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1:01:40
202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5篇)
时间:2023-01-10 21:01:40     小编:zdfb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篇一

摘要:本文略述了安徽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及数量,详细调查了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的种群保护及保护区管理现状,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分析了扬子鳄遗传对扬子鳄保护的挑战,并研究了当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扬子鳄的保护管理依据现实状况及时加以调整,加大了野外保护力度,逐步改善野生鳄的栖息生境,实施野外放归工程,把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推动扬子鳄养殖业发展,并加强内部管理,深挖人才潜力,以期从根本上扭转扬子鳄栖息地长期遭受破坏所形成的被动局面。关键词: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现状,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安徽省有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牛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郎溪、广德、泾县及芜湖市南陵等5区、县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0′-119°35′,北纬30°18′-31°18′,占地面积为5188公顷。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又名矍,属爬行纲(reptilia)、鳄目(crocodylia)、矍科(alligatoridae)、矍属(alligator),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动物,其祖先在地球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团,由于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扬子鳄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其分布范围不断萎缩并破碎化,种群数量锐减,濒临灭绝。1973年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于1982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保护区经历30多年的发展,在扬子鳄的资源保护和人工饲养繁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扬子鳄栖息地恢复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栖息地保护与社区生产、生活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人工饲养繁殖规模迅速壮大与土地资源短缺矛盾进一步凸显。因此,面对新形势,如何调整工作重心、加强保护管理是推动扬子鳄保护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目前野生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皖南地区、浙江北部与安徽接壤的长兴县有残留个体。根据调查结果,图1.1所示目前野生扬子鳄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点。

1扬子鳄保护成果 1.1野生种群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1.1 扬子鳄遗传对保护工作的影响

多数保护生物学家认为,对濒危动物进行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种群的遗传保护问题不容忽视。保护生物学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小种群由于遗传漂变、近亲繁殖饲养种群的奠基效应等引起的遗传变异丧失,因为遗传异质性减少与物种的灭绝和衰退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遗传变异性的降低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是遗传适应度相应降低,种群中所有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下降,这表现为种群较低的生育力和存活力,同时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增大。因此,种群遗传变异性的研究有助于种群的遗传管理。对于扬子鳄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近几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发现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原因可能有2个:1)扬子鳄是沼泽湿地生活的爬行动物,其活动范围和迁徙能力较哺乳动物小得多,如在某一处出现新的突变,这种新突变的基因在群体中扩散和均一化的速度比较缓慢,局部分布的基因型非常容易随这一地区个体的消亡,而从物种基因库中永久性地消失。早在开始扬子鳄饲养繁殖之前,这一原先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水网地带的动物,己在许多湖泊湿地中消亡,分布区退缩至皖南丘陵地区的狭小范围内,呈斑块状散布,在种群衰退过程中己有大量的等位基因丢失,这是该物种近50年来遭受到的第一次,也是影响最深刻的一次瓶颈效应,这次瓶颈效应作用于整个扬子鳄种群,可以推测扬子鳄的遗传多样性己在持续地数量减少过程中丢失了许多;2)目前扬子鳄的饲养种群由80条捕自野外的种鳄繁殖而来,这种有限的奠基者数量,是饲养种群 受到的第二次瓶颈效应,这次瓶颈效应仅作用于现在的扬子鳄饲养种群。

1.1.2调整保护策略,野生种群数量下滑趋势初步遏制

1981年中美专家联合调查发现,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为300一 500条,分布范围为118°~119.6°e,30.6°~31.6°n。其后20多年间,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野生扬子鳄的保护难见成效,原先常有鳄活动的保护点中有些已多年未见鳄的踪迹,野生种群数量进一步下滑,到2005年已不足120条,其分布范围仅局限在19个相互隔离的生境中。面对严峻形势,2007年以来,保护区一方面对原来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将保护区的面积缩减为18565hm²,行政区划跨宣城市的宣州(区)、郎溪、广德、径县及芜湖市的南陵县,并把有扬子鳄分布的区域全部纳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至2014年,保护区基本完成了四周边界及各功能区的确界立标工作,建立了明确的区界体系,有效防范社会活动对保护区的侵蚀,从而加强了对野生种群的保护力度,改变了过去区域大而界限模糊、保护不力的状况。同时,保护区强化了对野生鳄资源的调查力度,每隔1一2年进行一次野外调查活动,范围涉及保护区及周边共41个乡镇、79个行政村,重点针对119个地点有的放矢地对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包括开展野外人工辅助孵化和对幼鳄的跟踪保护试验,提高了野外自然孵化的出壳率和扬子鳄幼体在野外的成活率日;用人工种群个体对性别比例失调的野生小种群作适当补充,避免了有些野生小种群因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丧失繁衍功能而消失。通过上述策略的调整和重点保护措施的落实,野生种群的保护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根据连续两次野外调查的实见扬子鳄数,结合g raham e w ebb的经验参数,推算得出保护区现有野生扬子鳄数量已稳定在150条左右,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得以初步遏制。

1.1.3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得到加强

保护区管理局常态化的会同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单位,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 种形式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保护扬子鳄的意义;管理人员定期深入保护区所辖的各保护点及所在社区,通过悬牌警示、参观讲解、法律知识讲座、案件处理等多种手段进行爱鳄、护鳄宣传教育活动,让社区群众了解如何保护扬子鳄,提高了公众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文明意识。自2012年以来,先后涌现出新田、卢村、红星、长乐等社区群众自发救护受困野生扬子鳄的感人事迹,保护区内直接伤害野生扬子鳄的案件明显减少。

1.1.4维修改造对现有保护点野生鳄栖息地环境,野生鳄生境状况得以好转

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是野生鳄栖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中的岛屿因干扰小而成为扬子鳄营造洞穴的首选场所。扬子鳄保护点所辖范围内的水库、塘坝多数已年久失修,蓄水能力差,干旱季节常出现枯水现象,塘坝中的岛屿逐年萎缩,影响野生鳄的繁殖和冬眠。为此,保护区多方筹措资金,在径县、南陵、宣州等野生鳄活动区域,根据具体生境特点,采取修塘、护岛等改造措施,改善了野生鳄的生存、繁衍条件。2012-2014年,野生鳄产卵窝数分别为4窝、5窝、5窝,产卵数分别为104枚、107枚、119枚,受精卵数分别为99枚、110枚、109枚,野生鳄繁殖状况呈好转趋势。1.1.4实施人工繁殖扬子鳄野外放归工程,野生种群逐步复壮。

由于野生种群数量极其有限,分布范围狭小、零散,而且现存鳄栖息地均处于社区农作物田地包围 之中,农药、化肥对野生鳄及其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人工开辟新的栖息地对缓解野生种群点状分布 的严峻形势非常必要。2002年起,经实地考察,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保护区选择郎溪县高井庙国有林 场作为扬子鳄再引入栖息地恢复建设工程的试验区。截至2015年7月,累计新建塘坝65座,人工恢 复栖息地55hm²,并在其内营造陆地植被和水生植物,向水体中投放各种鱼苗及螺、蚌等底栖动物,用 以培育扬子鳄食物链。自2005年起,逐年向已恢复的栖息地放归人工繁殖的扬子鳄计11次共78条,并通过无线电遥测技术对其进行跟踪监测。2008年野放鳄首次产卵,其后每年均有产卵现象,这表明放 归区域内野化种群的野外适应和生存状况良好,人工繁殖扬子鳄野外放归取得初步成功。

1.2扬子鳄饲养种群步入稳定增长阶段

1979年,安徽扬子鳄养殖场从野外捕捉212头成鳄作种鳄进行繁殖研究,1981年野生卵人工孵化成功,1988年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鳄性成熟,又开始繁殖,标志着我国扬子鳄人工孵化由鳄到卵,又由卵到鳄这一生物周期的技术成熟,目前正以每年1 500条幼鳄出生的速率递增,到1999年时已达9 000条,可以说室内扬子鳄养殖已完全摆脱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对野生鳄的偷猎捕杀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和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乎同时建立的还有浙江省长兴县尹家边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目前已繁殖鳄220余条,并在保护区内实施扬子鳄自然孵化,并已获得了子二代的个体。

自扬子鳄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之后,保护区内扬子鳄饲养种群数量增长加快,尤其是在2006-2008年保护区将子二代繁殖区进一步扩大后,每年新增的幼鳄数不断增多,2012-2014年均在2 000条以上。此外,保护区还以出租种鳄的方式与多家单位合作,逐步扩大扬子鳄的养殖规模。如2007年,南京汤山扬子鳄养殖基地建成,投放种鳄670条;2012年芜湖大江扬子鳄养殖基地建成,投放种鳄200条。2013年起这两地种鳄均已产卵繁殖,年繁殖能力在5001 000条。目前保护区内扬子鳄人工种群已达15 000条,随着种鳄基数的增加及异地养殖规模的扩大,扬子鳄饲养种群正步入稳定增长阶段。

2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经济发展现状

2.1保护区管理机构现状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安徽省林业厅直属机构,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处)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代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使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能。管理局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其主要任务是保护扬子鳄及其栖息地,并开展扬子鳄人工繁殖和科学研究。目前,管理局共有47个编制,内设办公室、自然保护科、动物管理科、宣传教育科、规划建设科和保护区森林派出所。管理局还在保护区范围内的5县(区)设立了5个保护站和10多个保护点,构成管理局一保护站一保护点的多级管理体系。管理局对其驻地104.4hm²的土地拥有完全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资源管理权,但对保护区内的其他地方,仅有野生动植物管理权,水库、山塘、耕地、林木等资源均为地方集体或国有林场所有,管理局通常采用与社区共管的方式来开展扬子鳄保护工作。2.2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加快,但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社区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同时林、茶、果等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以及外出务工。种植业以水稻、麦、桑、茶、杂粮等传统经济作物为主,其收入占社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畜牧业在社区经济结构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约占社区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本地区工业欠发达,但每年有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输出,这也是社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保护区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3.1野生种群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存在矛盾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多处于人口稠密地区,扬子鳄的生活习性及行为与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扬子鳄营造洞穴行为常对农田水利设施造成一定的损坏,扬子鳄捕食活动也会造成水稻等农作物和鱼塘鱼苗受损,这是当地居民所不愿看到的,于是闯入鱼塘和稻田的扬子鳄通常被捕捉返送到核心区中某一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同时,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农民过度捕捉野生鱼虾等行为已造成野生扬子鳄食物资源严重匾乏。因此,现存野生扬子鳄的栖息生境形势依然严峻,其正常的栖息活动仍受到较多的人为干扰,栖息范围往往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

3.2野生种群的监测网络与生存质量科学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对野生扬子鳄构成威胁的情况,除人为非法捕杀外,被驱赶而逃离原栖息地、食物匾乏、误食受污 染的有毒饵料、不具备合适的越冬条件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保护区目前没有对具体的野生种群建立稳 定的跟踪监测体系,对具体野生小种群的生活状况和生存质量评估无法确立,因而影响野生扬子鳄生 存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3.3保护区内饲养种群发展受土地资源制约

保护区现已拥有扬子鳄饲养种群15 000条,这些扬子鳄集中于管理局驻地所在的约100hm²范围 内,无论是种鳄还是囤积饲养鳄,饲养密度已达到饱和状态,过高的饲养密度对种鳄的生长发育乃至 繁殖性能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饲养水质下降已对囤积饲养鳄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成年扬子鳄的 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超过50%;而且,预计每年新增2 000余条幼鳄和不断生长的育成鳄还将对现有的 饲养空间形成更大压力。因此,人工饲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管理局驻地内的环境承载能力是个严 峻考验。

3.4种群遗传管理的后续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原始种群数量稀少,参与繁殖个体难免出现近亲现象,从而导致后代生存力和繁殖力下降。遗传多样性丧失在饲养条件下的濒危野生动物中普遍存在,扬子鳄也不例外。有关学者报道了宣城 扬子鳄饲养种群已出现近亲繁殖的趋势,在对其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发现扬子鳄饲养种群遗传多 样性较低。因此,加强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管理是扬子鳄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保护区虽于 2005年启动了扬子鳄的谱系遗传育种工作,但后续的管理工作进展缓慢,包括配对种群的封闭饲 养、后补种群的谱系检测与配对、配对繁殖后代的隔离培育等,这将影响扬子鳄饲养种群后代对优良 j陛状的保持力,应给予足够重视。

4保护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4.1做好扬子鳄种群的遗传管理和保护工作

要了解扬子鳄种群的遗传结构,包括全国各地小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情况.尤其要了解两个饲养的野生鳄群的遗传现状;掌握扬子鳄后代中的近交系数,并确定鳄在自然状态下的交配系统,是一雄多雌,一雌多雄,或是单配性;制定一种合理的遗传管理,以避免近亲交配,提高种群的繁殖质量;对野生个体要进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捕杀;尽快掌握所有繁殖种群的性别结构,确定繁殖种群的合理性比。

4.2理顺栖息地保护与社区间的利益关系,建立新型的利益共同体

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与合作,地方政府和群众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保护区要从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把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让社区居民从扬子鳄保护中得到实惠,以提高社区群众保护扬子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针对扬子鳄栖息活动造成社区农业生产的损失,保护区要认真落实对农民的补偿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机制。另外,保护区还要组织人力深入社区,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进行全面调查,充分了解其资源使用情况、社区需求及经济发展潜力,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在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获得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引导社区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积极宣扬生态文化,开展创建“热爱家园,崇尚环保”的生态文明示范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引进土壤施肥、害虫防治新技术,尽量避免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力推环保品牌,发展特色观光旅游,带动社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从而在源头上理顺社区发展与栖息地保护间的关系。

4.3建立健全野生种群的监测网络体系,对野生种群实行全天候保护 现存的野生种群多为彼此孤立的单一小种群,种群的年龄、性别结构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老年 化程度高、雌雄性比失调。因此对具体的野生种群进行有效保护,不仅要充分掌握该种群的结构组 成、活动范围和活动规律,还要对栖息地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包括植被、土壤、水质、食物链以及人类 活动对栖息地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建立对野生种群的监测体系,全面了解野生种群的栖息、繁殖、哺 育及越冬状况。通过对具体种群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估,采取合理的人为干预措施,可对野生种群实行 长期的、不间断的全天候保护,避免因某一环节遭受人为破坏或自然脱失,构成对该单一种群的生存 威胁。

4.4坚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推动扬子鳄养殖业走向社会

扬子鳄具有极高的潜在经济价值。首先,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 保护价值;其次,扬子鳄具有较高的生态观光价值,引种饲养者可借此发展特色旅游;第三,扬子鳄全 身都是宝,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在皮革制品、药用及保健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开始投资于扬子鳄养殖业。保护区应当主动为扬子鳄产品谋划出路,打消企业投资顾虑;同时,继续扩大异地饲养合作的优惠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促使更多的饲养种群向适宜地区扩散增殖。开展异地饲养繁殖合作,可减轻目前保护区内扬子鳄饲养密度过大的压力,有利于扬子鳄物种的长久繁衍,也能为扬子鳄的产品开发尽快储备足够的种群基础。

4.5加强科学研究,加快陈旧饲养、繁殖设施的改造与技术革新

扬子鳄谱系繁殖与育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扬子鳄营养标准的确立和全价饲料的研制、扬子鳄主 要疾病的综合防治等课题是影响扬子鳄种群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应及早立项,尽快实施。另外,目 前有一些饲养、越冬设施正在扩建或改建之中,应借此机会对传统的饲养、越冬方式进行技术升级,以改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扬子鳄生长率和繁殖率;同时,改善人员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 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江红星,吴陆生,薛辉,吴孝兵,邵明.影响野生扬子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析.2003.12 [2]吴孝兵,王义权,周开亚,聂继山,王朝林,谢万树.安徽省宣州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现状分析.1999.5 [3]丁田中.野生扬子鳄种群动态及其生存对策.2004.5 [4]***,余本付,吴孝兵,聂继山.我国扬子鳄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现状.2012.1 [5]邓勇.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以铜南宣高速公路对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2015.9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篇二

南 白马雪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件

白自保发„2008‟33号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8工作总结

2008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在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紧紧围绕迪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努力把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以滇金丝猴保护为重点、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及与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实现了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跨越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

了准确、及时,年内未发生新的森林病虫害。

4、迎战特大雪灾,千方百计保护和抢救滇金丝猴

今年的特大雪灾,给滇金丝猴的栖息环境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影响。雪灾发生后,保护区管理局迅速反应,一方面在第一时间自筹资金给滇金丝猴投食,这期间涌现了像余建华同志那样与滇金丝猴一起“过年”的一批先进人物。另一方面,在投食抢救滇金丝猴的同时,连续四次向州政府、省林业厅及时汇报灾情。3月1日至4日,国家林业局灾情调研组一行7人,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杨百瑾、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的带领下,深入保护区调查了灾情,救灾款也及时到位得到了应急使用。使滇金丝猴平稳地度过了灾害期。

(二)科研监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研监测能力跃上了新台阶

1、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瑞士苏黎世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与管理局共同开展的塔城片区滇金丝猴行为生态学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我局及时组建了专家组,应用其研究成果对塔城滇金丝猴种群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干预分群,为滇金丝猴种群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应用局生态研究所完成的《塔城滇金丝猴食物、食性研究》成果,对响古箐的滇金丝猴种群启动了人工辅助投食试验研究。使科研成果开始转化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针对八十年代末从保护区叶日片区溢出的一个滇金丝猴种

种子植物800多种。启动了集标本、数据、图片为一体的植物标本信息库,为实现植物标本数据化奠定了基础。

(三)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

该工程是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由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牵头,维西县政府、州旅游局、州旅游投资公司全面配合,以满足保护区野生动物得到有效救护的同时,将滇金丝猴展示给国民,让人们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滇金丝猴为目的的“一物多用”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在各方的配合下,仅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该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的编制及报批。项目于6月12日开工。尽管该工程存在涵盖学科多、技术要求高,工程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区电力供给不正常,驻地村民对工程认知程度低,工期紧、任务重等客观困难,但指挥部一班人及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克服了重重困难,放弃了节假日,日夜奋战。目前,工程主体已全面完成,按时按质按量兑现了与州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后续工程正在有序进行。整体工程已完成建设投资4000万元。该工程的建设,将使保护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对滇金丝猴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救护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将为滇金丝猴展示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宣传教育取得新的进展

(五)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1、在继续巩固和深化与中科院动物所、西南林学院、全国供销合作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又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北京动物园、国家林业局湿地和野生动物监测中心、中国山水、云南自然遗产和文化促进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达成了相应的合作意向,启动了部分合作项目。如在中国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全球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德钦甲卡、南仁、萨荣、叶日、通堆水、维西柯公等村共安装太阳能104户(套),在部分社区建立了活动中心和社区保护滚动基金,解决了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受益人数累计达7500人。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⑴年内有三人分别被派往美国、澳大利亚、越南三国,就国家公园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题进行了学习培训;安排1人到西南林学院接受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与西南林学院合作的社区共管、宣传教育能力提高为重点的为期两年的硕士学位的脱产学习。⑵以保护区项目、财务、旅游管理为重点,先后安排了12人(次)到北京、海南、成都、兰州、贵阳、神农架、西双版纳等地区进行了学习培训。⑶聘请社区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动物、植物等领域全国知名专家对区内职工开展了巡护

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规划院、中科院、林科院相关专家以及部分省厅业务领导参加的咨询会议,我区的《实施方案》成为全国51个示范单位中进行首批咨询的四个单位之一。

3、按照省林业厅的要求,全面完成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修改完善任务。

4、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的前期工作全面展开。该项目已被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列入议事日程,在省厅保护办的具体指导下,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该《方案》已由迪庆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省林业厅领导衔接和汇报,并已专题向国家林业局作了汇报。目前,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的报批已进入关键阶段。

5、认真编制了《滇金丝猴人工投食试验研究》、《德钦分局局址整体搬迁可性行研究报告》等15份项目课题报告,项目前期材料上报相关部门后大都有望得到落实。

6、在州法制办的指导下,再次修改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改后的《条例》突出了如何用好、用活、用足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的早日出台将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跨越发展发挥有力的法律保障。

(七)强化基础保障,夯实基础条件

1、以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为契机,千方百计争取上级的理

持用制度管人。不管是保密工作,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还是工青妇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未发生一起违法、违规的事件。

4、财务资金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重大项目的招投标主动请纪检、监察、审计提前介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受到了省林业厅的好评。

虽然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是新单位,但由于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所以,在2008被州委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区的发展管理和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1、保护区的财政供养原属省级编制、省级财政供养,2005年下划以后事业费、人员待遇有了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保护事业的发展管理。

2、由于下划,管理层级增多,对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十分不利。

3、保护区管理局无稳定的保护管理经费来源,给持续有效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保护区现有人员编制无法适应工作所需,人少事多,超负荷运转情况十分突出

现有的人员编制及机构的设臵仅能适应抢救性保护所需。自管理局建立以来,在省林业厅、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工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篇三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

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

(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

(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

(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

巡护中的技术性问题,综合分析巡护报告,编写每月的资源保护工作报告(月报)。

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的主体,是保护区巡护的具体工作者,是资源管护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巡护计划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内容认真做好巡护工作。

巡护员的职责包括:巡护、报告、林政执法、防火、观察、监测、保护设施的维护、社区共管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管理局在每春、秋两季,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别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护大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统计汇总后,作为对管理站自然资源巡护检查目标考核的依据。

管理站每月对本辖区自然资源的全面巡护检查不得少于1次,每次检查的结果作为管理站对所属管护人员实施考核的依据。

第六条:管理站所属管护点、管护责任区,要以月和季度为时段,在各时段结束后的5日内,将各自区域的巡护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向管理站提交本辖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报告。

各管理站以半年和全年为时段,在各时段结束后的7日内,将各自范围巡护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向管理局提交本辖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报告。

任区的巡护检查记录,并报所属负责人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管护人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地调查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并将处理结果依次向上一级管护组织报告,不得推逶拖延、隐瞒不报。

凡属重大事项,需要向上一级报告或请求协助的,应当及时汇报情况,并积极调查处理。当发生开垦、砍伐、盗猎、火灾等重特大事件时,由管理局协调组织人员进行抓捕、清理和扑救。

第十二条:管护人员要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巡护检查工作任务,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时,应上报所属负责人同意后顺延完成,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管护人员必须要按设定的线路进行巡护检查,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擅自变更巡护线路,在巡护检查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巡护中发现的情况,认真填写巡护检查记录。

第十四条:管护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各种记录数据,严禁弄虚作假,捏造数据记录;要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组织分配,不得脱岗串岗、擅离职守,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

第十五条:管理站要负责对所属管护人员各项巡护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开展管护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指导、检查管护点及管护责任区的工作。

凡管理局要求填报的林业行政案件、野生动物调查等报

第十九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目标考核的扣分项,按局、站大检查和职能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为依据。扣分标准见《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考评量化评估表》。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解释、修改完善。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

巡护的目的:一是制止非法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章得以有效实施;二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三是向人们展示保护区的存在,以及保护工作人员对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巡护的作用

巡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巡护,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非法活动,如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等,确保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完整性,制止群众违反保护区的规定;保证保护区的重要地带,如核心区不受人为干扰。巡护是一种间接的对群众进行“广而告之”宣传的形式,它使人们亲眼看到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积极维护保护区的完整性。此外,在巡护过程中,还可收集野生动物种群、生境、物候等方面的资料,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及物种的变化进行长期的监测,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巡护员的职责

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的主体,是自然保护区保

巡护线路的选设

1、固定巡护线路的选设:固定巡护线路就是在区内选择比较稳定的,具有代表性生态系统的,巡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巡护的路线。选设时不仅要保证巡护员巡护时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要贯穿辖区一定范围区域,达到巡护的目的。这种巡护路线没有上级的批准,一般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要按规定的时间去巡护。

2、机动巡护线路的选择:机动巡护线路就是除固定巡护线路以外的巡护路线。它是机动灵活的,可以根据辖区内的地形、资源、人为活动、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等情况来随机布设。在巡护时,只是体现局部地域自然资源消长、人为活动等情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野生动物活动繁衍时期、野生植物生长消亡时间及人为活动等情况,自行制定巡护时间和巡护次数。

3、监测样线的选设:监测样线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因科研调查的需要,在区内选设相对固定的线路。它是根据监测对象的情况,制定科学的、适时的巡护方案。这要根据不同年份,季节气候的变化,科学的制定巡护时间和次数。

巡护前的准备工作

1、巡护人员的分工:巡护时要求至少两人以上,其分

填写标签挂牌并放入标本盒保存。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就地请专家鉴别或把照片发布在网上,请有关专家来鉴定。

巡护总结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的自然资源动态,以巡护单位为基础,按月或季度定期作出阶段性书面总结报告。一是便于更好的总结经验,发现巡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促进巡护管理的发展。二是更好的为科研调查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便于上级领导的检查、指导工作。

日常巡护应该有计划地覆盖部分周边地区、所有进入保护区的道路、与村屯相接的林子、偷猎活动频繁的地带以及各种有代表性的生境。并综合考虑离管护站、管护点、驻地的距离,路线不宜太长,除特殊情况外,最好当天能够返回或到达中途哨卡。将较长的巡护路线分成若干段,有利于准确记录数据采集的地点。巡护路线的安排可考虑让两个巡护队能在某一地点汇合、交换情况,然后再返回驻地。

每一个保护区都应划分为几个巡护区,每个巡护区又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巡护片,应该将标准的巡护路线在地图上勾画出来,并标上编号。巡护员应定期沿这些巡护路线做日常的巡护。

此外,巡护员还要进行稽查巡护,这种巡护是不定期、不定线的,是根据获得的信息来安排的,因此,这种巡护的时间和路线不能被违反者所预测。

管护站的领导要负责为巡护员制定巡护计划,并亲自带领巡护员进行巡护。

3、巡护记录的设计

巡护记录应提供3个方面的信息:

——基本情况,如天气、河流的水位、火灾、水灾、旱灾造成的痕迹等;

——遇见野生动物的情况,如数量、痕迹、尸体、幼仔的数量与身体状况等;

够的时间在野外巡护。巡护员还应参与巡护计划的制定,发表建议。每一巡护小组必须有一名组长,每一巡护组至少要由两名巡护员组成,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执法程序的需要。出发前,应该给巡护员下达明确的书面任务,以便让他们清楚本次巡护是什么形式的巡护。

5、时间安排

巡护计划应明确规定日常巡护的时间次数。日常巡护的时间应是相对固定的,每条路线每周应进行一次巡护。稽查巡护的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在旅游旺季、生产季节、狩猎季节、防火季节应加大稽查巡护的力度。

6、工具用品的准备

巡护计划应列出巡护所需的物品,并安排人员和经费,购买欠缺的物品。在巡护任务较松的季节,安排人员,检查维护野外用具,以保证巡护时所有用具处在良好状态。

7、检查监督及奖惩办法

巡护计划必须规定检查监督和奖惩办法,以保证巡护计划的顺利实施。首先应相信巡护员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巡护任务,以奖为主,惩罚为辅。无论检查监督,还是奖励、惩罚,都是为了把巡护工作做好。检查监督的内容主要是:看巡护员填写的巡护记录是否正确完整,是否做了巡护笔记,是否按原计划到达了某个指定地点等。实际上,每天完成巡护后,将巡护员填写的巡护记录收回整理,即可完成检查监

7的。这些报告不仅是巡护员工作的证明,而且还可能为将来的某个法律程序提供证据,为未来保护计划和管理措施的制定,为管理效果的评价和趋势的监测提供所需的信息。这些报告提供的信息还可构成生物资源清查和监测的重要信息。

管护站的领导应好好保存巡护记录和其他信息,每月一次将这些信息报送管理局。使用这些笔记和信息本身就是对巡护员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将极大地提高他们收集信息的积极性。

将巡护员在巡护过程中填写的记录和笔记整理后,以统计图表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也会大大地提高巡护员收集信息的积极性。这些图表应反映出每一片区每年或每月人为非法活动的痕迹和频率、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和频率以及其他一些具生物学兴趣的现象如树木的开花与结果等。

为了将有关的信息很方便地提炼出来,应使用数据收集记录。巡护时,边观察,边填写。巡护记录中应记录各种非法活动的痕迹、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特殊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以及其他有特别兴趣的生物学现象等。巡护记录中的数据应能很容易地绘制成或月变化的直方图,并能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终形成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变化的直观图表。

管护站的领导应根据巡护员收集的信息,每隔一段时间向保护区领导提交一份较正式的报告,汇报他所负责地区的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篇四

罗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文件

罗山管理局2009年森林防火工作总结及

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在自治区防火办的正确

引导下、在管理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科室、各管理站的通力协助下,在气候异常干燥、全区森林火灾多发、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连续59年无一般森林火灾发生的成绩。现将上半年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防火值班工作,落实责任,坚持做好信息报送

工作。自年初以来,管理处防火办严格按照自治区防火办要求,精心安排了“春节”、“五一”“十一”期间的防火值班,认真执行防火戒严期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

值班制度。同时,要求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当日值班记录,防火办定期对值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按照上级指示,认真落实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实行值班情况日报制(森林防火戒严期内每天17时前通过森林防火网向自治区防火办报告当天值班情况)和火灾信息统计月报制。通过公安金盾网、自治区防火网等平台实现了防火信息准确、及时的接受与报送工作。

(二)积极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自治区林业局防火办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年初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协调各单位和部门,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制作宣传展版、发放宣传材料和宣传挂历防火虎“崴崴”、悬挂彩旗和横幅、设立防火警示牌、出动防火宣传车、播放森林火灾记录片、举办防火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到车站、学校、集市、保护区周边的乡村镇进行全方位的森林防火宣传。

(三)不断加强火源管理工作。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和提高综合防范控制能力。保护区对各管理站和护林点的人员及物资进行统一调度和周密部署,及时掌握全山防火形势。“清明”节期间采取站山头、把路口、盯坟头等超常规措施,在各重点路口和地段设置检查人员和看守人员,坚决杜绝外来火源入山,对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派人跟随监管,用gps对坟头进行定位记录,全面掌握保护区内的坟

墓数量及分布情况,与坟主和上坟人员签订责任书的同时做好坟墓的定位看守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烧纸并提倡植树献花等文明祭祀方式。积极主动的做好“云清寺”庙会的防火与宣传工作,根据地形因地制宜的开展防控工作,设立入山防火检查站,对入山上寺和旅游观光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森林资源.防火戒严期内,认真组织人员对保护区内存在隐患的部位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及时消除并及时报告,确保通信畅通,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森林防火防控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退耕还林(草)地的防火工作和草原防火工作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退耕林地已环绕到天然林区边缘地带,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火灾,极易烧入天然林区引发森林火灾。二是防扑火应急预案在实践的基础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受认识水平和现有条件的局限,火灾隐患还难以完全消除。三是由于多年来未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防火工作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和厌倦情绪。

三、2010年工作要点

一、认真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按照防火责任制的相关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火局面。

二、严格执行各项防火制度。执行带班值班、巡护了望、火源管理、隐患排查、扑火器械维修和专业扑火队管理等制度,用制度保障安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火宣传,突出宣传实效;戒严期内执行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加大巡护了望力度,消除盲区盲点;加强火源管理,重点监管痴呆傻人员,杜绝闲散人员入山,尤其对偷牧、偷猎人员要严肃处理,必要时移交当地公安机关;积极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创建平安沟、平安路、平安点、平安站;对扑火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补充,保证能用够用好用;加强专业扑火队伍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能力,努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三、完善扑火预案。学习借鉴区内外森林防火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保护区实际,修改完善防扑火预案,让预案更科学、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组织职工反复学习、讨论和熟悉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四、定期召开护林防火联防会议,有针对性地制定联防公约,进一步明确和规定各联防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全面构筑扎实的森林防火体系。

五、严格按照自治区防火办的考核标准开展工作,没有开展的工作要积极开展,已经开展的工作力求完善和创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题目篇五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

2020 年 11 月 16 日,局党委书记、局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一行来到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保护区能力建设做了调研,通过现场观看、基本情况汇报,座谈会形式进行研讨。

一、子午岭保护区基本情况

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山脉,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地貌,保护区内最高山峰兴隆关海拔 1687 米,最低海拔 1100米,地势西高东底。保护区辖区河水四季清澈见底,水量稳定水质优良,自古以来这条川的河流被称为“清水河。”区内有榆林水库一座,建于 1958 年,库容量180 万立方米。保护区成立于 2006 年 2 月 11 日,总面积 61 万亩。保护区是延安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陕西的“一叶肺”;主要保护对象是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目前记录的有 994 种。其中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紫斑牡丹、核桃楸(qiu)和刺五加 3 种;有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杜松、陕西鹅耳枥和文冠果3种;据统计保护区动物有18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华北豹、金雕 3 种;列入ⅱ级保护的有水獭、豺、鸳鸯、红腹锦鸡、长耳鸮 xiao),大鸨(bao)等 16 种。特别是经过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作,2018 年 6 月通过新华社媒体发布,保护区至少有 28 只野生华北豹种群,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华北豹种群,无论是数量、还是密度都是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监测又发现了华北豹幼崽种群,意味着野生华北豹在子午岭不断的繁衍和增长。

二、保护区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当前,保护区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局、站二级保护管理体系。局机关下设保护科、科研宣教科 2 个科室,基层设槐树庄、榆林、陈家河 3个保护站;设防火门、蒿地沟、午亭子、油坊台 4 个检查站;目前保护区职工编制 98 人,现有 70 人,包括新聘职工 17 人,新聘职工为保护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保护区重要性

(一)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属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辖区内植物物种丰富,被子植物 93 科 323 属 596 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紫斑牡丹、核桃楸、刺五加、杜松、陕西鹅耳枥、文冠果。优势树种为山杨、辽东栎、侧柏、油松等。

(二)涵养水源,保护区内年均降水量约 500~600mm,其地表枯枝落叶层厚大 30cm 以上,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调节气候、降水、减缓水土流水起决定性作用。

(三)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安市南部的富县境内,西靠子午岭主脊,北临毛乌素沙漠边缘,南界渭北大平原,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的腹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保护区茂密的森林植被阻挡了草原化的南侵,防止了北面沙尘入侵到渭北大平原,保护了渭北大平原的农业安全。

四、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完善。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代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自然管理局下设保护科和科研宣教科两个科室,下设三个基层保护站

(科级建制)。由于施行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形成对保护区管理不健全,资金不到位情况。

(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停留在修修补补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解决基础落后问题,目前保护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防火道路破损,无法正常通行,近几年局多次下发经费对保护区道路进行维修,但是每次由于经费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影响到保护区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办公住宿坏境无法满足现有人员工作生活。保护区地理位置偏远,距离最近的直罗镇 38 公里,保护区职工大多职工家都在富县县城。因此,职工每年将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保护区度过。但,保护区住房年久失修,大多出现地基下沉、室内装修破损现象,严重影响到职工安全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办公设备不足,由于受经费制约,目前保护区办公设备急剧短缺,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无法满足现有工作任务。四是卫生条件不达标,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离开旱厕所,建设文明城镇、乡村。但是,保护区目前全部使用的是旱厕所,夏秋季节粪便在高温下发酵,产生臭气,为蚊蝇滋生提供了生存环境,蚊蝇携带细菌病毒,容易导致菌痢、甲型肝炎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流行,威胁职工的生命健康。五是取暖设施落后,冬季夜间取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保护区宣传力度不足。子午岭保护区“华北豹”是延安环境保护的一张名片。虽然,中省市官方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但是,在社会上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知名度不高。究其原因是保护区对外宣处不足,局限于常规宣传、间断性宣传。

(四)保护区利益冲突严重。保护区内原有是槐树庄林场、监狱局等单位,自撤场设区和监狱局迁离后,原有监狱局土地一直对外出租从事农业生产,对保护

区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春种秋收时间,农业大型机械、运输车辆通行对防火道路破坏,农耕人员流动性大,管理约束存在一定困难,森林资源保护与群众的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五)保护区开展保护区考察与科研工作不足。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少,经费短缺,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

(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保护区目前人员中 80%属于林业招工,文化水平大多处于初高中间段,不能胜任保护区科研工作开展。2019 年新招 17 名职工,所学专业与保护区职能不匹配。并且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干部职工长期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培训,自然保护专业技能低,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七)保护区缺少全面性、系统性规划,未形成整套前景规划。

五、保护区提升建议

(一)社会能力建设。

1、依托保护区优势资源,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一是打好“华北豹”最大种群名片,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建立华北豹研究中心;二是加强保护区水文水质气象监测,为延安地区水文水质气象研究监测提供准确数据,建立专业化、标准化水文水质气象监测中心;三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加大对保护区动物保护力度,申请建立野生动物疫情、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四是利用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清新、森林资源丰富优势建立康养中心和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依托这些项目开展解决保护区基础建设落后问题。

2、积极寻求与大学院校、研究所开展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保护区工作开展助力。

3、加大保护区宣传力度。一是利用互联网、电视、网络平台(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积极向社会进行宣传保护区环境、法律法规、野生动植物等。提高

保护区知名度和重要性,争取得到企业、社会团体公益基金赞助和项目援助,为保护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提供经费支持。二是建立集教学、参观光电数字化展馆,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标本、模型、图片和录相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知识。

4、协调解决土地权属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保护区遗留下的监狱局土地权属。

(二)加快机构能力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管理体制。

1、保护区机构管理应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结合的管理体制。

2、组成机构构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财务科、规划项目科、检查站、派出所。

(三)人员能力建设。

1、加强人员管理。核定保护区人员数量,积极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建议相关部门为保护区招聘符合保护区职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管理和业务工作水平。实行定岗定责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大力推行考评制度。从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政策法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以此提高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独立性、热枕性。

3、多方面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对保护区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待遇、评先进、物质奖励、外出学习、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优先奖励。例如:记录发现省级重点保护物种10元/次种、国家二级20元/次种、国家一级50元/次种、新物种 100 元/次种、新物种填补国家空白 200 元/次种。

4、组织定期培训。为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绩效、更新知识、技能、工作方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一般采取课堂教学法、录像资料教学、座谈会

交流、案例分析会、现场操作、传帮带、网络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主要培训内容为:体能素质、野生动植物识别、保护区法律法规、植物标本采集、动物标本制作、水文水质气象监测、各类仪器操作、扑火扑救知识实战演练、办公室业务知识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754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