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学会把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文笔的优美与准确是一篇总结的亮点。以下是小编挑选出来的一些总结范文,看看它们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一
2011年1月14日,审计署发布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突出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查处协调沟通机制、审计整改检查机制、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二大机制、二大制度建立健全。《规定》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规范政府投资审计行为,防范和化解投资审计风险,促进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服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作用。
一.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原则与项目计划确定。该《规定》要求在确定投资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确保质量的原则,将各级政府及其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作为政府投资投资审计的重点。强调注重跟踪审计,要求重点对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跟踪审计。同时,还要求按照审计管辖范围开展审计,防止重复审计。
二.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内容与重点。该《规定》扩充了和细化了《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内容,提升投资审计层次,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改变单纯查处财务违纪问题。明确投资审计具体内容为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建设管理、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和规划实施、工程质量、设备材料物资采购、土地征用及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造价、投资绩效、其它需要重点内容等方面,明确将工程质量情况、土地征用及征地拆迁情况、投资绩效、环境保护情况等纳入审计重点内容。强调更加注重检查和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要求所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
(二)关注宏观决策事项目与重大违法问题查处。该《规定》要求从三个方面重点关注投资审计事项:一是关注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因决策程序失误和重复建设投资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二是应当注重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应当关注揭示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三.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方式与职权。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跟踪审计职权:一是明确审计监督过程提前,强调项目竣工决算前应进行审计,规定了提交审计报告时间,一般为审计通知书确定审计实施之日起三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需要延长审计期限的需报经报批;二是审计发现多计工程造价等问题,应当责令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单位据实结算;三是明确了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为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解决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被审计单位不明确问题;四是要求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对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单位取得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五是规定了审计查出问题处理处罚、查出重大问题线索和案件移送、协查和资源共享及沟通协助机制建立问题。
四.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整改。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并通报有关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下一级审计机关应当按规定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果。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检查机制,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它有关单位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对于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当将上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主要内容。并要求将依法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公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
五.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要求。一是规定审计机关外聘社会中介机构和外部人员参与投资项目审计资格要求、跟踪监管、责任追究等相关事项,规避防范中介风险;二是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化解质量风险;三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联网审计,扩大工程造价软件在竣工决策审计中应用,提高投资审计管理水平与效率;四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人才引进、培养和职业道德、执业责任、廉政纪律、审计风险教育,增强审计干部风险责任意识。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二
根据省、市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把学籍管理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之一,在全面实施学籍管理信息化,学籍材料标准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为了更好的为教育。
教学。
服务,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质量,现就我校学籍管理工作,作如下。
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共有九个年级、35个教学班(小学部16个,中学部19个),小学。
一、二年级各两个班,其它年级各三个班;中学。
七、八年级六个班,九年级七个班。在校生数1500多人,毕业生483人。
二、学籍管理情况:
学籍管理是学生教育就学管理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校领导开学初就专门召开由各班子成员参加的新生入学、学籍筹建工作会议,要求班子成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学籍管理细则,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籍建设工作。
我校学籍管理工作基本围绕两大主线展开:一是学籍管理信息化;二是招生工作。两大块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我校在配备兼职学籍管理员后,根据上级要求为学籍管理提供了硬件保障。目前,我校教务处配备多台计算机,有专门从事学籍管理的安装学籍管理系统的专用机,有学生成绩管理的专用计算机,有日常电子文档管理的计算机,还有备份专用计算机。除此之外,学校为学籍管理配备了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各一台。这些硬件在网络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方便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学籍管理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学校工作的一切起点都来源于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掌握学生的个人、家庭详细情况,方便了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新生入学之后,我们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为每一个新生注册电子学籍,并且不接收同城借读学生,不接收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接收的学生,严格掌握休学、复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按实操作,据实上报学生学籍信息。同时力求上报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做到“有人有学籍,无人无学籍”。针对近几年学校周边居民户变化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学籍办理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学籍信息补全工作,为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基础工作。
招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教育管理工作。近几年,随着招生工作政策的日益透明,我们为防止出现工作上的漏洞,针对学生在办理转学、休学等手续的时候,将政策告知家长,同时对中学部转入我校就读的学生签订不享受定向生计划的承诺书。一方面,让家长明确转学的手续和政策,另一方面,为以后招生升学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招生工作还体现在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工作的政策要求上。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一年级招生过程中,我们首先向扫把沟派出所调查适龄儿童的数量,摸清生源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并上报基础教育科。在一年级招生过程中,遇到政策上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并且做好宣传解释说明工作。在七年级招生工作过程中,我校根据基础教育科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生源稳定工作,为基础教育科做好学区划分工作尽了自己一份力量。
三、加强各种学籍表册档案的管理:
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类学籍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我校为教务处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所有的学籍档案有纸质文档,有电子文档。新生名册,学生毕业名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存根,未报到学生名册,在籍学生名册,分年级做好各种套表及各种原始材料,及时记载学生变动情况等,做到归类明确,方便检索。
加强入学管理。为了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在招生前期我们就把入学通知书发到家长手中。按照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中小学入学管理,做好小升初衔接工作,严控学生流失,有针对性的解决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辍学问题;强化学校建设,增加帮扶对子,千方百计确保我校辍学率、流失率为0,完成率在98%以上。
四、实行档案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我们对学生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一是购置了统一规定的档案盒,为档案标准化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遵循档案管理的原则,对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对各种表册及时建立、及时填写、整理、分类。及时装订成卷,编写归档。三是有效的利用电脑、打印各种统计报表,使档案规范化。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学期主要设想:
几年来,我们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义务教育法和市教育局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档案资料还没全部进入电脑管理。
二、管理措施还需完善。
三、规范的档案管理操作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我校教务处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学生学籍管理的再上台阶。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为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准备。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主动,认真思考,扎实推进,力争做好学籍管理的各项工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三
庆城县工信局。
今年,我县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两大园区,坚持引资与新办齐抓,改造与提升并举,早谋划、早安排,使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周密安排,靠实责任。今年市上下达我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针对目标任务重、完成难度大的实际,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结合每个乡镇和园区及有关单位实际分解了工业项目建设任务。专门召开了全县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大会,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园区及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要求西川、驿马两个园区年内要分别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驿马、马岭等五大镇要分别完成5000万元以上,山区乡镇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信、招商等部门也要完成亿元以上,所有工业项目要求尽量都在园区建办。
二、认真谋划,狠抓落实。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我们继续把农产品加工、石油配套服务和新型建材作为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并通过招商引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1型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已经落实工业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0.4亿元,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2个,千万元以上16个;石油配套企业6个,农产品企业4个,建材企业6个,其他类企业7个。已开工实施工业项目10个,完成投资6420万元,同比增长12.5%,占市计划10亿的6.42%。其中甘肃昊特瑞绿色果品投资3800万元接收了原陇源公司全部资产,现正在维修厂房,考察论证项目;百强铝业公司计划3100万元新建厂房5300平方米,新上挤压生产线6条,目前完成投资300万元,厂房建设房正在抓紧进行;薪源建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年产15万立方的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项目已经建成隧道窑2孔,正在安装调试设备进行试产;亨阳公司的中药饮片加工项目、金耘生物公司的农产品中试与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以及陇凤缘公司的绣花鞋生产项目等也都陆续开工建设;长荣机械的三期扩建、春池公司的化工助济生产、君德利公司的机械维修、杏仁粉加工等项目正在办理相关用地和闲置资产利用手续,四月份即可开工建设。
2后具体协商,进行开工建设。另外,我县将于近期组织人员赴京津浙皖等地招商,力争年内有一两户国有大企业在我县落户建设。同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都积极外出上门招商,千方百计招引工业企业,风力发电、杏仁粉加工等一批招商项目也都在抓紧落实之中。
我县工业项目建设尽管起步较好,进展顺利,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大部分项目都是投资几百万、上千万的小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的非常少,完成全年工业项目建设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同时,落户项目科技含量低、增值空间小,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园区基础建设滞后。西川园区基础设施陈旧,好多已经不能使用,恢复维修难度大;驿马园区由于没有提前储备土地,企业用地审批时间长、难度大,致使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三是有些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有些项目在前期考察中,对项目的选择不准,导致个别项目因缺资金、缺技术等而不能按期开工。
3等方面尽最大努力提供方便,使其及早开工建设。二是作好项目的备选工作。把帮助企业选择好项目作为兴办工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组织力量从原料、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动员全县上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县建立分厂,争取有更多地工业项目在我县落户建设。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四
2007年7月20日。
一、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一直在负增长区间运行,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和国有控股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6亿元,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33.33%,同比下降3.3%。综观今年以来我市投资运行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降幅逐月减少。虽然,今年来全社会投资总体继续下降,但每月完成投资绝对额较为均衡,1-2月、3月、4月、5月、6月分别完成投资10.62亿元、7.68亿元、10.30亿元、9.70亿元和13.36亿元,且降幅逐月减小,2-6月累计降幅分别为14.1%、9.2%、3.0%、4.4%和3.3%,呈现了扭跌转增的态势,特别是限额以上项目投资增长从3月底的累计负增长6.9%到6月底的累计增长8.0%。
(二)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全市第二产业投资继续呈现负增长,1—6月第二产业实现投资24.8亿元,同比负增长20.3%,减速比去年同期扩大11.1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1—6月完成投资26.7亿元,增长2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等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3倍。第三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为我市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投资按主体情况看,1—6月,在限额以上投资中(包括房地产),国有控股投资达20亿元,同比增长144.5%,比去年同期增加206.8个百分点;非国有控股投资27.5亿元,同比负增长32.6%,比去年同期减少68.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为20亿元,同比负增长50.7%,比去年同期减少94.4个百分点,以民间投资为主的投资格局有所改变。
(四)新建项目大幅缩减。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及项目个数大幅下滑,1—6月全市限额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127个,同比下降34.2%;计划总投资33.7亿元,同比下降43.2%,而去年同期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7.4%。且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平均单体计划总投资为265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7%。
(五)区域差异继续凸现。从省级开发区看,余姚经济开发区因续建项目较多,其投资完成情况较好,1—6月份共完成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72.7%。而余姚工业园区因部分重大项目缺乏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项目难以落地、开工,投资完成情况不甚理想,1—6月份仅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下降54%。且一些主要的乡镇、街道投资严重下降,直接制约了全社会投资的整体增长。
二、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今年,我市共安排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43项,总投资110.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75亿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9.1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5.45%。其中:农业、水利项目8项,1—6月份完成投资2.4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的36.58%;城建项目11项,1—6月份完成投资0.8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70亿元的16.92%;交通项目10项,1—6月份完成投资0.8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75亿元的45.94%;社会事业项目8项,1—6月份完成投资0.9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68亿元的25.02%;区块改造项目4项,1—6月份完成投资1.8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82亿元的48.95%;其他项目2项,1—6月份完成投资0.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0.90亿元的38.89%(具体详见附表)。
今年,我市安排重点工程26项,总投资116.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21亿元。1-6月共完成投资9.5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9.3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3项计划投产项目进展顺利,1-6月完成投资1.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25%;18项续建项目基本与时间进度同步,1-6月完成投资8.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9.16%;5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但完成投资不甚理想,1-6月完成投资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总体来说,续建项目进展顺利,计划新开工项目尚未实现开工目标(具体详见附表)。
三、
当前投资增长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一是土地指标紧张。由于2003年以前的投资高增长是建立在土地扩张的基础上,近几年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国家严格土地管理,项目用地指标十分紧张,我市今年仅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就需3051亩,不包括工业、商业、房地产开发等项目,而宁波市下达今年的用地计划为1694亩,其中:计划指标1138亩(其中耕地指标760亩),折抵指标556亩(其中耕地390亩)。由于我市用地空间布局的限制,项目选址一般都在耕地上,因此,我市今年实际可用指标只有1150亩,用地供需矛盾极其突出。二是土地成本上涨。06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达后,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标准,这对土地管理又上了一道“紧箍咒”,大幅度提高了项目的土地成本。近期我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创造了每亩101.8万元的天价,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是土地报批手续复杂,时间长,延误项目开工建设。如我市06年5月上报国土资源部的项目(杭甬高速公路至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杭州湾大桥余慈连接线建设工程(冶山至329国道芦城)、329国道余慈复线建设工程(小曹娥至黄家埠))至今尚未获得批准。
(二)房地产发展进入回缩期。1—6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1亿元,同比负增长47.4%,与上年同期16%的降幅还要扩大31.4个百分点。(若加上安置房,则整个房地产业投资6.97亿元,同比下降46.2%)。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下滑,直接影响全市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虽然随着一些楼盘的逐步竣工,增加了现房销售(1—6月同比净增12.8万平米),但由于期房销售形势不佳(1—6月同比净减7.9万平米),使总体商品房销售仅增长19.5%,空置面积从去年6月以来一直处于高位,去年前5个月月平均空置面积7.5万平米,6月份开始升至26万平米,到12月达到33万平米,今年6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仍高达32万平米。尽管当前现房销售有短期购买涌动,但大量的空置面积和百姓对国家相关调控政策的心理预期,给新地块和新楼盘的推出形成一定压力,加上房地产开发准备和施工周期长的特点,预计后期开发投资不会有大的起色。
(三)工业投资明显下滑。1—6月,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完成23.1亿元,同比下降195%,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了8.4个百分点,是我市投资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大项目竣工以后,由于“土地购置费”下降35.4%,向外拓展的土地没有了,企业投资以翻建、改建增多,引进内外资项目也因土地问题而困难重重,客观上造成后续项目规模小而不足是工业投资下降的原因所在。
(四)缺乏大项目有力支撑。今年来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150%以上的高增长,主要是总投资为8.54亿元的杭甬运河城区四桥改建工程建设进程加快的支撑。从重点工程来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其投资为3亿元,而2005年、2006年分别为13.8亿元、5亿元。
四、下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对策措施。
从上半年投资完成情况来看,我市仅完成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一,要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任务十分艰巨,需要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大力度,千方百计推动投资合理增长。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拉动投资全面增长。进一步加大工业、商业用地的供给。建立扶优限劣的机制,在行政许可的范畴内,实行差别政策,保证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技改、农业龙头企业和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的资金、土地、用电等支持;对一批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工业投资等领域的重点招商项目,逐一制定方案、配套条件和有关政策,保证项目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时调整安置房补助政策,实施拆迁货币安置,促进房地产良性发展。同时,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效益和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工率考核制度。进一步确定目标,落实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投资增长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保证投资合理增长。在缓解土地要素制约方面:一是加快已落实用地指标项目的征地拆迁进程,抓紧做好已列入宁波市统筹用地指标储备项目用地指标落实的衔接工作,确保用地指标不浪费和项目的顺利建设。二是继续做好土地的内部挖潜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力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厂房。对已供土地的使用单位,加强跟踪督查力度,促使其用足用好土地。三是坚持“双控”标准,对新批或已批未供地工业项目的容积率和投资强度进行严格把关,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扣减用地指标。同时,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加快围涂工程步伐,努力拓展用地空间。在缓解资金要素制约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同银行的衔接,争取银行信贷支持。一方面,根据项目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主体的融资责任,抓紧与有关银行沟通,制定项目融资计划,落实信贷方案,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在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政府信用贷款项目合同额度及时到位的基础上,再争取扩大信用贷款额度。二是进一步开辟融资渠道,大力引入bot等建设模式,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加大基础设施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收外来建设资金。三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宽民间资本的产业进入限制和竞争性领域投资主体自主决策权,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动重点区块建设,培育新的投资增长亮点。要继续重视在市“十一五”规划和余慈统筹规划框架内,城市(镇)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衔接、统筹协调,完善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推进余姚工业园区、模具城二期、名邦科技园、滨海产业园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推进南雷路两侧和最良村磨刀桥村地块改造进程,启动龙泉山和凤山周边、原化纤厂及周边等区块改造。特别是要进一步理顺余姚工业园区滨海产业园的工作机制,配强配齐工作班子,加快交通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努力使滨海产业园成为我市投资增长的新亮点。
(四)进一步加大项目管理力度,挖掘投资增长点。一是抓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对列入年度计划、尚未开工的项目,作一次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主体的工作责任,加强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在充分保护好被征地农民和拆迁户合法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征地拆迁步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要切实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尽快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力促项目及早开工。二是抓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对正在实施的在建工程,要落实计划,抓好进度,争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加快建设进程,争取早日竣工。三是抓开工前准备。对正在前期准备的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基本建设程序,抓紧报批相关手续,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减少审批环节,缩短时限。
施,切实增强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着力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五
个,报审金额。
万元,审定金额。
万元,审减投资额。
万元,最高项目审减率37.7%。通过审计使建设单位无计划、超计划建设、资金使用不合理及高估冒算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深入揭露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管齐下,推进政府投资行为规范化。
一是加强政府投资审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审计的影响力;宣传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查出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让社会各界看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政府投资建设单位积极主动的接受审计。
-123456。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六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局,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确立以“做强园区、做大总量”为总纲,提升鞋革服装、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竹加工、旅游及现代服务、绿色(有机)农业等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142”的目标,即引进超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重点工业项目10个;县重大产业项目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亿元;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亿元。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实施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建设扩容、城市品位提升三大工程,精心选择64个城建重点项目,打好城镇建设“三年大会战”,确保全县城镇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将宜丰建成省级生态园林城市。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6亿元,增长13.1%;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9亿元,增长3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37元,增长14.05%。1-7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2.77亿元,增长3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64亿元,增长32.21%;引进超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工业项目12个,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陶瓷产业项目7个,分别为乐吉陶瓷、瑞明陶瓷、冠利陶瓷、精隆陶瓷、金阳陶瓷、吉鹏陶瓷、金鼎陶瓷;竹产业项目2个,分别为亿菱实业、朗基科技竹业;鞋革服装产业项目有鹰美制衣;机械电子产业项目有山华电子;医药化工产业项目有奥邦科技。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9亿元,增长54.83%;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8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1.8%,上缴税收9506万元。截止7月底,工业用电量达到1.9亿度,增长45.8%。全面启动29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33.23亿元,目前,城建新建续建项目宜丰河栈道工程、和合桥和国防教育园已竣工投入使用,渊明大道和迎宾大道绿化、新自来水厂厂区工程基本完成,东方禅文化园、城中公园和320国道新连接线等工程进展顺利。
禅文化园门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实施第三期园林工程;启动了总投资5000万元的洞山寺院复建工程,寺院规划设计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主持,已到位资金2140万元,工程预计3年内完成;新建四星级宾馆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工作;正着力开展洞山景区、东方禅文化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农业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油茶产业正邦集团完成林地流转1.5万亩,栽植高产油茶6000亩;南方丘陵绿色大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面积达1万亩,可辐射带动全县绿色大米基地10万亩。
三、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二、雨加晴”工作法,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对城建项目各项工程继续实行“周报告、月督查、季通报”制度,由“两办”全面加强各项工程的跟踪调度,定期通报进展。把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对推进建设过程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任用,对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四是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国家投资项目实施管理的通知》(宜府发[2009]5号文)。督促项目单位建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确保工程按期开工,确保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四、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投资规模亿元企业不多,部分企业尚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且现有的规模工业企业中很多企业抗风险性较差。二是重点工程进度慢。今年上半年雨水较多,给各项目施工带来了客观上的不利因素,但部分项目牵头单位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施工单位组织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展,多数项目与我们的时间表有差距,有的差距还比较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率减弱、民间投资拉动不足。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产业招商为重点,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年底前再引资超亿元的项目5个以上。二是要努力争资争项。当前,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灾后重建扶持政策,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以,继续跑项争资,力争更多的项目挤入上级计划“笼子”。三是要加大融资力度。充分利用好城投公司、竹产业开发公司、财政担保中心等平台,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加强政银合作、银企合作,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金融形势、紧盯先进经验、紧盯项目建设、紧盯服务创新,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宜丰建设。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七
根据保政发[2012]5号《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目标任务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办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根据文件要求,我办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为。
1.6亿。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是:产业化扶贫项目、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及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项目。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分别是对全县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贫贴息贷款,计划总投资1亿;对50个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2012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全县贫困户实施扶贫搬迁300户,对全县188人实施生态移民,计划投资3560万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325万元的10万吨/年磷矿开采贷款项目,大山和集团保康绿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25万元的食用菌(木耳)深加工项目贷款。
(二)整村推进项目。2012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共规划项目106个,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截止目前,启动项目92个,完成项目28个,累计整合各类扶持资金750万元,其中:后坪镇163万元、城关镇162万元、马良镇127万元、寺坪镇166万元、歇马镇132万元。
(三)生态移民和搬迁搬迁项目。针对全县的实际情况,2012年,计划实施扶贫搬迁300户,生态移民56户188人,截止目前,扶贫搬迁已启动150户建设,完成53户,生态移民已启动36户建设,完成21户,投入资金890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产业化扶贫项目。2012年,我们一如既往把扶持发展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作为产业化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重点支持湖北荆山锦茶业有限公司、保康丰润磷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保康县鳌神磷化有限公司、大山和集团保康绿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扶贫贴息贷款一个亿。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用活信贷政策,支柱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企业通过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等措施,辐射带动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致富与企业发展生产的双赢。
(二)整村推进项目。按照“一年规划,两年实施,三年验收”的总体要求,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整合投入不低于3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100万元,行业部门资金投入不低于200万元,从而达到“六通十二有”的验收标准。一方面我们结合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相关政策,认真指导各村编制了项目规划文本,在反复研究讨论,实地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文本最后修订。另外,我们积极致力于部门资金整合,组织召开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任务,实现不脱贫,不离钩,促进整村推进工作的“大合唱”。
(三)生态移民和搬迁搬迁项目。2012年,我们紧密结合山区新农村试点县建设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要求,与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各类资源,叠加产业扶贫、“一建三改”、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强化宣传引导、检查督办,确保搬迁取得成效。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全县重点贫困村,贫困户众多,村民自筹能力有限,各村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为了确保项目工程进度,在资金没到位前,提前动工实施,往往是村里先筹借资金,有的项目投资过大,造成上级扶持与实际投资相差太远,项目进度缓慢。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严格落实“五个一”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产业化扶贫工作及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各项项目建设工作拥有充分的政策资金支持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充分提升和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县扶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贫困群众利益为重,以帮贫扶困为己任,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能,积极争取并加大扶持投入,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制度,结合整村推进工作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重点,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督察扶持任务落实情况,解决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分工协作,建立逐级负责的目标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县政府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个项目,逐个落实到位。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推向深入。2012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上汇报和政策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以满足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及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需要。紧扣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及省扶贫办联系我县的良好契机,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汇报,力求更大的政策扶持,为顺利完成2012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三)发挥扶贫项目监管职责,加强督办,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顺利竣工。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扶贫项目监督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实行扶贫项目制度化管理,积极探索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立项、实施和后续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力求规范化;二是督导各乡镇、村高度重视扶贫项目监管,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兑现。切实让扶贫项目建的好、管得久,让贫困群众长久受益;三是要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动员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实现村民自治,确保项目建设年底能够顺利竣工。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八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提升政府投资审计质量和成效,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实施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确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确保质量的原则,确定年度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计划。各级政府及其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应当作为政府投资审计重点。
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管辖范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第五条审计机关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工程,应当有重点地对其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跟踪审计。
(一)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二)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四)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五)工程质量情况;
(六)设备、物资和材料采购情况;
(七)土地利用和征地拆迁情况;
(八)环境保护情况;
(九)工程造价情况;
(十)投资绩效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重点审计的内容。
除重点审计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关注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因决策失误和重复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应当注重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应当注重揭示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七条审计机关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注重检查和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逐步做到所有审计的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第八条对政府投入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前,审计机关应当先进行审计。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对审计发现的多计工程价款等问题,应当责令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单位据实结算。
第九条审计机关对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竣工决算审计项目,一般应当在审计通知书确定的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确需延长审计期限时,应当报经审计计划下达机关批准。
第十条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当确定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的单位为被审计单位。在审计通知书中应当明确,实施审计中将对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单位取得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对审计发现的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等机关处理;对不属于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应当依法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的事项,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办理审计移送事项时,应当按规定移交相关证据材料。
审计机关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案件线索移送、协查和信息共享的协调沟通机制,发挥监督合力。
第十二条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并通报有关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遇有相关专业知识局限等情况时,可以聘请符合审计职业要求的外部人员参加审计项目或者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专业鉴定。
审计机关应当制定有关聘请外部人员的工作规范,加强对聘请外部人员工作的督导和业务复核,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机关聘请的外部人员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机关应当停止其承担的工作,追究违约责任,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防范审计风险。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检查机制,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对于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当将上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实行公告制度,及时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公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逐步实现所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都按程序全面、如实向社会公告。
第十七条审计机关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努力搭建管理平台,逐步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数据库,加快方法体系建设,扩大工程造价软件在竣工决算审计中的应用,并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联网审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结。
和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业务规范,提高规范化水平。
下一级审计机关应当按规定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结果。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重视和加强投资审计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符合条件的投资审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投资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改善投资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逐步提高投资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投资审计人员具备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为投资审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十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投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教育,针对投资审计工作容易出现廉政风险的环节,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确保严格执行审计纪律,维护审计机关廉洁从审的良好形象。
第二十一条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审计机关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和国家事业组织投资的项目审计,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审计署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6年1月20日颁布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九
xxxx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下,紧扣x市招商中心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推进产业招商深化年各项工作举措,建立推行产业招商“链长制”,营造浓厚招商氛围,注重项目资金落地,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态势向好,顺利完成时间任务双过半工作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x市指标完成情况。
x、实际利用x市外资金情况。x-xx月份,实际利用市外资金亿元,完成目标任务,超序时;新入省库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超序时;其中xx亿元以上项目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xxx%,超序时;新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xxx%,超序时。
x、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情况。x-xx月份,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超序时;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序时;首位产业项目数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序时;xx亿元以上项目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xxx%,超序时。
x、招商引资项目入统入规入限情况。x-xx月份,入统项目xx个,新投产入规项目x个,入限项目x个。
(二)本市指标完成情况。
x、新引进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据初步统计,x-xx月份,我市新引进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xx%,超序时。
x、省平台项目申报情况。x-xx月份,全市新入省库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落后序时;其中战新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xx%,落后序时。
x、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情况。x-xx月份,我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xx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后序时。其中工业项目xx个,首位产业项目xx个,xx亿元以上项目x个。
(一)高位推动,精准策划。市委、市政府下发一号文件,建立绿色包装、智能汽车零部件、生态家纺、高端装备制造、新型节能环保装备、医工医药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x个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制定出台《xx市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奖惩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制定出台《xx市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办法》,建立招商项目预审工作机制,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市级组建成立xx、xx、xx三大驻外招商分中心,并将长三角作为重点区域,下设了x、x、x三个驻外招商办事处,经开区和各镇、街道组建成立xx支驻外招商小分队,共选派xx名机关干部专职从事驻外招商工作。
(二)明晰思路,精准定位。紧盯重点项目,由市领导和市直部门、乡镇、园区负责人带队,赴xxx、xxx、xxx地区常态化开展精准上门招商。如:依据我市双新产业园建设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中园优势,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长三角招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年初即安排长三角招商分中心对区域内的轨道交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寻求合作项目,并安排双新产业园及时跟进对接,成功引入两家轨道交通制造产品配套企业落户。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
20xx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安监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一条主线,突出第三轮“承诺制”建设、“三化建设”和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三项重点任务,强化行政执法、教育培训、督导检查、责任追究四项措施,实现各项指标均在市下达的控制范围内。1-11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0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1起、火灾9起),比去年同期下降5.4%;死亡5人(全部是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50%;受伤58人(全部是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27.5%;经济损失37.79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8.19%。
一、201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一是精心部署。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形势和特点,先后组织召开了季度防范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及各类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15次,印发安委会文件8个、安委办文件50个、制定局文件59个,及时部署工作,制定防范措施,推进工作进展。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年初,县政府与乡镇、县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同时,为增强各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今年以来无论是会议还是相关文件,都认真传达和落实在企业,如:全县性会议由乡镇和全体安委会部门参加的基础上扩大到重点企业列席参加;文件由以前下发到乡镇改变成延伸到规模企业等,并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增强了各企业主的安全责任意识。三是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的落实,在528家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在今年6月9日,集中对全县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督导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严格落实奖惩。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年初县财政专门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积极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在隐患排查实行“三化一报”(排查内容标准化、排查要求制度化、排查方式体系化、每月定期上报)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四查一挂牌”立体式排查(企业自查、部门检查,针对经济开发区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定期聘请专家查、组织企业互查,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特别是近期,针对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1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精心制作了“安全生产提示卡”,以警示、提示的方式提醒乡镇和有关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企事业单位305余家次,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3749余条。组织执法专家132人次参加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268家次,发现隐患和问题393条,已整改完成378条。其他问题责令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三)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为。始终把打非治违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一是建立详细的打非台账,注明非法摊点名称、地点、取缔情况、是否反弹,实行挂图作战。二是严打非法摊点,乡镇、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讲解政策劝其自行关闭,对不听劝解的,由所在地政府组织“七站八所”联合打击;对打击有困难的,及时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移交,列为重点治理对象,实行挂牌整治;三是不定期进行抽查、巡查和暗查,检验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屡教不改的,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今年以来,我县共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案件114起,先后对59家非法加油摊点采取了断电措施,并对1家非法化工厂进行了关闭取缔。四是深入开展了“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根据全国统一安排部署,从8月份开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按照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会诊、联合执法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前,全县共开展执法检查414余家次,排查治理各类非法违法行为619起。同时,针对烟花爆竹制售即将进入旺季的特点,组织有关部门将“六打六治”内容进一步延伸,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四)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教育。一是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安全生产月活动。5月30日上午,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在xx县裕泰焦化有限公司正式启动;6月9日,在望海楼会展中心组织我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企业集中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警示教育”活动;6月16日,xx县组织县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县重点企业6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在磁州窑博物馆广场举行主题为“坚守红线,从严执法”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横幅以及在客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张贴“安全生产月”主题标语,为“安全生产月”营造浓厚活动氛围。二是在采取办班、送教上门、多媒体教学、现场解疑的基础上,立足把安全教育工作做活、做出成效,每次教育授课均针对企业性质和工艺的不同,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讲师授课,强化学习实效。三是坚持把教育培训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和安全执法检查中,通过执法检查促进教育培训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363人,特种工176人,烟花爆竹销售人员208人,全员培训6760人,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培训104人,乡镇管理人员81人,卫生系统安全管理人员31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人员116人。四是继续打造精品安全宣教栏目,扩充报纸内容量。今年以来,xx县发展报《安全发展》栏目共刊载46期,xx县电视台《安全聚焦》栏目播出42期。五是加强对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每周五的下午为机关集中学习时间,采取由中层干部每人一个章节进行接替讲解并配有专题课件的形式进行,集中学习结束时对上一章节内容进行开卷考试,以此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的实用性;组织各乡镇、涉安部门监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活动,围绕修订的重大意义、贯彻落实新法需要把握的基本方向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企业宣传活动中,利用深入企业一线督导检查的机会登门交流送法,向企业管理人员、一线职工交流学习新法心得,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更好的了解、运用新法,切实营造新法贯彻实施的良好氛围。
(五)深入开展全县职业健康工作。一是深刻汲取“8.2”江苏省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粉尘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对铝镁制品机加工、金属粉末、煤炭、粮食、合成材料等涉粉尘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对xx县辖区内今麦郎面粉(邯郸)有限公司、河北省xx县阳光面粉有限公司、xx市永衡面粉有限公司、xx市鸿运家具有限公司、xx市鑫隆木业有限公司等5家粉尘涉爆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共检查出安全隐患60余条。二是按照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及省、市安监局有关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职工健康体检和职业卫生“三同时”活动,督促引导企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评价检测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县职业健康工作的发展。截止目前,共申报企业257家,检测、评价30余家,职业卫生健康检查30余家、职业场所人员体检余人。
(六)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积极动员部署,开门纳谏推进活动有序开展。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挂帅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组织班子成员领学中央、省、市主要领导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和集中观看教育记录片,为教育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到乡镇入村户开展谈心、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共征求到涉及机关作风、会风文风等“四风”的问题40余条,群众生活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条。二是适时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领导班子干部对习总书记河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批示及指导xx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关于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各项要求等几个方面内容在全局进行领学。局领导班子通过召开查找问题专题会、谈心活动深入查找自身问题,并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适时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对局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其中:继续坚持执行17个、修订完善7个、新建5个,建章立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组织局党员干部职工代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20余人开展群众测评会,检验活动成果。四是组织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贯彻落实10月8日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实效。
二、存在问题。
(一)各乡镇、园区等基层安全监管力量急需增强。有的乡镇、园区安监站形同虚设,且人员流动性大,专人不专职,挂着安全工作的牌匾,实际工作中被别的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全技能水平不够,不知道抓什么、怎么抓,甚至有的安监站人员只是闭门捏个数字、编个汇报、造个报表,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部分的领导只重视主管业务工作,忽视“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作研究的少、安排部署的少、深入一线检查少。
(三)个别乡镇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上热下冷现象,大企业好于小微企业,重点涉安乡镇、部门好于一般乡镇、部门。
三、201x年工作谋划。
(一)基本思路: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即:确定一个目标:控制一般事故指标,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各类事故起数同比下降,努力实现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零死亡”。强化两大手段:一是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章违法行为。突出三大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重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二是突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三是突出“基层和基础”工作,着重抓好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四项机制”:一是健全目标责任落实机制;二是健全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机制;三是健全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四是健全安全生产诚信建设机制。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更加注重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行政机关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支持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进一步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考核与问责力度,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
(1)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2)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3)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4)以经济政策引导、典型企业示范、隐患排查督促、许可执法把关、舆论宣传监督、热情服务推动等多种举措,引导企业自觉承担安全生产方面的社会责任,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诚信机制。
2、更加注重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通过严格监督执法,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建立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良好秩序。
(1)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秩序不断好转。每季度开展一次特别执法行动。
(2)健全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多部门集中联合执法或日常执法中对发现职权外违法行为做好案件移交等方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检查,突出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职业危害的检测等内容,着力提高检查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4)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3、更加注重治本之举,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和源头管理力度。落实治本之举,强化源头管理,尽快形成以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规范为重点、以执法为保障的企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高效务实、依法行政、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2)继续抓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确保审查发证质量。
(3)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强化动态管理,落实长效机制。
(4)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广泛宣传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拟将206月份“安全生产月”作为重点新安法宣传月,深入企事业开展宣传活动。
(5)强化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参照20xx年培训工作情况,20xx年拟培训企业从业人员8000人左右。
(6)充分发挥县安委办的综合协调指导职能,认真组织各项检查、督查、考核工作。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一
按照省交通厅关于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的指示精神,我办立即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并按要求详细地开展了各项自查自纠工作。现将项目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为加强自查自纠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好自查自纠的各项工作,我办在3月17日省交通厅专题会后的当晚立即召开了主任办公会,一是认真传达了省厅关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会议精神;二是成立了以项目办主任xxx为组长的项目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人员职能分工和职责任务,要求项目上下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负责任地完成好项目的自查自纠工作。
我办自身的自查自纠,主要是从项目建设基本程序、项目招投标过程、项目会计核算、项目政务管理、项目征地拆迁等方面进行。
1、项目建设基本程序。我办从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到项目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征用等基本建设程序的上级批文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从梳理的情况看,各项程序的报批和批复手续齐全到位。
2、项目招投标过程。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和上级的有关招投标法律法规,我办对项目前期的施工和监理单位招投标工作、项目建设中的施工单位重新招投标以及工程材料招投标等全过程进行了自查。我办认为各项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了“业主招标、专家评标、法人定标”和省交通重点工程招标投标监督小组审查等程序进行,合法规范。
3、项目会计核算。我办对项目的所有经费支出情况、经费支出的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财务账目处理情况、财务制度建立情况和财务日常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初步的核查。经查,项目办各项经费支出合理,合同履行良好,财务处理规范,制度健全,管理严格,尚未发现重大问题。
5、项目征地拆迁。我办依照上级批复的初步设计图纸等文件,对项目征地拆迁的面积、数量、单价标准和支付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核查。经查,未发现超标准、超规模、拖欠支付和弄虚作假等现象。
在加强项目办自身自查自纠的同时,我办还把这项工作延伸到各施工单位和沿线地方协调办,不仅及时传达了省厅会议精神,而且要求各单位对工程资金管理、工程分包或转包、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和自我整改。项目办结合3月份的月度检查,对各单位的情况进行了抽查。
1、对施工单位主要抽查了工程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非法分包或转包、民工工资是否按合同及时支付等情况。经查,各施工单位基本上做到了工程款专款专用、无明显的工程量非法分包或转包、无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等现象。
2、对地方协调办主要抽查了征地拆迁补偿费是否专款专用和无挤占挪用现象、是否兑现支付到户、是否违法违规开支等现象。经查,各地方协调办对征地拆迁补偿费执行良好。
1、在项目的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监理单位为总监办提供费用,且已包含在报价内。目前项目未设总监办,将原总监办的人员和职能转移到项目办的各个处室,这大大增加了项目办的管理费开支。
2、项目办根据工程管理实际,经省厅批准购置了部份交通工具,但其费用列支方向不明。
3、在省政府征地拆迁动员大会会议纪要中,明确森林植被恢复费为每平方米1元,而目前林业部门要求按林地等级支付每平方米1至10元不等的恢复费。省重点办对此多次出面协调,均未得到解决,致使项目土地征用上报审批工作无法进行。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年,是xx全县上下团结奋进、扎实苦干、开拓创新的一年,是xx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市委“一手抓产业培育促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开创了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9.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0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4元,比20(下同)分别增长16.8%、18.5%、28.9%、23.8%、14.3%。我们集中精力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全力抓产业,重点抓工业”的要求,着力做强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了工业经济新突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75亿元,同比增长72%;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73.3%;工业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59.8%;实现利润3395万元,同比增长208.3%;入库税金4650万元,同比增长31.7%。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完成了园区“四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北京荷田、四川七环、天杰普华、重庆熠晖等6户工业企业落户园区,总投资达4.9亿元。二是培育产业支柱。做大电力产业,优化重组马电公司,加强企业管理,企业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年总发电量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0%,入库税金3577万元,同比增长25.1%;加快金溪电站建设,创造了嘉陵江梯级开发效益最佳、环境最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佳绩,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税金3500万元;积极争取核电项目,四川核电首选厂址已落户我县三坝。做大机械冶金产业,公开竞卖嘉宝公司国有股份,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引进遂宁客商天府兴贵公司兴建变速器生产项目,引进成都金鹰公司成功控股金坛电化,全年机械冶金产业共创产值7.24亿元,入库税金478万元。做大农产品加工业,成功引进北京荷田薯类、四川七环肉食品、天杰普华饲料等项目落户工业园区并加紧建设,建成投产后全县肉食品加工能力将达130万吨,年可创产值15亿元;葛薯加工能力将达50万吨,年可创产值16亿元,入库税金1500万元;饲料加工能力将达45万吨,年创产值8.8亿元;水果加工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三是加大技改力度。全年完成重点技改项目7个,完成技改投资1.25亿元。新华药业公司投资万元gmp达标技改、航星钢铁公司投资1500万元规范化改造、齐祥食品公司投资3000万元分割肉生产线改造全面完成。四是完善服务体系。采取县财政统筹安排一点、入会企业投一点的办法,壮大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为入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6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二、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四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按照市委“农业要在产业化上求突破”的总体要求,我们确定了生猪、葛业、水果、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并集中领导力量,县四大班子牵头各抓一个产业,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生猪产业快速壮大,全年出栏生猪67万头,畜牧业产值达8.8亿元;水果产业稳步发展,全年水果产量7000万公斤,实现产值1亿元;葛薯产业迅速启动,规划了30个葛根基地乡镇,落实了种植面积5600亩,做好了技术培训、种苗引进等准备工作;蚕桑产业逐步复苏,全年发种3万张,基地乡镇调整到12个。同时,深度开发劳务产业,全县输出劳务17.9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一是培育龙头兴产业。引进四川巨农实业公司投资3850万元兴建起了常年饲养纯外血缘种猪2500头、年产合格ly母猪1万头、dly仔猪4万头的生猪良繁基地;引进四川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兴建生猪良繁场,投资6000万元在工业园区新建肉食品深加工企业;引进全国知名企业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落户xx,投资3亿元新建薯类脱毒育苗基地和加工厂,将带动薯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创新机制兴产业。创新融资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和业主大户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成功探索出“企业托养”、“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企业、农户成了“利益共同体”,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产业基地的稳步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保险,规避因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给企业和大户带来的损失。三是完善链条兴产业。巨农公司、四川七环、齐祥食品和天杰普华,结成了集生猪良繁、规模养殖、饲料加工、肉食品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巨农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水果基地和水果气调保鲜库,与鲜果加工的可口爽公司建起了产、供、销紧密相联的水果产业链;北京荷田、重庆钰锋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串起了葛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丝绸加工企业赛克斯公司收购乡镇茧站,自建基地,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产业链。
三、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激活商贸旅游经济,第三产业实现发展新突破。
2005年,我们不断推进商贸企业改革,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消费亮点,深度开发旅游业,促进了商贸旅游大发展。一是深化商贸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商贸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公益性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了农机、船舶建材、蚕业、电影院、中新房地产等6个企事业单位改制,共盘活存量资产4306万元;全面启动了糖酒公司、种子公司、燃建公司等10户企事业单位的改制。二是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了城乡市场的整体规划,加快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农村专合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农资、粮食、水果、建材等物流中心已具雏形;餐饮、娱乐、住房等消费持续升温,形成了以相如广场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间接出口783万美元,同比增长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亿元,同比增长18.5%。四是深度开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将我县纳入嘉陵江旅游开发三大重点之一的机遇,大力发展以打造“嘉陵第一桑梓”为重点的旅游经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落实了牵头领导、主管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安排了专项资金,聘请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专家,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四、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大开放促大招商、大招商促大发展的思路,全年共招引项目67个,到位资金7.3亿元。一是领导带头抓招商。在落实重大招商项目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临一线,先后10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浙江、重庆等地定点招商,促成了一批产业项目落户xx。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积极对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在招商地域上,将重点区域锁定沿海和成渝两地;在招商项目上,既注重大企业的引进,又注重劳动密集型、机制灵活、市场潜力大的小企业的引进,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招商,成功引进北京荷田、四川七环、重庆今普、天杰普华、合川钰峰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落户xx。三是优化环境抓招商。坚持对已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落实专人跟踪,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近两年凡是符合政策的逐一兑现落实,切实维护了外来企业合法权益,树立了良好的政府诚信。
五、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城市实现新突破。
我们创新经营理念,把城市作为资源来开发,作为产业来发展,加快了建设山水园林精品城市进程。一是完成城市修编。完成了县城控制区总规修编方案的编制,完成了锦屏新区6.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完成了县城规划区1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二是强化城市资源资产经营。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100%招拍挂,商业用地100%公开竞价拍卖,出让土地8宗,实现土地经营收益8000万元,经营矿权收益761万元,经营城市市政设施收益570万元。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73万元,先后完成了城东大道路基工程、供水供气管网建设工程、小东街建设、嘉陵路改造、工业园区主干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龙角山公园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启动了24.7万平方米的住宅建设。四是加强城市管理。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切实加强城区市场秩序、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管理;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启动了木桥河综合治理,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六、抢抓发展机遇,对接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我们将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在项目包装、申报和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一是积极包装、上报和争取项目。积极论证、上报、争取了西部县级公路改造、农村卫生院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项目24个,争取补助资金7719.5万元。发扬“敢为人先、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共谋发展”的精神,以最开明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争取到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该项目一、二期工程总投资达770亿元,建设中每年可贡献地方税收达6000多万元,工程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95亿元,税收37.5亿元,地方可分成税收13亿元。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我县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秘书单位责任制,确定了县级领导具体抓落实,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金溪航电枢纽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淹没补偿工作进展较快。工业园区建设征地、安置补偿工作进展顺利,已有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园区。河舒―龙蚕油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南渠路xx段已实现道路畅通;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华(蓥)南(充)500kv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建设顺利启动。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400多万元,完成小(二)型水库标准化整治13座,建成集中供水站6处;全面完成县疾控中心建设和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新建油路22.3公里,新、改建村社道公路152公里;建成了长梁乡中坝村等一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的农民新村。
七、坚持开源节流,强化监管,财税工作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固本强管、开源节流,做活生财、聚财、管财文章,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68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25%,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以马电、嘉宝、航星等企业为重点,培植骨干财源;以海峡丝绸、赛克斯、齐祥食品等民营企业为重点,培植纳税大户;以基建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三产项目为重点,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二是强化税费征管。积极开展欠税清缴,抓住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税种不放松,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缓税的行为,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新办法,切实做到了应收尽收。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严格执行“银行代收制”、“会计集中核算制”、“政府采购制”,继续推行财政直接支付制、项目资金报帐制,强化财政监管,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八、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
全年完成科技兴工、兴农项目24个,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提高。改造中小学危房5.71万平方米,教育“双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强了村广播站和社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加快广电事业体制改革,组建了12个广电网络公司,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成功防控了生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重大疫情。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1%。
九、解决群众疾苦,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着力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大力推广下河街社区“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基本作法,县委常委带头,县级机关党员干部与1800多户城乡特困家庭结成“1+1”帮扶对子,实现了乡、村、社区帮扶全覆盖。统筹财政、社保等各方面资金5000多万元,着力解决群众具体困难。实施“十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城乡劳动力5.8万人次,绝大多数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643人;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现了社会化管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2万名中小学生免交书费、学杂费273万元;建成6个场镇集中供水站;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0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行路、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困难。二是探索建立了关爱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建立特困群众低保制度,将城乡5626名特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建立特困家庭医保制度,将全县首批3000户城乡特困家庭纳入医保;建立扶持助学制度,设立“圆梦助学基金”,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乡帮村包户”制度,建立党员干部帮扶和社会保障公示栏,接受社会监督。三是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严格按照“一岗三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建立安全稳定工作档案和每月挂牌制度,县委常委会每月听取一次安全稳定工作的情况汇报,对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予以严肃处理和帮助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隐患整治,加大监管力度,全县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一般事故比上年明显减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加强信访工作,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了各类事件,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十、加强典型培育,强化示范引导,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
我们从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教育出发,着力建群众满意的班子,带群众满意的队伍,培育了一支务实苦干、创新奋进、清正廉洁、群众满意的执政骨干。一是认真践行“三句话”,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县委常委带头喊响并自觉践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全县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培育了中坝村、下河街的全国先进典型,迎来了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xx现场会的召开。深入开展“三满意”活动,努力探索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不断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二是突出选好“一把手”这个关键,狠抓班子建设。坚持“三重两不”的用人标准,采取“选、派、引”三种方式,突出选好“一把手”。分乡镇、学校、医院和非公企业等四种类型,成功进行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大力开展“百村十居示范”活动,下派110名机关干部到村和社区担任支部书记;积极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打工能人回村(社区)担任“三职”干部。同时县财政新增支出300多万元,切实解决基层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三是抓住“民心考核”这个根本,树立正确导向。2005年底,组织村(社区)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共769人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进行了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较高;严格执行“三重两不”的用人原则,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同时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xx过去一年在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和抓产业培育促发展、抓解决群众疾苦促和谐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位领导、同志关心和支持的结果,也是我县各级干部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结果,但是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县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改革、助农增收、招商引资、重点建设、经营城市等工作,努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三
(一)紧盯目标,狠抓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从年初开始,我局紧紧抓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这根主线,充分发挥统计职能,逐月对照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认真查问题、找不足。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力促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1-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9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8.7亿元,居全市第5位,增长6.8%,居全市第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1亿元,居全市第7位,增长12.7%,居全市第12位。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4.1亿元,居全市第2位,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1亿元,居全市第3位,增长13.2%,居全市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完成9.4亿元,居全市第4位,增长64.0%,居全市第2位;利润完成5.2亿元,居全市第9位,增长113.9%,居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3亿元,居全市第2位,增长18.1%,居全市第16位。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居全市第8位,增长6.6%,居全市第10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亿元,居全市第5位,增长10.3%,居全市第12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8亿元,居全市第6位,增长15.6%,居全市第7位。截至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46.7亿元,增长29.0%,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99.5亿元,增长22.2%;各项贷款余额79.0亿元,增长13.1%。
预计20全年gdp为207.4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19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为208.7亿元,同比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2亿元,同比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36元,同比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5元,同比增长13.5%。
(二)把握关键,强化措施,统计业务工作推进有力。
我局积极应对统计制度变化,牢牢把握工作关键,推进了各项统计业务工作的开展。
1、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全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省、市经普办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进展顺利。按照国家、省、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要求,我县经普办认真进行总结工作,同时,准备经济普查资料开发。此次经普共普查单位3581个,其中法人单位2247个,产业活动单位1334个,比全县第二次经济普查(简称“二经普”)普查单位2532个多1049个,增长41.4%。分行业看,农业单位88个,工业单位341个,建筑业单位56个,批零业单位1051个,住宿餐饮业单位36个,房地产业单位19个,金融系统单位99个,服务业单位1891个;普查个体经营户14786个,比二经普13474个多1312个,增长9.7%。
2、专业报表工作有序推进。我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要求各专业明确审核重点,加大审核力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圆满完成了各专业年报及年定期报表工作,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全县发展实际。2014年2月,我局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市统计局评为“全市县级统计机构业务工作规范化综合评定优秀单位”,自以来连续九年获此殊荣。
3、“企业一套表”等四大工程建设运行顺畅。一是做好数据接轨。全面分析各类数据,强化与主管部门沟通,在扎实做好“四上”企业、农产品产量、投资项目网上直报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劳动工资联网直报,确保全县“一套表”数据与常规数据接轨;二是稳步推进能源统计“两化”工作改革。作为全市能源统计“原始资料凭证化、凭证管理档案化”试点县,我们在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能源统计报表实施“两化”管理,受到省、市好评;三是做好名录库工作。积极与质监、工商、民政、税务、编办等部门联系,及时、更新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获市级好评。
4、gdp核算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认真完成全县20gdp年报及2014年季度gdp核算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gdp核算为龙头,根据市统计局对县(市、区)gdp季、年报核算工作的要求,加大与市局相关专业处(室)的协调,做好与财政、地税、通信、邮政等相关基础数据采集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指标情况,及时发现基础数据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着力提升基层数据的质量,力求有效夯实各专业、各部门核算基础数据,确保gdp核算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全县经济总量。
5、20文化产业调查扎实开展。全面落实县政府主要领导“十一个一致”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文化产业底数。初步核算,年我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3亿元,在全省参与申报“文化产业‘十强’县”的17个县中居第3位,占gdp比重达到4.65%,居第7位,为全县成功申报全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做了应有贡献。
6、高度重视企业核准入统工作。为圆满完成今年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零住餐业的入统申报工作,我局提前准备、提早落实,加强调研力度,深入企业基层进行摸底调查和跟踪分析,全面掌握企业单位的生产规模、主营收入、销售库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基本生产经营情况,摸清底细,做到不够资格的企业不上报,达到标准的企业不漏报。与此同时,运用分项审核、综合审核、技术审核和逻辑审核相结合的方法,严把入库条件关、材料审核关和数据质量关,做到机表一致、表表一致、表证一致、库表一致、排序一致,实现企业审核确认工作与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的有机结合。企业入统阶段实行日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已将符合入统条件的工业28家企业、服务业20家企业、建筑房地产业2家企业和批零住餐2家企业上报至国家,待国家统计局审批。
7、其他各项调查任务圆满完成。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深入开展调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住户调查、城镇化监测、小康监测申报等各项调查工作。
8、乡镇统计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省、市相关要求,我县乡镇统计管理改革工作正在积极谋划推进当中,并于6月份参加了全市观摩会,学习、借鉴了兄弟县、市先进经验和做法。8月21日,在省统计局组织召开的部分地区统计业务工作规范化评定调度会上,我局作为统计业务工作优秀县对近年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作了介绍,并就如何开展统计业务规范化管理、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总结汇报。
9、凝聚合力开展统计专项执法检查。联合工信、商务、住建、发改、文广新局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所有“四上”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检查,对问题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严格实施统计执法,结合日常工作和检查结果,对统计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执法、曝光,进一步优化全县统计环境,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三)强化配合,主动服务,统计服务工作务实有效。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紧扣中心工作,突出服务职能,强化配合,主动服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统计服务。
1、围绕重点服务。在继续创新搞好统计分析、资料整理、社情民意调查、统计监测等方面的基础上,借助部门统计联席会议机制,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奋力赶超,准确反映全县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益,实时监控重点企业(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产值、能耗、用电量、税收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一流服务,促进全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顺利进行。
2、增强服务意识。自2月份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使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自觉推动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3、加强信息撰写。利用xx县党政信息网、统计内网、xx县时讯等载体,及时对外发布统计信息资料。截止11月底,政务信息被市内网采用46篇,被县级采用11篇,经济信息被市内网采用32篇,统计分析被市内网采用5篇。
4、打造服务精品。今年以来,辑印统计月报、西部六县(市、区)经济指标对比、xx市分县(市、区)主要指标对比资料等资料各9期,印发统计简报27期。在全市统计系统优秀统计分析评比中多次获一等奖。在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考核评比中,我局关于投入产出、资产负债年报及统计分析信息动态等三项工作荣获一等奖。
5、主动超前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工作。起草《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主要经济指标责任部门分工的通知》,每月中旬会同政府督查室、考核办组织召开由承担经济指标责任单位参加的统计联席会议,按月提供各项指标调控建议,快速把问题和建议等反映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同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及时收集上报各项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统计数据资料,准确把脉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充分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6、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跟踪监测,每月提供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每周提供主要工业品价格变化表,增强了统计服务时效性;二是配合人社部门做好简政放权调查工作。做好了对上沟通、会场安排、人员接待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三是积极配合县发改局下达全县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及2013年度服务业考核工作;四是做好检察官形象和公众安全感等民意调查工作。
(四)巩固成果,规范提高,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把加强乡镇、基层调查单位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常抓不懈。
1、不断巩固“双基”建设成果。组织力量下乡镇督导检查,帮助基层建立健全统计台账,促进基层统计工作向村级和企业延伸,部门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
2、继续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室,与市局及兄弟县(市)进行实时交流,共享视频会议和网络培训,有效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使上级有关政策“一线直达”基层。
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利用统计年报工作会议、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每次专业工作布置会议时机,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召开专门会议,要求辖区内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局内各相关专业人员对各自专业负责统计领域的基层单位进行逐一排查,并通知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报名参加考试,进一步提高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持证率;三是开展继续教育,对2014年需要年检统计从业资格证的.72名统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考试,切实提高全县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工作谋划。
20我局将紧密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统计发展现状,以服务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当好参谋助手为出发点,进一步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紧盯形势,全力做好重点经济指标的监测与预警。
重点把握好时间进度,加强对生产总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监测与预警,利用好大数据,客观、全面地分析新形势下各种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二)密切沟通,实现监测评价结果最优。
进一步发挥统计预警职能,密切关注全县省、市对县综合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民营经济、节能减排、小康监测等各类监测考核评价,向县委、政府建言献策,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并积极与省、市统计部门进行沟通,力争考核结果最优。
(三)精益求精,做好大型普查(调查)工作。
一是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后续工作。继续按照普查方案和省、市经普办一系列工作计划和要求,做好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实际,从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效益、重点行业与支柱产业等来进行后期开发分析,充分发挥普查资料的应有作用。二是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年是五年一次的1%人口抽样调查年份。我局将坚持依法调查并积极采用先进调查手段确保调查结果真是可靠。三是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准备工作。2015年国家、省、市将全面启动农业普查准备工作,我们将按省、市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利用开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四)未雨绸缪,积极适应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国家统计局提出2015年将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2014年为准备年份,2015年“全面推进gdp统一核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当前按项目形象进度进行统计转向按法人财务支出资料采集数据,建立健全网上零售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背景下经贸统计方法,改进城镇化统计……”。同时,省市均出台了加强服务业统计的实施意见。为此我们将严格按照改革要求,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大与省、市对接、汇报、沟通力度,积极适应改革要求,掌握工作主动,力争各项数据不出现大的波动。
(五)开拓创新,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力求突破。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是我局亮点工作,下一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与模式,紧紧围绕课题“选得准”、调查“查得实”、质量“控得住”和成果“用得上”,深入推进社情民意工作开展。
(六)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常规专业统计和调查。
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好各专业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和年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做好新增企业申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积极摸排我县新增“四上”企业,指导、帮助企业整理上报审核资料,使我县新增“四上”企业及时入库,做到应统尽统。
(七)稳步推进,早日完成乡镇统计机构管理模式改革。
我局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在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运作,力争乡镇统计机构管理模式改革早日完成。
(八)常抓不懈,加强统计执法工作。
严格落实《统计法》、《河北省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国家统计局《加强和规范统计上弄虚作假案件查处工作的若干规定》及xx市《开展统计数据治假求实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重点查办瞒报、漏报统计违法案件。
(九)做好县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服务渠道和内容,增强统计服务功能,使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需要,更能反映科学发展的状况,更加注重在统计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统计服务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多出精品。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四
省专项督查组一行来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促进,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诚挚的欢迎。几天来的紧张工作,让我们看到了你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将全市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情况作以汇报。
一、改善投资环境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省部署,我们积极推进了改善投资环境工作,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全面开展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是成立组织。市政府设立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督促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二是广泛宣传。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意见》(字〔2004〕号文件),对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做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同时市政府还制作了1000套2000张行政许可法宣传挂图,购进了行政许可法学习辅导材料1000本、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光碟200套。主管领导做了专题电视讲话,举办了行政许可法知识专题讲座,中省市直单位的科级以上干部一千多人参加。并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闭卷、开卷的形式,对市直各部门的行政许可实施人员和公务员进行了考试,参加闭卷考试的行政许可人员230人,开卷考试的公务员1738人。9月下旬,各县(市)区也都陆续开展了考试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为《许可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精简和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结合我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市政府认真开展对行政审批项目的精简工作,从2001年开始经过三次精简,将原有的项行政审批项目减到项。今年6月又进行了第四次清理,精简的比例在20%左右。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下发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有关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字〔2004〕号),就行政许可、规定、项目、实施主体的清理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目前初步认定工作已经完成。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解决了办事难、层层审批的问题,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清理整顿各种收费,努力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今年,我们把治理乱收费作为改善投资环境重中之重,抓住源头,下决心、下力气根治,解决这个影响投资环境的痼疾顽症。一是源头控制。在今年的收费许可证年审过程中,对收费的主体资格进行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缔收费资格。同时,根据国家、省对收费的最新规定,取消了一些收费项目,降低了一批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针对问题突出的培训收费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加强了管理,坚决控制要求基层单位、企业交费参加培训的办班活动。通过严把收费许可证年审关,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收费权限、项目、标准、时限,为改善投资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监督。积极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以检查促规范。开展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全市共出动14个组154人次,检查面达82%,查出价格违法案件40件,查出违价金额2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万元,其余尚在处理中。对化肥农资价格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出动13个组275人次,检查204家单位,检查面达到了100%,查出违法所得8.9万元,全部予以责令退还多收价款处理。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行专项检查,全市21家医疗机构招标药品价格受检,查出18家医疗单位多收价款金额3.5万元,收缴财政总金额1.7万元,其余退还用户。对教育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组织6个组,60名检查人员参与检查,检查面40%,查出价格违法案件6件,违法所得100余万元。此外,积极受理举报案件,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物价政策咨询144件,其中:上级主管部门交办6件、电话举报与咨询110件、来信3件、来访25件,已处理办结137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各种价格违法案件63件,查处价格违法所得金额409万元,其中退还用户金额2万余元,上缴财政没收违法所得金额47万元。三是实行收费阳光工程。在各收费单位普遍实行了收费许可证制度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各执收执罚单位所收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新的专户进行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启动了全市“价格阳光工程”,还先后印发《涉农价格与收费明白手册》20万册,印发《涉农价格与收费管理办法》公告2000份,印发《医疗收费标准手册》2000万份,印发《义务教育收费一览表》手册65000份,中小学生人手一份,印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表》3000份,印发《口岸收费手册》1000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价格阳光工程”所涉及的价格与收费项目、标准、规定,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三)全面推行“六项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以全面推行和完善“六项制度”为切入点,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是实现制度全面化。个中省市直属的重点办公部门、执法执纪部门、公安司法机关的“六项制度”在《报》上进行了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的党政机关、服务窗口单位推行“六项制度”达到了百分之百。二是实现制度程序化。建立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市建设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地税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个部门设立了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实行了“一站式”服务,设立电子屏幕,对各项业务的内容、程序和办结时限全面公示。三是实现制度公开化。各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服务,并设立了服务热线,以备咨询。四是实现制度便民化。明确规定为外来投资者代办重大招商项目的审批、注册登记、办证办照工作,都实行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事手续,积极为客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招商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设立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五是制度严肃化。按照“六项制度”的规定,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和超时不办的严肃处理。通过实施“六项制度”,各单位提高了服务意识、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实行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今年以来,我们把政务公开作为树立政府形象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此项制度,重点强化了四方面工作。从强化领导入手,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发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法》,增强强制性和制度化。从强化约束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从强化监督检查入手,努力提高行政工作运行和行政权力运用的透明度。从便民、利民入手,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自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政务公开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下辖的三县两市一区政府序列35个部门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政务公开面达到100%。中省直各单位及政府二层机构也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政务公开。二是政务公开的内容不断丰富。公开事项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开始涉及的热点问题逐渐扩大到事关“钱、权、人”等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以及建设项目必须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政府采购实行公开化等等。三是政务公开的形式不断多样。在原来政务公开栏、公开墙、办事公开指南手册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公开屏幕、网上公开、公开大厅等方式。今年4月,我市46个职能部门在《报》进行了公开承诺,市政府35个组成部门已全部在政府中心网站发布政务公开内容,对应该公开的内容,做到最大限度透明。通过政务公开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共修订和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性文件46件,制定和出台新的优惠政策49件,进行落实优惠政策专项监察65次,进行专项调研32次。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两次外来投资者座谈会和一次外经贸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建议,虚心纳谏,协调解决实际问题44个。
(五)规范行政行为,加快依法行政进程。今年以来,按照建设高素质、好形象、高效率的政府法制队伍为目标,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了依法行政工作。一是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试行办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市长任副组长,其他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抓落实,形成了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下发了《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实施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实施范围、考核目标、奖惩办法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领导上、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落实。二是把好规范性文件制发关。年初,制定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计划,避免规范性文件制发的盲目性、随意性。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审核管理,重点在各种收费、行政审批、基金和行政处罚的设定上,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均予以纠正。三是加强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清理。查阅文件近5万件,梳理出政策性、规范性文件307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予以保留47件,废止260件。四是加强队伍培训。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综合法律知识培训,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40多期,培训人员4700多人。通过培训,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五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集中开展依法行政大检查活动,对7个县(市)区及80多个中省市直单位实施了全面检查,严厉查处了一批涉外、涉企、涉农等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共查处行政执法违法违纪案件50件,涉及10大系统、16个部门27个单位;共纠正违法违纪问题10件,对10名涉案人员给予了纪律处分。
尽管我们在改善和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职能部门观念转变还不到位,重收费和罚款,轻管理和服务,以罚代管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领导、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只重蝇头小利,说起来慷慨陈词,做起来只记一时,干起来绝不落实;个别行政执法人员官本位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有时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问题,极个别还有“不给好处不作为、给了好处滥作为”的现象;各方面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受人力和经费限制,部门监督力度不强,存在死角死面,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认清改善和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专项督查指导的契机,认真落实督查组反馈的整改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行政许可法》学习宣传。认真做好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按照《许可法》要求,实行一条龙服务、联合办公、集中办公等便民许可形式,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行政许可实施单位的监督,按照谁许可、谁监督、谁负责原则,对滥用职权许可的,对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没有依据收费的,加大查处力度。
第二,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每年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统一考试要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增加强制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健全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努力建设起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恪尽职守的行政执法队伍。
第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规范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完善依法行使职权的步骤、形式、时间和顺序,遵守行政处罚公开、听证、回避等制度。建立健全以行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执法责任体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评议考核制度,把执法责任制与公务员、执法人员考核、奖励、任免等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发挥评议考核在规范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优化行政服务质量。通过继续落实“六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服务监督和考核力度,把“六项制度”和“六条高压线”的贯彻落实情况与行政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政绩考核挂钩,促其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加快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推行电子政务,积极运作网上审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信息化服务,发挥电子政务在环境建设中的公开、规范、实效、科学和无私等功能。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加大领办代办工作力度,落实《对外资来投资客商的礼遇规定》。
第五,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抓好专项治理,重点解决乱设卡、乱收费等问题。组织监察、审计、法制、环境等机构继续采取明查暗访结合、日常检查与抽查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结合等方式强化对重点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执法违法、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肃处理,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也要追究有关行政人员和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五
区委、管委会、区政府:
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新政办发【2010】187号)出台以来,我区从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迅速成立了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针对股权投资类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自2011年政策执行至今,工作小组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多次组织招商团队赴国内发达地区做推介活动,积极为驻区企业与资本市场搭建良好的投融资平台。截止8月底,开发区(头屯河区)累计新注册和迁入股权投资类企业194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35户,迁入企业59户,注册资本金突破137亿,持有股票市值或股权约200亿。
二、发展股权投资类企业对我区的作用和意义。
了应有贡献。随着我国股市基本面的逐步好转,驻区股权投资类企业不断地减持股票、受让、转让股权等投资,其对我区的财税贡献将带来可观的增长。
(二)搭建了开发区(头屯河区)优质项目和资本的对接平台。
股权投资类企业有效引导了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和资本深入了解新疆乃至开发区(头屯河区)的投资环境,一大批疆外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者来疆投资兴业,实现了内地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理念、管理等投向疆内成长性产业、企业、项目,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不完全统计:我区共计13家股权投资类企业投资了疆内11家企业的股权,投资总体规模超过41.3亿元。
(三)建议抓紧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
通过政策引导,大批的股权投资类企业落户我区,对我区综合考察后,比较优势明显,极力要求与我区合作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目前股权投资工作小组已与国内多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具备较多成功案例的大型投资基金洽谈中,具体包括北京“大华大陆”、“高能资本”、上海“海通创新”、深圳“广东股权投资协会”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础设施建设基金”、“房地产基金”等。
股权投资类企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直接带来巨大的财税的贡献,并且为驻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还可以活跃区域金融市场,促进融资渠道的稳步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更加坚定和促进当地政府对企业(项目)的抚育信心和引导决心。
通过设立一定规模“政府引导基金”,以引导相关机构与我区合作建立各类“产业基金”、“基础设施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并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资源整合,培育出一批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大企业,为我区企业上市融资、打造区域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也将对我区地方经济发展会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日。
项目及投资工作汇报篇十六
今年以来,县体育中心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下,县体育中心项目正稳步有序推进,现将推进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县体育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47.22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为21326平方米,设计坐席数为1.5万座;体育馆及训练馆建筑面积为13564平方米,设计坐席数为3720座;游泳馆建筑面积为8546平方米,设计坐席数为1200座;体校综合楼建筑面积为5861平方米。
项目经公开招标确定北京城建二建公司为承建单位。该公司于今年6月底进场,为了迎接第十四届省运会部分赛事在我县承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建设体育馆及训练馆,计划于明年5月31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场、游泳馆、体校综合楼也将陆续开建。所有工程项目将在20xx年2月17日前全面建成。
截止9月中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施工方面处于基础施工阶段。一是体育馆一段、三段、四段、七段框架柱钢筋、模板及砼浇筑已完成,二段、五段、六段、八段承台及基础梁钢筋绑扎、垫层砼浇筑施工已完成90%以上;二是训练馆十二、十三段房心土正将准备回填。
2、体育馆及训练馆桩基低应变检测除未开挖的13根桩外都已检测完毕。
3、项目范围内高压线迁移方案已完成,目前正在迁移电话线及闭路线。
4、体育场土石方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
5、体育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大门已安装完毕,现场道路正在施工中。
6、累计完成坟墓搬迁约145穴;完成总投资约3091万元。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在我县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游泳馆纳入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为牵头领导,成员单位由县国资公司、县体育局、县财政局、县行政服务中心、县发改委、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和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等八家单位组成,负责组织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重大事项或问题,确保了项目按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2、完善机制,建立信息上报制度。
一是每月5日前将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及时上报贡江新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二是每日上午八点半坟墓搬迁工作小组将坟墓的搬迁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项目管理领导小组;三是每日下午四点半前向贡江新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建设项目范围内房屋征收的进展情况。
3、明确责任,强化项目建设力度。
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围绕项目建设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凡涉及多个部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由项目牵头领导组织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项目牵头领导经常督促检查项目责任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4、提升意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自施工队伍进场后,我县抽调了专门人员与原单位脱钩,常驻工地协调施工方与业主及其他部门关系,确保了工程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是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召开,我县需承办部分项目比赛,市政府下文明确20xx年5月30日前体育中心的体育馆及训练馆必须投入使用,时间紧、任务重。
二是项目范围内房屋拆迁涉及的户数多,由于安置地建设进度缓慢,农户对房屋拆迁后过渡时期的生活安排有思想顾虑,导致拆迁工作阻力大。
三是项目范围内的舒氏祖山坟墓多,历史悠久,给清点、搬迁带来较大难度。
1、科学调度,加快进度。严格落实体育馆及训练馆施工月计划,每天督促施工队伍加快施工进度,务必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工期内工作,在讲科学的前提下,保证两个场馆建设稳步推进。
2、由我县贡江镇牵头负责,县拆迁办、征迁工作组和相关搬迁责任部门紧密配合,村组积极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体育中心项目范围内的房屋拆迁及坟墓搬迁等工作。
3、积极发挥常驻施工现场办公区的体育中心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组作用,保证在岗在位,认真履责,积极协调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群众纠纷、阻工等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88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