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人才培养论文(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22:25:20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1-04 22:25:20     小编:温柔雨

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展望未来是总结文章中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解决方法的展望部分。阅读优秀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一

(一)旅游产业形态转型。

广东省推行旅游产业园的建设,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在政府和企业的协作下,将旅游资源充分进行整合并加以有序的开发,打造了如广东中旅南海旅游产业园、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等十几个品牌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推进广东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旅游产品结构转型。

广东旅游产品逐步从单一的自然文化观光产品为主,向能满足多样需求的观光产品、主题产品、度假休闲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复合体系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交通也由以往的大巴、火车、飞机,逐步转型至现在的高铁、自驾车、房车、邮轮、游艇,旅游产品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三)旅游运行方式转型。

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以及散客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广东旅游产业体系正由“点线旅游”体系向“版块旅游”体系转变,即从以传统旅游社为主体转向以旅游客源地的各种旅行代理商和目的地集散中心为主,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旅游服务进行合理配置。广东省为了加快旅游产业运行方式的调整,积极构建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发展各类旅行代理商,为旅游者顺利出游提供便利。

(四)旅游企业组织转型。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旅游产业模式,众多传统旅游企业正向智游企业转型。广东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先驱,旅游企业正实现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来重新构建其组织模式。为了指导智慧景区和智慧酒店的建设,2014年11月广东省旅游局发布了《广东智慧景区建设指引》、《广东智慧酒店建设指引》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按照《意见》的指示,广东省一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如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正在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实现网络化规模经营。

(五)旅游营销模式转型。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使得旅游营销的方式除了使用电视、报纸等传统旅游营销手段外,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借助各种影视剧、互联网、短信推广平台、节事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促销。还有一些地区如广州、中山、江门三地,根据各地资源的差异性、互补性的特点,一改以往“单打独斗、各自推广”的旅游营销模式,通过跟周边区域合作成立旅游营销联盟进行联合营销。同时还利用手机终端、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手段,增进旅游宣传协同带动效应。

二、旅游业转型背景下对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

俗话说,“国以才治,业以才兴”。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就需要不断开发人才资源。广东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所急需。随着旅游业进入“四化”(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时代,广东省旅游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策划与营销人才的支撑。

(一)个性化服务人才。

新《旅游法》颁布以后,游客个性化和深度游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旅游体验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的形式、服务模式等方面也在随之变化。为了提升游客旅行的体验度、舒适度和满意度,首先需要旅游工作者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与游客的沟通来挖掘游客的需求,尤其是他们的潜在需求和隐性需求。其次,旅游工作者要注重细节,做好个性化服务,才能为游客的深度体验之旅打造完美服务。

(二)旅游产品定制人才。

随着个性化、多元化的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旅行社按照游客的需求来做线路的定制旅游将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大量能够整合世界各地优质旅游资源并制定特色旅游方案的工作人员。他们既要有对线路上每个点的美食、住宿、地理位置、特产、人文历史等充分调研的能力,又要具有产品研发、策划、设计、包装的能力,以便为游客创造绝对专属的旅游体验。

(三)高层次规划设计人才。

由于旅游景区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光旅游,而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因此,需要景区功能设计方面的人才来规划整合。同时,随着房车、邮轮、游艇、高尔夫球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旅游市场亟需具有这些高端休闲产品规划设计能力的人才来满足高端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

(四)智游人才。

旅游信息化作为智游发展的首要环节,随着“智游”时代的到来,广东省旅游信息化建设需要大批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五)旅游电商人才。

随着旅游产品线上销售的火爆,许多传统旅行社为了从巨大的在线旅游市场中分一杯羹,都正抓紧布局网络营销,因此亟需大批既对旅游行业和线路都有敏感度又能掌握网络营销技巧的人才。

作为一个强调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行业,旅游业相对其他行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旅游业转型升级也给高职旅游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培养出满足旅游产业需求的职业型、实用型人才,需要改革旅游教育理念,转变旅游人才培养观念,为广东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改革创新旅游人才教育理念。

尽管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现实中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偏向,旅游学科更是被疏远,局限在二级学科之列。在当前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这种学科地位难免导致旅游院校及相关系列的旅游教育处于不断萎缩的态势,其软硬件教育资源配置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培养与行业发展建设相适应的旅游人才建设,首先必须转变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对旅游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测定,应加大对其服务意识、敬业精神、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量。

处于转型期的旅游业需要大量具有跨界思维、能够跨行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人才,所以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间、专业间、院系间以及校际间的壁垒,用跨界思维来打造旅游人才,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2.推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由原来的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学历教育与行业全员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各种形式举办各种层次的旅游人才专题培训班,为旅游从业人员搭建了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

(三)开辟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高职旅游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要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以学生为本,通过校企合作打通学校到市场的通道,实现校园模拟工作现场,把企业搬进教室,实现课堂对接市场,培养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学生。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与旅游企业合作来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人才规格的创新,实现旅游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从而使校企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校企共建教育产业链、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项目课题、共同开展员工培训,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偏重理论。要想培养出实用型旅游人才,必须先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走出传统的模式,结合产业需求及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用人的方针紧密结合,共同研讨优化课程组合,依据人才的实用技能技术要求,对接配置专业核心课程。

3.改革教学内容。

应在教学中突显核心(能力)课程的主导地位,创建考证系列优质课程,使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得一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剔除重复、陈旧的内容,对准考证、就业开设一些新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智游、信息系统、大数据挖掘、休闲旅游等),以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还应注重文化经典对内容体系的渗透(如国际国内文化、艺术经典欣赏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举创新。

应结合课程特色,制作模拟现场优质课件,充分利用校内数字旅游综合教学平台,有效地开展模拟仿真教学、示范操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借助网络优势资源,利用好翻转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数字化、个性化学习。同时积极采取“以赛促教,以赛带学”的训练方式,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技能比赛,激励教学相长。考核方式上,开展注重技能测试的考核方法改革,并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5.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通过单独开设实训课、单独考核评分、建立专项实训室等措施,改变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加大旅游实践教学管理力度,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实践制度,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采取专业实习与考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专、兼职教师组织现场考证上岗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及专业技能。

6.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职旅游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应鼓励教师做到同时重视理论提升和实践经验积累,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与自身专业相关信息的最新动态,提炼出新的理论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为了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适当引入旅游企业技术能手来担任专兼职教师,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高职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四、结语。

转变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思路,促进广东旅游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广东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成功实现这个转变,才能使广东在下一轮的旅游产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可行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同时,行业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需要创新旅游人才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开辟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而最关键的在于探寻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旅游经济发展转型能否顺利进行,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迎合新的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开辟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新途径,推进广东旅游转型升级。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二

书法艺术具有抽象之美,这种抽象之美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书法通过线条的笔势、顿挫和笔意来营造一种意象丰富的艺术境界。古人认为,骨和筋是支撑书法艺术的主要元素。骨是指下笔劲健,它可以支撑汉字的形体;筋是指点画运笔灵活,筋能够使汉字充满灵气和活力,骨筋兼备才能使汉字富有弹性和表现力,才会显现出生气与活力。此外,书写汉字时还要做到“肥而不肿,瘦而不削”,从而使汉字成为一种美的艺术。书法艺术之美还表现在气和韵两方面。所谓气就是指气势,具有阳刚之美;所谓韵就是指情感,具有阴柔之美。风神气韵主要用来指书法作品的内容。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与文字内容的有机结合。“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书法作品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书写者通过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组合来表情达意,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艺术修养不同,因而在用笔、布局和结构上会倾注不同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特点和境界,每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也会在个性鲜明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书法艺术既不直接表现客观世界、反映客观内容,也不直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书法家只能在不违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对抽象的艺术符号进行艺术加工。[2]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表达书法家的审美观,原因在于它是书法家从自己的审美观出发进行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使得书法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达到了书法之形与审美理想之意的和谐统一。欣赏书法艺术时既要善于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入手,还要学会透过汉字结构领略作品的意境,这样才能引起情感共鸣。

(一)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需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则。

点、线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书法艺术通过点线组合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书法中,书法家主要通过对点、线之间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来表现书法的形式法则,它讲究均衡和韵律的美学法则。平面设计是一门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艺术,它要求以简洁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传达信息,它注重对称和平衡。此外,无论是在书法艺术构成形态上,还是在平面设计的构成形态上都讲究空间和动态感。

书法作品是以点、线为基本元素来表现各种对比关系和篇章布局的,所有的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平面设计本身就是设计意识的体现。由此可见,二者在某种意义上都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识。此外,书法作品的装裱也是一种设计,体现着设计意识。对书法作品进行装裱既有利于保护作品不受损害,也能够有效地美化作品,书法装裱的这种功能与现代商品包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不仅是由于它能够传达汉字符号的基本意思,更在于它能够将单纯的汉字符号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如古代的甲骨文是由尖锐之物凿刻而成的,因而,字体笨拙,充满了诡秘之感;帛文是以竹片作为承载字体的工具,因而,字体游走自如;金文是以模铸为书写形式,因而笔画粗壮而朴茂;汉隶以笔墨作为书写工具,因而端庄秀丽。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此外它还借助于一些图形、色彩来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表达情感,这一点与书法艺术具有相通之处。[3]平面设计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韵味,尤其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更方便、更美观、更规范,但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相比还缺少艺术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书法艺术代替一般的汉字书写,既能够增添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又能够美化设计作品,增强作品的审美性。

(一)书法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既是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媒介,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现代许多平面设计公司都将书法艺术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印章和篆书作为会徽设计的主要元素。篆书具有端庄、凝重、匀称、丰满的特点,既能够彰显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凸显奥运会的运动主题,表达出一种热烈的气氛,其中毛笔书写的汉字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设计时将“世”字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构图,形成了三人相拥的图形,很好地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主旨。[4]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既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也有效地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商品包装上运用传统书法艺术既能够使包装带有浓重的民族气息,又能够增添包装的民族文化气息,书法艺术的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和其他汉字形式都不具备的。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的作用是以汉字符号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信息。如在茶叶外包装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书法艺术书写着的一个飘逸洒脱的“茶”字,旁边还会再配上一幅雅致的图画,书法艺术在这里既与商品的内容完全吻合,也起到了良好的装饰美化作用。书法艺术在书籍封面包装上的应用更是多姿多彩,如在一些文化意味较为浓重的书籍封面上,常常会出现著名书法家的题字,以体现典雅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一些学术意味较重的、严肃的、权威性的书籍封面,如字典、词典、学术性专著等,一般多采用沉着稳重、端庄严肃、中规中矩的楷书来书写,以体现书籍规范庄重的特征。此外,根据商品的定位、使用对象的不同也需要选择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在一些小朋友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多使用自如洒脱的草书,以传递活泼、快乐之感;在中老年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则多使用楷书或隶书,以传达稳重之意。在电子商品的包装上多运用醒目的字体,以体现商品的时代性与技术性;在烟、酒等商品包装上则使用豪放的字体,以追求奔放的气势;在女士用品包装上则多使用具有含蓄、阴柔的字体,以体现女性的温柔与婉约。现代社会中,将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既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商品的文化档次,又能够使消费者有效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商品进行区分,拓宽商品的市场销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书法艺术在平面媒体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运用书法艺术对媒体进行形象包装,以及对电影海报、电影片头进行设计。书法艺术在平面媒体设计中应用最典型的案例当数央视新闻频道的包装,既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更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5]而在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设计中使用书法艺术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如国内许多大片在宣传时也都充分地运用了书法艺术,提高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书法艺术在电影宣传中的应用从早期的粗糙到现在的耐人寻味,真正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深刻内涵和文化特征。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字符号,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觉审美艺术,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同和共融之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间不断地进行碰撞、渗透、交融,平面设计也面临着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矛盾。西方设计理念固然先进,更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意味,但如果舍弃民族性而一味地追求西式设计风格,必然会阻碍中国设计水平的提高和独特风格的形成。为提升我国的设计水平,避免出现平面设计“文化上的贫瘠”,我们应当吸收传统书法艺术中的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增强平面设计的艺术性,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特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三

在部队中,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才能够有效地保障部队的作战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自己在部队人才培养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教育培训

在部队中,加强教育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部队中的教育培训模式多种多样,例如课堂教育、实战演习等。我认为,课堂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教育方式。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将来作战打下一定的基础。实战演习则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技能,熟练掌握作战流程和策略,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三段:注重激发士兵的内在动力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侧重于掌握一定的技能,还要注重激发士兵的内在动力。比如士气的调动,培养士兵的信心和快乐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部队感到自豪和荣誉感。

第四段:充分发挥教官的作用

教官是部队中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掌握实操技巧。同时,他们还要积极传递战斗经验,让士兵们更好地了解作战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作战能力。

第五段:定期进行评估检查

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方法、手段,还需要定期进行评估检查。在部队中,我们要定期进行各种级别的检测,如考试、演练、战斗等等。通过这种评估的手段,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士兵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提高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部队人才培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注重激发士兵的内在动力,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官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各种评估检查,不断优化发扬特色,提高士兵们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生产力。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四

部队人才是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资源之一,因为他们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和平的力量之源。而部队人才的培养则是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的观察和理解,希望对其他的军人带来一些启示。

一、 注重基础训练,落实细节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品质。训练基础不只是一个科目或一个技能,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把每一个细节都看成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严谨地去对待基础训练。不要因为训练只是一些简单的东西就忽略了他们,只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够将基础训练做到完美。

二、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任务执行能力

在军队中,能够正确执行命令和完成任务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的士兵来说,不仅要会听命执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我曾经看到少数人只是单纯地听从命令,但在实践中,他们没有积极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军人最终都会被淘汰。

相比之下,那些拥有实践能力的士兵往往能够更快地执行任务,因为他们不仅知道如何听命执行任务,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我觉得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于多参与实际演练,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总结经验教训。只要掌握了实践能力,我们就能更好地为部队效劳。

三、注重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尝试

在部队中,创新常常都是背离传统的。那些拥有创新能力的士兵通常更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而那些被禁锢于在传统训练方法中的士兵则往往会流于平凡、不切实际。如果我们要在部队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我们就需要重视创新的能力。

然而,创新也要有度。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想要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而胡乱尝试,而要在实践中经过多次试验,再对尝试的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以确保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勇于尝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部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注重道德观念,树立高尚形象

道德观念是一名军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部队中,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士兵的道德观念,树立每一名军人都应该有高尚品质的形象。通过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军人道德意义的培养。

在此我想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只有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才能带动部队中的其他人,树立道德观念。只要我们能够牢记身为一名军人应该保持的高尚品质,我们才能取得光荣,创造出良好的成绩。

五、 综合素质提高,成为优秀军人

在部队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需要拥有很多方面的素质,其中包括:业务方面的技能、管理方面的能力、办事能力以及健康素质等。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我们需要定期参加各类专项培训和学习。我们需要学会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准备迎接新挑战。通过全方位的素质提高,我们不仅能够成为优秀的军人,更能为部队战斗力增强作出贡献。

总之,部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断深入的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脱颖而出。我将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五

据电商数据,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9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物流订单4.68亿份;随线上交易而来的线下的商品物流运输,成为支撑网络交易平台的重要环节。作为为商品交换的而服务的包装设计,理所当然应该研究现今的物流环境下包装设计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而培养具备这种新形势下能解决新问题的包装设计人才,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一、现代物流运输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环境要求的商品包装应该具备一些新的特征来应对商品损耗率上的趋势。那么从商品所历经的各个环节来看,运输、仓储、库存、包装、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外包装结构、外包装材料,形态、内包装材料、结构、形态,以及物理上的抗压、防碎、防潮、防堆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所遇的新问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商品流通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它没有可参考性,不能为追求控制成本而选择不适合物流运输的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慎重,还应该注意外观的形状的特征,多件商品连包形态等。

(二)内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装的材质和形状是必须谨慎和考虑的,但内部的包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内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包装中的商品,现代物流过程中保护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经历的流程复杂,运输过程漫长,且转换时空过程中接触商品的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商品尽可能不受损伤,我们在设计商品内包装时就应该注意更加严格测试商品内包装的结构和抗损能力,应提高抗损级别和测试强度。

(三)商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物理抗压新要求。

现代物流运势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时运输,货仓式货车的运输路途中颠簸强度,以及大件物品压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因为某件商品而改变摆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装都要增加抗压级别,已达到现代物流运转中的抗压测试最高级别,否则一旦出现出现外包装垮塌,直接影响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还会导致损坏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运输包装的防碎、防潮、放堆积垮塌新要求。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一般级别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观上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大件商品的各种测试都应增加相对于传统运输模式的级别和强度,以防运输过程中中因为外力原因而导致商品的损坏。现代的物流运输,为节约成本,不断增加商品的堆积和挤压,以节约空间和增加堆放件数,物流运输企业往往和销售企业不是同一个商家,这样造成的各阶段对商品的损坏重视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商品的损坏程度加大。

二、现代物流环境对包装设计人才的新要求。

现代的物流运输环境要求,包装设计人才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只有熟悉了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电商销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转过程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新,而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滞后于社会需要求的,这种新形势和动向,带来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式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要求。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这种有前瞻意识的眼光和魄力,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创新材料等各个环节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将这种有时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维纳入学习的范畴,并使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

(一)包装设计人才需具备现代物流运输知识。

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以及运输知识,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必须纳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范畴,应在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所辖范围,否则设计人才不能接触到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了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环节,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和优化设计了。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流转包含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而网络购物时代的物流运输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商家连成一体;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和储存、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创新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损耗,更大程度保护商品,并起到推广商品的品牌辨识度,是有益于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一环。具备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设计师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设计商品包装,使之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传达品牌信息;并设法解决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运输过程更长、转运次数增加、堆积层次增加、相互加压程度增加、分拣次数增加、地点转换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装设计人才需要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

现今的设计人才所面对的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随着网购订单,运输转送、分拣次数都增加,并且所历经的路程与地点转换更是超过以往的传统模式销售,为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历经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人工转运等等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过程,需要我们设计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并根据现代各类运输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装的保护装置,并对包装设计内部做相应的优化处理,这种优化处理可以改善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并能够是商品外观完整,内部商品不受破坏。现代物流运输的特殊性,需要当今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现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只有了解各种运输形式的不同之处才能根据这种不同,寻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转的优化设计,为现代商品包装寻找新材料、新结构、新思维,从而让包装设计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因此具备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的设计师,对电商销售行为更加清楚,也能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需求,给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优化客户和商家对于商品流转过程中损坏的担忧,以更加优化包装设计的内部结构,提高外部防压、防堆积、防垮塌的级别,从而减小商家与消费者的忧虑。

(三)包装设计人才应更全面掌握包装技术。

现代物流的运输特征导致商品流转的过程加长,这种流转过程延长、转换次数增多、人员接触量加大、搬运和中转次数更多的情况,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装设计包含的了内外包装的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装潢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的流转的过程延长,运输过程的增加带来的商品运输损耗的加大,使得现代的包装设计不得不对包装设计做出改良和优化创新。商品流转过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经历很多的恶劣天气和运输环境,在此对于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现代物流运输过程的繁杂,将防水、防碎、防摔、防颠簸、防撞击、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纳入优化设计的范畴之内。要求设计人才应更加全面掌握包装材料的各种承受指数,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相关数值,并使之与现代物流环境过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现代物流环境下,对于包装工艺的选择应避免过于脆弱,设计师应谨慎选择包装工艺,尽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导致商品的包装脆弱不堪,应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种种外力因素,尽量优化设计,将扁平化外包装设计、标准化外、多件组合设计包装设计等适合物流运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的选择中去,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现代物流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设计人才应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只有了解物流的过程,知晓商品流转的特征,才能更加具体的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优化设计找到方向和切入点,且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晓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现代物流的种种创新包装的设计,可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包装缺陷,更加完善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形态、工艺等。

三、改变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应成为必备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些专业理论基础,不具备新的电商环境业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如何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设计能力并同时具备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的设计专业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技巧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应贯彻到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中,而不是仅仅流形式和口头的表述。以电商销售模式为基准的包装设计新的要求,应加强设计人才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熟悉。懂电子商务的设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运输,也熟悉包装设计的流程所以能够在创新包装设计中优化结构、材质、视觉等,除了保护商品以外并加强品牌视觉表现、结构设计人性化等特征。

四、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包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装设计人才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现实顾客需求出发,了解物流流程,并对各种中转过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创新的基础;而包装设计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思维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就应该从招生体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艺术实践上整理规划和思考;并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前瞻性,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和是社会支持下促进“校企联合”的实施,包装设计本来就是应用型专业,结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新型设计人才,只有到现实中能为消费者才具有生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一场商务大革命,它打破了区域和国界,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消费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处于被运输被物流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提高包装设计的要求,以更新更细更符合市场要求的设计思维来进行相关设计,而我们的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是具备相关的各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输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这种具备行业综合素质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解决行业所遇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并能够将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流程中去,解决损耗率,为企业和消费者减少运输流程中的忧虑。

参考文献:

[1]马永胜.浅谈折叠纸盒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包装世界。

[2]柳学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中国电力教育。

[4]迂跃庭.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商场现代化,。

[5]金国斌.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党和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的提升,所以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种形式下使得高校的办学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带来严峻的考验。

1.2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

从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后,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高校也需要注重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所以还需要以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1]。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现代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工商管理人才,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市场的接轨。基于市场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还需要注重对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接轨,注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其跨界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以及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分析来看,我国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中过于注重理论的培养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提升,同时缺乏创新精神。首先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符,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岗位不统一[2]。所学非所用这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部分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尝试采用多种办法解决,但是改善的程度不大。同时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陈旧,一直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培养的人才趋同化严重,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竞争力,综合素质偏低。

同时,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单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而且高校的教育都实施的是学年制和学分制,因此在互相认可的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性,也导致网络教学的应用范围比较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对教学内容创新的意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也需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中,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比较陈旧,无法适应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创新力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难以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七

独立学院作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产生至今蓬勃发展,在增加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微观经济学》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并最终能够运用所学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三本独立学院,虽然《微观经济学》教学一般有着充裕的师资力量,形成了较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果较预期差、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微观经济学是一门较年轻的社会科学,学习微观经济学便是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对基本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较多假设条件,特别是诸如“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等假设条件,和现实差距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同时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和我国现实经济运行有一定差距,这就使得初学者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常常会觉得犹如“西天取经”

(二)基本概念、理论多,识记理解较为困难。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较多,基本理论大多属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表达。学生在学习中常常记不住概念,基本理论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理解了,下了课转身再看又无法理解了,很容易忘记理论逻辑是如何阐述的,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微观经济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一些特点,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图形较多易混淆,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经济理论一般有四种表达方式:文字表述法、图表法、几何图形法以及代数法。其中几何图形法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分析工具,可以具体形象表现出经济理论的内容和逻辑,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图形过多,大多数学生很难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图形。同时学习微观经济学需要用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较差,惧怕数学的情况十分普遍,大多学生谈数学色变,近几年学生在考研时选择规避考数学的专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极大限制了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果较预期差。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大多数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此时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没多久,理应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应较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是近年来学生普遍以“90后”甚至“95后”为主,他们自信、独立、思维活跃、有想法,同时功利主义思想也越来越严重,在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能够看得到学习效果的课程,他们会比较重视,对于像微观经济学这样理论性强,需要慢慢积累,短期内无法看到实际应用效果的课程普遍兴趣不大。二是社交生活网络化使学生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时不时将手机拿出来看看,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教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讲课,学生要么玩手机,要么互动半天没反应,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和教师预期相差甚远,使教师普遍产生一种“不管讲什么学生都没兴趣”的感受。

(二)课程安排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授课重理论轻应用。从课程安排来看,大多数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理教课时在45、48学时左右,基本无实践课时安排。由于缺少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社会实际经济运行不了解,学到的是“高大上”的理论,很难将复杂晦涩的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运行联系起来,微观经济学便成为了学生眼中比较空的课程。从选用的教材来看,独立学院选用较多的是国内使用率较高的国家规划教材,如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等,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内容多、偏重于理论、案例分析少,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压力也较大。同时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较年轻,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也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上任务重、课时少、要考试,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课堂设计合理,准备充分,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大多也不得不满堂灌,就理论讲理论,无法将具体理论结合现实经济运行展开来讲解,学生理论学会了,但很难提高其应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成绩设置比例多为3:7的形式,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重期末轻平时的考核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了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可以了的思维定式,也使得教师常常在心理上将学生考试通过作为教学目标,于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容易出现教师着重讲解理论和考试重点内容,以期学生考试能通过,而学生觉得课堂听不听无所谓,只要期末考试考的好就可以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作业雷同多,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平时不看书,考前突击看书,虽然大多可以通过考试,但日常缺少知识积累,无法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经济学素养的提高更无从谈起。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现象着手,混合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针对热点问题和新闻进行分析讨论,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将经济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二)优化课程安排,重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当前,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多数独立学院已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室建设如火如荼,校企合作开展也较多,但这些一般都是针对专业建设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环节安排基本没有。改革微观经济学教学,一是要优化课程安排,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并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理教课、实践课和校企合作三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理教课堂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实践课则需要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模仿性质的实验教学1;校企合作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和老师授课、做讲座,加强彼此沟通联系,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运行过程,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三)丰富课程考核形式,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为使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考核可以学习美国大学的多种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期内考核2~3次,主要采用论文形式,此部分成绩可占到课程总评成绩的50%以上,以此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二是对期末考试题目题型进行改革,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较强灵活性的主观题,强调综合性和活学活用;三是考题中涉及一定数量的.应用题,考核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0。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像过去一样以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乾坤,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让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注重知识积累,这对于其经济学逻辑思维体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其经济学素养的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多、理论体系化且具有规律性,实践性强,这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课程内容,还要有较强的应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多在毕业以后由一所学校进入另一所学校,理论功底深厚,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授课过程中难以将经济理论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讲解,照本宣科现象较普遍,所以如何提高教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为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适当减轻其工作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教师则需从自身情况出发,多学习、多听课,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迅速掌握教学内容,并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技巧;二是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让微观经济学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和社会经济运行,积累实践经验;三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但晦涩难懂,现实经济问题多变且庞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会固化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认识,让他们无法看清现实世界,更无法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既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也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加强学生数学基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改革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思路,逐步形成较完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最终拥有较强的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八

摘要:培养是手段,使用是目的,使用是培养的“试金石”。只有学用一致,才能把高职院校人才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践、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协调统一,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坚持训用一致,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效性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对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优化环境。

一、依据岗位要求培养人才。

适应岗位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心和基点。因此,应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统一部署,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章可循。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缺什么人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类人员缺什么,差距多大,要做到心中有数;每类人才重点学什么、练什么,怎样搞好定向培养,都要分门别类地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紧贴社会急需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防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工作中摆不上位、排不上队和随意性大的问题,着重对培养内容、方法、手段及保障措施进行规范,形成抓机制、抓工程、抓整体的工作思路。具体指导中,要紧紧围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设备、练好新技能、研究新方法,始终坚持用社会岗位的需要牵动人才培养,从实际出发,把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在高起点上筹划,谋求整体素质的跃升,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可持续发展储备一大批高素质新型高职院校人才。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合理的资源配置出经济效益,同样,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也出人才效益。当前一些单位看似缺乏人才,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人才,而是由于配置不当、管理不善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毕业学生的考核和推荐工作,对学生的使用应有一定的建议权。要根据社会实际和人才特点,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毕业学员分配信息库”,并为其建立人才档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分析,给他们定准位,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工作需要,力争把他们推荐到最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正确对待和使用高职院校毕业学员,自觉接过人才培养使用的接力棒,在本单位内部合理配置、优化使用。

其一,建立动态分配机制。对岗位不合适、专业不对口,在本专业无发展潜力的高职院校人才应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整安排,打破一次分配制,建立“再生工程”,进行再分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二,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使有限的人才“聚”起来。对高职院校人才实行矩阵式的双重管理,即高职院校人才可到各单位,遇有新任务时,由各级教育部门分层统一调整使用、适时参与,使有限的人才实现“联合作业”,形成拳头。其三,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对部分通用性强的岗位,可以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竞争上岗。

对“待岗”人员实行有计划的交流调整,采取计划强制和措施引导的方法,加强人才合理流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更好合理配置高职院校人才,逐步形成才岗匹配、人事相宜的局面,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搭建人才工作平台。

雄鹰翱翔大海,终会力竭;五湖水族,亦不敢愈越池潭。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尤其是不断的进步壮大,是要有后天的条件扶植培养的。当今时代,多维复合和持续更新的知识,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益差呈倍增趋势。要开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益这一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必须把粗放自流的传统培养模式,纳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当前条件下,要想迅速扭转人才素质滞后的局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途经之一是我们必须为其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要积极改善高职院校人才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硬件”,并提供不断学习深造的机会,加大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力度。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精神条件。体贴暖人心,理解出动力。如果人才在单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就会获得很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对工作单位产生“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决”的认同感,就能不断坚定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的信念,发挥出最佳的效能。单位的领导者必须注重非权力影响,多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在工作中善于放手放权,充分尊重人才的自主精神,要秉着“择其高峰,舍其深谷”的态度,坚持用适用性强和操作性强的各项措施作支撑,确保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高职院校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辩证地对待人才的个性,正确对待人才在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通过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认可,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使人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充分发挥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人尽其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机遇。

四、优化人才任用环境。

万木葱笼需要阳光和水分,人才辈出需要良好完善的任用环境。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用人公,事业兴;用人歪,事业衰。历史一再证明,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良好的人才任用环境往往是高职院校人才的“孵化器”,是激励人才加速成长的关键,因为用人导向是鲜明的旗帜,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昭示。有了适宜的环境,在纵向上就会因师承效用形成人才链,在横向上就会因共生效应形成人才团。所以,在人才使用上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注重实绩,公平公正,超常举措用人才。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使用人才,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打破“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和“凭个人印象好坏定优劣”的封闭、半封闭的选人方式,形成“靠实绩进步,靠环境提升”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上”的破格晋升制度,引入“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实行“活”的柔性管理办法,使高职院校人才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干有目标,干有标准。让素质强的“香”起来,素质一般的“慌”起来,素质差的“学”起来。

其次还要大力营造鼓励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浓厚氛围,让高职院校人才的聪明才智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竞相迸发。把那些有真才实学、政绩突出的优秀人才用起来。要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抓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抓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大张旗鼓地表彰学习成才的先进个人,对学习成效显著、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使各类优秀人才都有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感,献身事业的成就感,得到广泛尊重的荣誉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使高职院校人才成长始终有一个自然的、绿色的、生态的和谐宽松环境,让一切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智力财富充分迸发出无穷力量,不断把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九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模式,既能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校企合作;学以致用。

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的职业能力需要具备两点: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平面设计职业技能。为此,专业教育务必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习计划、真题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既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避免培养出理论不全面、实际操作能力低的学生。

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要使学生获知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律,系统掌握视觉传达基础理论。无论是设计的整体构想、构图布局、色彩协调还是文字配置都能深刻植入脑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控,才能指导和胜任平面设计工作的专业需要。目前的教学现状显示,由于沿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够,学生对平面设计意义认识不足,使教、学、实践脱节。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牢牢结合,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理论课程教案,才能让学生学而顿悟,形成平面设计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一生受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企业、客户需求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精良、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人员远远不够,经常有设计人员对企业所需不知从何处入手,专业技能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在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要循序渐进,教师应结合大量真实、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以致用,特别是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积极输送更多的出类拔萃的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与沟通能力,使其具有正能量的艺术设计鉴赏力,从而才能使其成为大胆又含蓄、智慧又谦和、热情又耐心、善解人意又坚持原则的高情商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市场潮流,了解企业、客商的实际需求,更好与制作者、生产者沟通,设计出理想的作品,获得客商的满意,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成功案例是“教、学、实践”创新的最好借鉴。

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积极尝试的创新教学方法,成功案例很多。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李春萍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三宅瓷舍》(指导教师黄宗池),由于其设计理念的新颖、设计形式的古朴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再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叶宁的设计作品《自然的味道》(指导教师黄宗池),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各种碟、碗、盅、匙,乃至包装使用的芦秆、草绳,无不充满乡土气息,足见其在设计过程中深入生活,高于生活,该作品最终荣获“20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近几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先后担任中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证书设计、广东省第十二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吉祥物设计;在广东设计之星大赛获得金奖、铜奖,在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在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获得优秀作品奖,在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获得银奖,等等。

四、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平台。

如何让“教、学、实践”综合教学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位平面设计教师都务必深思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校方和企业双方的教育培养合作,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为实践性教学创作提供稳定的良好环境,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

2.校企双方在培训合作上搭建广泛的合作空间,校方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人员培训,辅导专业理论知识。

3.企业可以为教师现场实习和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灵活的授课手段,力求用活教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能使学生充分深入到平面设计的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真题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承担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又解决企业的市场需求。

5.积极与企业、会展业等外界沟通联系,学生的作业可以直接参加投标和展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荣誉感,学生能认识到不是为做作业而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寒暑假期,安排专业老师和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勤工俭学,让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的关系,理解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髓作品,为日后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总之,“综合性”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可行。

目前艺术院校在学科改革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设施,平面设计师资队伍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教学改革、教学应用及提高,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保障。多年来,各艺术院校也与多家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如果教师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人员能通过“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基地平台更紧密地配合,就能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上成长得更加快速,让他们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具有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定能力。这是体现高校的“开放性”“实践性”“协同性”与“创新性”,适应设计行业新环境、新需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

(一)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的异同。

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较,它的基本呈现形式是语言和文字,尤其是对于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来说,对作家作品的呈现和分析就成为了主要的教学途径和模式。对语文教育来说,它的文字和语言是十分独特的,它不同于其他学科通过文字来表达理论,而是通过文字呈现出多样的精神、感情主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是教学的目的,而其他学科则作为了一种教学手段;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又有相通之处,具体表现在语文教育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无论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怎样的,其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通过文字为载体,语文和其他学科在方法的表达上是一致的,成为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

(二)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的配合。

语文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例如政治科目的学习,往往同语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即使是理工科目的学习,也同语文学科密不可分。其一是语文的特性使得语言文字在其他的科目中得到了最为广泛和直接的运用,也就是说在为其他学科提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同时也对自身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其二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关于专业术语的涉猎和运用的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丰富词汇,甚至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习惯,形成学科交叉和互相借鉴的教学特点。

(一)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在通识教育的环境下,高校对语文教学的地位始终摆在次要地位,甚至有的学校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而对于语文科目的实质性开展毫无用处。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诸如“为什么大学语文被摆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上”“大学语文是否真的像自己所接触到的那样枯燥乏味”“大学语文相对于其他科目的主次之分和个人喜好”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学子,同时这些问题也对当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对于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来说,从表面内容来看,研究型的模式并不像教学模式那样单一和枯燥,而是具备更充分的实验环节和锻炼机会;从深层的性质来讲,研究型教学是从学科领域本身出发,或者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选择出发,通过自主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自己所学习的科目产生更明显的期待和更浓厚的兴趣。对语文学科本身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结构等进行自主归类,尤其是可以通过学生都较为感兴趣的课题和篇目作为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类似于《霍小玉传》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对当代的爱情、婚姻等多种话题产生自己的感性认识和深度思考。

(三)设置一定的情景教学。

语文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安排和知识构建上,都被不约而同地放低目标,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默认了语文科目的通识性和参与性,同时对于更深层次的思考来说有所欠缺,将语文课作为一种涉猎性的专业缺乏必要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在课堂的表现中由传统的教师进行主体教学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占有平等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双向对话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中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理解或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思想等等进行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普通话比赛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通过作品的内容设定一定的情节环境,使学生能够模仿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进行自我表现或情景剧的表演,通过情景设定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平台。

在当下通识教育为主要模式的教学环境中,语文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提供一定的了解性的`课程,而是应当尽可能地在学生心态放松的情况下稍微深入地涉猎到较为专业的学术问题。在具体的手法上尽量辅助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课件的运用和对不断变换的需求的搜索。例如,在介绍我国经典的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创作主旨等等,而通过对现代网络平台的运用,教师完全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后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的ppt讲演形式将情节、部分剪辑的视频等课堂资源运用其中。尤其是视频的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甚至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制作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剪辑、电子演讲模板等等;在课后教师可以自主建立教学平台,将有效的教学资源放入教学平台中,尤其是课外的专业性资源链接,其中包括和其他高校的有效对接,也包括在本专业领域内更专业的学术思考、学科资料以及专业分析等等,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举行以班级或个人单位的学术竞赛。由此能够使得对课堂通识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课后对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和额外地吸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通识教育作为当下我们对于各门学科的主要教学模式已经极具规模并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识教育往往较为明显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挥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将语文教学放在一种灵活的位置上,通过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辅助的科技手段,结合科学的考核形式,促进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一

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面临的推广人才奇缺,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对推广人才培养其力量也非常薄弱,尽管我们中职电子商务课改后实现的实战模式能提升学生的技能,但对店铺、对商品的推广能力很弱,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我校实战教学的要求。

牵手百度,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

同时,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专业师资水平的提升是重要的改进方向。

百度营销大学互联网营销应用模型由树立互联网营销理念、制定互联网营销策略、选择互联网营销方式、抓好互联网营销管理四步循环构成,可以简称为“树理念—定策略—选方式—抓管理”四步循环模型。

互联网营销应用模型反映了营销人员在应用各类互联网营销方式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步骤,是营销推广人员进入互联网营销领域,学习互联网营销必备的基础知识体系。

“让营销人都懂互联网营销”,让互联网营销的理念、方法成为广大营销人员的常识,从而带动中国企业应用现代营销手段的能力不断上升。

这样的教学理念与课改确立的实战模式不谋而合,牵手百度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教学实训平台。

同时,我们也与百度开展了更深层次的多方合作,以谋求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二)联姻淘宝,开办淘宝龙游培训中心。

政府、学校、阿里巴巴合力造就淘宝大学龙游培训中心,淘宝大学讲师直接进入教学课堂,他们的经验总结有助于学生实战技能的快速提升,也为学生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据我们的创业实战要求,淘宝大学为创业学生开设美工、推广和客服的实战经验分享,解决学生创业实战的真实问题,为他们的创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那些我们在教学过程难以解决的实战问题,如店铺流量、转化率等关键问题,借助于淘宝讲师的优质资源解决我们的实战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遴选关键词,提升店铺流量。

商品标题的选择其实就是关键词的遴选,我们在写商品标题的时候,要善于使用工具来分析关键词(如数据魔方),重视搜索量和产品数量之间的比例,观察各个关键词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形成最优关键词。

这样产生的商品标题才可能达到最优化,可以让更多的潜在客户能够搜索到自己的产品,吸引潜在客户的点击,引起潜在客户进一步了解产品的兴趣,给店铺带来相应的流量,为店铺商品的销售打下基础。

2.细心描述,提高直观度。

五颜六色的文字能够展现店铺的个性,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但潜在客户在浏览产品描述的时候,更多的是想看产品图片,从图片的浏览中发现商品的优势,产生购买的动力。

撰写产品描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图片为主,然后在图片上添加一些文字加以说明,图文并茂的形式方便潜在客户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

当客户对这个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可能产生购买的欲望,跟客服进一步了解其他细节。

3.良好沟通,提高转化率。

商品的转化率影响搜索排序的位置。

转化率高,成交率也高。

用聊天软件交流,客服一定要善于使用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心情,改变文字交流的冰冷状况,甚至由于文字感情色彩的中性不够亲切,可能还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同样的文字,不同心情的买家读它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客服的沟通技巧决定能否把商品卖出去,让买家有更好的心态来购买其他商品或者产生多次购买的行为。

4.承诺零风险,提高成交率。

网购是一种视觉冲击的成果,图片商品与其本身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会给购买带来相应的风险,卖家的零风险承诺,会让买家更放心,那么对于成交率的提升就有很大帮助,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一般零风险承诺不但不会让店铺亏损,而且还能使店铺的盈利上升。

一间店铺产品质量好,服务态度好,而且买家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店铺商品的销量自然会上升。

二、连接地气———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一)引进企业,开创电商实战教学。

我校在前期的课改调研中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专业课教师方荣华兼职衢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龙游县网商协会副秘书长,借助于这样的行业协会平台,强化校企的沟通合作。

学校希望获得企业的支持,中小企业在“电商换市”环境下,企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问题,学校低成本的场地、人员、管理优势使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为保证双方能稳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校企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吸引中小企业整体入驻学校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不出校门也能实战的宝贵机会。

从最初的衢州美亿佳家具有限公司的“二皇冠”店铺的入驻,到浙江超洁的商城建设和网上销售,创业园入驻的校外合作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合作的有美亿佳的美伊尚品婚房方案专营店、超洁官方旗舰店、南极宝天猫商城、浙江文昌阁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独立网站、方飞食品专营店、浙江威特服饰的依吾的女装和依吾的旗舰店。

(二)业绩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营造努力工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创业园的便利条件,结合创业园的工作、学习特点构建了独特的学业评价机制。

作为工作需要,按照企业运作要求,实行绩效考核机制。

每月由业务主管根据工作绩效,评比创业之星,进行利润分红。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业绩也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更突出了知识够用、技能为先的职业教育新评价体系。

使得知识、技能和合作的同步提升,奠定学生更好更快接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实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回顾总结———展望实战教学成果。

(一)技能为先,接轨电商创业需要。

我校从起,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始以全程实战教学模式进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改革,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快掌握了实战技能,多年来累计参加创业的学生近200人,学生运营总收入不低于30万元。

学生通过实战模式的不断实践,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电子商务创业园在为企业实现高效盈利的同时,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社会人才培养,为龙游商家走向网络经济,实现“腾笼换鸟、电商换市”的目标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帮助。

同时,为企业提供网络模特、照片拍摄、美工处理、网站设计、电子商务代运营等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同时使学生得到“理实一体”的实训,积累了自主创业的经验。

以我校级电商专业学生叶飞为例,他于6月创设的网上店铺到现在已经是“二金冠”的等级;的10月,他开设了天猫商城,做起了保温杯的品牌销售。

目前的他常作为优秀毕业生回校讲述创业经历。

(二)知识够用,满足学生终身学习。

知识其实就是实战经验的总结,学生在创业、就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教育中限定的b2b、b2c、c2c、b2b这四类常见模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予我们全新的体验,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仍在动态的发展中,只有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动态的行业发展,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来实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电子商务专业的行家。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二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第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义,做好教材的出版工作。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三

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实施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它主要是通过设置特定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实践内容的一种课堂模式,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学生执行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得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利用交流和互动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二是设置真实的任务场景进行语言的学习;三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来;四是将学生的个人经历作为学习资源;五是让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

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需要遵守以下几个运用原则:一是语言场景的真实性原则,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选取真实的、典型的任务场景,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真实场景内的语言运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二是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其真正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是逐步过渡原则,由于很多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接触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需要从简单的任务开始,然后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一定的语言知识,因此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将课程内容融入到任务设置中;五是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开始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可能还不太适应,学习效果可能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但是教师应该给予悉心的指导。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差别,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入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必须要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哪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不同。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主要是以学习知识为目标,因此其教学模式也更加注重科学性、系统性,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虽然,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等策略,但是教学内容依然按照传统教材进行,学生的个体感受没有被重视。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不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然后学生接受教师的讲解,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任务的执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运作方式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的讲解,师生的交流主要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交流比较少也比较生硬,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置的任务,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评价体系不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常只学习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而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则不关心;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学任务,进而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判断学生在多个任务中的表现,进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同时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差别,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和要求。

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设计步骤,教师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设计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学者对任务的设计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明确任务的设计目的,同时确保该任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二是以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为例进行任务设计,任务内容和实现方式尽量与现实生活相近;三是设计的任务需要对英语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四是任务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五是任务设计后,学生通过执行任务,能够提高自己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六是任务设计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展,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教学内容。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步骤。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师需要通过分析英语教学的内容,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二是为了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任务;三是对任务进行检查和调整,使之能够进一步符合教学的目标;四是学生参与任务的执行,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五是教师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以上的论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阅读前的活动设计。

教师通过分析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任务的设计;在任务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将任务引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本次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教师需要讲解本次阅读必须完成的任务,例如:设计一些与文章主题和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找寻答案。然后让学生对任务进行熟悉,充分地做好阅读准备,开始进行阅读任务。

(二)阅读中的活动设计。

教师在学生执行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大声朗读出来、用笔标记阅读等,这些不良习惯应该给予纠正;二是一般的阅读主要分为快速阅读和精读两种不同的阅读任务,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在面对不同阅读任务时,是否达到阅读要求。

(三)阅读后活动的任务设计。

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后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回答阅读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完成阅读,同时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二是进行阅读任务的扩展,例如:学生阅读的是一篇叙事文章,那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如果学生阅读的是科技类论文,那么可以要求学生对科技内容进行深入扩展等。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一)写作前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准备写作之前,教师需要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方法,对写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解,从而确定本次写作的大致范围或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有讨论意义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从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开始学生没有写作思路,教师可以给予几个写作的方向,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根据写作方向进行写作。

(二)写作中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写作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英语写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稿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写作题目和教师给出的写作思路,开始确定写作方向,然后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二是修改阶段,通常来讲,学生的作文首次写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因此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可以示意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作文给出一定的修改意见,学生继续对文章进行修改。

(三)写作后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对本次的写作任务给予一定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予指正,例如:学生对写作题目把握不够,学生的句式过于简单等等,然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第二,进行一些课外延伸活动,根据本次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知识,让学生进行更深内容的写作,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四

军队是国家的柱石,部队人才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从事部队人才培养工作多年,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目标明确、分类管理

部队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根据部队发展需要及人才优劣势确定培养计划和重点。同时,按照不同培养对象和级别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标准,促进人才选拔、使用和流动。

第三段:注重综合能力、循序渐进

部队人才培养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坚持即学即用,使培训内容和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有的放矢。

第四段:创造良好培养环境、完善考核机制

部队人才培养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加强日常教育和辅导,提供广泛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各级干部、士官、军人进行动态管理和个性化培养。

第五段:推行终身学习、注重人才激励

随着时代的变迁,部队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推行终身学习,注重持续深化培训,为未来军事斗争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创新和勇于挑战,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

在部队人才培养中,明确目标、分类管理、注重综合能力和循序渐进、创造良好环境、完善考核机制、推行终身学习和注重人才激励是关键。只有科学有序的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确保部队高素质人才储备、战斗力提高和现代化建设。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五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而且也已经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培训经验。近年来,高职院校针对电子商务当前的趋势和动态,为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持。不过,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提供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师资供应以及教材设计上,还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如何更进一步地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在高职院校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为了当前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篇十六

在广告学本科的人才培养上,每个高校根据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确定独特的定位目标。通过四年的学习,广告学本科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是否基本具备业界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或者说通过短期的培养能否适应广告业界的岗位要求,是值得高校广告教育界思考的问题。因此,广告学本科教育必须加强与业界互动,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和业界应加强教育资源共享,重视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广告赛事,以此针对性地解决广告学本科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一、结合业界要求,准确定位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各个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有300多个,每个高校凭借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明确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是,广告业界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到底是怎样一种状况,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调查是很难说哪个高校的定位是准确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确定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能够制定出一整套的行业调查方案,通过和业界的沟通,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同时结合广告学创新人才的特质和高校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确定相对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常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要侧重广告设计型、广告策划创意型和广告经营管理型等。很多高校在选择培养目标的时候都是经过专业的研讨,因为选择任何一种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另—种目标的缺失。因此,通常制定培养目标时总是患得患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握广告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精髓所在。其实无论选择哪种培养目标基本的核心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要让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对专业有热情和热爱。其次才是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举例来说,如果把广告策划创意型的人才培养作为重点,这种定位是否适合所有的地区和高校恐怕很难说。如果你培养的学生所在的城市没有一线城市的品牌集聚群作为支撑的`话,那这个定位就会使学生在就业时出现很多技术性的东西上手不快的问题。因此,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要和广告业界加强沟通,了解大多数广告公司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上的需求,结合自身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合高校和业界实际,共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践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项目组其实就是一个小的广告公司,在锻炼自己广告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指导老师要对整个项目的进程和最后效果进行监督控制,并邀请广告业界专家参与指导。通过项目组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广告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得到认识。按照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团队合作好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落实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妥善处理好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广告专业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其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存,在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广告学理论和广告行业实践开设课程,强化其专业技能培养。

另外为了更好地推行“项目组式教学”各广告专业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在最终广告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搭建广告教学实验室群,不仅有助于广告教师技能操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培养学生利用媒介技术进行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和广告媒体分析的综合技能也是大有裨益。

实验室群包括摄影实验室、图形设计实验室、摄录播编实验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实验实训室,具有教学演示、情景模拟、实际演练、虚拟实验、设计实训、艺术鉴赏等多功能。主要完成专业实践教学,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室设备配置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下是吉林工商学院传媒艺术分院已经初步建成的实验室。

或中文转型到广告专业的。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在业界工作的经验。尽管有些研究人员能够进行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研究,却缺乏广告实践方面第一手的资料和经验。有些高校能够聘请业界人员做兼职教师,因为广告实务界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广告策划创意、媒体投放、市场调查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并且掌握活生生的一手资料,然而由于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广告教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大多也只能做做资料的汇编和经验的总结。由此可见,广告教育界与实务界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进而推动有影响的、针对性强的广告研究专著的问世。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界和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也应该定期化和经常化,如高校定期举办“广告高级人才论坛”,聘请国内广告业界杰出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优秀策划创意人员以及媒介分析专家来讲座,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经常能够感受最新的广告实务信息。业界和行业协会组织广告节等活动,吸引广告学界的参与,在交流中求发展。

三、积极参与广告赛事增加与业界的互动。

近几年,中国广告教育界和行业互动最好的一个平台就是各种广告赛事的推广和普及,最有影响力就是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时报金犊奖。这些赛事引起全社会对广告专业的关注,很多国际、国内公司通过赞助形式支持大赛,扩大宣传。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赛事,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扩大了优秀学生及其学校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设计培养方案时考虑到赛事的时间安排做了细微调整,保证学生参赛的时间及指导老师指导的时间。通过全程参与广告赛事达成对学生广告学专业技能的培养,解决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怎么做”的问题。目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大赛在业界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总之,广告学本科的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必须立足业界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同时业界和高校应该加强资源共享。同时重视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广告赛事,通过以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广告学本科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业界培养出更有价值的广告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5652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