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有机结合,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案的评估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案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一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ppt课件、学具操作材料(打印)、数字卡片(打印)。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公开课课件《6的分解组成》ppt课件。
对对碰。
教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教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1和4。
教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一)开始部分。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的分解组成》含ppt课件。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小熊猫,将6只小熊猫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分别演示点击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的分解组成》含ppt课件。
(3)请幼儿读屏幕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组成6,2加4等于6。
(三)巩固练习(操作学具)。
找钥匙开锁(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6,就用线连起来)。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6。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6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二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备注。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做素数?什么叫做合数?各举例说明。
2、20以内的素数有哪几个?为什么”1“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
二、教学新识。
1、教学例2。
(1)10是由哪几个素数相乘得到的?
(2)教学归纳:10是由2和5两个素数乘得到的,板书:10=2×5。
学生答后板书:24=2×2×2×3;63=3×3×7。
(4)把以上3个合数,分别写成了几个素数相乘的形成,是不是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相乘的形式呢?再举例说明。
(5):从以上的合数可以看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出示:“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引导学生看书作答。(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并举例例2说明)。
2、练一练。
(1)p44第1题,同桌讨论后口答反馈,并说出打x的理由。教师:“2和5,都是素数,但不能叫质因数。因为2和5都是10、20......这些合数的素数,离开这些合数,就不能孤立地叫质因数。4和5都是20的因数,但4和5不都是20的质因数。”
(2)p45第2题,提问:“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后独立作业在书上之后再评讲。
如果:“51=1×51”对吗?为什么?
“42=3×14”对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我们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
教学过程。
备注。
数,如何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
3、教学例3。
(1)15可用哪几种素数相乘的形式来表示?
教师说:“用短除法来分解,先用一个能整除15的素数3除。(板书:3),用3去除得出的商是几?(板书:5),商5是素数还是合数?得出的商是素数,就不要再除下去了,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板书:15=3×5。这就是用短除法把15分解质因数。
(2)”42“怎样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学生答后,教师强调先用一个最小的能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去除,板书。
商21是素数还是合数?商21是合数还不是素数怎么办”(继续分解?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第二次除时,把21当被除数,除数应该是几?为什么?(除数必须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其中最小,通常用3作除数。)学生答后,板书。
(4)学生看书上概括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结语。要求分清三层意思,划出没层中的关键词语。
三、巩固练习。
365475123。
(1)口答:
6=21=22=12=。
(2)共同练习:
25=66=16=91=。
3、课内作业:书上p45第4题。
四、教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
对于分解质因数的形式,学生较易掌握,但在实际分解过程中,往往分解得不彻底,最后的因数不都是质数。强调质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
在教学“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反馈阶段“把24分解质因数”,我请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板书情况如下:书写非常端正工整,答题步骤及答案无可挑剔。集体订正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做题迅速、正确、工整,同时也委婉的指出,今后书写时最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这时,一个同学突然举手,我让他说说有什么问题,他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从右往左写是一种创新,你不是经常要我们多创新,常创新吗?”我怔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肯定了他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及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大家来讨论,这算不算是一种创新?许多同学都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三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
2.熟记20以内的质数.。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例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
1的约数:2的约数:3的约数:4的约数:
5的约数:6的约数:7的约数:8的约数:
9的约数:10的约数:11的约数;12的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归纳.。
1.按这些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分组讨论后汇报.。
3.引导学生说明:
有一个约数的.(板书:有一个约数的)。
有两个约数的.(板书:有两个约数的)。
有三个约数的,有四个约数的,有六个约数的.。
教师提示:像有三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约数,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一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为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板书:有两个以上约数的)。
(二)按约数个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成三种情况.。
1.分组再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3.引导学生说出:1的约数是:1(板书:1的约数:1)。
有两个约数,它们分别是:
板书:2的约数:1、2。
3的约数:1、3。
5的约数:1、5。
7的约数:1、7。
11的约数:1、11。
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它们分别是:
板书:4的约数:1、2、4。
6的约数:1、2、3、6。
8的约数:1、2、4、8。
9的约数:1、3、9。
10的约数:1、2、5、10。
12的约数:1、2、3、4、6、12。
(三)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1.观察2、3、5、7、11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2.观察4、6、8、9、12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3.教师明确:根据这些数约数的个数的多少,给这些数分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新知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
(四)质数、合数的定义.。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板书)。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3.教师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
(五)按约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分类.。
1.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那么,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三类:质数、合数和1)。
2.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找什么?(关键:找约数的个数)。
(六)教学例2.。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2229353787。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熟练运用找约数的方法,这种做题法是做对题的关键.。
2.反馈练习: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214367。
(七)介绍100以内的质数表.。
1.除了用找约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2.用质数表检查例2。
检查方法;表中有17、29、37,说明是质数;
22、35、87表中没有,又不是1,说明是合数.。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四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做素数?什么叫做合数?各举例说明。
2、20以内的素数有哪几个?为什么”1“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
二、教学新识。
1、教学例2。
(1)10是由哪几个素数相乘得到的?
(2)教学归纳:10是由2和5两个素数乘得到的,板书:10=2×5。
学生答后板书:24=2×2×2×3;63=3×3×7。
(4)把以上3个合数,分别写成了几个素数相乘的形成,是不是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相乘的形式呢?再举例说明。
(5)小结:从以上的合数可以看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出示:“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引导学生看书作答。(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并举例例2说明)。
2、练一练。
(1)p44第1题,同桌讨论后口答反馈,并说出打x的理由。教师小结:“2和5,都是素数,但不能叫质因数。因为2和5都是10、20......这些合数的素数,离开这些合数,就不能孤立地叫质因数。4和5都是20的因数,但4和5不都是20的质因数。”
(2)p45第2题,提问:“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后独立作业在书上之后再评讲。
如果:“51=1×51”对吗?为什么?
“42=3×14”对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我们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
教学过程。
备注。
数,如何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
3、教学例3。
(1)15可用哪几种素数相乘的形式来表示?
教师说:“用短除法来分解,先用一个能整除15的素数3除。(板书:3),用3去除得出的商是几?(板书:5),商5是素数还是合数?得出的商是素数,就不要再除下去了,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板书:15=3×5。这就是用短除法把15分解质因数。
(2)”42“怎样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学生答后,教师强调先用一个最小的能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去除,板书。
商21是素数还是合数?商21是合数还不是素数怎么办”(继续分解?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第二次除时,把21当被除数,除数应该是几?为什么?(除数必须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其中最小,通常用3作除数。)学生答后,板书。
(4)学生看书上概括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结语。要求分清三层意思,划出没层中的关键词语。
三、巩固练习。
365475123。
(1)口答:
6=21=22=12=。
(2)共同练习:
25=66=16=91=。
3、课内作业:书上p45第4题。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
对于分解质因数的形式,学生较易掌握,但在实际分解过程中,往往分解得不彻底,最后的因数不都是质数。强调质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
课后反思:在教学“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反馈阶段“把24分解质因数”,我请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板书情况如下:书写非常端正工整,答题步骤及答案无可挑剔。集体订正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做题迅速、正确、工整,同时也委婉的指出,今后书写时最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这时,一个同学突然举手,我让他说说有什么问题,他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从右往左写是一种创新,你不是经常要我们多创新,常创新吗?”我怔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肯定了他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及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大家来讨论,这算不算是一种创新?许多同学都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五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复习。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引入新课。
1、教学例2。
把合数10、24和63分别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10=2×524=2×2×2×363=3×3×7。
(1)一个合数可以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2)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
(3)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区别几个概念。
(2)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质因数要求因数本身必须是质数。
3、教学例3。
(2)什么是短除法。
(3)练习。
(4)注意: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除数一定要用质数,看被除数能被哪个质数,整除,就用这个质数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的.是:
1、让学生理解短除法的意思。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七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1、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别。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从研究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罗列出来,思考: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研究,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学会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评判,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行分解,然后从学生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行交流,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格式,然后学生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教学要点:
1、认识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观察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2、分解质因数。先安排学生列塔式分解式对具体数进行分解,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的到质因数时一个合数的因数,同时还必须是质数的双层含义。在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让学生按照:了解格式,试算,对分解步骤进行归纳这三步完成的。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八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复习。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引入新课。
1、教学例2。
把合数10、24和63分别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10=2×524=2×2×2×363=3×3×7。
(1)一个合数可以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2)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
(3)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区别几个概念。
(2)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质因数要求因数本身必须是质数。
3、教学例3。
(2)什么是短除法。
(3)练习。
(4)注意: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除数一定要用质数,看被除数能被哪个质数,整除,就用这个质数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的'是:
1、让学生理解短除法的意思。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九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页例7、例8和练一练你知道吗,第39~40页练习六第4~8题和你知道吗。
1.使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学会数学,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黑板。
1.写出算式。
引导: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5和28的这几个因数中,分别有哪些是质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们的意见和大家分享吗?
明确:在积是5的乘法算式中,1和5是5的因数,其中5是质数;在积是28的算式中,1和28、2和14,4和7都是28的因数,其中2和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一个数里是质数的因数)。
3.强化认识。
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2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2是28的质因数。
4.做练习六第4题。让学生阅读习题,独立思考。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一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四、延伸活动。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二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三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页例7、例8和练一练你知道吗,第39~40页练习六第4~8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学会数学,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写出算式。
引导: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5和28的这几个因数中,分别有哪些是质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们的意见和大家分享吗?
明确:在积是5的乘法算式中,1和5是5的因数,其中5是质数;在积是28的算式中,1和28、2和14,4和7都是28的因数,其中2和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一个数里是质数的因数)。
3、强化认识。
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2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2是28的质因数。
4、做练习六第4题。让学生阅读习题,独立思考。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复习。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引入新课。
1、教学例2。
把合数10、24和63分别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10=2×5。
24=2×2×2×3。
63=3×3×7。
(1)一个合数可以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2)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3)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区别几个概念。
(1)质数,因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质因数要求因数本身必须是质数。
3、教学例3。
(2)什么是短除法。
(3)练习。
(4)注意: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除数一定要用质数,看被除数能被哪个质数,整除,就用这个质数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的是:
1、让学生理解短除法的意思。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六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
教学。
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1、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
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1.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老师:今天鸭妈妈很高兴,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
总结。
归纳得出5种分法。
66666。
/////。
1524334251。
3.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4.巩固练习游戏:摘苹果比赛。
老师:(出示苹果树的挂图)小朋友你们看,树上的苹果熟了,想不想把它们摘下来呀?我们来进行摘苹果的比赛好不好?(把小朋友分为4个组进行)我们先讲一下比赛规则: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里的苹果加起来要等于6,每一组派一个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苹果摘下来放得对不对,有多少种方法放这些苹果,要两边加起来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错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帮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复。我们来比一下哪一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本次数学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体,利用帮鸭妈妈安排鸡宝宝住下及摘苹果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并掌握6的组成及分解,与以往教学活动相比较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在后面的摘苹果比赛中,充分的利用了小朋友喜欢竞争的心理,自已组里的小朋友可以讨论方法对不对,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就是在时间上掌握得不够好,到后面小朋友为了争第一都有点乱了,如果重新上一次的话,觉得应该设定好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哪一组的小朋友得出的方法最多获胜,可以更大的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分解质因数的教案篇十七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能够有顺序的记录6的分成。
6的分合点图一张,6的分合式空白记录单,笔,《幼儿画册》(第三册p39)。
(1)幼儿观察小猫,将6条鱼分在两只小猫,可以怎么分?
师:猫妈妈给猫宝宝买回来6条鱼,请你给两只小猫分一分。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1)教师演示给6只小猫分小鱼,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小鱼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2.巩固新知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分成,学会了记录,接下来请你做兔妈妈给兔宝宝分胡萝卜,你可以怎样分,请你按照顺序分一分。
3.幼儿操作;
兔妈妈采回来一些胡萝卜,请大家说一说可以怎么分给小白兔和小黑兔,请你上来分一分。完成操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3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