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案例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05:27:13
最新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案例14篇)
时间:2023-10-31 05:27:13     小编:雅蕊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其次,需要考虑总结是一种对问题和挑战的思考和总结,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理解。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一

前两天,我阅读了万伟老师的《课程的力量》一书,一开始阅读,我充满了迷茫的,有很多的地方不懂,也比较难以理解,随着不断的阅读,这本书给予我不断的震撼,让我沉浸其中。

我们知道,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课程意识逐渐苏醒,但是在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却又存在着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背离了课程的本质,教师普遍缺乏对课程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而此书尝试用一种“中间”的话语方式,游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理论的色彩,又有实践的温度,是老师们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看得进去的课程。

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但这些潜能的挖掘需要相关外部条件的激发,课程就是这样一块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因此,如何设置和有效开展课程又成了新的问题,这也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深入思考。

我们有些老师教了很多年的书,对他们来说课程就是自己课表上的课,这些课表上的课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课程属于什么类型,他们更多关心自己如何按计划完成自己的课程内容,而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关注不够,这样的认识是有很大的偏差的,正因为这样的认识,导致了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变化进程中,课程的定义得到逐步发展,课程的内涵越来越宽泛了,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各种情感体验,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方案,无计划、无意识地对学生产生了实际影响的经验也是课程。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的老师应该要持有一种整体的、敬畏的育人意识,在我们的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任何影响、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课程,我们要谨慎对待我们教育活动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这些均是课程的一部分,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课程观,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好。

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的问题,作为学校层面,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从学校自身的传统和文化上挖掘,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学校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既立意高远,又符合现实发展需要,既有长远战略考虑,又有清晰可操作的课程愿景。作为一线老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不是课程的“局外人”,而应该是课程的“创生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意识,课程意识包括目标意识、学生意识、结构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反馈意识,我们要从这六个维度来整体规划我们的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这样才能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

教师的眼界决定了课程的边界,学校课程建设,我们正整装待发!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二

今天,我再次阅读了《走进编者心里,读懂课程标准的心意》这份材料,感受颇深,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确定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母语课程,它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摇篮。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自己要勤学多读,培育自己的语文气质,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同时,面对教育的新形式,教师要有“危机感”,在一片“减负”声中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积极参与学习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要走出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迷途必须加强对课标的研读与领会,用课标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要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要求。同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看透教材”“吃透教材”,要条分缕析、细致入理地把文本题旨领略透彻,保证教好教材、学好教材,有余力者再用好教材,再有余力者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不能走极端,不能提倡素质教育就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必须求实,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加强写字训练。把字写好,做到工整、规范、美观。

2.要加强诵读训练。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背书,形成良好的语感。

写好字,读好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必须注重语文实践,不能让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要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活学,要内外兼顾,让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语言是根、是本,少了语言文字训练,就不是语文课。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将语言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理解性层面上,而应该牢牢抓住文中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智慧,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放飞。

《语文课程标准》详细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我们要把这个要求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是要加强读写结合。教师要借助于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二是要加大课后练笔。如写日记,仿写片段,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办手抄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教学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1.加强观察训练。除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坚持写观察日记,从身边的平凡小事、所见所闻中发现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有了生活的积累,有了语言的积累,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2.要重视对习作的评改。评改时要多激励,少打击;多保留,少删改;及时批,及时评。对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是做上记号,或提修改意见,可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然后抽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重点讲评。对一些学困生,应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

有些学生明明对知识已经掌握,但却因为字迹笔画不够规范、错别字、漏题等一些小粗心、小不经意而遗憾丢分。这种失分,它的本质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习细节还不够完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平常的心态;在每一次作业中,要强调笔画到位、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准确;在口头问答训练中,要求学生答得完整、明确……诸如此类的学习细节,看似与知识无关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瓶颈,减少粗心、漏题、笔误等一些不必要的失分。这样,那些“聪明但不细心”的学生一定能在成长中飞跃一大步。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三

这个暑假,学校给推荐了万伟教授的《课程的力量》这本新书,我很欣慰,因为它所讲述的内容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迫切需要的,以下就是我看了万教授的书之后的所思所想。

万教授的这本书,主要围绕“课程”这两个字来展开各式各样的'相关话题。万教授认为:学校的课程意识在逐渐苏醒,以锐不可当的态势,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关注点。本书主要阐述了课程的相关内容,以及综合实践内容的开发与实施评价,课程的统整,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等内容。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各种情感体验;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方案,无计划、无意识地对学生产生了实际影响的经验也是课程;课程是跑道,是人生发展的轨迹,课程是一条教育之路,课程也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

课程:唤起学生沉睡的潜能中提到,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指向人的,而人绝不明白他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自己能干什么,他必须去尝试。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事先所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想到的作用。”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课程就是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课程为孩子的发展打开一扇可能之门,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课程的力量,对于孩子潜能的激发,是无法小觑的。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四

前两天,我阅读了万伟老师的《课程的力量》一书,一开始阅读,我充满了迷茫的,有很多的地方不懂,也比较难以理解,随着不断的阅读,这本书给予我不断的震撼,让我沉浸其中。

我们知道,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课程意识逐渐苏醒,但是在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却又存在着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背离了课程的本质,教师普遍缺乏对课程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而此书尝试用一种“中间”的话语方式,游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理论的色彩,又有实践的温度,是老师们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看得进去的课程。

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但这些潜能的挖掘需要相关外部条件的激发,课程就是这样一块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因此,如何设置和有效开展课程又成了新的问题,这也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深入思考。

我们有些老师教了很多年的书,对他们来说课程就是自己课表上的课,这些课表上的课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课程属于什么类型,他们更多关心自己如何按计划完成自己的课程内容,而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关注不够,这样的认识是有很大的偏差的,正因为这样的认识,导致了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变化进程中,课程的定义得到逐步发展,课程的内涵越来越宽泛了,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各种情感体验,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方案,无计划、无意识地对学生产生了实际影响的经验也是课程。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的老师应该要持有一种整体的、敬畏的育人意识,在我们的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任何影响、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课程,我们要谨慎对待我们教育活动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这些均是课程的一部分,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课程观,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好。

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的问题,作为学校层面,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从学校自身的传统和文化上挖掘,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学校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既立意高远,又符合现实发展需要,既有长远战略考虑,又有清晰可操作的课程愿景。作为一线老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不是课程的“局外人”,而应该是课程的“创生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意识,课程意识包括目标意识、学生意识、结构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反馈意识,我们要从这六个维度来整体规划我们的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这样才能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

教师的眼界决定了课程的边界,学校课程建设,我们正整装待发!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五

一、面对新课标三个目标”的思考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二、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三、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数学的真谛。素质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四、有感于“‘要我学’到‘我要学’”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道。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六

首先,很幸运的是我读了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

我可以说是一个从事教育行业没几年的“教师新手”,对教育也只是朦朦胧胧、不成体系的理解,更别说对课程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理解了。

在没有研读这本书之前,我和我校多数教师一样,只是单纯的将课程解读为教材亦或是教学科目,其次备课就只是看看参考书,“照本宣科”,没有特别强的课程意识。而通过对《课程的力量》这本书的研读,对“课程”这一概念却是有了一个系统且全新的认识。自身可以说是收获颇多。具体收获如下:

第一章节,就这样唤起了我读去的好奇心,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经典”中寻求答案。所谓的经典,就是当我们在实际中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努力,最终得出的观点思想却与前人观点不谋而合。梳理七个经典课程理论近百年来的发展,都会发现一条隐约线索,那就是对人的关注,我国第八次课改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对三、四、五章节的阅读,诸如“课程规划的取舍、学校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统整等等”问题,也相应的解决了我脑中关于“具体怎么发展”的疑问。

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对于课程又能做什么呢?

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要属第六章节——“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了。

这一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教师的眼界决定课程的边界,创生课程从更新自己开始。细细读下来,才发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有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都是不够的,如果只有这些,就真的使课程边界变得狭小,进而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

首先,教师作为课程创生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包括:

1、日标意识;

2、学生意识;

3、结构意识;

4、生成意识;

5、资源意识;

6、反馈意识。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其实,所谓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就是教师将学生、学科、自身完美组织在一起的本领。

这一章中的两个课例令我印象深刻,分别是:许卫兵老师的《比的认识》和薛法根老师的《哪吒闹海》这两课的教学设计。许卫兵老师一开始从日常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比”,再让学生自主构建“比”的概念,最后又拓展延伸“广告中的比”、“比赛中的比”这些情境,让整节数学课十分开阔,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而薛法根老师的课,最大的就是教学结构的变化,其次简明的指导,抓住了重点。最后是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整节课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些研读,我有一个大胆的感受——“教师即课程”。

教师想要进行课程的改造和创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教师教到最后,教的其实都是自己。他的学识、他的能力,他对学生的洞察与关注,他的情感态度、喜怒哀乐,都有可能成为课程里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些因素,我自身要提升的还有很大空间。

总之,读了这样一本书,是一份幸运的邂逅,令我对课程的理解很大程度的开阔起来,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使命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把所看所读付诸实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不再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读书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有幸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门课程,通过阅读各类书籍,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在这门课程中,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体会。

首先,通过读书,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都在课堂上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但本科的学习范围还是有限的。而通过参加这门课程,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各种不同领域的书籍。有关历史、文学、哲学、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著作,丰富了我的学识。我读到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如《红楼梦》、《资本论》、《人类简史》等等,这些书籍丰富了我的知识库,也使我对世界的了解更加全面。

其次,通过阅读,我培养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获取信息。在读书过程中,我开始注重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我学会了提炼书籍的主旨,发现关键信息,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效果。此外,阅读也锻炼了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我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主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

此外,我在读书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启发和启示。很多经典的著作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与之的对话,我得以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发展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例如,在读《活着》这本书时,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珍惜。在读《人性的优点》时,我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差异。这些思想的启示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重要性,激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最后,通过读书,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读书是一个良好的陪伴者,当我们在孤独和无助时,它能给予我们力量和鼓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我从书中获得了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内涵,也有助于我坦然面对一切困境,并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在读书过程中捕捉了知识的精髓,培养了阅读能力,并受到了许多启发和宝贵的体会。读书不仅使我从知识上得到了丰富充实,也使我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满足。因此,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享受。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并不断探索和学习更多的书籍,为我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八

《优秀是教出来的》是我们学校这个学期的共读书目,十一月份的时候,我们所有老师共同学习了克拉克老师的前20条班规,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教学举了很多的例子,我也学习到了不少。这个月我们又继续学习了本书的20-40条班规,其中也有很多班规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都是有关为人处事的教育,像吃饭时怎么做,等车时怎么做等等。可以看出来,克拉克老师制定的班规不仅是学生学习上要遵守的规矩,还有学生为人礼貌的教育,这些班规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的学习中学习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长为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记得班规中有一条是“不许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意思是教师在批评某一个同学的时候,要教育好其他同学不能盯着受批评的同学看,因为盯着受批评的同学看,会让这个受批评的同学更加难受,导致其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等。在我们自己的班级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我经常的做法是把这个受批评的.同学叫到旁边,就是怕当众批评他时这个同学受到别人的冷眼,也会让这个同学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从而起不到批评教育的意义。这样的做法也同样合适批评教育打架的同学,记得我们班之前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平时关系很好的同学打架了,为了让他们俩都能说说事情的经过,我分别找来这两个同学,让他们分别说出事情的经过,得到一致的事情经过以后,我又将这两个人叫到一起,让他们相互说一说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单独交流,我们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他们也和好如初了。这是能单独解决问题时候的做法,要是不能单独解决问题,那我们就要像克拉克老师一样,先教育学生不能盯着受批评的同学,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想一想要是现在受批评的是自己,是不是希望别人盯着看,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反复的教育后,学生肯定能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

班规中还有很多事关于学生外出是应该注意的,其实这些道理不仅仅是老师该讲的,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教育下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就像其中一条是教育学生旅游的时候住宾馆该怎么做?去快餐厅吃饭时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情况更多地是和家长一起时候会遇到的。所以还要让家长进行事先的学习。

小小的班规,大大的教育,每一条班规看上去都很简单,但长时间做下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克拉克老师能用这样简单基本的规矩让这么多的学生变得优秀,那我们也可以去模仿克拉克老师的做法,从这些最基本的规矩开始,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九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谈谈我培训后的体会。

1、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2、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课程标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十

我相信,有一本书,一定藏在远方。它是你的至交,它的肚腹中藏着一句话,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月光在云层上抛洒,像银色流水般慢慢融化了云层。星在耀,月在浅笑,夜很安祥。蓦然间,我陶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让晶莹的光流进我的心灵。

朱自清原名自华,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很少人走……”读着,我仿佛身临其境,欣赏着荷塘月色,流柔情,荷杆颤动,拨响了我心中的琴弦,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思绪辗转于柔肠,无奈的感悟,隐没了意图,爱热闹,爱群居----当然是想大家一起生活;爱冷静,爱独居----在这种不满现实,想自由,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感情,当然,想住在“世外桃源……我的心也随着波动起来。”

看着看着,月光躲进了云层,蝉声,蛙声,声声入耳,《采莲赋》,《西洲曲》让心凉了一地,无奈,这一夜,我辗辗未眠,荷塘月色的美景,使我感受到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但更感觉到作者厌恶现代生活,不禁蹙了蹙眉,握住笔与“白色恐怖”作斗争的精神,令我敬佩。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十一

新课程中提出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传道授业的教书匠转变成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和开放的教师。乍一看,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像孙悟空的72变被幻化成了多种角色。曾经听到这些名词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读完《走进新课程》才略有感悟,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是在经济迅速腾飞,世界变成了“村”的开放时代背景下所必然出现认知。这么多的不同角色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的新观念。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积极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己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才”。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好的促进者,自身的素养,尤其是自己专业的素养是要提高的。只有自己站的高了,才能给低处的人予以正确的指引。做老师就必须时刻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自己,做到与时俱进。研究者就是让自己像一个学生一样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使之我们的教学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身教”。

现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校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自己编印了校本书籍。很多校本课的内容都很贴合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或是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就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创编徒手操、自编舞蹈、武术套路、编写校本书、废旧器材的改造利用,游戏的开发等都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对待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是走在前面的。对我来说这方面是我特别欠缺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好的东西实践和推广的人还太少。当我们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时,我们就会对我们的所教学的内容理解更深刻,剖析更全面,给学生带去的也将是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更符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教学。

开放的教师从目前来说应该是很难做到的吧!虽然我们现在学校体育场地是对外开放的,社会上的群众也都参与进来,但是真正参与的老师却很少,或者说参与的老师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学校专职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是某个社区或俱乐部的教练,他们会组建社区的比赛团队和另一个社区的团队比赛,并形成一个惯例或一个联赛。而我们现在这样的现象虽然有却很少,规模也很小,参与的年龄很多也是集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这个群体。我们所带出来的运动队也都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赛。在其它的空闲时间内,组织社区间的比赛机会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我们任然把体育教学当成老师的专职职业,只在课堂教授。我们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人,是社区的一员,也可以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并可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十二

我有一本魔法宝典,有了它,可以让我的心胸变得宽阔起来,不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不再为一些小挫折垂头丧气。这本宝典的名字就叫《波丽安娜》,这是一本很少人知道,但一个世纪来在西方国家销售一直不断的文学作品。自从1913 年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可爱的波丽安娜已经成为美国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波丽安娜”一词在美语中代表了快乐的意思。

这本书的主人公波丽安娜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失去了双亲,唯一的亲人就是波丽?哈林顿姨妈。波丽安娜带着她的愿望和笑声来到了波丽姨妈家,波丽姨妈是整个农庄最富的人。但波丽安娜一开始生活得一点儿也不好:波丽姨妈不许她提所有有关她爸爸的事情,讨厌她撞门的声音,让她睡在小阁楼„„一切总是不顺心。可波丽安娜对于姨妈的批评一点儿也不烦恼,总是笑着说我很乐意,我很高兴,好像波丽姨妈整天在表扬她似的。其实这是爸爸教她的一个“快乐游戏”的功劳。

小时候的波丽安娜生活在妇女慈善会里。当波丽安娜想要一个布娃娃,却从慈善会募捐箱里拿到一根拐杖时,她哭了。可爸爸安慰她说:“你应当为我们的身体都很好,不需要拐杖而高兴。”从此,波丽安娜经常玩这个快乐游戏,已经很熟练了。

读着波丽安娜的故事,我回忆起了暑假里的一件小事。一天下午,我在做作业,妹妹来到房间里,对我说:“姐姐,我要去玩,你陪我去吧。”这正是我做作业做得最紧张的时候,如果我去玩,作业就要拖到明天完成了。我头也不抬地说:“我没时间,去找舅妈玩,别来烦我!”“不,我喜欢你,就要你陪!”妹妹又一次请求。我甩甩手,不耐烦地说:“我不会陪你去的,你去找别人吧!”妹妹不说话了,两眼直直地看着我。大约过了5 秒钟,只见妹妹张开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大颗的泪水一滴一滴从她的脸上滚了下来。这时,妈妈闻讯赶了来,一边安慰妹妹一边对我说:“妹妹比你小,你要让着她点。走,陪妹妹到下面玩。”我无奈地放下笔,陪妹妹下去玩。等到妹妹回杭州了,没人陪我玩时,我发现了《波丽安娜》这本书。我迫不急待地读完了这本书,想想这件事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妹妹住在杭州,来一次不容易,要我陪她玩是喜欢我,我却认为是无理取闹,真后悔。波丽安娜告诉我,“快乐游戏”是让你知道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只不过它在事情的底部。找到了这快乐的一面,你就会觉得这事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我的“快乐游戏”也玩得可以。比如说妈妈买错了我想要的背包,但我能得到另一种漂亮的背包,这不值得高兴吗?妹妹把我的书撕破了,我能从中知道我书存放的位置不对,这不值得高兴吗?数奥考试,我得了88 分,至少说明我没有全部做错,即使全部做错了,我也还能再复习、再考,我要为这高兴。

看了《波丽安娜》这本书,我发现我学会了谅解、宽容、开心„„心胸开阔起来了,很多事都能容忍了。这本书的力量很大,只要你读了它,你就发现自己变了。换一个角度去发现,说不定你的收获会更大。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课本以外的知识,积极参与各类课程读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参与课程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受益匪浅。

首先,在课程读书活动中,我积极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在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的同时,我也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互相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我们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了团队协作,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课程读书活动不仅让我更好地赏析了文学作品,还加深了我对生活的体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读懂文字,还能品味文字背后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和思考,也更加理解人生的真谛。通过与主人翁的共鸣,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还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拓宽自己的生活视野。

此外,参与课程读书活动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动脑筋,勇敢地尝试和创新。这种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在读书过程中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更能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和思维深度的人。

最重要的是,课程读书活动让我收获了快乐和满足感。通过参与课程读书活动,我不仅能够享受读书的乐趣,还能从中收获到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心态。读书使我感到心灵的宁静和欢乐,让我逐渐成为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人。我相信,持续地参与课程读书活动,将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的人。

综上所述,课程读书活动是我在校园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过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品味生活经验,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了快乐和满足感。我将继续保持对课程读书活动的参与热情,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人生视野。相信在课程读书的路上,我将继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玩出来的课程读书心得篇十四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赵国忠教授主编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给我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书的封面上有着这样一段话:“优秀,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中国有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们在讲台下千锤百炼,让自己成为山峰;他们用心打造智慧的课堂,让学生真正优秀起来;他们用人格与智慧润泽生命,让每一个孩子享有美好的人生;他们告诉我们,优秀是教出来的……”

读完此书,我想到一句歌词:多么痛的领悟。教育中我们常强调“严师出高徒”,然而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同样甚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至少我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工作二十年了,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但仔细想来,有几个是我教出来的。我本无才何必浮华,在功利的驱使下,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这个大肆渲染分数,追求升学率的时代,自己也正在不断的迷失自我,人生的方向标正在偏离,于是不断的舍本求未,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停的去仿效,去忽略了成功的背后从来没有侥幸。正如同书中所说:优秀教师的教学,如同武林高手,一招一式的信手拈来,全赖以严寒酷暑不曾停歇的内功修练。

从教二十年来,二十个严寒酷暑,从当初的雄心壮志,到壮志未酬,再到职业的倦怠,似乎也在追求某种职业的幸福感,但却从未体会到优秀是教出来的真正内涵。

这本书从“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优秀、给学生最大的教学影响、如何较好差生”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更优秀,用25位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凝炼了优秀的智慧和执着。读完此书,思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用心爱每一个学生

爱,是眼神的传递,是心灵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情感。爱在本书中处处体现,如: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等等。爱学生,不是盲目的爱,也不是迁就和放任,而是把耐心的教导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把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爱学生,不是只爱好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各种各样的学生;爱学生,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用心。

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二、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要让学生喜欢上你,就要具备有效的教学手段,高尚的品格,非凡的人格魅力,以上这些在本书中都有提及。例如,“教师要掌握有效教学的能力”,如今,不少老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视课余时间的“死磨硬泡”,想想我平时的教学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样靠“磨”出来的学生,也许一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往往后劲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才可能较自然的拓展教学资源,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得以提高,才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三、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激情

有人说激情、专业化和毅力是优秀教师三大特质,其中激情是最关键的特质,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成长的毅力、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我们都曾经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当老师的讲解不再吸引学生时感觉一节课时间很长、而当老师满怀激情,用生动的课堂教学紧紧吸引住学生时,我们就感觉到一节课的时间很短暂,师生其意犹未尽却已铃声响起,学生领会知识却不觉吃力。所以,激情是让课堂充满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激情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感性十足,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全身心在投入到听课、思考和体验中。该书提到,激情是教师修养、素质和能力的沉淀,要做到激情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豪情万丈”。只要一进教室,就会忘却生活中的烦恼,进入教学内容的情景和角色,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听者得到一种享受。其次,激情需要教师“身怀绝技”。教师专业水平高,有特色、有创新;对教材烂熟于胸,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时洒脱自如,效果自然会好,从而赢得学生的赞叹与钦佩。再次,激情需要教师“满腹活水”。这就需要教师思维敏捷、热情奔放、知识广博。为此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勤读书、勤看报、勤写读书笔记、勤做资料卡片、勤反思领悟。总之,是一个“勤”字引入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这是保持教学激情的根本所在。从该书我体会到,尽管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但在教学中离“激情”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知识不够广博,不能尽情的广引博论。二是思维不够敏捷,无法做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妙语连珠”。三是在运用教学方法上没能做到得心应手。四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效果不能满意。今后,还是要从“勤”字上下功夫,多学、多写、多思考努力提高工作实效。

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的不再孤独,豁然开朗。用爱心,诚心,真心,对待教育事业,对待我的学生,献礼学校二十岁华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6140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