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实用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8:09:21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实用24篇)
时间:2023-11-22 08:09:21     小编:QJ墨客

教案是教师为组织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教学计划。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改进。教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湘版美术教案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湘版美术教案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教师可先作示范)。

5、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尝试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湘版美术教案。

2、尝试包扎糖果。

教学准备:

各种糖纸,不同包装的糖果,小片白纸。

颜料笔,废纸团或小橡皮,固体胶(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察学具。(同桌相互检查,核对是否带齐东西)。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2、展示作品范例: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漂亮的糖纸了。揭示课题。

3、欣赏教材p3。

4、学生尝试涂色——反馈——涂色应由浅到深。

5、学生尝试包扎糖果。

6、学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圆柱体、球形、椭圆、圆、锥形等十几种形态各异的糖果。

7、让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物的情景,6人一组经营糖果铺,一组售货,余下6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以锻炼学生大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8、小结:

就快到教师节了,小朋友们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们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辛勤的老师们。这一举措,可以激起了孩子们再创作的欲望。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三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五彩树。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树木、花、草、青蛙、猎人、小鸟、蝗虫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走向大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

猜谜激趣(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师小结:在我们的大自然里,不仅有可爱的青蛙,还有许多许多可爱的动物及植物,还有让人猜不透的一些自然现象,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和大自然交交朋友。师带领学生向大自然里的一切问好!“太阳公公,你好!”“白云姐姐,你真漂亮呀!”“花儿,你可真香,我好喜欢你!”向小草,树木等问好!

二、发现大自然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察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里发现什么?学生自由活动,老师随机指导。

生1: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白云,秋天到了,有一群大雁要到南方去了。

生2: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是大自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生3: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报答。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掌握蜗牛的形状特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形式进行绘制。

3、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形式进行创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蜗牛的图片,背景音乐,录音,蜗牛头饰5个。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就出个谜语考考大家。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蜗牛(没有壳的蜗牛)。

生:蜗牛怎么没有壳呀?

师:对呀,这只蜗牛怎么没有壳呀?还是让我们一起问问这只小蜗牛吧!

2、教师播放课件:

蜗牛在哭诉:“我是蜗牛查理,我背上的房子在比赛时被人意外的踩坏了!其他的蜗牛都笑我,而且冬天快到了,没有了房子我可怎么过冬呀?呜……”

3、师:多可怜的小查理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4、教: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小蜗牛查理设计新房子吧!(出示课题——蜗牛的新家)。

二、发展阶段。

生a:蜗牛有触角、眼睛、嘴、腹部、尾巴和壳。

生b:身体软软的,爬起来很慢……。

生c:它身上的壳还可以为它遮风挡雨……。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阐述。)。

3、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棒,也让我们问问小蜗牛,听听它有什么建议吧!

“蜗牛”提出设计要求:原来的房子我都背了好些年了,看来看去都看腻了,最近蜗牛家族兴起好多时髦的新房子,我也想要一栋那样的。但是我可不要和别人的一样哦!我带了一些照片,大家先看看吧,希望对你们的设计有所帮助。

4、师:哇,小蜗牛准备的可真充分,赶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欣赏观察蜗牛图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进行点评。每组图片欣赏结束,教师及时小结,并将小结贴在黑板上。)。

(1)、给蜗牛原来的壳上添加美丽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2)、改变蜗牛壳原有的形状;

(3)、可以夸张、想象,用其他房屋造型代替蜗牛的壳。

5、师:时间紧迫,再不赶快帮小蜗牛把房子建好,它就要冻感冒了!(教师把没有壳的蜗牛贴在黑板上给学生做参照。)就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小蜗牛设计出最具特色的房子吧!

三、创作阶段。

1、学生拿出纸准备画的时候,要适时提出绘画要求:你画的房子黑板上的小蜗牛能住吗?——提醒学生要把蜗牛的房子画大些。

2、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陶冶学生的情操。

3、教师巡回指导,遇见问题及时指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四、作品展评。

1、请学生分小组先组内评出最优秀的,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点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说说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哪里。)。

2、教师小结:经过大家精心的设计,给小蜗牛选出了这么多好看有趣的“房子”,小蜗牛查理看了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它到底喜不喜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的音乐,并从中找到答案。

或进行简短的表演。(主动上去表演的学生,给他带上准备好的蜗牛头饰。)。

4、音乐结束,请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小蜗牛很快乐。

5、教师总结:今天不仅小蜗牛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因为老师看到大家都那么爱帮助别人,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为小蜗牛设计了那么多有趣的房子。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再尝试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给小蜗牛制作房子。

五、课后拓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蜗牛。

教学后记:

本课是校本课程,以学生平时比较感兴趣的“小蜗牛”为课题。

导入部分用谜语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了一张没有壳的蜗牛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下面新课的兴趣。整节课都以小蜗牛为主线,从导入——新授——创作——点评都有小蜗牛在其中牵引。课的结尾以一首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蜗牛》结束,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高。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手段:示范。

学具准备:铅笔、彩笔、油画棒。

教具准备:学生的优秀作品、铅笔、彩笔、油画棒。

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

师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三、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1)、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

(2)、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课题:放学了欣赏(出示优秀作品)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1)、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讨论交流。

(2)、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启发、引导)。

a、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

b、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三、教师总结:

1、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2、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

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要求: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3、学生操作。

4、学生交流。(演示)。

五、展示作品。

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什么?

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六、小结:

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通知下节课学具准备。

教学反思: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七

1、欣赏世界各地著名的特色建筑,感受不同文化的建筑美。

2、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喜欢的`建筑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活动准备。

埃及金字塔、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建筑不仅是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庇护所,更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请幼儿一起欣赏一些闻名遐迩的建筑独特的风采。

二、图片欣赏。

教师展示金字塔的图片,请幼儿讨论金字塔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形状、颜色、建筑材料、用途等。教师依次展示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建筑呢?为什么?

三、绘画。

1、打开课本p14―15页,请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然后把它画下来。

2、作品分享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贴在幼儿作品展示区,并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活动应变。

如果有家长喜欢旅游或者对建筑专业比较了解的,可以邀请其组织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也可以收集更多世界著名建筑,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区角活动。

美工区:放入蜡笔和白纸,请小朋友画出自己喜欢的著名建筑。

语言区:投放建筑有关的图书如《弗瑞丝历险记――埃及大旅行》等,让幼儿感受不同文化下的建筑魅力。

科学区:投放教师自制的“世界建筑迷宫”“世界建筑棋类游戏”等材料。

环境创设:主题展示区:贴上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家园同步:请家长在网上搜集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图片,并讲解给幼儿听,再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认识的特色建筑。

随机教育:家长在带幼儿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给幼儿介绍当地的特色建筑,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也可以给它拍照带回来幼儿园分享。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八

1、欣赏世界各地著名的特色建筑,感受不同文化的建筑美。

2、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喜欢的建筑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埃及金字塔、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建筑不仅是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庇护所,更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请幼儿一起欣赏一些闻名遐迩的建筑独特的风采。

二、图片欣赏。

——教师展示金字塔的图片,请幼儿讨论金字塔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形状、颜色、建筑材料、用途等。教师依次展示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建筑呢?为什么?

三、绘画。

1、打开课本p14—15页,请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然后把它画下来。

2、作品分享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贴在幼儿作品展示区,并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活动应变。

如果有家长喜欢旅游或者对建筑专业比较了解的,可以邀请其组织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也可以收集更多世界著名建筑,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区角活动。

美工区:放入蜡笔和白纸,请小朋友画出自己喜欢的著名建筑。

语言区:投放建筑有关的图书如《弗瑞丝历险记——埃及大旅行》等,让幼儿感受不同文化下的建筑魅力。

科学区:投放教师自制的“世界建筑迷宫”“世界建筑棋类游戏”等材料。

环境创设:主题展示区:贴上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家园同步:请家长在网上搜集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图片,并讲解给幼儿听,再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认识的特色建筑。

随机教育:家长在带幼儿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给幼儿介绍当地的特色建筑,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也可以给它拍照带回来幼儿园分享。

相关链接:1、网络资源:关于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介绍。

2、图书资料:《弗瑞丝历险记》系列图书。

附录:北京故宫。

故宫即北京故宫。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建成,建成后3个月即失火烧毁,20年后重建。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成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活动反思。

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因为他们熟悉这些建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绘画,那么他们就觉得有内容可画、并不断升华,能在作画时始终保持兴趣。这节课我本着让孩子欣赏、自主、自由的原则,从欣赏中激发孩子创作的愿望,自由去用笔描述自己喜欢的房子,感受设计房子的乐趣。在自己的天空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享受着课堂,享受着自己的收获。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以下是“小学湘版美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课型:综合型。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演示和练习相结合。装饰画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法则在装饰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装饰画的构成形式及制作方法。装饰画教案。

2、难点:材料的选择动作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教材、旧年历、画报纸、碎布片、毛线头、胶水和小剪刀。

2、学具:教材、旧年历、画报纸、碎布片、毛线头、胶水和小剪刀、白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纪律,检查学具准备情况。装饰画教案。

2、导入新课。

挂出装饰画和一般的写实的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概念。

装饰画和一般的绘画不同,主要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装饰画教案,它常用于装饰性的壁画、壁挂、广告画等。装饰画注重形象的平面化处理,画面构图强调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构图一般较为单纯。色彩亦服从于形式美法则的需要,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色彩关系。装饰画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

装饰画的造型:

装饰画教案,要求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写生的基础上,抓住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运用装饰手法进行提炼、概括、取舍、夸张装饰加工,创造出高于生活,富于想象的完美、典型的装饰形象。

装饰画步骤:

(一)、构思设计(画出草图)。

确定好表现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画出草图。装饰画教案。

(二)、选择材料。

根据草图和主题去选择材料。

(三)、剪贴制作。

将选择好的材料,根据草图剪好形状,并用胶水粘好。

作业:

用旧年历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幅装饰画。

要求:选材恰当,画面整洁美观。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德育渗透: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教学难点: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及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手段:示范。

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教具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教师示范: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2、看看书中都分别装饰了哪些地方?怎样装饰的?

3、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四、游戏。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六、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深入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能围绕绘画的主题认真构思设计,完成活动任务。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体的绘画步骤,能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五.教学难点: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六.教法选择:讲授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七.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2.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构思、学会表现。

八.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画。

生:收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准备好铅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九.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1.师:讲爱国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2.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杨靖宇坚持到最后?(举手回答)。

3.师总结:是杨靖宇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那么在“爱国月”伊始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板书课题——祖国在我心中)。

(2)引导记忆。

1.师问:说到爱国,你的脑海里会想到那些情景呢?(邀请几位同学说)。

2.小结:说到爱国,老师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升国旗时的情景。

3.播放国庆节天安门前升国旗仪式和学校周一升旗仪式的视频。

4.回忆每周一学校升旗的场景,谈一谈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5.师生总结:大家的心情是神圣而又激动的。

(3)了解常识。

1.分组讨论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知识。

3.师生共同欣赏书上的摄影作品。

4.师小结:升国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都会升国旗,每当国旗升起时人们的自豪感、神圣感油然而生。

5.播放各种升国旗的场面,并欣赏范画,为创作做准备。

(4)讲解方法、自主表现。

1.学生进行构思,谈自己的创作设想,要求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2.解决重难点:如何表现人物动态,人物神态,教师简要示范人物动态。

3.简述绘画步骤:构思—打形(轮廓)—涂色—艺术字。

4.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视辅导,解决绘画中出现的问题。

(5)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6)拓展延伸:思考作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的表现?

(7)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国旗的一些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与神态,我想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小画家们在学习中能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2课时间告诉我。

一、教材分析:

时间对我们是再重要、再平常、使用再多不过的概念了,但时间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题将时间拟人化,向我们述说着时间的重要性,给人以亲切的感觉。通过钟表的制作和有关时间的绘画表现,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钟表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而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钟表,局限于外观造型的设计。钟表的设计包括钟的整体造型和钟面的设计。在钟表的色彩搭配上,应注意协调关系,重点突出,钟面指示明确,便于大家更准确地看清时间。

活动一作业的形式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把纸睬用折叠的方法制作手表;另一种是收集身边的材料,通过联想制作不同造型的钟表。活动二的学习内容以时间为题材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相同的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的活动,或同一时刻不同的人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进行钟面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

各总钟的资料、剪刀、胶水、各种装饰材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观赏钟。

1.观看迪士尼影片《time》的幻灯片,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二、了解钟。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结构。

三、设计钟。

1.师生讨论,考虑钟表设计方法及要求,设计体现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

2.欣赏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指正。

四、创造钟。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评析钟。

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六、知识迁移。

1.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时间的?

2.欣赏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沙漏等)。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钟的历史文化。

3.课后通过上网找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活动二:

一、游戏导人。

“报时”小游戏:

a.讲台前面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请一名学生七台根据播音员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观看课件.学生设置时间)。

b.请学生上台,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拨动大钟表指针。其他学生_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二、方法探索。

a.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活动。

1.师生互动:

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于什么。

2.观看课件,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三幅画各画了什么?这三幅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

3.观看幻灯:

找错误,(不是同一主人公。两幅画的内容太接近。)并说说理由。

b.表现在相同时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

1.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2.游戏表演:

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动大钟表报时,三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

3.讨论:了解有“时差”的现象——世界各地时间不一样。

4.观看课件:说说这些绘画作品的特点,与前面的作画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创作训练。

1.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独立创作。

3.教师巡同辅导。

四、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五、拓展延伸。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六、参考资料:

文字素材。

1.人类最早的计时方法是日钟,所谓“日钟”就是用太阳的影子测定时间。最早的“日钟”——日晷是我国发明的,那是在石制的圆盘中心装着一根铁制的指针,圆盘放置在平台上,南高北低,指针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指南极,圆盘上下两面周围各刻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时初”、“时正”等。最早的机械钟也是我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只机械钟是唐代制造的“水运浑天仪”,它是现代钟表的鼻祖。沙漏是一种以沙为动力的机械时钟。这些古老的计时钟,它们都为钟表的发展作了科学和技术上的准备。

2.古诗《惜时》。作者:陶渊明晋朝著名诗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音效素材。

《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一1893)所作,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人们喜悦心情。此乐曲在湘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配套音乐磁带中能找到。《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歌曲情趣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同样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了时问珍贵而紧迫。此乐曲在湘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配套音乐磁带中能找到。

影视素材。

《time》这段影片是迪斯尼公司为帮助孩子们学习时间英语单词而制作的影片。影片中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许许多多、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钟表,它们与卡通明星们夸张搞笑的表演巧妙结合,组成生动的画面,伴随着活泼轻松的音乐,创设出一个钟表王国的世界。相信你能在《迪斯尼神奇英语》一系列的影片中能找到它。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二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

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较强。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2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习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

四、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学习,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学习目标。

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二、观赏背包。

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

(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

(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2.了解背包的结构。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

(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展示不同种类的包1.旅行包。

2.会议、公务包3.购物的手袋4.时装包5.书包。

展示背包的结构、构成、材质、样式。

三、绘画指导。

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2.小结表现方法: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

(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

(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出示步骤:

背包摄影图片----背包的剪影----与背包近似的立体形----背包的线描。

作品----添加生活用品。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1)背包的形体画得比较准确,构图大方。(2)线条流畅,有疏有密。(3)注意了细节描绘。

(4)生活用品的摆放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展示学生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摆放自己的书包和水壶。

2.学生进行观察性绘画。出示作业要求。

六、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活动二的学习资料。

教学反思: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三

一年级(下)。

二课时。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相关的设计知识,了解一些简单的技巧、技法。能结合所讲的知识和技法,通过学习,学会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工具,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主选择不同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在瓶子上进行设计创作的构思。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空瓶、颜料、剪刀、纸、铁丝、黏土、白胶、钮扣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多种不同的瓶子、让学生发挥详细说说它们的用途。

观察、欣赏。

感受、分析不同瓶子的特点和用处。

1.多媒体演示,并根据内容相应提出有关问题并解说。

2.拿出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样品,得出结论:一种制作方法可以用不同材料来完成,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1.欣赏多媒体演示:一个装满果汁的瓶子成为了废品,又如何变废为宝。

2.尝试用水粉颜料涂在塑料瓶上。

3.欣赏图片并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1.教师示范:如何在塑料瓶上上水粉颜料(添加一些洗洁精)。

2.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准备用什么方法、材料来装饰手中的瓶子?”

3.3.(揭示课题)要求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发挥想象力,在瓶子上进行创意。

4.板书:在瓶子上的创意。

1、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一些材料和方法对瓶子进行变化。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1、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作品,或分组、或个别。

2、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作品的分析、修改、调整。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四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五

用自己的画法体现游乐园的场景。

通过画画提升画画的技巧能力。

活动准备。

班上每人一份美术用品。

游乐园的照片六张。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都去过游乐园吧!里面是不是很好玩啊!有好多小朋友都愿意去玩,老师用画的画给你们展示出来。

二、学画画导入。

1、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动作。

2、人物的动作有那些不同?

3、说一说,自己去游乐园玩的动态。

4、教师讲解,并教幼儿画她们所描述的动作。

三、画一画。

1、老师已经画完了,你们也来画一画吧!

2、提醒幼儿一定要把人物的动态画出来。

3、幼儿画画时,教师要指导。

四、欣赏作品,并鼓励幼儿。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六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七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3、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去表现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是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来表现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绘画工具和材料。

检查学习用品,师生问好。

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二十四课《有人和动物的风景》。说到漂亮的风景和可爱的动物大家都喜欢,我们在生活中要爱护大自然,更要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

首先和大家复习一下前节课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以前都学习过写生吧?那么什么叫写生?哪位学生说一说?(写生就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回答的很好,有的同学又要问了画什么呢?画风景写生。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还有身边可爱的小动物也可以入画。

在画画的时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远景。把纷繁的景物,提炼概括成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里,渲染出情调和气氛。

1、欣赏书中的例图,体会怎样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

2、学习建议:可以用水粉颜料画一幅风景写生,注意画面的气氛和色彩相协调。可以用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结合水粉色进行作业。

3、教师讲解写生风景的步骤及方法。

(一)带领学生观察风景。

(二)用铅笔勾形,注意透视和比例关系。

(三)进行图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出优秀作业。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八

1课时。

造型表现。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具有动态的人物造型。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

1、掌握一些泥工的制作方法。

2、对运动中的人物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

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朋友们都比较喜欢上体育课,在运动场上你喜欢干什么?

2、新授:

师:你知道哪些体育项目?你可以来模仿他们的动作吗?

讨论:怎么制作跑步的人?鼓励学生尝试着制作一个跑步的人。

展示尝试的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人物造型(可以从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半立体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3、学生把自己运动中的人的图片展示给其他同学。

欣赏图例并思考:

(1)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2)你准备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我们要来开一个别开生面的"小小运动会"请小朋友尽情的发挥己的聪明才智。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人物。

2、用其他材料如:陶土、纸张、布等制作运动上的人物。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十九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一、导入新课。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些材料均匀撒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名字设计变化的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知识。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3、欣赏另类范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创作方法(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所学的设计方法,展开想象,用新学的制作方法想想创作。

2、比一比,谁做的精致,设计的新颖。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制作巧妙的地方。

本课教学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体验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材料的运用,让学生在采取夸张、变形、衬底、图案装饰等方法来创作自己的名字画的同时,体验和感受到制作艺术字,变体字的乐趣,发现名字的音美、形美、意义美;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十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船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品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主人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礼品美化包装可以表达出送礼人自身的趣味、爱好以及色彩感和设计特色。

2、发展阶段。

例如:方形纸盒的包装。

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礼盒上。

3、教学拓展。

用其他材料进行包装设计与装饰。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十一

对“聪明的机器人”我们并不感陌生,“铁臂阿童木”就是我们较早熟知的机器人动漫形象。聪明的机器人现实中见到的机器人以及它的频频研制面世和趣事是我们常常谈起的话题,如“精彩的机器人足球赛”、“活灵活现的机器人动物园”等。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对人类有危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作业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我们所见所闻的机器人只不过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但它的特殊功能、智能能力和独特的造型美仍然令我们时常感到神秘和好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题材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探索机器人的独特造型与功能作用。教材编排了各种造型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图片。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设计和制作的美术活动,了解机器人的造型美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审美评价能力,感受各种材料制作模型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的意义在于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美术学习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习行为,体现出本单元设置的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的理念,即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为机械手臂设计。该课时的教学,既能使学生了解机器人手的形体结构特点,学习机械形体的画法;又能使学生对设计产品的功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特征得到直观认识,领会“物以致用”的美术设计理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态度与价值标准。让机器人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是无数机器人设计者的梦想。教材编排了称为“三指灵巧手”的机械手,能轻轻拎起一个易碎的鸡蛋,可见它的灵敏度与人类已无差别了。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机械手的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机械形体,整合关节传动部分进行造型的活动,因此基本的机械形体的画法是设计机械手时要掌握和解决的基本技能技巧。教材编排了灵巧手一个节状体的画法与过程,对异形的立体形与螺丝帽的表现过程进行步骤分解,为本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绘画技巧上的指导,也是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尝试训练的重点内容。两幅学生作业为学习效果的表现提供了样式。

活动二为制作机器人模型。该课时的教学,旨在利用各种媒材制作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针对机器人的不同造型特征合理寻找和运用媒材,提高学生的制作工艺和欣赏审美水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型的制作是根据已知的机器人造型来进行模仿,在制作机器人模型的不同局部时,选择适合的媒材和采用相应的方法是制作活动中的教学重点。教材编排了三件学生制作的范式和文字提示,对选择媒材尝试方法及机械连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其中对一个范式进行媒材运用、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的提示,如泡沫包装物的割锯方法,对机器人结构之间的固定方法,以及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的运用,暗示了应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提出,通过尝试训练并进行动手体验,发现规律方法。机器人虽有仿人形机器人类型,但并非所有机器人都是人形的样子,从外观造型来分析还只是一台机器的模样。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完成一个机器人的模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的教学题材内容是学习工业设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与知识,了解机械立体形的线描画法与机械手设计创意以及掌握机器人模型制作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设计制作及应用能力。宜采用线描笔、单色笔和各种纸质材料、废旧材料、蔬菜瓜果等媒材,通过线描,采取卷折、剪切、割裂的制作与组合等手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造型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准备针对两个课时不同的教学内容,考虑精选机器人的动画片片断和图片,布置学生收集适合制作的各种媒材,制作适当的模型实物及选择和制作相应的教学等。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应以机械立体形的画法和不同媒材制作不同机器模型的方法为重点,采用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械手设计和机器人模型制作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机械手设计的教学,以机械立体形绘画学习为前提,机械手设计的整体效果为结果目标,功能设计为学习延伸,组织相应的尝试、欣赏、创意、评述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可作如下安排:机器人动画片欣赏——认识机器人——认知机械手结构——尝试机械形体画法——探讨功能,创意设计——创作表现——展示创意,审美评述——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活动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教学,以机器人造型欣赏感受为基础,寻找和运用合理的工具材料制作机器人的各部分形体为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制作、合作组装完成机器人模型的制作任务。小组合作时应关注学生组内策划与任务分工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方法——媒材运用尝试,解决要点——小组策划,分工制作——组内交流,集体组装——作品发表,审美互评——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活动一的教学实施,在补充课程资源不足,不能观看到机器人动画片,和通过欣赏到更多的图片时,可利用教材、教参已有的资料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多感受欣赏,互动交流关于机器人的信息,来认识和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可作如下选择:认识机器人——欣赏感受,了解机械手——分析结构,尝试形体画法——创意交流,设计机械手——展示作业,审美评述——应用交流,学习延伸。

活动二的教学实施,可能因为地区差异出现制作材料上的变化,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一般纸材的可塑性大,通过卷、,折、揉团、粘贴、插接等手法可进行多数机器形体的造型、模仿,其他材料如纸盒废旧材料等媒材,教学设计时也可调整选择。如: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感受——媒材尝试,学习方法——欣赏机器人,小组策划——分工制作,集体组装——作品展示,评述应用。

1.教材编排的小训练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和材料组织实施,让学生尝试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如:活动一的小训练建议尝试描绘一个六角螺丝帽或一个有连接头的机械造型特点的立方体指节,了解一简单机械形体的线描造型方法,举一反三,对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提供学法指导。活动二的小训练建议尝试用白卡纸卷圆柱体、卷贴圆锥体、折贴立方体等,或用蔬果切制圆轮、削制插接其他特殊形体等,解决媒材选择与制作方法的技术问题。

2.一般情况下可让学生借助资料进行机械手的设计和机器人模型仿制,对美术素养基础好的学生可引导想像,创意具有个性化的机械手和机器人模型,有效地促进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3.本单元教学时不可忽视造型设计制作与相应的功能作用的评述和思考,设计与应用是现代工业设计与制作的一个整体理念,也由此加深学生对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作用的理解,达到在美术学习中启智育人的目的。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十二

托班幼儿对于玩泡泡枪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许多大小不同的泡泡从枪口喷涌而出,慢慢上升,飞到空中时,宝宝们最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拍打一个个的泡泡,乐趣盎然。争对幼儿对于泡泡的喜爱,我结合托班美术的团纸黏贴技能设计了这节“大泡泡,小泡泡”的美术课程,使幼儿能在为泡泡穿上花衣服这一游戏活动中,既感知游戏时的快乐,同时又学习团纸黏贴这一新技能。

1、引导幼儿学习团纸黏贴的技能。

2、引导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团纸黏贴。

3、感受活动的乐趣。

1、大小不同泡泡底纸(4a纸一半大小左右),彩色皱纹纸裁成小方块若干。

2、泡泡枪。小黑板。

3、小筐若干,浆糊。

4、一个大泡泡背景墙,上有反粘透明胶带。

一、游戏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圆圈,带领幼儿在圆圈内玩泡泡枪(1-2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是圆圆的,大小不等的。

二、教师示范并讲解如何团纸黏贴泡泡。(在小黑板上演示)。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半圆。

2、出示一个泡泡作品,提问:这是什么呀?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做漂亮的泡泡好吗?”

3、示范用一张皱纹纸团成小球放到浆糊里蘸一蘸,粘到泡泡底纸上。老师可以一边动手一边念儿歌:捏一捏,捏一捏,捏成一个小球球,亲一下,亲一下,泡泡飞上天!

4、按上述方法依次粘满整个泡泡底纸。

三、自己动手粘泡泡。

1、组织幼儿围坐在桌子边上,自己动手试一试。

2、鼓励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团纸黏贴泡泡。要求:要粘满整个泡泡。有困难的宝宝要请老师帮助。

四、“大泡泡、小泡泡”飞上天。

“小朋友,你的泡泡做好了吗?请你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嗯!真漂亮!现在请我们宝宝把你做好的泡泡送上天好吗?”

引导幼儿把泡泡粘到墙上的大泡泡中去。

五、结束。

“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做的泡泡漂亮吗?下次我们再来做这漂亮的泡泡好吗?”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十三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篇二十四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设计、制作一幅画。

教师巡回辅导。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698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