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总结的名人名言,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灵感。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一
“风险投资”这一词语及其行为,通常认为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的,这种投资方式与以往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失败,投进去的钱就算打水漂了。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总的来讲,这几十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得非常成功。
其实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以风险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早就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风险投资”的叫法而已。
概念。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新的风险投资方式在不断出现,对风险投资的细分也就有了多种标准。根据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一般可将风险投资分为四种类型。
1、种子资本(seedcapital)。
2、导入资本(start-upfunds)。
3、发展资本(developmentcapital)。
4、风险并购资本(ventureacapital)。
运作过程。
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融资阶段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通常,提供风险资本来源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大公司、大学捐赠基金、富有的个人及家族等,在融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投资者和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
投资阶段解决“钱往哪儿去”的问题。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项目初步筛选、尽职调查、估值、谈判、条款设计、投资结构安排等一系列程序,把风险资本投向那些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
管理阶段解决“价值增值”的问题。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监管和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监管”主要包括参与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在被投资企业业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更换管理团队成员等手段,“服务”主要包括帮助被投资企业完善商业计划、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帮助被投资企业获得后续融资等手段。价值增值型的管理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重要方面。
退出阶段解决“收益如何实现”的问题。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ipo、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三种方式退出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退出完成后,风险投资机构还需要将投资收益分配给提供风险资本的投资者。
运作方式。
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在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在美国采取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政府也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
六要素。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构成了风险投资的六要素。
风险资本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给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
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在美国,1978年全部风险资本中个人和家庭资金占32%;其次是国外资金,占18%;再次是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分别占16%、15%和10%,到了1988年,年金比重迅速上升,占了全部风险资本的46%,其次是国外资金、捐赠和公共基金以及大公司产业资金,分别占14%、12%和11%,个人和家庭资金占的比重大幅下降,只占到了8%。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的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年金,分别占全部风险资本的31%、14%和13%,其中,银行是欧洲风险资本最主要的来源,而个人和家庭资金只占到2%。而在日本,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大公司资金,分别占36%和37%。其次是国外资金和证券公司资金,各占10%,而个人与家庭资金也只到7%。按投资方式分,风险资本分为直接投资资金和担保资金两类。前者以购买股权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多为私人资本;而后者以提供融资担保的方式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助,并且多为政府资金。
风险投资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他们是向其他企业家投资的企业家,与其他风险投资人一样,他们通过投资来获得利润。但不同的是风险资本家所投出的资本全部归其自身所有,而不是受托管理的资本。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二
在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整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的概念特点,借鉴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过程中运用的比较成功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应对方法,对交通未来城投资建设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1)交通未来城项目概况。交通未来城项目处于菏泽市开发区核心位置,西临人民路,南临长江路,东临振兴街,是一个集精品住宅、时尚公寓、高档写字楼等多种物业形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地产项目,致力于打造菏泽商住社区的新标杆。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居住、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顶级城市综合体。泽联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项目西邻人民路,南邻长江路,东临振兴路,占地48131㎡,总建筑面积182819㎡,绿化高于35%,由5栋高层住宅、1栋公寓和1栋写字楼组成,十一个集精品住宅、时尚公寓、高档写字楼等多种物业形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地产项目,致力于打造“缔造现在,引领未来”的菏泽商住社区新地标。周边银座商圈、开发区人民医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成熟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毗邻区实验小学、实验中学、菏泽一中等名校,尊享一站式教育配套;距离火车站和新汽车站仅1公里之遥,5公里直通日东高速。
(2)交通未来城项目风险管理概况。交通未来城是菏泽市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委、区政府确立的牡丹区东部核心商业圈中的重点示范项目,为了确保交通未来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功,菏泽交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立了项目部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在项目开发初期,开发部、行政部负责项目审批、土地交易、施工设计等工作;在施工期,工程部、行政部负责承建企业选择、具体施工等工作,同时,销售部门进行施工期间的前期销售工作;销售期,销售部门负责预售、现房销售等工作。在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全面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其实施运行。
(1)项目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在项目组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项目风险去在于开发全过程,而不局限与某个部门或某个开发阶段。风险防控需要项目全员的参与,只有各个部门通过相互合作才能一定程度上把风险降到最低。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项目组织结构,就会带来相应的沟通问题,从而会使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2)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交通未来城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风险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工程施工建设阶段,而在前期的施工设计、土地交易及销售阶段的预售、现房销售环节存在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简单,都会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
(3)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交通未来城项目团队中,设在工程部下的风险管理组现有成员4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人,有相关开发经验的2人,35岁以上的2人,相比于其他项目团队来说,风险管理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一般,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一般。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防控等工作对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很大关系,如果项目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同样会给整个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
(4)项目风险管理经费投入不足。项目风险管理经费一般包括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工资、培训及其他费用,从交通未来城项目经费投入占比中可以看出,项目风险管理经费投入相对较少,项目对风险管理的经费支持较少。一般情况下,管理经费的投入支持是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5)项目的资产负债率。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左右较为合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投资比较大,维持在60%左右较为合理,如果超过80%以上,意味着房地产项目开发面临着巨大风险。交通未来城项目前期投资比较大,资产负债率为69%,可以看出,该项目现阶段资产负债率相对来说较高,面临更大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风险预防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或避免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说要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来减少损失。
(1)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沟通机制。主动与菏泽市委、市政府、金融机构、建筑企业、监理企业、税收财务职能部门等政府部门保持有效沟通,建立健全有效沟通机制,最大限度争取其支持,为交通未来城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发环境,从而在项目进程中会无形较少一系列风险因素,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2)加强政策分析,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密切关注菏泽市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的发布及变化,要及时、适时根据政策的调整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加强对其的关注与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策风险的产生对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政策风险。
(3)加强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一般情况下,质量管理以事前控制、合同管理为主。一要委托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专业公司对交通未来城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程监督;二要加强对承包商及分包商的专业能力、资质的严格审查;三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四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质量管理的专业水平;五要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及施工技术为质量提供保障。
(4)加强安全意识,严控安全事故风险。加强安全意识,以安全生产为首要任务,严格防止安全事故风险的发生。要做好事故风险的防控,一要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切实从思想上加强事故安全意识;二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三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四是侧重人员安全事故的监督;五要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六要明确安全责任;七要全额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做好风险转移。
(5)完善财务管理系统,避免财务风险。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创建并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来确保开发项目的财务安全。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引导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二要做好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前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分析,为财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三要进一步拓展项目开发融资渠道,提供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四要建立健全项目预算控制体系,并做好相应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科学合理评价。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三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是由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来支撑的,并最终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起飞。
以中部和东部为例,中部和东部存在的差距很关键的一方面就表现在企业结构上。从拉动经济的企业性质看,中部省份经济增长仍然得力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湖南为53.29%,山西为56.38%,安徽为55.13%,湖北为56.76%,而浙江仅为13.11%;中部非公有制经济比例最高的河南,其私营企业数目仅仅是广东、浙江、江苏私营企业数目的三分之一。
20,全国工商联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入选的2268家企业东部地区占78%,中西部地区仅占22%;被选为500强的民营企业中,中部地区只有31家,仅占总数的6.2%。全国100强企业中,中部六省只有7家企业;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来看,中部六省占全国的比重为13.12%,东部为68.20%。
在东中部的对比研究中,可清楚地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成功企业为基础的;中部经济发展滞后,或者说“中部塌陷”的部分原因是中部企业的整体层次不高,无法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实现中部崛起的出发点应放在如何培育中部企业发展上。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在创造工作机会、开发新产品和取得技术突破上明显强于大公司,不仅如此,这些公司的成长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美国在20世纪末能保持经济持续繁荣的一个原因是高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50%。而风险投资在高新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比如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企业就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它还使得美国科技领先于其他国家,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风险投资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它的特殊性。国际风险投资界认为,风险投资并不仅是指风险资金或钱,实质是指高技术产业化中一个资金有效使用过程中的支持系统,是一种科研、企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的投资机制。它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不仅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金,还积极介入企业管理,参与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战略制定、财务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
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通过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技术产业化,最终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中部要实现崛起,只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产业化,以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利用自身优点帮助企业发展,提高本地企业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三、中部地区风险投资及技术产业化现状。
1、中部地区风险投资现状。中部地区拥有风险投资机构25家,占全国的7.8%,而东部有200家、西部有66家、东北有26家。20上半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也略有起色,但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周边地区。从项目数和融资金额来看,中部地区10个风险投资项目,共获得融资2.71亿元,占全国项目数的6%,占全国融资金额的4.5%。这些数据表明中部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相当滞后。
2、中部地区技术产业化现状。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上仅次于环渤海地区,科研开发能力较强,先进的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中国光谷”、“中国药谷”高科技产业品牌,光电子产业、医药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统计显示,中部地区科研成果占全国的17%左右,但中部地区的授权专利仅占全国的9.1%,科研成果转化率仅占全国的9.5%。少量“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的成果中,又有2/3左右变成了沿海地区的成果。
很明显,中部地区没有很好地实现技术产业化。由于缺少市场经济意识或者管理能力,大量的创新科技,包括新的科学发明、技术发现和工艺发现,除了转化为科学文献,变成世界级工程外,技术沦落为仅仅是评职称或评奖的工具。
四、支持风险投资发展,加快中部崛起。
技术创新必须与创新资本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新经济。因此,中部地区要崛起,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发展和吸引风险投资,通过它们实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本地企业层次和发展本地经济。
1、加大风险投资宣传。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安徽59%的被调查者不清楚风险投资,20%的被调查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风险投资。所以,要发展风险投资,要将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必须进行风险投资宣传,使得有技术、有创新、想创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熟练地和风险投资企业共同创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创新经济。
2、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国内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起初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比如上海市政府资金来源占71%,这在起始阶段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风险投资。而国外,比如欧洲,政府资金只占2.2%,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占绝对比重,美国同样如此,这保证了风险投资行业充足的资金供应,也使得他们的风险投资规模膨胀水到渠成。中部地区要发展风险投资,就要鼓励个人、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将资金变成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年上半年,有几十家境外风险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中国,资金的总量达到几十亿美元。而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却由的400多家,降为不足100家,其中还有一些挂着风险投资招牌,实际却做房地产和股票。造成中国风险投资业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体制不顺。目前国内95%的风险投资企业由各级政府组建,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并未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具备了国有企业的通病,结果造成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独立,不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权责不明确;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能取得与其所承受的风险相匹配的收益,风险资本初始提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比如管理人的业绩没有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因此,中部地区要吸引风险投资,首先应对自己本地区风险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投资管理人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对其业绩与报酬挂钩,进行浮动管理;定期公布投资结果,加大投资经理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等。
4、完善退出机制。风险资本最终的撤出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风险投资机制的运行能否流畅和持久。由于国内目前创业板上市、柜台交易、兼并收购等风险资本变现的重要方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而风险投资的绝大部分滞留在被投资企业中无法撤出。中部地区要吸引、利用风险投资,必须首先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鉴于现实情况,在短期内,中部省份可考虑mbo这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相对于公开上市,它操作简单,费用低,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企业管理层还有激励作用。国际经验表明,mbo使得管理者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自身利益和企业经营成果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励管理人员,减少代理成本。
5、加强市场支持体系建设。风险投资是一个系统,并不仅仅是资金加企业的简单组合,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十分发达的中介体系,国外风险投资的发达就体现在他们中介行业的发达上,这已经成为衡量一国风险投资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中部省份,急需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投资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合格的.风险投资经理、完善的企业信息及评估等,达到为外来风险投资提供良好服务的目的。
6、进行税收优惠,实行担保制度。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仅仅依靠市场去配置风险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国际上风险投资业发达的国家都对风险企业实行一些税收优惠,并且对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行担保。比如法国,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持有非上市公司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免除所得税,免税额最高达收益的1/3;对技术更新的投资,可获得国家60%的担保。
当前中部省份有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山西省政府已经在筹集设立包括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在内共6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但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是六个省份共同进行这方面优惠和担保,比如:可以对个人投资者投资所得免税;降低或者取消风险资本利得税;降低风险投资贷款利率;从税收中取出一定份额作为风险资本的担保金,当风险投资受到损失时,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部分补偿等。
7、加大研发投入,降低风险源风险。风险企业要取得良好业绩,就要有良好的风险源。美国硅谷地区风险投资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周边地区科技环境,特别是临近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有密切关系,与美国强大的科技投入和实力密切相关。国内陈德棉等人比较分析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除了税收政策等方面因素之外,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当地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直接相关。由此可以看到,中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这样才能保证风险投资所需要的风险源高质量,才能吸引风险投资企业。
但年的统计结果令人担忧,中部六省科技综合进步平均水平只有28.94%,比全国38.46%的平均水平低9.52%。因此,中部要崛起,必须提高区域创新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在短期内中部六省除了发挥各自特长,做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外,搭建公共科技平台,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有共同需求又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领域,可选择若干重点实验室实行合作共建,尤其是要发挥各省区在人才或学科上的优势,在交叉学科领域共建重点实验室;大力倡导平时交流和小型会议,增进科学交流,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因为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交流是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棉、蔡莉著: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3]元征:试论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客观推动作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
[4]覃成林、唐永: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塌陷”特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0月。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四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来约束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乱收费问题,但教育乱收费却始终禁而不止。2003年,中央政府建立了由教育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但教育乱收费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连续几年高居价格违法举报之首。2007年初,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当前规范教育收费的任务仍然很重,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还时有发生。比如:公办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教辅材料过多过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一些学校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地方和部门超越管理权限,违规出台教育收费政策等。2008年4月初,在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08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再次要求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督。这说明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一个教育顽疾,虽屡次下药,却收效甚微。那么,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的教育乱收费始终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何在?研究拟从成本——收益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教育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
按照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收益则是通过投资或付出而获得的利益与效用。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付出就是值得的。教育乱收费也存在着成本与收益。教育乱收费的成本是乱收费必须承担的风险成本,而其收益则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教育乱收费现象之所以长期禁而不止,与其收益与成本的严重不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育乱收费的低成本性。
教育乱收费面临的成本不是直接经济成本,而是可能的风险与心理成本。从近年对教育乱收费查处的情况来看,这种风险成本不外乎被撤职、党纪政纪处分、被勒令清退乱收费资金等类型。之所以称之为可能的风险成本,是因为这种成本只是一种潜在成本,且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概率很小,对于一般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不具有震慑力。这一点从乱收费的普遍性与受到查处的学校与人员数量的有限性即可见一斑。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一直居于各项价格举报之首,2006年达27637件。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却不尽如人意。2003年起,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2005年,各地共派出检查组5.6万个,检查各地学校87万多所,查处违规收费案件1.9万件,受到党政纪处分5931人,其中撤销校长794人。岡假定每所学校仅违规收费一件,那么,查处的违规收费案件仅相当于被检查学校87万所中的2.18%,受到党政纪处分者如果分属于5931所学校,则仅相当于所检查学校的0.68%,而撤销的校长仅占被检查学校的0.09%。再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各地共派出1.9万个检查组,对全国25万余所学校进行了检查,查出教育乱收费资金5.72亿元,清退教育乱收费资金3.49亿元,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检查的25万所学校中,仅有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假如一所学校查处一人,其查处率仅为1.40%,换句话说,乱收费的风险仅占被检查学校的1.40%;如果把全国所有学校都纳入其中,那么,乱收费被查处的风险概率会小之又小。如此小的风险成本,无法给乱收费学校以强大的外部压力,很难对其乱收费行为产生有效的抑制力;而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力,也无法对一些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形成有效的内在约束力,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乱收费的禁而不止。
(二)教育乱收费的高收益性。
与极低的风险成本相比,乱收费却可以使学校、教师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为例,在将初中部民办化为“知达实验学校”以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从中获得了极大利益。据一位知情教师说:“知达”早年实行梯级收费,根据考生成绩优劣,每个学生3年最低收1.5万元,高至3万元,有些甚至被索要8万至10万元。近几年,学校实行统一标价,每生交费两万元。所办班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2个;每班人数,多数接近或超过60人。以此推算,几年来,“知达”的收费达到上亿元。其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笔用于教师的外出进修、学习以及招待检查部门和迎来送往。但相当一部分——数千万元——一是发放月奖金和代课、补课的费,除工资外,任课教师凭此两项可额外领到三四千元;二是发放年终奖:退休教师象征性领取千八百元,普通教职工3000元,相当一部分教师分到几万元,甚至接近10万元;三是游山玩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每年让骨干教师去“放松”,2007年夏天,有些足迹远至港、澳、台。由此可见,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是学校乱收费的助推器。
二、教育乱收费低风险的内在原因分析。
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监管部门的查处不力有关,同时也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一)教育乱收费的群体性。
教育乱收费属于行业性乱收费,具有集体陸与群体性特点和广泛的社会与行业基础。在重点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学校顶风乱收费,大多数学校则是随大流,亦步亦趋,紧紧追随同类同等学校的脚步,结果,普遍的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进一步泛化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也强化了整个行业的负面公众形象,学校不再是圣洁之地,教师的形象也不再高尚,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教育乱收费的隐蔽性。
当前对于乱收费的查处数量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较大的隐蔽性。很多学校在收费时,只收费不开票,学生在交费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凭证,学校以机构“信誉”保证交费学生在该校上学的学位或参与某种活动的资格,学生家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接受学校的做法。最终,虽有乱收费之实或价格违法举报,结果却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收费不开票成为各个学校应对乱收费检查并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重要法宝,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查处难度,乱收费现象也变得以肆意横行。另有一些学校则通过将乱收费合法化逃避查处风险,其主要做法是将强制性的教育乱收费转化为学生家长的自愿陸捐款,通过改变乱收费的性质使其变得更加隐蔽。
(三)教育乱收费的可融通性。
所谓利益共享,是指乱收费不仅使学校可以从中得益,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与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从中获益。这就使得几个获利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联盟关系,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往往会表示默认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其结果必然会纵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2006年3月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在“教育乱收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六成违规收费由政府引起”。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在对17个省(市、区)50个县(市、区)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有45个县违规教育收费4.13亿元,其中43个县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挤占、挪用、滞留教育资金4.45亿元,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克扣教育经费的总额,比教育违规收费的总额还要多。地方政府部门的违规行政必然导致学校的乱收费,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对于乱收费的默认与“迁就”,自然成为乱收费得力且持久的外在动力。
(五)教育乱收费的政策诱致性。
这种诱致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及其政策上双轨制的影响。教育乱收费,不仅有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更有公办学校与以体制创新名义存在的转制学校之分,不同学校,收费政策与标准不同。以1999年率先在全省4万多所中小学中实行初中部转制的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知达实验学校为例,其在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收取高额学费,初中3年学费达几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此的`是,其东相距约1000米的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其西不足500米的三十八中、其北约2000米的二十七中等公办学校,都免收学费,只收取书本费和杂费,每学年一两百元。办学体制的变化导致收费政策的变化,不同学校不同对待,从而人为制造并扩大了学校之间的收费差别和福利待遇差别,导致了一些学校领导与一般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成为推动学校转制和高收费乱收费的内在经济动力。虽然自2006年起,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停止了审批新的改制学校,清理改制学校也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学校改制及在改制名义下实行的高收费乱收费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难在短期内消失。
(六)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性。
在乱收费的同时,许多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一是钻政策的空子。即利用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收费政策的不一致、或者政府收费政策前后的不一致乱收费。二是不认真落实业已建立起来的收费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在很多学校,这些制度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办学活动中,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自然也起不到公众监督与阻隔作用。三是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与社会资本。重点中小学往往聚集了不少权力者的子女,在关键时刻学校总会千方百计利用这些可资利用的家长资源尽可能化解其面临的危机。由于重点中小学学生家长背景的特殊性和权力的集中性,在应对地方性教育乱收费的检查中,学校往往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从而实现权力者得益、学校得益的双赢结果。
总之,由于教育乱收费的特点及学校自身对于乱收费风险的化解,使得乱收费的风险成本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教育乱收费的预期收益则大大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其诱惑力便也大大加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加大乱收费者的风险成本。
三、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对策。
(一)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这种一致性和连贯性不仅体现在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政策要一致、连贯,同一级政府前后的政策也必须一致和连贯。长期以来,在教育乱收费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政策的不一致是导致一些乱收费冠冕堂皇、有恃无恐的政策根源。为了防止一些学校钻政策的空子,2008年4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08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地方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符的文件规定一律废止,以消除政策之间的摩擦,为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扫清障碍。
(二)提高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
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就要提高其收费的风险成本,并且要提高到有足够震慑力的程度,使学校不敢轻易乱收费。这就要求对于乱收费一定要严加查处,真正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学校校长与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对于社会上举报的乱收费行为,必须严加追查,在发挥专门监管机构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及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于重点中小学收费的审计、监督与惩处,提高其乱收费的风险,抑制其乱收费的冲动。“十一万”期间,政府准备采取两个“三管齐下”规范教育收费。其中之一是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如果两个“三管齐下”能落到实处,将会大大影响学校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并达到有效治理乱收费的目的。
(三)消除学校与收费上的双轨制。
双轨制学校的存在是教育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普通中小学区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一是在办学体制上分为公办与民办。不同学校,政策与待遇不同,但都对乱收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尽快缩小公办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供给方面为所有学生提供大致相同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消除择校热,从而消除乱收费的温床。对于后者,不是消除公办与民办的区别,而是区分真民办与假民办,从根本上纠正公办学校改制和名校办民校的错误,使义务教育学校回归到政府办学的轨道上,实行统一的收费与免费政策,不给乱收费留下任何活动空间。
(四)斩断乱收费的利益链,杜绝政府部门的惩罚性经济行为。
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经费的截流、挤占、挪用及对于教育乱收费的鼓励与分成,使学校与主管部门在事实上形成了利益联盟,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大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难度。所以,要使治理乱收费取得成效,必须斩断这种利益联盟关系,政府真正担负起投资与监管责任,治理学校乱收费才有底气,才能硬气。所谓政府的惩罚性经济行为,是指政府为了禁止教育乱收费而采取的经济惩罚行为,如税务部门对于教育乱收费进行征税的企图等。对于教育乱收费征税虽然有可能抑制学校乱收费的冲动,但更有可能使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合法化,如此以来,教育乱收费不仅得不到治理,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乱收费的进一步加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五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来约束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乱收费问题,但教育乱收费却始终禁而不止。,中央政府建立了由教育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但教育乱收费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连续几年高居价格违法举报之首。初,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当前规范教育收费的任务仍然很重,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还时有发生。比如:公办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教辅材料过多过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一些学校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地方和部门超越管理权限,违规出台教育收费政策等。4月初,在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再次要求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督。这说明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一个教育顽疾,虽屡次下药,却收效甚微。那么,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的教育乱收费始终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何在?研究拟从成本——收益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教育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
按照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收益则是通过投资或付出而获得的利益与效用。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付出就是值得的。教育乱收费也存在着成本与收益。教育乱收费的成本是乱收费必须承担的风险成本,而其收益则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教育乱收费现象之所以长期禁而不止,与其收益与成本的严重不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育乱收费的低成本性。
教育乱收费面临的成本不是直接经济成本,而是可能的风险与心理成本。从近年对教育乱收费查处的情况来看,这种风险成本不外乎被撤职、党纪政纪处分、被勒令清退乱收费资金等类型。之所以称之为可能的风险成本,是因为这种成本只是一种潜在成本,且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概率很小,对于一般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不具有震慑力。这一点从乱收费的普遍性与受到查处的学校与人员数量的有限性即可见一斑。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一直居于各项价格举报之首,达27637件。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却不尽如人意。20起,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各地共派出检查组5.6万个,检查各地学校87万多所,查处违规收费案件1.9万件,受到党政纪处分5931人,其中撤销校长794人。岡假定每所学校仅违规收费一件,那么,查处的违规收费案件仅相当于被检查学校87万所中的2.18%,受到党政纪处分者如果分属于5931所学校,则仅相当于所检查学校的0.68%,而撤销的校长仅占被检查学校的0.09%。再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来看,20。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各地共派出1.9万个检查组,对全国25万余所学校进行了检查,查出教育乱收费资金5.72亿元,清退教育乱收费资金3.49亿元,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检查的25万所学校中,仅有35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假如一所学校查处一人,其查处率仅为1.40%,换句话说,乱收费的风险仅占被检查学校的1.40%;如果把全国所有学校都纳入其中,那么,乱收费被查处的风险概率会小之又小。如此小的风险成本,无法给乱收费学校以强大的外部压力,很难对其乱收费行为产生有效的抑制力;而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力,也无法对一些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形成有效的内在约束力,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乱收费的禁而不止。
(二)教育乱收费的高收益性。
与极低的风险成本相比,乱收费却可以使学校、教师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为例,在将初中部民办化为“知达实验学校”以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从中获得了极大利益。据一位知情教师说:“知达”早年实行梯级收费,根据考生成绩优劣,每个学生3年最低收1.5万元,高至3万元,有些甚至被索要8万至10万元。近几年,学校实行统一标价,每生交费两万元。所办班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2个;每班人数,多数接近或超过60人。以此推算,几年来,“知达”的收费达到上亿元。其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笔用于教师的外出进修、学习以及招待检查部门和迎来送往。但相当一部分——数千万元——一是发放月奖金和代课、补课的费,除工资外,任课教师凭此两项可额外领到三四千元;二是发放年终奖:退休教师象征性领取千八百元,普通教职工3000元,相当一部分教师分到几万元,甚至接近10万元;三是游山玩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每年让骨干教师去“放松”,20夏天,有些足迹远至港、澳、台。由此可见,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是学校乱收费的助推器。
二、教育乱收费低风险的内在原因分析。
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监管部门的查处不力有关,同时也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一)教育乱收费的群体性。
教育乱收费属于行业性乱收费,具有集体陸与群体性特点和广泛的社会与行业基础。在重点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学校顶风乱收费,大多数学校则是随大流,亦步亦趋,紧紧追随同类同等学校的脚步,结果,普遍的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进一步泛化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也强化了整个行业的负面公众形象,学校不再是圣洁之地,教师的形象也不再高尚,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教育乱收费的隐蔽性。
当前对于乱收费的查处数量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较大的隐蔽性。很多学校在收费时,只收费不开票,学生在交费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凭证,学校以机构“信誉”保证交费学生在该校上学的学位或参与某种活动的资格,学生家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接受学校的做法。最终,虽有乱收费之实或价格违法举报,结果却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收费不开票成为各个学校应对乱收费检查并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重要法宝,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查处难度,乱收费现象也变得以肆意横行。另有一些学校则通过将乱收费合法化逃避查处风险,其主要做法是将强制性的教育乱收费转化为学生家长的自愿陸捐款,通过改变乱收费的性质使其变得更加隐蔽。
(三)教育乱收费的可融通性。
所谓利益共享,是指乱收费不仅使学校可以从中得益,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与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从中获益。这就使得几个获利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联盟关系,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往往会表示默认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其结果必然会纵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年3月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在“教育乱收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六成违规收费由政府引起”。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10月至1月,在对17个省(市、区)50个县(市、区)和2003年上半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有45个县违规教育收费4.13亿元,其中43个县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挤占、挪用、滞留教育资金4.45亿元,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克扣教育经费的总额,比教育违规收费的总额还要多。地方政府部门的违规行政必然导致学校的乱收费,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对于乱收费的默认与“迁就”,自然成为乱收费得力且持久的外在动力。
(五)教育乱收费的政策诱致性。
这种诱致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及其政策上双轨制的影响。教育乱收费,不仅有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更有公办学校与以体制创新名义存在的转制学校之分,不同学校,收费政策与标准不同。以率先在全省4万多所中小学中实行初中部转制的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知达实验学校为例,其在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收取高额学费,初中3年学费达几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此的`是,其东相距约1000米的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其西不足500米的三十八中、其北约米的二十七中等公办学校,都免收学费,只收取书本费和杂费,每学年一两百元。办学体制的变化导致收费政策的变化,不同学校不同对待,从而人为制造并扩大了学校之间的收费差别和福利待遇差别,导致了一些学校领导与一般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成为推动学校转制和高收费乱收费的内在经济动力。虽然自2006年起,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停止了审批新的改制学校,清理改制学校也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学校改制及在改制名义下实行的高收费乱收费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难在短期内消失。
(六)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性。
在乱收费的同时,许多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教育乱收费风险的自我化解。一是钻政策的空子。即利用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收费政策的不一致、或者政府收费政策前后的不一致乱收费。二是不认真落实业已建立起来的收费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在很多学校,这些制度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办学活动中,对于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自然也起不到公众监督与阻隔作用。三是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与社会资本。重点中小学往往聚集了不少权力者的子女,在关键时刻学校总会千方百计利用这些可资利用的家长资源尽可能化解其面临的危机。由于重点中小学学生家长背景的特殊性和权力的集中性,在应对地方性教育乱收费的检查中,学校往往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从而实现权力者得益、学校得益的双赢结果。
总之,由于教育乱收费的特点及学校自身对于乱收费风险的化解,使得乱收费的风险成本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教育乱收费的预期收益则大大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其诱惑力便也大大加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加大乱收费者的风险成本。
三、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对策。
(一)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这种一致性和连贯性不仅体现在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政策要一致、连贯,同一级政府前后的政策也必须一致和连贯。长期以来,在教育乱收费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政策的不一致是导致一些乱收费冠冕堂皇、有恃无恐的政策根源。为了防止一些学校钻政策的空子,年4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08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地方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符的文件规定一律废止,以消除政策之间的摩擦,为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扫清障碍。
(二)提高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
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就要提高其收费的风险成本,并且要提高到有足够震慑力的程度,使学校不敢轻易乱收费。这就要求对于乱收费一定要严加查处,真正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学校校长与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对于社会上举报的乱收费行为,必须严加追查,在发挥专门监管机构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及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于重点中小学收费的审计、监督与惩处,提高其乱收费的风险,抑制其乱收费的冲动。“十一万”期间,政府准备采取两个“三管齐下”规范教育收费。其中之一是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如果两个“三管齐下”能落到实处,将会大大影响学校乱收费的成本与收益,并达到有效治理乱收费的目的。
(三)消除学校与收费上的双轨制。
双轨制学校的存在是教育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普通中小学区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一是在办学体制上分为公办与民办。不同学校,政策与待遇不同,但都对乱收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尽快缩小公办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供给方面为所有学生提供大致相同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消除择校热,从而消除乱收费的温床。对于后者,不是消除公办与民办的区别,而是区分真民办与假民办,从根本上纠正公办学校改制和名校办民校的错误,使义务教育学校回归到政府办学的轨道上,实行统一的收费与免费政策,不给乱收费留下任何活动空间。
(四)斩断乱收费的利益链,杜绝政府部门的惩罚性经济行为。
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经费的截流、挤占、挪用及对于教育乱收费的鼓励与分成,使学校与主管部门在事实上形成了利益联盟,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大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难度。所以,要使治理乱收费取得成效,必须斩断这种利益联盟关系,政府真正担负起投资与监管责任,治理学校乱收费才有底气,才能硬气。所谓政府的惩罚性经济行为,是指政府为了禁止教育乱收费而采取的经济惩罚行为,如税务部门对于教育乱收费进行征税的企图等。对于教育乱收费征税虽然有可能抑制学校乱收费的冲动,但更有可能使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合法化,如此以来,教育乱收费不仅得不到治理,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乱收费的进一步加剧。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六
证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性投资。一般而言,风险是指对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背离,或者说是证券收益的不确定性。证券投资的风险是指证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与证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被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2、证券投资收益有哪些?证券投资收益包括:
(1)股票收益,股票投资的收益是指投资者从购入股票开始到出售股票为止整个持有期间的收入,它由股息收入、资本损益和公积金转增收益组成。(2)债券收益,债券的投资收益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债券的利息收益。二是资本损益。三是再投资收益。
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关系是:收益与风险相对应。也就是说,风险较大的'证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反之,收益率较低的投资对象,风险相对较小。但是,绝不能因为收益与风险有着这样的基本关系,就盲目地认为风险越大,收益就一定越高。收益与风险相对应的原理只是揭示收益与风险的这种内在本质关系:收益与风险共生共存,承担风险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风险的成本和报酬。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七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分析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八
风险投资公司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投资,这些基金一般以有限合伙制为组织形式。
c产业附属投资公司。
这类投资公司往往是一些非金融性实业公司下属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他们代表母公司的利益进行投资。这类投资人通常主要将资金投向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传统风险投资一样,产业附属投资公司也同样要对被投资企业递交的投资建议书进行评估,深入企业作尽职调查并期待得到较高的回报。
这类投资人通常投资于非常年轻...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九
老师:林宇。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朱光瑶。
学号:2009080503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以惊人的速度出现,随之也给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与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国航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油)因为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在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后,该事件很快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成为“罪魁祸首”。在1995年2月,我们都知道的英国巴林银行因投机于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而失败,造成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使四百多年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似乎成为了危机和灾难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一面。现在就从风险角度来分析它。
1.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格变动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变动等。管理市场风险,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随后计算总敞口额度,严格交易程序,模拟在市场崩溃或流动性引发价格剧烈震荡情况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谓“压力测试”。
2.信用风险即交易合约的对方无力履行义务的风险。与市场风险一样,控制信用风险也是要测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头寸,并使敞口头寸与所确定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额度相匹配,然后可以像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控制和减少风险。
3.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的风险。一是市场业务量不足或无法获得市场价格而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由于用户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在市场上出现逆势时按要求追回保证金而造成的资金流动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实现降低风险。
4.操作风险即人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失误蒙受亏损的风险,它们本质上均属于管理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职责分开,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范围。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的制定。另外,应尽量改善内部风险管理,增强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强化安全的结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风险。
性,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而合约双方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2.从宏观层面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有效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扭曲资本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转化为实物投资,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虚拟资本,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
3.从微观层面上看,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针对上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量风险和突发事件冲击,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风险的划分和标准,各国都着手研究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措施并根据各自的经济金融体系特点订出了适合自身的不同的监管原则,以确保市场的有效性,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防止金融衍生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为了控制风险,我们可以针对其不同类别的风险对衍生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1.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第一,从制度方面进行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来促进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于利率类衍生工具来说,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的转变进展缓慢,利率管制还直接控制着利率水平,资金价格无法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波动。所以,要发展利率类衍生品市场必须先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的利率。但利率市场化是以银行充分商业化为前提的,而银行的商业化又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巨额呆账、坏账和以后的资金来源问题。因此,利率的市场化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要等国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清,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得以理顺后才有可能实现。第二,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监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不仅需要在金融企业内进行风险控制,而且还须要管理机构进行外部监管,以防风险扩大,酿成金融**,甚至产生金融体系风险,但衍生工具自身的许多特性导致监管面临许多困难。第三,建立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各类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类,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和衡量指标,同时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级别的界定,最后根据风险的级别和风险的权重事先制定相应的规避风险或者减小风险的措施和方案。
2.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它是指对超过交易主体所能承受的风险总规模的市场风险部分,采取对冲措施或头寸重组的方法实行“自我保护”,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将市场风险转移给市场上的风险爱好者。
3.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机构应对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品种按不同的顺序进行评估,控制风险。市场主体可以采用净额结算主协议和各种信用加强措施,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净额结算协议,指在实际交易中,机构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支付净额结算的方法来降低信用风险。各种信用加强措施如交易双方通过提供担保的方式提升自己履约的信用度、在合约条款中加入一些条件来降低信用风险等。
4.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最主要的是控制参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的交易量,对这类产品,需要使用能够长期占用的资金。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对资金流动缺口实行额度控制,从而保证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平衡。
5.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操作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比其他风险更为严重,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但它往往被机构所忽视,巴林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例。完全避免操作风险是不可能的。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管。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要培养和配备既精通衍生品交易,又具备准确迅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人才,还要配备相应的系统。
6.对于法律风险的管理。为了防范法律风险,交易方首先要确保其交易对手具有足够的权利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并确保对手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履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履行金融衍生品合约义务;其次,在合约条款中,明确规定交易对手的抵押品或保证金用于弥补交易方的损失,并清楚列明交易对手违约时应支付的罚金。中航油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操作不当,导致巨额亏损,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处理不当,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金融衍生交易实际上是利用交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对冲式操作。所以,任何有经验的机构都会通过对冲交易,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很不幸的是,在中航油的金融衍生交易中,恰恰忘记了风险的规避,在卖出看涨期权之后,没有预见到可能由此带来的巨额损失,进行对冲操作,将风险降低,而是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坐等购买人行使自己的权利,而这样一来,中航油不仅仅损失了保证金,而且必须为购买人行使权利支付价款。这是其造成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工具非但不是风险的万恶之源,恰恰是风险管理的必备工具。有关政府部门及国内企业不可因噎废食,仅仅因为一些事件就放慢或停滞国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建设步伐。相反,国内的大型企业更应该积极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有效控制自身的经营风险。当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企业内部对操盘手和交易员的风险控制,是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前提条件。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
一、项目简单描述(目的、意义、内容、运作方式)。
d5媒体是以网吧电脑桌面、个人电脑桌面、手机为载体,以分众、互动、娱乐为核心的新媒体。d5媒体的目的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直接在电脑桌面上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以及互动、娱乐的要求,从而改变用户的习惯,让d5媒体借助电脑和手机融进用户的生活圈子。统计精准,客户明晰,高度互动,品牌宣传推广销售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也给广告业主带来新的革命。培养用户的习惯,改变用户的心智模式也是其它媒体与d5媒体无法对比的一个优势。
d5媒体前期将以网吧业务为主。目前全国共有网吧数量将近20万家,电脑终端数量1000w以上,日均流量3000w左右。同时,网吧上网用户人群年龄层次集中在18-25岁以上大学生群体。高素质,高消费能力和高可挖掘潜力是他们共有的特征,这一群体是也是目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娱乐行业,网游产业等最有针对性的消费群体。因此,d5媒体网吧业务将围绕这个群体打造一个全新的分众媒体平台。
二.市场目标概述。
d5媒体计划在一年内占领网吧电脑桌面媒体市场的30%以上。在全国同行业中占领领先的地位。网吧电脑桌面媒体的技术和内容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个人电脑用户已经开发完毕,并且开始推向市场。手机用户在开始进行技术开发。三年内网吧电脑用户占领全国50%的市场,个人电脑用户占领全国40%的市场,手机用户占领全国40%的市场。d5媒体的技术以及内容都基本完善,而成为分众、互动、娱乐为核心的新媒体,改变了用户的习惯,让d5媒体成为用户生活圈子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利润来源简析。
d5媒体作为一个平台,具备的一个优势就是赢利模式明确,赢利方式多从而分散了风险。
广告收入:d5媒体网吧用户这块广告形式多,根据广告的需求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的需求。广告收入一个电脑一个月可以带来收入在10元到40元之间,根据各个区域的广告价值以及开发经营情况。
网吧电子商务:网吧电子商务实现了网吧内和网吧之间的交易,每个电脑每个月能够给d5媒体带来的收入在3元到20元之间。
sp:和sp公司合作,每个电脑每个月带来的利润在2元之间。
因涉及到要和代理以及广告公司进行分成,所以每个电脑每个月3元到10元的收入(根据经营情况确定)。
100万台网吧电脑的.收入就在300万到1000万之间每个月。
上述属于网吧用户的利润来源。
个人电脑用户的收入来源:
广告收入,通过把针对目标客户的广告巧妙地融入各个版本中,从而带来广告收入。一个电脑一个月的广告收入在2元左右。
会员收入:针对娱乐版本,教育版本等各种不同的版本,由d5媒体和会员提供内容并让网民根据需求不同的收费项目(交友服务,教育咨询,娱乐等)。
手机用户收入:通过短信、铃声下栽、图片下栽、手机游戏以及手机广告等获取收入。因手机用户是网吧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延伸。网络和无线实现结合,所以内容的原创性和信息的海量性导致手机用户的使用非常频繁。另外手机结合网络导致广告的影响力大大增加,接触面变宽。广告收入也增多。
四.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
d5媒体计划第一轮融资300万美元,占公司30%的股份。
第二轮融资方案根据情况确定,在一年后开始进行。
三年后准备上市,融资方案待确定。
五.财务分析(预算及投资报酬)。
・收入预计:
网吧电脑用户:半年后月毛收入可以达到200万元以上。一年后月毛收入可以达到800万元左右。第一年总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在三年后月毛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
个人电脑用户:第一年无收入或者收入很少,第二年底月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第三年年底月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
手机用户:第一年收入很少,第二年年底月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第三年年底月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
总收入:第一年:4000万元,第二年:2亿元第三年:6亿元。
预算:
第一年,服务器费用300万元,宣传费用:200万元,员工工资400万元,场地费用以及办公费用100万元,渠道建设费用400万元。
第二年:服务器费用3000万元。宣传费用2000万元,员工工资1500万元。场地以及办公费用200万元。
第三年:服务器费用:6000万元。宣传费用5000万元。员工工资3000万元。场地以及办公费用1000万元。
投资报酬回报率:
第一年:税前纯收入在2600万元。
第二年:税前纯收入在1.4亿元。
第三年:税前纯收入在4.5亿元。
按it行业的12倍的市值计算,公司的市值在50亿左右。
第二部分:市场和技术。
一、背景分析。
1、提出原因和环境背景:
d5媒体提出的原因是抓住媒体未来的趋势。目前媒体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加大,信息不。
是缺少,而是不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信息,从而诞生了google公司的神话,分众传媒也是抓住了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分众。把需要传播的信息精确地传播到所需要传播的人。信息的爆炸导致了分众成为媒体的发展趋势。web2.0一夜之间迅速火了起来,myspace一下就冲到了全世界的全面,qq也成为时尚的代名词,超级女声也是一下就火了起来。用户已经需要主动地去接受信息,创造信息,和信息产生互动。互动逐渐成为用户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娱乐化是一个趋势,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娱乐的市场也就越大,娱乐本身的产业链条也越来越大,越拉越强。分众传媒抓住了分众这个关键趋势,但是互动性和娱乐性还远远不够,对用户的体验考虑不到位。毕竟一个媒体的生存的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用户的良好体验,从而成为用户的一个习惯。这样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所以d5媒体把分众、互动、娱乐定位为d5媒体的核心,根据核心价值观经营d5媒体。
[1][2][3][4][5]下一页。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一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第1:企业财务风险与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风险的客观性存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风险,其风险产生来源因素也是不同的。
从宏观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具体如下: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必然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然而,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许许多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对财务风险的一定预防与控制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这种淡薄的财务风险意识势必导致企业风险预防与控制上的不健全。
2、财务决策机制虚化。
在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责任配置等方面迷糊不清、散乱、权利责任不明,才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3、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企业要具备一支精通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
只有专业的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人才能够告诉企业有哪些环节存在财务风险,并能够及时指出该风险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并会向企业提出规避和防范这些风险的有效措施。
所以,企业不仅仅要提升整体风险意识,更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4、财务规划情况欠妥。
一些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经常会由于投融资规划的不合理造成财务风险。
例如,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盲目提升业务量,对外进行赊销,最终会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绝大部分比重,因此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率的降低,逐步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一些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而又因市场、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大量积压,企业的存货进一步占据流动资金的比重。
同时也加大企业存货保管费用的支出,存货由于超储积压贬值、折旧的风险也随之而来;更有一些企业的投资者因缺乏必要的风险预防与控制认知,对投资决策上不科学或者盲目投资,最终导致企业资金结构极为不合理、偿付压力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财务风险。
(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1、政治上的因素。
政治风险主要是因为政府当局不稳定、或者战争等因素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从而引起企业的资产被政府直接没收的风险,融资进行的投资项目若被政府没收,可是自己还得到期还款。
2、政策法律上的因素。
主要是指政府政策上的改变、法律法规上的改变可能导致的后果,比如社会**、罢工等。
企业一旦遇到此种风险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企业在某个国家投资后发生政局动荡,该国政府会对外汇实施管制,则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账户、资产、产品被冻结、没收等,最终使企业投资无法收回。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一)培养财务风险专项型人才。
企业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策略。
“走出去”,就是通过与大学和研究所进行长期合作,完善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选拔机制,加大对其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风险管理团队。
“引进来“,就是企业可以通过从外部吸收和引进新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来充实原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
(二)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加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特性,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时时刻刻面临着巨大风险。
在现代瞬息变化的环境中,建立与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尤为必要,可以尽早、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迫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制定、调整经营策略,控制并排除企业财务危机扩大。
(三)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现代企业。
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一个基础工作是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现代企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其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综合素质越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就越强,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在很多时候需要企业领导及财务管理者通过职业敏感度来进行判断,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假设与评估,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敏感度,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
(四)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
在现代企业当中,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审查制度也是企业开展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键,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审计与监督。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明确企业审计部门的地位。
企业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有效进行企业财务审计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来促进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种扁平化、高效率的会计系统模式,促进企业财务的反应能力。
第三,理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明确企业各部门在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资金分配等方面的分工、职权、责任。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的超前防范。
一、财务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心。
1.筹措资金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筹借来解决。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扩张重组后,将有若干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归入旗下而成为子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无论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筹资能力均与母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企业集团为了维持它们的正常运营,必须出面帮它们筹集运营资金。
筹资方式有好多种,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借款融资都是有偿的,是要付利息的。
筹资企业的期望是通过筹得资金运转后,自己的资金利润率能高于借款利息率。
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风险,这便是筹资风险。
2.技改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后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有一大部分会投入技术改造。
而技改投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技改项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有资金注入。
一旦项目不能如期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建成后达不到预期回报效果,将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这便是技改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广泛依赖商业信用。
近年来因冶金、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售不畅、库存产品积压而造成赊销和货到付款,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为有的用户企业经营困难确实无法偿还货款,有的丧失商业信用恶意拖欠,使应收款不能及时催收到位。
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或者变成死账,将为企业造成资金回收风险。
当企业对《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的收集、研究、学习和理解不透时,会因为应纳税而未纳或少纳而遭受法律制裁,税务稽查发现后,不但需要补缴税款还要加罚滞纳金,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了解,致使能享受的减免政策却没有申请享受,增加了税收负担,从而形成税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存在于股息分配和投入再生产的比例矛盾上。
企业想留足资金用于销售和扩大再生产,而股东想多多分红返现,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
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1.筹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是能承受的筹资比例最大和总资产成本最低。
筹资之前应当先预算资产负债率,也可用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对筹资风险进行衡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支撑,用以考察自身历年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预警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超过预警线后立即报警,从而采取措施对筹资风险有效控制。
2.技改投资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技改项目决策启动建设前必须进行严密科学地可行性分析,对产品产量、未来市场、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评估。
建设期内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而追加投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竣工投产。
充分考虑项目建成竣工投产后要投入的流动资金,保证项目的原材燃料和动力供应,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渠道,尽快实现预期效益,收回投资,实现回报。
3.生产经营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一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降低意外的生产成本损失。
降低生产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
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减少或杜绝赊销,必须货到付款的,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拖欠惩罚条款。
对长期催不回的应收款要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三是负责税务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比对,建立与税务局信息交流传递制度,照章纳税,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4.建立全员民主管理企业风险机制。
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汇报上年决算和下期预算,对收益分配方案要集体研究决定。
三、小结。
总而言之,让财务专业人员参与到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要有话语权,财务人员要以风险预知和风险的超前防范为己任,着力研究财务资本运作,正确地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及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财务和资金风险预报,适时地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和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在国家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一些相关文件对这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国有企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这更大的经营风险,出现越来越多问题。跟我国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缺乏。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我国现有的企业风险管理现状,本着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对我国国有企业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开展了全面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相对价值的参考材料。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限制,使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发生偏离,导致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无法按照计划实现。在国有企业内部,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各方面的数据,通过合理分析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内部风险进行有效化解,通过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企业经营损失。
一、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原因。
1。国有企业内部风险预警机制相对薄弱。在国有企业经营内部经营模式中,最初是由原本的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思想意识薄弱的问题,在国有企业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风险防范知识严重缺失,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只是将重点放在做好账和管好钱两个方面,没有将财务风险管理的范畴拓展到市场,在企业的各项债务、资金和投资等方面,处处存在隐患和风险,使固有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2。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欠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审批程序过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内部各个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对各类风险惊醒有效的梳理。比如,在国有企业内部的事监会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使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在企业内部同样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缺点,对审计的严重不重视,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可行性方面存在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对风险预防方面都是在形式层面上的操作,或者是风险预警投入的成本过高,这种成本风险预警机制根本不符合国有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在可行性方面比较差,企业在对面风险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不惜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现金管理模式,国内大型企业都要建立起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是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会面临这更多的挑战,根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无法收回的款额多达千亿美元,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十分紧迫。
二、国有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原则。
1。遵循简单易行的原则。在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财务风险一般都是出现在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在建立预警机制的同时,必须要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建立的机制更加便于操作和执行。风险预警机制必须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特点,在难度方面要相对降低,使那些具备一般财务知识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就可以进行实施。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国有企业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数据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对日常监督手段的强化来有效避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企业实际经营效果。
2。要科学考虑成本效益。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由于其本身特点,预警机制在考核方面不方便执行,所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方面,很容易出现只增加成本而不产生效益的顾虑,这种成本方面的问题导致风险预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故此,在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实际情况,通过财务措施的方法来进行考量,有效地减少成本,全面夯实企业内部的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多方面改革有效降低风险预警方面的成本费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重点全面和激励的原则。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要保证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受别的方面影响,在预警模块的设置上要保持独立性,使其科学合理地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有效结合。比如,在一些国有的商贸企业中,需要将内部预警机制的资金、存货等方面监控工作结合,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融资和投资,在预警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在企业内部的存在财务风险的工作模块全部建立起预警机制。风险预警要与企业内部的财务考核有效结合在一起,对风险预警进行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保证预警机制的科学实施,以此来促进预警机制的全面提升,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三、国有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明确部门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来进行落实,归口落实部门一般是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在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从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办法,来完成企业日常的核算和内部管理,通过核算或者统计的方式,来完相关的数据统计,在完成风险预警的过程中不需要再设计专门的部门。这样做可以科学有效地节约企业内部的经营成本呢,在进行风险预警防范的过程中,相关财务负责人要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比如,某国有企业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将企业的总会计师当作第一责任人,这样可以达到更加方面推动企业预警机制的实施。
2。完善跟踪监控预警工作体系。在国有企业内部,相关财务人员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梳理,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企业内部的预算和执行情况,通过年度工作考核等有效方式,来完成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预测,工作人员要充分关注企业内部的敏感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跟踪体系,设置跟踪表来作为风险预警的有效依据。比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可以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按月跟踪,也可以通过周期跟踪的方式来完成企业内部的成本预测,在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预警级别。
3。科学合理制定风险预警步骤和方法。要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将前期工作进行有效统一,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按照科学的原则和预警方式,对整改和奖惩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再通过制定相应的流程化准则,来有效推动风险预警机制的贯彻落实。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特别是在国际化竞争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必须要增强自身在管理和预防风险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盈利的最终目的。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简单易行和考虑成本等方面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采用内部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华,李建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74―80。
[2]李梅。对建立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2:42―44。
[3]郭华。关于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4,17:59―60。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三
【导语】生活中处处充满风险,无论是经济投资,还是人生选择,我们都需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对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有着不断的考验,而且需要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在本文中,将介绍我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风险收益心得体会。
风险和收益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对概念。风险是指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收益则是投资或决策所带来的回报。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常是正相关的,意味着在追求更高的收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收益,而是要平衡风险和收益,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第二段】风险收益的实践经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收益都存在着。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获利往往是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这种股票或其他资产的投机策略通常会带来更高的风险,但高风险的投资也可能会潜在的产生更高的回报。在一定的控制下,投机策略是可以适当地参与的。适当的风险控制、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动了我短期投资的收益。
【第三段】总体决策的风险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在做大型决策时,也要考虑到风险和收益,比如毕业后找工作和婚姻选择等。在前期,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条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并且考虑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保证我们做出的选择在趋势与市场的影响下,符合我们预期的目标。
【第四段】时间投资的风险收益。
在长期的时间投资中,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需要对自己的投资有足够的信心和持久力。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经济和投资市场的长期发展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预测。我们需要根据市场趋势,选择理财或投资方式,并在时间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或退出市场。
【第五段】总结。
风险和收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两个因素,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投资和决策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期在保持风险情况下尽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更要在实践中总结风险、收益、投资环境和市场趋势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更好的决策策略,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需要保持谨慎和清醒,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和生活决策。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并且,通信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增长,使得项目管理的主体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系,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通信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性使得其风险性比较的强,因此为了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对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以及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新要求,为了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需要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来进行电信服务的支撑。目前由于通信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尖端化、复杂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工程项目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使得通信工程项目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因此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八成的通信工程项目存在问题,无法如期正常的进行使用,或存在建设周期拖延、项目成本预算过多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力度存在缺乏,以此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通信运用商的相关利益,为服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
通信企业是传媒行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通信服务的影响。我国的通信运营商在近年来一直在追求通信服务方面的提升,并且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以服务质量的优势来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因此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会不断的增强通信网络的基本建设,并且加强对通信网络技术的改造投资,因此,大量的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就会形成较多的项目风险。
(一)较大的工程资金投入。
通讯工程一般都会具有较强的资金方面的投入,并且在一些与国政府相关的工程项目之中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由于政府部门的项目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主体也非常多,包括客户承建商、设备供应商、通信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具有较多联系,但是这些单位与部门之间又存在着为数不多的横向交叉联系,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去向不明与浪费的情况。
(二)较高的高科技含量。
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项目,通信工程项目分属于多种学科综合的项目之一,其特点就是具备高风险性与技术性。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开始出现。主体之间的竞争及时新技术与新科技项目之间的推进与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通信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风险日益显著。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在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之后,对于结果的分析中如果出现较多的风险可能,也会造成较多的损失,与此同时又很难得到有效的应对的同时,风险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及时提出阻止此项目进行的意见,以此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2]。项目风险方面的规避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想相比较于风险出现时造成的损失来说,二者相害取其轻,还是及时放弃比较好。
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另一方面是企业其他方面的,包括名誉、市场损失与关系损失。并且损失的分类有长短期之分,也有直接性损失与间接性损失的分类,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的损失,都会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的完成受到影响。所以说,需要对项目风险损失进行控制,主动去控制与预防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危害的发生几率,以此来减少风险来源并且控制风险存在的危害性因素。
转移项目风险的具体做法就是要将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及时的转移到其他个人或者是组织之中,并且运用这种方式来将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也比较的复杂,不利于管理人员的操作,所以说需要尽量的减少项目风险转移过程中各种手段的运用,以此减少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四)项目风险自留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如果存在的风险发生的机率比较小或者是发生之后对于项目进程得影响比较小的时候,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与回避,这样会造成项目本身的影响[3]。所以说,应该让项目参与方主动地承担一些项目的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主动自留风险指的是项目参与组织在发生风险的时候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估算,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将项目风险控制在自身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被动自留风险指的是由于项目参与方自身没有进行识别所造成的风险问题。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风险管理也成为了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所以说企业需要不断的重视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应该重视风险问题,在不断提升通信工程自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关注消费者的服务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促进企业与群众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张钱.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xx,(04):205+207.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五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风险和收益这两个方面一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进行风险与收益分析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谈几点感受。
首先,风险与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等价关系。虽然我们一般认为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但是具体到实践中,这种等价并不总是成立。譬如对于某些财务投资,虽然风险相对比较小,但是由于眼前收益并不突出,因此并不值得冒险尝试。因此,我们在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分析时需要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做出完整的判断。
其次,分析风险与收益需要依赖于慎重的信息收集。对任何事情,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分析风险与收益也是一样。另外,我们需要真正地了解各项风险、各项收益的具体情况,包括概率、幅度、时间等等不同维度的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其中的内在联系。仅有充分的信息,才有基础做出风险与收益的正确判断。
而开展这一分析,归根结底是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面对不同的投资和决策,我们的决断依据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此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和付出多少代价。显然,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我的经验来看,进行风险与收益分析是非常需要耐心和专注的一件事情。我们需要仔细分析、研究、思考,不断地从实践和经验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在未来做出更加精准的分析和预判。虽然风险与收益分析这项工作有着潜在的风险和考验,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而细致地去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风险与收益评估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需要依赖于充分的信息、准确的数据、明确的目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分析技巧和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风险与收益关系,做出更加准确和优秀的决策。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六
风险与收益是不可分割的,尤其在个人和企业的投资以及决策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高风险高回报”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金融名言,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每个人或每家公司来说,取得最佳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是关键。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地学习并实践风险收益的投资策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投资中,风险和收益必定是相互关联的。在求取更高的收益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更高的风险。例如,如果我们想在股市中获得更高回报,我们就必须面对更高的波动风险。因此,在进行任何具有风险的活动前,我们需要对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在投资过程中控制风险而获得最大收益。
第三段:有效地应对风险。
在投资中,风险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我看来,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最坏情况的准备。例如,在投资股票市场之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该行业的情况并分析它的财政报表和基本面数据,以此来确保我们对投资前景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并遵循适当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被市场的喧嚣和情绪所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风险时做到有备而来,从而大大增加我们的成功几率。
第四段:理性投资收益。
在投资中,则收益和风险必须得到平衡。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人在追求高收益时,越过了自己的风险容忍度,犯了投资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的分析市场,坚守自己的投资计划,并定期进行投资组合的审查,以确保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总的来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健康和持续的投资收益需要长时间的投资策略和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结论。
在投资中,风险与收益是不可分割的,理性应对风险,平衡收益和风险,这些都非常重要。在我的投资旅程中,我发现这是一项长期的承诺,需要投资者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持之以恒地实践,并不断进化。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巩固和成功率,实现最终的投资目标。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七
风险和收益是商业和投资活动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在实践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形式的风险和潜在的回报。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最大化效益,是每个人在投资和商业领域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风险和收益的本质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来说,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低回报则意味着低风险。投资和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必须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殊性质,理解和评估风险和收益,以制定最佳策略。例如,在金融市场,投资人员往往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趋势和货币政策,以及个别公司的业绩和市盈率等因素。
第三段: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原则。
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原则是许多商业和投资策略的核心。在追求高回报率的同时,投资人员需要制定风险控制计划,避免潜在的损失。这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变化、行业趋势和公司业绩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和其他决策方案。在实践中,可能需要调整和优化策略,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风险和收益不仅对投资人员和企业有影响,对广大公众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商业和投资领域取得成功需要一些基本素质,例如贡献价值、寻求机遇、承担风险和价值观。对于个人而言,通过平衡风险和收益,可以有效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理念,取得回报和成就感。对于企业而言,平衡风险和收益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增加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
第五段:结论。
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风险和收益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风险控制和收益评估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实现良好的企业运营和财务表现。但是,平衡风险和收益需要经验和判断力,要求投资人员和企业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逐步提高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对市场和环境的敏感度,以实现长期的价值创造和可持续经营。
风险与收益的论文篇十八
自从1950年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用卡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领域的.业务创新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选择.本文将重点讨论信用卡时代的风险管理及防范问题.
作者:兰君茜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刊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world年,卷(期):201014(8)分类号:关键词:信用卡风险回避风险预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0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