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案大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3:54:08
最大的书教案大全(22篇)
时间:2023-11-23 13:54:08     小编:QJ墨客

教案是教师为实施教学活动而编写的详细指导性文件。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设计精彩纷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大的书教案篇一

大自然就像一本书,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书里面有: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不同的风。有辽阔的天地,奔腾的河流,空中的浮云和飞鸟……这么多你永远读不完。

我们来说一说春风。春风温暖,夏风凉爽,秋风让人发抖,冬风让人寒冷瑟瑟发抖。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不同的风让人的感觉也不同。

再来说一说辽阔的天地。天一望无际,水也一望无际。草原更是一望无际。啊!它们使天地变的辽阔。

大自然的雨也是各不一样。一会是倾盆大雨,一会是毛毛细雨……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一会大,一会小,一会是中雨。我最喜欢大自然这本书里的雨了。

我家房子前后有果树、竹林、棕榈,还有许多树苗等。到了秋天,什么样树结什么样的果,一颗颗树高大,挺拔,像一个个站岗放哨的战士。

我家还有许多花。每一盆花的生长,开花,结籽。都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开的花有白的、黄的、红的、紫的、蓝的等。有的时候几朵花簇在一起,像一束花一样。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有看不完的知识。

最大的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置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样?)。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读,互相纠正读音。

4、交流学习生字。

三、品读课文,自我感知。

1、指名读文,思考学生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2、回答问题:这本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内容是什么?(自然万物)。

这本书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你最喜欢,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学生广泛读文,并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兴趣,在读中积累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教案篇三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最大的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

最大的书教案篇五

中学时代的“大书”不是那些系列丛书,而是一些课堂之外的小说故事。有武侠,还有鬼故事,还有侦探的。看大书也是受环境的感染,从老三届开始就有对武侠的热爱,不过那个时候可能是《三侠五义》,《蜀山剑侠传》。试想一个同窗大部分男孩子都是以读“大书”为时尚,你没有一本实在是丢脸。

“读大书”也是初中男孩子们平时的对话暗号,你总会被别的同学问道,有什么新“大书“?。那个时候对我来说,“读大书”是一种奢侈,一来家里没有给我富余的零钱,只能眼巴巴等着同学看完了自己才能迅速的看一遍;二来家里的藏书也有不少,更多都是原苏联的文学,或者是《青春之歌》,赵树理的一些小说。言情,侦探小说根本没有,记忆里涉及鬼故事的就是残本的《聊斋志异》,借给亲属再也没有还回来。涉及武侠小说仅有一本类似《故事会》的老杂志,里面选有《神雕侠侣》前四章。初中的时候每隔几个月,都要重读一遍,因为只有这本书是属于自己的。

那个时候武侠小说完整一套多则七八本,少则三四本,经常为了看武侠书加班加点,他白天看,我就半夜看。躺着床边借着一根蜡烛,伴着两个苹果,在父母都睡觉后,用纸壳子挡着门上的玻璃,防止有光射到走廊被父母看见。那个时候书都有200多页,几乎争取一天到两天内看完,但很多读的半拉卡机的。

在武侠小说暂时看不到的时候,家里的《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也可以拿来消遣一阵子。不私下看点什么“大书”,已经不能说明你是班里的男孩子了。上学时候除了特别老实的学生,都是或多或少的因为看“大书”被老师谴责?没收的“大书”不知道有多少本。记得在课上我偷看《三国演义》被老师发现,原以为被严厉的批评。不想老师说这是四大名著你应该看,但应该是下课时间看。如今想想内心都有一丝窃喜,我记得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老师把没收别人的“大书”都送给我了,充实了我放假的寂寞岁月。

再想想那个时候看小说,几乎都是看别的`同学租来的,少数几个能看个完整本,大多看的几乎都是残本,不过我也很高兴。有一次放学,我问同学,段誉怎么还抢慕容复的王语嫣呢?慕容复武功很厉害。同学义正言道,段誉才是主角啊!最厉害是扫地神僧啊。想来我看的残本《天龙八部》才是八本的其中一本,里面萧峰的段落很少,描写慕容复的比较多,给我一种错觉。闭塞的小镇,没有多少个电视,录像机也不普及,看着地摊上卖的梁家仁的老年郭靖小画片,我常常是莫名其妙。

武侠小说要比武侠电视剧接触的早,可是武侠小说看的参差不齐,记忆里看过武侠小说能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残本。拿这个资本和人家讨论武侠往往是缺少底气,于是武侠电视剧也成为填补残本武侠故事的缺憾,但电视剧改编的又多,拿这个当原著和人家讨论里面的人和事儿,常常很有出入。等到大学的时候才重新的看了看金庸,古龙的武侠。

那时候我们小镇过得很闭塞,如果不是看录像机,电视上根本看不到所谓的《小李飞刀》,后来电视上最早看的是大陆版本的《多情剑客》。那时候阅读小说,全凭快意,不加思索,想到都是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现在如果看起来,总能让我思考一些东西,个人很钟情于《欢乐英雄》,我喜欢这里的人物,郭大路,王动,燕七他们都是那么洒脱潇洒,这样的文字也骗了无涯过客,到底是童话小说。

我喜欢梁羽生文字里透漏出的儒雅,又肯定金庸小说的博大,但是骨子就毫无缘由的喜欢古龙的文字,大概是读起来不累,有一种林清玄的散文化风格,又让人有一种席慕容的抒情诗的感受。

总的来说我读武侠小说的时候多,只要能有“大书”做消遣,武侠,言情,侦探读读都无所谓了,亦从不拒绝。

最大的书教案篇六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三、积累运用。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篇七

教学过程:

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平常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我们还知道读了书,将来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师边说边板:书、字、画、知识、作用),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读读书,一起来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师:谁愿意和我合作,一起来读1-4小节?

师:如果我是地质勘探队员,那你就是谁?(比赛读)。

从我们刚才的对话中你们明白什么?(知道了岩石就是一本书。)。

3、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孩子们,想不想看到这本“岩石书”呀?

师:点击课件,出示岩石,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指导朗读该句。尤其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以及“一层一层”、“厚厚”两个词语的读法。)。

二、二读对话,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10小节。

师:你们俩读得真投入,孩子们,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

a、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

1、师: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随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2、孩子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3、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4、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你们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呢?(师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5、谁能把三种连起来介绍,自己先试试看。再指名连起来读。

1、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像石头一样,这些叫什么呢?(化石)。

2、出示句子,谁介绍一下这些化石呢?(指名学生读)。

3、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4、点击课件,出示恐龙、虾、恐龙蛋、乌龟的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5、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先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6、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7、如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8、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出现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9、仿佛看到了什么?陆地变大海,大海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

10、想不想看看地壳运动的过程。出示课件。

11、地壳运动动画有意思,可惜,没有声音。谁愿意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呢?好!那么多小朋友愿意,自己先试试看,呆会儿我请最认真的小朋友来配音。

1、我们刚才的对话读,你知道吗?读了这本书岩石有什么用呢?

2、知道川以后长大想干什么呢?

最大的书教案篇八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最大的书教案篇九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三)拓展延伸。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二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

1)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抢读生字。

5)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波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

3.抢读。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三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两课时。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

),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13.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14.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15.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7.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四

大自然是一本大书,读也读不完。

秋天到了,大雁正往南方飞去,挥了挥翅膀,好像在对白云说:“朋友,我准备往南方飞了,咱们下年再见。”他们离别了白云,一会变成了一个“一”字,一会儿变成了一个“人”字。小燕子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直叫人愉悦。他穿了白如雪的衣服,披上了黑如炭的外套。

变色龙变化多端,到了一片叶子上,变成绿色,在枝干上又变成了棕色。爬到花上,变成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绚丽多彩,美丽极了。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有的嬉戏玩耍,有的练习钻土,还有的正在土里晒太阳呢!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小区前的梧桐树和菊花。每到微风拂过,梧桐树的叶子就像一只一只小鸟,快乐地飞到地下。菊花千姿百态,它将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头发五彩缤纷的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把所人都吸引住了。美丽的姑娘害羞了呢。

这本大书读也读不完!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五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四)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见面问候。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师:“,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二、提示课题,据题质疑。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三、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指名说说划出的问题。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生汇报四个问题: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3、学习伙伴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4、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5、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生说或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它能说明什么呢?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件接着出示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两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两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指名读。b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1)谁能做做动作表示“飘落”?请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

(2)板画“飘落”,理解意思。

a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飘落”这两个字,你看雨点儿从天空上飘落下来,斜斜的。

(3)齐读第一句。师:看,风吹起来了,我们伴着风再读读这句话。“数不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认读“半”、“空”。(自由质疑,说说读这个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认读“问”、“回答”。同桌找出来,互相读一读。师画大、小雨点图。

(1)师:谁在问?(大雨点)谁来做我们的朋友大雨点来问一问?指名读大雨点,男孩子齐读。

(2)小雨点怎么回答?指名读小雨点,女孩子齐读。

(注意指导读出问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你要到哪里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学会“方”在“地方”中读轻声。)。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说。

指导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a演示动画。b学生说说大地的变化。

3、师:看,老师这里有花也有草,谁来把它们种到大地上?

(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花草。)。

4、师:(指黑板)看,花是不是更红了?草是不是更绿了?

5、师:(指黑板空白处)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看(画草),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花,长出了草。快来帮忙画花呀!

6、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花和草在地下干什么呀?生自由说。

7、师生合作读一、五自然段。

五、拓展训练。

1、师:花开了,草绿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田野上,去看看雨点儿的功劳,好不好?

观看课件。

2、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花红草绿”,记住它,读一读。(齐读)。

3、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师:我们再亲切地叫她一次。

5、师:雨点儿,老师喜欢你,小朋友们喜欢你,小草小花也喜欢你。雨点儿要去浇花浇草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欢送它。

6、齐读课文。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七

读好课题。

2.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子里跳出了哪些疑问?

(1)一边默读,一边在川川提的问题旁边打上勾;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复习一下:怎么默读)

(2)检查字词

(3)交流、汇报,读好六个问句,读出疑问的味道。(注意表情,读出疑问的语气。)

2.一连串提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中有一个成语来形容川川——“刨根问底”(课件)

(1)猜一猜:什么意思?(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

(2)学习“刨”: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

a师强调: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则跟意思有关。

b谁能给“刨”编个字谜来记住它:包旁边立着一把刀。(边说边书空)

c顺口溜回顾带有“包”的形声字。

1.问题一、二:第四自然段。

(1)学习“岩”“册”、“厚”

独体字一般查起笔,有些常用的独体字,它本身就是部首,也可以查整个字,如“日”“月”这样的字。

(2)“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课件)

a.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哪些方面很像?形状、一层一层、厚厚

看来这是一个(比喻句),同时,还是一个(反问句)

b.反问句练习:课件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意思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

c.巩固练习:课件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不就像春天的眉毛吗?

改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不就像?

改成: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教你一招: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说(反问句和陈述句)课件

(1)抽读第六节,当堂评价。

“有。你来看……雨痕;波痕;矿物。都是字呀!”

(2)学习生字“印” “痕”(注意前鼻音)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

也可以这样说:()、()和()都是岩石上的字。课件

还可以这样说:()、()和(),不就是?

(4)我们又发现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变换词序)课件

(5)如果说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痕的足迹叫波痕,那么——练习说:泪痕、疤痕、折痕。

5.问题四: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画了?抽读第八节

(1)“有……有……,还有……”

灵活运用:()、()和(),不就是?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举一反三了哦。

(2)那第五个问题这画能说明什么呢?抽读第十节。这部分内容有点难,而且也很有意思,不过还需要我们到课外查一些资料,所以我们要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推荐阅读:(课件)《自然百科全书》 推荐网站: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石馆、矿物馆、矿石馆、化石馆)

(1)书写本课带有竖撇的字:课件:册、铁、质、“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2)完成课堂本2、3

:搜集关于化石或矿石的资料。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本人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中学生的书面练习时间不够,课堂内容安排不够紧凑,重点不够突出,课堂节奏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训练不够充分,本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朗读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所以应该采取更多的朗读方式进行指导,对于这一点明显做得不够,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是以齐读、男女生对读为主,评价方式也不够吸引人,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在本堂课上比较欠缺的,特别是因为时间的不够,最后也没来得及充分地进行写字的指导,总觉得整堂课就是匆匆走个过场,没有很好地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八

师:老师做的,其实只是一个句号,哪位小朋友能不能用动作来做一做其他的标点符号。

生:能,逗号,感叹号,问号,双引号,破折号。

学生自由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它们后面都是问号,都是问句。

师:小朋友们,要读好问句可不容易,要读出问的语气,请小朋友们自己练练。

生、

师: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

生1读。

生2读,歪着脑袋。

生3,还皱着眉头呢。

师:读第二句:哪里有书啊?

个读后齐读,反复练读问句。

师:小朋友们一连提出六个问题,心中充满问题,那你觉得,川川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生: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生: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师生对读(个读后齐来)。

师:面对川川的这么多问题,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捧起书本,看看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师:叔叔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呢?

生:岩石经过很多万年,才变成的。

生:岩石是一层一层的。

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说说岩石与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图形很像一本书。

生:岩石的开关很像一本书。

出示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师:岩石除了开关很像书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也像书啊?

生:形状很像。

生:岩石里有很多知识,书里面也有很多知识。

生:岩石里有文字和图画,书里面也有文字和图画。

师:岩石上的字和图画是指什么呢?

练习: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雨痕、波痕和矿物)。

师:那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练习:和都是岩石上的字。

师:通过雨痕,波痕,联系车痕、泪痕。

师生合作读,在第一遍不到位的情况下再来一遍。

分角色朗读(雨痕、波痕、矿物)。

文本重组练习(把它们都是字呀放到段前),感受总结和总起的转变。

看完了字,找找,岩石上又有哪些图画呢?

生:有贝壳、有树叶、还有小鱼。

师:出示句子:你看,这儿有贝壳,有树叶、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图画。

岩石和书一样,也有着许多文字和图画,那么这些文字和图画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起来看这段话。读一读。

师:谁来说,这儿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读短文。

师:原来这儿发生了从陆地到大海,再到高山的变化。

播放课件,教师伴乐朗读。

你能从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时间很长啊。

生: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自己练一练朗读,把这漫长的信息告诉大家。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生个读。

师:这漫长的变化,人类是无法记载下来的,那么是谁记载下来,告诉我们的呢?

生:是岩石。

师:是啊,是岩石,记载下了世事浮沉,沧桑变迁,就成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

延展: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岩石的用处。

生:把词语串连起来,说得不错。

教师小结:这岩石就是大自然中最大的一本书。

岩石就是一本书,而无处不在,现在请大家要看一看这些岩石,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你还想提提关于岩石的哪些问题?

生:这些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生:这些岩石为什么这么奇怪?

生:岩石上为什么有图像呢?

师:问问题的时候,要有问的语气。

生接着问,带着问题下课。

(现场记录)。

最大的书教案篇十九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课时。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因疑而产生动力,教师因疑而因材施教。]。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最大的书教案篇二十

1、教材简析。

通过小作者和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告诉小朋友大自然中的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书上有“字”有“画”,魅力无穷。激发了小作者要读懂这本“书”,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八、九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阶段又是他们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读中探究,在读中释疑,在读中生疑。

1、初读课文,会认10个生字;会写“宝”、“刨”、“趴”3个生字;了解“岩石书”的“字”“画”。

2、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利用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而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字”“画”,读中解决自己的疑难,读中产生新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

1、教师通过路学习了解有关地质知识,搜集图片资料。

2、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

一、由书切入,引发疑问

1、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板书:书) 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你们看――

出示岩石的特写图。(要体现“字”“画”特征。)

2、质疑:你有疑问吗?

(生:这明明是块石头,怎么说是书呢?书是有字的、有画的、有知识的。这不是一块石头吗?哪里有书啊?这本书里有字有画吗?这本书谁能看得懂?······)

(随学生回答板书:字、画、用)

3、是呀,你们说得真好,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怎么会是一本书呢? (板书:?)

二、初读课文,走近岩石

1、那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课文是怎么介绍这本书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发现我们刚才提的问题和谁的问题是差不多的?

那又是谁解答了我们和川川的问题?

3、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川川和叔叔直接对话,用不同的记号标出。

生交流后出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三、对话朗读,走进岩石

读懂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我们心中的疑问自然就解开了。

1、同桌对话朗读:一个当川川问,一个当叔叔回答。

2、师生对话朗读:老师当川川问,学生当叔叔回答。 读读议议,出示重点句:

(1)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指名对话朗读。 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地听,他们哪些地方读得很有味道?

4、小组朗读对话。

四、回应课题,再生新疑

1、小朋友,读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岩石是书吗?为什么?岩石不光是书,而且是一本―― (板书:最大的 )

2、你们有没有发现,谢老师写的“最大的书”,和课文一样吗?(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课文还有一个引号)

现在你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吗?

课题为什么要在“书”上加一个引号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特殊的书,大家都看不懂的书,是地质勘探队员看的书。对不留意的人来说是石头)

3、你觉得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还有新的问题吗?(谢老师还有一些问题:这书是谁写的呀?大自然中,最大的书只有这本岩石书吗?对于地质勘探队叔叔来说,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假如是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他的书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太空的科学家,他的书又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动物的科学家,它的书······)

4、想更多得了解岩石吗?推荐站:化石

五、学习字词,指导写字

1、学习字词。指名领读;齐读;开小火车认读;说说记字办法。 出示:词语、生字。

2、指导写字。出示:在田字格中的宝、刨、趴 齐读。 谁能给它们组个词?

3、学生写字。实物投影交流反馈。

最大的书教案篇二十一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篇二十二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鸽子的嘴尖尖的,啄东西时就会发出“噔”的一声,走路时头一伸一缩的,迈着优雅的步子,真叫人喜爱。蛇吐着血红的信子,发出“丝丝”的声音,真让人害怕。小猫“喵喵”地叫着,好像在撒娇,让人感受到猫的可爱。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对生的,有轮生的。蝴蝶兰的花朵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草的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爱心形的,有圆形的,有巴掌形的。

我们学校里栽种着各种果树,有木瓜树、樱桃树、柿子树、桃树、葡萄藤,木瓜树上有一个个金灿灿的木瓜,闻起来香香的,樱桃树上有红色的樱桃,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馋得我直流口水。

我最喜爱的是我们学校的两棵棵桂花树,桂花树的花近看像一颗颗小米粒,从远处看,就像一朵绿色的大蘑菇,秋天的'桂花散发出香香的气味,让人怎么闻也闻不够。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书,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010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