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论文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3:08:04
中国哲学史论文大全(18篇)
时间:2023-11-05 03:08:04     小编:BW笔侠

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难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压力?通过观看这些范文,可以了解到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一

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也就是根源于此。

《中国哲学史》中也是以人物思想为单位展开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一副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图,但究其核心,中国哲学史中还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而这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中国人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这几点上来探讨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中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人重人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道”都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人情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后期,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更加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的统治者开始走上了孟子所说的“王道之路”。人情成为中国思想教化的核心,中国人慢慢也陷入其中,所以不得不说当今的中国人也还是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枷锁。

家庭的组件,“家国之路”也为大多数人所废弃,礼教也逐渐衰落和被时代所抛弃。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二

“面向事实本身”,寻求认识的绝对自明性,这是胡塞尔毕生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最后证明他失败了.因为他仍没有摆脱知性思维的困境,所以他的意向性结构依然是一个预先设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由于立足于生存论立场,对本体的把握最初就建立在自明性基础上,它是儒家通过“忠恕”原则建立的类的情感或道家作为直觉中的境界,与本体通而为一.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说中国先秦哲学具有现象学意义.既然哲学本源于人的生存需要,那么本体的明证性就只能在生存论中,而不在知识论中,这是中国先秦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薛俊清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长春,130012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2000“”(4)分类号:b22关键词:自明性知性思维忠恕直觉生存论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三

一直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人类文明的历程,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将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足鼎立”和互相冲突的时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尚待斟酌;但它说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人们都承认,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和它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当今科技和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时代,这个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了。

育与修养手段。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处,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四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也就是根源于此。

《中国哲学史》中也是以人物思想为单位展开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一副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图,但究其核心,中国哲学史中还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而这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中国人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这几点上来探讨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中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人重人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道”都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人情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后期,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更加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的统治者开始走上了孟子所说的“王道之路”。人情成为中国思想教化的核心,中国人慢慢也陷入其中,所以不得不说当今的中国人也还是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枷锁。

家庭的组件,“家国之路”也为大多数人所废弃,礼教也逐渐衰落和被时代所抛弃。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典型观点。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三、我的感想。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五

《中国哲学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作者。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六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有一句话:请你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其实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就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很珍贵。故鹏之大无可羡慕,蜩与学鸠之小无可羞耻。你看,即便贵为中央之帝亦会为开七窍而死,所以真正可怕的是强求和迷失,真正可贵的是“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能从好书中收获多少,往往取决于读书人的能力。这篇读后感只不过是各取孔子和庄子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了一些浅见,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而我对此书乃至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亦连皮毛都尚未达到。

冯友兰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的《中国哲学史》于我而言,就像“九万里”之于“学鸠”,但是倘若我能从书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解决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并让我能够学以致用,那即便是难以企及“天池之远”,“抢榆枋而止”亦足以令我倍感幸运。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时刻对生活保持虚心,并懂得虚心学习,不要妄议生活。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又知道了外面有多辽阔,而且自己还愿意去外面汲取营养,生活不就充满了希望?此亦读史目的之一。

我从不觉得探索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相反,哲学观就像现实生活的图纸,画好图纸才能知道怎么盖楼,才知道什么是未来,才谈得上拥有幸福。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七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哲学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冯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人们没有智慧与不智慧之分,而哲学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也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慧,仅仅是为了哲学本身。

哲学并不是生存的工具或手段,确实我们生活的目的与理想。

它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在书中,冯先生着重于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对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梳理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个重要的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及各派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更新。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 一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

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

中国之所以缺少严谨的系统的哲学体系,可能和中国人思想方式有关。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于是则产生了哲人。

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 貌多有不同。

区别于西方注重逻辑,思维缜密,中国的哲学更注重于现象而轻规律,逻辑的 成分自然较少,如各个名家思想,常常是以其日常的“零碎语录”编辑而成的哲学,因而中国的哲学也就具有直观性、随意性及非专业性了。

但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 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

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这是以有别于西方的。

而此书的作用,便是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史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让人充分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一、王朝兴衰

为什么经历了千百年的封建制度的古中国,每朝每代都循环着兴盛衰败,且盛极必衰呢?冯先生认为,首先,中国封建社会走不出盛衰怪圈的重要原因是平等制约的缺失。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发展成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滋生了历朝历代下层人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习惯性的反抗。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虽然博大精深,如儒家,道家,法家,但是却被统治阶级非常功利地拿来运用,需要时宣扬,不需要时一脚踢开,缺乏“政策的连贯性”。

比如,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处,百废待兴,统治者大都想要励精图治, 此时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思想就被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主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秩序成了首要问题,于是统治者又采用儒家思想中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来教化子民。

然而盛极必衰,随着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对制度的监管也随之松懈,绝对的权利导致了绝对的腐bai。

王朝的末期,官吏贪wu腐bai,鱼肉百姓,此时对君主的怨道越来越多,统治阶级又不得不用法家重刑罚来维护摇摆的统治。

由于一个统治阶级没有一套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说服力,自始至终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哲学工具或者说是统治方针,一个封建王朝必然会走向衰败。

二、入世出世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之一,便是哲学背负着平衡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入世出世之对立,正如现实与理想主义的对立,而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或许我们该在世俗中陶冶我们的性情。

中国的哲学,以其所称的“直觉的概念” 出发,所以很多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道德。

如今的我们似乎忘了原本的性情,在大流中随波逐流,每天除了工作挣钱,抱怨这抱怨那的,却不舍得腾出一点时间看一本好书。

是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出世,我们也应该明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人类一直在追求那能看到却不能到达的彼岸,那是人耐以生活的根本。

由此而言,人们把生存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难言的 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在中国哲学体系中,各时代的哲学家亦将此思想融入自己的生存之道之中。

儒家推崇“仁义”之道,也表现出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追求的“暮春而游”之境,便是在其现实与抱负无法统一时,用他的哲学思想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在世俗之中修养身心。

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形,因此,更应该学习哲学,体验超乎现实的道德修养。

吸取其精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修行:在喧闹的现实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宁静 的理想氛围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内圣外王”

书中说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一哲学”。

中国的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

人往往会应为内心的矛盾而无法在行动上统一,人生中这样的矛盾产生往往是因为无法区分什么是该坚持的和什么是该放弃的。

哲学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做到“内圣修养并不是一日可得,也非一世难得。

在平日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样样兼得,名利双收,但有些东西集中在一起了,超越了你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选择就不可避免了。

拿我们学生为例,特别是大学生,总是希望有好成绩,获得很多奖项,但又不肯花时间,想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出去旅游。

虽然,这样的矛盾并不是很激烈,但同样考验着我们该如何取舍,分清什么是该坚持,什么是该放弃。

因此,生活只有在哲学的操练中,超越自私与自我,将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融合在一起。

好的内心修养能让我们时刻看清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理解生活的意义。

而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用生命去实践。

果断决绝地选择, 这样才能使人生得以前进。

四、哲学人生

冯先生在书中说到“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

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并不追求所谓的圣人,但是这句话却让我们顿时领悟了我们生活中之所以有的遗憾。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凝聚了古往今来君子的修身之道。

如果我们把最平常的事做完全了,也便是至善,那么在我们心中便不会有遗憾。

不要把哲学看成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其实,它就藏在我们生活之中,渗透在每个细小的地方。

所以,人应该哲学化,应该去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冯友兰认为人们常把形而上学看成是概念的抒情诗,然而当哲学真去谋求提供正面知识的时候,它将陷于荒谬。

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假设句,在我们生活或者我们思维中常常存在的一种假设,即“如果……那么……”。

我们很习惯地这样说,但是我们都忘了很多事情没有如果,正如生命不可能重来。

要是世上有那么多的如果可以重来,那么生命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认为的轮回就意味着轻,也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当我们麻木地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时,在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时,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静,这时,我们应该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去做的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事后“如果…”地懊悔。

对我而言,读了这本《中国哲学史》不仅让我对中国的哲学体系发展和演变有了个大体的认识,还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受益匪浅。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y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

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

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

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

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

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

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bai,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wu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不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

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

哀哉!

1840年y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潮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丽的梦。

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民众仍被奴役。

包括后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眼看着现代化的火种正要燃烧,却被毛泽东酿造的灾难性的文革扑灭。

统治者号召群众起来集体做一件事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然而,历史上每每灾难的发生,并非有些人故意把大家引向灾难,而是他们坚信,只有他们才能把所有人带向光明。

当下中国有些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些人想提倡学习西方文明,我想,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正证实着我们在向更为民主的社会迈进么。

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冯友兰先生的建议:“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那么,一个人“哲学化”的开端,就是先要了解一下中国哲学发展史,感受一下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与厚重,再选其精华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可以为“大道普传”时代的到来“人人高度哲学化”打下基础,保证自己不落伍,让自己紧跟时代潮流,成为骄傲的“弄潮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

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中国哲学史》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

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

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

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这些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八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然而从全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和撰写《中国哲学史》二册时的认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对儒道释法等百家的阐叙更多的是从基于中国文化的氛围,亦即“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而放弃了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所沿用的“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的强硬划分。

出于这种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在对先秦道家的发展进行概括时比《中国哲学史》显得更进一步,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九

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作者:张连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2006“”(6)分类号:b2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内在逻辑忠恕之道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一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冯友兰先生曾经书写一副对联以叙生平,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则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贞元六书”之后,冯友兰的“新理学”、“新儒学”体系已经完成,而又在冯先生经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迫害之前,可以说是其一生哲学研究成就的巅峰时期。因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冯友兰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英文本译成中文出版。应该说,这本书既是了解中国哲学、进入中国文化的地图,也是触摸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然而从全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和撰写《中国哲学史》二册时的认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对儒道释法等百家的阐叙更多的是从基于中国文化的氛围,亦即“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而放弃了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所沿用的“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的强硬划分。

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冯友兰自身“新理学”体系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对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与统一的追求,既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更是冯友兰先生在将程朱理学继承改造之后对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内圣外王”终极追求的演进。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简史》对于中国哲学的认知和表达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陈寅恪审查《中国哲学史》时所作的评价),而是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融于其自身“新理学”的体系中后作出的风格更趋统一的再现。

人生的境界。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划分来自于“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则是了解。这种自觉的了解首先是知识的。在这里,哲学的三条主线——即认识论、知识论和宇宙论被统一到了一种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层次中去,这恰恰和开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学观相对应,即“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读书笔记。

自接触哲学以来,这门人类最高的学问,就一直陪我流转在这一段美好的哲学的旅程中。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相比于其他哲学方面的鸿篇巨著,可看作是一本小册子。冯友兰先生也在自序中写道,“本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在这里冯先生也不免过于自谦了,这的确是一本简史,但更是一本巨作。儒者,弘毅守礼之君子;道家,乱世求生的隐士;墨客,朴素平易的义侠……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哲人,那些他们畅想过的天空,皆在冯先生的笔下,徐徐展开。

宗教改革后,近代哲学再一次艰难的从神学的泥潭中抽身。自此,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便无可奈何地后退一步。而哲学却不然,其如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所言,“它(指哲学)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他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科学反而成为了其纯粹自我批判的依据。

风格迥异的两类哲学。这一点,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详细的说明。以我的浅薄之见,西方哲学重思辨,而中国古代哲学重实践。一个远眺着大海,一个凝望着大地。诚然,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中的道家与名家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许多灵动的思辨。然,名家终不是显学,道家最终也只是着眼于隐世的追求。中国古代哲学更多的是去推荐一种生活方式,而西方哲学,则是着眼于思考人为什么思考。这正如冯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写:“哲学对现实问题并不试图去具体的解决”“它所能做的是:给人一种观点,使人看到生比死所剩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所得到的”“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只是哲学的两个不同方面。

侧身于世界的中国哲学,未来的砥砺前行,必须不断回首于那个曾经的“诸子时代”。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二

如果给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排名,“不惑”,即无所担忧,无所困惑,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忧虑和烦恼,有人纵情于山水,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求助于酒精,例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

1.你是谁?

2.你从哪里来?

3.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

首先,你是谁?

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内心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多的是“有限”和“无限”的更迭。道家认为,规律没有极限,而是相符相依的关系。凡事到了极端,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因此,要“戒骄,戒盈”,凡事不可太过。

传承几千年的“轮回”的思想根源,无形中让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希望,在逆境中有了更多的斗志,这也许也是中华民族多次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时候,能够奋发崛起的原因。

但是,如果仅仅顺乎自然规律,人经常处在“无为”的状态下,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本性中,不管根源是“善”还是“恶”(儒家),一味放纵没有约束,懒惰是不可避免的,趋利除害的性格也会让已经成型的社会组织或者国家陷入混乱(墨家)。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人类本性需要以“礼”“道德”,甚至是“法律”加以约束。(儒家,名家,法家)。

第一个思想层次属于少年,放荡不羁,没有束缚,任凭天性自由发挥。第二个层次的思想属于中年,人不是完全离群索居的动物,而是社会组织——国家中的人。以入世的思想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则需要有规矩,既有外部的约束,也有内在的自我升华。名家和法家虽然有矛盾,但是联系更为密切。名家创建了对于条文措辞的推敲,法家承载了其工具,开创了“以法立国”的精神体系。两者相同之处,都在于以外在国家机器的存在,去约束人的本性,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而传颂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则是更加强调内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够由己及人,则是为“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千年来传统主流思想的主题。

依靠外界的法令工具,和内在的修养修为,人在社会中和国家中,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有更准确的定位。而明白了从哪里来之后,到哪里去的问题的答案就已经不远了。

第三个层次:你要到哪里去?——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大家应该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最多,抛开意识形态的区别,30年内的历史变迁,我们身边人所追求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在中国哲学史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呢?诸子百家都给出过自己的答案,而最多的则是“内圣外王”,但我认为境界最高的,只有庄子的“内心的快乐”.

“内圣外王”的概念非常流行,从儒家,道家,再到墨家,都有过类似的阐述。在古圣贤们看来,最理想的社会结构,应当是让“圣人来为王”.圣人,可以做到“仁,义,礼,兼爱,无为”等等,各家各派都将自己的最高认识用到了“圣人”的标准中,而做到这些标准的人,一旦成为了“王”,则是天下苍生的福祉,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今看来,在今天社会,“为王”不一定非要做最有权势的人,可以理解为做一个优秀的人,通过外部行为,将内心的修养表现出来。自我发展以“内圣”为目标,“外王”为表现,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无疑在任何时代都是令人羡慕和赞叹的。

而之所以将庄子的“内心快乐”作为最高境界的认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老年的智慧,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当然,有这种认识和追求的未必都是老年人,而是可以以此来达到那个很多年来大家所追求的目标——不惑。

庄子认为,能够做到“内心的快乐”,需要人们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但不是老子的那种“无为”的懵懂,则是经过思考和认识之后,内心的一种睿智的选择。

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最适合作什么;只有努力了,才明白自己最应该作什么。然后去做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才能够真正的不惑。

听说最近在中国粉丝暴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也是在万念俱灰时,读过《中国哲学史》,才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才解开了内心很多的疑团。

冯友兰先生在开篇就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特别盛行的宗教,因为中国人,将哲学当做了宗教:我们在哲学中寻求真谛,也在哲学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三

中国哲学史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于中国哲学史第一章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该章节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神话、宗教和思想发展,它不仅仅是一段时期的历史记录,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

第二段:神话和宗教。

神话和宗教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神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宗教是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知,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神话和宗教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通过学习神话和宗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和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第三段: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流派。该哲学思想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的规范。尤其是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道德传统,以及对于教育和社会组织的思考和规划。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启示意义的思想,比如人本主义、和谐共处等。

第四段: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强调个体的自我寻求和心灵解放。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个体人生的观照和提高也有极大的价值。道家的思想也与现代的哲学、文化趋势有很多相通之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从中寻求灵感和启示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这些思想中找到了一种解决当下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疑惑的新思路。

第五段:总结。

中国哲学史第一章的学习让我深刻理解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和文化传统,对于我个人的修身养性和个人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章节的学习经历让我对中国哲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并促使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国哲学和文化。我相信,只有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并为我们的未来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四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骄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所系统而多新解”。此书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书的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上、下册。第一篇是子学时代,第二篇为经学时代。全书史料丰富,翔实,观点新颖深刻,分析透彻。本书理论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供广大读者参考。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五

文|朱新艳

丁酉年冬月,12席读书会

呼志同之友,共读哲学史

识诸子百家,知史学传承

周周末一聚,聊读后之感

他言我语兮,时间瞬息过

三册读全者,皆曰获益多

吾也亦有感,此一吐为快

11月非常有幸和12席读书会的书友们一起共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读此书前巧合的读到慈怀书院编辑的文章《胡适:聪明的极致,是厚道》,因此初步了解了胡适先生的宽容大度和对旧式婚姻太太的不离不弃。

胡适先生把中国哲学史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世哲学。需要对所有史料的审定,求证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写这部书所需的深厚的史学知识和对史料的辨识能力。

因今年的一月份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时对史学知之甚少,读时更多的是了解史学知识,如诸子百家是哪些?经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再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可颠覆我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前认为正确其实是不对的。有书友说胡适的这本书是“我注六经”,书中有胡适先生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我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有自己的想法:任何思想、道理、行为、事物都有正反、利弊、得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故我读此书也如是:

首先,胡适先生读的史学书籍之多,应该也都是精读,需用膜拜二字。第一章和第二章大篇幅引用《诗经》,通过《诗经》所说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潮流。而我通过这二章,对《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其次,胡适先生通过各种史学证实很经典书籍是伪书。如《孟子》或许是全假,《墨子》、《荀子》两部书很多为后人杂凑伪造,《邓析子》为假书,很多人物出生年代更是错的离谱,读后觉得心惊,不管是真假如何,但会让我会辩证的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和人。

四、胡适先生对儒家“孝”的敢说。现在我们还在传颂“卧冰求鲤”的典故,而胡适先生在民国时期对这种孝已有了批判,认为是一种不人道的孝。而我更同意王阳明对孝的理解,真正的孝就是“让父母安心”。

……

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条理清晰的讲述中国五千年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能读此书真为幸事。

(完)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六

《中国简明哲学史》一书有重点地、平易简明地介绍了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思想精华,讲解了中国古代最主要哲学家的主要命题。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而且一贯爱智慧的传统。古代经籍有记载上古时代“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因为一系列有益于人类的行为受人敬仰、流传千古。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对自然环境和身心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体察、从而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人文实施的文化英雄。接着出现了八卦、五行、阴阳等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百将争鸣,出现了哲学思想出现鼎盛时代。其中儒、墨、道、法是代表思想学派。先秦儒家哲学的智慧始终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承的根本大源,很多人认为天命论是儒家思想中的垃圾,其实天命论至少在我们看到的字面意思之外,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儒家学派的“人性论”、“人格修养论”、“认证学说“以及人格修养论都是哲学思想中的精华。老子、庄子与道家的自然之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道论”,即关于“道”的学说。道是哲学的核心范畴,道家的细想体系均围绕道而展开。道家的哲学思想自始至终透露出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自由自在的放达情趣。道家思想包括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社会政治论、人生价值论、人生修养论。其实,道家思想的精华无疑在于其对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相比较儒家内圣外王、建功立业、济世救民的人世精神,道家的`人生哲学则表现出独善其身、超然物外、一任自然的精神风采。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哲学思想流光溢彩,像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君主集权思想等等就不一一举例了。

秦汉大一统是中国历史时代的转变。天下的统一、不仅在历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思想视角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时期思想的重点在于重新书写历史、空间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在长期分裂与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和学术上趋向统一。因此,寻求稳定、统一的政治格局与生活世界成为汉代思想的主流。汉代早起提倡“休养生息”主要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为主导。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受到采纳,他以儒学汇通先秦诸子,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庞大哲学体系。

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魏晋玄学扮演了两汉经学终结者的角色。魏晋玄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清淡”,不谈国事、不言民生。魏晋之后又出现了佛教、道家思想的演变。

程朱理学的发展以及黄宗羲、王夫之的近代思想也都是中国这些思想上的代表。近代以来,殖民者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使得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古代哲学思想也受之影响开始转型。向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等思想。也出现了梁启超的“新民说”,中国向何处去?怎样才能救中国?,梁启超不仅在思想上探索新路,而且借助现代报刊向世人传播学说。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结晶是伟大的历史成就,是中华民族一贯有的爱智慧的传统。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七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第一篇是子学时代,第二篇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中国哲学史论文篇十八

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传统哲学之一,在古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概念,“哲学”这词最早是出现在希腊,后在近代引进这个概念,但“哲”这一词在中国则起源的很早,如“古代先哲”“孔门十哲等”。中国哲学的起源,大部分认为是在东周时期,其实这只是萌芽阶段,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末期,而繁盛则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孔子的儒家、墨子的墨家、还有老子的道家为代表,但是在很早之前《易经》的内容,就已经涉及哲学,表面上看是一部占卜的书籍,但是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原理,包含着“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中国哲学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理论,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的规律。且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哲理与伦理。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时期的文化思想,“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胡适编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真实性,胡适先生文笔认真严谨,对比的手法中经典随手拈来,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识储备量。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胡适先生在开篇中鉴定哲学史书的真实性。虽说年代久远,真假不好定论,但假的必然会出现漏洞,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数,”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孟子是何等的崇拜孔子,但对于孔子的手定之书,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胡适说:“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可看出线索。”

就以曾国藩的《冰鉴》一书为例,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本《冰鉴》一书前言所说:“然一九四九年之后,它在中国大陆基本绝迹。”后有学者查各种书目,1949—1994年间中国大陆确无《冰鉴》出版记录,而1994—2013年间出版的《冰鉴》则只有个别不署名曾国藩原著,且曾国藩的书籍中,并没有说《冰鉴》一书,由此可以断定,此书必然不是曾国藩所著,临近近代尚且如何,更何况更遥远的古代,冠以名人的名字,出版非所著图书比比皆是。

胡适先生在对比中,还发现《管子》、《广尹子》、《商君书》都是后人所伪造。全书一共十二篇,第二篇至十一篇,主要以人物为主题,系统的阐述老子到韩非子哲学思想上的历史演变,而以上所说的内容,是第一篇《导读》,胡适先生以此为开篇,讲述中国历史的真相,中国虽是历史文化保留最好的国家,但依旧免不了大量杜撰和编造的内容,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的历史现实。而正是因为如此,胡适先生编写了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让后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历史与中国哲学,避免人云亦云。

什么是哲学?凡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606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