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文章后对所读内容的感受、体会和心得的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和准确,避免使用太过形式化和生硬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一
近日以来,南京一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传遍网络,其原因是她们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穿着汉服。这件事激起广泛的讨论,对此,我赞同以上女学生穿着汉服,遵循古代礼仪的行为。
有的人已经忘记,有的人仍选择铭记。正如那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诚然,穿着汉服,不便于在如今高速社会中行动,遵循古代礼仪,不单单只有服饰这一项,但即便如此,在现在的社会里,就穿着汉服这一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况且那些女大学生,不在意他人异样的眼光,他人的看法,始终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这正是当今社会应该提倡的风气与行为。试想,我们整天说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头来却一直穿着西服,用着西方的习惯方式,这如何能突显出中国的博大文化呢?只有当我们穿戴着中国服饰,说着中国话,遵循着中国自身的礼仪,这才能体现出一国之大气,一国之鼎盛。
传承汉文化,在生活中展现,而不是将其隐藏起来。这就好比,古典茶壶,如果一味地掩藏,将它放在博物馆中珍藏,那自然不能体现出它原有的价值,我们应大方的将其拿出,只有经过茶水的润泽,那茶壶才会变得更加具有光泽,才能体现出它非凡的艺术价值。也正是只有在生活中传承文化,才能不断地完善该文化,传承该文化。
南京女大学生行为的内涵,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意境,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一种文明所需要的,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更是我们现在缺少的。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而民族又代表着国家,所以说,文化是国家的根本,对于这种根本,我们应在生活中去传承它。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二
翠,翠绿欲滴,离不开盘根错节的根;幽香缕缕,亭亭玉立的花儿,离不开那一抹沉稳的绿的陪衬;黝黑肥沃的土地,离不开那生命之源的水的灌溉。传统与现代,就像那根与树、叶与花、水与土的关系。
强壮的树干因结实的根茎而屹立,磅礴的现代因精粹的传统而耀眼。你曾迈着轻盈的步伐,在历史的林间小道撒谎能够前行,你曾在灯火阑珊处注视着世人,你曾为中华而植入了不朽的根,而现在的你,却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中踽踽而行,犹如一个晚境凄惨的老人。
当天空飘着雨丝时,是否还能看到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在雨中徐徐前行。当一瓶白酒的价格卖到成百上千块钱时,人们是否还会想起“欲饮千杯无管弦”的情怀呢?当人们为了金钱、名利而不折手段时,还记得“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处事态度吗?我们看到的是,在追求速度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
人类文明的车轮一路向前,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传统文化的容身之处越来越小。人们需要的是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快乐。于是,快餐文化出现了,四大名著被改的面目全非,历史人物也被“翻新”形象,甚至颠倒黑白,为了搞笑、为了娱乐大众。这些人看来,传统意味着“落后”、“保守”、“抱残守缺”,如同一位生命垂危的老者。而现代则给人们“时尚”、“希望”、“与时俱进”,它像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焕发青春的活力,吹响着时代的号角。表面看来,两者却有水火不容之势,但两者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中。
鲁迅先生曾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主张继承外来文化。这八个字也同样可以用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将传统的东西与现代化有机融合,传统借现代而大放异彩,现代语因传统而富有底蕴,正如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青年,既有底气,又有朝气。
没有了根,长得再高大的树,最终的结局也是轰然倒地;没有了绿叶,再漂亮的花都是有缺陷的;没有了水,再肥沃的土地也逃脱不了龟裂的命运。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意义重大,现代文化若与传统文化结合,中华文明之树就会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三
传统总是会与现代发生冲突和矛盾。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就想到要摒弃传统,创造现代的生活。过于绝对化地认为传统的都是落后的,现代的都是好的——典型的二元对立模式。这就导致了传统精神逐渐衰退,现代思想还在逐渐地萌生。
陕南农村鸡窝洼——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有着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和平常的生活。然而在这平常中也有着不甘于这样永久平常、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
山上住着禾禾和麦绒夫妻俩,山下住着回回和烟峰夫妻俩。禾禾年轻时当过兵,复员回来后不甘于天天围在磨盘旁磨面的单一生活,觉得应该追求城市生活。于是他想要养柞蚕,麦绒是个本分的女人,传统的女性意识使她局限在安安分分的生活理想中,她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有一个好丈夫,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过着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因此她觉得禾禾的想法是瞎折腾,一点儿也不支持丈夫。
禾禾为了积累资本卖油饼做小生意、买压面机、做豆腐、把分到的牛卖掉,省吃俭用。由于麦绒所谓的“瞎折腾”,夫妻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甚至离婚的地步。禾禾住进回回家,麦绒带着孩子过着贫苦的生活。
回回是个安分守己、能吃苦耐劳的男人,他瞧不惯禾禾的“折腾”,而烟峰却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支持禾禾养柞蚕,并且经常跟着禾禾去城里。一来二去,村中便有了闲言碎语,回回和烟峰的矛盾也逐步突显。另一方面,回回经常帮麦绒耕地干活,越发觉得麦绒的贤惠。四个人的关系已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柞蚕正成长时被鹰群吃掉了,禾禾深受打击跑到城中喝酒消愁,县委刘书记了解情况后支持禾禾搞生产。与此同时回回和烟峰分家离婚,麦绒向回回表达了感情。正当他们平静地生活却一天比一天贫苦时,禾禾成功了,为全村接了电,与烟峰也走到了一起。
两对夫妻离异并重新组合,有些出人意料,但由于生活新的进程的出现,禾禾、烟峰不满足于生活“死守着土坷垃要吃喝”的传统穷日子,麦绒、回回留恋殷实平稳的小农生活,经济变革的活动促使着不同追求的人们分离聚合。两个传统婚姻的破裂是必然的,既是道德情感的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也是实际经济利益的促使。麦绒不能眼看家当被禾禾瞎折腾光,回回也不能容忍烟峰抛开自己的好日子帮着禾禾瞎折腾。
重新组合是很富有戏剧性的手法,似乎这正是作者理想的境界,实际却是现实的驱使,生活使得他们别无选择,最实际的选择对他们也是最理想的。回回和麦绒结婚后的得意满足,禾禾和烟峰被乡人冷落之后的互慰寂寞,都符合生活实际,也是人物性格的真实写照。这并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能决定的。
从回回身上我们看到他的理想是有个好妻子,贤惠、能生孩子,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子。他的身上体现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局限性,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拥有物质功利性和个人私欲。而在禾禾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面子”的突破,具有创造精神,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促进了现代生活的萌生发展。
《鸡窝洼的人家》表面上叙述一个古老的易妻故事,然而两个家庭的重组正象征着农村中两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互相碰撞过程中的错位,他们各自的选择正清晰地传达着新的文化在渐变的形态中发出了躁动的声音,是传统与现代冲突和重组的过程。
农村经济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经济改革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向,制约着人们的欲望、情感。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明显存在,禾禾最终会成为生活的主宰,而顽固的回回只能一天天没落下去。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四
高二黄晓林。今天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新”的东西,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文化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这如此高速发展的世界里,流行的东西很多很多,可它们就像过眼烟云一样转瞬即逝。真正能让人铭记于心的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不能一昧地追求潮流而把先辈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抛之脑后。如果一个人把根都忘了,又谈何发展呢?国家也亦是如此。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留下的优秀文化数不胜数,有堪称“奇迹之作”的万里长城,有耐人寻味的唐诗宋词,有赏心悦目的苏州园林......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开放,有些人开始渐渐变得崇洋媚外了。其实并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吸引人,而是没能得到很好的宣传。即使如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应该用现代人能接受的形式去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里,人们表达思念的方法是写信,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表达内心情绪的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信息。相比之下是更便捷了,可我却觉得少了些许的韵味。打出来的字始终没有亲手一笔一划写出的字来得有魅力。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讲的更多的是快、方便,而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发扬语言文字的魅力。
前段时间的《朗诵者》和《一封家书》就很好地把语言文字的魅力融入到了我们的现代生活里。以朗读的方式把文字流露出来的感情读活了。这两档节目播出之后深受大众的喜爱,人们总能从朗诵者有感情的朗诵中找到感情的共鸣,仿佛亲身体验了执笔者写信时的心情。文字的魅力就是这样吸引人。
中华文化,是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组成的,我们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会似种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用优秀的现代文化去浇灌它,使其慢慢地又长成一棵新的参天大树。时代在进步,但传统不能忘。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五
我认为两者都是一种极端,有些片面。拒不接受是一种固步自封,一种排外封闭保守思想的体现,而全盘吸收,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我们忘本。对此,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才真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首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否认的。华夏文明有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老子,孔子,孟子等众多的优秀思想慢慢汇聚在一起,并互相影响,最终成为了指导中国人言行和心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文化的影响下,中华儿女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伟人。感动中国中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大爱至深的体现呢?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拥有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必要,我们绝不能将其置之不理。
但现在到了21世纪,世界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外来文化也渗透到了我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不少年轻人追求新奇,过起了洋节,却忘记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而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中华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闭关锁国。清朝闭关锁国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不与飞速发展的外界交流就会落后,我们不应该从保护文化程度的角度排外保守。虽然初衷很好,可会好心办坏事,反而误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那么面对冲击力如此强大的外来文化,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相信自己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不会比那些外来文化差,只有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才有底气与外来文化交流,我们才不会因外来文化的部分优点而丢掉我们自己的东西。其次,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所作所为固然不可取,但我们同样不能过分开放。中华民族历来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这才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包容精神。包容,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面对错误的事情,包容则一定是不利于我们发展的。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社会土壤,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只有能够抓住机遇并且有能力迎接挑战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在混乱与融合之中仍能保持自己本性的文化,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我相信随着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最终将和谐的共存,中华民族必将更加出彩。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六
提到中华文化,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唐诗宋词”、以及令人敬仰的孔老夫子……五千年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留给世界人民太多的记忆。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但对于文化,我们不能仅是简单的拿来使用,不去考虑它所带来的影响。难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完全正确的吗?不,不是的。虽说这些文化都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但随着岁月的沉积,其中不免也会夹杂着一些杂质。
当传统文化习俗与环境情况相碰撞时,我们需要权衡两者,彼此改变一下。其实可以转变一下观念,我们作为后人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对我们的先人表达怀念和尊敬。比如扫墓、植树等。只有我们舍去这些传统的迷信文化,为全世界人口、文化、卫生、环境做出自己每一个人的时尚文化改观。我们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就仍能在世界优秀文化中获得重生。这样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蜕变的一小步。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造我们永远有的传统文化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七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格外不一样,因为疫情的传播迅速,使今年的春节变得非比寻常,所以在这个春节中,我和父母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
在与父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父亲那边取名字的传统。只要是兄弟,姐弟,姐妹,名字中除了姓以外的第一个字都一样。比如说我父亲叫少云,我大伯叫少锋,另一个大伯叫少平,还有一个大伯叫少华。我的小爷爷给他们起名字时不仅是希望我父亲他们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老家所在的村叫华坪村,而我父亲那三个兄弟,他们四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谐音是“华坪风云”,代表了我小爷爷对我父亲他们寄予厚望。到我这里,我父亲生了我和我弟,我亲大伯也生了一女一儿,所以一开始他们取名字也延续了我们家取名字的传统。我姐姐叫思易,我叫思盈,我堂弟叫思远,我亲弟叫思耀。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在下降。人们有了新的想法,我姐姐的外公觉得那些名字不好听,所以给我姐和我堂弟改了名字。
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来高,在一切都在变好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之前很多的一些传统都渐渐淡忘在人们的视野里。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部分人认为不论如何传统依然是传统,不能改变,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时代在进步,传统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意味着国家正在走向美好的明天。但传统也不能忘却,一部分传统可以因为思想不一样而废除,但也有一部分传统,值得人们继续延续下去。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是证实了我们国家的进步与人类的进步。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八
一个人倒下,立起的是墓碑;一个村庄倒下,立起的是大片灰色。倒下与立起,也许就是在“绿”雨“灰”之间守住最本质的心。
哭着倒下的绿。
对我而言,农村永远都是最温暖、最亲切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听惯了鸟鸣蝉叫、溪水叮咚;看遍了菜畦碧绿、麦穗金黄;也嗅尽了春花初绽秋实坠枝。村庄的颜色,就是袅袅炊烟里的绿色,而炊烟的绿色,就是金黄的麦秆中贮藏了一春一夏的绿色。那是来自土地的绿,亦是奔向天际的绿。
“当,当。”小孩子手中的玻璃珠摔碎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小孩子哭了,我的心不由地颤抖了——我听见村庄在哭泣!
村庄在哭?她真的在哭!站在山坡上,我眺望整个村庄,却不忍心去体味这些变化——那抹温暖、亲切的绿色哭着倒下了,而且是倒在了我的脚下。
灰,耸立的沉默。
这里,似乎有一把锋利的大剑,削去了村庄的棱角,抹去了原有的颜色,留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城堡,还有无边无际的灰色,而那剩下了的几抹可怜的绿,也只是在街头懒散的闪着,毫无生气。
沉默,当灰色抹去了全部的绿色,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沉默。灰色,他无声地笑着。
绿,你在哪?恨,我看不见!雨点落在冰冷的路面上,碎成一朵朵凄凉的花,即使那样,也撕裂不了一丝丝的灰,也拯救不了一点点的绿。雨,你是否也和绿一样,在哭泣,而你又不甘沉于沉默之中,才带来了这样的声势。
雨的眼泪,留在我的脸颊上,却不在倒下的绿的脸颊上。因为最痛心的泪水曾不挂在脸上,而是流向心里,那里是血流出的地方,也将是那种名叫血的泪流回的地方。
不过,那层灰是坚硬的,是无情的。灰色,就是耸立着的沉默,笑着看着倒下的绿色……。
灰色之下,绿更深了。
躲在别家的门口,等待雨的停歇,也许是对灰色的积怨,雨更加愤怒地砸向地面。村人将我劝进屋中,无心之间,我发现他家里的瓷盆中种着的是菜而不是花,我指着问其缘由,他说种菜已经习惯了,一个农民,没有那么多的心。
菜就是绿色,我恍然大悟:原来灰色终究遮不住内心的绿。
农民,失不了的就是对土地的心,而绿不正是他们心的颜色吗?灰,可以禁锢土地,却禁锢不了农民最淳朴的的心;灰,可以抹去颜色,却抹不去农民最深情的心的颜色;灰,可以永无休止的沉默,而农民心中,永远都跳动着最纯的自然的颜色。
心舒。雨停。我转身离去,又看了一眼那盆中的绿,即使什么都是灰的,而灰色之下,绿更深了——深入了骨髓,深入了血液,更深入了心里。
一个人倒下,立起的是墓碑,但灵魂不灭;一个村庄倒下,立起的是大片灰色,但农人的心不变。倒下与立起,农人守住了的就是自己最本质的心,亦是村庄的“绿”。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九
冬风吹过,道路两旁树叶飘零。天虽冷,但人的心却热得异常,因为,春节就快到了。大街上满是喜庆的感觉,到处张贴着火红的对联,图画;四下挂满了鲜红的灯笼,纸盒。这红色,历来是中国人心中最喜气的颜色,看在眼中,心里也泛起阵阵暖意。
一切都很传统,只是……。
只是对联不再是手写;贴图不再是人剪的;灯笼不再用火点了;纸盒不劳手折了。一切,都是齐刷刷地从现代的印刷厂中印出来的,几乎一样地工整,一样地美观,一样的喜气洋洋。
但是,有人不满意了。不少人追求“传统”,追求气氛。说这样的春节没有中国的味道,说这是抛弃了中国的风俗。
是这样吗?踏着刚刚爆成红纸瓣的爆竹,闻着那尚未散去的烟花味,看着众人脸上洋溢的那份喜气,我知道我已经有了答案。
答案就是否定,否定那所谓的遗忘自己风俗的说法。
试问:难道现代就与传统相背?难道要传统就必须返古?所谓传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节日是一种体现文化内涵的形式,而节日中的点缀更只是微乎其微的细节。更何况,细节处是在变地更完美,更居新意。这样的春节,才更体现了不断创新,不断更进却又不失风俗的健康面貌。这样的进步和改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年年烟花爆竹古往今来都有着除旧迎新的意思。可见,中国的风俗中自有一份创新。那么,这样的春节其实也是最继承传统的春节。
这个新年,短信贺年或是e—mail祝福已显得很常见。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相距甚远的亲朋好友间都能够在这一传统的节日中互相祝福。虽然,这及不上登门拜访那么亲切,但是,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那么我们如今万里传话语,距远心连心。一些远在他国的亲友也通过高新科技受到了遥在故乡的慰问,而国内的人也因为高速发展的科技而受到了客居异国的.亲人的祝福。
因为高科技,中国的传统传遍了世界各地。
在这个现代而传统的春节中,一个传统而不断进步的中国已在明天招手……。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作者:李卫东liweidong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北京,100091刊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sciencesreview年,卷(期):24(2)分类号:c913关键词: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范式转型生态文明建构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一
一是标准统一、业务规范。在企业范围内,管理系统提供的统一的表格、数据标准,已成为公司事实上的标准。通过系统建设企业必然梳理出若干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成为企业共同的业务规范。规范带来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管理准确性的大幅度提升。
二是数据显性、管理透明。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清晰概览人力资源全貌。既可以微观观察某一专业、某一区域人力资源状况,找出管理症结,又可以全面分析、掌握人力资源结构数据,掌握流动与变化规律,为人力资源决策有效实施调控手段提供有效手段。基层管理者也可以及时有效掌握上级的意图和目标,管理指标、管理数据更加刚性,可信度更高。
三是决策更有科学依据。通过信息化数据展示平台,可以及时掌握诸如企业领导班子、组织机构、队伍结构、薪酬结构等各类人力资源统计、分析数据,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数据分析水平,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决策支持能力。
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企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优化了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大力建设和完善各种业务模块,转变粗放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加快实现了精细化,扁平化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1.促进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是一个极其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但一旦步人正轨就会大幅度减轻管理者工作量还可以利用协同工具分析数据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2.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当前主流信息管理系统,如erp、mrp、mis而言,它更多的是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系统的衔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3.加强内部沟通实现管理方式人性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沟通,加强对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时监控。同时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动成为可能,体现了实时管理的优越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与业务流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用来定义专业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和规范其业务流程,从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二
为期三天的少年宫实践活动在一声声感叹中结束了;三天中的收获尽在一声声欢笑中凝结。回首,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
伴随着粽香,我们来到另一间屋子,桌子上有许多竹片,正逢我等疑惑之时,少年宫的老师揭开了答案:我们要做竹简。老师讲解完后,我们便自己动手实践了……我们用现代的工具制作着古代的作品,过程中的一些小坎坷终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看着手中的成果,自豪感油然而生。
想到古时,一本书要用多少卷竹简!曾有用车来拉书。人们觉得这样做不方便,于是便发明了纸张。传统文化的创新就有了现代的奇迹。
传统与现代,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发扬传统文化,但也不能固于传统。既不能近今疏古、也不可荣古虐今;不能贵古贱今、尊古卑今地看待这个新的时代;观今宜鉴古,以史为鉴才有更好的今天。
当传统遇上现代,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结,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展示着各自的魅力!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年来,中国各地兴起的“国学热”“孔子热”,以及申报文化遗产热,都在致力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觉悟与借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楼开始逐渐被拆除。一天,梁思成进城看炮声中的城楼,发现城楼都没有了,当他赶到广渠门时,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作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梁思成痛心疾首,泪流满面。他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梁思成为能保住北京城墙多次老泪纵横,假如当时的人们有他这样对传统文化的觉悟,那么北京城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答案当然是不会。虽然今天的北京多姿多彩,充满现代化,让人以身处其中而自豪,但假若没有将许多传统建筑拆除,那么今天的北京应会更具传统色彩,在经济不落后的条件下,保留着中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将是一座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化古城。因此,觉悟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日本是我们一直憎恶的国家,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日本很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因此日本很多城市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并且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而我们正需要这些方法去保护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向他们学习,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重视文化传统。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使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像我们这样的青年人,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我们是未来的,只有我们用虔诚的心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富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血脉。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觉悟与外来的借鉴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四
小品简介:国家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千里马需要伯乐慧眼,红花还需要绿叶扶持。本小品通过挖掘在剧本写作与形成过程之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于简单事件里体现人生哲学。
地点场景:李老根工作室,一落地屏风,一桌,一椅,桌上有一台电脑。
人物:
约稿人赵先生。
李老根工作室人员小根阿愣。
赵先生(敲门):干爹在吗?
小根(在电脑前炒股):这里是李老根工作室,没有干爹。
赵先生(进门跌倒):这不干跌!听说你们在春节晚会要演出小品的任务,剧本小品向社会公开征稿。我送剧本片约呵。这不又赶上机会了。千里马需要伯乐慧眼,红花还需要绿叶扶持。麻烦你从生活大局出发,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从有利人才脱颖而出的角度来用剧本哟。
阿愣:我们的向公众演出剧本有严格的艺术标准与舞台要求,这回让你白跑了。
小根:
也就是说,可能会让你干跌。
赵先生:既然来你们这边,这个干跌我认了。这回门槛太高,我老是跌倒。
阿愣:
你说的是啥门槛。
赵先生:就是剧本舞台艺术的创作拜师学艺啊,以后要多认干爹,向干爹们学习,省得在这边干跌。
小根:(洋洋得意)我除了剧本创作外,平时还喜欢炒股,平时进的一些绩优蓝筹股都不会大跌。也不会白干跌,我是炒股的大师。
阿愣:炒股票跌了也白跌。省得认你师父,认你干爹。
小根:不能高兴得太早了。这不金融危机卷土重来,这回股市又跌了,才刚刚干跌。
赵先生: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先生持有的华谊兄弟股票,时常狂跌,跌了好,跌了好。干跌股票便宜。
阿愣:听说现在舞台喜剧元素增加了干跌的要素,一走台就故做跌倒。招观众大笑,所以表演这门学问看来是少不了干跌。
小根:这么一说,你是真正干爹,我成了干儿子。不长教师爷水平。
赵先生:上回我带一些拍卖品进拍卖行,这东西摆明是大师鉴定的珍品,这回拍卖行又不受拍。差点进去拍卖行,认拍卖行这个干爹。哈!这回拍卖这次干跌,我也只好乐意认了。
阿愣:你为啥需要进拍卖行,认拍卖行老板这个干爹。
赵先生:因为我要把我家珍藏的祖传珍品,赶紧拿去,进拍卖行拍卖,就是为了按时返还,去银行按揭大楼的那笔房款,好过上宽松的好日子,这老天又回轮到我干跌。
阿愣:你去拍卖行带的是哪种古董珍品,有无国家级大师鉴定证书。
赵先生:记得上回我带去拍品去拍卖行,是一尊我家祖传的珍贵的清代“大清康熙御制”款铜观音,大师说是一件孤品,很珍贵的。这回碰到我收藏来个干跌,又把宝贝东西搁在家里,房款也按时还不了,真的被家人责怪得狗血喷头。我是巴不得一头钻进地里,多认几个亲干爹。
小根(站立):你平时思想觉悟高,在单位一直想成为一名党员的标准。但在单位你与同事关系就不和谐,自己不会团结同志,只想叫同志干爹,这回也当然轮到自己干跌。所以对你来说党员门槛一直还是挺高,这不又是重大干跌了。唷呵!
赵先生:没的说,这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门槛。我想要成为真正不是干爹也没那个门。股市涨,我们的股票也跟着膨涨了。照这么说,我认为,你要是再干跌,以后该叫我干爹。嘻!
赵先生:你们吵闹大半天,为啥就不考虑一下,用我剧本,好让我高兴。
阿愣:
你平时创作的那小品剧本,总的说来应该是积极向上,反映乐观向上的现代人文风貌,才不至于白跑来回,又是干跌。
小根:
我说啊!当前的观众口味就难调,要着重考虑现代观众感受与评论,上座率也是关键,票房更不能白干跌。
赵先生:我这个小品剧本,取名就叫《干爹》,你总不能让我这部《干爹》白干跌吧。
阿愣:
这个剧本展开表演时,是不是还需要我们在台上做跌倒的功夫,招来大量观众好奇,好赚观众眼球,也才有好的票房呵。不然啥叫《干爹》,那是现代舞台艺术的`喜剧元素。
小根:这好象不是小品是相声。
赵先生:我这剧本适合三个人表演,是名副其实“三人传”。关键是表演者要挖掘生活,体验生活。我这个人在东北长大,就习惯东北农村生活味。在那里,为学写剧本,学演剧本,我认了好多“干跌”。
阿愣:我看凭你在舞台上艺术深厚功底,和你对这部小品《干爹》深刻理解。那肯定是一部好小品。有人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时常跌倒是因为没有遇上伯乐,因此明明是在眼前是一匹好马,也看成是一匹病马,这世上更没有千里马了。
小根:(哽噎)我们李老根工作室认的干跌还少吗,为弘扬国家地方艺术文化跌倒多少回,流过多少汗,受过多少活受罪。
赵先生:听你们一说,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了。这红花也必须有绿叶扶持,才会生动感人,相互衬托嘛。关键是,对这小品看你们敢不敢采用,敢不敢演,看你们有无胆量与气魄,为啥不来个老根不老,松树常青,红花常绿哟。
阿愣:这一年到头,大家为了轻松一下,不就为了图一个乐乐,就喜欢看那种在台上经常跌倒的表演。
赵先生:很好!既然你们想当伯乐,我就是千里马。你是红叶,我就是绿叶。不,我是红叶,你就是绿叶。也好让社会大众品评了,也好让我有一个上舞台机会了。这回我还要赶紧回家看看春节联欢晚会,与家庭好好团聚,再拜拜我的铜观音。为了美好的明年祈福。
阿愣:我看赵先生,你那剧本就留在我们这里,我们做伯乐了,先让我们专家看看,如果行的话,就会拍卖。这回你糊涂了吧,产品质量也是需要保证的,其实本来就不需要你进拍卖行那里白认干跌。
赵先生:听你这么说,今天让我出名,明天李老根工作室也会跟着我出名了。
小根:没错,我看凭你艺术表演的深厚功力,有了你这个《干爹》剧本,我们也不会再干跌,这是李老根的福气,也是你《干爹》的福气。
赵先生:哟,这回你认我这部《干爹》,我的艺术创作再也不会白干跌。希望大家好好陪我这部《干爹》剧本过好年,看看我这部《干爹》剧本迎新年。好好享受没有干跌的家庭欢喜。我就回家了,看春节联欢晚会去。
赵先生:(回家出门,欢喜。一出门,大门前跌倒)这回不再是以前的干跌,我得赶紧走。
从传统到现代读后感篇十五
据报载,一名老汉在南京一公交站下车时,从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却都不敢上前救他,直到老汉大喊一声:“是我自己跌的,不用担心,跟你们没关系”后昏迷在地,乘客们这才上前施救。
你也许会问,老汉跌倒了,为什么旁观的乘客都“面面相觑”,而无人上前救助?围观人们的同情心哪儿去了?这一现象的原委,要追溯到三年前的“彭宇案。”南京一男子彭宇下车时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
长久以来,是什么让我们相信社会的良知?是熏陶我们的道德教育。但彭宇案的出现,直接破坏了社会信任的基础,直接破坏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在中国,“看客心理”常常备受指责,然而,在经历了彭宇案这种事件之后,试问谁还会敢见义勇为?即便只是一起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对于人们心中的信任、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美德都是致命的打击。
我认为,对于现实社会而言,人们“不敢善良”的现象的出现的确是令人遗憾,但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但正常人大多也不希望损害自身吧。而对于彭宇案中的老太太,我们不能草率地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但“人人皆高尚”的理想情况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的。既然必然存在这样的“老太太”,那见义勇为的风险该由谁承担呢?也难怪事后有人们评论说,以后“做好事”都得三思,说不定还得录音拍照找几个目击证人。
既然见义勇为的行为存在如此大的风险,为什么我们的课本上,老师的教育里却只有一味鼓励,而不见“注意事项”?要说美德教育错了,未免太过武断;但我想,就现实而言,要减少、避免一个有一个“彭宇案”的出现,我们有责任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
当然,“老太太”只是极少数的个例,美德仍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并教育我们的后代去明白,见义勇为要学会保护自身;同时,我们应该懂得,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不仅仅在这一类事件。在我们所有的理想化的教育之外,或许现实教育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2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