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佛教语录经典(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8:37:15
2023年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佛教语录经典(优质8篇)
时间:2023-11-01 18:37:15     小编:翰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一

佛教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关于佛教还有哪些很经典的

语录

呢?以下是本站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1)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 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5)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6) 觉悟

人生

如过客,世间如旅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凉自在!

7)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9) 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0)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4)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 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会很痛苦。

6) 学会简单

生活

,简单是一种平凡,但不平庸。

7)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8)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9)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11) 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2)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3) 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4)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5)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7)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18) 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19) 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0)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4)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5)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6)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7)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看八九,常想一二。

8)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9)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0)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1)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 佛法的修学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

13) 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4)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5)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1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19)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0)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21)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2)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23)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5)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2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7)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28)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29)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二

佛教语录是由佛教大师们留下的言论和警句。这些语录蕴含了佛教的精髓和智慧,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读一读佛教语录,领会其中的哲理和道理,对个人的修行和人生均有帮助。

第二段:静心体味

佛教语录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具有深刻的内涵。要领会其中的哲理和道理,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专注阅读佛教语录,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学习到佛教教义,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只有深深地体味其中的教义,才能有所领悟。

第三段:修身养性

佛教强调修身养性,要抵制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平和。佛教语录中的许多教义,都是对如何修身养性的指引。例如,佛经中提到:“要常常善思虑,察觉受生之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并感受生命中的痛苦,并以此为动力,去努力修行。

第四段:感恩敬业

佛教强调感恩敬业,认为要将个人的生命贡献于他人和社会。在佛教语录中,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人的教义。例如,“行善究竟当自常,无量福德临无量。”这句话告诉我们,行善应当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因为仅仅为了功德,很难持久,也很难继续。只有真正爱人如己的人,才会真正地行功德,从而在生命中变得更美好。

第五段:快乐成长

佛教强调快乐成长,强调人类应当生活在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中。在佛教语录中,人们可以找到类似于“天地之间,最大的事情,婆娑世界里,最大的道德。如此行持道德,就是智慧的最高境界。”这种讲道德的哲学,告诉我们,我们所走的道路带来的快乐,应当是人类成长的一部分。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财富和物质,而在于成长,获得内在的和谐和平安。

总结

在佛教语录中,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人类的智慧和智慧,通过实践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如何过有效率的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好人的指导。只要收到佛教哲学的影响,就可以走向财富、自由和幸福的道路。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三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2、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

3、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6、一切皆为虚幻。

7、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0、生命像流水一样,我们每一个的生命就像是流水中的浪花,浪花虽然时起时落,但流水却在继续流淌。

1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人生无常,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境,有逆流,可谓悲喜交织,苦乐参半。品味了苦涩,方懂得甘甜的滋味;经受了苦难,才知道坚强的美丽。压抑了,那就换个环境呼吸;困惑了,那就转个角度思考;没路了,不妨回头,路在脚下,哪个方向都可以走;只要你不冲动不放弃不烦恼,其实天湛蓝、路很宽。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6、做最单纯的人,走最幸福的路: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活繁琐,其实是自己不懂得品味;我们时常业务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满足;我们也总是争强好胜,其实是自己虚荣心太强。不攀比,心淡然,人生就那么简单。

17、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8、前世的五百年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9、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2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2、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3、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

24、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什么,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25、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经历多少苦难,只要心存希望,就总有一天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谁的时光,掌握在谁的手里,心若不动,世界无恙,人生静好。静,流淌出智慧,智慧丰盈着生活。静,让人看清世界,看清自己,看清未来的`路。

26、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学水之善,上善若水。

27、佛家说,净化心灵,贵在自我。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心灵家园的清洁工,只有敞开心扉,才能看见污垢;只有布局简单,才能有效地清理污垢。

28、淡然,是一种领悟,一种释怀;踏踏实实做事,踏实,是一种历练,一种沉淀。以小溪的姿态浅行,以高山的心怀沉静,这世界上,有许多事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学会瞭望,给自己一份坚定;学会回眸,拂去浮躁。风雨中,把头抬起;辉煌中,把心放低,淡泊岁月。

29、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30、心宽则不计较,能忍则不躁动,不计较,不躁动便是淡然。淡然不是麻木,而是内心的稳健。知道聚散都是缘,缘尽即散,了悟成败都是向前,成则继续,败则完善,不必大喜大悲。淡然,让人生超脱。看开,头顶一汪蓝天;看淡,心中一片花海。

31、了结,是一场放过。不管是从眉头还是从心头,放过了别人,不是对他人的恩惠,是对自己的善待。面对远去的,念念不忘,心中不舍,不过是一种自我的折磨。学会了放手,才是对自己的真正解脱。祝福自己的祝福,你终会发现,原来人生最美的是释然。

3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大全1、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2、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3、真心是菩萨净土。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四

1)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3)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4)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5)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8)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0)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1)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2)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3)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4)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5)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16)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7)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8)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9)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0)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五

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6.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7.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8.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0.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六

1)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2)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3)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5)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6)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7)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8)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9)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10)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6)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7)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18)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9)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0)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槃。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七

佛教有哪些很经典的

语录

呢?一起来欣赏一下?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佛教语录经典版,希望你喜欢。

1)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 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

幸福

、快乐。

6)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7)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8)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9)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0)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2)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3)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4)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5)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6)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7)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8)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9)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0)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11)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12)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3)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4)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15)

时间

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7) 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18)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9)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2)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

人生

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5)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6) 学佛就是学

做人

,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7)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8)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9)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0)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1)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2) 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3)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5) 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16) 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17)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8)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9)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20)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21)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2)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23)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25)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2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8)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9)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30)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1)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2)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33)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4)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5)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6)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7)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篇八

1.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2.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3.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4.“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5.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缘众生自迷,不能见自己如来藏心。勿再妄想执着,随业流转。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形虽不同,金体无异。如悟自体不异,造作由己,也要知佛之为佛,以其觉也;众生之为众生,以其迷也。除迷复觉,惟在觉照。觉幻幻离,幻离即觉;二六时中,觉照不已,终成大觉。宗下向上一着,即是如此。”*所以我佛出现于世,原为开显指示众生本具如来藏心,与佛无异,令其了悟,进入如来藏心。

6.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7.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10.人人念佛皆成佛动静闲忙莫变差,念到一心不乱处众生家是法王家。

11.“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12.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13.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14.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

15.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16.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3625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