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原课程笔记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9:38:06
最新马原课程笔记大全(21篇)
时间:2023-11-05 09:38:06     小编:翰墨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以下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马原课程笔记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场合与大家分享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心得体会。马原课程是我们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领悟。我认为这门课程对我们的人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希望能用这篇演讲来分享我对马原课程的体会与思考。

第二段:知识的启蒙(25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原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首先得到的是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视角。我们了解到社会历史不仅仅是个体的生活经历,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导我们用唯物史观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发展,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社会问题。这种知识启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段:人生的指引(300字)

马原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们人生的指引。我们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对人类实践的深入思考。课程中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真正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思想理念为我们提供了面对人生挑战和选择的思考框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引,总结经验,创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人际交往的原则(300字)

在马原课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导我们团结协作、互助合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我们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要坚守共产主义精神,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利益,以平等和谦和为基础,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社会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我们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第五段:对未来的启示(200字)

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我们受益匪浅。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我们人生思考的指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断完善自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牢记马原课程的启示,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不断锻炼自我,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时代新青年。

总结(100字)

马原课程是我们大学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实践相结合,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马原课程笔记篇二

本月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解惑、答疑,而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

马原课程笔记篇三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场变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这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教学方式、现有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等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否则,将会在课程改革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这本书,对如何做新时期的教师进行了反复思考,故有感而发,作以随笔。

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心得体会《《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如果教师能做到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每节课都会有新意,有亮点。

三、勇于奉献——做敬业教师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才不愧为人师。

四、敢于探索——做创新型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赤着脚,穿草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

马原课程笔记篇四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场变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经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这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教学方式、现有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等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主角,否则,将会在课程改革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主角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这本书,对如何做新时期的教师进行了反复思考,故有感而发,作以随笔。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教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此刻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应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我的教学实践:今日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教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如果教师能做到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构成自我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每节课都会有新意,有亮点。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我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才不愧为人师。

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赤着脚,穿草鞋,与学生一齐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

马原课程笔记篇五

第一段:引言(约15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是我大学学习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心智层面也有了许多的收获。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学习马原课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马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约250字)

马原课程作为一门哲学课程,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通过讲解和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讲授与互动结合的方式,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后,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第三段:马原课程带给我的启迪和触动(约300字)

马原课程让我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唯物辩证法时,我意识到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不能简单地对待各种现象和问题。只有抓住矛盾的本质,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和途径。这种方式的运用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马原课程还加强了我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我会更加注重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避免片面和局部的认识。

第四段:马原课程对于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意义(约300字)

马原课程在培养思想道德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马原课程也加强了我们对于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思考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我们思想的武器,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坚守理想信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和道德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五段:马原课程在职业道路上的应用(约200字)

马原课程不仅在学术方面对我的影响深远,而且在职业道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注重综合思考和抓住核心问题。这种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重要。此外,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我也养成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奋的习惯,这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约150字)

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在思想道德和职业发展上也受益匪浅。马原课程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实践的指导。我相信,这门课程将会在我未来的人生和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马原课程笔记篇六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究和创新教师的教学表现则要求更加民主灵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小班化教学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现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一言堂"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然而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下面的这些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老师一发布合作交流的指令后学生匆忙分组每个人都在说话可谁也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有的是学优生在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而学困生只有充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一些纪律较差的学生干脆在自顾自玩耍几分钟后甚至更短的时间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讨论完毕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认为……"而有的学生则一问三不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其所以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

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分组不科学;时机不当;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全面。深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策略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出现合作学习仅仅成为一种时尚。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有的老师甚至把合作学习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开课必用有的则机械地把它作为好课的评价标准之一。

的确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8世纪初兰凯斯特和贝尔两人在英国首创因团体施教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后该模式传入美国得到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赞赏。合作学习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进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在美国有众多专门研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机构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促成了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蓬勃发展。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它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合作学习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因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老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人数以4——6人为宜兼顾男女比例。当然小组组成也可以是动态的。

2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此外还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选择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量作保证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讨论之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教师要对成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并注意对讨论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马原课程笔记篇七

我仔细拜读了《走进新课程》一书,打开书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带来了清新的扑面之风,令人振奋,领我进入了新课程教育的新领域。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做为一线教师,我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及学校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网络的培训,现结合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及阅读《走进新课程》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使我认识到:新课程加强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经验;体现和各个学科的整合,倡导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走进新课程》改变了我以前落后的美术教学方法,指导我合理的开展美术教学,使我了解到每一个学段学生的具体特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多让学生体验美术教学的乐趣,积极引导学生敢说,敢想,敢画,敢为的这种探索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我们知道知识都是相通的,新课程的教学理论讲究各学科的知识要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的教师,做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努力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用新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趋于完善。

总之新课程需要我们边摸索边学习,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都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结合新课程的学习,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流,张扬学生的个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探索,尽量让学生表达,尽情的让学生想象,尽可能的让学生敢于进行绘画表现,以美术教学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享受到绘画带来的快乐。

马原课程笔记篇八

《走进新课程》是朱慕菊教授主编的,是一本研究新课程方面的书籍,是一本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考的书,是一本对自我的教育教学的反思。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当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忙学生解惑、答疑,并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当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学的快、学的好。掌握学习的方法,明白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学生成绩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缺陷。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认准自我的人生坐标,找准自我的价值空间。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潜移默化的把这些方向和价值观传给学生,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仅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教书和读书生活,我们要做创新型教师,应当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爱岗敬业的精神,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并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常读书和常思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构成进取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构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构成教学特色。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由单一的听教师传授知识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注重照本宣科的旧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此刻的课堂了,回想我近几年的教学方法,愕然发现填鸭式、灌输式都不贴合新课程理念。学生也不再仅满足于听教师讲课了,他们在学习上有更多自我的想法,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我教师的主角,是该让学生自我成为学习主导者的时候了。

马原课程笔记篇九

第一段:介绍马原课程的重要性和目的(200字)。

马原课程是许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被认为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马原课程所带来的转变和影响(200字)。

马原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课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通过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研究,我对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矛盾和前进的动力。此外,马原课程还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我们能够审视和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第三段:对马原课程进行梳理和总结(200字)。

在马原课程的学习中,我渐渐了解到我们所学的理论需要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只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工具,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课程中的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我开始意识到马原课程对我们未来生活的指导作用。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

第四段:马原课程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200字)。

马原课程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社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还能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常识判断力。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另外,学习马原课程也使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无论是从事专业工作还是志愿服务,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并为改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段:未来继续发展马原课程的建议和展望(200字)。

马原课程的学习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马原课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实践。因此,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参观实地和参与社会实践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在线课程,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马原课程。总之,马原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指导。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能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一

暑期中,我认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一书。这本书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将新课程的理念吹进我的心里。细细阅读《走进新课程》,它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思想使我震撼。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角正在转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的死气沉沉的模式,取而代之的将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对新课程理念击节叫好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转变教育观念的迫切。

此刻,学校部分年级的学科已经使用了新课程教材。那么,在拿到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必须在心里问自我一声:我准备好了吗我应当怎样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作为教师,尤其是像我有着几十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原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确实难上加难;可是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必定会被改革的浪潮所淹没。与其消极等待,不如变“被动为主动”,拿出“壮士断臂”的气概来,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以前,在我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可谓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此刻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理解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忙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新课程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不仅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正如蒋鸣和教授在我校报告中提出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些什么呢这是一道新的课题。这对我今后教学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仅要“”,还要“充电”。

以前,教学中的知识点都会在教科书中反映出来,教师只要把这些知识点讲深、讲透就能够了。此刻,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教科书的难度降低了,但看似要求低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该怎样办如果我们仍旧像以前那样依靠教本、依靠教参,那将寸步难行。所以,我,我们就要不断学习,使自身知识储备能适应这一变化,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道难题。我长期教语文,自然对语文教学比较关注。此刻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那么语文课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应对这些变化,必须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拓展自我的学科知识,很多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过去我们上课,更多地依靠“教参”,如今的“教参”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这让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供给了保证,教材不仅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并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过去,一个好的教师与知识面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敬业,爱学生,备课认真,表达有条理,指导考试有办法,就是不错的教师,许多地方对教师的考核和录用标准就是这些。但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要有宽阔的知识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要学会整合。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

我虽然从教几十年,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是对于新课程的理念还是十分缺乏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像年轻人学习,扬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使自我在“二期课改”的浪潮中自由翱翔。胜利必定属于那些进取准备好的教师,但愿自我是这样的教师。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二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当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忙学生解惑、答疑,并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当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仅要有一桶水,并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仅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那里,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理解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经过自我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本事。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构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构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构成教学特色。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三

摘要: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本身具有的通识性,我们可从通识教育角度对其予以审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借鉴通识教育的做法,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教学实效性。

自05新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概论”)课程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效果欠佳等仍然存在[1]。本文认为,在“马原概论”课程中引入通识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对推动“马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其课堂教学实效性起到显著作用。

一、“马原概论”课程的通识性。

通识教育(thegeneraleduca)19世纪初源起美国,其前身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theliberaleducation)思想,是指所有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非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其普遍性的理性、心智与人文素养,而非职业技能。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大学教育日趋专业化,专业教育以工具理性来看待和实施教育,通过教育把人培养和训练成“实用型人才”,但缺乏对价值意义世界的关注。仅仅只有专业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带来信仰淡漠、价值虚无、情感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引起教育界对于更完整的教育模式的呼吁。哈佛大学于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以及“全球性公民”。通识教育随之成为全球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从学科属性来看,“马原概论”课程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本身即具有通识性。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诉求,1848年的《_宣言》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资本论》所描述的新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归宿和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_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六号文件,正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克服教育日趋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弊端,弥合科学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分离,通过教育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原概论”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骨干课程,对此责无旁贷。

这种通识性还表现在“马原概论”课程本身的学术性。长期以来,包括“马原概论”在内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把“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等同于“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误区,不注重“以理服人”,不注重把学科前沿理论问题转化成教学内容,导致课程内容陈旧,说教色彩浓厚,缺乏理论说服力。对此,通识教育“以通求识”的教育思路启发我们不可废弃“马原概论”的学理特色。罗索夫斯基曾指出:“核心课程中道德思考的教学并不是教导或传扬某一种道德或哲学,那是不正确的。我们的目的是‘讨论人类经验中重要的而且是会经常出现的价值与选择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回答无法仅诉诸情绪”[2]。“马原概论”课的教学应注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逻辑,要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去学习,沟通与整合人类的文明,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成熟、稳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马原概论”课程的通识性还体现于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西方国家通识教育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美国就非常注重通过通识教育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等通识课程,把美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合作、诚信等道德灌输给下一代,建立以本国为主导的价值观。教育形式灵活,以渗透为主灌输为辅,实效性强。1995年康涅狄格大学罗珀舆论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广泛的民意调查,分析了美国四代人的信念和价值观。结果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基本信仰、见解和主导价值观基本相同。在美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已经被广泛接受,从未因共和和民主两党的_而有所改变[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西方以通识教育来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教学形式和方法,对于包括“马原概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善教学效果应有裨益。

二、结合通识教育开展“马原概论”课程教学。

“马原概论”通识性的特点启发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优化“马原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马原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目前一般确定为“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4]。这作为一个导向性教学目标无可非议,但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显得较为薄弱,宜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予以细化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而基于“马原概论”课程的通识性,又应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作为课程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抓手。其中主要包括(1)关注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价值意义世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参与、主导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建构,促使学生回归精神家园,坚守理想信念。(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健全心智,使学生掌握直面人生、直面社会所必须的个人生活领域知识、技能,发展一整套合理的道德和精神价值观念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3)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其自我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只有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马原概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在教学对象身上生根发芽,成为其人生体验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理论灌输的教条。

3.改进马原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通识教育同样对于“马原概论”课程很有启发意义。课程不但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更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心智,深入学生情感和心灵世界,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更加理性的反思和更加深刻的情感认同上。(1)重视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思维特色,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建立于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法的介绍,可以使学生充分领略哲学的爱智特色。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德国古典哲学家独特的思辨哲学做一些说明。这些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使所教授的观点建立在较高的理论水平之上,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也是很有帮助的。(2)以学生为本位,课堂内外教学互动,将教学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十分关注课程中能够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发生共鸣的话题,引导学生不仅将课程当成一种知识学习,更当成一个分享生活共同成长的过程。如在认识论部分,我们从反映的创造性“引出一个生活中的话题:成长与个人心态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使学生从认识论这样的理论观点能够上升到“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以积极态度面对”的价值观命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观点,更是一种实践智慧,两课教学是一种知识传授,更是一种灵魂塑造。通过教师微博、微信等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师生交流以及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培养。

三、通识教育与“马原概论”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四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日,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

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进取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我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一样的学生成为他们应当成为的“人才”。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好的促进者,自身的素养,尤其是自我专业的素养是要提高的。仅有自我站的高了,才能给低处的人予以正确的指引。做教师就必须时刻给自我充电,不断更新自我,做到与时俱进。研究者就是让自我像一个学生一样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使之我们的教学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身教”。

此刻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校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自我编印了校本书籍。很多校本课的资料都很贴合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或是贴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就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创编徒手操、自编舞蹈、武术套路、编写校本书、废旧器材的改造利用,游戏的开发等都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对待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是走在前面的。对我来说这方面是我异常欠缺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好的东西实践和推广的人还太少。当我们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时,我们就会对我们的所教学的资料理解更深刻,剖析更全面,给学生带去的也将是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更贴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教学。

开放的教师从目前来说应当是很难做到的吧!虽然我们此刻学校体育场地是对外开放的,社会上的群众也都参与进来,可是真正参与的教师却很少,或者说参与的教师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学校专职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是某个社区或俱乐部的教练,他们会组建社区的比赛团队和另一个社区的团队比赛,并构成一个惯例或一个联赛。而我们此刻这样的现象虽然有却很少,规模也很小,参与的年龄很多也是集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这个群体。我们所带出来的运动队也都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赛。在其它的空闲时间内,组织社区间的比赛机会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我们任然把体育教学当成教师的专职职业,只在课堂教授。我们并没有把自我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人,是社区的一员,也能够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并能够起到进取的推进作用。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五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造性地统一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明确指出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十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确很重要。

根据自己最近学习“课标”的体会,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已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教学中的合作性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形式。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沟通、交往、互补,不但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提高,而且使他们的情感因素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上没有了冷漠,增添了热情,真正成了学生的乐园。这既有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

费惠珍老师上的研讨课《家》,就是通过让儿童分组合作自编诗歌“什么是什么的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蓝天是太阳的家”“花朵是蜜蜂的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一句句闪烁着童心的诗歌喷薄而出。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容纳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发挥群体优势。因而学生活动气氛热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让老师和学生尝到了教学的甜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敢说我们的课堂学习方式正悄悄地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问题。其次,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地安排和设计,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以上的片言碎语只是我粗浅的体会,我想经过对新课标的进一步地认真学习,以及自己的大胆尝试、实践,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收获的。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六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上周末,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此刻,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我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并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异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资料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样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本事?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靠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理解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理解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主要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进取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本事、实践本事。

然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七

《走进新课程》这一书看完了,合上书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有感触,于是把我的感想写了下来。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与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试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课程改革,要改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要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要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去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进步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

虽然有极个别的学生状态不太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坏,这是大多数老师都承认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听到老师们报怨我们的学生呢?我想这其中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一个衡量学生的标准问题。我们的老师,大多还是以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一点上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依然是抱着“唯分数论”的观点。

应该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没错的,可是这个学习不仅仅包含文化知识,它更应该包含学习做人。而我们的老师却只是以其中的一点——分数,去要求学生,衡量学生。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学生怎么了?我们不就学习不好吗?你干嘛还老盯着我们的学习呀?”我想这很说明问题。如果一位教师真的为学生着想,真的站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么,他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教育。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不能不是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校长有一句话说得好,“课改课改,其实要改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教育者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而这最根本的一点,我想就是我们的育人观念,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借着这次课改,能真正地转变“唯考试论”“唯升学论”的观念,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的本质目的。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八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不信任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比较枯燥、抽象,语言晦涩难懂;教师讲授式方法缺乏吸引力。只有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才能提高《马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从教育者角度分析,应重视学生的兴趣、灵感和信仰等非理性要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标准,转变考核方式。从受教育者角度分析,应对教育者充分信任,主动理解和学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马原》的教学肩负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当前社会上诸如拜金主义之类的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人甚至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原》这门课的开设对大学生今后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用处。因此可以说,在《马原》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堂不信任现象。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调查与分析。

2015年5月,笔者对宁波大学14级本科部分已经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程的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4个专业,共发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从对《马原》课程的理解、学习的动力、对树立人生观等的影响、课程的考核方式等10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马原》课程的态度。从对课程的理解上看,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太了解,的学生对该理论熟悉,10%的学生对该理论了解比较多。从学习的动力上看,71%的学生认为《马原》是必修课、为了得到学分,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的兴趣爱好,24%的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有帮助。从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上,30%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5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从课堂教学上看,65%的学生赞成在实践中学习,30%的学生赞成课堂学习,5%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希望改进《马原》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问题上,同学认为要改善讲授方法,20%的学生认为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学生希望提高教师素质,55%的学生认为讲授方法、实践环节和教师素质都需要强化。从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看,的学生赞成写课程论文,51%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2%的学生赞成闭卷考试,的学生赞成写论文与考试相结合。

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彼此信任的教育境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信体现在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信任。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中的不信任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马原》课比较枯燥、抽象,语言晦涩难懂,教材内容僵化教条,定义、名词难以理解,比如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等。因此,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的学习目标和价值很模糊,不清楚学习的重点。

第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现在社会已经不同与马克思_的年代,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变化使得学生觉得《原理》课程已经不合适当代的政治经济生活,而且课程太抽象,觉得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似乎沾不上边,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所以只重视一些技能性、实用性强的课程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学生往往忽视对这门课的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认为这门课没有意义,浪费时间,上课时经常旷课,课上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的现象很常见。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讲授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很少能充分理解内涵。由于理解存在着困难,学生的听课效果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之讲授的内容脱离学生的需要,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增强信任感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才能提高《马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马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坚持信任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原》同《_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有明显的不同。从课程内容上看,《毛中特》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几十年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近现代史》是沿着历史的脉络编著,学生从小开始接触学习,因而容易被接受;《思修》体现的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相较之下,《马原》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阐述的是物质世界发展规律、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马原》理论性较强,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理解和领会。从课本语句理解上看,《马原》理论语言较多,内容抽象,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构成的逻辑理论体系,抽象性在四门课中最高。《马原》课程的特殊性、教与学的复杂性等,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缓和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信任机制。信任是相互的,从教育者角度看,教师的素质在信任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教师自身理论功底不深,在课程教授上只是照本宣科,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脱离实际生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同嚼蜡,不注重将时政和现实社会中的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学生普遍不接受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不信任的态度。

第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信任机制。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及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其赖以支撑的社会条件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好像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当今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马克思、_时代,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各种错误的观念、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逐渐侵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学生的精神困惑、信仰缺失等消极影响。《马原》教育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价值观上的冲击,所产生的认知上的矛盾,是造成《马原》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

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殊性,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进行《马原》教学改革的基本点。

1、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重视学生的兴趣、灵感和信仰等非理性要素,关注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倦怠等消极思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讲授课本知识同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运用原理将问题分析透彻,具有理论说服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信任的态度。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原理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在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立场、原则、观点和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分析社会案例、热点焦点,对学生关注的时政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有理有据分析,使理论从概念化、理论化向通俗化转变。以此来澄清学生的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进而突出《马原》课程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增加知识储备,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使学生相信教师的人格和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加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度。

第三,改革考核标准,转变考核学生的方式。调查表明提升教学效果单纯的闭卷考试只侧重对知识的考察,无法衡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把期末闭卷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考察、调研、小论文和辩论等其他方式,这样才能在考察教学质量的同时,衡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受教育者要对教育者充分信任。绝大多数学生对不是很有名气的教师讲授《原理》课程持有怀疑的态度,内心不够信任老师,总希望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看,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怀疑和否定教授的内容,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讲授的知识。学生在看到教师的不足后不应该要灰心丧气、持有批判与态度,而是积极主动思考,在与教师沟通和讨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对教师的信心。

其次,受教育者要主动理解和学习,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马原》课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在课堂上应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交流来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学生要转换自身思维方式,不能以对找工作、对走入社会有没有用来判断这门课程的意义。需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指导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马原课程笔记篇十九

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节课的时候,总感觉是高中学过的,我心中十分的不解。所以,仅仅是为了上课应付一下,我怀着极不情愿地心情走进了教室,开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

然而,经过几堂课的学习,我慢慢地了解到,原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也会穿插很多轻松的上课成分,比如把全班同学分成好多组进行题目回答抢答比赛等,那次我们是第一组,那节课过的真的很有意思,通过那次的课,我发现自己开始有点认真的对待马概这门课的学习了,也通过那些上课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我发现大学所上的哲学远远比高中的哲学更深入,更深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老师的讲课方法也不只是初中、高中时的讲解概念,老师通过基本概念形成的知识框架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侧重从整体上让我们掌握每一个概念。慢慢的我心底开始重新正视这门课,而经过了这么久的学习,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门课的内涵。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并且与学生有很好的互动,有效的提高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兴趣。

2.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难度比较高的老师会更细致的讲解,更好的使大家完全掌握。

3.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老师在上课中间时时刻刻的加入很多例子以及很好玩的故事,很多故事都使同学感觉很好玩,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

4.老师偶尔以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我们要努力学习和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学习中我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

马原课程笔记篇二十

《走进新课程》这一书看完了,合上书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有感触,于是把我的感想写了下来。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与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试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课程改革,要改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要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要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去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进步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

虽然有极个别的学生状态不太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坏,这是大多数老师都承认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听到老师们报怨我们的学生呢?我想这其中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一个衡量学生的标准问题。我们的老师,大多还是以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一点上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依然是抱着“唯分数论”的观点。

应该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没错的,可是这个学习不仅仅包含文化知识,它更应该包含学习做人。而我们的老师却只是以其中的一点——分数,去要求学生,衡量学生。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学生怎么了?我们不就学习不好吗?你干嘛还老盯着我们的学习呀?”我想这很说明问题。如果一位教师真的为学生着想,真的站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么,他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教育。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不能不是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校长有一句话说得好,“课改课改,其实要改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教育者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而这最根本的一点,我想就是我们的育人观念,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借着这次课改,能真正地转变“唯考试论”“唯升学论”的观念,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的本质目的。

范文(通用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马原课程笔记篇二十一

在阅读《后现代课程观》一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会用书中的观点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如果说一期课改侧重于现代主义思想强调科学有序那么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等逐渐接受一些后现代思想完成现代向后现代的范式转变。

现代思想是科学有序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线性关系。因此一期课改的语文教材有较强的序列如h版教材以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序单元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单元教学要贯彻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检测也是以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的。因为现代课程的规范和稳定导致课程逐渐走向僵化所以为了走出困境新的课程理念对于有序的知识不再做过分的强调二期课改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期望打破有序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了淡化语言知识的倾向不是强调序列而是将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新教材开始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编写。尽管对新教材的评价不一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试图突破科学体系进行构建的设计思路而这一设计的正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不过后现代思想对课程的分析评价没有正误只有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言语经验和语文素质的真正提高。

作为现代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素质特别注重学生语言积累而后现代思想强调自组织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在语文课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学得”更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语言情景中与环境交互作用内化言语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争论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一直比较激烈新课程改革的开始阶段我们将现代科学的课程理念如婴儿一样与脏水一同泼出结果出现了一种混乱的局面。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程专家、教师进行了冷静思考出现了回归的倾向目前语文教学正处于一种矛盾和彷徨阶段。如果按照后现代的思想分析这种不平衡或者说干扰、困惑、混沌的局面往往能够完成转变促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

如果用4r的课程标准——丰富性、关联性、回归性、严密性来分析当前语文新教材我们可以对语文新教材作以简单的评析。

1、从丰富性的角度分析语文应该有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和最终词汇应该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作品和文本的丰富性但新教材包括高考考试说明都没有在这方面做得令人满意。为了促成课程的转变课程应该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而在语文教材和教学中这些概念教师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当前松江区的教学研究比较强调有效性因此让一些教师和领导接受“无效性”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实际上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过于强调有效才导致教学的“无效”。

2、从回归性分析语文教材的片段、单元和序列是一种任意的组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应把它视为孤立的单元而应是反思的机会。对话是反思和回归的必要条件。目前构建对话对话课堂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观念已经在教师中逐渐达成共识但真正转变成课堂教学行为还需要过程。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可以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找到终点但总有找不到起点的感觉这也为注重教学实际的广大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

3、从关联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当前的课程有优势有不足。按照怀海特的观点我们“不必教太多的学科”而是要“完全地教”所教的一切以便让主要的观点“形成尽可能多的组合”。因此新教材的主题单元强调了这种关联形成了种种组合。但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不够因此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使用新教材要能够自编校本教材甚至生本教材特别要找出课程之间的关联在自主关联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后现代课程的关联是内在的是学生的发现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或教材编写者主动呈现的。这样我们就不会对当前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再说什么了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有关联性的课程。除了教育关联还有文化关联。因此我们的观点要统一到更广阔的文化、生态、宇宙模体之中。于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由我们自身到自然、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和对话形成自己的文化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7916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