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文学小论文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23:39:14
最热文学小论文范文(15篇)
时间:2023-10-29 23:39:14     小编:温柔雨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怎样写一篇有逻辑和说服力的议论文是每个写作者都需要掌握的技巧,下面我来分享一些写议论文的方法。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验丰富的作者总结的范文,可以作为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欢迎大家阅读并进行借鉴。

文学小论文篇一

[摘要]

“什么是民间文学”,这是似乎早已解决而其实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以往关注的是民间文学的文学或文化属性,而对其生活属性往往视而不见,因而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表演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民间文学的特征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民间文学;生活特征;本体特征;表演;传统模式

民间文学是以传统的民间形式展示自己的,它诉诸于口头语言系统,创作和流传都由某一特定的集体共同完成,是一种活态的文学,流传中有变异,变异时有流传。这是界定民间文学范围的显著的外部标记,也是它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征。现在所有的学者在确定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时,几乎都以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作为界定的标准。这四个基本特征是20多年前确立的[1](p24),对它们的认识是基于与作家文学的比较,而主要不是从民间文学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随着对民间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对这四个基本特征的把握应该更加科学和全面。

一、口头性:

一种表演模式口头性(orality)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特性。民间文学是存在于民众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如果‘民间文学’只能转换成文字的存在方式,那么可能变成另一种形态的‘通俗文学’,而非‘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学’可以被采集,以‘文字’方式出现,其真正的生命还是在‘语言’上,惟有还原到‘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情景,才能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浓厚情感。”[2]只有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才能真正展示其艺术和生活的魅力。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传播的,民众不是专业作家,一般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文学创造和从事文学活动,不能离开生产和日常生活而专心伏案写作。由于运用的是口头语言,运用口头语言交流的能力是自然生成的,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民众在创作和传播民间文学时,不需要纸和笔,一般也不需要腾出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不会影响民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创作和交流民间文学本身就是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样式,它和民众其他的生活样式共同构成了民间生活的有机整体。在过去,民众不可能拥有书写、印刷的传播手段。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始终只能使用口头语言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民间传唱艺人和小戏职业演员的学艺,也都是一直沿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口传心授”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美国的表演理论大师理查德·鲍曼(richardbauman)“所说的‘表演’,是交流实践的一种模式(onemodeofcommunicativepractice),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技巧和能力的一种展示(display)。”[3](p69)传统的村落就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完全诉诸于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的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

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实际为一种表演(perfor-mance)活动,譬如,“讲故事使用口头语言,这种语言不仅靠语词表现内容,还凭身势、表情以及话语的速度、音律、语调等,来传达理智与情感。语词之外这些‘非言语行动’手段的使用,使讲故事具有一定表演性。”[4](p180)

来理解。在较浅的层面,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另一方面, 它又帮助仍然存在的口头传承得以顺利完成。在较深的意义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需要回答海尔曼·鲍辛格(hermannbausinger)提出的问题。他认为,民间文学研究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口头讲述的基本需要还没有被各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某些阅读材料等所满足。毫无疑问,这些媒介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接受者。”[8](p16)李扬曾做过一项随机调查,请一些青年学生讲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结果有不少学生的叙述,是来自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青蛇》。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白蛇传》与《青蛇》有许多不同。这种现象在现代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说明民间文学“形成了新的传播通道,即口传———媒体———口传的往复循环”[9],借助大众传媒无比强大的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扩大民间文学的传播空间,同时产生大量的当代异文。这类经过大众传媒过滤的民间文学,引导我们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思考。

二、集体性:演说者与听众(观众)互动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一般认为,民间文学由集体创作、集体流传,为集体服务并为广大民众所共有。在这一点上,它和书面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本身和整个创作过程终归属于个人,至少作家个人的成分重些。因为,作家创作的整个作品中的内容必定要由作者个人去感受、去构思,并最后写作出来。它们无论如何都应当被看作是作家个人精神活动的产物。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所有的财富,是集体创作的,它既不署某个创作者的名字,也不为某个创作者所私有,民众既是创作者、修改者,又是传播者、演唱者和听众。“在民间文学的讲述和演唱活动中,讲者和听者经常处于互相转化之中。此时此地的讲者,到彼时彼地,可能又是听者,而此时此地的听者到彼时彼地有可能是讲者。因此,听者、讲者是相对的。听者并不是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他不仅同时是保存者,传播者,而且也参与创造过程,成为集体创作的一员。当他由听者转为讲述者之后,他的创作活动便开始了。"[10](p129)民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并不都是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般情况下,常常是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后逐渐在流传中得到加工。这种加工主要是不自觉的,也是必然的。其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参加到创作中来,这就使民间文学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英国民间音乐家塞西尔·夏普(cecilsharp)经过长期对民歌的田野调查,于1907年出版了《英国民歌:若干结论》一书,书中有如下结论:

民谣的每一行、每一词最初是从某个人(某个吟唱者、行吟诗人或农民)的头脑里冒出来的,正如一首民歌的每个音符、每个乐段当初都是从某一个歌唱者的嘴里发出来的一样。共同的活动从来不曾创造一歌一曲,也不可能创造一歌一曲。共同创作是不可思议的。毋庸置疑,集体发挥着作用,不过,那是在较后的阶段,是在个体的创作已经大功告成之后,而不是在此前。在这个阶段,集体来衡量,筛选,也就是从大量个人创作中选取那些最准确地表达了流行的趣味和民众的理想的作品,而舍弃其余;然后,在集体不断的重复中产生更多的变异,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这一过程持续不断,民谣也就生生不已。当然。如果有受过教育的歌唱者参与这一过程,使它纳入印刷品,这一过程就会受到影响[11](p6-7)。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主要局限于创作的过程,其实,任何一个民间文学的表演场合,都是由集体组成的。集体中的听众(观众)不是像读者或电视观众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也是表演的积极参与者,构成了民间文学口头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听众(观众),民间文学的表演就难以进行。正是在表演者与听众(观众)互动关系中,表演才真正得以完成。

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演唱过程中,形成了集体共享的状况,这一过程表现了鲜明的历

史特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民间文学的集体属性有不同的表现。

三、变异性:表演活动不可复制

民间文学的不断变异是由民间文学的集体口耳相传导致的,其变异的程度远远高于书面文本。因为民间文学口耳相传,是集体创作,作者不可能,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无名性”(又称“匿名性”)。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motif)的不同“异文”或版本。民间文学能跨时空地传承,但是,由于社会客,及民间文学自身质的局限,它在传承中要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在实际中是罕见的,一般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异,这是民间文学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状况。“民间文学的一个本质性的创作机制,在于它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过程。它似乎永远没有绝对的定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流传过程中,它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异。”[15](p97)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生命所在。其存在的条件是演说者不受完全固定的文本的限制;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再创作者,相应的,被演说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真正的异文,因为文本已经固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在口头传说中,一个神话被重复多少次,就会有多少次细微变异。重复的次数无限,变异的数量也无限。”〗(p21)

民间文学的每一次演说,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异文。演说者被允许有所遗漏和添加,当地的听众依据已掌握的口头传统,可以填补演说者的遗漏,或者有选择性地接受添加的部分。实际上,异文是研究者的发现,因为研究者可以获得从不同地区搜集到的同类型的作品。当地的民众一般不会意识到异文的存在。因为当地民众被演说的所有信息和情境所吸引,也能够理解和获得被演说的所有信息。研究者或局外人关注的主要是记录下来的文本,而变异恰恰主要表现在记录文本方面,他们不可能像当地人那样理解和获得演说的所有信息。一个地方的口头传统是当地人所独有的,研究者或局外人不可能完全拥有,拥有口头传统的当地人是不会在意同一作品每次演说的差异的。

四、传承性:演说模式相对稳定

一部民间文学作品一经“说定”,就会不断得到演说。民间文学的变异是有规律的,“万变不离其宗”,它只能在传承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模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增多异文,另一方面又趋于模式化。“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某种叙事的模式,围绕着这种核心模式的故事会千变万化,但是这种模式仍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它在口头故事的文本的创作和传递过程中起到组织的功能。”[19](p159)

活力的组织要素,存在于口头故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17](p109)

民间文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在艺术模式上则不会有突然的巨变。民间文学的艺术传统有很大的稳固性,如果脱离了传统模式,就不可能被民众所接受,当然也就不成其为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化事象的雷同性、重复性和不断再现性,是以这些事象的稳定性,或者说传统性,以及它们的变异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前者,就不存在所谓不断重现的特点。如果没有后者,一切比较研究,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了。”[15)(p96)

民间文学作品在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可以自我调节演进的方向,并以相对的稳定性,陈陈相因,延续承袭。只要适合这一民俗事象的主客观条件不消失,传承的步伐就不会中止。某一民间文学一旦流传开来,就成为一个自控又自动的独立系统,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民间文学和一般静态的文学模式如作家文学不一样,它是动态的文化模式。这种动态,也不像电影画面一类艺术的机械光电流动,它是一种自然的流动,如同风一样,或者说像“流感”式的,无阻碍地口耳相传、流传感染。民间文学的这种“动势”是其本性的一部分,它在民间文学形成时,就被组建进去了。此外,任何一个冠之为民间文学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积累产物。

成。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郑志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a].文学民俗与民俗文学[c].台北:台湾南华管理学院,1999.[3]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a].民俗研究,2003,(1).[4]许钰.口承故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叶舒宪.文化与文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ruthfinnegan,oraltraditionsandtheverbalarts,london:routledge.[7]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j].中外文学,1975,4(2).[8]吴秀杰.当代民俗学的新课题[j].民间文学论坛,1995,(2).[9]李扬.当代民间传说三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1).[10]张紫晨.民间文学的讲者和听者[a].张紫晨民间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美〕阿兰·鲍尔德.民谣[m].高丙中译北京:昆仑版社,1993.[12]柯杨.听众的参与和民间歌手的才能[j].民俗研究,2001,(2).[13]〔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c].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4]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5]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7]〔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albertbateslord,epicsingersandoraltradition,newyork:cornelluniversiypress,1991.[19]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美〕瓦尔特·翁.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张海洋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增刊).[21]〔美〕布鲁斯·罗森博格.美国民间布道中的口头演说[j].吴晓东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增刊).

文学小论文篇二

摘要:情绪管理应用于现代大学生的管理上是很重要的,大学辅导员应该学会情绪管理,应具备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从尊重人、依靠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和控制能力,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关键词:情绪管理;自控自励;通情达理;和谐相处

情绪管理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它对人们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情绪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开发身心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正处在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与矛盾性并存的阶段,特别需要情绪管理。因此,大学辅导员要学会情绪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努力积极适应和有效调控情绪,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其实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大学里,一个系,一个班级,学生工作的好坏,学风班风的好坏,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辅导员似乎天生的“好脾气”,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温和地对待学生,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板有眼。其实,脾气好不好,不仅仅指一个辅导员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说明一个辅导员有没有情绪情感智慧,是否具备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是成功辅导员个性心理品质的动力和保证,是推动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情绪情感智慧可以概括为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一名辅导员而言,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最主要应体现在自控、通情达理和和谐相处三个方面。

通情达理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具备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能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爱心。对于成功的辅导员来说,要真正学会通情达理,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理解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学生;而要准确理解学生,就离不开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征和常见困扰。大学生情绪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两极性和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两极性指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表现在苦恼时受到激励则为之振奋;热情洋溢时受到挫折则灰心丧气。大学生情绪的矛盾性是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等种种矛盾冲突,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2]因此,情绪的两极性是情绪矛盾性的外化和表现形态,而这种情绪矛盾性的极端形式就是情绪的两极性。要耐心帮助大学生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锤炼他们在挫折面前的承受力。

和谐相处就是能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和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归根到底是人的事业。时代需要人人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和相互协作。一名辅导员通过自控增强包容力,通情达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沟通能为人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信息,凭借沟通能建立且维护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3]在相互信任与尊重的沟通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以利于自己不断地适应与发展;沟通能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益于他人之才。每个人融入班级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才能保证班级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实现让学生健康成才的目标。能力有限不一定成功,但是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一名辅导员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在学生身上时,那种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被破坏了,也起不到好的管理效果,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中,辅导员在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运用情绪来管理和激励自己的学生。传统的管理理念突现“管”与“严”,而现实证明,过严的限制对一个学生团体的发展并无好处。常听学生这样讲,某某辅导员太严了,得小心点。其实这样的辅导员不一定能让学生口服心服,表面上看这个班级的学生被管得很好,然而并非是成功的。由于情绪受到制度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小心可能受到老师的粗暴批评,反而使班级成员走向另一个极端dd习惯性防卫,磨灭甚至放弃激情,以此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因自身个性张杨而受窘。现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学会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效率。情绪管理要求辅导员在学会识别自己和别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一个有“情绪”、有激情的辅导员应该让自己的学生充满“情绪”和激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高度热情,去实现奋斗目标。如果我们的辅导员具备了这种能力,并认真去做,学生管理工作定会获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2]张厚粲,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小论文篇三

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不可忽视构建“学会学习”教学模式。

一、“学会学习”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教育

未来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学习。

如何科学地学习?怎样驾驭知识这匹飞奔的骏马等问题已摆在现代人类面前。因此,对于学习问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会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类要具备的头等本领,是人类生存、生活、创造所必须具务的基本素质。“会学习”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跨世纪人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从这点意义上说。人的教育首先是“学会学习”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

“学会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21世纪乃至此后漫长的历史时代人类的生存、创造、生活的能力问题,在于解决如何提高中华民族及其子孙后代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社会、改造社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

二、“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是素质教学不可忽视的基本模式

时代呼唤“会学习”的人!时不我待!要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变应试教学模式为“学会学习”教学模式。

党和国家三令五申要实施素质教育,并且将素质教育作为立国立邦之根本写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之中。党的“十五大”更加鲜明地指出加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必须牢牢抓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文化科技人才这个根本。任何人想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新科技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都必须首先“学会学习”。

变应试教学模式为素质教学模式,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问题。教师所谓会教是能够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的所请会学是能够实现“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由此可见,“学会学习”教学模式即是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教学模式,是构建素质教学模式不可忽视的.。

三、“学会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等)间规律性联系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由此推知,“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是在“学会学习”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栽体或称课堂教学活动框架。“学会学习”教学模式它应该充分体现“学会学习”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的特点,体现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特点,体现“学会学习”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效果的特点。

文学小论文篇四

【摘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描绘“民族秘史”的长篇小说,通过写具体的人物命运在历史大河中的沉浮,生动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的隐秘的逻辑性,具有悲剧美学意义。

【关键词】陈忠实;《白鹿原》;悲剧性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一开始就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

在中国乡村这块既保存精华又藏污纳垢的深厚土壤上,作为“一直负载着这个民族精神和心理上最辉煌和最痛苦的记忆[2]”,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与观念。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风起云涌,关中这块土地上发生了诸多大事,陈忠实以40万字的宏大叙事为我们呈现了近现代转型期的中国“民族秘史”的一隅,演绎了传统文明遭遇现代文明时所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

然而,正如陈忠实所说:“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2]”。

《白鹿原》在整体上具有极强的社会文化悲剧色彩。

它所反映的20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国历史处在黎明之前的黑暗时期。

在《白鹿原》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3]”。

清末明初之前,古老的白鹿原伫立在关中大地上,几千年如一日,传宗接代,生死轮回。

然而,时代的飓风扫过白鹿原的上空,震动了这个古原的内部结构,原始生活的秩序被打乱,安稳的日子没有了,小农经济所固守的封闭性和被压抑的强大破坏性,在名利面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残酷性,战祸不已,瘟疫横行,生灵涂炭,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恩怨难了,整个白鹿原成了一个鏊子。

传统儒家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岌岌可危,矛盾横生。

人们难以再获得以往精神信仰的自足,精神世界发生严重裂变,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被转变,被颠覆,失去了平衡性,而新的心理文化结构尚未被建立,人们普遍陷入价值观丧失指挥效益的迷茫中。

我们基本可以认定,《白鹿原》具有极强的寻根意味与悲剧色彩,寻找的恰恰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规范中所隐藏的生命活力及深埋在儒家文化厚实土壤中的劣根性。

《白鹿原》在整体文化上的悲剧性体现在:作者一方面有意回归儒家文化,认同儒家文化所塑造的白嘉轩式的理想人格,譬如白嘉轩一生做事为人光明磊落,恪守耕读传家古训,仁义为本;另一方面又看出儒家文化在本质上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尤其是对中国妇女的身心残害,譬如人格神白嘉轩拒绝黑娃媳妇进祠堂,维护阶级等级制度(惩罚小娥狗蛋却忽视罪魁祸首鹿子霖)等。

这种封建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历史无意识杀人群体对人的欲望尤其是作为人的女性的欲望的扼杀的本质与鲁迅所揭示的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主要指女性被吃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为消解女性异化,反对男权中心文化做出了贡献。

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白鹿原》根植于现实与历史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了人性的复杂多变,揭示了人物命运悲剧的深刻性和必然性。

白嘉轩作为中华文化正统人格的代表,突现在作品中,意义重大。

这个人物,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2]”。

“他的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负荷,他在村社的民间性活动,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宗法农民文化的全部要义[2]”。

他的“挺得太直太硬[1]”的腰杆这一意象在作品中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他具有极强大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精明,坚韧,豪狠,宽容,恪守戒律,一丝不苟,对待长工宅心仁厚,对待黑娃宽容有度,对待小娥心狠手辣。

“他的顽强的`存在本身,即无可置疑的证明,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两千多年的秘密就在于有他这样的栋梁和支柱们支持着不绝如缕[2]”,白嘉轩的悲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剧。

固然他的思想是保守、倒退的,但他的人格是充满沉郁的美感的,具有充分的精神价值,正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却要被这时代所革除,从而显示出浓厚的悲剧性。

“黑娃”在该著作中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反思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原始的生命力和冲动力,天然的阶级性和反抗意识。

可以说前期的黑娃可亲可爱可敬可怜,为了婚姻自由违反家族父命,为了朋友拔刀相助,后期的黑娃回归传统,娶了知书达理的秀才女儿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忏悔自己前半身的误入歧途,重新跪回白家祠堂,但最终却为钻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所害。

究其回归传统之原因,当然有黑娃革命失败后心灰意冷,信念倒塌的缘故,更多的估计还在于其阶级立场的模糊性和妥协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集中表现在:儒教传统对其叛逆性格的消解以及混入革命队伍中的丑恶势力对其生命的毁灭。

这不只是人格命运的悲剧,更是文化的悲剧。

白孝文这个徘徊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逆子,较之黑娃,二人思想发展均有大转变,但令人值得玩味的是黑娃是从现代文明回归传统文明,而白孝文却是尽数遗弃传统文明,加入现代文化的负面潮流中。

白嘉轩素来把家族家庭教育视为头等大事,为了培养族长接班人,言传身教,深夜讲解“耕读传家”匾额,责令儿子入山背粮,孝文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终于从精神到行动都堪称新一代接班人了。

然而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内心深处的恶的一面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便无法无天。

田小娥的诱惑使得这个才德兼备的理想接班人滑入了堕落的深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教育的脆弱及对人性过度压抑的一面。

白孝文的悲剧是触目惊心的,传统文化在其身上彻底失落了。

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由于坚持从民族文化性格入手,注重对文化心理结构的剖析,故而真实、深刻,尤其是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冲突的揭示,对于刻画民族灵魂的裂变是至关重要的。

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性。

悲剧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维护独立人格的欲望,往往表现为因对现状的不满而显示出强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动机,并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诸行动。

在这个古原上,民族主体们在遭遇到苦难与毁灭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超乎寻常的对命运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

天灾人祸,饥饿瘟疫阻止不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宗族制度与宗法文化的顽固冷酷扼杀不了民族主体们的羞耻心和是非感;即使命运陷他们与苦难或毁灭境况之中,他们也敢于拼死抗争,九死不悔。

古原折磨、煎熬着它的“存在者”,甚至不惜死亡的威胁,小娥、仙草、孝文媳妇、鹿三、白灵、鹿兆海和黑娃等均在这片原上昙花一现,归于灭亡。

这些灭亡,触目惊心,它通过“无”让人看到“有”的价值,那就是不灭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及自我保护能量的最大发挥。

《白鹿原》展示了历史主人公们在灾难与命运的打击面前永恒的抗争意识,传达出一个民族在反抗宇宙的意志,反抗大自然的威胁,反抗命运的挑战,反抗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极端冷漠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的厚重的悲剧意识与民族精神。

结语

作家在《白鹿原》中所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是矛盾的,但在终极意义上,它还是对人类更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起有救助作用的。

可以说,“《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更是一个关照我们民族灵魂的世界[2]”。

陈忠实的《白鹿原》,其悲剧美学意义可谓深邃而难以言尽,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

[2]雷达.废墟上的精魂[a].陈忠实资料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3]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小论文篇五

摘要:想要融入学生中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就要学会倾听,与他们交换意见,打开学生心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倾听;教学效率;尊严;扬长避短;辅助器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作为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执行者,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主体的循循善诱,以“填鸭式”教学为手段,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为目的,应该学会由教学的主导,做一个耐心、细心、专心、用心的听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就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学会倾听对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何等重要。

初中学生,大多十四、五岁懵懵懂懂的年纪,每个班又都有几十名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品性都参差不齐,要知道每个学生不论学习成绩的优劣、品德的.高下都有他的一份不容践踏的尊严。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是一种温馨而美好的心灵碰撞。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哪怕是细枝末节,哪怕是琐碎繁杂,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就能让学生体会被重视、被在意、被尊重、被关爱、被信赖、被扶持,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无形中言传身教也能培养学生谦逊的教养,懂得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古人云:“兼听则明。”学会倾听,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学生中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触摸他们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与他们交换意见,思维碰撞,在磨合中彼此信赖,彼此尊重,彼此互动,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人格臻于完美。

“听其言而观其行”,学会倾听,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打开思维,拥有自己对事物的独到想法,独到见解,通过倾听,通过观察,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思考得再深入一点,扬长避短,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我认为学会倾听是教师人生的必修课,是打开学生心灵的有效钥匙,是每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格,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辅助器,有时生活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去倾听――听花开花落的声,潮起潮落的韵。

文学小论文篇六

批评不是批评的目的。

一,现代、当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环境

1,1百年轮回;

1,230年的断层;

1,3现代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化以及潜革命化;

1,4当代文学创作的伤痕起点、先天不足及其异化;

二,现代、当代文学作者的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的区别

2,1西方文化的鲜花在封建的牛粪上怒放;

2,2不知不觉中的狼奶哺育出不完整的人;

2,3愤怒是当代文学的助产士;

2,4在栏架前因伤退却的当代文学;

三、现代、当代文学的传承和类同

3,1在拒绝人文精神的土地上发育不良的物种;

3,2对强权或物质的臣服是现、当代文学的.殊途同归;

四、百年文学的未完成越狱;

4,1十年黄金时间对三十年的反动的反动;

4,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千年政治宗教造成的一种群体症候

4,3摸着石头迷失在路上;

五、扭曲了的当代文学之路

5,1全民的泛物质化,告别阅读时代

学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提纲【3】

摘要3-4

abstract4

目录5-7

第一章绪论7-15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7-8

二、文献综述8-11

(一)幼儿园常规的研究8-10

一、听音乐信号行动15

(二)固定站位练习上下肢联合动作17

(一)前奏时安静等待,尾奏时造型不动23

(一)乐器的使用常规27

(一)讨论协商,共同制定规则34

(二)明确、坚决地执行规则34

致谢41

文学小论文篇七

一、每个孩子渴望关注

去年,我接一年级新生。刚开学的一个课间,一个五岁多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使劲地扯了几下我的衣角,因为我当时在给其他孩子说话,没注意到她。大概扯了两三下,我才侧过脸去发现了她。她委屈地、难过地对我说:“龙老师,您这节课没看我一眼!”当时,我的心一震,好像被揪了一下。我那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这样渴望关注!从那以后,每节课我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课余多与孩子接触,与孩子们做游戏、谈心等,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他的存在很重要。

另外,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在表扬、鼓励、评价孩子时,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孩子的感受,不要拿一个孩子的弱点去与别的孩子的优点。因为这样是不公平的。人各有所长,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长处,使之发扬光大。时髦一点说,就是个性教育,特长教育。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能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也能让阳光照亮我们自己!

二、关注魅力无穷

本文所说关注,都是指对人的关注。有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才能有孩子的成才优秀;有了领导对职工的关注,才能有职工的金诚合作;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有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说,有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也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关注——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那事过后,我才醒悟过来,原来生动形象的童话与儿歌还有如此妙用;动画片为什么会如此吸引孩子,才是与儿童的特征相适应啊!?低年级的孩子,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从那以后,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文中的形象,让它们在孩子的脑中形成生动活泼的表象。充分运用儿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特别是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孩子记得牢,我常常把拼写规则、标调方法、字母的形状等编成儿歌或谜语让孩子喜闻乐见。

其次,关注,让拓展水到渠成

在学《雪孩子》这具有童话色彩的文章时,有孩子问:?雪孩子又没有生命,怎么课文里又写他可以去救小白兔??这就让我告诉他们:童话的创作者是运用想象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一些知识或道理。以告诉知识为主的就是知识童话;以告诉道理为主的就是寓言童话。那么你们觉得这一课是知识童话还寓言童话??学生们感到迷惑。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水的物态变化,孩子们听得出神入化。之后自己就抓住了课文的要点,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象形字与会意字的教学中,我讲到我们的祖先是按照事物的样子,和字的意思来造字的,学生们看到那些字形与之对应的事物有差异,问到?这些字是怎样变的??我说:?等你们长大了去研究吧!?有学生说:?研究就是当科学家我说:?对!?学生们又急着问:?老师,你怎么不当科学家呀??我就结合着我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说明我没当科学家的原因:我的家乡在农村,我不到四岁时的一天,母亲在一边放牛,一边割草时,不小心被牛撞下山崖,不幸摔坏尾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家庭贫穷,医治无效而去世。就由父亲抚养我和不到半岁的妹妹,我没有条件,读高中和大学,就失去了当科学家的机会。我当了教师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科学家呀!?孩子们听后百感交激,决心很大。

如果没有关注,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讲以上内容,恐怕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吧!

再次,关注,让迁移繁衍能力

在学书上课文或儿歌时,让学生看图读文后,如果书上有作家名,我就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开始他们个个瞠目结舌,特别是他读背了,语文园地一中的《咏鹅》后,我说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骆宾七岁时写的。他们是似乎有意向骆宾王挑战,也从内心里佩服骆宾王。从那以后,学生也就慢慢地去悟别人是怎样写的。同学们在看图读文的过程中恍然大悟地说:?哦,这课就是看图写的哟!?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我先让孩子在家植树、种花后再学习课文。学习时,孩子喜笑颜开、手舞足蹈的在脑中再现了邓小平爷爷的植树过程,并在写自己植树、种花的过程中运用到从文中积累到的语言。

学会关注吧,关注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他会让我们找到适合孩子教育捷径。

文学小论文篇八

升天入地求之遍。(打一天文学名词——阴阳历)

天涯海角。(打一天文学名词——远地点)

一道鹊桥横渺渺。(打一天文学名词——银河系)

财源茂盛达三江。(打一天文学名词——银河系)

牛郎织女盼七夕。(打一天文学名词——星期日)

牛郎织女盼七夕。(打一天文学名词——星图集)

生。(打一天文学名词——星座)

生日愿望。(打一天文学名词——星图)

生日活动。(打一天文学名词——行星)

通宵假寐。(打一天文学名词——虚宿)

文学小论文篇九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秉承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在地方发展的历程中经过不断积淀形成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当地的文化精品充分地发掘出来,从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文化学习的层面进行调查了解。

由于地域文化不是直接的教学内容,对地域文化的利用要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从几个层面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1.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

地方文化资源是个广义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选择适宜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

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文化古迹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文化古迹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也是古代文人足迹留存之地,许多诗词作品都和文化古迹分不开,有些诗词成就了一方名胜古迹,而文化古迹又孕育了诗词。

考察这些文化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与氛围,不再停留于书本文字之间。

从而感受与文本分析不一样的诗词魅力。

其次,地方特色文化也是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的孕育下每个地方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会显现在城市的各个方面。

如湖南衡阳的大雁文化、南岳文化;广东肇庆的端砚文化、龙母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现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宣传名片,成为特色旅游品牌文化,从而具有当代特色。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调查了解这些特色文化,查找相关资料,调查其在城市各处之运用,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和探寻了古代文学作品在今天之运用和古代文化在当今之显现。

如可组织学生调查了解城市街道命名、楼盘命名、小学校名等等有什么地域特色,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地地方文化,也可以接触到古代诗词在今天之运用。

再次,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地方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地域风情,与地方风物、特产、古迹联系在一起,往往成为传奇、小说的母题,折射当地民间信仰。

对他们的搜集宜采取田野调查,故而在实践教学中多布置给学生在寒暑假以自由组织的形式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间传说进行搜集整理。

又从表演层面让他们体会到古代戏曲的魅力,这是对书本戏曲文本的有力补充。

并且也有利于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地方节庆风俗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的内容。

比较其与传统节庆诗词的异同。

2.地方文学文献整理

古代文学有着多元并存的地域性特色,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色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那么与之对应的地域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则是区域文学史的编写与研究之基础。

而这自然也应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地域文学留存的方式有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以及碑刻文献,传世文献中的地域文学文献搜集,主要让学生到地方图书馆查阅地方志,找出相关地方文学资料,同时让学生利用文献查找知识,使用文学电子软件,用地方特色词汇搜索出地域文学作品。

出土文献的地方特色文献搜集,主要是搜罗整理地方近年来出土文献以及文物古迹、碑刻等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

主要的文体有楹联、诗歌、碑刻、墓志等。

搜集工作可以与文化资源调查共同进行,如组织学生在考察文化古迹、调查地方特色文化与调查地方民间传说、戏曲等时同时进行搜集文学资料,把参观走访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手记录下来。

在搜集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所搜集的文学作品汇总,分文体、分内容整理。

这些搜集与整理锻炼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学生在对地方文化进行课外考察和文献搜集整理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以此作一个选题,几位同学组成兴趣小组,把相关问题探讨清楚,弄清来龙去脉。

如学生在调查某个古迹时发现在此题咏的古代文人有不少,教师据此鼓励学生探讨古代曾经到过此地的共有多少文人,因何而过此,在此题咏的诗词主题有哪些等等。

这类学习研究无论选题大小,都为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也让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从学习深入到研究的领域。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选题是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己发生疑问而产生的,对学生而言有研究兴趣和动力,故而在完成一些研究后可鼓励学生将大家共同的研究成果汇总,继而可以向开发地方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等方向进一步深入。

4.地域文化的宣传与承继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目标之一。

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一方面固然提升其人文知识底蕴,另外也在宣传活动中加强其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将古典文学知识运用到宣传写作中。

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课外考察的时候以地域文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古文游记写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参加一些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

二、地域文化与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必然不能拘泥于课堂,要走进现实生活。

而地域文化也广泛地存在于课堂之外的生活之中,故而在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上二者也可以很好地融合。

1.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了解、利用、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参观地方文化古迹,这类考察可以事先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如布置学生查阅文物古迹的历史地理资料,检索与此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外出参观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感受其历史人文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故而可以在参观完后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诗词作品。

二是调查搜集地方特色文化,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当地地域特色,从建筑、街道、饮食各个方面留心其地方特色之所在,在观察与积累中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当地特色文化。

三是走访民间艺人、文化名人,搜集整理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记录那些还存留在口头的故事、戏曲,对一些演出以图片、录像等形式拍摄记录下来。

总之,课外考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掌握调查、走访的研究方法。

2.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现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许多高校以学生项目申报、立项和完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许多大一学生而言,在还没有形成系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他们往往选择关注地方社会、地域文化做完选题,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调查了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实施,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文学小论文篇十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一】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早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更多的古代文学经典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化作屏幕上的影视形象,

实现了古代文学经典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播。

工业革命以后,

社会和科技在飞速进步,

传播方式的变化日新月异,

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有了数字化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的支持,

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将得到改编,

与影视改编欣欣向荣相反的是,

以往传统的以书本、戏曲等传统方式的传承、传播渠道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

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

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

于是,

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

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

与传统的书本相比,

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

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

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

同时,

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

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

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

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

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

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

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

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

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

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

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

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

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

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

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

正因为是经典,

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

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

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

俗话说“各花入各眼”,

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

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

所以,

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

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

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

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

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

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

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

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

因此,

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

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

对于电影改编,

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

而非有机体,

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

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

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

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

就不是这么认为了。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

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

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

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

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

在如今快餐时代中,

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

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

还能不用出门,

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

经过影视改编后,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

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同时,

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

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

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

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

自古以来,

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

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

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

经过影视改编后,

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

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

所以,

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

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相彬:浅析当代影视中的戏曲名著改编[d].中国海洋大学,2011.

作者:赵红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二】谈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

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

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

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

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

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

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

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

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

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文学小论文篇十一

摘 要 国学与古代文学文脉同宗,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底色,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学的情感建构。

关键词 国学 古典文学 文化

国学热再次升温,古代文学能否波澜不惊,两者的关联度如何,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笔者从历史的视角,粗略审视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文脉关系。

一、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渊源

在中国传统学术范畴将书籍分为四类,即四部。晋武帝秘书监荀勖的《中经新簿》将群书分为四部。唐玄宗时期,集贤院分书为四类:经、史、子、集。清乾隆年间,纪昀主持整理书籍,历十年共收书三千四百七十种,三万六千余册,亦分为四类:经部(类十)、史部(类十五)、子部(类十四)、集部(类五)。孔子时有六艺,汉代设立太学,隋立国子监协调国子学与太学并另设有算学、书学、医学等。

国学词汇最早出现在《周礼周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少舞。《周礼周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因此,原初的国学,指周代中央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与学校,与地方乡学相对应,由乐师、大司乐负责,与现代作为学术知识体系划分是不同。国学正式称谓产生于西学东渐,为区别西学而生,始于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创办《国粹学报》,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国学思潮。第二次国学思潮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标榜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第三次国学思潮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2]但国学依然没有严格意义上定义。

文学一词最早出在《论语》,指孔门四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专指古代典籍。汉朝文学指学术,就是儒学,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属于文学范畴,另有文章指学术之外词章。古代文学是个断代概念,指中国有文学以来至古代社会结束整个历史时期作品,研究与教学古代文学作品成为独立学科。文学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等。古代文学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

二、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底色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包括大部分作为文学作品诗文文本,经部与子部属于广义哲学范畴,史部属于史学范畴。经学是国学核心,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许多朝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式,对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许多审美观念与美学范畴以儒家经典为底色。不了解中国先秦儒学,就不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学诸多观念。如中国古代诗歌的和谐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含蓄委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效果,这就和儒学中庸思想密切相关。子书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巨大影响力。如《庄子》的汪洋恣肆、飘逸奔放行文,追求精神自由逍遥境界与全身远害隐逸人生,心斋坐忘、虚静澄明与言不尽意等方式,都对中国古代文人与古代文学观念影响深远,并构成中国诗歌、绘画基本精神与审美范式。《庄子》看重人生个体价值,所有论述均围绕个体生命安顿,为那些现实中受挫、失望甚至绝望文人提供了有效精神支撑。失意文人不能在现实政治中有所成,往往转而追求个体适意艺术人生,这种艺术人生物化形态便是诗文书画,于是就成就了中国纯艺术精神。因此,不了解庄子学说,就不能完整认识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与精神,也就不能全面认识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其古代文学思想。

三、古代文学是国学的情感建构

古代文学以或细腻或婉约或豪放的多种表现手法,抒发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留下众多千古传唱的文学名篇。研究古代文学的历史发现它们已经远远超越于国学的精神内核,塑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与文化。古代文学研究从孔子整理诗三百开始,也有两千五百多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按照作品类别主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或诗骚时期;秦汉至唐代中期,或诗赋时期;唐中叶至元末,或词曲话本时期;明初至五四,传奇与长篇小说时期。古代文学范围主要是诗赋、词曲、小说、文章,也包括俗文学、戏剧。古人叙述的古代文学主要为国学的词章之学,现代的古代文学范围已经涵盖了文学的全方位情感表现领域。胡适先生对国学理解很宽泛,他认为,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缩写,中国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3]。按照这种理解,古代文学就成为国学之一部分,笔者认为是很重要的核心情感表现部分。

古代文学的感物道情表现形式尤其突出,古代文学表现国学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经典,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国学精华。《诗经》与《易经》、《书经》、《礼经》、《春秋经》并重,现存《诗经》古籍就有六百余种。经尊为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是天下之公理,思想统治地位极其崇高。先秦时期,《诗》产生和被整理,并在外交和生活中广泛传播。儒家的分支主张以《诗》说《诗》,还原其民歌面目,反映文学所描绘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情感,满足审美需要,基于此,《诗经》的创作旨趣是感物道情,《诗经》品赏方式是讽诵涵泳,《诗经》审美品格是性情中和。《诗经》兼有经学和文学双重身份。

古代文学本身是文学家自身的情感体验。国学与古代文学既面对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体现也是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事件、生活、行为所思所想的情感叙事。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宗教家、史学家、经学家也有文学学说;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有哲学的、思想的、科学的、宗教的、史学的、经学的学说,呈现出一种国学与古代文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贯通态势。

参考文献:

[1]胡适.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第七卷第四号,1919.

[2]何爱国.人文与市场的纠结:第三次国学思潮反思[j].福建论坛,20xx.

[3]胡适.胡适全集[m](第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文学小论文篇十二

1.能从资料中获取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2.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的排列顺序。

3.了解金星的基本情况。

教学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乘坐一辆神奇校车,开始我们奇妙的太阳系之旅。

1.阐述太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强调“恒星”的初步概念――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并且位置不变的星球叫恒星。

2.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各个行星的特点,并且通过用图片(用磁石固定在黑板上)展示太阳系的全貌和八个行星的独貌以及矮行星和小天体。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讲解:太阳系中有一大恒星和八大行星,他们是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晶球、钻木取火、陆天海)。八大行星是这个家族里八个大小不一、性格各异的兄弟。水星是个小个子,和月亮很相似,上面并没有水。

金星在质量、体积、构造方面则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不过大气很浓密,竟达地球的六十倍。

地球是太阳系里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其它行星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没有维持生命的条件。(同学们可以看一下图片上地球在宇宙中的样子)火星只有地球一半大小,因为又亮又红,人们叫它“火星”。木星是九个行星中个头最大的一个,它比其它七大行星加起来还大。

(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个小行星带,这里有无数颗小行星)

土星是带有最大最亮光环的行星。八大行星中有4颗行星有光环,他们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大家找找图片中哪颗是土星,同学们真聪明!)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离太阳系最远的两颗行星。

八个兄弟的感情都很好,他们各自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从不发生矛盾。这就告诉我们,要遵守纪律,要是这些星球也像有些同学一样,不守规矩,在宇宙中相撞了,就会发生大爆炸。

所以,我们上课时应该怎么样?(同学回答)不应该怎么样?(同学回答)

3.组织分好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张资料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填写资料卡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其中教材模仿著名丛书《神奇校车》编写。

组织交流

1.什么是太阳系?由哪些星体组成?

2.请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3.教师说明书本中定义的太阳系组成。

回顾课堂

1.概括课堂主要内容。

2.预告下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课外作业观察金星(肉眼可看见)

1.提示学生特别注意安全。

2.告知学生金星是很明亮的星体,它常常出现在朝阳和落日的附近。有时,金星在日出前4小时或日落后4小时出现在空中。在深夜是看不到金星的。

[中小学天文学课件]

文学小论文篇十三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已经具备一定的范畴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试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桥意象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 建筑,是跨越障碍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 艺术形象。

意象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言不尽意”的遗憾,明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构了中国古代 文学特有的含蓄、凝练、朦胧的意境美。

“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种文学体式中经常出现,运用非常广泛。

《诗经·大雅·大明》写周武王之母太姒来归的情景:周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周文王对太姒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1](p100)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的最早的咏桥诗句,开中国古代文学桥意象的先河。

桥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进行解析。

一、构成画境的元件

桥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首要内涵就是通过展现桥的实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以桥为点睛之笔的优美画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刘禹锡《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2](p108)就很好的写出了桥的实用价值。

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桥上春雨、桥下江水、桥边新柳、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构成一幅以桥为中心充满生机的小村初春图,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

”[3](p620)写出垂虹桥的雏高大长、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让读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领略此桥的壮美。

诗歌在描写桥外在美的同时,往往也能借助桥的建成历史体现出桥所在地的悠久历史。

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4](p4290)万里桥是处于成都繁华闹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桥之得名据刘光祖《万里桥记》有两种说法:“罗城南门外笮桥之东,七星桥之一,曰长星桥者,古今相传,孔明于此桥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

’后因以名。

或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

’”[5](p307)可见万里桥的名称由来已久。

此处桥意象与锦江、烟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现了成都优美的自然 环境,繁荣的 社会 经济,表现出成都风物人情、市井繁华的景况和百姓安宁富足的生活状况,同时万里桥的悠久历史反衬出成都悠久的历史。

桥意象在此类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写的一个景物,是作品勾勒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作品画面和丰富意蕴起着重要作用。

再如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4](p7925)也成功地运用了桥意象,只“小桥多”三个字便把苏州,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来。

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p242)就是把桥作为春天诸多景物之一来写的,桥与其它景物共同构成了明媚的春意图。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阿房宫中桥的壮美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6](p362)其中的“复道”,正是一种架在空中的复桥,也是把桥作为整个画面中的一个特景来描写的一个实例。

二、感伤情怀的艺术载体

桥的建筑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便决定了桥作为意象必然与人的感情波澜紧紧相连。

桥作为感伤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体来看,桥意象所表达的作者的感伤情绪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一)表现离别、相思、旅途的感伤

描写离别感伤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p5982)相传“二十四桥” 为隋朝所建,隋炀帝月夜曾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此,故名。

“二十四桥”在此诗中应当代表着如诗如画的扬州城。

月夜依旧,二十四桥依旧,扬州城依旧,但诗人却与朋友韩绰身处两地,相思而不得相见相聚。

全诗看似写自然美景,实则以美景衬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惆怅。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7](p1592)陆游的这首《渔家傲》词也是借助桥意象,表达对堂兄仲高的怀念,表现离别的感伤和忧愁。

借助桥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的多体现在词中。

如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p506)写对一女子的倾慕之情。

凌波美女,罗袜生尘,轻盈的仪态惹人爱恋,但终究翩然远去。

词人的怅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时光该与谁共度?月光下的小桥流水该同谁徜徉?悲凉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p363)小桥流水凝眉处,桥意象鲜明地体现出作者难遣的心怀。

远离家乡,行进在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或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旅途或异乡看到桥,往往会勾起浓浓的乡愁。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p155)这首《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著名的写景抒情诗。

全诗紧扣“早行”二字,颈联选取鸡鸣、残月、茅店、寒霜、板桥等景物,生动鲜明地刻画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

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特别是“人迹板桥霜”一句,写板桥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迹,很耐人寻味联想。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3](p242)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桥、流水不是荒凉、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桥流水的温馨生活来反衬枯藤、老树、黄昏、乌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凄凉,鲜明的对比,让漂泊的游子到了思乡断肠的地步。

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

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

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

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文学小论文篇十四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通过论文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摘要:《崇祯历书》是由徐光启等人历时五年编撰而成,是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文学著作。《崇祯历书》分为基本五目和节次六目两部分。基本五目主要介绍欧洲天文学中的天文仪器、天文数学和天文学相关理论,节次六目主要介绍历法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对《崇祯历书》中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基础进行探讨。

关键词:《崇祯历书》;数学基础;天文学基础

《崇祯历书》中采用了几何算法和天体系统,清晰地引入了地球与地理经纬度的概念,同时采用了西方的计量单位,对欧洲天文学的基本理论、天文学仪器和必要的数学知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我国较为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的著作,对天文学在我国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测量全义》作为《崇祯历书》的基础文献,记载了西方球面天文学和三角学的相关知识,是《崇祯历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的基础。

一、《崇祯历书》的天文学基础

(一)崇祯改历与天文学知识

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天文学逐渐出现改革。在封建社会里,历法的作用不仅在于告知民众时间,更是王权得以确立的条件。在明朝末期,由于钦天监采用的元朝郭守敬等人编制的《大统历》进行的日食推测,屡次不能够得到验证,使明朝官员对《大统历》中的天文学知识产生质疑,因而上书请博访知历人员对天文学知识进行改革。徐光启通过崇祯二年发生的日食现象,将传教士预推的时间和食分与《大统历》预推的时间与食分进行比较,得到传教士预推的时间和食分比较精准,而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预推结果则出现偏差。长期参与历法编纂工作的钦天监五官正戈如实将情况汇报给了崇祯帝,崇祯帝这才同意了改历的申请,并命令徐光启、李天经和李之藻等人以及入华的耶稣会天文学家进行西法改历的工作。在徐光启、李天经等人的支持下,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中西学者共同努力编译了长达137卷的长篇巨著《崇祯历书》,促使了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渐趋高潮。

《崇祯历书》中五目指的是:法原,即天文学基本理论,包括球面天文学原理;法数,即天文数表,附有使用说明;法算,即天文计算必备的数学知识,包括平面和球面三角学几何学;法器,天文仪器知识;会通,指中国传统方法和西历度量单位的换算。六次指的是:日躔历、恒星历、月离历、日月交会历、五纬星历、五星交会历六种。包括日月五星运动,恒星方位,日月交食,节气,朔望等的中西换算。徐光启为了介绍一些基本的天文学理论,还特意在基本五目中设立了法原一目,在法原中着重介绍了哥白尼和第谷的天文学体系,还涉及到更早一些的托勒密体系的内容。这些传教士在中国采取了科学传教的策略,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也将西方天文、历算等科学知识输入中国。在《崇祯历书》的天文学知识部分有大量与开普勒天文学相关的内容。在改历的过程中,欧洲传教士金妮阁曾奉命返回欧洲搜集与天文学相关的研究著作和寻找西方优秀的天文学家,最终其带回了七千多部著作回到中国,对《崇祯历书》的编撰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开普勒在《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中与中国的传教士进行过大量的书信往来,详细回答了邓玉函在编纂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崇祯历书》中的天文学思想

《崇祯历书》中开普勒对天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天体机械运动现象进行描述,并通过机械运动的知识来对天体运动现象进行解释,之后分析天体运动的原因,通过数学假设解释天体物理运动的本质。在《崇祯历书》中的观点认为天文学与物理知识是有一定的界限的。例如,书中认为天体实际的薄厚实际上是天体之间的距离,而脱离的距离及无法表述其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在开普勒天文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西方主流天文学的思想,即认为数学天文学与物理天文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崇祯历书》系列历法采用的是第谷体系,这一点很多文献已经证明。《崇祯历书》系列历法中的日躔也是参考了第谷的理论。《崇祯历书》中强调了太阳在天体中的中心位置,认为太阳是万光之源,其他所有的天体都在或多或少地接受太阳的光源,太阳的地位就像君主在群臣中的地位一样。这样的观点与托勒密在《至大论》、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以及开普勒在《天文光学》中所阐述的观点是相一致的。然而,在具体的论述中托勒密、哥白尼与开普勒对太阳中心位置的具体论述是不尽相同的。托勒密在论述中采用midpart一词,强调太阳是在天体的中间部分,而哥白尼则是采用nearcenter一词,强调太阳是在中心位置附近,这两位天文学家都是在数学意义上强调太阳的`中心位置,而开普勒不仅认识到了太阳在天体中数学上的中心位置,而且认识到太阳在天体中物理上的中心位置。他阐述,太阳是天体光与热的直接来源。

从物理力源的角度强调了太阳是天体运动的中心,认为太阳为天体的运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并提出天体的运动是由于太阳的旋转,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吸引天体围绕其运动。《崇祯历书》融入了欧洲天文学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开普勒的天文学物理思想,对《崇祯历书》的编撰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崇祯历书》与天文仪器

16世纪末,欧洲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拓宗教事业。同时将欧洲科学和技术传入中国,导致某些中国科技领域一定程度上的欧洲化。其中,天文学和天文仪器的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16前后,耶酥会士利玛窦,在肇庆、南昌、南京等地传教期间,经常在他的住所展示天球仪、象限仪、罗盘、日晷、地球仪、星盘、等天文仪器,并以此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政府官员。1629年起,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传教士应徐光启的邀请供职皇家天文机构,在《崇祯历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17世纪初以前的欧洲天文学和天文仪器。这本书中既解说了发明不久的新仪器,又描述了若干已经或即将被淘汰的古典仪器,内容包括仪器的几何学理论、基本构造、安装和使用方法等。

传教士所造仪器与同时期的欧洲产品相比是落伍的,但在中国历史上是先进的。它们之中的大多数未能广泛传播,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属于新知识,有些技术仅停留在书本描绘阶段,有些仪器只是御用品,也没能在天象观测上得到较好地应用。

二、《崇祯历书》的数学基础

天文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基础的支持,《崇祯历书》采用了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几何学计算方法,将几何学、三角学用于天文学预测与研究中。其中《测量全义》是《崇祯历书》中的基础,汇集了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的相关知识以及测绘仪器的制造等知识,其内容丰富,是当时先进的天文学数学知识的总结。《测量全义》详细讲述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球面三角以及球面天文等数学知识。

在平面几何相关知识中主要对直线三角形、面上、面下、线上和线下等公式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举例的方式对定理进行阐述和证明。具体方式都是通过文字论述。例如在论证圆面积计算公式中,通过先给出命题,之后以解曰为标志将抽象的命题以具体的题目的方式将其具体化,然后通过论曰、再论曰等词汇,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的论证。《测量全义》中公式与理论的论证体现了西方数学中所蕴含的严格的逻辑性和确定性,在论证的过程中使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这与我国传统数学中寓理于注和注重算法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在命题的证明过程中采用了反证法开拓了中国数学家的思维。立体几何主要论述了柱、台、球和锥的一些性质以及其计算公式。《测量全义》对例题几何的论述,其内容较为零碎、讨论也不尽充分,但其完善了我国数学家的几何体系,对我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圆锥曲线、球面三角和球面天文部分对圆锥、球面以及球面与天文的知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介绍,丰富了我国数学和天文学研究的内容。

三、总结

徐光启以翻译求会通,以会通求超胜为目的编译了《崇祯历书》,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祯历书》的编纂对我国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它刺激中国学者整理中国传统文献,另一方面,将中国数学与天文学知识与西方知识相融合,并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李天经、汤若望等,《浑天仪说》,徐光启.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m].潘鼐,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张伯春.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2).

[5]胡开泰.《崇祯历书》的数学和天文学基础――以《测量全义》为中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6]褚龙飞,石云里.《崇祯历书》系列历法中的太阳运动理论[j].自然科学史研究,.4(31).

文学小论文篇十五

摘要: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自神话时期兴起,绵延千年不衰。但中外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叙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详细分析其功能效用与历史影响,从而辨别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为真科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哲学;真科学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从众多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在少昊氏时,人人私下研习天文,都搞起了沟通上天的巫术,致使天下大乱。颛顼帝命令重、黎二人“绝地天通”,禁止了平民与上天沟通交流。之后与天交流的权利就专属于天子,也只有天子钦定的巫觋才有资格去沟通上天。从此天文学在古代中国就成了皇家的专属品,而天子也开始拥有了对“天命”的解读权。这也就是中国漫长天文学史的开端。

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我国天文学至于夏商周代时已经有了一定水准的历法。特别是到了周代,已经有人开始观测流星、行星等天象及星辰。相比于上古时代,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传统的天文学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不仅二十八星宿体系确立,而且在历法方面有了重大的进步。我们古人开始通过观测日影长短的周年变化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并且在这一时期流传了大量人们观测流星、彗星等天象的详细记录。这些都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宝贵资料。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天文学大框架建立之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天文学进一步蓬勃发展。不仅历法得到统一,二十四节气,浑天仪等天文知识以及天文学仪器的进一步发明使得我国的天文学一路高歌猛进。到了元朝,由于铁木真缔造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辉煌帝国,我国古代天文学甚至传到阿拉伯等国,可谓是盛极一时。明清时期,中国开放了千年来“严禁私习天文”的禁令,使得我国古代天文学有机会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三、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质疑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服务于皇室,很多中西方学者就质疑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是真正的科学。甚至有些激进派的学者直接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打入伪科学的深渊。在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历史发展总过程的精华,这个精华显然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每一种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构成每一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总体上便构成总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规律的概括,都是人们在感觉经验基础之上用“理性方法”整理概括的结果。此外在科学的本质与功能上,马克思还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思想。

按照马克思的观念,我们反观中国古代天文学,这是一门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学科,毫无疑问它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数古代先贤们定历法、造仪器、编文献来研究这浩渺天空中天体运转的奥秘。这分明就是在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对社会发展变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便是航海。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根据天文学中观测到的星辰位置,发明了具有指向性功能的“司南”。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为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大家觉得航海之术离我们日常生活过于遥远,不能说对社会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了吧。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石器时代,人们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粗放的耕作模式导致了极端的低产。不过正是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历法的完善,节气的确立,使得传统农业高度关注农时后,精耕细作的优良方式才逐步趋于成熟,造福了无数黎民百姓。

参考文献:

[1]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3]张之沧.科学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

[4]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民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138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