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1:41:23
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4篇)
时间:2023-01-10 21:41:23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篇一

“屡乱屡治”的中国信托业,面临的最大敌人究竟是谁?

相较其他金融部门而言,中国的信托业无疑是一个“坏孩子”。它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麻烦,引发一次次金融动荡。虽然仅仅诞生了三十多年,却已经历了六次清理整顿。

但信托业依旧顽强成长,其资产管理规模至今已逾11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保险、证券和基金,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中国第二大金融部门。

然而,随着今年以来经济下行趋势已成定局,若干问题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再次浮上水面,信托业内更是大事频发。

随着《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及《关于对99号文相关事项的说明》两大重磅檄文的下发,针对信托业的第七次清理整顿山雨欲来,“屡乱屡治”的信托业,面临的敌人们究竟是谁?

大敌之一:影子银行监管收紧重击通道业务

按照《信托法》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但吊诡的是,在2001年之前,中国信托业竟在无法可依的状况下“野蛮生长”了二十余年。

另一方面,从诞生之日起,中国信托业就面临着一个从混沌中裂变重生的市场经济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一直在“摸石头”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这使得信托业从一开始就“不务正业”:既涉及银行存贷业务,又从事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史无前例的大幅度货币扩张中,“什么都能做”的信托业又成为了资金借道的首选通路。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一季度末,作为各类金融机构间互相打通业务的“通道类”单一信托产品,占全部信托产品总额的比例已达到近75%。为此,舆论界一直存在声音,质疑中国信托业已沦为影子银行业务的最主要途径。

中国影子银行体量究竟有多大?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透露:影子银行已超过gdp规模的40%。截至去年末,仅“体系内影子银行”规模就达5.16万亿元。许多信托产品形式、名义上是非贷款理财产品,实为替不符合放贷条件的行业、企业策划“变相贷款”。月16 日下午,一行三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 号文),其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开展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外,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用益信托首席研究员李?d也对外表示,“127号文”将大幅影响通道类业务,银信合作2万亿元左右的资产规模将大幅缩减。

有信托公司研究员表示,“过去,由于银行有大量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的需求,同业业务也不规范,使得大量信贷资产通过银信合作这样的通道类业务转出,减少计提资本,也使得表外资产爆炸式增长。127号文 将导致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类似业务无法在同业项下续做,只能到期结清或转入投资项下。银行表外业务也将面临极大收缩压力”。

2013年信托公司年报显示,单一资金信托占总信托资产的比例中,三家“银行系”信托均非常靠前,交银国信高达94.09%,兴业信托高达92.46%,建信信托78.02%。

此外,信托公司投向金融机构领域的信托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银行理财产品对接,投资于信贷资产、银行票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回报稳健的资产。其中,建信信托、华宝信托远高于其它信托公司,占比分别为37.22%、32.74%。

“99号文”及其执行细则,明确要求第三方理财机构不得代销信托产品,也禁止信托公司采用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形式设计产品,对已开展的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要查明情况并形成整改方案,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送监管机构。不仅如此,“99号文”还明确了目前主流通道和信贷两类业务的监管方向,通道业务今后必须在合同上明确风险承担主体和通道功能主体,而信贷类业务要加强风险资本的约束。

大敌之二:实体经济下行引发兑付危机

下半年,信托违约事件可能将不断发生。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将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共计达9071亿元;考虑到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今年仅集合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就将近1万亿元。

截止到2014年3月底,由建行山西分行代销和资金托管的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以下简称“松花江77号”)6期信托产品,总计9.727亿元已全部违约。根据吉林信托此前发布的公告,主要原因为融资方联盛集团无法按期偿款。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称,除了吉林信托深陷联盛能源之外,北京信托、山西信托、中投信托、华融国际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曾为联盛集团或其关联公司发行过信托计划。其中北京信托在2010年9月成立的“联盛能源产业投资集合信托计划”总规模更是高达48.72亿元(包含劣后部分)。自从联盛能源提出重组,购买信托的投资者便陷入了焦虑中,可是如今重组已经超过4个月,尚无最终解决方案。

同样面临兑付问题的还有中诚信托。虽然经过多轮协调,中诚信托30亿元“诚至金开1号”最终以第三方接盘形式完成本金兑付,收益却低于预期告终。但近期,13亿元的“诚至金开2号”信托计划也被指面临兑付危机。

去年以来,煤炭等矿产类、资源类行业持续低迷,跌入周期性谷底,很多信托产品的借债企业出了问题,以其为投资标的信托产品自然受到牵连。前述出现兑付危机的产品,其融资方均为煤炭企业。

然而,更大的隐忧来自房地产行业。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拐点显现,行业资金风险暴露的越来越充分。

5月中,“中国百强房企”光耀地产深陷资金链困局中不能自拔的消息成为财经热点,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达3年的15亿元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如今,光耀已回天乏力,愿意接受一切企业的收购。“只要3亿至5亿元,光耀就能缓过来。”郭耀名表示光耀地产这几年的盲目扩张,通过收购新都酒店和染指矿业试图借壳上市,两次重组告败及高息民间借贷是光耀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5月15日,st新都(sz000033)一纸公告进一步揭开大股东光耀资金链问题。公告显示,公司至少为光耀4笔借款提供违规担保,借款本金总额约2.35亿元。公司解释称,上述借款担保均未经公司决策程序,事后均未披露。这四笔借款均已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已冻结st新都相关款项,查封了公司旗下资产新都酒店大楼。

公开资料显示,光耀地产与中诚、中融、新华、华澳等信托公司均有合作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媒体称,以光耀资产为标的、目前仍处于存续期的金融理财产品至少有三个,分别为新华信托-惠州候鸟酒店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信托?新都酒店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财通资产-光耀扬州?全天候鸟度假地特定多个客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涉及总金额约为5.5亿元。

而5月27日更是有消息传出,华澳信托已在上海将深圳光耀地产公司的一干企业悉数告上法庭,原因是双方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此外,也有外界报道指称中融信托与时代地产的合作项目面临兑付问题。

过去五年间,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地产行业几乎无法通过银行融资,其资金来源大量依靠信托渠道,如果地产市场进一步下行,相关产业链的资金情况均会告急,这将给信托业带来空前挑战。

大敌之三:利率市场化带来回报预期改变

2013年,“钱荒”频现。银行间市场短期流动性频频告急,而央行在公开市场依然保持收紧流动性态势不变。受此影响,资金价格年内出现大幅上行,以银行协议存款为主要投向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抬升。

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开始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大举抢占信托业的传统市场。大量新型融资手段开始出现,如以“金银猫”为代表的互联网短期小额票据抵押融资贷款业务等等。

除此之外,证监会的监管创新使得基金子公司、券商资产管理,甚至保险资产管理均开始涉足“大资管”,特别是通道业务这一信托业的传统业务领域,让信托业更感敌影重重。

“宝宝”们一度高达7%的年化收益率,和近乎零门槛、随时变现的高流动性,使得兑付风险“压力山大”、期限动辄为24个月,年化收益率不过10%左右的传统信托产品面临巨大冲击。

在此背景下,2013年信托产品高收益优势有所减弱。根据用益信托网的数据,1~12月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平均发行规模虽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从5月起平均成立规模便开始逐渐走低,成立发行比明确步入下降通道,显示信托公司资金募集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信托业界实际早有思考,也正在谋划转型。

中融信托发布的研究报告就认为,信托业自身谋求转型的努力大致可分为两大方向,即私募投行和财富管理。部分信托公司年内着手搭建各类资源平台,以吸附众多投资客户及产业方,进而获得投融资、事务管理等诸多业务机会,同时积极深入产业运营,以控制产品和服务质量;部分信托公司则向着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方向转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组合和资产配置方案。信托公司经营方向将出现分化,业务重心将向专业财富管理、专业投资银行等不同领域倾斜,而部分股东背景雄厚、资本实力较强的信托公司将继续推进全能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目标。

除了自建渠道之外,信托公司也开始谋求将资产流动性进一步提高。近日有消息称,北京信托、中诚信托、杭州工业信托、长安信托等公司纷纷在官网上增设产品转让一栏,长安信托、杭州工业信托等还增加了产品受让信息。某信托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主要是为了方便一些客户的转让需求。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类平台难以发挥大作用破解行业问题,建立信托产品登记平台才是重点

也有人表示乐观。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就认为,信托作为一项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资产配置多样性、灵活性。凭借信托特有的优势,信托公司可以不断创新信托业务,拓展信托在企业资产证券化、并购投融资、家族信托、信托私募企业债、土地流转信托、消费信托、养老信托等领域找到广阔的拓展空间,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而这些优势显然是其他金融机构目前所不具有的。

周小明更指出,只有全面提升信托公司净值管理能力,完成由融资向投资的转型,也就是由非标固定收益产品,向基金化浮动收益产品去过渡发展,信托业才能应对新环境下的种种挑战。

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篇二

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解读

——读书笔记

所谓“看不见”,想看见而未能看见的缘故,所以有此说。说起来城市最有利于“看见”,明亮的灯光使城市即使在夜晚也如同白昼,天空也被照亮了,明亮的夜空令鸟儿迷路、群星隐没。为了看见,城市里的人们想出了各种手段,结果人们看见了很多景象,却不能真正地看见城市。城市像个神秘的庞然人物,人们生活在其中,她的真相却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在强烈的灯光和各类光学镜头之下,城市的街头巷尾一览无余,那又为何看不见呢?卡尔维诺想看见的是什么?人类存在的确立离不开对外界的观察,世界是随着人类的视线一起醒来的。当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城市的时候,他会感到不安。要解除这种焦虑,光靠肉眼的视力还不够,人们必须看到事物安住于自身之中,看清风中抖动的小草,惊讶于一朵花的开放,看到城市如同设计精良的机器和谐地运转,这时,人才能安心,他从这些和谐的事物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但城市从来就不是在从容与和平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这个在滚动碰撞中成长起来的庞然大物在人们意料之外,成为一个巨大的迷宫。人们要想在喧嚣的城市中看清城市,获得存在,谈何容易?卡尔维诺清晰地看到了城市的虚幻性,但他对叙述的作用充满信心。

为了说明现代城市的虚幻与希望,卡尔维诺从各个侧面反映现代城市的特点,将对现代城市的持续观察用马可波罗的讲述串联起来,在故事中让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自己游历世界时的沿途所见。在叙述者和倾听者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山作者对于叙述所寄予的希望。在讲述中拥有帝国———马可波罗的故事

在拥有帝国之后忽必烈陷入了对帝国的遗忘和迷失,帝国变成了“无止境又无形象的废墟”,他现在想做的并不是占有她,他已经厌倦了战争,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听马可波罗的讲述,以便能看清他的帝国。忽必烈有一个企图:通过叙述重新获得帝国。因此,他请马可波罗讲述他走过的城市。这么一来,他发现,要拥有一座城市是多么困难:没有一座城市是真正存在的,人们生活在其中,却无法拥有真实的存在。其实就连看清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千变万化的城市令人难以看清真相,记忆和遗忘互相混杂,人们看到的不过是城市的影子。现代生活已使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迷宫,这个巨大的迷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迷失于其中而又难以自觉。

怎样才能从中走出,获得真正的存在?卡尔维诺发现了叙述的功能:通过马可波罗的叙述,可汗的记忆恢复,帝国的版图重新建立起来,记忆的建立在叙述中完成。(其实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叙述是他终生的使命,他通过写作完成对现实的把握,这比物质性的把握更加真实。)

眼见的实物并非存在,人们的叙述可以接近真实。对现代作家来说,叙述是确立存在的支点,惟有貌似虚幻的叙述才能对抗虚幻的世界。在这部依靠灵感断续写成的作品中卡尔维诺采用不同的主题来反映现代城市。语言的蛛网色彩斑斓,卡尔维诺就是那个神异的织工,读者且不可被美丽的色彩迷了眼睛。

城市与天空

天空向我们昭示着更大的存在。世界的秩序都要由他决定。各种宗教都把最美好的意义赋予天空。仰望天空以察天象的习惯自古就有。人们习惯于通过天象来决定世间的秩序和生

活,并用天象来解释个人的命运。人们用大堂盛放高尚的美德与情感,用地狱放置卑劣丑恶的事物;按照星星给予的启示设计蓝图建造城市,让城市布满脚手架。天空的明亮和确定却常遭到世间生活现实的质疑:卡尔维诺经常在低头的时候发现现实生活的一再发展遮蔽了天空,世界的混乱由此开始。

城市与眼睛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殊不知眼睛在大多数时间只能看到表象。对于同一座城市,每个人所看的都不同,那么人们如何接近城市的真相? 随着观察者的观察角度和时间的变化,人们所看到的东西也会不同。初入城市的人因为陌生感会发现城市的许多惊人之处,时间久了却只能注意到脚下的道路。久视若盲,熟视无睹,琐碎的城市生活粉碎了人们的整体美感。(城市与眼睛之四)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也是毫无希望的,眼睛用看见遮挡了存在。

城市与名字

在接触到实质之前,我们首先遇到名字。名字是对事物轻柔而又深情地呼唤,名字改变了事物此生的命运,事物聚拢在名字之下,向心生长,或者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远离。多少事物在名字之下运行!“传说中的城市很大部分是其实际存在需要的,而实际存在的城市却比传说的实际要少。”(城市与名字一)。传说反映了人们的理想,而现实总是跟理想有着不小的距离。“当地居民始终相信他们居住的是一座建立在自己名字之上的阿格劳拉城,而不能发现那座生长在自己土地上的阿格劳拉城”。名字在现实世界中为自己安排了命运,自此之后事物便在名字决定的命运与实际的存在之间摇摆。“生长在自己土地之上的阿格劳拉城” 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她并没有向当地居民显露自己的身影,当他们具备内在视力的时候,他们便能发现那座实际存在的城市。“我”发现那座实存之城无法用语言表述,那是因为现在的人已经失去了观察的能力,在表述方面更是显得无能为力,尽管语言在不可阻挡地发展,物质的波涛滚滚,人们应接不暇,他们还有精神上的视力吗?作者发现城市正在远离名字,在变化中猛烈撞击着自己的身体。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在破坏中获得新生,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是常给篡位者而不是创造者的感觉。从实质来上说,建设者就是篡位者。尽管很多人参与了严密的筹划,他们并不能控制城市的发展,城市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所有那些被大张旗鼓宣传的文化传统都在远离或歪曲着这座城市,良好的意愿最终成了阴谋,引起的是宣传者都不能控制的后果。城市自身的发展类似肉身的成长与衰败的过程,五蕴炽盛,不可阻挡,新生在毁灭中完成。名字就像一个敏感脆弱的容器,摇摇晃晃,容纳着那些粗糙坚硬变动不居的实体。它用心良苦却枉受其名。

城市与标志

在远古时代人们依赖自然而生存,或是住在树上或是住在洞中,树木的枝杈能否支撑人的身体,形状是否适宜做巢,洞穴在冬天是否温暖,能否抵挡野兽的侵袭,这些都要看具体的情况。更不要说天气对人的影响,一场大雨会使人躲进洞穴,而狂风会让人们紧紧抓住树枝。后来人们建房而居,房屋依据自然的地形建造。在山区依山势而建,近江河则临水而居,此时的建筑与大地相通,人生活在大地之间,为大地之子,人们对居住区域的辨认依自然标志进行。在人类的力量还没有掩盖自然的力量之前,空间的感觉多半跟自然地貌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传统的地名得到验证,现代的地名则多是人为的想象了。)。后来人类依靠自身力量营造小世界,人工的建造超过了自然的影响,人与天地相隔,与自然分离,人就渐渐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之中。现代城市的复杂性使它不得不采用各种标志来标注街 道与房屋,以便使人们不在其中迷路。每一幢建筑也在密布的招牌中努力显示出自我来。这正是标志的城市。城市非自然的特点使她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各种标志来建构自己的庞大体

系,供人们在其中劳作生活。但这种标志仅示区别,并不反映事物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强调功能的特点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自然的关注,忽略了跟天地之间的关系,迷失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卡尔维诺意识到迷失的危险性,因此他对此进行了反省:

一、城市通过重复夸张标志来确立自己的形象,肯定城市确实存在。

二、标志形成了一种语言,“但并不是你们自以为了解的语言,但没有一种语言是绝对不骗人的,”(城市与标志之四)因此,必须“从引导人追寻事物直至此地的形象中解脱出来”,由形得实;对标志保持一种警醒,在形象之上读出秘密,由此真正理解事物存在的秘密。在最后一节,卡尔维诺提出了富有革命意义的见解,他 看到了事物在其形象上的多面性,事物是立体的多维的,世界的荣衰系于一点,现实中的形像只是事物的关系和命运,而不代表他的真实。事物自身在其形象之外或在其形象之内,而不在于形象本身。卡尔维诺的叙述闪烁着辨证的光芒:人们按照自己意愿建立的城市,并不代表城市自身的发展方向,繁荣并不是城市自身的理想,代谢的废物和垃圾却是城市最朴素可亲的一面。人们只有看到了城市的全部面貌,愉快地接受它们,对于城市的认识才 会是客观的。

城市与记忆

对于急剧变化的城市,记忆是把握它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卡尔维诺看来,记忆对于城市也是无力的。一方面,城市的过去在各处留下印记需要解读,(城市与记忆之四)另一方面,所有关于城市过去的记录记住的是一座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旧城,正像名字与实际存在的城市之间的分离,记忆与现在的城市无关。(城市与记忆之五)“一切记忆都是遗忘"。(耿 占春《观察者的幻想》)。

连绵的城市

在《连绵的城市》中作者写出了现代城市连续不断、无限扩张的特点,城市规模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之外,不要说来自外乡的人,就是那些生活在本地的居民也难以说清这座城市的边界,他们只能说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城市空间大得似乎成了虚空本身。这种人为的巨大迷宫甚至骗过了羊群,如果不是长在空地的草提醒了它们,羊群也会迷失方向(连绵的城市之四)。羊群的出现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提醒,离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连羊也会迷失方向,恢复自知的方法就是回到自然的生活方式之中。

城市与死者

角色在变化,命运在重复,剧情却没有变化,这就是人类的生活情景。人类的关系就像命中注定的因缘,即使生命结束了,这些因缘留下的影响还在。在生者身上人们看到了死者的影子。这表明世上的人像戏中的角色是可以分类的,至于这些角色让人伤心,那纯粹是因为剧情的动人,与具体的演员无关。为了安心地死去,人们希望在死后能实现生前的愿望。为了让每个人安然地死去,建立一个合理的死后的世界是非常可取的。现实生活折射着死者的愿望,而未来之城表明了人们的理想。

隐蔽的城市

在迷宫般的城市中隐藏着一座城市,对于不幸的城市来说,她是快乐之城;对于不公正的城市来说,她是公正之城。她隐藏在城市的缝隙中,她就在你的下一个步子里,“要到达她不能太当回事,要在不经意中完成:„只要人仅仅为快乐而做什么事情,而他的快乐能够变成他人的快乐。‟”在这瞬息万变的城市里,因为城市扩张而消失的动物们也隐藏在地下,随时准备复苏。卡尔维诺对城市充满希望,相信迷宫之城依然可以被突破,人们可以冲出

重围,获得幸福和希望。但是这一切要在不经意中完成。马可波罗告诉可汗从一些奇妙的入口和瞬间可以抵达乐土。卡尔维诺确信乐土的存在,抵达乐土的道路却要每个人来找寻,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现实使人们辗转于永无止境的生活中,我们生活在黑暗沉重的地狱而不是天堂。地狱是我们一起集结形成的。卡尔维诺提出了两种避免痛苦的法子,“第一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很容易。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习辨别他们,使他们继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前一种是沉沦和迷失,在物质的狂欢中一再下沉;后者要保持警醒学会捕捉机会。

事物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为此人们必须抛弃对于有形之物的执着而不被物质的尘埃淹没,对事物警醒即不沉迷于事物之中,不被自己的欲望遮盖,也不被符号的尘土遮蔽。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符号与手艺始终是他的支点,他以此建立起跟世界的平衡关系。所谓乐土,并非远离尘世的净土,乃是人对于存在的把握,人跟世界建立起和谐关系,清晰地听到世界的声音,看见世界的景象,将自己自由地表达。忽必烈对于叙述的期待表明了卡尔维诺的艺术追求,在创作上,他对叙述形式寄予了期望,也获得了成功。

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篇三

《看不见的敌人——病毒的故事》——读书笔记

病毒被认为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存在人类的周围。现代微生物学给病毒定义为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其具有形体微小,只含有一种核酸dna/rna,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病毒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以下几种最为典型:

疯牛病:起源于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海拔1000-2000米的高地上的弗雷的土著部落。其部落的风俗使得土著人患上了这种“怪病”。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泽茨怀疑该病毒性脑炎,并最终确认为是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当局向巴布亚新几内亚管理当局发布禁令,强行终止了弗雷族人的吃人习惯,也使库鲁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最终被根绝。后来被发现的库鲁病的致病因子朊病毒与日后波及欧洲的疯牛病的“元凶”如出一辙。1985年,英国发现了这种病症。

登革热: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和亚洲战场上,日本人与盟军拼命厮杀的同时,发现自己士兵会因感染上一种莫名其妙的以发热头痛为主的症状的疾病而死去,美国兵也未能幸免。双方战斗人员发病率逐步上升,减员严重,为赢得胜利,双方从国内调兵,支援太平洋战场。在另一个无硝烟的战场上,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当局组织了各自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对这种发热病进行研究,最后确认为爆发了登革热。1903年由格诺翰姆首次证实其传播源为蚊子。

hiv病毒:现代免疫学理论认为,一旦人体的免疫机能受到严重损害,人不但会因此失去对病毒和细菌的防御能力,而且那些本来并不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在人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人发病。美国医学专家由此推测,那些死于不明原因的ks和pcp的人,一定是有什么东西破坏了病人的免疫系统,致使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而这种缺陷是发生在以往身体健壮的青年身上,说明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后天造成的。1982年9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将此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hiv。艾滋病患者随着免疫力的降低,会频繁的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程度也会变得更严重,最终导致死亡。虽然现今技术已经了解了hiv病毒的作用机理,但尚未有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案,让患有hiv患者康复。

还有很多种病毒也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如天花病毒,sars病毒等。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越来越了解病毒,并且对病毒的防治已经初有成效。

疫苗是防治病毒的最有效的武器,而最早发现并研究的就是近代免疫之父巴斯德,成年的巴斯德通过实验发明了加热密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即巴斯德灭菌法,现在广泛应用于牛奶的灭菌处理上。1881年,他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实验,通过此实验找到了炭疽杆菌的疫苗。1888年,专门研究狂犬病的研究所建成,巴斯德任所长,在2003年4月初,就是这个研究所,最先确定sars病原为一种冠状病毒。由此可见巴斯德的贡献是多么的大。

现代由于技术的发展,疫苗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类可以用疫苗来防治病毒的感染,大大降低了病毒的发病率。就看近几年的流感,虽然经过几次变异,最终作用人的身上,但很快就有了预防流感的疫苗出现,这也为人类挽回了一场浩劫。

通过本书,人类无法灭绝病毒,而且也不可能灭绝,只能与其共存。只要有病毒的存在,人类就只能去研究它,并最终得到预防及治疗。我们应该相信,科技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病魔的。

看不见的手读书笔记篇四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

■在孔子的哲学里,他好像会把善的定义放在美之上。而在老子的哲学里,有一种很精彩的论辩,认为如果天下的人都在谈善,那个善就危险,可能会变成一个外在的形式,所以“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如果都知道那个美是美,全在模仿那个美的时候,可能就不是美,而是丑了。我对老子这样的诠释其实很感兴趣,因此我也在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敢去谈善?因为如果积极地谈善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这个善会相对地彰显出不善?那如果当我们不断地谈善而彰显出不善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宁可不去谈善,也要把善当成一个不容易看见、一直默默在做的行为,而不只是一个挂在口头上的东西?

■有时候我觉得,我要跟这些年轻的生命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世俗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人与人之间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语说: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们在追求知识、追求学问,越来越变成一个大人,可是必须要不断回到儿童的原点,才能够保有赤子之心。

■谈到像阮籍这样的善与不善的问题,因为要对抗一个时代巨大的伪善的力量,阮籍甚至要用吐血数升这种方法,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方

法,也不敢鼓励。可是我完全懂阮籍为什么这么悲壮。因为社会里的伪善让他觉得难过和心痛,对母亲的孝怎么会形式化到这种程度?甚至花钱去找别人来替你哭。这个时候他觉得文化其实堕落了,堕落到一种不自觉的伪善,所以才要用生命里最本质的行为去对抗。■魏晋时代的这些人物,只是提醒我们,从青少年时代一个单纯的生命成长为大人,我们跟世俗妥协了多少。我常常问自己妥协了多少?我觉得世俗希望你那样做,那就做给他们看吧。可是每一次做的时候,其实都放弃了人性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因为它在磨损,会变成表演,也会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认为只要有形式就好,真正本质的东西好像反而不重要了。

■虽然魏晋三百多年,被认为是最混乱、战争最多、人民最苦的时代,可是这个时代也是 出各种生命可能,展现孤独感下生活的虚无和自我追求时代,我想这些也许能帮助大家重新回忆起自己生命中很可贵的——无论是恋爱,还是曾经有过“忘路之远近”的经验。

■陶渊明提出了一个超越理性和逻辑的对生命的领悟,他认为生命的道理是需要领悟的。在魏晋的时候又很多清谈,经常辩论生命的意义,可是这些人可能还不如一个在路边采菊花的人更懂得生命的道理。因为后者是行为的实践,而不是思想的讨论,就好像我们在大学里学到一大堆理论,可是在生活中却可能是最不懂生命的人。行为和思想可能是两回事。有的时候你看到一个老农夫,跟他泡杯茶,聊聊天,其实不见得需要我们美学上的大道理去教他,他本来就很懂生活。所以我想陶渊明在这里回到了一个朴素的境界,他把所有的知识回归到了生命的智慧中。

■今天我们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手上掌握了很多的资讯,我们打开电视可以看到上百个电视台,我们透过网络看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可我常常跟朋友说,其实资讯怎么加不等于知识,因为知识

包含了一个你对某件事情的理解和判断。资讯则相反,有的时候它太多,反而使你无从判断,所以资讯并不等于知识。但是知识怎么加也不见得等于智慧。我们今天看到陶渊明用了一个字叫“忘”,它是说怎么样把知识和理论忘掉以后如何去做人。我们一直在把知识当成一个堆积的东西,可能最后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生活了,其实生活才是本体。

■杨贵妃的个性一定跟天真有关。李隆基会发动政变,在政治上搞到这个样子,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绝对有权谋。可是这一类人常常会输给纯真光明、心地里没有任何复杂东西的人。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需要一种纾解,这种纾解在文学里是不危险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讲,我们有一个每天要很努力起来上班的自我,我们也有一个想要怠惰的自我,二者在平衡。其实两个“自我”都有,才是平衡的,才是健康的,如果一个“自我”没有了,大概最后就会崩溃了。

■生命的个体自由,其实在儒家文化里是很少被讨论的。儒家文化永远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探讨的都是生命对别人如何才有价值;但是如果这些人都不存在,自己的生命价值到底意义何在,你会有一点茫然。这是西方哲学提到的生命本体论,如何让生命自在,如何可以自己为自己存在。

■人生有一部分东西不是知道,而是相信。在跟最亲近的人肉体告别的时候,你会相信还能再见。我觉得那种相信让你觉得很好,也让你觉得生命并没有这么惨痛。就是一些东西结束了,不见了,而且你相信某些东西还会再传延。至少一千两百年来这样的句子,让部分人相信,而这种相信也让很多现世中比较沉重或者沉痛的东西变得温暖。

■这就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一直说“诗比历史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历史只是求真,可诗会求美。如果人们在任何一个社会,只是一味追求真实现象,其实会很难过,因为社会有丑恶的东西,有让人觉得人性很卑微的东西。可是诗人的责任在于能够把这样的人性提升,所以他留下来的诗句会不一样。

■我们的社会如果有一天成熟了,大概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生命美出现。我到巴黎读书以后认识了clochard,才修正了对乞丐和叫花子的看法。以前在儒家社会里,我大概很难认可这样一种生命形态,会觉得他为什么不去工作,为什么不去好好地打拼?可是我的确觉得那是成熟的社会,会尊重最少的少数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选择。

■所有的生命存活下来,最应该感谢的一个感觉是痛觉。我开始不太懂,为什么?我怕打针、怕痛。书上说有一种生命是无痛症,活不长久,因为刀割到、火烧到都没有感觉,我才知道其实最可怕的是没有感觉,对周遭一切都没有感觉。所以我想痛没有那么可怕,痛有时候是一种警醒。

■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这样一个异化的社会继续走下去,人该何去何从?他真的要往哪里去?这样叫文明吗?叫繁华吗?叫富有吗?我想一连串的问号,让我们在这个善意日自己问自己?

2011年11月9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758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