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移民搬迁方案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8:38:07
实用移民搬迁方案大全(19篇)
时间:2023-11-01 18:38:07     小编:翰墨

方案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或达成某一目标而系统安排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接下来是一些有效的方案制定技巧,供大家借鉴一下。

移民搬迁方案篇一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开展移民扶贫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扎实做好我乡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移民扶贫任务,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移民扶贫政策,改善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户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其脱贫致富的步伐。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20年)》“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县负总责、乡抓落实、村级实施”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多种有效安置方式,把移民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移民“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移民扶贫工作是县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

20**我乡年将重点抓好双田、秀水、洢溪、下沙、早禾田等9个村有移民搬迁愿望的搬迁工作,确保完成县下达的移民扶贫搬迁任务。

三、移民搬迁地和移民安置地应具备的条件

(一)移民搬迁地应具备的条件

1、搬迁地移民户必须是常住农业人口的农户。

2、必须是在20**年上报的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调查范围内居住点且距离乡镇集镇较远,距常年通公路5公里以上,距学校、医院3公里以上,缺乏教育医疗网点,耕地少,耕地耕作难度大,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农户。

3、必须是20**年1月1日至今仍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要求移民搬迁的农户。

4、有要求达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愿望。

(二)移民安置地的选择

今年我乡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全部采取集镇集中安置的方式,集中安置点设在山庄新街道桥头沙洲(20**年移民集中安置点马路对面),交通、医疗、教育、行政办事非常方便,并拟配套山庄乡中心幼儿园。

符合移民安置应具备的条件,实行小区管理,可供不同需求的移民户选择。

四、移民搬迁的审批程序

移民搬迁对象必须通过以下审批程序,方可确定为搬迁对象。

1、本人申请。

2、县移民扶贫办会同乡(镇)对申请人搬迁农户的迁出地条件进行实地核实。

3、迁出地和接纳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与移民搬迁户签订搬迁协议书。

4、移民户书写移民搬迁承诺书。

5、搬迁对象和搬迁户家庭人口[(指常住农业人口,包括现役军人(指义务兵),“两劳”人员(剥夺政治权利的不享受),大中专在校学生及已接受处罚的计划外生育人员并已上户的等]经县移民办核对,并将家庭人口经两次张榜公布无异议后确认搬迁人口.

6、填写《安福县移民扶贫搬迁对象审批表》。

7、审批表经迁出地和接纳地所在乡(镇)、村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县移民扶贫办审核批准。

8、移民户在当年建房竣工,经接纳地所在乡(镇)、村初验后,将乡(镇)村签署意见的材料和新房照片上交县移民办验收。

五、资金补助标准

根据县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对搬迁至山庄乡案山佬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扶贫资金的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

六、工作安排

今年的移民扶贫工作分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等三个阶段实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1月1日—1月26日)

1、宣传动员。

组织召开由移民扶贫实施村“三大头”及移民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全乡移民扶贫工作,各村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方针、政策。

2、调查摸底。

各村对本辖区内深山区、库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并对愿意搬迁至案山佬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统计。

3、成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各移民扶贫实施村均成立理事会,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报乡移民扶贫办。

(二)组织实施阶段(1月27日—11月30日)

1、确定移民对象。

县移民扶贫办会同移民扶贫实施村对符合条件且自愿搬迁的群众进行实地审核,移民户填写移民搬迁申请书、迁出与安置地所在乡镇政府与各移民户签订搬迁协议书,并填写好《安福县移民扶贫分户审批表》,经乡镇村审核后报县移民办审批。

2、实施移民搬迁。

(1)确定对象的移民户,来乡政府进行户型选择,房屋按移民优惠价平均为1345元/平方米,并根据选择的户型预交首付款6万元。

(2)集中安置点的土地为国有土地,按照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3)兴建房屋。

乡政府按照移民户选择的户型进行招标建设房屋,并保证当年完工验收。

房屋验收合格后,移民户将剩余的款项付清,当年可搬迁入住。

乡政府将按工程进度及时将补助资金转拨给移民户,并及时协助办理房屋集体土地证、户口迁移等有关手续。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

乡政府将组织人员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各村的移民扶贫户进行检查验收。

七、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移民工作是扶贫工作方式的创新与突破,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各村应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应成立专门的移民扶贫理事会,具体负责本村的移民扶贫工作。

三要严格把握政策。

移民扶贫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移民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根据水利部《关于批复20**年度上半年库区建设基金支出预算的通知》(移资金[20**]134号)和省财政厅、省移民局关于印发《湖北省黄龙滩水库后靠移民二次搬迁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鄂财农发[20**]11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移民自愿、以乡为主、部门把关、分段实施、分户扶持”及“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走以人为本、以土为本、以农为主、有土安置的路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及受库水浸泡影响部分后靠移民居住地滑坡险情加剧,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基本原则

1、移民自愿,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移民自愿搬迁的基础上,选择滑坡范围广,严重影响移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移民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原迁移民。

2、坚持以人为本,有土安置的原则。

3、鼓励投亲靠友,实行库外、村外安置的原则。

4、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

5、坚持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的原则。

以自然村为单位,对需要二次搬迁的移民,按照整体推进的思路,全部搬迁到安全地区。

6、坚持核实移民身份,直接补贴的原则。

对原迁移民进行认真调查,逐户核实,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7、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张榜公布移民资金分配的有关事项,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移民搬迁资金分配、使用的严肃性、准确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二、搬迁范围、对象和任务

(一)搬迁范围及对象

黄龙滩库区庵场1组,塔坪村1组,官坪村2、4、6组,马岭村2、4组,白莲村1、3、4、5组,兴旺村1组,东钦村2、3组,滚子岭村4、5、7组。

以上 8个库区村、17个村民小组的部分移民,因受黄龙滩库水浸泡影响导致的、在长江委打桩定界的滑坡体上居住的、环境容量不足的、生产生活条件困难的并自愿申请搬迁的移民户。

(二)搬迁安置任务及办法

按照《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20**-20**)规划》及省移民局《关于下达黄龙滩水库20**年度3000人再搬迁安置预算的通知》(鄂移财[20**]182号)文件下达我县1000人再搬迁安置任务,重点解决库区生产资料严重不足及滑坡体上居住的移民。

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1、乡内集中安置250人。

楼台乡三台村2、3组集中安置250人。

2、鼓励移民投亲靠友,自主搬迁到库外条件较好的地方,异地安置移民750人。

(1)县内潘口乡小漩村安置94人,宝丰镇韩溪河村安置85人,城关镇安置145人。

(2)江苏、上海、武汉、河南、宜城、保康、钟祥、十堰等地安置426人。

三、补助资金兑现标准及办法

(一)补助标准

按照鄂财农发[20**]11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6000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助,用于移民房屋搬迁及建房费用支出。

该资金不得用于后靠移民搬迁所需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得用于居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抵扣其它任何欠款。

(二)兑现办法

1、集中建房安置补助资金分三期直接兑现到移民户:房屋基础完工兑付30%,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兑付40%,竣工验收并拆除原住房兑付30%。

2、自主外迁安置补助资金,办理相关手续后,经县移民局审查无误,一次性兑现到位。

需办理以下手续:

(1)移民外迁户书面申请;

(2)原户口本复印件和户籍证明;

(3)迁入地出据的准迁证明、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合同等证件;

(4)建房准建证或购房协议书;

(5)原住地村委会收回土地、菜园、山场及其它所有证件(复印件)证明;

(6)旧房及附属建筑物全部拆除清场证明;

(7)不再返迁的承诺书。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做好黄龙滩库区后靠移民二次搬迁工作,县库区移民集中安置领导小组要按照《关于黄龙库区楼台乡滑坡体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工作的会议纪要(竹专[20**] 12号)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督办。

库区乡镇政府作为移民集中安置工程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全力支持库区乡镇做好库区后靠移民二次搬迁工作。

对项目实施不履行职责或不积极配合支持造成工作被动的,将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移民搬迁方案篇二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市发〔20**〕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就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年起,全市每年力争实施5万人移民搬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市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15万贫困群众的移民搬迁任务,整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综合发展能力,让移民群众真正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趋向,激发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对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居住点,优先安排。

搬迁安置以县城(工业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

(三)差异扶持、综合推进。

整合相关政策,移民搬迁户可享受移民搬迁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

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搬迁安置困难和后续发展问题。

(四)统筹规划、稳步实施。

科学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规划和安置方案,合理确定迁出地范围和搬迁规模。

科学选址,配套建设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

市、县财政要统筹解决好移民搬迁资金,移民户的建房资金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对移民搬迁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中的特困户实行差别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建档立卡中的特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费分别按每人2000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要按照赣国土资字〔20**〕182号文件精神,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政策,确保农民利益。

农粮、林业、水利、农网改造等涉农惠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管理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优先用于移民安置点建设。

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纳入县城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安置点延伸,实现共建共享。

移民对象办理城镇居住证后,符合条件的可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二)强化用地保障。

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并积极争取防灾避灾专项用地计划,用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

要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委农工部《关于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20号)“搬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指标,由省、县两级按照各50%的原则专项安排解决”的政策,优先安排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三)保障移民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移民搬迁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贷款抵押、担保。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鼓励搬迁户入股或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山林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依法保障移民对原居住地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移民搬迁户原宅基地可通过增减挂等,依法、自愿、有偿退出。

(四)完善社会保障。

落实支持贫困家庭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移民对象的城乡社保、医保、低保政策。

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的移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困难移民户在取得城镇户籍后可申请城镇低保。

允许移民对象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省市统筹时予以认可并接续,已进入企业务工的应随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

(五)优化公共服务。

在县城和工业园区安置的移民户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并可在过渡期内享受原户口政策待遇,按规定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

教育、卫计、文化、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六)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对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把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培训纳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中,通过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对移民搬迁就业指导服务,帮助移民户在本地本园企业就近就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统筹谋划;要建立健全“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合力,促进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异扶持、综合推进”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地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确定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确定整体搬迁目标、搬迁范围和安置地点,制定好搬迁规划。

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引导移民向县城和园区集聚,并实施乡村逐级审核、县审批,“三榜”公示。

(三)明确安置方式。

根据搬迁农户意愿,结合实际,采取以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

对有劳动能力,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

其他打算长期自愿在农村发展、或不具备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安置的贫困群众,在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安置,坚决杜绝搬“富”不搬“穷”的现象,做到整体搬迁。

(四)落实工作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

各县(市、区)应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要将移民搬迁的贫困户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精准扶持,如期脱贫。

扶贫移民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矿管部门负责指导搬迁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安置用地保障,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建设部门负责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工作指导以及住房建设过程的监管;房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指导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的环境评估;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

要积极开展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民搬迁的积极性。

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六)完善考核机制。

市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检查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区)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落实,对各县(市、区)平时检查的情况,将作为市政府年终考核县(市、区)民生工程移民搬迁扶贫专项工作的依据,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确保《石泉县“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20**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石泉县“三个五”扶贫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年度计划。

20**年度,根据全县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布点情况和调查摸底实际,今年共计划实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646户2260人(具体安置布点情况见附表)。

(二)具体目标。

通过实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项目,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目标。

一是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

二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收入水平力争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生活有保障。

四是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

五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二、安置对象及安置方式

(一)安置对象。

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对象必须是已录入国家“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农户。

主要分为以下5类: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它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户;无发展潜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的户;经济收入来源少的户;距公路5公里以上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户;距离行政村中心较远,且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配套较困难的户。

具体的认定程序是: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分为七个步骤:农户申请:由户主自愿提交移民搬迁书面申请,报村委会评议;村组评议:村委会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在村组内进行民主评议;一榜公示:由村委会对民主评议无异议的拟搬迁对象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并对名单进行修改、调整后,报镇政府审查;镇级审查:镇政府根据村委会上报的拟搬迁对象名单按照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严格审查,确定拟搬迁对象。

二榜公示:镇政府对拟搬迁对象在镇、村同时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并对名单进行修改、调整后,以正式文件报县移民安置办;县级审批:县移民安置办按规定核实无误后,确定移民搬迁农户名单;三榜公示:经县移民安置办审批的拟搬迁对象名单再次在镇、村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年度移民搬迁对象。

(二)安置方式。

移民搬迁安置主要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统一安置与自主安置相结合、以统一安置为主的办法,由政府包建不超过60平面米的住房实行“交钥匙”工程予以安置。

三、配套政策

(一)资金补助。

建房资金补助由财政资金全额负担,按实际工程造价予以结算。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按照“资源整合、资金捆绑、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类相关项目资金向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倾斜,进行集中捆绑使用,用于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规费减免。

县公安、国土资源、住建、林业等部门在为搬迁群众办理户口转移、土地调整、建房、用木等手续时,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移民搬迁安置成本。

(三)权益保障。

移民搬迁户子女就学,由安置地政府统一协调,按就近入学的原则享受与迁入地居民子女同等就学待遇;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就读的,优先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高中阶段就读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

移民搬迁原有的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不变,但已享受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补助政策的搬迁户除外。

鼓励农民依法、有偿流转承包地,以防耕地摞荒。

(四)产业扶持。

优先让搬迁群众及子女参加生产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培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组织动员搬迁群众子女参加中职培训,通过培训输出实现就业;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培育后续产业,加大主导产业支持力度,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

各镇政府是移民搬迁工作具体实施的主体,也要设立相应机构,由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全县移民搬迁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 国土局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下,对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实施单位做好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有管理审批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确保搬迁群众居住安全。

县发改局负责协调和争取中央及省市财政相关投资向安置点倾斜,完善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县质监局、县物价局切实加强对建材质量、建材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类建材安全合格,防止哄抬物价。

县住建局要加强对移民搬迁建房工程的质量监督,确保移民搬迁房屋建设质量。

县监察局、审计局加强对移民搬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资金使用以及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审计,定期公布审计结果。

各镇按照移民搬迁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图像、文字资料收集归档(包括搬迁户新旧居住房屋图片、搬迁户申请、迁入地户口、购房契约合同、搬迁农户花名册、验收意见等),做到“县镇有档、村有册、户有卡”,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对档案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项目管理。

各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各镇统筹做好相关核查工作,并报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统规统建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依法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

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指导。

严格落实移民搬迁工程验收制度,做到“谁审定、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

集中安置各单项工程由镇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按项目管理程序组织验收,并报县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各镇做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公布安置工作建设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每月移民搬迁工程进度,由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计分析后,通报全县,并进行评比。

镇、村两级要及时调处化解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场地、道路等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移民搬迁安置顺利推进。

移民搬迁方案篇三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移民房屋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搬迁入住条件基本具备。

按照移民试点工作计划,即将进入搬迁阶段。

为切实搞好移民搬迁工作,圆满完成试点移民任务,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搬迁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实行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以统一组织、统一搬迁为基础,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以“不漏、不掉、不伤、不亡一人”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移民顺利搬迁、平安搬迁、和谐搬迁。

二、基本原则

(一)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方可搬迁原则。

试点移民基本具备搬迁的条件是完成房屋主体、内外粉刷、地平及门窗安装,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完成入户,排水工程完工,且质量合格。

试点移民搬迁条件具备后,由县级移民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级移民部门初验合格后上报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未经验收批复,不得擅自搬迁。

(二)统一组织、集中搬迁原则。

鉴于南水北调移民搬迁人数较多、时间紧迫,为确保移民顺利搬迁,原则上实行统一组织、集中搬迁。

实行集中搬迁的移民要出具同意集中搬迁的确认书。

对于个别确实不愿集中搬迁的,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不得强制。

(三)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原则。

试点移民搬迁工作,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

双方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四)限定时间内完成搬迁原则。

按照移民试点搬迁工作计划,试点移民要在20**年9月10日24时前搬迁结束。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配合迁入地政府制定详细的搬迁实施方案,提出移民搬迁用车计划。

2、做好试点移民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工作,动员移民积极搬迁。

3、8月10日前完成移民临时搬迁道路建设,需要水运摆渡的,做好船只的协调组织,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4、配合迁入地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

5、负责做好拒迁户的搬迁动员工作。

6、负责试点移民中干部职工家属的集中安置工作。

7、负责试点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其它证件手续的迁出工作。

8、负责试点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及验收工作,做好库底清理工作。

9、做好搬迁期间试点移民村的治安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二)迁入地

1、会同迁出地制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2、负责搬迁车辆的组织和迎接移民工作。

3、负责移民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和饮食安全。

根据工作需要,派出干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跟随搬迁车队服务。

4、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

5、负责统一办理移民搬迁保险。

6、负责做好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其它证件手续的迁入办理工作。

7、组织移民村做好移民生产用地的分配到户工作。

8、负责移民搬迁后新村治安工作。

(三)省直有关部门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试点移民搬迁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组织制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检查督促移民搬迁进度,解决移民搬迁出现的有关问题,验收并下达移民搬迁奖励经费。

省文明办:负责与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交通运输厅组织服务支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省交通运输厅:协调市县交通部门帮助移民组织运输车辆,做好移民搬迁道路的整修维护;协调各收费站点,积极开展服务支持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免除移民搬迁路桥通行费。

省公安厅: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的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保障搬迁道路畅通。

省卫生厅:做好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和卫生防疫,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省林业厅: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

四、时间安排

20**年9月10日24时前,移民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安置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地方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20**年8月31日24时以前完成搬迁视为提前完成,20**年9月10日24时以前完成搬迁视为按时完成。

试点移民分村搬迁时间计划安排见附表。

五、有关事宜

(一)搬迁费支付。

由迁入地负责统一组织搬迁的,按承诺确认的费用,从移民个人搬迁运输费中扣除。

验收后,余额支付给移民户。

移民个人实施搬迁的,搬迁费由移民户自行支付。

(二)保险办理。

试点移民搬迁过程中的人身保险,由迁入地县级政府或县级移民部门协调有关保险公司办理。

(三)搬迁车辆路桥费免除。

为鼓励移民按时搬迁,8月10日24时至9月20日24时,为移民统一搬迁时段。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服务支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的通知》,并负责协调有关收费站点,积极开展服务支持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在移民集中搬迁时段免除搬迁运输车辆路桥通行费。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制作500张“移民搬迁车”和50张“移民搬迁指挥车”通行证。

搬迁期间,搬迁运输车辆及搬迁指挥车辆凭通行证,在符合规定的时段、路段,经查验后免费通行。

“移民搬迁车”通行证由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分配,集中调度,周转使用。

“移民搬迁指挥车”通行证发放的范围是:6个省辖市中南阳市3个、其他市每市2个;10个安置县每县2个,淅川县移民局4个;淅川县8个乡(镇)每乡(镇)1个,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统筹使用5个。

(四)库底清理。

库底清理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标准实施,包括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试点移民的个人房屋等建筑物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委托统一拆除的,移民户要出具统一拆除委托书。

对拒绝拆除的,由县、乡(镇)政府依法组织强制拆除。

在拆除有关建筑物和清理林木时,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

卫生清理按批准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试点规划报告》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五)搬迁验收及奖励。

试点移民提前或按时完成搬迁的,经迁入地县级移民部门会同迁安有关乡(镇)政府检查验收认定,逐级上报。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验收合格后,下达奖励资金,由迁入地县级移民部门兑付。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试点移民搬迁工作,切实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

各级都要成立移民搬迁指挥部,宣传、文明、移民、财政、交通、公安、卫生、民政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实施方案,积极配合,全程参与,支持服务好试点移民搬迁。

(二)精心准备。

一是各地要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

搬迁方案要考虑周全,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同时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加强对移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要宣传移民政策,讲明移民新村的情况和移民搬迁费用的支出原则。

三是做好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各协调各收费站点要按照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与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好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四是加大移民安置问题处理力度。

迁出地政府要及早处理好移民有关补偿补助、“两会”存款以及移民村债权债务和集体财产分割等问题。

(三)强化沟通。

一是按照制定的搬迁实施方案,迁安双方要及早互派联络员进驻,尤其是安置地要派人到库区试点村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搬迁移民需运输的人员和物资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要注意做好鳏寡孤独及特困户的搬迁运输工作,特别要做好高龄老人、身患重病人员、临产孕妇等人员的搬迁。

二是试点移民搬迁运输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每日下午6点以前逐级上报移民搬迁进度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迟报、漏报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试点移民搬迁期间,迁安各地都要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联络工作,保障24小时通讯畅通。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要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和饮食安全问题。

针对移民“六腊月不搬家”的习俗,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

在搬迁期间,迁安双方要举行送迎仪式,营造浓厚的氛围,要通过不同形式做好移民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工作。

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于因工作不力或失职失责,影响移民搬迁或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

对于抗迁拒迁的要做好思想工作,对故意破坏移民搬迁的人员要视其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试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同时要制定好稳定工作预案,及时稳妥处置好突发事件,维持好移民搬迁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移民搬迁方案篇四

为保证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包保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积极做好移民搬迁户的思想稳定工作,协助移民搬迁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搬迁至移民安置点,负责与移民点所在乡镇村和安置点所在乡镇村对接干部做好协调配合,确保 月 日至 月 日两天顺利完成移民搬迁工作。

四、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分五个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五、职责分工

1、 担任总负责人,负责与乡和镇的联络沟通,整体协调移民搬迁相关事务。

2、各包保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提前与各移民搬迁户和移民搬迁乡镇 (村)、安置乡镇(村)的联络,并提前3天进村入户做好对接,明确运输物品,针对易燃、易爆、和家禽牲畜等禁运货物,要求移民户在搬迁前处理。

3、由 负责摸底调查每天需搬迁物资,提前联络好搬运车辆和人员,确定每天移民搬迁户装运路线。移民搬迁当天,先由各包保小组分别深入移民搬迁户家中,协助移民清点物资,并将物资搬运出屋。待车辆到达,由各包保小组派一人跟车负责移民物资看护,另一人负责与安置点进行协调沟通,将移民引进新安置点,并协助搬运移民物资。

4、移民搬迁车辆装运好移民物资后,在 门口集合,由工作车辆引路,经 到达 安置点。再由各包保小组负责将各移民搬迁户安置入户,并完善移民安置手续。

5、若遇移民搬迁户物资较多,需要返程搬运的,则由所包移民搬迁户包保小组继续协助搬运安置,直到移民搬迁户所有物资全部搬运完毕并顺利安置入户。

六、相关要求

1、各包保小组要做好相互间的对接工作,及时向总负责人报告移民搬迁情况。

2、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发现矛盾、动态、信息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全力确保移民搬迁户的稳定。

3、在协助移民搬迁户装运物资时,要确保轻装、快搬、慢运,确保物资清点无误后方可发车运送。

4、各包保小组要积极与移民乡镇(村组)和安置乡镇(村组)联系,紧紧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移民搬迁户的移民搬迁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纰漏、不出差错,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包保任务。

根据陕南移指发(2011)30号和市商移办发(2011)26号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移民搬迁安臵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臵、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与农民进城入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区域界限,突出重点区域,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利用10年时间使镇内地质灾害区、洪涝灾害区、环境恶劣区、落后贫困区、重点工程区的住户和农村危房户分阶段全部得到搬迁安臵,住进安全、经济、实用的房屋,过上富裕、和谐、安康的新生活,使全镇面貌大改观。

二、基本原则

制定规划,优化城乡布局,有效配臵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搬迁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居民居住规划与全镇移民搬迁安臵规划相衔接。

(二)政府主导,农民自愿。要在紧紧依靠搬迁群众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自愿选择搬迁方式、搬迁地点和搬迁时间,不搞强迫命令。要正确处理“农民自愿”与“服务规划”、“强迫命令”与“引导服务”的关系,让搬迁户积极向集中安臵点和中心村集中。

(三)避灾减贫,有业安臵。 把消除安全隐患、减少贫困人口、实现长治久安作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移民搬迁农户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六大建设,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持续发展。采取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加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设臵社区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发展产业、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地。

(五)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策补助相结合的办法,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把移民搬迁安臵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集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在保证移民建房质量安全和安臵小区典型示范的前提下,尽力降低搬迁安臵投资成本,减轻搬迁户经济负担。

(六)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根据移民搬迁安臵确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移民搬迁对象要做到公开公正,实行村评议、镇申报、县审批的“评议审批”制度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执行补助标准,到户建房补助实行“一卡-通”,杜绝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移民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二)每户有1-2人掌握至少一项实用技术,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三)移民安臵小区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或接近集镇水平;(四)搬迁安臵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充分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移民搬迁安臵后,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力争达到安臵地居民、农民的平均水平。

四、搬迁对象

(二)对长期受到洪水灾害威胁及易引发次生灾害地区的农户进行搬迁;

(五)对因水库修建、交通、管道运输、高压输变电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建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和威胁地区的农户进行搬迁。

搬迁重点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高发区、边远贫困山区以及农村危房的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关键是无能力自主建房需要政府组织安臵的特困户。要坚决禁止在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区域新批建房。

五、安臵方式

臵方式。

(一)进城安臵。鼓励有条件的`搬迁安臵对象举家到县城、中心城市臵房定居;鼓励农村老人随子女在城镇定居。移民搬迁安臵对象进城居住的,除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有条件农民进城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

(二)集镇安臵。结合集镇建设,整合现有集镇、社区资源,加大改造力度,拉大集镇骨架,扩张集镇规模,鼓励搬迁对象到集镇建房或购房。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在集镇安臵的,除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有条件农民入镇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

(三)社区安臵。加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力度,对现有社区进行整合、扩张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接收移民搬迁安臵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选择符合安全条件、有利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居住规模和扩张条件的安臵点,引导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建设“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设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园区安臵。把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与建设移民搬迁安臵小区结合,鼓励在产业开发园区就业务工的农民,在园区就近购买和新建住房。

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农民进城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分散安臵。不能通过以上方式进行安臵的搬迁对象,可在农村地质稳固和水、电、路等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自主建房,也可购买砖混结构二手房,但不得在原搬迁区域购买。在规划审批分散安臵建房时,要避免新增单庄独户,尽量促进相对集中。

六、优惠政策

(一)移民搬迁建房的相关规费,实行减免政策,即省市必须收取的费用,各部门按最低标准收取,属县本级收取的费用,一律免收,各部门只收取证照工本费。

(二)简化审批手续。移民搬迁对象和安臵点确定后,向国土部门、县移民搬迁安臵办提交对象确认报告和移民搬迁安臵用地报告,实行联审统批,集中办理审批手续。

(三)移民搬迁户原有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经营权等权益参照有条件农民进城入镇居住优惠政策执行。

(四)移民搬迁户享有迁入地居民、村民同等的教育、医疗、户籍、社保、电力、通讯、饮水等各项公共服务,镇村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费用。

期限延长至三年;通过多种贷款方式,最大限度满足移民搬迁安臵户贷款需求。

(六)移民搬迁户应做到“迁新拆旧、占补平衡”,在迁入新建或购买安臵房后,主动拆除原有住房,并将宅基地恢复为耕地。

七、资金筹措

(一)省市补助。省市将根据我县年度移民搬迁安臵的规模,据实核定省市补助建房资金,专款管理,直补到户。

(二)县级配套。安排移民搬迁安臵配套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直补到户。

(三)银行贷款。由农村信用社负责按照户均5万元的信贷规模投放移民搬迁安臵建房贷款。

(四)群众自筹。鼓励移民搬迁安臵户要利用自有资金、拆借资金等方式筹集建房资金。

(五)企业资本。引导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建设。探索移民搬迁安臵建房与商品房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用商品房开发增值收益补助移民搬迁安臵建房,降低移民搬迁安臵房价格。

(六)社会捐赠。积极争取各类社会捐赠资金用于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建设。

八、实施步骤

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总体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确定对象(2012年7月20日前)

(一)成立机构。成立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机构,组建班子,研究政策,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培训人员。

(二)宣传动员。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进村入户宣讲,广泛宣传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相关政策,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确定对象。由镇政府牵头,国土、民政等单位配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村评议、镇申报、县审批的“评议审批”制度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按照农户申请、村组公示评议、镇核实初审、县级审定的程序,对移民搬迁安臵户全面排查,确定搬迁安臵对象。所有移民搬迁户统一在迁出地申请,迁出地负责验收。

第二阶段:制定规划,完善方案(2012年7月31日前)。 镇上根据县上实施方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各村也要根据镇上的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切实加强调研,拿出符合村情民-意的实施方案。全镇各中心村、一般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规划由镇政府统一编制,报县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备案。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结合各村人口布局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完成月河镇移民搬迁安臵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兑现政策(2012年12月前)。

(一)镇上要根据今年移民搬迁安臵任务,逐一核实对象、逐一明确安臵方式,落实包抓责任,及早开工建设,11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争取2012年春节前入住新居。

(二)镇上对移民搬迁安臵户建房,在今年12月上旬初验。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健全规范移民搬迁户档案。

(三)县移民搬迁安臵领导小组于12月下旬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将建房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到户。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为确保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有序推进,镇上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任责任组长、相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移民搬迁安臵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全镇移民搬迁安臵日常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任务。各村也要把移民搬迁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相关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做好本村移民搬迁安臵工作。

(二)分级负责,明确责任。按照“镇为主体、村级落实、集中安臵、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要求,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臵工作。

做好选址规划、建设标准、基础建设、户型设计、服务配套等指导工作,制定移民搬迁安臵规划指导性技术标准,全面负责镇重点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中心村的规划。。

(四)健全机制,规范运行。

1.建立规划先行机制。做到镇有总体规划,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有具体规划,规划逐级上报,分级审批或备案。在安臵点选址上,要确保基础安全稳固,达到“三避”要求。在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年搬迁安臵,又要兼顾未来十年搬迁的总体布局,长短结合,避免重复建设。

2.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可以利用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移民搬迁安臵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抓好督促检查。镇上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经常深入到移民迁出地和安臵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镇政府督查组要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推进缓慢的村组,要严格实施问责。镇财政、纪检等部门要对移民搬迁安臵资金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补助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亲厚友,严禁挪用、贪污、截留移民搬迁安臵款物。对工作中敷衍了事、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5.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地产商参与统规统建的安臵小区建设,要严格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工程造价审计制,所建房屋现价出售给搬迁户。

移民搬迁方案篇五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包括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地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搬迁(以下简称生态搬迁)、财政专项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

为认真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根据《奉节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试行)》(奉节府发〔20**〕42号)文件精神,结合永乐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

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

搬迁对象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鼓励其自愿流转或参股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山生态扶贫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二)坚持整户搬迁、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的原则。

整户搬迁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对拆除后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安排复垦。

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用地扣除新建房屋用地面积后,节约的面积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

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

(四)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原则。

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相关站所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二、搬迁范围及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贫困农户,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

1.居住边远地区,生产生活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

2.居住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

3.建卡贫困户、低保户、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纳入宅基地复垦的优先纳入搬迁。

4.原居住地房屋有房产证或宅基证,新建住房有房地产权证或建房、土地许可证,购房有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合法手续。

5.2010年8月1日以后实施整户搬迁的。

6.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应拆除。

其中转户进县内城集镇或县外购房,已签订拆房复垦协议但未拆房的;以及符合拆房复垦条件且搬迁户承诺拆房复垦的,经县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作为搬迁对象,其安置补助完善手续转为拆房履约保证金,待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后无息退还。

不符合拆房复垦条件的搬迁户必须自拆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对梯度转移和其他自主建房搬迁的,必须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二)下列人员不得列入搬迁安置补助对象:

1.居住在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口(按照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搬迁)。

2.已享受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的。

3.“空挂户”及搬迁户中非家庭成员的挂靠人员。

三、安置方式及补助标准

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安置方式分为自主分散安置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一)自主分散安置方式包括转户进城镇、梯度转移及其它安置。

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安置对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的,凭镇政府出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身份认定证明和购房手续免交房屋交易契税。

转户到县外安置的,按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执行。

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包括在本镇、村内实行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相对集中进行梯度转移安置的和其他分散自主安置的,均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梯度转移安置不得进入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城集镇除外)。

(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是指迁入经县政府批准统一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进行的安置,按7000元/人的标准补助到搬迁户。

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居住对象为本镇范围内放弃原宅基地并实施复垦的农村居民,地灾避让搬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巴渝新居、库区居民点搬迁户、危旧房改建户、连体房户、无房户、户改退地的连心房等符合农村宅基地批准条件的农村居民。

本细则施行前各年度已下达尚未实施完毕的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仍按原标准执行。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报批实施方案。

镇政府根据县搬迁办下达的年度搬迁计划,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初评、镇审核公示的'程序确定年度安置对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附安置对象花名册)报县搬迁办审批。

(二)组织搬迁实施。

镇政府根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逐户签订搬迁协议,督促落实安置住房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等工作。

(三)兑现补助资金。

项目实施完毕后,镇政府组织自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报送县搬迁办,县搬迁办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待综合验收合格,县上拨付补助资金,镇政府按照规定标准与搬迁户结算。

(四)加强档案管理。

按照以下要求分类整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并送县搬迁办、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备案。

1.文书档案。

包括实施项目的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计划下达文件、公示资料及图片证明等材料。

2.户档案。

包括农户信息卡、搬迁申请表、新旧房屋照片、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户口复印件、户口迁移手续、补助资金兑付证明、旧房拆除证明、建房审批及购房手续等原始资料。

3.项目档案。

包括规划方案、工程设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的相关资料。

五、工作措施

坚持“统分结合、整合职责、分线落实”原则。

镇搬迁办:负责镇搬迁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镇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年度搬迁计划,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向县搬迁办的各种报表、信息,负责与县搬迁办的工作衔接,承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方面的会议、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经发办:负责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协助镇搬迁办工作。

规建办:负责d级危房改造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集中安置点建设管理,协助指导按相关程序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优先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复垦。

财政办: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和兑现,协助资金拨付工作。

镇纪委加强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镇搬迁办、相关站所室要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

对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滥用职位权、徇私、弄虚作假、截留挪用、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要严肃查处。

为改善我镇深山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确保20**年度深山区扶贫搬迁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以贫困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决定和指示,努力改变深山区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实施扶贫搬迁,通过深山区扶贫搬迁与集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逐步改善我镇深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基本原则

1.自愿搬迁原则。

居住在离公路3公里以上的深山区居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提出申请。

2.整体搬迁原则。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搬迁。

以农民居住点或自然村为整体搬迁单元实施搬迁。

3.集中安置原则。

实行集中安置原则,每个安置点不少于10户,户与户之间间距在10米以内。

三、移民搬迁计划和搬迁范围对象

(一)搬迁计划

我镇20**年深山区搬迁计划指标总数是43户164人。

(二)移民搬迁范围对象

凡是离公路3公里以上并自愿要求搬迁的深山区贫困群众都属于搬迁对象,具体条件规定如下:

1. 20**年12月31日前在册农业户口的常住人口;

2. 本人自愿提出书面申请搬迁;

5. 下列人员不得享受补助:(1)家庭户籍内非农人口;(2)人户分离人口;(3)死亡、离婚的人口;(4)已享受其他移民补助人口。

(三)搬迁项目管理要求

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建设期为1年,凡纳入计划的项目,应如期建成。

1. 搬迁项目申报。

村委会根据政策规定与本村实际,提交经农户签字同意的自愿搬迁证明等材料进行申报。

2. 搬迁对象确定。

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3. 项目规范性管理。

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相关规定,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帐制和项目公示制。

4. 项目阶段性要求。

截止到20**年10月底以前须最少完成房屋主体工程一层。

四、实施精准扶贫

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优先考虑扶贫到户的贫困群众,每个安置点必须落实20%以上扶贫到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五、方法步骤

1. 核实搬迁对象。

村委会组织人员对急需并自愿搬迁的深山库区群众进行核查,同时对安置方式、安置点的接收能力和建设条件等开展调查摸底。

根据农户提出的申请确定搬迁对象。

2. 确定移民安置点。

选定移民安置点要符合我镇土地利用规划,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3. 提交申请。

由移民户自愿提出申请,填写《铜鼓县深山区扶贫搬迁分户审批表》。

村委会收到申请后,对移民户进行资格审查盖章后推荐到镇政府审核。

4. 第一次张榜公示。

村委会对拟搬迁对象在迁出地和安置地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后进行名单修改、调整后,提交更改报告和公示照片送交县扶贫和移民办。

5. 第二次张榜公示。

在县扶贫办逐户核实经镇政府审核无误后,张榜公布移民户名单。

6. 县级审批。

六、组织建房

1. 搞好集中安置点规划和设计。

由村委会牵头实施,对整个安置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为移民户提供房屋和施工设计图纸,保证每个安置小区美观和房屋质量安全。

2.搞好移民建房。

可采取分户自建和集中统一建设两种形式,需集中统一建房的,要严格实行工程公开招标和质量监理制度,集中安置点要成立由移民户代表组成的移民建房理事会,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参与移民建房监督管理。

七、检查验收

1. 组织对移民搬迁验收。

20**年12月由镇政府组织搬迁验收,逐户填写验收表报县扶贫和移民办。

同时督促移民尽快进行房屋装修,原则上在2016年春节前完成搬迁入住。

2. 移民户入住前须按补助金额30%的标准交纳移民搬迁保证金,并签订旧房拆除承诺书。

移民户搬迁入住后,其老宅基地必须拆除并实施“增减挂”项目,方可兑现移民补助,保证金予以退还。

若未能及时实施“增减挂”项目的,其保证金转为罚金,不予对房屋进行验收,移民新房不得享受任何补助政策,相关部门不予办理有关证照。

八、发放移民补助

移民户履行完搬迁手续,交清搬迁保证金后,按县扶贫和移民办核定的移民补助人数,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将移民补助款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九、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

有移民搬迁任务的村委会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深山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人具体组织实施。

2. 集中安置点建设。

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要坚持“五统一”。

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时间建房、统一理事管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竣工验收。

在建设住房方面,要求“三统一”即:统一外形结构,统一外形颜色,统一外形层高。

移民安置点使用“梦想家园xx小区”作为安置小区名称,并要在明显位置设置与建设工程环境协调的永久小区名称标识 。

3. 补助资金严格管理。

移民户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

4. 规范档案管理。

移民户的搬迁审批表、移民的公示、移民搬迁资金文件等,要做到一户一档,档案整齐、规范。

5. 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实施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的宣传引导,宣传政策,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十、优惠政策

1. 移民搬迁至集镇,可自主选择城镇户口或保留原居住地户口,均可享受安置地居民同等“国民待遇”。

2. 允许移民户按“离乡不离土”的办法搬迁安置。

移民户对原承包经营的土地和落实林改政策后的山林可以自愿选择经营方式,其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变。

鼓励移民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流转。

3. 移民搬迁建房可免交耕地占用税和防洪保安资金,建造自用居住房可免交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建筑安装营业税由建筑施工单位或施工工匠缴纳,不得直接或变相向移民户征收。

4. 移民搬迁建房占用林地可免收林木补偿费、林地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

5. 移民搬迁建房需用木材的,由本人提出申请,逐级按规定报经当地林业部门批准后,使用自用材采伐限额指标在指定的山场采伐。

6. 移民建房免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建筑行业上级管理费、招投标管理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政府基金)和水、电上户开户费,其他各种经营性收费减半收取。

7. 公安户籍管理部门为移民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只收取户口工本费;房管、国土部门对移民户办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只收取证件工本费,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移民搬迁方案篇六

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下达20**年全省扶贫移民搬迁计划的通知》赣扶移字[20**]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生态移民搬迁实际情况,制订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生态移民搬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能力,确保改善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省扶贫和移民办今年我市任务数227人,生态移民搬迁227人分别安置在新岗山镇西坑村96人、张村乡张村村131人。

三、基本原则

(一)自愿搬迁原则。

居住在深山区内的居民,需要搬迁的移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申请搬迁。

市、乡、村各级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搬迁。

(二)政府主导原则。

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三)整体搬迁原则。

整体搬迁,梯度安置。

以居住点为单位实现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推行县城(工业园)安置、乡(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的梯度安置模式,鼓励在工业园区及附近建设扶贫移民安置小区,方便扶贫移民转移就业和后续发展,促进扶贫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充分运用保障房建设政策,探索搬迁安置极端贫困户的有效模式。

(四)公开公正,阳光操作。

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安置方式公开、补助资金公开,全过程阳光操作,接受移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补助标准

生态移民搬迁补助标准人均为3500元。

五、实施步骤

(一)搞好宣传发动

市、乡、村分别召开移民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乡(镇)和村级根据省办下达计划安排,分别制定本级实施方案。

对迁出地和接纳地的干部、群众,工作人员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宣传发动上要做到“四到户”,一是工作人员上门到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宣传资料发放到户;三是政策措施宣讲到户;四是群众疑虑解答到户。

(二)完成调查摸底

搬迁对象核查。

在乡、村两级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市办再进行核查,确定准确的搬迁人数。

此项工作在5月20日前完成。

(三)确定移民对象

移民对象的确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四)组织实施移民搬迁。

今年搬迁点必须在9月底完成搬迁,因此相关乡镇(街道办)在做好征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组织搬迁户有序搬迁。

与此同时,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五)检查验收。

有搬迁任务的乡镇在按时完成搬迁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自查和验收,进行相关工作的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治本为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成立德兴市移民搬迁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扶贫移民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政府办、扶贫和移民办,矿管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工部、交通局、水利局、电力公司和有移民搬迁任务乡镇(街道办)组成。

日常组织和实施工作由市扶贫和移民办牵头负责,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

相关乡镇(街道办)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编制切实可行的搬迁规划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要确保在20**年9月底实施完成227人搬迁任务。

(二)部门密切配合。

搬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日常的组织和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矿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移民搬迁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农工部争取将移民搬迁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交通部门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合作,做好德兴市移民搬迁工作。

(三)严榕规范操作。

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规范操作,切实将此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确保移民安居乐业,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移民对象的认定。

对象的认定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移民搬迁的对象是居住深山生活困难的群众。

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县批准”的程序。

首先由自愿搬迁的农户提出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

然后由村委会核实有关情况,召开村民大会或村委会讨论通过,确定拟搬迁移民对象,并在全村范围内张榜公示移民搬迁名单。

再后,由乡(镇)政府审查并确定拟搬迁对象,报市扶贫和移民办批准。

最后,由市扶贫和移民办审查确定移民农户名单,并在移民迁出地行政村张榜公布。

无异议后,组织移民填写《移民搬迁审批表》,农户、村委会、乡镇政府、市扶贫和移民办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安置方式的选择。

安置方式由移民自主选择决定。

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模式:(1)集中安置。

就地集中安置时,移民耕种原有的耕地,经营原有的`山林、河流;异地集中安置时,可通过转让、出售、租借、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原有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取得新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

(2)分散安置。

选择集镇和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分散安置。

通过选购新、旧房,建造新房的方法,确保安居乐业。

(3)敬老院安置。

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安置在敬老院。

集中安置点的选址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慎重选择。

尽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校、近医院。

必须做到“一高两避”,即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

安置要尽量选择乡镇和靠近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卫生院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

安置点选择要尊重移民意愿,由移民自主选择。

3、集中安置点建设。

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

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和分户自主建房。

每个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必须达到30户以上。

移民新村均要在进村路口等明显地段因地制宜建立永久性标示牌。

4、补助资金的管理。

移民建房补助资金由扶贫移民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等整合构成,各顼资金分别执行各自的现行管理规定。

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根据资金来源,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

5、档案管理。

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搬迁移民档案信息化管理。

凡涉及搬迁移民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规划管理、指标分配、资金发放、进展情况、检查验收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各乡镇(街道办)和市扶贫和移民办都必须妥善保管。

移民户的搬迁申请报告、安置点的选择情况、移民的公示集中安置点的建点申请报告、移民户花名册、移民搬迁资金“一卡通”发放表、搬迁移民户档案等,要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档案整齐、规范。

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的避灾搬迁移民还要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并录入建设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政策扶持。

移民搬迁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完善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 32号)中关于扶贫搬迁移民的所有优惠政策。

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扶贫和移民、新农村建设以及交通、电力、水利等相关资金整合筹措。

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坚持“解危”优于“济困”,将移民搬迁作为扶贫搬迁移民的特殊对象,优先予以搬迁。

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将集中安置点的用土予以重点保障。

为确保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逐步实现人口战略转移,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严格按照省、市相关精神,切实做到“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

即总的原则是围绕改善生态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

搬迁对象以符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交通不便且生产生活困难的;居住在地质灾害严重或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居住在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修复区的;居住在1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内、户与户之间居住分散、联系不便、路水电基础设施落后、适宜整村(屯)搬迁的。

安置地以小城镇为主;实施方式以农民自力更生为主。

工程实施要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相结合。

通过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年,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搬迁安置点13个,涉及6个乡(镇)529户2116人。

三、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工程建设要与水土流失、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达到既减少贫困人口,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原则。

易地扶贫开发紧紧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移民新村建设,结合实际,鼓励移民从事加工、运输、商贸等二、三产业。

(三)坚持群众自愿参与、自力更生的原则。

实施移民搬迁,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搞好新村建设,树典型、建示范。

鼓励群众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建设。

(四)坚持统筹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则。

把移民迁入地的发展、迁出地的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

协调和解决好移民户籍、土地、税费等方面的问题,搞好政策配套,保障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根据迁入地、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移民规模和建设内容,并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规模和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以体现集中安置为主,避免出现“贫困迁移”现象。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的领导,成立凌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伍奕蓉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副组长:游勇滕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肖国权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立新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韦武军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罗中泽 县政协委员会副主席

成 员:舒 翊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忠诚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政务办主任

韦海藻 县发改局局长

徐值升 县扶贫办主任

吴先湘 县财政局局长

罗贵斌 县住建局局长

周尚银 县国土局局长

田 新 县环保局长

万一秀 县人劳局局长

冉景奎 县文体局局长

杨再江 县广电局局长

岑国宏 县水利局局长

郭瑞权 县林业局局长

盘 毅 县交通局局长

黄新壮 县卫生局局长

黄凤萍 县教育局局长

毛文生 县旅游局局长

罗义恒 县工商局局长

黄忠乾 县房改办主任

黄永辉 泗城镇镇长

万一新 下甲乡乡长

邓美昕 朝里瑶族乡乡长

卢俊汛 伶站瑶族乡乡长

盘荣茂 沙里瑶族乡乡长

李 伟 逻楼镇镇长

邓明升 玉洪瑶族乡乡长

黄启欢 加尤镇常务副镇长

李星欢 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韦海藻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县扶贫办孙传政同志和县发改局杨秀乐同志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五、政策措施

(一)住房政策。

根据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百色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百发改地区〔20**〕30号)文件精神,上级下达给我县的扶贫生态移民全部为分散安置,群众自建房屋占地面积不得超过80平方米。

移民搬迁后原有住房予以拆除,用于实施土地复垦整治或生态建设。

同时,积极探索移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二)土地政策。

根据自治区政府有关意见,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统筹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用地,用地指标单列管理,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实行先用后报。

实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置换移民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县人民政府统筹使用。

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由项目实施乡(镇)解决。

建立健全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移民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转包、出租、转让,收益归原有移民所有;以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农户参与收益分配。

扶贫生态移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

(三)就业政策。

拓展扶贫生态移民就业途径,促进扶贫生态移民稳定就业。

对扶贫生态移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鼓励建设项目区、企业用工优先聘用扶贫生态移民。

鼓励和支持扶贫生态移民自主创业,对于自主创业的,享受各级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并提高担保贷款额度上限。

(四)产业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依托城镇、工业园区,引导和扶持扶贫生态移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

对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扶贫生态移民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对吸纳扶贫生态移民就业的旅游项目,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

(五)社会保障政策。

扶贫生态移民农村户籍人口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实行属地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统一集中供养;符合条件的扶贫生态移民(新建安置房不作为衡量条件)全部纳入低保。

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扶贫生态移民在原住地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变,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做好转移接续工作,解除扶贫生态移民后顾之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领导,搞好部门配合,强化工程管理,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易地扶贫安置项目的实施,协调工程建设内外关系,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经济、技术问题。

实施项目的乡镇要相应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职责。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合力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1.发改局负责编制扶贫生态移民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易地扶贫专项资金,牵头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工作。

2.扶贫办要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会同农业、林业、商务、经贸等部门切实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

3.农商行做好搬迁群众小额信贷资金贷款的指导及服务工作。

4.财政部门做好本级配套资金的安排和资金拨付、监管工作。

5.住建部门负责移民新村房屋规划及质检工作。

6.国土部门负责配合完成土地征拨、土地整治、土地权属划定和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

7.交通部门负责指导实施移民新村道路建设。

8.水利部门负责人实施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

9.电力部门负责实施移民安置区电力设施建设。

10.工商部门负责落实对符合扶持政策条件的搬迁群众给予小微型企业扶持项目支持。

11.社保部门负责做好对搬迁群众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问题。

12.文体广电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网络设施建设。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实施项目捆绑。

对重新组建的移民新村,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将可利用项目资金整合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项目中,实施“捆绑式”开发。

13.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为搬迁群众拆旧建新解决补助资金,解决搬迁群众建房自筹资金困难问题。

14.利用以工代赈项目、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建设移民新村道路硬化;利用农网改造项目建设移民新村输电线路及小型变压器架设安装;利用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移民新村饮水安全及确保新村农田保灌工程,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5.利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农贸市场建设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做好安置点的市场建设工作,增加搬迁群众的就业途经,调动群众发展积极性,形成安置点的集贸市场发展效益。

16.利用农业开发项目、土地开发项目、扶贫开发资金、为移民新村群众统筹规划土地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基本生产农田,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三)落实责任主体。

县人民政府对工程实施负总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主体,承担主体责任,要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

县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紧制定实施支持扶贫生态移民的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四)严格考核督查。

将工程实施情况作为项目实施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此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纳入督查程序,由县人民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发改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督办落实。

移民搬迁方案篇七

石滩地村位于吴王口乡东沟,是阜平县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每年进入汛期以后,受强降水诱发,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点为我乡地质灾害重中之重。

为切实做好石滩地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该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

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的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起,两年内对居住在石滩地自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三、 基本原则

1、自愿搬迁原则。

2、政府主导原则。

3、整体搬迁原则。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

四、搬迁方式及投资估算

1、部分搬迁

将地质灾害最严重地点内的的21户,71人实施搬迁。

共需投资326.8万元。

其中:集中购买建房用地10亩(包括道路、厕所等用地),每亩4.25万元,共计42.5万元;房屋建筑费,每人平均按新建砖混结构房屋30平米,按阜平县最低建筑价格水平每平方米0.11万元,71人,共需234.3万元;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共50万元。

2、整体搬迁

将石滩地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涉及到97户,298人,共计需投资1260.9万元。

其中:集体购买建房地30亩(包括道路、超市、文化广场等用地),每亩4.25元,共计127.5万元;房屋建筑费,每人平均按新建砖混结构房屋30平米,按阜平县最低建筑价格水平每平方米0.11元,298人,共需983.4万元;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共150万元。

五、资金来源

1、建议将地质灾害治理费转为移民搬迁费

2、建议将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款整合使用

3、村民自筹

六、 实施步骤

1、搬迁对象核查。

村“两委”干部要准确核实石滩地自然村地质灾害点的居住户数和居住人口,此项工作争取在7月底完成。

2、制定避灾移民搬迁规划。

制定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点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包括移民搬迁的组织、搬迁对象的核实确定、安置点的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

3、做好移民搬迁前期准备。

对今年确定的避灾搬迁点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让群众自愿搬迁,务求隐患点整体整体搬迁。

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等。

今年的搬迁安置点前期准备8月底完成,并落实好搬迁安置户建房用地。

4、组织实施避灾移民。

完成移民新建房屋的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六、 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具体负责移民搬迁工作。

2、严格规范操作。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的原则,确保村民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号),加快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采取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和插花安置等方式, 20**—2020年,全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万人。

其中,20**年搬迁30万人(含20**、20**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万人),2017年搬迁30万人(含20**、20**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万人),2018年搬迁23万人,2019年搬迁17万人,2020年进行搬迁扫尾工作。

二、政策措施

(一)明确扶贫移民搬迁重点对象。

扶贫移民搬迁的重点对象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经过精准识别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贫困人口。

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各县原则上按不超过本地搬迁规模10%的比例确定并分年度实施。

搬迁对象最终以项目县人民政府进村入户调查造册、经户主签字同意后列入当年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的对象为准。

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城镇扩建等原因需要搬迁的人口,不得列入扶贫移民搬迁安置范围。

(二)坚持规划引导。

自治区、市、县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各级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十三五”规划,搬迁规模不足4万人的市可不编制市级规划,搬迁规模不足6000人的县可只编制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扶贫移民搬迁规划或实施方案要将搬迁任务明确到村到屯到户到安置点,绘制20**—2019年移民搬迁“红线图”,其中20**—2017年要明确移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018—2019年要明确移民“到哪里去”;要明确年度搬迁任务、安置方式、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后续发展和管理、政策保障措施等。

(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各市、项目县人民政府)

(三)创新移民搬迁安置方式。

1. 实施梯度搬迁。

以县城为龙头,充分发挥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带动县、乡、村“三级联动”。

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务工的,引导他们进县城进产业园区进景区集中安置;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安置的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自身条件差(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

2. 按不同对象实施分类搬迁。

(1)对经过精准识别需要整村整屯搬迁的实行整体搬迁。

重点支持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特别是对20户以下扶贫成本极高的自然村(屯)实施整体搬迁,迁出地原则上不再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2)对特殊贫困群众实行差别化搬迁。

通过严格的调查评估,确认属于特殊贫困群体的由政府兜底,把解决这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搬迁对象采取敬老院、养老院、分散、利用公租房过渡安置和加强小额信贷支持、结对帮扶等办法解决搬迁住房问题,确保搬得出、不落下。

(3)对历年异地安置租地群众实行分层分类搬迁。

对于不用二次搬迁能就地解决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主要通过常规扶贫方式逐步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对于就地解决不了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通过纳入扶贫移民搬迁规划,进行二次搬迁给予解决,最终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的目标。

(4)对自主移民遗留的历史问题实行专项解决。

对建档立卡农户纳入当地“十三五”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非建档立卡搬迁农户,有序合法引导其搬迁,能列入规划尽量列入规划;已脱贫、融入当地生活的自主移民,尽力解决其土地、户籍等权益合法化问题。

3. 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

(1)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等。

依托县城、产业园、重点镇安置。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动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

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中心村安置。

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新开垦或调整使用耕地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本行政村内或周边行政村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2)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

插花安置。

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人民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门搬迁对象。

投亲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

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除享受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外,迁出地和迁入地人民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各项目县可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安置方式,原则上在本地安置,本地水土资源确难以承载的可酌情考虑跨县安置。

4.安置点实行统一冠名。

全区所有新建设的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统一冠名为“老乡家园—xxx移民安置小区”,积极打造我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品牌。

(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

1. 科学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

安置点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选用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尤其是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量依托现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安置点规划和住宅户型图样设计要结合当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建设。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各市、项目县人民政府)

2. 创新安置点建设模式。

安置点建设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农民自建等模式为辅。

3. 控制安置点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

按照“保障基本”原则,纳入中央和自治区搬迁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其中:单人户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5人户以上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

人均和户均建(购)房成本分别控制在4万元和14万元以内。

超过上述标准建设增加的投资,自治区不负责筹措,由项目县人民政府自行解决。

4. 实行差异化建(购)房补助。

(1)自治区确定不同区域基准补助。

自治区按不同区域确定基准补助标准(即最低一档补助标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不含“天窗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2.4万元;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天窗县”、享受待遇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1.8万元;其他面上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1.35万元。

各县实际基准补助标准,由项目县人民政府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评分结果、安置区域和安置方式、当地平均建设成本等因素测算确定。

(2)项目县根据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确定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以县人民政府精准识别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线为基准,将搬迁对象按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端贫困四种情形进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相差不超过15%。

安置到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2万元;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按照上述原则补助后,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对差异化补助后仍无法筹措缺口建(购)房资金、又不具备申请移民搬迁建房贷款条件的搬迁对象,经县扶贫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同意后,可在控制建设标准内按照以上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3)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住房补助标准。

在规定的住房建设标准内,纳入“十三五”全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县人民政府按不高于当地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基准补助标准执行,其中安置到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2万元;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通过统筹自治区、市、县财政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转型补助资金解决。

(4)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治区上述住房补助政策,制定本地扶贫移民搬迁住房补助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基准补助标准及差异化补助方案,按规定程序在全县范围内公示、公开,并在方案制发后10个工作日内报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备案。

5. 保障安置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入。

自治区统一筹措的资金,首先保障搬迁对象基本住房建设投入,再用于集中安置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部分由项目县通过本级预算安排、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项目业主投入、引入社会投资等渠道解决。

分散安置所需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产经营设施和其他设施投入,由县纳入迁入地基础设施统筹解决,自治区不另行筹措安排。

迁出区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及整理等所需费用,由县人民政府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中解决。

6. 加强安置点住房保障。

搬迁农户拥有房屋产权,可按规定进行权属登记,在取得房屋所有权的10年内不得转让,原迁出的宅基地交由村委会统一处置,同时对搬迁移民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对于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没有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的移民户,每年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危房改造指标用于移民住房建设,程序与标准按照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执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中配建扶贫移民安置住房。

对搬迁到城镇落户的移民,可结合城镇保障性住房相关规定,多渠道筹集房源。

安置点住房建设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可按不低于相对应价格的50%执行。

7. 强化安置点用地保障。

(1)建设用地指标。

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纳入广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的搬迁项目,由自治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保障扶贫移民的生产生活用地。

移民搬迁每安置1万人,安排用地指标不超过1500亩。

在分解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向移民搬迁任务重的县倾斜。

年度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用地,由县国土资源部门单独申请,按法定程序报国土资源厅审批。

用地报批时须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国土资源厅据此核定并下达搬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对农民自主建房,不涉及征收为国有的,由有审批权的市人民政府先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于每年年底前将农用地转用方案、市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的移民搬迁任务数证明材料一并报国土资源厅核销搬迁项目年度用地指标。

(2)建设用地土地价格。

对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根据实际用途和性质,按当地实际使用类别中的最低价格执行。

对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价格溢价部分,按国家规定扣除有关规费及应计提的各项资金后,由所在县按项目需要通过预算安排,按规定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3)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的扶贫移民搬迁地区,移民腾退的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按照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复垦。

允许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含“天窗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自治区范围内使用。

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保障移民安置点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

(4)对吸收贫困移民就业达到35%或500名以上的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自治区给予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扶持。

(5)在自治区权限内,减免办理土地征收使用等相关费用,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由项目县人民政府依法依规解决。

8. 确保安置点用电保障。

国家和自治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明确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供电企业要列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十三五”规划。

符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优先列入自治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严格按照农村电网技术标准设计、建设,为移民安置点提供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设施(含用户电表)等电力服务。

移民搬迁项目用电报装实行新建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维护政策,原则上由建设管理责任单位统一办理业扩报装手续,建设维护费用参照保障性住房收费标准执行,统一纳入移民搬迁工程房屋建筑费用。

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扶贫移民家庭给予每月享受10千瓦时(10度电)免费用电量。

迁出地供电区域配电网不得再次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范围。

迁出后不再使用的配电网设施由相关管理单位和电力部门提出处置建议。

9. 积极筹措安置点建设资金。

自治区按照移民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万人,搬迁资金人均6万元、户均不超过20万元,通过主体融资、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加大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渠道筹措移民搬迁项目建设资金600亿元。

具体资金筹措使用方案另行制定。

10. 开展全区地票市场交易。

在南宁市建立全区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有偿使用交易市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含“天窗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收入,扣除手续费用外全部用于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搬迁移民产业发展扶持等。

11. 加强安置点档案管理。

县、乡镇建立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的要求,做到档案齐备,材料规范。

移民搬迁方案篇八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就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xx年起,全市每年力争实施5万人移民搬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市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15万贫困群众的移民搬迁任务,整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综合发展能力,让移民群众真正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趋向,激发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对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居住点,优先安排。搬迁安置以县城(工业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

(三)差异扶持、综合推进。整合相关政策,移民搬迁户可享受移民搬迁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搬迁安置困难和后续发展问题。

(四)统筹规划、稳步实施。科学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规划和安置方案,合理确定迁出地范围和搬迁规模。科学选址,配套建设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市、县财政要统筹解决好移民搬迁资金,移民户的建房资金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移民搬迁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中的特困户实行差别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建档立卡中的特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费分别按每人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要按照x国土资字〔〕182号文件精神,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政策,确保农民利益。农粮、林业、水利、农网改造等涉农惠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管理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优先用于移民安置点建设。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纳入县城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安置点延伸,实现共建共享。移民对象办理城镇居住证后,符合条件的可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二)强化用地保障。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并积极争取防灾避灾专项用地计划,用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要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委农工部《关于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x府厅发〔〕20号)“搬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指标,由省、县两级按照各50%的原则专项安排解决”的政策,优先安排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三)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移民搬迁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贷款抵押、担保。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鼓励搬迁户入股或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山林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依法保障移民对原居住地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移民搬迁户原宅基地可通过增减挂等,依法、自愿、有偿退出。

(四)完善社会保障。落实支持贫困家庭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移民对象的城乡社保、医保、低保政策。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的移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困难移民户在取得城镇户籍后可申请城镇低保。允许移民对象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省市统筹时予以认可并接续,已进入企业务工的应随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

(五)优化公共服务。在县城和工业园区安置的移民户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并可在过渡期内享受原户口政策待遇,按规定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教育、卫计、文化、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六)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把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培训纳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中,通过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对移民搬迁就业指导服务,帮助移民户在本地本园企业就近就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统筹谋划;要建立健全“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合力,促进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制定规划。按照“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异扶持、综合推进”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地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确定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确定整体搬迁目标、搬迁范围和安置地点,制定好搬迁规划。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引导移民向县城和园区集聚,并实施乡村逐级审核、县审批,“三榜”公示。

(三)明确安置方式。根据搬迁农户意愿,结合实际,采取以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对有劳动能力,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其他打算长期自愿在农村发展、或不具备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安置的贫困群众,在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安置,坚决杜绝搬“富”不搬“穷”的现象,做到整体搬迁。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各县(市、区)应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将移民搬迁的贫困户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精准扶持,如期脱贫。扶贫移民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矿管部门负责指导搬迁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安置用地保障,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建设部门负责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工作指导以及住房建设过程的监管;房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指导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的环境评估;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积极开展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六)完善考核机制。市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检查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区)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落实,对各县(市、区)平时检查的情况,将作为市政府年终考核县(市、区)民生工程移民搬迁扶贫专项工作的依据,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移民搬迁方案篇九

xx镇位于xx县西北部,距县城37公里。甘孜公路和洛河经过。是xx集团总部,xx县经济、商业、文化活动中心,县内农副产品集散地。该镇占地448.7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47人,其中乡镇人口7737人,耕地面积8.5万亩,四川平台占地1.3万亩,拥有蔬菜大棚524个,省级蔬菜示范园1个,养殖小区3个。丰沛养殖场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发展,山地果树4200亩。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大学生搬迁的经验和体会3000字。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镇坚持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镇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在重点镇建设和人口聚集方面,按照先建后聚、边建边聚的原则,按照省、市、县的总体要求,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迁移工作,对拐沟和边远村庄的人口实行了年度、批量迁移。该镇重点搬迁了柴冠山、新庄洼和甘沟河3个行政村的9个村民小组,共548户,2120人,并部分搬迁了其他拐沟村的人。搬迁情况调查如下:

首先,移民搬迁是拐沟村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瓜伊沟和偏远农村人民的贫困落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活环境差,贫困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近年来,经过不断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为37.6%。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拐沟及偏远村落的贫困问题,使拐沟及偏远地区的人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呢?通过调查认为,现实的选择是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告别贫困。原因是:

第一,怪沟和偏远村落自然条件差。地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立地条件差,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山坡陡峭,水源匮乏,生态脆弱,是群众生存发展的障碍。干旱、沙尘、霜冻、冰雹、洪水、虫鼠等自然灾害频发。

第二,资源严重不足。柴冠山村地处山区,人们饮水非常困难。通过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母亲水窖行动,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但和农业生产一样,也是“靠天饮水”,主要靠集雨坑。在大旱年的情况下,群众还是要走到沟底十几里,和驴来回要两个多小时。过去,人们习惯吃井水和小河水,人们习惯背水。近年来,通过打井、修建高位水塔、接自来水等方式,条件有所改善,但成本高,成本太高。

第三,基础设施还是落后。近年来,我镇拐沟和偏远村庄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变化,但柴冠山、新庄洼和甘沟河的大部分农村道路仍然是土路,一些自然村尚未进入。耕地上的生产道路很少,秋收满是驮驴驮骆驼的人。孩子要上xx乡小学,离家30多公里。尤其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妈妈只能来乡镇给孩子租房做饭带孩子。当他们的父亲在家工作时,有些人在家很忙,只有祖父母去镇上照顾他们的孩子去上学。为了谋生出山,十几年前就有人带着家人去了乡镇、志丹等地,从事温室产业开发、经商、打工。他们家的土洞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全部坍塌,成为危险的窑场,无法居住。瓜伊沟和偏远村庄的通信条件也很差,许多村庄不时没有手机信号。

第四,生活条件差。95%的农民生活在柴冠山的土洞里,30%生活在新庄洼和甘沟河,还有许多危险和无家可归的家庭。这里的土洞世代居住,有很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第五,教育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村里没有小学,村里的孩子只能去镇上上学,离柴关山、花包岔等村组30多公里。村里没有诊所,小病村民“靠肩膀”,大病去医院。今天提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住在这里的人很难实现均等化。只有实行全面搬迁和集中住房,才能为教育和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第二,目前我们镇在移民搬迁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安置方面,我们抓住省里提出的xx率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机遇,按照重点镇聚集人口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在安置工作中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基本信息。20xx年,乡镇xx村征地50亩,建7栋6层240套房安置房。按照搬人原则,xx、xx、xx村群众和乡镇工业发展户主要是拆迁户。目前已搬迁213户787人,其中xx村106户402人,xx村37户144人,xx村11户。

2.融资和安置措施。镇政府和县农业综合办公室多次组织人员,深入xx、xx、xx等拐沟村,走访讨论和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现状、今后致富思路、是否愿意搬迁等。结合省市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捆绑保障性住房、扶贫移民搬迁等资金,总投资4000多万元。一期已建安置房240套,每套面积90平方米,均为成品房。水、电、道路和天然气已经到位。安置户每套公寓可按楼层价格与地下室差价支付6-9万元。二期安置小区规划建设204套房,目前正在建设中。

资金等。,实施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100米“v”型温室150棚、温室土建、钢架、立柱等。每棚13万元,农民每棚自收自支费用3万元,用于大棚膜、草帘、卷帘机、农机肥料、种子、农药、化肥等。,并由县农业综合办公室负责配套建设工作室、山墙、绿化、肥料,同时配套建设公立幼儿园、净水厂、垃圾填埋场,扩建xx实验小学,加强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同时抓好群众收入,搞好孩子的就学、饮水、医疗、生活环境等。,从而为群众安心行动、舒适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一是配套资金缺口大,融资难。《大学生迁移安置的体验》一文3000字。根据市县财政支持,每户建房补助资金1.5万元,特困户2.4万元。石泉县10年规划期共需要2.06亿元县级财政支持资金。秦巴贫困山区县依靠财政转移支付难以筹集县级财政支持资金。二是场地条件差,选址困难。省里规定30户以上必须在集中安置点安置。石泉县山沟较深,部分乡镇集中安置点受地形限制。一次安置30户以上的宜居地点很难选择,导致无法享受省内集中安置基础设施的配套政策。第三,审批手续多,开工难。启动和实施30户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点,需要规划审批、土地审批和各种评估申报,涉及5个部门11个审批环节,特别是市级缺乏合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专家,导致审批时间长,影响建房进度。

对策建议:一是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省内项目支持,整合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异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做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第二,根据当地分类制定政策。根据陕南山区的实际情况,以10套集中住宅为单位,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标准。第三,简化审批程序。实行部门联合办公,分阶段集中审批住房手续,并通过专家评估、委托评估等方式进行。,加快审批程序,促进移民安置点建设早日启动。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

移民搬迁是指一群人或一家人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他处将居住点的行为。移民搬迁通常出于各种原因,例如家庭、职业、社区变更或经济困境等。在现代社会,移民搬迁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往往不惜付出努力和金钱,来寻求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

第二段:讲述个人移民搬迁的原因和体会

作为一个移民者,我曾经在十年前从农村小镇搬到了大城市,当时我在当地一家小工厂上班,月薪只有一千元。父母年龄渐长,身体欠佳,家庭生活压力逐渐加大。我的工作机会较少,靠着一点点积蓄生活,生活艰苦。我再次回到了我的家乡,听到那些呲牙咧嘴的人们抱怨自己的工作,感叹生活的压力难以承受。我深深的感到这种压力和不安。这促使我作出了搬迁的决定。虽然适应过程极为磨难,但现在我有一个更舒适、更开放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多种社会支持。

第三段:分析移民搬迁的形势和趋势

移民搬迁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现代社会中,移民搬迁的形式越来越多,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搬迁者,包括国际移民、国内移民、城市内移民、乡村内的流动人口、农民工、留学生等。这种趋势是由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所推动的。这种趋势将是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可避免的。

第四段:总结移民搬迁的利与弊

移民搬迁是一种有利的现象,它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文化和跨文化交流,改善了居住环境,并且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更多的多样化和文化交融。然而,移民搬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文化冲突、社会犯罪、人口过剩等。人们应该不断努力,尝试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移民搬迁带来的优势,避免负面影响。

第五段:提出我对于未来移民搬迁的看法

移民搬迁现象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这种趋势带来的重大影响,包括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应该努力降低负面影响,克服差异和不平等,提高社会包容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居住城市和社区,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在如此快速变化时代,适应能力和变通心态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一

为了切实做好xx乡困难群众移民搬迁工作,科学合理实施移民搬迁,使搬迁群众告别土窑洞,告别茅草房、危漏房,告别不宜居住环境,告别贫困,按照县上安排,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针对贫困人口,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建设移民新村,压滤机滤布 确保搬迁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居住环境有所改善。

(二)指导原则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户建房、规范管理”的原则,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规划实施。

搬迁建房群众原有庄基,将严格按照“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要求实施庄基复垦。

二、工作任务及时限要求

1、移民搬迁涉及两个村:

二坪村移民搬迁采取整村搬迁的方式,共涉及全村69户中的59户,其中14户为特困户(其余10户在县城或当地建有新房,不予考虑)。

工程占地约30亩,涉损果树640株,滤布厂 搬迁地点选为村庄主干道路两侧。

消水村三组移民搬迁涉及三组58户中的48户,其中6户为特困户(其余10户已新建新居,不需搬迁)。

工程占地约30亩。

2、阶段工作任务

(1)、3月30日前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建房征地、青苗赔付、收取押金、签订乡村、村户之间搬迁协议、解决耕地调整等问题。

(2)、4月11日前开工建设,成立乡村建设管理小组,分村包抓,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3)、8月30日前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各项建设任务,迎接县上验收。

三、工作步骤

本文来自http://第一阶段:工作准备阶段(09年3月1日—09年3月10日)

1、乡、村成立移民搬迁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强有力的人员主抓移民搬迁工作。

2、召开移民搬迁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宣传调查摸底阶段(09年3月11日—09年3月20日)

1、乡村工作组进村宣传,调查摸底,统计搬迁人口,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调研分析:工作组将摸底及调研情况向乡政府反馈,及时汇总情况,争取项目支持,共同协调,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规划阶段(09年3月21日—09年4月10日)

1、乡村与移民户签订好移民搬迁协议。

2、http:// 进行集中安置住房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

3、乡村统一解决土地调整,同时签订复垦协议。

4、征收赔偿款及建设户保证金。

5、清障及赔付。

第四阶段:建设实施阶段(09年4月11日—09年7月30日)

1、分户按规划建房。

2、特困户在召开群众会评议并通过的基础上,由村委会集中建房。

3、移民新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施工建设。

第五阶段:检查验收阶段(09年8月1日—09年8月30日)

1、做好建房尾留工作。

2、清理周边环境,配套相关设施。

3、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小结,迎接验收。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移民搬迁是县、http:// 乡政府争取的惠民工程,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相关村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精心规划,扎实工作,动员各搬迁户密切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2、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乡村要按照《实施方案》合理分解任务,认真落实,按时限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3、强化督查,确保完成任务。

此次移民搬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乡村领导小组对移民搬迁工作加强协调及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据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扶贫移民搬迁计划的通知》(赣扶移字〔2013〕23号)和《中共遂川县委 遂川县人民的政府关于印发遂川县“移民进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遂字〔2012〕6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以贫困群众得实惠为目的,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对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及退耕还林区的贫困群众,积极稳妥地、有计划地进行移民搬迁。

通过转变搬迁群众思想观念,引导移民搬入试验区,改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实现就业创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对于居住在边远高寒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和退耕还林区的群众,认真做好引导工作,激发群众移民搬迁的愿望,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自愿接受移民搬迁扶贫,深知移民扶贫政策的好处。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项政策要宣传到位,工作要做深、做细、做实,特别要注重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必须是群众自愿申请,自主决策,自愿搬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坚持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原则。

对符合搬迁条件的地方,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

对贫困状况相对严重、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居住点,优先列入规划并先行实施。

采取灵活多样的安置形式,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原则,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移民全部安置到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根据自身意愿,可在乡村分散安置。

3、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布局的`原则。

应根据资金筹措能力和安置条件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移民规模和范围,要注重安置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着眼于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合理布局、长期受益。

选择具有良好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地方,避免迁入易涝、易旱、易洪和缺水地区,做到一次安排就绪,不形成二次搬迁。

既解决当前脱贫,又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三、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移民搬迁扶贫计划为2000人(其中:移民进园计划1900人和2012年度生态移民计划100人),下达到各乡镇(详见附件1)。

四、移民条件

1、移民迁出条件。

深山区移民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基本农田少,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较差,社会发展程度低,就地扶贫难以改变贫困面貌的边远山区在册农户(2013年1月31日以前登记的,以户口簿为准),必须是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

地质灾害区避灾移民搬迁对象必须是已遭受严重地质灾害或受严重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且必须具有国土部门的论证书。

2、移民安置地条件。

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移民对象统一规划安置在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具体地址为县工业园区东区),试验区配套学校、医院、市场、商店、社区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由相关部门同步规划建设。

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对象安置地必须选择近路、近电、近水、近学校、近医院,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也可选择安置到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

3、移民安置方式。

选择安置到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的,实行成本价安置,套房均价为1350元/m2,共设计有60 m2(两室一厅一卫一厨)、90 m2(三室一厅一卫一厨)、120m2(三室二厅二卫一厨)和140 m2(四室二厅二卫一厨)四种户型(均含公摊面积),采取大、小户型插花方式建设。

五、审批程序

移民对象的逐级审核、审批,必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

严格履行以下程序,方可确定为搬迁对象。

1、农户本人自愿申请;

3、县扶贫和移民办进行核实审查,地质灾害户由国土部门审查;

4、将核实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农户再次张榜公布;

5、填写移民搬迁扶贫有关审批表格(见附件2);

6、属地派出所审核户籍;

8、移民户与所在乡镇签订移民搬迁协议。

六、资金管理

为确保实现移民扶贫的工作目标,对实施深山区、地质灾害区、退耕还林区移民搬迁的农户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3500元,其中上级安排3400元/人,县财政配套100元/人。

补助资金以户为单位发放,按照涉农资金“一卡通”拨付要求,移民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封闭管理,由县扶贫和移民办根据上级的资金到位情况和建房进度,将移民扶贫资金直接拨付到移民户“一卡通”银行帐户。

七、工作步骤

今年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从2013年3月开始启动,至2014年1月止,按前期准备和宣传发动、对象审批和工程建设、移民选房和搬迁入住、检查验收和办证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和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3月至7月上旬)

1、编制规划。

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完成本项目整体规划(包括移民安置房和学校、医院、商贸市场等周边配套设施),县工业园区办完成好征地和土地“三通一平”工作。

2、项目立项。

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发改委将本项目向上申报,争取上级立项。

3、用地审批。

县国土资源局将本项目向上级申报,落实用地指标。

4、宣传发动。

印发县移民搬迁工作方案,出台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各乡镇组织开展移民搬迁宣传动员工作。

5、对象申报。

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高寒深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退耕还林区群众自愿申请移民搬迁,经村委会、乡镇初审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

(二)对象审批和工程建设阶段(2013年7月中旬至12月中旬)

1、确定对象。

县扶贫和移民办按照移民对象审批程序确定移民搬迁对象。

2、工程建设。

按规划设计要求,500套移民住房7月上旬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房屋装修,启动公共设施配套、小区绿化等工程。

分散安置的自行建房,至少完成一层房屋建设,并搞好必要装修。

3、移民建档。

对批复的移民对象进行建档。

4、预交第一批购房款。

移民户在8月20日前将第一批购房款缴入指定帐号。

购买60m2、90m2、120m2和140m2户型,分别预交2.5万元、3.5万元、5万元、6万元。

(三)移民选房和搬迁入住阶段(2013年12月下旬至2014年1月上旬)

1、发布房屋信息。

坚持成本价销售原则,将移民房幢号、层号及相对应的价格进行公开发布。

2、移民户选房。

移民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需求,通过摇号方式进行房屋选购,并办理相关手续。

3、交清购房款。

移民户筹措资金,将剩余购房款交齐。

4、搬迁入住。

在2014年1月上旬前,移民入住新居。

(四)检查验收和办证阶段(2014年1月中旬至1月下旬)

1、检查验收。

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会同各乡镇对移民入住新居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填写移民新房验收单。

2、办理证件。

制定办证时间安排表,通知移民户分期分批到县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的移民扶贫工作,就是举全县之力抓好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建设。

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全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研究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安置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本乡镇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对象选择、协调服务工作。

2、提高思想认识。

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是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就业难、致富难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园区企业招工难的金钥匙。

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通过把移民搬入试验区的方式,更直接地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带动园区企业发展,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

各乡镇要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移民试验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全力抓好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的浓厚氛围。

3、加强部门配合。

各乡镇、各单位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

县扶贫和移民办要负责编制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总体规划,研究相关优惠政策,负责督促政府委托的有资质公司代建移民房;县工业园区办要完成征地和土地“三通一平”工作,移民入住新居后,要组建移民社区,完善社区管理;县国土资源局要落实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用地指标及协助办理相关证件。

县城乡建设局要进行移民套房设计,把试验区移民户全部列入危房改造或土坯房改造对象,并规划建设好园区商贸市场;县财政局要将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上级要求足额配套移民经费,优先满足移民工作的需求;县民政局要审核成立移民社区,并负责移民户中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的救助工作。

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局要同步立项建设容纳2万常住人口就读、就医的学校、幼儿园和医院。

县水利局、县供电公司要对试验区用水、用电进行规划、设计并安装。

县房管局要负责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并减免相关规费。

县人民银行要协调县内各商业银行为移民户购房落实按揭贷款政策。

县公安局要为移民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同时,为减轻移民搬迁负担,县直各相关单位要落实《遂川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优惠政策》,兑现有关政策措施,为移民扶贫工作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支持。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二

半年来,我们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认真贯彻落实湘贫办字[xx]15号《关于印发全省扶贫开发系统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确保省、市“为民办实事”中各项扶贫任务的全面按时按质按进度完成,我们从强化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强化增收措施三方面着力,完成扶贫建房288户,在建343户;完成沼气建设1532口,在建911口;在建乡镇郎10所;“为民办实事”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主要是建立“四项制度”,即:

1、建立领导责任制。全市扶贫办系统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由市扶贫办主任李清喜任组长,负总责;市扶贫办两名副主任及各县办主任任副组长,组织具体实施。各县办也均成立了具体实施工作小组。还确定了各县专人负责,专人联络工作责任制,并要求各县办均需建立专门工作档案。

2、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市扶贫办起草下发了《关于认真抓好“为民办实事”的通知》,通知中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民办9件实事”的要求,更进一步分解了各县的扶贫任务,明确了上报“为民办实事”的进展情况的时间规定以及相关人的责任,力求扶贫任务件件有着落,个个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3、建立部门协调制度。为民办实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与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建立了专人联络、定期联系制度,并随时与各单位保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4、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市扶贫办定期(每月、每季、每年)对“为民办实事”扶贫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通报,目前已通报进度结果两次(1-4月、5月);并根据各县完成任务情况,在年底予以考核,考核评定的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考核评定的结果将作为年终优秀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评定为“不达标”等级的,将取消其各类评奖资格。

(二)狠抓任务落实

据各县上报数据统计,xx年1-6月期间,我市两个国扶县和两个省扶县的四大类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如下:

2、帮助贫困农户建房。四县目前已完成建房户数计288户,占总任务的46.5%。其中桂东县完成62户占其任务数的41%;汝城县完成136户占其任务数的31.7%;宜章县完成20户占其任务数的71%;安仁县完成70户占其任务数的.700%。另有,343户为在建数,其余的建房任务四县均已落实到项目区、项目户。

3、帮助贫困户建沼气池。尽管目前省办尚未下达建设沼气池的专项资金,但是我市的沼气池建设工作仍启动迅速,已建成沼气池1532口,完成任务率达44.2%;尚有在建沼气池911口。

4、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今年四县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任务数为10所。为做好这项工作,1-6月,各县办已会同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奔赴10个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掌握各所卫生院急需添置的医疗设备情况,并确定了大件医疗器械的配备地点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三)强化增收措施

1、坚持扶贫开发进村入户,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方法,我们指导贫困村制定了xx-xx年扶贫开发规划并加大调研工作力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民务实,抓好项目增收和劳务输出增收两件实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增收一块,各县办重点抓好基础建设类项目、龙头企业类项目、产业基地建设类项目和生态项目建设四大类项目建设,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劳务输出增收一块,各县办主要做好了省办64名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298名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和市办136名农民工订单培训人员的选送工作。

3、坚持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并切实加强管理,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禁止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不“跑、冒、漏、滴”,不错位、不换位,各就各位;上半年,完成了全市xx年一xx年两年扶贫资金的审计整改报告,并开展了-xx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工作。

4、坚持做好产业扶持基金的投入、使用监管工作,确保产业扶持项目顺利如期完成;1-6月份,已投入产业扶持基金500万元(桂东县300万元,安仁县200万元),引导贷款近8000万元,帮助5000农户开发种养项目,增力口收入。

5、坚持做好农村科技扶贫和卫生扶贫工作,确保各县贫困乡镇工.生院设备到位、人员参训。在科技扶贫方面,一是组织农民青年劳务技能培训。二是各县利用圩日开展“三下乡”活动,赠送科技资料。向广大农民赠送《农家致富顾问》、《农民致富方法与技术》、《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广播稿》等一系列科普资料1xx余册。其中汝城县还向有关贫困村发放通丰植物营养液。通丰植物营养液是国务院扶贫办及省扶贫办推荐的一种植物营养液,它对提高水果、瓜菜、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有明显效果。汝城县办购买了价值10万元共190件(1万瓶)通丰植物营养液,发放到永丰乡山口村、马桥乡马桥村、田庄乡新复村等贫困村,使用面积为水果2400亩、水稻xx亩、花豆1000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三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三是劳务输出培训。,四是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等。卫生扶贫主要是抓好10所乡镇卫生院的设备申报与到位。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市为民办实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部分县的部分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尚不容乐观,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与省财扶资金下达太慢太迟有关,致使一些年初确定的扶贫项目因资金缺少的原因,无法如期完成。

(一)狠抓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二)狠抓为民增收措施落实。

(三)狠抓为民办实事的统计考核评价工作。

(四)确保全年“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的完成。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三

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部署,为确保移民安全、顺利、和谐搬迁,圆满完成我市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搬迁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实现“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坚持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各有关部门服务,各包乡联村工作组参与的原则;坚持按照“尊重民俗、平抑高峰、市内提前不等不靠稳扎稳打”的原则;坚持集中统一搬迁的原则;坚持严格按照搬迁入住条件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的原则;坚持先批准后搬迁和规模适中、鼓励轻装搬迁原则。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组织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

配合迁入地制订详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搬迁运输工作;

2.负责做好移民手续交接前的各项工作。

4.协助移民搬迁物品,负责移民物资看护。

5.负责搬迁前移民健康排查,以及学生、随迁教师情况摸底工作。

负责提供危重病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花名册及其搬迁物品种类和数量清单。

8.负责完成临时搬迁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做好水运摆渡船只的协调、组织和安检,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搬迁停车场地要有专人指挥协调,并佩戴袖标或胸卡,保障搬迁车辆有序通行。

9.做好人口核定。

11.负责组织举行移民搬迁欢送仪式;

12.配合迁入地组织好移民搬迁欢迎仪式;

13.负责做好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库底清理及移民搬迁后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14.负责县内安置和出县投亲靠友移民安置及随迁人口的搬迁工作

15.负责做好移民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负责做好搬迁稳定隐患的排查化解、拒迁户搬迁动员及留置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二)迁入地:

1.配合迁出地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负责制订本辖区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和详细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负责移民搬迁车辆编号、编制乘车安排;

2.搬迁前全面完成移民新村建设并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提前做好移民生产用地调整划拨工作;

4.按照迁出地提供的用车计划,提前做好搬迁车辆组织调配工作,每批次加派一辆客车、一辆货车、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消防车同时向迁出地提供每批次移民乘车人员座次表。

每辆客车应派一名干部护接,护接干部要佩戴标志明显的袖标或胸卡,并为每位移民准备一顶帽子、一朵光荣移民胸花。

严禁临时在淅川县内组织车辆搬迁。

5.负责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饮食供应及饮食安全。

每批次搬迁应派出足够交警、巡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全程跟踪服务。

每批次搬迁车队由一辆警车带队、一辆警车盾后护送。

搬迁前车辆安全监测部门要对搬迁运输车辆进行一次安全监测,并出具合格手续,确保每辆运输车和驾驶员证照合法有效、手续齐全。

做好防暑、防雨工作;

7.提前上报每批次搬迁申请和搬迁预告;

9.负责做好移民接收工作。

10.负责协助移民做好物品卸车搬运工作。

成立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帮助移民及时、安全卸车并协助做好搬运工作;

11.组织好移民欢迎仪式。

在本县市区高速公路出口处或移民新村组织锣鼓乐队、燃放鞭炮、张贴标语。

到达移民新村后,要举行隆重、热烈、简朴的欢迎仪式;

12.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必需品。

13.负责做好随迁人口的安置工作;

14.负责提前为每个移民办理一份搬迁途中的人身、财产保险;

15.制订移民搬迁应急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理搬迁途中突发事件,确保顺利搬迁;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三)市直有关部门:

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移民搬迁的统一协调,组织制订全市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收集掌握移民搬迁工作的具体情况,编排全市移民搬迁日程,负责组织上报和发布每批次搬迁预告和搬迁指令;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搬迁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对搬迁各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市移民局——积极筹措资金,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及下达移民搬迁费和搬迁奖励经费,确保移民搬迁顺利推进;协调做好移民有关手续转接办理和人口复核工作,及早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准备工作;负责随时解答、咨询移民政策;协调解决移民搬迁中遗留问题处理;及早做好移民生产用地手续办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组织运输车辆并负责车辆安检,做好水路转运船只筹备和安全检查;负责协调物流公司组织运输车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租车费用;对移民搬迁运输车辆技术性能按成本价进行检测,确保技术状况良好;负责搬迁道路整修、抢修、巡逻,确保道路畅通;负责移民搬迁运输途中车辆的应急维修保障工作;协调高速收费站点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车辆通行费,积极开展服务和支持移民搬迁活动。

市公安局——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加强运输线路车辆疏导和管理,建立畅通的交通信息通报渠道,必要时对关键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搬迁运输畅通;按成本价对参运驾驶员进行体检、驾驶资格审查、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确保移民搬迁途中的安全保卫;及时为移民办理户口迁移和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

市卫生局——负责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工作,制订移民搬迁医疗、公共卫生保障预案;做好搬迁过程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防止传染病流行,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每批次搬迁协调迁入地选派医疗专家和护士组成专门医疗队伍,配备救护车和必备药品、医疗器械,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医疗救护、救治工作;组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搬迁移民健康排查、特殊人群搬迁的特殊护理;组织做好搬迁前移民住房、参与搬迁车辆的集中防疫消毒工作和移民食品检测、降温防暑等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置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调做好移民新农合手续迁转。

组织好库底清理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做好移民新村卫生室检查验收工作。

市教育局——组织做好移民学校检查验收、移民学生转学、就读和随迁教师的安置工作,解决好暑假前搬迁移民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好移民学校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配备和教材征订工作,确保移民学生按时就学。

市民政局——做好移民搬迁后军烈属、残疾人、五保户、低保等优抚对象手续的迁转等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库区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负责移民林木采伐运输手续办理。

市气象局——负责为移民搬迁提供相关区域天气预报与预警,每周一提供未来7天预报,逐日滚动提供未来3天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随时提供预警预报。

市供电公司——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用电安全,保证移民村用电供应。

组织专门移民搬迁供电服务队,配备足够的移民照明应急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

市直包乡联村工作组——按照督促检查、协调迁安、对口帮扶的职责,配合所包乡镇做好移民搬迁相关工作,参与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移民搬迁工作,承担搬迁具体职责,完成所在县市区、乡镇安排的搬迁任务;受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委托,对所包乡镇移民搬迁申请审查提出意见。

市直其他委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四、总体安排

(一)搬迁任务: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市内计划搬迁54658人,其中淅川县内集中安置10415人(省市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257人,其他县内后靠集中安置点安置5158人),分散方式安置2386人。

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外迁移民集中搬迁涉及淅川县7个乡(镇)46个移民村,10206户,47114人,规划建设外迁移民集中安置点55个;安置在我市7个县市区,涉及35个乡镇。

我市各有关县市区的集中搬迁任务是:邓州市计划集中安置移民3783户17327人,涉及移民村13个,安置点16个。

唐河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2070户9539人,涉及移民村7个,安置点9个。

社旗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1477户7021人,涉及移民村10个,安置点9个。

新野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86户2083人,涉及移民村1个,安置点3个。

宛城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66户1881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2个。

卧龙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913户4006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6个。

淅川县计划集中搬迁移民2212户10415人,集中安置在8个乡(镇)34个安置点(省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为1011户5275人)。

(二)搬迁时间:我市第二批移民统一搬迁时段为:5月4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

移民在此时段搬迁,免缴路桥通行费,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服务帮扶活动。

凡在208月31日24时前完成建房搬迁的移民给予奖励。

(三)搬迁安排:我市第二批外迁安置集中搬迁移民10206户47114人。

计划分60个批次完成。

总搬迁车辆11492辆次,其中客车1685辆次、货车8746辆次、工作用车1061辆次。

8月31日前完成集中搬迁任务。

淅川县内后靠集中搬迁1201户5158人、分散搬迁2386人,分别由淅川县组织实施。

(四)完成标准:移民个人完成搬迁的标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迁入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迁出地乡镇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同时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及农村低保、新农合、各种涉农补贴等在规定时间内转移到迁入地。

五、工作安排

(一)搬迁准备:

1.制订搬迁实施方案。

在迁安双方充分沟通对接的基础上,市及迁安双方县市区、乡镇分别拟订搬迁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指挥部进行审查。

方案要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时间要细化到天,明确到时。

并要组织完成方案评估、模拟演练、搬迁培训等工作。

2.搬迁申请与批准。

县市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对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向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提出搬迁申请,经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对拟搬迁移民新村复验、审查搬迁实施方案和搬迁后续工作安排后,凡达到搬迁条件的方可批准搬迁,同时向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搬迁。

3.搬迁物资准备。

提前组织筹备搬迁物资、搬迁车辆,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备好移民搬迁后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包括米、面、油、肉、菜、调味品、炉具、暖水瓶、鞭炮、对联等,同时要考虑民族习惯,确保移民到新家就能生火做饭,开始新的生活。

4.制定奖励措施。

鼓励移民“轻装”搬迁或限定每户携带物品数量,有效减轻搬迁运输压力。

5.及早落实搬迁基础性工作。

迁出地提前对搬迁移民特殊人员(老、弱、病、残,憨傻、痴、呆、鳏、寡、孤、独)、学生、教师和特殊物品等进行登记造册;做好集中搬迁移民确认书的签订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移民相关债权债务及其他手续、证件等工作;完成移民建房缺口资金收缴划拨、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和集体财产分割、移民人口和实物指标错漏登复核、债权债务处理、移民“两会”存款兑付等影响搬迁的工作。

6.确保移民房屋建设达到入住条件。

对移民房屋交付使用前,组织县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移民迁建组织和移民代表逐户检查验收,同时市移民搬迁指挥部组织全面检查,并报经省移民安置指挥部抽检合格后,组织移民看房签字确认,确保移民满意、达到入住搬迁条件。

(二)搬迁组织

1.移民乘车和移民物品装卸、看护。

由迁出地分安置点按批次统一组织移民及移民物品,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到指定的乘车、装车地点,并按照车辆编号、座次号,人物分开、人畜分乘,对号乘车、按号装车,确保移民不漏一人、移民物品不漏一件;货物运输使用厢式货车,不是厢式的要用防雨布捆严扎实,确保移民物品安全、不丢不掉一件;严禁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乘车;迁出地要提前统计好棺材等特殊物品数量,安置地备好专用车辆;迁入地要制作移民标志证,迁出移民必须佩戴,迁出地负责发放移民标志证,迁安两地要安排专人分别在迁安两地帮助移民装卸、看护物品。

移民物品搬迁、装卸、看护工作,在出发前由迁出地负责,出发后直到安置点由迁入地负责。

2.搬迁车辆通行。

迁安两地在搬迁道路的各个重要部位设置专门交警指挥岗和指示标志,加强运输线路的疏导和管理;在迁安两地停车场均设置指示标志,安排交警进行指挥;按照既定搬迁日程和搬迁计划分批次组织搬迁,每批次搬迁车辆要于搬迁之日前一天下午统一组织进驻到迁出地指定的停车场,到达后即开始组织货物装车,第二天上午统一组织车队返回安置地。

车队进入迁出地,按先远迁点后近迁点的顺序依次进驻;车队返回时,按先近迁点后远迁点依次驶出迁出地。

各迁入地搬迁车队在库区期间,要服从淅川县的统一指挥。

3.搬迁规模确定。

为错峰搬迁,原则上中、小型移民村一次性完成搬迁,大型及以上移民村可分批次搬迁。

每批次搬迁车队根据安置点和迁出地移民居住分布情况,合理排列组合车辆,确保有序停放、有序通行、有序装卸物资。

4.影响按时搬迁问题的处置。

在整个搬迁阶段,如遇恶劣天气不宜搬迁或发生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搬迁的,要逐级上报,经批准后,影响搬迁的移民村另选择时间组织搬迁,其他移民村按原计划正常实施搬迁。

车队到达迁入地如遇降雨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卸车,迁入地要妥善解决好移民食宿问题。

(三)搬迁运输:

1.搬迁车辆按照xx县市区xx号,由迁入地县(市、区)级移民安置指挥部在车队出发前统一编号。

2.迁入地负责移民搬迁运输车辆组织及运输,实行人、物分离运输,客车在前,货车在后,特殊人员派救护车运送,警车前后引领护运。

3.迁安两地协同清点乘车移民、装车物品。

种类、数量,确认无误后,由迁入地带队领导下达发车命令。

4.车队沿预定行车路线按规定时速行驶。

其间根据路程远近可选择途中停靠点休整,并准备好茶水、食品等。

车辆中途停放按原行车顺序排列,保持人员有序上下车,并适时清点人数、物品,防止发生混乱、出现事故。

5.西峡县政府配合省、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成立指挥中心,错峰调度车辆,确保搬迁车队经过西峡县境内有序畅通。

(四)迁后安置:

从移民搬迁到迁入地之日起,迅速开展以下后续帮扶工作:

1.移民搬迁到迁入地当天:搬迁车队到达迁入地指定地点后,迁安两地共同清点移民人数及物品等,确认无误后,迁出地乡镇政府与迁入地乡镇政府办理交接手续;迁入地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负责配合做好移民物品卸车工作,做到及时安全、搬运到位;迁入地负责逐户发放移民基本生活用品,为移民提供一周内必要的临时生活保障。

2.搬迁后第一周:迅速落实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干部“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移民熟悉环境,解决搬迁后遇到的有关问题,尽快适应生活。

3.搬迁后第一个月:及时启动房屋维修、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好移民村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时解决移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组织按月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弥补因搬迁对移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做好对移民脆弱群体的慰问、心理抚慰和重点照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4.搬迁后第二个月:完成各种关系和相关证照的办理,做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延续,确保移民群众利益不受影响;着手谋划拓宽就业门路,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转移二三产业就业力度。

5.搬迁后第三个月:组织开展移民资金结算,完成资金兑付;帮助移民群众发展生产,开拓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8月底前,按照“移民小学生就近入学、中学生同等从优”的原则,做好移民学生转学、入学工作,确保新学年移民学生在迁入地就学,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随迁教师的工作;暑假前搬迁的要妥善处理好移民学生转学、考试、升学等问题。

麦收前搬迁的要帮助移民做好麦收工作;9月底前,做好生产用地划拨、移交,对需要整理的土地,完成整理任务;要制订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及时将土地分配到户,确保移民按时种上小麦。

同时,移民搬迁后,迁出地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办法组织实施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移民房屋、附属物等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全市移民搬迁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市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在淅川县设置前线指挥部。

各有关县市区、乡镇要成立相应规格的移民搬迁指挥部。

同时实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指挥部领导包县制度、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移民搬迁指挥部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力的工作体制、机制,要明确一名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本地整个移民搬迁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充分准备。

分级分部门制订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搬迁总体方案、搬迁运送方案、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应急预案。

要对搬迁启动时间、运送批次及数量、交通运送工具及数量、运送路线、交接地点、护送组织及职责、运送责任人等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

特别要做好军烈属、五保户、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孕及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运送工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加大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力度,确保移民安全顺利搬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强劲的舆论声势。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优势,重点做好抗迁拒迁户的思想转化工作。

组织好迎送仪式,迁出地在每村第一批搬迁时,举行适度规模的欢送仪式;欢迎仪式各县市区原则上组织一次,其它由乡镇组织,但迎送仪式不超过30分钟,确保仪式隆重、热烈、简朴。

(三)强化沟通。

为保证移民搬迁的顺利实施,迁安两地要切实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实行联络员制度。

迁安两地各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移民搬迁的上下沟通,横向联系工作。

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日报告和搬迁预告制度。

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

每批次搬迁前72小时,要向市指挥部报告搬迁计划,从5月5日开始每日17时前上报移民搬迁进度和问题。

包括搬迁户数、人数等有关情况。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不得迟报、虚报、漏报、瞒报,否则要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和汛期,要密切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防汛和饮食安全,严格执行人货分离规定,做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和少年儿童的搬迁。

针对移民的民风习俗,迁安双方都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确保年8月31日前完成搬迁任务。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推卸责任、影响移民搬迁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抗迁、拒迁和破坏移民搬迁的组织和人员,视其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第二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迁出地要切实做好移民人口核定、分房到户、建房资金缺口收缴、债权债务处理、集体财产分割、线上林园地附着物处置等工作,特别要做好淹没线上留置人口思想教育工作,为移民顺利搬迁创造条件;迁入地要保质保量及时完成移民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移民房屋完成后要经移民签字验收,同时要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制订好应急预案,预防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维持好搬迁秩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四

我叫孟明,男,现年29岁,非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xx年7月份考录到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至今。一年来,我热衷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位置,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在领导的关心栽培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我,始终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由于我原来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乍接触组织工作,刚开始有点不太适应,但我从未产生畏难情绪,而是知难而上,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工作之余注重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农组工作文件,同时认真学习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条例,坚决不做门外汉,切实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系统的知识充实自己,做到干一行,通一行,爱一行。

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作好本职工作。我的主要职责是辅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工作,同时办好其他科室交办的任务,由于农组工作牵扯面较广,接触人员较多,遇到的问题难题也不少,我总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上用心,工作上尽量做到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努力做好农组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工作中,我还注重把握根本,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科室人手不多,工作量大,这就需要科室人员团结协作。在这一年里,遇到各类活动和会议,我都积极配合做好会务工作,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会计较干得多,干得少,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

我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该说的绝不多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我认真遵守机关作息时间,只允许自己提前办事,不许拖延贻误;只许自己早出晚归,不许迟到早退;只有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我在单位能够团结同事,服从领导。在荣誉面前不计较,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能够始终遵守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我视办公室如家,绝不多拿公家一分一毫,能够爱惜公家财物。对待来访群众,我从不端架子,使脸子,而是“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人、一杯茶水暖人、一句话语服人”。我能够经常下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一线情况,用第一手材料为农组工作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深知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自己的业务知识还不是很精通,很多农组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工作上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二是工作态度上还不够积极主动,只是能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缺乏主动出击的精神;三是在学习上还不够用功,自我加压还不够,自身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会首先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积极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其次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勇于实践,钻研文件,增长才干。同时,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要做到积极主动处置工作事务,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协助领导做好全县农组工作。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五

我区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扶贫移民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认真组织实施xx年以来的扶贫搬迁项目,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十八塘乡地处xx北部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多年来,对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完善成本偏高的山区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居住安全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xx年起,十八塘乡采取自愿申请,政府主导原则在内潮圩上建设了一个移民搬迁集中建设点。在一期中,对生活在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高、偏远山区的14户居民成功实施了搬迁,其中李村7户,樟坊村4户,内潮村3户,共计67人。通过对移民搬迁资金的专项管理,直接将移民搬迁补助资金3500元/人打入搬迁户的账号中,调动了搬迁户的积极性,保证了资金账户的安全运行。在二期中,对12户居民成功实施了移民搬迁,李村4户,内潮村4户,樟坊村3户,楼下村1户,共计58人。投入3万多元建设搬迁集中点的基础设施,硬化建设点公路0.5公里。该安置点于xx年底顺利竣工,目前26户125人已全部入住新房。

1、宣传发动,让移民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政务公开栏、上门入户等方式,深入宣传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解答群众疑虑,提高群众对移民搬迁政策的知晓率,激发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2、成立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区扶贫和移民办、环保局、地矿局、交通局、国土局、城乡规划建设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扶贫和移民办。各乡镇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移民工作办事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3、落实了移民搬迁计划,制订了移民扶贫工作方案。省、xx市下达我区移民搬迁任务后,我们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公示、确认移民对象。同时,结合xx实际,制订并印发度移民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移民扶贫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地开展。

4、执行移民政策、严格把好五道关。在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把好五道关而开展。一是严把调查摸底关。在调查中工作组深入迁出点广泛进行,把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自然村组及愿意搬迁的群众进行造册登记。二是严把搬迁对象核查关。对符合移民搬迁的'农户,实地核查搬迁条件及搬迁人口,对照实施方案中的搬迁对象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给予核减。三是严把审批程序关。对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农户,经群众民主评议、村乡(镇)审查,两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经区移民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批。四是严把资金发放关。对移民资金的发放,实行“阳光操作”“封闭管理”,根据移民建房进度,资金分批次直接拨付到移民户的“一卡通”.五是严把建房质量关。要求建房必须选址在远离灾害点的地方。并在分户建房中,加强了质量监督,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建房质量。

5、加大移民后续扶持,确保移民富得起。搬迁是手段,致富是关键。我们对搬迁移民每户至少培训一名实用技术,二年来共办班6期,培训人员158名。同时,把移民后续扶持纳入社会扶贫工作中,采取扶贫贴息、产业带动、结对帮扶、劳动力转移、安排工业园区就业,立足长远制定有效帮扶措施,加强对移民户的后续扶持,确保移民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让移民户切实感受政府的关心和政策带来的实惠。

1、部门配合,协调开展工作。xx年度以来的移民搬迁任务涉及农工部、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和房管局等单位,因此,我办紧紧和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

2、分片包干,协调开展工作。xx年以来我办分成工作小组深入移民点调查研究,确保工作质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3、拓宽渠道,不断完善移民后续帮扶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的农业种养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的自我创业本领。有计划地引导和安排移民参加劳动力培训转移。积极协调信贷扶贫资金,帮助移民户解决生产发展的资金问题。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六

国土资源部门:

我们是xx村。位于县城以北20公里,孟门镇以东5公里。全村农业人口421人,非农业人口62人。土地面积1800多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广种薄收,人均年收入一千多元。地形地貌属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信息封闭,经济落后,交通极差。本来人蓄饮水就很难满足,再加上我村是压煤村庄因地下采煤频发地质灾害,土地严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沽竭。旱井无法蓄水,住房安全受到威胁,如此困境直接制约着柳家坡的经济发展 ,一直无法摆脱贫困的面貌。

现在因我村属压煤村庄,整村座落在xx能源有限公司下属的xx煤业有限公司的田煤上。现公司为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解决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经济的和谐发展。矿方与我村委商议对我村实行整体搬迁移民。这样对于我们村的发展是个良机,既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法,又可改变整村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经济,及早脱贫致富。村委与矿方多次商谈,移民项目已确立,矿方出资修建xx村委配合,对xx村实行整体移民搬迁,建设一个崭新的xx村。

其次,我村有几百年的村史,旧村址居民居住特别分散,占用土地约300多亩,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修建的新村是集中居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约占地100多亩。入住新村后将旧村复垦为耕地,从而节约土地200多亩。这样也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政策,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弊。

xx村全体村民召开移民搬迁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全体村民愿意整村搬迁移民。现已成立由政府村委矿方组成的移民领导机构,一切移民实施方案已成熟。现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复,准许支持我村移民搬迁。

此致

敬礼

xx省柳林xs村委会

20xx年x月x日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七

三峡库区二期储水已过去了七个月,库区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

一座座旧城废墟没入水中,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春节假期回到家乡,新城建设已初见规模,各种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

移民搬迁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同样也会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医院的经营、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医院有些什么变化呢?就此问题,我专门对xx县中医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访问,亲身感受到移民搬迁带来的变化。

xx县中医院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单位,其规模比xx县人民医院小,但又超过了当地其它医院,位居xx县第二,其收费标准和就诊病人更大众化。

而该医院20xx年元月1日起迁于×××城正式营业,在×××城后经营了整一年,其经营成果就会计期间而言,与20xx年正好有完整的可比性。

一、立足长远、扩大规模该医院搬迁之前在旧县城拥有综合楼一幢,营业面积为300×××平方米,在码头和闹市区分别设面积×××平方米的门诊两所,共计病床98张,只置备了b超,x光机,心电监护器,血气分析仪等基本的'检查医疗设备,综合手术室一间,医护人员×××人,后勤人员×××人,为了更好的发展,借助移民的契机,医院将其建设规模扩大,×××城的综合楼面积增至×××平方米,另设门诊三所,营业面积分别为一门诊×××平方米,二门诊×××平方米,三门诊×××平方米,病床126张,其中80为重新购置,新设备配备电视,空调,卫生间的病房20间,新的综合手术室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完备,新购中药熬药机等价值×××万的先进医疗设备,并将在20xx年6月前购置一台彩色多普勒,医护人员也增至×××人,资产总计由20xx年12月31日×××万元增至20xx年12月31日×××万元。

二、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旧城的综合楼所在地与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相距且×××米远,而人民医院是全县最大的医院,设施设备先进完善,医护人员素质较高,在外科,五官科,传染科,影象科几方面有绝对优势,因此中医院一直在人民医院的阴影下苦苦维持经营情况极不乐观,在20xx年中,该院全年共计×××万元,其中财政科助收入×××万元,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相比全年×××万元的总之出而言,只能略有盈余,20xx年迁入新城后,综合楼与人民医院的两个大型门诊均相距一公里以上,且呈三角形分布,覆盖县城的上半部,居民较为集中,加之人民医院的住院部尚末搬迁(新址也离城较远),给人们就医带来极大不便,截止20xx年12月31日,该院全年收入为×××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万元,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

特别是住院部收入状况大有改观,20xx年的医疗收入为×××万元,药品收入×××万元,而20xx年的医疗收入为万元,药品收入×××万元,新设的三个门诊部则以综合楼为中心,呈三角形分布,均占据了居民密集且交通便利的优势。

请著名老中医坐诊,经营得红红火,20xx年该院将第二门诊的办法发挥得更完善,在各门诊均设一至两名著名中医医师坐诊,加之20xx年“非典”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导致萧条多年的中医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件原本不幸的人类的灾难却为该院领导对本院的定位有了深入的思考,决定不再跟在人民医院的后面人云亦云,而是回归本院最初的定位,以中医为主,走出自己的特色来,让中国博大精深的医学重新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展放光彩。

在中药方面,既要为人们消除病痛,又要让患者服用方便,节省时间,只有大力发展中草药自制,加工成中成药的方式为病人服务,这一策略的实施,引起该院20xx年中成药收入到达×××万元,加工收入×××万元,中草药支出及其他材料工资等支出×××万元,该项业务与其他医院相比算是小胜一回,且赢得一批较固定的慢性病患者。

2、该院为改善以前医患关系不太融洽的局面,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并切实执导。

在职工中树立以人为本,利益靠后的精神宗旨,象老朋友一样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病人就医,在实施首诊负责制的后期治疗中,可自己选择医生护士,在药品质量上严格把关,所有药品,器材均从正规渠道购进,绝不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医院信誉和病人的利益,对医护人员加大培训力度,20xx年度支付培训费×××万元,占日常公用支出扣除专用材料购置费后的14。

四、加强管理、合理理财1、该医院财务管理在20xx年的基础上,加大了管理力度,力求完善内控制度。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八

今年以来,xx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xx市扶贫办、财政局赴xx检查组对xx至20xx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20xx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20xx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切实组织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一是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在市扶贫办及xx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xx镇、xx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二是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xx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xx乡救灾粮食6万元、xx乡七分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争取xx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xx乡结对帮扶。6月5日,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xx”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加强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实地工作

规范扶贫资金的作用。坚持扶贫项目的公示、招标、报帐及审计制度。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加大扶贫立法工作力度。

(六)、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强县城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程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xx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xx万元(其中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进资金950万元,xx客商楼明伟创办的“xx县万鑫铜材有限公司”1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基础条件差

虽然今年做了很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灌溉设施遭自然破坏严重,配套服务跟不上,有效灌溉面积少;乡村道路差,附属设施不到位,晴通雨阻现象比较严重;贫困乡村饮水难、上学难、耕作难、就医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四)、资金投入少

按照“xx”五年规划,我县8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10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xx年,在改变贫困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实现产业化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在培养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的突破。

明确扶贫目标,着力抓好8个重点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把握“一个重点”即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式和贫困村的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龙头企业,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

(一)进一步加强重点村的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项目实施,确保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户运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确保8个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崇仁经济发展服务,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

(四)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五)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再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六)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七)抓好扶贫办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实际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九

过去的几年里,我曾经历了一次移民搬迁,那时我意识到了搬家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搬运和装修,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调整和适应。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移民搬迁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

在移民搬迁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做足功课,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其次,要为搬迁做好详细的计划,包括物品清单、搬家公司的选择、房屋装修以及孩子的学校安排等。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冷静,有计划地处理好一切事宜,才能避免后期的各种麻烦和不必要的压力。

第三段: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移民搬迁后,新环境下的生活和工作会带来很多挑战。我们需要适应新的语言沟通、文化背景、社交环境,甚至是新的气候环境等。对于新事物和新环境,我们要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了解和体验,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快地融入社区、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第四段:积极的社交与沟通

在新的环境中,社交关系和沟通能力都非常重要。与其孤立自己,不如积极参加社区和文化活动,和当地人们建立新的联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同时在新工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是融入新环境的必要条件。

第五段:总结

移民搬迁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次繁琐而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适应和磨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移民搬迁时,我们应该不断保持乐观开朗,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3628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