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政治读后感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0:18:08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1-07 10:18:08     小编:雁落霞

读后感是一种对阅读过程的反思和思考,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写读后感时,要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但也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下面是一些读者朋友们写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启发。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一

近来,我读了《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论》的第二章关于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现在就个人权力的优先性来谈谈我的感想。

针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与“自由”的矛盾,诺齐克提出他的个人权力思想,个人权利思想贯穿于他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也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文章就其理论中最弱意义上的'国家,道德边际约束,资格理论和个人天赋等方面探讨了诺齐克的这一思想。

在诺齐克的整个论述中,关键的概念就是“最弱意义的国家”,这也就是诺齐克所提倡和赞成的国家。诺齐克首先用这种国家来反对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这种最弱意义的国家处在他们的攻击之外——即处在国家侵犯个人的权利的攻击之外。该书对个人要说的是,你有权尊重你公民的权力是国家的天然义务。对个人的权力是保护,还是侵犯,是衡量国家及其行为正当与否的最高道德标准,同时也对国家及其行为构成道德约束。当然这种约束是消极意义上的约束,诺齐克称之为道德的“边际约束”,及权利保护不是国家的母的,但却是在一旁永远对国家起监督作用的道德标准。在诺齐克这样的个人主义者看来,个人的权利优先于国家的权力。国家只能作用于属于个人权利之外的活动空间,而不是个人享受国家权力之外的活动空间;是个人的权力决定国家的性质,合法权及其职能,而不是国家的性质。合法性和职能决定个人享受多少权利。按照这一标准,任何侵犯个人权利的国家行为都是不正当,非正义的。

在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中,在国家的作用与个人的权力之间,个人权利居于更为优先,更为根本的地位。是个人的权力的权利和自由决定国家的性质和职能,而不是国家自身的需要,决定公民个人享受与否或享受多少权利和自由。既然国家是由人格上平等的个人构成的。国家在所有的个人之间就必须保持中立,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去强行剥夺另一部分人,哪怕其动机是善意的也不行。任何利益和福利的转让只能基于自愿的原则,否则最善意的动机将导致最卑鄙的恶行。所以,个人权利和自由是诺齐克的政治哲学全部出发点,也是其国家学说的核心。

然而有关善、理想、目标、生活意义问题,是诺齐克在乌托邦编中讨论的。

他认为,人们追求的美好社会的诸条件,放在一起是经常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地、也不可能连续地实现所有社会和政治的善,这正是人类状况中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既然不可能有一个符合所有人愿望的最完善、最圆满的世界,那就不妨设想所有可能世界中的最好世界。这样,我们就将达到一个稳定世界的一般条件——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得到他的边际贡献。

读完这一章,不仅了解了关于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三者的性质、区别,更看到了诺齐克的一些观点,尤其是个人主义与个人权利,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我看来,这种过分重视个人权力,以致疏忽集体合作,弱化国家权力与职能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过于偏激。我认为应该使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共存发展,达到和谐,毕竟个人是国家的一部分。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二

北宋的政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国家政治逐渐走向稳定与繁荣的时期。在北宋政治的课堂上,我收获颇丰,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北宋政治的特点与价值,下面是我对北宋政治的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在北宋政治的课堂上,我了解到北宋政府的运行机制以及它与民众的紧密联系。北宋政府以朝廷为中心,统筹全国政务。政务繁重,然而,通过完善的体制和人才选拔制度,北宋政府能够高效地运作。同时,北宋政府重视与民众的互动,通过设立谏议机构和开展调查民意等措施,积极倾听民意,进行政策调整,使政策更加贴近民众需求。这种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关系,使北宋政治更加稳定,也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北宋政治课堂还让我了解到了北宋政府的廉政建设。北宋政府注重反腐倡廉,通过建立严格的监察机构,加强官员的廉政教育和考核,确保官员廉洁奉公,不为私利所动。这种廉政建设,为北宋政府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北宋政府倡导的廉洁政风,也为后世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引领国家政治的走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北宋政治课堂让我深刻认识到北宋政府的文化助力。北宋政府注重文化建设,弘扬儒学思想,推崇文人官僚,为国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北宋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培养出一大批文官精英,他们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素养使得北宋政权更加稳固。同时,北宋也注重教育普及,提倡文化进步,使得社会文化风气更加开放,人才辈出。北宋政权的文化助力,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后,北宋政治课堂还让我深入了解到北宋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的睿智和胸怀。北宋政权尊重外国使节,积极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对外婚姻、均输法和和议等方式,北宋政府巩固了国家边疆的稳定,使北宋政治更加安全和强大。北宋政府的对外交往策略体现了博大胸怀和睿智的国家治理理念,也为后世政治外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综上所述,通过北宋政治的课堂学习,我对北宋政治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北宋政府高效运作、重视民众联系、注重廉政建设和文化助力,以及睿智和胸怀的对外交往,都为北宋政治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北宋政治的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后人不断汲取和思考,为现代政治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三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政治研究第一应考虑何者是最优良的政体。如果没有外因的妨碍,则最切合于理想的政体要具备并发展哪些要素。

第一,政治学术应该考虑到不同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政体。

第二,政治学术还应该考虑,在某种假设的情况下,应以哪种政体为相宜。第四,政治学术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可见,政治学以寻找一种理想的政体为根本要务,而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则在于现存政治生活的不理想状态。按萨拜因的说法,“政治哲学著作的大量问世,是社会本身正在经历艰难困苦时期的确实征兆。”

另一方面,我们对现存政治问题的解决只是相对的,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政治学规范研究正是在对人类政治生活困境最深层反思的基础上,对现存的政治实践与制度做出批判性的评价,给未来政治生活提供导向性知识,以批判现实、改造社会。而且,只要政治生活是不完美的,这种反思性活动就会持续下去。所以,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活,面对充满难题的政治现实,规范性理论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社会政治的发展。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没有规范理论的指引,政治学研究就会失去方向,人类的政治生活也必然混乱无序。

任何一门学科,不仅要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也不能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说,理论建设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政治学也不例外,它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主、国家、人权、公共权力、制度等抽象概念的探讨和界定,离不开对具体政治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离不开对中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理解、阐述和评价,离不开对政治事务、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揭示。从我国政治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政治学理论落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当前的政治生活缺乏解释力,特别是缺乏本土化的政治理论。因而,我国当前急需构建一套能够科学解释现实政治生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规律、预测政治发展前景的政治理论。这一套理论体系的构建当然是实证方法无法企及的,需要依赖政治学规范方法的运用。

大多学者都是从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角度,来说明规范方法的重要性。彼得文奇从社会科学的特点出发论证了社会科学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他声称社会科学内在地就是一种哲学事业,需要一种在逻辑上不同于自然科学提供的那种解释的概念体系。伊赛亚伯林基于价值多元主义来阐述政治哲学的功能和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人们赞成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不可简化的差异,没有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可以容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任何这些体系将优先考虑某些价值,并放弃或重新阐释其他价值。哲学的任务就是阐明并评估这些不同的模式。既然承认价值多元化、承认不可调和的道德分歧,就要承认政治哲学的存在。有的学者从政治哲学功用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哲学合理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正当生活的范式。二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辨别的指引。三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认知政治的知识体系。”

首先,一些现代政治学的方法很早就在政治学研究中得到运用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开始运用类似今天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如柏拉图致力于寻求社会与政治的统一,其代表作《理想国》就是通过揭示自然的永恒法则,来探讨理想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而随后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100多个雅典城邦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典型的政治社会学的结论,即各个城邦在组织形式、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方面的不同,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尽管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无意识的,但这一方法对后世政治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作为科学方法重要代表之一的结构功能分析,事实上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萌芽了。如柏拉图为了回答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等一系列问题,他提出了分工理论和劳动专业化理论。他认为,“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真实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他主张人的需要是多面性的,而每个人天生的才能却是单一的。因此,他主张人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分工。而分工的必然结果就是结成人群或者社会。这样一种社会,要保证它的稳定和发展,必须满足三种功能:一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二是要有人保卫,三是要进行管理。这样的一种社会团体就是国家。可见,柏拉图已经开始从结构与功能两个维度来研究理想的国家状态。

其次,政治学研究很早就开始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在古希腊,政治学的研究就开始与数学等自然科学相结合。如柏拉图,他的理论与当时希腊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的理想国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即在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时,不是去论述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去发现最理想的国家,去发现所有理想的国家所具有的实质性的和典型性的东西,即普遍的社会原则。应该说,这是数学方法与政治学的最早结合,这种结合使得柏拉图成为了“坚信可以将数学———几何学方法用于政治分析的斯宾诺莎和霍布斯的古代先驱”。到了近代,政治学研究一直致力于科学化努力,思想家们纷纷将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的研究,其间,最杰出的代表是霍布斯。整个17世纪,“所有学科都让几何学给迷住了,霍布斯的哲学也不例外。从哲学观上讲,霍布斯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只承认物质的机械运动,并且试图用普遍的机械运动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在政治学研究中,他特别强调数学和力学方法,尤其是几何学的应用,并主张将这些方法套用到政治现象分析中来。

这些方法的运用典型就是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从总体上说,这部著作是”建立在心理学上的,而其方法则是演绎法”他认为,人的运动有两类,一是与生俱来的终生不止的生命运动,即生物的本能运动;另一种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物的自觉运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天生是自我保存的,这种自我保存,反映在人的运动方面,就是人天生要求促进生命运动,嫌恶阻碍生命运动。因此,他认为,人们欲望和嫌恶的根源就在于促进和阻碍生命运动。而人性中能够促进生命运动的东西,就是善;人性中会阻碍生命运动的东西,就是恶;其中,在所有的恶中,“首先作为全人类共有的普遍倾向提出来的便是,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因此,他得出结论说,人类第一个共同的本性就是争夺权力,而且永无止境。而要避免这种状态,他在政治上开出的药方就是,建立至高无上的主权国家,即他的“利维坦”。

而与霍布斯同同时代的配第,则独创性地应用算术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在《政治算术》这部著作中,他力图通过对大量统计材料的分析,从经济现象的表面深入到经济现象的内部。其根本宗旨就是重实证,反对主观想象。如配第自己所说“,和只使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词汇以及单纯作思维的论证相反,我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作为我很久以来就想建立的政治算术的一个范例,)即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表达我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能诉诸人们的感官的论证和考察在性质上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他认为,不能诉诸人们感官、在性质上没有可见的根据的东西是不能触摸的,当然无法加以论证,而在经济现象中,能够加以论证的东西,就是那些能够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加以计算和衡量的客观的经济事实。

在他看来,凡是能够用重量和尺度加以衡量的东西,也就是实在的东西;因此,经过数字、重量和尺度计算及衡量的经济现象,也就是经过了实验论证。他指出“,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它们构成我下面立论的基础)来表示的展望和论旨,都是真实的,即使不真实,也不会有明显的错误”因此,在该书中,他运用了很多数字来比较英、荷、法三个国家的国力。如他根据一定年数乘年租额来推论出地价,从房租推论出房屋价值,由工资推算人口价值,再根据人口数和盈余收益来推论国家的财富,总之,他的理论就是要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说话,正因如此,马克思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再次,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其方法逐渐走向经验化和科学化随着政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其具体研究方法也不断发生变革,其基本趋势就是逐渐走向经验化和科学化。我们知道,首先是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归纳来研究现实的政治制度的方法,这种方法成为后来经验分析的先导。在经过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后,马基雅维利继承了经验分析的方法,并更加注重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追求科学研究方法的努力,到近代形成为哲学意义上的实证主义,出现了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建立,在深刻批判形而上学的内在本质的同时,也为我们开创了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应该说,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科学主张,与政治学研究中自古有之的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崇拜密切相关。一方面,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每一次进步或者发展,都带来了人类对政治本质的新认识和对政治规律的新的把握;同时,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情结,发展到近代,随着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激发了人们更加强烈的对自然科学的崇拜热情,这种热情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相结合,形成了惟科学至尊的科学主义。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的方法论蓝本尽管使哲学发展成为一门没有认识特权的专业学科,但另一方面,它也培植起一种科学主义,从而不仅把对哲学思想的表述提高到一个更加严格的分析高度,而且也树立起许多惊人的科学理想不管是像物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这样的学科,还是像行为主义这样的方法论”。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四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五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读后感·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六

王安石(1021—1086)中国宋代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提出和坚持“权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抑郁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王安石与王安石家族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家族临川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派,临川王氏祖先为王安石的曾祖王明。王明以子贵赠尚书员外郎。其长子王用之,卫尉寺丞;次子王观之,尚书主客郎中,赠太常少卿。临川王氏先世衰徽无闻,至王观之、王用之兄弟,始起家为吏,再到王用之子孙辈开始兴盛,王用之娶妻谢氏,封永安县君,生有五子,其中长子王益和五子王孟最像父亲。王孟官楚州司理参军,其子沆,官荆南府建宁县令。王益,祥符八年(10)进士,历任建安主薄、临江军判,知新淦、新繁县,天圣时以殿中丞知韶州,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

临川王氏传到王益的儿子辈时,家族臻于极盛。王益娶妻徐氏、吴氏,生有七子: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其中王安仁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江淮间,其门下成器者甚众,后以进士下科补宜州司户,终官于监江宁盐院,著有文集15卷。王安国,熙宁初以材引召试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后历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著作郎、大理寺丞,屡以新法力谏,后为吕惠卿所诬陷,卒年47岁,有文集60卷。王安礼,嘉佑六年(1061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润州、湖州,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后升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左丞,终知太原府。王安礼为人刚直宽谅,多次以直谏闻名。当年苏轼下狱,情势危急,无人敢救,独王安礼从容上谏守神宗,使苏轼得以减轻处罚。后因得罪权贵而见黜不得重用。绍圣二年去世,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宋史》68卷有传。

在王益七子中,最优秀的当属王安石。王安石之后,临川王氏也随变法失败而日益衰落。王安石娶妻吴氏,封越国夫人,生二子:长子王雱,为人聪敏过人,有才学,未及冠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天章阁侍制。王安石变法,王雱实导之。但其人慓悍阴刻,无所顾忌,为政尚严酷,年33岁去世,特赠左谏议大夫,《宋史》有传。次子王旁(滂),初以父官荫江宁府粮料院勾当,累官奉议郎秘书省正字。王雱无嗣,王旁则有一子王桐,官承事郎龙图阁直学士,累赠特进。王桐之子王珏,初因王安石追封舒王,恩授承事郎,绍兴二年起家盐官县丞,历两浙湖南提举常平茶盐,兴利除弊,迁湖北夔州转运判官,有政声。终官太府少卿,卒于苏州宝华山。王珏有子王宜之,是为王安石玄孙,其后不详。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七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北宋的政治课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对北宋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课程上,我了解到北宋是一个以王朝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国家的统治者是皇帝,皇帝统治着全国的政权。然而,北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实行了一个相对开明的统治制度,让百姓们也能参与政治决策。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使我领悟到,北宋的政治体制在当时是相对先进的。这种相对开明的制度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了解了北宋政治制度的背景之后,课程进一步讲解了国家的行政结构。我了解到北宋的政府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中央是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机构,由皇帝和宰相等高级官员组成。地方政府则是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这种行政结构的分权确保了政府决策的公正和合理性。这也让我领悟到,一个良好的政治体系需要有有效的权力分配和制衡机制,并计划分权,才能确保政府的决策公正和有效。

另外,北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科举制度的实行。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在课堂上,我进一步了解了科举制度的细节和实施过程。我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实行让人们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无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有机会得到官员的职位。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来说,这种公正的选拔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我们讨论了科举制度对社会带来的不公平和腐败问题。由于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去提高自己的分数,甚至通过贿赂官员等不正当手段来取得好成绩。这就导致了许多有能力的人被排除在官场之外,只有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才能够获得高官职位。这让我认识到,一个制度的公正性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否则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北宋的政治制度追求国家和谐发展,注重人民的福祉。北宋政府通过改革和稳定政策,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在课堂上,我们讨论了北宋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措施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增强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改革和措施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总之,通过参加北宋政治课程,我对北宋的政治制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北宋的政治制度相对开明,注重科举制度的实行,追求国家和谐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这让我领悟到,一个良好的政治体系需要有有效的权力分配和制衡机制,并注重人民的福祉。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八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本站小编来看看《政治学》读后感吧!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时期,政治、教育和道德伦理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考虑,它们共同构成整体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并一同致力于追寻理想社会与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第三卷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作为政治基础的公民的自然本性,从而确立其政治哲学的基础,到达第一个思想顶点。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第七卷一开始即进入第二个思想顶点,论述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城邦即城邦幸福紧紧关联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体现。“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作者对政体的定义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种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一人统治 少数人统治 多数人统治。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 政体 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 平民政体 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尽管作者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哪个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是怎么坚持“中庸”原则。

作者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理想城邦的建设还离不开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

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置,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罗德·拉斯韦尔。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他是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在西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美国人称其为研究领域的达芬奇。拉斯韦尔1920xx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 最先向美

国学

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由于拉斯韦尔研究范围的广泛,所以他和以往的政治学者不同,他的著作中综合了很多不同学科的不同观点,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并将这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治学,进而将政治学研究真正地转向到“人”的研究。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创作于1936年,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开篇著作。就如此书的题目,本书主要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谁得到什么?何时、如何得到?来进行论述的。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要说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就像他开篇说的:“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政治学的任务在于阐明情况,而政治哲学则要为政治选择提供辩诉。本书仅限于进行政治分析,阐明情况,而不提出任何选择意见。” 本书分四篇共十章:第一篇:精英;第二篇:方法;第三篇:结果;第四篇:概论。也就是对who,what,when,how,即政治学的研究客体、行为、时间以及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第一章“精英”,阐明了拉斯韦尔所主张的新的研究方法,可以理解为全书的导言。所谓权势人物,“就是在可以取得的价值中获得最多的那些人”。拉斯韦尔将他们称之为“精英”。所谓价值,他把尊重、安全、收入等作为有代表性的但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他认为,没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作为衡量权势和权势人物的有用尺度,譬如获得尊重愈多的人往往愈少安全。他充分地注意到政治学的最新发展动向是采用传统研究中没有包括的一些研究方法,主张政治学家应该不仅指望的助于历史学家、法学家和哲学家得到帮助,而应该与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等有更密切的接触。拉斯韦尔还主张,政治学的任务在于进行政治分析,阐明情况,而不是为政治选择提供辩护。他相信,“权势和权势人物”能够作为政治学进行分析的一个统一的参照系统。

第2至5章构成第二篇“方法”,在这四章里,拉斯韦尔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分别具体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等方法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拉斯韦尔认为,这些方法是精英为达到自己的特定目标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无论处于支配地位的精英还是反对派精英,都要运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这些方法,而精英集团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地操纵环境。

第6至9章第三篇“结果”,各用一章分析了各种精英人物在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精英之间价值(尊重、安全、收入等)如何分配,并根据这些特点对精英人物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社会变化的重大政治意义,就在于直接影响各种价值在不同类型的精英之间分配的结果。作者承认,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对社会成员的精神控制不仅体现在一般的教育活动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篇说道的各方面对权势人物的影响和对政治的影响外,作为一般的民众(群众)也是政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整个政治环境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在第三篇中描写的“人格”这一章,其中着重探讨以林肯为典型代表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作者在在对林肯的分析中,他充分地运用了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首先他肯定了林肯人格中的优势特征,“林肯在他的公开声明和官方行动中态度坚定,同时也显露出能够调整他的战术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情况相适应的一种机动灵活的能力。他一直保持着对局势的强有力的然而又不是盛气凌人的控制。”也分析了其性格中的弱点,“林肯经受着失眠症、自卑感、负担过重、悲观情绪等各种折磨。有时候总统曾想要自杀。”也强调了林肯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抑制”,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与林肯的公开形象分不开的是他的文雅温和的性格。在一切地方和在他的同事们中间,他的仁慈宽厚是尽人皆知的。”另外又导致了“他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方面怎样毫无办法,他对他的苛刻的妻子怎样过分放任。对这种温和性格的真正量度在于即使碰到挑衅他还是继续如此。林肯听任自己大发雷霆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但是“有一次一个想要强迫总统同意他的要求的军官用轻蔑的态度说:‘我看你已经打定主意不公平对待我了!’林肯的面部在痛苦中抽搐起来,据说他当时就抓住这个军官的领口并毫不客气地把这个人撵出房间。”最后作者把林肯归入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作者把林肯的人格归因于他早年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的人生经历中的坎坷。的确,我们都知道,林肯的人生是坎坷的:他出生贫寒,9岁时母亲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24岁时他与人合伙做生意,却经营不善而倒闭,并因此负了20xx年的债;25岁时他的初恋安妮因病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此后经常出现情绪抑郁;32岁时他与玛丽.托德小姐结婚,婚后时因妻子脾气暴躁而经常有家不归;35他时开始竞选公职,几乎输掉了每次的重大竞选;52岁时他当选美国总统,结果南北战争很快爆发,北军在人员、军备上都优于南军,却在战场中一再失手,本来计划打两年的内战整整打了四年。这些都令林肯饱受煎熬。在人格的形成中,首先作者认为,“林肯对广大公众的赞赏是抱有强烈渴望的”。 作者又说“林肯人格的大部分是为了反对过分要求广大公众赞赏的热望而构筑起来的一道防线。”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抑制部分。作者认为这种人格部分的形成在童年甚至婴儿时期的事件就已经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用举例说,“林肯就是因为他的谨小慎微和忠厚老实而出名的。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破坏倾向很少爆发出来成为外在的表现,我们只知道林肯对希尔兹的极端施虐狂式的攻击”这就构成了林肯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

从作者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个实在的政治家的个人的人格。拉斯韦尔主张,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影响人格类型之成功与失败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并以林肯为例,分析了人格形成的条件和环境。他认为,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形势下,不同类型的人格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是不相同的,并具体地分析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格。

何得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意识到政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谈谈就能明白的,也不是几句概括的话就能说清楚的。政治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科学。读了这本书后,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政治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他一切的共同体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 家和君主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是不一样的。

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在第三卷的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公民的定义。“凡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就是该城邦的公民。这就是说,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公民。紧接着,开始讨论善良之人的德性与良好公民的德行是否相同。结论是:“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应具有的德行,也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将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两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亚氏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于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城邦的权力归属问题。他认为,由多数人掌权是合乎公道的。

接着自然地转为各种政体的问题。当城邦中德性较高的人越来越多后,君主制开始逐渐被共和制和寡头制取代。但是平民政体,是众人德性堕落的结果。民众决断一切是永远和野心家的煽动与僭主的谋权分不开的。在亚氏看来,共和政体和贵族政体,都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某种混合,区别在于前者倾向平民而后者倾向寡头。最优良的城邦,在亚氏看来,是中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从整体上占有着巨大的财富,个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贫穷,所以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而且 中产阶级讲求平等,注重德性,能够更容易做到“中庸”的美德。

在第五卷,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在最后的七八两卷,亚氏从新回到了对于理想城邦的讨论。最优秀的政体就要有最值得选取的生活。对于幸福的人,幸福的城邦的讨论。以及对于土地分配,共餐制,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音乐、文学等等具有柏拉图式理想观的讨论。这也说明亚氏的思想终究在某些方面被其师柏拉图深深的影响。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创始者,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政治学》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有关城邦,政体,法制等政治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此后的政治家和学者。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九

八仙过海,鹬蚌相争(),百尺竿头()。

2、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说说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

3、根据学生所说板书课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绩,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着力集中,品读主体。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应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

1、自由朗读,圈画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并显示三者关系)。

2、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朗读体会。

4、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你打算怎样告诫它呢!

(有了体验随后再指导学生练读故事自然水到渠成。)。

三、参照对比,探究寓意。

1、组织小组讨论,随机总结名言,齐读加深感受。

师: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a.“恍然大悟”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自己也象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没有想到……。

明白了自己想到攻打楚国的事,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王还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

b.读到这里,老师还想知道,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呢?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

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如果少年真那样做的话吴王可能就回杀了他。

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

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这样,少年就可以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所以说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对呀,少年选择了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2、出示有关福祸联系的警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再读探究,感受智慧。

1、在这里围绕少年身上哪些闪光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阅读课文2——8自然节,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做到有理有据。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以读促悟,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真正“动”起来。

2、激趣:想不想当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权倾天下”的大王呢?

学生一定兴趣盎然,此时友情提醒大家:注意人物的身份、谈吐;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

3、指导分角色朗读,配上古筝曲,同学们应该会读的有生有色。

五、创设复述、升华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只有入境才能情真一切。)。

情境一:模拟吴王早朝,面对众臣解释与少年的这段趣事,奖励少年,学生一定会说的百花绽放,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情境二:生活中也有许多当代吴王,比如小明同学每天不问学习,只顾沉迷于网络游戏,怎样规劝他既内化了寓意,学以致用,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说服别人的口语交际训练。

六、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本着新课标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无限延伸课堂,加强实践性的宗旨与大阅读的精神,布置以下作业:

1、排演课本剧《螳螂捕蝉》,评选优秀导演、演员。

2、收集寓言故事,在班级举行一次寓言故事赏析会。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

第一段: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北宋王朝的政治制度变迁非常剧烈,却始终能够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它拥有优秀的政治心得和管理经验。

第二段:北宋王朝的政治变革在不断进行,但是对于它的战略和态度却是非常明确的,即力求稳定,尤其是在官员选拔和审查制度上,北宋时期的制度非常严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全新的,大大改变了以往朝代的使用刑法来选拔官员的方式,让才能和能力成为了成为贡献的决定性因素,促进了全社会的发展。

第三段:宋朝在经济上的成功,与其良好的政治体制密不可分。宋朝采用的是“开国世家”的招商引资制度,给予了地方权力,采用简洁财务记录制度,推进了科技和经济发展,使得宋朝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第四段:在文化方面,北宋兴起了小说、词曲等文学形式,对中国古典文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北宋时期富有哲理内涵的一些名言更是渗透到了人民的生活中,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了更新和提升。

第五段:总之,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成功的经验和心得对于未来各个朝代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虽然北宋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页,但它的历史价值却是永存的,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一个优秀的政治体制,能够引领整个国家的发展,让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也是其他国家可以借鉴,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稳定的国家。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一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二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

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

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八功德水。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跋黄鲁直画。

江南黄鹌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白沟行。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

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

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

吾何为而喜。恶者自恶,

吾何为而怒。去自去耳,

吾何阙而追。来自来耳,

吾何妨而拒。吾岂厌喧而求静,

吾岂好丹而非素。汝谓松死吾无依邪,

吾方舍阴而坐露。

白鸥。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三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视频、品尝、舞蹈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品尝、舞蹈、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老乡热情好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朗读、观看录像、导游、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更加喜爱葡萄沟这个地方,让课堂活起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老师要领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玩一玩,猜猜是哪?(葡萄沟),板书:小手动起来,跟我一起写,听说呀这是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下面,我们亲自到那去看看,看看谁在那玩得痛快,收获的最大。好吗?下面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生词情况。

1,学生自由读文。

2、师:葡萄沟在哪?结合课件了解葡萄沟的具体位置,介绍一下新疆。

3、课前老师让你们预习了生字,现在我要检查一下,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生字组词读,齐读,生词开火车读,多音字指名读。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四

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的历史结果。

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通过学习北宋,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导入新课。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二、讲授新课。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1)学生讲故事:黄袍加身,陈桥兵变。(2)北宋建立的概况。(时间、建立者、都城)(3)教师出示地图,明确宋朝的统一范围。

让学生明确北宋不是统一全国的政权,只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这时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a、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

b、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c、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的影响。

1、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3、重文轻武的后果。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课堂延伸。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请结合图片讲讲你的收获吧。

北宋高度集权的利弊:(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地方官吏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与搜刮;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

四、作业: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前因后果。

1、(ppt出示课文1节)。

(1)指名朗读,思考:

从这句话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指导有感情的读。

(2)如果吴王是个理智的、开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3)可事实上吴王是怎么说的?(出示相关句子)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2、结果怎样呢?(出示课文12节)指名读。

现在请同学们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对照起来看:你有怎样的疑问呢?

三、研讨故事的经过。

1、请同学们自由学习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少年劝说究竟妙在何处,他说了那些话?可以圈圈画画,并简单地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出示图文,指导学生观察。

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学再来读,师生评析。

(2)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会蝉的心情。

“螳螂”:“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3)现在,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有意思在哪里?

(5)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地图,如果你是吴王,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地图,会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与故事结合起来体会其中的道理。ppt出示。

这两个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ppt出示)。

四、合作探究。

2、“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类似的现象吗?

五、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ppt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六、布置拓展小练笔。

(ppt出示练习)。

1、我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2、我会演节目: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利用课余时间我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吧,相信你一定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北宋的政治读后感篇十六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此外,本课也是教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一课。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藩镇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但这也带来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为后来的统治危机埋下祸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后面几课的教学将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单元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因此,根据该特点及本课课标内容,在设计时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及有关史料,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通过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解读,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线。

但由于初一学生还未建构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结构,再加上政治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其内容也比较枯燥;对政治制度的理解相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由于学生对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兴趣度也比较高,设计时,通过对这些历史故事的再现,增进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多渠道地感悟历史。

另外,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对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重文轻武的利弊影响这一主线时,主要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等基本史学素养和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历史学习服务。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交代了北宋的建立和统一,这里表述比较简洁,学生容易忽视其重要性。但这一内容又是不可缺少的,教材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完整性作一个交代,更是为后面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作一个铺垫。赵匡胤正是因为自己手握兵权而当上皇帝,所以他特别忌讳、害怕大将们手握重兵,这样才有削夺大将兵权的一系列措施;他也正是因为经历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更清晰地看到了地方官员权力过大、武将当权带来的分裂割据的后果,所以才用文官充任地方官,拆分地方官的职权,并进一步抑制武将的地位,提升文官的地位。然后教材分别从控制兵权、分散和削弱相权、分散和削弱县长官的权力三个方面叙述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学生在对这些措施及其影响的理解上有难度。

(一)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教学。

在历经五代十国的动荡后,使宋太祖深深认识到只有加强中央集权,才能对国家政权进行更加有效地控制。为此,他采取了包括杯酒释兵权在内的各项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单纯的讲解显得有些苍白,所以就有了史料的引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和概括来理清思路,了解究竟何为中央集权的强化。具体思路如下:通过引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赵普和宋太祖的一段对话材料,让学生概括: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和赵普提出的解决方案分别是什么?得出答案: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然后请学生先看书后小组讨论,并结合课本第29-30页内容,用一张示意图具体画出该解决方案。最后概括:以上种.种,削弱地方权利,把权利收集到中央的做法,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此皇权大大加强。这样,看似复杂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材料中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句话加以引领,并由此展开探究,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对中央集权强化内涵的理解,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通过简单的词语解释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通判和转运使的补充解读,使学生深入了解宋代中央和地方制度,并以此来认识宋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这看似由微观到宏观的教学,实则是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的精心设计。此外,为了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好重文轻武政策后,也不忘适时补充:北宋的重文轻武它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采取中央集权措施的必然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学生对中央集权制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回顾本框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始终基于证据意识这一素养出发,引用了大量史料,这虽然对知识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七年级学生而言,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些故事可能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讲到通判这一官职时,不妨从学生熟悉的《水浒传》中关于通判黄文炳和宋江之间的一段故事入手,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该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关于重文政策对中国文官制度影响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同样通过引用史料的方式进行解读。首先结合《宋史·文苑传》序中的一段材料,通过对“艺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来理解宋初所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把权利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另外,通过对“宋之尚文”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宋代在制度创设方面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规范科举制度、选拔文官等种.种表现。并结合“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作其即位,弥文日增。”的理解,知道后继皇帝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臣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另外,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对当时及其后来的中国士大夫地位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一直影响到至今。所以对重文政策的教学必须要站在它对后世长期影响的大历史观角度去理解。基于此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对《退将诗》的诵读,首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武将的感慨,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重文政策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对书本图片的深入解读,从科举制这一层面更为详细的介绍北宋的重文政策对中国文官制度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学生理解时更加轻松和自然。当然,如果能加入对后期一些宋词的诵读和欣赏,可能在理解上会更加形象和生动一些,也会更有利于对学生人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最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央集权措施和重文轻武政策的理解,引用了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在《宋史十讲》中的一段话加以概括,总结说明,宋太祖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当时北宋政权的巩固以及宋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两宋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一直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巧用教材插图,充分挖掘资源。

(一)人物图片的比较与运用。

在讲到宋代建立者赵匡胤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重文轻武”政策的教学埋下伏笔,教学设计时把宋太祖的画像和唐太宗的画像放在一起加以对照,设问:从线条勾画等角度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其实从古至今关于宋太祖的画像有很多,但我们的教科书中却偏偏选用了这幅画像,这对宋太祖的形象刻画有何用意?学生比较后发现,唐太宗像是站立式的,人物线条勾画以直线为主,显得更加刚毅。而宋太祖画像是坐着的,显得更加儒雅;人物线条勾画更加柔和,形象敦厚,这和武将出身的他感觉有所不同。通过引导,慢慢发现:究其原因可能是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因为那时起中国文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这幅宋太祖画像中作者很有可能要释放的是这一信息。这样通过把这一前一后教学资源的有效对照和利用,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历史场景图的引入与解读。

在设计宋朝“重文”政策这一内容时,引入了现有教材资源“宋人科举考试图”,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并结合课本第31页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分别从图片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加以解读,在插图的上方,皇帝在主持殿试,听取汇报,一来体现出提高科举取士的公正性,完善考试制度的严格性,以此来增强士人应举的积极性;二来也体现出皇帝对选士大权的控制,扭转了五代时期不重学问、读书人不愿入仕为官的局面,使新王朝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插图的中央场地上,坐满了应试考生,说明皇帝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考生认真答卷、虔诚交卷反映出士人在态度上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插图的下方,在考场之外,士人在热烈讨论,相互切磋,反映出当时社会浓厚的读书风气,科举制受到极大关注,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样看似枯燥的知识要点,通过对图片细节的认真解读,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也赋予了这些资源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7819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