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对所读书籍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引用书中的片段、对话或名言警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不仅展示了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感受,也展示了不同人的独特见解和体验,希望对大家在写读后感时有所启发和帮助。读后感的好与坏并不在于字数的多寡,而在于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真实地展现对作品的理解和价值评判。以下范文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提供一些参考,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原创,写出属于自己的读后感。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一
10月份,在身边同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关键对话》这本书。该书能提出大量的沟通技巧,能让我们了解关键对话、辨别关键对话、再运用技巧解决关键对话;当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该如何侃侃而谈;当别人沉默或暴力来应对你的谈话,又该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本经典的书吧。
当人们激动时,意见不统一时产生的对话就叫做关键对话。要学会辨别关键对话,有以下方法:
(1)学会观察,注意何时安全出现危机;
(2)学会发现安全问题的警告信号;
(3)注意观察自己在压力下的行为方式。
(1)道歉。当你冒犯了别人,或者是得罪了别人,首先要真诚地道歉,为你给别人带去的痛苦而道歉。这样做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气氛,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尽量弥补过错。
(2)对比。通过对比来消除误会,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句式为“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这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消除别人的误会,重新建立安全形势。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说明“不是什么”的作用)。明确你是尊重他们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说明“是什么”的作用)。“对比法”不是道歉。它不是指收回那些伤害了别人感情的话,而是确保我们所说的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要比预想的更严重。
(3)通过crib达到共同目标。c即承认寻找共同目标;r即确认策略背后的目的;i即创造共同目的;b即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新的策略。
(4)探寻别人行为产生的途径。
(5)那该如何正确说出自己的途径呢?同意(agree),当你同意的时候就表示同意;补充(build),如果别人遗漏了什么,先同意别人的话中你同意的部分,然后补充你的观点:“另外,我还注意到……”;比较(compare),当你们的观点确实不同时,不要说别人是错的,要比较你们两个的观点:“我的观点不同,让我解释一下……”
读完这本《关键对话》,解决了心中的.很多疑惑和问题,也学到了很多技巧。才疏浅薄,总结了几点感受比较深的内容:
谈话从心开始。谈话过程中要知道自己是否把主题带偏了,我们经常会谈了半天,会谈结束了,才发现主要的都没谈,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谈话的两个人争吵的都不是一开始的主题。
注意观察,保证安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气氛语气,当感觉到有火药味时,要警醒自己,缓下来,寻求对方的动机,再找机会重新引导主题上来。
感受对方动机。要学会询问感受、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这一点,我在跟小孩子沟通时一直没做好,接下来我会努力通过体会、感受获得与他们的共鸣,表示赞同后,通过补充、比较引导其思考,并选择符合预期的方法。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二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些事物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应该看看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各种感受,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承认这些感受的难度更大。然而,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却是你最高的真实。
假如你曾经聆听你的感受,你的经验,你的世界肯定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不聆听感受和经验造成的后果是,你不断地重复地体验到它,一次又一次。
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你的思维拥有创造力,你的语言拥有生产力。
你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由你自己选择的。
你对自己的意愿,即是神对你的意愿。
你生活在幻觉之中,从而感受到了恐惧。
(你生活在幻觉之中,从而对身边值得珍惜的美好视而不见。)。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有必要害怕的呢?你到底在害怕什么?你的害怕是出于自己无端的想象还是因为将人云亦云的论调视作了真理?此刻你有生命危险吗?明天你即将病死、饿死、冻死、或者被什么东西袭击而死?再或者,后天你将被所有的人鄙视、远离?何时你才能停止无端的幻想和非理性的恐惧?好好地做你自己,爱你自己,当你知道了真正的自己是谁,此生要做什么,你将无所畏惧。)。
人类所有的想法和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由于怕。人类的动机只有这两种,他一切观念无非是这两者的派生物。爱与怕,是掩藏在思维背后的思维,是原始的能量,是主导的力量,是发动机。
你以为你非常卑微,这种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那些你最为重视的人,也就是你母亲和父亲。你自幼习惯了接受来自他们的信息,对你来说那便是神的信息。因为说出那些话的人,在你的宇宙里无疑便是神。
正是你的父母让你认识到爱是有条件的——你曾经许多次领教到他们的条件。因此,你已经忘记被无条件爱着是什么感觉。
(此刻,你是否正无条件地爱着你自己?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过错、缺失而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你是否会因为受到他人有条件爱的暗示,而开始看轻自己,认为自己只有怎样怎样才配得到爱?你是否因为他人对你的拒绝而开始不接纳自己,不喜爱自己?你为什么不可以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缺失、曾做过多么傻的傻事、犯过怎样的错误,这些又都怎样了?你不是完美的神,你是人。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一个人,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用来帮助你成长的,如果你真能藉此成长,你将越来越像你真正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你喜欢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真正的你是什么样的?)。
你不仅看到自己接受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且你发现自己给出的爱也是有条件的。你知道这样的爱其实不是真正的爱。
你本人关于爱的思维是错误的,却怪自己从不曾纯粹地经验到它。
还有另一种爱,你以所谓爱的名义将某个人牢牢地抓住,美其名曰自己是如此深刻地爱着。可实际情况是,你只是依赖他/她而已,你抓住他/她不放手是因为你觉得你的生活不能没有他/她。但是,这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怕。你牢牢抓住真是出于对自己的人生、对生活的热爱?诚实一点,你的依恋是出于怕,你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害怕失去?你怕的是什么?你害怕放手的到底又是什么?是某人所给予的物质保障,还是他/她的关怀照顾?没有那个人你为什么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为何不能坚强独立地面对你自己的生活?你为什么一定要依附于另一个人才能活下去?所以,你那不叫爱,那是你的怕,是你的恐惧在叫喊。你害怕独自面对生活。你并不热爱那份真正属于你的生活,你在逃避作为一个人独立的人的责任。
你为什么不可以首先好好地爱护你自己?为何不接纳自己?为何要自轻自贱?你要明白他人对你待你的方式、态度其实都是你暗示他们要那样做的。因为,当你珍视自己、关爱自己时,你正是在用自己的言行态度告诉他们——我很珍贵,你也应当爱惜我。)。
怕是收缩、封闭、攫取、跑开、隐藏、独吞、伤害的能量。
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
怕粘住和抓紧我们拥有的一切,爱送走我们拥有的一切。
怕纠缠、爱松手;怕激怒、爱抚慰;怕攻击、爱改变。
我们究竟在这里干什么呢?——为了记住并且重新创造真正的你。
你在世间这个过程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去发现你自己,去创造你的自我,从而成为真正的你——成为你真心想成为的你。
(当利己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前,你所谓的利他只是一种掩藏得很好的利己。自我实现,是我们存活于世上一切目的背后最本质的,也是最终极的目的。)。
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你并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在创造新的自我。因此,别试图解答你是什么人,要试图确定你想成为什么人。
创造出新的你自己,这样你就能证明你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是有目的的。
认识到你自己是造物主,你必须去创造,也只有在你去创造的时候,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是造物主。
正是在选择成为部分之神的行动中,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绝对的选择权。
《与神对话》是由八月份的福委员张晓春老师推荐的一本书。该书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几乎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感到极其震撼,并推荐给身边的人。《与神对话》在1996年圣诞节前登上了美国最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是二战后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突然的车祸和失败的婚姻使他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过着餐风宿露、以捡易拉罐维生的日子。《与神对话》的成功让尼尔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如今他在美国以传播书中蕴含的真理为业。
这本书涉及了我们曾经问过的大部分问题:关于生活和爱,目的和功能,人和人的关系,善和恶,原谅和超度,通往天堂和地狱的道路……各种事情。它直接探讨了性、能量、金钱、子女、婚姻、健康……战争和和平,给予和索取,快乐和痛苦。它关注了具体与抽象,真理和非真理。
可以说,这本书是“上帝对事物的最新论语”。对所有那些真正寻求答案和真正关注问题的人,对所有那些用心灵的赤诚、灵魂的渴望、思想的开放开始寻求真理的人,它是一个奇妙的礼物。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三
读完《关键对话》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书中提到的一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我平时遇到的是十分相似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时都会遇到关键对话,而如何应对这些关键对话就是一门学问。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从一个对话敌手成长为一名对话高手。很多时候,在我们遇到沟通障碍时,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心”开始,明确对话的目的,始终记住对话的目的所在,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其次,我们还要时刻注意观察对话注意观察对话氛围,保持安全气氛,防止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常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对话氛围,把普通对话变成关键对话,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关键对话的重要性,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对方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场面。
最后,如果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暂停对话,或者必要的时候向对方道歉,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提出共同目的。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四
读《与神对话》第三卷,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感觉自己是站在宇宙间的某个星球上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所有的事情是那么的透彻,这个星球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是让人不理解的!就好像人类在看着蚂蚁们的生活一样!看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很稳定,很祥和,很感动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身体,这种感觉真得很棒!
最后看了《与神回家》!对人的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真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怎么就有这样的智慧呢?我只能相信他真得是在“与神对话”了,哈哈!
就像书里一直在说的,这套书不是无缘无故来到我的手上的,他是响应我的要求,被我吸引而来!
写这段话的时候,爸妈在遥远的外婆家,因为外公危在旦夕!
现在想想,自己有一段特别想看书,就觉得没看书很难受!有一次我还在qq签名上写了:很久没看书了,很想看书!为这个还被同学挪揄了!但是现在回想那段时间刚好是闻知表姐夫病重的时候!表姐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5口,就靠他和表姐打工赚钱养,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需要很多钱,表姐夫有点手艺,一年下来也还不错,养养家也就这样维持着!可能是表姐夫太节约了,一年到头吃了太多腌制的东西(我猜测的),不幸就得了尿毒症!当表姐夫得知病情的时候,他没有采取任何的医疗,他说:家里好不容易好点了,不能因为要给我治病就又把大家拖累了!所以他一直坚持着不医治!当姑姑把事情告诉我爸的时候,表姐夫已经病入膏肓了!
爸爸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无言!
表姐夫才40出头呀!姑父也刚去世不久。姑父的死又纯属意外,他是爬上屋顶盖瓦片的时候摔下来猝死的!
人的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呢!从2005年我回国,5年的时间就有5位亲人相续离我而去!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很想看书,在网上一搜,就看到《与神对话》了,于是就尝试着买了一本,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书!立马追买了整套书!
这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任何你想到的和你没想到了里面都有了!强烈推荐朋友们买来看!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五
《对话的秘密》作者樱桃老师,是目前唯一一位持有英国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中国人,格林威治大学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具有10年养育经验,8年教学经验。
本书以作者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自身作为妈妈的亲子教养经历为基础,精准而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烦恼。
本文作者一共分七大章节来解决各种育儿难题,让孩子与家长间关系更亲密,更和谐。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
首先我们要跟孩子对话,来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秘密”,然后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梳理并把想法表达出来帮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有效的解决问题。
孩子要放弃,家长一定要理解他的感受,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慢慢提升目标。
在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回应,然后帮助他们自行解决争端。
另外我们应该认同孩子的感受,顺应孩子的情绪需求,而不是计较他的行为无休止的批评和说教。只要和孩子产生共情,孩子乖乖配合就是迟早的事。
第二章鼓励和引导孩子。
蹲下来和孩子玩游戏,是让孩子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借助换位游戏,可以帮孩子缓解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引导并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困惑。
另外为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用于平复心情,整理心情,帮助他们接受各种新的挑战。
当我们对孩子同伴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困挠的时候,如果正面教育无果,那只能告诉孩子有些人家里的规则和对孩子要求的标准不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我们认为正确的,并坚持下去。
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应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放,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和孩子争吵过后,如何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呢?允许他们将情感表达出来,静静地与他们分享内心的感受,或是深惰相拥都是缓解孩子不良情绪修复与孩子关系的良药。
第三章解放自己,独立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使用选择法,慢慢的孩子就会熟悉选择法,适应这个方法,并且让孩子感觉到选择的自由。
催促将塑造出坏脾气的孩子,对于动作慢的孩子,家长要随时表扬他们的长处,而不是总将拖拉挂在嘴上。如果我们能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到孩子的行动中,孩子一定会配合。
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也让孩子知道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比父母的唠叨规劝更有效果。
第四章代替惩罚的有效方法。
家长要容忍并支持孩子用他们最熟悉的形式发泄负面情绪,等孩子们心中怨气发泄干净,才是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并且我们要了解孩子怪异行为后的真实动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很好的解决问题。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逼着孩子当面承认错误,他们往往会通过说谎来保护自己。制止不良的行为不如鼓励良好更有效果。
第五章帮助孩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输不起,家长不要过多呵护,也不要有意制造挫折让孩子尝试失败的滋味。要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感受失败,他就不会那么抵触,那么伤心了,在孩子慢慢喜欢这种思维模式后,他们亲身经历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能接受现实了。
帮助孩子提高认识自己的能力,首先要教会孩子说积极的话,例如“我能行”“我能做到”,孩子越多给自己暗示,他们就会越来越相信自己,这种暗示也会慢慢成为他内心的声音。
对于容易暴怒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先想着说教,威胁,或是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将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反思孩子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用语言描述总结孩子心情时,也教会了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感受,而不是暴怒。
第六章孩子焦虑的几个来源,给孩子安全感。
家长平时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可以把所有可能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演示出来,让孩子在表演中学会保护自己,告诉孩子不要对父母保守秘密!不敢和家长说就会更容易被欺负。如果孩子心里有了阴影可以让孩子将他心里的恐惧不安通过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也可以编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走出困境故事,让孩子知道他碰到的事情并没那么糟糕,让他更有信心面对心理阴影。
第七章积极的教养,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不爱刷牙怎么办?家长不要用物质奖励让孩子觉得刷牙是为别人而刷的,可以在孩子刷的好的时候表扬他,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听取专家建议,会更加容易让他接受。
让孩子喜欢收拾,家长首先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然后花时间引导孩子完成收拾任务,可以用计时的方式,让孩子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来增加他的自豪感,让他逐渐养成爱收拾的习惯。
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呢?一共有三条法则:。
1.家长必须认识到绝大部分孩子不喜欢做作业。
2.别强迫别人做某事。
3.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这是作业法则,了解了作业法则我们还要知道帮助孩子快乐学习的技巧。
1.用“学习”这个词替换掉“作业”
2.创建一个学习的路径。
3.学习时间必须可预见并简单明了。
4.允许孩子选择什么时候做作业,先做什么作业。
5.只有在孩子需要时才帮助他们。
6.家长要教会他们必要的行为规范。
7.用口头鼓励代替金钱或者物质奖励。
8.孩子学习时,家长可以做自己的事,但不可以做看电视等喧闹的事。
当我们让孩子改正某个错误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也曾有同样的经历,这样孩子就会和我们站在同一阵线,他会觉得这事没什么了不起,这件事情自己也可以解决。
培养孩子一颗感恩的心。要想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家长就得先做给孩子看。家长要对所有帮助自己的人表示衷心的真诚感谢,这样总有一天孩子会汲取到家长的正能量,懂得感恩!
《对话的秘密》是一本愉快幸福的引导孩子的书。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和坚持,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共同成长吧!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六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书中列出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你敢指出老板的一些错误做法,能有效而不伤害自己吗?例如,如果你想让你的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仍然走自己的路,如何说服他们而不伤害他们的感情?例如,如何解决家庭矛盾?....简而言之,这本书是为了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改进你的课程,并包括一些自我测试的问题,这可以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七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籍。书中所罗列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难题。比如你敢去指出自己老板一些不对的做法,并能够有效又不伤和气不损害到自己吗?比如你要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如何去说服又不伤感情?比如你遇到了家庭的矛盾,如何去化解?……总之,本书就是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去提高自己的课程,还包含了一些自我测验的题目,可以让你在学习得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虽然作者是以美国的社会环境和状态作的案例分析,并且有些事实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但是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探讨、研究、分析和判断事态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同时也有确实的措施嵌入在实例的运用和对比之中让读者来亲身感受,换位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理,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不断实践和改善自己的说话与沟通技巧,对事业和生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改善。
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说有意领导在公司准备搬迁决策的时候,自己打小算盘,决定让公司新的地址里自己家很近,而且不容许他人的反对意见,在座的同事们因为其权威而没有敢吭声,但是心底却有时十二分的不愿意,最后有一位挺然而出,用恰当的方法和不亢不卑的理由说服了领导的不正确之处,获得了事态的良好发展。我想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也许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一定适用,因为人们依然会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被穿小鞋遭到报复的危险,而这些方法也许只能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公正环境下才能够顺利实施,否则即使有技巧、但有了专制和不公就很难去实施。
无论如何读一下本书对生活是有益的。即使能够从中学到一部分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用的,不管是对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尽量要把一些潜在的危机通过对话和沟通来平和化解,朝理想的方向发展,让生活更加美好。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八
遇到关键对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两种行为,作者称它们为傻瓜式选择,既当面反对和沉默逃避。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对话呢?对话高手首先是关注内心,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解决双方的问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你要询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我不想我们双方争吵偏离问题而导致我们关系破裂,我的目的是想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寻求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审视内心的真正目的,这时候的你就开始懂得理性思考问题了,即使对方表现得很暴躁或者沉默逃避,这时候你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如何把对话拉回正轨。
那么,我们先要营造安全氛围,对方出现傻瓜式选择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次对话感到不安全。那么如何营造安全氛围呢?首先你要暂停对话,思考自己的目的,然后尊重对方(即使对方说了很多与你相异的观点)这时候,就要分三步走的方式来营造安全氛围。第一步,道歉。
第二步,对比说明。何为对比说明,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否定部分和肯定部分,具体到实际的话就是,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老总汇报;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一步做得好,可以一下子提高对话的安全氛围。
首先还是要先审视内心,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询问,你这时候已经不再会逃避问题或者暴跳如雷了。
接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式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性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这个至关重要,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个产生的)。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九
“一个出生在塔斯甘比镇的小女孩又盲又聋”,如果这句话当成新闻告知人世,简直是微不足道中的微不足道。但把“那个盲聋哑的小女孩会读、会写,还考上了哈佛大学”这句话广而告之,那就足以震惊世界。是的,就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女孩,一个被马克.吐温称为19世纪奇人之一的女孩――海伦.凯勒。
常言道:“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这种苦难铸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一个终生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一个只有在莎利文老师帮助下才能学习的人,一个将毕生心血倾注在残疾人事业上的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句话是对海伦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的确,在我细细品味此书与之对话时,我深刻读懂了这3句话的含义――坚强的背后就是成功。海伦是不幸的,她很普通,只是个最无助的孩子,很多人会把她看成一个神话,把她当作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去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去看待。从小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光明――对她只能作为毕生的渴望。是坚强的活下去,还是如其他残疾人般颓废地了却余生?面对这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庆幸的是,小海伦选择了坚强,也成就了她的成功。学识渊博,掌握多国语言,考入世界名校,这种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听起来像天方夜潭,她却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她又是幸运的,没有沙利文,海伦可能永远平庸甚至绝望,没有对生活的爱,海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海伦的幸运只在于她拥有了一份不寻常的爱。我们比她幸运,拥有健康的双眼。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看清世界的颜色。我们也许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让我们成为了生活的`瞎子。想想海伦,我们只是些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坚强的灯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毋庸质疑,海伦是成功的,而她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她过人的毅力。古今中外,一个个响彻耳畔的名字:保尔柯察金、霍金、张海迪……他们的成功无疑是这最好的见证。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像瓷器和花朵那样脆弱娇嫩,经不起一点磕碰和吹打;我们的生命应是那天空中的繁星,即使云雾遮盖,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闪光。一切都不是神话,选择坚强,选择成功。
用心去欣赏世界。“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这句名言多少勾勒出人们对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漠然麻木的现状。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一个小故事引人深思。海伦的一位朋友从树林里远足归来,一路觉得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事物。而海伦却坚信,仅靠指尖的触觉在树林里走上一个小时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而她所发现的恰是我们最不以为然的。她会用触觉去感受树木微微的震动,用指尖去体验花瓣的娇嫩,用嗅觉沉浸在花的馥郁中。尽管海伦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残缺的,但她却比常人更能扑捉生的气息。
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都有妙境。落日晚霞、霜叶秋林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洗礼;欣赏大树,自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会在小草的坚韧中汲取执著与希望。用心去欣赏,会发现生命中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留念,哪怕是司空见惯的笑脸,一句无心的关怀,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份平淡的亲情,你也会深深的感动,享受其中。生命真的很短暂,一切都像是白驹过隙,当我们用心去欣赏,美好的事物才会在心中永存。
乐观的态度是快乐的源泉。“忘我就是快乐,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便是海伦?凯勒生活的动力。现实中太多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去生活,总觉得处处遇挫折,无处寻快乐。他们总把快乐放到凹透镜下去看,而把所谓的小挫折放到放大镜下去无限扩大。在书中,你可以领悟海伦积极开朗的人生观,像她那样活的洒脱精彩。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也会有灰有黑,让我们用微笑去迎接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的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太伤心,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自己一定会成功!相信明天会更好。在每一次的心灵对话中,海伦总会像这样给我带来些深刻的启发。是啊,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只有比她更为出色,比她活得更为精彩,才无愧于这位可爱可敬的女性。生活道路中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结束,我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会显得更加美丽、娇挺。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
现在的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仿佛处在一个过道里,身后是厌倦的现实,前边是理想的境界,而这个过道呢,却是一片黑暗。我第一次感到如此地孤独与无助。身边的人似乎,不,是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我在黑暗中思考:生命因何而存在?人类因何而存在?作为一个人的你,又是为什么活着?也许等我有那么一点领悟的时候,我就将走出这个地方吧。
你的意思是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那样反而会使人更加痛苦。那我们的心灵,就只能游离于意识之外了,那它们可有依托?哦,原来如此!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封佛和基督,那是他们灵魂依托之地啊!
没错。其实,不只是教徒才有信仰。一位大智者曾经说过:人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哲学有用么?哲学没有用。但没有哲学的世界,人人都在欺骗自己,甘愿受骗。
科学再发达,也不能武装人的内心。物质世界再庞大,也永远吞并不了精神世界。而我们作为一个人,微小的个体,不能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有思考,跟随心灵的呼唤,相信心底的信仰,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也许这样,就可以走出那条暗不见天日的过道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一
人生从年青经历中年,不同阶段,不同困惑,20岁的我,因为有较强的侃技也算是交友广阔,算是若干年导游生涯给我人生带来的诸多益处之一。30岁的我发现朋友聚会聊天,我依旧能谈笑风声,可到了官方性质的谈话时却黔驴技穷,为此我很是烦脑。因学生时没有选修过《心理学》这方面我明显落于人后的,心里建设性的书也买了不少,但都比较理论与枯燥,苦寻改善之法而不得。
目前的工作环境很考验人的沟通能力,不管在自己的团队中还是平行的团队中沟通,近一年内,公司因进行合规化治理,作为财务建设的领头人,关键对话无处不在,自己经常陷入暴力或沉默中。
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例如本人就为直女型,平日随性谈话,直来直去,更多的在意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明白,而不会多思考用何方式方法去表述。追求过多的是方便高效的解决问题,很多场景,与人商讨问题时,明明是一场友善的开场,后因意见不合,变成愤怒攻击,或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成沉默。事后回顾,想着为什么因为自己有理而变的咄咄逼人。为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准确而从不在意别人内心的感觉。为什么本想抱有美好的目标结局就走向歧路。
我总是对自己说,如果我的生活及工作的环境都是一群有着是同一价值观,同一文化熏陶,同一理想的人有多好,沟通起来不用这么费劲,因为至少理论相同,只是使用方式不同,大家都会相互理解,无需在争辩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就如财务与财务沟通,很多的在于相互理解,争辩的前提是“辩辩出真理”,争辩过后而是达成思想共识,并乐于论道。
但社会总不是按你的想法了存在着,人类本就有差异性,在不同文化不同理想的社会中存续,就会要学会与不同文化不同理想的人进行的沟通。要从这困局中跳越出来,必须要找到好的方法。
去年在凡登读书会接触了《关键对话》,于是购书入手,如今当成《圣经》膜拜。在谈话前都要拿起书本进行再一次的温故。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二
《与神对话》是一本非常古怪的书,我们很难界定它的门类。从头到尾,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只是用了同一种语调,写了几段非常冗长的对话,而且据他本人所述,这几段对话全部发生在他与神之间。
其实,我并不确信世间真的有神,即使有,我也并不确信?真的会与一个凡人沟通,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些对话理解为作者的臆想,或者是假借神名启示世人的`宣传手册,或者是一部小说。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三
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作者对人类集体大事件的探讨,而是作者从《与神对话1》一直到现在都强调的与神展开真实的对话,我的理解即是每个人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不逃避,不敷衍。引导对话的线索是: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爱或者怕。
年终考核是职场人每年的必修课。拿着这个城市的中低收入,过着自以为是的稳定生活,我曾以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现实又一次让我警醒。
工作不难,我努力做到了优秀,这个优秀既可以用数量也可以用质量,以及同事们的投票来衡量。偏偏我遇到了电视剧里才会遇到的“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
如果不是曾经得到前任领导的赏识,我会以为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还有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样的人”屡次在同事们投票中败下来。没有人是傻子。政治学中有个经典定律,投票不一定能选出最优秀的人,但是一定不会选出最糟糕的人。
写了这么多关于考核的内容,可见我很在乎。在乎考核,在乎升职。这一切根源于怕,而不是爱。我爱的是财务自由,我爱的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实现的财务自由,然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靠这份工作实现。那么只能是怕了。怕什么呢?怕丢脸。在这个按资排辈的地方,明明自己付出了劳动成果,而且被客观指标认可是优秀的,却被“这样的人”诋毁。
“任何没有爱的东西,都不是通往神的最快捷路径。”因此在怕的情绪里,我无法释怀,也无助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认清自己,最终想要得到什么,也就是寻求所爱。“生活的目标是认识和重新创造你的身份。”四十不惑,虽然还没到这个年纪,但是在过去一年我越发深切感受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没有前几年那么迷茫了。
我以前不太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单纯”“内秀”“你是这批女生中智商最高的,也是最善良的”“低调”“优秀”“认真”“好人”……这些都是别人贴的标签。我更想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而这是要有一些人生阅历的。碰上一些人,遭遇一些事,才真正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就像别人老是说我好人,我反思自己其实很懦弱,怕得罪别人,怕毁掉别人心中的好人形象。
坐在年终聚餐的椅子上,我前所未有地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不想要待在这里。我秉持契约精神,勤奋工作,努力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但是如果不吃这顿饭就导致不和谐,那么一定不是我的问题。我不想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想在这里闻二手烟,更不想和“这样的人”应酬,总之不想待在这里浪费时间。
越是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渴望什么,越是要放弃另一些欲望。我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那些遇到的挫折或者障碍,让我更加看清楚自己在实现自我路上的位置。
我曾经渴望外界的奖励。现在我清楚地知道成长都是内在的,是自我积累、自我发现,和别人是什么、在做什么毫不相干。外部会有正面反馈,会迟到,但是永不会缺席。
我能感受到自己文字传达出来的内心的不平静,而这也正好说明了我还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路上。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看一本书,《与神对话》,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或者说是与自己相处的书,不像书名体现的是一本宗教方面的书,其中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篇章,虽然还理解不透,但是值得分享,假以时日可以再写一写。
“精神也许无法真诚地认同身体的行动能带来你选择的东西,但它非常清楚地知道,神将会通过你把好东西带给其他人。
如果你选择的是快乐。去促使别人快乐。
如果你选择的是发财,去促使别人发财。
如果你选择的是在你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爱,去促使别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爱。
真诚的这么做—不是因为你追求个人的好处,而是你真的希望别人拥有这些东西—然后所有这些你送出去的东西都会来到你身边。你把某样东西送出去的行动促使你经验到你拥有它。因为你无法将某样你现在并不拥有的东西送给别人,于是你的精神得出了新的结论,对你产生了新的思维—具体来说,就是你肯定拥有这样东西,否则你不可能把它给出去。
然后这个新思维变成你的经验。你开始处于那种状态之中。一旦你开始处于某种状态,你就启动了宇宙间最强大的创造机器—你那神圣的自我。你处在什么状态,就会创造什么东西。这个过程完整之后,你将会在你的生活中创造出越来越多那种东西。它将会在你的物质经验中出现”。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他们“拥有”某样东西(更多的时间、金钱、爱情等等),他们就终于能够采取“行动”去做某件事(写书、培养爱好、度假、买房子、谈恋爱等等),这将会使他处于某种存在“状态”(快乐、安宁、满意或者充满爱)。这就是拥有—行动—状态模式。
实际上,他们弄反了“状态—行动—拥有”范式。宇宙的真相与你想象的不同:拥有某样东西并不会产生某种存在状态,事实正好相反。
首先你必须处于那种叫“快乐”(或者“领悟”、“明智”、“同情”等等)的状态,从这种存在境界出发,你才能采取“行动”去做各种事情—你很快会发现,你所做的事情最终给你带来了你想要“拥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性过程的方法是,看看你想“拥有”什么,问自己,一旦“拥有”那样东西之后,你会处于什么“状态”,然后直接进入那种状态。”
以上摘自原文,一字一字敲出来的。有没有和你以前认知相左的地方。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如果我怎么怎么样了,我才会如何如何去做的思维模式。很多事情并不能如我所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货币—商品—货币的g—w—g的过程时说过,为了卖而买和为了买而卖是不一样的逻辑。前者是资本家的套路,后者是普通劳动者的套路。赚钱的人是先把钱投出去,换成某种非钱形态,比如商品,购买劳动力,通过再次出售再换回钱来。起点和重点都是钱。普通人的逻辑更多的是,我要努力工作赚到更多的钱,去买更好的东西,钱作为一个中间通道,连接两端非钱的东西,一直手上就留不下钱。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五
用了大约一周时间看了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没太有意思,后来想想,既然很多人推荐,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就继续了下去。看到后来感觉本书说的很多观点可能真的是对的,但是却与我们日常的很多原则相违背。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们日常的很多思维模式和原始思维其实是错误的,所以这种错误的思维创造出了错误的结果,所以很多人就生活在这种错位的'结果里,感觉生活非常的不幸和痛苦。
本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有了思维,进而有了话语,然后有了行动,也就有了结果,然后就有了经验,进而又有了思维,话语,行动,如此循环下去。所以想要有快乐幸福的生活的话,就要先有这种思维,然后才会真的有这种快乐幸福的生活,如此良性循环先去。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六
最近唯一在读的就只有这本《与神对话》,有人吐槽过李继宏(《追风筝的人》中文版译者)的译本,但这本书的翻译我倒是觉得读来十分流畅。
并且书中“遇上非我方知真我”的观点今天终于被自己成功地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值得为此做一些摘录和思考。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人都是有欲望的,但千万不要让欲望变成瘾——自己在放飞了一段时间的饮食之后,渐渐的'对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隐隐地产生了瘾(国外有知名的健身博主为了激励别人挑战自我决定先吃肥再瘦,结果差点没瘦回来——毕竟天天甜口油炸的高热量品,正常人都会上瘾的)加之自己看比赛又有边看边吃的恶习,今天险些又在河边走的时候湿了鞋。
但这次我让自己回想了一下上学期一次次失控时候的我的模样——下课之后不学习,直奔面包店/零食店,买上一打垃圾,抱着边吃边看永恒三部曲/叫上高热量的精制碳水外卖,边看比赛边吃——浑浑噩噩的消磨掉时间,逃避该面对的学习任务。
然而当那短暂的几小时过去之后,我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沮丧之中——虚度年华的悔恨,自我放纵的伤痛,以及肚满肠肥的油腻男子——统统都是我不喜欢的样子。
当我看见自己夹杂着的花花绿绿的标签时,我意识到要让自己去感知,到底怎样,才是我想要成为,以及真正喜爱的自我——不是那个虚度光阴逃避苦痛的我,而是那个可以为了目标可以无视苦痛的我——所以最终今天我没有打游戏,没有吃垃圾食品,相反的,可以坦然地在这里码着字,跟读者交流,交上今天的答卷。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七
与神对话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本书与《追风筝的人》同是李继宏翻译。我有幸与李继宏先生在网上取得联系,他推荐了这本书。这大约是半年前的事了,如今才买来读完。虽然此书十多年前在美国是畅销书,我仍然怀疑在中国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中国总体哲学都是更关注人,而不是神,求神拜佛也多是为了求得个人福祉,而非心灵启迪。当下中国,经济翻滚,人们的生活理念更为实用。因此哲学在中国目前成了个很尴尬的话题。人们大体分成三类:一类是不敢谈哲学,生怕谈多了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怀疑,缺乏信心和恐惧兼而有之,甚至产生排斥心态,一听哲学就避而远之,我的很多朋友就是如此。另一类是遇到问题需要哲学,却懒得多思考,于是干脆找个东西钻进去,这大多成了迷信,稀里糊涂,人家怎么说,就怎么信。人家说的真道理未必听得明白,人家说错了也跟着来,这类人在各宗教的道场随处可见。第三类人则是极少数,他们愿意开放地讨论和思考,愿意并且有信心通过思考不断改进认识和重新了解世界与人生。(那些把哲学当学术的我没有归类,他们拿哲学搞饭吃而已,对他们而言,哲学和锄头计算器没什么区别)本书作者当然属于第三类。但他讲故事的方法类似宗教,所以第一类的人不会看,第二类的人若看了此书,要么不信,要么就迷信,那也很糟糕。作者通过思考的确有很多收获,我们分享他的收获;但文中的矛盾和牵强也随处可见,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不妨简单列举和分析。1、作者说本书是神所写,即写作过程中神操控其笔写就。这话也对也不对。如果你理解他说的神其实就是宇宙统一的东西,也包括你自己,那我们任何人写作其实也都可以说是神在写作,这样理解就合理。但如果按神话小说的逻辑,那就错得太多了。2、作者的逻辑融合了各个宗教和哲学,因此有所超越也有所混乱。所谓超越,是他没有把自己放在太低的位置仰视,而是与耶稣、佛陀等古代先知们平视,因此他敢于指出他们并不十全十美,也敢于称自己为神的使者,这不是神话,这是一种逻辑,我也有时候半开玩笑。
与神对话读后感篇十八
《与神对话》这本书我其实没有看多少页,但是却有着深深的共鸣,有种找到同路人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曾经辉煌过,也经历过破产,甚至流落街头;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却神奇地与神对话,得到了神的引导。之后他将与神对话的内容写成此书后,又再次给他带来了人生的辉煌,该书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畅销书,并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作者传奇的人生,东山再起,相信作者一定对生命、对信仰、对许多许多事物都有了不同的看法和感慨。
我没有看多少页,但是就是有这样的一些书,让你刚刚翻开几页,就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而反而让你不想继续看下去,因为你同样或类似地经历着书中的经历,深深地感到一种莫名的认同感;但此时,自己则更加坚定地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继续着自己的历程!
这本书中的神,是超越现实中的宗教的界限,这个神,就是无处不在地,没有披着任何宗教外衣的,没有具体或真实的形态的神。神无处不在并无时不刻地在看着你,神和你的对话,其实是通过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可以是经历,可以是突然发自心底的灵感,甚至可能是其他人的话语,更甚至可能是一些事物。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话很虚无缥缈,有人根本不相信这样的,就像书中的神所说的,人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眼光和固有的思维去分析,即便他们已经接收到来自神的信息,也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思维去判断,最后结论就是神的信息的错误的,并且身体力行地去证明。
然而,神的伟大就在于他无处不在,并且公平地、不计回报地、无私地爱着他守护的人,不断地给予各种信息与指引;但人们却不能够向神打开心扉,似乎对这种真诚真实的交流感到害怕,以一种自保保守的态度来对待神,同样地,一叶障目,他们失去的,却是最伟大的指引。神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和自私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同时,人却不断地祈祷,不断地向这个他们想象中的神去祷告,去祈求得到帮助,得到眷顾;所以,神认为,人们为什么祷告,是因为得不到,是因为缺乏,而祷告是没有用的,当神传达信息给予帮助的时候,人们却凭借自己的判断将这种信息拒之千里。然后开始在因为得不到而祷告,再拒绝再祷告的恶性循环中做出最后的判断神是不公平的或神是不存在的,或开始怀着不甘心而抱怨神。
神对于人类的自私与保守,总是以一种宽容和仁慈的态度;但是人类如果不能摆脱内心的障碍,是永远也无法与神真正的沟通。这个神,并不是披着宗教外衣、或者有着任何具象的神,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力量。我坚信神的伟大,更加坚信神是无处不在地关注着、指引着我,只有把自己完全交给神,毫无保留地打开心扉,毫不怀疑地接受神的指引,这样才是真正的领受;神对人类是公平地,也是大爱的,当你接受神的指引梦想成真的时候,神也希望你能够用大爱去回报这个世界,回报其他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真正领受到神的引领,没有梦想成真的人,神是如此的伟大,对他所有的子女,也就是人类是如此无私的爱着。当直接给予指引这条道路被人类拒绝,神则开始用其他的途经继续指引甚至帮助他。
所以,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不要抱怨机遇不济,真正决定这一切的,其实是人的内心,是人的思想。是敞开心扉去领受,然后用大爱去回报;还是固守着自己的思维与自保的观念,狭隘的生活着,这些都是源自人的内心所做出的选择。神是如此的伟大,给予人类充分的自由去选择,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途经无时不刻地关注、指引、守护、帮助着人!
最后,用一句非常中国的古话,来结束本文,还是那句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了内心的选择,而气度则决定了怎样的心去领受神的指引,又要用多大的大爱,去回报这个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71345.html】