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教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要选择合适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教案范文展示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编写方法。
练习教案设计篇一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本题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
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练习教案设计篇二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一比“看谁先到达终点。”老师还应另备几组题供学生游戏计算。
2.练习三3。下面每题得数各是几十多?
(1)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组题:86―30和37―3。
让学生讨论一下它们的得数各是几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三组题,老师巡视,对估算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让学生计算出这8道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练习教案设计篇三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名读题。
3.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4.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
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练习教案设计篇四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练习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练习5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练习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
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查字典;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
教
具
投影片。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读句子,理解语意。
(3)选词填空。
(4)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第2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
教
学
后
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练习教案设计篇七
(1)按老师教的方法,分别查“祝”和“忘”。
(2)学生试填表格。
4.反馈。
(1)检查学生查字典,填表情况。
(2)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出示:己――已。
a.按书写笔顺分别说说两字的笔画名称。
b.说说它们异同。
c.口头组词。
3.同步骤学习其他几组形近字。
练习教案设计篇八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反馈。
(1)检查背诵。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让学生弄清话题的意思,知道说话时该针对着什么话题说。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问题。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2.指导说话。
(1)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2)你为什么想干这个工作?
(3)联系自己,展开想象。
(4)提供句式:我长大了想当,因为()。
我长大了想当(),因为()。
练习教案设计篇九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查字典自读这首诗。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啸:即啸歌,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诗的大意:“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撮口长啸。竹林幽深,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与“我”相伴。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首诗。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口头扩词,选择一个写下来。
5.反馈。
(1)检查学生组词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读读这几组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小黑板。(第一句话)。
(2)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试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出示:我喜欢跳绳、跑步和滑雪。请学生认读。
(5)指名读这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6)老师告诉学生: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反馈。
出示句子,让学生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我家有电视机,有收录机,还有冰箱。
(2)果园里有苹果,有梨子,还有柿子。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要写的字:克、苍、家。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学生练写,师巡视。
4.反馈。
表扬写字认真并写姿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成语的.意思。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
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反馈。
3.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要引导全班学生认真地听,并对同学的讲述作出评价,以。
鼓励为主]。
第八题(略)。
练习3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二
[训练内容]。
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略)。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馈。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
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册一遍一阵。
一把一年一顶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名读题。
3.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4.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4.反馈。
(1)指名汇报补充的情况。
(2)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
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本题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1)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由练读。
(2)指名读、齐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指名背,表扬当堂能背诵出来的学生)。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
2.在黑板上写上“名言交流会”,并加以美化。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反馈。
3.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要引导全班学生认真地听,并对同学的讲述作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第八题(略)。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三
(1)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由练读。
(2)指名读、齐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指名背,表扬当堂能背诵出来的学生)。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
2.在黑板上写上“名言交流会”,并加以美化。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
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
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
“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
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
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
的鼓舞、激励)。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四
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略)。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
“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
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
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
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
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
变调规律。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五
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馈。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
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册一遍一阵。
一把一年一顶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实验质疑,引出课题。
(1)、体验:折一根筷子和折一把筷子。
(2)、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课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
(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板书《识字5》。
2、提出学习目标。
(1)、会认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的'意思。
(2)、会写课文中的8个字,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展示课外收集的谚语。
(5)、能结合课文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拼读生字。
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
2、我会用这些生字组词。(如:移动、火柴、绳子)。
3、我会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
4、我知道这些生字的意思。
5、我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二)、学文展示。
1、我会把课文读流利。
2、我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学习生字。
(1)、我知道左右结构的字有:移、谋、焰、折、搓、绳、独。
(2)、我知道“柴、易”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斤”是独体字。
(3)、我认识这些字的部首。(如:“移”字是“禾”旁)。
(4)、我知道这些字的意思跟它们的部首有关系。(如:“柴”,是山上的树木。)。
(5)、我会用编字谜的方法来识字。
(6)、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
(7)、我会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字。
(8)、我要用组词的方法来识字。
2、课文内容学习展示。
(1)、我知道课文写的是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2)、我知道我们同学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3)、我会做课后的“看看写写”。
(4)、我会背诵这些谚语。
3、生字书写展示。(我会写)。
(1)、我会读这些生字。
(2)、我会把这些生字写漂亮。(学生独立写字,展示)。
三、拓展延伸。(约7分钟)。
1、我会给这些生字扩词。
2、我还知道一些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3、小结:是呀,人多办法多,团结力量大。让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让我们的班级越来越棒!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我会写”中的生字二遍,并各组三个词语。
2、背诵课文。
3、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七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
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4.反馈。
(1)指名汇报补充的情况。
(2)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
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八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积累成语。
3、背诵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4、学写铅笔字,在写字实践中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
2、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目的:
1、巩固字词,潜移默化地认识拟声词。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一引起构字规律。
3、把句子补充完整,朗读句子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小鸡图(出示)。
2、显示小鸭。
3、.课件显示小猫;
4、.课件显示青蛙。
5、出示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指读,开火车读)。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4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练习教案设计篇十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
83―20=76―50=65―30=。
83―3=76―5=65―3=。
先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2.导人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做一组练习。
练习教案设计篇二十
--。
讲学时间。
-
--。
主备。
-
杨义玉。
-
审核。
--。
审批。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力量、速度方面。
2、技能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懂得锻炼身体的方法。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互帮互助精神。
4、运动负荷:学生能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量,并达到一定的负荷。
--。
重点。
难点。
-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85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