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半坡遗址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23:07:04
热门半坡遗址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时间:2023-10-31 23:07:04     小编:FS文字使者

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所学和所做的事情。"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且有影响力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有清晰的主题与思路,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要点。其次,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将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或具体细节,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希望以上几点对你有所启发!"小编推荐给大家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半坡遗址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黄帝陵导游词·司马迁墓导游词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二

在西安的其次天早晨,我们就去了半坡母系氏族遗址馆观看。在第一个场馆里,我见到了原始人的生活用具,也听导游说到了原始人的风俗习惯。有原始人放食物的窑洞;有原始人装水的尖底瓶(尖底瓶它的瓶口小,底瓶尖这样水不会洒);还有原始人的骨灰(原始人认为,人走后上西天,所以就把头面对西)。

不仅有这些,还有一些原始人还吃的生物,有鹿、竹鼠、鸟儿……还有一些原始人的饰品

走出半坡遗址馆,我思绪万千:6000年前的人们就这么聪慧,可见,我们人类是多么的聪慧啊!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三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黄帝陵导游词·司马迁墓导游词。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四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收祥地之一。早在远今时代本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意业务,造制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後世留下了歉富的'文化遗存。四十多年去,文物考今事情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收掘,在陕西境内乱争收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数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50000仄方米。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的农村遗址。1953年收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举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科学收掘,收掘面积达1万仄方米。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1958年修成了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专物馆。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1958年在遗址上修成半坡遗址专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专物馆,除修制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仄方米的本始农村居住区盖起回护大厅。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儿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出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出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本始社会汗青有着首要的科学价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合放,迄古已接待中外游客20xx多万人次。

具备本始农村作风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和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师长教师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专物馆的文化氛围仄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收生一种制作、汗青、艺术的伪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寡乐不思蜀。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造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农村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东西次要是木造以及石器。主妇是半坡人中次要的出产力,造陶、纺织、饲养六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处置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你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专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起劲回护遗址为条件,凭证考今收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歉富专物馆的内乱争涵,弘扬华夏悠暂文化汗青,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习雅情面、民居田园的生活。它收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今、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1996年半坡专物馆被确定为齐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专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揭晓的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先参观位于西安东部浐河沿岸的半坡,这里有一座大型的考古发掘遗址——半坡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进入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池里有一座雕像,是一个妇女拿着一只瓶子正在舀水。她手里拿着的瓶子可不是现在咱们平常用的瓶子,那是只尖底瓶。尖底瓶瓶头很小,两边有两个把儿能穿线,底也很尖,所以称之为“尖底瓶”。尖底瓶不但容易打水,而且水不容易溢出,所以这个尖底瓶的制作非常令我们现代人惊讶,谁都不会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再看一下那拿着尖底瓶的是一位妇女,说明那时是母系社会,妇女地位非常重要。

继续往前走,我们进入了进入发掘遗址现场,远远就看到大门的上端“半坡遗趾”四个字,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趾”偏旁不是土,而是足,为什么呢?写错了吗?后来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原来不是写错了,而是表示这是古人在这留下了足迹的意思。

步入这座建于考古发掘遗址,好似穿过奇妙的时光隧道,回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我们可以近距离、直观地一窥史前时代先人们的生活。往里面看,当时那些房子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些地基。房子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圆形的,一类是小方形的,还有一类是大圆形的。大圆形的房子一般是用竹竿和草编织而成的,有点像洞穴,这是穴居人从洞穴逐渐进化成房子的一种过渡。在小方形房子里,还有门槛,那是为了防止动物进家来偷食东西而建造的。

我还看到一个瓶罐,瓶罐上有盖子,盖子上穿着一个洞,这不是用来保存食物的,也不是用来盛水的。而这是他们的孩子在不幸夭折后,母亲对孩子的二次埋葬,那么二次埋葬是什么呢?就是把孩子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等皮肉腐烂,留下骨头摆整齐,塞进罐子里。那上面的盖子为什么留一个孔呢?据说是让孩子的灵魂升上天堂,所以这个孔叫做出魂孔。这个瓶子也是尖底瓶,尖底瓶既可用来装水,也可以用来埋葬孩子的尸骨。在门槛的后面,看到了一个锅灶,它只有边框,说明那时候人们能用火来取暖了。再往前走,有一个墓葬,这是两人合葬。你肯定会猜想是夫妻合葬,不过那时候是不会有夫妻合葬的,因为那时妇女的地位更优先些,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男女地位不一样,埋葬就自然不能再一起了。一般都是姐妹、兄弟一起合葬。我再往中间看,有许多尖底瓶摆放在一起,那就是早夭孩子们的尸骨。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呢?因为为了代表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想孩子永远陪伴在身边,她就把孩子放进瓶子里,每天都去看一下。再往前走一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位族长的小女儿,她非常小,不幸夭折了就葬在这里。在出土墓葬时,发现了一些玉坠、玉镯等非常珍贵的陪葬品,说明这个小女孩的地位非常高。再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展厅,展示了墓葬中的骨头。我看到了一副骨架,她的手是弯曲的,脚也是弯曲的,好像是被捆绑着,这说明她可能触犯了族里的规矩,从而被捆绑活埋了。我往旁边看,看到一位女性的尸骨,她的膝盖上有几件随葬品。在新石器时期,母系都有六至七件随葬品,而男性只有三至四件随葬品。

半坡遗趾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妇女地位的重要性。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六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七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等几何图案,还用石、骨、陶、蚌制成耳饰、发饰等装饰品。

1954年—195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共发掘出房屋45座、圈栏2处、200多个窖穴、陶窑遗址6座、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矛头、箭头、鱼叉、鱼钩、纺轮、骨针等。还有石制研磨器(包括磨臼和磨石,是研磨颜料的工具),还发现了粟类等粮食作物。生活用具主要为彩陶器,种类有钵、碗、盆、盂、盘、杯、罐、缸、甑、釜、鼎、瓮等。在1只陶罐里还保存着炭化了的菜籽,系属于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在彩陶器上多绘有各种图形,器物表面多饰有绳纹、线纹,还绘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花纹,红底黑纹。在一些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各种符号,有20—30种之多,这些符号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八

暑假里,我参观了6000年前的直立人———半坡人的遗址,因其发觉于半坡村而得名半坡遗址。

我们先来到第一站———半坡人展馆。展馆里摆放着半坡人制造的生活用品和各种陶罐。半坡人奇怪地观看着整个世界,并把他们所看到的雕刻在了陶罐上。有的像鱼,有的像鹿,还有的像树叶。

我最喜爱的陶罐是尖底瓶,它是用来装水的。先把麻绳绑在柄上,“扑通”一声把瓶子投入水中,大约装了三分之一的水之后,瓶子会自动立起来。这时候把它拉向岸边就装好水了。6000年前的半坡人就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而我这个现代人,却想不出这种方法,古人真是金点子多多啊!

看完了陶罐,我们转身到了遗址大厅。一进大门,我就见到一个高度到我小腿的陶罐,我左看看右瞧瞧,正面再端详端详,怎么也没想出来它是干什么的'?原来,它是用来盛装死去的孩子,这一举动表达了半坡人对孩子的疼惜。

假如让你造一间小房子,怎样才能既省材料又结实耐用呢?半坡人是这样做的:先从地面对下挖一个圆形或方形土坑,用坑壁做墙壁,然后在地面上搭一些一米多高的木棍,上面捆在一起,再披上草皮,就大功告成啦!

半坡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制造了陶罐,用他们的才智制造了房屋。我鄙视半坡人的才华和才智。我带不走陶罐,也带不走房屋,就让我把半坡人的才智藏在心里带走吧!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九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2019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1957年建成博物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半坡遗址介绍。

导游词。

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二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三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农村遗址,属于俯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闭中区域就收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今代文化收源地之美称。

1958年,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修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专物馆――半坡专物馆。半坡专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以及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次要展出在半坡遗址收现的出产东西,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或许由此懂得半坡人出产行为的各种场面。第两展室展出的文物回响反馈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各种收亮造制。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做品,这仄生动的形象回响反馈了半坡人歉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亮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收髻,二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回响反馈了半坡人以及鱼之间的密切闭系以及特殊的感情,西北地区,大概是半坡氏族信奉的图腾。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仄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四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觉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觉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觉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贮存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呈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富强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设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觉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其次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创造制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特别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奇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详细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由于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简单漫出。

半坡遗址心得体会篇十五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收祥地之一。早在远今时代本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意业务,造制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後世留下了歉富的文化遗存。四十多年去,文物考今事情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收掘,在陕西境内乱争收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数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50000仄方米。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的农村遗址。1953年收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举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科学收掘,收掘面积达1万仄方米。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1958年修成了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专物馆。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1958年在遗址上修成半坡遗址专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专物馆,除修制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仄方米的本始农村居住区盖起回护大厅。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儿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出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出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本始社会汗青有着首要的科学价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合放,迄古已接待中外游客20xx多万人次。

具备本始农村作风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和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师长教师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专物馆的文化氛围仄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收生一种制作、汗青、艺术的伪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寡乐不思蜀。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造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农村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东西次要是木造以及石器。主妇是半坡人中次要的出产力,造陶、纺织、饲养六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处置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你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专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起劲回护遗址为条件,凭证考今收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歉富专物馆的内乱争涵,弘扬华夏悠暂文化汗青,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习雅情面、民居田园的生活。它收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今、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1996年半坡专物馆被确定为齐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专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揭晓的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9676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