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2:48:14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质17篇)
时间:2023-11-09 22:48:14     小编:念青松

总结是汇聚思维的瑰宝,是认知的飞跃。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回顾。总结范文中的精彩观点和独到见解,能够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刚才朱淑芳同志对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做了很好的报告,等下黄琪玉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传达贯彻。

过去的20xx年,我省计生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落实新时期计生协会“六项任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和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不懈推进我省计生协会定力、活力、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五力”建设,落实新时期计生协会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六项重点任务”等方面取得良好开端和较好成绩。一是群众性宣传教育拓展创新。着力计生协会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巩固《计生协会小组》内刊、拓展协办《福建卫生报》,促进计生协会宣传教育与大健康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二是生育关怀计生家庭成效显著。持续深化生育关怀服务品牌,把生育关怀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在扶持力度上加大,在投入资金上加码,在关怀项目上精耕,在帮扶模式上创新,帮助计生家庭特别是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和谐幸福家庭。用好省级财政1500万小额贷款贴息资金,落实贷款3.49亿多元,帮扶1.13万多户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投入幸福工程帮扶资金1.41亿多元,帮扶9000多户计生贫困母亲,脱贫率达89%;加大安居工程补助力度,全省共投入4483万多元,帮助1.14万多户计生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其中省计生协会安居补助项目投入942万元,帮助157户无房、危房计生特困户建新房,比上年度增加2.6倍;继续开展金秋助学,共投入4129万多元,资助2.31万多名计生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全省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投入9441万多元,108万多户计生家庭参保,赔付保险金额4914万多元,简单赔付率达52%,有效增强了计生困难群众抗风险能力;倾心帮扶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持续开展“牵手一家·温暖活动”,让特殊家庭尽快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社会;开展法律援助,全省计生协会法律援助站共代理案件820多件,调解民事纠纷1500多件,协调维权2100多件,共挽回经济损失760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育龄群众合法权益,工作得到中国计生协会高度肯定。三是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持续开展县乡村组计生协会“四联创”活动,重点推动乡级计生协会有专人做事,目前全省有53个县(市、区)核定乡级计生协会编制,比上年度增加了31个。同时,联合省卫计委着力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和流动人口服务,抓好国家、省级示范县项目,全省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面达100%,有20%达到省级“六好”示范村居标准。

虽然过去的一年,在大家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计生协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明白,满足是工作的“敌人”,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今后去着力解决。比如,对计生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乡村两级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生育关怀服务能力、“六项重点任务”配套建设等等。一年之计在于春,奋发进取正当时。新的一年里,计生协会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任重道远。各级计生协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有利形势,要有所作为。要以中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中国计生协全国省级会长座谈会、中国计生协八届二次全国理事会以及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群团组织“三性”的总体要求,对接我省人口计划生育“十三五”规划,结合各地情况,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增强定力,全面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在20xx年5月中国计生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习重要指示廓清了当前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些混乱认识,表明了党中央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决心。当前在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下,社会上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有的地方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都不如过去,有的地方甚至工作懈怠,认为计生工作可有可无。对这个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党政领导更不能漠然视之。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转型期,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就是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要求更高。据调查,我省一孩家庭中没有和尚未决定生育二孩的占47%左右,这些人中有的担忧幼儿照料抚养问题,有的担心年龄大生孩子质量问题等,如何解决群众生得出、生得起、生得好,有许多工作需要好好研究。比如大龄育妇和不孕不育症夫妇生育服务问题;办全托普惠性托儿所、幼儿园,增加社区幼儿照料服务功能,减轻家庭养育压力问题;还有加强生殖健康指导和知识普及,减少出生缺陷,抓好婴幼儿早期发展以及帮扶计生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关怀关爱“三留人员”问题等等,都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因此,大家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的重要指示上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端正态度,增强做好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的定力,坚守职责,继续协助党委、政府宣传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全面两孩政策,牢牢把握正确宣传导向,积极拓展互联网等新媒体宣传模式,让群众理解,知道怎么执行政策,如何去做,怎样做得更好。各级计生协会在宣传教育工作上要有作为,敢于担当,要坚定不移,继续为贯彻落实计生基本国策努力工作。

二要不忘初心,以“六项重点任务”引领生育关怀上新台阶。

“六项重点任务”是中央赋于计生协会的任务,落实好“六项重点任务”,引领生育关怀工作提升,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线。各级计生协会要不忘让广大计生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初心,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尽力尽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认真落实好我省“六项重点任务”的《实施意见》,坚持以计生困难家庭和计生特殊家庭为重点,精准关怀,突出抓好计生小额贴息帮扶、幸福工程、安居工程、金秋助学、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口早期发展、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法律援助、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全省计生困难家庭数据库建设“十大项目”。要落实好这些项目,一是要有担当精神。过去基层争着要项目,现在一些干部怕出错、怕担责,开展小额贴息等项目积极性不如过去,这是一种不敢担当的表现,也是对群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与协会的宗旨相违背。要坚决克服这种现象,坚定信心,不辱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且加油干就要真干、苦干和实干,切实完成好小额贴息帮扶等生育关怀项目工作任务。二是要实事求是。开展什么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不一定求全求多,关键在做实、做精,保证质量。同时项目还要根据受助户实际承受能力来谋划,比如安居补助项目,房子够住就好,能住就好,有的地方房子建得很大,装修也不错,但给受助户增加新债务,这就违背了建房初衷。这项工作请各地与本地安居工程、造福工程结合起来,资金统筹使用,共同把这件好事办好。三是要加强跟踪服务。除对生产帮扶项目要加强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指导外,还应重视对项目落地全过程的督查,对金秋助学项目则要加强与相关学校沟通联系,持续关注受助学生成长,这样才能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与此同时,计生协会的同志还要注意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承接、实施、落实“六项重点任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举措,使计生协会生育关怀服务供给更有效对接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接群众的需求,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之间的组织者和嫁接人。四是要创新项目管理。坚持精品化打造项目,引导工作由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创新项目策划、资金投入、激励考核、宣传倡导机制,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推动工作抓实、抓细、抓出特色。进一步健全完善生育关怀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推进生育关怀项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造福计生家庭。

三要强基固本,着力开展“基层协会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

要按照中国计生协会提出的“基层协会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要求,以增强计生协会“五力”为目标,紧密结合“四联创”活动,重点抓好乡村两级计生协会能力建设,拓展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搞好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班子、点子和票子。“班子”就是选好会长这个领头人,配齐配强常务(专职)副会长、副会长。要加强各级计生协会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坚强战斗堡垒。“点子”就是有工作思路和创新精神,做到这点需要加强探索和研究,多问计于基层,多总结基层经验,不断开拓思路,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出彩。“票子”就是要有钱办事。落实“六项重点任务”,开展生育关怀项目,需要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去年因基层资金所限,有的生育关怀项目无法扩大覆盖面,希望资金问题在新一年得到更好解决。

做好新一年计生协会工作,一方面需要各级计生协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级计生协会经过几十年艰苦磨炼,证明她是一支忠诚党的事业,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毫不动揺地贯彻党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于群众,扎根于基层,为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各级党委政府信赖、群众拥护的计生工作生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并保护好这支队伍,在工作、生活、待遇上多给予关心,切实把计生协会建设成为“政治靠得住、群众信得过、工作过得硬”的坚强群众团体。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不忘初心、开拓进取、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而努力奋斗,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从去年12月到现在,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都作出了部署。全省供销社系统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一要加深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的认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强调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带来九个趋势性变化,呈现出“四个转向”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两个没有改变、两个改变”的发展条件,并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深刻精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

二要加深对对山东重要批示的认识。在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在中办回访山东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东部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争当排头兵,对于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山东是东部地区重要省份,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省委姜异康书记指出,视察山东和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是指导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争当排头兵”“走在前列”的要求,对于我们供销社改革试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刻领会、全面理解、研究措施、指导实践。

三要加深对“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认识。姜异康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工作的总体把握,是“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一个定位”就是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发展标杆,努力在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上争当排头兵;二是提升工作标准,努力做到站位高、谋事深、要求严;三是提升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总体把握对于我们供销社来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我们在工作谋划、部署、推动、督查、考核各个环节上必须坚持从严从实,坚持发展思路着眼“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发展举措针对“走在前列”来制定,发展成果要用“走在前列”来衡量,做到观念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得力,确保试点走在前列。

四要加深对农业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遇到了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补贴两个“天花板”和生态环境、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面对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阶段性变化,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中央明确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经之路。我们探索推进的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服务规模化,是探索试验的多种形式中的重要形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李在讲到生态环境“紧箍咒”时,明确提出要念好“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减”,是要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尽快减下来;“退”,是要把超过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切实退出来;“转”,是要把农业废弃物转化成为资源和财富,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改”,是要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治”,是要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保”,是要把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决保住。这“六字诀”与供销工作密切相关,要积极念好,主动参与,取得最佳效果。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总社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供销社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对供销社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中都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供销社改革,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中也都大篇幅地讲到了供销社的改革发展,重视程度是近年来少有的。今年,党中央、国务院还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要出台一个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还要研究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全国总社王侠主任在邯郸召开的改革座谈会上对我省的改革经验给予充分肯定;骆琳副主任最近作出批示,指出,山东省社全面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效果显著,要在全系统进一步推广宣传。省委姜异康书记对综合改革提出了四点要求,郭树清省长在省社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3位副省长和省委农工办、发改委、农业厅、财政厅、金融办、研究室等部门“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关心支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这是做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省政协刘伟主席也作出批示对供销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赵润田副省长在听取省社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时,给予高度评价,并明确提出两点希望。各级领导对供销社工作给予关心并提出具体要求,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发展新途径,领导重视新机遇,是今年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按照提出的“三个适应”和提出的“三服务一加强”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履行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城镇化助力的职责使命,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在目标定位上,要向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领头雁转变,各项工作要高点定位,争先进位。在发展导向上,要向问题导向、质效导向转变,不断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合作方式上,要向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转变,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动力上,要向创新驱动、改革促动转变,激发内生动力和内部活力。在工作指导上,要向加、减、乘、除一同用力转变,主动念好“六字诀”,成为生态环境改善重要力量。

三、要全面深化改革,力求重点突破。

如果说20xx年是改革试点探索之年,那么20xx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试点推广与探索之年。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要牵住“牛鼻子”,找准“发力点”,“推广”与“探索”齐头并进,在“点”“线”“面”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关于体制机制创新。核心工作是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这关系到供销社的未来。如何构建?省社已下发指导性意见,我再重点强调一下镇级和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不能简单的挂挂牌子,要从下而上层层发起,做到有血有肉,筋骨相连。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为合作社法人,与镇供销社“两社合一”,内部规范设置“三部一中心”,通过利益联结吸引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加入,扩大覆盖面和社员数量。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要在编制部门登记事业法人,与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要密切层级联系,搞好上级社对下级社的服务和扶持,强化各层级社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在县级层面强化县基一体化运作,建立上下贯通的运行机制。

二是关于服务规模化。指出,农业要发展,必须突破规模小的限制,走适度规模发展的路子。还讲到,很多地方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规模经营。比如,有的通过土地托管等方式,扩大了生产经营面积。土地托管作为山东首创,既是全国总社对山东期望的重中之重,又是我省的独特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效会十分可观。要切实记住“理念、品牌、方向、重点、目的、规划”6个关键词和相应的6句话:牢固树立“控”地谋变理念,打造“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服务品牌,以服务适度规模的众多市场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以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重中之重,以增产节支提效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万亩土地托管5年规划。要积极参与全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乘势而上,确保完成1000万亩托管任务,力争达到1300万亩。要把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记住“布局、半径、功能、主体、阵地、工程”6个关键词和相应的6句话:布局原则上为乡镇合并前的行政区域;服务半径以3公里左右、面积3~5万亩为宜,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功能定位为土地托管、农机服务、农资直供、烘干仓储、信用互助、农民培训六个板块;实施主体以县农资等公司为依托,成立农业服务公司来建设和运营;与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合作联合社、农口服务部门融为一体,为农民和新型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阵地;大力实施“精准施肥工程”。对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和“精准施肥工程”实行奖补政策。这项工作既符合国家政策,还能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又能体现供销社公益性,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自身发展,做得好了就能成为中国特色农村工作的一个主力军,成为各级政府主导的、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是关于流通现代化。适度规模的众多市场经营主体和构建信息化综合平台提供全渠道服务相结合,是山东供销流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升级带来电商的强势发展,目前国内几个电商巨头已经瞄准农村市场,阿里巴巴计划在3~5年拿出100亿的资金发展千县万村计划,京东农村电商项目已成功在宿迁进行试点。城市商业集团也正在大踏步进军农村,比如银座,还有同一市场的家家悦、苏果等企业以推土机式扩张,对供销社的农村流通市场将产生巨大挑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依靠一县一市的资源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应对将来电商巨鳄和城市商业集团的冲击,只有抱团取暖,在更高的层次整合更多的资源,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洗牌中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依托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公司,加快构建核心层,做强紧密层,整合系统资源,对接总社平台,共同打造“供销云”,研究大数据,抢占大市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要立足服务系统中心工作,加大对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是关于农村合作金融。近期,省政府将召开会议,启动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国务院明确只在山东进行试点。我们将按照要求,只在10个专项试点县按照《农民信用互助社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对其他县市区不作硬性要求。山东供销融资担保公司已挂牌营业,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完全符合国家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精神,对于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要用好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资本金额度,发挥放大效应,逐步探索在市一级设立分支机构的办法,扩大“三农”担保业务规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要切实防范融资担保风险。

五是关于协同机制建设。这是我省在试点过程中的又一大创新,也是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点。要加快构建社农结合、社社合作、村社共建多层次、全方位为农服务协同机制,形成以供销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为载体、农口行政部门支持、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自愿互利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推进社农结合,构建供销社与农口行政部门协同服务农民机制;推进社社合作,构建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紧密合作机制;推进社村共建,形成组织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合作机制。社农结合要注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利用政策、共同发展;社社合作要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加强联合合作,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益,实现双赢多赢。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基层供销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开展村社共建,党建带社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王军民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实施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针对这项工作,今年要加快“点”上推进和“面”上推广,“点”上开展示范村评选,“面”上扩大共建村数量,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贡献。

六是关于企业改革发展。郭树清省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鼓励市场化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依法申请破产保护,实施资产、债务重组,实现企业再生、产业升级”;还要求,“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中介组织的积极性能动性,依靠行业和企业的力量,扎实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问题。”这些都为我们加快社有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省供销社今年对每个出资企业都将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剖析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原因所在和可行性建议,托清底子,研究对策。加快推进省属社有企业集团化改革,争取天鹅棉机尽快上市。各级供销社也要创新社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建立以“三会一层”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出资者的地位和职能,推动各级联社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资本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和经营体制;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发展壮大社有企业,推进系统上下社有企业产权联结和业务联合,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上下贯通、分级所有的资本运营管理新体制。

四、要勇于争先创优,确保走在前列。

一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作为省社和各试点市、县以及重点联系县,都承担着为全系统改革探路的重任。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多,艰巨性和复杂性愈加凸显。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坚定以改革促发展的信念,增强道路自信,保持改革定力,用好发展机遇。这场“硬仗”能不能成功,供销社能不能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供销社“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责任担当精神,特别是试点市县和重点联系县更要敢于担当,创造新经验,探索新路子。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加强干部职工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抓好中央即将出台《决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政策,利用政策,加快发展。希望大家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思路放得开一些,步子迈得大一点,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二要以优良作风抓落实促改革。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空招”。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重点工作已明确,改革思路已清晰,关键在抓好落实。一要转变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不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各级供销社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自觉遵守和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既要创新开拓,又要坚守廉政准则,做到勤廉并重。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底线”“闯红线”,筑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二要明确责任。加强对重点工作的具体指导,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上下功夫,在整合资源和调度指导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市级社的桥梁作用,做好任务的层层安排、压力的层层传导,提高政策执行的穿透力。县级社要主动自加压力、不等不靠、奋勇争先,定下的事情马上做,安排的任务立马干,以雷厉风行的态度抓落实。三要强化措施。对目标进行任务分解,明确推进时间表、责任主体和考核标准,确保有人盯、有人干、有人促。各试点市要抓住迎接全国现场推进会的召开,扎实推进典型经验上档次上水平,做好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各市要按照6项创新提升工程的要求,抓好试点县、重点联系县和其他县的任务落实。抓紧开展试点市县半年评估,对重点联系县的评估将在5月份进行,评估结果将反馈到各市党委政府。四要加强督导。要加强对重点任务的督促检查,强化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瞄准阻力最大、最难突破的问题进行督导,围绕解决问题的成效进行督导,做到重心下沉,深入一线。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彻底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做到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特别要重视烟花爆竹、生产车间、仓储重地、学校幼儿园、车辆运营、废旧物资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三要以业绩考评促进事业发展。省社对各市去年工作进行了表彰,位次都已清楚,这是第一次按新办法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大家普遍认为是客观公正的,与平时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这个结果,省社将通报给各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考核办法,再作进一步完善修订,并报省委组织部审核后下发各市。在指标和权重的确定上,今年将加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精准施肥、综合服务平台等指标权重,把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和社村共建出台文件县级全覆盖作为降级选项。通过考核,考出正气、考出干劲,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使争先创优成为新常态。要把综合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地工作的重要内容,政策、资金向先进市县倾斜。

四要加强宣传总结推广新经验。各地要及时总结提炼,挖掘基层改革发展中的生动典型、鲜活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各市要大力推广临沂、高密、莒南、汶上、新泰、郓城张营、山亭店子等供销社的经验做法,积极组织基层社向先进单位、成功经验学习,把别人成熟之果嫁接到自己的地里,一块地一块地地推开,先做起来,拿出样子,让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并予以推广,一定能开出新花、结出硕果。要依托主流媒体和系统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宣传,发挥改革简报、供销信息、门户网站的作用,交流各地试点工作的进展和为农服务的成效。广大供销干部职工要当好“演说家”,讲好“供销故事”,弘扬“供销精神”,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同志们,今年是综合改革试点关键年攻坚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力求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总社和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同志们:

这次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参加这个会议,我非常高兴。供销社发展取得今天这样好的成绩,确属不易,可喜可贺,这是全省供销社人奋力拼搏的结果。刚才,会议表彰了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单位。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昨天,首萌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全省供销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服务“三农”创造新佳绩,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是供销社发展成绩更为喜人、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发展活力、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方面,全系统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组织货源,加强市场调配,保障市场供应,为全省粮食增产和农业稳定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98.53亿元,同比增长15.83%,实现利润总额8.02亿元,同比增长32.13%,省供销社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受到全国总社的表彰奖励,金山书记专门批示:“衷心祝贺,再接再厉”。对于全省供销社工作取得的成绩,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对于省供销社领导班子,省委是满意的,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贯彻温家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为农服务的责任意识。

最近,温家宝在我省视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重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温指出,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在全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科技下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办法多、措施硬、力度大,农业农村工作卓有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部署早、行动早,田间管理抓得细、抓得紧,克服了前期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小麦总体长势均衡,苗情好于上年。春播面积稳中有增,春耕进展顺利。安徽在抓粮食、抓农业方面有许多好作法、好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温的重要讲话,既有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重视与肯定,又有对我省“三农”工作的激励与鞭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也使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关键是要稳定农业。这几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又好又快势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较好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稳定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必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稳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挖掘农业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加速安徽崛起,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供销社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全省供销社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家宝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密切联系农民的优势,努力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现代农业上当好排头兵;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城带乡上争当先锋队;在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需求上充当主力军,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努力推动供销社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辉煌。

二、实施省部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去年12月,省政府与全国供销总社签署了“新网工程”建设合作备忘录,金山书记、三运省长和李成玉主任亲自出席签约仪式,并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新网工程”已成为联结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金山书记、三运省长和李成玉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抓紧制定完善“新网工程”建设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等五大网络体系。要突出重点,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将经营网点向县以下延伸,全面提高网络覆盖率,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村级为网络终端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家电、建材、图书和药品、汽车等新兴业务,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要切实发挥中央和省财政“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扶持、带动和示范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冷链物流、粮油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落实全国总社“五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

今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线,狠抓“夯实基层网络、壮大社有企业”两个重点,在“体制机制改革、经营领域拓展和工作标准规范提升”上努力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供销社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水平。深入贯彻全国总社“五代会”精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0号)文件精神,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都为供销社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要认真贯彻全国总社“五代会”精神,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继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以资源整合、经营机制转换为重点,全面改善社有企业效益,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把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创办、领办、联办、协办各类专业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和合作经济联合会等新型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服务,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资金互助合作,探索发展金融保险、担保、小额贷款等业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供销社在发展过程当中,不能沉溺、留恋于过去的辉煌,而要回归到市场经济年代,立足于农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真正服务和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当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供销社没有行政职能了,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错误认识绝对要不得。事实充分证明,供销社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最能展现本领的舞台、一个最能发挥本领的平台。供销社发展到今天,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通过艰苦奋斗得来的。如果我省有更多的厅局都能像供销社一样在全国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排名第四的话,安徽加速崛起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安徽的发展必将有一个质的提升。我相信,供销社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在新的一轮为农服务高潮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强化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关键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先后迈上了1000亿元、2000亿元的台阶,去年达到了2580亿元。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省供销社作为十大主导产业中棉花、茶叶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水平、上台阶。要按照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要求,加速实施省供销社“612”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辉隆、双赢等重点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优、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切实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民从发展现代农业中分享到利润。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扎根农村、熟悉农业、密切联系农民的独特优势,积极创办、领办、联办、协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同时,要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广阔平台,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网络优势,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承接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要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走出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展示展销会,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发展动力和信心,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供销社工作的组织领导。

温家宝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三个担忧”:一是担忧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农业农村工作和农业的基础地位会逐渐地被忽视;二是担忧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会越来越少;三是担忧懂农业、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会越来越少。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务必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深刻认识供销社的历史和所肩负的责任,充分认识做好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温家宝重要讲话精神,把供销社改革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多研究、多了解、多支持供销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将供销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地要把供销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领导分工,落实工作措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我省还将召开第二届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金山书记、三运省长对此高度重视,此前也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接下来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抓好我省供销社“二代会”的筹备、召开。要认真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近年来,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皖政办〔20xx〕78号、皖政〔20xx〕38号等一系列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下一步,省里还将出台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的意见。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要坚持改革创新。供销社系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坚持社务公开、民主管理和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开放办社,广泛积聚社会资源。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政治强、业务精、愿奉献的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要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工商、税务、农业、商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供销社的支持力度。根据实际需要,将可以由供销社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委托或大胆地赋予供销社。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合力。

同志们,供销社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全省各级供销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同志们:

年末岁初,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最忙的时候,特别是县区更忙。在这最忙的时候,把各县区委书记、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到这里,与党校的同志一起召开这次会议,不仅说明了我们对这次会议的重视,也体现了这次会议的分量。应该说,召开这样规模、档次的会议,是多年来没有的。这是我们对党校工作的一次呐喊,一次造势。相信这次会议之后,市县两级党校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这次会议,是在很好的背景和前提下召开的。

首先,是在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就的前提下召开的。去年,尽管我们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就,高于我们的计划,高于我们的期望值。全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完成都超过了预期,一些指标处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城市的品牌、城市形象、城市对外信誉美誉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去年,我们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称号,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基础较差的临沂来说,是不容易的。在威海等胶东地区,由于基础较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对我们临沂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取得这样成绩,对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意义重大,价值和含金量很高。去年,我们还获得了“中国市场名城”。虽然我们有20多年的市场发展基础,有多年“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广告宣传,但还没得到广泛的公认。现在,国家工商局通过评估,我们被评为全国五大市场名城之一,排列第二,真正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这块“金字”招牌就是城市的名片,对于我们城市知名度、市场物流的发展,其效应、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还获得了“中国地热名城”的称号。全国两家,一个在陕西咸阳,一个就是我们临沂。这是了不起的。将来像临沂这样的城市,最能做成世界品牌的资源,就是地热,就是温泉。因为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中,大家最喜欢的城市,应当是休闲、旅游、度假、观光的城市。临沂的温泉资源,恰恰是做这种城市的最好资源。同时我们有条件打造我们的高尔夫球场,我们有广阔的水面,有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生态旅游条件,临沂将来最有可能在中国名城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我们还获得了“中国书法名城”。我们有王羲之、颜真卿书法家出生在临沂的优势,有“书法之乡”“书法故里”的美称,有丰富的书法资源和历史底蕴,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我们的努力,书法城创建工作,得到了中国书协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六个书法名城之一。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因为各单位、各部门的真抓实干,才取得这些成就,才有我们城市很好的张扬。其中,党校也是劳苦功高、功不可没的。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干部培训、理论宣传、思想库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五年来,共培训轮训党员干部27万人次。这些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实践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工作效应、事业效应、发展效应,是不能用数字计算出来的。换句话说,没有我们的党校这样好的培训,就不会造就出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各级领导干部,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从这个层次说,党校是立了大功、立了头功的。党校的教职员工为“大临沂、新临沂”建设付出了心血,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都知道,脑力劳动很不容易,党校教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是很辛苦的,市委非常理解。我们党校贡献的第二点,就是通过大家的努力,为我们党校,为我们全市赢得了荣誉。这两年,市委党校先后获得全省优秀教学组织奖、优秀科研组织奖、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后勤保障先进单位、业务指导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4所县区党校获得全省先进党校,在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我荣幸地作了典型发言。作这个发言与不作这个发言,其层次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我们党校,在全省党校系统中,已经排在了第一方阵、第一层面。所以,市委非常感谢党校、感谢我们教职员工。

第二个背景和前提,是在市委全委会、全市经济会议刚刚闭幕、各项工作已经作了全面部署的基础上召开的。这两个会议,为全市工作定了调子,党校工作也有了中心。会议确定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措施、工作目标和要求。这些规定,宏观中有微观,原则当中有具体。会议确定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效益。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规定。要求明年的增幅要前移,经济效益要更好,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争取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明年我们的县域经济、我们的增幅和位次,只能靠前,不能落后。只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我们是后发城市。只有在困难、挑战时期,发现、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措施,奋起直追,才能缩小差距,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城市;越是发展环境、发展形势大好,对于发达城市来说,其优势更明显。因此,我们各级领导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形势,迎接挑战,发现和创造条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要在注重整体推进的同时,抓关键,抓重点,在农村安居工程、土地整合利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做文章。通过实施好安居工程,用好用足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争做全国一流的政务大厅、一流的信息平台,加快办事流程,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认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工作创新,特别是干部工作的创新,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解放,在全市形成上下一条心、左右一个音、共拧一股绳,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局面。

第三个背景和前提,是在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召开的。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把今后一段时期党校工作的方向、目标、任务、要求,都讲得很清楚,很具体,尤其是中央、省委两位领导的讲话,更是给我们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两个会议,是我们今后做好党校工作的遵循。党校工作应该怎么做,应当朝那种目标努力。我想,就是高点定位,争创一流,力争把全市党校办成全国、全省最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树立自信心,要牢记自信心就是生产力。下面,围绕“高点定位,争创一流党校”这个目标,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关系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早在1933年,党中央就在江西瑞金开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在延安开办了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并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临沂是革命老区,在最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就在沂南县岸堤镇创办了抗大一分校,中共山东分局在沂水县创办了滨海地委党校。在长期实践中,党校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以教育培训领导干部为己任,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特别是去年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如何有力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把危机当契机,化挑战为机遇,进一步促进领导方式转变,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党校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机遇,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抓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抓稳定,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干部培养工作力度,显著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各级党组织能否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设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校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校工作做出具体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党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胡在这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要求党校要充分“发挥五个作用”,树立“五种意识”,做到“三个适应”。省委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全省党校工作会议,姜异康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省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作了部署和安排。

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全市各级党委和党校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全国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各级党校一定要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全面推进党校工作。

(一)坚持党校姓党,确保党校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不管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党校姓党的原则决不能变,忠诚于党的立场决不能变。坚持党校姓党,核心问题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地、不折不扣地、创造性地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党校工作各个方面。党校工作要自觉从大局去把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中心工作部署,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要加强党校的学风建设,按照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的要求,努力增强党校教育培训的效果。要加强对学员的管理,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都按普通学员对待,不允许有任何特殊和例外,努力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要坚持把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党校培训与干部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把党校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二)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党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按照“新视野、新观念、新活力、新成果”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党校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完善教学布局,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继续完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四个方面的教学,要坚持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党校资源和设施优势,争取和有关部门等开展联合办学,扩大党校的社会培训力度。要加大党校科研工作力度,按照《党校工作条例》提出的把党校建成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发挥好党委政府思想库作用的要求,贴紧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贴紧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实效性,努力多出精品力作。要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既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又要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学习深造、社会实践、对外交流、挂职锻炼的力度。要积极探索党校办学规律,完善党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将党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三)坚持超前谋划,推动我市党校事业全面发展。要根据中央“两大”培训要求和市委中心工作,科学制定全市党校整体性、系统性发展战略,把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推动我市党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省里正制订有关市、县两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办法,市委党校要根据这一评估体系,与有关部门共同对县区党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评估;同时要研究出台争创全省一流党校的意见,推动全市党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努力提高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党校作为在党委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是衡量党校工作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市组织部门和党校密切合作,在增强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如市委党校及时举办了xx大精神专题研讨班、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等多种班次;根据调训干部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把县级班分类别进行相应培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党校要从临沂的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做好结合文章,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完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班次的学制,适当增加专题研讨班。要适当调整培训范围,中央党校把培训对象扩大到县委书记,省委党校把培训对象扩大到乡镇党委书记,市、县(区)两级党校培训范围,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灵活地增加短期班、专题班和应急班。党校要立足于教学质量,靠规范化的严格管理、人性化的优良服务,吸引留住学员。要树立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理念,加强需求调研,努力使党校教学贴近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员需求搞好教学。要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即将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重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大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教学研究;加大经济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宏观经济的教学研究;加大推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实现“三个率先”发展的教学研究,加大各级干部提高执政能力、转变领导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的教学研究;加大弘扬实践沂蒙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教学研究。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推行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法,充分利用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调查研究等形式,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做报告,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党校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善于回答学员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力戒照本宣科、无的放矢。

四、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党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的直接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第一,要把党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认真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中去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过问党校工作,深入党校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分管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同学员座谈的制度,促进党校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统筹协调好党校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协调好党校同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切实帮助党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工作。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沟通合作机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参训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把培训规划和培训人员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为党校的社会调查、人才选聘、干部交流、现场教学点开发等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要切实加强党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校工作条例》的规定,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方面工作的经费需要。

第四,要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办好党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把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开拓创新、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优秀干部选配充实到党校领导班子。党校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校务管理能力,努力做到讲政治、懂理论、善管理。要加强党校与其它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的交流力度,进一步增强党校干部队伍的活力。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学科研工作者参与、了解、实践、监督党委政府决策研究、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使他们不仅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者、宣传者,更重要地使他们成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实践者、推动者,成为市情的调研员、宣传员。

同志们,党校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程光明。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努力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为“大临沂、新临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讲几点意见。长华局长后面还要对全省20xx年度的农机化工作作全面部署,以长华局长讲得为准。

一、正确认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在春节前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晓东省长要求全省更加清醒认识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对成绩不可高估,对问题不可低估。他说:“现实告诉我们:对安全工作形势判断,任何时候不能轻言‘根本好转’;对安全工作的评价,任何时候不能轻言‘成效显著’;对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任何时候不能轻言‘工作到位’。”在过去一年中,在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同志共同努力下,农机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仍然要按照晓东省长的要求,正确、客观、冷静地认识和判断当前各地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不要盲目乐观,不要麻木松懈,而要认真查找现实隐患和工作薄弱环节,克服消极情绪,以主动作为的姿态,抓好20xx年度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二、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生产责任。2月中旬,省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刚才长华局长和几个市州县的代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可以讲责任已经明确,希望各地认真抓好落实。强调两点,一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支持,真正把农机安全列入政府的目标管理。二要想方设法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农机安全生产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的主体责任,把压力和责任层层传到下去,落实下去,既要在抓源头、查隐患、补漏洞上下功夫,更要在提士气、勤作为、转作风上下功夫。

三、抓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一是积极构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地在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等专项活动,要依托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督促农机企业、合作社在系统中设立账号,接受行业监管。农机部门也要注册账号,通过系统,做好农机信息管理、安全监察管理、隐患清单备案、事故报备管理等工作,重点关注、检查易发事故的农业机械。二是不断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水平。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相应物资储备;有计划地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这里重点讲一讲农机事故统计上报工作。要加大对此类数据审核把关力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要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向统计安监部门通报事故情况,主动和公安交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农机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情况,做到信息共享,反馈及时。三是加强农机牌证管理。要“突出一个重心,用好两个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重心,重点完成牌证等基础信息补录工作;以免费监理为抓手,通过宣传,引导农机手自愿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参加驾驶员培训考试以及年(审)检工作;以购机补贴为抓手,做到“两个100%”,即享受购机补贴政策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必须100%纳入牌证管理,所有纳入牌证管理的机车必须100%在牌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各地要借鉴南漳“整村推进”的经验,切实加强农机牌证管理,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四是扎实做好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今年是全省报废更新工作实施的第三年,枝江、南漳、监利、东宝等地已经有了比较成熟可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切实推动这项工作。今年全省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最大的变化是将“变拖”纳入了报废范围,要充分运用好这个政策,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加快淘汰“变拖”和安全性能差、隐患大的老旧农机,最大限度减少农机安全隐患。五是坚决抓好“变拖”专项整治。“变拖”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强制标准,存在重大隐患和责任风险,要坚决杜绝增量,消除存量。各地均不得继续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给“变拖”办证上牌。要进一步核实“变拖”底数,加大年检力度,对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予通过。要和当地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假牌套牌、拼装改装、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变拖”要鼓励报废,及时注销牌证。

还有一项眼前的工作在这里说一下。2月14日,省安办转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务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安全监管督查检查力度,切实做好应急防范工作。这是对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包括我们。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好。

四、深化“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平安农机”创建是农机系统唯一的国家级表彰项目。要用好用活用足评优评先政策,更大力度地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创建活动的投入。要依据《全国“十三五”创建“平安农机”工作方案》,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更加具体可行的创建计划和创建措施。要以“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为抓手,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强化安全方法措施,健全“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使“平安农机”创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

同志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会越来越好。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20xx年,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出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湖南的贯彻落实。守盛书记、家毫省长分别主持召开会议,审议我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总社的悉心指导下,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为主线,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完善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稳步推动经济运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连续9年获得全国总社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

(一)贯彻落实《决定》工作稳步开展。

1、成立了高规格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决定》精神,湖南省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任组长、省政府副省长戴道晋任副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等20个部门有关负责人任成员的湖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深改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省供销社。

2、省委、省政府出台印发《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由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社)负责文件起草,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修订完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以湘发〔20xx〕3号文件正式印发。

(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改革试点构建了工作大格局,为综合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遵照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省于20xx年6月启动了14个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通过上下努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组织实施、部门配合支持、基层单位积极探索”的改革试点工作大格局,为全省系统综合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试点工作获得了资金扶持保障,财政资金撬动效益明显。据初步统计,到20xx年5月底止,全省试点总投入51896万元,其中:中央服务业专项资金安排1600万元,各试点单位自筹16284万元,市县财政支持1764万元,承担政府购买服务972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2248万元,配比达到32倍。20xx年8月,省财政厅、省供销社聘请专业评估(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绩效评估,全省14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全部通过了绩效评价考核。

改革试点工作摸索了先进经验,形成了多个可复制模式。常德市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上率先推出具备经营服务场所、统防统治队伍、测土配方施肥仪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点5个必要条件外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项或多项作为“x”类服务内容的“5+x”农村综合服务社服务模式。慈利县供销合作社依托社有企业芙蓉实业和云商电子商务公司,在城区建立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两大物流配送中心,在每个乡镇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合作经济实体—惠农服务中心,惠农服务中心在中心村组建立村级消费合作社,打造了县、乡(镇)、村三级贯通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攸县供销合作社组织经营大户、规模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参股入社,实行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探索出了一条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的运作模式。临武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综合服务,构建生产合作+消费合作+金融合作+信息合作于一体的供销电子信息服务平台。鑫瑞惠民供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依托省社与省人社厅、省体育局、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等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建设农村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多项惠农服务。

(三)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势头。

1、购销、利润同步增长。在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全省系统全年购销总额累计完成1756.3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831.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41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

2、主营业务稳中有升。抓好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销售,全年日用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完成336.8亿元,同比增长8.9%,特别是茶叶类销售额增长77.6%。全年农资供应实现140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保障农资供应任务,切实保障了全省农业生产。

3、企业运行整体向好。茶业集团、银华棉麻、新三湘等省直骨干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总额52.7亿元、11.7亿元、9.2亿元。社有全资及控股企业全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33%。基层社企业购销两旺,全年完成销售总额177.6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利润总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7.1%,高出系统增幅分别为10.2、10.3个百分点。

4、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全省系统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现有基层社1697个,比上年增加310个,覆盖率为84.7%。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10个,比上年增加249个,其中供销合作社参股的1173个。入社农户53.4万,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04.2亿元。

(四)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掀起热潮。临武、慈利、石门、攸县、凤凰等5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被全国总社确定为20xx年电子商务示范县供销合作社,246家农村电子商务网点获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网点”。出台《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省系统近五年发展目标与措施。稳步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省社传统企业大力开展传统产业向电商转型升级。全系统共发展电子商务公司39家,在淘宝网等开启平台13个,自建平台26个,系统年电子商务交易额12.74亿元。组织省社直属企业和部分县级供销合作社对接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省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馆”、慈利与凤凰县社电子商务公司已进驻“供销e家”平台。

2、惠民综合服务平台有序建设。围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以鑫瑞惠民供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融合传统经营与社会公益服务,通过县(市、区)一级建立惠农服务公司、乡(镇)一级建立惠农服务中心、村一级成立惠农服务社,致力于打造四级联动的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的惠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社保卡使用、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农资供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业务,建设一条直达村镇的电商高速公路。目前,省社已建立县级惠农服务公司50多家,乡镇和村级惠农服务中心300多家。

3、系统内联合合作显著增强。长沙市社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省社的联合合作,以鑫瑞惠民供销公司为平台,共同打造惠农综合服务新模式。怀化市社与省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网上供销社-特色怀化馆”上线运营,推进供销合作社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的转型升级。衡阳县社与全国总社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以“智慧供销”系统平台为载体,建设衡阳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4、骨干企事业单位发展升级转型。省茶业集团根据上市要求,认真接受了券商等专业中介的辅导,并配合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做好了上市申请材料编写工作,健全规范了公司内控制度,为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做好了一切准备。省银华棉麻集团公司加快转型发展。20xx年,公司业务已从棉花购销开始向棉织品加工转移,并试水电子商务,整合、改造现有物流平台,参与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省财贸医院积极推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已与长沙市达成协议,明确了医院整体搬迁、过渡安排和转型发展的方案。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服务社会能力大为提升。20xx-20xx学年先后组织社会技能及职业培训24期,培训4462人次。学院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共计6个批次,共计925人次。

(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突破。

1、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省社鼓励企业整合当地资源,采用“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使企业经营服务网络联结产销,以龙头带产业,助推了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省茶业集团公司在全省建立了93个优质生态基地,联结了97个专业合作社,茶园总面积58万亩,连续8年对基地茶叶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了茶农利益,实现了25.5万户茶农增收致富。

2、发挥协会引领作用,助推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省社农资、茶叶、棉花、食用菌、再生资源、果品等协会均由省社直属龙头企业领办,为推进产业发展,省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协会为平台,大力发展产业联盟,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企业、销售网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省春华生物科技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科研优势,向全省20个基地县及近百家专业合作社供应菌种50万瓶支,有效带动了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

3、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全面推开土地托管试点。为培育好省社农村土地托管项目,省社组织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试点业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全程托管模式、合作帮扶托管模式、环节式托管模式、经营性托管模式四种模式。如衡阳安邦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创造的“安邦模式”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0万亩,其它模式多的上万亩,少的近千亩。澧县锦绣千村植保有限公司、安乡的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攸县供销惠农商贸有限公司等在土地托管方面也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目前,系统内开展土地托管试点业务的单位遍布全省,以农业发达的洞庭湖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湘中地区为主。各试点单位通过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建立由“合作组织+村组+农户”的三级联动服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方式,有效降低农资商品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了农产品购销。据统计,全省供销合作社有43家企业和基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托管工作,托管面积达28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36万亩,共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超过20xx台套,5个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与中央储备粮库达成战略合作,为中储粮代收代储稻谷,并对合作社成员交售稻谷实行优惠价格。

(六)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扎实推进。

1、认真开展“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精神,省社制定《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驻邵阳市绥宁县唐家坊镇盐井村帮扶工作方案》,派工作组进驻盐井村帮扶,走访在册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以及由组长和村民推荐的贫困户共120多户,组织省社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和直属单位与其中19户71人结成对子,进行重点帮扶,并根据盐井村实际确定了产业和事业发展的思路以及精准扶贫措施。

2、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经营效率,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助农增收的目标,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龙头企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省茶业集团公司在湘西州的古丈县、保靖县和吉首市,怀化地区的沅陵、会同县成立了5家茶业公司,年销售额达3.2亿元,成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重要龙头。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湘西农产品特享直供活动,助力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区精准扶贫。花垣县星盛供销有限公司创办了星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20xx年种植蔬菜1万亩,通过订单农业带领农民发展种植蔬菜2万亩。

3、切实做好边销茶生产供应。指导、督促益阳茶厂、白沙溪茶厂、永巨茶厂、临湘市茶业公司等六家企业认真完成国家下达的边销茶原料储备计划12.5万担任务,并帮助承担企业做好边销茶储备财政贴息项目申报工作。省社20xx年实际完成边销茶原料储备任务20万吨,超额完成计划任务60%。

(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

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要求,省社以严的态度、实的作风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研究制定了《关于在省社直属单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并下发省社直属各单位组织实施。5月28日、7月17日、9月22日、11月19日分别组织了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等学习研讨活动。省社机关7个党支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均认真开展了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工作。省社全体领导干部都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活动,认真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组织召开省社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各地供销合作社、省社直属各单位按照省委和地方党委的有关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明显,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确保全省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发11号文件、湘发3号文件和总社“六代会”、六届二次会议的要求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全省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在创新综合改革内涵、农业社会化服务、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合社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和综合平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组织编制全省系统“十三五”规划。以全国总社“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本,立足我省“十三五”规划,指导全省系统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规划的终期评估,并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展开全面调研,编制并落实全省系统“十三五”规划。

(二)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各专项改革小组具体的改革方案,适时出台《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全省系统综合改革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强化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类考核。加强与各市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和政策落实。积极争取职能部门出台支持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指导和审批各市州供销合作社出台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细化任务书、时间表,督促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开好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场推介会,推广先进典型。

2、强化综合改革保障。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由省社领导带队,相关处室参与,围绕中发11号文件和湘发3号文件,对全省14个市州和重点县市区进行宣讲。加强舆论宣传,制定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系列宣传报道方案,协调宣传媒体根据改革各阶段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报道,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举办系列研讨班、培训班,对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及各地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

(三)积极创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内涵。

1、积极创新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着力构建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县、乡、村上下贯通的惠农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在县、乡镇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村建立惠农综合服务社,集中构建包括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和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在内的四大服务体系,承接惠农政策和服务资源,打造集生产服务、流通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2、积极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着力构建“双线”运行机制。一是发挥省社领导全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全省系统改革发展,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二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革,创新企业经营服务模式,围绕产业发展推进社有企业跨层级跨区域并购与联合,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打造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电子商务、健康养老、职业教育、合作金融等产业集群。三是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的关系。四是创新联合社治理结构。

3、积极创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构建供销合作社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一是全面推进县级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县级社组织和引领县域内供销合作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健全县级社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推进县级社能力建设。二是着力加强基层社改造升级。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升级,创新基层社建设方式,强化基层社的合作经济属性。三是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加快普及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优势和服务平台优势,与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的组织优势相结合,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社村共建”活动,构建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和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的村级(社区)综合服务新格局,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地,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稳步推广大田托管、代耕代收等服务模式。为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储藏、加工销售等系列化服务,提高生产终端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庄稼医院,推进农资物联网建设,强化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引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用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在农业主产区建设一批产地收集市场和仓储设施,在集散地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在城市社区建设一批生鲜超市、社区店。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开拓、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2、审慎稳妥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稳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财产安全等保险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社有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试点。加快培养和引进金融专业人才。

(五)加速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1、抓好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全省系统的发展。以农资企业为依托,整合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统防统治等资源,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的全过程综合服务,向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转型;以农产品企业为依托,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强化“农超对接”,搭建生鲜农产品直供平台,解决放心农产品进城问题,向全链条式企业转型;以日用消费品企业为依托,通过信息化和物流配送,逐步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加强连锁经营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网络运营水平和覆盖面,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型;以再生资源企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建设城乡社区回收网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区域集散交易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向一体化经营企业转型;整合系统涉农电商平台,推进电商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依托系统健康养老资源延伸服务网络,推进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依托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产业集群发展;整合系统资产资源,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2、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总结县级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典型经验,并召开现场会推动县级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以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鑫瑞惠民供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市州、县市区惠民服务公司和乡镇、村综合服务中心(社)为支撑,将信息化手段融入传统经营服务网络,以“互联网+”理念融入传统经营业务,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加快电子商务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的对接,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形成带动全省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合力。

3、加强企业管理,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依法依规实行企业预算管理,牢固树立搞好预算管理是履职、称职,忽视懈怠则是失职、渎职的思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展服务。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指导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立足当地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2、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以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做到分类安排,精准施策,按照“四个一批”的办法搞好脱贫解困。立足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养等方式,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带着科学扶贫的理性继续搞好精准扶贫工作。

3、制定出台《省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总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全省供销合作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实施细则。

(七)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开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省社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为综合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人才保障。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2、强化监督审计,加强风险防控。强化风险意识,把握改革方向,守住改革底线。进一步规范社有资产管理处置程序,严防资产流失。加强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监事会和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注重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抓紧引进和培养一批急需专业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弘扬“为农、务农、姓农”核心价值理念。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六

各位领导、同志们: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是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地区,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我市抢抓水利发展机遇,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20xx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达到317个,总投资超过18亿元。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按时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我们按照省水利厅的部署和要求,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基本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20xx年10月,水利部稽察组对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我市在财政部开展的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绩效评价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模式,严格招标投标程序。

一是创新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在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信阳水利实际,整合市、县技术力量,积极探索集中建设管理模式,大胆创新项目法人组建,采取大中型骨干水利建设项目由市政府统一组建项目法人,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以县区为单元组建项目法人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专业化管理水平。二是严格工程招标投标。认真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定,所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同时,我们还采取小型水利项目“打捆招标”、水库防渗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项目单独招标的形式,吸引大单位、大企业前来竞标,择优选择工程施工、监理和设备制造企业。三是落实工程建设责任。与各县区水利部门签订水利工程建设责任书,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二、完善机构,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一是积极与各县区政府进行沟通协调,指导全市9个县区全部成立了质量监督机构,配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及简易检测仪器,划分和明确了市、县两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责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全面覆盖。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县质量监督机构按照监督责权,严把监督方案制订、项目划分确认、质量核备与核定、法人验收监督、问题跟踪处理和质量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三是积极推行质量巡检、突检及竣工验收前检测制度,及时发布水利工程质量简报通报信息,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并跟踪问效。目前,我市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均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我局也连续在20xx年、20xx年荣获市政府表彰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三、加强督导,确保工程建设进度。

一是建立了水利工程建设联动督导检查机制,成立3个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县区水利工程进度、完成率、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督导、督查、督办。二是定期向各县区政府和水利部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并对工作责任不落实、进度严重滞后的县区约谈其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三是聘请了一批在设计、施工、管理、计划、财务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对在建工程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全力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积极争取,全力落实配套资金。

信阳是老区、苏区、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仅80亿元,财政支出达335亿元,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20xx年,我市水利工程项目市县配套资金达1.48亿元,资金配套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沟通,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市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期配套资金2252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20xx年年底,市政府主要领导又专门研究解决水利工程配套资金问题,再次安排了35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加上各县区落实的县级配套资金,基本保证了全市工程建设需要。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市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和学习兄弟市在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圆满完成。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

深化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今年6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推进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刘延东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罗志军书记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李学勇省长在这次会议之前专门作出批示。前一阶段,省政府还组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苏南、苏中、苏北进行医改调研,并赴浙江、上海、安徽考察交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3个政策文件,为推进下一步医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天,我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总结工作,深入分析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刚才,朱步楼副秘书长宣读了李学勇省长的批示,镇江市、苏州市、南通市和东台市、太仓市政府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省卫生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物价局负责同志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深化医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20xx年3月,中央启动新一轮医改。我省及时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顺利启动实施“”医改规划,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全民基本医保体系不断完善。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70.8%和76.5%。其中,苏州、无锡等地人均筹资已达480元。积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淮安等地实行病种分值结算的做法受到国务院医改办充分肯定。推行城镇17种、农村20种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试点,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南京、盐城、徐州等7个市的48个县(市、区)已出台实施方案,启动大病保险补偿机制。我省太仓的大病保险模式在全国推广。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基层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步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运行轨道。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实际销售价格平均下降40%以上。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实行有效工时绩效考核。连云港、宿迁等地41个县(市、区)的非政府办基层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常州等地规定基层机构可在收支结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和奖励基金,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城乡l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所有城乡基层机构均达到国家标准,建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5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着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对3万多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岗位培训。积极推动基层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改革服务模式,全省已有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人均补助经费标准达到30元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均为全国最低,在去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获得全国第一。泰州、扬州、南通等地严格目标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有效保证了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中,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患者救治、源头防范和信息公开等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流行,维护了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得到刘延东副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在镇江市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选择常熟、仪征、东台等15个县(市、区)进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发布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评估报告》,用“医改政策指数”衡量了1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的改革情况,镇江市位列第一。l5个县(市、区)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现预期目标,呈现“药品费用和药占比降低、医疗服务量和服务收入增加、群众和医务人员对改革总体满意”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南京市江宁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医改办总结推广。

总的来看,我省医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亮点。前不久,我在有关地区调研医改工作时,切身感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从医改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各地积极开拓创新,探索了一些新路子,积累了不少好经验。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初步形成,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城乡居民健康指标得到较快提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医改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为医改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医改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基层卫生人才、技术等“软件”亟待加强,公立医院改革步伐需要加快,各地工作进展也不平衡,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医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增消费、扩内需、促转型。随着医改的深入,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显现,真正进入了解决体制机制矛盾的深水区,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可以说,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持续推进,才能巩固已有成果,取得新的成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医改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做到决心不动摇、思想不松懈、力度不减弱,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二、明确下一阶段医改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

当前,医改进入了向全面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下一阶段全省医改工作总的要求是,牢牢把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攻坚步伐,推动医改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努力在医保、医药、医疗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根据上述要求,工作中要“围绕一条主线,力求两大突破,做到三个结合”。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条主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于民。力求两大突破,就是在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卫生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医疗卫生整体运行绩效。做到三个结合,就是把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把转换机制与提升能力结合起来:把改善服务与强化监管结合起来,强化公益公平,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筑牢全民医保的制度基础。主要是在已经形成的基本医保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质量,扩大成效。一是持续提高保障水平。稳定基本医保参保率,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让人民群众多受益。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显著提高报销比例,努力降低患者自付费用。二是不断加强医保管理与服务。加快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推进各项医保制度之间的衔接。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切实发挥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三是加快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规范制度运行,尽快全面推开,力争明年在全省各地普遍建立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同时,加强医疗救助,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二)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效。医改实施四年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明显加强,要采取有力措施,把成果巩固好。一是迸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条件。二是认真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按照待遇从优、绩效科学、合理流动的导向,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就业,并加强在岗人员培训。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突出“政府补偿到位、绩效考核到位”两个关键环节,抓好政策落实,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保障新机制持续稳定运行。

(三)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作为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镇江市,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深化城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争取更大成效,为全国和全省积累经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要全面推开,这个问题我后面再重点讲一讲。其他公立医院也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思路,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运行机制,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同时,要扶持和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促进各类医疗机构有序竞争。

(四)大力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对于改革和完善医疗服务组织形式、居民健康管理模式、政府卫生监管方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为落实改革任务、提升改革成效,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要坚持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将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采购等信息系统与区域平台进行对接,连点成面,实现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向城乡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绩效管理,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五)统筹做好医改其他各项基础工作。推动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必须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形成深化医改联动机制。要突出抓好人才培养,一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六个一”工程和“科教兴卫”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贯彻“强基层”的原则,通过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多种渠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要深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完善二级以上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机制。要继续推进公共卫生建设,认真实施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好重大疾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让群众少生病。

三、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是联结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于缓解看病就医矛盾、巩固提升基层医改成效、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面推进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省政府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在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改革,年底前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并同步落实其他各项改革举措。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行动,有序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要坚持整体联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破除“以药补医”,是这次改革的关键环节。从试点地区和兄弟省市的做法经验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单兵突进”不行,一定要整体联动,坚持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等多管齐下,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一是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是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药品、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使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得到合理补偿。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二是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总额控制、强化监督、协调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支付方式,使医保支付政策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相衔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节约奖励、风险分担等形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要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县级政府统筹安排;对县级公立医院按规定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省财政要继续对经济薄弱地区县级公立医院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和促进改革。

(二)在改革中要切实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深化医改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制度设计、机制创新,妥善解决关系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支持改革。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院长目标责任考核制等,调动医院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医院运行管理,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强化对重点环节的控制,努力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效益。二是要积极转换用人机制。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岗位构成比例,精心组织竞聘上岗,落实合同管理,强化岗位责任。三是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勤罚懒。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改革分配重在调动优质服务的积极性,不能把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三)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县级公立医院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形势,加快提升能力、改善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一是要着力加强人才、技术、信息化等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大临床骨干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优化医疗服务与管理。二是要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单位创建活动,实施一批易操作、见效快的举措,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三是要强化医疗服务监管。依法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管理,落实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管措施,做好医药费用动态监测与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推进院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打造“阳光医疗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对深化医改的组织领导。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深化医改的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关键在于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一是要强化政府责任。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是保证医改顺利推进的前提。市县政府作为深化医改的责任主体,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市县政府负责同志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改上,既要抓宏观决策,也要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医改的资金投入,切实做到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建立健全定期督导制度,加大对医改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做好改革评价考核工作。

二是要加强部门协同。医改工作综合性强,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越需要各方面的配套衔接。各级医改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分工明确、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各级卫生部门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医改。发展改革、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等部门在医改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各级医改办要继续承担好统筹推进改革的任务,当好参谋助手。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完善政策措施。医改之所以是世界性难题,不仅在于涉及医、保、患三方利益,还与政府管理、医药生产、技术进步等直接相关,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很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比较多,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省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强跟踪、具体剖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体现改革精神和江苏特色。各地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探索实践,寻求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和办法。对基层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要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及时加以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要营造良好环境。深化医改需要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环境。要重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全面准确地解读医改的政策措施,多角度地宣传医改的惠民实效,增强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广大医务工作者长期奋斗在救死扶伤第一线,要大力宣传他们为保护人民健康所作的辛勤努力和积极贡献,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促进医患和谐。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和教育广大医务人员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自觉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要把医改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检查对照,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在深化医改中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同志们,深化医改,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举措、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我省医改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两个率先”、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八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两年来全省地方志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刚才,李虎同志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对过去两年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20xx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做了安排,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20xx年3月,习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20xx年2月,习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又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20xx年4月,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对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广大史志工作者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刘延东副在会见与会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下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有文化魅力。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既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能体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位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地方志事业指明了方向。

省委省政府对于地方志工作是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省委王三运书记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三业”齐抓,抓祖业的传承保护,把祖宗留给我们的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抓事业的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抓产业的做大做强,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做好地方志工作,是传承保护祖业的重要内容,是我省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做大做强产业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省政府每年将地方志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与各市州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着力推动。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战略目光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其纳入当地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不断推动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强化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过去两年,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苦干实干,志书编纂不断推进,年鉴工作有序开展,志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修志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志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但也存在地方志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进度跟不上以及修志机构自身能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与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相对照,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一是要始终坚持地方志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轮修志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社会的发展变迁。总结编纂这段历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述全省自然演进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要以深入学习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治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修志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依法履行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的职能。

二是要坚持依法修志。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省地方史志系统要认真落实好《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实现地方志工作规范化、长远化和法治化。要以修志编鉴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开拓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一纳入、八到位”(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强与各级人大、政府法制部门和出版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组织执法检查等活动,敦促有关方面落实法律规定事项,依法调节和规范社会修志、用志行为。要立足地方志工作和省情实际,探索建立促进地方史志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瞄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修志编鉴进度。编修志书和编辑年鉴是地方志工作的两项基本业务。根据李虎同志刚才的报告,我省的修志编鉴工作总体进展是好的,但是要按期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20xx至20xx年目标任务,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有的单位至今还没有启动相关志书的编纂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提出,到20xx年要全面完成二轮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志书编纂任务,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确定20xx年基本完成省、市州、县市区第二轮志书编纂任务,而目前仅完成了32%,今后几年要完成近120部志书的编纂,任务相当艰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既然省政府与各市州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就必须按照责任书的要求,100%的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各市州、各有关部门的一次能力检验,也是“工作落实年”给予我们的政治考量,更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二轮修志和年鉴编辑两项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修志部门和审志部门两个积极性,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加快修志编鉴工作进度。对工作滞后、进度缓慢、质量不达标的志书编修工作,要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认真查找原因,督促提高效能,尽快迎头赶上。

四是要不断提高志书年鉴的质量和水平。志书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所在。各级修志部门要把保证质量作为首要责任,将质量意识贯穿于修志编鉴工作的始终。要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循地方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健全和完善志稿评议、质量评价、审查验收、批准出版等制度,精心把好各个关口,确保史实的真实性、准确性,绝不能在政治观点以及敏感问题上出差错,努力创编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志。要进一步发挥好省地方史志办统筹规划等职能,动员和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地方志事业中来,整体推进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

五是要加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资政是地方史志工作三大功能之一,也是最具时代性的特征之一,只有开发利用好地方史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赋予其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紧盯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3341项目工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等中心工作部署,积极寻找地方志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主动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富民兴陇服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地方、行业、单位和重点专项工作特点,用法治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整合各方面力量,全面推动地方史志工作做好、做实、做细。要树立修以致用、修用并举理念,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服务领域,加大地方文献挖掘、地情资料收集、区域特点研究和部门、行业大事记等史志研究及课题咨询等方面工作力度,挖掘历代方志中高含金量的资料,实现地方志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有效对接和有机融合,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做到用历史的智慧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强领导,强化地方志事业发展保障。

编纂地方志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文化工程。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社会参与的地方志工作基本格局,按照国务院《条例》和省政府《规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真抓实管,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结合重大经济文化项目,给地方志工作部门出题目、压任务,发挥地方志工作部门的作用,加快地方志成果向智力成果的转化。要推动志书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努力扩大史志文化的受众面。社会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支持地方志工作,建立健全鼓励、扶持、引导社会参与修志的激励措施,形成全社会重视修志、支持修志的良好氛围。省史志办要不断强化对全省修志编鉴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定期向政府报告。要高度重视地方志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专门选调、定向培训、进修提高等途径,吸收引进专门人才,造就高层次修志队伍。要切实关心修志人员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盛世修志,惠泽千秋。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修志工作者,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入文化大省建设事业,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史志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表彰奖励全市修志、用志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岳市长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史志办对20xx年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对20xx年的工作作一安排。

一、20xx年工作情况。

20xx年,全市史志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史志办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和《商丘市地方史志工作管理办法》为准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修志编鉴,服务社会,抓基础,促提升,抓重点,促成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高编纂质量,扎实推进“五有三落实”(续志工作有进展,取得新成果;年鉴工作有提升,再登新台阶;月报工作有突破,办出新水平;用志工作有成效,树立新形象;馆网建设有行动,建设新平台。落实法律法规,做到依法修志、依法用志;落实工作计划,做到尽职尽责,敬业奉献;落实管理制度,做到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取得了显著成绩,连年被评为省修志、用志工作先进单位,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突出主业,修志工作有序推进。20xx年是二轮续志工作的攻坚期,市史志办进一步加大了对县(区)修志工作的督导力度。继睢县、夏邑县、柘城县、睢阳区、虞城县完成二轮志书的出版发行后,宁陵县志书已进厂印刷;民权县召开了《民权县志》(1986-20xx)评稿会;梁园区已完成《商丘市志》(1986-1997)评审稿,正筹备评稿会。市史志办整理影印了旧志《宋州从政录》。睢县整理了《睢州志》,睢阳区整理了《商丘县志》,编修了《睢阳区人物志》,宁陵县整理了《宁陵县志》,编修了《宁陵回族史》,夏邑县编修了《夏邑县人物志》,柘城县开展了《柘城县人物志》(第二卷)资料整理工作。同时,指导开展了部门志、专业志、乡镇志编修工作。

(二)狠抓质量,年鉴工作健康发展。《商丘年鉴》(20xx)在第六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为进一步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市史志办按照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商丘年鉴(20xx)编纂工作的通知》要求,广泛征集资料,精心组稿,认真编辑,科学排版印刷,严格质量监督。《商丘年鉴》(20xx)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打造精品。在形式上采用国际通行的开版,平脊精装,双色套印,图文并茂,雅致大气。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提高。重点工作和主要活动以专题形式专门记述,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读性。20xx年柘城年鉴现场会之后,全市各县(区)对年鉴编纂工作更加重视,《睢县年鉴》已经实现每年一卷。睢阳区、虞城县、柘城县、宁陵县、夏邑县年鉴工作积极推进,成效显著。

(三)注重创新,大事月报稳步提升。《商丘大事月报》实现了全彩印刷,全年共出版发行12期,并装订了合订本。在编辑过程中,坚持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为原则,克服收集资料难、图片资料少等问题,努力巩固改版成果,丰富记录内容,注重面向基层,增强了月报的可读性,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受到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好评。睢阳区、柘城县启动了大事月报编辑出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服务大局,地情资料科学编纂。编辑出版的《商丘民间歌谣》一书,在第六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评选中获特等奖。各县(区)地情书编纂工作进展顺利,睢阳区编纂了《龙门圆梦》,宁陵县编纂了《己吾考略》,夏邑县史志办指导太平镇建立了太平镇镇情馆,梁园区在梁园区网上建立了史志地情信息库,参与编辑了《梁园宣传画册》。

(五)适应形势,地情网站开通运行。为用好网络信息平台,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商丘地情,了解史志工作。在省史志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积极努力,商丘市地情网已开通运行。开设了商丘概览、市情动态、政务公开、史志动态、魅力商丘、商丘百业、方志之窗、地情数据库、便民服务、沟通交流、联系我们等栏目。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地情网站的开通运行,使史志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扩大了史志工作的宣传面,为人们了解商丘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服务。特别是市情动态等栏目,经过精心调整后,点击率直线上升,大大提高了网站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做好史志工作的关键,我们特别注重史志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是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实行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注重关心干部成长。在市组织部门的关心下,我办有一名科长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继20xx年宁陵县、夏邑县史志办调整了领导班子后,20xx年柘城县也调整充实了史志办的领导班子。三是注重参加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先后受邀参加了《郑州市乡、镇、街道图志》编写研讨会、新乡市第二届中原志鉴评估交流会和中指组举办的新任主任培训班。通过研讨交流与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认识,树立了进一步做好史志工作的信心。四是注重加强机关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机关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调动了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出色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出色完成了“扶弱培强”、“六城联创”、植树造林、招商引资等工作任务。

虽然20xx年史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工作发展不平衡,修志编鉴进度不一;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业务培训薄弱,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县(区)经费落实不够到位,办公设备相对落后等等。这些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全市史志系统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史志办的科学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严格落实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一)总体要求。

20xx年全市史志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思维,务实清廉的作风,积极开展“四个探索”,着力抓好“五个突出”,重点做好“九项工作”,确保全市史志工作有新进展、新作为、新成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商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个探索”:积极探索怎样才能使史志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以“有为”换“有位”,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积极探索怎样才能使史志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读志用志,教化育人,以宣传添活力,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积极探索怎样才能使史志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多出精品,以成果树形象,建设一流的修志队伍;积极探索怎样才能使史志事业跟上时代步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促发展,创造一流的修志业绩。

“五个突出”:突出重点,依法修志,全面完成志书编修任务;突出质量,多出佳作,积极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突出服务,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地情资料编印;突出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史志事业新领域;突出基础,加强建设,努力开创史志工作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1、完成二轮志书编纂出版任务,适时启动乡镇志编纂工作。今年要全面完成二轮志书编修任务,梁园区和已评过志稿的民权县、宁陵县,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修改完善,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确保年底前出版发行。乡镇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与现状,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史志办《乡镇志编纂指导意见》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乡镇志编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县(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科学制定方案、抽调专业人员、搞好业务培训,抓好试点,逐步实施,强力推进。

2、提升《商丘年鉴》编纂质量,全面开展县级年鉴编纂。综合年鉴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市史志办继续提升《商丘年鉴》(20xx)编纂质量,努力打造精品佳作。同时,加大对县级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督导力度,没有开展年鉴编纂工作的县(区),要克服各种困难,采取积极措施,启动年鉴编纂工作。没有启动年鉴编纂工作的县(区),取消年终评先资格。

3、办好《商丘大事月报》,扩大县级月报覆盖面。市史志办将巩固提高《商丘大事月报》改版成果,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扩大信息量与发行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凡是没有启动大事月报的县(区),要创造条件,结合本县(区)实际,把大事月报作为史志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抓出成效,为党委、政府提供服务。

4、编辑出版地情书,加大市情宣传力度。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史志的职能作用,加强地情研究开发。市史志办要组织编写《商丘概览》,各县(区)史志办要实施具有带动全局作用的用志开发项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5、搞好旧志整理,弘扬传统文化。《历代河南方志集成》已经省政府批准立项,我们要积极参与,做好对旧志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切实完成规定任务。各县(区)根据各自情况,积极开展旧志整理,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6、充实完善地情网,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商丘市地情网的开通运行,给全市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开了个好头。资料信息入库任务比较繁重,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未建立地情数据库的县(区),要千方百计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适时与省地情网对接建立子库,为实现地情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7、筹建史志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一个反映商丘历史与现状的史志馆,对彰显商丘历史文化的独特优势,激发人们热爱商丘、建设商丘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史志馆建设工作,市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决定市史志馆与市博物馆合建,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今年要广泛征集资料,组织专家论证,制定设计方案,做好布展准备。已建立史志馆(室)的县(区)要不断充实馆(室)藏,没有建立史志馆(室)的地方,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自己的史志馆(室)。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解决“四风”问题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上要有大触动,作风上要有大转变,工作上要有大提升,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9、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史志办交办的其他工作。积极搞好“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活动、切实完成“六城联创”、植树造林、招商引资等项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编修地方史志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把史志工作纳入到依法修志的轨道上来,做到“一纳入,五到位”。任务层层分解,狠抓责任落实,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及时解决编史修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编史修志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会乐于从事这项工作,并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只有爱岗敬业,才能面对着社会上的浮躁而静下心来专心工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负得起责任,担得起使命,是史志工作者的高尚品质,也是史志部门的优良传统。广大史志工作者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加强培训,锻造队伍。各级史志部门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完善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科学机制,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到史志战线,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热爱史志的修志队伍,不断提高修志质量和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学习交流活动。年内,市、县(区)史志办要举办1-2期修志业务骨干培训班,争取覆盖到乡镇。建立市史志学会,加强史志理论研究,鼓励和倡导修志人员潜心钻研史志业务,撰写理论研究文章,表彰和奖励研究成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推动史志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四是搞好宣传,营造氛围。认真做好史志宣传工作,有利于促进史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进一步普及史志工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修志、依法用志意识,营造良好的修志用志氛围。二要着力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影响力。以志鉴和地情书发行为契机,以交流志书、年鉴、《商丘大事月报》为手段,广泛向机关团体、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赠送志书和地情书,加大史志知识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商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情知识。充分利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好“史志知识进万家”活动,激发大家建设商丘热爱家乡的热情。四要进一步发挥大事月报、地情网等内部宣传平台的作用,形成资源共享、形式多样的宣传格局,及时、准确地宣传全市史志系统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工作经验。

同志们,20xx年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岳市长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多出精品佳作,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努力使史志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大会和全省供销工作暨现场观摩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期间和20xx年工作,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任务,表彰20xx年度全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先进单位,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加压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新局面。

刚才表彰了20xx年度全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在此,我代表市社党组向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以先进为榜样,主动对标学标,努力创先争优,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下面,我根据市社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

一、“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一)“十二五”期间综合改革发展成果。

“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以构建为农服务组织体系、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为战略目标,不断强化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三社一会”)建设,稳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新兴服务领域,使社有经济运行呈现整体平稳、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同步提升。

1.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xx年底,全系统完成利润总额8721万元,是年的11.12倍,年均增长61.89%;实现所有者权益5.69亿元,是2010年的3.51倍,年均增长28.56%;完成总营业额78亿元,是2010年的5倍,年均增长38%;完成资产总额16.92亿元,是2010年的2.46倍,年均增长19.68%;实现农资销售46.9万吨,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9.5%,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制定的目标任务。

2.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市社积极推动多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红花岗区社着力推进组织制度创新,设立了监事会,积极探索了社有资产监管的新思路、新方式;遵义县、正安县社开展了以庄稼医院建设为重点的为农服务平台建设,助推了农业产业,为农服务基础更扎实;余庆县社进行了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在构皮滩供销社发展了农民社员,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并实施以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社员股金服务为依托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赤水市组建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设立了信用合作部,搭建起互助合作的融资平台。

3.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稳步落实。“十二五”期间,市社狠抓“三社一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20xx年底,全系统改造重组基层供销社237个,比2010年增加了180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36个,比2010年增加了29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站)3042个,比2010年增加了1600个;创办行业协会66个,比2010年增加了50个。累计创建总社“基层标杆社”1个,总社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2个、省社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3个,行业协会获得“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别1个、3a级别2个、2a级别1个。

4.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农副产品购销五大经营网络和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连锁体系。到20xx年底,全系统社有企业131个,比2010年增加了85个;区域性配送中心96个,比2010年增加了82个;经营网点3050个,比2010年增加了比2010年增加了1600个;市社拥有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个,县级拥有销售额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3个,在遵义市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5.农资服务主渠道作用切实发挥。“十二五”以来,全市供销社继续夯实农资供应及淡储工作,大力发展庄稼医院,助推农业产业。5年完成化肥淡储25万吨,完成农资商品购进250万吨、销售240万吨。累计建成庄稼医院514家,举办庄稼医生职业资格培训135人次,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咨询服务的人才技术支撑。农之本种业公司已培育成为全省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全省种业界龙头企业,是全省种子协会会长单位。

6.转型创新发展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探索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市社、赤水市、凤冈县、余庆县率先搭建起股金服务平台,调剂资金约3800万元。二是搭建起“淘宝·特色中国·遵义馆”电子商务平台,通过“1馆+1商城+1中心+n基地+乡村服务点+商品”的模式,开辟出遵义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三是参与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设。赤水市社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赤水市金钗石斛生态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7.开放办社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积极通过股份合作、合资、联办、加盟等形式,开创全面开放办社新局面。20xx年底,企业总数达到131个,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农民专业合作社336个,总数是2010年的2.43倍,年均增长19.5%;经营网点3050个,总数是2010年的1.37倍,年均增长6.5%,增强了全系统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8.系统和谐稳定局面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狠抓效能建设,确保系统和谐稳定。及时处理改制遗留问题和信访维稳工作,改制剩余资产纠纷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逐年提高,特困职工群体逐年缩小。“三晒二评一报告”、“供销社老照片”、“百日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基本奠定了系统“风正、气顺、心齐、和谐”的局面。

(二)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商定》(中发〔20xx〕11号,以下简称《决定》),大力推进综合改革、电子商务、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系统完成利润总额8721万元、所有者权益61307万元、资产总额17.8亿元、总营业额78.4亿元,实现农资销售49万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全系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1.贯彻落实《决定》,提振发展的精气神。

一是把学习贯彻《决定》作为首要任务,做到精读细研、融会贯通,转化为推进改革试点的自觉行动。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找准影响供销社发展的重点问题。三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事务工作。四是加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力度。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农村流通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五是组织编制《遵义市供销社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争取市委成立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二是根据总社、省社对综合试点改革的要求,继续在正安、遵义县开展以新型庄稼医院为载体,推进服务规模化建设;在余庆县基层供销合作社、绥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密切与农民联系试点;在凤冈县、赤水市供销社抓好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试点。

3.主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搭建为农服务新载体。

根据《决定》和总社文件精神,市供销社超前谋划,立足系统实际,积极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搭建为农服务新载体、构建全市供销系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全市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工作,打造线上线下农特产品交易市场。

4.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服务体系。

20xx年市政府把供销社业务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市社下达各县、区(市)社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市供销系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计划表》,制定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全系统新建庄稼医院133个、示范庄稼医院3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50个、创建示范农村综合服务社市级星级社20个、县级星级社40个。

5.抓农资服务,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化肥淡储工作顺利完成。市社和各县、区(市)所属企业完成政府安排的化肥淡储任务43000吨(其中市级15000吨,县级28000吨),市级种子救灾储备50万公斤。二是农资供应充足,发挥了主渠道作用。销售化肥49万吨,销售各类农膜1150吨,较去年同期897吨相比增长28%;销售各类农药5200吨,较去年同期2803吨相比增长86%。

6.抓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市供销社系统项目建设共计实施项目27个,其中新建项目13个,续建项目12个,改建项目2个,总投资2.8亿元。大部分县、区(市)围绕年初推进计划、工作目标有序推进,在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服务等方面都较为有力。遵义农资(集团)农之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遵义种业骨干企业之一,6月中旬获得贵州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经营资质。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纲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以及总社、省社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经营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步伐,着力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着力强化基层基础,着力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切实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开创遵义市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切实在服务“三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基本原则: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合作经济的基本属性;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

3.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

到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利润总额确保达到1.2亿元,力争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2%;所有者权益确保达到7亿元,力争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12%;营业总额确保达到12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5%;资产总额确保达到25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2%;农资供应保持现有水平,继续发挥化肥供应主渠道作用;基层社实现利润年均增长保持在5-8%,自身发展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和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总数达到160个以上,占镇乡的70%以上,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300个;重点兴办、领办和培育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以上,创建示范社80家以上,新组行业协会20家以上。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头作用,真正实现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

(3)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通过与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供销e家、贵农网等网络平台建立合作,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推进供销社基层网络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网络体系为支撑,以搭建电商运营平台、组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兴建镇乡级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园+创客中心、改建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构筑起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的电子商务转型,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建成5个以上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综合平台,与淘宝、京东、供销e家、贵农网等开展合作,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自建遵义农特产品线下体验商城。完成1个市级电商产业园;建设5个县级配送中心、5个县级电商产业园;市、县两级供销社分别建立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公司和“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线下体验馆共21个;建成225个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村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144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建成农村“互联网+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发展体系;全系统电子商务交易额在总营业额中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

(4)农村合作金融建设。

把为农融资服务作为基层社经营服务的重要功能,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社,开展农信担保、小额贷款、合作社账户托管、资金委托结算等服务,领办、参办资金互助组织。到2020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点100个以上,全市供销社系统中,具有为农融资服务功能的基层社达到60%以上。

(5)社有企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重点在农资配送、农产品流通、农村日用消费品等重要涉农领域和再生资源行业,新建和改造一批社有企业经营项目。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储备66个社有企业经营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项目实施,通过社有企业项目的实施完成,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组建供销集团公司。

(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社区(村)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庄稼医院、养老服务等领域,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建设项目,构建起具有供销社服务特色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3项。

(7)现代农业示范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结合遵义各地优势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村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服务,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加强项目建设,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与桥梁作用。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26个,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0亩以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搞好示范带动,参与建设省、市、县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个,引导农民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目标任务。

(1)经营目标。完成利润总额10029万元;所有者权益64985万元;资产总额187090万元;销售总额54.635亿元;农村电商销售额25800万元;化肥淡季储备43000吨,供应农资44.5万吨。

(2)发展目标。培育“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社30个(其中资金互助额8100万元);新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新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6个;创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行业协会等级评估认证13个;新开工5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新增企业13个;新建庄稼医院26个;创建示范庄稼医院26个;创建示范星级综合服务社65个(其中市级26个,县级39个);新建区域性配送中心13个;参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3个。

(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760个;建设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13个;新建县级电子商务公司6个;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平台13个;创办农村电子商务协会11个。

(4)带动农户脱贫或实现小康1820户。

2.工作措施。

一是向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出台贯彻落实《决定》和《意见》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程。

二推进以“三社一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三是推进以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引领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社属企业改革发展,提升供销社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

五是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践行为农服务宗旨。

六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振奋精神,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昂扬锐气。

一要提振担当实干的精气神。目前供销社正处于发展上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推诿不能懈怠。必须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进一步强化“路在脚下、事在人为”的理念,做到面对事业有激情,面对工作有热情,面对挑战有豪情,开拓进取、昂扬向上,干出成绩、干出成效。必须要有主动作为的精神,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攻坚克难的气魄和勇气,围绕全国总社提出的“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社改造,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构建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四个重点领域,在开拓创新中找到出路,在主动作为中赢得先机,强化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二要把握好有关政策措施。《决定》和《实施意见》包含着大量的政策与机遇。《决定》在部署综合改革任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社有企业成承担化肥、农药等国家储备任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建设试点;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扶持基层社发展;稳定县及县以上联合社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做实供销合作发展基金;落实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重申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属性和有关权益;联合社机关参公人员因工作需要到企业、社团兼职的政策。《实施意见》根据当前我省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对以往已有政策的重申强化: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理监事会;支持建立供销合作事业专项发展资金;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支持社有企业并购重组组建集团、社有企业破产享受国有企业相关政策和办理证照优惠;保护供销合作社依法用地等等。用好这些政策,对于深化综合改革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三要做好风险防控。要把防风险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原则,重点防范好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改革风险,坚决落实汪洋副提出的“五条底线”,即: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为农服务的宗旨改丢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系统优势、规模优势改没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社有资产改少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沿市场经济前行的方向改偏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搞“一刀切”。二是经营风险,基层社和社有企业要紧盯市场形势的变化,防止主营业务大幅下滑和资金链断裂。三是金融风险,关键是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强对基层社和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的培训,强化行业指导,对纳入试点的合作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廉政风险。把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落实上的带头人。切实提高新时期、新常态下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学习、掌握与遵循,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避免决策风险,程序错误。进一步规范管理,明晰责任与分工,提高执行力,把各种政策、规定、纪律,落到实处。五是安全风险,无论机关还是企业单位都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督办机制,坚决防止事故发生。同时,防控风险,决不是不要发展;居安思危,更不是不要作为。改革本身就有风险,越不干事、越不作为,风险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大家一定要正确处理防风险与抓改革的关系,坚决摒弃那种“少干事就不会出事”的鸵鸟思维,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做到不出事、快发展。

四要加强工作督导与宣传。市社将参照市委、市政府督查办法,坚持把加强督促检查作为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督查和宣传工作保持一并纳入年度考核。重点工作事项每月一调度,各县、区(市)要根据督查和信息宣传工作要求,按时将月度重点工作进展和下月重要工作计划上报市社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我们的改革发展处于攻坚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紧跟供销社改革发展节奏,及时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全面了解、理解、支持供销社,有益于坚定信心、发奋图强,不断发展壮大。对信息宣传工作,分管负责人责无旁贷,主要领导要对重视信息宣传工作,要为宣传工作定好向、把好脉;要为宣传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

同志们,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社的有力指导下,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面做好深化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为开创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一

(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总体上看,供销社系统创办的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销社二次创业的坚强载体。各级供销社要把握好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加强组织引导,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切实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围绕“一品一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要结合省市千村示范、万村推动的重大部署,按照我市农产品布局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要求,积极兴办一批起点高、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力争使一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同时,要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协会。要在规范完善现有农民经纪人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的基础上,围绕我市各地的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多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增强供销社的发展后劲。近年来,供销社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实践证明,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强化管理,依靠深化改革解决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效益,才能推进供销合作事业稳步发展。一要加强基层社改造和建设。要以服务基层社区、惠民便农为目的,不断深化基层社改革。一方面抓好利用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工作,对一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做布局调整的基层社,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重新组建基层社。同时,结合贯彻《专业合作社法》,抓好基层社的规范、改造与提高,打造一批经济强社。通过改造旧的、培育新的、打造强的,逐步把基层社改造成经营设施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管理体制规范、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形式多样的新型基层组织,夯实为农服务的基础。二要搞好县联社综合改革试点。各级联合社要在管好所属企业和理事会资产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各类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尤其是要积极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经济、技术、信息、法律、培训等综合服务。三要加大社有企业的改革力度。要采取股份制、经营权转让、捆绑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优化现有的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龙头带动力、市场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要发挥好龙头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农产品连锁直销网络,对城乡服务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有机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向流通。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供销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力度,把供销社的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中,千方百计为供销社系统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各级财政、工商、税务、农业、国土、建设、劳动人事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在政策服务、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供销社重点倾斜,支持供销社开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供销社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网络体系建设,落实有关减免优惠政策,共同促进我市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各级供销社要经常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党委和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积极为农民谋利,自觉把供销社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自觉担当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助手,积极争取落实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农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时刻挂在心上,特别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当前,春耕在即。各级供销社要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做到早计划、早落实、早储备。一是对现有库存农资商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品种数量,确保春耕供应。同时,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的建设,减少中间环节,为农民省钱省力。二是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药、放心化肥、放心种子、放心农业机械,维护农民利益。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是传统和现代经营理念的融合,是农村与城市发展思路的共载,是改革与发展今日供销事业的宣言。参加这次会议,我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的供销社工作和过去不一样。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进多少,卖多少,收多少,都有国家考虑。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稍有马虎和懈怠,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就可能把我们抛在队伍后面。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首先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我市供销社自1949年成立以来,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秉承肩挑背扛的精神,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城乡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农民群众建立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连接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助推农村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不要说供销人,就是年龄稍大些的人,提起供销社,都还怀有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供销社的印象和定格,我觉得应该是“精彩世界的窗口,紧俏商品的瓶颈,保障供给的领地,繁荣发展的龙头”。所谓精彩世界的窗口是指:那个时候,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刚刚达到温饱线,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供销社就成了一个窗口,从光怪陆离的商品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亮丽的风景,甚至通过营业员量布、卖货的举动,我们学到怎样为人、怎样做事、怎样敬业、怎样负责;当看到先进生产力创造的那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产需求的消费品时,人们心旌摇曳,连细胞都在兴奋。下班后,也常喜欢去供销社转一转、看一看。所以说这个行业是精彩世界的窗口。所谓紧俏商品的平台是指:过去,烟酒、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都属于紧俏商品,不容易买到。不是有货不卖,而是生产不出来。那个时候的紧俏商品,只有供销社里才有。今天进来了的确良,社会上很快就会流行的确良;明天进来了的卡,社会上很快就会流行的卡。供销社引领着市场,引导着消费,引导着潮流,确实是紧俏商品的平台。我们现在从事的是过去人们向往的行业,所以应该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而自豪。所谓保障供给的领地是指:短缺经济时期,一个村、一个生产队乃至一家一户要发展,都要靠供销社的保障。农民发展农业靠供销社保障,学生用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也要靠供销社保障。所谓繁荣经济的龙头是指:供销社集采、供、销于一体,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它。它不仅承载着过去人们向往消费、追求幸福的理想,而且肩负着今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在国计民生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无愧于繁荣经济的龙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供销社因体制不活、机制不顺、观念不新等原因,历经风雨、几经沉浮。一些基层社曾经一度陷入“网破线断、债多钱少、人走院空、名存实亡”的困境。但广大供销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逆境不气馁、面对困难不退缩,特别是20xx年市社新班子成立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xx年,商品购进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25.9%;销售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29.6%;利润总额完成386万元,同比增长52%;全市供销社建立和完善配送中心(购销中心)52个,其中农资配送中心16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5个、农副产品购销批发市场21个、再生资源集散市场5个,发展各类超市、便民店2778个,共创办、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9个。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联系沟通城乡、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消费的过程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供销合作社来参与。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系统共有13个县级供销社,165个基层社,167个社属企业,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经营服务内容涵盖了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农技服务、资源回收利用等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战线长、网络大、经营分散、功能齐全,在“三农”工作中,有着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如果没有供销社这个骨干力量来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不完善,发挥作用就不充分,农民群众就不满意。假如现在不关心、不支持、不重视这支力量,一旦供销社彻底垮了,农民群众首先感到的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二是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需要供销合作社来主导。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农民群众越来越注重安全消费和便捷消费。而目前,我们的流通业态还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如何把供销社打造成农民信任的品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张扬个性,引入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村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商品运距长,经营成本高,商业利润薄,有实力的城市商贸企业下不去,个体户又干不好,导致农村流通的现代化水平远远滞后。供销合作社点多面广,流通网络覆盖城乡,最有资格和实力抓住农村流通领域深刻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抢占农村市场,加快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综合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格局,在经营方式和手段上引领时代潮流,提升建设标准,带动其他各类流通主体规范经营,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供销合作社来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巩固确立,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迫切需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供销合作社有经营比较规范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有长期从事商品流通的营销队伍,有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丰富经验,组织体系比较完整,不仅能帮助专业合作社培训人员、规范管理、开拓市场,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有效衔接,还能把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返还农民,助农增收效果显著,当仁不让地扛起农业产业化这个龙头,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这是众望所归的要求,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目前,在全党、全国空前重视“三农”工作的大背景下,我们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是政策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和十分重视供销社工作,制定了许多保护性的政策、促进发展的政策。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20xx)4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供销合作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要求供销社发挥“三个优势”,成为“三个力量”。文件中对供销社工作“支持”和“鼓励”的表述高达21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的主题,明确指出“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联合社功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都十分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对推进供销社各项改革,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等,都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和政策资金倾斜。这些多年来没有、其他部门也很少享受到的政策,为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供销社的发展,是与支持“三农”有必然联系的,也是理性的、有决策依据的。这可以从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上看出端倪。一般来讲,危机过后是复苏,复苏后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要解决通胀,必须加大供给,扩大内需。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可消费水平仅处于人均gdp700美元左右的水平。扩大内需,必须启动农村这个最大的市场。在这方面,没有哪一个单位、部门、行业比供销社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国家在大力支持“三农”的背后,为我们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和很大的空间。中央在1号文件出台之前,先出台40号文件,就是要我们先把队伍和网络建立起来,先把刺激农村消费的体制和机制完善起来。功能具备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空间大。今年,国家继续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而扩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保增长的基础也在农村。中央、省和市关于惠农支农、扩大内需特别是积极启动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必将激发城乡群众的消费热情和潜力,有效改善城乡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城乡消费升级。由此产生的强大消费需求拉动,必将为我们供销社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况且,供销社过去大多建在城乡黄金地带,人流比较集中,消费队伍庞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非常大。

三是网点多。供销合作社的基础在农村。目前,我市供销社有一个其他任何系统都无可比拟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的31个配送中心、26个市场以及2778个便民店、连锁店,遍布全市城乡各个角落,连村组这样的“市场神经末梢”,都有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点来辐射。这样一个大网络,不要说其他力量根本就无法建立,即使有力量建,也需较长的时期。这就为我们的发展赢得了时间。所以,庞大的网络是供销合作社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四是牌子亮。在广大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但从国家、省,到市、县、乡、村,供销社的系统还在,牌子还在,人员还在,而且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思路、一套机制、一套做法,解决了一大部分在适应调整中的遗留问题,以“凤凰涅槃”后的新姿态,展现在农民群众面前。在大多数地方,群众就认供销合作社这个牌子。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我们就是要高擎这块牌子,轻装上阵,再创辉煌。

五是资历深。供销社建立的时间比较早,经历的岁月比较长,在商品流通领域资历比较深,积累的经营管理经验比较多。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供销社造就了一支熟悉农村环境和市场的人才队伍,即使有的同志后来下了岗,也依然从事着支农、惠农商品经营流通的老本行,成为农村流通领域的土专家,成为繁荣农村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资历深广、经验丰富的供销人历经风雨,懂经营、会管理、能挣钱,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时期,无论是单一经营、还是双重体制,都能够适应时代,为社会作出贡献。

六是信誉高。供销社成立60多年来,虽历经磨难,但“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艰苦奋斗、诚信经营的作风始终未变,与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未变,在广大农村仍有着牢固的根基。在大多数农民群众心目中,供销社还是以前那家挂着国字号牌子的老店,值得信赖,仍有着不可动摇的良好形象。这种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良好声誉,加上强大的网络优势,是供销社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下决心巩固和扩大这个优势,就不惧怕任何竞争,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机遇就是市场,优势就是舞台。有一句话说:你就是把我剥光,扔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只要还有一个商队从这里经过,我就又会变成百万富翁。这是什么气势?我们应该学习这句话中所透溢出来的自信心。况且我们并没有被剥光,我们有舞台、有条件、有基础、有政策,没有理由不去干,没有理由干不好。希望广大供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把供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任何市、县,任何基层社包括任何一个村店,只要加入供销社,都应该有重振雄风的信心。

三、切实强化供销合作社重振雄风的措施和办法。

前面讲了,我们的有利条件很多,机遇很好,优势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干好事业的底气、创新局面的豪气。这样,人气才能旺,财气才能来。

第一,创新发展是总要求。就是要开门办社,抱团闯关,建设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要创新发展理念,勇于突破原来的各种旧框框,切实树立和增强竞争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方新天地。要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市供销系统发展的规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加强系统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增强供销系统的凝聚力、竞争力。要创新发展体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法人实体,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第二,新网工程是重拳头。我们要在新网工程上下大功夫,下硬功夫,这项工作就是我们的亮点,就是我们的品牌,就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切入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供销社占领市场、服务人民、引导消费、促进发展的作用,连锁店、新网工程就是一个最新的措施和最重的拳头,所有供销社都必须重拳出击。连锁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公司或集团开设的经营业务相关、方式相同的若干个商店。实践证明,连锁店的经营模式是成功的,是流通领域新的经营模式。连锁店从传统的批发零售向现代的经营模式方向发展,在经营方式、内容、体制上,都可以为我所用,把我们的连锁店一下子挂到基层、建到村里。供销社直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怎样把每一个村镇的网络抓好,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农民群众对供销社最信任,感情上和供销社最亲近,只要供销社的牌子能挂到农村,价格比较合理,质量有保证,服务跟得上,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和城里一样放心的物品,他们就不会再奔波往返。抓住这种心理,便民店也好、连锁店也好,牌子一挂,就会招来买货人。我认为这是一套切合运城实际、对促进农村发展、方便供销社经营行之有效的快捷模式,应该作为今年的主攻方向。所以要从经营模式、行为及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看哪个县(市)干了多少,标准怎样,群众满意度如何,如何支持我们连锁店的经营。希望供销社的同志在这方面动脑子,拿出办法,注重网络建设质量,注重配送体制建设,注重规模效益,提升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水平。这个载体能够促使供销社快发财、发大财。不能机械照搬,要动脑筋利用好,包括现在的放心粮油店、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都要搞好。供销社最具有基层实力,最能联系群众,老百姓要致富,供销社要发展,“三农”要促进推动,供销社最有权威。今年,要把供销社发展列进“三农”工作的范畴。

第三,专业合作是新途径。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用利益和实惠把农民与市场、市场与企业、农民与供销社紧密联系起来。近年来,我市供销社创办了一批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下一步,要在巩固完善现有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创办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力求扩大它的覆盖面,提升它的带动力,力促一批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专业合作社。

第四,服务“三农”是大原则。供销社本身就是一个服务“三农”的大龙头,抓住了这个大龙头,农民群众就可以签农业订单,实现以销定产。这方面要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把供销社的各项机制搞好。供销社问题,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抓住了供销社,就抓住了“三农”;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三农”。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供销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我市在全省首家制定了《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实施新网工程的意见》,王安庞市长已作了重要批示,要加紧抓好具体落实。要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扶持资金和各项措施,严格按照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加快办理。各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介入,积极支持供销社发展,把这项工作干好。商务部门要与供销社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这样既有利于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又便于商务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工商、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现代流通服务连锁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注册登记、证件办理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总之,供销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出力,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

第五,壮大实力是硬任务。供销社本身就身兼二职,既是政府部门,又是营销机构;既有行政职能,又要做买卖。市场经济,就是做买卖的经济,搞经营、做买卖就会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实力壮大了,才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身没有实力,何以号令“三农”?所以我们要树榜样,抓典型。供销社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能否重振雄风,能否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归根到底要看自身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实力。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必须做强自己的实力,形成自己的龙头。众多项目的叠加,形成了我们的产业,众多龙头的兴起,才能巩固和提升供销社的实力和地位。所以不管哪一个单位、哪一个岗位、哪一个企业、哪一个供销社的经营领域,都要立足于壮大自身实力,来思考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要对全市的供销社进行调查摸底,做好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对基础一般的要整合重组,突出发展重点;对基础差、债务重、困难多的,可关闭退出市场。要像寓言故事里的羊群和狼的关系一样,把狼引入羊群,才能优胜劣汰。不要认为没有压力、没有指标、没有责任、没有风险才有利于发展,要自加压力,在引入竞争机制上好好考虑,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供销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还有广阔的经营地盘和发展空间,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壮大自身,进而服务于人,救助于人。如果自身壮大不起来,在全省没有位置,在人前底气不足,我们即使想锦上添花也买不起花,想为人民服务,想惠农、支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今天会议还要强调一条,就是各级领导都要多关心过问供销社的工作。咱们供销社系统现有九千多名干部职工,供销工作直接面向着全市广大基层群众。供销社就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他们体现党和政府温暖、体现党和政府政策,代表党和政府服务“三农”。在这方面,我们要在全国、全省拔尖。大家要认识到,既然供销社这根线把我们连在一起,我们就只有争光添彩的义务,没有抹黑丢脸的权利,真正鼓足干劲,振作精神,立足于干一事成一事、干一行爱一行,确保把加快供销社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今天在座的副县(市、区)长、供销社主任,是供销社的代言人,要靠前指挥,压阵排险,帮助和支持供销社把工作落实到位。要着眼发展,服务紧跟,供销社需要什么就努力提供什么;要优化环境,保驾护航,对任何侵害供销社权益的部门和个人,敢于亮起旗帜,给供销社撑腰壮胆。

同志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供销社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给供销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供销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市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研究举措,推进供销社工作不断加快发展。

刚才,我们对去年全市供销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向先进看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一会儿,海利同志还将代表市供销社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快供销社发展,做好20xx年全市供销社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做好新时期供销合作事业的信心。

供销社工作重点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发展基础是农业,服务“三农”是宗旨。去年以来,全市各级供销社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不断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一是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全市供销社系统商品销售、农副产品购进、农资供应、实现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在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评中荣获特等奖。二是打造了服务新平台。采用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改造传统网络,逐步完善了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四大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构建了服务新载体。99个协会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新桥梁,210个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组织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抓手,3333个综合服务社已成为便民惠民的新窗口。四是拓展了服务新领域。根据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积极开展了家电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农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新的经营服务项目,受到农民的欢迎。五是全面建设得到加强。一年来,供销社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流通网络进一步拓展,市场经济观念进一步确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经营范围不够广、经营总量不够大、经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各级供销社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一契机,尽快调整发展思路,积极主动作为,把供销社办成“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是供销社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网络建设和运营标准,优化网络布局,强化管理规范,打造统一品牌,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活跃农村市场。因此供销社要把“新网工程”作为搞活农村流通、拉动农村消费、履行为农服务职责的主要抓手加以推进,力求在网络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运营质量上有新提升,在服务水平上有新形象,在经营管理上有新起色。一要强化项目支撑。要认真筛选规划一批符合产业要求、贴近农村实际的流通网络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对已上报的重点项目,要加强跟踪协调;对成功争取的项目,既要争取专项资金早日到位,又要抓好项目实施,力争早日投产见效。二要下大力气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新网工程”的脊梁,要牢牢把握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势头和农村市场拓展的有利时期,在主营业务领域,全力打造一批机制活、品牌响、实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三要做好结合文章。要把“新网工程”与整合网络相结合,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健全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积极打造城乡商品流通主渠道。

三、强化职能,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市委市政府当前和“”时期首要工作。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大力推进以经营性服务、公益性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供销社积极参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要拓宽服务平台。各级供销社要根据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收入水平,按照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规划,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绿色回收站(亭),抢占服务阵地。二要加大支持力度。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各级政府要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中给予供销社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绿色回收站(亭)建设大力支持,共同打造集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社保民政、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三要扩大服务领域。要把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结合起来,在继续搞好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经营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技推广、信息发布、家电维修、劳动就业等服务,积极探索发展保险、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四、发挥优势,积极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供销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合作是其内在的基本要求。一是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优势。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供销社在硬件设施、经营渠道、营销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自办、领办、联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吸纳农民群众入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完善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提升专业合作社质量,重点发展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强、影响面广、助农增收成效明显的示范性龙头专业合作社。要加大探索发展资金互助、土地流转和消费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社建设的力度。真正达到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作用。二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优势。各级供销社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围绕粮食、畜产品、蔬菜、果品、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农民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发挥经营服务网络平台优势。要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把农资商品、农副产品、农业科技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农合组织,指导农民按产业化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提高农合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大力支持供销系统加快发展。

供销社既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面向城乡的综合服务部门,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供销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发〔20xx〕40号文件和刚刚下发的《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供销社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推动供销社加快发展的强力支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加强对供销社的组织领导,把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主要领导要重视和关心供销社改革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推动和落实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帮助解决供销社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为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具体点讲,一要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新网工程”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相关项目经费列入年度政府预算;对列入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县(市、区)财政要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在落实“新网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方面新乡县、辉县市等县(市)做的不错,其他县(市、区)也要抓紧落实。二要依法维护供销社合法权益。保持供销社资产的完整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借城镇规划建设、行政区划调整之际,随意侵占、平调各级供销社的财产,不准强行拆除供销社经营服务设施,必须拆除的,应严格执行,“拆一建一,先建后拆”的原则。不得随意变更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的隶属关系。市供销社土地出让金要全额用于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三要支持供销社承担社会储备职能。要支持供销社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组织体系,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国家商业储备和救灾物资储备任务,确保棉花和农资市场稳定。县(市、区)财政要与供销社部门共同制定储备资金贷款贴息和储备补贴办法。四要支持供销社参与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型农村住宅区建设时,要对农资、日用消费品、服务超市和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亭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与正在推进的“新网工程”对接,保障新型社区广大居民利益的最大化。五要支持供销社开展培训教育。要支持供销社利用其培训教育资源对县级社主任、基层社主任、社有企业经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农家店负责人进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三是强化自身建设。当前供销社改革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必须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增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尽快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置,理顺体制,搞活机制,真正实现开放办社、民主管社、依法治社。要大力实行人才兴社战略,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不断优化干部职工知识和年龄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供销社干部职工要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开拓,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同志们,今年是“”开局之年,也是全市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供销社工作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供销社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主动找位置、抓机遇,用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用领导观念的转变带动发展观念的转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占据加快发展的制高点,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为更好地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三

同志们:。

在庆祝省委党校建校70周年之际,省委决定召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xx大确定的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省党校工作的宝贵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党校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党校工作新发展。

不久前,中央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重强调要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充分发挥党校的“五种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家副主席同志代表党中央向会议作了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党校工作,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新颁布的《党校工作条例》,反映了最近十几年来全国党校工作的新鲜经验,是指导党校工作的重要法规性文件。省委会专门听取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汇报,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意见。明天上午,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还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省委向会议作工作报告,供大家讨论。

一、认真总结我省党校工作的宝贵经验,始终坚持党校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省委一直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始终注重发挥党校的作用;全省各级党校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实际,主动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在完善党校教学布局,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推进理论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办学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全省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和进步,我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坚持服务大局,在发挥阵地、熔炉作用上取得新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各级党委和党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根据中央、省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工作思路,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工作定位,努力发挥党校“三个阵她、一个熔炉”作用。据统计,30年来,各级党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次,共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50万人次。党的xx大以来,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先后举办了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等专题培训班次,培训市县主要领导干部4267人次。实践证明,党校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推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第二,坚持深化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新成效。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校理论教育的重点,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校的理论教学就及时跟进一步;在教学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走研究式、特色式、开放式办学之路,大力推进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创新“四单元十大板块”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符合山东实际的教学新格局。实践证明,党校工作只有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党员干部在这里才会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水平。

第三,坚持“四个服务”,在推进科研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全省各级党校按照“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科研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我省经济社会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xx大以来,全省党校系统立项国家课题40项,省部级课题350项,承担的国家课题数量居全国省级党校之首,成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填补了全国党校系统和我省社科界重大招标项目的空白;出版学术著作369部、教材316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2861篇,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促进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党校科研工作只有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才能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四,坚持从严治校,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各级党校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学员守则、课堂纪律、廉政纪律、考核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办法,党校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同时,认真抓好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市、县党校的188个卫星远程教学网站,后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省委党校新校于今年7月1日奠基,很多党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不管是党校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还是科研管理、后勤保障,只有坚持高标准定位,做到高效管理、科学组织,才能为不断提升党校系统整体办学水平提供条件和保证。

第五,坚持人才强校,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各级党校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稳定骨干、培养后俊的方针,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教师、行政、后勤三支队伍建设。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学历教师,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积极选派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安排到省直部门和市县挂职锻炼,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截至20xx年,全省党校共有专职教师357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0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9人。实践证明,党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在理论界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这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领导同志对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党校培训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单位对抽调干部参加培训重视不够,存在重选拔、轻培养的现象;还有一些干部对参加党校培训思想上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起点上实现党校事业新发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各级党校的光荣使命。全省各级党校要从党的事业全局出发,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党校工作条例》和《20xx~20xx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省党被事业的新发展。

(一)完善教学布局、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党校工作条例》根据xx大精神,确定党校“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这一新表述对党校教学布局内涵的规定更加科学准确,各级党校要深刻领会,并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理论教育引领带动党性教育和知识教育,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抓好理论教育。要切实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摆在党校教学的首位,作为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头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要在真正解决学员思想问题、提高培训实效上下功夫,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保证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要抓好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是党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标志。要把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的党性教育贯穿党校教学全过程。同志对当前干部队伍在素质和能力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为“四个不深入、不系统、不扎实”,为此,他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两次强调,要特别重视对学员进行“四个教育”,即忠诚教育、尽职尽责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拒腐防变教育。各级党校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真正使学员在“党性锻炼熔炉”中百炼成钢。

三要抓好知识教育。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各级党校要着眼于广大党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加强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党建、管理等学科新理论新知识的教育,特别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和改革开放新形势,加大对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宏观调控、危机处理、国际金融、社会管理、传媒应对等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知识的培训,加大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调研,帮助学员在党校获得自己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要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衡量党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全省各级党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一要增强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理念,加强需求调研,把党的需求和干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党校的教育培训贴近中央和省委要求、贴近社会实践、贴近学员实际。二要深化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改革,根据各级党校培训对象的不同,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科学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三要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调查研究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四要继续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五要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打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符合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具有党校鲜明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六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整合全省党校信息网络资源,加快建设网上党校,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通过以上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员真正在政治上受到教育、思想上得到提高、信念上得到加强。

(二)着力深化科研改革,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

科研工作是党校教育的基础,科研水平怎么样,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理论创新的进步、党委和政府思想库作用的发挥都密切相关。各级党校一定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充分发挥科研在党校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

一是明确党校科研工作思路。各级党校要严格遵循“四个服务”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深入加强、三个有所作为”,即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努力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深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在发挥党委和政府思想库作用方面有所作为;深入加强对干部成长规律、干部教育规律特别是党校教育规律的研究,努力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成效上有所作为。

二是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党校科研改革,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各级党校要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严谨的学术规范,制定激励措施,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要坚持面向社会,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枝、科研院所及国(境)外学术界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和以科研项目为枢纽的科研管理体制。省委党被要发挥引领协调作用,组织全省党校进行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协作,形成科研合力。要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三是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科研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教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从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好科研活动,合理安排科研工作任务,既要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又要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为科研人员出成果搭建平台。要引导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抵得住诱惑、除得掉浮躁,甘于为科研工作无私奉献。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发展,惟在人才。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党校所有的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党校所有的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党校完成党赋予职责使命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积淀,我省党校系统已经拥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师资队伍,有一批在国内、省内享有声誉的知名专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形势下的干部队伍建设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这种要求相比,与党校的职责任务相比,党校系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党校事业的新发展,必须进一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注意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工作。一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健全完善学习进修、挂职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估等机制制度。二要注重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放开视野、转变观念,舍得花气力、投资金,积极选调一批高层次专家学者和有志于从事党校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三要注重改善党校教师的来源结构,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实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建立营造引导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一要坚持以人为才,用政策、制度和适当待遇引导鼓励教师安心教学岗位,潜心理论研究,苦练教学内功,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二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被内部组织人事制度政草,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三要建立党校干内外交流制度,为党被输送和引进人才提供条件,进一步增强党校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四)坚持从严治校方针,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和学风建设。

指出,“铁的纪律、严明的制度,历来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始终把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作为党校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学员管理是实现党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校学风是影响党校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各级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切实加强学员管理和学风建设,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要严格学员的管理。无论哪一级领导干部,到了党校都是普通学员,都要按照党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强学员管理工作。要立足党校教育实际,运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要对学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校规校纪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强化学员的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党风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把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管促学,以学促管;要健全党校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把干部在党校学习作为培养、发现、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把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

要倡导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保证。党校的学风,对学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全党的党风以至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定影响。当前,党校学风主流是好的。但是,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突出地表现在学习浮漂、学用脱节、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比较严重。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成效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全省各级党校要教育引导广大学员在学习培训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培训的成果体现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上,体现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上来,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广大党校教职工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直接参与者,工作政治性强,责任使命重大,一定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带头讲政治、守规矩,做到学为人师、行为垂范。要坚持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不但业务上要精,而且政治上要坚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在党校讲坛上公开发表违反党的理论和政策的错误言论。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员,要及时提醒、及时批评、及时纠正。

三、坚持党委办党校,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和各级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始终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形成了“党委办党校、部门大合唱、党校有作为”的优良传统,使党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为党校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一,要把党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指出,“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导党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定期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部署并推动党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过问党校工作,深入党校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分管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时间和精力到位、工作力度到位。要认真落实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同学员座谈的制度,促进党校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高度重视抓好党校领导班子建设。办好党校,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在新起点上实现党校事业新发展,要求党校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作保证。各级党委要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和全省中心工作出发,选好配强党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常务副校长。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注意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开拓创新、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优秀干部选配充实进党校领导班子,不能把党校作为照顾性安排干部职级的地方。党校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既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党校教育规律办学,大胆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又要注重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校务管理能力。

第三,要切实加大对党校的各项投入。《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加大了对党校的资金投入,党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同时也有不少党校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接照《党校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大对党校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要努力改善党校学员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教职工按规定应当享受的工作和生活待遇。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勤俭办学、节俭办事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第四,要统筹协调好党校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关系。办好党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各级党委要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党校事业发展中的合力作用,统筹协调好党校与各部门的关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办党校的良好局面。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沟通合作机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参训调训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把培训规划和培训人头落到实处。要统筹协调好党校与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关系,根据党校的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发挥好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宣传、发改、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出发,支持党校工作,为党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合力和整体效益。

第五,要不断提高全省党校整体办学能力和实力。发挥党校系统优势,加强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坚持省、市、县三级党校整体推进。要制定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下级党委党校工作进行评估。要继续开展好“争创一流党校”活动,对办学质量突出的党校和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全省党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党校事业新发展、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四

*年,全市供销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综合效益获全省供销系统一等奖,基层社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改造建设、综合评比均列全省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供销社系统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着重就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壮大供销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各级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这种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供销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供销社积极参与,同时也为供销社第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是供销社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其消费额只占到全市居民消费总额的40%左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投入、旧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改水改厕等都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关于农村社会事业政策性投入(义务教育免费、实施新农合等)不断加大,农民支出项目不断减少,加之收入不断增加,这“一少一增”,购买力会不断增强,这些都给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加快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带来了良好机遇。当前,我市农村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现有的为农服务体系、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已经不能适应广大农民多层次、多形式的消费需求,直接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供销社多年来形成的经营网络以及资产、人力、信用等优势资源,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全市供销社系统有村级综合服务组织267个,各类专业市场23个,把这些商业网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农村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营销方式,加快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可以构建起一个对接城区、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全市各级供销社,要充分认识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保障。

供销社一头联着城市,一头联着农村,一头联着生产,一头联着消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系统内推进联合发展。要针对农村人口分布散、经营网点规模小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小超市、大连锁”战略,把小超市、便利店作为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首选业态。要坚持新建与盘活原有资产相结合,把合作加盟作为网点整合的主要手段,实施低成本扩张,扩大连锁经营覆盖面。要积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完善连锁配送体系,把农资连锁经营做强做实,做出咸阳的品牌。二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龙头企业作为连锁经营的组织核心、经营中心,决定着连锁网络建设和发展状况。我市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比较滞后,主要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因此,打造龙头企业是加快实施“新网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力争取得实质性推进。要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有效途径,结合集体所有制涉农企业改造,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实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强的流通、加工、服务、科技型龙头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龙头企业。要注重培育和保护龙头企业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要强调专业化,分利用无形资产、信誉、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联合经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三要在发展专业市场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市供销社系统有专业市场20多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经营连锁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专业市场条件还比较简陋,特别是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级供销社一方面要抓好基础建设,依托自身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市场,尤其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超市,使我市专业市场覆盖面,在“”期间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着力提升市场功能,推进电子化管理,加强与大型专业市场的联系与互动,不断扩大专业市场的影响力、带动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总体上看,供销社系统创办的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销社二次创业的坚强载体。各级供销社要把握好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加强组织引导,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切实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围绕“一品一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要结合省市千村示范、万村推动的重大部署,按照我市农产品布局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要求,积极兴办一批起点高、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力争使一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同时,要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协会。要在规范完善现有农民经纪人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的基础上,围绕我市各地的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多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增强供销社的发展后劲。近年来,供销社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实践证明,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强化管理,依靠深化改革解决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效益,才能推进供销合作事业稳步发展。一要加强基层社改造和建设。要以服务基层社区、惠民便农为目的,不断深化基层社改革。一方面抓好利用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工作,对一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做布局调整的基层社,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重新组建基层社。同时,结合贯彻《专业合作社法》,抓好基层社的规范、改造与提高,打造一批经济强社。通过改造旧的、培育新的、打造强的,逐步把基层社改造成经营设施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管理体制规范、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形式多样的新型基层组织,夯实为农服务的基础。二要搞好县联社综合改革试点。各级联合社要在管好所属企业和理事会资产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各类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尤其是要积极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经济、技术、信息、法律、培训等综合服务。三要加大社有企业的改革力度。要采取股份制、经营权转让、捆绑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优化现有的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龙头带动力、市场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要发挥好龙头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农产品连锁直销网络,对城乡服务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有机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向流通。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供销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力度,把供销社的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中,千方百计为供销社系统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各级财政、工商、税务、农业、国土、建设、劳动人事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在政策服务、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供销社重点倾斜,支持供销社开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供销社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网络体系建设,落实有关减免优惠政策,共同促进我市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各级供销社要经常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党委和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积极为农民谋利,自觉把供销社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自觉担当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助手,积极争取落实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农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时刻挂在心上,特别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当前,春耕在即。各级供销社要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做到早计划、早落实、早储备。一是对现有库存农资商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品种数量,确保春耕供应。同时,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的建设,减少中间环节,为农民省钱省力。二是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药、放心化肥、放心种子、放心农业机械,维护农民利益。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五

供销社作为全国最庞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保障物资供应、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大会和全省供销工作暨现场观摩会议精神,总结“”期间和20xx年工作,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任务,表彰20xx年度全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先进单位,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加压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新局面。

刚才表彰了20xx年度全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在此,我代表市社党组向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以先进为榜样,主动对标学标,努力创先争优,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下面,我根据市社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

一、“”期间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一)“”期间综合改革发展成果。

“”期间,全市供销社以构建为农服务组织体系、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为战略目标,不断强化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三社一会”)建设,稳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新兴服务领域,使社有经济运行呈现整体平稳、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同步提升。

1.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xx年底,全系统完成利润总额8721万元,是20xx年的11.12倍,年均增长61.89%;实现所有者权益5.69亿元,是20xx年的3.51倍,年均增长28.56%;完成总营业额78亿元,是20xx年的5倍,年均增长38%;完成资产总额16.92亿元,是20xx年的2.46倍,年均增长19.68%;实现农资销售46.9万吨,是20xx年的1.6倍,年均增长9.5%,超额完成了“”期间制定的目标任务。

2.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期间,市社积极推动多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红花岗区社着力推进组织制度创新,设立了监事会,积极探索了社有资产监管的新思路、新方式;遵义县、正安县社开展了以庄稼医院建设为重点的为农服务平台建设,助推了农业产业,为农服务基础更扎实;余庆县社进行了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在构皮滩供销社发展了农民社员,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并实施以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社员股金服务为依托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赤水市组建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设立了信用合作部,搭建起互助合作的融资平台。

3.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稳步落实。“”期间,市社狠抓“三社一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20xx年底,全系统改造重组基层供销社237个,比20xx年增加了180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36个,比20xx年增加了29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站)3042个,比20xx年增加了1600个;创办行业协会66个,比20xx年增加了50个。累计创建总社“基层标杆社”1个,总社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2个、省社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3个,行业协会获得“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别1个、3a级别2个、2a级别1个。

4.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期间,全市供销社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农副产品购销五大经营网络和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连锁体系。到20xx年底,全系统社有企业131个,比20xx年增加了85个;区域性配送中心96个,比20xx年增加了82个;经营网点3050个,比20xx年增加了比20xx年增加了1600个;市社拥有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个,县级拥有销售额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3个,在遵义市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5.农资服务主渠道作用切实发挥。“”以来,全市供销社继续夯实农资供应及淡储工作,大力发展庄稼医院,助推农业产业。5年完成化肥淡储25万吨,完成农资商品购进250万吨、销售240万吨。累计建成庄稼医院514家,举办庄稼医生职业资格培训135人次,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咨询服务的人才技术支撑。农之本种业公司已培育成为全省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全省种业界龙头企业,是全省种子协会会长单位。

6.转型创新发展初见成效。“”期间,全市供销社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探索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市社、赤水市、凤冈县、余庆县率先搭建起股金服务平台,调剂资金约3800万元。二是搭建起“淘宝·特色中国·遵义馆”电子商务平台,通过“1馆+1商城+1中心+n基地+乡村服务点+商品”的模式,开辟出遵义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三是参与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设。赤水市社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赤水市金钗石斛生态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7.开放办社效果明显。“”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积极通过股份合作、合资、联办、加盟等形式,开创全面开放办社新局面。20xx年底,企业总数达到131个,是20xx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农民专业合作社336个,总数是20xx年的2.43倍,年均增长19.5%;经营网点3050个,总数是20xx年的1.37倍,年均增长6.5%,增强了全系统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8.系统和谐稳定局面基本形成。“”期间,全市供销社狠抓效能建设,确保系统和谐稳定。及时处理改制遗留问题和信访维稳工作,改制剩余资产纠纷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逐年提高,特困职工群体逐年缩小。“三晒二评一报告”、“供销社老照片”、“百日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基本奠定了系统“风正、气顺、心齐、和谐”的局面。

(二)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商定》(中发〔20xx〕11号,以下简称《决定》),大力推进综合改革、电子商务、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系统完成利润总额8721万元、所有者权益61307万元、资产总额17.8亿元、总营业额78.4亿元,实现农资销售49万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全系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1.贯彻落实《决定》,提振发展的精气神。

一是把学习贯彻《决定》作为首要任务,做到精读细研、融会贯通,转化为推进改革试点的自觉行动。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找准影响供销社发展的重点问题。三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事务工作。四是加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力度。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农村流通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五是组织编制《遵义市供销社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争取市委成立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二是根据总社、省社对综合试点改革的要求,继续在正安、遵义县开展以新型庄稼医院为载体,推进服务规模化建设;在余庆县基层供销合作社、绥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密切与农民联系试点;在凤冈县、赤水市供销社抓好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试点。

3.主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搭建为农服务新载体。

根据《决定》和总社文件精神,市供销社超前谋划,立足系统实际,积极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搭建为农服务新载体、构建全市供销系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全市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工作,打造线上线下农特产品交易市场。

4.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服务体系。

20xx年市政府把供销社业务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市社下达各县、区(市)社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市供销系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计划表》,制定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全系统新建庄稼医院133个、示范庄稼医院3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50个、创建示范农村综合服务社市级星级社20个、县级星级社40个。

5.抓农资服务,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化肥淡储工作顺利完成。市社和各县、区(市)所属企业完成政府安排的化肥淡储任务43000吨(其中市级15000吨,县级28000吨),市级种子救灾储备50万公斤。二是农资供应充足,发挥了主渠道作用。销售化肥49万吨,销售各类农膜1150吨,较去年同期897吨相比增长28%;销售各类农药5200吨,较去年同期2803吨相比增长86%。

6.抓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市供销社系统项目建设共计实施项目27个,其中新建项目13个,续建项目12个,改建项目2个,总投资2.8亿元。大部分县、区(市)围绕年初推进计划、工作目标有序推进,在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服务等方面都较为有力。遵义农资(集团)农之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遵义种业骨干企业之一,6月中旬获得贵州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经营资质。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纲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以及总社、省社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经营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步伐,着力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着力强化基层基础,着力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切实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开创遵义市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切实在服务“三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基本原则: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合作经济的基本属性;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

3.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

到20xx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利润总额确保达到1.2亿元,力争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2%;所有者权益确保达到7亿元,力争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12%;营业总额确保达到12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5%;资产总额确保达到25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2%;农资供应保持现有水平,继续发挥化肥供应主渠道作用;基层社实现利润年均增长保持在5-8%,自身发展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xx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和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总数达到160个以上,占镇乡的70%以上,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300个;重点兴办、领办和培育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以上,创建示范社80家以上,新组行业协会20家以上。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头作用,真正实现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

(3)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通过与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供销e家、贵农网等网络平台建立合作,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推进供销社基层网络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网络体系为支撑,以搭建电商运营平台、组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兴建镇乡级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园+创客中心、改建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构筑起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的电子商务转型,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建成5个以上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综合平台,与淘宝、京东、供销e家、贵农网等开展合作,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自建遵义农特产品线下体验商城。完成1个市级电商产业园;建设5个县级配送中心、5个县级电商产业园;市、县两级供销社分别建立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公司和“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线下体验馆共21个;建成225个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村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144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建成农村“互联网+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发展体系;全系统电子商务交易额在总营业额中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

(4)农村合作金融建设。

把为农融资服务作为基层社经营服务的重要功能,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社,开展农信担保、小额贷款、合作社账户托管、资金委托结算等服务,领办、参办资金互助组织。到20xx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点100个以上,全市供销社系统中,具有为农融资服务功能的基层社达到60%以上。

(5)社有企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重点在农资配送、农产品流通、农村日用消费品等重要涉农领域和再生资源行业,新建和改造一批社有企业经营项目。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储备66个社有企业经营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项目实施,通过社有企业项目的实施完成,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组建供销集团公司。

(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社区(村)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庄稼医院、养老服务等领域,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建设项目,构建起具有供销社服务特色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3项。

(7)现代农业示范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结合遵义各地优势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村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服务,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加强项目建设,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与桥梁作用。全市供销社系统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26个,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0亩以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搞好示范带动,参与建设省、市、县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个,引导农民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目标任务。

(1)经营目标。完成利润总额10029万元;所有者权益64985万元;资产总额187090万元;销售总额54.635亿元;农村电商销售额25800万元;化肥淡季储备43000吨,供应农资44.5万吨。

(2)发展目标。培育“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社30个(其中资金互助额8100万元);新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新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6个;创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行业协会等级评估认证13个;新开工5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新增企业13个;新建庄稼医院26个;创建示范庄稼医院26个;创建示范星级综合服务社65个(其中市级26个,县级39个);新建区域性配送中心13个;参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3个。

(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760个;建设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13个;新建县级电子商务公司6个;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平台13个;创办农村电子商务协会11个。

(4)带动农户脱贫或实现小康1820户。

2.工作措施。

一是向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出台贯彻落实《决定》和《意见》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程。

二推进以“三社一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三是推进以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引领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社属企业改革发展,提升供销社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

五是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践行为农服务宗旨。

六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振奋精神,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昂扬锐气。

一要提振担当实干的精气神。目前供销社正处于发展上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推诿不能懈怠。必须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进一步强化“路在脚下、事在人为”的理念,做到面对事业有激情,面对工作有热情,面对挑战有豪情,开拓进取、昂扬向上,干出成绩、干出成效。必须要有主动作为的精神,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攻坚克难的气魄和勇气,围绕全国总社提出的“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社改造,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构建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四个重点领域,在开拓创新中找到出路,在主动作为中赢得先机,强化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二要把握好有关政策措施。《决定》和《实施意见》包含着大量的政策与机遇。《决定》在部署综合改革任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社有企业成承担化肥、农药等国家储备任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建设试点;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扶持基层社发展;稳定县及县以上联合社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做实供销合作发展基金;落实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重申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属性和有关权益;联合社机关参公人员因工作需要到企业、社团兼职的政策。《实施意见》根据当前我省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对以往已有政策的重申强化: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理监事会;支持建立供销合作事业专项发展资金;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支持社有企业并购重组组建集团、社有企业破产享受国有企业相关政策和办理证照优惠;保护供销合作社依法用地等等。用好这些政策,对于深化综合改革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三要做好风险防控。要把防风险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原则,重点防范好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改革风险,坚决落实汪洋副提出的“五条底线”,即: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为农服务的宗旨改丢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系统优势、规模优势改没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社有资产改少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沿市场经济前行的方向改偏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搞“一刀切”。二是经营风险,基层社和社有企业要紧盯市场形势的变化,防止主营业务大幅下滑和资金链断裂。三是金融风险,关键是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强对基层社和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的培训,强化行业指导,对纳入试点的合作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廉政风险。把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落实上的带头人。切实提高新时期、新常态下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学习、掌握与遵循,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避免决策风险,程序错误。进一步规范管理,明晰责任与分工,提高执行力,把各种政策、规定、纪律,落到实处。五是安全风险,无论机关还是企业单位都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督办机制,坚决防止事故发生。同时,防控风险,决不是不要发展;居安思危,更不是不要作为。改革本身就有风险,越不干事、越不作为,风险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大家一定要正确处理防风险与抓改革的关系,坚决摒弃那种“少干事就不会出事”的鸵鸟思维,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做到不出事、快发展。

四要加强工作督导与宣传。市社将参照市委、市政府督查办法,坚持把加强督促检查作为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督查和宣传工作保持一并纳入年度考核。重点工作事项每月一调度,各县、区(市)要根据督查和信息宣传工作要求,按时将月度重点工作进展和下月重要。

工作计划。

上报市社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我们的改革发展处于攻坚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紧跟供销社改革发展节奏,及时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全面了解、理解、支持供销社,有益于坚定信心、发奋图强,不断发展壮大。对信息宣传工作,分管负责人责无旁贷,主要领导要对重视信息宣传工作,要为宣传工作定好向、把好脉;要为宣传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

同志们,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社的有力指导下,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面做好深化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为开创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年,全市供销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综合效益获全省供销系统一等奖,基层社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改造建设、综合评比均列全省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供销社系统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着重就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壮大供销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各级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这种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供销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供销社积极参与,同时也为供销社第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是供销社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其消费额只占到全市居民消费总额的40%左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投入、旧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改水改厕等都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关于农村社会事业政策性投入(义务教育免费、实施新农合等)不断加大,农民支出项目不断减少,加之收入不断增加,这“一少一增”,购买力会不断增强,这些都给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供销社加快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带来了良好机遇。当前,我市农村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现有的为农服务体系、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已经不能适应广大农民多层次、多形式的消费需求,直接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供销社多年来形成的经营网络以及资产、人力、信用等优势资源,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全市供销社系统有村级综合服务组织267个,各类专业市场23个,把这些商业网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农村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营销方式,加快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可以构建起一个对接城区、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全市各级供销社,要充分认识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保障。

供销社一头联着城市,一头联着农村,一头联着生产,一头联着消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系统内推进联合发展。要针对农村人口分布散、经营网点规模小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小超市、大连锁”战略,把小超市、便利店作为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首选业态。要坚持新建与盘活原有资产相结合,把合作加盟作为网点整合的主要手段,实施低成本扩张,扩大连锁经营覆盖面。要积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完善连锁配送体系,把农资连锁经营做强做实,做出咸阳的品牌。二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龙头企业作为连锁经营的组织核心、经营中心,决定着连锁网络建设和发展状况。我市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比较滞后,主要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因此,打造龙头企业是加快实施“新网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力争取得实质性推进。要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有效途径,结合集体所有制涉农企业改造,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实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强的流通、加工、服务、科技型龙头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龙头企业。要注重培育和保护龙头企业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要强调专业化,分利用无形资产、信誉、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联合经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三要在发展专业市场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市供销社系统有专业市场20多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经营连锁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专业市场条件还比较简陋,特别是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级供销社一方面要抓好基础建设,依托自身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市场,尤其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超市,使我市专业市场覆盖面,在“”期间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着力提升市场功能,推进电子化管理,加强与大型专业市场的联系与互动,不断扩大专业市场的影响力、带动力。

2

页,当前第。

1

1

2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是传统和现代经营理念的融合,是农村与城市发展思路的共载,是改革与发展今日供销事业的宣言。参加这次会议,我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的供销社工作和过去不一样。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进多少,卖多少,收多少,都有国家考虑。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稍有马虎和懈怠,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就可能把我们抛在队伍后面。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首先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我市供销社自1949年成立以来,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秉承肩挑背扛的精神,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城乡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农民群众建立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连接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助推农村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不要说供销人,就是年龄稍大些的人,提起供销社,都还怀有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供销社的印象和定格,我觉得应该是“精彩世界的窗口,紧俏商品的瓶颈,保障供给的领地,繁荣发展的龙头”。所谓精彩世界的窗口是指:那个时候,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刚刚达到温饱线,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供销社就成了一个窗口,从光怪陆离的商品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亮丽的风景,甚至通过营业员量布、卖货的举动,我们学到怎样为人、怎样做事、怎样敬业、怎样负责;当看到先进生产力创造的那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产需求的消费品时,人们心旌摇曳,连细胞都在兴奋。下班后,也常喜欢去供销社转一转、看一看。所以说这个行业是精彩世界的窗口。所谓紧俏商品的平台是指:过去,烟酒、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都属于紧俏商品,不容易买到。不是有货不卖,而是生产不出来。那个时候的紧俏商品,只有供销社里才有。今天进来了的确良,社会上很快就会流行的确良;明天进来了的卡,社会上很快就会流行的卡。供销社引领着市场,引导着消费,引导着潮流,确实是紧俏商品的平台。我们现在从事的是过去人们向往的行业,所以应该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而自豪。所谓保障供给的领地是指:短缺经济时期,一个村、一个生产队乃至一家一户要发展,都要靠供销社的保障。农民发展农业靠供销社保障,学生用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也要靠供销社保障。所谓繁荣经济的龙头是指:供销社集采、供、销于一体,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它。它不仅承载着过去人们向往消费、追求幸福的理想,而且肩负着今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在国计民生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无愧于繁荣经济的龙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供销社因体制不活、机制不顺、观念不新等原因,历经风雨、几经沉浮。一些基层社曾经一度陷入“网破线断、债多钱少、人走院空、名存实亡”的困境。但广大供销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逆境不气馁、面对困难不退缩,特别是20xx年市社新班子成立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xx年,商品购进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25.9%;销售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29.6%;利润总额完成386万元,同比增长52%;全市供销社建立和完善配送中心(购销中心)52个,其中农资配送中心16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5个、农副产品购销批发市场21个、再生资源集散市场5个,发展各类超市、便民店2778个,共创办、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9个。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联系沟通城乡、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消费的过程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供销合作社来参与。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系统共有13个县级供销社,165个基层社,167个社属企业,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经营服务内容涵盖了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农技服务、资源回收利用等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战线长、网络大、经营分散、功能齐全,在“三农”工作中,有着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如果没有供销社这个骨干力量来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不完善,发挥作用就不充分,农民群众就不满意。假如现在不关心、不支持、不重视这支力量,一旦供销社彻底垮了,农民群众首先感到的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二是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需要供销合作社来主导。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农民群众越来越注重安全消费和便捷消费。而目前,我们的流通业态还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如何把供销社打造成农民信任的品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张扬个性,引入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村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商品运距长,经营成本高,商业利润薄,有实力的城市商贸企业下不去,个体户又干不好,导致农村流通的现代化水平远远滞后。供销合作社点多面广,流通网络覆盖城乡,最有资格和实力抓住农村流通领域深刻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抢占农村市场,加快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综合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格局,在经营方式和手段上引领时代潮流,提升建设标准,带动其他各类流通主体规范经营,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供销合作社来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巩固确立,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迫切需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供销合作社有经营比较规范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有长期从事商品流通的营销队伍,有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丰富经验,组织体系比较完整,不仅能帮助专业合作社培训人员、规范管理、开拓市场,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有效衔接,还能把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返还农民,助农增收效果显著,当仁不让地扛起农业产业化这个龙头,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这是众望所归的要求,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目前,在全党、全国空前重视“三农”工作的大背景下,我们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是政策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和十分重视供销社工作,制定了许多保护性的政策、促进发展的政策。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20xx)4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供销合作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要求供销社发挥“三个优势”,成为“三个力量”。文件中对供销社工作“支持”和“鼓励”的表述高达21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的主题,明确指出“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联合社功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都十分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对推进供销社各项改革,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等,都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和政策资金倾斜。这些多年来没有、其他部门也很少享受到的政策,为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供销社的发展,是与支持“三农”有必然联系的,也是理性的、有决策依据的。这可以从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上看出端倪。一般来讲,危机过后是复苏,复苏后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要解决通胀,必须加大供给,扩大内需。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可消费水平仅处于人均gdp700美元左右的水平。扩大内需,必须启动农村这个最大的市场。在这方面,没有哪一个单位、部门、行业比供销社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国家在大力支持“三农”的背后,为我们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和很大的空间。中央在1号文件出台之前,先出台40号文件,就是要我们先把队伍和网络建立起来,先把刺激农村消费的体制和机制完善起来。功能具备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空间大。今年,国家继续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而扩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保增长的基础也在农村。中央、省和市关于惠农支农、扩大内需特别是积极启动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必将激发城乡群众的消费热情和潜力,有效改善城乡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城乡消费升级。由此产生的强大消费需求拉动,必将为我们供销社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况且,供销社过去大多建在城乡黄金地带,人流比较集中,消费队伍庞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非常大。

三是网点多。供销合作社的基础在农村。目前,我市供销社有一个其他任何系统都无可比拟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的31个配送中心、26个市场以及2778个便民店、连锁店,遍布全市城乡各个角落,连村组这样的“市场神经末梢”,都有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点来辐射。这样一个大网络,不要说其他力量根本就无法建立,即使有力量建,也需较长的时期。这就为我们的发展赢得了时间。所以,庞大的网络是供销合作社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四是牌子亮。在广大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但从国家、省,到市、县、乡、村,供销社的系统还在,牌子还在,人员还在,而且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思路、一套机制、一套做法,解决了一大部分在适应调整中的遗留问题,以“凤凰涅槃”后的新姿态,展现在农民群众面前。在大多数地方,群众就认供销合作社这个牌子。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我们就是要高擎这块牌子,轻装上阵,再创辉煌。

五是资历深。供销社建立的时间比较早,经历的岁月比较长,在商品流通领域资历比较深,积累的经营管理经验比较多。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供销社造就了一支熟悉农村环境和市场的人才队伍,即使有的同志后来下了岗,也依然从事着支农、惠农商品经营流通的老本行,成为农村流通领域的土专家,成为繁荣农村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资历深广、经验丰富的供销人历经风雨,懂经营、会管理、能挣钱,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时期,无论是单一经营、还是双重体制,都能够适应时代,为社会作出贡献。

六是信誉高。供销社成立60多年来,虽历经磨难,但“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艰苦奋斗、诚信经营的作风始终未变,与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未变,在广大农村仍有着牢固的根基。在大多数农民群众心目中,供销社还是以前那家挂着国字号牌子的老店,值得信赖,仍有着不可动摇的良好形象。这种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良好声誉,加上强大的网络优势,是供销社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下决心巩固和扩大这个优势,就不惧怕任何竞争,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机遇就是市场,优势就是舞台。有一句话说:你就是把我剥光,扔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只要还有一个商队从这里经过,我就又会变成百万富翁。这是什么气势?我们应该学习这句话中所透溢出来的自信心。况且我们并没有被剥光,我们有舞台、有条件、有基础、有政策,没有理由不去干,没有理由干不好。希望广大供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把供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任何市、县,任何基层社包括任何一个村店,只要加入供销社,都应该有重振雄风的信心。

三、切实强化供销合作社重振雄风的措施和办法。

前面讲了,我们的有利条件很多,机遇很好,优势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干好事业的底气、创新局面的豪气。这样,人气才能旺,财气才能来。

第一,创新发展是总要求。就是要开门办社,抱团闯关,建设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要创新发展理念,勇于突破原来的各种旧框框,切实树立和增强竞争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方新天地。要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市供销系统发展的规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加强系统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增强供销系统的凝聚力、竞争力。要创新发展体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法人实体,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第二,新网工程是重拳头。我们要在新网工程上下大功夫,下硬功夫,这项工作就是我们的亮点,就是我们的品牌,就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切入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供销社占领市场、服务人民、引导消费、促进发展的作用,连锁店、新网工程就是一个最新的措施和最重的拳头,所有供销社都必须重拳出击。连锁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公司或集团开设的经营业务相关、方式相同的若干个商店。实践证明,连锁店的经营模式是成功的,是流通领域新的经营模式。连锁店从传统的批发零售向现代的经营模式方向发展,在经营方式、内容、体制上,都可以为我所用,把我们的连锁店一下子挂到基层、建到村里。供销社直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怎样把每一个村镇的网络抓好,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农民群众对供销社最信任,感情上和供销社最亲近,只要供销社的牌子能挂到农村,价格比较合理,质量有保证,服务跟得上,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和城里一样放心的物品,他们就不会再奔波往返。抓住这种心理,便民店也好、连锁店也好,牌子一挂,就会招来买货人。我认为这是一套切合运城实际、对促进农村发展、方便供销社经营行之有效的快捷模式,应该作为今年的主攻方向。所以要从经营模式、行为及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看哪个县(市)干了多少,标准怎样,群众满意度如何,如何支持我们连锁店的经营。希望供销社的同志在这方面动脑子,拿出办法,注重网络建设质量,注重配送体制建设,注重规模效益,提升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水平。这个载体能够促使供销社快发财、发大财。不能机械照搬,要动脑筋利用好,包括现在的放心粮油店、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都要搞好。供销社最具有基层实力,最能联系群众,老百姓要致富,供销社要发展,“三农”要促进推动,供销社最有权威。今年,要把供销社发展列进“三农”工作的范畴。

第三,专业合作是新途径。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用利益和实惠把农民与市场、市场与企业、农民与供销社紧密联系起来。近年来,我市供销社创办了一批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下一步,要在巩固完善现有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创办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力求扩大它的覆盖面,提升它的带动力,力促一批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专业合作社。

第四,服务“三农”是大原则。供销社本身就是一个服务“三农”的大龙头,抓住了这个大龙头,农民群众就可以签农业订单,实现以销定产。这方面要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把供销社的各项机制搞好。供销社问题,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抓住了供销社,就抓住了“三农”;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三农”。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供销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我市在全省首家制定了《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实施新网工程的意见》,王安庞市长已作了重要批示,要加紧抓好具体落实。要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扶持资金和各项措施,严格按照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加快办理。各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介入,积极支持供销社发展,把这项工作干好。商务部门要与供销社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这样既有利于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又便于商务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工商、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现代流通服务连锁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注册登记、证件办理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总之,供销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出力,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

第五,壮大实力是硬任务。供销社本身就身兼二职,既是政府部门,又是营销机构;既有行政职能,又要做买卖。市场经济,就是做买卖的经济,搞经营、做买卖就会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实力壮大了,才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身没有实力,何以号令“三农”?所以我们要树榜样,抓典型。供销社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能否重振雄风,能否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归根到底要看自身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实力。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必须做强自己的实力,形成自己的龙头。众多项目的叠加,形成了我们的产业,众多龙头的兴起,才能巩固和提升供销社的实力和地位。所以不管哪一个单位、哪一个岗位、哪一个企业、哪一个供销社的经营领域,都要立足于壮大自身实力,来思考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要对全市的供销社进行调查摸底,做好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对基础一般的要整合重组,突出发展重点;对基础差、债务重、困难多的,可关闭退出市场。要像寓言故事里的羊群和狼的关系一样,把狼引入羊群,才能优胜劣汰。不要认为没有压力、没有指标、没有责任、没有风险才有利于发展,要自加压力,在引入竞争机制上好好考虑,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供销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还有广阔的经营地盘和发展空间,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壮大自身,进而服务于人,救助于人。如果自身壮大不起来,在全省没有位置,在人前底气不足,我们即使想锦上添花也买不起花,想为人民服务,想惠农、支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今天会议还要强调一条,就是各级领导都要多关心过问供销社的工作。咱们供销社系统现有九千多名干部职工,供销工作直接面向着全市广大基层群众。供销社就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他们体现党和政府温暖、体现党和政府政策,代表党和政府服务“三农”。在这方面,我们要在全国、全省拔尖。大家要认识到,既然供销社这根线把我们连在一起,我们就只有争光添彩的义务,没有抹黑丢脸的权利,真正鼓足干劲,振作精神,立足于干一事成一事、干一行爱一行,确保把加快供销社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今天在座的副县(市、区)长、供销社主任,是供销社的代言人,要靠前指挥,压阵排险,帮助和支持供销社把工作落实到位。要着眼发展,服务紧跟,供销社需要什么就努力提供什么;要优化环境,保驾护航,对任何侵害供销社权益的部门和个人,敢于亮起旗帜,给供销社撑腰壮胆。

同志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供销社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给供销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供销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市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七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刚才,市政府赵建华副市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赵市长的讲话,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供销合作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精神,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省社“五代会”精神,回顾20xx年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进一步促进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科学发展。下面,我根据市社党委和社务委员会会确定的精神,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把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组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举服务旗,走合作路,办流通事,兴供销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主要经济目标超额完成。20xx年,市社承担的市政府年度目标中,13个确保项目全部完成,完成1个加分项目和2个力争项目。在省社下达的指导性目标中,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128.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4%;农资销售额27.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25%;消费品零售额72.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3%;实现农副产品收购额31.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32%;实现报表利润59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31%。各县、区供销合作社也都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二)为农服务社(中心)全面覆盖。20xx年,为农服务社(中心)在全市建制村的覆盖面达到100%,有121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中心)通过省社的验收评审,完成目标任务的172%,获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下发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资助额40万元,连续两年在全省13个直辖市中排名第一。赣榆县社于20xx年9月在全市率先实现新农村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连网成片。全系统改造重组基层供销社19个,完成省社目标任务126%。海州区社在基层社重组和企业职工安置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全系统已发展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龙头企业12家,配送中心8个,连锁网点达2868个,在数量上已覆盖全市所有建制村。灌云县社通过招商引资扩建生活资料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新建了生产资料配送中心。赣榆县社在柘汪新建区域农资配送中心。新浦区社农资公司以化肥经营和农药经营为重点,做好生产厂家的地区总代理、总经销,积极发展连锁网点,扩大配送规模,保证农户用上放心肥。连云区社在每个行政村都实现了建立标准化农家店的目标。中农农资公司和市农资公司在保障农资供应和促进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东海水晶城利用原产地品牌优势,积极引导经营户开展连锁经营、组建购销网络、扩大经营范围,多次组织经营户外出展销、参展、参赛,与20多个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达成了合作意向,设立专卖区,拓宽了销路,年商品销售达到30亿元。东海县社引进的连云港福尔多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于3月30日奠基后,已完成投资20xx万元。灌南县社建成面积824平方米的烟花爆竹仓库。全系统烟花爆竹龙头企业已达5个,零售网点800个,烟花爆竹销售总额3560万元。市棉麻公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新疆棉购销业务,公司业务稳步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后劲,公司在灌南征地300亩,拟投资5000万元兴办中国农科院生物农药研制中心、江苏正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三个项目建成后将更加有利于公司的多元发展和长远发展。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创办。20xx年,全系统共组织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其中,省级1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216%;市级1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1%;县级1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20%。

(六)社有资产收益明显提高。灌云县社调整烟花爆竹公司经营策略,重抓产品质量、服务安全、经营管理,公司由原来微利实现了创利。赣榆县社加强对天惠公司的管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通过选择知名品牌商品实行总经销、总代理的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把连锁配送业务向新农村服务中心便民超市以外的农村市场延伸。东海县社年实现上交税金380万元,同比增长143%。各级供销合作社通过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社有资本运营质量,提高了社有资产监管水平。新苏豫公司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业务量和综合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争取国家储备棉政策,被确定为中央储备棉定点库。市社对改制后的日杂公司资产进行整合、优化、盘活,重组了炊事机械公司和烟花爆竹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七)和谐供销合作社建设效果明显。市社通过抓班子自身建设、党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软环境建设活动,着力打造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在雪灾和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市供销合作社人积极行动起来,以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自愿捐款49000多元,体现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供销合作社职工的团结互助和爱心奉献的精神。市直各单位在做好日常经营管理的同时,始终把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和维护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有力地维护了全系统的稳定。通过狠抓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为供销合作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供销合作社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市社多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为农服务工作典型和先进人物受到省供销合作社和省人事厅的联合表彰。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形象有了很大提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一是上级组织正确领导的结果。供销合作社的每一次改革、每一次跨越都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的直接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工作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二是市社党委果断决策的结果。发展是硬道理,系统经济发展是立社之本,本级经济发展是强社之基。近几年,市社党委果断作出决策,从解决市直单位的困难职工安置问题入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于20xx年底全面彻底地解决了困扰供销合作社多年的阻碍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一手抓系统,一手抓本级,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为农服务不动摇,坚守农村阵地不松手,基本完成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营网点布局调整,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质量和效益,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彻底改变了面貌,全系统形成了上下齐心、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好局面。三是干部职工不懈努力的结果。全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社党委的决策部署,发扬“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工作精神,深化自加压力、自讨苦吃、自立自强,借势发展、借机发展、借力发展,想干事、能干事、一年干成几件事的“三自三借三干”工作理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奋进,不懈拼搏,全系统形成了“想发展、谋发展、争发展”的良好氛围,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全市供销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不管情况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只要保持奋力拼搏的干劲,就一定能取得不断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业绩。我们相信,只要继续保持奋力拼搏的干劲,今后一定能够实现供销合作事业的更大发展。在此,我代表市社党委和社务委员会,对一直关心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始终坚定发展信念、奋力拼搏的供销合作社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分析形势,进一步把坚定发展的信心树起来。

我们要认真分析当前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和全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形势。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但并没有影响我们发展供销合作事业的信心。面对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提出一要有信心、二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信心是来自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来自于看得透、抓得准。事实上,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加工业到服务业,从外贸到内贸,是有梯度特点的,其中受到较大冲击的是外贸业、高端金融业、纺织业等行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受到影响较小。前不久省社召开的会议上,袁静波主任提出,我们不仅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供销合作社的冲击会较小,更要坚定信心,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

(三)近年来在困难中崛起的发展历程教育了干部职工,也增强了干好今后工作的信心。从全市供销合作社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虽然我们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和其他省辖市社相比还有差距,但是,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阻碍系统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解决,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系统干部职工心齐气顺劲足,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已成为系统工作的主旋律;学先进,赶先进,你追我赶,奋勇争先蔚然成风。

分析形势,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把握形势,我们更感肩上的压力!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是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的定位,围绕各级党和政府的部署,继续加大工作的力度,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要加大“新网工程”的推进力度,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对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作用。要强化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经营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要强化为农服务社建设,大力拓展农产品收购渠道;要强化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力组织农产品走向市场;要强化连锁网络建设,着力搞活农村流通;要强化市场建设,尽力打造农产品集散平台;要强化科学发展规划,努力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子。

二要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力度,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对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作用。要发挥优势,大力组建。要倾心指导,规范发展。要对接市场,助销产品。要提升形象,打造品牌。要争取政策,扶优扶强。要促进联合,壮大实力。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以农民为主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的覆盖面。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三要加大为农服务社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作用。要完善村级为农服务社的建设,把为农服务社办成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终端和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抓手。要不断增强服务社的功能,努力提高经营质量,建成农村社区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大三星级以上为农服务社的创建,不断提升服务社的业态和品级。要抓紧为农服务社联合社的组建,并与加强基层社改造重组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一社+一社”建设的成效。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把落实目标的工作干起来。

20xx年是全市供销合作社承上启下大发展的一年,任务多,要求高,担子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社的领导下,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社“五代会”的部署和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新网工程”,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构筑多元合作经济体制,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快速发展氛围,促进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加快连云港崛起建功立业。

全年主要经济目标是: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12.88%;消费品零售额80亿元,同比增长10.96%;农资销售29亿元,同比增长4.32%;农副产品购进33亿元,同比增长6.11%;实现报表利润650万元,同比增长10.17%。

全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是求得以下五方面新突破:

(一)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求得新突破。

市委《六大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到20xx年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农民合作组织,力争总量上平均每村都有1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市供销合作社要自加压力,20xx年度社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00个,覆盖行政村37%,带动农户数占农民数比例达20%;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发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占70%以上。以后各年度逐步提高社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占全市总数的份额,力争通过努力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的带动力量。

这次工作会议,我们配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安排这项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还将适时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推进会。当前要重点实施“三个推进”。一是围绕总体部署推进。要对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和制订建设规划。二是实行三级联动推进。要充分发挥市社的指导协调、县社的直接指挥和基层社的具体操作职能,形成市、县、基层社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市社要就一些重点工作项目组织市县区联动;要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县区社要在政府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和组织;要做好典型培育、经验总结和示范引导工作;要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市县区供销合作社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指导员队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零距离”指导。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要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和“抢先注册,先入为主,再抓完善”的原则,围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立足现有条件,从初级形式做起,逐步发展提高。每个县要选一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形成经验后指导面上工作。要在乡村开设“农民合作讲堂”,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基层供销合作社和职工依托现有的大户、经纪人、能人、企业、为农服务社等带头创办领办,让农民群众尝到甜头后自觉创办领办。

(二)在“新网工程”建设质量上求得新突破。

今年,在“新网工程”建设上,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件事,并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一是做好“新网工程”建设规划的修编。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对全市“新网工程”建设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力求通过规划引领建设,实现科学建设和发展。二是加强连锁配送中心建设。连锁配送中心薄弱的地区要加大建设力度,其他地区要在乡镇发展直营连锁超市,使其成为商品辐射集散中心。三是巩固烟花爆竹经营业务。加大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配送中心建设,扩大市场份额。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加快构建以安全经营、安全消费为重点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体系,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健康发展。四是促进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要依托为农服务社、交易市场和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销售,新增一大批为农服务社开设农产品收购业务,推进农产品进超市。专业合作社要组织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五是推广新型业态建设。要紧紧围绕“三农”需求开拓新业务,以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改造农村传统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直营、专营、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对村级连锁店进行提质上档,不断提高网络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网络创效能力。

(三)在农村物流项目上求得新突破。

要积极开展农村集贸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通过兴办“农”字头物流项目,培育营销渠道,建立购销网络,形成产业化服务,达到建一个项目、带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效应。今年要重点实现“三个一批”:一是改造一批农产品市场。运用总经销、总代理、信息化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完善一批传统农产品物流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力争年内改造完善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二是兴建一批农村物流项目。每个县都要有影响较大的农村物流项目。要依托名特优农产品,年内兴办5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速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东海县社要加快福尔多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年内要实现部分经营设施建成营运。三是联通一批农产品市场。有效整合农产品市场资源,对产品、地域相近相似的农产品市场,从业务经营上进行通联,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产品市场作用。年内形成5个以上农产品市场的通联。

(四)在龙头企业建设上求得新突破。

要登记造册,盘清全系统社有企业的家底。要深入调查研究,对社有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要突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要建立经济分析制度,贴紧企业实际,提高服务指导水平。要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加强产品、产业链的市场信息跟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谋求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力争年内系统内出现销售额35亿元以上的企业。年内市社将适时召开全系统企业工作会议,专门研究社有企业工作。

(五)在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上求得新突破。

要探讨供销合作社在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情况下,机关国有资产与社有集体资产分开管理运行的新模式。建立运作社有资产的企业法人,解决社务委员会机关作为事业法人不能运作企业行为,而社有资产经营必须由企业法人运作的矛盾。县、区社要继续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在稳固现有阵地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社有资产的经营质量、影响力和扩张力。市直各单位要继续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资产经营水平。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各县、区社和直属各单位要继续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稳定的发展大局。要继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建设,进一步把经营管理的水平提起来。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我们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年内我们要在坚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格局,继续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等方面再下新功夫。

(一)坚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工作运行机制,是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局面的重要抓手。要坚持“五个动”的落实工作机制:一是规划领动机制。要根据《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对我市供销合作社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制定符合我市资源禀赋与发展特征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做到高标准定目标,高水平做工作,高效益求发展。二是目标推动机制。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社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印发指导意见,制订考核细则。会上,将下发《20xx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大纲(征求意见稿)》。要对县区社工作进行半年初评、年终考核,适时召开半年工作分析会和。

年度工作总结。

会,并接受市委、市政府和省社的半年、全年考核。三是现场促动机制。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流动现场观摩活动及其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督办检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典型引动机制。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说服力的高标准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倡导合作制理念,传播合作社文化,宣传供销合作社工作,交流成功经验,展示工作成果,带动、引发新的先进群体和发展亮点,增强供销合作社经营活力。五是党建带动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抓党建带社建工作,着力统筹党建资源和城乡流通资源,促进城乡市场对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继续调整和完善工作格局。要围绕省社“五代会”和全省供销合作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思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形成富有连云港特色的工作格局。筹备连云港市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完成换届工作,并修改社章,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隶属关系和法律关系,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抓好新一轮的战略部署。一是着力建设“两大体系”。要继续加强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商务。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推进总缆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市场商务工作。第二板块是合作。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体及其理事机构,承担着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合作的重要任务。第三板块是企业。社有企业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本级经济、加快经营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关健措施。第四板块是社建。要开展合作理论建设、合作组织建设、社章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供销社机关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要按照“三种力量”的价值取向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三是着力完善“六大网络”。按照连锁经营、连网成片、连通城乡的要求,巩固完善提高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和农村非处方药六大网络,建成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城乡互动、流通有序、诚信和谐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三)继续加强党建和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筑牢组织基础。要紧紧抓住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筑牢思想基础。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真诚倾听职工的呼声,真实反映职工的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疾苦,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要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弘扬新风正气。三是筑牢工作基础。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检查落实。既不脱离中心工作而孤立地开展党建工作,也不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和放松党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

(四)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展方向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工作目标确定后,执行是关键因素。做好工作的关健在人、在班子、在状态。要真正做到聚精会神,在谋事干事上倾注心血。要围绕创业、创新、创优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做到“四个跟上”,即:工作要跟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跟上省社的部署;要跟上市社党委的决策部署;要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二要做到“四个有”,即:工作要有根,根要在连云港、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要有底,要通过实际情况来体现展现;工作要有策,面对问题,要能拿出一套甚至几套可行的解决方案;工作要有效,凡事要有利于连云港供销社的发展。三要做到“四个实”,即:工作要务实,说管用的话,办管用的事;工作要切实,每个工作环节都能紧密咬合;工作要扎实,每一工作步骤都能步步为营;工作要落实,各项工作都能虎头虎尾。

(五)继续塑造机关良好形象。首先,要营造创业氛围。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学文件、搞调研、出实招、解难题”活动,提升机关人员的理论素养、工作能力。要加强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组织构建和谐机关的作用,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环境。其次,要坚持规范运作。机关建设要做到“四个化”:一是视野前沿化。要及时、及早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二是工作项目化。各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时段要求,需要调度的工作必须有方案。三是办事规范化。要按章办事(章程),做每件事,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四是武装信息化。办公的手段、途径都要实现信息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效率。要通过信息化促进规范化。第三,要增强信息沟通。从市社到县、区社都要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网的建设,通过打造门户网站,完善服务平台。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效率,逐步增强为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同志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供销合作社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给供销合作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富民强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社上下,一定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乘势而上,推动全市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发展全市农村经济再立新功!

2

页,当前第。

2

1

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9459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