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组织中,报告都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它需要我们具备分析、整理和表达的能力。在写报告之前,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借鉴其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报告撰写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调研报告篇一
xx市xx卫生院位于晋豫两省交界、沁北12公里处的xx镇,辖区共有12个行政村,19个一体化村卫生所,4.5万人口。
xx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医院现有离退休31人,在岗职工61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财务、后勤人员17人;学历:大专23人,中专34人;职称: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11人(主治医师5人,主管护师4人,主管药师2人)。设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7个,检验、b超、心电、放射医技科室4个,新农合、防保科、药房、收费、财务科、一体化办公室等共计8个后勤辅助科室。综合住院部核定49张床位。
医院现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摄影(dr)、全细胞分析仪、彩超、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
20xx年全院总收入493.5万元,业务收入255.5万元(其中:药品收入175万元,药占比68.5%),财政补助收入238万元,总支出571.7万元,收支结余-85.7万元。住院病人700余人次,门诊诊疗6万余人次。
20xx年全院总收入576.9万元,业务收入314.2万元(其中:药品收入184.4万元,药占比58.7%),财政补助收入259.7万元,总支出600.7万元,收支结余-23.8万元。住院病人798人次,门诊诊疗10.2万人次。
(一)医疗工作
1、退休人员负担重:医院现有退休人员(含提前退休)31
人,除养老办发放的基本工资部分,由医院负担的提前人员工资、退休人员生活补助和社会保障金等费用,每年需医院承担支出约70余万元,医院负担过重。
2、医院历史欠债多:医院20xx年前被认定而未偿还的债务余额为74万元,20xx年以后医院为了发展和改善就诊环境而欠下的工程款和设备款80余万元,二项合计欠款150余万元。
4、缺少特色专科:没有有效的吸引病人就诊的手段,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大点的村卫生室。
(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网络系统慢: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系统速度慢,影响公共卫生服务档案工作的录入。
2、人口问题:xx辖区有人口4.5万人,但公共卫生服务拨款人口只有不足4万人,其中道口村、邗邰村、官庄屯村、石庄村的部分人口在xx辖区常住,但户口在常平乡,另一部分在辖区企业家属院和长期经商的常住人口,虽由有建档,但拨款却不能到位。
(三)一体化管理工作
一证多室和无证诊所问题:xx辖区xx村、xx村、xx村人口多、村医人数多,由于村医之间有矛盾纠纷,在合并后而又重新分开,出现了一证多室现象,还有牙科诊所存在无证经营问题,由于卫生院对辖区村室的管理只有监督权没有执法权,使得一证多室和无证诊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1、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打破以药养医格局。
20xx年10月份医院购进彩超和dr,设备的成功引进,有效的改善现有的医技诊断水平,使原本因为不能确认或诊疗条件差而没有就诊的病人也可以不需转院就诊。10-12月份三个月的医技检查、治疗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的转变,药占比逐步下降。以后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打破以药养医的思想观念,使医院的收入逐步优化,实现药占比小于50%的目标。
2、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建设。
利用送出去、请进来、与上级医院技术合作等方式,派出专门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前期采用与上级医院合作的方式,聘请老中医对医院的年青中医人员实行“一带一”模式进行培养。争取早日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中医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好中医肝病、理疗、针灸推拿等特色专科,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将医院退休人员工资和历史债务由财政负担。
由于医院的退休人员工资和历史债务负担过重,使医院无力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发展和解决职工的待遇问题,退休人员工资和历史债务由财政负担由财政负担后医院可以轻装上阵,健康快速的发展。
4、实现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经营理念。
利用医院购进新设备、新技术的优势,积极与村医结合,将在村卫生室不能检查和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介绍到卫生院就诊治疗;主动与上级医院结合,将上级医院确认的常见病、多发病转回到卫生院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卫生院的医疗收入,又可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5、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确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改变主抓业务收入工作思路,向业务收入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手抓的目标改变,由防保科和一体化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主抓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各有关科室配合的模式。防保科和一体化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上,以保证此项工作全面高质量的开展。
6、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打破传统服务模式。
打破区域界线,按照公共卫生实际建档的人数进行拨款,确保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7、加强对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力度。
加强对一体化村卫生室的监督和管理,平时加大监查力度,对一证多室和无证诊所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对有困难的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结合,决不姑息,坚决予以取缔,确保辖区内的医疗秩序。
20xx年xx月xx日
卫生调研报告篇二
肥西县是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之一,自11月1日正式实施,已运行近五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县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由的81%上升至的95%。-,全县新农合资金支出9751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9029万元,补偿186818人次。统筹资金支出包括住院补偿7836万元,住院分娩补偿551万元,慢性病补偿154万元,村卫生站观察治疗(门诊统筹)补偿488万元。统筹资金使用率平均为90%,受益率平均为7%,补偿比平均为30%。我县共有690257位农民参加新农合,1-6月,新农合资金支出2605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2364万元,补偿35400人次,家庭账户支出241万元。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县”称号。
(一)加强领导,保障新农合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全县70多万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件大事。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把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县分别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县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合管办设在乡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长兼任,每乡镇安排1名专职经办人员和1名兼职财会人员负责新农合的审核、报批、兑现、记账等工作。试点过程中,我县经办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新农合工作需要。
(二)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我县对新农合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持资金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强化资金筹集。我县农民入保金的筹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卫生部门配合,收缴入保金时,由乡镇合管办开出专用收款收据,登记发放《合作医疗证》,填写参合农民登记表。各乡镇合管办在本乡镇金融机构设立新农合专用账户,收取的入保金及时存入专用账户,在筹资结束后全部汇入县新农合资金财政专户,与县合管办办理结算手续。今年3月底,我县顺利完成二次筹资工作,新农合筹资总额提高到每人100元。严格资金管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由县财政局管理,新农合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金支出需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审批方可拨付,县合管办将每批补偿人数及金额制成报表,报卫生局和财政局审批,审批后,资金由收入户转入支出户,县合管办将资金从支出户拨付给各乡镇合管办或定点医疗机构,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保证了资金的封闭安全运行。
(三)适时调整政策,逐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我县在新农合制度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农村部分常见慢性病、村卫生站观察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将起报线由300元降至200元、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至3万元。,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全面提高报销比例;,筹资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00元,我县新农合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取消家庭账户,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慢病病种,将新农合基金划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两部分,分别为人均80元和人均20元,推行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年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通过不断调整,新农合政策逐步完善,资金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参合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
(四)优化办理程序,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在方便群众就诊方面,参合农民小病可以就近在村卫生站治疗,并可以获得一定补偿,做到小病不出村;在县内就诊不受级别限制,参合农民可以任意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须办理转诊手续;到县外就诊只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办理转诊手续时,乡镇合管办以一封信的形式书面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在费用报销方面,在县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农民出院后将报销材料交到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直接给予补偿。参合农民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出院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补偿费用,当场审核并兑现补偿金,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限补偿。
(五)推行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从开始,我县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实行乡村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有机结合,将村卫生站作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派出机构,参合农民患病在村卫生站观察治疗可以获得20%的补偿。5月起,我县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即按照人均20元标准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门诊统筹基金,用于补偿门诊费用,单次门诊费用补偿封顶额为10元,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使用”的办法,以控制医疗费用,保证门诊统筹基金安全。
(六)实行全程监管,严格控制医
疗费用。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在着力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一是实行身份核实,防止冒名住院。参合农民住院治疗时,需携带《医疗证》、《身份证》,由经治医生和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共同查验,防止发生冒名顶替。二是现场核查,加强日常监管。由县合管办每月安排一定时间抽取部分报销材料与医疗机构原始材料进行核对,并通过电话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报销情况进行调查。三是提高管理手段,防范虚假票据。,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医疗收费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据而出现的弄虚作假漏洞。四是实行三级公示、加强事后监督。每批新农合补偿情况都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社会各方可以通过公示来监督补偿情况。五是建章立制,明确处理办法。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行为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处理规定。六是定期考核,明确奖惩。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每季度考核1次,将考核结果与10%管理保证金挂钩。七是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包括推行单病种限额收费,限定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核定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人次,建立病历和处方评审制度的,通过多种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几年来的工作表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较为平稳,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通过对参保农民直接补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护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新农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保农民得到实惠,新农合工作得到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三是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四是新农合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和办事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适应新农合工作需要。通过我县几年来的实施,我们体会到: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多部门配合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基础。二是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关键。三是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保障,新农合工作须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共同推进。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还未建立有效、便捷、稳定的筹资机制。虽然筹资难度大大减小,但筹资工作量仍然较大,筹资成本高。二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难以监管。我县新农合基金支出近一半用于补偿在县外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但受隶属关系的制约,我县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监管。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一)探索符合政策和农村实际的农民参合筹资机制。加强相关政策调研,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多途径探索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的`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如试行参合农民委托农村金融机构或村民委员会代缴,也可以由政府委托村委会代办、由参合农民自己主动缴纳,或是一次筹资,多年使用等。
(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力度,完善单病种限额收费管理,从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降低农民负担,减少新农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历与处方评价制度,定期抽取定点医疗机构病历和处方,由新农合专家委员会集中对其评价,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三)适应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加强管办体系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加强各级管办队伍的能力培训,着力提高管办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新农合管理软件,并与医院管理系统对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对于引导农民在基层就近就医、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和合格卫生站的建设,重点培训好乡、村两级卫生人员,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卫生调研报告篇三
姓名:
学号: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定向(2)班
自20xx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3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xx〕56号)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xx〕2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我校高度重视对订单定向生的培养工作。实践证明,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从20xx年开始,我们学校已经为多个农村地区输送了大批的医疗人才。
本着“下的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宗旨,我校为让订单定向生提前了解农村卫生现状,让日后可以更快的融入工作,展开了“订单定向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我们选择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了大量、丰富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总结和整理,得出具有重要有意义的结论。本次访谈我们采用的是典型调查发,分别对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尽可能全面地剖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共谋改进农村医疗水平大计。
在访谈人群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分别对卫生院不同职位的卫生人员、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和两个村卫生进行访谈。
全乡的医疗点规模都很小,除了一家乡级卫生院之外,其余的很多诊所虽然是打着村级卫室的招牌,但实际上全属于私人性质的诊所,自负盈亏。大部分的诊所装置都比较简单,除了最基本的必备器械,如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表等外,很少看到一些高级的器械。室内有板凳和长椅,不少卫生室和诊所还有两三张病床。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村卫生室的药品种类都比较少。如富城卫生所里常用药只有30种,其中包括急救药4种,而在半径村卫生所常用药品种类就更少了,仅有28种。
现状三:居民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不信任
据《普通民众调查问卷》,多数人选择去卫生院就医的原因是较近,而就诊病症一般都为感冒等常见疾病。稍微较大一点的疾病都会选择去三甲或三甲以上的意愿就医。他们都认为卫生院的医生技术、检查设备、环境条件、服务态度都不如县级医院。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了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定向培养全科医生
在养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时,应充分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从其服务特性来看,
的全科医生的要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要大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认为,可以将全科医生专业纳入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当中,即我们现在所在的专业,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大量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定向生要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医院、生源所在地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保证毕业后定向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5年以上,这样既可以解决基层缺乏医疗专业人才的困境,又能够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还有助于扩大就业。
策略二:鼓励和吸引人才政策。
鼓励和引导优秀高等院校医学生、优秀退休医生和城市富余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工
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比如,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满5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我建议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医疗专业人才的状况,除了要求专业医学生深入到基层服务,是否也可以建立大学生人才到基层锻炼的流动体系。比如,应届毕业医学生必须有在基层医院工作一至两年的经验之后才有资格报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城市大医院必须从这些有在基层医院经历的大学生中招录医务人员。这样既可缓解目前城市就业的压力又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问题。
策略三:人才保障政策。
资力量那样来满足基层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首先应给予基层医疗机构自主的人事权与足够的人员编制,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不足、人员选择不自主的问题,使医疗机构能够选择真正需要的人才并给予其编制,使他们得到相应的保障,有利于在其岗位上安心工作。其次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按时到位将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列入财政统一支付。还有政府应给基层医生实施医疗责任保险金,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并出台相关制度给予保障。同时新医改方案明确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卫生院非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一般不得超过职工总人数的20%。今后未取得普通中专学历的乡镇医生要逐步退出医生岗位,不予执业再注册,其岗位由应届医学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方式方法,逐步将那些无能力的医务人员替换到不重要的岗位,这样的规定肯定能激活整个医院的医资体系。策略四: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
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建立竞争制度,克服论资排辈倾向,允许有才干的人脱颖而出。要坚持定期考核,明确用人标准,鼓励毛遂自荐,实行竞争上岗,这样就可以使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发展机会,使医院产生吸引力。
策略五: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在分配上体现出贡献大小是对人才价值的承认,对于吸引人才有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医院管理体制,不宜在基本工资方面拉开差距,但可以采用诸如奖励绩效工资、单项奖励等办法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策略六:建立稳定骨干的人事管理政策。
扎实培养和使用好本单位的人才,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型人才整合系统。在培训、提升、工资奖金等方面对有贡献的人员给予倾斜以鼓励优秀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策略七: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资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不准的问题,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这二级医疗机构建设装备应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乡、村二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策略八:争取各大医院的支持,使其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一方面大医院要组织本院有资质的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相关培训,比如:巡回办班、专题讲座、手术示范等;另一方面各大医院要为进修人员开通进修绿色通道,实施减免进修费用,分期分批组织基层医生到本医院进修全科医学。同时,要建立制度,保证形成长效机制,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要把培养基层医生列为大医院的一项日常工作,必须保证基层医生进修一段时间后诊疗技术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人员的信任度。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
的机会,真诚感谢基层卫生人员及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卫生调研报告篇四
辖区内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卫生室的基本情况
办公地点就在自己家中,自从20xx年底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就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小泉村卫生室原乡医彭丽萍,女,1952.12.24出生,现年60岁,原来卫生室的办公地点也在自己的家中,近两年来,一直住在湖南省长沙市的儿子家带孙子,卫生室已经停业了。
2.村医的基本情况
现有乡村医生22人,男村医13人,女村医9人,30-45岁含45岁有xx人,45-60岁含60岁xx人,60岁以上2人,其中男性60岁以上1人,女性50岁以上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0人,中专学历7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人,具有乡村医生证的20人。分布:附表(不含4个退休)
1.医改前收入大概情况:马安2万元,甘鲁6万元,栗林8万元,渡船12万元,湖场9万元,小泉1万元,河背4万元,石子岭3万元、石子岭卫生站3万元,紫潭村2万元、紫潭齐心服务站5万元,雨坛村4万元、雨坛村永利服务站5万元,窑嘴村3万元、窑嘴服务站3.5万元。
2.医改后收入大概情况:马安2万元,甘鲁3万元,栗林
2.8万元,窑嘴村2.7万元、窑嘴服务站2.5万。
1.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打工,农业人口在逐步减少,真正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不足40%。很多乡村医生的经济收入已经低于当地务农群众。
2.乡医队伍的年龄偏大,业务学习机会不多、知识更新衔接不上,行业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规范,患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多数村医不能胜任目前的各项工作,在百姓中的地位无形下降。
3.乡医在医改前大多是半工半农,医改后既要行医又要承担繁重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相比下,她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相称。
4.目前国家没有具体的政策来确定他们的身份,养老是他们的.一块心头病。(20xx年区政府出台乡医养老保险政策,因上缴费用较高,我镇大部分乡医不愿办理)
5.同在一个乡镇的乡医,由于他们的业务水平、人缘关系、地理位置等不同,收入很大差异,人员调动难。
6.医疗风险无法承担。
7.现在的大中专医学毕业生不能正确对自己的定位,没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不愿意做基层卫生工作。以致基层卫生工作后继无人。
想很难接受。
1.乡村医生收入有待提高
医改前乡村医生待遇主要从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获得,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性提高。现在实现基本药物制度、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尽管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与他们原来的药品利润比起来相差甚远。如果政府的补贴、公共卫生服务工资及医疗服务收入等加起来在3000元/月,作为一名乡医来说,基本可以养家糊口,也可以起到暂时稳定乡医这支队伍。
2.对村卫生室建设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村卫生室绝大部分由乡村医生自行筹资建设,部分村卫生
3.尽快想法改变乡村医生农民身份,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加入乡医的队伍,每月给予一定的休息时间。
4.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使老百姓的意识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大对村医的系统培训和“洗脑”,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卫生调研报告篇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始终把土地整治工作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土地置换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其城管局所驻的镇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户,16个村民小组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小组有:河边、学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车站及邱屋、杨屋等。虽然工作队进驻后与镇、村一起不定期进行装运,但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扰及村民素质的问题有待提高等客观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三送”工作队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只注意农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村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老屋小组黄日春等2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工作队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到206国道改建后,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相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队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统筹城乡发展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各地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市政府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和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县政府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市、乡财政应对垃圾运输和养护保洁经费予以保证;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重视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以市(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将农村环保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五)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前,应锁定有限目标,在统筹规划建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同时,把垃圾集中处理作为新农村环境整治的切入点,加快推进覆盖市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或实行垃圾分片划区集中处理;在缺乏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鼓励农民开展简易、有效方式处理。
卫生调研报告篇六
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xx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xx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xx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 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xx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xx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xx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上栗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xx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 由县卫生局按照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 “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定地推进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行纵向联合,县乡村对口管理,对口帮扶;实行一级管一级,村卫生室(所)接受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接受县医院管理;倡导一级帮一级,县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村卫生室(所)。通过横向互助、纵向联合,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情况下,全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4、强管理,监督制约是保障。率先实行“乡镇医院直补”后,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质疑,担心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新农合资金的跑冒漏,但上栗县用完善的医疗卫生监督制约机制打消了有关专业人士的顾虑。县卫生局规定,县、乡、村要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并于每月5日前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帐,不定期对补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坚持报销费用卫生、财政双印鉴制度,形成了财政管钱、卫生管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客观了解和掌握新农合情况,该县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农医所、定点医疗单位的费用补偿、基金管理及医药费用控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反馈,检查结果在全县通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杜绝医疗中的腐败,上栗县将监督制约机制渗透到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常监管和定期巡查相结合,自我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为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投资三十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局域网,对医疗卫生收费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执行定期巡查制,每半年由县牵头,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严重的予以处分。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拒收“红包”的签名活动,各医院向患者发放行风监督卡片,公开系统内八项行风纪律、八项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通过教育整治,严格监管,使医务工作者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位,自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基本杜绝了收受“红包”,开大处方拿“回扣”的现象。
卫生调研报告篇七
为了较准确地掌握我省环境卫生行业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的状况,以及各地财政对市容环卫的投入情况,我会对本会环卫会员单位所在市、县、镇环卫状况、环卫投入等进行了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1)当地环卫基础设施、环卫装备情况;(2)财政对环卫投入情况以及卫生清洁服务费与垃圾处理费收缴情况;(3)环卫职工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情况;(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调研采取表格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卫基本情况调查表》、《环卫经费情况调查表》、《环卫职工待遇情况调查表》和《垃圾处理设施调查表》四个调查表格,发放给各地环卫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走访了揭阳地区的揭阳市、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和惠来县;茂名地区的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电白县;清远地区的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清新县、连山县和连南县;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市。并对126个环卫会员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格113份,回收率89.7%。
调查结果按调查项目要求采用e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按《""广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广东省片区划分进行片区比较分析。
片区的划分按照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经济及人口规模,分为以下四个片区:珠江三角洲片区、粤北片区、粤西片区、粤东片区。
珠江三角洲片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个地级以上市整个行政区域以及江门、惠州、肇庆等3个地级市的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面积约5.4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30.62%.
粤北片区包括韶关、清远等2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0.79%。
粤西地区包括茂名、湛江、阳江、云浮等4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江门市所辖的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和肇庆市所辖的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土地面积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2.63%。
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河源、梅州、汕尾、潮州、揭阳等6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和惠州市所辖的龙门县,占广东省面积的4.8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6.97%。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环卫管理体制
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广州市为政府行政部门外,地级市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属下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1个地级市中只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梅州、汕头、茂名、阳江和清远有全市的环卫专职管理部门,其余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设局等)内设机构的一个部门负责(或兼管)。其它市(区)、县的环卫管理部门基本为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多数管干一手抓。
2、环卫运作模式
我省环卫现有的运作模式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种是管干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求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市环卫服务,同时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这种模式以中山市为代表。一种是"一把扫"扫到底(包括内街)的模式,它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管理部门有较强的内部管理统筹能力,这种模式以清远市为代表。还有一种就是分级管理模式,市(区)、县环卫管理部门负责道路、公厕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街道(镇)办事处负责街巷、居住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这种模式要求各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环卫主管部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但目前许多地方仍未能解决交界接壤区域相互扯皮、协调难的问题。这种模式在省内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3、环卫行业服务现状
我省环卫行业服务现状可分为两部份:其中环卫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业清洁服务基本已企业化、市场化;但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仍以事业单位为主,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以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运作,比以企业方式运作费用相对要低些。
我省城市环卫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部份,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级政府的补助;二是居民、单位交纳的清洁服务费、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费用。
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并运营大型的垃圾处理设施。
1、政府对环卫经费的投入
环卫投入指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投入的经费。
调查显示对环卫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上的投入,主要在城市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方面。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应该肯定珠三角片区比其它片区大,尤其是城市里的设施建设规格高,设备装备充足。其它片区地级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装备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化"推进,出于"民心工程"的考量,对可作为其标志物的环卫设施如公厕等的建设正逐步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尽其所能给予投入。但对于其它环卫设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关注则相对较差。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除珠三角片区已建成有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厂16座,其它片区暂时没有,我省的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珠三角片区建有符合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11个,但管理水平与其大手笔的投入相比则要逊色得多。本次调研珠三角片区填埋场只有5个达到、1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北片区填埋场只有2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东片区只有3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西片区无一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根据建设部《关于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情况的通报》建城32号)。
目前我省21个地级市中尚有个别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云浮、珠海、韶关、阳江市的填埋场在内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中的梅州和河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预计可投入使用,茂名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进入规划环评阶段,汕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暂时还没有起动。部分地级市的填埋场扩建工程也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因此我省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确实还需下大功夫。
一般地说,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主要包括的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这是环卫日常工作的主要项目,占了日常经费支出的大部份。如果从环卫经费支出中删除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剩下的作为日常费用,按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其它费用开支的权重分别为0.45、0.4和0.15计算,可以发现各地投入清扫保洁的平均费用最高不超过7元/平方米&8226;年,最低仅为0.6元/平方米&8226;年,平均在2.1411.21元/平方米&8226;年的范围。珠三角片区的投入明显高于其它片区,其中以广州市的投入最大,这与广州市作为南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市容环境卫生要求高有关。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费用方面,珠三角片区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费用显然比其它地区高,其中以佛山地区的平均费用最高,这些大概与珠三角的城市化扩大,运输距离远,可利用土地缺乏和生活垃圾处理理念的转变有关。
数据显示我省大多数城市在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城建[1994]238号)第四条规定"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所需经费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需要,每年适当增加或调整。"一些城市市区范围扩大了几倍,人口增多,清扫保洁面积不断扩大,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可相应的环卫投入却没有增加,使得城市日常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维持在较低水平。
我省许多城市的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或有意回避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是一项政府必须为市民提供的公益性、社会性服务事业,没有实事求是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环卫成本核算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因而在环卫日常维护的投入上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致谈到环卫体制改革,有的政府官员就盲目地认为环卫作业市场化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而从没有分析过当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时,政府可能减少的是哪些投入,可能会增加什么费用,它们的平衡点在哪里。因此不少地方在环卫作业招标中无根据地采用"价低者得",结果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上不去,出现市民投诉多,环卫工人上访的尴尬现象。
2、环卫专项收费
环卫专项收费指的是城市环卫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经物价部门批准对城市居民和单位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清洁服务费。
我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财政收入欠佳,对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日常维护费用的投入往往不足,靠环卫专项收费补充。由此可见,环卫专项收费在维护城市市容环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的结果表明:超过40%的城市,市容环卫支出的30%以上来自环卫收费(其中约19%的城市甚至超过50%)。这既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有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虽然环卫专项收费有法律依据,并经各地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收取,但环卫收费难,不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困扰各地基层环卫部门的难题。
基层环卫部门费了很大的力气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工作:主动配合政府及物价管理部门调研,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收费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以优质服务赢取市民对环卫收费的支持;加强与职能部门、媒体、社区、相关单位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宜传、收费代理等;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指导依法收费,与法院做好沟通工作,将收取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法律依据提交给法院,争取法院支持环卫部门通过法律途经解决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甚至个别单位恶意欠费问题。这方面南雄市和丰顺县曾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一是使市民懂得环卫收费是合理合法的,增强了缴费自觉性;二是给欠费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减少了拖欠缴费的现象;三是提高了收费率,保证了环卫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环卫基层往往把法院作为是环卫专项收费依靠的最后一招。
然而11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五华县环卫所与曾雪泉城市卫生服务费纠纷一案的批复》指出"五华县环卫所依法取得《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根据县政府的规定和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标准,曾雪泉拒绝缴交垃圾服务费,五华县环卫所作为五华县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单位,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本案争议不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纠纷,不属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这个批复已成为各地法院受理环卫专项收费纠纷的一个案例。这也提醒了我们的政府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环卫专项收费纠纷依法是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解决的。但正如南雄市环卫所的法律顾问指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只是根据国务院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尽管我国政策法令早有对污染物"谁产生,谁付费"的法定原则,但对环卫专项收费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纵观我省的环卫专项收费的相关法规,没有一个对拒交环卫专项收费作出行政处罚的详细规定。因此各地的收费操作基本上是缴费义务人自觉的就收,拒交的就不收,最后形成了收多少算多少的尴尬局面。这对自觉缴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不公的反映。
卫生调研报告篇八
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全县现有公立县直医疗机构3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所(室)199个,个体诊所22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845人,县直单位622人,乡镇卫生院179人,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人。
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医疗设备总价值4615万元,其中核磁共振、ct、彩超、全自动生化血球分析仪等3000元以上的医疗设备由 20__ 年的312台(件)增加到 20__年的 527台(件)。
住院床位由 20__ 年的475张增加到 20__年的700 张,其中县级485张,乡镇2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4.16 张,全县医疗用房总面积76080平方米。
卫生服务状况: 20__年全县门急诊总数86.59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58.32万人次,乡镇卫生院28.27万人次) 同比20__年增加6.78 万人次,增长了9%。全县住院病人总数33526人次(其中县直医院22502人次)。县级机构病床使用率93%,乡级机构病床使用率95%。
两个费用控制:20__年县医院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88.37元(市控指标88.41),平均住院费用3272.98(市控指标3273.88); 县中医院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77.6元(市控指标77.86),平均住院费用2661.66(市控指标2667.73)。20__年全县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 828例,漏报率0;全县常规免疫规划接种达99.6%;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8.88%,婴儿死亡率5.42‰,孕产妇死亡率0/10万。
居民健康状况:20__年全县人口平均寿命76岁,全县人口出生率14.45‰,死亡率7.37‰,自然增长率7.08‰,婴儿死亡率5.42‰。
二、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成效
(一)认真落实医改政策、城乡一体化服务稳步推进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20__年参合农民17.70万人,参合率99.80%,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其中20__年全年统筹资金 6799.67万元(本年度基金6081.79万元、上年度结转717.88万元),支出5727.30万元,全年新农合住院病人25937人(次),住院率15.82%,同比去年下降1.53%。20__年住院病人最高补偿限额达10万元(城镇居民6万元),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47%,参合农民大病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近四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9200多万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4290万元),新改扩建项目有县医院病房大楼、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县中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县医院和中医院儿科、产科病房标准化建设、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及环境污水改造项目、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等。通过项目实施,新扩建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34591平米,改造医疗用房 2150平米,全县医疗用房总面积76080平方米,80%的村卫生所完成规范化建设。二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设备配备逐步完善,临床检验能力得到提升。四年来,全县投入设备更新资金达2800多万元,其中争取省级项目资金2100万元,自筹投入700多万元,为县乡卫生机构配备生化、彩超、放射及救护车等检验及院前抢救设备,加强完善了医疗单位急诊室、手术室和村卫生所设备配套建设。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四年来,共选送县级医院专业人员到省市进修培训60多人,基层单位57人参加全科培训,其中6人参加全省骨干全科医生培训,完成了308名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任务;努力培养和充实卫生人才队伍,20__年以来共招聘大中专毕业生70人,充实各医疗机构,20__年岗位招聘17人面试合格将进入体检程序;招聘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毕业生4名,委托定向培养本科生10名,大专生5名,中专乡村医生10名。
关于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从20__年3月1日开始,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县10个基层医疗机构和 5个村卫生所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平均达286种,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达83%;20__年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医疗用药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基层医疗机构累计销售药品1128.95万元,让利群众168.34万元。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和服务基本到位。截止20__年4月底,全县共建立电子档案 16.44万份,达95%;0-6岁儿童规范管理20900人,孕产妇管理988人,65岁老人规范健康管理1.88万人,达91.59%,高血压 1.67万,糖尿病人3783人,重性精神病533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11万余份。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1、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落实艾滋病、结核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做好甲型h7n9、手足口病、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狠抓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管理。20__年全县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828例,比上年同期上升7.25%。全县艾滋病、结核病、h7n9、霍乱、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均得到有效控制,肺结核系统管理率达100%。
2、推进妇幼卫生体系建设。一是认真完成妇幼保健惠民任务,从20__年开始,每年免费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20__例、免费农村孕妇和低保孕妇产前筛查 800例、免费叶酸增补1300例,以及每两年一轮的城乡已婚低保妇女免费常见妇女病检查项目完成1700人,完成率100%;认真做好欲婚青年免费婚检,三年来共完成6119对婚检任务,婚检率100%;二是强化产科质量管理。20__年七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8.59%,产妇住院分娩率 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2%,孕产妇死亡率为0,20__年全县接产总数3505人次。三是积极组织实施“母婴平安120”项目。项目自实施以来累计为农村妇女,儿童发放救助资金达212万元,发放实用物资价值500万元。
3、积极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三年来共为全县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加强免疫6657人次,免费治疗结核病涂阳病人115人次,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350人次,完成农村家庭卫生改厕3650户。
4、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牵头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全县餐饮服务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加强职业病监管力度。严格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建立完善乡村卫生监督协管机制。
三、卫生事业发展存在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卫技人才形势严峻。
我县医疗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突出在三方面。一是人员紧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编制636人,其中在编人员346人,人事代理198人,其他临聘人员64 人。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179人,其中在编人员89人,人事代理38人,一体化人员14人,其他临时聘用人员88人。二是高端人才缺。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少,关键岗位缺人,缺乏学科带头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52人、中级职称140人、初级职称275人;本科学历107人,大专学历 216人,中专学历259人。乡镇卫生院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83人,无职称72人;而且乡镇卫生院外科、妇产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普遍缺人,导致多数乡镇未开展相关诊疗工作,如东平院崭新的彩超机、_光机阁置,没人会使用。三是进人难,留人更难。近二十年,我县没招到福建医科大学毕业生,政和籍的临床医学本专科毕业生不愿意回政和工作。原因在于我县医疗机构待遇偏低、无法直接入编。基层卫生院更是人才短缺,编制179名,在编仅89人,大量使用临时人员,如杨源卫生院编制16人,目前在编仅2人,只有院长具有执业资格。另外,我县石屯省级工业经济开发区是我县发展工业经济的重大产业平台基地。入园企业54家,已投产8家,年内将新增用工4600人,预计未来人口将达5万人,对公共医疗卫生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现有的石屯卫生院床位仅21张,在编医务人员仅14人,远不能满足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医疗需求。
(二)政府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医改政策的实施,中央加大了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一些配套资金没能到位,造成医疗机构负债经营。如县医院新病房大楼建设资金缺口达一千万元,更造成设备更新与添置困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拔付不足,卫技人员待遇偏低。县财政未按核定编制数拔付人员工资,如杨源卫生院编制16人,县财政仅按在编2人拔付人员经费,(今年财政给乡镇卫生院每个临时聘用人员增拔3000元),因人员短缺,大量聘用临时人员,他们工作辛苦,月薪仅1600元,待遇太低,辞职频繁。尤其是20__年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药品零差率)制度后,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绩效考评奖金、社保医保及退休人员双基调节费等经费与事业发展资金显而不足,目前占乡镇卫生院三分之二人数的一体化人员和临聘人员的工资始终未能提高,同工不同酬,极大地影响员工积极性。
(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有限。
特色学科不突显,中医院没有特色学科,县直医院基础科室也薄弱,且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新技术项目缺乏带头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低,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较突出。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卫生设施条件不够齐全,卫生技术人才匮乏,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如高山区、半高山区的镇前、澄源、杨源、外屯卫生院急救及重点专科建设极为薄弱,产科建设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没有妇产科医生,妇幼保健工作无法开展,如遇产科急诊,尤其是边远的澄源乡转送病人需较长时间,极易出现医疗纠纷问题。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人严重,安排不出人员到上级进修,致使业务能力无法提高。
(四)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能力亟待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是面向大众的,也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而我县妇幼保健、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人员编制紧张、基础设施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卫生服务有效开展。群众重看病轻防范意识一时难以改变,对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高。
四、整改意见与建议
卫生事业是民生大事,事关全体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党和政府必须高度的关注,尤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以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整改建议:
一是制定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对接“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我县卫生事业特点,应从政策、资金、人才、职称及激励机制上,科学有效地制定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政府和卫生部门运转方有预期目标。以进一步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快速而持续发展,为全县人民身体健康提供良好优质的卫生医疗条件。
二是深化改革健全机制。
卫生事业要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让制度管人、让机制激励人,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刻苦钻研医术,提升技术,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县医院为求更好的发展平台,从七月一日起已由__市第一医院托管,他们派领导与优秀的骨干医生座诊,支持县医院的发展。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弘扬白求恩精神,正医风讲医德,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杜绝“拿红包、开大方”等不正之风,共创和谐医患关系。
三是政府应加大对卫生事业发展投入。
由于卫生体制的滞后与历史原因,缺乏自身发展动力,加上设备不足、陈旧、老化,还有人员工资支付压力大,近年来负债沉重,影响了正常运转。各级政府应扶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随着事业发展与人们群众的健康需求,县直各医院与卫生院基础设施的改善,床位大幅度增加了,县财政应给予增加床位数的补贴,以缓解医院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三年来,卫生院资金更困难,人员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我县医疗机构要提升诊疗水平,也应添置一些必要急需的先进医疗设备,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促其更好地发展。
四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卫生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人才奇缺又青黄不接,应大力而有效鼓励和激励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所以应建立工资、职称、进修、住房等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我县卫生人才奇缺突出问题,要建立更优惠的政策把人才留下来,让他们干得好,有成就感。一方面,对现有的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医务人才每年要选送上级医学院进修、培训,提高他们的医术水平。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奇缺急需人才,对奇缺科室人才要以特殊优惠政策引入,如符合条件者,愿意来我县医院工作的可先入编,同时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等,让他们干好工作,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同时,还要邀请一些名医、专家来我县开展学术讲座。为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卫生人才发展基金”,鼓励创业的医技人员。并适时开展“__县名医”评选工作,增强他们荣誉感,提高他们知名度。同时,要稳妥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稳定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
卫生调研报告篇九
近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大改善,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不断促进我区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区卫生局工作安排,我深入留客、东户、西户、洛北、洛东、洛西6个村卫生室和李村镇卫生院,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区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并征求了乡村医生、普通村民对我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区人民医疗卫生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
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区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区、镇、村三级防疫网络。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镇卫生院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五)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体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镇卫生院药品实行统一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农村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
(一)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农村卫生队伍,一是学历、职称偏低,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调研中我了解到,卫生院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二是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缺编严重。由于人手不够,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部分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村干部在收钱,这些都影响着民心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加之每年的缴费会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统一采购和零差率政策的宣传,加强大病救助政策的宣传。加强“降消”项目政策的宣传。二是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加强《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的宣传。三是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度,不断增强广大经营者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全区医疗机构实际,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人才引进留得住。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二是加大新农合资金报补监管力度,避免新农合资金的流失。三是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工作。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
环境卫生作为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是城市居民生活习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城区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促进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xx月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城区环境卫生调研组对我县城区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到城管局、秀谷镇部分社区,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与保洁员、市民交谈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环卫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的城区环卫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卫生保洁体系,特别是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城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保洁队伍。县环卫所有环卫人员247人(其中干职工47人,县政府核定281个环卫保洁工作岗位,目前实有临时工200人),主要负责城区141.3万平方米主次干道路面(物业小区、小街小巷、社区除外)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压缩中转、公厕管护、街面卫生费及单位垃圾代运费的收取和卫生保洁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秀谷镇聘用了40余名环卫工人,负责城中村、小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我县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主要以人工清扫为主,机械化清扫为辅。从调研实地察看和居民平时反映情况来看,主次干道日常清扫比较及时,卫生比较干净。环卫设施得到较为明显改善,垃圾收运逐步由敞开式向密闭式转变。去年,县财政新购置了自卸勾臂垃圾车1辆、智能化移动式水平垃圾压缩箱6只、小型勾臂车2辆,密封式垃圾箱30只。环卫所现有各种环卫车16辆(南骏垃圾车2辆,压缩式垃圾车1辆,洒水车1辆,大型铲车1辆,小型扫路车1辆,摇臂垃圾车2辆,小型铲车1辆,平板式垃圾车1辆,自卸式垃圾车2辆,大型垃圾车1辆,小型可卸车垃圾车3辆),基本上采用密闭方式收运生活垃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次撒漏污染。目前我县生活垃圾运往左坊垃圾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处理。该垃圾填埋场建于20xx年,总库量为175万立方米,采用每日覆土的单元分层作业处理。全县城区目前日产垃圾量为100吨,按此推算,垃圾填埋场容量尚可满足3年城区垃圾堆放填埋。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多,加之“门前五包”和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未落实,我们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城区环境卫生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一是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市民随地乱扔乱丢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二是随意乱堆乱放垃圾。街道“门前五包”责任制未落实,沿街店铺、小摊点自家无垃圾桶,将垃圾扫在或扔在门前的道路上或绿化带内,增加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三是小区居民物业管理费随意拖欠,甚至不交,小区物业管理难于维持。四是丧葬活动沿路燃放鞭炮。沿路燃放鞭炮的丧葬习俗,弄得一些路段满地是爆竹纸屑、烟尘,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
2、城区内“卫生死角”依然比较严重。虽然城管等“创卫”部门曾多次彻底清理了垃圾死角,但是,因缺少长效管理机制,部分市民就近倾倒和乱倒垃圾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重新出现。一是生活垃圾死角比较多。在水塘、路边、墙角、荒地、山塝等地方垃圾堆积死灰复燃。如: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荒地上、体育场后面洼地、锦绣佳苑后面山塝上,暴露的垃圾堆重新出现,卫生较差。二是河道漂浮的杂物增多。丰收村民把瓜皮果壳塑料袋等垃圾倒入村内小港内或倒入丰收港畔,丰收港成了垃圾“清运航道”,塑料袋随处漂浮,有的甚至成堆。三是建筑垃圾乱堆乱放较为严重。工业园区周庄路旁、白马路旁、省道942路旁(消防队到瓦厂)等路段建筑垃圾、工业废料随意倾倒,时有堆积。
3、部分公共场所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一是部分住宅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地中海、金源一品等小区物业管理到位,小区清扫保洁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不少住宅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正常的物业管理制度,没有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甚至没有聘请保洁员,以至于出现垃圾无人扫,杂物随意堆,花圃成菜地,卫生脏、乱、差。二是小餐饮、夜市摊点周围垃圾较多。如象山北路及圆湖南路夜市和锦绣华城等地方小餐饮地面上垃圾随处可见。三是集贸市场清扫难度大,清扫力度也不够,环境卫生较差。四是一些沿街洗车场无排水设施,污水横流,影响环境卫生。如青云路、象山北路等地的洗车场产生的污水,影响道路环境卫生。
4、环卫设施配置参杂不一,环卫工人配备相对不足。一是科技含量高的环卫设施较少。目前我县只有一台小型扫路车,环卫清扫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清扫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今年就有一名环卫工人因清扫发生车祸);压缩式垃圾车、快速保洁车等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较少。垃圾中转站建设选点周边群众抵触情绪大,影响了建设进程。目前垃圾中转站只有3座,达不到工作要求。二是环卫工人工资偏低,招聘难度较大。我县环卫工人大多年龄偏大,每天起早贪黑,工作脏、臭、苦、累,工资待遇偏低,收入明显低于社会同类型劳动用工,仅与我县最低工资持平。环卫人员流动性大,招聘难度较大,难于保证环卫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县环卫所仅招聘到200名环卫工人,比环卫工作岗位配备数量少80多人,环卫工人数量不足,增加了其工作量。我县城区环卫工人人均日保洁工作面积为7200平方米,高于省住建厅规定的5600平方米。
5、相关部门对环卫工作协助支持不够。一是部分住宅小区环卫设施规划没有得到落实。近几年来,部分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没有按照规划设计配套建设环卫设施,工程验收后,住户阻挠在其房屋旁建设垃圾用房,摆放垃圾柜。如:xx、xx等住宅小区没有按照规划建设环卫设施。二是可利用垃圾回收率低,增加垃圾数量。因我县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市场垄断,废旧物资收购价格低,与前几年相比可利用垃圾回收率明显降低,增加垃圾清运量,减缓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实现的进程。
环境卫生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干净整洁的卫生不仅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还能愉悦身心,促进我县社会和谐发展。为巩固创卫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市民是维护与巩固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主力军。要确保城区环境卫生的长效治理,必须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营造一个支持环卫事业,捍卫环卫成果,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电视台应经常报道爱护环境卫生的典型事例,同时也要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学校应设立环境卫生课,开展“小手牵大手”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的“小手”牵动每一个家庭的“大手”,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三是严格要求公职人员自觉遵守卫生公约,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2、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建立并落实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责任制度,有效治理我县环境卫生的存在的问题。一是城管部门、秀谷镇、市管中心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区域,充实环卫人员,落实保障经费,建立打扫、收集、清运、“门前五包”监督巡查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清,任务明,防止发生推诿扯皮、工作断档的现象。对城中村和农贸市场等重要区域,尤其是无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餐饮夜宵摊点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并定期检查调度。二是加强队伍网络建设。秀谷镇要建立和完善居住区网络,帮助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楼长,明确其工作职责,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服务费,改变“你不交钱我不扫地,你不扫地我不交钱”的现状,形成“大家出钱出力,共创干净整洁家园”的风尚。三是垃圾中转站、垃圾桶要建管并重,摆放要规范,清运要及时,做到日产日清,不影响百姓生活。四是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秩序。县政府应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其市场秩序,从而减少垃圾清运量。五是民政部门要加强殡葬行业管理,推行文明殡葬,做好在城区沿路燃放鞭炮等行为的规范整治工作。
3、依照法律规定,加强环卫监督检查和管理。
城管、秀谷镇各社区、城中村应加强环境卫生监督巡查和管理执法力度,依据《xx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乱扔乱倒等违法违规的行为,该教育的教育,该劝阻的劝阻,该处罚的要处罚,做到一抓到底,绝不手软。
4、完善环卫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保洁资金投入,淘汰落后陈旧过时环卫设施,添置必要的科技创新环卫设备,如:大型垃圾清扫车、压缩式的垃圾车及快速保洁车等,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同时,县政府要增加环卫人员,减轻人均劳动强度,适当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确保环卫工人能招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对环卫系统干职工加班加点要实事求是,合理核定,适度放宽加班费用发放标准。二是新建居住区项目要科学规划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经环卫管理部门审核后,才能验收,交付使用。三是督促支持左坊镇加大垃圾填埋场征地力度,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一
根据《xx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并公布20xx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xx年度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是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20xx年全县新农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和谐xx建设,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原则,按照“政府负责,农民参与,县办县管”的工作方针和“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工作目标,本着“外树形象,内求质量”的宗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狠抓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加强基金运行管理,健全新农合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有效避免了医院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的.现象,确保了全县农民群众受益度不断提高,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平稳,整体运行势态良好。
1、加强领导,强化职能。20xx年,我办在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机关建设的同时,坚持“依法公开、真正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切实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实施,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所有工作人员配备了电脑、相关股室均安装电话及相关办公设备,为职工提供较好的办公环境。
2、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我办将应公开的工作和事务全部列入公开内容,健全了岗位责任、政务公开承诺、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办事时限、首问责任和监督评议等制度。成立了以瞿雪峰为组长,谭祖林、陈安平为副组长,范青明、吴煜钦、谭红艳、李艳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还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立了政务公开举报箱,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检查。同时要求各定点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收费项目及标准、补偿公示等都上墙公布等,使医院的一切行为都在“阳光”下进行。
3、深入开展,全面实施。20xx年,共有278339人次获得统筹基金补偿,补偿金额6716.2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33426人次,补偿金额5763.42万元,次均住院费用3318.4元,人平补偿1724.2元;定额住院分娩4706人次,补助金额303.78万元;大病特殊门诊补助1135人次,补助金额132.07万元;注射狂犬疫苗补偿10663人,补助金额183.51万元。补助人次占参合人数比例为57.8%,统筹区域(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为66.16%,整体住院补偿率为59.37%(两项指标分别超出今年省、市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的6.33%和6.2%),同比分别增加为8.6和7.3个百分点(去年县乡两级住院补偿率为57.56%,整体住院补偿率为52.07%)。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补偿160532人次,同比增长136.26%;补偿金额同比增加2319.78万元,同比增长52.76%;住院可报费用比例为88%,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住院人平补偿同比增加336元,增长24.2%。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再次出现了受益面上升、人均补偿金上升、可报费用比例上升、实际补偿比例上升、基金使用率上升、次均住院费用下降的良好局面。
20xx年,我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5条;政策法规类信息2条;规划计划类信息2条;业务工作类信息5条;统计数据类信息4条;其它类信息7条。
20xx年度,无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0xx年度,无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xx年度,我办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条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三是继续完善和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做到及时增删,确保信息公开内容的合法、全面、及时。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基础设施建设。
稳坪镇中心卫生院占地69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平方米,其中门诊建筑面积445平方米、病房建筑面积1099平方米,共投入建筑资金42万,其中县级补助21万、自筹资金21万。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正在修建中。
(二)医疗设备配置。
救护车一辆、20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监护仪一台、黑白超声诊断仪一台、全自动电动洗胃机一台、制氧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
(三)人才队伍建设。
2013年核准编制22人,现有在编人员15人,其中借调县医院1人,在编在岗只有14人。在岗13人中50--59岁4人,30--40岁4人,21--30岁6人。具有专科学历9人,中专学历4人,高中学历1人。在岗13人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2人,职业助理医师1人,无职业资格护理人员。卫生院聘用职工10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5人,分别在收费室、保洁、急救车和食堂岗位,其余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在临床和公共卫生岗位。我镇辖18个村卫生室和1个社区卫生室,19名村医生,具有中专相等学历3人、高中2人、初中4人、小学10人。其中:20--30岁2人,30--40岁4人、40--50岁3人、50--73岁10人。
(四)单位运行情况。
2013年共接诊门诊人次9538人次,门诊次均费用46元,住院人次1417人,平均住院费用495元,门诊报销费用30771元,住院报销费用467133元;医疗总收入1160571元。20xx年1--10月份接诊门诊人次9447人次,门诊次均费用63元,住院人次586人,平均住院费用669.4元,门诊报销费用176274.65元,住院报销费用269318.00元;医疗总收入987445.08元。
(五)急救及疾病服务。
1、疫情发生及控制情况。
20xx年110月份发生传染病感染性腹泻11例;所发生的传染病已及时上报,同时得到及时控制,未引起重大疫情。
2、重点疫情监测。
一是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一年来加强了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未发现疫苗针对性疾病;二是疟疾监测。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110月份完成血片57张,当地居民16张,流动人口41张;重点加强了流动人口监测,未发现疟疾疫情;三是麻疹病例监测:全镇18个村1个社区,110月份未发现麻疹疫情。
(一)入院程序较复杂。患者住院、买药、门诊等程序复杂,不便捷群众,导致群众轻病首选个体门诊。
(二)医疗技术待提升。医疗技术跟不上群众的需求,缺乏技术人才,不能让群众信服,留不住患者。
(三)医疗设备不齐全。条件跟不上未配备医疗设备的和配备的医疗设备未投入使用,基础设备配备差,难以解决大病不出镇的问题。
(四)部分卫生室禁止报销合医制度不合理。制止5公里以内的村卫生室报销合医,基药少,不便捷群众医疗,难以解决小病不出村的问题。
(五)服务态度需提升。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作风涣散,缺乏耐心给予群众讲透政策,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存在不公平现象。
(六)医生不注意个人形象。医生在上班时说话不文明,与医生的职务不相匹配,损害卫生院的整体形象。
(七)卫生保洁差。院内院外卫生差,住院部墙上到处乱画,床单换洗不及时,办公室规划布局不合理。
(一)技能培训强内质,补人才空缺。医疗技术是卫生院的生命,是留住患者最有利的后盾。当前,大病小病进大医院的现状已日趋严重,归根结底就是医疗技术的缘故,而医疗技术的来源无非就是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种。引进人才对于落后贫困的山区来说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通过个人关系或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填补人才空缺。培养人才也是强医疗技术的有效办法。要立足卫生院人才紧缺状况,通过引进专家进行系统性技术培训和送医疗队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医疗队的医疗技术,从而补人才空缺问题。
(二)专家坐诊增人气,提医院信誉。信誉决定卫生院的出路,如何提升卫生院信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多方关系或者高薪聘请专家莅临卫生院坐诊,与专家建立友好关系,派请专人配合专家医疗工作,以便技术学习。在专家不能抽身莅临卫生院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远程指导医疗工作。利用赶集天摆摊设点专家免费诊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将稳坪卫生院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卫生院信誉。
(三)健全体制有保障,强内部管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障,也是内部管理的载体。一是强化服务理念。牢记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放下面子、放下身份,与患者交心谈心,耐心详解患者的问题,主动关心患者病情,让患者入院有家感、出院有留念,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医患关系,而且还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服务要以平常心对待,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服务,杜绝情感、关系现象;二是强化医德修养。加强医生职业道德建设,时刻谨记个人行为代表卫生院行为,切实做到文明询问、文明诊断、文明医疗;三是强化制度管人。制定一套良好的.机制体制,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让制度深入人心,全院参与、全院监督,让制度在阳关下运行。四是强化开拓创新。立足基药少的问题,要在政策中找政策,吃透政策,尽可能将药物纳入合医报销,减轻患者负担,切实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精准定位谋出路,走特色医道。统筹全院,分析利弊,择亮点,抓特色,以点代面,全面铺开形成一套特色的稳坪医疗服务体系。比如,稳坪卫生院老中医何顺敖的中医医疗技术在全县名列前茅,我们就要抓住这一亮点,再聘中医一些专家,自组研发团队,再加上一套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稳坪卫生事业很快将走上正轨,重树昔日的雄风。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三
优秀作文推荐!今年,全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之后,我镇立即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现将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年初,镇党委、x对照区上提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建设内容和标准,迅速安排部署,夯实工作责任,区上会后,我镇在第一时间做了安排,制定并下发了《蟠龙镇20xx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重点突破、普遍提升”的工作思路,严格实行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各村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按照示范村、重点村、推进村的整治标准认真落实,全力推进。为使广大镇村干部充分认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x、必要x和紧迫x,我们利用镇村干部大会逢会必讲,各村通过广播、标语、横幅、板报进行了环境卫生的宣传发动,1—3月全镇共制作宣传横幅100余条,广播宣传1000余次,新建宣传环境卫生广告牌10个,刷写墙体标语300多条,印刷宣传单1000余份,通过宣传教育,为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更主要的是唤起了广大群众的参与x,为综合整治工作由被动整治向主动保洁,由x行为向群众行为的转变提供了良好舆论氛围。
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力求发挥综合效应,集聚效应。按照整治要求,我们着力从示范村,重点从下功夫,力求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一是加强保洁。落实日常清扫保洁和清运人员,切实将素质高、责任心强、家庭困难的人员充实到保洁人员队伍,并落实好x待遇。划定卫生保洁责任区域,制定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办法和卫生规章制度,夯实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责任,从制度上对保洁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二是在绿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今年是蟠龙新区建设的开局之年,管委会在年初的工作会上要求,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关乎新区形象的一件大事,必须在美化绿化上做出特x,要在组织创建区级示范村,重点村的11个村实行文化墙建设,在墙体上制作爱护环境,彰显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特x的具有正能量的墙体文化,全镇要在已硬化的村庄道路上全部安装路灯,利用春秋两季栽植树木的有利时机,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高标准、高规格搞好村庄绿化,以达到教育村民,美化环境,亮化村庄的目的。三是对积攒垃圾做到及时清运。检查督促各村调整完善垃圾处理场所,使垃圾收集点布局合理,对村庄内外的垃圾屋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定期清运,确保垃圾无积攒,推荐引导各村设立每10户农户门前垃圾桶统一摆放、统一清运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能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各村打分,年终汇总,得分低的.村不能被评为镇上先进并在全镇通报批评,对工作力度大,整治成绩显著的村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今年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清理“三堆”320多个,清运垃圾160车,路肩配土58公里,开展两次卫生清洁工作,将村庄附近废弃的池塘作为垃圾填埋点,组织人员、机械进行黄土填埋,镇上组织机关干部对宝蟠路、底县路、蟠塔路、南环路、xx县路林带内的明爆垃圾进行集中捡拾3次,从根本上改变了全镇的环境面貌。
虽然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在我镇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体会到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必须巩固和加强现有工作成果,群众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些村在整治一段时期后会发生反x迹象,作为镇村两级必须综合施措,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必须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沟壑、城壕、支渠,等天然垃圾处理场,尽快建设全镇统一的垃圾处理厂。三是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创建示范村、重点村成功的冯家崖村负债240多万元,车家寺村负债400多万元,晓光村负债120多万元。下一步,我镇正在积极探索收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保x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来源,同时争取上级部分资金弥补不足。今后,我们将积极工作,确保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再上新台阶。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四
现在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卫生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基层的卫生状况,第一公文网网为您带来一篇基层卫生调研报告范文,全文如下:
为进一步改变我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从根源上查找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013年5月5日上午10时许,县政府副县长王繁凡就我县农贸市场和部分路段缺乏垃圾中转站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参加陪同调研的有城管局局长、副局长,局办公室,环卫所,城管大队,市管中心等人,现将有关实地调研情况、问题和建议报告如下:
1、一河二岸(南岸)建垃圾中转站问题。由于一河二岸(南岸)工程改造,将原有二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撤消改建绿化,导致该区域无垃圾中转站,为解决周边无垃圾中转站问题,目前环卫所只好每天派一辆价值近40万元的压缩式垃圾车,在此处临时替代无垃圾中转站收集垃圾,缓解一河二岸(南岸)垃圾遍地现象。为此,建议环卫所拿出拟在一河二岸(南岸)设置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方案和与周边环境相匹配的效果示意图上报县政府研究。
2、无垃圾中转站问题。因开发商将原址垃圾中转站推平开发建房,现没有垃圾中转站,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成了管理真空,环卫工人每天只好临时将垃圾倾倒在成长家园围墙外马路上,垃圾占据了半边马路,周边居民意见反映强烈。为此,建议将去造纸厂路侧一座旱厕拆除,改建成一座二层楼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一楼为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二楼为水冲式公厕)。
3、坪头路垃圾中转站垃圾储存容量不足问题。位于坪头路人民会场侧地坑式(二窖)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只有一个地坑(窖)能放置垃圾箱使用,另一个地坑(窖)被房管局的廉租安置房近距离挡住进出口,吊臂式垃圾车无法进入放置垃圾箱,长年闲置不能使用,特别是每年逢年过节垃圾倍增时,此处垃圾中转站一个地坑(窖)无法容纳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以至垃圾堆放蔓延至坪头路马路上,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县政府协调房管部门,可否拆除垃圾中转站前安置房,以解决此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存储垃圾容量不足问题。
4、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差问题。目前,城区现有菜市场3家,分别是桥南集贸市场、月池商城和宝水商城。三个市场基本上都属于零售性质市场,没有批发性的菜市场,市场内也没有专供自产自销农民销售的区域范围。由于这三家菜市场都是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市场内的摊位大都被个人所购。因收摊位费过高,商贩及菜农都不愿意进去销售,特别是宝水大街菜市场因收摊位费过高,现基本闲置未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城区的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为此,建议:1、桥南集贸市场后一河二岸(南岸)在现有硬化地面向新桥方向再延伸20米(4棵树距离位置),地面硬化后供自产自销菜农销售,可全部清理胜利路占道经营菜摊。2、市管中心探索市场内按农副产品品种划片区经营运作模式,解决农贸市场内经营杂乱无章、无序和大量摊位闲置问题。3、对建材市场内闲置的农贸市场利用起来,作为专业批发性的交易市场,该市场使用后可大大缓解人民大道三中对面露天市场和胜利路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卖菜压力。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五
围绕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群众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事关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发力,我与调研小组成员多次到镇卫生院和各村屯了解情况,与卫生院院长和村村屯负责人,村民进行座谈和走访。通过对全镇卫生医疗情况的摸底为下步如何开展乡镇卫生医疗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目前我镇实有农业户2879户,人口7358人(数据采集时期20xx年12月31日前),其中长期居住在村内的1064户,2739人,平均年龄普通农户56.58岁,贫困户平均年龄62.81岁,全镇共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的人口809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建档中贫困户家庭人口351人,占常住人口的12.8%。
我镇村医的基本情况:至20xx年10月我镇共有村医18名,其中在职村医13名、目前长期在村内居住的村医4名。约占村医队伍总数的30%。
村镇医疗的现状:由于近些年经济条件的好转村民陆续向城市转移,在城市中更好的医疗条件让村民的就医渠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医主要集中在市、中两院和社区卫生院,对村医的依赖性不再紧密。导致村医在医疗方面的服务对象只集中在村内慢病管理的居民身上,据统计20xx年我镇平均每名村医服务村内慢病居民为62人。占常住人口的30%。这个比率就充分说明了村医的服务对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目前我镇村医的工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本药物补助7元/人/年,基本公共卫生11元/人/年,运营经费2800元,村医补助1200-2400元,基本村医工资2400元,药品代购药价的10%收取,取暖补助约20xx元。据有关数据显示我镇的村医平均工资2.1万,最高村屯可达2.6万最少也在1.6万元。
另一方面村民特别是居住在村内的村民,有相当一部分为老弱病残,对村医的依赖性依然很强。他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一些疾病医疗的知识还不明白,有些疾病的先前征兆没有引起足够注意,从而使一些可防可控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防治。而他们这部分居民对于村医不在村内服务,不能随时问诊和及时取药又意见重重。
从20xx年以来由于精准扶贫工作对村医入村入户的要求,村医在村时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大多数的服务时间还重点围绕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虽然,对其他村民服务也有提高,但做的还不够与广大常住居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种入村入户的频率还是与各极领导的检查和巡视有关的,并没有较好可执行的制度上的约束,有些制度有但不能够长期执行,所以我觉得这只是短期的成果。
(一)首先要立足乡村认清目前我们乡镇医疗的现状,掌握村医服务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服务重点扩大到全部留守村民身上,村医工作者要为每个常住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档案要区分年龄段,健康情况进行疏理,重点人员要每周进行一次走访,普通村民可制定计划分类一个月一次,一季一次进行健康监测。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达于预防强于治疗,病从小医的目标。
(二)放宽村医住村时间,利于村医更好地执行制度。村医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市区居住。周一到周五24小时在村服务有很大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同时对24小时的工作要求与周期太长,也是造成村医抱怨工资低的一个原因。根据目前我镇常住人口在2739人的实际状况来看,1名村医平均服务210名常住居民的比率计算,而这些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存在慢病监管情况。其他时间主要是对健康医疗的宣传。若村医一周二次至多三次进村入户从事有效的医疗服务,与村医的收入应该是符合的。
(三)提高退休村医的待遇,从20xx年我镇陆续对服务村民15年以上的村医提供了生活补贴,每人3600元/年,但是这部分的资金来源是村转移支付,由于近几年村级转移支付的资金一直没有提高,各别村屯捉襟见肘,不能长期有效地保证这笔补贴足额按期发放。新的退休村医又会再未来几年内出现,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最好地方式就是将退休村医的生活补贴列入到市级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及时发放。
(三)探索乡村医生的管理新路子,制定相关制度。引进竞争机制,适时提高绩效补贴标准。让有能力肯服务的医生增加收入,让不及时服务,不安心从医的村医受到惩戒。促进在岗的村医更好地安心医疗服务,目前我镇村医的慢病管理人员在800人左右,平均每名村医全年服务慢病患者不到65人。特别是小屯全村在村人口不到150人,服务人员不到30人,对于这样的村屯医生可以竞争上岗,择优跨屯进行服务、根据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多少决定村医的工资收入。
(四)加强村医队伍的业务培训,努力培养全科医生,为实现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健康的民族,健康的民族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疗队伍的水平特别是服务于广大农村的村医队伍水平,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培养现有的村医,引进广大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乡村医疗队伍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快捷最有效途径。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六
根据县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近日,县政协副主席赵站伟带领部分常委、委员先后深入到彭婆、水寨、江左等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并听取了县卫生局关于我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题。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方针,抢抓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使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县共设乡镇卫生院15所,其中中心卫生院五所(鸣皋、白沙、江左、彭婆、高山);在职卫生技术人员688人,开设床位333张,业务用房面积2.8万平方米,千元以上医疗设备400余台(件),主要承担本乡镇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乡村医生管理、健康教育等农村卫生工作任务。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xx年以来,利用世行贷款、卫生扶贫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添置设备和人才培养,消灭了90%的业务危房,有13个卫生院用上了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有8个卫生院实现了供暖,院内硬化、绿化、美化、排水、院墙、大门等基础设施达到小城镇建设要求,15个卫生院全部拥有救护车,乡镇卫生院环境面貌和基本医疗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强化人才培训。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卫生院医护人员素质。15所乡镇卫生院xx年已完成105人、xx年又派出93人脱产到市卫校进行一年的专业学历教育培训,安排33人赴省级医院进修,15人到省职工医学院深造学习。9月中旬又派出15名卫生院长接受省卫生厅半个月的管理知识培训,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是医疗水平有新的提高。由于乡镇卫生院软、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过去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的大型生化检验、血流变、下腹部手术及院前急救等,目前已全部开展,个别卫生院还开展了部分上腹部手术。开展门诊化预防接种和下乡巡回体检与儿童接种,“四苗”接种率保持在85%以上。组建妇幼保健科,融妇产门诊、住院分娩和保健为一体,新法接生率达96.5%。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就近解决,免去了奔波劳累之苦。
四是开展“人性化”服务。乡镇卫生院对病人实行宾馆式服务,免费提供茶水、报纸,免费接送住院病人,有的卫生院为住院产妇免费提供荷包蛋、红糖,出院时赠送婴儿服装、新生儿生日贺卡等,营造温馨的人性化氛围。在彭婆卫生院输液中心,一位老大娘动情地说:“这里的服务态度真好,总是笑脸相迎随叫随到,待俺可好了”。
五是规范卫生院财务管理。xx年初,卫生局建立会计工作站,实行院帐局管,抽调5名业务熟练的财会人员集中办公,管理15个卫生院帐目,各卫生院不再设立会计,只设记帐员,卫生院各项支出实行院班子会签制度,会计工作站负责审核,公开收支情况。卫生院经济运行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好转,据统计,xx年15个卫生院收入1500余万元,比xx年翻了一翻,人员工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发展不平衡。由于乡镇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导致乡镇卫生院之间在基本条件、业务水平和职工工资待遇等方面差别较大,有的卫生院发展较快,但也有一半卫生院业务萧条,发展明显滞后。
2、发展后劲不足。经费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多数卫生院自身经营收入不足以发放在职人员工资和交纳社会保障金,公共积累缓慢,自身发展乏力。部分卫生院基建负债大,大量拖欠应缴纳的合同保证金和养老保险金,加上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出现了潜亏运行。
3、高技术人才匮乏。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15个卫生院“两低一高”问题较为突出,即学历低、职称低、无学历人员比例高。尤其是临床骨干医生、护理、检验、药剂、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预防保健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影响卫生院服务职能发挥。
4、在职人员待遇偏低。xx年,中心卫生院人均月工资600元左右,一般卫生院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最低的只有300多元,远远低于县直各医院的工资水平,直接导致了人心不稳,人才外流的现象。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患者直接到县直医疗单位就诊寻求高层次的医疗服务。与县直医疗单位相比,卫生院出现了服务量小、收入低、工资水平低、业务发展慢的恶性循环。
1、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在加大投入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国家卫生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重点向一般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装备和人才培养领域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卫生院卫生条件;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将有限的卫生经费重点向农村卫生工作倾斜,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安排到卫生院工作。
2、进一步深化卫生院体制改革,在管理上做文章。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引进先进管理办法和技术,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公开竞聘卫生院长,对卫生院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传统的组织安排转变为岗位竞争、双向选择,全面推进绩效工资制,对乡镇卫生院长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使他们有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自主权,以此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快速发展。积极改进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管理、服务、效率”的理念,要按照“培养一个好院长,理清一条好思路,发展一些好专科,制定一套好制度,建设一支好队伍”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和指导职责,促进卫生院的协调发展。
3、加强卫生院队伍建设,在优质上做文章。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吸引高技术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使他们愿意来、稳的住、留得下;二是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措施,通过脱产、半脱产、带资深造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不断提高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三是建立县直医疗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特别是鼓励高技术职称的医生,有计划地到卫生院帮带工作,以此带动卫生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四是实施“名医”、“名科”带动战略,要与省、市级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到卫生院坐诊,同时努力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育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小专科,提高技术水平,带动整个卫生院业务的开展。
4、创新发展思路,在便民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主动走出去,以社区、家庭为卫生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检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农村卫生管理职能,增加服务量,增加两个效益,为加快发展积蓄力量。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在卫生院广泛开展“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暖人心”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拉近与患者距离,改善医患关系,以方便、快捷、简便、低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到卫生院就诊。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七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军赛乡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卫生院
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群众的就医质量和身体健康。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军赛乡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对军赛乡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症结问题,寻找破解思路。采用座谈、走访、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军赛乡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军赛乡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南伞98公里,是、三县的结合部,全乡版图面积186.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性气候较强。
全乡辖6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佤、拉祜、傈僳、德昂等1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是**县唯一的一个民族乡,也是云南省唯一的由四种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乡。2019年全乡有农业人口12880人,人均纯收入4069元。
全乡有医疗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六所。卫生院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3348㎡(含在建综合业务楼面积1564㎡),其中危房面积1264㎡,占建筑面积的37%。卫生院有职工34人(其中:正式职工12人、临时工22人),有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职业护师1人。
全乡有村卫生室6所,建筑面积均为60㎡(其中:砖混结构2所、砖木结构4所)。现有村医10人,其中:男村医6人、女村医4人(缺编2人),村医中高中以上学历4人,初中以下学历6人。
1、人员编制不足(核定编制12人,实有编制12人),专技人员兼职情况突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卫生院已外聘临时工22人,用于补充岗位上的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2、综合业务楼建设缺口资金过大,主体工程投资286万元,辅助工程投资约3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19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30万元、县级60万元,缺口资金128万元,由于卫生院创收能力有限,经济困难,每月还需支付大量的临时工工资(约3.5万元),已无能力支付128万元的缺口资金。
3、卫生院每年选派多人进修学习,但短期内人才缺乏依然存在,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4、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用房及病房严重不足,有工作用房663.84平方米,其中危房138平方米,职工宿舍1120.6平方米(属危房),随着新综合楼的建成,用房紧张状况将得到解决。
5、由于多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卫生院所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卫生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与同级别卫生院相比,呈现相对落后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医疗需求。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孕产妇、儿童、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一是卫生院和卫生室医生专业技术不强,治疗不规范;二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品品种相对不足;三是患者主动接受体检和治疗的意识不强;四是受当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健康饮食习惯难以介入。由于受交通影响,生活在山区的老年人,很难有机会到卫生院接受全面的健康体检,从而影响系统管理率的提高。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日见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卫生院人员不足,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没有正式的专职人员管理,正式工兼职情况特殊,需要外聘临时工来管理此项工作,加之临时工工资低(1300-1500元),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管理人才;二是村医学历普遍偏低,目前还有一定数量仅有小学文化的村医,这一部分村医识字不多,接受能力有限,工作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三是村卫生室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山区民族居住地的卫生室村医缺乏,当地缺人才,外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这种状况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总体工作质量的提高。
8、"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倾向不断发展。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医疗水平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相比,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八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1、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卫生院全员培训,村卫生室90%的人员到卫生院轮岗培训,使一线科室均有一名学科带头人,使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一个台阶。
2、近期内尽快完成综合楼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力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努力向等级卫生院发展。
3、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着重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动态管理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加大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力度,100%将高危孕产妇纳入系统,100%达到住院分娩,杜绝孕产妇死亡。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5、加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村医的电子档案录入管理,让村医全面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使特殊人群的动态管理记录形成电子化、常态化。
6、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村医的每一项工作均要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放补偿资金,并按时将资金发放到村医手中,确保公共卫生工作高效运作。
7、继续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村医服务水平,改善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提高群众就医舒适度,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8、努力打造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扩大医疗辐射面,从目前服务的1.3万人口,扩大到周边的3县人口,力争用2年将医疗收入提高到300-400万元,将卫生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花园式卫生院。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当前卫生院存在着医疗仪器陈旧、医疗设备匮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调动广大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各项
规章制度
,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把如何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深入进行研究。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政府每年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2、加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全县共有8所乡镇卫生院和2所分院,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核定人员编制136人,现有在职在编人员95人,因专业人员缺乏,部分乡镇卫生院自聘人员9人。全县79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村卫生室,71所村卫生室配备了合格村医,8所村卫生室暂未配备村医。
基层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承上启下,直接担负着农村的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等任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呈现出较好地发展态势。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是改善了就医环境。通过基层医改,结合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基本得到保障。二是拓展了服务项目。大多数乡镇基本上能开展b超、心电图、x线诊断技术,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就医。三是提升了服务能力。招聘了一批卫生专业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业务力量得到充实。通过开展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选派骨干力量参加公共卫生项目培训和进修学习等传帮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几年来,共有12人参加了全科医师教育培训,19人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78人参加了相关公共卫生项目培训,39人次参加了省、市乡镇卫生院管理项目培训。四是方便了群众就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通了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实行集中采购及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省市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等。与医改前相比,药品售价明显下降,门诊人次明显上升,如药品售价下降幅度达37.8%以上,门诊人次上升12.79%,次均门诊费、次均住院费分别下降28.6%和36.7%,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几年来,投资220万元完成了七都镇、大演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投资175万元启动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投资250万元的仙寓镇、丁香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投资125万元的矶滩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与时同时,还投资4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仪、尿液分析仪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乡镇卫生院工作和生活条件。
公共卫生服务稳步开展。通过基层医改,各乡镇卫生院根据《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要求,及时调整工作职能,改变了过去“重医疗、轻预防”的经营模式,除向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外,大力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如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截止2019年底,己建电子档案67832份,建档率为72.9%,其中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8776人、高血压患者建档者建档9896人、糖尿病患者建档1595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100%。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安全保障逐步增强。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基层卫生院因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待遇低,导致新毕业学生不愿到卫生院工作,招聘指标往往不能落实到位。同时队伍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较为突出。二是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基层医改三年来,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52名(大部分来自村卫生室),但其中就有7人自动放弃或自动辞职。三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人员95人、本科学历6人,占总人数6.3%,大专学历42人占总数44.2%,中专以下学历47人,占总数49.5%,由于学历结构不合理,造成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诊疗水平难以提升。
分配制度活力不足,医改内涵没有充分体现。过去把医院推向市场,实行“以药养医”,医务人员工资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卫生院的投入,保障了卫生院的运转和人员待遇,但改革后的卫生院服务意识、观念意识还有待转变,特别是“内增活力”绩效分配激励性不强,职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档案工资(基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视为应得报酬,乡镇卫生院在绩效考核分配上存在着平均分配的观念,职工之间收入差距不大,加上医务人员夜间值班、节假日加班又无报酬,一小部分临床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又因职业风险责任大,患者要求高等因素,由此引发的工作中推诿病人,效益不高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基本药物配送不规范,难以适应基本医疗需求。一是基本药物种类编少。二是常用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不能及时配送到位,尤其是利润低的最基本用药,配送企业根本就不配送,导致乡镇卫生院药的品种少,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要坚持卫生专业人员的引进和补充,结合实际,进一步简化招聘程序,缩短招聘周期,为人员引进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健全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卫生业务知识、医疗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为群众服务意识,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强化监督制度和措施,不断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进一步明确绩效分配办法。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数量、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综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拉开收入分配档次,体现多劳多得,真正做到职工待遇能高能低,如乡镇卫生院可考虑实行收支结余后资金的30%纳入年终奖励性绩效考核、医护人员夜间值班和节假日加班补足的激励政策,优劳优酬,确保绩效工资发放更加科学、合理。
加强监督措施,满足基本用药需求。一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呼吁省、市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范畴,满足群众基本和临床需求。二是加大宣传,进一步转变医务人员观念,引导百姓用药习惯。三是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配送企业的考核监管,督促其及时、高效配送药品,提高服务质量。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八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以及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为方便农民就医、保障农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就辛安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其基础建设、医疗条件、人才配备、服务功能等进行相关调研,得出调研报告如下。
一.卫生院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辛安中心卫生院现有职工66人,其中副高4人,中级职称31人,正式工32人,乡医47人,村卫生室37个。担负着辛安镇辖区5万多人的医疗、预防、公共卫生等工作。2018年总收入1734万元,增长13.90%,结余57万。18年设备投入18万,污水处理投入13万,院内绿化5万。卫生院三个会诊中心和健康驿站共投入8万多元。
(二)业务开展情况:医共体成立后,海阳市人民医院专家在辛安镇卫生院坐诊,带教查房、手术、讲课等。同时卫生院选派业务骨干到莱阳中心医院、烟台山医院等医院学习,着力提高全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重点打造国医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为1万多名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业务,使用新设备,接收新技术,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实行出院病人七日内电话回访制度,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做好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包括老年人查体、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14项工作。2018年辛安镇总人口51031人,65周岁以上人口7137人,老年人查体5024人,查体率70.3%,规范管理高血压4116人,管理率91.2%,糖尿病管理1384人,管理率84.6%,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8000余人,签约率70%,贫困人口216人,签约206人。严重精神病患者管理229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期,健康咨询11期,村卫生室宣传栏每2月更换一次。
(四)医改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4月辛安镇卫生院与海阳市人民医院组建医共体。2018年9月卫生院顺利参加烟台市医共体建设推进现场会。会后,卫生院成立三个会诊中心。海阳市人民医院专家每周一至周六在卫生院坐诊,方便群众就医看病。
(五)防疫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学生查体1648人(小学、初中)。一类疫苗接种5307人,二类疫苗接种1996人,免费为儿童建卡办证150人,建证率100%,上报传染病34例,规范管理肺结核病人11例。截至目前,辛安镇流行性出血热病例6例。发放宣传材料一万多份,村卫生室建立毒饵站100余个。
(六)妇幼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新生儿为150人,死亡病例为0。3岁以下系统管理人数641人,管理率90%。6岁以下儿童保健人数1131人,管理率为90%。学龄前儿童查体670人。孕产妇管理366人,产后访视145人,访视率95.9%。管理高危妊娠69人,管理率100%。
二、卫生院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辛安镇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但是农村的公共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公共卫生队伍人才匮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技术人员缺额大,无执业证上岗证人员较多,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没有正式的专职人员管理,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管理人才。二是村医学历普遍偏低,村卫生室从事公共卫生人员多为村医兼任,现有的村医普遍学历较低、技术水平不高、接受能力有限,工作起来十分困难,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其它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实施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三是村卫生室人员配备不足,卫生室村医缺乏,当地缺人才,外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这种状况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总体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卫生院所基础设施、设备简陋:由于多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辛安镇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卫生院所大部分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已很难满足医疗需求。而村级卫生室诊疗病人大部分还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影响了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卫生院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配强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理顺公共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体制关系。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每年向社会上招考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机制,实行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到镇卫生院人员队伍中,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成人学历进修。辛安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在农村一线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使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一个台阶。
(二)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镇政府要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按照一定的增幅比例逐年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除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添置外,还要重点保证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将村级防保员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发放,保证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要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和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医。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要积极配合村卫生室的村医一起走村入户进行卫生宣传,同时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解决辛安镇卫生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发挥镇卫生院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要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尊重医学科学,共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推动全镇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卫生调研报告篇十九
稳坪镇中心卫生院占地69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平方米,其中门诊建筑面积445平方米、病房建筑面积1099平方米,共投入建筑资金42万,其中县级补助21万、自筹资金21万。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正在修建中。
救护车一辆、20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监护仪一台、黑白超声诊断仪一台、全自动电动洗胃机一台、制氧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
20xx年核准编制22人,现有在编人员15人,其中借调县医院1人,在编在岗只有14人。在岗13人中50--59岁4人,30--40岁4人,21--30岁6 人。具有专科学历9人,中专学历4人,高中学历1人。在岗13人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2人,职业助理医师1人,无职业资格护理人员。卫生院聘用职工10 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5人,分别在收费室、保洁、急救车和食堂岗位,其余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在临床和公共卫生岗位。我镇辖18个村卫生室和1个社区卫生室,19名村医生,具有中专相等学历3人、高中2人、初中4人、小学10人。其中:20--30岁2人,30--40岁4人、40--50岁3人、 50--73岁10人。
20xx年共接诊门诊人次9538 人次,门诊次均费用46元,住院人次1417 人,平均住院费用495元,门诊报销费用30771元,住院报销费用467133元;医疗总收入1160571元。20xx年1--10月份接诊门诊人次 9447人次,门诊次均费用63元,住院人次586人,平均住院费用669.4元,门诊报销费用176274.65元,住院报销费用269318.00 元;医疗总收入987445.08元。
1、疫情发生及控制情况
20xx年110月份发生传染病感染性腹泻11例;所发生的传染病已及时上报,同时得到及时控制,未引起重大疫情。
2、重点疫情监测
一是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一年来加强了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未发现疫苗针对性疾病;
三是麻疹病例监测:全镇18个村1个社区,110月份未发现麻疹疫情。
(一)入院程序较复杂。患者住院、买药、门诊等程序复杂,不便捷群众,导致群众轻病首选个体门诊。
(二)医疗技术待提升。医疗技术跟不上群众的需求,缺乏技术人才,不能让群众信服,留不住患者。
(三)医疗设备不齐全。条件跟不上未配备医疗设备的和配备的医疗设备未投入使用,基础设备配备差,难以解决大病不出镇的问题。
(四)部分卫生室禁止报销合医制度不合理。制止5公里以内的村卫生室报销合医,基药少,不便捷群众医疗,难以解决小病不出村的问题。
(五)服务态度需提升。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作风涣散,缺乏耐心给予群众讲透政策,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存在不公平现象。
(六)医生不注意个人形象。医生在上班时说话不文明,与医生的职务不相匹配,损害卫生院的整体形象。
(七)卫生保洁差。院内院外卫生差,住院部墙上到处乱画,床单换洗不及时,办公室规划布局不合理。
医疗技术是卫生院的生命,是留住患者最有利的后盾。当前,大病小病进大医院的现状已日趋严重,归根结底就是医疗技术的缘故,而医疗技术的来源无非就是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种。引进人才对于落后贫困的山区来说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通过个人关系或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填补人才空缺。培养人才也是强医疗技术的有效办法。要立足卫生院人才紧缺状况,通过引进专家进行系统性技术培训和送医疗队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医疗队的医疗技术,从而补人才空缺问题。
信誉决定卫生院的出路,如何提升卫生院信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多方关系或者高薪聘请专家莅临卫生院坐诊,与专家建立友好关系,派请专人配合专家医疗工作,以便技术学习。在专家不能抽身莅临卫生院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远程指导医疗工作。利用赶集天摆摊设点专家免费诊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将稳坪卫生院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卫生院信誉。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障,也是内部管理的载体。
三是强化制度管人。制定一套良好的机制体制,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让制度深入人心,全院参与、全院监督,让制度在阳关下运行。
四是强化开拓创新。立足基药少的问题,要在政策中找政策,吃透政策,尽可能将药物纳入合医报销,减轻患者负担,切实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统筹全院,分析利弊,择亮点,抓特色,以点代面,全面铺开形成一套特色的稳坪医疗服务体系。比如,稳坪卫生院老中医何顺敖的中医医疗技术在全县名列前茅,我们就要抓住这一亮点,再聘中医一些专家,自组研发团队,再加上一套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稳坪卫生事业很快将走上正轨,重树昔日的雄风。
卫生调研报告篇二十
本文目录
卫生调研报告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卫生局团委现状调研报告
卫生事业保障群众情况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高举项目之旗,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卫生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善用制度之力,加强医疗监管,探索了一条新农合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新农合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参合率逐年提高,参合人数由xx年的238439人,达到xx年的274253人,参合率达到94.71%,连续几年都排在全市前列。二是补偿水平明显提高,[jp4]xx年,我县住院补偿率达到46.92%,[jp3]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基金运行安全,节余适度。xx、xx年我县新农合基金总额为3534.427万元,共支出2921.195万元,结余612.7827万元,确保了基金安全与节余适度。
(三)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几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坚持以上争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主体总投资152万元的县级传染病区和总投资14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疾病检测实验楼项目建设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全县18个传染病发热门诊、19个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点、15个乡镇级预防接种门诊的配套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艾滋病、结核病、目标疾病的防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xx年404.65/10万下降到xx年的185/10万。在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甲型h1n1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控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县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配套经费、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国家扩大免疫预防补助经费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四)坚持中西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五)严格干部管理,注重素质提升,卫生队伍逐步趋向稳定。?
一是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通过对全县183名专业技术人员停薪留职外出打工或擅自离岗人员进行清理整顿,限期到岗,对过期未到岗的依法予以辞退和开除,基本收回了离岗外流人员,保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二是加强了岗位培训。通过与县卫校与郧阳医学院联合办学,大力开展了提高学历层次教育;通过县级与市级、乡镇与县级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共选送120余名专业人员赴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进修深造,40余人次参加省市级院长管理培训班,提升了卫生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招聘了108名检验、影像、妇幼卫生、财会等急需专业和临床本专科人才,充实到有关单位和岗位,有效缓解了专业人员紧张的局面。四是妥善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乡村“两员”待遇,卫生监督所由差额预算拨款改为全额预算拨款单位,疾控中心人员经费也逐年得到增长,为落实了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稳定卫生队伍提供了经费保证。五是关心专业人才政治待遇。通过选拔业务骨干充实到领导班子队伍,增强领导班子力量,近两年共对选拔的17名业务骨干委以重任,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六)加强行业管理,严格卫生执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和卫生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县在发展卫生事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动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二)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专业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缺乏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全科医生以及管理人才。由于受我县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高素质人才不仅引进难,而且现有人才和经过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因待遇远低于发达地区而很难稳定,流失难以控制。在全县1163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初级以下职称占49.4%,还有375人无称职或高中以下非医学和相应专业学历。整体处于低学历、低素质、低水平状态。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
三、几点建议
(五)建议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围绕如何更好地化解医患纠纷,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稳定的政策机制,加快公共卫生网络建设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好制约我县卫生发展的突出问题。
卫生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关于平罗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急预案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 “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卫生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一、基本情况
卫生局团委,由1个团委和6个团支部组成,共有团员597人。其中区人民医院团支部团员数29人,区三院团支部13人,区疾病控制中心团支部团员数9人,区监督所团员数8人,区卫校团员数536人,区区直机关医院团员数2人。
二、团组织现状
近日,卫生局团委对全区卫生系统团组织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就掌握的基本情况、归纳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的经验报告如下: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些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物质基础薄弱,工作方式创新不够,造成广大团员青年对团工作的参与热情下降,致使团的作用软化,出现了个单位团队工作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二是团组织关系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涣散,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团组织应变能力差已成为影响全团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三是团队干部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少数基层团干部存在工作思路不清、创新不够、责任心不够强的问题;四是部分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由于经济发展和受到舒适物质生活的影响,一部分团员的意识逐渐淡化,政治性、先进性难以体现,致使团的意识淡化;五是工作宣传和信息工作薄弱,典型作用不够明显。
通过此次调研,直观、准确的认识了团组织工作,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团干部的工作信心,为下一步开展共青团工作找准了方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各单位团干的沟通,使各位团干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难,团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在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求实创新、积极进取,为建设和谐平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切实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和情况,争取党政领导对团组织工作的支持。认真学习团的xx大,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手段,大力推进团组织建设,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青年选到团的岗位上来,围绕大局,围绕服务党政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各支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团工作的领导,改善共青团工作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加大对优秀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二是各团支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突破传统的活动模式。紧紧围绕基础团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队伍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团员意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切实发挥团组织的主体地位,全面带动和活跃基层团组织,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起到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加强团组织建设,活跃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干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结合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创新团组织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更大发展。进一步增强作好共青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在实现信阳快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造崭新的业绩,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乐章。
卫生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所在。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谋划好下一步卫生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近期我在卫生系统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95个(含门诊部、所、室),卫生技术人员15143人,病床12789张,其中市区(含四区)卫生机构228个,卫生技术人员4635人,病床3581张。各级政府举办的二级以上医院业务收入117103.45万元,同比增长30.33%。医院年内财政补助收入8847.91万元,占医院业务收入的7.56%。
xx年末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08张(全省为2.06张)、拥有卫生人员2.96人(全省为3.28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7人(全省为2.7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98人(全省为1.07人)、拥有注册护士0.78人(全省为0.85人)。从以上数据看,我市的卫生资源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市、县两级9个疾病预防控制和10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处置了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开展了低温雨雪、汶川特大地震、“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等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我市已完成74所乡镇卫生院、301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任务。新农合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全市现有参合农民458.03万,参合率93.28%(全省平均水平90.28%),累计筹资8.27亿元,共为31.65万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4.5亿元。全市共落实社区卫生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建成10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8家,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41.9万,覆盖率达91%。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卫生改革与发展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我市人均拥有的卫生资源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总量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据统计,我市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城市中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二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造成院际之间、区域之间分布的不平衡。而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滞后,一些群众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普遍落后,贫困地区缺医少药问题突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和社区卫技人员比例小,人才资源匮乏,人员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资源条块分割。全市疾控基础设施虽得到一定改善,但欠账较多,疾病防控任务艰巨。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力不足、监督手段落后,影响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农村食品、医疗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存在食品和医疗安全隐患,农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健全,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立医院定位不明确,公益性质淡化,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有些医院因编制床位和编制内人员不足,在面对市场需求时,自行增加病床、聘用医护人员,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养活”这部分人员,据统计,我市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2.25%,综合医院为41.66%,中医医院为46.65%。其次是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顺,医务人员知识和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医院业务收入转而依赖药品和设备,少数医院存在诱导需求、过度服务现象,致使患者负担加重。
四是新农合有待加强。我市参合人数突破450万人,但各地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偏紧、工作经费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效率。市本级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尚无专职人员,不利于对全市面上的指导和管理。新农合筹资成本过高,资金使用过于谨慎,补偿比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个别地方资金使用进度不理想,实际补偿比例低。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个别定点机构对住院指征把关不严,存在过度检查、开大处方和乱收费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高效、低廉、安全的工作要求普遍存在差距。
五是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和贫困人员医疗救助,分别由劳动、卫生和民政部门负责,条块分割,不利于发挥医疗保险的整体效应。
六是经费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近几年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全市卫生事业费财政补助总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之有些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导致地方卫生财政补助不足,国家和省里实施的卫生项目配套经费不能完全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只能主要靠诊疗收入维持运营和谋求发展,其势必逐渐丧失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物质基础。许多机构把增加投入、扩大业务、提高利润作为经营目标,导致乱收费等现象日盛。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国家出台的调控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惠民政策落空,同时也实际上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昂贵的医疗费用是他们深感“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
今后几年,要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于xx年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使全市到xx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逐步优化城区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市中医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立医院新区建设。全面加强各级疾控、卫生监督机构网络建设,市疾控中心检验大楼争取今年投入使用;启用紧急救援中心、市传染病医院,使其发挥作用。
(二)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社区卫生的生命力源自其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坚持六位一体,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融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于一体的居民健康服务场所。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制度,最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三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完善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进一步完善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争取政府逐年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保障公立医院紧急救治、支农、支边、惠民服务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这三块基本覆盖城乡,俗称“全民医保”。但三者筹资水平、保障水平差别很大,而且分属社保、卫生等部门管理,不利于统筹协调。建议进一步明确医保统一机构,逐步整合三大体系,切实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
(三)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明确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规范标准和工作流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强化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开展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示范县试点,推进卫生应急管理进基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规范化。
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完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机制,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人救治民生工程。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继续实施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做好麻疹强化免疫。落实“一法两纲”,以降低“两率”为重点,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制度,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四)加强行业监管,不断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继续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建立和落实医院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推行维护患者利益十项承诺制,严格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监管,推行院务公开及惠民医疗等措施。对极少数违反职业道德、谋取不当利益的从业人员,要严肃查处,取信于民。
加大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深化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强化医疗广告监管。在有关管理体制未变动前,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严厉打击餐饮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公共场所、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和消毒产品监管。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改善学校卫生管理状况。
(五)强化政府职责,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议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力争做到“三个确保、一个调整”,即确保各级人民政府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同时,要根据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调整卫生事业经费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卫生、社区卫生领域倾斜,逐步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经费在总卫生经费中的比重。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完善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对确定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医院,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财政保障,建立符合公立医院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要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必须认真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医务人员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调动他们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增加服务、改善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牟利的积极性。医疗卫生人员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也应在医学教学、重大科研、人才培养、引进人才,以及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落实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
卫生调研报告篇二十一
xx镇共辖17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数万余人,总面积平方公里。我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到早动员、早部署,全镇人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永兴梦”,我镇特组织了专人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阶段性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背景
20xx年1月21-25日,在镇长侯xx的带领下,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及全镇县代表、乡代表,重点对xx镇居委会、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个村(居委会)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这6个村(居委会)的“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汇报,并随机选了90名村民进行了调查,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
二、调研方式
(一)调查问卷与调查对象
别为xx镇居民委员会、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个村(居委会)。调查对象总数为90人(其中女性37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大约在16-72岁之间,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其中25岁以下(包括大、中学生)27人,占总人数的30%;26-35岁11人,占总人数的%;36-45岁10人,占总人数的%;46-55岁22人,占总人数的%;56岁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46人,占总人数的51%;高中学历26人,占总人数的29%;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总人数的20%。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满意度测评。
调研小组根据我镇实际情况设计了《xx镇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问卷共15个项目。调研中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出本镇村民对数月来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满意度总体上是“基本满意”的。满意度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三、
xx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太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农村就是农村的样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大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山头、沟渠存留有大规模垃圾堆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四是农村市场集市重点地带长期来缺乏配套的卫生清运制度与管理。以往农村市场等地带经常出现卫生责任互相推诿、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环境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根治。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
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县大多数乡镇都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有的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墙体喷绘和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彻底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卫生调研报告篇二十二
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群众的就医质量和身体健康。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军赛乡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对军赛乡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症结问题,寻找破解思路。采用座谈、走访、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军赛乡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军赛乡位于xx县东南部,距县城南伞98公里,是xx、xx、xx三县的结合部,全乡版图面积186.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性气候较强。
全乡辖6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佤、拉祜、傈僳、德昂等1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是xx县唯一的一个民族乡,也是云南省唯一的由四种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乡。20xx年全乡有农业人口12880人,人均纯收入4069元。
全乡有医疗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六所。卫生院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3348㎡(含在建综合业务楼面积1564㎡),其中危房面积1264㎡,占建筑面积的37%。卫生院有职工34人(其中:正式职工12人、临时工22人),有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职业护师1人。
全乡有村卫生室6所,建筑面积均为60㎡(其中:砖混结构2所、砖木结构4所)。现有村医10人,其中:男村医6人、女村医4人(缺编2人),村医中高中以上学历4人,初中以下学历6人。
1、人员编制不足(核定编制12人,实有编制12人),专技人员兼职情况突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卫生院已外聘临时工22人,用于补充岗位上的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2、综合业务楼建设缺口资金过大,主体工程投资286万元,辅助工程投资约3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19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30万元、县级60万元,缺口资金128万元,由于卫生院创收能力有限,经济困难,每月还需支付大量的临时工工资(约3.5万元),已无能力支付128万元的缺口资金。
3、卫生院每年选派多人进修学习,但短期内人才缺乏依然存在,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4、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用房及病房严重不足,有工作用房663.84平方米,其中危房138平方米,职工宿舍1120.6平方米(属危房),随着新综合楼的建成,用房紧张状况将得到解决。
5、由于多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卫生院所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卫生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与同级别卫生院相比,呈现相对落后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医疗需求。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孕产妇、儿童、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一是卫生院和卫生室医生专业技术不强,治疗不规范;二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品品种相对不足;三是患者主动接受体检和治疗的意识不强;四是受当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健康饮食习惯难以介入。由于受交通影响,生活在山区的老年人,很难有机会到卫生院接受全面的健康体检,从而影响系统管理率的提高。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日见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卫生院人员不足,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没有正式的专职人员管理,正式工兼职情况特殊,需要外聘临时工来管理此项工作,加之临时工工资低(1300—1500元),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管理人才;二是村医学历普遍偏低,目前还有一定数量仅有小学文化的村医,这一部分村医识字不多,接受能力有限,工作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三是村卫生室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山区民族居住地的卫生室村医缺乏,当地缺人才,外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这种状况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总体工作质量的提高。
8、'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倾向不断发展。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医疗水平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相比,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八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1、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卫生院全员培训,村卫生室90%的人员到卫生院轮岗培训,使一线科室均有一名学科带头人,使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一个台阶。
2、近期内尽快完成综合楼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力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努力向等级卫生院发展。
3、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着重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动态管理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加大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力度,100%将高危孕产妇纳入系统,100%达到住院分娩,杜绝孕产妇死亡。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5、加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村医的电子档案录入管理,让村医全面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使特殊人群的动态管理记录形成电子化、常态化。
6、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村医的每一项工作均要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放补偿资金,并按时将资金发放到村医手中,确保公共卫生工作高效运作。
7、继续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村医服务水平,改善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提高群众就医舒适度,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8、努力打造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扩大医疗辐射面,从目前服务的1。3万人口,扩大到周边的3县人口,力争用2年将医疗收入提高到300—400万元,将卫生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花园式卫生院。
(一)明确功能定位。
卡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卡设,深化内部管理。
当前卫生院存在着医疗仪器陈旧、医疗设备匮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调动广大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把如何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深入进行研究。
(三)制政策、抓举措,稳定农村卫技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政府每年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2、加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94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