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20:33:04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实用9篇)
时间:2023-11-03 20:33:04     小编:雅蕊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一

在读《一句顶一万句》之前,我以为它应该是一部情感纠葛主线条的书,但读到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全篇“不是…不是…也不是…而是…”的经典风格让我记忆犹新,书里的人物都亲切,老杨,老马…等一系列人物都那么新奇有那么亲切,好像小时候听妈妈讲姥姥的故事。回到循环的人情世故,村庄和田野都装着小人物们类似的命运。书里最辽远的.一桩孤独,就是巧玲“一梦醒来,窗外的月牙,映在枣树的树杈间。”

“(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一下就扯出了好多事,带出了好多理。这些理看着挺绕,挺扯,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一个理看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放到真实生活中,可能一万句话也说不清。所以,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真是太难了。吴摩西半生坎坷,看着处处占理,却处处说不上话,一直在人生路上奔波,只知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却不知要到哪儿去。牛爱国是吴摩西的翻版,表面上看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但实际上都走不出心灵的困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真让很惊叹,很喜欢,细细把读每一次“常用句式”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

《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书中男主,这不是男主一开始的名字,因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小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家乡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刚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想一句什么话呀,怎么有这魔力,顶一万句?当然了,一翻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我所熟悉的那种浓浓人间烟火气给吸引了,已无暇寻宝,特意去找这一句话。看完,书从头到尾都没直接写有这么一句话,可以顶一万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经默默告诉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一句是可以顶一万句的。

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个是“说得上话”

小说写的是中国最底层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独的哲思在里面,我们生活在千年孤独中,无边无际的茫然和如影随形的疲惫,生活中能够说贴心话,慰藉灵魂的朋友和亲人并不多,因为说不上话。真正说得上话的人,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振作生命的颓废,化解彼此的冲突、激发情欲等等。

与一般人说话,高兴的事说得高兴,不高兴的事说得败兴,但是说得上话的人,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当然了,说得着说不着也不是永恒不变。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写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间烟火气的声响和热闹一直在你耳边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说最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个是“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就像书中一个主角说的:“我活了七十岁了,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小说就是写的一些家长里短,充满了琐碎,街角发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里发生的事一件牵扯到八件,就看你怎么选择过日子了。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大概读了一个半月,很喜欢这种题材,平铺直叙,每个人物都各有性格。只是这个故事吧感觉完整度不太够。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到罗长礼;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经历的一桩又一桩的事儿看罢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正如文里那句: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摘一下喜欢的句子吧:曹青娥讲,我活了70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感觉这本书讲的分离聚散,皆是起源于人与人说不说的着。

之于牛爱国和庞丽娜结婚,是因为之前说的着。庞丽娜跟人跑了,又是因为日子过了八九年,和牛爱国说不着,遇到了一个说的着的小蒋。

之于章楚红和李昆和牛爱国。

牛爱香42岁嫁给56的宋解放,说她结婚不是为了结婚,是想找一个人说话,单身到42,整个一个人要被憋死了。和宋解放结了婚之后,说没嫁他之前,我见他就笑,自嫁了他之后,我一次也没笑过。对老宋来说,这段婚姻给他最好的一个结果就是认识了百慧。

很推荐呐,已经是下半年看过可读性很强的书啦!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四

小说的前半部份讲述了吴摩西(杨百顺)年轻时孤苦无依的苦难人生,最后弄丢了养女而出走延津,后半部分讲述了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为了摆脱孤独的人生而走入延津,一出一入,延续百年,讲述了四代人的孤苦人生,描述了普通百姓的千姿百态。作者用简洁直白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却将每个人物的形象和内心刻画的如此丰满,写尽了世间百态,人生孤苦和沧桑。非常惊叹作者的文笔和经历。一直在想,作者都经历了什么才写出这么沉重而带着点希望的作品。看完这本书内心非常沉重和痛苦,触及心灵,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明明就是一句话,一件事,可是中间却拐着好几道弯儿,最终就不是一句话一件事了。因为误会和赌气,成为了孤苦的源头,让原本的说的着变成一辈子不说话,变得孤独。把的好的是病,猜不出是人心,有时候顺着你说的人心里确憋着坏,表面上为你出主意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而人一旦有了隔阂,便无做的对地方,本来是为对方考虑,也变成了别用意。多么讽刺!曹青娥说她活了七十岁,明白了一个道理:别的东西能挑,唯独日子没法挑,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的确,人生苦短,原来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看透了,心就不苦了。

读完小数让人感知的是数不尽的无奈和孤苦,但是最后的结束的一句“不,得找”又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书中人物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写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身边重要的人,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也许我们正在经历着委屈,正在经历的不如意和各种误会,也许现在的你无能为力。但请心中一定要有光!也许现在的你无法把生活的每一步都走的很好,但是请坚持用自己的力量朝着光向前走吧!在还能走的年纪尽情往前走!就这么一直坚持就好。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五

大多平凡人的生活何不是这样,夫妻之间没有话讲,子女和父母之间没有话讲,只是靠着单薄的责任感维持着这么一段关系。原本应该是最最亲密的关系的,到头来却没有一句话讲。有话讲并不代表真的有话讲,而是能找到一个知心人,能够信任,可以毫无保留的将心中的无奈与其诉说,能从对方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过程,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质的感悟,能够真正说到心坎里去。而不是单纯的心灵鸡汤,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不懂的是其实是离我们很近的最实在的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当然希望旁观者能看到自己迷惑的。

朋友之间有话讲,靠的只是从对方中所能获得的“利”,能找到一个免费心灵指导师的利,一旦被其他更大的利所破坏,这一段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多么脆弱的关系啊。都希望从他人那里多获取一点点,却没有真正的站在各种的角度看问题问题,所以说啊,朋友,只能是一时的朋友,旧人去新人来,过往的是否在这段感情中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听的角色还是说的角色所带来的回忆,都已是过往云烟,破裂的契机如果是坏的话,剩下的只有对那朋友的怨恨与辱骂。

小说中上下两部中的主角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啊,虽然中间隔着一代人,也恰恰说明无论历史如何进步,时间怎样变化,其中的故事也都差不多一样。杨百顺和牛爱国都经历的朋友间不愉快的事情,以致最后对朋友充满怨言。经历了另一半因为没话讲的而出轨到有话讲的对象。都经历了知道这一切产生了想杀了他们的念头,后因为看到了什么亦或体会到了什么而及时收手。都经历了自己本来不想去寻找他们,却在其他人的劝说下出走寻找他们,本意是不想碰见他们又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他们。我想,两部分多么相似的情节,正是给这部小说更增添了现实走向。

最后,预祝所有人都能找到灵魂伴侣,知己,走向和小说不一样的生活,热烈而精彩。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六

初读此书,本以为啰里啰嗦要挺久才能看完,结果一旦掉进故事里便欲罢不能,三两天倒也看完了。

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像极了我们所处环境:我认识你,你认识他,他认识她,而我又认识她。兜兜转转,万事只是个绕。原来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了杨百顺(吴摩西)在经历了卖豆腐、杀猪、染布、卖馒头等营生之后出走延津假装寻找私奔的妻子,却因中途丢了养女而不再回头,其中描绘的社会生活颇有民国之风;下部“回延津记”讲述了牛爱国回到故乡寻亲的故事,读来有现代文学的写实之风。一出一进,绵延三代,跌宕百年。这些小人物平凡,孤独,在忙碌的生活中挣扎、呐喊。

高级知识分子总是通过艺术创作来舒展情绪,与千千万万的欣赏者获得精神的共鸣。而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普通劳动人民更多的则是通过“说话”来消解心中所想。既然是“说话”,最好的就是能找着那个倾听你“说话”的人,于是便有了杨百顺只和巧玲说得着;吴香香和老高说得着,甚至不惜背负骂名私奔;牛爱国和章楚红说得着;小蒋和庞丽娜说得着.....他们不惜翻山越岭百里寻找故人倾诉,只为将心中的事情码放整齐。

执着而又坚强的中国人总是会为生命刻上“寻找”的烙印,我们相信命中注定,相信生命唯一,即使耗上整个青春甚至是一生也要找到那个对的人。这种情感或许自古有之,只是在今天这个愈加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显得更加棱角分明。既然如此,就要更加坦然接受这孤单、漫长、荒凉的一生:这是生命的底色啊,改不了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意大利的老詹在传教时总是问三句话:“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武林外传里吕秀才问姬无命的那一幕,姬无命思考良久最后吐血而亡。这么深刻的哲学问题在当时的杨百顺看来太简单了:我不过是从杨家庄而来,想要随着师傅混口饭吃。

老詹期待的当然不是这个答案,但这就是中西方人的思维差距。如果我是老詹,听到这样的回答,再想想自己所处的光景,肯定也吐血而亡:对牛弹琴,孺子不可教。杨百顺是卖豆腐的杨百顺,是假装信教的杨摩西,是嫁给了吴香香的吴摩西,是出走延津背井离乡只想着可以喊丧的罗长礼:他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心中一直期待的那个人。然而这些都不是他,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是随着苟且的生活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生存下去。这种自我认知的迷失也是孤独的重要来源。

在每一个漫漫长夜继续整顿心情,第二天再度出发?是生存的惯性,是精神世界的安宁,是内心坚定的信仰。

变的是人性,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才是永恒的灯塔。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七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八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原则,即使你爱你老婆,宠着她,这也很正常。

如果触及你的底线就要毫不留情地反击,让她明白。“是不是对老婆好了老婆就会欺负你”这句话往往会是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问题。女人本来性情如猫,心思细腻,依赖性比较强,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但不是她“欺负”你的表现。我认为不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社会给予女性的这种角色以及其社会地位所产生的效果。女人一般都比较依赖能力比较强的,能给予她们安全感的男人,希望得到宠溺,其实有时候她们也是在试探你的底线,害怕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让你产生反感,认为是单纯的“作”。

如果男人把这种女人依赖感当成“欺负”自己的表现,那么女人就会认为男人对自己冷淡了,不爱自己了。有句话是这样的,“谈恋爱时,男人越来越冷淡,女人越来越投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女人更感性,一旦情感真正投入,便难以自拔。而且女人风流韵事太多,其价值会不断贬低。但男人不一样,如果其有能力,依然会赢得不少女人的芳心。这一切都要建议在两个人三观相差不大的基础之上。

刘震云回答: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孔子说的。我心想孔子会用这句白话文飘扬谁呢?刘震云接着说,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我知道,是讲我孔老二要是早晨解开一道几何难题,晚上死掉也不白瞎了。当然,这里的“道”是指事物的规律,并非真的一道几何题。可“道”是无穷尽的,孔子做为圣人及教育家,应该有多闻道并多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责任,

只闻了一个“道”,还有很多“道”闻所未闻,就想到了死,未免太性急了吧。

接下来我认真地把这两句话往一起想。但总觉得还有不搭界的地方,只好把它们糅合到一块儿,就变成了这样的言辞:“早晨听了一句话,阐明了事物的普遍规律,这句话能顶一万句话,那么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句话可以不听了,即使晚上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忽然想起上小学时唱的一首歌:“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一个要复礼,一个要复辟,我们红小兵,和他斗到底。”当年“批林批孔”运动的发起者,把林彪孔丘揪到一块儿批判,本来是滑稽可笑的,但冲这爷孙俩说的这两句不着四六的话,把他们捆一起再抽一顿鞭子也未尝不可。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九

每个人的磁场都不同,有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能说得着,有的人就算是血脉相连,再怎么亲近也说不着。

这“说得着”与“说不着”也是说不准的。以前说得着的人,可能以后说不着;以前说不着的人,可能以后又能说得着了。说的着与说不着跟两人的关系好坏也没多大关系,可能关系不好的两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相同的爱好,也照样能说得着。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人物众多,都是一些市井百姓,有卖豆腐的,赶大车的,杀猪的,染布的,做醋的,卖葱的,贩驴的等等,整本书都围绕着“说话”来写,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在作者笔下却格外有趣。越是这些小人物的琐碎,就越能反应出社会现实。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还不太懂,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作者却把它颠来倒去反复说,甚至还有点绕,多用”某某是,也不是,而是。"等句式,条分缕析,桩桩件件都交代的非常清楚。

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累赘,有时又觉得特别搞笑,但越是看到后面也渐渐觉出悲苦和孤独。人活着,不单单只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找个能说得着的人。但悲哀的是可能活了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个说得着的人。

卖豆腐的老杨临死前都觉得自己和赶大车的老马是好朋友。他说老马,同样一件事,自己只能看一里,而老马能看十里;自己只能看一个月,老马一下能看十年。卖豆腐的老杨啥事都没个主意,做什么事都喜欢找老马商量,老马说啥他都觉得有理。

在外人眼里,他俩也是好朋友。但是老马呢?他根本看不起卖豆腐的老杨,觉得老杨老找他讨主意,占了他的便宜。每次给老杨出主意也不过是随口应付。

曾经的对头老段来看老杨的笑话,问他“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人不拿你当朋友,你还赶着巴结了一辈子。

杨百顺和卖豆腐的老杨,哥哥杨百利以及弟弟杨百业也都说不着,离家出走后的他杀过猪,染过布,挑过水,种过菜,信过主,还改名为杨摩西,这期间一直没遇到说得着的人,直到他嫁给一个寡妇吴香香,再次改名为吴摩西。和吴香香也说不着,却和吴香香与前夫五岁的女儿巧玲说的着。但最后巧玲也被弄丢了。

恍惚间,他只记起来“罗长礼”,悠悠地说“你就叫我罗长礼吧!”在他还是杨百顺的时候,就一直喜欢喊丧的罗长礼,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来没有变过。虽然没与罗长礼说上话,但就是喜欢看他喊丧。曾经为了听罗长礼喊丧,他发着高烧打着摆子一天来回跑了三十多公里。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再到“罗长礼”,一次次改名换姓。虽然他并不喜欢老杨,也不在意自己的名姓,但每一次更名应该都是希望能与过去告别,重新开始吧!

杨百业为了和牛国兴一起“喷空”,去了牛国兴家的铁冶场看大门,尽管他并不喜欢看大门;和牛国兴闹掰了说不着之后,又和机务段的老万说得着,便跟着机务段的老万去添煤,尽管他也不喜欢添煤。

牛爱国的老婆庞丽娜和牛爱国说不着,和摄影的小蒋说得着,就跟小蒋一起;和小蒋说不着,和自己的姐夫说得着的时候,又和自己的姐夫私奔。

牛爱国本是不喜欢说话的人,却和“老李美食城”的老板李昆的老婆章楚红说得着。

章楚红嫁给李昆是因为再没有说得着的,离婚却是因为再也说不着。

曹青鹅也就是小时候的巧玲,虽有三儿一女却也与他们都说不着,唯一能说得着的还是自己的孙女百慧。

牛爱国的姐夫宋解放,因为不会说话,总是被牛爱国的姐姐牛爱香压一头,却和牛爱国的女儿百慧说得着。

很多人不是不会说话,也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找不到说得着的人,也不是说找到说得着的人就一定会有很多话,而是两个说得着的人在一起说话才能真正放松,有趣且毫无压力。就算没有很多话,那也是一句顶一万句。

反之如果硬要和说不着的人说话,不仅自己别扭,对方也会别扭。就算你专挑对方喜欢听的好话说,在对方听来,好话也会被听成坏话,一万句也顶不上一句。

当你把一件事或几件事理不清的时候,就算对方只会说一句“你说呢?”,多几个“你说呢”下来,你也可以把每件事情挑骨剔肉,一一码放整齐。

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事儿,而是人。人活着,也只为了能找个“说得着”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3296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