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参考依据。教案的评估应当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学科教研室整理的一份教案集锦,供大家参考和拓展教学思路。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一
1、理解并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并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激情导课。
出示一组式题,学生进行口算比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减法的简便计算,只要理解、掌握了减法的不同算法,并能灵活运用,相信大家一定能又对又快的算出这些式题。
民主导学。
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1)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也没看?
(3)试着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3)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展示交流。
1、小组汇报、板演计算过程,并说明解题思路。
观察不同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像这样的减法算式都能用这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呢?
小组举例验证。
生:(出示幻灯片,生填空)。
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
(1)、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3)、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3、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4、射击游戏: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师:你真棒。那到底用哪种方法计算简便呢?
同学们:进行连减简便计算时,一定要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算法。
5、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学生独立、限时完成练习七的2.4题。
2、结果反馈:同桌互判,自己改错,教师统计反馈结果。
3、总结反思:畅谈收获。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材分析: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三
1.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归纳总结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感受计算机运行工作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四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灵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
2、难点: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
请8—10学生到台前,进行左右手反应能力的游戏,进行2次,出错的下台。
教师对留在台上的学生给予表扬。
学生观察:
第一次下去了几名学生。第二次下去了几名学生,台上留有几名学生。
数字板示:
上台人数第一次淘汰第二次留在台上。
9423。
=3。
台上人数一共淘汰的人数留在台上的人数。
94+2=63。
9-(4+2)。
=3。
9–4–2=9-(4+2)。
教师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讨新知。
出示:这本书共有234页,小明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几页没有看?
1、解决例1。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算式。
(1)学生分小组计算。
(2)师:这3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交流、比较。
(4)反馈: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为什么不选择第1种方法?(比较麻烦)而第2、3种方法相比之下比较简便。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有关书的问题。
2、把234改成266。
师:如果说这本书有266页,那么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全班练习,口答反馈。
3、讨论总结:
讨论:通过刚才解决书的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计算简便。
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提高。
1、判断:他们算的对吗?
=175=572。
师:刚才我们所讲的简便计算方法只适用于连减运算.(板书:连减运算中)所以在计算时,要先认真审题。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师:第4题你为什么会先算24+25?第5题你是怎么想的?(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连续减这两个数)。
总结:在计算连减时,先要认真审题,再根据数字的特点,找到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演练场:学了这么多的兵法我们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下面进行一次军事演习。
我们已经学了许多简便方法,在做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再选择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简算方法?
板书设计:
=134=134=134。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六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问: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七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灵活的魅力。
1、重点: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
2、难点: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请8—10学生到台前,进行左右手反应能力的游戏,进行2次,出错的下台。
教师对留在台上的学生给予表扬。
第一次下去了几名学生。第二次下去了几名学生,台上留有几名学生。
上台人数第一次淘汰第二次留在台上。
9423。
=3。
台上人数一共淘汰的人数留在台上的人数。
94+2=63。
9-(4+2)。
=3。
9–4–2=9-(4+2)。
教师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讨新知。
出示:这本书共有234页,小明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几页没有看?
1、解决例1。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算式。
(1)学生分小组计算。
(2)师:这3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交流、比较。
(4)反馈: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为什么不选择第1种方法?(比较麻烦)而第2、3种方法相比之下比较简便。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有关书的问题。
2、把234改成266。
师:如果说这本书有266页,那么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全班练习,口答反馈。
3、讨论总结:
讨论:通过刚才解决书的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计算简便。
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提高。
1、判断:他们算的对吗?
=175=572。
师:刚才我们所讲的简便计算方法只适用于连减运算。(板书:连减运算中)所以在计算时,要先认真审题。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师:第4题你为什么会先算24+25?第5题你是怎么想的?(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连续减这两个数)。
总结:在计算连减时,先要认真审题,再根据数字的特点,找到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演练场:学了这么多的兵法我们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下面进行一次军事演习。
我们已经学了许多简便方法,在做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再选择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简算方法?
板书设计:
=134=134=134。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八
1、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两种算式意义,正确运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算式各自的特征,选择使用、灵活计算。
3、能根据乘法分配律适用条件,恒等变形算式,提高计算的转化能力!
4、通过计算,培养仔细看题、留意特点、反映迅速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两种算式意义,正确运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能根据算式各自的特征,选择使用、灵活计算。
2、能根据乘法分配律适用条件,恒等变形计算式,提高计算的转化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引入。
1、我们昨天学了……,请写出依据(字母表达式)。
2、看着这个字母表达式,你想说点什么?
1、学生一起回答省略部分。
2、学生各自在自己草稿本上写出字母表达式。
3、让学生充分表达!
以忆引练,为接下来的练习做知识铺垫准备!
二、开展练习。
分别出示:
1、基础题。
(1)选择题。
(2)填空题。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口答选择题。
2、笔写填空题。
3、比赛方式完成简便计算。
1、通过选择和填空两种题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意义及其算式结构。
2、训练准确简便计算能力,也是巩固新课掌握的计算方法。
小结: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留意算式结构,小心相同因数混乱。
2、提高题(计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么算)。
1、先标出你认为能够简便计算的题。
2、动笔计算,并验证自己的观察。
养学生观察力、细心力、分析力、和计算灵活性。
小结:一看、二想、三算。
3、拓展题(能快速算出下面各题吗?)。
用作选做题:做你会计算的题。
训练学生拆数、拼凑、约感能力,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需要。
三、全课总结。
1、涵盖小结内容。
2、分享个性错误(如写错数字、计算错),避免同学犯与自己相同的错误。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九
教学目标:
1、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2、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简便算法的算理。
2、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图。
学生准备: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质疑。
(出示主题图及题目: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师:在昨天的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难题?
生1:“12×25”中,我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数进行改写。
生2:我想知道数的改写有什么好的方法?
……。
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是了不起!
二、解疑。
师:计算“12×25”时,谁有妙招教给大家?谁能帮忙解决刚才同学们遇到的难题?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计算“12×25”时可以为25找朋友4凑整,就是把12改写成3×4,即:
12×25。
=(3×4)×25。
=3×(4×25)。
=3×100。
=300。
师: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难题解决了。真羡慕你们的小集体!
小组2:也可以把25改写成100÷4,就是:
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
师:这种方法也很巧妙!
小组3:我们组把12改写成60÷5:
12×25。
=25×(60÷5)。
=25×60÷5。
=1500÷5。
=300。
师:你们的回答同样精彩!
小组4:我们组把25改写成5×5:
12×25。
=12×(5×5)。
=12×5×5。
=60×5。
=300。
师:真不错!
小组5:我们组把25改写成50÷2:
12×25。
=12×(50÷2)。
=12×50÷2。
=600÷2。
=300。
师:有自己的见解,很好!
小组6:我们组把12改写成2×6:
12×25。
=(2×6)×25。
=2×25×6。
=50×6。
=300。
师:独具匠心,好!
小组7:我们组把12改写成6+6:
12×25。
=(6+6)×25。
=6×25+6×25。
=150+150。
=300。
师:妙极了!
小组8:我们组把12改写成4+8:
12×25。
=(4+8)×25。
=4×25+8×25。
=100+200。
=300。
师:真是绝了!
小组9:我们组把25改写成20+5:
12×25。
=12×(20+5)。
=12×20+12×5。
=240+60。
=300。
师:真行啊!
小组10:我们组把12改写成10+2: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
师:了不起!
小组1: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把12改写成4+4+4:
12×25。
=(4+4+4)×25。
=4×25+4×25+4×25。
=100+100+100。
=300。
师: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你们真行!
小组3:我们组也还有一种方法,把25改写成5+5+5+5+5:
12×25。
=12×(5+5+5+5+5)。
=12×5+12×5+12×5+12×5+12×5。
=60+60+60+60+60。
=300。
师:你们组的想法很独特,老师佩服你们!
……。
师: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同学们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打倒了学习上的“拦路虎”,个个都是好样的!
三、拓展。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生2: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
(同桌合作讨论、交流,汇报列式。)。
第一个问题:330÷5÷2。
第二个问题:32×25。
师:光学不练假把式!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点评。)。
四、总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感想)!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灵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
2、教学难点是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且要注意运算符号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2、我们已学了哪些运算定律?
3、谈话导入。
二、探讨新知。
1、解决例1。
师: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1)、分别说算理。
(2)、师:想一想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这3道题计算出来。(生板演,其余自练。)。
(3)、交流、比较。
师:这3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反馈: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为什么不选择第1种方法?(比较麻烦)而第2、3种方法相比之下比较简便。
(5)、揭题: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有关书的问题。
2、把234改成266。
师:如果说这本书有266页,那么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全班练习,口答反馈。
3、讨论总结:
讨论:通过刚才解决书的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计算简便。
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中,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了数学意识,达到了教师、学生、教材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巩固提高。
(2)47-(13+7)=47-7-13。
2、连线。
师:你是怎么想的?(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连续减这两个数)。
总结:在计算连减时,先要认真审题,再根据数字的特点,找到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用简便方法计算。
我们已经学了许多简便方法,在做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再选择方法。
5、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巩固练习,更进一步体会到三个数连减在计算上的变化运用,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难点,并深化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简算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勇于提出问题,学会自主学习。)。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合理在进行计算。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启发学生说出: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
问: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把题目做完: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七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七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练习十七第6、9、10题。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新授。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启发学生说出: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
问: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把题目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七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七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
练习十七第6、9、10题。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1.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理解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2教学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2.3考点分析: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特别注意的是进行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教学工具。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商品标价签。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纸币和硬币)。
3.1元=(10)角1角=(10)分。
师: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角。(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板书)。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3.即时练习。
1元=(10)角。
5元=(50)角。
23角=(2)元(3)角。
90角=(9)元。
4元5角=(45)角。
3元5角=(35)角。
56分=(5)角(6)分。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
(三)解决问题(例7)。
课件出示主题图:
模拟购物活动。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知道了每本书的价钱。
老师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正好”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最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老师总结出答案:
通过随便拿出2本来试一试的方法得出答案---画报和连环画。6+7=13(元)。
通过先选定一本,然后和其它的三本逐一试得出---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5+8=13(元)。
巩固提高。
1.57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2.57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师针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请学生做答。
3.练习十三的第2题。
提示学生先看清买的是什么物品,同时要注意单位。
学生完成后,由小组派代表轮流给出答案。
教师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订正。
4.练习十三的第4题。
教师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讨论。
请一名同学说出答案,并说说自己做题的思路。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同学们要明确:进行关于人民币计算时,只有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元和元、角和角再计算的原则。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板书。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1元2角=()角。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18角=()元()角。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第8页例6、例7,做一做1~2,练习一5~11。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出示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1×3+256×8-5×421×(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1-57×2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米,宽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1)出示算式。
(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出示例题7.
(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51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