个都来息事宁人地劝说,于是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事后小苗也尽量不去想这件事情,但是脑海中总还会浮现出吵架的一幕幕情景,总觉得自己好像没吵赢对方,很没面子,感到气愤难平。
说起来,小苗也明白,这只是一件小事,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没有什么价值,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事后不应该还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但小苗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甚至整个晚上还会老想着,并且整晚都睡不着觉。小苗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平时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有同事抢在小苗前面排队,或者明明小苗先排队,食堂师傅却给后来的人打饭,小苗都会特别不高兴。虽然小苗在公司并不会表现得怎么样,会克制自己,但是事后她就会一个人郁郁寡欢,连工作的时候都会没心思。
文学小论文篇二
摘要:《傅雷家书》是一部关于父亲写给子女书信的集子。
它非一般书信,而是涉设到做人、文艺和追逐梦想,实现理想之精诚态度,书信充实的真挚情感、丰富学识、深刻哲理、流畅文笔,使得傅雷家书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大放异彩,具备了甚高的鉴赏价值。
家书蕴韵着诸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感悟,给人以刻骨的启迪和无限的反思,从而给力地体现了傅雷先生的思想、精神与其独具魅力的人生观、艺术观。
换言之,傅雷家书是傅雷人格魅力最集中的体现。
笔者将借助傅雷家书所折射出的独具魅力的人生观、艺术观两个方面试析傅雷精神。
关键词:傅雷家书;傅雷精神;人生观;艺术观
一、引言
《傅雷家书》当仁不让。
楼适夷谈及《傅雷家书》时如是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杨剑龙论及《傅雷家书》中这样写“在傅聪1953年出国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的间,傅雷以一颗慈爱之心不断地给儿子写信,谈生活,谈艺术,说做人,说从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善解人意、体察入微,将满腔热忱流泻于笔端,把一怀舐犊深情寄寓于信笺。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在《傅雷与傅聪》一书中写道,“他的翻译作品中所透露的是外国作家的思想,而非他自己的思想。
惟有《傅雷家书》,他生前也没有想到过将来他的这些信会编成一本《傅雷家书》,会有一百多万册的印制量,会受到那么多读者的喜爱。
”傅雷家书,在艺术之林中以其独特的处事为人、真切的情感投入和深刻的音乐探讨,从而使得这部家书熠熠生辉,夺目放彩。
此前,哪一位父亲用如此细微的笔触寄予子女这般无限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育?傅先生的真情,学识真真切切拨动着人们渐渐冷漠的心弦,让人感悟,让人反省,让人向往,其所折射的傅雷精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寻觅通往幸福之路的青年人。
许钧先生在《傅雷翻译研究》一书中将傅雷精神归纳为“热情、认真、执著、理想”,这或许是傅雷翻译工作之工作态度,而笔者借用家书,透过文字背后暗藏的本质,对傅雷精神的解读即是――慈爱、真诚、乐观、坚强、人本。
此种强大的精神刻骨铭心地鼓舞笔者,激励着笔者的深刻反省、无限深思。
二、傅雷家书:傅雷人生观的反思
如何做人是傅雷教育儿女的重中之重,他将为人视为从艺的基础。
家书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傅雷的谆谆教导:“人人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n(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家××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讨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理解自己。
”傅雷反对不懂装懂的自欺心理,崇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求学态度。
有一次谈及傅聪与杰老师时,他给儿子写道,“你能继续跟杰老师上课,我很赞成,千万不要驼子摔交,两头不着。
有个博学的老师指点,总比自己摸索好,尽管他有些见解与你不同。
但你还年轻,musicalliterature的接触真是太有限了,乐理与曲体的知识又几乎等于零,更需要虚心一些,多听听年长的,尤其是一个scholarship很高的人的意见。
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还是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在谈及失败与错误时,他说:“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之间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反窥现实,我们不禁感叹,傅雷精神影响深远,倘若现今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能真真领悟傅雷精神,更上一层楼的和谐就指日可待了!
傅雷家书中,人本观念熠熠生辉。
除了教导儿子将为人为人生的重中之重,还时常关心儿子的身心健康,这在家书里比比皆是,譬如,傅聪即将出国留学时傅先生写道,“可是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
”傅聪多次比赛前,傅雷都会耐心教导儿子,“比赛以前的几个月,一定要把身心的健康保护得非常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场竞赛。
俗语说‘养兵千日’,‘养’这个字极有道理。
”在谈及傅聪练琴时,傅雷嘱咐儿子:“不过身体还得保重,别为了多争半小时一小时,而弄得筋疲力尽。
从现在起,你尤其要保养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的精神。
好比参加世运的选手,离上场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调养得健康,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
”相形见绌,今昔的人父人母,尤其是都市里的爹妈,有几人能像傅雷这般照顾子女的精神成长?有几人能牺牲一丁点时间去关照子女的情感问题?有几人能奉行“人本主义”呵护子女的身心健康?错综复杂的社会体制又容许我们的人父人母能做到几分“人本”呢?这是体制问题?或者是人文问题?我们更明白的是这些问题一时间难以明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人生观的深刻反省。
三、傅雷家书:傅雷艺术观的反省
傅雷家书不仅仅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为人处事,身心健康诸多方面的关爱,同时还流露出其对音乐、绘画等颇有见地的才识和睿智。
在谈及艺术境界时,他跟儿子分享道:“音乐主要是用你脑子,把你蒙蒙胧胧的感情(对每一个乐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technic自会跟踪而来的。
”在谈到音乐与技巧时,他也曾告诫儿子:“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
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笔者以为,这两点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如若译者能对原文的意思(每一个词,每一个句,每一个篇章的意思)分辨清楚,那么翻译的境界也就高超了,翻译技巧也会随之炉火纯青。
反之,译者如若整天只顾研究翻译技巧,终若有所成,顶多是翻译匠而非翻译家。
只注重翻译手段而不讲究翻译境界的人,必然会偏离亦或遗忘翻译目的的。
文学小论文篇三
《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于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小说讲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与他们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的故事。
本文主要研究米切尔的女性理论在作品《喜福会》中的体现,以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女性所承受的压迫。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米切尔的“妇女的领地”理论,《喜福会》中的女性地位及增强的自我意识感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得出女性在家庭中承受男性给予的压迫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女性自己才能解放自己的结论。
文学小论文篇四
一、每个孩子渴望关注
去年,我接一年级新生。刚开学的一个课间,一个五岁多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使劲地扯了几下我的衣角,因为我当时在给其他孩子说话,没注意到她。大概扯了两三下,我才侧过脸去发现了她。她委屈地、难过地对我说:“龙老师,您这节课没看我一眼!”当时,我的心一震,好像被揪了一下。我那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这样渴望关注!从那以后,每节课我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课余多与孩子接触,与孩子们做游戏、谈心等,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他的存在很重要。
另外,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在表扬、鼓励、评价孩子时,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孩子的感受,不要拿一个孩子的弱点去与别的孩子的优点。因为这样是不公平的。人各有所长,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长处,使之发扬光大。时髦一点说,就是个性教育,特长教育。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能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也能让阳光照亮我们自己!
二、关注魅力无穷
本文所说关注,都是指对人的关注。有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才能有孩子的成才优秀;有了领导对职工的关注,才能有职工的金诚合作;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有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说,有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也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关注——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那事过后,我才醒悟过来,原来生动形象的童话与儿歌还有如此妙用;动画片为什么会如此吸引孩子,才是与儿童的特征相适应啊!?低年级的孩子,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从那以后,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文中的形象,让它们在孩子的脑中形成生动活泼的表象。充分运用儿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特别是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孩子记得牢,我常常把拼写规则、标调方法、字母的形状等编成儿歌或谜语让孩子喜闻乐见。
其次,关注,让拓展水到渠成
在学《雪孩子》这具有童话色彩的文章时,有孩子问:?雪孩子又没有生命,怎么课文里又写他可以去救小白兔??这就让我告诉他们:童话的创作者是运用想象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一些知识或道理。以告诉知识为主的就是知识童话;以告诉道理为主的就是寓言童话。那么你们觉得这一课是知识童话还寓言童话??学生们感到迷惑。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水的物态变化,孩子们听得出神入化。之后自己就抓住了课文的要点,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象形字与会意字的教学中,我讲到我们的祖先是按照事物的样子,和字的意思来造字的,学生们看到那些字形与之对应的事物有差异,问到?这些字是怎样变的??我说:?等你们长大了去研究吧!?有学生说:?研究就是当科学家我说:?对!?学生们又急着问:?老师,你怎么不当科学家呀??我就结合着我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说明我没当科学家的原因:我的家乡在农村,我不到四岁时的一天,母亲在一边放牛,一边割草时,不小心被牛撞下山崖,不幸摔坏尾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家庭贫穷,医治无效而去世。就由父亲抚养我和不到半岁的妹妹,我没有条件,读高中和大学,就失去了当科学家的机会。我当了教师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科学家呀!?孩子们听后百感交激,决心很大。
如果没有关注,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讲以上内容,恐怕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吧!
再次,关注,让迁移繁衍能力
在学书上课文或儿歌时,让学生看图读文后,如果书上有作家名,我就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开始他们个个瞠目结舌,特别是他读背了,语文园地一中的《咏鹅》后,我说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骆宾七岁时写的。他们是似乎有意向骆宾王挑战,也从内心里佩服骆宾王。从那以后,学生也就慢慢地去悟别人是怎样写的。同学们在看图读文的过程中恍然大悟地说:?哦,这课就是看图写的哟!?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我先让孩子在家植树、种花后再学习课文。学习时,孩子喜笑颜开、手舞足蹈的在脑中再现了邓小平爷爷的植树过程,并在写自己植树、种花的过程中运用到从文中积累到的语言。
学会关注吧,关注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他会让我们找到适合孩子教育捷径。
文学小论文篇五
摘要:情绪管理应用于现代大学生的管理上是很重要的,大学辅导员应该学会情绪管理,应具备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从尊重人、依靠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和控制能力,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关键词:情绪管理;自控自励;通情达理;和谐相处
情绪管理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它对人们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情绪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开发身心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正处在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与矛盾性并存的阶段,特别需要情绪管理。因此,大学辅导员要学会情绪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努力积极适应和有效调控情绪,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其实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大学里,一个系,一个班级,学生工作的好坏,学风班风的好坏,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辅导员似乎天生的“好脾气”,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温和地对待学生,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板有眼。其实,脾气好不好,不仅仅指一个辅导员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说明一个辅导员有没有情绪情感智慧,是否具备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是成功辅导员个性心理品质的动力和保证,是推动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情绪情感智慧可以概括为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一名辅导员而言,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最主要应体现在自控、通情达理和和谐相处三个方面。
通情达理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具备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能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爱心。对于成功的辅导员来说,要真正学会通情达理,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理解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学生;而要准确理解学生,就离不开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征和常见困扰。大学生情绪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两极性和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两极性指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表现在苦恼时受到激励则为之振奋;热情洋溢时受到挫折则灰心丧气。大学生情绪的矛盾性是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等种种矛盾冲突,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2]因此,情绪的两极性是情绪矛盾性的外化和表现形态,而这种情绪矛盾性的极端形式就是情绪的两极性。要耐心帮助大学生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锤炼他们在挫折面前的承受力。
和谐相处就是能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和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归根到底是人的事业。时代需要人人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和相互协作。一名辅导员通过自控增强包容力,通情达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沟通能为人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信息,凭借沟通能建立且维护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3]在相互信任与尊重的沟通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以利于自己不断地适应与发展;沟通能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益于他人之才。每个人融入班级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才能保证班级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实现让学生健康成才的目标。能力有限不一定成功,但是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一名辅导员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在学生身上时,那种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被破坏了,也起不到好的管理效果,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中,辅导员在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运用情绪来管理和激励自己的学生。传统的管理理念突现“管”与“严”,而现实证明,过严的限制对一个学生团体的发展并无好处。常听学生这样讲,某某辅导员太严了,得小心点。其实这样的辅导员不一定能让学生口服心服,表面上看这个班级的学生被管得很好,然而并非是成功的。由于情绪受到制度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小心可能受到老师的粗暴批评,反而使班级成员走向另一个极端dd习惯性防卫,磨灭甚至放弃激情,以此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因自身个性张杨而受窘。现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学会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效率。情绪管理要求辅导员在学会识别自己和别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一个有“情绪”、有激情的辅导员应该让自己的学生充满“情绪”和激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高度热情,去实现奋斗目标。如果我们的辅导员具备了这种能力,并认真去做,学生管理工作定会获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2]张厚粲,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小论文篇六
【摘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描绘“民族秘史”的长篇小说,通过写具体的人物命运在历史大河中的沉浮,生动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的隐秘的逻辑性,具有悲剧美学意义。
【关键词】陈忠实;《白鹿原》;悲剧性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一开始就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
在中国乡村这块既保存精华又藏污纳垢的深厚土壤上,作为“一直负载着这个民族精神和心理上最辉煌和最痛苦的记忆[2]”,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与观念。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风起云涌,关中这块土地上发生了诸多大事,陈忠实以40万字的宏大叙事为我们呈现了近现代转型期的中国“民族秘史”的一隅,演绎了传统文明遭遇现代文明时所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
然而,正如陈忠实所说:“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2]”。
一
《白鹿原》在整体上具有极强的社会文化悲剧色彩。
它所反映的20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国历史处在黎明之前的黑暗时期。
在《白鹿原》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3]”。
清末明初之前,古老的白鹿原伫立在关中大地上,几千年如一日,传宗接代,生死轮回。
然而,时代的飓风扫过白鹿原的上空,震动了这个古原的内部结构,原始生活的秩序被打乱,安稳的日子没有了,小农经济所固守的封闭性和被压抑的强大破坏性,在名利面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残酷性,战祸不已,瘟疫横行,生灵涂炭,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恩怨难了,整个白鹿原成了一个鏊子。
传统儒家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岌岌可危,矛盾横生。
人们难以再获得以往精神信仰的自足,精神世界发生严重裂变,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被转变,被颠覆,失去了平衡性,而新的心理文化结构尚未被建立,人们普遍陷入价值观丧失指挥效益的迷茫中。
我们基本可以认定,《白鹿原》具有极强的寻根意味与悲剧色彩,寻找的恰恰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规范中所隐藏的生命活力及深埋在儒家文化厚实土壤中的劣根性。
《白鹿原》在整体文化上的悲剧性体现在:作者一方面有意回归儒家文化,认同儒家文化所塑造的白嘉轩式的理想人格,譬如白嘉轩一生做事为人光明磊落,恪守耕读传家古训,仁义为本;另一方面又看出儒家文化在本质上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尤其是对中国妇女的身心残害,譬如人格神白嘉轩拒绝黑娃媳妇进祠堂,维护阶级等级制度(惩罚小娥狗蛋却忽视罪魁祸首鹿子霖)等。
这种封建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历史无意识杀人群体对人的欲望尤其是作为人的女性的欲望的扼杀的本质与鲁迅所揭示的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主要指女性被吃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为消解女性异化,反对男权中心文化做出了贡献。
二
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白鹿原》根植于现实与历史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了人性的复杂多变,揭示了人物命运悲剧的深刻性和必然性。
白嘉轩作为中华文化正统人格的代表,突现在作品中,意义重大。
这个人物,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2]”。
“他的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负荷,他在村社的民间性活动,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宗法农民文化的全部要义[2]”。
他的“挺得太直太硬[1]”的腰杆这一意象在作品中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他具有极强大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精明,坚韧,豪狠,宽容,恪守戒律,一丝不苟,对待长工宅心仁厚,对待黑娃宽容有度,对待小娥心狠手辣。
“他的顽强的`存在本身,即无可置疑的证明,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两千多年的秘密就在于有他这样的栋梁和支柱们支持着不绝如缕[2]”,白嘉轩的悲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剧。
固然他的思想是保守、倒退的,但他的人格是充满沉郁的美感的,具有充分的精神价值,正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却要被这时代所革除,从而显示出浓厚的悲剧性。
“黑娃”在该著作中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反思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原始的生命力和冲动力,天然的阶级性和反抗意识。
可以说前期的黑娃可亲可爱可敬可怜,为了婚姻自由违反家族父命,为了朋友拔刀相助,后期的黑娃回归传统,娶了知书达理的秀才女儿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忏悔自己前半身的误入歧途,重新跪回白家祠堂,但最终却为钻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所害。
究其回归传统之原因,当然有黑娃革命失败后心灰意冷,信念倒塌的缘故,更多的估计还在于其阶级立场的模糊性和妥协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集中表现在:儒教传统对其叛逆性格的消解以及混入革命队伍中的丑恶势力对其生命的毁灭。
这不只是人格命运的悲剧,更是文化的悲剧。
白孝文这个徘徊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逆子,较之黑娃,二人思想发展均有大转变,但令人值得玩味的是黑娃是从现代文明回归传统文明,而白孝文却是尽数遗弃传统文明,加入现代文化的负面潮流中。
白嘉轩素来把家族家庭教育视为头等大事,为了培养族长接班人,言传身教,深夜讲解“耕读传家”匾额,责令儿子入山背粮,孝文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终于从精神到行动都堪称新一代接班人了。
然而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内心深处的恶的一面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便无法无天。
田小娥的诱惑使得这个才德兼备的理想接班人滑入了堕落的深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教育的脆弱及对人性过度压抑的一面。
白孝文的悲剧是触目惊心的,传统文化在其身上彻底失落了。
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由于坚持从民族文化性格入手,注重对文化心理结构的剖析,故而真实、深刻,尤其是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冲突的揭示,对于刻画民族灵魂的裂变是至关重要的。
三
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性。
悲剧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维护独立人格的欲望,往往表现为因对现状的不满而显示出强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动机,并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诸行动。
在这个古原上,民族主体们在遭遇到苦难与毁灭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超乎寻常的对命运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
天灾人祸,饥饿瘟疫阻止不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宗族制度与宗法文化的顽固冷酷扼杀不了民族主体们的羞耻心和是非感;即使命运陷他们与苦难或毁灭境况之中,他们也敢于拼死抗争,九死不悔。
古原折磨、煎熬着它的“存在者”,甚至不惜死亡的威胁,小娥、仙草、孝文媳妇、鹿三、白灵、鹿兆海和黑娃等均在这片原上昙花一现,归于灭亡。
这些灭亡,触目惊心,它通过“无”让人看到“有”的价值,那就是不灭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及自我保护能量的最大发挥。
《白鹿原》展示了历史主人公们在灾难与命运的打击面前永恒的抗争意识,传达出一个民族在反抗宇宙的意志,反抗大自然的威胁,反抗命运的挑战,反抗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极端冷漠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的厚重的悲剧意识与民族精神。
结语
作家在《白鹿原》中所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是矛盾的,但在终极意义上,它还是对人类更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起有救助作用的。
可以说,“《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更是一个关照我们民族灵魂的世界[2]”。
陈忠实的《白鹿原》,其悲剧美学意义可谓深邃而难以言尽,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
[2]雷达.废墟上的精魂[a].陈忠实资料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3]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小论文篇七
批评不是批评的目的。
一,现代、当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环境
1,1百年轮回;
1,230年的断层;
1,3现代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化以及潜革命化;
1,4当代文学创作的伤痕起点、先天不足及其异化;
二,现代、当代文学作者的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的区别
2,1西方文化的鲜花在封建的牛粪上怒放;
2,2不知不觉中的狼奶哺育出不完整的人;
2,3愤怒是当代文学的助产士;
2,4在栏架前因伤退却的当代文学;
三、现代、当代文学的传承和类同
3,1在拒绝人文精神的土地上发育不良的物种;
3,2对强权或物质的臣服是现、当代文学的.殊途同归;
四、百年文学的未完成越狱;
4,1十年黄金时间对三十年的反动的反动;
4,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千年政治宗教造成的一种群体症候
4,3摸着石头迷失在路上;
五、扭曲了的当代文学之路
5,1全民的泛物质化,告别阅读时代
学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提纲【3】
摘要3-4
abstract4
目录5-7
第一章绪论7-15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7-8
二、文献综述8-11
(一)幼儿园常规的研究8-10
一、听音乐信号行动15
(二)固定站位练习上下肢联合动作17
(一)前奏时安静等待,尾奏时造型不动23
(一)乐器的使用常规27
(一)讨论协商,共同制定规则34
(二)明确、坚决地执行规则34
致谢41
文学小论文篇八
[摘要]
“什么是民间文学”,这是似乎早已解决而其实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以往关注的是民间文学的文学或文化属性,而对其生活属性往往视而不见,因而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表演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民间文学的特征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民间文学;生活特征;本体特征;表演;传统模式
民间文学是以传统的民间形式展示自己的,它诉诸于口头语言系统,创作和流传都由某一特定的集体共同完成,是一种活态的文学,流传中有变异,变异时有流传。这是界定民间文学范围的显著的外部标记,也是它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征。现在所有的学者在确定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时,几乎都以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作为界定的标准。这四个基本特征是20多年前确立的[1](p24),对它们的认识是基于与作家文学的比较,而主要不是从民间文学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随着对民间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对这四个基本特征的把握应该更加科学和全面。
一、口头性:
一种表演模式口头性(orality)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特性。民间文学是存在于民众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如果‘民间文学’只能转换成文字的存在方式,那么可能变成另一种形态的‘通俗文学’,而非‘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学’可以被采集,以‘文字’方式出现,其真正的生命还是在‘语言’上,惟有还原到‘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情景,才能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浓厚情感。”[2]只有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才能真正展示其艺术和生活的魅力。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传播的,民众不是专业作家,一般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文学创造和从事文学活动,不能离开生产和日常生活而专心伏案写作。由于运用的是口头语言,运用口头语言交流的能力是自然生成的,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民众在创作和传播民间文学时,不需要纸和笔,一般也不需要腾出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不会影响民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创作和交流民间文学本身就是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样式,它和民众其他的生活样式共同构成了民间生活的有机整体。在过去,民众不可能拥有书写、印刷的传播手段。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始终只能使用口头语言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民间传唱艺人和小戏职业演员的学艺,也都是一直沿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口传心授”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美国的表演理论大师理查德·鲍曼(richardbauman)“所说的‘表演’,是交流实践的一种模式(onemodeofcommunicativepractice),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技巧和能力的一种展示(display)。”[3](p69)传统的村落就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完全诉诸于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的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
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实际为一种表演(perfor-mance)活动,譬如,“讲故事使用口头语言,这种语言不仅靠语词表现内容,还凭身势、表情以及话语的速度、音律、语调等,来传达理智与情感。语词之外这些‘非言语行动’手段的使用,使讲故事具有一定表演性。”[4](p180)
来理解。在较浅的层面,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另一方面, 它又帮助仍然存在的口头传承得以顺利完成。在较深的意义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需要回答海尔曼·鲍辛格(hermannbausinger)提出的问题。他认为,民间文学研究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口头讲述的基本需要还没有被各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某些阅读材料等所满足。毫无疑问,这些媒介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接受者。”[8](p16)李扬曾做过一项随机调查,请一些青年学生讲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结果有不少学生的叙述,是来自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青蛇》。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白蛇传》与《青蛇》有许多不同。这种现象在现代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说明民间文学“形成了新的传播通道,即口传———媒体———口传的往复循环”[9],借助大众传媒无比强大的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扩大民间文学的传播空间,同时产生大量的当代异文。这类经过大众传媒过滤的民间文学,引导我们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思考。
二、集体性:演说者与听众(观众)互动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一般认为,民间文学由集体创作、集体流传,为集体服务并为广大民众所共有。在这一点上,它和书面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本身和整个创作过程终归属于个人,至少作家个人的成分重些。因为,作家创作的整个作品中的内容必定要由作者个人去感受、去构思,并最后写作出来。它们无论如何都应当被看作是作家个人精神活动的产物。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所有的财富,是集体创作的,它既不署某个创作者的名字,也不为某个创作者所私有,民众既是创作者、修改者,又是传播者、演唱者和听众。“在民间文学的讲述和演唱活动中,讲者和听者经常处于互相转化之中。此时此地的讲者,到彼时彼地,可能又是听者,而此时此地的听者到彼时彼地有可能是讲者。因此,听者、讲者是相对的。听者并不是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他不仅同时是保存者,传播者,而且也参与创造过程,成为集体创作的一员。当他由听者转为讲述者之后,他的创作活动便开始了。"[10](p129)民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并不都是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般情况下,常常是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后逐渐在流传中得到加工。这种加工主要是不自觉的,也是必然的。其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参加到创作中来,这就使民间文学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英国民间音乐家塞西尔·夏普(cecilsharp)经过长期对民歌的田野调查,于1907年出版了《英国民歌:若干结论》一书,书中有如下结论:
民谣的每一行、每一词最初是从某个人(某个吟唱者、行吟诗人或农民)的头脑里冒出来的,正如一首民歌的每个音符、每个乐段当初都是从某一个歌唱者的嘴里发出来的一样。共同的活动从来不曾创造一歌一曲,也不可能创造一歌一曲。共同创作是不可思议的。毋庸置疑,集体发挥着作用,不过,那是在较后的阶段,是在个体的创作已经大功告成之后,而不是在此前。在这个阶段,集体来衡量,筛选,也就是从大量个人创作中选取那些最准确地表达了流行的趣味和民众的理想的作品,而舍弃其余;然后,在集体不断的重复中产生更多的变异,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这一过程持续不断,民谣也就生生不已。当然。如果有受过教育的歌唱者参与这一过程,使它纳入印刷品,这一过程就会受到影响[11](p6-7)。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主要局限于创作的过程,其实,任何一个民间文学的表演场合,都是由集体组成的。集体中的听众(观众)不是像读者或电视观众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也是表演的积极参与者,构成了民间文学口头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听众(观众),民间文学的表演就难以进行。正是在表演者与听众(观众)互动关系中,表演才真正得以完成。
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演唱过程中,形成了集体共享的状况,这一过程表现了鲜明的历
史特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民间文学的集体属性有不同的表现。
三、变异性:表演活动不可复制
民间文学的不断变异是由民间文学的集体口耳相传导致的,其变异的程度远远高于书面文本。因为民间文学口耳相传,是集体创作,作者不可能,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无名性”(又称“匿名性”)。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motif)的不同“异文”或版本。民间文学能跨时空地传承,但是,由于社会客,及民间文学自身质的局限,它在传承中要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在实际中是罕见的,一般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异,这是民间文学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状况。“民间文学的一个本质性的创作机制,在于它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过程。它似乎永远没有绝对的定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流传过程中,它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异。”[15](p97)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生命所在。其存在的条件是演说者不受完全固定的文本的限制;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再创作者,相应的,被演说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真正的异文,因为文本已经固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在口头传说中,一个神话被重复多少次,就会有多少次细微变异。重复的次数无限,变异的数量也无限。”〗(p21)
民间文学的每一次演说,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异文。演说者被允许有所遗漏和添加,当地的听众依据已掌握的口头传统,可以填补演说者的遗漏,或者有选择性地接受添加的部分。实际上,异文是研究者的发现,因为研究者可以获得从不同地区搜集到的同类型的作品。当地的民众一般不会意识到异文的存在。因为当地民众被演说的所有信息和情境所吸引,也能够理解和获得被演说的所有信息。研究者或局外人关注的主要是记录下来的文本,而变异恰恰主要表现在记录文本方面,他们不可能像当地人那样理解和获得演说的所有信息。一个地方的口头传统是当地人所独有的,研究者或局外人不可能完全拥有,拥有口头传统的当地人是不会在意同一作品每次演说的差异的。
四、传承性:演说模式相对稳定
一部民间文学作品一经“说定”,就会不断得到演说。民间文学的变异是有规律的,“万变不离其宗”,它只能在传承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模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增多异文,另一方面又趋于模式化。“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某种叙事的模式,围绕着这种核心模式的故事会千变万化,但是这种模式仍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它在口头故事的文本的创作和传递过程中起到组织的功能。”[19](p159)
活力的组织要素,存在于口头故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17](p109)
民间文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在艺术模式上则不会有突然的巨变。民间文学的艺术传统有很大的稳固性,如果脱离了传统模式,就不可能被民众所接受,当然也就不成其为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化事象的雷同性、重复性和不断再现性,是以这些事象的稳定性,或者说传统性,以及它们的变异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前者,就不存在所谓不断重现的特点。如果没有后者,一切比较研究,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了。”[15)(p96)
民间文学作品在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可以自我调节演进的方向,并以相对的稳定性,陈陈相因,延续承袭。只要适合这一民俗事象的主客观条件不消失,传承的步伐就不会中止。某一民间文学一旦流传开来,就成为一个自控又自动的独立系统,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民间文学和一般静态的文学模式如作家文学不一样,它是动态的文化模式。这种动态,也不像电影画面一类艺术的机械光电流动,它是一种自然的流动,如同风一样,或者说像“流感”式的,无阻碍地口耳相传、流传感染。民间文学的这种“动势”是其本性的一部分,它在民间文学形成时,就被组建进去了。此外,任何一个冠之为民间文学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积累产物。
成。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郑志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a].文学民俗与民俗文学[c].台北:台湾南华管理学院,1999.[3]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a].民俗研究,2003,(1).[4]许钰.口承故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叶舒宪.文化与文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ruthfinnegan,oraltraditionsandtheverbalarts,london:routledge.[7]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j].中外文学,1975,4(2).[8]吴秀杰.当代民俗学的新课题[j].民间文学论坛,1995,(2).[9]李扬.当代民间传说三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1).[10]张紫晨.民间文学的讲者和听者[a].张紫晨民间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美〕阿兰·鲍尔德.民谣[m].高丙中译北京:昆仑版社,1993.[12]柯杨.听众的参与和民间歌手的才能[j].民俗研究,2001,(2).[13]〔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c].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4]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5]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7]〔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albertbateslord,epicsingersandoraltradition,newyork:cornelluniversiypress,1991.[19]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美〕瓦尔特·翁.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张海洋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增刊).[21]〔美〕布鲁斯·罗森博格.美国民间布道中的口头演说[j].吴晓东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增刊).
文学小论文篇九
摘要:近年来,服务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微笑服务”、“顾客至上”等词汇随之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随着顾客对服务质量高要求的日益提升,服务流程复杂化使情绪劳动服务人员也面临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服务质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成功激励、保留情感密集型劳动者是培养组织忠诚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绪劳动;服务人员;企业管理
一、情绪劳动的提出及其现状
“情绪劳动”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希查尔德(arlierussellhochschild)于1983年提出,她指出,情绪劳动为“一种情绪的管理,以呈现出面向公众的可视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服务人员“出售情绪劳动以取得工资,因此情绪劳动具有交换价值”(emotionallaborissoldforawageandthereforehasexchangevalue)[1]。近年来,服务业在我国飞速发展,顾客对服务质量高要求的日益提升,服务流程随之复杂化、精益化,从而给情绪劳动从业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员工不仅要对企业内部人员亲切友好,而且为了达到企业的要求,面对服务对象时也要调节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情感表现,甚至压制某种情感或伪装某种情感,形成交往对象可以观察到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以影响交往对象的心理状态[2]。
二、情绪劳动的影响
长时间高强度的情感性劳动可导致员工的情感耗竭,工作满意感降低、对企业的归属感降低,以及跳槽可能性增加等问题。
(一)情绪劳动对个人的影响。maslach&jackmn于1986年将情绪劳动情感耗竭的内涵解释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方面。情感耗竭是指员工因处于压抑环境之下,或长期面临各种角色冲突而使情感透支,感到精疲力竭;人格解体多产生于情绪投入程度大,周期长的工作环境中,这类情绪劳动从业者仅仅将伪装的微笑和热情当做工作的必须,将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内心真实情感相分离,将服务对象当做脱离情感的物体来对待;个人成就感降低指员工缺乏工作动力,情感投入、预期回报和现实回报之间的差距造成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积极性不强,且感觉无法实现个人抱负。
(二)情绪劳动对企业的影响:1.影响企业文化传递。情绪劳动从业者作为企业服务文化的直接执行人,他们对情绪的控制将给服务对象传达不同的信息,从而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好感度。如果期许劳动从业者将自己的负面情绪dd在企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时间占用生活时间等造成的不满、愤恨dd置于工作中,对消费者的要求产生忽略、回避甚至抵触态度,这无疑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影响企业形象,最终导致收益的降低。2.影响企业人力成本。我们知道,情绪劳动者产生的情绪耗竭可能造成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成就感降低,最终导致离职率增高。员工离职率的增加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招募、培训等直接成本和因人员离职带来的机会成本d诸如岗位空缺、客户损失成本d增加。因此如何对情绪劳动从业者进行有效的招聘、培训、激励给管理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3.影响企业竞争力。服务对象对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服务的规则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硬实力固然会造就企业的成功,但高质量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助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有时甚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某企业产品质量平平却因售后服务完善而口碑不断的原因。
三、情绪劳动的管理启示
1.基于工作性质,严格人员招聘标准。充分考虑工作性质,包括情绪劳动投入强度、持久性等,制定可行的定性或可量化标准,按照《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等相关文件进行招聘。结合多种面试工具,挖掘应聘者“冰山模型”下层价值观、动机等深层信息,力求聘用具有激情、热忱、耐心等正情绪特质的或能够进行深层扮演且自愿提供情绪服务的情绪密集型从业者。2.重视岗前培训,储备正情绪。由于正情绪特质可以通过培训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企业要重视对情绪劳动从业者进行岗前培训。如企业的愿景、使命的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组织认同度和归属感,助于缓解工作中的不良情绪;企业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的培训可以让从业者设定合理预期,助于消除工作投入产出不平衡的不满;服务过程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培训能够让从业者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冲突,减少工作重产生消极情绪的可能。3.加强工作技能培训,疏导负面情绪。岗前培训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工作过程当中的,忽视针对从业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崩坏进行持续培训。从业者情绪调控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时间和自我调整,更需要管理者在培训与日常管理中进行有效指导和培养。管理者有些错误想法,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业者在工作中受委屈是工作所需,是企业利润的驱动力,只要增加物质利益配合员工的自我调解就能适应高情绪投入的工作。这种非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会加剧从业者对工作的抵触情绪,总而离职。因此,管理者应利用各种训练课程、援助计划,提高员工的情绪调节能力,以保持良好的服务心态,并减少服务障碍。例如引进“员工帮助计划”。这一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咨询等方面,旨在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情绪问题,减轻员的压力,维护其积极的情绪。4.创造情绪发泄机会,减轻从业者负担。从事情绪劳动的从业者长时间累计下来的负面情绪不可消除,需要管理者创造发泄机会,以便减少从业者的情绪耗竭,保证其身心健康。例如设立心理健康日、安置情绪发泄屋、配置心理医生等,均可以对从业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控制,保持企业的积极工作氛围。现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委屈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能够从侧面弥补从业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员工感知的企业组织支持指员工对企业重视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的福利状况的总体感觉。企业往往重视员工的忠诚感,因为在情感上忠诚企业的员工坚信并自觉地接受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念,愿意为企业的利益作出不懈的努力,并强烈希望保持自己作为企业成员的资格。5.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公平:一是上下级关系的公平,二是同级的公平。
总之,对情绪劳动者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是需要发挥管理者创新能力的,关系着企业利益的重要课题。在不断进步着的实践中,相信“以人为本”能够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制胜之道。
参考文献:
[1]孙俊才,乔建中.情绪性工作的研究现状.心理科学进展..(1):85一90.
[2]张秀娟,刘义趁,申文果.情感性劳动及其激励因素.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第7期.
[学会情绪管理论文]
文学小论文篇十
倾听是什么?倾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认真、细心地听取。但人们对它更多的理解是:
倾听是一种真诚的谦虚;
倾听是一种积极的赏识;
倾听是一种热情的期待;
倾听是一种相互间的尊重;
听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和嘴巴不同,人的耳朵几乎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倾听则完全不同,参与听这个动作的是耳朵,参与倾听这个动作的则是耳朵、眼睛和心灵。倾听是积极的,必须集中注意力。因此,听和倾听之间有很大差别。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参与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为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给课堂增添活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
在上课开始,我们应该明确指出:小朋友们,我们要注意听人家讲话,这也是有礼貌的`表现。这样一句话,就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既告诉了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告诉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教会孩子们参与讨论,如:可以猜一猜发言的同学可能会讲些什么,和自己的看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他怎么会这样想的;/jiaoshi/也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归纳或评价;还能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自己是否同意,还是有什么可补充的学生便能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倾听的习惯。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质疑中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理解才能有进一步的探究。
二、培养倾听习惯
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才能使课堂展现活力。
1、激励启迪
在课堂上,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我总是及时对其加以奖励,并以谁的耳朵最灵、谁的记性最好、谁最懂得尊重别人等语言开导学生,告诉他们注意听别人的发言不仅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会学习的孩子应该是善于思考和倾听的。
孩子情绪色彩很浓,常常由于兴奋不能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而大声说话。有的学生由于开小差也听不进他人的发言。这时我们应立即对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敢于回答问题且回答不正确的孩子也进行鼓励。例如,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他读完之后说说他读得好的地方,其他同学听得挺认真,却有一位小朋友也想迫不及待地要来读,嘴里发出了声音,等第一位同学读完,老师问这位迫不及待要读的小朋友:他读得那么棒,你怎么能随便打断呢?在表扬第一位小朋友的同时,更引起了第二位同学的反思,同时,老师指出:认真听别人的朗读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好办法。像这样没有倾听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立即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给其他学生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长期这样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2、贴近生活
明尼苏达大学的修辞学教授斯狄尔博士认为,大多数人都属于无效率的听众,在听过10分钟的口头报告后,大部分人所听到的和记住的只有内容的一半,在此后的48小时内,他们还会遗忘掉另外的25%,他们指出,有效倾听有十个要点,其中的第一个就是找出有兴趣的领域。
把有趣的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拿一位特级教师来说吧,有一次他上展示课时,好有好多老师来教室听课,小朋友觉得很紧张。于是,老师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朋友,今天我来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也正想借此机会来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学习的。小朋友们观察观察,我的长相?然后猜猜我的年龄。学生兴趣盎然,一一作答。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习了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当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孩子们当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倾听的的效率。
3、激发童心
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富于童心童趣的故事或游戏,使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焕发敏锐的思维,激发起倾听的欲望。听到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拼音第一课aoe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然后让学生模仿小孩练声、公鸡打鸣、鹅的高叫,练习aoe的发音。教学中,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启发学生把aoe的练习放在一个环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一个故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故事基本编成,再与同桌交流、补充,故事进一步完整,不少学生想在全班发言。有的学生说:暑假,我到乡村奶奶家,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鸡,每天都早早地打鸣,听,ooo它叫得多好听。邻家有个小姐姐听见公鸡的叫声,她赶忙起床,来到院子里练嗓子,aaa练得多认真啊。在她的影响下,我也跟着aaa地练起来。河里的大白鹅听见了,也忍不住eee地唱了起来。大白鹅、大公鸡、小姐姐,我们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我们好像在练习大合唱。多有趣啊!尽管学生编的故事,有的不尽符合实际,但在编述过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自主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说更具有感染力,使听更具有吸引力。
4、榜样示范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谈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非言语信号包括:交换眼光、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等。言语信号可以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理解你的话或我被你说服了等。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用走近发言的学生、请其他同学重述某人的发言并让全班同学学着说一遍等方式来暗示自己在倾听。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明:老师对他们的发言是积极参与的并对他们的发言是关注和感兴趣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在语文教学中,听排在说、读、写之前,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就需要我们挖掘、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更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训练。让我们记住:学会倾听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
文学小论文篇十一
内容提要:《海滨故人》是一部最早以女性视角去反思“五四”思想启蒙的悲情小说,它以五位新女性卷入男性“婚外恋”的不幸遭遇与情感伤害,深刻地反映了新女性对于“恋爱自由”的思想困惑,以及她们对于男性启蒙话语的重新认识,进而传达出了新女性欲求自立却难以自立的痛苦心声。
关键词:《海滨故人》新女性男性恐惧婚外恋灵魂悲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学小论文篇十二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一】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早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更多的古代文学经典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化作屏幕上的影视形象,
实现了古代文学经典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播。
工业革命以后,
社会和科技在飞速进步,
传播方式的变化日新月异,
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有了数字化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的支持,
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将得到改编,
与影视改编欣欣向荣相反的是,
以往传统的以书本、戏曲等传统方式的传承、传播渠道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
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
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
于是,
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
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
与传统的书本相比,
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
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
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
同时,
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
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
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
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
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
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
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
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
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
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
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
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
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
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
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
正因为是经典,
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
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
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
俗话说“各花入各眼”,
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
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
所以,
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
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
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
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
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
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
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
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
因此,
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
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
对于电影改编,
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
而非有机体,
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
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
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
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
就不是这么认为了。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
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
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
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
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
在如今快餐时代中,
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
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
还能不用出门,
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
经过影视改编后,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
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同时,
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
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
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
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
自古以来,
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
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
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
经过影视改编后,
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
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
所以,
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
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相彬:浅析当代影视中的戏曲名著改编[d].中国海洋大学,2011.
作者:赵红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二】谈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
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
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
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
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
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
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
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
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
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文学小论文篇十三
摘 要 国学与古代文学文脉同宗,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底色,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学的情感建构。
关键词 国学 古典文学 文化
国学热再次升温,古代文学能否波澜不惊,两者的关联度如何,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笔者从历史的视角,粗略审视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文脉关系。
一、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渊源
在中国传统学术范畴将书籍分为四类,即四部。晋武帝秘书监荀勖的《中经新簿》将群书分为四部。唐玄宗时期,集贤院分书为四类:经、史、子、集。清乾隆年间,纪昀主持整理书籍,历十年共收书三千四百七十种,三万六千余册,亦分为四类:经部(类十)、史部(类十五)、子部(类十四)、集部(类五)。孔子时有六艺,汉代设立太学,隋立国子监协调国子学与太学并另设有算学、书学、医学等。
国学词汇最早出现在《周礼周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少舞。《周礼周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因此,原初的国学,指周代中央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与学校,与地方乡学相对应,由乐师、大司乐负责,与现代作为学术知识体系划分是不同。国学正式称谓产生于西学东渐,为区别西学而生,始于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创办《国粹学报》,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国学思潮。第二次国学思潮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标榜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第三次国学思潮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2]但国学依然没有严格意义上定义。
文学一词最早出在《论语》,指孔门四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专指古代典籍。汉朝文学指学术,就是儒学,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属于文学范畴,另有文章指学术之外词章。古代文学是个断代概念,指中国有文学以来至古代社会结束整个历史时期作品,研究与教学古代文学作品成为独立学科。文学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等。古代文学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
二、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底色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包括大部分作为文学作品诗文文本,经部与子部属于广义哲学范畴,史部属于史学范畴。经学是国学核心,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许多朝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式,对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许多审美观念与美学范畴以儒家经典为底色。不了解中国先秦儒学,就不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学诸多观念。如中国古代诗歌的和谐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含蓄委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效果,这就和儒学中庸思想密切相关。子书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巨大影响力。如《庄子》的汪洋恣肆、飘逸奔放行文,追求精神自由逍遥境界与全身远害隐逸人生,心斋坐忘、虚静澄明与言不尽意等方式,都对中国古代文人与古代文学观念影响深远,并构成中国诗歌、绘画基本精神与审美范式。《庄子》看重人生个体价值,所有论述均围绕个体生命安顿,为那些现实中受挫、失望甚至绝望文人提供了有效精神支撑。失意文人不能在现实政治中有所成,往往转而追求个体适意艺术人生,这种艺术人生物化形态便是诗文书画,于是就成就了中国纯艺术精神。因此,不了解庄子学说,就不能完整认识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与精神,也就不能全面认识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其古代文学思想。
三、古代文学是国学的情感建构
古代文学以或细腻或婉约或豪放的多种表现手法,抒发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留下众多千古传唱的文学名篇。研究古代文学的历史发现它们已经远远超越于国学的精神内核,塑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与文化。古代文学研究从孔子整理诗三百开始,也有两千五百多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按照作品类别主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或诗骚时期;秦汉至唐代中期,或诗赋时期;唐中叶至元末,或词曲话本时期;明初至五四,传奇与长篇小说时期。古代文学范围主要是诗赋、词曲、小说、文章,也包括俗文学、戏剧。古人叙述的古代文学主要为国学的词章之学,现代的古代文学范围已经涵盖了文学的全方位情感表现领域。胡适先生对国学理解很宽泛,他认为,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缩写,中国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3]。按照这种理解,古代文学就成为国学之一部分,笔者认为是很重要的核心情感表现部分。
古代文学的感物道情表现形式尤其突出,古代文学表现国学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经典,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国学精华。《诗经》与《易经》、《书经》、《礼经》、《春秋经》并重,现存《诗经》古籍就有六百余种。经尊为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是天下之公理,思想统治地位极其崇高。先秦时期,《诗》产生和被整理,并在外交和生活中广泛传播。儒家的分支主张以《诗》说《诗》,还原其民歌面目,反映文学所描绘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情感,满足审美需要,基于此,《诗经》的创作旨趣是感物道情,《诗经》品赏方式是讽诵涵泳,《诗经》审美品格是性情中和。《诗经》兼有经学和文学双重身份。
古代文学本身是文学家自身的情感体验。国学与古代文学既面对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体现也是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事件、生活、行为所思所想的情感叙事。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宗教家、史学家、经学家也有文学学说;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有哲学的、思想的、科学的、宗教的、史学的、经学的学说,呈现出一种国学与古代文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贯通态势。
参考文献:
[1]胡适.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第七卷第四号,1919.
[2]何爱国.人文与市场的纠结:第三次国学思潮反思[j].福建论坛,20xx.
[3]胡适.胡适全集[m](第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文学小论文篇十四
摘要: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自神话时期兴起,绵延千年不衰。但中外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叙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详细分析其功能效用与历史影响,从而辨别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为真科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哲学;真科学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从众多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在少昊氏时,人人私下研习天文,都搞起了沟通上天的巫术,致使天下大乱。颛顼帝命令重、黎二人“绝地天通”,禁止了平民与上天沟通交流。之后与天交流的权利就专属于天子,也只有天子钦定的巫觋才有资格去沟通上天。从此天文学在古代中国就成了皇家的专属品,而天子也开始拥有了对“天命”的解读权。这也就是中国漫长天文学史的开端。
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我国天文学至于夏商周代时已经有了一定水准的历法。特别是到了周代,已经有人开始观测流星、行星等天象及星辰。相比于上古时代,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传统的天文学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不仅二十八星宿体系确立,而且在历法方面有了重大的进步。我们古人开始通过观测日影长短的周年变化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并且在这一时期流传了大量人们观测流星、彗星等天象的详细记录。这些都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宝贵资料。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天文学大框架建立之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天文学进一步蓬勃发展。不仅历法得到统一,二十四节气,浑天仪等天文知识以及天文学仪器的进一步发明使得我国的天文学一路高歌猛进。到了元朝,由于铁木真缔造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辉煌帝国,我国古代天文学甚至传到阿拉伯等国,可谓是盛极一时。明清时期,中国开放了千年来“严禁私习天文”的禁令,使得我国古代天文学有机会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三、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质疑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服务于皇室,很多中西方学者就质疑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是真正的科学。甚至有些激进派的学者直接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打入伪科学的深渊。在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历史发展总过程的精华,这个精华显然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每一种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构成每一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总体上便构成总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规律的概括,都是人们在感觉经验基础之上用“理性方法”整理概括的结果。此外在科学的本质与功能上,马克思还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思想。
按照马克思的观念,我们反观中国古代天文学,这是一门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学科,毫无疑问它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数古代先贤们定历法、造仪器、编文献来研究这浩渺天空中天体运转的奥秘。这分明就是在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对社会发展变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便是航海。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根据天文学中观测到的星辰位置,发明了具有指向性功能的“司南”。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为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大家觉得航海之术离我们日常生活过于遥远,不能说对社会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了吧。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石器时代,人们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粗放的耕作模式导致了极端的低产。不过正是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历法的完善,节气的确立,使得传统农业高度关注农时后,精耕细作的优良方式才逐步趋于成熟,造福了无数黎民百姓。
参考文献:
[1]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3]张之沧.科学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
[4]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民出版社,.
文学小论文篇十五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其小说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和语言技巧无不显现出个人的特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和女性文学的新天地
女性文学像一条小溪流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若断若续地流淌着。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掀起了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高潮,也给女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冰心、庐隐、丁玲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脱颖而出。她们冲破了传统文化禁忌,以女性视角观察女人、写女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冰心等作家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慈祥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其道德审美观念仍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丁玲等作家的作品中则塑造了一些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走出封建家庭,投身革命的女性,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待遇,实际上却放弃了自我。
与丁玲、冰心等女性作家相比,张爱玲的小说具有更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远离抗日救国的主流话语,把眼光投向了“婚姻、爱情、家庭、女人的挫折、女人的处境——一个充满女性气息的世界”[1]。其小说集《传奇》刻画了一大群真实地生存于男权文化之下的女性群像。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像张爱玲一样,从女性本体出发,怀着对经济和精神上缺乏独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孜孜于女性悲惨命运的写作。通过对一系列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既揭示了男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及习俗对女性的摧残,更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从女人原罪意识出发,对女性自身的人格弱点进行了思索与批判,开启女性批判立场。
张爱玲小说摒弃了“五四”作品中女性对男权社会单一的控诉,而是“让女性在自己的位置上自演自绎,呈现其矛盾、压抑、自我冲突以致丑怪畸形的深层面貌”[2]。小说叙事的主要聚焦者都是女性,其小说中的女人居住在上海或香港,有知识的女性如白流苏、敦凤等,无知识的如曹七巧、霓喜等,她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几乎都把婚姻当作了自己的职业和获取金钱、物质的筹码,全然没有女性的自我尊严和独立人格,甚至不自觉地替代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施害于人的角色。张爱玲认为,外在的社会因素对女性的禁锢固然是造成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女性心灵深处的自私、软弱和奴性意识。人的悲剧性命运不仅存在于外界的威胁,更存在于人的本性中,人类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这就使张爱玲小说由对女性悲剧命运成因的剖析,而上升到了对更具普遍意义的人性、人生、命运、历史的感悟与思考。于青认为“张爱玲将女性意识的探索深入于历史深处,深入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去透视女性自身的心理上屏障,相对于五四呐喊时期便显得更深刻和有力”[3]。的确,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内心阴暗面进行了极其深刻的批判,但其批判又留有情面。正如她自己所说:“女人纵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里面却有一点‘地母’的根芽。”[4]“女人地母般根芽”的伟大使她能够宽恕女人的一切。这就避免了对女性进行一般化的描写,而进入到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层面,使女性心理批判创作达到一个新高峰,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还能站在凡俗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问题,这一独特观察视角的选取,使女性写作文本空间中的文化意蕴得以彰显,为中国女性文学打开了一方新的天地,并对后来的女性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二、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
写实小说的本质是如实描写真实的人物和生活,并由此获取审美的价值。写实小说在中国历史悠久,最初与史传文学关系密切,之后便发展出“讲史”的历史演义小说,再后来又衍生出世情小说这一支派,并逐渐推行开来,出现了《红楼梦》、《金瓶梅》等经典之作。
张爱玲的创作巅峰期主要是20世纪的40年代,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特定的时代,形成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并存的局面。在“孤岛”上海,作家们面临着“言”与“不言”的双重压力,于是在政治和风月之外,将目光转向写普通人的日常世俗生活。张爱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突兀而出,她摆脱主流文学的影响,用自己的传奇故事营造出一个政治之外的生活天地,把关怀的焦点放在普通人身上。于是,张爱玲非常重视继承写实小说的传统,摒弃了写实小说中常见的因果报应和教化宣传对小说形式的禁锢,以平淡、自然、真实的笔触摹画生活。
张爱玲早期的《传奇》皆有所本,后来的小说更是尊重真人实事。其小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写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反映大都市的民间习俗为特色,以对两性关系、婚恋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讲述为叙事重点,并注重传达出苍凉的生命体验,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上海普通市民阶层的风俗画。小说所表现的人物突出为两类市民形象:一类是生活在大宅院里,在赌博、玩歌女的生活中静待历史淘汰的遗老遗少;另一类是生长在街头里巷,在繁琐的世俗生活中寻求安稳却屡遭磨难的小奸小坏的小市民。他们是软弱的凡人,不是英雄,但却是这个时代最广大的负荷者,在他们日常平庸的生活中,才能把握人生的“生趣”,建立文学真实可信的基础。
张爱玲认为,真实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生命。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在张爱玲看来,作者并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任意支配和塑造人物,应该按照人物本身的性格逻辑和心理轨迹去创造人物。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脱离、违背生活的真实。香港之战虽然使白流苏和范柳原多少有了些变化,但如果硬要给他们戴上“革命”的帽子,恐怕就成了艺术创作上的败笔。
三、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位批评家说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风格的卓尔不群的存在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最有力的说明。而以作者的名字名其风格,更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张爱玲拥有这样的荣誉,她的作品被人们称为‘张爱玲体’。”[5]的确,张爱玲的成功,不仅在于她笔下独特的“传奇”故事,还在于她独特的小说艺术。
张爱玲是人物刻画的巧匠,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变态人物形象和各色人物,尤其是对两性心理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由此反映出人物心理的进展,体现了作者对人物丰富复杂内心的深切理解,揭示出某种社会根源,使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深度。小说的叙事方式采用传统的全知视角,并利用反讽和参差对照的写法构成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在时空设置、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等方面的结构安排上独具匠心,使小说呈现出色彩纷繁的面目和悲悯苍凉的美学基调,将读者一步步引进作者营造的苍凉世界里去。小说意象的营造丰富而传神,她善于将声音、气味、色彩等感官调动起来,具有鲜明的视角性和立体感。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别具一格,词语既典雅又通俗,既艳丽又灵透,造语新奇,“通感”手法运用得当,艺术感觉异常敏锐精微。其小说用古典小说的外壳表现现代的主题,能把现代派小说与传统的民族形式相结合,做到了融通雅俗,沟通中外,既提高了现代通俗文学的品位,又缩短了现代小说与世界文学的距离。
四、对中国文学史的独特的贡献
上个世纪40年代,张爱玲以其《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在那个“低气压的时代”的上海文坛引起一片哗然。我们可以不把她称之为文学大师,但谁也不能否认张爱玲小说继承传统又能超越传统,在小说表现技巧的运用上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突破,形成了“说书人的构思、冷静的叙述心态、参差对照的写实手法、感觉外化的心理描写、突出的个性化的直觉意象以及苍凉的美学意境共同组成了独一无二的张爱玲文体”[7]。这一文体对人们的创作起着一定的文本示范作用,这是她对现代小说的最大贡献。
张爱玲信奉经典作家的“文学是人学”的创作理念,并不断实践。当对人的本性和命运的关注被很多人忽略的时候,张爱玲的小说却充分展现了日常生活中人的欲望和生存困境。也许正因如此,张爱玲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同时,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借鉴她的手法理念进行创作的作家为数不少。港台作家中,白先勇笔下的“台北人”是张爱玲上海、香港传奇中女人的翻版;施叔青创作的系列香港传奇可说是张爱玲笔下香港故事的延续。内地也有不少作家模仿、学习她,如叶兆言、苏童、王安忆和铁凝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张爱玲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不可抹杀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毫不犹豫地记下张爱玲的名字。
文学小论文篇十六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秉承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在地方发展的历程中经过不断积淀形成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当地的文化精品充分地发掘出来,从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文化学习的层面进行调查了解。
由于地域文化不是直接的教学内容,对地域文化的利用要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从几个层面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1.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
地方文化资源是个广义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选择适宜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
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文化古迹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文化古迹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也是古代文人足迹留存之地,许多诗词作品都和文化古迹分不开,有些诗词成就了一方名胜古迹,而文化古迹又孕育了诗词。
考察这些文化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与氛围,不再停留于书本文字之间。
从而感受与文本分析不一样的诗词魅力。
其次,地方特色文化也是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的孕育下每个地方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会显现在城市的各个方面。
如湖南衡阳的大雁文化、南岳文化;广东肇庆的端砚文化、龙母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现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宣传名片,成为特色旅游品牌文化,从而具有当代特色。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调查了解这些特色文化,查找相关资料,调查其在城市各处之运用,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和探寻了古代文学作品在今天之运用和古代文化在当今之显现。
如可组织学生调查了解城市街道命名、楼盘命名、小学校名等等有什么地域特色,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地地方文化,也可以接触到古代诗词在今天之运用。
再次,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地方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地域风情,与地方风物、特产、古迹联系在一起,往往成为传奇、小说的母题,折射当地民间信仰。
对他们的搜集宜采取田野调查,故而在实践教学中多布置给学生在寒暑假以自由组织的形式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间传说进行搜集整理。
又从表演层面让他们体会到古代戏曲的魅力,这是对书本戏曲文本的有力补充。
并且也有利于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地方节庆风俗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的内容。
比较其与传统节庆诗词的异同。
2.地方文学文献整理
古代文学有着多元并存的地域性特色,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色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那么与之对应的地域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则是区域文学史的编写与研究之基础。
而这自然也应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地域文学留存的方式有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以及碑刻文献,传世文献中的地域文学文献搜集,主要让学生到地方图书馆查阅地方志,找出相关地方文学资料,同时让学生利用文献查找知识,使用文学电子软件,用地方特色词汇搜索出地域文学作品。
出土文献的地方特色文献搜集,主要是搜罗整理地方近年来出土文献以及文物古迹、碑刻等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
主要的文体有楹联、诗歌、碑刻、墓志等。
搜集工作可以与文化资源调查共同进行,如组织学生在考察文化古迹、调查地方特色文化与调查地方民间传说、戏曲等时同时进行搜集文学资料,把参观走访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手记录下来。
在搜集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所搜集的文学作品汇总,分文体、分内容整理。
这些搜集与整理锻炼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学生在对地方文化进行课外考察和文献搜集整理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以此作一个选题,几位同学组成兴趣小组,把相关问题探讨清楚,弄清来龙去脉。
如学生在调查某个古迹时发现在此题咏的古代文人有不少,教师据此鼓励学生探讨古代曾经到过此地的共有多少文人,因何而过此,在此题咏的诗词主题有哪些等等。
这类学习研究无论选题大小,都为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也让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从学习深入到研究的领域。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选题是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己发生疑问而产生的,对学生而言有研究兴趣和动力,故而在完成一些研究后可鼓励学生将大家共同的研究成果汇总,继而可以向开发地方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等方向进一步深入。
4.地域文化的宣传与承继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目标之一。
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一方面固然提升其人文知识底蕴,另外也在宣传活动中加强其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将古典文学知识运用到宣传写作中。
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课外考察的时候以地域文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古文游记写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参加一些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
二、地域文化与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必然不能拘泥于课堂,要走进现实生活。
而地域文化也广泛地存在于课堂之外的生活之中,故而在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上二者也可以很好地融合。
1.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了解、利用、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参观地方文化古迹,这类考察可以事先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如布置学生查阅文物古迹的历史地理资料,检索与此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外出参观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感受其历史人文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故而可以在参观完后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诗词作品。
二是调查搜集地方特色文化,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当地地域特色,从建筑、街道、饮食各个方面留心其地方特色之所在,在观察与积累中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当地特色文化。
三是走访民间艺人、文化名人,搜集整理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记录那些还存留在口头的故事、戏曲,对一些演出以图片、录像等形式拍摄记录下来。
总之,课外考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掌握调查、走访的研究方法。
2.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现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许多高校以学生项目申报、立项和完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许多大一学生而言,在还没有形成系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他们往往选择关注地方社会、地域文化做完选题,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调查了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实施,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文学小论文篇十七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和应用曾经是世界领先的,不少有关天文的记载成为现代天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但是,在我们现今的基础教育中,天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1世纪将是人类着眼太空的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宇宙太空。
地球的能源在不断地耗尽,新的能源也许要向太空寻找,太阳能当然是最直接的。
当地球上的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时,新的居住地肯定也只能是其他的星球。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为了适应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普及天文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理分开的大学教育中,文科学生对于基础科学的识了解得不够全面。
同时,由于人们对天文发现的广泛兴趣,天文学在教育和科普领域也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同时天文学的发展对人类也有巨大的意义。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摇篮,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之一。
早在远古时期,随着人们对日月经天、斗转星移、昼夜更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观测和认识的逐渐深化,在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等文明古国,天文学便开始萌芽、发展了。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已相当发达。
中国在公元前13世纪甚至更早就建立了天文台,中国有着世界上历时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丰富的天象记录,有不断革新的精确历法,有见地深刻的宇宙论,还有融合高水平机械技术的天文仪器。
所有这些,都是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在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的今天,天文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望远镜为人类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重大天文发现,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能力。
回顾天文学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是适时和恰当的,也是对即将落幕的国际天文年的最好总结和纪念。
天文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文观测对重大科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依据和进行正确性检验;另一方面在对地球、生命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过程中,新的天文观测发现逐渐地、不断地深刻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宇宙观。
新的天文观测和发现必将并继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宇宙观,不断加深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这种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必将为人类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无穷的益处。
天文学研究的意义[2]
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都是天文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
其中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是天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天文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天文学家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且比较准确地测量它们所在的位置。
从而根据它们的位置来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对他们身体上所存在的物质进行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演化规律的研究,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人类文明史诞生以来,天文学也就随之诞生。
谈到天文学研究的意义,那么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天文学的研究对我们生活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天文学研究影响着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就拿古代的天文学家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来说,这些观测帮助人们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些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当中,天文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在史前都是非常著名的天文观测地点,到现在仍然是闻名海外的天文学观测遗址。
许多天文学家可能正是意识到了天文学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才出现了像哥白尼的日心说,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等等一系列天文学领域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奠定了之后的天文学家对天体的观测以及研究,而且还推动了近现代天文学研究的提前到来。
牛顿力学,核能的发现也是天文学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成果。
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现代天文学研究当中,天文学家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天文学家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的研究包括有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其实天文学研究最早起源于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往往要经历观测,理论,再到观测的三个必经的发展途径,通过这三个途径把我们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最深处。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从太阳系发展到太阳系以外的整个宇宙,同时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这三大分支学科构成了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而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这几个分支学科则成为了天文学观测的必要手段,如果要对天文学研究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那必定离不开天文学研究的各个对象层次,包括有行星层次和恒星层次,星系层次等等。
这些星体层次的研究帮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宇宙,从而能够使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96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