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的论文(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33:21
手机媒体的论文(专业19篇)
时间:2023-11-13 09:33:21     小编:GZ才子

良好的总结可以使事半功倍,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工作与学习。总结要时限明确,准确地界定总结范围,不必罗列所有细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一

若要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促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要我学”及时变化为“我要学”,将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创设相应的社会情境、自然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探究,进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逐渐获取相关的英语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atthezoo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材中简单介绍了eagle、koala等国外常见的动物,许多小学生并不熟悉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索有关这些动物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展示,小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掌握相关的英语单词和语句,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再如,在学习theweather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制定周末旅游计划”,自主决定去哪些地方旅游,当地的天气如何,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应当准备什么物品,有哪些景点适合在这样的天气游玩。并自由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旅行社”,并派小组代表以演讲形式推荐自己的旅行社,尽量吸收更多的成员,对吸收成员较多的小组要给予适当奖励。这种问题情境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2)拓展课堂容量。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通常需要大量板书,在黑板上书写短语、单词等,这无疑较为耗时。而合理采用新媒体技术则能够节约书写时间、进而拓展课堂容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ppt,并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这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课堂书写时间,扩充课堂的知识容量。比如,在学习publicsigns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公共标志图片,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展示,小学生在观看这些标志图片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种疑问“这些标志的英文名称是什么”“这些标志有什么用处”然后带着问题自觉研读课文。此外,在讲解英语课文时,教师也可以合理运用课文录音或flash动画,将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动态学习元素,以生动的形式展现课文情境。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进而拓展课堂容量。

3)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并搭配录音,增强小学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ouranimalfriend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学习的平台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与形象,并通过大屏幕加以展示,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此外,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看图猜单词”的游戏,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小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积极猜测,并运用课文中的固定句型“i/we/you/theyhave....he/she/ithas...”来描述这些小动物,进而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对话水平。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因此,有时无法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动画、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加强口语练习。

口语练习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小学生受母语发音影响,在语调、语音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这无疑对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极为不利。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听录音、反复模仿实践,进而纠正错误发音,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运用课前的五分钟时间,播放简单的原版英文歌曲、视频和动画,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和动画欣赏中,将主动模仿和练习,进而形成自然规范的英语发音。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二

假新闻自新闻产生以来就存在,历来对假新闻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的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新闻的生产、传播和受众的接收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从拉斯韦尔的5w视角对假新闻在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假新闻进行规避。

1.传播者转变,媒介素养不。

2.内容贴*生活,直击受众心理痛点。

3.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把关能力降低。

4.春节期间,信息受众群体庞大。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三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手机媒体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尤其是视频业务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收视习惯。本文结合手机媒体和手机视频的传播特点,详细分析了手机视频业务对受众收视习惯的影响,从而为现实的各种视频创作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手机视频;受众;收视习惯;影响研究。

众所周知,手机视频主要是基于gprs、edge、3g、wifi等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媒体终端,提供影视、音乐、娱乐、体育、原创等各类音视频内容供用户点播、直播、下载的服务业务,它既包括能够在手机上播放的日常电视节目视频,同时也包括通过移动通讯网络点播或者收看的流媒体视频。由于手机终端的特殊性以及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视频业务无论是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体验,还是外在的传播模式,都极大地改变了受众的收视习惯。受众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不仅关系到手机视频的内容定位和推广模式的制定,同时也涉及到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网络视频创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收视习惯,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手机视频对受众收视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从而为当前各种视频业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体的形式决定媒体的内容,媒体内容传播特点的变化又带来新的受众阅读习惯。”因此,对于当前手机视频受众收视习惯的分析与了解必须从手机媒体终端和手机视频的传播特点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手机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便携性和移动性。它经常被称为随身携带的“口袋”终端,无论我们位于什么地方都可以将其随身携带,自由收看,尤其在当前手机媒体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它几乎成为我们身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电视、网络媒体固定状态下消费新闻、接受视频节目、读报的特点,使手机成为一种“移动着的电视”或者“视频传播终端”。

其次,信息传播的私密性也是手机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手机往往被誉为“带着体温的媒体”,是一种个人物品,其使用方式和使用特点一般都是由个人来决定的,除非用户愿意,否则其他人很难决定甚至了解用户在手机中从事的活动,因此,与社群式的电影媒体、家庭式的电视媒体以及具有综合性传播特点的网络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强烈的私密性特征。

最后,手机媒体不可忽视的另一大特点是交互性,这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四大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手机用户不仅可以收到信息,而且还可以将个人的意见或者视频作品反馈过去,参与投票,加入讨论,进行互动等,使传者和受着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人们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平等的媒体消费观念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无疑是助推其快速普及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尽管如上文所说手机媒体也存在屏幕尺寸小、分辨率低等方面的局限性,但是据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电视业务的使用率为15.7%,手机音频业务的使用率为3.5%。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充分说明了手机视频的独特之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对于其独特性的分析不仅是对手机视频本质的认识,更是解开受众视频“阅读”习惯变化的一把钥匙。一般来说,手机视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视频内容比较短,大都以电影视频和原创性的视频短片为主。据调查显示:在手机视频用户所关注的内容中,电影作品以高达33.1%的比例位居第一,尤其是各种各样专门为手机拍摄的电影节目,非常适合手机播放,在针对性方面以及在时间、节奏的控制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成为用户最受欢迎的业务之一。除此之外,综艺节目、体育节目以及新闻节目等等都有其特定的观众群体,关注度非常高,分别为25.6%、23.6%和21.7%。

其次,手机视频精准化的传播模式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所谓精准化,一方面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节目内容的设置和创作;另一方面是通过便利的`渠道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要的视频内容。由于手机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和信息收索功能,观众不仅可以随时检索到自己喜欢的视频节目,而且还能够上传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甚至上传自己的视频短片等,从而在精准化传播方面逐渐成为手机视频的一项优势,而非口号。

再次,手机视频在风格特征上以轻松休闲为主。目前,手机视频用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至29岁之间,约占全部用户的70.3%,本科、大专和高中学历的用户使用比较多,其比例分别为40.1%、25.5%、30.9%。这类年轻人群体追求时尚和个性,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关注度比较高,很运营商都针对这些年轻人设计了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上网等服务,因此,轻视休闲的视频内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手机视频的即时性信息传播特征也非常明显,这一方面得益于手机媒体与互联网络之间的快速融合,尤其是手机3g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受用户需求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根据手机视频的发展现状来看,时效性较高的晚会、重大体育赛事等节目的直播非常受欢迎,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即时新闻视频等也成为众多手机用户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手机视频的即时性特征也存在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最后,手机视频在镜头形式上以特写画面和明亮画面为主,这主要是受制于手机媒体较小的屏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画面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观众,手机视频创作者往往会采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来代替深镜头和长镜头,通过明亮的视频光线设置避免手机本身颜色所带来的晦暗效果。比如中国联通与新华社联合创作的通过手机媒体播放的新华视讯,就是以近镜头为主,画面明亮,字号较大,在手机上的播放效果也比较好。

正如上文所说,随着手机媒体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体验手机视频业务,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身的“阅读”习惯。

1.受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个性化需求。

由于手机媒体的互动性、私有化特征以及为受众提供的定制化视频内容的服务模式,受众开始摆脱传统的完5168被动式的视频接受心理和行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主观意志的体现,比如有的喜欢影视剧,有的喜欢新闻报道,有的热衷于体育或财经信息,有的则倾向于接受以记录现实为主的草根视频等等,体现了明显的多样化的个性化需求特征。

2.受众偶遇式的观看特点日益突出。

所谓偶遇式的视频观看特点,是指观看视频不再是家庭生活的主体,人们很少会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有目的的观看特定的视频内容,而是通过手机终端在任何时间、地点注意到视频的播放内容,至于接触到什么样的节目则完全处于随机的结果,出于收索过程中的偶然性遇见,目的性大大降低。

3.受众日益呈现出躁动的跳跃式的观看行为。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视频内容的增加和选择能力的增强与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满意度并非一致,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不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收索节目,而且还经常会在诸多节目之间不停的跳动,在同一节目上稳定停留的兴趣和时间越来越短,节目品牌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受众口味和收视偏好的迅速变化体现出一种躁动心理。

4.受众的参与行为变得更加明显。

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交互式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受众在视频观看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变得更加明显,收视心理分享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他们不再是纯粹的第三者式的观赏,而是希望在多种层面上进行参与,既包括对视频的评论,同时也包括互动与直接式的参与等,具有强烈的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

5.受众对于手机视频的时间要求比较高。

首先,手机媒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100%的有效达到率将信息传递给观众,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新闻作品、财经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过时的信息很难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其次,在海量的视频作品面前,受众往往会倾向于接受最新的内容,无论是电影、电视作品,还是具有现实特点的草根视频都是如此,因此,对于作品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

总体来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手机视频的快速普及,其创作、传播与消费都进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受众的收视习惯与过去有较大的差别,不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需求,而且偶遇式和跳跃式的收看行为也日益突出,这对手机视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注重视频内容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同时也要提升视频作品在短时间内对观众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奠定手机视频在诸多业务中的突出地位。

参考文献:

[1]周忠成,《“微时代”手机视频的融合与创新》,中国电视,第3期.

[2]肖立慧,《手机电视方兴未艾》,中国传媒科技,第8期.

[3]李晓菲,《“长尾”有多长,手机电视能走多远》,传媒,第2期.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媒体形式也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这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等进行传递信息的载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的传播变化和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使得人们对报纸新闻的传播变化和发展趋势有更深的认识。

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介产生了很大冲击,诸如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和时代发展节奏相脱离。而报纸媒介要想在这一竞争市场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变化。

2.新闻信息源的变化。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五

在网络计算机的安置地域方面,本身有较为安全的环境条件限制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充分的保证其所具有的防护措施效果。就必须要保障网络计算机的安全,需要为计算机提供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条件,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其实就是给计算机的机房提供一定的安全设施。在计算机安装的地点也必须要要尽可能的避开那些有着强烈噪声源或者是用水设备的地方。另外,对于网络计算机需要安装相应的防盗和安全有效防护等方面的设备。这样才能真正避免计算机受到侵害。

对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的执法力度,使得计算机的管理人员有一个相当充分的认识,正确的使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也需要加强对网络计算机人员的培训,使得他们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使得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接受相关法律限制的同时也能够受到道德观的束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大限度的对网络风险进行强化和完善。这样一来,网络管理人员在有网络安全知识的情况之下能够更好地防护网络病毒以及来自外部的骇客攻击。

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防范的具体过程当中中,必须要在技术的层面上来强化对网络的'定时访问,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权限。使用计算机时,我们要定时的对计算机的病毒进行扫描,同时应当设置相应防火墙,以此来强化真对网络的有效控制及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管理。另外,也需要针对计算机数据库当中的有效数据来进行真正有效的数据化备份,以此来帮正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真正及时有效的加以控制并解决。加强信息加密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措施,可以通过对称性密钥和非对称性密钥加密两种加密措施,这两种措施各种长短,可以将其结合起来使用,以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对称性密钥的加密解密的速度较快,安全性较好,但是密钥的长度较短,空间也较为狭小。而非对称密钥加密容易管理,而且方便数字签名。但是解密所需的时间长,算法也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以更好的保护网络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工程系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在其系统操作以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等多个方面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着网络安全方面的发展安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并以此来及时有效的强化防范。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保证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方面的运用和操作安全。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六

摘 要:笔者结合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结论,着力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

生活

的良性与不良影响,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关键词:贵州大学生;  手机媒体;  影响;  对策

2011年10月,经过前期对贵州各大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的调研,得出了一系列数据。i这些数据反映了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如证明手机是贵州大学生使用最频繁、便捷的媒体,是信息获取的重要媒介。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总体上保持在理性、适当的范畴中,思想也不像标榜的那样前卫。手机媒体正在向微型电脑终端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交流行为、思维能力乃至生活方式。

基于前期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卷入程度尚低,手机媒体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也比较有限。但数据体现出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方面的一些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互动关系,对因手机媒体而引发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良性影响和不良影响进行分类阐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促进互动,灵活沟通 手机媒体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正是因为它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和便捷的沟通方式。对于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学子而言,拥有手机,就等于与过去的生活维持着一条沟通的红线。无论是父母家人,还是旧时的朋友。把联系方式留在手机里,只要有需要,就能及时找到人。这为身处异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

安全

和缓冲机制。将过去环境中的人和现在环境中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时空的分离联系起来。使得未能及时融入新环境的学生还有退路可寻,同时也更有利于维系因分离而失散的情谊,对于构建长久有效的关系网是大有裨益的。

手机的一对一交流模式,也使得沟通更加具有隐蔽性。在后期访谈中,有学生表示,他们会向在同一间教室里的

同学

发短信,以代替传纸条。有学生表示,他们现在已经不常用大声喧哗的方式喊人,感觉“非常粗鲁”、“丢脸”,更多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位置。手机沟通使当下环境秩序得以保持。许多学生表示,在乘车、排队等 “等待期”的间隙,或者是在陌生、不想融入的环境内,他们更倾向于把脸埋向手机,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掩饰无所适从的局促感。手机成为一个弹性空间,既可以拉近距离,又可以拒人千里之外。使得大学生能够自主调动交流沟通的对象,实时在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转移。真正体验米兰昆德拉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手机带来的沟通交流方式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一些有趣的手机软件,成为学生热捧的对象。比如许多女同学喜欢“水果忍者”的游戏;用手机玩微博,以及

其他

社交网站,也是时尚的选择。在学生们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许多网络上流行的言论和价值观,因其生动有趣的描述,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这种认同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身份的标识。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方会不会说“行话”,理不理解他们的暗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属于自己这个圈子。

1.2信息获取方式升级 所有的手机都具备随身性与便捷性,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手机能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过去以电脑为终端载体的软件,逐渐向手机发展。每种软件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每种软件代表了一种沟通可能性。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成为当今大学生紧迫需要

学习

的技能。基于手机显示特性,这些信息,常常以片段和枝节的形式呈现。在关键时刻,可以高效地获取想要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点关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则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思维努力。可以这样说,信息的体外化程度越高,对人的信息组织以及创新能力要求也越高。

2.1割裂学习时间 日益强大的手机功能,使得手机能够满足学生越来越多的需求。正是由于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手机的有序合理使用,就成为考验学生自控能力的重要挑战。许多学生反应,手机揣在身上,会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本意是想看一看时间,查阅未接来电、短信等,看完之后,就不自觉地开始利用手机上网,打游戏。把原本完整的时间割裂,零散化,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这也体现在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碎片化上:难以忍受长时间学习,需要不断变换内容刺激。对长文章、较难理解的内容,感到厌烦,不愿意下功夫。这种情况,广泛体现在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形式上。客观的说,媒体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丰富的功能,满意的用户体验和极低的获得成本,让使用者的需求和欲望无限扩张,从而导致类似问题发生。

2.2媒介依赖性增强,思维主动性降低 百度、google、wiki、搜搜,这些网站不仅起到了搜索引擎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人们的生活助手。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本意是为用户提供便捷生活服务的媒介功能,替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许多教师都反映布置下去的作业,哪怕不是抄袭,多多少少都带有百度知道的痕迹。学生本来的文笔、思想的闪光处在作业中,已经很难体现了。更有甚者,在考试时用手机上网查阅答案,手机成为作弊工具。

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更全面体现在思维能力的降低上。针对特定事实,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现不自信,常常援引媒体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对媒介言论可能带有的目的性和倾向性不甚敏感,容易不自觉地成为媒介观点的附庸。唾手可得的答案,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日益下降。

2.3感性的扩张,理性的萎缩 手机媒体的特性决定其不适于传递太多理性的信息。短信,容量限制,导致信息碎片化。电话,不具备记录功能,信息沟通效果与交流者听说能力有极大关系。除了基础功能之外,手机上网也是贵州大学生的重要应用。国内某知名网编曾说过,炒作网络事件要遵循“三情主义”原则,即“情绪”、“情感”、“情欲”。情绪原则,炒作存在明显不公,令人厌恶或激起公愤的事件。如,药家鑫事件。情感原则,炒作唤起人们心中的善意和温情的事件。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情欲原则,炒作勾起人类原始冲动和引起这方面联想的事件。如层出不穷的“艳照门”事件。不管是哪种“情”,总之是将感性的作用最大化,理性的作用边缘化。在群情激奋或激昂的过程中,收视率、点击率飙升。事件背后的炒作者赢得盆满钵满,当事人和看客,都成了事件中的棋子,成为被控制的对象。

诚然,手机媒体的特征一半是由技术决定,一半是使用者的为其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在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的可能性和媒介环境中,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卷入媒介的话语预设之中,进而影响自身的思维方式,造成感性的扩张和理性的萎缩。

2.4个人信息泄露,安全性降低 许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利用手机上网,常常浏览各类贴吧、社交网站,安装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每一次注册、每发送一次位置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不同程度的泄露。尽管网站或者软件在安装时都签订各种保密协定,安全证明。但事实上,还是有大量的个人信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被泄露出去。同时,病毒也不再是电脑的专利,手机病毒也频繁爆发,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即时通讯软件,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会上。比如,许多使用智能机的学生反映,他们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类似于网络对讲机。“摇一摇”是微信新增的功能,轻摇手机就能找到周边和你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从交际积极层面说,手机摇一摇是移动社交的新鲜方式,它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平台;但相应的,也可能摇出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大学生所处环境相对单纯,这种环境能够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学生觉得缺乏新鲜感。用手机随意一摇,就能找出许多和自己一样有社交需求的人,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种低成本的交友形式。学生对陌生人的好奇心和青春期的甜蜜

想象

,可能会诱惑学生采取一些轻率的行为。即使学生不准备与陌生人开始线下交流,也可能因为摇动手机而将自己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泄漏出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也存在安全困扰。尽管各大高校长期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但由于骗术花样翻新,加之学生思想较单纯。因电话、短信而诈骗上当的事件在学校时有耳闻。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收到过“汇款”、“中奖”等虚假短信,少部分的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面对手机媒体利弊参半的复杂影响,简单地采取“封堵”的形式禁止学生接触手机,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肯定是不现实的。学生的需求是导致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的根源,取缔工具,并不能使需求得到满足,反而会导致强力反弹。教育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教育者,不宜再以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教育学生,应该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和媒体,创造和谐的沟通范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只有心悦诚服,才能标本兼治。大学生是成年人,管理方式应更趋向“无形”,“无招胜有招”。所有的管理与帮助,终将通过被管理者和被帮助者自身发挥作用。

手机媒体的`优点与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教会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它,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习、生活服务才是关键。

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作为教育者,要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应作为引领者启发、领导学生,而不是被动地被新变化拖着走。对媒介现状的不了解,对学生变化的不清楚,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语。尽管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媒介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示忧心,对新媒体存在排斥心理,希望复归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的统治地位。但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要想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手机媒体,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手机媒介使用情况。了解应该是设身处地,交换立场的,但同时要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不应过度卷入。

3.2发掘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需求的满足与否,是决定使用行为的关键。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需求与媒介接触成本之间的比例。手机的基础功能所需支付成本相对低廉,而基于上网流量的各种运用,特别是3g网络,则对手机终端及费用要求较高。前期调查显示,贵州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使用行为很普遍,夸示性消费意识不强,依赖程度保持在相对理性的范围内。这与贵州大学生可供支配的生活费是相关的。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可以发掘成本相对低廉、内容更加积极,更有利于引导的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3.3趋利避害的使用引导 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多元的传播沟通方式,从人际传播,到群体传播,再到大众传播,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得以实现。利用这一媒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沟通和交往,以实现不同的传播效果。对于手机媒体的积极影响,教师应积极肯定;对消极影响则应充分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3.4强调信息归纳提取能力 课堂上,承载知识的媒介仍然以书本为主,但课余时间,学生越来越多融入到电子媒介的氛围中。两种媒介形式对大学生的思维要求是不同的。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运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需要调动学生较多的发散性思维去完整信息内容;而电子媒体具有多元的信息展示形式,其中以图像为主。在接触此类信息的时候,学生易被媒体节奏控制,被其简练的话语风格,直观却是选择性呈现的内容影响。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强调发散性思维,更要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形成独立的判断和价值取向。

经调查,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对贵州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的渗透力不容小视。作为教育者应充分把握受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思维特征与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审视当下高校教育的得与失,培养新媒体意识与素质,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保持前瞻性,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把握教育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2] 肖荣春,白金龙. 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体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实践为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1):52-56.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七

新媒体传播第一文库网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拓展:

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递条件,以及具备传递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个载体本身具备其价值,加之所传递信息本身的价值,共同完成媒体存在的价值。

这个也就是媒体存在价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进步也具备一定受众,但是媒体成本远高于受众所带来的商业效益,亦不能形成媒体的有效价值。

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新媒体必须具备影响特定时间内特定区内的人的视觉或听觉反映的因素,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结果。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八

:笔者结合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结论,着力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

生活

的良性与不良影响,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2011年10月,经过前期对贵州各大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的调研,得出了一系列数据。i这些数据反映了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如证明手机是贵州大学生使用最频繁、便捷的媒体,是信息获取的重要媒介。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总体上保持在理性、适当的范畴中,思想也不像标榜的那样前卫。手机媒体正在向微型电脑终端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交流行为、思维能力乃至生活方式。

基于前期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卷入程度尚低,手机媒体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也比较有限。但数据体现出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方面的一些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互动关系,对因手机媒体而引发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良性影响和不良影响进行分类阐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促进互动,灵活沟通 手机媒体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正是因为它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和便捷的沟通方式。对于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学子而言,拥有手机,就等于与过去的生活维持着一条沟通的红线。无论是父母家人,还是旧时的朋友。把联系方式留在手机里,只要有需要,就能及时找到人。这为身处异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

安全

和缓冲机制。将过去环境中的人和现在环境中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时空的分离联系起来。使得未能及时融入新环境的学生还有退路可寻,同时也更有利于维系因分离而失散的情谊,对于构建长久有效的关系网是大有裨益的。

手机的一对一交流模式,也使得沟通更加具有隐蔽性。在后期访谈中,有学生表示,他们会向在同一间教室里的

同学

发短信,以代替传纸条。有学生表示,他们现在已经不常用大声喧哗的方式喊人,感觉“非常粗鲁”、“丢脸”,更多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位置。手机沟通使当下环境秩序得以保持。许多学生表示,在乘车、排队等 “等待期”的间隙,或者是在陌生、不想融入的环境内,他们更倾向于把脸埋向手机,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掩饰无所适从的局促感。手机成为一个弹性空间,既可以拉近距离,又可以拒人千里之外。使得大学生能够自主调动交流沟通的对象,实时在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转移。真正体验米兰昆德拉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手机带来的沟通交流方式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一些有趣的手机软件,成为学生热捧的对象。比如许多女同学喜欢“水果忍者”的游戏;用手机玩微博,以及

其他

社交网站,也是时尚的选择。在学生们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许多网络上流行的言论和价值观,因其生动有趣的描述,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这种认同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身份的标识。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方会不会说“行话”,理不理解他们的暗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属于自己这个圈子。

1.2信息获取方式升级 所有的手机都具备随身性与便捷性,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手机能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过去以电脑为终端载体的软件,逐渐向手机发展。每种软件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每种软件代表了一种沟通可能性。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成为当今大学生紧迫需要

学习

的技能。基于手机显示特性,这些信息,常常以片段和枝节的形式呈现。在关键时刻,可以高效地获取想要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点关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则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思维努力。可以这样说,信息的体外化程度越高,对人的信息组织以及创新能力要求也越高。

2.1割裂学习时间 日益强大的手机功能,使得手机能够满足学生越来越多的需求。正是由于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手机的有序合理使用,就成为考验学生自控能力的重要挑战。许多学生反应,手机揣在身上,会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本意是想看一看时间,查阅未接来电、短信等,看完之后,就不自觉地开始利用手机上网,打游戏。把原本完整的时间割裂,零散化,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这也体现在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碎片化上:难以忍受长时间学习,需要不断变换内容刺激。对长文章、较难理解的内容,感到厌烦,不愿意下功夫。这种情况,广泛体现在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形式上。客观的说,媒体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丰富的功能,满意的用户体验和极低的获得成本,让使用者的需求和欲望无限扩张,从而导致类似问题发生。

2.2媒介依赖性增强,思维主动性降低 百度、google、wiki、搜搜,这些网站不仅起到了搜索引擎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人们的生活助手。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本意是为用户提供便捷生活服务的媒介功能,替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许多教师都反映布置下去的作业,哪怕不是抄袭,多多少少都带有百度知道的痕迹。学生本来的文笔、思想的闪光处在作业中,已经很难体现了。更有甚者,在考试时用手机上网查阅答案,手机成为作弊工具。

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更全面体现在思维能力的降低上。针对特定事实,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现不自信,常常援引媒体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对媒介言论可能带有的目的性和倾向性不甚敏感,容易不自觉地成为媒介观点的附庸。唾手可得的答案,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日益下降。

2.3感性的扩张,理性的萎缩 手机媒体的特性决定其不适于传递太多理性的信息。短信,容量限制,导致信息碎片化。电话,不具备记录功能,信息沟通效果与交流者听说能力有极大关系。除了基础功能之外,手机上网也是贵州大学生的重要应用。国内某知名网编曾说过,炒作网络事件要遵循“三情主义”原则,即“情绪”、“情感”、“情欲”。情绪原则,炒作存在明显不公,令人厌恶或激起公愤的事件。如,药家鑫事件。情感原则,炒作唤起人们心中的善意和温情的事件。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情欲原则,炒作勾起人类原始冲动和引起这方面联想的事件。如层出不穷的“艳照门”事件。不管是哪种“情”,总之是将感性的作用最大化,理性的作用边缘化。在群情激奋或激昂的过程中,收视率、点击率飙升。事件背后的炒作者赢得盆满钵满,当事人和看客,都成了事件中的棋子,成为被控制的对象。

诚然,手机媒体的特征一半是由技术决定,一半是使用者的为其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在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的可能性和媒介环境中,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卷入媒介的话语预设之中,进而影响自身的思维方式,造成感性的扩张和理性的萎缩。

2.4个人信息泄露,安全性降低 许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利用手机上网,常常浏览各类贴吧、社交网站,安装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每一次注册、每发送一次位置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不同程度的泄露。尽管网站或者软件在安装时都签订各种保密协定,安全证明。但事实上,还是有大量的个人信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被泄露出去。同时,病毒也不再是电脑的专利,手机病毒也频繁爆发,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即时通讯软件,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会上。比如,许多使用智能机的学生反映,他们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类似于网络对讲机。“摇一摇”是微信新增的功能,轻摇手机就能找到周边和你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从交际积极层面说,手机摇一摇是移动社交的新鲜方式,它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平台;但相应的,也可能摇出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大学生所处环境相对单纯,这种环境能够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学生觉得缺乏新鲜感。用手机随意一摇,就能找出许多和自己一样有社交需求的人,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种低成本的交友形式。学生对陌生人的好奇心和青春期的甜蜜

想象

,可能会诱惑学生采取一些轻率的行为。即使学生不准备与陌生人开始线下交流,也可能因为摇动手机而将自己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泄漏出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也存在安全困扰。尽管各大高校长期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但由于骗术花样翻新,加之学生思想较单纯。因电话、短信而诈骗上当的事件在学校时有耳闻。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收到过“汇款”、“中奖”等虚假短信,少部分的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面对手机媒体利弊参半的复杂影响,简单地采取“封堵”的形式禁止学生接触手机,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肯定是不现实的。学生的需求是导致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的根源,取缔工具,并不能使需求得到满足,反而会导致强力反弹。教育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教育者,不宜再以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教育学生,应该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和媒体,创造和谐的沟通范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只有心悦诚服,才能标本兼治。大学生是成年人,管理方式应更趋向“无形”,“无招胜有招”。所有的管理与帮助,终将通过被管理者和被帮助者自身发挥作用。

手机媒体的优点与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教会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它,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习、生活服务才是关键。

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作为教育者,要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应作为引领者启发、领导学生,而不是被动地被新变化拖着走。对媒介现状的不了解,对学生变化的不清楚,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语。尽管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媒介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示忧心,对新媒体存在排斥心理,希望复归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的统治地位。但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要想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手机媒体,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手机媒介使用情况。了解应该是设身处地,交换立场的,但同时要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不应过度卷入。

3.2发掘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需求的满足与否,是决定使用行为的关键。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需求与媒介接触成本之间的比例。手机的基础功能所需支付成本相对低廉,而基于上网流量的各种运用,特别是3g网络,则对手机终端及费用要求较高。前期调查显示,贵州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使用行为很普遍,夸示性消费意识不强,依赖程度保持在相对理性的范围内。这与贵州大学生可供支配的生活费是相关的。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可以发掘成本相对低廉、内容更加积极,更有利于引导的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3.3趋利避害的使用引导 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多元的传播沟通方式,从人际传播,到群体传播,再到大众传播,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得以实现。利用这一媒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沟通和交往,以实现不同的传播效果。对于手机媒体的积极影响,教师应积极肯定;对消极影响则应充分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3.4强调信息归纳提取能力 课堂上,承载知识的媒介仍然以书本为主,但课余时间,学生越来越多融入到电子媒介的氛围中。两种媒介形式对大学生的思维要求是不同的。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运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需要调动学生较多的发散性思维去完整信息内容;而电子媒体具有多元的信息展示形式,其中以图像为主。在接触此类信息的时候,学生易被媒体节奏控制,被其简练的话语风格,直观却是选择性呈现的内容影响。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强调发散性思维,更要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形成独立的判断和价值取向。

经调查,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对贵州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的渗透力不容小视。作为教育者应充分把握受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思维特征与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审视当下高校教育的得与失,培养新媒体意识与素质,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保持前瞻性,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把握教育的话语权。

[2] 肖荣春,白金龙. 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体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实践为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1):52-56.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九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事件也开始频繁发生。互联无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开始不断的推广与扩大,网络数据方面的安全问题开始出现。其中,网络风险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1)安全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虚拟网络方面本身所存在的对外开放性,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各种非法攻击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2),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用户越来越多,但是网络并没有对用户的使用要求提出约束条件,网络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公开的发布信息,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相当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计算机应用手段的局限性,导致各种问题频发。

1.2安全业务。

这就必须要真正强化对网络数据方面的安全保护,从而以此来有效的防止网络数据被强行攻击,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整网络信息流量的畅通性,同时也要设置加密环节,保证业务安全,业务认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在保持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之下,要认真的确认信息人的真实身份。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4。2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中国开始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

特别是在一些公共事件的直接推动下,我国现代传媒和传播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网络媒体成为舆论主阵地,媒体融合加强、新闻传播无界性凸显。与此同时,受众接受新闻方式更加多样化,受众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不断变化的媒体新格局环境下,报纸的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

首先,报纸的即时性、便携性等功能都被削弱甚至替代。新媒体诞生后,网络新闻严重威胁到报纸的时效性。纸媒必须改进信息传播的模式,走一条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新路。

其次,报纸老龄受众化趋势更加显着,核心受众在迅速流失。以《西安晚报》为例,数据显示,西安晚报1990~十年间主要受众群体年龄集中在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从开始受众群体逐渐显示出老年化的'趋势。核心受众群体的变化反映出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进行内容竞争中受到的强烈冲击。

再次,社会舆论环境的巨大变化迫使报纸创新传播方式。舆论格局变化带来社会语境的开放性、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传播范围的国际性,同时也带来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对我国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全球化关系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碰撞,使媒体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化。随着媒体走上产业化道路,在发展中难免遇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如何使媒体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为公共传媒保留足够的空间,如何帮助媒体在发展中寻找市场效益与社会利益中的平衡点,是全球化关系下媒体规范与引导的重点。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一

3c技术网络的应用无疑加速了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截至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6亿,手机上网用户1.176亿。到5月底,全国手机用户数又增万。手机用户的.强势增长,直接促进了手机媒体市场的成熟与发展。“虚拟社区”一词的缔造者、被称为网络文化最敏感的预言家之一的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诞生了全新的社会现象,产生了全新的沟通模式。”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愈加深刻的革命性影响。

作者:

张通生杜丽芬。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刊名: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英文刊名:

journalismlover年,

卷(期):

“”(12)。

分类号:

g22关键词: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二

新媒体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以较强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各种便携式互联网终端,将海量的信息即时传播给用户的新型网络媒介。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通过新媒体学习知识,获取资讯,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观念受到影响。

一、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德育环境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产生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环境[1]。

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德育环境,高校要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机遇,同时要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体为高校德育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积极影响。

1、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工作是通过课堂、校园活动等方面开展的,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道德内涵等理论知识的宣传[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文化的兴趣更加强烈,同时,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新媒体整合了传统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抒发自我的空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将德育工作的内容拓展至课堂以外,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

2、高效的传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与以往的道德教育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教育者可以通过实时上传,即时分享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在工作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传授内容来自书本,来自案例的.界限,以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媒体语言进行展开,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在表现形式上更生动具体,增强了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维度,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消极影响。

1、丰富的媒体信息,冲击了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高校的德育工作注重道德内涵的传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道德意识2。而新媒体无门槛的特点,使得其使用者和所传播的内容不需要经过筛选和过滤,信息资源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新媒体中掺杂着大量暴力、色情、庸俗的信息,这些良莠混杂的信息内容,冲击了德育工作的大环境,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

2、价值观多元,道德意识薄弱。

与其他互联网媒介相似,新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这样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中信息的来源模糊以及媒体言论的开放性。在新媒体中,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媒体中不乏鼓吹西方价值观念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庸俗的言论,大肆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稍有偏差都会导致大学生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新媒体中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冲击了高校当前的主流德育环境。

(一)借助新媒体,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就要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德育工作的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德育工作的现代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在确保德育工作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的基础上,增强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阶段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打造宽松、平等的教育环境,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二)提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要实现新媒体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优化高校的德育环境,最基础的工作在于切实提高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媒介使用者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体语言的接收、加工、处理能力以及对这些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教育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力争能占据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平台中的主动地位,有指向性地引导、影响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中出现的紧急事件及其他状况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要重点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中海量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思维方式。只有实现师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所用,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得以优化。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新媒体中的信息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用户都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其中信息真假难辨,其中不乏网络谣言等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事实上,开放的新媒体并不代表着完全的自由,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抒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由地展示自己,发表言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基于一定的道德和规范之上的,要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网络秩序,需要参与者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对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三

对于高校来说,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成才。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无论是档案管理者,还是工作人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需要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帮助档案管理人眼树立信息化意识,不断适应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档案的管理水平。

1.2建立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组织开展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建立多媒体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同时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规范。对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对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网络应用技术,以及软件开发人等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开发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开发应用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统一标准,对学生档案的归档内容、数据采集、信息维护等进行明确,一方面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多媒体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为实现多媒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保障。

1.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多媒体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高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档案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管理机构,对学生多媒体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结合高校内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学生档案管理机构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多媒体档案信息管理方面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在息化时代,随着档案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对档案管理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同时,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技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给予高度的关注,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拓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档案信息作为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在个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背景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档案原件进行扫描、压缩,同时借助光盘海量存储,进一步打印输出原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学生档案信息的输入效率,并且缩小存储空间,延长保存时间。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自身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借助激励措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四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中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而这也是新课改实施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以生动的图像、灵活多变的动画以及优美的音乐来优化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知识,启发学生去理解和应用,并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而往往这些课程重点和难点是关键性的知识点,抽象难懂,让学生难以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特别是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精心钻研设计,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来创设情境配合教学,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动、静结合的手段,使重点、难点知识直观简捷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强烈立体感觉,充分刺激学生的认知器官,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自觉对难点进行思维,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轻松得到解决,达到突破教学的目的,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门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何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充分享受积极参与的快乐。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更完整地呈现教与学丰富多彩、对比强烈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受到刺激,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使学生愉悦地、自主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积极、热情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欣赏课《星星索》中,由于这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具有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学生没有去过印度尼西亚,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创作的背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和景象,我将苏门答腊中部(托巴湖周围)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相关知识点做成幻灯片,之后与学生们一同到苏门答腊岛的托巴湖上去感受那里的音乐文化。并请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做律动。在情境作用下,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此举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再如,我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技术手段,使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相互融合,贯穿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表现形式融合的魅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课堂教学视觉、听觉艺术得以延伸,使教学内容更鲜明深刻、直观强烈、富有寓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快乐的课堂中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使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音乐教学,营造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领悟知识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矣乃归舟”八幅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画面所描绘的风景,一边领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我采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把诗情画意的场景引入学生的眼帘,加深了学生对乐曲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的感受。学生们在欣赏中情感随之也被带动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提高和充实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时,采用幻灯片放映家乡美丽的景色,熟悉的家园,特色的民俗活动,以歌曲为背景音乐,创设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智慧,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发现、思考中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创新思维。多媒体信息技术其有声有形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触发灵感,发挥学生启迪创新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特定的音乐课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组合教材的特性,引导学生融汇知识,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不断总结、摸索、创新,鼓励和发展学生创新和再实践的能力。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百鸟朝凤》时,我根据乐曲内容,先制作了一组百鸟朝凤故事的幻灯片,随之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播放《百鸟朝凤》的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唢呐的音色特点,从而展开联想,并对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来比较各种鸟鸣和虫叫声。在学生欣赏后,我请学生结合平时在生活中听过的鸟的叫声,结合唢呐变化的音色,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几种元素的结合来即兴创作乐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与表达内容的统一,创作与生活的完美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想象和创作能力。总之,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使我们教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实现。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进程,更应该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五

以前讲授多媒体技术是先理论、后实践、讲练分离,而且多理论少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不能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付诸实践,完成最终大作品时非常吃力。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改变讲课方式,调整时间分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改革前后教学方案对比见表1。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很容易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喜欢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扼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新的授课思路下,我们对其中涉及的实验安排进行如下调整。

1)布置任务。

学生按人数要求自由组合,每组自荐一个小组长,负责组内具体分工、协作。总任务是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制作软件director制作一部校园短片,要求表现北京工业大学的校园文化、校园风光、历史、现状、未来等。任务1:完成短片的计划部分,包括短片简介、目标、面向对象、内容安排、导航设计、测试方法、主界面图。任务2:运用photoshopcs,完成各个界面图的制作与处理。任务3:截取适合的音频文件作为背景音乐,录制旁白。

2)讲解实验,指导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深刻认识到没有哪个人能掌握所有的软件技术,因此在教学中边实现作品边讲解用到的工具,重点讲解那些每个兴趣小组真正使用的软件及功能,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进行学习。同时,根据学生对某个软件的熟悉程度,适当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调配,利于各组成员更好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边指导实验边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取启发、引导、列举相关知识等方法使学生意会,最后使其能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验之初,按照整体框架要求,各小组完成自己的实验计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一是虽然目标清楚,但是由于技术、能力等原因导致实施困难,最后完成不了;二是开始制订的目标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完成,但觉得不够充实。因此,对那些能力弱一点的组,应采取适当降低难度的做法,为他们提供相应指导,使他们有信心完成作品;对于实力较强的组,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该组从设计、绘画到音视频处理运用等必须自己创作;对那些实在不能完成任务的小组,将他们的任务细化并予以指导,通过不断调整实验目标,使他们完成本组任务。实验任务完成后,教师安排分组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提问和评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总结实验。

通过作品展示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作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作品与优秀作品的差距,也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劣势,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最后,各组上交总结报告,包括个人实现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意见、建议等。教师可以在总结中收获有益的反馈,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动多媒体技术教学更好地发展。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对比分析,我们认为采用案例、问题引入等多种教学方式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能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课程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使教师积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经验。

作者:吴丽影王全民郑菁张连存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六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探究实验的开设,探究实验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以多媒体模拟实验取代操作实验的现象,化学实验过分依赖多媒体演示,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演示化学探究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屏幕上可以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避免某些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特别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因而深受一些教师的青睐。

其实对于探究实验来说,实验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时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设计的方案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设计非常合理,有的设计比较合理,也有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是违反常规的。但每个学生都进行了思考,至于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时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提出的方案愈多,思维也就愈深刻。与此同时经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学生不但学活了知识,而且实验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而实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目标。

追求探究实验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还是受传统实验模式的影响。传统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过程是机械地验证过程,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通过多媒体能很好地展示探究实验过程,但实验能力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作用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所不能具备的。如多媒体模拟的中和滴定实验,学生观察不到液体凹面与刻度相切的情形,实现不了平视、俯视和仰视的观察,体会不到液体颜色的变化过程,更不能进行反滴定的操作。这种实验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接触实验,没通过协作,缺乏感知和体验,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多媒体模拟实验起的作用甚微。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实验探究绝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历的思维、分析和观察能力的锻炼,实验中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实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网络学习的模式下仍然改变不了这一本质。

有人认为多媒体用于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可以减少污染,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教材也只是提示必须在通风窗中进行,而没有提示可以使用多媒体模拟。例如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反应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二氧化氮,如果实验设计恰当,实验过程不会有二氧化氮气体的泄漏。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诱导学生思考二氧化氮的处理方法,学生设计的方案主要有:减少铜的用量,使二氧化氮充满试管时,反应恰好完毕;用导管将二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在试管处再加一个分液漏斗,待二氧化氮充满试管时,向试管内加入蒸馏水,降低反应物的浓度。通过思考,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探究欲望更大。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达到关注社会、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实现化学实验的真正目标。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亲自观察,能获得直接经验,并和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牢靠的知识体系。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全部内容及其结果,简明、扼要和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还能正确快速装置仪器,迅速排除仪器故障,表现正确的步骤和过程,精确完成实验。通过实验,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观察能力,而化学观察能力是顺利进行化学观察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保证,并为进一步进行理性思维、获得相关知识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实验,可以表现出学生对有关知识及各种能力的协调应用,还可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及时地纠正错误操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防止形成错误的习惯。

由于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备必要的药品、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重视学生实验,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探究,并且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开设化学实验,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以确保化学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总之,化学探究实验操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可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多媒体演示无法替代的。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用来进行实验探究。多媒体实验教学仍居于从属地位,不能用多媒体演示完全代替化学探究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七

初中文言文教学把词、句和用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如在学习《出师表》或《陈情表》时,教师如果能加入一些历史故事到教学中,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1.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多角度地理解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中,有些课文的复杂度高,段落比较长,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也费时费力,甚至有时候学生还不能理解,针对这类文言文,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理解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具体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由于是记叙文,文章中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是重点,因此就要从人物的对话和情节方面入手,学生只有对文章中人物、情节充分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才会清晰。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理解课文,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大致思路,然后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另外还要有画外音,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轮流进行表演。情境教学模式的优点就在于让课堂融入一个情境中,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如今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的结合,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使枯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由于是游记类文章,学生在学习时就相对放松,但是看似简单的反而越复杂。这类文言文在内容上能给人带来美感,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体现出文章中所表现的美感;另外学生在学习这类文章中也会有自己的想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构造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小石潭。通过上述方法,教师也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文言文是否有足够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放映一个小石潭的游记录像,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通过阅读深入理解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时,要静下心,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才能深入地理解文言文。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认真阅读文言文,提高理解的深度。除此之外,文言文的阅读也要掌握技巧,盲目的阅读不会起到任何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发挥出阅读的最大效果。例如在学习《伤仲永》时,由于文章较长,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耐心,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组,结合本堂课要学习的文章对每个组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效率会大大提高,可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更好地推动文言文的发展,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八

综观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尽管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具有两个共性: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和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当前,多媒体技术充斥着高校课堂教学,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师几乎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都试图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不容忽视。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为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盲目投入大量经费,配备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后期的管理和培训跟不上,多媒体设备闲置率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如何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认识不清,导致教师在授课备课过程中,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精力远远大于用于教学基本功的苦练和提高的精力,这种现象如得不到重视,就会本末倒置,影响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也不容忽视。低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超文本功能、人机交互功能以及网络功能,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这三大功能远没有实现。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过度推崇多媒体技术,却较少思考多媒体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如何促进教学等基本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仅停留在通过计算机演示软件,再加上一些图像和声音;多媒体课件制作只是简单机械地把授课内容插上一些图片、图表,用ppt幻灯片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电脑的作用仅限于“电子翻页器”,只是黑板演示的屏幕化,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其次,多媒体使用的低效性表现在因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知和使用不当而带来的课堂效果的负效性,即不但无法促进教学,反而还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长时间站在或坐在多媒体机位后面,或是照本宣科,或是演示幻灯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有的教师下了很大功夫,在课堂上呈现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忙于抄笔记,忽视了聆听教师思想的精髓和方法的讲授;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效果,过度呈现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图片、音乐,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过度性与低效性问题,需要科学定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产物,现代教学其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仅是教学诸多要素之一,并非全部,教师、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只有将其有效地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应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现代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一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理论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而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还须厘清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定位及其关系。针对教师,首先,教师是多媒体信息的把关者。将什么样的信息、多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何展示,取决于教师多媒体教学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积累,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理论及课程教学思想的凝练提升。面对相同的课程和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展现出的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次,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导者,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如何创设情景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接受的主体,更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创造者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多媒体教学的中心。针对学生,毫无争议,学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多媒体的使用应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多媒体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屏障,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应努力创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间的自主、探究、合作。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要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教师并非都来自师范院校,现有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仅是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仅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设定的课程学习和培训,对高校教师胜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基本教学能力的形成应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开始,包括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组织设计等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而这些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训对于新教师尤为重要。其次,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应纳入已有的培训体系中。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要想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避免课堂讲授中知识陈旧、空洞无物。学科知识理论的培训与交流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出台制度,为每一位教师公平地提供进一步深造学习或学术交流的机会。最后,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训也应制度化地开展。先要让教师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念。多媒体课件cai就是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的简称,其中文意思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只能帮助和代替教师完成一部分教学工作,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然后才是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在培训中,应避免走入单纯追求技术化的误区,培训的内容不是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越好。培训也要考虑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例如,对人文管理专业的教师,教会其最简单、最常用的多媒体技术即可。

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资格准入制度。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申请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至少1~2年教学经验,能胜任传统板书教学。第二,有所授课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安排,编写完成课程多媒体制作和使用说明。第三,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具体到每个章节、知识点,每堂课都应有独立、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第四,必要时也应引入多媒体教学试讲制度,聘请相关专家现场考核,通过后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准入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多媒体教学一拥而上、管理无序的现状。准入机制可以采用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教研室、系(学院)、教务处三级审批制度。

3.建立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

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能有效保证多媒体教学实施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建立畅通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制定多媒体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对在评教、听课和学生听课反馈中争议比较大的课程重新启动多媒体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多媒体教学,限期改进,如仍不合格,坚决取消多媒体教学资格。所有相关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教师本人及各系部、教研室,并要求各系部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帮扶。同时,对在多媒体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这将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大大推动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建议高校可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多媒体教学研讨会,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组织校内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经验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

4.建立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和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

目前,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各不相同,大多数高校仅雇佣临时工负责开门、打开设备,后续一切都交给任课教师,这样无序的管理将会造成两个被动局面:一方面,有些教师由于不熟悉设备,调试半天,浪费了有效教学时间,无法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完成;另一方面,一旦设备出了问题,责任很难说清。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一经制定,管理层和教师各自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规范了管理,效率必然提高。建立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则有利于多媒体教学效用的最大化实现,克服了课件只限教师本人在本门课教学中使用的缺陷,实现了课件资源师生共享。高校可以依托职能部门,如信息处等,组建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提交自己的课件,一方面可以供学生后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同行的交流与学习,资源共享,实现课件效用的最大化。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十九

在艺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可使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立体式的教学,使抽象的艺术形象化,使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使模糊的世界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传播知识的新潜能。当人们的思想意识受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影响,每个人面对的不再是小我,而是整个广阔的世界,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具备更多的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都在不断地扩大,从某个层面上讲,多媒体艺术教学为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是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当前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作用于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界关注研究的问题,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育知识储备丰富,通过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能够获取最大信息量的知识,迅速并熟练地掌握艺术理论与艺术技巧的学习。艺术教育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必将把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推进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提高音乐教育各领域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同样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也要以探索和发展多媒体艺术教学运用为方向,找出适合于当代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路径,更好地生存发展于21世纪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也是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1.挣脱了教学空间的限制。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将会融合在一起,除了正规的高等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外,还有其他教育方式的并存,如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电视教学讲座,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就是远程网络教育现在也成为了现实,还有各种vcd、dvd光盘教学资料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录制的示范教学碟片在全国公开发行,应有尽有,虽然这些光盘不能替代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但也能为大家提供欣赏和教学上的辅助,而不像过去仅仅只能局限于音乐殿堂中的佼佼者才能听到的东西,现在的音像资料内容分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摇滚的,不同风格的光盘到处都可以获取,就连上网也能随意收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信息,因此,整个社会成为了无界线的学校。

2.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突破。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音乐教学,现代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开放式多样化的手段,教育主体是“以人为本”,考虑的是人是否感兴趣、是否学习得快乐的问题,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讲,强调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潜能的发掘,并且保持良好的学习中的新鲜感和学习后的满足感,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

3.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音乐艺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21世纪这个时代知识急遽膨胀,世界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传递到地球的每个角落,面对如此之大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想做一个百科全书的人物是不现实的,以传播和填充知识逐步见长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更何况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现代化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具有和谐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多彩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艺术人才,培养他们具有饱满的创造热情、高度的自信和坚韧的毅力以及足够的耐心,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反应力、综合的协调能力,诸多方面体现的与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不同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引入,对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带来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就是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理念下,怎样上好一堂课,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对于教师而言,要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万变的时代发展需要。

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教师成了学生和教学过程中最有影响力和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教师可通过设计艺术活动来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运用教材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和音乐艺术修养,从而达到适应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音乐生存在数字化时代,转型为数字化时代下的现代化多媒体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其实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在强调结合好传统音乐的同时,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艺术教育结合传统音乐文化适应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挑战。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只有建构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先进技术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今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理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学习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为学习者创设了立体化的数字环境,充分地让学生能够互动式积极地学习、探索、交流、创造成为了学习的新途径。但这首先是建立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集成的基础之上的,这对于深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知识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是需要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文化,就越是要在充分地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探索挖掘自身文化,因为民族差异和民族文化,才是个性创造力和社会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对于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结合多媒体艺术教学,建构先进教学的模式下,尊重的是传统文化本身的传承,多媒体艺术教学注重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同时,为学生创设的是现代化艺术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下,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探索性的实践、互动式的交流、综合性的学习为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包含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信息技术各个层面相关知识,这样传统音乐教育本身所表达的寓意就是塑造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的人才,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所具备的广博的艺术文化素养就能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所要塑造的艺术人才深刻的启发。

1.结合传统音乐特点,实现对传统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分为专业技术的理论课程与音乐文化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应从这方面的内容入手,在音乐文化基础理论教学方面,要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风俗以及思想内涵。音乐文化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没有文化的底蕴,也就谈不上音乐作品在思想上和理解力上的深刻,多媒体艺术教学课件内容在结合音乐作品欣赏的同时,要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渗入。在教学效果中,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把视听环境与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相结合,创建动感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享受获取的知识,不知不觉地通过音乐文化的穿梭达到欣赏美、鉴赏美、理论美的效果。当情感不自觉地融入到音乐中时,教学却实现了整体审美活动的过程,在专业技术基础理论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的理论作为基础,以书面的表达为方式,脑海中无法实现音乐创作过程的效果,多媒体艺术教学在听觉效果的创作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输入创作的音乐效果,从视听上解决了无法想象出的旋律。传统音乐教学在音乐文化作为基础的条件下,创作音乐作品也有了生命的内涵。通过改善和创新传统音乐教学理论课程的效果,实现了打好基础的第一步。

2.立足传统音乐发展,促进多媒体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绝不只是停留在让大学生了解传统音乐这个层面上,而是远远超过在理解传统音乐教育的内涵文化中。传统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生存延续所形成的传承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音乐会反映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语言等社会现象。国家的政治经济繁荣。音乐作品现象也会彰显繁荣昌盛,时代性的音乐作品可激发起人们的意志,积极向上,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音乐教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它所渗透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它的深远、它的情怀,甚至是不朽的艺术魅力。因此,强化和提高本土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是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3.夯实音乐教育基础,建立完善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体系。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定是建立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下去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过多地去借鉴西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学习本土音乐,只会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丢掉它的民族性,在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时,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把握好民族观的特点,内容上,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在现代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传承,形式上,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仲创设的环境、互动的交流、个性的发展、思维的开拓更好地帮助传统音乐在数字化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较小系统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中的运用是传统音乐教育一个“质”的改变。

4.注重教学实践结合,切实提升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效果。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得到个性的发展。实践方式上其实是多样化的,比如舞台实践、社会实践、田野调查、访问交流等都属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他能帮助学生创新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拓展和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对于整个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2.提升专业修养水平。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作为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功底必须过硬,同时,还要拥有广博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储备,才不至于陷入艺术学习的误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修炼,不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培养和加强数字化信息意识,要让教师充分认识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的意义,树立起科学和先进的思想教育观念,从而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要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来激发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改革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切实的措施使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提高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3.实现教学技术融合。教师要利用传统音乐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和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技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问题,而在数字化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呈综合化的特征,这需要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强调集体合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教师、数字化技术运用教师之间的配合,要求教师能做到密切联系、团结合作、协调一致,使课程形成综合化的发展,这是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所不可比拟的,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师应该学会和掌握这一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技术,为教育而服务,目前高校传统音乐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还比较落后,我们必须合理地结合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革除传统音乐教学中陈旧的教育观念,改进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革新。

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环节中最为有效的辅助模式,其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在教育领域中注入新鲜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的手段对于我们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就在于自我创新,对于传统音乐教师而言,培养自我创新、调整教学方式、创设以传统音乐传承结合好多媒体艺术教育为己任,培养个性化、综合化的复合型人才,使我国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迎来崭新的一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4981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