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一本书籍后所产生的一种对书籍内容和作者思想的感受和反思。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思想精髓,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通过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读完一本书后都应该写一份读后感,这样才能真正将所读的书籍消化吸收。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元素,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读后感,或许能从中找到共鸣和感悟。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一
阅读《对陌生人的责任》(见《作文通讯·阅读》4期),写一篇读后感,字数1000以下。
二、构思之道。
读后感的第一步是研读原作,读出感想来,第二步是根据此类文体的要求写作的。读后感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一)引,即引进原作主要内容,同时要突出你想要阐发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二)议,即根据原作内容进行议论,得出一个见解来。这个见解要准确深刻,如能新颖则更佳。这可算是一个关键,若见解陈腐,则文章必然失败。为了使见解深刻、新颖,需注意作品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事件的每一个环节。
以《对陌生人的责任》为例,涉及的人物有我、女儿、邻居,事件是万圣节去邻居家索要糖果,结果是作者产生了感受,发出议论。因此本文除了人物、事件可供研究外,作者的思想也是引发我们产生感想的材料。
仔细分析,由人物产生感想,是女儿和美国邻居,至少有如下结论:1、生活在美国的女儿真幸福;2.、美国邻居对陌生人很友善。由事件产生感想,至少有如下结论:1.、女儿在爱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也会如此爱别人;2、女儿由开始的拘谨到后来越来越活泼,正是女儿性格成长的表现。至于作者议论中的思想,则非常明显。
读后感可以离开作品的中心思想,而只抓住作品的某一点延伸开去,进行议论。如从“女儿”的这一番经历,我们可以产生羡慕美国的儿童,羡慕他们能得到陌生人的爱。
(三)联,读出文章的可感处,还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书中(包括虚构作品)中的情况;可以是相同、相反的情况,或者是相关的情况。联系到中国人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相反情况;联系到那一扇“门”,可经是阻隔的,也可以是打开的,与外界沟通的,这是相关。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常见的是比较分析(含对比)、因果分析和条件分析。把中西人对待陌生的态度进行比较,再进行因果分析,则易使文章深刻。或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或看出中国人生存环境不如美国(因果),或看出是“中国人”“言而无信”,所以总提防别人(因果);或看出陌生人的爱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当代中国还不实际。
(四)结,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四、技法点拨。
1、文章开头需吸引人,不妨用如下方法:
(1)劈头一问,巧设悬念。此法于本文最宜。“夜晚,一个陌生在敲响你家的门,你将如何?”与开头总体介绍的方法相比,更有吸引力。
(2)突兀而起,石破天惊。开头作惊人之论,发前人未发之言。如“中国人最大的缺点之一是言行不一致”,这一句突如其来,使人欲罢不能,只能读下去。
(3)托物起兴,引入正题。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的爱,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值得讴歌。这样,可以在开头描写一个美好的景物,然后过渡到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爱的中心上,使文章不但具有思想力量,还有美的意象烘托。
(4)引用诗词、俗语等巧妙导入。引用诗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语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
2、结尾。结尾是根据分析部分产生的,一般由上文自然延伸。如对中、美儿童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后,自然会得出结论:或羡慕或反思,或提出建议,或抒发感情。还可以用如下方法:
(1)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子,增加文采,增加表现力。
(2)意味深长。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五、谨防失误。
1.与文学评论不同,读后感要把话题引向文章之外。紧紧地扣住原文不住,评价、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不是读后感,而是文学评论。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并以这个“实际”为中心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引述原文主要内容,一是要抓住要点,不可事无巨细,都详细写之。这就要同学们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否则,引述原作就用好几百字,这文章就没法写了。
3.读后感要脱离原作,但也不能与原作无干。有关分析,均由原作而产生,是原作中提及的。如“中国人言行不一”,这不是本文的中心,但文中提到了,可以作为“感”的内容;但如果谈“理想主义”,则与本文牛马不相及了。
六、延伸训练。
1.阅读余光中《乡愁》,写一篇读后感。提示:联系实际,可以谈反“台独”,谈海峡两岸本是同根生,统一是最好的前途,等等。
2.阅读刘亮程《向着一朵花微笑》,写一篇读后感。提示:文章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联系我们的实际,联系许多人在逆境中成长的实际,会有许多感想。
门内门外。
——读《对陌生人的责任》有感。
树人文学社杨子洲。
美国人的答案是,打开门,热情地招待来人,并给他们一些糖果,素不相识的大人孩子结下友谊,这个夜晚变得不再黑暗、寒冷,它因此被冠名为“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在乎的不是糖果多少,而是在家里的大人们给予他们的幸福与快乐。这是《对陌生人的责任》写到的。
因为中西方文化对门的理解不同。
在中国,门是抵御,保护的意思,门在防盗,门在防止意外的入侵。而在美国,门是敞开迎接,门的含义在迎客,门向所有陌生人敞开。而中国对门的理解,则可从“人心险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溯源。
午餐时偶见报纸上一文,甚有启发。
武汉一学生,大二时去美国留学,由于对美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不甚了解,担心被盗,便很夸张地装了两扇防盗门和八扇防盗窗。万圣节那一天,好几个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孩敲门,由于他没有准备糖果,几个小孩联合在一起把自制的小炮仗扔进了他家。他吓了一跳,急忙报警。事后小孩说中国人“老鼠胆子”,武汉留学生则说美国人“暴力、神经病”。
我想,中国人近乎本能的对陌生人的悲观、失望的态度已经影响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且,中国的这种对门外的陌生人警惕的传统,已经开始让中国的社会出现裂纹。人们不再相信友谊与信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被物质支配。于是,人们只有亲情可以依赖。所以,中国人应该学一学人家老外。我想,我们也应该打开门,让门内与门外沟通、交流。其实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明天。
[点评]本文的角度很新颖,从“门”入手。两种对门的的态度,取决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作者因此提出应该向外国人学习,提出美好的愿望。(指导教师苏万马)。
献出一份爱。
——读《陌生人的责任》。
树人文学社许昀璐。
偶然间望见一幅美丽的和谐的荷图,粉粉的荷,翠绿的叶,给人一种清新又淡雅的格调,一种宁静得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感觉。美丽的荷花,有绿叶相衬,相辅相成,微风中正开得烂漫。那种洒脱,那种芬芳,那种美好,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相互信任。
再看另一个花苞,紧紧的羞涩地闭着,没有展示出它那本该艳丽的容颜。那层花瓣隔开了外面的世界,使它只有顾影自怜,不愿向众人展现自己的多姿,因为它不相信陌生的世界。
“夜色漆黑一团,到处是阴森森的,我们完全被一个陌生的似乎是充满危险的世界所包围”,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作者对陌生世界的感受,多么可怕,多么危险。“那扇门一打开,屋里灿烂的灯火顿时撕开夜幕”,这是美国夫妇对陌生世界的感受多么美好,多么和谐。
但,在美国,这一定不会成为孩子们的顾虑。因为,即使是陌生人,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仿佛是天堂为孩子们打开了门。孩子们从陌生人那里得到无限的甜蜜。
这也许就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环境的差异,中国人只知道从亲友熟人中感受到温暖,却不懂得陌生人之间的钮带和感情,不懂得彼此之间的信任。
正如文中那个生活不便的盲人,在漆黑的夜中对陌生人敞开大门,招待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是多么大的信任!一个生活颇为不幸的人,也本能地懂得自己对陌生人的责任。
请记住对陌生人的责任,请对陌生人也献出一份爱吧!
[点评]本文的特色在开头,用荷花、荷叶作喻,即使开头有文采,又使道理易懂。
(指导教师苏万马)。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是我上个星期借的,当时只是瞄了一眼,然后想速战速决的看完.于是就在天安云谷图书馆楼下的麦当劳,买了一杯可乐,然后坐在那里迅速的读了100多页(将近一半)。当时读完还是多少有一点感想的,但是因为离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当时的想法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事实证明,有任何感想都应当立即马上的写下来,不然真的就忘记了。那就说说最近这2天,我把剩下的半本看完之后的感想吧!
印象最深的就俩点,一个是昨天看的,关于朋友都出版了,自己的无人问津而产生的嫉妒问题.我想我是不会出现嫉妒这个问题的,首先,因为我没有一起喜欢写作的朋友,只有自己一个人,自己监督自己.而且,有句话说的好,超过别人一点点就会产生嫉妒,超过别人一大截,就会产生羡慕,我就是那个被别人超过一大截的人,被别人甩的远远的,可望不可及。对于最近微信上收到的各种征文启事,我是着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一篇篇发稿,虽然我没有亲自看到别人投稿,但是毋庸置疑,肯定很多人已经先我一步的投了并且被发表了,而我只能是干着急,然后就继续努力的学习,打好基本功。我不怕从头开始学起,要想大厦不倒,,以后能顺风顺水的写,只能一步步扎实的打好根基,所以我连小学开始学写作文的那些最基础的知识,也不厌其烦的去学,我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点,跟写作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那就是工作,作者说的没错,如果写作还没有让你有足够的报酬,让你支付房租和购买食物,那就先找一份工作吧!毕竟是要生活的,找一份工作先把基本生活解决了,才有机会让你能更好的写作。工作不仅仅是能解决你生活的温饱问题,还能为你提供很多专业的素材,很多作家一开始并不是以写作为生的,他们在各种的工作领域中,因为专业,而写出来就很容易了,自然而然地写出来,一切都水到渠成,而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找一份能促进你写作的工作也很重要,比如说文案之类的,因为你经常接触经常研究,耳濡目染,就会逐渐的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千万不要找妨碍你写作的工作,比如一份工作,确实跟写作有关,但因你上班也是面对着写不出来头大,下班回到家就跟不想写了。这句话跟之前说的找一份跟写作有关的工作似乎有点冲突,但仔细分析,不冲突,前面说的是找一份能促进你写作的工作,比如工作中因为专业而容易获得素材,这是能促进,那么有的工作可能跟写作无任何瓜葛,但是因为时间自由,让你有很多时间去看书学习,大量输入了就会有输出,所以这也算是能促进你写作的工作,而有的工作,确确实实跟写作有直接挂钩,但如果影响了你心情,不但不能促进写作还阻碍了,那么这就不能算是一份好工作了。
哎,总而言之,看情况吧!如果这2个月写作能让我有收入,那么我就会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的去学习去写,如果暂时还没有收入的话,那也只能先好好的找一份工作了,找一份能促进写作的工作。既然已经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不管什么时间,不管年纪多大,既然喜欢,就一直坚持,总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要相信自己!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翁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爸妈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爸妈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四
罗兰·巴尔特在1973年接受采访时谈到这本写于20年前的著作,“那时我将马克思主义与萨特主义结合在一起,对我来说这两个伟大的哲学可说为知识分子的反抗奠定了基础。但是两人的思路,虽然都致力投身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或者一般来说,投身于观念和行为方式,却都从来没有投身于形式。”
这给我们指明了阅读《写作的零度》的态度,那便是,巴尔特首先并不具有和布朗肖一样的神秘主义倾向和绝对唯美主义立场,反而是遵循着存在主义式的“介入”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受益于萨特而又挑战他的书,其中的部分篇章来自于《战斗报》。而我们也绝不能先入为主地将这本书看成结构主义的典范,因为当时的他还并没有接受来自索绪尔的语言学,尽管文中时常透露出这种联系。
巴尔特总是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他为《年鉴》杂志写过稿,他为米什莱写过专著,像他之后接受采访时说,“从某种方式上讲,我从那时以来做的,就是有关写作的一种历史。问题是,在《写作的零度》那个年代,我考虑的是一种更为传统的历史,我当时对于历史并没有一种新观念。”这种朴素的历史观念被卡勒形容为“历史有用”,因为它能提供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当前时代的背景图式。
开篇那句“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源自于布龙达尔,与结构主义别无二致,巴尔特表明,历史是无法选择的,它以一种边界线的方式而存在,就像《文之悦》中所说的,“一条是正规、从众、因袭的边线(着重摹写处于典范状态下的整体语言结构,譬如由学校、规范用语、文学、文化所确立者),而另一条边线则是变幻不定,空白(可采用任何外形),它仅是其发生作用的空间而已”,这对应着《写作的零度》中所描述的“语言结构在文学之内,而风格几乎在文学之外”,两条边线画出的中间地带,就是文学生成的地方。作者从语言结构的稳固出发,以内在的躯体本能实现越界的先锋性尝试,然而最终又要在绝对的风格面前止步,“写作恰恰就是这种自由与记忆之间的妥协”。巴尔特通过勾勒出这样的历史,来点明一种不同于存在主义的知识分子责任。
作家的任务便在于理解自身的自由,并唤起他人的自由,萨特如是说。他用一种马克思式的经济决定论将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现实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时代的写作,而先锋派则表达了一种文学转向以不明晰为骄傲、憎恶被理解的异化,格雷厄姆·艾伦说“对于萨特来说,介入式的写作必须传达一种信息,一种世界的景象和对人的存在以及可能的意义的理解”。但尽管巴尔扎克和福楼拜在同一时期写作,二者采用的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的导言开篇写道,“埃贝尔在开始编写每一期《迪谢纳神父》的时候总要用一些见鬼!和妈的!字眼。这类粗俗字眼并不意指着什么,但却指示着什么。”这种语言外之物便是超越意指内容的隐含,这些是纯粹的形式装饰,但却形成了一种厚质,巴尔特也是以此作为反驳,即革命也可以投身于形式,正是作者在当下所作的选择,因而“既是历史又是人们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
于是巴尔特设想了为形式梳理一条路线,它不是朗松主义的文学作品序列,而是在转折中的断裂,只有这样才可能作为写作的历史。正如他在《文本的产生》中所说的,“应该是写作,而不是写出,二者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巴尔特这样一种意义上为“写作”赋予了转瞬即逝的特性,作家应该关注写作本身,而不是时代所凝结的作品,投身于“形式”就是与这种文学史的体制对抗,与语言结构的历史搏斗,这就是巴特想说的写作的责任,也就是处于一种零度和中性之中,而昂加尔也在现实意义上确证了这一点,巴尔特夹在“萨特动员作家参与倒社会活动的号召,与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的完全麻痹之间”。
这便是作家面临的两难困境,或者说语言的伦理学。语言自身的道德观念,应该是不断求新探索的,对文学经典和传统的反抗和叛逆根植于此,只不过巴特语气更激烈一些,他用俄尔甫斯的比喻,为了拯救所爱,他不能转身对视,否则便前功尽弃,但作者最终会踏出那一步,他们绝不忍心,也必定终究不能狠下心来。
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写作的零度》纵然提出了一种语言的乌托邦,但更深层次上它是带有悲剧性的,即任何先锋性写作最终都将成为一种陈规性,福楼拜的“辛勤工作”的精雕细镂造就了“现实效果”,而加缪新闻式的“白色写作”也堕落成了“文学经典”。如隆巴多所说,“没有语言能保持最初爆发时的新鲜感”,正是在这一点上她注意到了巴尔特的这一悖论,即任何反抗历史的写作都是以成为一种历史为目标的。“它既是对抗制度与传统的斗争,同时又是一种要成为这些传统与制度一部分的意志”,写作就在这种自相矛盾的荒谬,无可避免的失落中,作为一次次回眸而精神分裂着。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五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多么完美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以前历过,有快乐,有幸福,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充满阳光的,值得回忆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却很悲惨。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翁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爸妈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厌恶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我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此刻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爸妈宠着。每一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我们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我,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我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爸妈给我帮忙,回想到刚升初中时的军训,衣服也洗不干净,一切都搞得乱糟糟的,与阿廖沙起来,我情何以堪啊!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忙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仅让我珍惜这完美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就应怎样做人和做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六
怎么样写读后感呢?所谓读后感,首先要有感觉,然后才会有流畅的写作灵感。
读之有物,下笔才有神,读每一篇文章,要找准与自己思想的契合点,要有共鸣,没有共鸣的书不适合自己,要果断丢弃。
有了共鸣,书中所言能迅速领会,书也就成了自己的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东西希望交流,对书中所写迫切有评价的欲望,或者想尽快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那么,这个就是读后感。
拿小说来讲,小说中阐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若对自己胃口,主人公性格,处事方式,符合自己脾胃,那么这个时候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人物经历的事也就成了自己的事,期间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将这种体验中的积极意义表达出来,这就是读后感。
拿散文来讲,形散神不散,作者表达的若是自己喜欢的,那么或者拍案叫绝,或如醍醐灌顶,对自己的精神是一种升华,对内心是一种净化,自己或迫不及待想把崭新的自己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就是读后感。
怎么样写读后感?写到此处相信多数人已经明白,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假如你选对了书,假如你用心去读,那就一定有心得体会,那就一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顺其自然的写出来,这就是完美的读后感。
对于读后感来讲,写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书的态度。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七
读后感切忌泛泛而谈,而要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深入地展开。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引用原文以及自己的感想,要比例适当,切不可成篇抄写。要以感想为主,所引用的文字,是为表达感想服务的。
读后感或观后感,既要写“读”或“观”的内容,如读某篇文章、某本书等,又要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重点不是读或观,应该是“感”。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这种文章的写作重点,一写起读后感或观后感来,就把读的内容、看的情景写得很多,到了“感”的时候,就没有话可说了。例如,有一篇《养花》的读后感,全文都是关于《养花》这篇文章内容的`介绍和复述,直到结尾还是这样,很少写到“感”。结尾这样写道:
“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养花的乐趣,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文章读完了,我的感想太深了。”可是,感想是什么呢?没有写,只有“感想太深了”一句话,更谈不上感想深刻了。要克服这种毛病,只有把“读”的内容少写,“感”的内容多写,写深写透,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才有说服力。请看下面另一段写读《养花》的感想文字:
“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知识和乐趣,并从中引出了一个哲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是的,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给人带来幸福、欢乐。我们的学习钻研是在进行脑力劳动,如果不劳动,做懒汉,整天贪玩,学习成绩会从天上掉下来吗?当然不会,因为你没有劳动嘛!这就是真理。”
这段文字也出自习作的末尾,显然是以感想为主,而且“感”得深透,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就是抓住了“感”这一重点。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c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c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c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c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一、直接命题。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二、主副标题结合。
向着明亮那方。
――读《》有感。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八
事实上,这本书坦白来说,前面的看得不是特别懂,专业的术语,不同文章类别的细节区分。于我而言,未免太苛刻了些。于是,看了几讲之后,我便直接跳到了附页(讲解中提到的文章)。很明显,既然这些文章被叶圣陶,夏丏尊拿来做范本的文章,显然易见,定是大家之作。
我原本是不怎么读得来散文的,特别是像民国期间的那些文章,不与我们的现代语相适应。于是对于这类的文章,我直截了当地舍弃了。但是,毕竟是作业嘛,我还是读了。
读了以后,细细地读啊,反复地看啊。总算是有了些思路。又翻看看前面的解说。才恍然大悟。于是拿着笔,细细地勾画,那些我不知名的生词、复杂、眼花缭乱的描写…如今似已变成了我眼中的精华,不可失去的材料。于是,再埋着头,又细细地品。忽觉:好文章啊!
最后,我想说说前书的主要内容。其实细看的话,会发现,读完以后,会对原本的文体有了更深的理解,怎样表达,怎样运用,它的特征是什么。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印象,还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体,于是知道的便越多。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当然呢,还让我明白,你若是不多读点书,不然讲解里头提到的文章你都不知道哩!如此一来,就不好理解了。
那么,想要真真正正写好文章,还必须深入了解,多读书,语言理解能力才强。明白了文体的运用,才不会偏题啦!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九
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看完引言就再没有理会。过了13天,到了不得不看正文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用大量丰富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剖析写作中的一些技巧,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写作的刻板印象,甚至让我想起了很多久远的事情,所以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作者对小说的深入解读,对创作案例的分析已经十分到位,我不想梳理作者的观点,想谈一谈那些触动我的地方。
作者说“有很多不是作家的人坚持认为,作家是稀有高贵的物种”,我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写作课》的第一部分,谈及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让我想起了那些自己写作的艰难时刻。我曾经是一名有小小文学梦的少年,因为小时候写作文屡屡被表扬,就以为自己还不错。我创作的小火苗从13岁燃烧到17岁,在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彻底熄灭。那时我们学习现代诗歌的选修教材,老师布置周末写一首现代诗。那个周末,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如学诗的香菱。而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记得老师表扬了我同桌的作品。而那一首小诗给我的震撼,让我过了11年依然记得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老师读的那首诗的结尾“小虫儿你不要叫,难道你也有自己的情歌?”在那个瞬间,我明白了,上天真的给了一些人名叫“天赋”的东西,而我不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读我同桌的练笔的小文章,她情感细腻,同样的词句在她的排列下就那么动人。像她一样出色的人都未必能成为作家,更遑论我这等凡夫。通过不断的学习,不停地练习,或许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但是写出那种非凡的,深深地打动心灵的句子,是要有天赋的。
虽然作者反复强调要自信,但作者也承认自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读了这本书我依然认为成为作家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才华横溢,他们都是天选之人。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刻板印象。
我曾经以为从事文学创作(不算粗制滥造的网文)是很神秘的事情。我以为作家的工作与任何工作都不同,他们不必按部就班、事先安排,他们的创作如滔滔江水、气势磅礴,写作往往一气呵成。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原来作家写作小说也一样要排兵布阵,甚至伟大的作家也有灵感枯竭、绞尽脑汁的时候,和我等上班族也有相似之处。作者写艾略特的采石场,艾略特的采石场里有地图、人物关系图、事件年表、分章概述等等,像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艾略特不停的从“采石场”采“石头”丰富自己的小说,顺利完成了《米德尔马契》。这让我认识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作家是如此创作作品的,作家们的创作方式如此有趣。在加上作者对小说写作方式,如叙述视角、叙事顺序等的解读,打破了文学创作的神秘感,拉近了创作与普通人的距离。甚至让我也产生了转瞬即逝的创作冲动。
除此之外,作者在想象力的部分讲到真实和虚构也触动了我。作者常常为自己的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而是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创作而遗憾。写作需要想象力,作者也写到怎样获取灵感,可以取材与身边的人事物,但不要囿于现实,要展开想象。真希望那些将作家的作品和作家真实生活一一对照,挖空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作品蛛丝马迹的人们(如红学的索隐派)好好理解一下这个部分。记得在《围城》的最后,杨绛谈及钱钟书《围城》的创作,提到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但是二者并不能等同。比如小说中的赵辛楣原型是邻居家的五岁小男孩。而有的人却认定杨绛不是钱钟书的唯一挚爱,在钱老的生活里一定出现过一个“唐晓芙”,真是无稽之谈。这些人就是混淆了虚构与真实,或者说他们忘记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
我想这本书一开始的目标读者是兼职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家。即使作者在书里反复鼓励人们大胆的写作,我也知道这里不包括我这种凡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每本书里汲取营养。作者对写作方法的解读,对一些写作误区的剖析,可以从反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经典作品。比如讲到情节中的铺垫和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偷听等的设置就是铺垫与伏笔的教科书。我们读过的很多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使用的技法在这本书中都能够得到印证。这本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对我们的写作和阅读教学都有所助益。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
暑假,我阅读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丐尊、叶圣陶教你如何写文章》,从而让我更加了解了如何去教作文。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写作是一门科学,贵在创新,又具有“共性”。顾名思义,这本书共有七十二篇,详细讲述了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写法,使作文教与写的思路都豁然开朗。
01、记述文。
描写事物形状如何、光景怎样,是记述。写好记述文也要选好记述的题材,其题材一定是值得记述的内容,或是发现了某事物新的意味。选好题材后要确定它的顺序,对于记述文来说观察顺序就是他的记述顺序。万事万物,有的是没有统属关系的,如“桃红柳绿”说成“柳绿桃红”也无不妥;也有事物是有统属关系的,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顺次去写,如“写房子要先先写房子方位、形状整体的样貌,再顺次写屋内的客厅、厨房、卧室等”。其次就是情感,可欢快、可悲伤、可平静。《七十二堂写作课》中还着重讲了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立脚点是作者自己,好比独白,从“我”出发,将自己展露在文章中;第二人称立脚点是你,如同对话,从“你”出发,用来告知特定对手,如劝诱文;第三人称立脚点是他或具体名字出发,可以用客观态度和全知态度来写。材料确定后就是记叙了,记叙的时候要把同类事物归并,确保思路清晰。为了使记叙精深,需将事物按照一定顺序罗列串联起来,并加以背景、场面、情绪等生动形象的描写。
02、叙述文。
说它的变迁怎样、经过如何,是叙述。而对于叙述文来说变化、变迁、经过都是关于时间,所以时间是叙述的主方向。普通的叙述文,都依照时间的顺序来写,但时间连续不断,我们叙述时目的在于把特点传出,如:“写一天的事,不用从他起床、刷牙写起,只需将一天中有意义、重要的时间写出”。在叙述手法上,为了凸显特色,要注意叙述快慢,详略得当;学会叙述倒错,切忌流水账;要学会使用过去的现在化,增加读者的趣味;要确保观点一致。此外,好的叙述文还要学会使用对话,把能够表达题本中心意义的对话记录下来,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如戏剧就是用对话描述生动的故事。
03、说明文。
说明文写的是作者所懂的一些道理、原因、方法、关系等,给读者说明事理。为帮助读者理解,说明文常常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例证,必须明白、准确。在取材方面可以通过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处理法等方面说明。说明文在话义的诠释上要确保没有漏义,在写作方式上可以采用独语式和问答式,同时确保说清、准确、易理解。说明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04、议论文。
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提出一个判断来说述的,叫作立论;一种是对于别人的判断施行驳斥的,叫作驳论。为了证明作者主张,常用演绎、归纳、辩证三种推理方式来增强文章可信度。另外,在本书中还提到议论文的变装,只把事件写出来,不写作者的判断,让人自行意会,如寓言故事。
四种文体的杂糅往往出现在小说中,文章对小说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七十二堂写作课》可谓写作宝典,让我深刻全面理解了如何写作,我将多次拜读,将其内化,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不在惧怕写作,并对写作逐渐产生兴趣。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一
1、弄懂原作。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抓住重点。
读完一篇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真实自然。
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总结:如果做到“弄懂原作”,“认真思考”,“抓住重点”,“真实自然”,就能写到一篇好的读后感了。
其他人还看了: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美德花园》读后感范文。
《孝在我心中》读后感范文。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二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保留了“注重写作过程”这一关键性概念。这必定为进一步研制科学合理的写作课程,制定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案,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的《七十二堂作文课》中很好的重视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将作文作为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我们知道,大学中文系、新闻系往往会开设“写作学”课程,而中学语文教学则很少另辟课时来系统地讲授作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板块,本是极好的作文教学内容,可惜向来利用率极低。本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一部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及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因此,作者在撰述过程中时刻关注三点,一是文章形式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全面,“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二是知识点的讲解是否能为读者所喜爱,于是例句搜集过程中,“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上取材”;三是重视学习文章写作的未来效应,作者认为,“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及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或许是不利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建构一个具有个性化的作文知识体系,从外在形式入手,每周一课,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突破一个能力目标,三年下来刚好能初步形成完整的读写能力。学生作文水平的上限或许与个人天赋有关,但要想合乎规范,写得有模有样,则离不开老师悉心的形式讲授。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取。课绝不能只围着中考,只为应试强说愁,还要顾及“他们的将来”。
(二)提倡“下水作文”
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念愈发引起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追源溯流,“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法可谓源远流长,然较早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叶圣陶先生。他曾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此番言论即便时隔几十年,也仍然给人以启发鼓舞。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真实的写作体验,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效果往往会有天壤之别。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师,哪怕是把某个作文题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会一筹莫展。当前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懒于动笔,这在无形中就忽视了教师示范性作文的潜在教学效果。倘若就此而论,则《七十二堂写作课》的作者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无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上文所言,二位先生皆文学大师,熟悉各类文体写作,因此对材料选取极为丰赡,对例句的文本解读亦深得文心,对抽象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不仅让读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第十讲“记叙和叙述”,作者声称,“记叙文是静止的照片,叙述文是活动的电影。静止照片所表示的是事物一时的光景,电影所表示的是事物在许多时候中的经过情形”,接着又通过“写一个人”“写一处地方”两个具体案例来予以阐释。所下结论简单明了,容易被读者接受,其效果绝非照本宣科者所能比拟。语文教师积极地参与写作体验,与学生同题作文,为学生作文提供某种示范意义,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调动其作文积极性,也有利于其自身知识储备的完善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要者,语文教师通过“下水作文”的方式,对调整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诉求、缩短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上的客观隔阂等,皆有积极的意义。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三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读后感,同学们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提笔前要先读懂文章,知道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在行文中用一段话简单介绍文章的内容,读者对文章有所了解,才能与下文抒发的感想产生共鸣。在介绍文章内容时,有的同学会里嗦写一大堆,这样在整篇习作的布局上就详略处理不当。因为“读后感”“感”才是重点,因此不宜过多重复文章的内容。
如何写好“感”这一部分?既然“感”是重点,就要花多一些笔墨。同学们可以总体谈谈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或者从中产生什么感想;也可以谈谈自己被文中哪句话哪处描写所感动;还可以谈谈自己读文章时联想到哪些生活事例;有时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这样写出来的“感受”清楚明了、入木三分,读者也会受到感染。但是也要注意感想与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毫无关联,这也是读后感容易出错的地方!有的同学抒发的感想是热爱祖国,所举的事例却是帮助同学,这就“牛头不搭马嘴”了。
最后,结尾再次点明读后的感受和体会,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四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二、作前准备。
1、深刻地读懂原文。
2、找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但毋庸面面俱到,建议选准一个“感点”展开论述即可。
三、写作时的注意点。
1、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感”是文章的重点。对原文须简要概括,引发“感点”的重点内容可稍具体,但千万不可大段照抄,否则就本末倒置,冲淡了“感”。更不可写成“读后抄”。
2、引用原文重点语句需用上“”。
3、写“感”时须密切联系实际,可以是自身的实际,也可是周围事物的情况,可列举具体事例。
4、标题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使用主标题和副标题,如《“给永远比拿愉快”――读××××有感》。
5、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而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篇十五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惊人的一股力量,保尔的那种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为理想而献身,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曾激励了不知多少热血青年,帮助过多少人认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他们去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去体会生命中的意义。
人应该有伟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动,行动了就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有遗憾,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恒心、决心与行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活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让我们铭记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一个永远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远是不变的向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96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