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读后感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17:14
与神对话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1-24 11:17:14     小编:MJ笔神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所产生的,包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的感悟,通过读后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书籍,请问大家有读过好书吗,有没有想写一篇读后感?写读后感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用词的准确性,保持文章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下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一

10月份,在身边同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关键对话》这本书。该书能提出大量的沟通技巧,能让我们了解关键对话、辨别关键对话、再运用技巧解决关键对话;当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该如何侃侃而谈;当别人沉默或暴力来应对你的谈话,又该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本经典的书吧。

当人们激动时,意见不统一时产生的对话就叫做关键对话。要学会辨别关键对话,有以下方法:

(1)学会观察,注意何时安全出现危机;

(2)学会发现安全问题的警告信号;

(3)注意观察自己在压力下的行为方式。

(1)道歉。当你冒犯了别人,或者是得罪了别人,首先要真诚地道歉,为你给别人带去的痛苦而道歉。这样做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气氛,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尽量弥补过错。

(2)对比。通过对比来消除误会,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句式为“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这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消除别人的误会,重新建立安全形势。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说明“不是什么”的作用)。明确你是尊重他们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说明“是什么”的作用)。“对比法”不是道歉。它不是指收回那些伤害了别人感情的话,而是确保我们所说的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要比预想的更严重。

(3)通过crib达到共同目标。c即承认寻找共同目标;r即确认策略背后的目的;i即创造共同目的;b即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新的策略。

(4)探寻别人行为产生的途径。

(5)那该如何正确说出自己的途径呢?同意(agree),当你同意的时候就表示同意;补充(build),如果别人遗漏了什么,先同意别人的话中你同意的部分,然后补充你的观点:“另外,我还注意到……”;比较(compare),当你们的观点确实不同时,不要说别人是错的,要比较你们两个的观点:“我的观点不同,让我解释一下……”

读完这本《关键对话》,解决了心中的.很多疑惑和问题,也学到了很多技巧。才疏浅薄,总结了几点感受比较深的内容:

谈话从心开始。谈话过程中要知道自己是否把主题带偏了,我们经常会谈了半天,会谈结束了,才发现主要的都没谈,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谈话的两个人争吵的都不是一开始的主题。

注意观察,保证安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气氛语气,当感觉到有火药味时,要警醒自己,缓下来,寻求对方的动机,再找机会重新引导主题上来。

感受对方动机。要学会询问感受、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这一点,我在跟小孩子沟通时一直没做好,接下来我会努力通过体会、感受获得与他们的共鸣,表示赞同后,通过补充、比较引导其思考,并选择符合预期的方法。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二

读《与神对话》第三卷,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感觉自己是站在宇宙间的某个星球上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所有的事情是那么的透彻,这个星球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是让人不理解的!就好像人类在看着蚂蚁们的生活一样!看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很稳定,很祥和,很感动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身体,这种感觉真得很棒!

最后看了《与神回家》!对人的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真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怎么就有这样的智慧呢?我只能相信他真得是在“与神对话”了,哈哈!

就像书里一直在说的,这套书不是无缘无故来到我的手上的,他是响应我的要求,被我吸引而来!

写这段话的时候,爸妈在遥远的外婆家,因为外公危在旦夕!

现在想想,自己有一段特别想看书,就觉得没看书很难受!有一次我还在qq签名上写了:很久没看书了,很想看书!为这个还被同学挪揄了!但是现在回想那段时间刚好是闻知表姐夫病重的时候!表姐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5口,就靠他和表姐打工赚钱养,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需要很多钱,表姐夫有点手艺,一年下来也还不错,养养家也就这样维持着!可能是表姐夫太节约了,一年到头吃了太多腌制的东西(我猜测的),不幸就得了尿毒症!当表姐夫得知病情的时候,他没有采取任何的医疗,他说:家里好不容易好点了,不能因为要给我治病就又把大家拖累了!所以他一直坚持着不医治!当姑姑把事情告诉我爸的时候,表姐夫已经病入膏肓了!

爸爸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无言!

表姐夫才40出头呀!姑父也刚去世不久。姑父的死又纯属意外,他是爬上屋顶盖瓦片的时候摔下来猝死的!

人的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呢!从2005年我回国,5年的时间就有5位亲人相续离我而去!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很想看书,在网上一搜,就看到《与神对话》了,于是就尝试着买了一本,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书!立马追买了整套书!

这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任何你想到的和你没想到了里面都有了!强烈推荐朋友们买来看!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三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些事物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应该看看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各种感受,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承认这些感受的难度更大。然而,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却是你最高的真实。

假如你曾经聆听你的感受,你的经验,你的世界肯定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不聆听感受和经验造成的后果是,你不断地重复地体验到它,一次又一次。

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你的思维拥有创造力,你的语言拥有生产力。

你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由你自己选择的。

你对自己的意愿,即是神对你的意愿。

你生活在幻觉之中,从而感受到了恐惧。

(你生活在幻觉之中,从而对身边值得珍惜的美好视而不见。)。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有必要害怕的呢?你到底在害怕什么?你的害怕是出于自己无端的想象还是因为将人云亦云的论调视作了真理?此刻你有生命危险吗?明天你即将病死、饿死、冻死、或者被什么东西袭击而死?再或者,后天你将被所有的人鄙视、远离?何时你才能停止无端的幻想和非理性的恐惧?好好地做你自己,爱你自己,当你知道了真正的自己是谁,此生要做什么,你将无所畏惧。)。

人类所有的想法和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由于怕。人类的动机只有这两种,他一切观念无非是这两者的派生物。爱与怕,是掩藏在思维背后的思维,是原始的能量,是主导的力量,是发动机。

你以为你非常卑微,这种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那些你最为重视的人,也就是你母亲和父亲。你自幼习惯了接受来自他们的信息,对你来说那便是神的信息。因为说出那些话的人,在你的宇宙里无疑便是神。

正是你的父母让你认识到爱是有条件的——你曾经许多次领教到他们的条件。因此,你已经忘记被无条件爱着是什么感觉。

(此刻,你是否正无条件地爱着你自己?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过错、缺失而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你是否会因为受到他人有条件爱的暗示,而开始看轻自己,认为自己只有怎样怎样才配得到爱?你是否因为他人对你的拒绝而开始不接纳自己,不喜爱自己?你为什么不可以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缺失、曾做过多么傻的傻事、犯过怎样的错误,这些又都怎样了?你不是完美的神,你是人。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一个人,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用来帮助你成长的,如果你真能藉此成长,你将越来越像你真正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你喜欢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真正的你是什么样的?)。

你不仅看到自己接受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且你发现自己给出的爱也是有条件的。你知道这样的爱其实不是真正的爱。

你本人关于爱的思维是错误的,却怪自己从不曾纯粹地经验到它。

还有另一种爱,你以所谓爱的名义将某个人牢牢地抓住,美其名曰自己是如此深刻地爱着。可实际情况是,你只是依赖他/她而已,你抓住他/她不放手是因为你觉得你的生活不能没有他/她。但是,这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怕。你牢牢抓住真是出于对自己的人生、对生活的热爱?诚实一点,你的依恋是出于怕,你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害怕失去?你怕的是什么?你害怕放手的到底又是什么?是某人所给予的物质保障,还是他/她的关怀照顾?没有那个人你为什么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为何不能坚强独立地面对你自己的生活?你为什么一定要依附于另一个人才能活下去?所以,你那不叫爱,那是你的怕,是你的恐惧在叫喊。你害怕独自面对生活。你并不热爱那份真正属于你的生活,你在逃避作为一个人独立的人的责任。

你为什么不可以首先好好地爱护你自己?为何不接纳自己?为何要自轻自贱?你要明白他人对你待你的方式、态度其实都是你暗示他们要那样做的。因为,当你珍视自己、关爱自己时,你正是在用自己的言行态度告诉他们——我很珍贵,你也应当爱惜我。)。

怕是收缩、封闭、攫取、跑开、隐藏、独吞、伤害的能量。

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

怕粘住和抓紧我们拥有的一切,爱送走我们拥有的一切。

怕纠缠、爱松手;怕激怒、爱抚慰;怕攻击、爱改变。

我们究竟在这里干什么呢?——为了记住并且重新创造真正的你。

你在世间这个过程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去发现你自己,去创造你的自我,从而成为真正的你——成为你真心想成为的你。

(当利己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前,你所谓的利他只是一种掩藏得很好的利己。自我实现,是我们存活于世上一切目的背后最本质的,也是最终极的目的。)。

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你并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在创造新的自我。因此,别试图解答你是什么人,要试图确定你想成为什么人。

创造出新的你自己,这样你就能证明你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是有目的的。

认识到你自己是造物主,你必须去创造,也只有在你去创造的时候,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是造物主。

正是在选择成为部分之神的行动中,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绝对的选择权。

《与神对话》是由八月份的福委员张晓春老师推荐的一本书。该书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几乎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感到极其震撼,并推荐给身边的人。《与神对话》在1996年圣诞节前登上了美国最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是二战后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突然的车祸和失败的婚姻使他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过着餐风宿露、以捡易拉罐维生的日子。《与神对话》的成功让尼尔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如今他在美国以传播书中蕴含的真理为业。

这本书涉及了我们曾经问过的大部分问题:关于生活和爱,目的和功能,人和人的关系,善和恶,原谅和超度,通往天堂和地狱的道路……各种事情。它直接探讨了性、能量、金钱、子女、婚姻、健康……战争和和平,给予和索取,快乐和痛苦。它关注了具体与抽象,真理和非真理。

可以说,这本书是“上帝对事物的最新论语”。对所有那些真正寻求答案和真正关注问题的人,对所有那些用心灵的赤诚、灵魂的渴望、思想的开放开始寻求真理的人,它是一个奇妙的礼物。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四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灵的对话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出生在塔斯甘比镇的小女孩又盲又聋,如果这句话当成新闻告知人世,简直是微不足道中的微不足道。但把那个盲聋哑的小女孩会读、会写,还考上了哈佛大学这句话广而告之,那就足以震惊世界。是的,就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女孩,一个被马克?吐温称为19世纪奇人之一的女孩――海伦?凯勒。

常言道: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这种苦难铸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一个终生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一个只有在莎利文老师帮助下才能学习的人,一个将毕生心血倾注在残疾人事业上的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句话是对海伦最真实的写照。

坚强的背后就是成功。海伦是不幸的,她很普通,只是个最无助的孩子,很多人会把她看成一个神话,把她当作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去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去看待。从小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光明――对她只能作为毕生的渴望。是坚强的活下去,还是如其他残疾人般颓废地了却余生?面对这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庆幸的是,小海伦选择了坚强,也成就了她的成功。学识渊博,掌握多国语言,考入世界名校,这种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听起来像天方夜潭,她却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她又是幸运的,没有沙利文,海伦可能永远平庸甚至绝望,没有对生活的爱,海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海伦的幸运只在于她拥有了一份不寻常的爱。我们比她幸运,拥有健康的双眼。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看清世界的颜色。我们也许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让我们成为了生活的瞎子。想想海伦,我们只是些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坚强的灯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毋庸质疑,海伦是成功的,而她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她过人的毅力。古今中外,一个个响彻耳畔的名字:保尔柯察金、霍金、张海迪他们的成功无疑是这最好的见证。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像瓷器和花朵那样脆弱娇嫩,经不起一点磕碰和吹打;我们的生命应是那天空中的繁星,即使云雾遮盖,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闪光。一切都不是神话,选择坚强,选择成功。

用心去欣赏世界。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这句名言多少勾勒出人们对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漠然麻木的现状。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一个小故事引人深思。海伦的一位朋友从树林里远足归来,一路觉得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事物。而海伦却坚信,仅靠指尖的触觉在树林里走上一个小时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而她所发现的恰是我们最不以为然的。她会用触觉去感受树木微微的震动,用指尖去体验花瓣的娇嫩,用嗅觉沉浸在花的馥郁中。尽管海伦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残缺的,但她却比常人更能扑捉生的气息。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都有妙境。落日晚霞、霜叶秋林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洗礼;欣赏大树,自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会在小草的坚韧中汲取执著与希望。用心去欣赏,会发现生命中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留念,哪怕是司空见惯的笑脸,一句无心的关怀,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份平淡的亲情,你也会深深的感动,享受其中。生命真的很短暂,一切都像是白驹过隙,当我们用心去欣赏,美好的事物才会在心中永存。

乐观的态度是快乐的源泉。忘我就是快乐,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便是海伦?凯勒生活的动力。现实中太多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去生活,总觉得处处遇挫折,无处寻快乐。他们总把快乐放到凹透镜下去看,而把所谓的小挫折放到放大镜下去无限扩大。在书中,你可以领悟海伦积极开朗的人生观,像她那样活的洒脱精彩。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也会有灰有黑,让我们用微笑去迎接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的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太伤心,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自己一定会成功!相信明天会更好。在每一次的心灵对话中,海伦总会像这样给我带来些深刻的启发。是啊,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只有比她更为出色,比她活得更为精彩,才无愧于这位可爱可敬的女人。生活道路中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结束,我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会显得更加美丽、娇挺。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五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从2岁以来都是我思考的重点,我的性格比较急躁,有时候没有耐心去教他,我深知自己的教育方法的不够,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3月份开始找教育类的书籍在看,其中看的第一本是《对话的秘密》——影响孩子内心,让孩子自动改变。作者是樱桃老师,旅居英国12年,获得英国教育心理学背景。这本书通过讲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分析孩子的内心,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提出跟原来不一样的亲子沟通理念。作者的文笔还不错,写出来的文字也不会很枯燥,每个案例都是我们家长都会遇到的,作者通过举例讲道理让读者容易读进去。至少我有整本书都读完了,还觉得非常的好。摘录一些我觉得以后遇到教育问题可以参考的一些经验。

(1)帮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恰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能学习到“换位思考”,极大丰富和提升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大人在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必须巧妙得一步一步地将孩子心里的疑问表达出来,不要马上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通过合理的提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与改正。

(2)孩子学习某种兴趣爱好时,要放弃时,该不该强迫继续?

答案是一定要先寻找孩子放弃的原因(作息时间搭不上还是其他原因),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表示跟他们感同身受,比如说“学习滑冰真的不容易,一定很辛苦吧?”。进而给孩子提建议给孩子制定稍低合理的'目标,等孩子能够克服了再慢慢提升目标,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半途而废。

(3)学习成绩真的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吗?

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属于资质一般,请别给孩子制造太大的压力,就算他不能再某方面出成就,至少他因为从小父母给他足够的爱,足够的信任,他们也能活出自我,活的开心,活的自在。

(4)也许你经常收到老师对孩子某种行为的抱怨,但作为父母,不管老师怎么说,我们可以表面附和他,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永远爱他,支持他,试着去理解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的方法。家长可以先把选择说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一起做决定,但必须跟孩子说,一旦做完决定,必须严格遵守。

(5)遇到孩子不愿意把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不能硬要求孩子分享,而是要具体分析原因,是不是其他小朋友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直接拿走玩具?我们要先把孩子的心情给捋顺了,和孩子产生共情,对他们的任何行为表示理解(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以大人的角度觉得理所当然),孩子乖乖配合那也是迟早的事情,但如果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顾一切去责备孩子,孩子越发委屈,就算分享了也不是真心的,以后再让孩子继续分享连门都没有。

我的感受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是我正在尝试的,一般都是以大人的角度先入为主,以大人的想法去理解孩子总是会有偏差。

(6)孩子刚上幼儿园不习惯,遇到小事就发脾气。如何解决?

孩子在外面发生的事情没有得到家长的帮助和排解,就会通过苦恼、黏人、深知暴力等最常见的方式来排解,家长往往看不到孩子吵闹的深层含义,只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哭闹,这种行为往往让家长烦躁不安。家长会被担心和生气蒙蔽了双眼,更无法想到该如何去帮助孩子排解心中的不安。只有让孩子内心的不安感排解完了,才有可能接受一切说教。

(7)解决争执时,将主导权交给孩子。比如2个孩子抢玩具怎么处理合适?

向情绪激动的孩子解释玩具要一起分享之类的大话空话,无疑使不合时宜的,而当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都想要玩这个玩具),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抚平他们的情绪时,他们自己就能想出好的办法和建议,而且更愿意接受遵守彼此的约定。

(8)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选择的自由是父母必学的一项技巧,这是让孩子合作的最快方式之一。这种选择的自由替代了指令性要求,孩子们就不再有压迫感,他们会觉得一切是自主的,也更愿意与父母合作。当家长开始让孩子做简单的选择——“要牛奶还是果汁”时,就已经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学习之窗,学习如何判断,如何做决定。在日后面临更大的选择时,他们会更加自如。

我的感受是:开始尝试提供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效果虽然没那么明显,但我会一直尝试。

(9)请给孩子足够的准备时间见人打招呼。

孩子大不大方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不要硬逼孩子跟人家打招呼,可以说“宝贝还没准备好,等宝贝准备好的话他会愿意跟人打招呼的。”这样既维护自己的面子也不会给孩子压力。当然父母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当我们非常自信大方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也会慢慢的感应到。

我的感受是:小新大了以后有时候有点害羞不大跟别人打招呼,以前我都会催着他去叫人,觉得孩子不叫人不礼貌,但是现在的我会给他介绍长辈的称呼,小新虽然这次没有马上叫人,希望下次学会叫。

(10)催促将塑造出坏脾气、急脾气的孩子。

一年之计在于晨,要想让孩子有愉快的一天,早晨很重要。催促只能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对于孩子来说,必须细化事件的过程,他们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要求,才能真切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快些。一定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完成一件事,幼儿做事所付出的努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我的感受是:我真是个急性子的人,无形中也会经常催促孩子,这是个坏习惯,希望改进。

(11)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比如玩完玩具不按时收拾)。

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的美丽之处,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不遵守规则的后果,这样简单且容易执行的规则比起父母苦口婆心地唠叨和规劝,效果胜过千倍。如果我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诉孩子让他们配合,首先一定要看准时机,选择一个正确的时间,尤其是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断孩子并要求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真的因为太投入而听不见。

(12)解放自己,独立孩子,不要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是细分事件的过程。比如要教孩子如何正确洗手,不要只空洞地告诉他们好好洗手,应该要分具体步骤详细地去教会孩子。而且父母要坚持给孩子时间,允许他们犯错,不要他们没做好就直接接手,虽然父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来收拾残局,但从长远利益看,绝对值得。

我的感受是:小孩子有时候并不明白大人叫他做好的事情,细分事情能够让他们明白。

(13)孩子容易发脾气时如何处理?

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能容忍并支持孩子通过他们最熟悉的形式发泄积压良久的负面情绪,这样的孩子最终将成为更幸福,更开心的孩子。

(14)孩子做错事时正确的处理方法。

我们惩罚孩子后要的结果是孩子在犯了错误后真诚地心甘情愿地去改正,而他们也只有在自己的情绪被释放、被接纳、被理解了以后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这就是我们看似奖励的惩罚手段的原理所在。

(15)如何处理孩子的说谎问题?

逼着孩子当面承认错误,他们往往会通过说谎来保护自己,以防止陷入更深的责难中。制止不良的行为不如鼓励良好的行为产生的效果好,因此如何鼓励良好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永远不要给孩子扣上说谎的标签,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从而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骗子。同时不要翻旧账。

家长不应该抓着孩子说谎的事情不放,而更应该去过问孩子说谎的原因,,其实很多原因是因为家长太严厉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不敢和父母沟通,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是给他们造成困扰。一旦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我们应该用支持的温和的态度平静地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把他们的担心坦诚相告。

任何时候,只要孩子说真话,家长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16)让孩子输得起。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需要大人细心去维护,可一味地从表面上过度维护孩子的自尊自信,给孩子过多人为的成功体验,让孩子在人为的成功体验中自我感觉良好,长久以来,给孩子一种假象:原来世界一切都很美好。

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赢的感觉,但是遇到孩子输不起的情况,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这个问题,不要过多的呵护,也不要有意制造挫折让孩子尝试失败的滋味,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从自己身上解放出来,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感受失败的滋味,他就不会那么抵触,也不会那么伤心,在孩子慢慢习惯这种思维模式后,等他们亲身经历失败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内心就足够强大来接受现实。

(17)帮助孩子提高认识自己的能力。

孩子害羞不敢和别人打招呼或者在陌生环境下显得不自在,父母应该要摆正心态,根据孩子的特点找出孩子害羞的原因,让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害羞的阴影。方法包括从小教会孩子必要的社会技巧和社会礼仪,教会他们如何交朋友,教他们如何和别人沟通,教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

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治标又治本的好方法,家长应积极帮助孩子培养自信,让自己感觉自己很重要,这种感觉一旦在孩子内心生根,就能增强孩子自信。

孩子越多给自己暗示自己能行,那么他们就越来越相信自己真的能行,这种暗示慢慢也会成为他们内心的声音。

(18)孩子不合群,要循序渐进。

我们家长不要总想着如何去改变孩子的性格,而是想着如何去帮助孩子发现保持与同伴之间良好关系的乐趣,过分强迫孩子,只能将孩子往火坑里推。

在其他孩子来家里玩之前,家长首先要经常陪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识一些和同伴玩耍的规则,观察哪些是孩子需要去学习的,哪些是孩子的强项。

当孩子还没有准备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推动孩子往前走,强迫孩子去教朋友,3岁以下的孩子更喜欢自己独自玩,更喜欢暗自观察对方,然后相互模仿。

(19)怎么搞定暴怒中的孩子。

当孩子在暴怒中,我们家长要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猜测他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碰到这种情况,生气愤怒时被允许的,家长和老师不但要理解他们的感受,还要在乎他们的感受。

家长在孩子碰到问题时,不要先想着说教、威胁,或者急着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将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反思孩子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总结孩子的心情时,同时也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语言而非用哭哭啼啼、怪罪别人或其他不良行为来表达感受。久而久之,当孩子感到愤怒、伤心、生气、焦急、紧张、失望、不够自信的时候,他们就能很自然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我的感受是:以前孩子一哭就像让他立马不哭,现在才明白应让孩子好好哭,哭完再跟他好好说,长辈在的情况下应该把孩子抱到房间让他发泄完,而不是让长辈为了哄孩子而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20)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当孩子在上学阶段经过被人嘲笑和欺负时,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做到最好地保护自己,然后把所有可能的方法一一演示出来,让孩子做到心里有数,在进行角色表演时,可以先让孩子扮演打人者,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免受伤,如用手臂护住头部,或者机警地躲开,然后将角色转换过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教会孩子忽略那些具有挑衅的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越在意,对方就越得意。

平时注意武装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内心真正变得强大起来,让孩子明白宽容的人才是最有魅力、最值得尊重的;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的体格变得越来越强壮。

(21)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首先要营造轻松的吃饭范围,大人越着急,小孩吃的越慢;让小孩有决定吃什么和吃多少的权利,刚开始孩子吃的很少但是能吃完让孩子吃饭的感觉越来越好。

我的感受是:小新吃饭的坏习惯是边看视频或者玩玩具边吃饭,这对孩子的消化不好,也没有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只是为了把他填饱而已,这种做法不可取,也在争取改进。

(22)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家长可以在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情况下,抱着和他们聊天,聊孩子开心的话题,渐渐说出我的忧虑,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一张纸,记录孩子的任何提议,不管孩子的提议由多么的不靠谱,都不作任何评价,将孩子的所有提议全部认真写下来,然后等孩子讲完以后你再补充你想要孩子做的,再来一起梳理一遍,最后跳出大家都同意的一个提议并坚决执行。

(23)帮孩子解决做作业的难题。

家长应摆正心态,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快乐学习的技巧上,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能很好地改善亲子关系。

技巧一:用“学习”代替作业,创造一个学习的时间而不是做作业时间。

技巧二:创建一个学习的路径。和孩子商量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严格遵守这个规定,同时要给孩子一段时间去适应并养成这个习惯,家长一定要坚持!

技巧之三:学习时间必须可预见并简单明了。可以提醒孩子还剩5分钟学习时间就要到了,让孩子有准备,准备开始学习。

技巧之四:允许孩子选择什么作业和其他相关的事情。他们可以选择是晚饭前还是晚饭后,或者是第二天早晨起来做,可以给孩子提意见,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让他尝试一下,而且要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孩子选择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唯一不允许选择的就是要不要学习。

技巧之五:只有在孩子需要时才帮助他们。

技巧之六:你想要孩子有什么行为规范就必须教他们那种行为规范。家长要花时间教会孩子如何学习统筹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教他们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告诉他们先从很重要的或者马上到期的作业先开始做。可以和孩子一起估计该作业需要什么时间,然后设定时间,看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这让孩子学习管理时间的好办法,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力量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时间。

技巧之七:用口头鼓励代替金钱或物质奖励。

用口头鼓励来表扬孩子,重点是描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而不是泛泛地表扬。

技巧之八:孩子学习时,家长可以坐自己的事情,但牢记必须关掉电视。

孩子不定性的特点决定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反反复复,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放松就让以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而是在孩子出现反复的时候,耐心调整他们的心态,尽快帮助他们走入正轨。

我的总结:正视和排解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积极和孩子沟通,真正理解孩子,遇到问题时和孩子商量规则并执行,让他们明白父母是永远爱和支持他们的,只有他们在父母身上获得真正的理解和安全感,孩子的自信才会建立,才能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才能逐渐成长。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六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书中列出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你敢指出老板的一些错误做法,能有效而不伤害自己吗?例如,如果你想让你的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仍然走自己的路,如何说服他们而不伤害他们的感情?例如,如何解决家庭矛盾?....简而言之,这本书是为了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改进你的课程,并包括一些自我测试的问题,这可以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七

《关键对话》这本书是公司读书会推荐大家一起阅读的一本书。读完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书中提到的一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我平时遇到的是十分相似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时都会遇到关键对话,而如何应对这些关键对话就是一门学问。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从一个对话敌手成长为一名对话高手。

很多时候,在我们遇到沟通障碍时,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心”开始,明确对话的目的,始终记住对话的目的所在,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其次,我们还要时刻注意观察对话注意观察对话氛围,保持安全气氛,防止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常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对话氛围,把普通对话变成关键对话,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关键对话的重要性,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对方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场面。

最后,如果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暂停对话,或者必要的时候向对方道歉,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提出共同目的。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八

现在的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仿佛处在一个过道里,身后是厌倦的现实,前边是理想的境界,而这个过道呢,却是一片黑暗。我第一次感到如此地孤独与无助。身边的人似乎,不,是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我在黑暗中思考:生命因何而存在?人类因何而存在?作为一个人的你,又是为什么活着?也许等我有那么一点领悟的时候,我就将走出这个地方吧。

你的意思是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那样反而会使人更加痛苦。那我们的心灵,就只能游离于意识之外了,那它们可有依托?哦,原来如此!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封佛和基督,那是他们灵魂依托之地啊!

没错。其实,不只是教徒才有信仰。一位大智者曾经说过:人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哲学有用么?哲学没有用。但没有哲学的世界,人人都在欺骗自己,甘愿受骗。

科学再发达,也不能武装人的内心。物质世界再庞大,也永远吞并不了精神世界。而我们作为一个人,微小的个体,不能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有思考,跟随心灵的呼唤,相信心底的信仰,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也许这样,就可以走出那条暗不见天日的过道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九

上周听了凯洛格的精品课程《关键对话》觉得特别好,而且很实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得着。

本次课程中有3点让我感触很深,对我来讲特别有用。一是,从心开始;二是,专注你的目标;三是,主导我的故事。

首先,从心开始是,在你说话的时候首先应当将自己的心摆正,从内心就是一个好的动身点,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我是对事来讲的,不是对人来讲的。这样你就不会说出一些伤人或是带有攻击性的语言。话说口乃心之门也,你心里是怎样想的,说出的'话就是甚么样的。所以要使我们说出的话让其他人舒服,那我们就必须从心开始,把自己的心态端正,就事论事,不要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人或事。

其次,专注于你的目的,不要说着说着,就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就像,你本来是要解决问题来的,结果说道最后反而是吵起架来了,缘由是你本来的动机也就是目的是讨论问题,结果由于对方说话不太好听,你的动机也从解决问题转到为自己辩解或是翻旧账,乃至是攻击对方。因此本来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又增加了问题。这就是说为何要专注于我们的目的,只有时刻清晰自己的目的,才不会说出偏离目的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太为难的局面。

最后是,主导我的故事,也是强调心态的。只不过是更侧重于对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不加感情色采的、客观的去处理这些信息,或是面对一样的事情时,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的就自己心态的调剂。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客观的去看待人或事,而不是只根据表面的现象去决策,可以找到真实的缘由,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从开始的第一点,到最后的第3点,不论是从心开始,还是专注于你的目的,还是主导我的故事,都离不开心态,也就是我们的想法,所以,从心开始是一个基础,在关键对话中只要掌控好我们的心态,其他的都好解决。由于技能可以学习,多加训练就能够做好,但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有放好,那用再好的技能终究都会讲事情弄砸。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

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因为它的内容来自于神。

整本书从头到尾无不散发着神性的光芒。

一部伟大的著作,总是能写出世人想说的话。读后会令人觉得似曾相识;沃尔什问神的问题,是代替大家一起问的;神的回答,解释的也是普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沃尔什自己的。也许很多人都想问神一些问题,但没有机会;神无时不刻给人们以启示,但多数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值得被尊崇的是先知、是智者、是先行者,基督如是、佛陀如是、老子亦如是。

人类最美好的感受是什么?最高级的思维是什么?最清晰的话语是什么?

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看待这灵性的世界?应该怎样审视自己的灵魂?

与神对话,每个灵魂都可以,只要愿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一

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作者对人类集体大事件的探讨,而是作者从《与神对话1》一直到现在都强调的与神展开真实的对话,我的理解即是每个人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不逃避,不敷衍。引导对话的线索是: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爱或者怕。

年终考核是职场人每年的必修课。拿着这个城市的中低收入,过着自以为是的稳定生活,我曾以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现实又一次让我警醒。

工作不难,我努力做到了优秀,这个优秀既可以用数量也可以用质量,以及同事们的投票来衡量。偏偏我遇到了电视剧里才会遇到的“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

如果不是曾经得到前任领导的赏识,我会以为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还有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样的人”屡次在同事们投票中败下来。没有人是傻子。政治学中有个经典定律,投票不一定能选出最优秀的人,但是一定不会选出最糟糕的人。

写了这么多关于考核的内容,可见我很在乎。在乎考核,在乎升职。这一切根源于怕,而不是爱。我爱的是财务自由,我爱的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实现的财务自由,然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靠这份工作实现。那么只能是怕了。怕什么呢?怕丢脸。在这个按资排辈的地方,明明自己付出了劳动成果,而且被客观指标认可是优秀的,却被“这样的人”诋毁。

“任何没有爱的东西,都不是通往神的最快捷路径。”因此在怕的情绪里,我无法释怀,也无助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认清自己,最终想要得到什么,也就是寻求所爱。“生活的目标是认识和重新创造你的身份。”四十不惑,虽然还没到这个年纪,但是在过去一年我越发深切感受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没有前几年那么迷茫了。

我以前不太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单纯”“内秀”“你是这批女生中智商最高的,也是最善良的”“低调”“优秀”“认真”“好人”……这些都是别人贴的标签。我更想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而这是要有一些人生阅历的。碰上一些人,遭遇一些事,才真正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就像别人老是说我好人,我反思自己其实很懦弱,怕得罪别人,怕毁掉别人心中的好人形象。

坐在年终聚餐的椅子上,我前所未有地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不想要待在这里。我秉持契约精神,勤奋工作,努力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但是如果不吃这顿饭就导致不和谐,那么一定不是我的问题。我不想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想在这里闻二手烟,更不想和“这样的人”应酬,总之不想待在这里浪费时间。

越是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渴望什么,越是要放弃另一些欲望。我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那些遇到的挫折或者障碍,让我更加看清楚自己在实现自我路上的位置。

我曾经渴望外界的奖励。现在我清楚地知道成长都是内在的,是自我积累、自我发现,和别人是什么、在做什么毫不相干。外部会有正面反馈,会迟到,但是永不会缺席。

我能感受到自己文字传达出来的内心的不平静,而这也正好说明了我还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路上。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二

用了大约一周时间看了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没太有意思,后来想想,既然很多人推荐,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就继续了下去。看到后来感觉本书说的很多观点可能真的是对的,但是却与我们日常的很多原则相违背。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们日常的很多思维模式和原始思维其实是错误的,所以这种错误的思维创造出了错误的结果,所以很多人就生活在这种错位的'结果里,感觉生活非常的不幸和痛苦。

本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有了思维,进而有了话语,然后有了行动,也就有了结果,然后就有了经验,进而又有了思维,话语,行动,如此循环下去。所以想要有快乐幸福的生活的话,就要先有这种思维,然后才会真的有这种快乐幸福的生活,如此良性循环先去。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三

最近看一本书,《与神对话》,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或者说是与自己相处的书,不像书名体现的是一本宗教方面的书,其中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篇章,虽然还理解不透,但是值得分享,假以时日可以再写一写。

“精神也许无法真诚地认同身体的行动能带来你选择的东西,但它非常清楚地知道,神将会通过你把好东西带给其他人。

如果你选择的是快乐。去促使别人快乐。

如果你选择的是发财,去促使别人发财。

如果你选择的是在你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爱,去促使别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爱。

真诚的这么做—不是因为你追求个人的好处,而是你真的希望别人拥有这些东西—然后所有这些你送出去的东西都会来到你身边。你把某样东西送出去的行动促使你经验到你拥有它。因为你无法将某样你现在并不拥有的东西送给别人,于是你的精神得出了新的结论,对你产生了新的思维—具体来说,就是你肯定拥有这样东西,否则你不可能把它给出去。

然后这个新思维变成你的经验。你开始处于那种状态之中。一旦你开始处于某种状态,你就启动了宇宙间最强大的创造机器—你那神圣的自我。你处在什么状态,就会创造什么东西。这个过程完整之后,你将会在你的生活中创造出越来越多那种东西。它将会在你的物质经验中出现”。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他们“拥有”某样东西(更多的时间、金钱、爱情等等),他们就终于能够采取“行动”去做某件事(写书、培养爱好、度假、买房子、谈恋爱等等),这将会使他处于某种存在“状态”(快乐、安宁、满意或者充满爱)。这就是拥有—行动—状态模式。

实际上,他们弄反了“状态—行动—拥有”范式。宇宙的真相与你想象的不同:拥有某样东西并不会产生某种存在状态,事实正好相反。

首先你必须处于那种叫“快乐”(或者“领悟”、“明智”、“同情”等等)的状态,从这种存在境界出发,你才能采取“行动”去做各种事情—你很快会发现,你所做的事情最终给你带来了你想要“拥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性过程的方法是,看看你想“拥有”什么,问自己,一旦“拥有”那样东西之后,你会处于什么“状态”,然后直接进入那种状态。”

以上摘自原文,一字一字敲出来的。有没有和你以前认知相左的地方。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如果我怎么怎么样了,我才会如何如何去做的思维模式。很多事情并不能如我所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货币—商品—货币的g—w—g的过程时说过,为了卖而买和为了买而卖是不一样的逻辑。前者是资本家的套路,后者是普通劳动者的套路。赚钱的人是先把钱投出去,换成某种非钱形态,比如商品,购买劳动力,通过再次出售再换回钱来。起点和重点都是钱。普通人的逻辑更多的是,我要努力工作赚到更多的钱,去买更好的东西,钱作为一个中间通道,连接两端非钱的东西,一直手上就留不下钱。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四

与神对话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本书与《追风筝的人》同是李继宏翻译。我有幸与李继宏先生在网上取得联系,他推荐了这本书。这大约是半年前的事了,如今才买来读完。虽然此书十多年前在美国是畅销书,我仍然怀疑在中国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中国总体哲学都是更关注人,而不是神,求神拜佛也多是为了求得个人福祉,而非心灵启迪。当下中国,经济翻滚,人们的生活理念更为实用。因此哲学在中国目前成了个很尴尬的话题。人们大体分成三类:一类是不敢谈哲学,生怕谈多了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怀疑,缺乏信心和恐惧兼而有之,甚至产生排斥心态,一听哲学就避而远之,我的很多朋友就是如此。另一类是遇到问题需要哲学,却懒得多思考,于是干脆找个东西钻进去,这大多成了迷信,稀里糊涂,人家怎么说,就怎么信。人家说的真道理未必听得明白,人家说错了也跟着来,这类人在各宗教的道场随处可见。第三类人则是极少数,他们愿意开放地讨论和思考,愿意并且有信心通过思考不断改进认识和重新了解世界与人生。(那些把哲学当学术的我没有归类,他们拿哲学搞饭吃而已,对他们而言,哲学和锄头计算器没什么区别)本书作者当然属于第三类。但他讲故事的方法类似宗教,所以第一类的人不会看,第二类的人若看了此书,要么不信,要么就迷信,那也很糟糕。作者通过思考的确有很多收获,我们分享他的收获;但文中的矛盾和牵强也随处可见,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不妨简单列举和分析。1、作者说本书是神所写,即写作过程中神操控其笔写就。这话也对也不对。如果你理解他说的神其实就是宇宙统一的东西,也包括你自己,那我们任何人写作其实也都可以说是神在写作,这样理解就合理。但如果按神话小说的逻辑,那就错得太多了。2、作者的逻辑融合了各个宗教和哲学,因此有所超越也有所混乱。所谓超越,是他没有把自己放在太低的位置仰视,而是与耶稣、佛陀等古代先知们平视,因此他敢于指出他们并不十全十美,也敢于称自己为神的使者,这不是神话,这是一种逻辑,我也有时候半开玩笑。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五

最近唯一在读的就只有这本《与神对话》,有人吐槽过李继宏(《追风筝的人》中文版译者)的译本,但这本书的翻译我倒是觉得读来十分流畅。

并且书中“遇上非我方知真我”的观点今天终于被自己成功地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值得为此做一些摘录和思考。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人都是有欲望的,但千万不要让欲望变成瘾——自己在放飞了一段时间的饮食之后,渐渐的'对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隐隐地产生了瘾(国外有知名的健身博主为了激励别人挑战自我决定先吃肥再瘦,结果差点没瘦回来——毕竟天天甜口油炸的高热量品,正常人都会上瘾的)加之自己看比赛又有边看边吃的恶习,今天险些又在河边走的时候湿了鞋。

但这次我让自己回想了一下上学期一次次失控时候的我的模样——下课之后不学习,直奔面包店/零食店,买上一打垃圾,抱着边吃边看永恒三部曲/叫上高热量的精制碳水外卖,边看比赛边吃——浑浑噩噩的消磨掉时间,逃避该面对的学习任务。

然而当那短暂的几小时过去之后,我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沮丧之中——虚度年华的悔恨,自我放纵的伤痛,以及肚满肠肥的油腻男子——统统都是我不喜欢的样子。

当我看见自己夹杂着的花花绿绿的标签时,我意识到要让自己去感知,到底怎样,才是我想要成为,以及真正喜爱的自我——不是那个虚度光阴逃避苦痛的我,而是那个可以为了目标可以无视苦痛的我——所以最终今天我没有打游戏,没有吃垃圾食品,相反的,可以坦然地在这里码着字,跟读者交流,交上今天的答卷。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六

读《与神对话》第三卷,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感觉自己是站在宇宙间的某个星球上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所有的事情是那么的透彻,这个星球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是让人不理解的!就好像人类在看着蚂蚁们的生活一样!看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很稳定,很祥和,很感动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身体,这种感觉真得很棒!

最后看了《与神回家》!对人的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真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怎么就有这样的智慧呢?我只能相信他真得是在“与神对话”了,哈哈!

就像书里一直在说的,这套书不是无缘无故来到我的手上的,他是响应我的要求,被我吸引而来!

写这段话的时候,爸妈在遥远的外婆家,因为外公危在旦夕!

现在想想,自己有一段特别想看书,就觉得没看书很难受!有一次我还在qq签名上写了:很久没看书了,很想看书!为这个还被同学挪揄了!但是现在回想那段时间刚好是闻知表姐夫病重的时候!表姐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5口,就靠他和表姐打工赚钱养,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需要很多钱,表姐夫有点手艺,一年下来也还不错,养养家也就这样维持着!可能是表姐夫太节约了,一年到头吃了太多腌制的东西(我猜测的),不幸就得了尿毒症!当表姐夫得知病情的时候,他没有采取任何的医疗,他说:家里好不容易好点了,不能因为要给我治病就又把大家拖累了!所以他一直坚持着不医治!当姑姑把事情告诉我爸的时候,表姐夫已经病入膏肓了!

爸爸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无言!

表姐夫才40出头呀!姑父也刚去世不久。姑父的死又纯属意外,他是爬上屋顶盖瓦片的时候摔下来猝死的!

人的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呢!从20xx年我回国,5年的时间就有5位亲人相续离我而去!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很想看书,在网上一搜,就看到《与神对话》了,于是就尝试着买了一本,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书!立马追买了整套书!

这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里面牵涉了科学,宗教,社会,政治,环保,早教,教育,物理,哲学,生死,亲子关系,两性关系....任何你想到的和你没想到了里面都有了!强烈推荐朋友们买来看!

作为一名早教工作者,本人非常认同书里关于早教的那段阐述,等我有时间的时候我摘录一部分供大家欣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992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