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21:27:05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1-06 21:27:05     小编:FS文字使者

总结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记录,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分享。在总结中,要注意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观点和结论。下面是一些关于总结的样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一

初中化学是实验科学,需要大大小小的实验来印证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印象。然而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存在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几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做,也不知道实验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在操作实验时便会茫然无措。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一个目标和方向,带着问题去具体操作实验,使实验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二氧化碳提取的实验,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用石灰石和稀盐酸?难道我们就不能用其他的物质来制作二氧化碳吗?同学们,你们想想,还有别的物质吗?”问题刚刚提出,就有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互相探讨,慢慢地,学生会发现,曾经学过碳的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等,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逐一分析,碳的燃烧不方便收集所产生的气体,而碳酸钙高温分解对温度的要求又很高,经过这样一排除,学生发现,只有石灰石和稀盐酸才能作为最优的实验原材料。

二、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

虽然化学实验中很多都是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但是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因此还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观察实验,操作实验,从机械地看到实际操作,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都能得到快速发展。为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验机会,利用学校的实验室使学生切实利用正规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或者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利用可以找到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此外,即便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能只顾着为学生演示,也要多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思考,发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实验而有所得。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

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是现代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降低实验难度,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进行,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易燃、易爆、易出错、难呈现实验结果的实验,以达到既加深学生印象,又确保实验有效的最终目的。

四、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都是化学物质的反应,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生成有害物质,或者释放有毒气体,甚至操作不当会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是只要发生就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使其受到威胁。因此实验安全事故也是我们不得不预防的。为此,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严格把控实验过程,确保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再以“硫燃烧”实验为例,硫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它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用一张在碳酸钠中浸泡过的纸片来代替放在集气瓶口的玻璃片,这样二氧化硫就会与碳酸钠反应进而被吸收,避免了排放到大气中产生污染。

当然,在很多实验中,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学生也经常不注意规范操作,教师还需多提点学生,多指导他们规范操作步骤,保障实验安全。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这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论述。化学实验是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考虑化学教学特点,凸显实验效果,注重安全问题,才能算保障了实验的有效性。而更多的问题还留待我们研究,在实验教学的路上,希望诸位同仁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7)。

[3]秦成翠,熊言林。安徽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12)。

[4]李淑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7]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

[8]费明军。农村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二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例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又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我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补充和改进的演示实验约占全部演示实验的五分之一。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第5页习题3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7页演示实验1-1的改进),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二十几个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我把教材第118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第118页实验6-1)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第119页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初中学生。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1-4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四点学习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在学习氢气实验室制法时加以巩固。到了§5-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则侧重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对比o2、h2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指导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研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知道“是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这是义务教育新大纲提出的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重视实验习题的功能,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选编了不少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科学问题能力的题目供学生进行训练。

例如,课本第105页习题2根据燃烧产物鉴别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第96页习题4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第175页习题5怎样用实验方法判断生石灰中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第108页习题2能否根据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来证明酒精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氧元素以及第187页总复习题中的6(6)、10、12、13等题。这些题目我都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重点讲评,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把握解题关键。对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中启发性较强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多动脑筋思考,寻找多种方法实验并从中进行优眩。

例如,课本第98页演示实验5-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新教材中设置了一道讨论题(一氧化碳尾气如何处理)和一套改进的实验装置。我要求学生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再设计其它改进的实验装置,一部分学生能提出“用排水法将一氧化碳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方法,然后我请他们将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很自然就得出新教材中介绍的点燃尾气的方法为最佳结论。家庭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当实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如观察小泥鳅在装水的汽水瓶中的活动、蜡烛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判断、酒精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或使火焰熄灭以及用家庭厨房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系列“厨房里的化学”小实验等,都能激发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三

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从规范使用化学语言、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重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化学价值观念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对于保障国民的健康水平具有战略意义。当前,要针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激励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化改革。

[论文关键词]医学专科学校教改革。

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肩负着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任务。目前我国医学人才比较匮乏,医疗体制尚不健全,加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对于保障国民的健康水平具有战略意义。当前,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教育面临着激励不足、管理机制待完善以及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等诸多问题,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1.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

当前,随着高校评聘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中作用的显现,一些固有弊病也越来越暴露出来,如职称评聘熬年头、凑条件,评职能上不能下、一次评定享用终身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挫伤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对此,学校应以教学、科研任务为依据,在统一、公平、公正、公开氛围中进行评聘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按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上岗、按能分工,废除终身聘任制,能上能下。二是要实行动态管理方式,加强考核,凡不称职的可以解除聘任。三是严格考核制度,规范“非留即走”制度,凡是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教学工作。四是对教师的学历、职称等制定个人规划,并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在规划期限内达到目标。在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中推行“末位淘汰制”,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2.加强绩效管理,完善岗位津贴分配制。

一是明确教学管理要求,把指标分解到不同岗位,以公开化和透明化的方式明确责任、任务和要求。二是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随时反馈教学信息,全面了解教学情况。三是是进一步完善自我考核、学生评教、同行及领导听课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和教师工资、津贴挂钩,并在岗位津贴中逐步加大业绩津贴所占比例,以能定酬。

3.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实行全方位激励。

一是进行定量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使每一位教师都有紧迫感。二是实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制度、优秀教师示范课制度,塑造典型人物和事例,营造典型示范效应。三是建立创新建议箱,使每位教职员工都想事、干事,想创新、想创造,对教学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有了差别才会更尊重人的个性,才会更有效地满足需求,才会有竞争,才会更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4.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重点引进省、市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优秀副教授、副研究员等高级人才,以升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同时,对在职教师提出学历要求,支持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并对完成学业后返校工作的教师按引进人才的标准享受待遇。

二、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是根据医学专科实际,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应指向具体的实用型人才,根据所需人才规格和人才素质要求来设置课程,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二是强化实践环节,坚持以“按需所教,学以致用”的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传授业务知识,强化整体观念,淡化学科观念,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与职业道德、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科学思维、善于实践、敢于创新、沟通交流和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基本技能,能解决基本的临床实际问题,并能适应医学新模式的高层次临床医师。

2.深化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根据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按照各岗位的任务流程和技术项目的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准入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3.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生在临床学习实践中,许多学一遇到病人就不知所措,对此,应用循证医学教学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循证医学教学就是前承基础知识,后接临床知识,不断运用医学知识进行推理,构建医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使其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

4.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要根据国家对各医学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行业、医院和学校组成学校管理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置新的医学专业要进行科学论证,严格履行必要程序,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并投入必需的开办经费,加强对新设置医学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5.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医学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加强教学评估和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对提高高等医学专科教育质量的新要求,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促进教学工作,重在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

医学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精髓,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要强化基础实验、临床实践和科研训练三个层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增加临床病例分析和循证医学研究,强化科研技能、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以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学校和医院专家依照临床要求和工作流程,系统、完整、规范地设计并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等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学习在职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满足学生的生产性技能实训需要。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五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六

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

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假如发现实验结论与教材说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多维思考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全面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实验合理性的必要能力。

三、有效性———笔墨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眼睛直盯着实验,这固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记忆力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实验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遗忘。因此,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培养起对记忆认知的有效性,而这离不开笔墨记录,即学生应当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笔墨来记录好实验现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最开始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石灰石并没有明显变化,在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就由黑色变为红色,由此导入另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时,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这一个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其出现的都是与物质反应有关,对于这种涉及环节多、实验现象多的实验,学生在观察时就应当及时做好笔录,以便保证实验现象的有效性被持久地通过文字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科学性———求真务实。

观察能力中的科学性,它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由于实验本身就代表着实践、检验,这就决定了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特别是对于验证结论的实验来讲,在还没有真正操作实验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实验的最终现象与结论。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具备科学性,即以一种审视、求问、求真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特别是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与预期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学生更是要科学地去看待与分析,不能盲从预期的结论,也不能一味地偏信表面上的实验现象(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实验资源选用不当也会影响实验现象,故不能一棒打死),而是要科学地去分析,其标准是否符合物质本身的属性、是否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则,等等。由此可见,实验观察能力中的科学性是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较好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从而才能更好地鉴别实验结论的真伪性。观察是以视觉为主,以其他感觉为辅,带有目的性、计划性、方向性、持久性等多个特征的一种知觉形式,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汲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科角度来讲,化学本身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而这些抽象性的达成与实现就有利于实验的演练与践行。因此,观察能力就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特别是掌握实验的基础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从准确性、全面性、有效性、科学性这四个方面去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验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七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为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1] [2] [3] [4]。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八

设置合适的任务导向,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并通过教师清晰讲解、学生有意记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堂探究等手段,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知识,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教育情境,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课本知识,帮助学生透过所学知识的表面符号、文字,与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填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想、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间的鸿沟.

二、实验为媒———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即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条件允许的话要尽量多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抑或体会失败的滋味,以便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正确的结论.

毕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今后并不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但初中阶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绝不是那些死板的化学方程式,而是他们曾经亲手制取氧气、二氧化碳、自制酸碱指示剂……的生动场景.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探究检验方法,独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印象必定更加深刻,其观察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课外探究———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以教师传授为主转向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去大胆接纳、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除了上好课本提供的相关学习探究内容外,还应大胆发掘身边值得探究的问题,并以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课堂展示、上网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形式加以探究,从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值得每位教师去探索,特别是在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这一问题更值得教师去探究,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为探索化学有效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肖林森单位:广东中山市沙溪中学。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九

摘要: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实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在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建议引入现代新型网络教学,即建立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网站和信息化共享平台;针对传统基础实验教学中缺乏对开放性实验的安排,建议引入科研项目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建议构建基于专业技能的实验室准入机制、导师制管理模式;同时,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建议建立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团队。

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是依托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环境化学》而开展起来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验证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1-3]。高校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验证规律、训练学生实验操作与技能上,而是应该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科学规律、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相联系,产生兴趣,学以致用,获得感性认识,继而产生新的想法,进行更为广阔的科学理论研究[4]。然而,现在的高校实验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传统问题,如:只看重实验数量,而忽视实验质量,认为仅仅完成课程相关实验内容即可,只是实现了初步实验教学目标。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较为书本与刻板,实验教学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自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或从事相应科学研究,然而受限于时间,只能选择最为重要的内容来讲,也在情理之中。再者,实验多为验证性试验,实验过程与考核也多与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挂钩,缺少学生独立思考、计划实验、设计实验、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核,学生缺少对环境化学前沿研究领域与方向的了解,难以产生实验与科研兴趣。还有,缺少对学生的实验习惯、态度、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做实验防范意识淡薄,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器材、药品的使用不规范,做实验的态度与目的不明确,尤其在小组实验中表现更为明显,有些学生能避就避,实验教学功能不能充分实现。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尝试性改革方法。

一、引入现代新型网络教学。

1.建立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网站。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的时代,教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是在特定的实验室,由学校投入建设实验室,购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室教师准备好每次实验所需物品,教师讲解实验相关知识与实验内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通常只能锻炼动手能力、得到相对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由于时间原因,教师讲解实验内容也较为简单,一般是围绕实验展开,在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主要讲实验原理、内容和注意事项,内容刻板,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在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5]。建立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网站可以弥补传统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的局限,利用实验教学网站可以实现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与课题,不局限于课堂固有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获得多种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力觉、触觉等,在虚拟实验室,学生用手触碰一个物体时,可以感知到这个物体的重量、质地、温度,实现了一种直接感官的刺激,基本达到了传统实验室中自己动手一样的感受,其优越性显而易见[6]。在这个网站上,学生还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与在线教师充分互动,有问必答,激发了学生思考,使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充分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填充自己的缺陷;实验前,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提前进行预习,比书本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验过程,更明确实验内容与操作,也更清楚自己的疑问,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同样,实验结束后,学生也可以再次进行反思,回想自己在实验中没有做好的地方,温故而知新。运用网络教学是未来各学校、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远比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多,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各种虚拟实验,不怕出错,也不会发生事故,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而不是每天进行无用的网络浏览,让他们自己产生兴趣,自主学习。2.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实验内容网上预约,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网络化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学校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实验教学网络化可以为学校实验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教学、管理、科研、信息交流和通讯等[7]。将实验教学网络化,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网上预约,教师可以及时查看,无须人力通知,替代了烦琐的人工操作,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合理安排和利用。实验教学网络化还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网络我们能迅速及时准确地进行实验耗材剩余量分析,及时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二、引入科研项目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目前大多数高校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还是停留在基础的演示型,验证规律性实验上,仅实现了实验教学基本的教学目标,学生着重在记录简单的实验操作与技能上,忽视了对开放性实验的考察。基础实验教学应当与实验室研究结合起来,适当引入科研项目[8]。邀请部分教师作为学生开放性实验的指导教师,教师们提出各自的课题,学生们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入教师的研究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主了解当前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与热门方向,循序渐进对本专业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指导教师将课题交给学生,从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入手,学生自己通过查找文献、阅读文献,增进了对科学研究的了解,然后通过文献,对自己的课题产生想法,设计实验,与教师讨论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所需要的实验用品、药品、器材,与做基础实验不同,这些东西不再由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教师统一配备好,而是自己将准备工作做好,写好预习报告,然后进行实验探索与研究。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思考,自己发现与解决问题,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充分实现了国家培养综合实践创造型人才的战略目标[9]。开放性实验可个人,也可小组进行,若个人进行,个人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寻求他人的帮助,配合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若小组进行,一定要明确分工,每个学生清楚自己要做的部分,不可像平时基础实验时两三人一组,一个人做完了所有实验,剩下的学生得不到锻炼,因为开放性实验难度更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进去,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因此,建议实验考核的标准也随之更改,将开放性实验成绩加入,促使学生认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与科研态度,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进行实验探究。指导教师可从独立思考、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和科研态度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独立思考又可分为对课题的认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设计;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器材、用品的使用,实验进行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10,11]。

三、构建基于专业技能的实验室准入机制、导师制管理模式。

目前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没有受过正规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的实验习惯不佳、实验态度不严谨很容易造成事故,教学中实验教师对安全意识的强调最为重要。因此建议构建实验室准入制度,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与教育,与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样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核。这样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实验室安全有充分的认识,如一些有毒、易燃易爆等常用标识,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明,实验室水、电的安全知识等。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便能轻松很多,进而把更多的精力专注在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深入认识与兴趣上,实验教学也能更有生机与乐趣。采取这样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后,若发生实验事故,由学生追究到教师,两人均受教育与责罚,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下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实验习惯能有质的提升,事故发生率也能降低。

四、建立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团队。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需要符合体制与实验室建设的专业团队,虽然最初为理论指导实验,但是现在各高校也都形成了专门的实验教学团队.环境实验教学作为本院学生的基础实验教学,应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相应理论课、实验课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实验教学团队。各成员各司其职,专职专责,有问题及时反馈,相应部门及时解决,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相辅相成,如此,二者均可充分且高效地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或岗位要求。

五、结语。

“环境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内容丰富,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实验内容非常丰富,实验教学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满足新时代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希望通过尝试能使教学更加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实践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6]胡志凌.网络实验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7]程书伟.高校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

[11]邹洪涛,呼汉卫,陈阿梅,等.提高学生实验课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8(7):221-228.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

如今,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有效形式,更是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试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它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目前,环境问题频频发生,社会对研究环境方面的人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研究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而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可以与环境学科融合,做出一些方面的改革或改进。文章融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技术能力,为分析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为新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受到了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实验教学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背景,将相关科研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还将引起学生的科研兴趣[4],促进了分析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例如,河池学院教师申请了有关广西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项目,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项目中测定矿区中的微量重金属铜和锌含量引入其中。先向学生介绍铜和锌的物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等。然后简单介绍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铜锌的监测方法,可选用络合滴定法,也可选用原子吸收法,教师顺着科研的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其测定过程进行讲解与演示。这样,学生从中学习到了滴定法中的络合滴定,以及仪器分析法中的原子吸收法的设备和操作方法等等,对该测定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较多的兴趣,还接触了科研项目,将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实验技能,来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能力,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定。基础性实验技能是片段式的,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可将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个实验当中,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扩大化,更高效地去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5]。例如,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河池学院承担的广西东兰坡壕湖的水质监测项目,开设对其水质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设计“水体特性分析与质量评价”、“坡壕湖水质测定与建模”等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有关书籍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有时候不可能一次成功,在多次的失败与尝试中找到最佳的方案,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性,自觉性,提高了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较多,缺少感性认识,针对这种现状,有时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无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多媒体。科技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教学普遍进入课堂中,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多媒体减少了课堂的板书量与板书花费的大量时间,同时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录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像分析化学实验中,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时,教学可以以对亚硝酸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测定相应的吸光度为例,而这也是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实验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大气中氮氧化物讲起,介绍其测定方法,若选用甲醛吸收法时,教师对实验原理和过程予以讲解,通过视频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大气采样器,观看采样器进行氮氧化物的采样,规范操作步骤,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如何将配置标准溶液,以及标准溶液以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值在分光光度计中测定的过程,同时对关键步骤不断强调,以及强调一些注意的事项。整个过程显得内容充实,拓宽了学生的环境知识面,全面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比如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实地参观考察。这项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过程,可开阔学生的环境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大型仪器是模拟工业企业设计的,教师应参与指导学生到校外实习,在认识实习阶段以调查为主,在中期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带领学生去参观,由实习单位负责人给学生进行细致地讲解,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设备,掌握设备的完整操作流程,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得到分析数据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6]。尽管努力提高学生实验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平常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弱等现象。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强化环保意识,可以开展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强化绿色化学理念。这种技能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选择监测污染物为对象,尤其是对污染元素的定性和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来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基本分析化学操作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质量[7];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理论,一举两得。在竞赛中可适当增加一些绿色化学的知识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通过以上提出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力。通过与环境工程学科的融合,坚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并不断积累经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会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一份努力。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一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对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影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想学好化学就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实验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实验所包含的化学原理的科学性.此外,包括实验的科学方法等.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2.可行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条件是否具备,如化学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否科学准确,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化学仪器、药品以及实验方法是否在初中实验室可以获得.这就需要化学教师针对学校现有实验资源选择合适的化学实验.

3.鲜明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受到剧烈刺激的时候,大脑中的皮层部分会出现兴奋中心,这时候大脑对于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效率是最高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化学实验效果的鲜明性充分突出出来,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进而促使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做好实验的鲜明性,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验的主要现象呈现给学生,而避免次要方面干扰学生的观察.

4.安全性原则.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及实验的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一些无毒、无害的化学药品和一些不会发生危险性的操作方法,为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化学实验思想.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所选择实验的原理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要得当,安全性高;在操作时,要保证操作流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操作要熟练、准确;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

5.简易性原则.如果实验过于复杂,不仅降低实验的成功率,也增加学生理解化学步骤的难度,并且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对实验装置进行简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装置的数量和其他仪器的连接数目,并要使用一些简单的装置代替复杂的装置.但是这种简化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以一味地简化,否则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学质量和实验的安全性也不利.

1.调整教学结构.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常在开课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其中最开始的就是对于各种简单实验器材的.认识,这时候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有关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就容易使学生对于课程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一些化学实验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进行预习,然后解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转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就制约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力求以创新作为实验的突破口.此外,化学学科也是一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学科,这样就使目的和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例如,在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现象与课本描述的氢气燃烧的现象有所区别,即燃烧时氢气只有黄色火焰而没有课本上所述的淡蓝色火焰.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玻璃中含有的钠元素对于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学生自己想一个办法来显示氢气燃烧的真实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的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3.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果学生对于该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及各种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都进行了详细了解,那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实验的一次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得到普及,这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平台.由于初中化学实验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为了使学生对于所有知识都进行详细的、全面的复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2)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幻灯的方式,对于待复习的化学知识进行二次播放,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总之,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二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其信息化有效地应用的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硬件作为信息化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其相关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可是管理水平却远远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节奏,这样不仅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紧跟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从而制定有效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最大程上的保证。

1将学生的地位得到发挥。

学生是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满足学生足够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中的主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兴。例如: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数据和信息变化能力,这样对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学生在完成一项实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实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的成绩。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并且和老师进行良好的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也是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的前提。

2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教学构建。

要想有效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教师应当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并且制定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其中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学生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守则’等形式。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这些相关的制度,使教师的工作责任可以进行有效的明确,为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老师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对实验室的中物品,不得随意破坏,并且对那些存在问题的教学设备,要及时的反映到学校,使学生可以对其相关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

3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

教学质量是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形式。因此,要想有效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师应当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将教学的整体性,进行了有效的突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是由浅到深的,所以教师应当坚持层次化、系列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利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这样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行业中,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其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只有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的展现,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构建等形式,为学生构建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质量,更为加强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学行业发展的进程。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三

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化学、环境、生物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不仅担负着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分析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责任,还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2加强实验课的预习制度。

为保障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监督和坚持,掌握学生的预习笔记完成情况,做到对预习环节的足够重视。摒弃以往老旧的应付预习现象,引导学生把预习工作做的充分而又价值。有利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学习进度较快,所以实验课的预习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担负起引领的重要责任。首先,提供参考文档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预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科目的进度,针对具体的实验进展,制定出适合学生本次课程的实验预习参考文档,提出当堂科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的'探索,并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呈现在实验报告上。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查阅掌握相关实验环节必须用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采用综合评定的手段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检查。以往的预习教学环节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应有重视,就是因为教师对这一环节并不作为实验成绩的考察范围,因此,建立完善的预习报告评定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预习环节的重视,预习报告可以占据整个实验课成绩的15%左右的比例,这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用心去完成实验报告。对提高和督促学生的预习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以达到实验课预习的真正目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以往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手法,采用的多是教师一人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前面教书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实验的根本目的,以及实验所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学生只追随教师的脚步,一项一项逐一的完成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完全依赖教师,起不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氛围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机,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师生互动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对于实验的原理和具体的思路,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根据学生对实验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具体的情况,适当的在旁边辅助指导,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构建实验设计,培养独自完成实验的能力。其次,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环节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逐步演示模式,将实验的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互动交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更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完成实验,达到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充分掌握的目的,采用录像或者ppt演示的模式,巩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牢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分析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注重网络平台的应用。教师应充分运用校园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设属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专用教学区域。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相关素材和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设中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文档的模式将自己的实验构思,实验步骤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校园网站还可以组织各类实验相关的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来鼓舞学生去积极参加,并将取得的优异成绩记录到最终实验课教学总分里,有利于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4结语。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的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有了规范的实验预习评定模式,给学生的预习增加了动力,使被动学习变得主动。其次,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氛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在自主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细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增添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热爱程度,通过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弓晓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四

1.

新课改要求化学课程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增加化学实验的开展.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一课时,安排学生一人一组进行化学实验,每个学生切取绿豆大小的钠,滤纸完全吸干煤油后,把钠放在纸片上,再将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学生观察钠与水的反应,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进行微型实验时要注意试剂、样本选取不能过大.

微型实验所需的试剂较少,反应的现象非常的明显、直观,学生操作起来更加的安全.

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反应现象更加的深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2.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微型化学实验的特殊性满足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亚甲基蓝与氧气反应时,可让学生自行进行微型实验.

教师准备好亚甲基蓝、碱溶液和葡萄糖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验.

亚甲基蓝滴入碱溶液和葡萄糖后,瓶子呈现出蓝色;晃动瓶子后,溶液无色;静置后瓶子有出现蓝色.

根据实验,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氧气参与到化学反应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言.

3.

我国化学新的教学目标提出要通过趣味实验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多数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难以进行趣味实验.

微型实验的仪器便捷,价格也相对便宜,所需试剂、药品较少,因此为趣味实验提供了便利.

4.

高中化学通过选修课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微型化学实验的应用,可安排学生进行认识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器材的制作、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例如,在学习不同浓度hno3与cu的反应时,微型实验更加的安全且污染小.

安排学生认识实验所需的器材,以及简单可替代器材的制作,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步骤进行记录,形成实验报告.

二、结束语。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实验的成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将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仪器制备等结合,应用于化学课堂内外、趣味实验以及研究性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达到我国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五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的学习,看到现象各异的化学实验的现象,是难以抑制喜欢之情的。

化学实验的现象,有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状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就想魔术一样深深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实验,发挥好实验的教学作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学生左思右想,感觉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老师拿着一根玻璃棒,在酒精灯的灯芯上轻轻的一碰,酒精灯点燃了!学生看得很惊讶,感觉太神奇了!其实,这个玻璃棒上早已蘸上kmno4与浓h2so4的混合物了,它们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热,点燃了酒精灯。

化学上类似这样有趣的实验是很多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向学生补充一些,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要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因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学生,是一位科学家,自己像在做一项重要的研究。

事实上,初中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在化学学习上早有定论了,之所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比如,放置较长时间的naoh是否变质了?

很多学生猜测它是碳,也有不少学生猜测它是cuo,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学习兴趣。

生活中时常遇到化学知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的时候,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亲身去体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进而增加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雷雨过后,空气为什么变的那么新鲜?

走进服装店,看到不少服装的面料是人造纤维,它是什么材料?

平时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平衡?

假如你是一位学者,如何看待目前的能源危机?

有什么新的思路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

指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看待生活的问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让化学教学变的有血有肉,不再空洞,这是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比如,在学习空气、水等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大气、水污染的情况,让学生思考空气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保护空气、水资源的建议。

三、利用多媒体来调动学习兴趣。

有些化学实验的时间很长,比如,金属的生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是难以完成的,但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做这个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生锈的原因,从而促使他们思考如何防锈的问题。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产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未知的科学实验中,老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王绍松。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六

很多化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都是相对抽象的,教材中的符号、公式很容易将化学枯燥化,这也是许多学生感觉化学难学的原因所在。实验教学却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化学世界,当不同的物质在相互碰撞、溶解、分解中产生奇妙反应时,当课堂中被五颜六色的气体、液体以及固体充满时,当形态不一、各具不同功能的实验器材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化学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也不再是单调抽象的符号,而是有声有色、有趣的一个崭新世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实验的创设和组织,为学生开辟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他们体验实验情境,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将氧气的制取装置与氢气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气体的制取装置进行一个小的归纳与总结,形成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思路,再以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对制取装置进行选择、设计和动手装配。实验可以分小组进行,完成制取装置后可由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对本小组装置的优势、特点进行推广介绍,通过各小组之间的比较,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这种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情景的模式,对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十分有益。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辅助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并能激发探究欲望的问题,为学生开辟更多动手与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就会让学生在实验情景的体验中获得化学灵感,擦出创造火花。

二、适当补充实验内容,强化化学知识的系统性。

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化学知识整理得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应注重对实验进行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为实验注入更多探究因素。如在进行酸溶液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补充稀硫酸、稀盐酸与氧化铜的实验,这种实验操作简单,选料方便,而且化学现象比较突出,容易给学生形成深刻印象。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补充实验,可以让学生对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稀盐酸之间通过化学反应成为水和盐的一般性规律其形成过程有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加快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样,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验中,也可以加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拓展实验。做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之后,让学生闻气味,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振荡,再让学生进行气味对比。借此引入现实案例,生活中化学对人类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加以解决,减少污染,降低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深思。这种方法既可让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一个系统认识,同时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化学的现实意义,建立起环保意识,以及致力于化学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三、将实验交给学生,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契机。

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创造能力,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无疑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开发和挖掘实验中每一个探究因素都能够为中学生展现化学不同的魅力。在初中化学新课标中,特别指出了注重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共同发展,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全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做实验,是否能够成功地将实验完成,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因此,适当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与设计,给予学生更多探究和思考的课题,对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非常有效。如在进行“加热分解5%过氧化氢溶液放出氧气”的实验中,观察不到带火星小木条复燃后的现象,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原因所在,并通过探究分析,自己设计改进实验。学生在查找到原因之后设计了两组方案,一是用不太高的温度来加热20%过氧化氢溶液,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二是用盛有碱石灰或者是生石灰的干燥管将生成的气体引入,然后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当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完成整个过程后,不但对原实验有了全新理解,而且在独立设计与操作完成的实验中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和浓厚的兴趣,他们被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深深吸引。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无疑是为学生化学学习注入新鲜活力与多彩魅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并要学会科学利用实验教学,给予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实验中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探究中和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化学的意识。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七

摘要: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中药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对中药化学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0引言。

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炮制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着紧密关系,职业药师考试中,中药化学也是必考科目,所占分值很高。但是中药化学的理论知识比较难理解,难消化。需要实验课程来帮助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突破理论学习难点[1]。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开阔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看出,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性。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改革之前,实验教学是预先准备好仪器、药品,老师示范,实验过程中学生看着讲义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思考不够彻底,学习上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争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

1抓好预习。

在以往的实验中预习常常被形式化,学生没有经过预习直接来到实验室,看着讲义做实验,学习上得不到提高。预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操作实验,还要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通过实验课前的提问及讨论的方式,强化预习环节。以往实验是提前将本次课需要的仪器、药品摆放在学生实验桌,实验改革后,实验仪器集中摆放于讲台前面,学生通过实验预习自己挑选需要的仪器和样品,强化巩固预习环节。

2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仔细观察和思考,改变学生操作机械时复制实验讲义的状况,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措施如下:首先,老师课前准备好有关每步实验的思考题,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解决,并将其答案写入实验报告,老师课堂随机抽查加强监督。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耐心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深入钻研或者查阅相关文献,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案[2]。比如挥发油提取实验,部分学生出现“油水油”的异常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出现异常现象的实验组和正常的实验组,综合分析找到出现“油水油”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使学生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药化学的每次大实验都是需要2~5次课程完成,比如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这个大实验分为大黄的酸水解,总羟基蒽醌苷元的连续回流提取,ph梯度萃取法分离大黄中的蒽醌苷元,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大黄素的鉴定方法5次课程。由于每次的实验间隔时间长,学生很难系统地把几次实验综合起来,使得学生对整个实验没有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概念[3]。针对这个弊端,每次安排4组学生分别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视频拍摄和ppt制作(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和注意事项等),比赛胜出一组并给予加分,如果本次没有胜出可以主动和下一组一起比赛。还会组织部分学生在一个完整大实验结束后给全班同学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发挥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实验。每个学期学生制作的视频和ppt都各有千秋,有新意,有创意,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4积极进行实验室开放。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有很多种,提取方法主要是溶剂法,溶剂法主要包括5种,还有水蒸气蒸馏法等;分离方法包括萃取法,色谱法等。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次实验只能安排一种提取、分离方法[4]。因此,需要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提取分离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室开放包括3种,第一种是建立对照比较实验法;第二种以科研带动教学;第三种自主探究。

4.1建立对照比较实验法。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多种提取、分离方法,建立了对照比较实验法。如柱层析分离大黄中大黄素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2种分离方法;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和碱溶酸沉法等。在课堂实验中,学生采用其中一种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操作,开放实验中采用另外一种提取分离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和总结比较2种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的优缺点。比如槐米中芦丁的2种提取方法,溶剂法常用是沸水提取法,用沸水提取比碱溶酸沉法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最主要的还有水是最环保的不污染环境。通过对照比较实验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环保意识[4]。

4.2科研带动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可以采取让科研带动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比如由校级或院系级组织的科研活动、实验室或课题组召集的研究活动、教师个人进行的课题等,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到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4]。在参加科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更多的提取分离方法,比如中压制备、高压制备等仪器的操作使用,而且能更加熟练掌握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变为教学成果。

4.3自主探究实验开放[5]。

老师根据理论课堂讲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和假设,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发现历程[5]。老师对其方案进行指导,根据实验方案,学生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认真记录和合理地分析。让学生在科学的发现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为了保障学生自主探究的效率,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结成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不仅可以逐步将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到科学探究的轨道上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又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5]。

5抓好实验考核环节。

独立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自我管理能力欠缺,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方法对其进行督促和管理。实验课程在中药化学中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满分100分,包括平时成绩(60分)和期末成绩(40分)。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册书写。实验预习成绩参考学生实验前回答问题和讲解自己见解的想法以及挑选仪器情况;实验操作成绩参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随机提问学生思考题回答情况;实验结果参考学生最后的实验成果给分;实验报告册成绩参考学生的实验流程图、思考题、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建议给分,学习心得和建议为主要给分点。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一般都是按照老师讲的注意事项和课本上的知识点书写,老师要鼓励学生要有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激发学生的潜能力,使其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不要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6]。通过批改报告册发现部分学生的见解是非常有创意性、实用性,对于老师也是非常受用的。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操作题目,笔试成绩是考查学生这一学期所学的实验相关的全部知识点包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如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每一步的思考题,实验注意事项及其原因,实验结果及其相关知识点。实验操作采取抽签制,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实验操作,在所有仪器中挑选自己所需的仪器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需要加强的,对实验结果不好的学生采取实验回炉的方法加强操作练习。实验考核方法还有一种加分制,对每次主动积极参加实验开放的学生给予加分,用加分制来对实验开放进行鼓励。这种实验考核方法的实行,使得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验课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更多地促进学生参加实验开放,学习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总之,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既丰富了实验课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树立了学生的实践观念,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增强就业能力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学校中药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教师在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和归纳经典的方法与知识。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更好地培养中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2]夏根水.浅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风,(24):1.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八

随着21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化学在很多的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现今的社会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的存在化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化学的存在。人们也渐渐地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学习表面的知识,本文围绕的对象是中等职生学校,这对该类学校的化学教学进行介绍,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培养。

中等职生学校;化学;学习思维。

在不同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学习思维可以说存在着很大的多变因素存在。因此当中职学校设计化学教材的实验过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课程的教学相互融合起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早日达到学习的目标。

(一)由于很多学生在中考中考试没成功,而且这些学生占据着多数,从而这些学生经历过了重重的打击之后,个人的控制能力以及个人的意识能力都已经基本产生轮廓,该群体的主要年龄集中在16岁到18岁之间,这个过程是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时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以及因果逻辑思维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运行方式可以采用运算的方式行为,而且还能够开始尝试运用形式运算思维,同时对事物进行分析能够按照学生本人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要深入地掌握知识,可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十分地有效。中职学生的思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的方面,主要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学生的一些经历,比如情感,此外还和学生的个性有关,所以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提高不能盲目,应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学生的性情的不同,从而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化学学科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处于中职教学的时期,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已经完全摆脱了辅助的教材,而且在程序方面以及策略方面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操作从而获得相关的化学的规律以及化学的一些概念性的介绍。而且还要掌握思维的变化,思维发生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这可以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实现过程。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掌握住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有用的学习思维方式。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发现。处于中职阶段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的时候拥有是的适当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掌握是很重要的。

(一)将教与学进行相互地结合,这十分有利于化学实验的掌握,而且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的核心不可以全部是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因为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而且所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多,甚至可能会教师所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要结合教与学,教师进行教授,学生进行学习,然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着学生近期的状况设定的,而不是根据最新的状态,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动态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虽然教师会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然而这样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理力量,一切应该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重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规划,使学生可以迅速融入到这个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地活跃起来,如此才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化学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的教材的理论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同时化学实验的作用是学习辅助作用。

(二)思维训练的途径思维训练的途径。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己动手的能力,通过亲自动手从而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根据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变化以及神奇的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边做实验,一边进行实验原理的介绍,这样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十分有效的,在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使得问题由复杂实现简单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关于中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视化学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而且还介绍了关于中职学校中教师对待化学的观点,正确地看待化学实验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验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1]江世兵。中专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实验设计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xx,03(12):42—44。

[2]易小蓉。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xx(21):173—173。

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篇十九

化学教师要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认真剖析,并适当进行扩展和补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扩展化学实验的内容,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重视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分析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取得更大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适时适度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不适宜由教师现场为学生展示,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逼真、声光影相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实验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此外,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放慢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清楚实验中的各种反应情况,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化学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在身边就可以发现许多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将许多化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印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强化课堂互动,营造良好、宽松、活跃的化学实验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分析和总结。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轻松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励和诊断的作用,多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不能仅评价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评价。要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来,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此外,化学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还要发挥学生自身评价的作用,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在自我反思、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和科学素养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六、结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新化学实验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真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204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