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优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22:32:15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优质21篇)
时间:2023-11-05 22:32:15     小编:曼珠

总结是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对过去工作或学习的全面回顾。阅读一下这些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你带来新的思路和见解。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一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我们知道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1、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2、播放课文录音。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1、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是三国时的遗物,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作用)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师:齐读前两句诗。这前两句是叙事,写其兴感之由。

教师:作者由叙事转入议论,请看三、四句。

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由此使我们联想到《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

教师: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重写。

教师: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教师: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

教师: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

(东吴战败)。

(没有)。

教师: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

明确:(东风)。

(机遇)。

教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教师: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教师:同学们,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

明确: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板书)。

同学们我们纵观全诗,讨论本诗的两个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教师: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教师: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用典,借古讽今。

教师: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

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二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文句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赏析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蹂躏,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

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三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主题内容简介:本课是粤教版必修三教材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中的基本阅读篇目,在学习本课之前,高一的学生有接触过古典诗词鉴赏,但都只是初步的鉴赏,有些学生甚至都不能理解诗歌的文意。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作品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古典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侧重指导学生掌握苏轼的诗词风格及思想情感,并进一步学会在诗歌鉴赏中进行迁移、运用。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词作的写作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2.过程与方法:理解、品味词中的写景名句,体会作者起笔就营造了一个极为辽阔悠久(旷远深沉)的时空背景,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从而为下片抒发自己看似消极悲哀实则积极旷达的思想感情的情感抒发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过苏轼的几篇作品,对于苏轼其人及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通过对本单元前面的《唐诗五首》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但是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于分析诗人的情感、探究诗歌主旨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微课,根本不知道微课什么,更不要说主动学习过微课,对微课的认识几乎为零。

学生特征分析

学习态度:学生课堂学习还比较认真,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比较积极活跃;但课外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很多学生都需要在教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才能按时完成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学习任务。

学习风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薄弱,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偏好于教师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特别体现在课前的预习作业没能按要求完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本微课是用在突破本课堂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引导和梳理学生理解苏轼的生平及思想,如何通过作品来体现其情感。通过微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掌握不够好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课堂观看微课,边观看边做好笔记,然后分组讨论,课后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整理知识点,反复观看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课堂上 ,学生集体观看,做笔记,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苏轼的生平思想,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视频整理苏轼的生平及思想,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四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对:黑出:来对:去出:美对:丑出:是对:非出:蓝天对:白云。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六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落下帷幕,可是这节课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留给我的思考延续至今。苏轼在他的人生中反省着,升华了,而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本小说名字,我的教学反思也叫《双生》。

教研室周老师提出了本次公开课的要求,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我校一起来各上一节课,课型要体现诗歌必修和诗歌选修的不同。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力图对诗歌必修课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实用的挖掘,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学到诗歌鉴赏的方法。在课堂中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复杂情感的体会方面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优良的传统模糊了,甚至要消失殆尽了。暑期的全省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引起了我的注意。使得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必修一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我采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去按部就班的讲解文章结构,归纳主旨,而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厚的友谊,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效果很好。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只能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在课堂上对于苏轼和周瑜两位大英雄的见面,我们设计了对话环节。刚开始设计时候是有四个小环节,一是苏轼对周瑜说,二是周瑜对苏轼说,三是周瑜苏轼两个人的对话,四是我对苏轼说。在后来的试讲过程中和周老师讨论,觉得这四个环节其实有些是重合的,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进行了删减。保留了第一个环节苏轼对周瑜说一句话,第二三环节删掉了,把第四环节换成了填空“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形式,提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对话中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和结束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我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巧妙引出,--------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开端。

结尾以诗化的语句作结-------

“苏轼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回归于青纯和空灵,习惯于淡薄和宁静,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伴随着射向黄州的那道神秘的天光,一个伟大的苏轼就此诞生”。

然后让学生背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勾连,把两篇课文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一起。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同时表达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争议之一:在讲解到“多情应笑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讲有的版本是说苏轼在自我解嘲,还有的版本是说周瑜应“笑”我,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周瑜“笑”苏轼,那么是嘲笑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是理解、安慰、关心等。

有的老师提出来说,关于“笑”这个问题有争议,是不是不要给学生定论。而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几种版本,然后采用假设法来引导加以运用,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要给学生的不是探讨究竟谁“笑”,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中介跳板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明白苏轼此时的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认为课堂上达到了目的。

争议之二:在最后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环节时候,在讨论之前我给学生时间讨论了在《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到的苏轼的经历,让学生讨论在文章中都写了苏轼经历了哪些变故。

有的老师提出异议说这样会不会打断学生把握情感的思路,让学生思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而我的本意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在更深刻的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在《赤壁赋》中已经对苏轼有了了解,所以我想没有必要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在郑重其事的放在课堂开始,在讨论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前加上,只是作为回忆和补充,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作为铺垫。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应该是紧扣课堂环节来进行的,因为后来学生的讨论回答,正是基于这些回顾的背景知识和《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当然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过分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引导需要加强,而且老师讲的内容还是有些多,语言还需要锤炼,应该完全可以做到再精要些。最后拖延了下课时间。

与苏轼的相遇结束了,但是我觉得与诗人的对话并没有结束。他曾经豪情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吟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之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及至最后苏子豁然开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意面前,没有沉沦,而是在大自然中探索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永恒的方式。我们古代很多失意的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这样吗?所以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是历代文人的人生典范。

于是,我释然。

公开课已经结束,不管经验也罢,不足也罢,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思考的过程。现在我要做的,是好好总结、好好享受它带给我的思考。当我认识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候,是不是也说明我正在进步呢?虽然不能说我经历了一次涅槃,可是它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再生。

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在他们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也能在苏轼精神的召唤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七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韵译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诗文句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赏析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欺凌,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

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八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三、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有气势“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五、归纳: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拓展:《赤壁》中杜牧的观点对还是错?

杜牧观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

《赤壁》(长春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最著名的七言绝句,在讲这首诗时我也是精心准备,讲完之后感觉教学中有创新之处但也有些不足,反思如下:

优点:

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怀古诗的'同时当堂背诵,从教学过程的检查中全班很多学生能够背诵。

关于咏史诗历史背景的渗透也很到位,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这首诗再把赤壁之战这段历史捡起。

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讲的很详细,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并总结这首诗的主旨。

不足:

1、学生读的少。

讲这首诗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但教学环节中还是存在不足,朗读的部分太少,学生读的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背诵。例如:在我范读完这首诗后,直接就叫学生站起来读,而没有给学生时间自己在下面出声的朗读,还有在讲完这首诗后,应该给学生时间带着感情去读并背诵,这个时间我也没给,还有很多学生没带有感情去背诵,当时我也没有给纠正。

2、我讲的太多。

在教学中我讲的内容太多,学生思维和课堂活动较少,这不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老师是导演,而学生是主角,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我存在很大不足,很多知识点学生可以完全自己总结出来,而我都自己代劳了。例如:在讲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时,有很多学生都预习了,找学生说就可以了,而我也找学生了,但自己说的很多,还有在讲赤壁之战这段历史时,几乎都是我自己讲的,而学生只是一个简单的听众,这不好,关于这段历史有些学生完全可以讲出来,最好让学生去讲讲赤壁之战,这样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够激励其他同学课余时间多读书。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一

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二、作者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四、释义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腐蚀。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1、诗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

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感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在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个句子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含有一个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播放视频。

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机遇!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认为,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要想获得成功也要靠机遇阿,这句话不仅是说周瑜,其实也是在借说周瑜来说自己,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除此之外,诗人好像还想告诉我们: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上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体裁七言绝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周瑜。诗人题咏“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却从一件“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抒发了诗人慨叹时势造英雄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拓展

《赤壁》中杜牧的观点是对是错?

杜牧观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二

赤壁杜牧是唐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文被誉为“少小离家,天涯若比邻”、“千古文章,有几人得?”等赞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赤壁杜牧的人生经历

赤壁杜牧的一生经历颇多,早年多次迁移,先后在西昌、乌程、福州、建阳等地居住,最终定居广州,也是在广州去世。他历经战乱、官场、流离失所,并因自身的才华,成为唐代文坛的代表人物,呈现出了独特的人文色彩。

三、赤壁杜牧的创作特色

赤壁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众不同,他注重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的追求与感悟,不断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可以说是“自然、真情、淳朴的艺术表现”。

四、赤壁杜牧的代表作品

赤壁杜牧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文章等种类,其中代表作有《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江南春思》、《登高壮观,天地一色》等。这些作品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表现都为后人所推崇,尤其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誉为“国粹”。

五、赤壁杜牧的现代意义

赤壁杜牧的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传承至今,对于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作品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抒发思想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这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另外,赤壁杜牧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道理,呼吁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这对我们当下的环保和生态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一大成就,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没有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罗宗强、卢盛江《赤壁》赏析)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可见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从而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诗人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铜雀台,曹操所建,上居姬妾歌伎,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试想天公如给曹操作美,他当会在取得横扫南方的胜利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可见在这里,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一反传统看法,他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是因某种机遇,即时势造英雄,难怪人们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杜牧不愧是风流才子,善写闺情恋意,把这种表述方式用于庄重的史论,而且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牧特有的风韵情采。

如果对这首诗的理解,仅局限于这种认识,那未免肤浅啦。明显,赤壁横遭惨败的曹操身上,有诗人的影子。结合时代背景、诗人的遭际,不难感受到诗人的抑郁不平。诗人分明在说,只要有机遇,自己就能成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自己就能大有作为。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四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1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13.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五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六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 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七

我曾去过花红柳绿的遗爱湖,去过五彩缤纷的万达广场……但是我今天要去的是历史悠久的东坡赤壁。

一来到东坡赤壁,你就可以看到那些重重叠叠的石头堆成的.门,这便是东坡赤壁的正门了。我们沿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了小桥,小桥是用木头做的,弯弯的像一道彩虹一样架在湖面上。桥下,碧绿碧绿的湖水,真像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小鱼在水中悠然自得的玩耍着。

小桥旁的凉亭外种了许多花花草草。有的花儿含苞欲放,像一位位小姑娘不敢把脸露出来;有的半开着,好像小姑娘用细嫩的手指捧着脸。美丽极了!凉亭旁一樽大诗人苏东坡的石像十分高大醒目。

顺着台阶拾阶而上,便是二赋堂。二赋堂西南有酹江亭,亭内嵌有清康熙皇帝临摹元代人书法家赵孟頫的手书《前赤壁赋》书贴石刻和历代名人石刻。亭西的坡仙亭内有苏轼亲笔草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靠别黄州时所作的《满庭芳。归去来兮》等石刻。

啊,东坡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这里的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八

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多媒体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上阙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

乱险怪形夸张豪

迈奔放

穿高峭

惊汹涌声比拟

拍水石相击

卷狂澜奔腾形比喻

雪水色纯白色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1、名称:词的全名为,又称、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代表词人、姜夔等。

(略)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十九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目标1.

目标2.

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拓展:《赤壁》中杜牧的观点对还是错?

杜牧观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二十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一个课时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杜牧的赤壁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研究唐诗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唐朝诗人多数爱吹牛。因为凭借军功升职的机会比凭借文笔升职的机会大得多,因此很多诗人都幻想能以军功实现人生抱负,浪漫情怀一升起,笔下就不免有些浮夸,书生也想“谈笑静胡沙”,书生也能“上凌烟阁”,做“万户侯”。可最终也就写下几句诗而已。不过,这当中也有例外,杜牧就是例外。

杜牧是军事发烧友,曾经为《孙子兵法》做过注,并且这项工作得到了军事界的认可,被列为注解《孙子兵法》十一大权威之一。

而且,人家小杜真不是动动笔杆而已,还真能为一次具体的战役出谋划策。唐武宗年间,藩镇军阀刘稹谋反,朝廷正为之焦虑间,小杜马上向宰相李德裕献策,建议奇袭叛军,而且他的建议很具体,具体到了该调动多少部队,该调动什么兵种,例如“精甲兵五千,二千”。李德裕用小杜之计,果然平定刘稹之乱。

从这个背景来看,杜牧写的《赤壁》不是吹水之作。他从江底捞起的古代兵器联想到公元三世纪那场决定历史命运的赤壁大战,满腹韬略的他不由得鄙视起三国周郎来,都说你周公瑾了不起,在我杜某人看来,这场胜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非是气候因素的突变所致,跟周郎的韬略没多大关系。否则,东吴的两位美眉,早就被曹操接到铜雀台上去了。言下之意就是说周郎和杜牧相比,不过尔尔。杜牧确实有用兵之才,可惜机缘不对,只能在扬州寂寞地与烟花相伴,史上少了一位杜将军,多了一位杜才子,杜牧固然寂寞,大唐文化却因此不寂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0547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